真实盈余管理综述

合集下载

关于盈余管理理论综述

关于盈余管理理论综述

关于盈余管理理论综述盈余管理是企业在报告财务信息时为了达到某些目标而进行的操作,主要目的是通过调整财务报表来控制企业的盈利能力、股价、信用等,从而创造企业价值。

盈余管理理论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以利益冲突为核心的,另一类是以信息不对称为核心的。

1. 以利益冲突为核心的盈余管理理论利益冲突是指企业内部或者是企业与外界的利益存在冲突,从而导致企业利用财务报表进行调整的现象。

其中代表性的理论有:(1)鸟笼理论:鸟笼理论主要侧重于公司高管的财务管理行为,认为高管会通过特别处理会计会计信息的方式来掩盖不利信息,从而操控股价,获得更大的丰厚报酬。

(2)比赛理论:比赛理论认为企业之间存在着一种激烈的比拼,企业通过调整财务报表来获取投资者的投资,从而获得更高的市场地位和更大的经济利益。

(3)排别理论:排别理论主要关注企业经营者对于财务报表上的信息进行调整的情况,企业会针对不同利益相关者,采用不同的调整方式,从而实现自身利益最大化。

2. 以信息不对称为核心的盈余管理理论信息不对称是指在市场经济中,不同市场主体所拥有的信息量不同,从而导致市场上存在信息不对称的现象。

其中代表性的理论有:(1)信号理论:信号理论认为企业通过财务报表上的信息,向市场发出一个信号,从而影响投资者的决策,进而调整企业的股价。

(2)代理理论:代理理论认为企业的股东与经营者之间存在代理关系,经营者为了个人利益,可能会采用不正当手段调整财务报表,从而对股东造成损失。

(3)市场反应理论:市场反应理论认为市场是一种有效的信息传递机制,企业在调整财务报表时,市场会对企业进行惩罚,从而降低企业的价值。

综上所述,盈余管理理论主要包括利益冲突理论和信息不对称理论,通过理解这些理论,可以更好地理解企业财务报表调整的真正意义和影响。

企业真实活动盈余管理文献综述

企业真实活动盈余管理文献综述

企业真实活动盈余管理文献综述盈余管理是指企业为了适应市场环境和满足利益相关者的要求,以某种方式对企业真实盈余进行调整的一种行为。

盈余管理是一种普遍的现象,但是过度的盈余管理会影响企业的稳定性和可持续发展。

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在企业真实活动盈余管理研究方面所做的一些成果。

一、企业真实活动盈余管理的概念与特点企业真实活动盈余是指企业在正常的经营活动中所获得的净利润,它反映了企业的经营能力和效益。

盈余管理是企业为了满足各方面需求而进行的盈余调整行为。

在盈余管理方面存在着真实活动盈余管理和非真实活动盈余管理两种类型。

真实活动盈余管理是指企业在合法并且与经营活动相关的范围内,对企业真实经营业绩进行调整的行为,例如降低成本、提高收入等;而非真实活动盈余管理则是指企业通过各种手段人为地调整盈余,例如虚增收入、虚减成本等,其目的是为了追求股东利益。

二、企业真实活动盈余管理的影响因素1. 公司治理结构公司治理结构对企业真实活动盈余管理行为具有重要影响。

一个有效的公司治理结构可以加强公司内部审计、监督和控制的力度,减少非真实活动盈余管理的行为,增强真实活动盈余的透明度和信息披露的质量。

2. 聚集化所有制结构聚集化所有制结构通常指控股股东同时掌握公司的多数股权,极易导致经营权与所有权分离的情况,从而产生非真实活动盈余管理的风险。

3. 季节性财务压力季节性财务压力也是影响企业真实活动盈余管理行为的因素之一。

当企业季节性业绩下降或者债务重压增加时,企业更容易选择进行非真实活动盈余管理。

三、企业真实活动盈余管理的成因1. 税务管理税务管理是企业进行非真实活动盈余管理的重要原因之一。

企业存在着避税、逃税的行为,在税收政策不完善的情况下,非真实活动盈余管理行为会更加普遍。

2. 经营目标和奖励机制经营目标和奖励机制对企业的真实活动盈余管理行为也有重要影响。

一些以短期经营目标为导向的企业,往往会采取非正当的盈余管理方式来实现目标。

盈余管理文献综述

盈余管理文献综述

盈余管理文献综述近年来,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市场竞争的加剧,盈余管理的研究引起了学术界和业界的广泛关注。

盈余管理是公司管理者为了达到某些目标而进行的一系列行为,其主要目的是提高公司利润或财务业绩,包括利用会计规则和会计原则的灰度地带,选择会计政策和处理方法以实现预期的财务结果等。

本文将对盈余管理的相关文献进行综述,以期深入了解盈余管理的概念、内容及其对财务报表准确性和信息可靠性的影响。

1. 盈余管理的起源与发展盈余管理最早出现于20世纪50年代,当时公司经营者利用会计手段来改变公司财务报表的结果,以取悦股东和投资者。

20世纪70年代至80年代,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全球金融市场的日益紧密联系,公司盈余管理的手段不断变化和升级,涉及到货币资产估值、待摊费用资产和存货计价等方面。

随着公司治理制度的落实和会计准则的制定,盈余管理也逐步被规范和限制。

然而,现代财务市场的竞争压力和激烈程度不断增加,导致盈余管理行为在实践中仍然存在。

2. 盈余管理的类型和手段盈余管理的手段主要包括会计政策和会计处理方法,其类型可以分为收入管理、成本管理和资本管理三类。

收入管理主要是通过选择不同的会计政策和计算方法来控制收入的数量和时间,以达到提高盈利的目的,例如推迟收取费用、使用加速收入等方法。

成本管理则是在控制收入不变的情况下,通过减少成本或者使用不同的会计政策和计算方法来降低成本,从而达到提升盈利的效果。

资本管理则主要侧重于资本的运用和管理,包括从财务角度对投资决策进行优化和规划,通过股票回购等方式来调整公司的资产负债结构及提高股价等。

3. 盈余管理对财务报表的影响盈余管理的实行往往会对公司财务报表的准确性和信息可靠性产生负面影响。

首先,盈余管理往往会导致会计信息的不对称性,即同样的业务交易在会计处理上产生的财务报表可能会存在差别,从而影响投资者的决策效益。

其次,盈余管理的存在也会影响财务报表的可比性,使得不同公司和不同行业之间的财务比较和分析存在一定的困难。

盈余管理文献综述

盈余管理文献综述

盈余管理文献综述盈余管理是指公司管理层通过会计政策和财务报告来操纵盈余的过程。

盈余管理的目的通常是为了获得公司在财务报告中更好的显示,以便吸引投资者和股东,或者达到某些财务目标。

在过去的几十年中,盈余管理一直是财务学术界和实务界关注的热点议题。

本文将综述盈余管理文献,分析其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一、盈余管理的概念及动机盈余管理是指公司在编制财务报表时,通过选择会计政策、估计方法和假设等手段,来控制盈余的大小和时机,以使公司的财务报告更加吸引投资者和股东。

