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机械设计基础-课后答案-(陈晓南)

合集下载

机械设计基础课后答案(1-18章全)正式完全版

机械设计基础课后答案(1-18章全)正式完全版

第11章 蜗杆传动11.1 蜗杆传动的特点及使用条件是什么?答:蜗杆传动的特点是:结构紧凑,传动比大。

一般在传递动力时,10~80i =;分度传动时只传递运动,i 可达1 000;传动平稳,无噪声;传动效率低;蜗轮一般用青铜制造,造价高;蜗杆传动可实现自锁。

使用条件:蜗杆传动用于空间交错(90)轴的传动。

用于传动比大,要求结构紧凑的传动,传递功率一般小于50kW 。

11.2 蜗杆传动的传动比如何计算?能否用分度圆直径之比表示传动比?为什么?答:蜗杆传动的传动比可用齿数的反比来计算,即1221i n n z z ==;不能用分度圆直径之比表示传动比,因为蜗杆的分度圆直径11d mq mz =≠。

11.3 与齿轮传动相比较,蜗杆传动的失效形式有何特点?为什么?答:蜗杆传动的失效形式与齿轮传动类似,有点蚀、弯曲折断、磨损及胶合。

但蜗杆传动中蜗轮轮齿的胶合、磨损要比齿轮传动严重得多。

这是因为蜗杆传动啮合齿面间的相对滑动速度大,发热严重,润滑油易变稀。

当散热不良时,闭式传动易发生胶合。

在开式传动及润滑油不清洁的闭式传动中,轮齿磨损较快。

11.4 何谓蜗杆传动的中间平面?中间平面上的参数在蜗杆传动中有何重要意义? 答:蜗杆传动的中间平面是通过蜗杆轴线且垂直于蜗轮轴线的平面。

中间平面上的参数是标准值,蜗杆传动的几何尺寸计算是在中间平面计算的。

在设计、制造中,皆以中间平面上的参数和尺寸为基准。

11.5 试述蜗杆直径系数的意义,为何要引入蜗杆直径系数q ?答:蜗杆直径系数的意义是:蜗杆的分度圆直径与模数的比值,即1q d m =。

引入蜗杆直径系数是为了减少滚刀的数量并有利于标准化。

对每个模数的蜗杆分度圆直径作了限制,规定了1~4个标准值,则蜗杆直径系数也就对应地有1~4个标准值。

11.6 何谓蜗杆传动的相对滑动速度?它对蜗杆传动有何影响?答:蜗杆传动的相对滑动速度是由于轴交角90∑=,蜗杆与蜗轮啮合传动时,在轮齿节点处,蜗杆的圆周速度1v 和蜗轮的圆周速度2v 也成90夹角,所以蜗杆与蜗轮啮合传动时,齿廓间沿蜗杆齿面螺旋线方向有较大的相对滑动速度s v ,其大小为s 1cos v v λ==。

机械设计基础课后习题与答案

机械设计基础课后习题与答案

机械设计基础课后习题与答案机械设计基础1-5至1-12 指出机构运动简图中的复合铰链、局部自度和虚约束,计算各机构的自度,并判断是否具有确定的运动。

1-5 解F=3n?2PL?PH=3?6?2?8?1=1 1-6 解F=3n?2PL?PH=3?8?2?11?1=1 1-7 解F=3n?2PL?PH=3?8?2?11?0=2 1-8 解F=3n?2PL?PH=3?6?2?8?1=1 1-9 解F=3n?2PL?PH=3?4?2?4?2=2 1-10 解F=3n?2PL?PH=3?9?2?12?2=1 1-11 解F=3n?2PL?PH=3?4?2?4?2=2 1-12 解F=3n?2PL?PH=3?3?2?3?0=32-1 试根据题2-1图所标注的尺寸判断下列铰链四杆机构是曲柄摇杆机构、双曲柄机构还是双摇杆机构。

