碾压试验总结报告

合集下载

土方碾压试验成果报告

土方碾压试验成果报告

土方碾压试验成果报告一、试验背景土方碾压试验是为了评估土方碾压作业的效果以及评估土方碾压机的性能而进行的。

土方碾压是一种常见的土方工程施工方式之一,通过使用土方碾压机对挖掘出来的土方进行压实,使土方达到一定的密实度,从而提高土方工程的稳定性。

二、试验目的本次试验的主要目的为:1.评估土方碾压操作的效果;2.评估不同碾压方式对土方密实度的影响;3.评估不同土质条件下的碾压效果;4.评估土方碾压机的性能和适用性。

三、试验方法1.客观评估法:通过使用土方碾压机对一定面积内的土方进行碾压作业,然后对碾压前后的土方进行密实度测定,从而评估碾压操作的效果。

2.对比试验法:选取不同的碾压方式和土质条件进行试验,通过比较不同条件下的碾压效果,评估不同条件对土方密实度的影响。

3.实测法:通过对土方碾压机的性能参数进行实测,包括碾压力、振动频率、振动幅度等,评估土方碾压机的性能和适用性。

四、试验结果1.客观评估结果:通过对碾压前后的土方进行密实度测定,发现碾压操作能够显著提高土方的密实度,平均提高了30%以上。

证明碾压操作对土方的密实度有显著的提升效果。

2.对比试验结果:通过对比不同碾压方式和土质条件下的碾压效果,发现不同碾压方式对土方密实度的影响较小,但是在较松散的土质条件下,碾压效果更为明显。

3.实测结果:通过实测碾压机的性能参数,发现该碾压机具有较大的碾压力、较高的振动频率和适中的振动幅度,适用于一般的土方碾压作业。

五、试验总结通过本次试验,我们得出以下结论:1.土方碾压操作能够显著提高土方的密实度,从而提高土方工程的稳定性。

2.不同碾压方式和土质条件对土方密实度的影响较小,但在较松散的土质条件下,碾压效果更为明显。

3.本次试验的土方碾压机具有较好的性能,适用于一般的土方碾压作业。

4.未来可进行更多的试验,以验证本次试验的结论,并根据实际工程需要对碾压机进行进一步改进。

1.XXX.《土方工程施工规范》[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XX年。

06 碾压试验报告

06 碾压试验报告

碾压试验报告为保证堤身填筑碾压质量, 为堤身填筑的全面施工提供碾压依据和控制参数。

征得项目办及监理部同意, 我部于2008年7月20日对BY4+380~+500段做碾压试验工作, 并以最短的时间完成了各种试验参数的收集整理工作, 为以后整体施工的开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一、碾压试验目的1.为了核查土料压实后是否能够达到设计压实干密度值;2.检查压实机具的性能是否满足施工要求;3.选定合理的施工压实参数、铺土厚度、土块限制直径、压实方法和压实遍数;4.确定有关质量控制的技术要求和检测方法。

二、碾压试验场地的布置碾压试验在BY4+380~+500段堤基范围内进行, 试验前将此段堤基平整清理, 并将表层压实至不低于填筑堤身设计要求的密实程度;试验场地的安排:1.BY4+380~+400段按30cm填筑, 碾压遍数按静压1遍, 振压3遍, 再静压1遍控制。

2.BY4+400~+420段按40cm填筑, 碾压遍数按静压1遍, 振压4遍, 再静压1遍控制。

3.BY4+420~+440段按40cm填筑, 碾压遍数按静压1遍, 振压5遍, 再静压1遍控制。

4.BY4+440~+460段按50cm填筑, 碾压遍数按静压1遍, 振压6遍, 再静压1遍控制。

5、BY4+460~+480段按60cm填筑, 碾压遍数按静压1遍, 振压6遍, 再静压1遍控制。

6、BY4+480~+500段按60cm填筑, 碾压遍数按静压1遍, 振压7遍, 再静压1遍控制。

三、施工机械的配置铺料现场采用T140推土机, 碾压采用18T振动羊足碾进行。

四、碾压检测方法及检测项目1.碾压检测方法根据场地划分的不同段落及厚度进行现场铺料。

铺料过程中捡除超过15cm粒径的石块, 并保证大、小料分布均匀, 无大料成堆集中离析现象。

铺料结束后, 利用推土机依据提前标划好的厚度灰堆分段进行整平, 整平结束后利用18T振动羊足碾进行碾压, 碾压时, 第一遍先不开振动静压, 以保证填料表面平整度, 然后先慢后快, 由弱振至强振。

碾压实验报告

碾压实验报告

碾压实验报告1. 引言本报告旨在分析和总结我们进行的一项名为“碾压实验”的研究。

我们通过一系列实验来了解碾压对材料的影响,以及在不同条件下的结果和变化。

这项实验对于理解材料力学行为以及应用于工程和建筑领域具有重要意义。

2. 实验目的我们的实验目的是通过模拟碾压过程,研究不同条件下材料的力学行为,并探讨碾压对于材料的影响。

具体而言,我们关注以下几个方面:•碾压对材料的强度和稳定性的影响•碾压对材料的变形和形状的影响•碾压操作参数对结果的影响3. 实验方法3.1 材料选择我们选择了一种标准的混凝土材料作为实验对象。

混凝土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建筑和基础设施领域的材料,对于研究碾压过程具有重要意义。

3.2 实验装置和参数我们设计了一台模拟碾压过程的装置,该装置由一个碾压轮和一个可调节的压力系统组成。

我们根据实验目的,对碾压操作参数进行了调整,包括碾压轮的直径、压力大小和碾压速度。

3.3 实验步骤我们按照以下步骤进行了碾压实验:1.准备混凝土样品并保持其湿润。

2.将样品放置在碾压装置下方。

3.根据实验设计,设置碾压操作参数。

4.启动碾压装置,开始碾压过程。

5.持续记录碾压过程中的数据,包括碾压轮施加的压力、样品的变形情况等。

6.根据需要,进行多次实验以获取更多数据。

4. 实验结果与讨论我们根据碾压实验获得的数据进行了分析和讨论。

以下是我们观察到的一些主要结果:1.随着碾压轮施加压力的增加,样品的抗压强度也增加。

这表明碾压对于提高材料的强度是有效的。

2.碾压过程中,样品会发生塑性变形,形状也会发生改变。

通过调整碾压参数,我们可以控制样品的形状以适应特定的工程需求。

3.碾压速度对于样品的变形和形状影响较大。

较高的碾压速度会导致更大的变形和形状改变。

4.在碾压过程中,我们观察到样品的稳定性逐渐增加。

这意味着碾压对于提高材料的耐久性和稳定性也是有益的。

通过对实验结果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结论:碾压是一种有效的工艺方法,可用于提高材料的强度、稳定性和耐久性。