盈余管理行为通常涉及正盈余管理和隐藏盈余管理两种类型。

正盈余管理是指公司通过在合理的范围内使用会计政策和假设,来提高盈余,以此来提升公司的财务状况和股东回报率。

而隐藏盈余管理则是指公司通过选择保守的会计政策和估计方法,来延缓或减少盈余,以此来掩盖公司真实的经营状况或者规避潜在的负面影响。

盈余管理的动机主要包括市场动机、契约动机和管理层激励三个方面。

市场动机是指公司为了吸引投资者和股东的关注,从而提高股价,推动股价上涨的目的。

契约动机是指公司为了达成某些财务契约或者避免违约,而进行盈余管理。

而管理层激励是指公司为了达成激励机制中设定的目标或者获得激励报酬,进行盈余管理。

二、盈余管理的影响及研究方法盈余管理行为对公司的经营状况、财务报告质量,以及投资者和股东的决策行为都会产生重要影响。

盈余管理不当会导致财务报告失真,从而影响投资者和股东的评估,进而影响公司的投资者关系和股价表现。

盈余管理一直是学术界和实务界关注的焦点。

研究盈余管理通常采用了各种定量研究方法,包括实证研究、理论模型、案例分析等。

实证研究通常采用公司财务报告的数据,运用统计分析和计量经济学方法来考察盈余管理的行为和影响。

理论模型则通常以假设和数学推导的方式来研究盈余管理行为的动机和结果。

而案例分析则是采用具体公司或者特定行业的案例,来深入分析盈余管理的具体行为、影响及成因。

三、盈余管理文献综述盈余管理作为财务学研究的一个重要分支,已经产生了大量的文献。

盈余管理相关理论和研究综述

盈余管理相关理论和研究综述

盈余管理相关理论和研究综述一、引言盈余管理是财务管理中一个重要的领域,涉及到公司如何管理其盈余和利润分配的决策。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众多的学者和研究机构对盈余管理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和论述。

本文将对盈余管理的相关理论和研究进行综述,旨在了解盈余管理的本质、成因和影响。

二、盈余管理的定义和目的盈余管理是指公司高层管理者通过选择适当的会计政策和利润分配方式,以实现公司利润最大化或者满足特定利益相关者的需求。

其核心目标是通过操纵盈余水平和质量来影响公司的市场表现和财务状况。

三、盈余管理的理论基础1.信息不对称理论信息不对称理论认为在公司和投资者之间存在信息不对称,公司经营者可以通过盈余管理来隐藏或透露真实的财务状况,以对投资者产生影响。

2.股东代理理论股东代理理论认为公司高层管理者为代表股东利益的代理人,可能将盈余管理作为一种行为以实现自身利益最大化。

四、盈余管理的动机1.资本市场压力公司可能面临来自投资者和资本市场的压力,要求其维持一定的盈余水平和增长率,从而激励公司高层管理者通过盈余管理来满足这些预期。

2.管理者报酬奖励一些公司通过将管理者的报酬与盈余水平和质量挂钩,激励管理者通过盈余管理来实现公司利润最大化,以获取更高的报酬。

3.避税和减税通过盈余管理,公司可以通过合理的会计政策选择和利润分配方式来减少纳税负担,从而提高公司盈余。

五、盈余管理的手段和实践1.会计政策选择公司可以通过不同的会计政策选择,如收入确认、资产计价和成本资本化等,来影响盈余水平和质量。

2.盈余平滑公司可以利用盈余平滑策略,通过调整会计期间内的收入和费用时间分配,以实现盈余的平稳增长。

六、盈余管理对公司价值的影响1.市场反应研究表明,盈余管理与公司市场表现之间存在一定的关联性。

一些公司通过盈余管理提升盈余水平和质量,获得更高的市场认可度和投资者信任。

2.公司价值盈余管理与公司价值之间存在一定的关联性,但具体的影响因公司不同而异。

一些研究发现,过度的盈余管理可能导致公司价值下降,而适度的盈余管理可能对公司价值有积极的影响。

真实盈余管理程度的估计模型与经验证据研究综述

真实盈余管理程度的估计模型与经验证据研究综述

研 究 概 述
( )真 实 盈 余 管 理 一
H ay wa ln ( 9 e l & he 1 9)和 S hp e 9 c ip r
( 8 1 9)认 为 披 露 盈 余 管 理 主 要 是 指 通 过 9
Gr h m e l 2 0 通 过研 究指 a ta ( 0 5) a
出 , 真 实 盈 余 管 理 行 为 当 中 最 主 要 的 原 在 因 集 中 在 三 个 动机 :满 足 和 达 到 上 一 年 的
公认会计准则中利用会计准则来控制盈余 , 而真实盈余管理包括改变 以后商业活动 的
时 间 和 规模 来达 到 控 制 盈 余 的 目的 。 这 样
盈利 目标 ;满足 和达到分析 家的预测 ;避
相 对 集 中 ,而 对 真 实盈 余 管 理 的研 究
还 未 起 步 , 本 文 旨在 对 真 实盈 余 管 理
程 度 的 估 计 方 法 和 相 应 的 经 验 证 据 进 行 探 讨 , 以 期 对 这 一 领 域 的研 究提 供

