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语文必修四《张衡传》检测题(附答案详解)

合集下载

高中语文张衡传训练题及答案

高中语文张衡传训练题及答案

高中语文张衡传训练题及答案高中语文课本中《张衡传》是一篇精彩的人物传记。

关于张衡传的训练题你知道怎么做吗?接下来店铺为你整理了高中语文张衡传训练题及参考答案,一起来看看吧。

高中语文张衡传训练题1.下列各组词语中,画线字的注音有错误的一项是( )A.属文(zhǔ)左冯(píng)征辟(bì)B.逾侈(yú)邓骘(zhì )不徙(xǐ)C.都柱(dōu)合契(qiè)陇西(lóng)D.骸骨(hái)帷幄(wéiwò)蟾蜍(chánchú)2.指出下面句子中词语活用有意动用法的几项( )A.大将军邓骘奇其才B.宦官惧其毁己,皆共目之。

C.且庸人尚羞之D.宁许以负秦曲3.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遂通五经”中“五经”是指:诗、书、礼、易、左传。

B.“贯六艺” 中“六艺”是指:礼、乐、射、御、书、数。

C.“拜、迁、转、徙”都是指调动官职。

D.《后汉书》与《史记》、《汉书》、《旧唐史》被称为“四史”。

4.下列各句中的词语与现代汉语没有同形异义的一项是( )A.举孝廉不行,连辟公府不就。

B.著《灵宪》《算罔论》,言甚详明C.寻其方面,乃知震之所在。

D.衡下车,治威严,整法度。

E.常从容淡静,不好交接俗人。

F。

精思傅会,十年乃成5.下面复句的内部关系与其他三句不同的一句是( )A.虽才高于世,而无骄尚之情。

B.虽一龙发机,而七首不动,寻其方面,乃知震之所在。

C.屈节辱命,虽生,何面目以归汉!D.今得杀身自效,虽蒙斧钺,诚甘乐之。

6.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虚词,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A.虽才高于世尤致思于天文阴阳历算B.以精铜铸成验之以事C.宦官惧其毁己,皆共目之京师学者咸怪其无征D.因入京师,观太学伺者因此觉知7.下面是根据范晔的《后汉书》、西晋司马彪《续汉书》、东晋袁宏《后汉纪》,综合整理出来的一段文字,阅读后,请回答问题:阳嘉元年,秋七月,史官张衡始作(候风)地动铜仪。

人教高中语文必修四检测:第13课+张衡传第2课时+Word含解析

人教高中语文必修四检测:第13课+张衡传第2课时+Word含解析

第四单元 第13课 第二课时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导学号 41594272( B ) A .西鄂.(è) 属.(zhǔ)文 征辟.(pì) 逾侈.(chǐ) B .研核.(hé) 动辄.(zhé) 篆.(zhuàn)文 算罔.(wǎng )论 C .雅.(yǎ)闻 合契.(xiè) 蟾.(chán)蜍 驿.(yì)站 D .帷幄.(wò) 阉.(yān )竖 骄奢.(shē) 骸.(hé)骨 【解析】 A 项辟bì;C 项契qì;D 项骸hái 。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表示降职的是导学号 41594273( D ) A .公车特征拜.郎中 B .再迁.为太史令 C .所居之官辄积年不徙. D .予左迁..九江郡司马 3.下列各组中加点词语意义相同的一组是导学号 41594274( B )A.⎩⎪⎨⎪⎧京师学者..咸怪其无征古之学者..必有师 B.⎩⎪⎨⎪⎧衡乃拟班固《两都》作《二京赋》,因以讽.谏邹忌讽.齐王纳谏 C.⎩⎪⎨⎪⎧时国.王骄奢,不遵典宪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 D.⎩⎪⎨⎪⎧衡少善属.文属.予作文以记之 【解析】 用委婉曲折的言语劝谏。

A.有学问的人/求学的人;C.汉侯王的封地/国家;D.写文章/通“嘱”。

4.下列句子的句式特点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导学号 41594275( C ) A .拜送书于庭 B .游于三辅 C .永元中,举孝廉不行D .故燕王欲结于君【解析】 ABD 三项均为介宾后置句,C 项为被动句。

5.下列加点的词,从活用角度看,分类正确的一项是导学号 41594276( C ) ①衡少善.属文 ②安帝雅闻衡善.术学 ③妙尽.璇机之正 ④大将军邓骘奇.其才 ⑤皆共目.之 ⑥妙尽璇玑之正. ⑦乃知震.之所在 ⑧京师学者成怪.其无征 A .①②③⑧/④/⑤⑥/⑦ B .①②③/④/⑤/⑥⑧/⑦ C .①②③/④⑧/⑤/⑥/⑦D .①②③⑧/④/⑤/⑥/⑦【解析】 ①②③形容词活用为一般动词;④⑧形容词的意动用法;⑤名词活用为动词;⑥形容词活用为名词;⑦动词活用为名词。

[精品]新人教版必修4高中语文 4.13 张衡传达标测试及答案

[精品]新人教版必修4高中语文 4.13 张衡传达标测试及答案

【课堂新坐标】(教师用书)2013-2014学年高中语文 4.13 张衡传课后知能检测新人教版必修4一、基础巩固1.下列加点字读音有误的一组是( )A.璇.机(xuán)骸.骨(hái)河间相.(xiànɡ)B.属.文(zhǔ) 蟾蜍.(chú) 连辟.公府(bì)C.逾侈.(chǐ) 卷帙.(yì) 合契.若神(qì)D.伺.机(sì) 驿.站(yì) 骇.人听闻(hài)【解析】“帙”读zhì。

【答案】 C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不好交接..俗人交接:与……交往B.连辟.公府不就辟:征召C.辄积年不徙.徙:调动官职D.视事..三年,上书乞骸骨视事:看、视察【解析】“视事”指官员到职工作。

【答案】 D3.与“大将军邓骘奇其才”中“奇”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泣.孤舟之嫠妇B.吾得兄.事之C.且庸人尚羞.之D.宁许以负.秦曲【解析】C项,“羞”与例句用法相同,为形容词的意动用法;A项,“泣”是使动用法,“使……哭泣”;B项,“兄”是名词作状语,“像对待兄长一样”;D项,“负”是使动用法,“使……背负”。

【答案】 C★4.(对应本课“重难突破”第7题)下列加点词语和现代汉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公车..特征拜郎中B.时国王骄奢,不遵典宪;又多豪右,共为不轨..C.寻其方面..,乃知震之所在D.不好交接..俗人【解析】B项,“不轨”古今义都指违反法纪;A项,“公车”,古义为“官署名”,今义为“公家的车”;C项,“方面”,古义为“方向”,今义为“相对的或并列的人或事物中的一方或一部分”;D项,“交接”,古义为“结交”,今义为“移交和接管”。