土方填筑碾压试验成果报告

土方填筑碾压试验成果报告

土方填筑碾压试验成果报告摘要:本报告通过对土方填筑碾压试验的设计、施工和监测过程进行详细描述,总结出土方填筑碾压试验的成果与经验。

试验通过对填筑碾压机的选择、填筑区域的准备、施工工艺的优化以及填筑土方的质量控制等方面进行探索,最终得出了一系列有关土方填筑碾压试验的成果和结论。

一、试验目的及背景:二、试验设计:1.试验地点: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填筑区域进行试验。

2.碾压机选择:根据试验目的,选择了适用的碾压机,并进行合理的调整和优化。

3.填筑土方准备:在试验前对填筑区域进行整地和预处理,以保证填土的均匀性和一致性。

4.施工工艺:根据试验目的和现场条件,制定了合理的施工工艺和碾压参数。

5.土方质量控制:通过定期取样进行实验室测试,监测土方填筑的质量指标。

三、试验过程:1.初次碾压:首先进行了一次初次碾压,以消除土方的间隙和提高填筑层的密实度。

2.次数碾压:根据试验设计,进行了不同次数的碾压试验,以比较填筑层的密实度和强度的变化。

四、试验结果及分析:1.碾压参数对填筑土方的影响:通过试验数据的分析和比较,得出了填筑碾压机参数对填筑土方密实度和抗剪强度的影响关系。

2.施工工艺的优化:根据试验结果,对施工工艺进行了优化,提出了各个环节的改进方法。

3.土方质量控制:通过对填筑土方的取样和实验室测试,监控了土方填筑的质量指标,为后续工程提供了保障。

五、试验结论:通过土方填筑碾压试验,得出以下结论:1.碾压机的选择和参数调整对填筑土方的密实度和强度影响显著。

2.施工工艺的合理优化可提高填筑层的密实度和强度。

3.对填筑土方的质量进行有效的监测和控制,有助于工程质量的保证。

六、经验总结:通过本次试验,总结出以下经验:1.碾压机的选择需根据试验目的和填筑环境进行合理优化。

2.施工工艺的优化可根据试验数据和实际需求进行调整和改进。

3.土方质量控制需要定期取样并进行实验室测试,以确保填筑土方的质量指标达标。

七、展望:基于本次试验成果和经验,将进一步深入研究土方填筑碾压参数对工程质量的影响,以提高土方填筑工程的施工效果和工程质量。

碾压试验报告范文

碾压试验报告范文

碾压试验报告范文一、测试目的碾压试验旨在评估碾压机的性能指标,包括碾压效果、碾压速度、移动性能等,以确定其适用范围和优化设计。

二、测试装置与方法1.测试装置:标准碾压机、测试地面、测量仪器(包括测速仪、测压仪、测量尺等)2.测试方法:a.确定测试地面,保证其平坦度符合测试要求。

b.将碾压机放置在测试地面上,启动并调整至工作状态。

c.进行碾压测试,记录碾压机的工作参数和测试结果。

d.对不同参数进行分析和比较,得出评估结论。

三、测试内容与结果1.碾压效果测试:a.选择不同材料(如土壤、沥青等)进行碾压测试,并记录碾压前后的厚度、密度等参数。

b.根据测试结果,评估碾压机对不同材料的碾压效果,如压实程度、稳定性等。

2.碾压速度测试:a.设置不同碾压速度(如慢速、中速、快速等),进行相同材料的碾压测试。

b.记录测试时间和碾压效果,根据测试结果评估不同速度下的碾压效率和质量。

3.移动性能测试:a.测试碾压机的前进、后退、转弯等移动性能,记录其灵活性和稳定性。

b.对不同移动方式进行评估,确定碾压机的适用环境和工作场景。

四、测试结果与分析1.碾压效果:经过碾压测试,碾压机对土壤和沥青的压实效果良好,压实程度达到标准要求。

且碾压后的材料密度较高,稳定性较强。

2.碾压速度:不同速度下的碾压效果相对稳定,但慢速碾压的压实效果稍好于快速碾压,速度过快容易导致碾压质量下降。

3.移动性能:碾压机的前进、后退、转弯等移动性能良好,能灵活应对各种工作场景。

在崎岖地形和狭窄空间中,其稳定性较强。

五、结论与建议根据测试结果和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碾压机的碾压效果良好,适用于土壤和沥青等材料的压实工作。

2.在碾压速度选择上,应根据实际情况合理选择,慢速碾压效果较佳。

3.碾压机具有良好的移动性能,适用于各种地形和工作环境。

基于以上结论,提出以下建议:1.在使用碾压机时,应根据不同材料的特性和要求,选择合适的碾压参数。

2.对于需要高质量碾压的情况,建议选择慢速碾压,并适时调整碾压参数。

冲击碾压试验总结报告

冲击碾压试验总结报告

冲击碾压试验总结报告高速公路路堤冲击压实(补强)试验报告一、试验目的:对已成型的土方路堤进行冲击压实,能有效地减少路堤土体的沉降、提高路堤的施工质量,并根据试验段压实的实际效果,通过检测压实度及沉降量,确定压实度达到97%所需的压实遍数。

二、试验路段:桩号:K6+560~K6+660长:100米宽:37.88米填土高度:5.5填土来源:K6+370右侧取土坑五、施工工艺及检测:1、本试验段采用山东泰安“亚洲象”为牵引主机,YCT—20压实机一套。

行车速度10~12公里/小时,实际碾压速度8~10公里/小时。

碾压遍数的确定:按合同中规定,冲击压实机冲碾遍数确定,是指冲击压实机往返一圈,碾压3.2米宽,轮迹布满碾压表面为一遍,从右至左依次排列进行碾压,碾压2遍后又从左至右依次排列进行碾压,依次进行替换。

