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资本运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绪论

本文通过对企业资本运作的含义、目标、运作的方式以及现状、误区、存在的问题的阐述,提出了相关的对策。通过研究发现我国企业资本运作出现了一些问题,其主要有企业兼并重组的问题、股份制改造在运用中的问题和企业的融资偏好问题。同时发现其还存在一些误区,如盲目追求企业规模、以为规模就是经济、认为发行股票筹集的资金成本低,不考虑长期获利性、重视资本运营,轻视生产经营等主要问题等等。严重阻碍了公司的发展。给公司的正常运行造成了诸多不利的影响。在研究分析的基础上,就如何更好的进行企业资本运作,有助于推动公司发展提出了一些对策。

2企业资本运作的含义和目标

资本运作热火朝天很多年了,但是到底什么是资本运作?资本是企业的“血液”,资本运作是指对企业可支配的资源和生产要素,进行运筹谋划和优化配置,以实现最大限度的资本增值目标。资本运作是一门综合的科学和艺术,各个门类无其不包,它推动着当前经济成规模、成规范、合理配置资源的向前发展。成功的资本运作,可以使一个濒临倒闭的企业起死回生;失败的资本运作,甚至可以导致资产上亿的企业面临破产。

2.1企业资本运作的原则

围绕企业的核心能力(核心技术、核心生产过程)进行资本运作,这一原则为企业的内部资源整合和外部资本运作提供了方向。

2.2企业资本运作的战略方向

资本运作通过兼并重组、风险投资和发行股票等方式从企业外部筹资,资本运作的主要战略有:企业兼并、股市融资(国内主板市场上市、境外造壳海外上市)、风险投资战略。

3企业资本运作的方式

3.1企业兼并和重组

企业收购兼并行为是指一家企业以资金、证券或其他形式购买取得其他企业的部分或全部资产或股权,以取得对该企业的控制权的一种经济行为。它能清晰地说明所有资本运作活动,包括产权交易、资产重组、联合、合并等形式的实质,所以企业并购是资本运作的核心内容。企业兼并主要有四种形式:第一,承担债务式,即在资产与债务等价的情况下,兼并方以承担被兼并方债务为条件接收其资产;第二,购买式,即兼并方出资购买被兼并方企业的资产;第三,吸收股份式,即被兼并企业的所有者将被兼并企业的净资产作为股金投入兼并方。成为兼并方企业的一个股东;第四,控股式,即一个企业通过购买其它企业的股权达到控制该企业控股的目的,从而实现兼并。在企业兼并重组过程中应坚持以下原则:企业兼并重组本着双方自愿协商的原则进行,不受地区、所有制、行业和隶属关系的限制;企业兼并和重组必须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要求,符合国家产业政

策的发展需求,通过兼并重组实现双方的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以提高经济效益为根本目的;兼并方有承担被兼并企业的债务和向被兼并企业增加资金投入的义务;兼并活动不得损害社会公共利益和债权人和职工的权益,必须在公平的环境下进行;兼并重组活动应符合现代企业的发展要求,通过对各自先进企业文化和优秀管理理念的融合,建立起高效的企业管理体系。通过资产重组或产权重构,最终实现企业资源的优化配置,实现资本利润的最大化。

3.2企业融资

融资运营是企业资本经营的重要手段之一。现代企业的融资方式包括内源融资、外部股权融资、债权融资等。按照企业资本结构理论,由于在市场上不可避免的存在着信息不对称的情况和高额的代理成本,从企业价值最大化目标出发,出于节省成本和降低风险的考虑,企业进行融资应按照如下顺序进行选择:首选内源融资,银行借款次之,发行债券再次,最后考虑外部股权融资。

3.3股份制改造

股份制改造是企业资本经营顺利进行的必要构件与前提。首先,通过股份制改造可以实现资源优化配置,提高企业的经营效率;其次,只有通过股份制改造,才能对企业产权与组织制度、经营方式与经营理念进行有效变革,为企业更深层次的资本经营奠定基础,以适应现代市场竞争日益深化的需要。

3.4风险投资战略

风险投资是指为获取高技术成功的巨大收益,而愿冒一定风险将资本以股权形式投入到成长中的高技术风险企业,并参与风险企业的创建与管理,待风险企业成熟后出售股权,收回投资的一种新型投资机制。风险投资是科技成果转化的催化剂,也是高科技产业迅猛发展的启动器。由于科技的研究开发及转化所费过高,且周期漫长,特别是投资风险过高,使许多企业望而却步。风险资本市场既是高科技企业的融资渠道,也是风险投资有效退出的渠道。