【答案】 B5.下列句式特点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B.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C.尤致思于天文阴阳历算D.验之以事,合契若神【解析】A、C、D三项都是状语后置,B项为宾语前置。

语文必修4(人教版)课后检测:第13课 张衡传 Word版含解析

语文必修4(人教版)课后检测:第13课 张衡传 Word版含解析

第13课张衡传造机巧,浑天望万里;著文章,二京名千秋。

他是科学家,在科学上成就非凡,有地动仪、浑天仪,研究过阴阳历算;他是文学家,在文学上著作等身,有《西京赋》《东京赋》等二十余部作品;他是政治家,在政治上令行禁止,很有建树。

郭沫若先生说:“如此全面发展之人物,在世界史中亦所罕见。

万祀千龄,令人景仰。

”张衡是东汉一位百科全书式的科学家,他研究过地理学,计算过圆周率,是写赋名手,也是有影响的画家。

他制造的浑天仪,打破了传统天体说;他发明的地动仪,是世界上最早的地震仪。

张衡不但是一个伟大的科学家,也是一个施政有方的政治家。

永和初年,张衡曾经出任过河间相,历经三年,为百姓所称道。

他一生淡泊名利,宁静致远。

他常说:“君子不患位之不尊,而患德之不崇;不耻禄之不多,而耻智之不博。

”为此,他多次婉拒朝廷征召。

安帝慕名求贤,由公车特征张衡,授命他为郎中,又迁官太史令。

张衡在朝廷供职期间潜心研究天文、阴阳、历算,制作浑天仪、候风地动仪。

他做官期间,不趋附权贵,所任官职多年得不到提升也不在意。

同时,张衡的高尚品德表现在“虽才高于世,而无骄尚之情”,写作上“精思傅会”,科学上“致思”且有毅力,孜孜不倦,贡献卓越。

[运用角度]“品格”“毅力”“理想”等。

千古孤独张衡墓访亲南阳,与主人谈南阳名胜。

主人道:“我们小右桥就是东汉张衡故里,至今存有张衡墓。

”出于对一代科学巨匠的仰慕,第二天,我便由主人的孙女、一个叫丹丹的十三岁女孩儿带领,骑车直奔张衡墓。

院内空寂,抛却了浮世的喧嚣,十分幽静。

拜殿前的石像,把我。

高一语文人教课标版必修4:第13课《张衡传》基础练习 Word版含解析.doc

高一语文人教课标版必修4:第13课《张衡传》基础练习 Word版含解析.doc

《张衡传》基础练习一、双基夯实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 .西鄂.(è) 属.(zhǔ)文 征辟.(pì) 逾侈.(chǐ) B .研核.(hé) 动辄.(zhé) 篆.(zhuàn)文 算罔.(wǎng)论 C .雅.(yǎ)闻 合契.(xiè) 蟾.(chán)蜍 驿.(yì)站D .帷幄.(wò) 阉.(yān)竖 骄奢.(shē) 骸.(hé)骨2.对下列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衡少善属.文 属:连缀B .遂通五经,贯.六义 贯:贯通,通晓C .衡乃拟.班固《两都》作《二京赋》 拟:打算D .安帝雅.闻衡善术学 雅:素常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与现代汉语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 .常从容..淡静,不好交接俗人B .举孝廉不行..C .寻其方面..,乃知震之所在D .公车特征..拜郎中4.下列各组中加点词语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A.⎩⎨⎧然皆祖屈原之从容..辞令常从容..淡静,不好交接俗人B.⎩⎨⎧ 衡乃拟班固《两都》作《二京赋》,因以讽.谏邹忌讽.齐王纳谏C.⎩⎨⎧ 时国.王骄奢,不遵典宪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D.⎩⎨⎧ 衡少善属.文属.予作文以记之5.下列各组中加点词语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A.⎩⎨⎧ 游.于三辅秦时与臣游.B.⎩⎨⎧ 京师学者..咸怪其无征古之学者..必有师 C.⎩⎨⎧ 衡善机.巧成败之机.,在于今日D.⎩⎨⎧ 以为吉凶倚伏,幽.微难明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6.下列句式特点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 .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B .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C .尤致思于天文阴阳历算D .验之以事,合契若神7.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 .《后汉书》与《史记》、《汉书》、《三国志》被并称为“四史”。

B .“拜、迁、转、徙”都是指调动官职。

《张衡传》课后习题及答案解析(大全)

《张衡传》课后习题及答案解析(大全)

《张衡传》课后习题及答案解析(大全)第一篇:《张衡传》课后习题及答案解析(大全)《张衡传》课后习题及答案解析一、这篇文章是从哪几个方面来写张衡的?文章记叙的重点是什么?设题意图:整体把握课文的内容,并能分析课文结构,在此基础上抓住课文重点,进而了解张衡在科学上的成就和贡献。

答:⑴文章从三个方面写张衡:①第一部分(第1段)写张衡的为人以及在文学方面的才能和成就;②第二部分(第2-4段)写张衡在科学技术方面卓越的才能和贡献;③第三部分(第5段)写张衡在政治上的突出作为。

⑵第二部分是文章的重点,可分为两层:一是仕途情况,以及制作浑天仪和著《灵宪》、《算图论》的情况;一是专门介绍候风地支仪。

显然,后者又是第二部分的重点。

二、翻译下列各句。

设题意图:积累常见重点实词,区别他们在文中的意思与现代常用义的不同。

⒈虽才高于世,而无骄尚之情。

常从容淡静,不好交接俗人。

译:虽然才能比一般人高出许多,但并不因此而骄傲自大。

(他)平时举止从容、态度平静,不喜欢与一般的世俗之人结交。

⒉衡善机巧,尤致思于天文阴阳历算。

译:张衡善于器械制造方面的巧思,尤其在天文、阴阳历算方面最用心。

⒊衡不慕当世,所居之官辄积年不徙。

译:张衡不趋附当时的权臣大官,所任的官职就多年得不到提升。

⒋尝一龙机发而地不觉动,京师学者咸怪其无征。

译:曾有一条龙的机关发动但感觉不到地面动,京师的学者都认为它没有应验这很奇怪。

⒌时政事渐损,权移于下,衡因上疏陈事。

译:当时政治局面每况愈下,权利向下转移,张衡于是给皇帝上书陈述这些事。

三、郭沫若曾评价张衡是一个“全面发展”的人。

课外搜集资料,以“我看张衡”为题,在班里做一次三分钟演讲。

设题意图:旨在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学习课文所记载的张衡的种种优良品质,同时训练口头表达能力。

(参考答案略)第二篇:张衡传答案张衡传【考题体验】【考题体验】1.乃,副词,才2.C.意动用法【知识梳理】 1.通假字(1)员径八尺(“员”通“圆”)(2)阴知奸党名姓,一时收禽(“禽”通“擒”)﹙3﹚傍行八道(“傍”通“旁”)(4)形似酒尊(“尊”通“樽”)2.解释下列加点词语的古今义:(1)常从容淡静,不好交接俗人。