2、施工工艺流程图施工准备→施工放样→冲击碾压→压实度检测→合格→沉降量测量3、试验检测方法:每个测点按0~20cm,20~40cm分层检测,碾压后的上层测点先除去碾压后上层浮土,再进行检测,然后再检测下一层的压实度。

采用灌砂法检测各测点不同碾压遍数(0、10、15、20)下的压实度。

4、竖向沉降观测:用高精度水准仪测量压实遍数(0、20)下的高程。

六、试验过程:早上8:15进行冲击碾压于11:00碾压10遍完毕,现场监理工程师要求进行压实度检测。

下午14:10由试验监理现场旁站进行压实度试验。

早上8:00,根据现场监理工程师的要求再碾压5遍(15遍)于9:00碾压完毕,此时进行压实度检测,由现场监理工程师及试验监理工程师现场旁站进行压实度试验。

根据碾压15遍后的压实度,再增加5遍(共20遍)现场监理工程师全过程进行旁站进行冲击碾压及压实度试验,此时检测压实度合格。

七、竖向沉降量检测布点图及方法:八、试验结果:(1)、原材料试验结果:表附后(2)、竖向沉降量:附后(3)、压实度:不同冲击碾压遍数的平均压实度附后。

水利工程土方碾压试验总结报告

水利工程土方碾压试验总结报告

水利工程土方碾压试验总结报告这次的水利工程土方碾压试验,说起来还真是个不小的挑战,感觉像是打了一场硬仗,既紧张又有点儿刺激。

试验过程一开始,大家心里都没底,毕竟土方这种东西,怎么说呢,有时候它硬得像石头,有时候又软得像豆腐。

说得直接点,就是根本不知道它到底能不能经得住碾压这套操作。

你知道,我们这帮子人最怕的就是“看似没事,结果一塌糊涂”。

哎,谁叫我们干的就是这种“风险高、责任大”的事呢!可不,想着要用碾压机器把这些土方搞定,简直就是一场“激烈的较量”。

说到碾压试验,其实就是用碾压机对土方进行一定的压实,看它能不能稳定、牢固地保持住原来的状态。

怎么说呢,就是看看这些土能不能在咱们后续的工程建设中,稳稳当当地待着,不会出现塌方或者地基沉降啥的。

这种试验,一开始真是让人心里发慌,毕竟土方要是不给力,后面的工程就得全部重来,想想都头疼。

于是,试验之前,大家都绷紧了神经,拿着仪器,检查这、查那,生怕漏掉什么关键的细节。

不过,也不是一开始就那么紧张。

慢慢地,咱们才发现其实它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可怕。

碾压机启动的时候,整个现场嗡嗡的,好像开了一辆大卡车一样的声音在四周回响。

地面上的土方在机器的压迫下,像受了委屈的孩子,硬是被压实了。

可是!这过程可不像想象中那么简单。

碾压机一压下去,表面看似没啥问题,但仔细一看,才发现某些地方还是不够紧实,回弹力太强,感觉就是土方有点儿“顽皮”,总是不愿意老老实实地待在那儿。

哎,这就需要技术人员的高超操作了。

他们就像是调皮捣蛋的孩子的家长一样,不断调整碾压机的压强,试图让这些“顽皮”的土方安分下来。

经过几次的调整,终于找到了一个合适的力度,地面上的土方开始有了“松弛”的迹象。

对了,别看这些土方看上去没啥大不了的,但它们的“脾气”真不是一般的古怪。

好比是这块土,按理说压下去应该平整,但偏偏某些地方总是微微隆起,压下去后又回弹,就像是个小姑娘,心情不好的时候死活不肯听话。

说实话,最让人紧张的不是碾压机的工作,而是那些土方的“脾气”。

碾压试验成果报告

碾压试验成果报告

碾压试验成果报告一、实验目的本次碾压试验的目的是通过测试碾磨机对不同材料的研磨效果,分析并评估该碾磨机的性能和适用范围。

二、实验方法1.确定实验材料:选择不同硬度和粒度的材料进行测试,包括硬度较低的塑料颗粒和硬度较高的金属颗粒。

2.设定碾磨参数:根据实验要求,设置适当的碾磨压力、速度和时间。

3.进行碾压试验:将实验材料放入碾磨机中,并启动碾磨机进行研磨,记录下实验过程中的相关数据。

4.分析测试结果:根据测试数据,对碾磨效果进行分析,并评估该碾磨机的性能和适用范围。

三、实验结果经过测试,得到了以下实验结果:1.软质塑料颗粒:在适当的碾磨参数下,碾磨机对软质塑料颗粒的研磨效果良好,能够将颗粒较快地研磨成所需的细颗粒。

2.硬质金属颗粒:由于硬质金属颗粒的硬度较高,需要较大的碾磨压力和时间才能达到所需的研磨效果。

四、分析与评估根据实验结果的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该碾磨机适用于研磨不同硬度和粒度的材料,但在处理硬质材料时需要较大的碾磨压力和时间。

2.碾磨机的研磨效果与所选用的碾磨参数密切相关,不同材料需要不同的参数来达到最佳的碾磨效果。

3.碾磨机在研磨软质塑料颗粒方面表现出较好的性能和效果,可以满足实际应用中的要求。

综上所述,根据本次碾压试验的结果和分析,该碾磨机在研磨不同硬度和粒度的材料方面表现出良好的性能和效果,并具有一定的适用范围。

在实际工作中,可以根据不同材料的特性和研磨要求,合理调整碾磨参数,以优化碾磨效果。

同时,还可以进一步研究和改进碾磨机的结构和工艺,提高其研磨性能,满足更广泛的应用需求。

最后,需要注意的是在使用碾磨机时要注意安全操作,确保人身和设备安全。

碾压实验报告

碾压实验报告

碾压实验报告碾压实验报告引言碾压技术在现代建筑工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通过施加压力来改变物体的形状和性质,碾压能够使土壤更加坚实稳定,提高建筑物的承载能力。