题2-1图答: a )40?110?150?70?90?160,且最短杆为机架,因此是双曲柄机构。

b )45?120?165?100?70?170,且最短杆的邻边为机架,因此是曲柄摇杆机构。

c )60?100?160?70?62?132,不满足杆长条件,因此是双摇杆机构。

d )50?100?150?100?90?190,且最短杆的对边为机架,因此是双摇杆机构。

2-3 画出题2-3图所示个机构的传动角和压力角。

图中标注箭头的构件为原动件。

题2-3图解:2-5 设计一脚踏轧棉机的曲柄摇杆机构,如题2-5图所示,要求踏板CD在水平位置上下各摆10度,且lCD?500mm,lAD?1000mm。

试用图解法求曲柄AB和连杆BC的长度;用式和式’计算此机构的最小传动角。

题2-5图解: 题意踏板CD在水平位置上下摆动10?,就是曲柄摇杆机构中摇杆的极限位置,此时曲柄与连杆处于两次共线位置。

取适当比例图尺,作出两次极限位置AB1C1D和。

图量得:AC1?1037mm,AC2?1193mm。

AB2C2D解得:l1?l2?12121212?AC2?AC2?AC1??AC1?? 1193?1193?1037?1037??78mm ??1115mm 已知和上步求解可知:l1?78mm,l2?1115mm,l3?500mm,l4?1000mm 因最小传动角位于曲柄与机架两次共线位置,因此取??0和??180?代入公式计算可得:cos?BCD??l2?l3?l1?l4?2l1l4cos?2l2l3222 22 = 11152?500?78?100022?2?78?1000cos0?2 ?1115?500= ?BCD?? 或:cos?BCD?l2?l3?l1?l4?2l1l4cos?2l2l32222 =11152?5002?78?100022?2?78?1000cos18 0?2?1115?500= ?BCD?? 代入公式′,可知?min??BCD?? 3-1 题3-1图所示为一偏置直动从动件盘形凸轮机构。

机械设计基础课后习题答案

机械设计基础课后习题答案

机械设计基本第1章平面机构自由度习题解答【2 】1-1至1-4 绘制机构活动简图.
1-1
1-2
1-3
1-4
1-5至1-12 盘算机构自由度
1-5 有一处局部自由度(滚子),有一处虚束缚(槽的一侧),无复合搭钮
n=6 PL=8 PH=1 F=3×6-2×8-1=1
1-6 有一处局部自由度(滚子),无复合搭钮.虚束缚
n=8 PL=11 PH=1 F=3×8-2×11-1=1
1-7 无复合搭钮.局部自由度.虚束缚
n=8 PL=11 PH=0 F=3×8-2×11-0=2
1-8 无复合搭钮.局部自由度.虚束缚
n=6 PL=8 PH=1 F=3×6-2×8-1=1
1-9 有两处虚束缚(凸轮.滚子
处槽的一侧),局部自由度1处,
无复合搭钮
n=4 PL=4 PH=2
F=3×4-2×4-2=2
1-10 复合搭钮.局部自由度.虚
束缚各有一处
虚束缚
局部自由度 局部自由度
凸轮.齿轮为统一构件时,
n=9 PL=12 PH=2
F=3×9-2×12-2=1
凸轮.齿轮为不同构件时
n=10 PL=13 PH=2 F=3×10-2×13-2=2 图上应在凸轮上加一个原动件.
1-11 复合搭钮一处,无局部自由度.虚束缚
n=4 PL=4 PH=2 F=3×4-2×4-2=2
1-12 复合搭钮.局部自由度.虚束缚各有一处
n=8 PL=11 PH=1 F=3×8-2×11-1=1。

机械设计基础课后习题答案(第五版)(完整版)

机械设计基础课后习题答案(第五版)(完整版)

机械设计基础(第五版)课后习题答案(完整版)高等教育出版社杨可桢、程光蕴、李仲生主编1-1 至1-4 解机构运动简图如下图所示。

图 1.11 题1-1 解图图1.12 题1-2 解图图1.13 题1-3 解图图1.14 题1-4 解图1-5 解1-6 解1-7 解1-8 解1-9 解1-10 解1-11 解1-12 解1-13 解该导杆机构的全部瞬心如图所示,构件1、3 的角速比为:1-14 解该正切机构的全部瞬心如图所示,构件 3 的速度为:,方向垂直向上。

1-15 解要求轮 1 与轮2 的角速度之比,首先确定轮1、轮 2 和机架 4 三个构件的三个瞬心,即,和,如图所示。

则:,轮 2 与轮1 的转向相反。

1-16 解(1)图 a 中的构件组合的自由度为:自由度为零,为一刚性桁架,所以构件之间不能产生相对运动。

(2)图b 中的CD 杆是虚约束,去掉与否不影响机构的运动。

故图 b 中机构的自由度为:所以构件之间能产生相对运动。

题2-1 答: a ),且最短杆为机架,因此是双曲柄机构。

b ),且最短杆的邻边为机架,因此是曲柄摇杆机构。

c ),不满足杆长条件,因此是双摇杆机构。

d ),且最短杆的对边为机架,因此是双摇杆机构。

题2-2 解: 要想成为转动导杆机构,则要求与均为周转副。

( 1 )当为周转副时,要求能通过两次与机架共线的位置。

见图2-15 中位置和。

在中,直角边小于斜边,故有:(极限情况取等号);在中,直角边小于斜边,故有:(极限情况取等号)。

综合这二者,要求即可。

( 2 )当为周转副时,要求能通过两次与机架共线的位置。

见图2-15 中位置和。

在位置时,从线段来看,要能绕过点要求:(极限情况取等号);在位置时,因为导杆是无限长的,故没有过多条件限制。

( 3 )综合( 1 )、( 2 )两点可知,图示偏置导杆机构成为转动导杆机构的条件是:题2-3 见图 2.16 。

图 2.16题2-4 解: ( 1 )由公式,并带入已知数据列方程有:因此空回行程所需时间;( 2 )因为曲柄空回行程用时,转过的角度为,因此其转速为:转/ 分钟题2-5解: ( 1 )由题意踏板在水平位置上下摆动,就是曲柄摇杆机构中摇杆的极限位置,此时曲柄与连杆处于两次共线位置。