2019_2020学年高中语文第四单元第13课张衡传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4

2019_2020学年高中语文第四单元第13课张衡传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4

第13课张衡传记一记一、字音属.( )文辟.( )公府逾侈.( ) 邓骘.( )算罔.( )论辄.( )候.( )风地动仪篆.( )文蟾蜍..( )( ) 合契.( )驿.( )至河间相.( )帷幄..( )( ) 乞骸.( )骨答案:zhǔbìchǐzhìwǎng zhéhòu zhuàn chán chúqìyìxiàng wéi wòhái二、通假字1.员.径八尺“员”通,答案:圆圆形2.一时收禽.“禽”通,答案:擒捉住辨一辨三、一词多义1.征(1)公车特征.拜郎中(2)京师学者咸怪其无征.答案:(1)征召(2)应验2.因(1)因.入京师(2)伺者因.此觉知(3)因.以讽谏答案:(1)于是(2)因为(3)用3.观(1)因入京师,观.太学(2)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3)大王见臣列观.,礼节甚倨(4)吾尝疑乎是,今以蒋氏观.之,犹信答案:(1)游(2)景象(3)宫廷中高大华丽的楼台(4)看4.属(1)衡少善属.文(2)属.予作文以记之(3)忠之属.也(4)司命之所属.答案:(1)连缀,写作(2)通“嘱”,嘱托(3)种类(4)隶属5.就(1)连辟公府不就.(2)金就.砺则利(3)荆轲遂就.车而去答案:(1)就任(2)靠近(3)登上6.于(1)游于.三辅(2)尤致思于.天文阴阳历算(3)故燕王欲结于.君答案:(1)在(2)对,对于(3)跟,同四、古今异义1.举孝廉不行..古义:今义:不可以答案:不去(应荐)2.公车特征..拜郎中古义:今义:可以作为人或事物特点的征象、标志等答案:特地征召3.覆盖周密..无际古义:今义:周到而细密答案:四周严密4.振声激扬..古义:今义:激浊扬清;激动昂扬;激励使振作起来答案:高亢清远5.寻其方面..古义:今义:相对的或并列的人或事物中的一方或一部分叫一个方面答案:方向6.衡下车..,治威严古义:今义:从车上下来答案:官吏初到任7.视事三年,上书乞骸骨..古义:今义:多指死人的骨头答案:身体五、词类活用意动用法大将军邓骘奇.其才答案:认为……奇特六、特殊句式1.张衡字平子,南阳西鄂人也句式:译文:答案:判断句张衡字平子,是南阳郡西鄂县人。

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四试题:13张衡传+Word版含答案

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四试题:13张衡传+Word版含答案

13张衡传一、课外阅读阅读下边的文言文 , 达成 1~4 题。

韩邦奇 , 字汝节 , 朝邑人。

父绍宗 , 福建副使。

邦奇登正德三年进士, 除吏部主事 , 进员外郎。

六年冬 , 京师地震 , 上疏陈时政阙失。

忤旨 , ..不报。

会给事中孙祯等劾臣僚不职者, 并及邦奇。

吏部已议留 , 帝竟以前疏故 , 黜为平阳通判。

迁浙江佥事, 辖杭、严二府。

宁王宸濠①令内竖②假饭僧 , 聚千人于杭州天竺寺 , 邦奇立散遣之。

其仪宾③托纳贡假道衢州 , 邦奇诘之曰 : “入贡当沿江下 , 奚自假道 ?归语王 , 韩佥事不行诳也。

”时中官在浙者凡四人 , 王堂为镇守 , 晁进督织造 , 崔主市舶 , 张玉管创造。

帮凶四出 , 民生凋零。

邦奇疏请严禁 , 又数裁抑堂。

邦奇闵中官采富阳茶鱼为民害 , 作歌哀之。

堂遂奏邦奇沮格上供 , 作歌怨谤 , 帝怒, 逮至京 , 下诏狱。

廷臣论救 , 皆不听 , 斥为民。

嘉靖七年 , 起山东副使。

以右佥都御史巡抚宣府。

后入佐院事 , 进右副都御史 , 巡抚辽东。

时辽阳兵变侍郎黄宗明言邦奇素有声威告假以廉价速往定乱帝方事姑息不从命与山西巡抚任洛换官至山西 , 为政严肃 , 有司供具悉不纳 ,间日出俸米易肉一斤。

居四年, 引疾归。

中外交荐 , 以故官起督河流。

迁刑部右侍郎 , 改吏部左侍郎。

拜南京右都御史, 进兵部尚书 , 参赞机..务。

致仕归。

三十四年 , 陕西地大震 , 邦奇陨焉。

赠太子少保 , 谥恭简。

邦奇尝庐居 , 病岁余不可以起。

其弟邦靖药必分尝 , 食饮皆手进。

后邦靖..病亟 , 邦奇昼夜持弟泣 , 不解衣者三月。

及殁 , 衰绖蔬食 , 终丧弗懈。

乡人为立“孝弟碑”。

( 节选自《明史·韩邦奇传》) 【注】①正德二年 (1507 年), 宁王朱宸濠行贿太监 , 密谋起兵。

②内竖 : 指宦官。

③仪宾 : 明朝对宗室亲王、郡王之婿、孙女婿、曾孙女婿、玄孙女婿的统称。

1.以下对文中画波涛线部分的断句 , 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 ()A. 时辽阳兵变 / 侍郎黄宗明言 / 邦奇素有声威 / 告假以廉价 / 速往定乱 / 帝方事 / 姑息不从 / 命与山西巡抚任洛换官 /B. 时辽阳兵变 / 侍郎黄宗明言 / 邦奇素有声威 / 告假以廉价 / 速往定乱 / 帝方事姑息/不从命/ 与山西巡抚任洛换官/C.时辽阳兵变/ 侍郎黄宗明言邦奇素有声威/ 告假以廉价/ 速往定乱/ 帝方事姑息/ 不从/ 命与山西巡抚任洛换官/D.时辽阳兵变/ 侍郎黄宗明言邦奇素有声威/ 告假以廉价/ 速往定乱/ 帝方事姑息 / 不从命 / 与山西巡抚任洛换官 /分析:C 解答本题能够用清除法。

《张衡传》——2021-2022学年高一语文人教版必修四随堂检测(含答案)

《张衡传》——2021-2022学年高一语文人教版必修四随堂检测(含答案)