本实验旨在研究不同碾压参数对土壤密实度和承载能力的影响,以提供实际工程中的参考依据。

实验设计本实验选取了三种不同类型的土壤样本,分别为黏土、砂土和混合土。

每种土壤样本分别进行了三组实验,以保证结果的可靠性。

实验参数包括碾压次数、碾压速度和碾压压力。

通过改变这些参数,我们可以观察到不同条件下土壤的变化情况。

实验步骤1. 将土壤样本放置在碾压设备下方的平台上。

2. 根据实验设计确定碾压次数、碾压速度和碾压压力。

3. 启动碾压设备,进行碾压操作。

4. 每次碾压结束后,使用密实仪测量土壤的密实度。

5. 重复以上步骤,直到完成所有实验组合。

实验结果通过对实验数据的分析,我们得出了以下结论:1. 碾压次数对土壤密实度的影响随着碾压次数的增加,土壤的密实度逐渐提高。

这是因为碾压次数的增加可以使土壤颗粒更加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减少孔隙空间,从而提高土壤的密实度。

2. 碾压速度对土壤密实度的影响较低的碾压速度可以更好地将土壤颗粒压实在一起,从而提高土壤的密实度。

然而,当碾压速度过高时,土壤颗粒无法充分接触和结合,导致密实度的下降。

3. 碾压压力对土壤密实度的影响碾压压力的增加可以显著提高土壤的密实度。

较高的压力可以使土壤颗粒更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填充孔隙空间,从而增加土壤的密实度。

4. 碾压参数对土壤承载能力的影响通过实验数据的分析,我们发现碾压参数的变化对土壤的承载能力有着明显的影响。

适当的碾压次数、速度和压力可以显著提高土壤的承载能力,从而保证建筑物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结论本实验研究了碾压技术在土壤密实度和承载能力方面的应用。

通过改变碾压次数、速度和压力等参数,我们可以有效地提高土壤的密实度和承载能力。

这些结果对于实际工程中的土壤处理和建筑物基础设计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土方填筑碾压试验成果报告

土方填筑碾压试验成果报告

土方填筑碾压试验成果报告一、试验目的本次试验的目的是通过对土方填筑碾压试验的开展,验证其在工程施工中的应用效果。

通过试验结果的分析,得出对填筑碾压的合理施工方案,为土方工程的设计和施工提供科学依据。

二、试验内容本次试验采用的是地市一个土方填筑项目,试验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土方填筑碾压前后的土方密度变化、填筑后土方的稳定性分析、填筑碾压的施工工艺、填筑碾压的适宜性等。

三、试验方法1.所用材料本次试验使用的填筑材料为土方,通过对现场土质的取样分析,确定了其物理性质和力学性能。

2.碾压设备本次试验使用的碾压设备为振动碾压机,可以根据土方填筑厚度和碾压力进行调整,以达到最佳填压效果。

3.试验方案在选定的试验区域内,进行土方填筑工程。

首先对土方进行剖面测量,得出土方填筑的厚度,然后进行碾压施工。

施工过程中采集不同阶段的土方密度数据和碾压力数据,并进行记录。

四、试验结果分析1.土方密度变化通过对碾压前后的土方密度进行比较,可以看出碾压对土方的密实度有一定的影响。

在试验过程中,随着碾压次数的增加,土方的密度逐渐增大,但增加率逐渐降低。

这是因为初次碾压能够较快地提高土方的密实度,但随着后续碾压次数的增多,由于土方颗粒对碾压压力的抵抗增加,碾压效果逐渐减弱。

2.土方稳定性分析通过对填筑碾压后土方的稳定性分析,得出碾压后土方的抗剪强度和抗压强度都有一定的提高。

这是因为碾压能够使土方颗粒间的接触更紧密,减少土方颗粒的滑移,提高整体的稳定性。

因此,填筑碾压是一种增强土方稳定性的有效方法。

3.施工工艺分析试验结果表明,采用逐层填筑-碾压的施工工艺能够获得更好的填筑效果。

在实际施工中,首先对土方进行初步填筑,然后使用碾压机进行碾压。

当土方填筑达到一定厚度后,再进行后续的填筑和碾压。

这样可以保证填筑层与下方土层的紧密结合,提高土方整体的稳定性和强度。

五、适宜性分析通过试验结果可以得出,填筑碾压在土方工程中是一种适宜的施工方法。

碾压试验报告范文

碾压试验报告范文

碾压试验报告范文一、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通过对碾压机进行试验,评估其工作性能和效果,以便为使用者提供参考和选择依据。

二、实验器材1.碾压机:本实验使用型号为XX的品牌碾压机。

2. 钢筋:直径为10mm的钢筋。

3.原材料:混凝土配合比按照标准配制。

三、实验步骤1.将钢筋按照设计要求布置在试验区域。

2.将混凝土按照标准配合比浇筑至试验区域。

3.启动碾压机,进行碾压作业。

4.观察碾压机的工作状态并记录相关数据。

5.对碾压后的混凝土进行质量检测。

四、实验结果分析1.碾压机的工作状态:在试验过程中,碾压机的工作状态良好,运行平稳,没有出现明显的异常情况。

2.碾压机的工作性能:根据实验数据分析,碾压机能够对混凝土进行有效的压实作业,使其具有较高的密实度和坚固性。

3.混凝土的质量检测:经过碾压后,混凝土的质量得到有效提升,符合设计要求。

五、实验结论通过本次碾压试验,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碾压机具有良好的工作性能和稳定性,能够满足混凝土压实的需求。

2.碾压后的混凝土质量得到有效提升,具有较高的密实度和坚固性。

3.碾压机在工程施工中具有重要作用,可以提高混凝土的使用寿命和耐久性。

六、实验改进意见为了进一步优化碾压机的工作性能,提升混凝土质量,以下改进措施可以被考虑:1.确保碾压机的维护保养工作得到及时并且有效的进行,以保证其正常的工作状态。

2.可以针对不同混凝土配合比和工程要求,调整碾压机的工作参数,以获得更好的工作效果。

3.进一步研究碾压机与混凝土的作业配合性,优化碾压过程中的工作方式和策略,提高工作效率。

七、实验注意事项1.实验过程中应注意碾压机的安全操作,保证人员安全。

2.实验结束后,及时对碾压机进行清洁和维护,以保养好设备。

3.实验过程中,应注意记录和保存相关数据和实验材料,以备后续分析和参考。

1.碾压机使用手册,XX公司,20XX年。

2.混凝土工程施工规范,XX出版社,20XX年。

以上即为碾压试验报告。

冲击碾压试验段总结报告

冲击碾压试验段总结报告

路基冲击碾压试验段施工总结(K601+440~K601+740段)一、试验段的目的、意义根据设计图纸及路基施工技术规范要求,在特殊地段路堤施工前应进行试验段施工,以确定相关施工工艺参数来指导和控制大面积的工程施工。

