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高校实践育人探索
基于卓越工程师培养下的高校教师队伍建设
![基于卓越工程师培养下的高校教师队伍建设](https://img.taocdn.com/s3/m/54e896f3941ea76e58fa0419.png)
2012年12月第31卷第12期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Journal of Heilongjiang College of Education Dec.2012Vol.31No.12doi :10.3969/j.issn.1001-7836.2012.12.019收稿日期:2012-11-28基金项目:2010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工程科技人才培养研究专项”;项目类别:一般项目;项目名称:西部边远地区工程类师资队伍建设研究———以青海大学工程类教师队伍建设研究解读(项目批准号:10JDGC018)作者简介:张倩(1980-),女,青海西宁人,讲师,硕士,从事信息管理研究。
基于卓越工程师培养下的高校教师队伍建设张倩(青海大学,西宁810016)摘要:围绕高校教师队伍建设系统下的四个子系统建设和卓越工程师所具备的要素特质,提出了现阶段高校教师队伍应以学术能力提升作为主导方向,以制度建设、产学研、创新为核心的体系结构促进高校教师队伍进一步发展。
关键词:卓越工程师;培养;教师队伍建设中图分类号:G645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1-7836(2012)12-0047-02师资是教育资源中最重要的人力资源。
建设并保证拥有一支教学与学术水平高、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强的教师队伍,是保证高等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
高校教师队伍建设长时间来一直为人们所研究和探讨,涉及到教师队伍的思想建设、学术能力发展、综合素质提高等各个方面。
以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为引领,全面提高师资队伍的整体素质,是高校迫切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
一、高校教师队伍建设系统高校教师队伍建设可以理解成是由多重要素构成的发展整体。
我们可以把高校教师队伍建设这个复杂的系统看作是由思想政治建设、管理制度建设、教师权益建设、学术能力建设等子系统构成的[1]。
其各子系统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共同构筑了高校教师队伍建设的整体功能。
其中思想政治建设包括社会地位的确立和道德建设,在系统中起着基础性的作用,决定着高校教师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其他子系统建立在思想政治建设的基础之上;管理制度建设包括高校教师的“进”(包括资格、聘任)、“用”(包括职责、考核)、“出”(包括教师流动、转任)等,在系统中起着保障作用,它规范高校教师队伍建设发展、保障高校教师权益、促进高校教师更好地履行职责;教师权益建设包括政治权益、工作权益及相关待遇,在系统中起着调节作用,它影响着其他子系统的发挥和高校教师队伍的稳定发展;学术能力建设包括教学能力建设、科研能力建设、社会服务能力建设,在系统中起着主体性作用,高校教师队伍建设的根本意义就在于不断提高高校教师的学术水平,充分发挥他们的学术才华,以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而学术能力建设是建立在其他三方面基础之上的。
天津科技大学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工作总结
![天津科技大学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工作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997a143c26fff705cd170a40.png)
天津科技大学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工作进展作为第二批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以下简称“卓越计划”)的高校,天津科技大学以卓越计划实施为契机,按照《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要求,结合天津市发展需求,依托我校优势学科和特色专业进行卓越人才培养,以点带面推进全校的卓越计划的开展。
卓越计划实施以来,我校积极推进卓越计划相关工作,取得了一定的进展,现将主要工作进展情况汇报如下:一、统一规划,将“卓越工程师计划”纳入我校“行业卓越人才”培养体系之中教育部实施卓越计划目标是培养和造就一大批创新能力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质量各类型工程技术人才,促进我国由工程教育大国迈向工程教育强国,为国家走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人才强国战略服务。
我校是一所以工为主的多科性大学,多年来的办学宗旨和特色被凝练为“坚持拓展轻工特色,精心培育行业中坚,矢志服务国计民生”这24个字。
我校在2010年教学工作会议上提出了“实施行业卓越人才培养计划",该计划作为我校在新时期发展特色、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一项的重要任务。
从人才培养目标上看,我校与卓越计划的目标一致,我校实施的行业卓越人才计划和教育部卓越计划都是依托我校具有鲜明行业特色的国家级和天津市级特色专业进行,因此将卓越工程师培养纳入我校卓越人才培养整个体系之中,遵循“行业指导、校企合作、分类实施、形式多样”的原则实施.我校“卓越计划"分三个层次进行.第一层次:组建“行业卓越人才实验班"(以下简称实验班).自2011年我校依托我校优势学科专业,选拔有工科背景的学生组建了“机械电子类"、“材料化工类”、“食品与生物类"、“经管类”共计四个实验班.2011级共计选拔240名,2012级选拔212名.实验班学生在一、二年级不分专业,按照大类培养,进入三年级由学生自主确定专业。
第二层次:以实施教育部卓越计划的包装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生物工程三个专业为引领,加上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化学工程与工艺、测控技术与仪器、印刷工程、高分子材料与工程等8个工科天津市品牌专业,整专业按照卓越计划要求实施。