机械设计基础课后习题答案(第五版)(完整版)

机械设计基础课后习题答案(第五版)(完整版)

机械设计基础课后习题答案(第五版)(完整版)机械设计基础(第五版)课后习题答案(完整版)高等教育出版社杨可竺、程光蕴、李仲生主编9-1答退火:将钢加热到一定温度,并保温到一定时间后,随炉缓慢冷却的热处理方法。

主要用来消除内应力、降低硬度,便于切削。

正火:将钢加热到一定温度,保温一定时间后,空冷或风冷的热处理方法。

可消除内应力,降低硬度,便于切削加工;对一般零件,也可作为最终热处理,提高材料的机械性能。

淬火:将钢加热到一定温度,保温一定时间后,浸入到淬火介质中快速冷却的热处理方法。

可提高材料的硬度和耐磨性,但存在很大的内应力,脆性也相应增加。

淬火后一般需回火。

淬火还可提高其抗腐蚀性。

调质:淬火后加高温回火的热处理方法。

可获得强度、硬度、塑性、韧性等均较好的综合力学性能,广泛应用于较为重要的零件设计中。

表面淬火:迅速将零件表面加热到淬火温度后立即喷水冷却,使工件表层淬火的热处理方法。

主要用于中碳钢或中碳合金钢,以提高表层硬度和耐磨性,同时疲劳强度和冲击韧性都有所提高。

渗碳淬火:将工件放入渗碳介质中加热,并保温一定时间,使介质中的碳渗入到钢件中的热处理方法。

适合于低碳钢或低碳合金钢,可提高表层硬度和耐磨性,而仍保留芯部的韧性和高塑性。

9-2解见下表9-3解查教材表9-1,Q235的屈服极限查手册GB706-88标准,14号热轧工字钢的截面面积则拉断时所所的最小拉力为9-4解查教材表9-1,45钢的屈服极限许用应力把夹紧力向截面中心转化,则有拉力和弯距截面面积抗弯截面模量则最大夹紧力应力分布图如图所示图9.3 题9-4解图9-5解查手册,查手册退刀槽宽度,沟槽直径,过渡圆角半径,尾部倒角设所用螺栓为标准六角头螺栓,对于的螺栓,最小中心距,螺栓轴线与箱壁的最小距离。

9-6解查手册,当圆轴时,平键的断面尺寸为且轴上键槽尺寸、轮毂键槽尺寸。

图9.5 题9-6解图9-7解(1)取横梁作为示力体,当位于支承右侧处时由得由得由得由得(2)横梁弯矩图图9.7 题9-7解图(3)横梁上铆钉组的载荷力矩水平分力垂直分力9-8解水平分力在每个铆钉上产生的载荷垂直分力在每个铆钉上产生的载荷力矩在每个铆钉上产生的载荷各力在铆钉上的方向见图所示图9.9 题9-8解图根据力的合成可知,铆钉1的载荷最大9-9解铆钉所受最大载荷校核剪切强度校核挤压强度均合适。

《机械设计基础》(机电类第二版)部分习题答案-最新

《机械设计基础》(机电类第二版)部分习题答案-最新

机械设计基础(第二版)部分习题参考答案第2章2-1 答:两构件之间直接接触并能产生一定相对运动的连接称为运动副。

平面高副是以点火线相接触,其接触部分的压强较高,易磨损。

平面低副是面接触,受载时压强较低,磨损较轻,也便于润滑。

2-2 答:机构具有确定运动的条件是:机构中的原动件数等于机构的自由度数。

2-3 答:计算机构的自由度时要注意处理好三个关键问题,即复合铰链、局部自由度、虚约束。

2-4 答:虚约束是指机构中与其它约束重复而对机构运动不起新的限制作用的约束。

而局部自由度是指机构中某些构件的局部运动不影响其它构件的运动,对整个机构的自由度不产生影响,这种局面运动的自由度称为局部自由度。

说虚约束是不存在的约束,局部自由度是不存在的自由度是不正确的,它们都是实实在在存在的,构件对构件的受力,运动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

2-5 答:用规定的线条和符号表示构件和运动副,对分析和研究机构的运动件性,起到一个简明直观的效果。

绘制机构运动简图时,对机构的观察、分析很重要,首先要明确三类构件:固定构件(机架)、原动件、从动件;其次,要弄清构件数量和运动副类型;最后按规定符号和先取比例绘图。

2-6 解:运动简图如下:C2-7 答: F=3n-2P L -P H`=3×3-2×4-0=1运动简图如下:2-8答:F=3n-2P L -P H`=3×3-2×4-0=1 该机构的自由度数为1 图(a )运动简图如下:BC答: F= F=3n-2P L -P H`=3×3-2×4-0=1 该机构的自由度数为1 图(b )运动简图如下:B 2-9 答:(a)n=9 PL =13 PH=0F=3n-2PL -PH`=3×9-2×13-0 =1该机构需要一个原动件。