13.1 张衡传1.下列词语中加粗的字,每对读音全都相同的一组是( )A.璇机/眩晕巷子/河间相洋溢/骄奢淫逸B.属文/曙光道观/冠名权媲美/连辟公府C.逾侈/耻辱喝彩/超负荷起讫/合契若神D.伺机/后嗣篆文/转圈子骸骨/骇人听闻2.下列各句中加粗词语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衡少善属文属:连缀B.连辟公府不就辟:打开C.安帝雅闻衡善术学雅:素常D.中有都柱都:大3.下列句子中加粗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 )A.B.C.D.4.下列句子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A.空自苦亡人之地B.衡少善属文,游于三辅C.与旃毛并咽之D.员径八尺5.下列各句中,加粗词与例句中的“奇”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大将军邓骘奇其才A.天雨雪B.反欲斗两主C.单于壮其节D.相如廷叱之6.下列句子中加粗词表示降职的一项是()A.公车特征拜郎中B.再迁为太史令C.所居之官辄积年不徙D.予左迁九江郡司马7.下列各句中,句式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廉颇者,赵之良将也B.举孝廉不行C.张衡字平子,南阳西鄂人也D.汝是大家子8.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

陶元淳,字子师,江苏常熟人。

康熙中举博学鸿词,以疾不与试。

二十七年,成进士,廷对,论西北赋轻而役重,东南役均而赋重,愿减浮额粮,罢无益之费。

阅者以其言戆,置度,黎人便之。

城中居人,旧不满百家,至此户口渐蕃。

元淳时步行闾里间,周咨疾苦,煦妪如家人。

琼郡处海外,军将多骄横,崖州尤甚。

元淳尝署州事,守备黄镇中以非刑杀人,游击余虎纵不问;且贪,索黎人献纳。

元淳廉得其状,列款以上,虎私以金贿之不得,造蜚语揭之。

总督石琳下琼州总兵会讯,元淳申牍曰:“私揭不应发审,镇臣不应侵官,必挫执法之气,灰任事之心。

元淳当弃官以全政体,不能蒲伏武臣,贻州县羞也。

”初鞠是狱,镇中令甲士百人佩刀入署,元淳据案怒叱曰:“吾奉命治事,守备敢令甲士劫持,是藐国法也。

”镇中气慑,疾挥去,卒定谳,论罪如律。

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4课时跟踪检测(13) 张衡传 Word版含解析

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4课时跟踪检测(13) 张衡传 Word版含解析

课时跟踪检测(十三)张衡传(时间:40分钟满分:56分)一、基础巩固(15分,每小题3分)1.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不好交接..俗人交接:结交B.连辟.公府不就辟:征召C.辄积年不徙.徙:调动官职D.视事..三年,上书乞骸骨视事:看、视察解析:选D D项,视事:指官员到职工作。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与“大将军邓骘奇其才”中“奇”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孤违蹇叔,以辱.二三子B.吾得兄.事之C.且庸人尚羞.之D.宁许以负.秦曲解析:选C例句中的“奇”与C项中的“羞”都为意动用法;A项与D项,均为使动用法;B项,为名词作状语。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意思与现代汉语基本相同的一项是()A.举孝廉不行..B.言甚详明..C.寻其方面..,乃知震之所在D.覆盖周密..无际解析:选B A项,“不行”,不去就职;C项,“方面”,方向;D项,“周密”,四周严密。

4.下列句式特点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A.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B.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C.尤致思于天文阴阳历算D.验之以事,合契若神解析:选B A、C、D三项均为状语后置句,B项为宾语前置句。

5.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A.“遂通五经”中“五经”是指《诗》《书》《礼》《易》《左传》。

B.“贯六艺”中“六艺”是指礼、乐、射、御、书、数。

C.“拜、迁、转、徙”都是指调动官职。

D.《后汉书》与《史记》《汉书》《旧唐书》被称为“四史”。

解析:选B A项中的“五经”不包括《左传》,应是《春秋》;C项中的“拜”不是“调动官职”,指“授予官职”;D项中的“四史”不含《旧唐书》,应为《三国志》。

二、阅读鉴赏(22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10题。

寇恂,字子翼,上谷昌平人也,世为著姓。

光武南定河内,而更始大司马朱鲔等盛兵据洛阳。

光武难其守,问于邓禹曰:“诸将谁可使守河内者?”禹曰:“昔高祖任萧何于关中,终成大业。

今河内带河为固,户口殷实,北通上党,南迫.洛阳。

人教高中语文必修四检测:第13课+张衡传第2课时+Word含解析.doc

人教高中语文必修四检测:第13课+张衡传第2课时+Word含解析.doc

第四单元 第13课 第二课时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导学号 41594272( B ) A .西鄂.(è) 属.(zhǔ)文 征辟.(pì) 逾侈.(chǐ) B .研核.(hé) 动辄.(zhé) 篆.(zhuàn)文 算罔.(wǎng)论 C .雅.(yǎ)闻 合契.(xiè) 蟾.(chán)蜍 驿.(yì)站 D .帷幄.(wò) 阉.(yān)竖 骄奢.(shē) 骸.(hé)骨 【解析】 A 项辟bì;C 项契qì;D 项骸hái 。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表示降职的是导学号 41594273( D ) A .公车特征拜.郎中 B .再迁.为太史令 C .所居之官辄积年不徙. D .予左迁..九江郡司马 3.下列各组中加点词语意义相同的一组是导学号 41594274( B )A.⎩⎪⎨⎪⎧京师学者..咸怪其无征古之学者..必有师 B.⎩⎪⎨⎪⎧衡乃拟班固《两都》作《二京赋》,因以讽.谏邹忌讽.齐王纳谏 C.⎩⎪⎨⎪⎧时国.王骄奢,不遵典宪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 D.⎩⎪⎨⎪⎧衡少善属.文属.予作文以记之 【解析】 用委婉曲折的言语劝谏。

A.有学问的人/求学的人;C.汉侯王的封地/国家;D.写文章/通“嘱”。

4.下列句子的句式特点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导学号 41594275( C )A .拜送书于庭B .游于三辅C .永元中,举孝廉不行D .故燕王欲结于君【解析】 ABD 三项均为介宾后置句,C 项为被动句。

5.下列加点的词,从活用角度看,分类正确的一项是导学号 41594276( C ) ①衡少善.属文 ②安帝雅闻衡善.术学 ③妙尽.璇机之正 ④大将军邓骘奇.其才 ⑤皆共目.之 ⑥妙尽璇玑之正. ⑦乃知震.之所在 ⑧京师学者成怪.其无征 A .①②③⑧/④/⑤⑥/⑦ B .①②③/④/⑤/⑥⑧/⑦ C .①②③/④⑧/⑤/⑥/⑦D .①②③⑧/④/⑤/⑥/⑦【解析】 ①②③形容词活用为一般动词;④⑧形容词的意动用法;⑤名词活用为动词;⑥形容词活用为名词;⑦动词活用为名词。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13《张衡传》练习题(word版 有答案)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13《张衡传》练习题(word版 有答案)

