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荀子对孔子仁学的继承和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孟子仁学思想传承刍议
江苏省如皋第一职业高级中学任树华 226511 在孔子的思想体系中,最高的道德标准是“仁”。“仁”作为孔子儒学的基本范畴,一方面显示了孔子对于完善人格的追求,另一方面表达了他对于现实政治的见解。“仁”的内涵极其丰富,从伦理道德、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诸多方面,显示了孔子对于道德行为规范和理想社会制度的建构。
孔子死后,儒分八家,孟子“受业于子思门人”(1)。孟子认为“自生民以来,未有盛于孔子”(2)。他平生的最大愿望就是“学孔子也”(3)。他在接受、继承孔子学说的同时,又对其加以发展、创新,极大丰富了儒家思想。基于其在儒学发展史上的突出贡献,他本人也跻身于儒家“亚圣”的宝座,记述其言论的《孟子》被奉为经典。下面简要论述其对孔子仁学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春秋末期,社会动荡,周王室衰微,周天子不足轻重,各诸侯国争王称霸,擅自改变礼仪制,度“礼乐征伐自诸侯出”(4)。即使在诸侯国内部,弑君杀父的现象也屡见不鲜。孔子认为这是“天下无道”的表现。因此,反对僭礼,要求恢复周初有条不紊的统治秩序,便成为孔子政治思想的出发点。
孔子在政治上是个保守主义者,他一生致力于恢复周礼。他认为礼仪政治是植根于人的本性的,因此,他选择以仁释礼的方式。在他看来,礼所规定的上下等级、尊老卑幼的秩序,并不是人为强制的,而是建立在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亲子之爱上的,是人性的内在欲求。《论语·泰伯》篇中讲:“君子笃于亲,则民兴于仁,故旧不遗,则民不偷”,所谓“笃于亲”,就是以深厚的感情对待亲人和亲族,即“亲亲”之道,也就是说要“入则孝,出则悌”(5)。接着他又发挥说:“其为人也孝弟(悌),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6)由此引出了“尊尊”。“尊尊”是“亲亲”在政治上的表现,通过唤起人所共有的这种亲子之爱,并将其上升为人的自觉行动。由此,犯上作乱的事情就会鲜有发生,社会就能够得到和谐的发展。接下来再将“亲亲”推而广之,做到“泛爱众而亲仁”(7),这就达到了圣人的境界。
孟子生活在战国时代,那正是中原烽烟四起、社会剧烈动荡的年代,孟子从历史和现实的政治总结中得出经验和教训:“三代之得天下也以仁,其失天下也以不仁。国之所以废兴存亡者亦然。天子不仁,不保四海;诸侯不仁;不保社稷;卿大夫不仁,不保
宗庙;士庶人不仁,不保四体。”(8)因此,推行仁政,势在必行。
一、推恩以保民
孟子以性善论作为出发点,将“不忍人之心”扩展到政治上。他说:“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矣。”(9)在他看来,每个人都有同情别人的心,先王因为有同情别人的心,所以才有同情别人的政治。孟子仁政的内容,就是实行以仁、义为核心的“推恩”思想。他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故推恩足以保四海,不推恩无以保妻子。”(10)那么如何来“推恩”以施行仁政呢?
首先,孟子要求统治者发政施仁,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安定人民的生活秩序,在经济上“制民之产”( 11),“民无恒产,因无恒心”(12)。如果没有常存的善心,那么“放辟邪侈,无不为己”(13),为所欲为。孟子借用井田制形式来制民恒产,劝告统治者要做到“春省耕而补不足,秋省敛而助不给”(14),“不违农时”(15)。这样,百姓有维持生活的私有产业,“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饱,凶年不免于死亡。”(16)最终“使民养生,丧死无憾”(17)。
此外,孟子还主张“薄税敛”(18),他劝告统治者“布缕之征,粟米之征,力役之征”(19)。这三种赋税中,只能“用其一,缓其二”(20),如果同时收两种赋税,老百姓就会有饿死的,同时收三种赋税,就会陷入妻离子散的悲惨境地。
二、民贵君轻
孟子仁政思想中一个重要的内容就是“民贵君轻”。他说“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是故得乎丘民而为天子。”(21)民为国本,民众最为重要。“社稷”即土谷神社,象征国家,国家的存亡取决于民,所以,比起民众来说,是次一等。君主的存亡则决定于前两者。因此,君最轻。“民为贵”的思想,是从历史上国家得失的经验教训中总结出的重要结论。孟子说:“桀纣之失天下,失其民也;失其民者,失其心也。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22)。国家的得失,在于民心的向背,只有君行仁政,爱护民众,才能维持国家的长治久安。
三、反对战争
孔子反对诸侯之间互相攻伐,主张各国睦邻修好。他特别赞赏管仲“九会诸侯,不以兵车”(23)的做法,认为像管仲那样,多次辅助齐桓公会盟诸侯,不需发动战争,就使天下安定,这样做很符合他所谓的仁德。
孟子正处于战国兼并战争十分激烈的时代,他的反战思想尤其强烈。首先,战争违
背了他的仁政方案,任何一场战争的结果便是生灵涂炭。“争地以战,杀人盈野,争城以战,杀人盈城”(24),统治者为了一己私利而驱使人民相互残杀,这从根本上是违反人性的,因而不会得民心。梁惠王一心想成就霸业,却不接受孟子的仁政主张,一心迷恋于战争,结果反而接连失利,国土日削,人口锐减。孟子揭露他说:“不仁哉,梁惠王也”,“以土地之故,糜烂其民而战之”(25),“此所谓率土地而食人肉,罪不容死”(26)。
此外,大规模的战争,转过来破坏了生产,使人民流离失所。即使在战争中幸存的老百姓,“仰不足以事父母,俯不足畜妻子,乐岁终身苦,凶年不免于死亡”(27)。那些驱使人民相互残杀的统治者,“为民父母,行政不免于率兽而食人,恶在其为民父母也”(28)。最终人民忍无可忍,只好铤而走险,由此增加了社会不稳定的因素。
孟子把自己仁政学说的焦点聚集在“民”之上,较多地体现了民本主义的思想,这是对儒家仁学发展的重大贡献。孔子虽然在奴隶社会中发现了人的价值,把人从鬼神束缚中解放出来,但他还没有形成明显的民本思想,他虽然口口声声称“仁”,却没有能够提出一套系统的仁政方案。在孔子那里,仁既是一个伦理概念,又是一个政治概念。孟子则直接用民心向背、养民、富民等语言来表达他的民本思想,并且设计了一套系统的仁政方案。虽带有理想主义色彩,在当时的社会条件下无法实施,但它却成为后来历代统治者实行贤明政治、休养生息、安定民心的响亮口号。
参考文献:
(1)《史记·孟子荀卿列传》
(2)(3)(9)《孟子·公孙丑上》
(4)《论语季氏》
(5)(6)(7)《论语·学而》
(8)(22)(24)(26)《孟子·离娄上》
(10)(11)(12)(13)(15)(16)(17)(18)(27)(28)《孟子·梁惠王上》
(14)《孟子·梁惠王下》
(19)(20)(21)(25)《孟子·尽心下》
(23)《论语·宪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