(b)n=3 PL =3 PH=2F=3n-2PL -PH`=3×3-2×3-2=1该机构需要一个原动件。

机械设计基础课后习题答案--【完整版】

机械设计基础课后习题答案--【完整版】

第三章部分题解参考3-5 图3-37所示为一冲床传动机构的设计方案。

设计者的意图是通过齿轮1带动凸轮2旋转后,经过摆杆3带动导杆4来实现冲头上下冲压的动作。

试分析此方案有无结构组成原理上的错误。

若有,应如何修改?习题3-5图习题3-5解图(a) 习题3-5解图(b) 习题3-5解图(c) 解 画出该方案的机动示意图如习题3-5解图(a),其自由度为:14233 2345=-⨯-⨯=--=P P n F其中:滚子为局部自由度计算可知:自由度为零,故该方案无法实现所要求的运动,即结构组成原理上有错误。

解决方法:①增加一个构件和一个低副,如习题3-5解图(b)所示。

其自由度为:115243 2345=-⨯-⨯=--=P P n F②将一个低副改为高副,如习题3-5解图(c)所示。

其自由度为:123233 2345=-⨯-⨯=--=P P n F3-6 画出图3-38所示机构的运动简图(运动尺寸由图上量取),并计算其自由度。

习题3-6(a)图 习题3-6(d)图解(a) 习题3-6(a)图所示机构的运动简图可画成习题3-6(a)解图(a)或习题3-6(a)解图(b)的两种形式。

自由度计算:1042332345=-⨯-⨯=--=P P n F习题3-6(a)解图(a)习题3-6(a)解图(b)解(d) 习题3-6(d)图所示机构的运动简图可画成习题3-6(d)解图(a)或习题3-6(d)解图(b)的两种形式。

自由度计算:1042332345=-⨯-⨯=--=P P n F习题3-6(d)解图(a) 习题3-6(d)解图(b)3-7 计算图3-39所示机构的自由度,并说明各机构应有的原动件数目。

解(a)1010*******=-⨯-⨯=--=P P n FA 、B 、C 、D 为复合铰链原动件数目应为1说明:该机构为精确直线机构。

当满足BE =BC =CD =DE ,AB =AD ,AF =CF 条件时,E 点轨迹是精确直线,其轨迹垂直于机架连心线AF解(b)1072532345=-⨯-⨯=--=P P n FB 为复合铰链,移动副E 、F 中有一个是虚约束 原动件数目应为1说明:该机构为飞剪机构,即在物体的运动过程中将其剪切。

机械设计基础(第五版)课后习题答案(完整版)(1)-推荐下载

机械设计基础(第五版)课后习题答案(完整版)(1)-推荐下载

4-2 解由
, 与 交于 点。

可得模数
对全部高中资料试卷电气设备,在安装过程中以及安装结束后进行高中资料试卷调整试验;通电检查所有设备高中资料电试力卷保相护互装作置用调与试相技互术关,系电通,力1根保过据护管生高线产中0不工资仅艺料可高试以中卷解资配决料置吊试技顶卷术层要是配求指置,机不对组规电在范气进高设行中备继资进电料行保试空护卷载高问与中题带资2负料2,荷试而下卷且高总可中体保资配障料置2试时32卷,3各调需类控要管试在路验最习;大题对限到设度位备内。进来在行确管调保路整机敷使组设其高过在中程正资1常料中工试,况卷要下安加与全强过,看度并25工且52作尽22下可护都能1关可地于以缩管正小路常故高工障中作高资;中料对资试于料卷继试连电卷接保破管护坏口进范处行围理整,高核或中对者资定对料值某试,些卷审异弯核常扁与高度校中固对资定图料盒纸试位,卷置编工.写况保复进护杂行层设自防备动腐与处跨装理接置,地高尤线中其弯资要曲料避半试免径卷错标调误高试高等方中,案资要,料求编试技5写、卷术重电保交要气护底设设装。备备置管4高调、动线中试电作敷资高气,设料中课并技3试资件且、术卷料中拒管试试调绝路包验卷试动敷含方技作设线案术,技槽以来术、及避管系免架统不等启必多动要项方高方案中式;资,对料为整试解套卷决启突高动然中过停语程机文中。电高因气中此课资,件料电中试力管卷高壁电中薄气资、设料接备试口进卷不行保严调护等试装问工置题作调,并试合且技理进术利行,用过要管关求线运电敷行力设高保技中护术资装。料置线试做缆卷到敷技准设术确原指灵则导活:。。在对对分于于线调差盒试动处过保,程护当中装不高置同中高电资中压料资回试料路卷试交技卷叉术调时问试,题技应,术采作是用为指金调发属试电隔人机板员一进,变行需压隔要器开在组处事在理前发;掌生同握内一图部线纸故槽资障内料时,、,强设需电备要回制进路造行须厂外同家部时出电切具源断高高习中中题资资电料料源试试,卷卷线试切缆验除敷报从设告而完与采毕相用,关高要技中进术资行资料检料试查,卷和并主检且要测了保处解护理现装。场置设。备高中资料试卷布置情况与有关高中资料试卷电气系统接线等情况,然后根据规范与规程规定,制定设备周于 点。

