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丝束是中国碳纤维复合材料发展的关键
大丝束碳纤维发展现状及我国技术瓶颈和发展建议
大丝束碳纤维发展现状及我国技术瓶颈和发展建议摘要:本文概述了大丝束碳纤维的简介、发展和当前的发展状况,并分析了与大丝束碳纤维的实际制造中面临的技术瓶颈,以及未来的发展建议。
大丝束碳纤维以低成本的专用聚丙烯腈长丝为原料纤维,已经指出它具有较高的性价比,广泛用于休闲运动器材、基础设施、工业应用等等。
我国的碳纤维生产主要是小丝束碳纤维。
大丝束碳纤维在展纱过程中的应用和渗透效果仍需要技术上的进步。
未来的丝束碳纤维应从建立大丝束碳纤维的生产标准,改善展纱分布器和改善浸渍性开始。
由于树脂体系的粘度和大丝束碳纤维的相容性,产品质量从而提高。
关键词:大丝束碳纤维;发展现状;技术瓶颈大丝束碳纤维通常是指具有多于48 000(即48 K)碳纤维的。
1K、3K、6K、12 K和24 K碳纤维称为小丝束碳纤维。
在90年代中期之前,大丝束碳纤维的拉伸强度始终为2000 MPa,因此比强度较低,无法大规模使用。
在90年代中后期,大丝束碳纤维技术取得了重大进步,拉伸强度达到3600 MPa,不仅超过了它们,而且降低了成本。
同时,在大束碳纤维预浸料的生产中已经取得了重大进展。
大丝束碳纤维将成为碳纤维行业中最有前途的品种,并将逐步取代原始的小丝束碳纤维的某些应用。
近年来,中国在大规模牵引碳纤维制造技术上取得了长足进步,但与日本和美国的碳纤维发电厂相比,发展水平仍存在较大差距,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1.大丝束碳纤维简介碳纤维是一种高性能纤维材料,在高温环境下会被有机纤维分解并碳化,从而形成碳含量超过90%的碳主链结构。
它具有优异的性能,例如重量轻、强度高、弹性模量高、耐腐蚀性、低膨胀性和耐疲劳性。
新一代的增强材料(通常是碳纤维)不能直接使用,而应与基质结合使用,形成复合材料。
由于其优异的性能,碳纤维复合材料被广泛用于该国的各个生产领域,例如航空航天、武器、运动、休闲、建筑加固和运输。
当前,世界上可以以工业规模生产的聚丙烯纤维(PAN)基碳纤维有三种:沥青基碳纤维和粘胶基碳纤维,其中PAN基碳纤维占绝对优势。
我国碳纤维产业发展现状及建议
企业
2 0 1 1年 2 0 1 2年 2 0 1 3年 2 0 1 4年 2 0 1 5年
维、 酚 醛树 脂 基 碳纤 维 、 聚 酰亚 胺 基碳 纤 维 、 其 他
有机 纤维 基碳 纤维 等 。 目前 , 主要 以 P A N基碳 纤
维 和沥青 基碳 纤 维为 主 。 1 碳纤 维生 产现 状 1 . 1 世 界碳 纤维 生产 现状 P A N纤 维 被 认 为是 制 造 碳 纤 维 的最 重 要 的
性的碳纤维及其复合材料的评价认证机构 , : 碳纤维
聚丙烯腈基碳纤维
生产现状
消费
发展
中 图分 类 号 : T Q 3 4 2 . 2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 编 号 : 1 0 0 1 — 0 0 4 1 ( 2 0 1 3 ) 0 2 . 0 0 4 1 — 0 5
注: 数据来 自J E C复合材料杂志 2 0 1 2年第 7 2期 。 1 )小丝束 : 1 K / 3 K / 6 K, 1 2 K / 2 4 K。
2 )大 丝 束 : 大于 2 4 K。
收 稿 日期 : 2 0 1 2 — 1 2 一 l 1 ; 修 改稿 收 到 日期 : 2 0 1 3 — 0 2 - 2 0 。
摘 要 : 综述 了国内外碳纤维生产及 消费情况 , 碳纤维 已发展成 以美 国为代 表的大丝束碳 纤维生产 和以 日
本为代表的小丝束生产两大类 ; 碳纤 维的消费主要 在北美 、 欧洲 和亚洲 (日本 ) , 主要应 用在航 空和 国防 、 工 业及体育休闲领域 ; 我国碳纤维发展缓慢 , 产品品种及质量均不能满足需求 , 但消费量与 E t 俱增 ; 详述 了上海 石化碳纤维新材料开发的情况 , 与科研院校合作 , 整合了产学研的技术资源 ; 提 出了我 国碳纤维发展 的建议 , 指出应尽快制订我国碳纤维发展的整体规划 , 建立重点产业基地 , 发挥 区域 合作优势 , 并 建立 国家级 或地区
国产大丝束碳纤维产业发展现状及面临的问题
国产大丝束碳纤维产业发展现状及面临的问题摘要:我们将主要介绍大丝束碳纤维的特点,以及大丝束碳纤维的发展状况和问题,在预氧化过程中,由于缺乏相应的技术标准,控制技术不成熟,展纱技术薄弱,油剂质量差,上浆剂主要是进口和上下游产业链脱节等问题。
最后,给出了相应的建议。
提供政策支持,加强上下游产业链之间的沟通,提高产品配套性,加强产学研合作,积极推动技术创新,形成大规模动力,加快碳纤维技术标准的制定。
关键词:大丝束碳纤维;发展现状;面临的问题前言:大丝束碳纤维通常是指具有多于48 000(即48 K)碳纤维的碳纤维。
1 K,3 K,6 K,12 K和24 K碳纤维称为经线丝束碳纤维。
在1990年代中期之前,大丝束碳纤维的拉伸强度始终为2000 MPa,因此比强度较低,因此无法大规模使用。
在1990年代中后期,大丝束碳纤维技术取得了重大进展。
拉伸强度达到3600 MPa,不仅超过了它,而且降低了成本。
同时,在大丝束碳纤维预浸料的生产中已经取得了重大进展。
大丝束碳纤维将成为碳纤维行业中最有前途的品种,并将逐步取代原始的小丝束碳纤维的某些应用。
一、大丝束碳纤维的特点与小丝束碳纤维相比,大丝束碳纤维有很多特点,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1.采用成本较低的民用聚丙烯腈(PAN)丝作为原丝。
碳纤维原丝的制备是碳纤维开发和生产中最重要的技术之一。
只有高性能的原丝才能生产出高质量的碳纤维。
大丝束碳纤维使用低成本的专用PAN细丝作为原丝。
用于制造小丝束碳纤维的特殊原丝几乎相同。
但是,价格大约是小丝束碳纤维特殊原丝的四分之一,并且原丝的价格通常约占碳纤维制备成本的60%。
因此,大丝束碳纤维的价格仅为小丝束碳纤维价格的50%至60%。
2.具有较高的性能价格比。
在国外,碳纤维的性能通常通过其价格性能比来衡量,即每美元的强度,模量,比强比模量。
与小丝束碳纤维相比,大丝束碳纤维的性价比高得多。
二、产业发展现状和存在问题近年来,大丝束碳纤维比小丝束碳纤维便宜得多,因此受到了国外公司的广泛关注,并得到了飞速发展。
碳纤维系列报告1—大丝束原丝:竞争要素看成本,成本看大腈纶体系、耗量管控、单线产能
证券研究报告作者:行业评级:行业报告| 强于大市维持2022年03月26日(评级)分析师孙潇雅SAC 执业证书编号:S1110520080009行业深度研究核心观点:1、碳纤维下游需要多而分散,但展望未来,增速快、占比提升高、有前景的三个细分赛道分别系风电、碳碳复材和压力容器。