少单位产品成本。企业所生产产 品的成本
由 企 业 在 生 产 该 产 品过 程 中 发生 的各 项 生 产 耗 费 构 成 。 在 这 些 生 产 耗 费 中 ,有 一些
费 用属于固定费用 ,当产量在一定范 围内 变动时 ,固定费用总额不 变。因此 ,当产
关 键 词 :真 实 盈 余 管理 真 实 盈 余 管
理 程 度 计 量 模 型 经 验 证 据
量 增加时 ,单位产品生产成本会 下降 ,管
理者 为了增 加盈 利而增加产量 ,从而来降 低单位产 品成本 。因为减少的单位 固定成
定 的借 鉴 意 义
在我 国,盈余 管理 的研究一般集 中在 披露盈余 管理 领域 ,而真实盈余管理 的研 究还很少 。因此本文主要针对 国外 以研究 真实盈余管理计量 模型进行分析 ,并对其 思路进行探讨 ,这对我 国真实盈余管理 的

盈余管理文献综述

盈余管理文献综述

盈余管理文献综述盈余管理是财务管理中一个重要的概念,指的是企业在经营中实现的盈余如何分配和利用的过程。

盈余管理不仅涉及到企业内部的财务决策,还关系到企业与外部利益相关者(如股东、债权人、政府等)之间的利益分配。

盈余管理是企业财务管理中一个复杂而又关键的问题。

本文将对盈余管理的相关文献进行综述,探讨盈余管理的现状、特点、影响因素以及对企业的影响。

一、盈余管理的现状盈余管理在企业财务管理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其现状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盈余管理态势严重,二是盈余管理水平不断提高。

盈余管理态势严重。

一些企业为了实现短期盈利和满足市场预期,采取了一些不当的盈余管理行为,例如虚增收入、滥发股利、隐瞒亏损等。

这些行为不仅损害了企业自身的长期利益,也损害了投资者的利益,影响了市场的公平和透明。

盈余管理水平不断提高。

随着市场环境的变化和企业管理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注重盈余管理的合理性和透明度,采取了一系列严谨的财务管理制度和措施,来规范盈余的分配和利用,提高盈余管理的透明度和公平性。

盈余管理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 长期性。

盈余管理不仅涉及到企业短期的经营需求,还关系到企业长期的发展规划和战略目标。

盈余管理需要综合考虑企业的长期利益和短期利益,寻求最佳的利润分配方案。

2. 多样性。

不同企业在不同的经营环境和市场需求下,可能会采取不同的盈余管理策略和措施,例如盈余再投资、分红政策、股票回购等。

3. 公平性。

盈余管理要求企业在盈余的分配和利用过程中,保持公平和公正,充分尊重利益相关者的权益,避免出现利益输送或利益冲突的情况。

4. 透明度。

盈余管理要求企业在盈余的分配和利用过程中,保持透明度,及时公布财务信息,向利益相关者提供真实、准确的财务报告,维护市场的公平和透明。

三、盈余管理的影响因素盈余管理的决策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主要包括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

内部因素包括企业的盈余水平、盈余稳定性、盈余分配政策、公司治理结构等。

盈余管理研究综述

盈余管理研究综述

盈余管理研究综述盈余管理是公司财务管理中一个极为重要的课题,它涉及到公司的经营绩效、公司治理结构、投资者利益保护等多个方面。

盈余管理一直以来都备受学术界和实务界的关注,对于公司的财务稳健和风险管理具有重要的影响。

本文将通过对盈余管理研究的综述,探讨盈余管理的内涵、影响因素以及研究现状,为深入理解盈余管理提供参考和借鉴。

一、盈余管理的概念和内涵盈余管理是指公司在编制财务报表的过程中,通过选择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和会计处理方法,来影响盈余水平和财务报表的真实性,从而达到管理者所期望的目标。

盈余管理既可以是合法的,也可以是违法的,它可以通过合理的会计政策选择和会计估计做出调整,也可以通过不正当手段来操纵盈余水平,以实现公司的经营目标。

盈余管理的实质是通过会计信息的制作和披露,来达到操纵公司的盈余和资产负债表的目的,从而影响公司的财务状况和经营绩效。

盈余管理通常包括盈余造假、积极盈余管理和消极盈余管理。

盈余造假是指公司通过虚构交易或扭曲事实,并且在财务报表上进行虚假披露,以达到操纵盈余的目的。

积极盈余管理是指公司通过选择不同的会计政策和估计方法,来调整盈余水平,以实现公司的利益最大化。

消极盈余管理则是指公司为规避潜在的风险和责任,通过掩盖或延迟损失和负债的确认,来操纵盈余水平。

盈余管理的内涵不仅包括操纵盈余和财务报表,还包括对外部利益相关者的信息披露和分配决策。

盈余管理不仅仅产生于会计核算过程,还涉及公司的治理结构和管理者的激励机制,它会对公司的经营绩效、股东权益和投资者利益产生重要的影响。

研究盈余管理的内涵和影响因素对于揭示公司的真实财务状况和风险管理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盈余管理的影响因素盈余管理的产生和发展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中包括公司特征、市场环境、法律法规和会计准则。

在公司特征方面,公司规模、所有权结构、盈余稳定性和内部治理结构等都会影响公司盈余管理的行为。

不同规模和所有权结构的公司在盈余管理行为上存在差异,同时盈余稳定性对于盈余管理行为也有重要的影响。

盈余管理文献综述

盈余管理文献综述

盈余管理文献综述盈余管理作为财务管理领域的一个重要课题,一直以来都备受学者和实务界的关注。

盈余管理是指公司管理层在会计估计和假设上的一种自利性行为,其目的是为了达到公司股东、管理层或者其他利益相关者的私人目标,而不是为了提高公司长期财务绩效。

盈余管理的出现会对投资者、债权人、分析师和其他市场参与者产生不利影响,因为它会扭曲真实的财务状况和经营绩效。

盈余管理研究的历史可以追溯到20世纪60年代。

在那个时期,一些学者开始意识到公司管理层在报告财务信息时可能存在的不当行为,他们提出了盈余管理的概念,并通过一些实证研究来揭示公司在盈余管理上的潜在动机和行为。

随着时间的推移,盈余管理研究逐渐深入,学者们从不同的角度和方法对盈余管理行为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和研究。

本文旨在对盈余管理的相关文献进行综述,就盈余管理的动机、手段和影响进行概述和分析,以期给读者一个全面的了解和认识。

盈余管理的动机是指推动公司管理层进行盈余管理的内在因素和动机。

早期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公司管理层获取私人利益的动机上,如提高自身薪酬、激励股价等。