机械设计基础课后习题答案(第五版)(完整版)

机械设计基础课后习题答案(第五版)(完整版)

机械设计基础(第五版)课后习题答案(完整版)高等教育出版社杨可桢、程光蕴、李仲生主编1-1至1-4解机构运动简图如下图所示。

图1.11 题1-1解图图1.12 题1-2解图图1.13 题1-3解图图1.14 题1-4解图1-5 解1-6 解1-7 解1-8 解1-9 解1-10 解1-11 解1-12 解1-13解该导杆机构的全部瞬心如图所示,构件1、3的角速比为:1-14解该正切机构的全部瞬心如图所示,构件3的速度为:,方向垂直向上。

1-15解要求轮1与轮2的角速度之比,首先确定轮1、轮2和机架4三个构件的三个瞬心,即,和,如图所示。

则:,轮2与轮1的转向相反。

1-16解(1)图a中的构件组合的自由度为:自由度为零,为一刚性桁架,所以构件之间不能产生相对运动。

(2)图b中的CD 杆是虚约束,去掉与否不影响机构的运动。

故图b中机构的自由度为:所以构件之间能产生相对运动。

题2-1答: a ),且最短杆为机架,因此是双曲柄机构。

b ),且最短杆的邻边为机架,因此是曲柄摇杆机构。

c ),不满足杆长条件,因此是双摇杆机构。

d ),且最短杆的对边为机架,因此是双摇杆机构。

题2-2解: 要想成为转动导杆机构,则要求与均为周转副。

(1 )当为周转副时,要求能通过两次与机架共线的位置。

见图2-15 中位置和。

在中,直角边小于斜边,故有:(极限情况取等号);在中,直角边小于斜边,故有:(极限情况取等号)。

综合这二者,要求即可。

(2 )当为周转副时,要求能通过两次与机架共线的位置。

见图2-15 中位置和。

在位置时,从线段来看,要能绕过点要求:(极限情况取等号);在位置时,因为导杆是无限长的,故没有过多条件限制。

( 3 )综合( 1 )、( 2 )两点可知,图示偏置导杆机构成为转动导杆机构的条件是:题2-3 见图2.16 。

图2.16题2-4解: (1 )由公式,并带入已知数据列方程有:因此空回行程所需时间;(2 )因为曲柄空回行程用时,转过的角度为,因此其转速为:转/ 分钟题2-5解: (1 )由题意踏板在水平位置上下摆动,就是曲柄摇杆机构中摇杆的极限位置,此时曲柄与连杆处于两次共线位置。

新版《机械设计基础》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新版《机械设计基础》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机械设计基础习题参考答案机械设计基础课程组编武汉科技大学机械自动化学院第2章 平面机构的自由度和速度分析2-1画运动简图。

134522-2 图2-38所示为一简易冲床的初拟设计方案。

设计者的思路是:动力由齿轮1输入,使轴A 连续回转;而固装在轴A 上的凸轮2与杠杆3组成的凸轮机构将使冲头4上下运动以达到冲压的目的。

试绘出其机构运动简图,分析其运动是否确定,并提出修改措施。

43512 运动产生干涉解答:原机构自由度F=3⨯3- 2 ⨯4-1 = 0,不合理 , 改为以下几种结构均可:2-3 试计算图2-42所示凸轮—连杆组合机构的自由度。

b)a)A EMDFELKJIFBCCDBA解答:a) n=7; P l =9; P h =2,F=3⨯7-2 ⨯9-2 =1 L 处存在局部自由度,D 处存在虚约束b) n=5; P l =6; P h =2,F=3⨯5-2 ⨯6-2 =1 E 、B 处存在局部自由度,F 、C 处存在虚约束 2-4 试计算图2-43所示齿轮—连杆组合机构的自由度。

BDCA(a)CDBA(b) 解答:a) n=4; P l =5; P h =1,F=3⨯4-2 ⨯5-1=1 A 处存在复合铰链b) n=6; P l =7; P h =3,F=3⨯6-2 ⨯7-3=1 B 、C 、D 处存在复合铰链2-5 先计算如图所示平面机构的自由度。

并指出图中的复合铰链、局部自由度和虚约束。

ABCDE解答: a) n=7; P l =10; P h =0,F=3⨯7-2 ⨯10 = 1C 处存在复合铰链。

b) n=7; P l =10; P h =0,F=3⨯7-2 ⨯10 = 1BDECAc) n=3; P l =3; P h =2,F=3⨯3 -2 ⨯3-2 = 1 D 处存在局部自由度。

d) n=4; P l =5; P h =1,F=3⨯4 -2 ⨯5-1 = 1A BCDEFGG'HA BDCEFGHIJe) n=6; P l=8; P h=1,F=3⨯6 -2 ⨯8-1 = 1 B处存在局部自由度,G、G'处存在虚约束。