以2020年为例,全球需求10.7万吨,其中风电3.1万吨,占比29%;碳碳复材0.5万吨,占比5%;压力容器0.88万吨,占比8%。
但这三个市场对产品参数和性能要求不同,其中风电对成本较为敏感,主流产品为T300-25K/50K(代表词,也可能是24k/49k),一方面产品技术壁垒不算高成本要求高,另一方面由于风电在碳纤维占比之高,几乎成为各家碳纤维企业必争之地。
针对风电市场的碳纤维产能快速扩张,而短期产能增量上,原丝小于碳丝,原丝供不应求。
因此,需求端,在风电碳纤维全产业链,我们更加关注原丝的投资机会。
2、而供给端,原丝竞争要素-技术/工艺和成本:其中技术和工艺上,复盘海外大丝束龙头的成长路径,腈纶生产经验较为重要,欧洲蒙特、土耳其阿克萨以及美国卓尔泰克,均有一定的腈纶经验积淀。
腈纶生产工艺与大丝束原丝较为接近,能够缩短技术突破时间,降低投产难度。
成本上,同样复盘海外巨头,既有腈纶产能的溶剂回收体系可以提升原丝的溶剂回收效率,降低溶剂回收成本。
此外,原料耗量管控、单线产能优势以及设备国产化和自产的差距都构成了较强的成本壁垒。
需求端从总量角度看,预计到2025年全球碳纤维需求量22.7万吨,CAGR16.2%。
分下游看,风电的占比最高,增速最快。
2020年全球风电碳纤维需求量3.1万吨,预计到2025达到9.3万吨,CAGR25%。
2020年全球风电碳纤维需求占比29%(第二名航空航天15%),到2025年预计风电需求占比40%以上(第二名航空航天12%)。
风电需求高增的原因:1、风机大型化趋势明显,近期招标,陆上最大单机容量6MW,海上最大单机容量11MW。
碳纤维及其复合材料论文
燕京理工学院《高分子材料》论文题目碳纤维及其复合材料学号 120120085班级高材1204姓名包骏基日期:2014年12月29日碳纤维及其复合材料摘要碳纤维极其复合材料作为当今一种高科技材料,具有比强高、比模量高等特性,并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电子、高速列车、工程建筑等领域。
因其优异的特性,国际上的技术封锁使我国碳纤维产业发展速度缓慢。
关键词:性能优异,应用广泛,前景广阔,国内技术落后CARBON FIBER AND ITS COMPOSITE MATERIALABSTRACTCarbon fiber composite material as a high-tech materials today, than high strength and high modulus than characteristics, and is widely used in aerospace, electronics, high-speed train,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and other fields.Because of their excellent characteristics, international technology blockade make carbon fiber industry in China development is slow.KEY WORDS:performance, wide applicationed, prospect, domestic technology lag behind第1章绪论一.碳纤维及其复合材料的物理结构特性碳纤维(Carbon fiber,简称CF)是含碳量高于90%的无机高分子纤维,是由有机纤维经碳化及石墨化处理而得到的微晶石墨材料。
碳纤维的微观结构类似人造石墨,是乱层石墨结构,也是目前已大量生产的高性能纤维中具有最高的比强度和最高的比模量的纤维。
吉林化纤大丝束碳纤维(25K~50K)项目通过鉴定
该公 司 表 示,MontefibreM500和 M600系 列 不受出口限制,因为他们不是航空或国防用碳纤 维的前身,Montefibre总裁 AlfonsoCirera表示。
Montefibre及其位于西班牙米兰达德埃布罗的 生产工厂于 2015年由 AlfonsoCireraSantasusana拥 有的投资集团 Praedium收购。该公司拥有 20世纪 50年代后期孟山都公司在美国田纳西州诺克斯维 尔开发的聚丙烯腈 (PAN) 碳纤维前体技术。所 有这些技术现在都是 MontefibreCarbon的专有财 产,该公司在过去两年内完成了一系列碳纤维的 开发,以 适 应 复 合 材 料 行 业 的 需 求。 Montefibre Carbon的计划是成为第一家独立的碳纤维前体制 造商,到 2025年达到每年约 33000t的产量,到 2025年约占全球工业用途的需求的 12%。从长远 来看,目标是达到 75000t前体产能,为市场带 来约 35000t碳纤维。(compositesworld)
信息讯 News
碳纤维,抗拉强度为 600ksi(41Gpa),模数为 34msi(235Gpa),主要用于拉挤、单向 (UD) 带、非织物 (NCF) 预浸料和长丝缠绕。
“我们去 年 进 行 的 测 试 证 实,M500和 M600 系列具有出色的热分布,可在传统的氧化和碳化 生产线中实现高性能和低能耗。” MontefibreCar bon研究总监 MaraSimon博士说道。
用于 80K的新型 M500和 M600将使碳纤维在 全球范围内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市场以外的许多 应用中,例如船舶、建筑或汽车等领域。
大丝束碳纤维展宽关键技术
大丝束碳纤维展宽关键技术碳纤维作为一种先进的复合材料,在航空、航天、汽车、体育器材等多个领域都有广泛应用。
而大丝束碳纤维更是在保证碳纤维优良性能的基础上,实现了更高的生产效率和更低的成本,因此备受关注。
在大丝束碳纤维的生产过程中,展宽技术是一个关键环节,下面将对其进行详细的技术分析。
一、技术原理大丝束碳纤维展宽技术,顾名思义,是将大丝束碳纤维在宽度方向上进行扩展的技术。
这一技术的原理主要基于碳纤维的柔韧性和可拉伸性。
通过特定的机械装置和工艺参数,将碳纤维束在宽度上均匀拉伸,使其达到所需的宽度。
这一过程需要确保碳纤维的均匀受力,避免出现断裂或变形等缺陷。
二、实现过程大丝束碳纤维展宽的实现过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准备阶段:选择适当的大丝束碳纤维原料,检查其质量和规格是否符合要求。
预处理阶段:对碳纤维进行必要的预处理,如清洁、干燥等,以去除表面的杂质和水分。
展宽阶段:将碳纤维束送入展宽装置,通过调整装置中的拉伸速度和温度等参数,使碳纤维在宽度方向上均匀拉伸。
后处理阶段:对展宽后的碳纤维进行必要的后处理,如冷却、定型等,以确保其尺寸和形状的稳定性。
三、技术难点在大丝束碳纤维展宽过程中,存在以下几个技术难点:拉伸均匀性:确保碳纤维在拉伸过程中受力均匀,避免出现局部过度拉伸或未拉伸到位的情况。