2019级《张衡传》练习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有错误的一项是()A.属文(zhǔ)左冯(píng)征辟(bì)B.逾侈(yú)邓骘(zhì)不徙(xǐ)C.都柱(dōu)合契(q ì)陇西(lǒng)D.骸骨(hài)肃然(sù)收禽(qín)2.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A.辟邪/开辟叨扰/絮叨奔赴/精思傅会B.篆文/编撰骸骨/惊骇连累/累召不应C.磅秤/磅礴积攒/攒动脉动/一脉相承D.蹊跷/蹊径绮丽/倚伏便利/大腹便便3.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一项是()A.不好交接..俗人交接:与……交往B.连辟.公府不就辟:征召C.辄积年不徙.徙:调动官职D.视事..三年,上书乞骸骨视事:看、视察4.下列加点的字词解释不准确的一项是( )A.衡少善属文属文:写文章。

B.精思傅会傅会:文章的经营构思。

C.其牙机巧制牙机:枢纽和机件。

D.称为政理政理:政治管理。

5.与“大将军邓骘奇其才”中“奇”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孤违蹇叔,以辱二三子B.吾得兄事之C.且庸人尚羞之D.宁许以负秦曲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活用类型相同的一项是( )A.衡少善属文大王必欲急臣B.时天下承平日久杖汉节牧羊C.大将军邓骘奇其才妙尽璇机之正D.皆共目之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7.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A.“遂通五经”中“五经”是指:诗、书、礼、易、左传。

B.“贯六艺”中“六艺”是指:礼、乐、射、御、书、数。

C.“拜、迁、转、徙”都是指调动官职。

D.《后汉书》与《史记》、《汉书》、《旧唐史》被称为“四史”。

8.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意思与现代汉语基本相同的一项是()A.举孝廉不行....B.言甚详明C.寻其方面....,乃知震之所在D.覆盖周密无际A.衡善机巧,尤致思于天文、阴阳、力算B.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C.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D.果地震陇西11.下列文化常识的解说有误一项是()A.三辅:汉朝称京兆尹,左冯翎,右扶风所管辖的长安附近的三个地区。

【精品文档】高一语文“张衡传”同步练习题及答案-实用word文档 (6页)

【精品文档】高一语文“张衡传”同步练习题及答案-实用word文档 (6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高一语文“张衡传”同步练习题及答案1.给下列黑体字注音:A.属()文邓骘() B.逾侈()璇()玑C.驿()站河间相() D.骸()骨蟾()蜍()2.指出下列各句中的通假字:(1)阴知奸党名姓,一时收禽()同()(2)合盖隆起,形似酒尊()同()(3)子墨衰绖(dié),梁弘御戎()同()(4)秦伯素服郊此,乡师而哭()同()(5)府吏见丁宁()同()3.与“大将军邓骘奇其才”中“奇”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孤违蹇叔,以辱二三子B.吾得兄事之C.且庸人尚羞之D.宁许以负秦曲E.(汲黯)好直谏,守节死义,难惑以非4.指出下列句式的特点:(1)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2)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3)后数日驿至,果地震陇西(4)当立者乃公子扶苏(5)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6)君何以知燕王(7)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8)求人可使报秦者(9)将军战河南,臣战河北(10)甚矣,汲黯戆(zhuàng)也5.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A.“遂通五经,贯六艺”中“五经”是指:诗、书、礼、易、左传;“六艺”是指:礼、乐、射、御、书、数。

B.《两都赋》的作者是张衡,《二京赋》的作者是班固。

二都与两京都指长安和洛阳。

C.“拜、迁、转、徙”都是指调动官职。

D.《后汉书》与《史记》、《汉书》、《三国志》被称为“四史”。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6— 11题。

胡质之子威,字伯虎。

少有志向,厉操清白。

质之为荆州也,威自京都省之。

家贫,无车马童仆,威自驱驴单行,拜见父。

停厩中十余日,告归。

临辞,质赐绢一匹,为道路粮。

威跪曰:“大人清白,不审于何得此绢。

”质曰:“是吾俸禄之余,故以为汝粮耳。

”威受之,辞归。

每至客舍,自放驴,取樵炊爨,食毕,复随旅进道,往还如是。

质帐下都督,素不相识,先其将归,请假还家,阴资装,百余里要之,因与为伴,每事佐助经营之,又少进饮食,行数百里。

最新精编高中人教版必修4高中语文 4.13 张衡传达标测试及解析

最新精编高中人教版必修4高中语文 4.13 张衡传达标测试及解析

【课堂新坐标】(教师用书)2013-2014学年高中语文4.13 张衡传课后知能检测新人教版必修4一、基础巩固1.下列加点字读音有误的一组是( )A.璇.机(xuán)骸.骨(hái)河间相.(xiànɡ)B.属.文(zhǔ) 蟾蜍.(chú) 连辟.公府(bì)C.逾侈.(chǐ) 卷帙.(yì) 合契.若神(qì)D.伺.机(sì) 驿.站(yì) 骇.人听闻(hài)【解析】“帙”读zhì。

【答案】 C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俗人交接:与……交往A.不好交接..B.连辟.公府不就辟:征召C.辄积年不徙.徙:调动官职D.视事三年,上书乞骸骨视事:看、视察..【解析】“视事”指官员到职工作。

【答案】 D3.与“大将军邓骘奇其才”中“奇”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泣.孤舟之嫠妇B.吾得兄.事之C.且庸人尚羞.之D.宁许以负.秦曲【解析】C项,“羞”与例句用法相同,为形容词的意动用法;A项,“泣”是使动用法,“使……哭泣”;B项,“兄”是名词作状语,“像对待兄长一样”;D项,“负”是使动用法,“使……背负”。

【答案】 C★4.(对应本课“重难突破”第7题)下列加点词语和现代汉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公车特征拜郎中..B.时国王骄奢,不遵典宪;又多豪右,共为不轨..C.寻其方面,乃知震之所在..俗人D.不好交接..【解析】B项,“不轨”古今义都指违反法纪;A项,“公车”,古义为“官署名”,今义为“公家的车”;C项,“方面”,古义为“方向”,今义为“相对的或并列的人或事物中的一方或一部分”;D项,“交接”,古义为“结交”,今义为“移交和接管”。

【答案】 B5.下列句式特点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B.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C.尤致思于天文阴阳历算D.验之以事,合契若神【解析】A、C、D三项都是状语后置,B项为宾语前置。

新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4.13《张衡传》课后知能检测及答案

新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4.13《张衡传》课后知能检测及答案

【课堂新坐标】(教师用书)2018-2019学年高中语文4.13 张衡传课后知能检测新人教版必修4一、基础巩固1.下列加点字读音有误的一组是( )A.璇.机(xuán)骸.骨(hái)河间相.(xiànɡ)B.属.文(zhǔ) 蟾蜍.(chú) 连辟.公府(bì)C.逾侈.(chǐ) 卷帙.(yì) 合契.若神(qì)D.伺.机(sì) 驿.站(yì) 骇.人听闻(hài)【解析】“帙”读zhì。