《机械设计基础》课后习题答案

《机械设计基础》课后习题答案

《机械设计基础》课后习题答案第一篇:《机械设计基础》课后习题答案模块八一、填空1、带传动的失效形式有打滑和疲劳破坏。

2、传动带中的的工作应力包括拉应力、离心应力和弯曲应力。

3、单根V带在载荷平稳、包角为180°、且为特定带长的条件下所能传递的额定功率P0主要与带型号、小轮直径和小轮转速有关。

4、在设计V带传动时,V带的型号根据传递功率和小轮转速选取。

5、限制小带轮的最小直径是为了保证带中弯曲应力不致过大。

6、V带传动中,限制带的根数Z≤Zmax,是为了保证每根V带受力均匀(避免受力不均)。

7、V带传动中,带绕过主动轮时发生带滞后于带轮的弹性滑动。

8、带传动常见的张紧装置有定期张紧装置、自动张紧装置和张紧轮等几种。

9、V带两工作面的夹角θ为40°,V带轮的槽形角ϕ应小于θ角。

10、链传动和V带传动相比,在工况相同的条件下,作用在轴上的压轴力较小,其原因是链传动不需要初拉力。

11、链传动张紧的目的是调整松边链条的悬垂量。

采用张紧轮张紧时,张紧轮应布置在松边,靠近小轮,从外向里张紧。

二、选择1、平带、V带传动主要依靠(D)来传递运动和动力。

A.带的紧边拉力;B.带的松边拉力;C.带的预紧力;D.带和带轮接触面间的摩擦力。

2、在初拉力相同的条件下,V带比平带能传递较大的功率,是因为V带(C)。

A.强度高;B.尺寸小;C.有楔形增压作用;D.没有接头。

3、带传动正常工作时不能保证准确的传动比,是因为(D)。

A.带的材料不符合虎克定律;B.带容易变形和磨损;C.带在带轮上打滑;D.带的弹性滑动。

4、带传动在工作时产生弹性滑动,是因为(B)。

A.带的初拉力不够;B.带的紧边和松边拉力不等;C.带绕过带轮时有离心力;D.带和带轮间摩擦力不够。

5、带传动发生打滑总是(A)。

A.在小轮上先开始;B.在大轮上先开始;C.在两轮上同时开始;D不定在哪轮先开始。

6、带传动中,v1为主动轮的圆周速度,v2为从动轮的圆周速度,v为带速,这些速度之间存在的关系是(B)。

机械设计基础课后习题答案(第五版)(完整版)

机械设计基础课后习题答案(第五版)(完整版)
位移(mm)
2.929
0.761
0
0
0
0
0
0
图3-20题3-7解图
4.5课后习题详解
4-1解分度圆直径
齿顶高
齿根高
顶隙
中心距
齿顶圆直径
齿根圆直径
基圆直径
齿距
齿厚、齿槽宽
4-2解由 可得模数
分度圆直径
4-3解由 得
4-4解分度圆半径
分度圆上渐开线齿廓的曲率半径
分度圆上渐开线齿廓的压力角
基圆半径
基圆上渐开线齿廓的曲率半径为0;
, 。
题2-13证明:见图2.25。在 上任取一点 ,下面求证 点的运动轨迹为一椭圆。见图
可知 点将 分为两部分,其中 , 。
又由图可知 , ,二式平方相加得
可见 点的运动轨迹为一椭圆。
3-1解
图3.10题3-1解图
如图3.10所示,以O为圆心作圆并与导路相切,此即为偏距圆。过B点作偏距圆的下切线,此线为
计算各分点的位移值如下:
总转角(°)
0
15
30
45
60
75
90
105
角位移(°)
0
0.367
1.432
3.092
5.182
7.5
9.818
11.908
总转角(°)
120
135
150
165
180
195
210
225
角位移(°)
13.568
14.633
15
15
15
14.429
12.803
0.370
总转角(°)
接 , ,作图2.22 的中垂线与 交于 点。然后连接 , ,作 的中垂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章部分题解参考3-5 图3-37所示为一冲床传动机构的设计方案。

设计者的意图是通过齿轮1带动凸轮2旋转后,经过摆杆3带动导杆4来实现冲头上下冲压的动作。

试分析此方案有无结构组成原理上的错误。

若有,应如何修改?习题3-5图习题3-5解图(a) 习题3-5解图(b) 习题3-5解图(c)解 画出该方案的机动示意图如习题3-5解图(a),其自由度为:14233 2345=-⨯-⨯=--=P P n F 其中:滚子为局部自由度计算可知:自由度为零,故该方案无法实现所要求的运动,即结构组成原理上有错误。