实施“卓越计划”探索应用创新型人才培养路径--以河北工程大学水工专业为例
![实施“卓越计划”探索应用创新型人才培养路径--以河北工程大学水工专业为例](https://img.taocdn.com/s3/m/d71a0c3dcec789eb172ded630b1c59eef8c79a63.png)
实施“卓越计划”探索应用创新型人才培养路径--以河北工程大学水工专业为例司春燕;王刚【摘要】Since Hebei University of Engineering implements the“Excellent Engineer Education and Cultivation Project”, the university takes a main road of university-enterprise cooperation, takes social and industrial need as orientation, takes the so-long reform attempt as a basis, takes the concrete engineering projects as carrier, takes the order-orientated cultivation of talents as a pioneer, to innovate the talent cultivation system. Thus the university can innovate several new paths to cultivate engineer-featured quality applicable talents.%河北工程大学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以来,以校企合作为主线,以社会和行业需求为导向,以多年的改革尝试为依托,以实际工程项目为载体,以订单式人才培养为抓手,着力创新培养人才的新机制,努力开创出多条工程特色明显、符合学校实际的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新途径。
【期刊名称】《河北工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年(卷),期】2015(000)001【总页数】4页(P96-99)【关键词】卓越工程师;工程教育;人才培养;工程特色【作者】司春燕;王刚【作者单位】河北工程大学学校办公室,河北邯郸 056038;河北工程大学学校办公室,河北邯郸 056038【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G64当前,我国高等工程教育改革正处在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增强社会服务能力和加快教学模式转变的攻坚时期。
新工科背景下卓越工程人才培养实践体系建设
![新工科背景下卓越工程人才培养实践体系建设](https://img.taocdn.com/s3/m/7e8e742f905f804d2b160b4e767f5acfa1c78305.png)
新工科背景下卓越工程人才培养实践体系建设摘要:实践教学是理工科院校培养在校学生实践操作能力、工程综合素质的重要环节。
文章分析了新工科背景下,当前工程训练实践教学体系存在的共性问题,从实验条件、教学内容、指导模式、管理手段等方面进行了工程训练实践体系的系统建设,以期培养符合国家发展战略的工程技术人才,打造综合工程训练实践教学体系。
关键词:卓越计划;工程训练;实践教学;工程人才培养中图分类号:G642.41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20)07-0213-04收稿日期:2019-12-27课题背景:本文系教育部“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协同育人与实践教育改革项目群“以教育增值为导向的多主体深融合工程实践协同育人模式构建”、中国高等教育学会高等教育科学研究“十三五”规划课题2016年度工程教育专项课题重大专项“基于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立体交互式人才培养模式构建与实践”(2016GCZG03)、北京科技大学教育教学改革重点项目“基于菜单式课程体系的分层次工程实践创新教学改革与实践”(JG2016Z06)的研究成果作者简介:周珂,北京科技大学工程训练中心副主任,工程师,硕士;金仁东,北京科技大学资产处处长;柯红岩,北京科技大学资产处副处长;赵志毅,北京科技大学高等工程师学院院长;张甜,北京科技大学高等工程师学院书记。
通讯作者:周珂。
一、引言实践教学是理工科院校培养在校学生实践操作能力、工程综合素质的重要环节。
随着教育部“新工科”建设的逐年推进,对在校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以及对经济社会工业发展的适应能力、对世界技术的掌握能力,都提出了新的要求。
工科院校如何加强实验条件、教学内容、指导模式的系统建设,形成新形势下的实践教学体系,为“中国制造2025”进程中培养符合国家发展战略的工程技术人才,是高等院校亟待思考的重要课题。
二、建设背景及核心内容随着新技术的不断涌现及迅速发展,可以预见,未来10—20年将是一个传统工业与新型工业有序转换、世界经济版图发生深刻变化的重大变革期。
材料类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的探索与实践
![材料类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的探索与实践](https://img.taocdn.com/s3/m/aa479cb7240c844769eaee82.png)
2018年5期师资·人才高教学刊材料类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的探索与实践*刘玉荣1,张进1,2,韩涛1,李璐1,雷宇1(1.重庆文理学院新材料技术研究院,重庆402160;2.重庆工程职业技术学院,重庆402260)我国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建设创新型国家、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等一系列发展战略,都迫切需求一大批创新能力强、能够适应和支撑产业发展的高质量工程技术人才[1-3]。
因此,卓越工程师人才已成为国家支柱产业和经济建设发展迫切需求的战略资源,高校对于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的探索与实践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长远战略意义[4-6]。
近年来,新材料、光电信息、机器人和智能装备等战略型新兴产业急需大量高素质的材料类卓越工程师人才。