【答案】 C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不好交接..俗人交接:与……交往B.连辟.公府不就辟:征召C.辄积年不徙.徙:调动官职D.视事..三年,上书乞骸骨视事:看、视察【解析】“视事”指官员到职工作。

【答案】 D3.与“大将军邓骘奇其才”中“奇”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泣.孤舟之嫠妇B.吾得兄.事之C.且庸人尚羞.之D.宁许以负.秦曲【解析】C项,“羞”与例句用法相同,为形容词的意动用法;A项,“泣”是使动用法,“使……哭泣”;B项,“兄”是名词作状语,“像对待兄长一样”;D项,“负”是使动用法,“使……背负”。

【答案】 C★4.(对应本课“重难突破”第7题)下列加点词语和现代汉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公车..特征拜郎中B.时国王骄奢,不遵典宪;又多豪右,共为不轨..C.寻其方面..,乃知震之所在D.不好交接..俗人【解析】B项,“不轨”古今义都指违反法纪;A项,“公车”,古义为“官署名”,今义为“公家的车”;C项,“方面”,古义为“方向”,今义为“相对的或并列的人或事物中的一方或一部分”;D项,“交接”,古义为“结交”,今义为“移交和接管”。

【答案】 B5.下列句式特点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 .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B .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C .尤致思于天文阴阳历算D .验之以事,合契若神【解析】 A 、C 、D 三项都是状语后置,B 项为宾语前置。

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四课时跟踪检测:(十三) 张衡传 Word版含解析

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四课时跟踪检测:(十三) 张衡传 Word版含解析

课时跟踪检测(十三) 张衡传一、文言基础专练1.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不好交接..俗人 交接:结交 B .连辟.公府不就 辟:征召 C .衡少善属.文 属:连缀 D .安帝雅.闻衡善术学 雅:高尚、不俗 解析:选D D 项,雅:素常。

2.下列句中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 .⎩⎪⎨⎪⎧ 衡乃.拟班固《两都》作《二京赋》精思傅会,十年乃.成 B .⎩⎪⎨⎪⎧ 以.精铜铸成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 C .⎩⎪⎨⎪⎧ 机发吐丸,而.蟾蜍衔之尝一龙机发而.地不觉动 D .⎩⎪⎨⎪⎧宦官惧其.毁己京师学者咸怪其.无征 解析:选B A 项,副词,于是、就/副词,才;B 项,介词,用;C 项,连词,表顺承/连词,表转折;D 项,代词,他,指张衡/代词,它,指地动仪。

3.下列加点字词类活用类型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 .且庸人尚羞.之 B .妙尽璇机之正. C .大将军邓骘奇.其才 D .而耻.学于师 解析:选B B 项,形容词用作名词。

其他各项是意动用法。

4.下列加点的词语与现代汉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 .公车..特征拜郎中 B .又多豪右,共为不轨..C .寻其方面..,乃知震之所在 D .举孝廉不行..解析:选B A 项,古义,为汉代官署名;今义,公家的车(多指汽车)。

B 项,古今都指违反法纪或搞叛乱活动。

C 项,古义,方向;今义,相对的或并列的几个人或物中的一部分叫作一个方面。

D 项,古义,没有去(应荐);今义,不可以,不被允许,不中用。

5.下列各组语句中,句式不.相同的一组是( )A.①举孝廉不行,连辟公府不就②戍卒叫,函谷举B.①形似酒尊,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②师不必贤于弟子C.①衡乃拟班固《两都》作《二京赋》,因以讽谏②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D.①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②古之人不余欺也解析:选C A项,被动句;B项,状语后臵句;C项,①是省略句,②是定语后臵句;D项,宾语前臵句。

高中语文 4.13 张衡传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4

高中语文 4.13 张衡传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4

第13课 张衡传——一个全面发展的人一、基础巩固1. 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有错误的一项是( ) A .属.文(zhǔ) 左冯.(pínɡ) 征辟.(bì)B .逾.侈(yú) 邓骘.(zhì) 不徙.(xǐ)C .都.柱(dōu) 合契.(qì) 帷.幄(wéi)D .骸.骨(hái) 肃.然(sù) 收禽.(qín)2. 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不好交接..俗人 交接:与……交往B .连辟.公府不就 辟:召C .辄积年不徙. 徙:调动官职D .视事..三年,上书乞骸骨 视事:看、视察3. 下列与“大将军邓骘奇其才”中“奇”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孤违蹇叔,以辱.二三子B .吾得兄.事之C .且庸人尚羞.之D .宁许以负.秦曲4. 从句式结构看,下列句子不同于其他三句的一项是( ) A .衡善机巧,尤致思于天文阴阳历算B .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C .未之有也D .果地震陇西5.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 A.⎩⎪⎨⎪⎧ 虽才高于.世尤致思于.天文阴阳历算B.⎩⎪⎨⎪⎧ 以.精铜铸成验之以.事C.⎩⎪⎨⎪⎧公车特征.拜郎中京师学者咸怪其无征.D.⎩⎪⎨⎪⎧ 因.入京师,观太学伺者因.此觉知6. 下列文句翻译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常从容淡静,不好交接俗人。

译文:(他)总是举止稳重,淡泊宁静,不喜欢与世俗之人交往。

B .衡善机巧,尤致思于天文阴阳历算。

译文:张衡善于机灵精巧,尤其在天文、气象和历法的推算等方面很用心思。

C .精思傅会,十年乃成。

译文:(这篇赋他)精心构思润色,用了十年才完成。

D .自此以后,乃令史官记地动所从方起。

译文:自此以后,朝廷于是命令史官据此记载地震从哪个方向发生。

二、精段品读阅读课文选段,完成7~10题。

阳嘉元年,复造候风地动仪。

高一语文人教版必修四考练题:13张衡+Word版含答案.doc

高一语文人教版必修四考练题:13张衡+Word版含答案.doc

《张衡传》班次姓名组别(满分50分时间40分钟。

)一.积累与运用(每小题3分,共21分)1.下列各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A.以精铜铸成,员径八尺,合盖隆起,形似酒尊。

B.汝为人臣子,不顾恩义,畔主背亲C.时政事渐损,权移于下,衡因上疏陈事。

D.整法度,阴知奸党名姓,一时收禽,上下肃然,称为政理。

2.下列加点词语的用法不同于其它三项的一项()A.大将军邓骘奇.其才,累召不应B.宦官惧其毁己,皆共目.之C.天雨.雪,武卧啮雪,与旃毛并咽之D.乃使其从者衣褐,怀.其璧,从径道亡3.下列句式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A.臣尝与燕王会境上,燕王私握臣手曰 B.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C.衡少善属文,游于三辅,因入京师 D.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4.下列各句省略的部分补充在括号内,补充不正确的一项是()A.永元中,举孝廉(张衡)不行,连辟公府(张衡)不就。