通过试验段的施工,能确定所使用的机械冲击碾压几遍地基能达到要求的压实度;能确定所使用的冲击碾压压路机在那种行驶速度下的冲击效果最佳;通过使用冲击压路机碾压,提高路基压实度、提高路基整体强度以及减少高填方路基工后沉降,保证路基施工质量。

二、试验段工程概况试验段里程位置为K601+440~K601+740段,该段路基设计填高2.5m,按照设计图纸及现场实际地形情况,该段范围内地势较平缓,土质状况具代表性,交通及试验条件较好。

该段设计新旧路基结合部,旧路加宽新建部分采用25KJ冲击压路机冲击20遍。

地基冲击碾压处理后进行挖台阶处理,按填筑试验取得的工艺参数分层压实填筑路基。

试验段长度300米,宽度平均约19.5米,面积约5850m2。

三、试验段资源配置1、人员组织为确保填筑试验的顺利进行,试验现场配备工程技术主管人员1名,施工技术管理和测量人员3名,试验室试验人员2人,领工员1名。

其他协作人员根据现场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表1 试验段小组人员分工表2、试验段机械设备配备表表2 试验段施工机械一览表3、冲击试验段试验检测设备表3 试验段试验、检测仪器一览表4、试验段检测项目及标准A、沉降量:定点沉降量检测包括冲压前及每冲压5遍后的标高。

定点宜采用6cm长铁钉系红布条做明确标记,准确定点,测点不少于20个。

B、压实度:压实度检测的平面点数不少于规范要求的频率,每个测点竖向位置为:表面下20cm、50cm、80cm、120cm。

检测时间为冲压前及每冲压5遍。

C、DN值:大于5mm的颗粒含量不超过30%的采用DCP检测,DN值的检测时间与压实度相同,测点不少于6个。

四、试验段方案1、冲击压路机工作原理拖式冲击压路机由牵引车带动非圆形轮滚动,多边形滚轮的大小半径产生位能落差与行驶的动能相结合沿地面对土石材料进行静压、搓揉、冲击的连续冲击碾压作业,形成高振幅、低频率的冲击压实原理。

14土方碾压试验成果报告

14土方碾压试验成果报告

14土方碾压试验成果报告一、引言土方碾压试验是为了评估土方碾压对土体密实度的影响程度、优化施工方案以提高土工工程质量而进行的实验。

本报告旨在总结土方碾压试验的成果,分析测试数据,并给出评价和建议。

二、实验目的本次土方碾压试验的目的是探究不同压实工况下土体的变化规律,找出合适的压实参数,以提高土工工程的质量。

通过测试数据的分析,得出结果,为土方回填或基础填筑工程提供指导。

三、实验方法本次实验采用了标准的土方碾压试验方法,具体步骤如下:1.准备试验样品:挖掘土壤样品,并根据需要分成不同的层次。

2.确定试验参数:根据实际工程需求,选择合适的碾压试验参数,包括碾压次数、碾压速度、碾压重量等。

3.进行碾压试验:按照设定的参数进行碾压试验,记录每次碾压后土体的密度和含水量。

4.数据记录和分析:对实验过程中的数据进行记录,并进行数据分析,得出结论。

四、实验结果与数据分析经过若干次碾压试验,得到了一系列试验数据。

通过对数据的分析,我们得出了以下结论:1.碾压次数与土体密度:随着碾压次数的增加,土体密度逐渐提高,但逐渐趋于饱和,后续的增加对土体密度影响较小。

2.碾压速度与土体密度:碾压速度会影响土体密度,较快的碾压速度会导致土体密度较低。

3.碾压重量与土体密度:碾压重量的增加能够显著提高土体密度,但存在一个临界值,超过该临界值后,增加的碾压重量对土体密度的提高效果不明显。

4.含水量对土体密度的影响:较低的含水量有利于提高土体的密度,但过低的含水量会使土体变得过于干燥,导致碾压效果不佳。

五、实验评价与建议通过对实验数据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以下评价与建议:1.碾压次数应根据实际情况合理选择,一般来说,3-5次碾压效果较好。

2.在选择碾压速度时,应注意适度控制,避免速度过快导致密实度下降。

3.在实施施工时,要根据实际情况对碾压重量进行合理控制,避免超出临界值而浪费资源。

4.含水量的控制应根据土体类型和所在地区的气候条件进行合理调整,确保土体保持一定的湿度。

土方回填碾压试验成果报告

土方回填碾压试验成果报告

土方回填碾压试验成果报告一、引言土方回填碾压试验是一种用于评估土壤回填性能的重要试验方法。

本次试验旨在研究土方回填工程中土方回填后的土壤稳定性、压实性以及压实度与碾压次数之间的关系,并对测试结果进行分析和总结,为土方回填工程提供科学的指导意见。

二、试验目的1.评估土方回填后土壤的稳定性。

2.研究土方回填土壤的压实性。

3.探究碾压次数与土壤的压实度之间的关系。

三、试验方法1.试验器材:土工试验仪器、压实度测定仪、剪切仪等。

2.试验土壤的采集、制样和室内保水处理。

3.根据试验要求,进行不同次数的碾压操作。

4.测量并记录土壤的密度、含水率等相关参数。

5.进行压实度和抗剪强度的测定,得出试验结果。

四、试验结果本次试验共进行了10组不同次数的碾压操作,每组试验结果如下:组别碾压次数压实度(%)抗剪强度(kPa)11701222751533801844852055872266902577922788943099953210109635五、试验分析1.土壤的稳定性:通过试验结果可看出,随着碾压次数的增加,土壤的压实度逐渐增加,表明土方回填后的土壤能够较好地保持稳定性。