温度控制:拉伸过程中的温度控制对于碳纤维的性能有很大影响,需要找到最佳的温度范围。
装置设计:展宽装置的设计需要考虑到碳纤维的柔韧性和可拉伸性,以及生产效率和成本等因素。
四、应用场景与潜在优势大丝束碳纤维展宽技术可广泛应用于各种需要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的领域。
例如,在航空航天领域,可用于制造飞机和航天器的结构件;在汽车领域,可用于制造轻量化车身和零部件;在体育器材领域,可用于制造高性能的自行车车架和球拍等。
该技术的潜在优势包括:提高生产效率:通过展宽技术,可以一次性生产出更宽的碳纤维布,从而提高生产效率。
降低成本:大丝束碳纤维的生产成本相对较低,展宽技术进一步提高了其利用率,有助于降低成本。
2008年中国碳纤维行业市场研究与发展预测
2008年中国碳纤维行业市场研究与发展预测《2008年中国碳纤维行业市场研究与发展预测》据统计,2006年全球碳纤维产量总计为2.7万吨,折合金额为130亿美元。
按消费情况地区划分,欧洲占30%,北美洲占35%,日本占15%,世界其它地区占20%.近年来,国际市场对碳纤维需求急剧上升,价格从几年前的5美元一磅上涨到现在的20美元一磅,提高了近4倍,驱动碳纤维市场增长的产业,包括民用航空航天工业、风力发电机叶片工业及天燃气汽车压缩气体储瓶等。
为了适应碳纤维增长市场的需要,各碳纤维厂商都在实施扩产计划,但这需要时间。
因而,碳纤维价格将会持续在高位运行。
据预测,到2008年,小丝束(1K~24K)碳纤维产能将扩至4万吨,而大丝束(40K及以上)碳纤维产能到2010年也将达到1.8万吨,沥青基碳纤维产能增加到2480吨。
这样将缓解目前供应紧张的局面,并开辟汽车、民用工程及永久性结构等新应用途径,刺激碳纤维二次增长。
《2008年中国碳纤维行业市场研究与发展预测》是在中心碳纤维行业研究组课题研究成果基础上撰写而成,为企业把握整个行业发展趋势以及选择基于趋势上的发展策略提供指导。
本研究报告依据国家统计局、国家海关总署、商务部和国家经济信息中心等权威管道资料,同时采用本中心大量产业数据库,综合运用定量和定性的分析方法对中国碳纤维行业进行了论证。
在报告的成稿过程中得到业内的专家、领导的耐心指导,在此一并表示感谢。
本报告主要面向碳纤维相关企业和研究单位,同时对研究产业发展规律、产业政策制定和欲进入的金融投资集团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报告全文共八章125页,9余万字,其中图表62个,2008年3月出品)目录第一章碳纤维行业概述 (1)第一节碳纤维行业定义及概况 (1)一、碳纤维定义 (1)二、碳纤维分类和性能 (1)三、碳纤维原丝——碳纤维生产的核心 (3)四、碳纤维主要应用领域 (4)五、碳纤维主要参数 (5)第二节碳纤维理化性质 (7)第三节短切碳纤维(P AN) (8)第四节世界碳纤维的发展史 (9)第五节碳纤维生产工艺技术进展及当前发展趋势 (10)第二章碳纤维的应用状况 (13)第一节碳纤维的应用概况 (13)第二节碳纤维的应用 (16)一、在航天航空领域的应用 (16)二、在体育娱乐休闲方面的应用 (18)三、在工业领域的应用 (19)四、在医疗卫生方面的应用 (19)五、在土木建筑方面的应用 (19)六、在汽车制造领域的应用 (20)七、在交通运输领域的应用 (20)八、在能源领域的应用 (20)九、电子工业 (21)十、碳纤维对环境保护污水处理的新技术 (21)第三节碳纤维在土木建筑方面的应用 (23)一、碳纤维增强混凝土 (23)二、复合材料棒材 (23)三、纤维增强胶接层板 (23)四、碳纤维复合材料片 (24)五、其它应用 (24)第四节碳纤维远红外复合电热板发展前景 (25)一、产品的技术性能与特点 (25)二、前景及开发领域 (26)第五节PNA基碳纤维年增长率的展望 (27)第六节竹碳纤维概况 (28)第三章碳纤维生产技术及发展状况 (29)第一节碳纤维的开发基本概况 (29)一、碳纤维的生产工艺 (29)二、碳纤维特性 (29)三、碳纤维的产品形式及制造工艺 (30)第二节国外碳纤维技术和产品开发进展状况 (33)一、碳纤维导电面料 (33)二、碳纤维软质复合材料 (33)三、耐磨的碳纤维增强酚醛树脂 (34)四、碳纤维增强聚合物机器人 (34)第三节中国碳纤维技术和产品开发进展状况 (35)一、高性能原丝制备技术通过鉴定 (35)二、T300碳纤维及原丝实现自主生产 (35)三、航天级高纯粘胶基碳纤维研制成功 (36)四、碳纤维复合材料应用研究 (36)五、碳纤维加固补强织物 (37)六、新型活性碳纤维杀菌效果神奇 (37)七、新型碳纤维复合芯导线 (37)第四节碳纤维技术含量高 (37)第五节碳纤维表面处理技术的研究进展 (38)一、常用的表面处理方法 (39)二、复合表面处理法 (42)第六节国产碳纤维存在的主要问题 (44)第七节碳纤维技术革新及发展状况 (44)一、尽快掌握核心技术 (45)二、降低生产成本 (45)三、加强应用研究和市场开发 (45)第四章世界碳纤维市场发展现状与进展 (46)第一节碳纤维国外市场概述 (46)一、碳纤维国外市场概述 (46)二、碳纤维全球消费量概述 (46)第二节国际碳纤维供不应求 (47)一、国际碳纤维供给难以满足旺盛的需求 (47)二、对碳纤维供不应求的看法 (49)第三节世界碳纤维生产能力和市场分析 (54)一、世界碳纤维生产能力 (55)二、世界各地区碳纤维的生产与消耗 (57)三、世界碳纤维生产能力总结 (58)第四节世界碳纤维的需求 (60)一、世界碳纤维按地区需求的统计和预测 (60)二、世界碳纤维按应用领域需求的统计和预测 (60)三、东丽集团碳纤维的发展策略 (61)第五节碳纤维产能增长前景预测 (62)一、碳纤维产能大幅增长 (62)二、碳纤维未来产能预测 (64)第六节推动碳纤维需求量增长的因素 (65)一、航空、风力发电推动碳纤维需求增长 (65)二、海上钻井平台、汽车等领域值得期待 (65)第五章中国碳纤维市场现状分析 (66)第一节国内碳纤维市场状况分析 (66)第二节中国碳纤维的生产能力 (68)第三节中国对碳纤维的需求 (71)第四节碳纤维在制造大型飞机中的应用 (72)第五节碳纤维盈利能力分析 (78)一、国内碳纤维价格现状 (78)二、碳纤维供应短缺导致价格暴增 (78)第六节碳纤维市场需求的发展趋势 (79)第七节对我国碳纤维发展的建议 (81)第六章国内外碳纤维生产厂家分析 (83)第一节不同品种及级别碳纤维性能及国内外生产单位 (84)一、聚丙烯腈基碳纤维 (84)二、粘胶基碳纤维 (87)三、沥青基碳纤维 (88)四、纳米碳纤维 (89)第二节安徽华皖碳纤维集团 (91)第三节山东天泰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91)第四节嘉兴中宝碳纤维有限责任公司 (91)第五节日本生产碳纤维的公司 (92)第六节美国Hexcel公司 (94)第七节氰特工业(Cytec Industries)公司 (94)第七章2008年中国碳纤维市场的发展前景及趋势 (95)第一节碳纤维供求前景 (95)一、碳纤维需求急增 (95)二、碳纤维扩产热潮 (102)三、碳纤维供需状况将趋于缓和 (105)第二节中国碳纤维工业未来发展的预测 (108)第三节发展开发碳纤维市场的几点看法 (110)一、价格是开发碳纤维市场的关键因素 (110)二、大丝束碳纤维是碳纤维发展方向 (110)三、近期碳纤维的生产能力将获得很大发展 (111)第八章2008年碳纤维产业投资机会分析 (113)第一节碳纤维企业发展的宏观环境因素分析 (113)一、政治法律环境 (113)二、经济环境 (113)三、社会环境 (114)四、科学技术环境 (114)第二节碳纤维行业环境分析 (115)一、产业竞争对手 (115)二、供货商争价能力 (115)三、买方争价能力 (116)四、潜在加入竞争者 (116)五、替代产品和服务的威胁 (116)第三节碳纤维企业组织内部环境分析 (117)一、优势 (117)二、劣势 (117)三、机遇 (118)四、威胁 (118)第四节碳纤维企业发展策略分析与预测 (119)第五节中国碳纤维工业未来发展的预测 (120)第六节碳纤维行业发展对策及当前应对措施 (121)一、坚持自主创新 (121)二、坚持应用中改进提高 (121)三、坚持产、研、用密切配合 (122)四、采取替代材料、混杂技术等措施 (122)第七节对我国碳纤维未来发展的建议 (123)一、研制高纯度原丝 (123)二、提高PAN 原丝质量 (123)三、扩大生产线规模 (124)附表表1.1 碳纤维与金属材料的主要性能比较 (1)表1.2 各种材质碳纤维的主要性能 (3)表1.3 碳纤维应用领域及增长率 (4)表1.4 碳纤维主要参数 (5)表1.5 2005、2006年世界碳纤维生产能力 (11)表1.6日本东丽、东邦公司碳纤维扩产计划 (12)表1.7 2008年国外PAN基碳纤维消费结构预测 (12)表2.1 我国碳纤维下游应用比例 (16)表2.2 2005~2010年欧美投入使用的民航和运输机复合材料应用情况 (18)表2.3 21世纪碳纤维应用增长预测 (27)表3.1 国内外碳纤维中金属杂质含量比较 (44)表4.1 世界PAN基碳纤维生产能力分布 (47)表4.2 世界碳纤维按应用领域需求的统计和预测 (50)表4.3 世界碳纤维生产能力 (51)表4.4 截止2003年12月31日世界碳纤维生产能力 (56)表4.5 2001~2005年按地区世界高性能碳纤维的需求 (60)表4.6 日本碳纤维的生产动向 (62)表4.7 世界PAN基碳纤维的需求 (62)表4.8 世界PAN基碳纤维的各地区需求 (63)表4.9 世界PAN基碳纤维(普通丝束)的生产能力(2006年末) (64)表5.1 我国碳纤维企业产能情况 (66)表5.2 我国目前从事碳纤维产业发展的主要企业 (68)。
建材-大国重材系列(二):玻纤碳纤双骄,共享风电增量时代
报告摘要:●风机大型化推动大丝束碳纤维需求近年来风机厂商大功率机型占比明显提升,风机大型化能从摊薄风机制造成本、摊薄风机非制造成本、提升发电效率等角度降低度电成本。
风机大型化叠加海上风电兴起使叶片长度不断突破,而叶片大型化带来的轻量化与强度刚度要求带动碳纤维需求。
●玻纤为主流风电叶片增强材料风电叶片增强材料主要包括玻纤、碳纤维,密度、拉伸强度、模量为增强材料关键指标。
与传统材料相比,玻纤密度满足轻量化需求、模量强度满足刚度与强度需求,兼具经济性,为主流风电叶片增强材料,玻纤约占风电叶片材料成本的28%。
●碳纤维更适用海上大叶片碳纤维可减轻叶片质量、增强叶片刚度、提高叶片抗疲劳性能,拉挤法应用是近年来叶片需求增加的主因之一,但叶片大规模应用碳纤维仍受制于成本因素。
此外Vestas碳梁保护专利2022年7月到期,国内厂商有动力加速布局拉挤法碳纤维。
●风电叶片领域,玻纤与碳纤将长期共存碳纤维产能规模无法支持对玻纤的大面积替代;碳纤维成本下降非一日之功;玻纤不断更新换代,高模量玻纤将成为风电纱拳头产品。
●投资建议玻纤与碳纤有望共享风电增量。
全球风电碳纤维需求从2014年0.6万吨快速上升到2020年3.06万吨,CAGR31%,增速明显快于整体。
行业性能与成本动态匹配,部分时点不可兼得,当前玻纤性价比优势依然显著。
风电领域,玻纤建议重点关注中国巨石、中材科技,碳纤维关注吉林碳谷、吉林化纤、中复神鹰(未上市)。
●风险提示大丝束碳纤维产能投放进度不及预期;国产拉挤法工艺研发不及预期;海上风电项目进展不及预期。
[Table_ProfitDetail]盈利预测与财务指标代码重点公司现价EPS PE评级12月1日2020 2021 2022 2020 2021 2022600176.SH中国巨石17.700.69 1.40 1.56 28.9 12.7 11.3 - 002080.SZ中材科技36.90 1.22 2.16 2.39 19.8 17.1 15.5 - 资料来源:wind、民生证券研究院(未评级公司使用wind一致预期)[Table_Invest]推荐维持评级[Table_QuotePic]行业与沪深300走势比较资料来源:Wind,民生证券研究院分析师:李阳执业证号:S0100521110008邮箱:******************相关研究1.【民生建材】大国重材系列(一):聚焦药玻,技术攻关与国产替代2.地产信贷边际放松,消费建材估值有望企稳—建筑材料行业周报202111283.【民生建材】本周观点211121:板块估值偏低,新材料应用提速建材行业研究/深度报告玻纤碳纤双骄,共享风电增量时代——大国重材系列(二)深度研究报告/建材2021年12月02日本公司具备证券投资咨询业务资格,请务必阅读最后一页免责声明证券研究报告1目录1. 风机大型化推动大丝束碳纤维需求 (3)1.1大功率风机占比明显提升 (3)1.2叶片大型化带动碳纤维需求 (5)2. 风电叶片材料:玻纤VS碳纤维 (6)2.1玻纤为主流风电叶片增强材料 (6)2.1.1 玻纤性价比高 (6)2.1.2 各类玻纤因性能差异应用于叶片不同结构 (7)2.2碳纤维更适用于海上大叶片 (8)2.2.1 碳纤维性能优异,短期大规模应用受制于成本 (8)2.2.2 风电叶片主要使用高性价比大丝束碳纤维 (10)2.2.3 拉挤法为风电叶片用碳纤维主要生产工艺 (12)2.3碳纤维产业链较长,生产工艺国产替代空间广阔 (14)3. 风电叶片领域,玻纤、碳纤将长期共存 (16)4. 风险提示 (17)插图目录 (18)表格目录 (18)1. 风机大型化推动大丝束碳纤维需求1.1 大功率风机占比明显提升风机厂商大功率机型占比明显提升。
大丝束碳纤维应用研究
[ 5] 陈绍杰, 等. 复合材料设计手册. 北京: 北京航空工业出版 社, 1990.