据统计,目前我国高校培养的材料类工程师人才远不能满足快速增加的人才需求。
鉴于此,重庆文理学院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经验,秉承涂铭旌院士优秀材料工程师人才培养的先进教育理念,对材料类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进行了探索与实践,并取得了系列标志性成果。
一、确立了“一专多能”的人才培养目标在“目标引领卓越”思路的指导下,以新材料产业发展和行业需求为导向,确立了“一专多能”的人才培养目标。
以培养具有较强的专业综合素质、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能在材料学相关学科领域从事技术研发、设计制造、生产及经营管理等工作的卓越工程师人才为培养目标(如图1)。
二、制定了人才培养标准以“能力为本、素质为魂”的人才培养理念为指导,将因材施教与强化培养相结合,将知识传授与创新能力培养相结合,制定了以“知识、能力、素质”为核心的材料类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标准(如图2)。
图2材料类卓越工程师的人才培养标准摘要:卓越工程师人才的培养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长远战略意义,重庆文理学院对材料类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进行了探索与实践,在育人模式、教学方法、课程体系、平台建设方面取得了系列成果,成功培养了一批具有专业综合素质、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创业精神的材料类卓越工程师人才。
卓越工程师教育背景下《数控技术》课程改革的探索
![卓越工程师教育背景下《数控技术》课程改革的探索](https://img.taocdn.com/s3/m/d983fd004a7302768e993984.png)
化专业卓越工程师培养方案中 , 《 数控技术》 课程是一门重 要的专业课程。本专业一直坚持 以提高学生动手能力 、 培
养学 生 工程 意识 为 主线 的教 学 理念 , 对 高 年级 学 生在 创新 型工程人才 的培养过程 中起举足轻重的作用 , 这与卓越工 程 师 的培养 目标相 吻 合 。 实施典型案例或项 目教学 , 强化学生的工程能力
2 0 1 0年 , 《 国家 中长 期 教育 改 革 和发 展 规 划 纲要 ( 2 0 1 0 — 2 0 2 0年 ) 》和 《 国 家 中长 期 人 才 发 展 规 划 纲 要 ( 2 0 1 0 — 2 0 2 0 年) 》 出台 , 其宗 旨是促进我 国工程教育 由大 变强 , “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 正是在这样 的大背景下 应运而生的重大改革项 目。 我校机械工程及 自动化专业 已 将该计划的 申请提交教育部。 在已制订 的机械工程及 自动
【 探 索与实践 】
卓越工程师教育背景下《 数控技术》 课程改革 的探索
( 上海 工程技 术大 学
王 明红 机械 工程学 院 , 上海
2 0 1 6 2 0 )
摘要 : 为配合卓越工程 师教育培养计划的实施 , 以强化工程实践 能力、 创新能力为核 心, 对《 数控技术》 课程进行 了 教 学 改革 。实施 了 以案例 教 学法 为 主要 特 征 的教 学方 法 改革 , 选择 来 自企 业 生产 一 线 的技 术 资料 作 为 案例 教 学 内容 , 启 发 了学 生的 思维 , 提 高了 学生 分析 和 解 决 实 际 生产 问题 的 能 力 ; 结 合科 研 项 目开设 开放 型 实验 作 为 选修 实验 , 并在 创 新
一
、
《 数控技术》 课程是现代先进制造技术 的基础 , 是一门 新兴的机械制造及机电控制类专业必修的技术课 , 培养学 生应 用 多 学 科 知识 分 析 问 题 的能 力 及机 电系 统 综 合 设计 应用能力 , 从而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和 自主分析问题的 能力 。 “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 的核心内容是培养学生 基于问题 、 项 目、 案例 的研究性学 习方法 。如 : “ 项 目教学 法” 就是 以现代认知心理学思想 、 自适应学习理论 和探索 这也是学校的重要收获 。另外 , 我校还邀请实习基地的资 深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来校讲座和座谈 , 研究和完善 本 专业 的培 养 方案 。
新工科背景下实践平台体系建设——基于湖南工学院卓越工程师培养
![新工科背景下实践平台体系建设——基于湖南工学院卓越工程师培养](https://img.taocdn.com/s3/m/fceec9672cc58bd63086bd2f.png)
但在整个实践教学体系中还有待解决的关键问题: ( 1) 科学的实践教学体系没有完全构建,实践教学管理体制机 制还不够健全,实践教学管理制度还需进一步制 ( 修) 订,实践教 学及管理行为需要进一步规范。 ( 2) 需要加强实验 ( 实训) 教学资源建设与管理,提高资源使 用率,探索以实习工厂为试点单位,建设工程实训公共平台,并建 立跨学院 ( 部) 跨专业大型实验 ( 实训) 仪器设备共建共享的机 制; 清产核资,确保实验 ( 实训) 仪器设备的帐、卡、物一致,核 查仪器设备完备率,加大老旧仪器设备更新步伐,提高仪器设备使 用率; 以中央财政资助项目为重点,继续加大实验 ( 实训) 室建 设,启动校级虚拟仿真实验室建设,拓展校企共建共享实验 ( 实 训) 室渠道。 ( 3) 需要加强实验 ( 实训) 课程建设,改革实践教学方法与模 式,开设一批独立的专业实验课程和综合性、设计性实验项目以及 跨专业实验 ( 综合性实训) 项目[4]; 加大实验 ( 实训) 课程教材 ( 讲义) 建设力度,完善实验 ( 实训) 教学大纲、考试大纲; 立项
实践教学是应用型本科教育的核心,应当将提高学生的工程实 践能力和创新精神贯穿于整个培养过程[2]。同时,实践教学又是我 国应用型本科教育的薄弱环节,尤其是高校扩招后学生的实践环节 受到较大的削弱,企业实习困难重重。作为人才需求方的企业界释 放强烈信号: “工科不能再要 ‘养殖人才’”,学院式教育模式已不 适应快速的发展与激烈的竞争,从市场需求反向推进学习,即 “做 中学” 并非职业教育的专利。
“卓越计划”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若干思考
![“卓越计划”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若干思考](https://img.taocdn.com/s3/m/d47c63f852ea551811a6875d.png)