随着研究的深入,学者们逐渐意识到盈余管理行为可能受到更广泛的影响,比如公司的市场地位、行业竞争、政府监管等因素都可能影响公司管理层的盈余管理行为。

对盈余管理动机的研究也逐渐从单一的私人利益扩展到更多元化的动机来源。

一些学者还通过实证研究证明了公司治理结构、股权结构和内部控制等因素对盈余管理行为的影响,为盈余管理动机的研究提供了更为全面和深入的理解。

盈余管理的手段是指公司管理层通过什么途径和手段来进行盈余管理。

在盈余管理的手段研究中,一些学者提出了盈余操纵模型,通过盈余质量、盈余平滑、盈余多样性等指标来衡量公司盈余管理的程度。

一些学者还从会计准则、会计政策、估计和假设等方面探讨了盈余管理的手段。

公司管理层可以通过选择不同的会计准则和政策来实现盈余管理,也可以通过对估计和假设进行操纵来达到盈余管理的目的。

盈余管理的原因、动机及测度方法前沿研究综述

盈余管理的原因、动机及测度方法前沿研究综述

盈余管理的原因、动机及测度方法前沿研究综述盈余管理是公司在财务报告中有意地调整收益或费用来影响期末盈余的行为。

这种行为可能是为了满足管理层的目标、市场预期或其他激励、奖励机制。

本文将对盈余管理的原因、动机及测度方法进行综述,并着重介绍前沿研究的进展与发展趋势。

一、盈余管理的原因1. 税务考虑:企业通过盈余管理来减少税负,合法降低利润。

通过调整收入和支出的时机和数额,企业可以在特定时间段内实现纳税责任的最小化。

2. 资金约束:企业在面临资金短缺时可能会通过盈余管理来提高贷款融资的可能性。

通过调整账面利润、资产价值和财务指标,企业可以改善自身的信用状况,从而更容易获得外部融资。

3. 经营业绩操纵:盈余管理可能是管理层为了满足市场预期或提高公司股价而进行的行为。

这种操纵行为可能包括延迟公布负面消息、提前确认收入或推迟确认费用等。

二、盈余管理的动机1. 管理层报酬:盈余管理可以使管理层的绩效看起来更好,进而实现薪酬激励和股票期权激励的最大化。

管理层通常与公司的财务指标和业绩绩效挂钩,因此他们有动机通过盈余管理来影响这些指标。

2. 市场反应:盈余管理可以影响公司的股票价格。

管理层可能会利用盈余管理来调整公司的盈利预期,从而引起市场的反应,进而影响股票价格。

这种操纵行为可能会使投资者做出错误的决策,产生市场效应。

三、盈余管理的测度方法1. 离群值分析:通过分析公司盈余数据的离群值来判断是否存在盈余管理行为。

离群值的存在可能意味着公司有意地扭曲了财务报告的数据。

2. 偏度和峰度分析:通过计算盈余数据的偏度和峰度来判断是否存在盈余管理行为。

偏度和峰度的异常程度可能表明财务报告中存在不正常的调整。

3. 福利变化分析:通过分析企业主要利益相关方的福利变化来判断是否存在盈余管理行为。

利益相关方在公司盈余变动时可能会出现不正常的变化。

四、前沿研究的进展与发展趋势1. 基于人工智能的盈余管理识别:近年来,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为盈余管理识别提供了新的方法。

真实盈余管理:国内外研究综述

真实盈余管理:国内外研究综述
动, 影响真实现金流来实现盈余管理的 目标 ( 如削减酌量费用等 ) 。二者虽然都能达到经理人盈余 管理的 目的, 但是 由于后者真实影
响 了公司 的经营行为且可选择 的手段更多 、 更 为隐蔽 , 其越来越受到学术界 的重视 。 二、 真 实盈余管理 : 国外研究综述
早在 1 9 8 9 年, S c h i p p e r 就首次指 出盈余管理应囊括真实盈余 管理 。她将盈余 管理定 义为“ 对外公布财报过程中 , 有 目的的干 预行为 , 以获得一定 的私人 收益的行为…. . 将这一定 义稍 加扩 展 , 通过适 时性 财务决策来改变报告收益 的真实盈余 管理也是属于盈 余管理 的范畴” 。 虽然早有学者这样指出 , 学术界针对盈余 管理的研究仍侧重于应计项 目 盈余管理 , 而对真实盈余管理 的研究却停滞 了很多年 , 直到本世纪初才有 了新的发展。究 其原 因 , 大概可归纳为以下两点 : 会计准则赋予会计人员一定的 自由裁决权 , 由于会计 准则存在漏洞 、 监督不利 、 内控体制不完善等原 因, 使得公 司经理人通过操纵应计利润来操纵盈余的空间较大。随着安 然 、 世通等会
票价格下降相关 。M o o r m a n & S p e n c e r ( 2 0 0 8 ) 研究 了非上市公司和上市公司新产 品发布的及时性问题 , 结果发现一些上市公 司出现棘轮
( 华 侨大学工商管理学 院 福建 泉州 3 6 2 0 2 1 )
摘要 : 除 了传统 的应计项 目盈余 管理 外 , 上 市公 司还 可通 过操纵真 实经营活动来 实现 盈余 目标—— 即 真 实盈余管理。 真实盈余 管理 大多偏 离了公 司的最优 经营策略 , 并将对上 市公 司的现金流和经营业绩带来 负 面影响 , 最终损 害上 市公 司的价值成长。大量的调 查研 究 已经证 明真 实盈余 管理确 实存在 , 而 目前 学术界仍 花 大部分精力研究应计项 目盈余 管理, 对上 市公 司真 实盈余 管理的研 究不足。本文将对 国内外学者针 对真实 盈余管理的研 究成果进行 总结, 以为后 期学者的研 究提供参考 。

盈余管理研究综述

盈余管理研究综述

盈余管理研究综述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盈余管理已成为公司财务管理中一个重要的课题。

盈余管理是指企业在会计报表编制时,从会计原则和规则允许的范围内,通过选择不同的会计政策和方法等手段去协调公司利润和财务状况,从而达到调节和管理公司盈余的目的。

本文就盈余管理研究的相关问题进行综述。

一、研究背景在现代企业中,“盈余管理”已成为一种常见而又敏感的话题。

未来的盈余对企业的生存与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管理者因求得更高的股价、更高的股息等短期获益,而采取一些盈余管理的行为,这些行为则可能会通过捏造数据等手段伪造出好的业绩,使投资者错误估计企业现状,给市场的正常运行增加不确定性因素,从而与社会公众的利益产生冲突。