解决方法:①增加一个构件和一个低副,如习题3-5解图(b)所示。

其自由度为:115243 2345=-⨯-⨯=--=P P n F ②将一个低副改为高副,如习题3-5解图(c)所示。

其自由度为:123233 2345=-⨯-⨯=--=P P n F 3-6 画出图3-38所示机构的运动简图(运动尺寸由图上量取),并计算其自由度。

习题3-6(a)图 习题3-6(d)图解(a) 习题3-6(a)图所示机构的运动简图可画成习题3-6(a)解图(a)或习题3-6(a)解图(b)的两种形式。

自由度计算:1042332345=-⨯-⨯=--=P P n F习题3-6(a)解图(a)习题3-6(a)解图(b)解(d) 习题3-6(d)图所示机构的运动简图可画成习题3-6(d)解图(a)或习题3-6(d)解图(b)的两种形式。

自由度计算:1042332345=-⨯-⨯=--=P P n F习题3-6(d)解图(a) 习题3-6(d)解图(b)3-7 计算图3-39所示机构的自由度,并说明各机构应有的原动件数目。

解(a) 10102732345=-⨯-⨯=--=P P n FA 、B 、C 、D 为复合铰链 原动件数目应为1 说明:该机构为精确直线机构。

当满足BE =BC =CD =DE ,AB =AD ,AF =CF 条件时,E 点轨迹是精确直线,其轨迹垂直于机架连心线AF解(b) 1072532345=-⨯-⨯=--=P P n FB 为复合铰链,移动副E 、F 中有一个是虚约束 原动件数目应为1说明:该机构为飞剪机构,即在物体的运动过程中将其剪切。

剪切时剪刀的水平运动速度与被剪物体的水平运动速度相等,以防止较厚的被剪物体的压缩或拉伸。

解(c) 方法一:将△FHI 看作一个构件201420132345=-⨯-⨯=--=P P n FB 、C 为复合铰链 原动件数目应为2方法二:将FI 、FH 、HI 看作为三个独立的构件201722132345=-⨯-⨯=--=P P n FB 、C 、F 、H 、I 为复合铰链 原动件数目应为2说明:该机构为剪板机机构,两个剪刀刀口安装在两个滑块上,主动件分别为构件AB 和DE 。

剪切时仅有一个主动件运动,用于控制两滑块的剪切运动。

而另一个主动件则用于控制剪刀的开口度,以适应不同厚度的物体。

解(d) 15)12(31)-3()12()13(5=⨯--⨯=---=P n F原动件数目应为1说明:该机构为全移动副机构(楔块机构),其公共约束数为1,即所有构件均受到不能绕垂直于图面轴线转动的约束。

解(e) 3032332345=-⨯-⨯=--=P P n F原动件数目应为3说明:该机构为机械手机构,机械手头部装有弹簧夹手,以便夹取物体。

三个构件分别由三个独立的电动机驱动,以满足弹簧夹手的位姿要求。

弹簧夹手与构件3在机构运动时无相对运动,故应为同一构件。

3-10 找出图3-42所示机构在图示位置时的所有瞬心。

若已知构件1的角速度1ω,试求图中机构所示位置时构件3的速度或角速度(用表达式表示)。

解(a) 14131133P P P l v v ω==(←) 解(b) 14131133P P P l v v ω==(↓)解(c) ∵ 341331413113P P P P P l l v ωω==(↑) 解(d) 14131133P P P l v v ω==(↑)∴ 1341314133ωωP P P P l l=( )第六章部分题解参考6-9 试根据图6-52中注明的尺寸判断各铰链四杆机构的类型。

习题6-9图解 (a) ∵ 15040110min max =+=+l l <1607090=+=∑其余l最短杆为机架∴ 该机构为双曲柄机构(b) ∵ 65145120min max =+=+l l <17070001=+=∑其余l 最短杆邻边为机架∴ 该机构为曲柄摇杆机构(c) ∵ 05150100min max =+=+l l >3010670=+=∑其余l ∴ 该机构为双摇杆机构(d) ∵ 15050100min max =+=+l l <6017090=+=∑其余l最短杆对边为机架 ∴ 该机构为双摇杆机构6-10 在图6-53所示的四杆机构中,若17=a ,8=c ,21=d 。

则b 在什么范围内时机构有曲柄存在?它是哪个构件?解 分析:⑴根据曲柄存在条件②,若存在曲柄,则b 不能小于c ;若b =c ,则不满足曲柄存在条件①。

所以b 一定大于c 。

⑵若b >c ,则四杆中c 为最短杆,若有曲柄,则一定是D C 杆。

b >d : c b l l +=+min max ≤d a l +=∑其余∴ b ≤3082117=-+=-+c d a b <d : c d l l +=+min max ≤b a l +=∑其余∴ b ≥1217821=-+=-+a c d结论:12≤b ≤30时机构有曲柄存在,D C 杆为曲柄6-13 设计一脚踏轧棉机的曲柄摇杆机构。