B.大将军邓骘奇其才,累召(张衡)(张衡)不应。

C.衡乃拟班固《两都赋》作《二京赋》,因以(《两都赋》)讽谏。

D.阳嘉元年,(张衡)复造候风地动仪。

(地动仪)以精铜铸成,员径八尺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7·23”甬温线重大铁路交通事故调查,不仅要查清直接原因,还要追根溯源,查清设计、制造、管理等方面的源头性问题。

B.随着综合国力的提高,特别是科学技术和造船工业能力的提高,才能够使一个国家有能力建造航母。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航空母舰是一个国家综合实力的体现。

C.日前教育部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各高校要抓紧网络招聘和现场招聘活动,帮助毕业生尽快落实就业岗位;对未就业毕业生进行集中培训。

D.稳定物价是个系统工程,需要在保增长、控通胀、稳民生之间寻找一条平衡道路是必不可少的,这需要政府的智慧、耐心和持久的努力。

6. 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A.权威专家预测,推动内地价格上涨的因素有增无减,今后几年中国很可能步入温和通胀周期,人民币再次调息已是箭在弦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3张衡传一、语基落实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少善属.文(shǔ)连辟.公府(bì)莫不逾侈.(chǐ)B.精思傅.会(fù) 邓骘.将军(zhì)璇.机之正(xuán)C.首衔.铜丸(xián) 合契.若神(qì)上下肃.然(shù)D.积年不徙.(xǐ) 中有都.柱(dōu)河间相.(xiànɡ)思路解析:A项,“属”应读“zhǔ”。

C项,“肃”应读“sù”。

D项,“都”应读“dū”。

答案:B2.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准确的一项是()A.衡少善属文..属文:写文章。

B.精思傅会..傅会:文章的组织、布局、命意、修辞。

C.其牙机..巧制牙机:枢纽和机件。

D.称为政理..政理:政治管理。

思路解析:D项,“政理”应为“政治清明”。

答案:D3.下列语句从句式角度看,不同类的一项是()A.衡善机巧,尤致思于天文阴阳历算B.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C.验之以事,合契若神D.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思路解析:A、B、C三项都是介词结构后置,D项是宾语前置。

答案:D二、阅读理解(一)课内阅读阅读文本选段,完成第4~9题。

张衡字平子,南阳西鄂人也。

衡少善属文,游于三辅..,因.入京师,观太学,遂通五经,贯六艺。

虽才高于世,而无骄尚之情。

常从容淡静,不好交接俗人。

永元中,举孝廉..不行,连辟公府不就。

时天下承.平日久,自王侯以下莫不逾侈。

衡乃拟班固《两都..》作《二京..赋》,因以讽谏。

精思傅会,十年乃.成。

大将军邓骘奇其才,累召不应。

衡善机巧,尤致思于天文阴阳历算。

安帝雅闻衡善术学,公车特征拜郎中,再迁为太史令。

遂乃研核阴阳,妙尽璇机之正,作浑天仪,著《灵宪》《算罔论》,言甚详明。

顺帝初,再转复为太史令。

衡不慕当世,所居之官辄.积年不徙。

自去史职,五载复还。

阳嘉元年,复造候风地动仪。

以精铜铸成,员径八尺,合盖隆起,形似酒尊,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

中有都柱,傍行八道,施关发.机。

外有八龙,首衔铜丸,下有蟾蜍,张口承之。

其牙机巧制,皆隐在尊中,覆盖周密无际。

如有地动,尊则振龙,机发吐丸,而蟾蜍衔之。

振声激扬,伺者因.此觉知。

虽一龙发机,而七首不动,寻其方面,乃知震之所在。

验之以事,合契若神。

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

尝一龙机发而地不觉动,京师学者咸怪其无征。

后数日驿至,果地震陇西,于是皆服其妙。

自此以后,乃.令史官记地动所从方起。

……永和初,出为河间相。

时国王骄奢,不遵典宪;又多豪右,共为不轨。

衡下车,治威严,整法度,阴.知奸党名姓,一时收禽,上下肃然,称为政理。

视事三年,上书乞骸骨...,征拜尚书。

年六十二,永和四年卒。

4.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时天下承.平日久承:连续。

B.所居之官辄.积年不徙辄:总是。

C.傍行八道,施关发.机发:打开。

D.阴.知奸党名姓,一时收禽阴:暗地里。

思路解析:此题考查文言实词的含义。

C项,“发”应为“拨动”的意思。

答案:C5.下列加点的词语与现代汉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常从容淡静,不好交接..俗人B.安帝雅闻衡善术学,公车特征..拜郎中C.虽一龙发机,而七首不动,寻其方面..D.衡下车..,治威严,整法度思路解析:A项,“交接”与现代汉语相同,都有“交往、接触”的意思。

B项,“特征”在文中不是一个词,而是各自成词,“特”是“特地”,“征”是“征召”。

C项,“方面”在本文中的意思是“方向”。

D项,“下车”在文中指“官吏初到任”。

B、C、D三项均与现代汉语中的常用意义不同。

答案:A6.对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①游于三辅,因入京师,观太学②振声激扬,伺者因此觉知{③精思傅会,十年乃成④自此以后,乃令史官记地动所从方起A.①与②相同,③与④不同。

B.①与②相同,③与④也相同。

C.①与②不同,③与④相同。

D.①与②不同,③与④也不同。

思路解析:①副词,于是;②介词,凭借;③副词,才;④副词,于是。

答案:D7.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三辅:汉朝称京兆尹、左冯翊、右扶风所管辖的长安附近的三个地区。

B.孝廉:汉朝由地方官向中央举荐品行端正的人任以官职,被举荐之人称为“孝廉”。

C.班固《两都赋》中“两都”指长安和洛阳,而张衡的《二京赋》中的“二京”则不然。

D.乞骸骨:封建社会,大臣年老了请求辞职为“乞骸骨”,意思是请求赐还自己的身体,回家乡去。

思路解析:C项,张衡的《二京赋》中的“二京”也指长安和洛阳。

答案:C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张衡才高于世,善于属文,后因文学才能出众,被征召到朝廷做官。

