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荀子对孔子仁学的继承和发展

合集下载

孔子孟子荀子思想异同孔子的仁爱思想

孔子孟子荀子思想异同孔子的仁爱思想

孔子孟子荀子思想异同孔子的仁爱思想孔子、孟子和荀子是中国古代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他们对于仁爱思想都有自己独特的理解和表达方式。

本文将对孔子、孟子和荀子的仁爱思想进行比较和探讨,旨在揭示他们的异同之处。

一、孔子的仁爱思想孔子(公元前551年-公元前479年)被尊称为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的仁爱思想被认为是儒家思想的核心。

孔子的仁爱思想强调人际关系中的仁爱道德。

他认为人之所以为人,就是因为有了与他人进行亲密关系的能力。

孔子说:“君子修道以道;小人修道以束。

”他认为人们应该以仁道来处理人际关系,而不是以个人的私利为重。

孔子的仁爱思想主张“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即要先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才能影响他人。

他认为仁者爱人,有好的道德品质和品行的人才能真正去爱他人。

孔子还提出了“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格言,表明他将仁爱理解为不做对他人不希望别人对自己做的事情。

二、孟子的仁爱思想孟子(公元前372年-公元前289年)是孔子的学生和继承者,他对于仁爱思想的理解与孔子有着相似之处,但也有着一定的差异。

孟子认为人性本善,天生就具备了仁爱的情感和原则。

他说:“人皆有不忍人之心。

”他认为人们的内心都有同情怜悯之情,但需要通过教育来加以培养和发展。

孟子提出了“养气息以系之,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理论,强调个人修养与社会关系的相互作用。

他认为通过修身养性,以维护和发展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

不同于孔子,孟子将仁爱思想与政治关系结合起来,主张君主应以仁政来统治国家,以行仁政来实现社会的和谐稳定。

三、荀子的仁爱思想荀子(公元前313年-公元前238年)是儒家学派的重要代表之一,他的仁爱思想与孔子和孟子相比,有一些不同的看法。

荀子认为人性本恶,认为人们天生就具有自私自利的本性。

他说:“人之自恶而不忍者,上圣也。

”他认为人们之所以能够表现出仁爱,是因为上圣者能够克制和控制自己的恶性。

荀子主张通过教育来培养人们的道德品质和温良仁爱的情感。

孟子对孔子“仁”思想继承论文

孟子对孔子“仁”思想继承论文

孟子对孔子“仁”思想继承论文摘要:孟子对“仁”的存在根源以及实践意义都给予了新的解释,孟子在对孔子仁学的捍卫与发扬、继承和发展方面贡献极大。

甚至可以说,孔子仁学思想之所以能够不断发扬光大乃至影响世界,与孟子所作出的巨大贡献是分不开的。

“仁”作为孔子思想的核心,是历代儒学家研究的重点。

许多大家通过对“仁”的解读和阐发来表达自己的思想观点,有的直接阐释孔子的思想主张,有的在继承上又有所发展,有的从与孔子相悖的角度来分析问题,最终又没能逃出孔子的思想范畴,这些共同形成了丰富繁杂的儒家思想。

孟子作为继孔子之后的又一位儒学集大成者,在孔子“仁”的思想继承方面取得了很大成就。

一、从“仁爱”到“性善”——提出“仁”的存在根源“仁”是孔子思想的基础和核心,并围绕此形成了整套思想体系。

一部《论语》中大约有一百多处谈到“仁”,如《颜渊》中:“克己复礼为仁。

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

”、“樊迟问仁。

子曰‘爱人。

’”,《子路》中:“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等。

以上可以看出孔子的回答略显模糊,并没有直接告诉我们“仁”是什么,而是提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行为规范,通过履行那些道德规范来达到仁的境界。

从另一角度可以看出孔子“仁”学中具有保守的一面,它并未冲破周礼的旧框架,认为只有周礼所肯定的政治秩序下的行为才属“仁”,并且要维护宗法血缘关系的孝悌原则,视孝悌为“仁”之本。

但是,孔子所处的时代周王室衰微诸侯混战,原有的社会制度及结构被破坏,周礼文化在一定程度上与当时的社会生产力发展不相适应,可惜孔子没有很清楚的看透这一点,还是理想主义的周游列国渴望恢复周礼,基于当时的社会环境,他的窘迫处境也是必然的。