2.土壤的压实性:随着碾压次数的增加,土壤的压实度逐渐提高,说明碾压操作对土壤的压实效果有显著影响。

3.压实度与抗剪强度的关系:压实度与土壤的抗剪强度呈正相关关系,即压实度越高,土壤的抗剪强度越大。

六、试验结论1.土方回填后的土壤具有较好的稳定性,能够满足工程要求。

2.碾压对土壤的压实效果明显,通过增加碾压次数可以提高土壤的压实度。

3.压实度与土壤的抗剪强度呈正相关关系,碾压可增加土壤的抗剪强度。

七、改进建议1.在进行土方回填工程时,应合理安排碾压次数,确保土壤的压实度和稳定性达到要求。

2.针对不同的土壤类型和工程要求,可进行更多的试验研究,以获得更具体的指导意见。

[1]XXXX.土方回填碾压试验方法研究[J].土木工程学报,2024[2]XXXX.土壤压实度与抗剪强度相关性研究[J].土工技术,2024以上为本次土方回填碾压试验的成果报告,旨在为土方回填工程提供科学的指导依据。

碾压试验成果报告(一)

碾压试验成果报告(一)

碾压试验成果报告(一)碾压试验成果报告研究目的•了解碾压试验的目的和意义•探究碾压试验对产品质量的影响实验设计•选择合适的碾压试验设备•确定碾压试验的参数和条件•准备测试样品实验步骤1.设置碾压试验设备,确保设备运行正常。

2.根据实验设计确定测试参数,如碾压次数、碾压速度等。

3.准备样品,并确保其与实际生产中要应用的材料相似。

4.将样品置于碾压试验设备中,并进行碾压测试。

5.记录实验过程中所观察到的现象和数据。

实验结果•根据实验数据分析,碾压试验对产品质量具有重要影响。

•经过多次碾压试验后,产品的密度和强度得到显著提升。

•碾压次数和速度的增加会进一步提高产品的质量,但需注意碾压过度可能导致材料损伤。

结论•碾压试验是生产过程中一项关键的质量控制手段,可以显著提升产品的密度和强度。

•在实际生产中,应根据实际情况合理选择碾压次数和速度,避免过度碾压导致材料损伤。

建议•进一步研究碾压试验对不同材料的影响,以优化生产工艺。

•探索碾压测试与其他工艺的结合,进一步提升产品质量。

以上是关于”碾压试验成果”的报告,供参考。

实验数据分析•在进行碾压试验后,对样品的密度和强度进行了测量和分析。

•数据显示,随着碾压次数的增加,样品的密度逐渐增加,表明碾压试验能够有效提高产品的紧密程度。

•同时,样品的强度也随着碾压次数的增加而提高,说明碾压试验有助于增加产品的结构强度。

实验误差分析•在进行碾压试验的过程中,可能存在一定的误差来源。

•碾压试验设备的精度和稳定性可能会对实验结果产生影响。

•样品的制备过程中,存在工艺操作和材料选择等因素对实验结果产生影响。

•实验中的环境条件和人为操作等因素也会对实验结果产生一定的干扰。

结果讨论•实验数据表明,碾压试验对产品的质量具有显著的影响。

•在实际生产中,可以通过调整碾压次数和速度等参数来控制产品的密度和强度。

•合理的碾压试验条件和工艺操作可以提高产品的质量水平。

结语•本次碾压试验的目的是为了了解其对产品质量的影响,并提供科学依据与建议。

混凝土碾压总结报告范文(3篇)

混凝土碾压总结报告范文(3篇)

第1篇一、前言混凝土碾压作为一种重要的施工工艺,广泛应用于各类建筑工程中,如道路、桥梁、大坝等。

本报告旨在总结某项目混凝土碾压施工过程中的经验与教训,为今后类似工程提供参考。

二、项目概述1. 项目名称:某高速公路工程2. 项目地点:某省某市3. 项目规模:全长XX公里,双向四车道,路基宽度XX米4. 施工单位:XX建设集团有限公司三、混凝土碾压施工技术1. 混凝土原材料(1)水泥:采用某品牌普通硅酸盐水泥,强度等级为32.5MPa。

(2)粗骨料:采用某品牌碎石,粒径为5-25mm,含泥量不大于1%。

(3)细骨料:采用某品牌河砂,细度模数为2.6-3.0,含泥量不大于3%。

(4)外加剂:采用某品牌高效减水剂,掺量为水泥用量的1.5%。

2.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和设计要求,经试验室配合比设计,确定混凝土配合比为:水泥:粗骨料:细骨料:水:外加剂=1:2.8:1.8:0.35:0.015。

3. 混凝土运输与浇筑(1)混凝土运输:采用混凝土搅拌车进行运输,运输距离不超过20公里。

(2)混凝土浇筑:采用混凝土泵车进行浇筑,泵送高度不超过50米。

4. 混凝土碾压工艺(1)碾压机械:采用某品牌振动压路机,振动频率为30Hz,振幅为0.6mm。

(2)碾压遍数:根据现场实际情况,确定碾压遍数为:初压2遍,复压4遍,终压2遍。

(3)碾压速度:初压速度为1.5-2.0km/h,复压速度为2.0-2.5km/h,终压速度为2.5-3.0km/h。

(4)碾压时间: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和气候条件,确定碾压时间为:初压30分钟,复压60分钟,终压30分钟。

四、混凝土碾压质量控制1. 混凝土原材料质量控制(1)水泥、粗骨料、细骨料、外加剂等原材料均需符合国家相关标准。

(2)原材料进场时,需进行抽样检测,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

2. 混凝土配合比质量控制(1)混凝土配合比设计需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和设计要求进行,确保混凝土性能满足要求。

路基填筑碾压试验总结

路基填筑碾压试验总结

宁武高速公路A11合同标段填土路堤试验总结报告施工单位:宁武高速公路A11合同标段项目经理部二00九年九月二十九日填土路堤碾压试验总结报告一、试验情况1、试验区段和范围选择K160+450~K160+650段路基填筑段(全幅路基)作为试验段。

2、所用的设备和材料进行该次碾压试验所采用的设备:YZ20B振动压路机,自重20t,激振力为35t;黄工TY220山推1台,进次分层摊铺土料;压实度检测必须的灌砂法试验设备。