作者简介 陈绍杰(1942 ) ) , 男, 研究员, 主要从事飞机结构设计和先进复 合材料的发展研究工作。 朱 珊(1949 ) ) , 男, 高工, 主要从事飞机结构设计和复合材料 结构设计。
Chen Shaojie, Zhu Shan ( Sheny ang Aircraft Design & Research Inst itute, Shenyang 110035, China )
Abstract: Overiew of applicat ion study of large- tow carbon fiber and large- tow carbon fiber composit e mat erial is prov ided in t he paper.
陈绍杰, 朱 珊: 大丝束碳纤维应用研究
( 2) 从表 2 中还可以看到, 大丝束碳纤维复 合材料的纵向 拉伸 模量、纵向 压缩 模量均 有下 降。纵向拉伸模量下降 13% 左右, 而纵向压缩模 量下降 15% ~ 20% 之间, 这是比较成问题的。分 析其原因, 主要在于树脂改性后, 虽然增加了韧 性, 但降低了模量。
结果分析: ( 1) 所有测试数据均和小丝束碳纤维 复合材 料相当, 多数还稍有提高, 其中纵向压缩强度提高 将近 30% , 似有偶然性。
# 16 #
(2) 纵向压缩模量和剪切模量此次均有较大 提高, 反映了随着成形工艺的成熟, 性能会有稳定 的提高。
在完成材料基本性能数据测 试的基础上, 又 完成了层压板级的性能测 试, 基本遵照国际通行 的/ 积木式方法0 ( BBA) 的作法和理念, 在有限的 条件下完成了上述各项试验工作, 应该说是难能 可贵的。上述只是摘要结果和分析, 详情则请参 见有关试验任务书和分析报告。
中国碳纤维行业发展现状分析
中国碳纤维行业发展现状分析一、碳纤维行业概况碳纤维(carbon fiber,简称CF),是一种含碳量在95%以上的高强度、高模量纤维的新型纤维材料。
它是由片状石墨微晶等有机纤维沿纤维轴向方向堆砌而成,经碳化及石墨化处理而得到的微晶石墨材料。
碳纤维主要分为粘胶基、沥青基和聚丙烯腈(PAN)基三大种类,各有不同的使用场景和生产方法。
其中沥青基碳纤维碳收率最高,可达80%-90%,但由于生产成本高,而难以应用于大批量工业应用制造。
PAN基碳纤维综合性能最好、生产工艺成熟简单、应用最广、产量最高、品种最多,是目前全球碳纤维市场的主流碳纤维产品,产量占全球碳纤维总产量的90%以上。
完整的碳纤维产业链包含从能源获取到成品制造的全过程。
碳纤维行业上游是制备聚丙烯晴(PAN)原丝过程,由于在原材料中原油制丙烯成本最低,故而此过程首先从原油中制出丙烯,再将丙烯经氨氧化后得到丙烯腈,再经聚合和纺丝之后得到聚丙烯腈(PAN)原丝。
产业链中游是利用原丝经过预氧化、低温和高温碳化后就得到碳纤维,以及制备碳纤维织物和碳纤维预浸料,碳纤维预浸料可根据不同需求制成各类复合材料成品。
产业链下游是以航空航天、体育休闲、风电叶片、工业领域为主的相关应用领域。
二、全球碳纤维行业发展现状分析近年来,随着碳纤维行业产业链下游应用领域的不断发展,直接拉动了全球碳纤维需求的增长。
全球碳纤维总需求已从2013年5.01万吨,增长到了2019年的10.37万吨,复合增速为11.89%,预计2020年全球总需求将达到11.24万吨。
碳纤维行业下游产业中,风电叶片、航空航天、体育休闲的碳纤维需求量分别为2.55万吨、2.35万吨、1.50万吨,占据需求构成的前三位,占比分别为24.59%、22.66%、14.46%。
2019年,航空航天产业对碳纤维需求量仅占总需求量的22.66%,但其销售金额价值却达到了14.1亿美元,占碳纤维总销售金额的49.13%,占比将近一半;体育休闲、风电叶片、汽车领域的碳纤维市场需求价值分别为3.45亿美元、3.57亿美元、2.12亿美元,除航天航空的其他领域市场需求合计占比50.87%。
国内材料领域三大碳纤维龙头股?
国内材料领域三大碳纤维龙头股?国内三大碳纤维龙头股1.精工科技(002006):公司主要从事碳纤维及相关设备的研发、生产和销售,是中国领先的碳纤维生产领导者之一。
截至2021年8月10日,公司总市值为68.23亿元;2.光威复合材料(300699):公司主要从事碳纤维及其核心生产设备的研发、生产和销售,是中国碳纤维行业的龙头企业。
截至2021年8月10日,公司总市值为426.96亿元;3.中简科技(300777):公司主要从事高性能碳纤维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截至2021年8月10日,公司总市值为223.61亿元。
一般碳纤维概念股有哪些中钢吉炭 000928公司持有30%的股份的江城碳纤维一期500吨/年的生产线预计11月份即可投产。
江城碳纤维二期1500吨/年的生产线,预计将于一期工程投产后开工建设。
博云新材002297公司的主导产品碳/碳复合材料(CFC)是“2004年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产业化项目的重要组成部分。
公司在成功实现多项技术产业化的同时,继续保持了核心技术在粉末冶金复合材料应用领域的国际先进水平。
成为继美国、英国、法国之后掌握该领域核心技术的国家,打破西方国家的技术垄断金发科技60014311年9月27日公司宣布以自有资金投资“年产2000吨碳纤维及1万吨碳纤维复合材料产业化项目”,第一期投资总额不超过3亿元,投资期限3年。
预计到2012年底将正式建成。
届时,金发科技将建成全国最大的碳纤维复合材料生产基地。
大橡塑600346公司技术实力突出,是国资系统重点培育的化工机械企业,拥有制造“大丝束”碳纤维预浸料生产线的能力,打破该领域的国外企业的垄断。
吉林化纤000420计划投产5000吨级碳纤维原丝生产线。
大元股份600146公司业务主要包括碳纤维预浸料和复合材料产品业务,其控股60%的子公司嘉兴中宝碳纤维是国内三大碳纤维制品巨头之一,拥有产能300万平方米碳纤维预浸料生产线,其预浸布的销售毛利率在40%以上。
碳纤维复合材料
碳纤维复合材料碳纤维的研究现状与发展摘要:碳纤维主要是由碳元素组成的一种特种纤维,分子结构界于石墨和金刚石之间,含碳体积分数随品种而异,一般在0.9以上。
关键词:碳纤维复合材料性能与应用正文一、碳纤维的性能1.1分类根据原丝类型分类可分为聚丙烯腈(PAN)基、沥青基和粘胶基3种碳纤维,将原丝纤维加热至高温后除杂获得。
目前,PAN碳纤维市场用量最大;按力学性能可分为高模量、超高模量、高强度和超高强度4种碳纤维;按用途可分为宇航级小丝束碳纤维和工业级大丝束碳纤维,其中小丝束初期以1K、3K、6K(1K为1000根长丝)为主,逐渐发展为12K和24K,大丝束为48K以上,包括60K、120K、360K和480K等。