此外,盈余管理还与公司治理结构、公司市场表现、投资者行为等诸多方面有着密切的关系。

二、研究成果近年来,有关盈余管理研究的文献已经非常丰富。

在这些研究中,存在着既有支持盈余管理的观点,也有反对盈余管理的看法。

对于盈余管理的实际意义,英国经济学家Harold Hotelling 曾说过:“一笔财务收入,只要能够迅速地提高股价,就可以在证券市场上创造 $10 的新增市值。

这个例子说明了财务报告管理的影响可以被证券市场上的投资者预测,并为利益者带来可观的宏观经济效益。

”从理论的角度看,既有学者倡导采取盈余管理的行为,以提高公司的经营绩效,这种观点认为,盈余管理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降低公司的资金成本,保护公司的资本安全,并且可以为投资组合提供更为准确的信息,使投资者在资产配置和估值等方面获得更大的利益。

但是也有争议的观点认为采取盈余管理的行为易造成企业持续票价的下降,使得公司大量的盈余被挤占,导致投资者的损失而且也会提高企业的财务风险水平。

三、未来研究未来的盈余管理研究依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其中包括:1. 完善会计规则。

会计规则的健全性直接影响到盈余管理行为的合法性和影响。

2. 探究盈余管理与公司治理的关系。

建立有效的公司治理结构和增强公司管理人员的责任感,可以减轻管理者产生盈余管理行为的诱因。

真实盈余管理研究综述

真实盈余管理研究综述
理可 以划分 为应计项 目盈余管理与 布前 , 通常涉及会计政策及会计 方法处理 问题 , 因而容易被 真实盈余管理 。 基于应计项 目的盈余管理一直是盈 余管理研 外部审计 师识破 , 风险较大 ; 而真实盈余管 理在时间上具 有 究的主流 ,真实盈余管理直到近几年 才引起学术界的关注。 随机性 , 可 以在会计年度 的任一时段进行 。 并且只通过改 变 Gr a h a m( 2 0 0 5)对 4 0 0位公 司 的 C F O调 查显 示 , 8 0 %的 公 司正 常的生产 经营过程而不涉及会计处 理问题 ,因此具 CF O表 示会减少在研发 【 R & D) 、 广告、 员工培训费等酌量性 有较高 的隐蔽性 ,容易规避外部 审计 师和监管部 门的检查 开支 以满足特定盈余 目标 , 5 5 . 3 %的 CF O 愿意延迟 能够创 风险 。李彬 、 张俊瑞 、 郭 慧婷 ( 2 0 0 9 ) 以我国 1 9 9 8 -2 0 0 6年 造价值 的新项 目, 以满足 当期的收益 目标。R o y c h o wd h u r y 我 国 A股 上市公 司为样本 ,分析会计 弹性不同 的公 司其 真
■一 M , A .

真实盈余 管理研 究综述
暨南大学管理 学院会计 系 黄 秀蓉 曹文娟
【 摘 要】 应计项 目的盈余 管理此前一直是盈余 管理 问题 关注的焦点 , 但 由于监 管环境 、 诉讼风险 、 会计准则 、 实施成本等 因素 的变化 ,
真 实盈余 管理 逐渐成为新 的研 究方向 , 文章从真 实盈余 管理 兴起 原 因、 实施 方式及 经济后 果等方面 , 对 国 内外研 究进行梳理 和综述 , 以期
为真 实盈余管理的后续研 究提供理论 支持 。

盈余管理研究综述范文参考

盈余管理研究综述范文参考

盈余管理研究综述范文参考一、盈余管理定义美国k.schipper认为盈余管理实质上就是披露管理,它是管理者对财务报告进行干预以谋取私利。

美国会计学者w.k.scott对盈余管理做了如下定义:它事实上就是企业在选择会计政策时所表现出来的经济后果,但企业管理人员选择会计政策的根据都是企业价值最大化。

p.m.healy与j.m.wahlen在对大量文献进行整理回顾时,对盈余管理做了定义同时得到大多数学者的认同,他们认为盈余管理实质上就是管理层运用一些方法对财务报告进行一些修饰,从而引起了利益有关者做出错误性的决策。

我国学者对盈余管理也有着自己的懂得。

魏明海的观点如下:盈余管理事实上就是管理层为了影响会计信息使用者根据财务报告做出决策,而在编制报表时进行交易构造或者者会计选择的过程。

刘峰与章永奎把盈余管理当做是一种有目的的操纵行为,要紧是对盈余进行操纵。

张祥建与徐晋认为盈余管理首先的在政策法规及会计原则同意的范围内进行,管理层运用一些手段对盈余信息进行管理,要紧是为了误导会计信息使用者以使企业价值得到最大的优化。

结合各位学者的观点,我对盈余管理有了自己的见解,盈余管理实质上就是经营者在某种利益的促使下,在法律与会计准则同意范围内对利润进行操纵与管理。

二、盈余管理的动机企业的经营者进行盈余管理行为要紧是为了自身利益与企业价值最大化。

在对各类文献进行回顾时。

大致发现企业进行盈余管理要紧是为了下列几大类动机:(1)契约动机,(2)资本市场动机,(3)监管动机。

(1)契约动机。

契约动机要紧包含两方面,一方面是债务契约,另一方面是管理层的报酬契约。

所谓债务契约动机是指管理者为了降低违约风险而进行的盈余管理。

债权人与管理者存在着代理关系,债权人为了保证自己资金安全,即为了到期能收回利息与本金,会在债务契约中加上一些限制性的条款,而这些条款会增加企业的一些经营风险或者者丧失一些投资机会,管理者为了迎合债权人的要求或者者降低违约风险都会进行一些盈余管理行为。