路基填筑所用的材料为K160+450~K160+650处山体开挖的回填料。

3、摊铺和压实情况本次试验按三层进行,即铺筑第四层、第五层、第六层时为试验层。

每层松铺为30cm,压实后层厚为25cm。

碾压遍数确定为先静压1遍,然后再弱振1遍,强振1遍时测含水量、干密度和压实度,即压路机静压1遍后振压2遍时第一次在该层取点测含水量、干密度和压实度;静压1遍振压3遍时第二次在该层取点测含水量、干密度和压实度;静压1遍振压4遍时第三次在该层取点测含水量、干密度和压实度;静压1遍振压5遍时第四次在该层取点测含水量、干密度和压实度;静压1遍振压6遍时第五次取点测含水量、干密度和压实度;静压1遍振压7遍时第六次取点测含水量、干密度和压实度;在该层每次都记录下详细的数据现场测得湿密度回室内得出含水量、干密度和压实度。

详见附表(压实度检测报告)。

二、主要的施工方法经过该试验,结合现场实际情况,得出主要的施工方法如下:1、基底处理:路基填筑前,首先进行原地面地表清理,清除原地面的草皮、腐殖物及非适用材料,然后进行整平处理并在填筑前进行碾压,其压实度不小于90% 。

2、路基填筑靠近山体端施工之前,应先将山体原地面挖成台阶,台阶宽度应满足摊铺和压实设备需要,设置为2m宽,台阶顶作成2%~4%的内倾斜坡。

3、在基底已处理好的路基上进行1-3层摊铺。

因原地面起伏较大,不宜直接在基层上进行路基填筑碾压试验,但要求其压实度必须大于93%,3层试验合格后,开始第4层的摊铺和碾压并取得试验数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录1 工程概况 (1)2 试验目的、依据、工艺 (1)2.1 试验依据 (1)2.2 试验目的 (3)2.3 土方试验工艺 (3)2.4 垫层试验工艺 (4)3 试验成果整理 (5)3.1 碾压试验测量记录 (5)3.2 碾压遍数与沉降量的关系曲线 (8)3.3 压实度、相对密度检测成果汇总表 (8)3.4 碾压遍数与干密度关系曲线 (10)3.5 碾压遍数与压实度/相对密度关系曲线 (11)4 试验设备及仪器 (12)5 试验成果分析 (13)6 碾压试验结论 (13)碾压试验总结报告1 工程概况本标段工程项目位于公主岭市。

合同主体工程为:PCCP管道、钢管道、附属建筑物、交叉工程、分水口工程、交通工程及其他临时工程等。

具体包括土石方工程、混凝土工程、道路工程、管道安装工程、建筑及装修工程、金属结构及机电设备安装工程、水保工程与环保工程、相应永久管理设施和临时工程等。

本标段线路桩号44+778~52+980.4、53+080.4~57+949.4,线路全长13.071km。

主要施工内容包括:PCCP管道、钢管道、附属建筑物、交叉工程、分水口工程、交通工程及其他临时工程等,其中PCCP管道直径3.0m,长5.893km;PCCP管道直径2.4m,长6.392km;钢管道(包含钢管外包混凝土段)直径3.0m,长0.33km;钢管道(包含钢管外包混凝土段)直径2.4m,长0.456km。

其中管道土方回填工程量总计564262m3。

表1 主要工程量汇总表2 试验目的、依据、工艺2.1 试验依据PCCP管道回填压实度设计要求详见图2-1、2-2、2-3。

图2-1 PCCP管道土方回填压实度设计指标图图2-2 PCCP管道砂垫层回填压实度设计指标图图2-3 PCCP管道碎石垫层回填压实度设计指标图采取的相关规范和标准(1)《水利水电工程单元工程质量施工质量验收评定标准-土石方工程》SL631-2012;(2)《土工试验规程》SL237-1999;(3)《水利水电工程天然建筑材料勘察规程》SL251-2015;(4)《土石筑坝材料碾压试验规程》NB/T35016-2013;(5)《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 50268-2008;(6)招标技术文件(合同编号:ZGZBJA2016008);(7)设计图纸。

2.2 试验目的(1)通过试验评价振动碾的压实效果;(2)通过试验选择满足设计要求、合理的碾压技术参数(铺料厚度、压实遍数);验证选用压实机械的可靠性,取土(砂、碎石)、卸料、平整、压实等施工方法,以指导现场施工。

2.3 土方试验工艺(1)确定最大干密度在碾压试验开始之前首先对开挖区土料进行击实试验。

通过土工轻型击实试验确定的最大干密度为1.78g/cm3,最优含水率为15.6%,土方(轻型)击实曲线图见下图2-4。

图2-4 土方(轻型)击实曲线图(2)试验场地的确定试验段布置在桩号Ga+600管线开挖区左侧,土料碾压试验有效区域划分为19m×9m。

见图2-5。

图2-5 土料碾压试验场地布置图(3)碾压试验工艺由推土机对试验场地进行整平,压路机进行压实,对基层进行碾压8-10遍。

再在填筑面根据试验场地平面布置图用白灰洒出试验区范围,并按不同铺料厚度用标杆进行标识,标出填料高度,试验时严格按照标高进行填料高度的控制。

据初拟试验参数,本次试验碾压试验松铺厚度选择土料(25cm、30cm、35cm)。

检测人员用测钎测松铺厚度,测量人员在取样点上测量高程。

碾压顺序是,先静压2遍,再振动碾压一定遍数,如碾压6遍是:先静压2遍,再振动碾压4遍。

在完成不同的振压遍数之后,测量人员在观测点位上进行高程测量与压实沉降量的观测,采用环刀法进行压实密度检测。

(4)试验数据分析与报告试验结束后,对现场数据进行汇总和分析,绘制压实曲线,形成碾压试验报告,报监理工程师审批。

报告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碾压试验过程;现场测量、检测的数据汇总;绘制的压实曲线(碾压遍数、铺土厚度与压实度的曲线);最优碾压参数的比选等。

2.4 垫层试验工艺垫层的碾压试验工艺如下:通过室内试验,确定最大/小干密度;选定试验场地进行碾压试验;对试验数据进行分析,编写总结报告。

(1)确定最大/小干密度在碾压试验开始之前首先对所选的中粗砂进行相对密度试验。

根据室内相对密度试验,确定砂的最大干密度为 1.98g/cm3,最小干密度为 1.31g/cm3,碎石的最大干密度为1.87g/cm3,最小干密度为1.69g/cm3。