在孔子那里“仁”主要是一种道德文化,通过“礼”这一途径来实现,而且“仁”是可以通过后天学习习得的,人们应该把“仁”作为毕生追求的价值目标。

这只是一种道德约束,并没有给人们解释其中的理论依据。

孟子作为孔子所学的继承人弥补了这一方便的缺陷,提出了性善论这一观点,立足于“仁”又论证了“仁”存在的合理性及必然性。

孟子对孔子“仁”的思想继承和发展

孟子对孔子“仁”的思想继承和发展

孟子对孔子“仁”的思想继承和发展“仁”是孔子思想的基础,孔子之仁本质是一种践行的理论,具有特定的社会约定型,但并没有说明践行仁的内在根据。

孟子在孔子的基础上发展了孔子仁学的思想,最重要的是践行仁的内在根据。

了解孔子孟子仁的内在差别,有助于我们重振儒学理论,有助于我们从中汲取精神营养价值,从而有利于我们构建和谐社会。

标签:孔子;孟子;发展一、孔子“仁”的思想仁是孔子思想的基础和核心,孔子以仁为基础建立了自己的体系,并一直影响中国以后的儒学发展方向。

孔子“仁”的内容是丰富的,思想是深邃的。

孔子的“仁”无形中塑造了理想人格。

这种人格一直影响着中华民族的人生价值取向和人生追求,而且对我们今天重塑新的理想人格仍然有着重要作用。

从政治上讲,他强调个体对整体的道德义务,反映在民族意识上,个人应以维护民族利益为最高的人生价值,这种强烈的忧患意识陶冶了不少仁人志士,从而唤醒了中国人民思考中国民族意识感和民族精神。

从文化上讲,他的思想为中国以后的思想指明了方向,为中国文化注入了新的生命力,从而开启了中华民族思想的新纪元,创造出人类新的思想灵魂。

但孔子的“仁”只是确定了仁的本质内涵,他的说法带有很强的约定性,只告诉人们应当以仁为自己的人生价值取向,但人为什么要履行仁道,以及在现实的生活中怎样履行仁道并没有充分说明,这主要是因为孔子没有将仁与心联系起来进行综合思考,这个任务主要是由孟子来完成的,孟子将仁与心联系起来,使仁学焕发出一种新的生命力,对孔子仁学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二、孟子从性善论仁孟子性善论从理论上说明履行仁道的内在根据和履行仁道的可能性,使儒家内在性原则得以深化。

孟子性善论是心性论仁,肯定人心是仁的,因而人性就是善的。

性是指现在人性化的倾向即是善,不但圣人是性善,就是说现在倾向是善的,现在就是,故不是未然性善,是彻始彻终的没有人不是性善[1]12。

凡说性恶的人,都是从结果往上推,并未就发端起念处去说[1]131。

如何认识孟子荀子思想的异同

如何认识孟子荀子思想的异同

相同的为都教育人要为善。

不同点是孔子中心思想为“仁”,孟子中心思想为“义”,荀子继二人后提出“礼”。

二人继承了孔子的“仁”的思想。

孟子主张“仁政”,荀子主张“仁义”和”王道”。

同时两人都强调了百姓的作用。

孟子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荀子提出“君者舟庶人者水也。

水则载舟,亦则覆舟”。

异:孟子和荀子思想的不同,首先表现在孟子提出了"性善说",而荀子提出了"性恶说",前者从性善论出发,大大的深化了孔子的修己,按人学说,如存心养性,反身而成,养浩然之气.而荀子站在儒家的立场上广泛的吸收先秦道法名阴阳等学派的思想成果,他吸收了道家的天道自然无为自然观"天行有常,部位尧存,不为桀亡". 孟子和荀子在王道上具有相同点,,但是荀子不象孟子那样强调统治者要启发民众的道德自觉,强调的是要以社会行为规范-礼约束民众,并且他并不排斥在治民中使用刑罚.孟子的性善是为修己提供人性根据,而性恶说则为修己时要约之以礼"提供人性根据. 荀子将人的生理本能称为"性",将人为的称为"伪".孟子将人天生具备的向善要求和可以为善的能力称为"性"[孟子强调内在修养的重要性,而荀子强调外在环境的重要性.并且有些学说认为孟子是"传道之儒"的代表,而荀子是"传经之儒"的代表,但这种区别不是绝对的. 孟子强调"天命",主张"天人合一";荀子强调天道自然,主张"天人之分". 孟子的"性善"和荀子的"性恶",在最终目的上是殊途同归的,都是为了引导人们在道德上加强修养,成为君子乃至"圣人".荀子的思想更适合当时社会的发展,其弟子韩非和李斯都从于法家,这与荀子的思想部分并不反对刑罚是有一定影响的.孟子性善论、天赋道德观念、承认有天命。

孟子对孔子思想的继承与发展

孟子对孔子思想的继承与发展

孟子对孔子思想的继承与发展孔子是儒家思想的创始人,重视“仁”“礼”,孟子是继孔子之后儒家思想最卓越的集大成者,被后世尊称为“亚圣”,他对孔子的儒家思想进行了继承与创新,使儒家思想又上升到了一个新的层面,对中国传统文化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其最主要的主张是提倡“仁政”。

孟子虽与孔子都同属于儒家思想,但却在许多方面上有很大不同。

孟子在孔子之后,两位伟人相隔一百多年,在继承孔子儒家思想的同时,时代也早已不同,孟子生活在战国那个社会动荡,百家争鸣的时代,故思想也更偏向于政治,更具有现实意义,这是孟子与孔子思想的一个极大的差别。