“卓越计划”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若干思考卓越工程师培养是高等教育尤其是工科院校目前面临的重要任务。
当下,我国高等工程教育存在着思想发生错位、实践性并未凸显、生源质量下降、师资力量弱化等问题。
在对高等工程教育培养现状的理性分析基础上,指出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主要途径:提升教育理念,明确培养定位;提高教师素质,打造优秀团队;强化实践环节,加强校企合作;优化育人环境,创新教学方法。
标签:卓越工程师;“卓越计划”;应用型人才;培养途径当今社会,正处于经济社会转型时期,赖以支撑社会经济持续发展的核心是人才。
高等教育肩负着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任,如何应对社会转型,卓有成效地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以下简称“卓越计划”),为经济社会的发展培养一大批不同层次的具备综合素质的卓越工程师是高等院校尤其是工程院校义不容辞的责任,值得认真研究、探索与实践。
本文拟从“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时代意义、工程教育培养现状的理性思考和应用型人才培养实施途径等方面,结合苏州大学的实际情况谈几点认识与思考。
一、“卓越计划”的时代意义“卓越计划”是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2010—2020年)》和《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重大改革项目,也是促进我国由工程教育大国迈向工程教育强国的重大举措。
该计划旨在培养一大批创新能力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质量各类型工程技术人才,为国家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人才强国战略服务,对促进高校面向社会、面向未来培养人才,全面提高工程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示范和引导作用[1]。
实施“卓越计划”是适应经济社会转型,促进社会经济持续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高等工程教育自身发展的需要。
有专家指出,中国经济下一轮的发展,推动经济增长方式转变要靠高素质的人才。
过去在全球竞争过程中靠的是低劳动力的成本优势,而未来这种靠低劳动力成本的优势和靠资源大投入的经济增长方式难以支撑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浅谈高等工科院校青年教师工程实践能力培养的问题及对策
![浅谈高等工科院校青年教师工程实践能力培养的问题及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f39b7ca2960590c69ec376d3.png)
浅谈高等工科院校青年教师工程实践能力培养的问题及对策1 青年教师工程实践能力提升的必要性(1)青年教师工程实践能力提升是落实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需要。
为了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年)》提出的创立高校与科研院所、行业、企业联合培养人才的新机制和组织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要求,教育部于2010 年6 月正式启动实施了卓越计划。
卓越计划旨在培养和造就一大批动手能力强、富有创新精神并能快速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高质量工程技术人才,真正促进我国由工程教育大国向工程教育强国的转变。
这就对高校特别是工科高校学生的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学生不仅要具有较为宽阔的专业知识面,还要具有的综合分析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进而对教师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教师要不断更新教育观念,加强工程实践训练,提升工程实践能力。
(2)青年教师工程实践能力提升是学校服务社会的需要。
高校是社会有机体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为了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高校经过自身的改革和调整,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的基础上逐步扩展出了第三大职能服务社会。
首先,服务社会的职能本身就要求高校要依据社会需要,参与服务社会的活动,培养服务社会的人才,并发挥自身在教学和科研方面的优势,推动社会的发展与进步。
其次,青年教师作为高校的后备主力军,还肩负着推动学校改革与发展的重任,他们通过参与工程实践能力培养,不仅可以了解行业的现状和发展方向,了解行业、企业对人才知识结构、能力素质的要求,还有助于及时进行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的改革,从而培养更符合社会需求的学生。
(3)青年教师工程实践能力提升是自身专业发展的需要。
自古至今,传道、授业、解惑是教师的天职,作为高校教师尤其是工科教师,首先其教书育人的职责要求教师本身应具有较强的工程实践意识和实践能力,因为只有具备了较强工程实践能力的教师,才能带着工程的视野去指导教学,为学生提供相关的案例,将所讲授的课程与实践相融合,才能带领和指导学生完成一定的实践教学环节。
基于卓越工程师培养的高等工科院校校园文化建设——以石家庄铁道大学为例
![基于卓越工程师培养的高等工科院校校园文化建设——以石家庄铁道大学为例](https://img.taocdn.com/s3/m/1cf2400279563c1ec5da7157.png)
发 展 道 路 、 设 创 新 型 国 家 和 人 才 强 国 战 略 服 建 务 。 _ 其 中 , 业技 术 能力 是 卓 越 工 程 师 的基 本 ”】 专 要求 , 创新 能 力是卓 越 工程 师 的核心 素质 , 践能 实
中 图分类 号 : 2 G17 文献 标识 码 : A
教 育部 于 2 1 0 0年 6月启 动 的“ 越工 程 师教 卓 育 培养 计 划 ” 作 为 我 国工 程 教 育 的 重 大 改 革 项 ,
力 是卓 越 工程 师 的 突 出标 志 , 会 责 任感 是 卓 越 社 工程 师 的优 秀 品质 。“ 越工 程师 教育 培养计 划” 卓