真实盈余管理程度的估计模型与经验证据研究综述

真实盈余管理程度的估计模型与经验证据研究综述

真实盈余管理程度的估计模型与经验证据研究综述盈余管理对资本市场和投资者利益影响日益彰显,使其成为目前会计领域研究的焦点。

长期以来我国上市公司普遍存在盈余管理行为。

但目前我国对披露式盈余管理的研究相对集中,而对真实盈余管理的研究还未起步,本文旨在对真实盈余管理程度的估计方法和相应的经验证据进行探讨,以期对这一领域的研究提供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真实盈余管理真实盈余管理程度计量模型经验证据研究概述(一)真实盈余管理Healy&wahlen(1999)和Schipper(1989)认为披露盈余管理主要是指通过公认会计准则中利用会计准则来控制盈余,而真实盈余管理包括改变以后商业活动的时间和规模来达到控制盈余的目的。

这样可以理解为披露盈余管理仅影响公司账面盈余,既不会增加公司价值也不会减少公司价值。

而真实盈余管理通常既影响各期盈余,也影响各期实际的现金流量。

并且它通常不会增加公司价值,反而在一些情况下会损害公司价值。

Bens et al. (2002,2003)在报告中指出经理通过回购股票来避免由于公司职工期权的到期而导致的每股收益率降低。

Dechow 和Sloan(1991)发现了通过减少研究开发费用来满足盈余标准的证据。

无论怎样,这里很多的证据主要集中研究的是研究开发费用的减少而没有关于真实盈余管理控制的系统研究。

Graham et al.s(2005)通过减少期间费用和资本投资的方法也可以达到控制真实盈余管理的目的。

Bartov(1993)指出盈利负向变化的公司通过资产销售产生更高的收益。

Thomas和Zhang(2002)提供了扩大产量的证据但并没有对经济环境繁荣时期扩大产量提供解释。

这些证据都没有对真实盈余管理提供有效证据也没有对这些真实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变化进行研究。

直到2006年,Roychowdhury才系统化的对真实盈余管理的计量进行了分析与阐释,并为以后这一领域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盈余管理研究综述

盈余管理研究综述

盈余管理研究综述盈余管理是指企业通过财务报表的编制和披露过程中,采取各种手段来操纵盈余的行为。

这种行为旨在使企业的盈余能够达到或超过特定的目标。

无论是为了获得更高的股价,满足利润预测或符合财务分析师的预期,盈余管理已成为许多企业经营中的重要环节。

盈余管理有许多不同的方法和手段,常见的有收入的操纵、成本的操纵、会计估计的偏倚和应计核算的操作等。

最常见的方法之一是通过改变会计估计值和偏离会计准则来操纵盈余。

企业可以通过增加或减少一些会计政策的选择和假设,来改变其财务报表上的利润数。

盈余管理并非一种坏事。

在某些情况下,适度的盈余管理可以提高企业的财务表现、增加股东价值。

一些企业在满足市场预期和对股东负责的前提下,可以通过提前确认收入、优化成本结构等方式来盈余管理,以取得更好的财务业绩和股价表现。

盈余管理也存在一些风险和不利影响。

过度的盈余管理可能导致财务信息的失真,误导投资者和利益相关方对企业的真实财务状况的判断。

长期以来进行盈余管理可能削弱企业的财务稳定性和可持续性,导致企业面临经营风险和信誉风险。

盈余管理行为可能引发监管机构和法律的关注,给企业带来声誉损害和法律责任。

针对盈余管理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研究者关注盈余管理的动机和影响因素。

通过分析企业内部和外部因素对盈余管理行为的影响,探讨企业为何选择和如何操纵盈余。

研究者关注盈余管理的后果和影响。

通过分析盈余管理对企业财务绩效、股价表现、投资者的资本市场反应等的影响,评估盈余管理对企业价值创造的影响。

研究者关注盈余管理的监管和治理机制。

通过研究会计准则、审计监管、公司治理机制等对盈余管理行为的制约和规范,为监管机构提供改进和加强监管措施的建议。

盈余管理是企业财务报表编制过程中的重要环节。

适度的盈余管理可以提高企业财务表现和股东价值,但过度的盈余管理可能导致财务信息失真,削弱企业的财务稳定性和可持续性。

未来的研究应该进一步深入探讨盈余管理的动机、影响因素和后果,同时关注盈余管理的监管和治理机制,为企业提供更科学合理的盈余管理策略。

企业盈余管理的文献综述

企业盈余管理的文献综述

企业盈余管理的文献综述企业盈余管理是企业管理中的一个重要方面,其主要目的是通过管理盈余来实现企业的长期利润最大化。

本文将综述企业盈余管理的相关文献,包括盈余管理的定义、目的、实施方式、盈余管理的优缺点和影响因素等方面。

一、盈余管理的定义和目的盈余管理是指通过在核算、财务报表等方面进行安排和调整,使企业在法律规定的前提下尽可能减少所得税、增值税、印花税等税金的支付,以及最大程度地增加企业的盈余、保持盈余的稳定增长。

其目的是为了实现企业的长期利润最大化。

二、实施方式盈余管理的实施方式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核算方式的调整:通过变更核算方法、调整会计政策等来实现减少企业所得税等税金的支付。

2、业务结构的调整:通过调整业务结构来实现盈余管理,如通过重组、分立、合并、产业转型等方式实现盈余增长。

3、资产负债表的调整:通过调整资产和负债等项目的结构来实现盈余管理。

4、财务报表的调整:通过调整利润表、现金流量表等财务报表的项目和数据,来实现盈余管理。

三、盈余管理的优缺点盈余管理的优点主要体现在:能够最大限度地降低企业的税负,为企业创造更多的投资和发展机会,并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但其缺点也不可忽视,主要包括:如果企业的盈余管理过分依赖于核算方式的调整,可能会出现违规行为,导致企业的声誉受损;过分追求盈余管理可能导致企业重心转向短期利益的追求,忽略了长期市场发展和企业价值的提升等问题。