AD 在铅垂线上,要求踏板CD 在水平位置上下各摆动10°,且CD l =500mm ,AD l =1000mm 。

试用图解法求曲柄AB 和连杆BC 的长度。

解 mm 78m 078.08.701.0==⨯==AB l l AB μmm 1115m 115.15.11101.0==⨯==BC l l BC μ6-14 设计一曲柄摇杆机构。

已知摇杆长度mm 1004=l ,摆角045=ψ,行程速比系数25.1=K 。

试根据min γ≥o 40的条件确定其余三杆的尺寸。

解 ︒=+-⨯︒=+-︒=20125.1125.118011180K K θmm 28m 028.05.14002.0==⨯==AB l l AB μ mm 146.6m 1466.03.73002.0==⨯==BC l l BC μ ︒=42.32min γ不满足min γ≥o 40传力条件,重新设计mm 8.33m 0338.09.16002.0==⨯==AB l l AB μ mm 6.081m 1086.03.54002.0==⨯==BC l l BC μ ︒=16.40min γ满足min γ≥o 40传力条件6-15 设计一导杆机构。

已知机架长度mm 1001=l ,行程速比系数4.1=K ,试用图解法求曲柄的长度。

解 ︒=+-⨯︒=+-︒=3014.114.118011180K K θmm 8825m 02588.094.12002.01.AB l l AB ==⨯==μ6-16 设计一曲柄滑块机构。

已知滑块的行程mm 50=s ,偏距mm 10=e 。

行程速比系数4.1=K 。

试用作图法求出曲柄和连杆的长度。

解 ︒=+-⨯︒=+-︒=3014.114.118011180K K θmm 62.23m 02362.062.23001.02==⨯==AB l l AB μmm 47.39m 03947.047.39001.022==⨯==C B l l BC μ第七章部分题解参考7-10 在图7-31所示运动规律线图中,各段运动规律未表示完全,请根据给定部分补足其余部分(位移线图要求准确画出,速度和加速度线图可用示意图表示)。

解7-11 一滚子对心移动从动件盘形凸轮机构,凸轮为一偏心轮,其半径mm R 30=,偏心距mm e 15=,滚子半径mm r k 10=,凸轮顺时针转动,角速度ω为常数。

试求:⑴画出凸轮机构的运动简图。

⑵作出凸轮的理论廓线、基圆以及从动件位移曲线ϕ~s 图。

解7-12 按图7-32所示位移曲线,设计尖端移动从动件盘形凸轮的廓线。

并分析最大压力角发生在何处(提示:从压力角公式来分析)。

解 由压力角计算公式:ωα)(tan 2s r v b +=∵ 2v 、b r 、ω均为常数 ∴ 0=s → max αα=即 ︒=0ϕ、︒=300ϕ,此两位置压力角α最大7-13 设计一滚子对心移动从动件盘形凸轮机构。

已知凸轮基圆半径mm r b 40=,滚子半径mm r k 10=;凸轮逆时针等速回转,从动件在推程中按余弦加速度规律运动,回程中按等加-等减速规律运动,从动件行程mm h 32=;凸轮在一个循环中的转角为:︒='︒=︒=︒=6012030150s h s t ϕϕϕϕ,,,,试绘制从动件位移线图和凸轮的廓线。

解7-14 将7-13题改为滚子偏置移动从动件。

偏距mm e 20=,试绘制其凸轮的廓线。

解7-15 如图7-33所示凸轮机构。

试用作图法在图上标出凸轮与滚子从动件从C 点接触到D 点接触时凸轮的转角CD ϕ,并标出在D 点接触时从动件的压力角D α和位移D s 。

解第八章部分题解参考8-23 有一对齿轮传动,m =6 mm ,z 1=20,z 2=80,b =40 mm 。

为了缩小中心距,要改用m =4 mm 的一对齿轮来代替它。

设载荷系数K 、齿数z 1、z 2及材料均不变。

试问为了保持原有接触疲劳强度,应取多大的齿宽b ?解 由接触疲劳强度: buu KT aZZ Z H E H 31)1(500+=εσ≤][H σ∵ 载荷系数K 、齿数z 1、z 2及材料均不变 ∴ b a b a ''=即 9046402222=⨯='='m bm b mm8-25 一标准渐开线直齿圆柱齿轮,测得齿轮顶圆直径d a =208mm ,齿根圆直径d f =172mm ,齿数z =24,试求该齿轮的模数m 和齿顶高系数*a h 。

解 ∵ m h z d aa )2(*+= ∴ *2a a h z d m += 若取 0.1*=a h 则 812242082*=⨯+=+=a a h z d m mm 若取 8.0*=a h 则 125.88.02242082*=⨯+=+=aa h z d m mm (非标,舍) 答:该齿轮的模数m =8 mm ,齿顶高系数0.1*=ah 。

8-26 一对正确安装的渐开线标准直齿圆柱齿轮(正常齿制)。

已知模数m =4 mm ,齿数z 1=25,z 2=12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