收 稿 日期 : 0 1 3— 0 2 1 —0 2 作 者 简 介 : 艳 斌 (9 2 , , 编 审 , 任 石 家庄 铁 道 大 学 党委 宣 传 部 副 部 长 , 究 方 向 : 闻宣 传 和校 园文 化 。 赵 17 一)男 副 现 研 新
2
石家庄 铁道 大 学学报 ( 社会 科 学版 )
第 5卷
如 石家庄 铁 道大学 以“ 激发 创新 意识 , 培养创 新精 神 ” 主题 , 为 连续 十 五 年举 办大 学 生 科 技 文化 节 ,
生 曾经说 过 :母 校 给 了我 两件 的精神 ” 二 。在 京九铁 路最 艰苦 的
J n 2 1 u.01
文章 编 号 :0 5 3 5 2 1 )2— 0 1 0 2 9 —0 6 ( 0 1 0 0 0 — 5
基 于 卓越 工 程 师 培 养 高 工 科 的 等
院 校 校 园 文 化 建 设
以石家 庄铁 道 大 学 为例
武汉理工大学关于进一步加强实践育人工作的实施意见
![武汉理工大学关于进一步加强实践育人工作的实施意见](https://img.taocdn.com/s3/m/5637086948d7c1c708a14567.png)
5.进一步组织开展各级各类创业活动。以国家创业训练与实践项目为基础,以参加创业计划竞赛为契机,以校内外创业基地为依托,大力促进大学生科技成果转化,鼓励大学生开展创业模拟训练与创业实践,提高创业技能。学校相关部门应在政策、技术、资金、场地等方面予以支持。
(九)加强研究交流。定期召开实践育人经验交流会、座谈研讨会等,及时总结推广实践育人成果,研究深入推进实践育人工作的思路举措。在教研项目立项中,向实践育人倾斜,积极组织专家学者开展科学研究,不断探索实践育人规律,为加强实践育人工作提供理论支持和决策依据。
(十)强化舆论引导。充分发挥报刊、广播、电视、互联网、宣传橱窗等校内外新闻媒体的作用,广泛开展宣传活动,大力报道加强实践育人工作的重要性、必要性,广泛宣传实践育人工作取得的成效及涌现的先进典型,积极推广学校及各二级单位加强实践育人工作的新思路、新做法、新经验,在全校进一步形成全员实践育人的良好氛围,营造良好实践育人文化。
二、完善实践育人体系
进一步完善我校实践教学、军事训练、社会实践、创新创业等实践育人形式。坚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学校“责任、诚信、成才”三项教育融入实践育人工作全过程,把实践育人工作摆在人才培养的重要位置,纳入教学计划,并计算相应课内学时学分或课外学分。
(一)进一步强化实践教学环节
在制定各层次、各类别培养方案时,全面落实有关教学质量国家标准对实践教学的基本要求,结合专业特点和人才培养要求,制订实践教学标准,增加实践教学比重,确保人文社会科学类本科专业不少于总学分(学时)的15%、理工类本科专业不少于25%。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实践教学学时不少于半年,其中应届本科毕业直接攻读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实践教学学时原则上不少于1年、学分不低于5学分;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实践学分不低于2学分。
卓越工程师背景下的机制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与教学实践81页PPT
![卓越工程师背景下的机制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与教学实践81页PPT](https://img.taocdn.com/s3/m/d76f797d76c66137ef06190b.png)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育人为本、教研并重、兼容并蓄、致善致用
关于实施江西省高等学校卓越人才教育培养计划的通知
以实施江西省高等学校卓越人才教育培养计划(以下简 称“卓越计划”)为突破口,促进我省高校教育改革和创新 ,全面提高我省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建立高校和行业、 企业、科研院所联合培养人才的新机制,努力建立具有国内 先进水平、赣鄱特色的现代高等教育体系,为江西科学发展 、进位赶超、绿色崛起提供坚强的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
掌握更扎实的技术基础知识(知识) 领导新产品、过程和系统的建造与运行(能力) 理解研究和技术发展对社会的重要性和战略影响
(态度)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育人为本、教研并重、兼容并蓄、致善致用
CDIO工程教育改革的大纲
CDIO大纲的4个层面 (4 levels):
1.复杂的工程系统(level 1:— 技术) 2.有成熟思维的个体( level 2:— 个人) 3.基于工程环境的现代团 队(level 3—团队交流) 4.构思-设计-实施-运 行(level 4:– CDIO)
CDIO(Conceive-Design-Implement-Operate)是由美国麻省理工学院 、瑞典哥德堡查尔姆斯技术学院、瑞典皇家技术学院和瑞典林雪平大学等 4 所工程技术大学发起的一项工程教育改革计划,以产品生命周期上的四 个环节—构思(Conceive) 、设计(Design) 、实施( Implement) 和运行 (Operate) 代表四个教育和实践训练环节。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育人为本、教研并重、兼容并蓄、致善致用
CDIO工程教育改革的大纲
3. 人际交往能力:团队工作和交流 4. 企业和社会环境下的构思、设计、实施和运行系统
采矿工程专业卓越人才培养模式初探
![采矿工程专业卓越人才培养模式初探](https://img.taocdn.com/s3/m/eb126cca5fbfc77da369b10f.png)
东 北 大 学 采 矿 工 程 专业 作 为 教 育 部 批
待解决问题、 企业最新进展、 工作 经验 、 体会 国 际专 业 合作 项 目的 初 步能 力; 了解 国 外 采
准白 匀 “ 第 二 批 国家 卓 越 工 程 师 教 育 培养 计 划 等 。 学 生在 了解和 跟 踪 最 新 的科 技发 展 步伐 矿 业 发 展 动 态 , 了解 世 界 矿 产 资 源 储 量 分