四、影响因素盈余管理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外部环境和内部管理因素。

外部环境的因素包括税收政策、经济形势、市场竞争等因素;内部管理因素包括企业的管理机制、管理水平、企业文化等方面。

因此,企业需要在综合考虑这些因素的基础上,采取科学有效的盈余管理策略,实现长期利润最大化。

总之,盈余管理作为企业管理中的一个重要方面,如果能够合理科学地进行,将对企业的长期发展产生积极影响,但需要注意平衡短期和长期利益,避免过分追求短期盈利的行为。

真实盈余管理研究综述与展望

真实盈余管理研究综述与展望

Dec ow、 o h Slan
1 91 9
19 93 1 98 9 2 O6 O
造真实具体交易并控制交易时间来实现盈余管理的行为。通 常情况下 , 它同时影响经营现金流量和当期盈余 , 也可能影响
应计 项 目 ; 它不 增 加 公 司价 值 , 至 会 损害 公 司长 期 业 绩 , 甚 减
控 , 计项 目操 控并 不 是盈 余 管理 的 首 要方 式 , 司倾 向于操 应 公 控 真 实活 动 实现 盈 余管 理 。近 年 来 ,真 实盈 余 管理 问题 虽得 到 国 内学 者 的 关注 , 相 关文 献依 然 较 少 。 因此 , 就 真 实 但 笔者 盈 余 管理 这一 领 域 的 国 内外 文献 研 究做 一梳 理 ,以期 能 对 国 内真 实盈 余 管理 的 研究 有 所裨 益 。
审计质量
选择倾 向
C i e l h. t W a
G h r am tal a e
Zan g
21 O1
2O 5 O
2 06 O
提 出真 实 盈余 管 理就 是 为实 现 短期 盈 利 目标 而 进行 的 偏 离正 常经 营 活 动 的行 为 。 结 合 以上 学者 的研 究 ,可 以认 为真 实盈 余管 理 是 通过 构
Z a , t 1 h o Y e . a
De o 、 oa ch w Sl n
Ben ta se l
2 0 01 2 1 O0
2 1 O1
1 91 9
20 2 O
二 、 实 盈余 管 理 概述 真
增发股票
收 购 保 护
关于真实盈余管理 的研究起步较晚 ,c ip r1 8 最 S hp e( 9 9)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计之友2011年第6期下OF ACCOUNTING会20131中真实盈余管理研究综述*暨南大学管理学院会计系黄秀蓉曹文娟【摘要】应计项目的盈余管理此前一直是盈余管理问题关注的焦点,但由于监管环境、诉讼风险、会计准则、实施成本等因素的变化,真实盈余管理逐渐成为新的研究方向,文章从真实盈余管理兴起原因、实施方式及经济后果等方面,对国内外研究进行梳理和综述,以期为真实盈余管理的后续研究提供理论支持。

【关键词】真实盈余管理;真实活动;管理方式;经济后果一、引言在会计研究中,会计盈余(Earning )可分为两部分:一是按权责发生制原则确认的,但尚未实现现金流入的应计利润(Total Accruals ,TA ),另一部分是由经营活动产生的,已经实现的现金流入的盈余(Cash From Operations ,CFO)。

因而,按上述分类,盈余管理可以划分为应计项目盈余管理与真实盈余管理。

基于应计项目的盈余管理一直是盈余管理研究的主流,真实盈余管理直到近几年才引起学术界的关注。

Graham (2005)对400位公司的CFO 调查显示,80%的CFO 表示会减少在研发(R&D )、广告、员工培训费等酌量性开支以满足特定盈余目标,55.3%的CFO 愿意延迟能够创造价值的新项目,以满足当期的收益目标。

Roychowdhury (2006)的研究证据表明,公司管理层为了避免亏损或满足分析师预测,通常采用销售操纵、减少酌量性费用或过度生产等真实活动进行盈余管理,即使这些活动偏离企业的正常经营决策。

关于真实盈余管理的概念,最早是由Schipper (1989)在其《盈余管理于评述》(Commentary on earning management)中将盈余管理定义为一种广义上的“披露管理”的概念,即公司管理层为了谋取特定利益而干涉公司财务报告的披露过程,而真实盈余管理作为一种通过适时的财务决策来改变企业财务报告盈余的行为,属于盈余管理的研究范畴。

Roychowdhury (2006)认为真实盈余管理是企业通过构建真实的交易活动,以满足利益相关者所要求的特定盈余目标的盈余操控行为。

真实盈余管理虽然可以提高当期盈余,但从本质而言,它与正常经营活动的管理者行为又有所区别,其实现的盈余是否具有持续性,对公司未来各期的盈余和现金流量造成有何影响?针对上述问题,本文从真实盈余管理兴起的原因、实施方式及经济后果三个方面对现有的真实盈余管理研究进行归纳和总结。

二、真实盈余管理兴起原因从宏观环境分析,监管环境的日趋严格和诉讼风险的增大,导致应计项目盈余管理的空间日益缩小,进而为真实盈余管理的兴起提供了条件。

Graham (2005)研究发现,由于应计利润操纵一般发生在会计年度末至财务报告对外公布前,通常涉及会计政策及会计方法处理问题,因而容易被外部审计师识破,风险较大;而真实盈余管理在时间上具有随机性,可以在会计年度的任一时段进行,并且只通过改变公司正常的生产经营过程而不涉及会计处理问题,因此具有较高的隐蔽性,容易规避外部审计师和监管部门的检查风险。

李彬、张俊瑞、郭慧婷(2009)以我国1998—2006年我国A 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分析会计弹性不同的公司其真实盈余管理的程度,发现两者之间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关系,即会计弹性小的公司,通常通过异常促销、减少研发费用等方式进行真实盈余管理,而会计弹性大的公司,则会减少真实活动进行盈余管理。

会计准则之间的差异也可能诱导盈余管理方式的变化,目标导向会计准则(如美国会计准则)强调为各类交易明确会计目标,为管理层和审计师提供一个详细的会计构架并强化了其二者的责任,在这种条件下,管理层进行应计项目操纵的难度增大,但公司仍可能通过真实活动进行盈余操控。

原则导向会计准则(如国际财务报告准则IFRS )要求会计人员及审计师在核算时运用职业判断,却没有提供充分依据加以规范,因而为公司提供了更大的会计选择空间,通过公司倾向于采用应计项目进行盈余操纵。

Cohen (2008)发现在美国的目标导向会计准则下,萨班斯法案的颁布后,企业应计盈余管理的水平逐步降低,而真实盈余操控水平日益增加,说明越来越多的公司转向了构建真实活动进行盈余管理。

Barth (2008)对1994—2003年期间21*本文为暨南大学“优秀本科推免生科研创新培育计划”项目研究成果之一。

管理论坛44FRIENDS OF 个采用IAS 国家的上市公司进行研究,发现采用IAS 的公司能够及时地确认损失,较少使用利益平滑以及应计项目盈余管理。

刘启亮、何威风、罗乐(2011)通过对比我国在实施与IFRS 趋同的新会计准则前后上市公司盈余管理方式的变化,发现新准则实施以后,公司整体的真实盈余管理水平显著下降,而应计项目盈余管理则显著增加。