1.2性能碳纤维的主要性能:(1)密度小、质量轻,密度为1.5~2克/立方厘米,相当于钢密度的l/4、铝合金密度的1/2;(2)强度、弹性模量高,其强度比钢大4-5倍,弹性回复l00%;(3)具有各向异性,热膨胀系数小,导热率随温度升高而下降,耐骤冷、急热,即使从几千度的高温突然降到常温也不会炸裂;(4)导电性好,25。
C时高模量纤维为775μΩ/cm,高强度纤维为1500μΩ/cm;(5)耐高温和低温性好,在3000。
C非氧化气氛下不融化、不软化,在液氮温度下依旧很柔软,也不脆化;(6)耐酸性好,对酸呈惰性,能耐浓盐酸、磷酸、硫酸等侵蚀。
此外,还有耐油、抗辐射、抗放射、吸收有毒气体和使中子减速等特性。
通常,碳纤维不单独使用,而与塑料、橡胶、金属、水泥、陶瓷等制成高性能的复合材料,该复合材料也具有轻质、高强、耐高温、耐疲劳、抗腐蚀、导热、导电等优良性质,已在现代工业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1.3应用领域由于碳纤维具有高强、高模、耐高温、耐疲劳、导电、导热等特性,因此被广泛应用于土木建筑、航空航天、汽车、体育休闲用品、能源以及医疗卫生等领域。
此外,碳纤维在电子通信、石油开采、基础设施等领域也有着广泛的应用,主要用于放电屏蔽材料、防静电材料、分离铀的离心机材料、电池的电极,在生化防护、除臭氧、食品等领域种也有出色的表现。
中国碳纤维产业存在的问题
我国复合材料在航空领域的应用已有一定基础,拥有原材料的优势。
在树脂基复合材料的两大原材料树脂和纤维中,树脂方面我国与国外差距不大,而碳纤维研发尚存四大难题。
第一,高端碳纤维产业落后。
国产碳纤维目前规模虽达万吨级,产量也有数千吨,但只能用在飞机非承力件和次承力件上,而飞机最关键的承力件所需T800级碳纤还停留在实验室数十千克的水平,大飞机应用尚需依靠进口。
国内碳纤维应用技术和解决方案与国外相比差距较大,比如碳纤维设计载荷的合理取法落后,不能体现碳纤维特性。
第二,碳纤维复合材料部件的一体化成型技术相对落后,难以制造大尺寸部件。
第三,我国自动化工艺如自动铺丝技术等更为落后。
第四,国产高性能碳纤维因设备靠进口、生产效率低而价格高企。
他强调,国内化工企业要以配套大飞机为突破口,合力解决这四大问题。
碳纤维的应用状况主要是利用其"轻而强"和"轻而硬"的力学特性,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军工、体育休闲等结构材料;利用其尺寸稳定性,应用于宇宙机械、电波望远镜和各种成型品;利用其耐疲劳性,应用于直升飞机的叶片;利用其振动衰减性,应用于音响器材;利用其耐高温性,应用于飞机刹车片和绝热材料;利用其耐药品性,应用于密封填料和滤材;利用其电气特性,应用于电极材料、电磁波屏蔽材料、防静电材料;利用其生体适应性,应用于人工骨、韧带;利用其X-光透过性,应用于X-光床板等。
还可以活化成活性碳纤维,应用于各种吸附领域。
当前世界碳纤维有如下发展趋势:产品性能趋向于高性能化;价格将大幅度降低;航天航空和文体用品领域用量稳定增加,民用工业用量增幅较大,已超过前两者。
特别是随着大丝束碳纤维的大规模生产,其价格将不断降低,民用工业用量将继续保持大幅度增加的趋势。
大丝束碳纤维及复合材料低成本高效制备技术
大丝束碳纤维及复合材料低成本高效制备技术随着工业技术的不断进步,碳纤维及其复合材料作为一种重要的结构材料被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汽车、船舶、体育器材等领域。
其中,大丝束碳纤维及其复合材料因其高强度、高模量、耐腐蚀、轻质化等优异性能,成为各领域工程结构中的理想材料。
然而,由于其高成本、复杂的制备工艺等因素限制了其在大规模工业化生产中的应用。
研究人员们不断探索新的技术和方法,以实现大丝束碳纤维及复合材料的低成本高效制备。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介绍大丝束碳纤维及复合材料低成本高效制备技术:1.大丝束碳纤维的特点与应用1.1 大丝束碳纤维的定义和特点1.2 大丝束碳纤维在航空航天、汽车、船舶、体育器材等领域的应用情况2.大丝束碳纤维及复合材料制备技术的发展现状2.1 目前大丝束碳纤维的制备技术及工艺流程2.2 大丝束碳纤维制备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挑战3.大丝束碳纤维及复合材料低成本高效制备技术3.1 新型大丝束碳纤维制备技术研究进展3.2 低成本复合材料增强技术的应用3.3 智能制造技术在大丝束碳纤维及复合材料制备中的应用4.展望4.1 大丝束碳纤维及复合材料低成本高效制备技术的未来发展方向 4.2 大丝束碳纤维在工程结构中的应用前景结语通过以上内容的介绍,我们可以看出大丝束碳纤维及复合材料低成本高效制备技术的重要性和发展前景。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创新,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大丝束碳纤维及其复合材料的制备技术将更加成熟和完善,为工程结构领域的发展带来新的活力和动力。
希望本文的内容能够对相关领域的研究人员和从业者有所启发和帮助,促进大丝束碳纤维及复合材料制备技术的不断创新与发展。
很抱歉,我无法为您提供超过3000字的文章。
我可以为您提供一些关于大丝束碳纤维的低成本高效制备技术的内容点,以供您扩展。
1. 市场需求及挑战:- 随着碳纤维及其复合材料在航空航天、汽车、船舶等领域的广泛应用,对低成本高效制备技术的需求日益增长。
风电叶片用大丝束碳纤维拉挤板的应用现状与挑战
拉挤板生产过程中易形成气泡, 留下孔隙。
维间隙相较方格布间隙更紧密,一定程度降低了
孔隙能在很大程度上减弱拉挤板的剪切强度。 提
树脂流速;同种规格的不同线密度的织物,低线密
高树脂的流动性和碳纤维的分散性、添加填充剂
度纱线由于其直径更细,导流速度较为缓慢,可为
等,可减少拉挤板生产过程中气泡、沟纹的产生,
更好,满 足 拉 挤 成 型 工 艺 的 应 用 需 求。 解 祥 夫
等
据统计,2022 年国内风电叶片主梁用拉挤板
能力约 18 kt / a。 目前,国内风电叶片用拉挤板完
全由国内市场提供。
风电发电机制造商 Vestas 公司 2003 年率先
开发了一种以通用促进剂
复配潜伏型促进剂的双促进剂固化剂,该树脂体
编织的立体纺织技术、缝合增强复合材料技术等。
通常,碳纤维拉挤板中碳纤维含量越高,拉挤
造成浸润不佳形成缺陷,降低拉挤板层间结合。
性能等均会影响碳纤维拉挤板的压缩性能。 拉挤
板中碳纤维弯曲会诱发拉挤板压缩时产生微屈曲
失效,导致拉挤板轴向刚度下降。 碳纤维弯曲与
碳纤维自身压缩模量、压缩强度、直径有关。 压缩
模量更高、直径更大的碳纤维生产的拉挤板的压
缩性能更优。
合更好的纤维上浆剂;二是改善板材二次成型过
程中的层间结合,如开发浸胶更加充分、浸胶速度
2019 年 6 月
中国东方电气集团
2021 年 11 月
有限公司
2023 年 2 月
2021 年 7 月