实施高校 ” 的 重 点 建 设 专业 , 在 多 年 教 育改 的 同 时, 能 够更 有效 地 调 动 、 实现 学生 个 性 类、 需求、 供 给 变 化, 行业 发 展 最 新 动 态 等 革成果 基础上, 结 卓 越 工 程 师 教 育 培 养 的 发 展 , 我们 会 更加 注 重 人 才培 养 国际 化 的 要 把 学 习的 控 制 权 交 给 学 生 , 使 学 生 因此 , 计划” , 以 构 建 创 新 型 国家 和 社 会 需 求 为 导 根 据 自己 的 兴 趣 、 爱 好、 知 识 经 验、 任 务、 需 求 , 在 教 学 体系 结 构 改革 中增 加 双语 教 学 的 向, 按 照教 育 部 培 养拔 尖 创新 工程 人 才 的总 求 和 学 习风 格 来 使 用 信息 , 选择 自 己 的认 知 专 业 课 程 门类 , 在 专业 英语 课 程 中增 加 新 内 体 要求 , 充 分 借鉴 世 界先 进 国家 采 矿 工 程 专 环 境 , 组 建 本 科 生科 研 小 组 等 , 为更 好 地 培 育教 学 理 念 , 发挥 产 学 研合 作 教 育 传统 与优 导 作 用 。 容; 更要 探 索 新 的 教 学 模 式 , 在 增 加 的 实 践 优 秀的 学 生送 出去 , 在 国外 完成 其 实 践 教 学 业高 等 工 程教 育的成 功经 验 , 引入 先 进 的教 养 学 生 的 创 新 精神 和 实 践能 力起 积 极 的 指 教 学 环 节 中, 与 国外 大 型矿 业 企 业 合 作 , 将 势, 创新 工程 教 育 模 式 , 实 施 采 矿 工程 专业 创 新 精 神 的 培 养 改 革 方案 要 使学 生 具 环 节。 真正 做 到 工程 人 才 培 养的 国际化 。 高等 工 程 教 育综 合 改 革试 点建 设 , 探 索 采矿 备发 现 问 题 的 能 力 , 具备 创新的意识, 具 备 东北 大 学 采 矿 工 程 专 业 充分 发挥 采 矿 工程 专业 卓 越 工 程 师教 育培 养 模 式 。 拟 改革 创 新 所 需 的 专业 知 识 , 掌 握 一定 的 创 新 方 工 程 国家 重 点 学 科 的 优 势 和 特 色 , 以 学 科
面向卓越工程师培养的实验教学体系研究
![面向卓越工程师培养的实验教学体系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15a5cce281c758f5f61f677c.png)
面向卓越工程师培养的实验教学体系研究摘要实验教学是大学工科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重要环节。
针对卓越工程师培养目标,本文提出了工科实验教学体系建设的几点建议。
关键词实验教学体系卓越工程师综合设计创新设计校企合作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实验教学是工程教育的重要环节,积极探索面向卓越工程师培养的实验教学体系,对于锻炼学生实践能力,培养学生自主创新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以本科层次工科专业卓越工程师培养为目的,探讨实验教学体系建设问题。
1 实验教学与卓越工程师培养的关系卓越工程师应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与工程实践能力,创新能力与自主学习能力,以及良好的团队协作能力。
实验教学是学生理论与实践结合的重要环节,通过实验教学中的综合设计和创新实验等环节,可以让学生形成良好的创新思维和创新实践能力,是高校卓越工程师培养的必要条件。
2 实验教学体系建设规划的几点思考针对卓越工程师的教育培养目标,实验教学体系可以分为“基础实验”、“综合设计”、“创新设计”三个层次和课堂、第二课堂两个环节。
基础实验主要是针对基础理论课的验证型实验,通过基础实验,可以使学生加深对基础理论的理解,掌握实验仪器的使用和其他的实验手段和方法,激发学生对实验的兴趣,从而可以进行更高阶的实验。
基础实验内容的设计要紧密结合理论课内容,根据理论课教学大纲编制实验项目,设计难度由易而难,整个实验要引导学生根据实验结果与理论结果进行对比研究,深刻理解相关理论的实质意义。
综合设计型实验,主要引导学生运用所学基础理论知识进行综合设计。
综合设计环节的内容不易过难,题目要新颖,功能要常见和实用,所要运用的知识要在学生学习范围之内。
实验课由于有时间限定,综合设计实验有一定难度,要抓好学生预习环节,预习工作放在学生课余完成,学生的设计方案通过实验教师检查通过后方可进入实验室。
实验课堂由学生对自己的设计方案进行验证,并根据实验结果对设计方案进行优化改进,最终得到正确的设计结果。
基于“卓越计划”的林科类人才实践能力培养模式的探索
![基于“卓越计划”的林科类人才实践能力培养模式的探索](https://img.taocdn.com/s3/m/8c27d562b84ae45c3b358c38.png)
2 0 1 0年 6月 , 教育部启动了“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 技能, 增强工程意识 , 在实践 中学会 观察 、 分析和思考 , 计划” ( 简称“ 卓越计划” ) , 是贯彻落实《 国家中长期教育 不 断 发现 问 题 , 并 能创 造 性 地解 决 问题 , 要 具 备 团 队协 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 0 1 0 - - 2 0 2 0年) 》 和《 国家 中长期 作精神及 良好的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感 。 学生实践能力 人才发展规划纲要( 2 0 1 0 - - - 2 0 2 0年) 》 的重大项 目。该计 主要分为基础通用实践能力和专业实践能力两个部分 。
过程;二是学校按通用标准和行业标准培养工程人才 ; 文化、 有纪律” 的一代又一代新人 , 是党和人 民赋予高校
南京 林业 大学 是一 所 以工科 为 主 、 林 科 特色 鲜 明 的 导思 想 是坚 持 以马 克思 列 宁 主 义 、 毛 泽 东思 想 、 邓 小平 省 属综 合 型高校 。多 年来 , 学 校十分 重 视学 生 的工程 实 理论和“ 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为指导 , 坚持党和国家的教 践 能 力 和创 新 意识 的 培养 , 形成 了“ 主 动 服务 国家基 础 育方针 , 牢 固树立人才培养是高校的根本任 务 , 牢 固确
划 旨在 培养和 造就 创新 能力 强 、 适应 经济 社会 发 展需 要 实 践能 力 的培养模 式 主要 由 以下 几个 方 面构 成 : 校 内实 的 高质量 各类 型工 程技 术人 才 。 “ 卓 越计 划 ” 是教 育部 着 践 , 课 外实 践 、 社 团活动 和校 外实 践 , 这 种模 式 已经 普遍
N o. 6, 20 1 3 Se r i a l N O. 1 0 62
基于卓越工程教育理念的高校学生培养体系实践探索
![基于卓越工程教育理念的高校学生培养体系实践探索](https://img.taocdn.com/s3/m/fad07fc70508763231121275.png)
育 。为 了全 面提 升我 国工 程 教育 质量 , 育部 又 将 化 卓越 工 程教 育理 念 , 教 推动 学 院人 才 培养 质量 的全
“ 越 工程 师 教育 培养 计划 ” 卓 列入 《 国家 中长期 教 育 面 提 升 。学 院坚 持 在 本科 生 培 养 体 系上 不 断 实践