风险资本独特的运作机制是针对新生高新技术企业高度的信息不对称和信息不完全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其高度组织化、理性化和程序化的运作过程及其治理结构己成为现代金融工程中一个重要的资本运作模式。企业应该了解风险投资投入于创业企业的运作过程,以便更好地做出投资决策,一般分为以下六个阶段:(1)寻找投资机会。风险投资承担着投资项目的技术开发和市场开拓的风险,为了最大限度地降低这种风险,风险投资对项目的筛选,评审非常严格,并通过深度介入项目的管理来帮助企业获得生机。(2)筹集风险投资。风险资金有多种来源,包括公司退休基金、公共退休基金、捐赠基金、银行控股公司、富有家庭和个人、保险公司、投资银行及部分非银行金融机构。(3)产生交易流程、识别有潜力的创业企业。对创业者的素质、产品市场预期、技术的可行性、公司管理等因素进行认真、详尽地考察,从大量寻求风险投资支持的创业企业中挑选出真正有潜力的企业。(4)评估、谈判、达成交易。创业企业提出项目计划书和前景预测,如风险投资家对申请项目做出肯定的技术经济评价,则双方就具备了谈判的基础。谈判要解决的问题主要有:出资数额和股份分配、企业组织结构和职务安排、双方权力和义务的界定、投资者推出权力的行使。(5)共同合作、共创价值。合同签订后,风险投资家与创业企业就站在一条船上,需共同合作去解决众多问题,包括:制定发展战略、建立有获利的董事会、聘请外部专家、吸收其他的投资者以及监督与控制。(6)策划、实施退出战略。退出是风险投资的终极目标,是风险投资成功与否的关键,只有退出风险投资才能流动起来,收益才能真

正实现,退出方式主要有三种:公开上市、被兼并收购、清算。

针对上述风险资金的投入企业的过程,作为主体企业应有相应的资本运作措施。

4企业资本运作的现状和误区

我国第一起二级市场资本并购案从“宝延”风波开始,拉开了我国上市公司资本运作的序幕。此后,股权转让、兼并、资产置换等频繁发生,买壳、借壳上市更是达到趋之若鹜。许多企业开口必谈资本运作,并把它当成现代管理的真谛,直至现在,还有众多企业经营者把战略目标定位上市。目前,国内上市公司主要存在以下认识:

4.1为上市融资而融资

许多公司不是立足于自身产业的发展,而是片面追求上市,使上市公司成为稀缺的资源,加大上市成本。在资本市,连年亏损的上市公司成了未上市公司追求的“壳资源”,可以高价转让。而上市后,资金在自身产业没有投资机会,擅改募集资金用途,甚至挪用募集资金炒股。

4.2盲目追求企业规模

部分企业把资本运营目标定位地单纯追求企业规模上。他们不考虑产业的关联性、互补性,以及未来的市场潜力和资源的供应情况,不加选择地联合、兼并了一些企业,组建了一些跨地区、跨行业的企业集团。更严重的是,有些企业集团,实际上搞的只是有名无实的联合、兼并,而企业的组织结构和形式根本没有调整,资产、技术、产品没有进行合理的重组、调配和更新。

4.3认为发行股票筹集的资金成本低,不考虑长期获利性

目前众多上市公司大股东上市后,为了回收资金,不考虑上市公司的长期发展,竭泽而渔,把利润分光吃净,结果留给上市公司严重财务隐患和经营风险,形成了远期的筹资风险和成本。

4.4以资本运作为幌子进行资产重组

实际是为二级市场炒作制造概念。部分上市公司通过兼并、收购或直接投资等手段来制造题材,竭力表现出企业蒸蒸日上的发展势头,并通过炒作这些题材使企业的股票价格飙升,从中谋取暴利,并以此做为企业的经营之道,而忽视企业的产业发展的持续性。

4.5以为规模就是经济

许多公司盲目通过资本运作来扩大规模经济、多元化经营和低成本扩张。企业购并、资产重组,必然使企业的资产规模和经营规模扩大。但规模经济要求企业的经营能够成为一个整体系统地发展,简单地将两类资产业务叠加在一起并不能形成一个系统规模,因此规模效应无从谈起,反而易形成内耗。

在利用资本运营手段搞好企业改革过程中,不少企业经营者误解了规模经济的内涵。特别是一些稍大但并不强的企业,企图通过无限制地扩大企业经济规模实现规模经济,使自己走出困境。从现代理财学观点看,考察企业的规模经济主要可以从这样几方面着手:①科学的生产纲领的测算;②低廉的管理成本;③对技术创新的限制程度,或者说技术创新潜力的大小。如果组建的大企业集团对技术进步于产业创新失去兴趣,凭借市场壁垒,依靠垄断定价获取利润,这就意味着丧失规模经济的效能。在当今的信息时代,规模对企业资本运营的成功并不起决定作用,大企业并不一定具有规模经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