明阳智慧能源集团
2022 年 6 月
股份公司
2022 年 12 月
上海电气风电集团 2021 年 9 月
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碳纤维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延伸率 (%)
密度 耐腐蚀 (g/cm3) 性
浸透性
均匀度
碳纤维织 物数据
5000 2.35×105 2.1 1.8
单位面积重 量(g/m2)
径向纤维
纬向纤维
220
碳纤维 尼龙线
径向重量比 纬向重量比 碳布宽度
例
例
(mm)
%
%
99
1
610
优 良好 良好 附四:
径向密度 纬向密度
根/cm
根/cm
建筑结 构胶主
业的需求增长较快,将成为碳纤维新的主要应用领域。 碳纤维是一种性能优越的结构材料,具有极高的附加值,自商品化
以来,应用范围已从最初的航空航天、军事部门逐渐向民用领域渗透。 目前已扩展到整个工业民用的多种领域,随着应用研究的不断深入,特 别是在民用方面仍将继续拓宽应用领域,扩大使用量。国外预测碳纤维 除了在航空航天以及体育用品进一步应用外,近年内包括纺织、土木建 筑、交通运输、汽车、能源等领域将会大规模采用工业级碳纤维。
附一:国内主要生产厂家
公司名称
碳纤维原 碳纤维 丝(吨) (吨)
预浸布 (万平 方米)
最终消费 品
华皖碳纤维
600
山西恒天纺织新 200 纤维科技有限公 司
大连兴科碳纤维 有限公司
嘉兴中宝碳纤维
吉林东方神舟碳 纤维
吉林石化公司
山东光威集团 15
厦门扬大碳纤维 有限公司
山西煤化所
20
北京化工研究院
其它
三、我国碳纤维发展史
我国自20世纪60年代开始碳纤维研究开发至今已有近50年的历史, 但进展缓慢,同时由于发达国家对我国几十年的技术封锁,至今没能实 现大规模工业化生产,工业及民用领域的需求长期依赖进口,严重影响 了我国高技术的发展,尤其制约了航空航天及国防军工事业的发展,与 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进程极不相称。所以,研制生产高性能、高质量的 碳纤维,以满足军工和民用产品的需求,扭转大量进口的局面,是当前 我国碳纤维工业发展的迫切任务。
国内外碳纤维发展浅析
国内外碳纤维发展浅析I匾囡圆圈展会与论坛斯坚(辽宁天维纺织研究建筑设计集团有限公司)摘要:本文介绍以聚丙烯腈为原料经高温碳化制成碳纤维及其复合材料在我国的发展与应用,评述与国际先进水平存在的差距,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聚丙烯腈基;干湿法;碳化;高模量按力学性能,可将碳纤维分为高模量、超高模量、高强度和超高强度四种碳纤维;按用途则可分为宇航级小丝束碳纤维和工业级大丝束碳纤维。
其中小丝柬以l K、3K、6K (1K为1000根长丝)为主,现逐渐扩展到12K和24K;而大丝柬是指48K、60K、120K、360K和480K等。
碳纤维不仅可以单独使用,在大多数情况下还能与橡胶、塑料、金属、水泥、陶瓷等制成高性能的复合材料。
该复合材料具有轻质、高强、耐高温、耐疲劳、抗腐蚀、导电、导热等优良性能,尤其在现代工业领域已得到广泛应用。
1国内碳纤维生产情况我国自20世纪60年代开始进行碳纤维的研发与生产,国家制定的“863”、“973”等计划都将高性能碳纤维列入重点科技攻关项目,并取得了明显的成绩。
T300碳纤维产品已实现了全流程国产化,T700与T800碳纤维正开始进入规模化生产或小试阶段,并在研发更高性能的碳纤维、所属材料的制备和关键设备的制造方面,实现了部分技术突破。
近年来,全国各科研院所和企业先后做了大量理论研究和实际应用,生产出一系列性能指标较高的碳纤维及碳纤维复合材料制品,也取得了较为成熟的设计方法和施工经验,为该领域的进一步研发创造了有利条件。
现奎'国内已先后建成或正在筹建的碳纤维生产及复合材料等相关企业有四十余家,其中多家企业已具规模。
江苏恒神纤维材料有限公司在2011年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千吨级全自动碳纤维生产线,建成投产产品也从T300迈向T700等更高领域。
目前已有年产2000吨碳纤维的能力,规划2014年产能达6000吨/年。
沈阳中恒新材料公司力主开发高性能碳纤维项目,计划用5年的时间,建成年产1.25万吨聚丙烯腈基碳纤维原丝项目、5000吨碳纤维项目的碳纤维产业基地。
全产业链共融发展
本次论坛特别设计了四个对话环节,围绕政策支持、轻量化、航天航空、 先进技术研究,邀请来自政府、企业、科研院所的 16 位嘉宾分别从不同角 度为碳纤维产业发展之路把脉、出谋划策,冀望用好各方资源,协同碳纤维 产业链上下游之力,为提升碳纤维产业核心竞争力建言献策。
在政策支持对话环节,蒋士成建议未来国家应在加强基础研究方面继续 给予大力支持,对龙头企业给予重点支持,继续加强应用开发研究,对碳纤 维及制品产业链参与企业在税收政策等方面给予重点倾斜。
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副会长、中国化学纤维工业协会会长端小平,国 家发展改革委员会产业协调司巡视员王东,中国工程院院士蒋士成、俞建勇, 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产业协调司处长李平、材料司原副处长罗其明,中国 化学纤维工业协会副会长贺燕丽、王玉萍,吉林市副市长谢义,吉林化纤 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宋德武等领导嘉宾应邀出席会议。全国碳纤维产业链 上下游企业、高校和研究院所、行业协会、金融投资、媒体等各界代表共 200 余人参加会议。会议由王玉萍主持。
为打造“中国碳谷”,吉林经济技术开发区采取打造创新平台、建设标 准厂房、出台扶持政策三大举措,促进相关资源向基地集聚。未来几年,吉 林经开区将打造“原丝 - 碳纤维 - 复合材料 - 终端制品 - 回收利用”的完 整产业链,力争到 2030 年末,碳纤维原丝产能达到 20 万吨,碳丝产能达到 10 万吨,碳纤维复合材料及制品生产年消耗碳纤维 8 万吨,整体碳纤维产业 实现千亿产值、百亿税收、万人就业,推动战略性新兴材料产业升级,建成“中 国碳谷”。
由于碳纤维复合材料技术和产业的复杂性,对于碳纤维在军民领域的应
业界人士在现场开展交流对接。
用,魏化震建议要军民融合、协同创新,组建国家队。具体来说,国家政策 机制方面,要分工布局、竞争有序、联合发展 ;企业发展战略方面,要明确 定位、协同创新、良性发展 ;技术产品发展方面,要完善体系、强化基础、 创新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础很薄弱,在这方面技术得到解决后,发展就会很快。
记者:将来中国的企业会不会选择国际合作作为发展 道路?