改 革 和 发 展 规 划 纲 要 (0 0 2 2 2 1- 0 0年 ” 目前 共 和创 新 , 年来 , 索和 实践 了多项制 度 , 括 实施 。 近 探 包
为 了贯 彻 落 实 党 的十 七 大提 出 的走 中 国特 色 学 理 念 , 整 人 才 培 养 目标 定 位 , 革 人 才 培 养 调 改
新 型 工 业 化 道路 、 设创 新 型 国家 、 建 建设 人 力 资 源 模 式 。
强 国战 略 ,0 7 , 2 0 年 教育 部提 出了“ 越 工程 师教 育 卓
立 完善 高校 学生管理体 制 、 学生培养 体制 、 学生教 学体 制和 学生职业教 育体制 等 系列实践研 究 , 取得 了
一
定 的成效 。
关键词 : 卓越 工程 教 育 ; 高校 ; 生 ; 养体 系; 学 培 实践
中 图分类 号 : 4 G6 文献标 识 码 : A 文 章 编 号 :0 5 0 2 ( 0 2 0 — 0 7 0 29 — 892 1 )1 0 3— 5
、
党 政 两 条 线 齐 抓 共 管 。 立 矩 阵 结 构 的 学 建
意 , 院备Leabharlann 案 , 学 才可 以更换 指 导教师 。
学 士 导 师 履 行 的 职 责 包 括 学 生 的 思 想 道 德 教
生 管 理 体 制
学 考 出 就 创 学 院 根据 本科 生特 点 , 出 了党 政两 条线 齐抓 育 、 生 的 职 业 发 展 定 位 ( 研 、 国 、 业 、 业 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摘要我国高校规模已经在全球居于前列,但是在教育创新、人才能力培养、素质培养等方面仍然落后于发达国家水平。
教育质量总体较差,企业界对于毕业生普遍反映为:实践能力不足,岗位适应慢,创新精神、团队精神和敬业精神较为缺乏。
为了提高高校教学质量,提高人才培养水平,教育部于2010年6月启动了“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本文重点探讨了如何将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融入高校实践育人环节,希望能对促进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起到积极作用。
关键词卓越工程师高校实践教学Exploration of College Practice Education Based on the Excellent Engineer Education and Training Plan//Gu Guosheng,Wei JianjinAbstract The scale of Chinese Universities have been among the highest in the world,but still lags behind the level of deve-loped countries in terms of educational innovation,human capa-city development,quality training.Overall poor quality of educ-ation,the business community for graduates generally reflected as follows:lack of practical ability to adapt to slow post,spirit of innovation,more a lack of teamwork and professionalism.In order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university teaching,to improve the level of training personnel,the Ministry of Education Exc-ellence Engineer Education Plan was launched in June2010, the paper focuses on education and training of excellent engineers how to integrate into the University Practical educat-ion sectors,hoping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higher education in China play a positive role.Key words excellent engineer;universities;practice teaching Author's address Academic Affairs Department of Jiangnan University,214122,Wuxi,Jiangsu,China2010年6月,由教育部启动的“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简称“卓越计划”)目的在于改善、解决高等教育中存在的诸多问题,提高教育水平。
在该计划中已经将高等教育看作为一项工程实践,其中实践教学是该项工程的关键部分,学校将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始终坚持开拓学生的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
高校尽其所能抓住机遇,努力获批“卓越计划”的首批实施学校,根据高校多年来的以工程应用为核心的本科教育、研究和实践成果,紧紧围绕实践教学进行改革。
同时,高校应以“卓越计划”要求为准绳,积极探索工程应用型本科实践教学体系。
对于卓越工程师的培养,教育部门要以实现知识、能力和素质三方面共同协调发展为基本的培养理念,以培养基础扎实、能力强、素质高的综合性人才为目标。
因此,卓越工程师具备专业知识过硬、综合素质较高、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较强的特点。
卓越工程师的培养要坚持学校与企业联合培养的方向,将培养计划分为两阶段:学校培养阶段和企业培养阶段。
1培养大学生树立工程价值观工程价值观代表着工程师对于工程价值的理性思维、价值取向。
在部分学者看来,工程系学生只需掌握好工程技术、工程效率足矣,无须关心工程价值、工程伦理意义。
也有学者认为“工程也不是为了解决某一孤立的技术问题沿着一条笔直的路径应用科学知识的求解。
工程不是价值无涉的解题,而是含有价值负载的决策过程,道德问题渗透其中”,学校在工程专业教学过程中应把握好理论与实践结合教学,并针对工程设计、工程管理、施工组织、工程评估中涉及的风险责任问题、公共健康问题以及环境问题等进行专项讨论,一方面积极地引导学生在今后的工程建设中要始终将人的生命放在首位,要以保护环境,维持生态平衡为建设原则,开展健康、绿色工程,要始终保持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安全责任感。