(2)试验场地的确定试验段布置在桩号Ga+600管线开挖区左侧,垫层料现场情况布置详见图2-6。

图2-6 垫层料试验场地布置图(3)采用灌水法求得,试验结束后,对现场数据进行汇总和分析,绘制压实曲线,形成碾压试验报告,报监理工程师审批。

报告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碾压试验过程;现场测量、检测的数据汇总;绘制的压实曲线(碾压遍数、铺料厚度与相对密度的曲线);最优碾压参数的比选等。

3 试验成果整理2016年11月25日,在监理工程师张工、李工的见证下进行了碾压试验,试验数据及试验成果总结如下:3.1 碾压试验测量记录表3-1 土方碾压试验测量统计表碾压遍数点号铺料前高度铺料后高度碾压后高度铺料厚度压实厚度沉降量平均值备注(m) (m) (m) (m) (m) (cm) (cm)4遍4-25-1 1.214 1.463 1.428 0.249 0.214 3.53.7 25cm 4-25-2 1.235 1.485 1.449 0.25 0.214 3.64-25-3 1.223 1.479 1.442 0.256 0.219 3.74-25-4 1.215 1.462 1.423 0.247 0.208 3.94-25-5 1.224 1.47 1.434 0.246 0.21 3.64-30-1 1.225 1.52 1.477 0.295 0.252 4.34.4 30cm 4-30-2 1.217 1.525 1.479 0.308 0.262 4.64-30-3 1.205 1.511 1.467 0.306 0.262 4.4表3-2 砂碾压试验测量统计表表3-3 碎石碾压试验测量统计表3.2 碾压遍数与沉降量的关系曲线图3-1 沉降量——碾压遍数关系曲线(土方)图3-2 沉降量——碾压遍数关系曲线(中粗砂)图3-3 沉降量——碾压遍数关系曲线(碎石)3.3 压实度、相对密度检测成果汇总表表3-4 干密度、压实度试验结果统计表(土方)碾压遍数松铺厚度碾压试验检测结果4遍25cm测点4-25-1 4-25-2 4-25-3 4-25-4 4-25-5 4-25-6 平均值含水率(%) 15.2 15.4 16.3 13.2 15.1 16.3 15.25 干密度g/cm3 1.51 1.56 1.53 1.57 1.55 1.58 1.56表3-5 干密度、相对密度试验结果统计表(砂)相对密度0.64 0.66 0.66 0.656遍30cm测点6-30-1 6-30-2 6-30-3 平均值干密度g/cm3 1.75 1.77 1.75 1.76相对密度0.74 0.77 0.74 0.75 35cm测点6-35-1 6-35-2 6-35-3 平均值干密度g/cm3 1.69 1.69 1.71 1.70相对密度0.66 0.66 0.69 0.67表3-6 干密度、压实度试验结果统计表(碎石)碾压遍数松铺厚度碾压试验检测结果4遍30cm测点4-30-1 4-30-2 4-30-3 平均值干密度g/cm3 1.64 1.65 1.66 1.65 压实度87.6 88.5 89.0 88.4 35cm测点4-35-1 4-35-2 4-35-3 平均值干密度g/cm3 1.60 1.62 1.62 1.61 压实度85.6 86.4 86.8 86.36遍30cm测点6-30-1 6-30-2 6-30-3 平均值干密度g/cm3 1.72 1.75 1.73 1.73 压实度92.1 93.4 92.4 92.635cm测点6-35-1 6-35-2 6-35-3 平均值干密度g/cm3 1.71 1.70 1.71 1.70 压实度91.5 90.8 91.2 91.23.4 碾压遍数与干密度关系曲线图3-4 碾压遍数与干密度关系曲线(土方)图3-5 碾压遍数与干密度关系曲线(砂)图3-6 碾压遍数与干密度关系曲线(碎石)3.5 碾压遍数与压实度/相对密度关系曲线图3-7 碾压遍数与压实度关系曲线(土方)图3-8 碾压遍数与相对密度关系曲线(砂)图3-9 碾压遍数与压实度关系曲线(碎石)4 试验设备及仪器碾压设备的技术指标见表4-1,碾压试验用机械设备一览表见表4-2。

表4-1 碾压设备的技术指标型号振轮尺寸功率(kW) 激振力(kN)行走速度(km/h)机器重量(kg)适用回填料类型直径(mm)宽度(mm)LA-SC600 426 600 9.0 25 0-2.8 550 土方LA-SC600 426 600 9.0 25 0-2.8 550 中粗砂振动碾1500 2200 136 290-374 2.63-5.3 22000 碎石表4-2 碾压试验用机械设备一览表序号设备名称型号数量1 推土机STL160 1台2 挖掘机CA T320 1台3 压路机LA-SC600 1台4 自卸汽车20T 1台5 振动碾22t 1台5 试验成果分析1、从碾压试验测量记录和碾压遍数与沉降量的关系曲线可以看出,土方的铺料厚度的沉降量随碾压遍数的增加而增大;砂垫层的铺料厚度的沉降量虽然随碾压遍数的增加而增大。

2、从压实度/相对密度检测成果汇总表和碾压遍数与压实度关系曲线可以看出,土方碾压25cm、30cm、35cm的平均压实度随碾压遍数的增加而增大;砂垫层的平均相对密度随碾压遍数的增加而增大;碎石垫层的压实度随碾压遍数的增加而增大。

3、从碾压试验压实度检测成果汇总表看,土方碾压6遍时,机械松铺厚度为25cm时,平均干密度为1.64g/cm3,压实度为93.82%;厚度为30cm时,平均干密度为1.60g/cm3,压实度为91.85%;均满足压实度≥90%的设计要求。

4、砂碾压4遍时,机械松铺厚度为30cm时,平均干密度为1.72g/cm3,相对密度为0.71;砂碾压6遍时,厚度为30cm时,平均干密度为1.76g/cm3,相对密度为0.75;均满足相对密度≥0.7的设计要求。

5、碎石铺设30cm、35cm时,碾压遍数6遍时,压实度均能满足≥90%的设计要求。

6、本次试验碾压区所用土料最优含水率为15.6%,碾压过程中土料可塑性好,未出现弹簧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