实施成本的变化是真实活动盈余管理兴起的原因,Cohen(2008)从真实盈余管理的实施过程上分析盈余管理方式变化的原因,他认为真实交易活动的操控通常需要公司内部多个部门甚至外部公司的配合,涉及的范围较广,实施难度较大,因而操控所需的成本相对较高。

Zang (2012)发现应计项目与真实活动盈余管理是公司管理盈余的一套组合方式,公司的管理者作为“理性人”,在权衡不同盈余管理方式的成本与收益后,相互替代性地使用应计与真实盈余管理方式操纵利润,一旦公司所面临的应计项目盈余管理成本增加,管理层就会转向所需成本较低的真实活动盈余管理。

反之,如果真实活动盈余管理的成本降低,管理层就会采用真实活动进行盈余管理。

李增福、董志强、连玉君(2011)以我国2007年所得税改革为背景,发现由于应计盈余管理不改变企业的现金流,推迟缴纳所得税会为企业减少开支,因而预期税率的下降使公司倾向于采用应计项目进行盈余管理以减小当期利润,而预期税率的上升使公司更倾向于实施真实活动操控的盈余管理,为公司争取提前获取收益的机会。

三、真实盈余管理的方式(一)过度生产、异常促销等生产经营活动过度生产利用规模效应以降低单位产品的生产成本,从表面上看,公司因销售产品的成本而获得更好的经营收益,但过度生产通常导致存货积压的状况,公司为此而付出更高的存货持有成本。

异常促销活动是管理层通过提供的价格折扣或宽松的信用政策以扩大销售水平,实现当年盈余目标。

Jackson ,Wilcox (2000)对比了微盈公司与非微盈公司的销售政策,发现微盈公司为了避免亏损或保持正向的盈余增长,会在第四季度加大销售折扣以获取更多销售收入。

而Roychowdhury(2006)同样得出了公司存在利用价格折扣和宽松的信用政策的方式来扩大销售的结论,但他发现一旦恢复原价,这些“销售增长”终归是昙花一现。

另外,价格折扣会减少销售产品的边际收效,从而使单位销售收入所带来的现金流下降,降低公司盈利能力;而过于宽松的信用政策虽然使账面上的销售收入有所增加,但其通常以应收款项的形式存在,因此,并未增加公司的实际现金流。

(二)降低酌量性费用酌量性费用包括研发费用(R&D )、员工培训费、广告费、维护费等,由于其通常是面向未来的当期现金支出,能直接影响当期的现金流,因此,为了实现盈余增长的目的,管理者通常会采用减少酌量性费的方式进行盈余管理。

Graham (2005)对400位公司的高管调查显示,80%的高管表示会减少在研发、广告、维护费用中的可支配支出来满足收益目标,55.3%的高管愿意延迟能够创造价值的新项目,以满足当期的收益目标。

Gunny (2005)通过对研发费用(R&D )和销售及管理费用(SG&A )等酌量性费用的研究,发现当公司管理层操控应计利润的能力受到限制时,通常会采用降低研发费用、行政及管理费用进行盈余管理。

(三)出售长期资产和改变证券投资组合等方式由于公司管理者在权利选择资产处置时点,因而当公司经营业绩无法达到预期目标时,管理者可以操控资产转移时点、出售固定资产、有价证券等方式获取收益,达到平滑收益的目的。

Batov (1993)以653家有长期资产处置的公司为样本,发现其管理层采用出售固定资产的方式来调整盈利,并缓和债务契约压力。

Herrmann (2003)通过研究日本企业出售长期资产和可供出售证券的利得与管理层的盈余预测偏差之间的关系,发现当经营性收益低于预测时,资产处置利得明显增加。

(四)股票回购公司可以自主选择股票回购的时机及回购数量,并且不需要披露回购的细节,但从另一方面分析,投资者对股票回购存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导致公司管理层能够利用股票回购增加公司收效。

Guay(2000)研究发现,当公司有持续的现金流量增加时,通常会发放现金股利,而当现金流量不稳定时,通常会进行股票回购。

四、真实盈余管理的经济后果从公司经营业绩方面分析,当公司通过构建真实交易活动或者控制交易发生的时间以实现盈余时,通常偏离了正常的经营活动,从而放弃最佳的经营或投资决策,从长远看会损害公司的未来业绩和长期价值。

Bhojraj(2009)发现采用真实盈余管理或应计盈余管理以达到分析师预测的公司,其随后三年的经营业绩及市场表现低迷。

张子余、张天西(2011)将公司通过异常的降价促销或放松信用政策而扩大销售收入的“真实销售行为”,分为“真实销售竞争”与“真实销售操控”以研究其产生的经济后果,研究发现:微利及管理论坛45计之友2011年第6期下OF ACCOUNTING会20131中非微利公司的“真实销售竞争”行为都会对公司随后年度的“经营业绩”产生积极作用;而微利公司过度的“真实销售操控”所带来的消极作用通常会大于“真实销售竞争”的积极作用。

但也有研究表明真实盈余管理不会损害甚至有利于公司的价值。

Xu ,Taylor(2007)通过对股票回购中的真实盈余管理行为研究,发现偶发的、轻微的真实盈余管理并不会影响公司的长期业绩。

Gunny(2010)发现通过真实盈余管理方式的公司达到盈余目标的公司,比不进行真实盈余管理的公司,其随后三年的业绩水平更好。

刘启亮、何威风、罗乐(2011)发现我国在实施新会计准则后,公司整体的真实盈余管理水平显著下降,而应计项目盈余管理则显著增加。

从资本市场的角度分析,真实盈余管理的经济后果表现在对上市公司股票价格、市场价值和资本市场资源配置的影响三方面。

Wang (2006)通过研究以平滑利润为动机的真实盈余管理对公司股票的影响,发现真实盈余管理消耗了不为外部投资者所知的公司经济资源,使得外部投资者更加难以从这些平滑后的利润中发现公司的真正价值。

Mizikand ,Jacobson (2007)研究表明,公司在配股时实现溢价目标,通常采用应计和真实盈余操控两种方式调整当期会计利润,真实盈余管理比应计盈余管理的溢价水平更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