另一方面,对于即将走上工作岗位,面临工程决策、施工组织、工程设计和工程管理的学生,要重视工程价值方面的培养,要以培养学生具有理性价值观为标准,使学生学会从长远利益角度出发,对工程项目中可能存在的不可预知风险及危险因素能够做出理性判断,以符合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为原则做出选择。
2优化课程体系,调整教学内容目前,我国大部分高校的课程体系都是根据学科设立的,而教学课程的选择也是以学科的系统性和完整性为基础。
因此,仍然采用以往传统的知识点组织教学,致使知识更新较慢,不能满足实践需要。
在传统的教育课程体系中,往往只重视培养学生单一学科的知识,对于工程实践与应用以及其他学科的知识涉及得很少。
在课程实践教学中,由于条件有限教学内容的综合性与设计性不足,与工程实际相关联的教学内容不多。
因此,实验教学无法实现教学与实际应用较好的联系,也就使得学生不能将所学知识与实际生产、实践相结合,导致学生的设计能力、分析能力、创新能(江南大学教务处江苏·无锡214122)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7894(2012)19-0047-0247学内容,体现基本理论知识与工程实例之间的内在联系。
加强课程内容更新,将理论教学与分析、解决生产工程问题相联系,重视多学科知识在工程实际问题上的综合应用。
3实习教学根据“卓越计划”的培养标准,应实施“3+1”的教育培养模式,因此,教育部门应对四年的教学计划重新调整,改为三年学校培养,累计一年企业培养,以实现校企联合培养的目的,教学计划的调整以符合“卓越计划”具体要求为前提条件。
例如在广东石油化工学院,原教学计划中就已经将电气专业的最后一年设置为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并计划该项教学内容设置在企业中,因此很容易整合至“卓越计划”。
对于大多数高校而言,实现“卓越计划”须做好多方面的准备工作。
第一,教育部门为增强企业参与“卓越计划”的积极性,吸引更多企业加入校企联合队伍,曾多次与政府相关部门沟通,商定有关学生实习安全、社会保险以及联合企业税收等方面政策的制定。
由于目前有关校企联合的各项政策均不完善,各高校应主动与企业取得联系,建立校企协调、联合的组织体系,以企业高效率要求为标准,努力简化程序,并确保各试点专业能够与企业联合培养进展顺利。
学校要对企业培养内容、培养方法和培养模式的制定与实施引起足够重视。
要慎重选择联合企业,首先企业应具备各项培养实践的保障设施,例如建立专门机构,制定严格的规章制定,具有经验丰富且懂得如何授课的工程师。
其次,要具备能够满足教学和实践要求的场所、设备。
最后,还要为学生提供安全保护用品以及基本的生活环境。
第二,在企业实践之前,学生应事先根据生产实践安排,查阅相关资料,自主地完成实习计划。
通过自主学习使学生对生产实践所需理论知识有基本的了解,同时也是对以往所学专业知识的巩固和应用,以提高学生对与实习的重视程度和积极性。
事先对实习过程有初步认识,为以后更好实践打下基础,以避免今后实践中过于盲目,影响实习效果。
通过调查发现,在实习之间做过资料准备的同学在实习中取得的收获要远远大于那些毫无准备的同学。
因此,实习前进行自主学习,并完成实习计划将大大提高实习效率。
第三,在实习过程中采取集中理论学习、分散实践的培养模式。
按照“卓越计划”要求学生要在企业内接受为期累计一年的培养,在这一年的学习与实践中,学生不断的学习、跟岗、参与企业生产,已达到“卓越计划”的培养要求。
4精英教育培养模式在实施课堂理论知识教育的同时还要注重校企合作的础之上,相互严格要求,从而培养大批应用与创新性人才。
③师资团队的组建应精选出一批具有教学经验丰富、高学术理论水平的教师。
还可聘请经验丰富的企业工程技术人员、专家为学生上课或开展学术讲座,明确培训班教师的待遇及工作职责。
④学生的选拔应在第二学期后进行,可在第三学期的前两周或暑假内进行公开选拔,严格执行选拔程序和选拔条件,由个人提出申请,根据学生成绩,由学校审查后,进行操作考核和面试,选拔人数定为计划的2倍,在不影响原课程正常进行的前提下,于第三学期便可开始培训班课程,第四学期后,根据培训班学生的实际表现,再次从中进行选拔,选拔出1/2的学生继续参加培训班,在培训期间,凡是旷课、违纪等行为或正常课程有不及格的令其退出培训班。
⑤指定培训班的指导老师,并制定培训科目,开展各种设计竞赛。
⑥为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参加培训班的选拔,学校可为学生提供优惠条件,例如推荐免试研究生、加学分等。
卓越工程师培养可体现出各高校各种专业独特的培养特色。
实施“卓越计划”应以培养学生的工程集成与创新能力为重点,改革工程人员的培养模式。
工程专业学生在校内三年的学习阶段,学校对教学体系和课程内容的设置应以增强学生实践能力、设计能力、创新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为中心,同时加强多学科知识培养;在企业一年的学习阶段,应加强学生对企业文化和先进技术的学习,积极参与企业的各项工程实践活动,并根据实习内容完成毕业设计。
此外,还要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企业的产品开发、技术创新等活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团队精神和敬业精神。
★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专项任务项目(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项目编号:12JDSZ1004参考文献[1]教育部.教育部关于开展高等学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和评审工作的通知[Z].教高[2005]8号文件.[2]李惠,廖炼忠,郭磊.地方综合性大学本科实践教学规范的建立与实践[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9,26(4):117-120.[3]张安富,刘兴凤.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思考[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0(4):56-59.[4]高为国,董丽君,吴安如.基于卓越工程师培养的“机械工程材料”课程建设[J].湖南工程学院学报,2010,20(3):74-77.[5]林健.“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通用标准研制[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0(4):21-29.编辑叶浩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