需求将促进碳纤维复材快速发展
记者:中国碳纤维现在发展怎样?存在哪些需要解决的 问题?
谢富原:我觉得国际合作是一个必然要走的道路,但是
这种战略新兴产业国际上想不想和你合作,是一个问题。当 你跟他并驾齐驱时还可能合作,当你望其项背时他是不会 和你合作的。尤其是在这种高端的技术领域里,国外企业不 希望你在高端技术领域超过他,因为这是他的市场,不希望
的发展前沿和最新动态,要在这个领域内多下 工夫。
沈真(江苏恒神碳纤维有限公司研究员):
到目前为止,我国生产仍以小丝束为主,过去 都是围绕航空需要生产复合材料。碳纤维可以 分为两类:一类是主要是用于飞机结构的,这
记者:与其他领域相比,复合材料的科研成 果转化存在哪些难点?
属于战略性物资,国外对我们是禁运的,所以
的生产成本相对较高,在推广过程中遇到了价格的障碍。但
www.cnita.org.cn
中国产业用纺织品行业协会
41
万方数据
大丝束是中国碳纤维复合材料发展的关键
刊名: 英文刊名: 年,卷(期): 非织造布 Nonwovens 2013(2)
本文链接:/Periodical_fzzb201302012.aspx
■●菡函蓝圈_
热点透视
大丝束
是中国碳纤维复合材料发展的关键
正视差距加速发展
记者:我们知道复合材料在航空航天领域
的应用,推进了复合材料产业整体快速发展,相 应的,复合材料发展在军品和军需用品方面有怎 样的意义呢?
已经做得非常精细了。例如有些复合材料的制 品与金属材料相比,重量没有减下来,成本却 上去了,寿命也没有很明显地延长,这些问题 都值得我们这个领域的从业人员高度关注,
这个路程很长。航空领域的应用为其他领域的应用提供了 一些技术基础,但是航空结构的技术不能覆盖工业领域应
用,这方面还需要作很多努力。我对碳纤维复合材料前景是
看好的,将来一定会有一个井喷式的发展。碳纤维复合材料 在汽车领域的应用虽然大家现在很关注,但我认为技术基
成企业良好的经济运行方式,后面的创新也不足,所以这 是一个需要综合考虑的问题。
要抓紧解决。
魏钢(中国航空学会副理事长):应该说, 现在复合材料,尤其是碳纤维复合材料,在航
大丝束是碳纤维复材发展的关键
记者:我国的大丝束生产是怎样的趋势?发 展前景如何?
空产品里的应用越来越广泛。过去我们和国外 有比较大的差距,这些年来差距已经在逐步缩 小,当然缩小不是说没有差距。因为有差距,所 以我要通过这种多种活动了解世界上这个领域
拉动产业发展,才能拉动技术成长。企业的技术创新也需 要资金支持,如果没有一代产品、二代产品的生产销售,形
的发展关键在于能不能做出全寿命成本优于金属结构的产 品,第一步是要做出一些示范性产品,就像飞机结构在发展 过程中做的一样,先做出示范性产品,然后才有可能变成大 规模的应用。波音公司的787飞机运用了50%的复合材料,经 过了40年的努力,低成本化以后才能够得到应用,如果没有 Jg.40年的努力,它不可能成为现在的样子,垂尾应用大概只 用10年就已经实现了,但是机翼、机身的应用经历了30多年,
步,没有产业化,将来我国的碳纤维复合材料
从经济角度和产业升级角度来说,要靠大丝柬 碳纤维,国内目前仍有差距,过去认识不足,随
产品质量和产品效益影响也是非常大的。我 们有些工作还相对粗糙一些。国外很多工作
着认识提高,发展会越来越陕。
中国产业用纺织品行业协会
www.cnita.org.Ci"l
万方数据
■●菡圈蓝固■■
领域只占15% ̄20%。工业领域更多地需要大丝束。大丝束 您认为我们怎样弥合差距。需要多久?
谢富原:这是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这个差距,首先有 技术积累问题,国外搞碳纤维从20世纪四五十年代开始, 到90年代达到高峰期,经历了几十年的发展,技术沉淀和 技术积累使他们的技术得到了快速发展。中国的碳纤维事 业虽然起步很早,但是因为在国家政策、产业化、应用方面 关注不够。这也和当时国内的经济形势有关。当时国内的经 济发展也没有达到这么高的需求,所以虽然发展的时间很 长,但是投入的资金、政府的支持和相应的人才培养、技 术积淀都有很大差距,这就需要方方面面给予支持,而且 需要一定的时间,尤其是在应用研究方面要加大投入。国 内碳纤维现在标称的生产能力是年产5万吨左右,但实际 上我们现在每年消耗国产纤维的能力不到1000吨。这么大 的生产产能,这么小的消耗能力,显然存在很大的差距,只 有打开应用市场以后,当消耗量、使用量很大的时候,才能
谢富原(中航复合材料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中国的碳 纤维事业刚刚起步,从长远来讲有一个很好的前景,从趋势 分给你。
来讲是乐观的,因为从未来的预测来讲,复合材料在工业领 域、航空领域、娱乐领域、生活领域都会得到很好的应用,
未来的用量是很大的。
(转载《中国航空报》)
但目前因为应用没打开,所以发展很困难。另外碳纤维
我们过去抓得比较多,现在的重点也是这个方 向;另一类是在工业应用领域内的低成本碳纤
魏钢:复合材料和金属材料不同。金属材 料只要经过加工,就变成产品了。复合材料, 比如说碳纤维丝,最终变成飞机、发动机的零 部件,转化过程比较长,这个转化过程对最终
维,过去重视不太够,现在开始得到重视,大家
都在往这个方向努力,但是这些工作才刚刚起
热点透视
记者:在这方面我们要赶上世界先进水平要多久?需要 做些什么?
我相信未来的发展中,以中国人的智慧,会解决这些问题。
记者:我们现在可以看到我国和国际先进水平还有差距, 沈真:我认为有两个问题。航空用的战略性物资,过去 主要Rff300,现在国内基本上已经形成产业化生产,而且也 得到应用了。更高档次如T800,我们已经做出来了'但离大规 模生产还有距离,T800是将来航空结构用的主流材料。对于 工业领域使用的大丝束来说,现在是起步’随着工业领域对 复合材料的需求增加,我想会发展很快。现在最大的问题是 怎样推广应用到工业领域。这方面大家都在努力,从国内到 国外,碳纤维复合材料应用在工业领域是占大多数的,航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