B.张衡不慕权贵,总是得不到升迁,在离开太史令职位五年后,就回了原籍。

C.候风地动仪全部用精铜制成,半径为八尺,盖子中部隆起,像个大酒樽。

D.在任河间相期间,张衡从严执法,政治清明,可三年后就请求辞职还乡。

思路解析:A项,是因他“善术学”,所以被召进朝廷。

B项,不是回了原籍,而是又回到太史令任上。

C项,不是半径,而是圆的直径。

答案:D9.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举孝廉不行,连辟公府不就。

(2)大将军邓骘奇其才,累召不应。

(3)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

思路解析:(1)的翻译注意原句为被动句,注意“举”“辟”的翻译;(2)的翻译注意“奇”的活用;(3)的翻译注意宾语前置的句式特点。

参考答案:(1)被举为孝廉,没有去应荐;屡次被公府征召,也不去应召。

(2)大将军邓骘认为他是奇才,多次召请,他也不去应召。

(3)自从有书典记载以来,还从来没有这件事。

(二)拓展延伸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0~13题。

蔡邕传范晔蔡邕字伯喈,陈留圉人也。

少博学,好辞章、数术、天文,妙操音律。

桓帝时,中常侍徐璜等五侯擅恣,闻邕善鼓琴,遂白天子,敕陈留太守督促发遣。

邕不得已,行到偃师,称疾而归。

闲居玩古,不交.当世。

感东方朔《客难》及扬雄、班固之徒设疑以自通,乃斟酌群言,韪其是而矫其非,作《释诲》以戒厉云尔。

在吴,吴人有烧桐以爨者,邕闻火烈之声,知其良木,因请而裁为琴,果有美音,而其尾犹焦,故时人名曰“焦尾琴”焉。

初,邕在陈留也,其邻人有以酒食召邕者,比.往而酒以酣焉。

客有弹琴于屏,邕至门试潜听之,曰:“憘!以乐召我而有杀心,何也?”遂反。

将名者告主人曰:“蔡君向来,至门而去。

”邕素为邦乡所宗,主人遽自追而问其故,邕具以告,莫不怃然。

弹琴者曰:“我向鼓弦,见螳螂方向鸣蝉,蝉将去而未飞,螳螂为之一前一却。

吾心耸然,惟恐螳螂之失之也。

此岂为杀心而形于声者乎?”邕莞然而笑曰:“此足以当之矣。

”董卓重邕才学厚相遇待及卓被诛邕在司徒王允坐殊不意言之而叹有动于色。

允勃然叱之,即收付廷尉治罪。

邕陈辞谢,乞黥首刖足,继成汉史。

士大夫多矜.救之,不能得。

太尉驰往谓允曰:“伯喈旷世逸才,多识汉事,当续成后史,为一代大典。

且忠孝素著,而所坐无名,诛之无乃失人望乎?”允不纳。

太尉退而告人曰:“王公其不长世乎?善人,国之纪也;制作,国之典也。

灭纪废典,其能久乎?”邕遂死狱中。

允悔,欲止而不及。

年六十一。

搢绅诸儒莫不流涕。

北海郑玄闻而叹曰:“汉世之事,谁与正.之!”兖州、陈留间皆画像而颂焉。

(选自《后汉书·蔡邕传》,有删改)10.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闲居玩古,不交.当世交:交接。

B.比.往而酒以酣焉比:等到。

C.士大夫多矜.救之,不能得矜:夸奖。

D.汉世之事,谁与正.之正:匡正。

思路解析:C项,“矜”在此处的意思是“同情”。

答案:C11.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董卓重邕/才学厚相遇/待及卓被诛/邕在司徒王允坐/殊不意言之/而叹有动于色B.董卓重邕才学/厚相遇待/及卓被诛/邕在司徒王允坐/殊不意言之而叹/有动于色C.董卓重邕/才学厚相遇/待及卓被诛/邕在司徒王允坐/殊不意言之而叹/有动于色D.董卓重邕才学/厚相遇待/及卓被诛/邕在司徒王允坐/殊不意言之/而叹有动于色思路解析:原文标点是:董卓重邕才学,厚相遇待。

及卓被诛,邕在司徒王允坐,殊不意言之而叹,有动于色。

根据名词、“及”等标志性词语及文意断开。

答案:B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蔡邕少年时博学多才,因擅长弹琴,由陈留太守举荐而被征召,但进京途中,走到偃师就假托有病回家了。

B.蔡邕在吴地的时候,能从灶中桐木燃烧时发出的声音听出这块桐木是制作乐器的良材,因而成就了一段“焦尾琴”的佳话。

C.太尉认为蔡邕一向以忠孝著称于世,并对汉朝的史事十分熟悉,应该让他续成后汉史,修成一代典籍。

D.蔡邕因偶然说到董卓时叹气而获罪,朝中很多人也为之求情,认为杀蔡邕会带来严重后果,王允盛怒之下没有同意。

思路解析:A项,理解错误,陈留太守没有举荐,而是专权肆行的中常侍徐璜等五侯,他们听说蔡邕善于弹琴,于是奏明皇帝,命令陈留太守督促蔡邕进京。

答案:A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将名者告主人曰:“蔡君向来,至门而去。

”(2)吾心耸然,惟恐螳螂之失之也。

此岂为杀心而形于声者乎?(3)且忠孝素著,而所坐无名,诛之无乃失人望乎?思路解析:“向”,近,刚刚;“耸然”,同“悚然”,紧张害怕的样子;“形于声”,在声音上表现出来;“坐”,犯罪;“无乃……乎”,反问句式,恐怕……吧。

参考答案:(1)管事的人告诉主人说:“蔡君刚才来了,到门口却离开了。

”(2)我内心很紧张,担心螳螂抓不到它。

这难道就是产生杀心并且在琴声中流露出来的原因吗?(3)况且他一向以忠孝著称,并没有犯什么罪名,杀了他恐怕会失去人心吧?参考译文蔡邕字伯喈,是陈留圉地人。

少年时博学多才,喜欢写文章、研究算术和天文,精于音乐。

桓帝时,中常侍徐璜等五侯专权肆行,他们听说蔡邕善于弹琴,于是奏明皇帝,命令陈留太守督促蔡邕进京。

蔡邕不得已,走到偃师,托词生病回家去了。

他在家闲居,沉迷于古代文化,不和世人交往。

他有感于东方朔的《客难》以及扬雄、班固等人借反问抒志的做法,于是仔细研究各家学说,肯定他们正确的说法,纠正他们错误的说法,写了《释诲》来自戒自励。

蔡邕在吴地时,吴地有人烧桐木做饭,蔡邕听到桐木在火中爆裂的声音,知道这是一段很好的木头,就向主人要来并用这段木头做了一张琴,果然弹出了美妙的音乐,但琴的尾部还保留着烧焦的痕迹,所以当时的人把这张琴叫作“焦尾琴”。

当初,蔡邕在陈留时,他的邻居用酒食招待蔡邕,等到蔡邕去时大家酒喝得正高兴。

有一个客人在屏风后弹琴,蔡邕到门口偷偷地听,大惊道:“啊!用音乐来请我却有杀心,是什么原因呢?”就回去了。

管事的人告诉主人说:“蔡君刚才来了,到门口却离开了。

”蔡邕向来是被同乡敬重的人,主人急忙亲自追上去,追问他离开的原因,蔡邕把情况详细地告诉了他,大家都感到茫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