孟子思想体系丰富,与孔子的儒家思想息息相关,二者的继承与发展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由“仁”到“仁政”。

孔子主张“仁”学,“爱仁”。

“仁”是其哲学思想体系的核心,是最根本的道德原则和治国之道。

他主张“仁者爱人”“亲亲而爱人”,这种“仁”可以理解为关爱一切人,但关爱人有一个起点,对父母的孝敬,对兄弟的关爱,这是为仁的基础,推而广之,爱亲人,师友,乃至于泛爱众而爱仁。

这种“仁”是个人层面的“仁”,实际上是道德个人主义,即从个人角度出发,爱所有人,是自下而上的仁。

孟子继承了孔子的“仁”学,提出了“仁政”的思想,这是孟子最重要的政治主张。

所谓“仁政”就是要求统治者要宽以待民,要亲民,要用贤良,要尊人权,要有同情心,要用仁慈的政策对待百姓,如此百姓才能安居乐业,国家才能稳固,世间才能太平;相反,君主万万不可施加暴政,残害百姓,否则将失信于民,自食其果,这与孟子所提出的“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相契合。

孟子的“仁政”思想实际上是将孔子的“仁”从个人层面,上升到了群众层面,国家层面,是一种自上而下的“仁”,他从统治者的角度出发,将“仁”发展成为了一种治国的理念,这是对孔子“仁”的一种极大的继承与发展。

孟子的仁政思想,展现了较为鲜明的人文主义精神,具有历史性的进步意义,也为后世君主治国理政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

孟子的仁政思想

孟子的仁政思想

孟子的仁政思想孟子的仁政思想继承于孔子的“仁学”思想,是一套包括思想、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的理论体系。

它是一套以“仁”为基础,以“仁民”为核心的思想,它强调稳定的政治秩序,突出“民”的主体地位,孟子的仁政思想无论在儒家政治思想发展史上,还是在整个中国政治思想发展史上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同时,对当今社会的建设有着重大借鉴意义。

一、孟子仁政思想的背景(一)思想来源——孔子仁学的继承与发展孟子的“仁政”思想,从思想渊源来看,是对孔子“仁”学的继承和创造性发展。

《论语》中有“樊迟问仁,子曰:爱人”。

仁就是爱,就是对别人施予爱,这是儒家处理人与人之间伦理关系的一般准则,也是孔子仁学思想的灵魂。

孟子在此基础上,提出“仁者爱人”,“侧隐之心,仁也。

”人人都心怀同情之心、恻隐之心、不忍人之心,这是与孔子的仁完全一致的,它构成孟子仁政思想的理论出发点。

在孟子看来,从这种普遍的同情心、不忍人之心出发实现仁政,治理国家就易如反掌。

换言之,只有用仁者爱人的观念来推行仁政,才能很好地治国平天下。

(二)历史前提——历史经验教训的概括和发展孟子通过总结历代王朝兴衰的历史,得出结论说:“不仁而得国者,有之矣。

不仁而得天下者,未之有也”。

(《孟子·尽心下》)他从历史上诸多战争中认识到了人民的作用。

早在夏朝,桀王“不务德而武伤百姓,百姓弗堪。

”(《史记·夏纪》)人民痛恨他,发誓与之同归于尽。

继至商代末,纣王“暴虐百姓,奸宄商邑”,激起人民的反抗,国家纷乱不堪,民怨沸天。

西周末年,周厉王行暴政,强制推行领主国有制,禁止平民入川泽山林,渔猎谋生,引起国人不满,又采取高压手段,严禁人们议论国事,民众忍无可忍,于是起义攻占京都,捣毁宫室,厉王被逐。

事实表明:民志不可侮,凡行暴政害民者,终归没有好下场。

历史不只有反面的教训,也提供了正面的经验。

商之汤王、周之文王、武王行仁德,抚爱百姓,因而深得人民的拥护,在民的支持下,他们一举灭桀、灭纣而得天下。

荀子对孔子思想的继承与发展

荀子对孔子思想的继承与发展

荀子对孔子思想的继承与发展第一,从反对“用田赋”到“制民之产”,孔、孟维护不同的经济关系,孔子维护的是奴隶制的经济关系,孟子所维护的已是封建的经济关系了。

第二,由鼓吹礼治到宣扬仁政,孔、孟维护不同的政治制度。

孔子所主张的是奴隶主贵族专政的礼治。

孟子的礼,被赋予了封建性政治涵义的伦理道德规范。

并把建立“合理”的封建土地关系即“经界”与缓和阶级关系作为仁政的重要内容。

第三,从尊君至重君,孔、孟对国君态度存有变化。

孔子把国君看看得至高无上,即使就是昏庸之君,也绝不能反对;孟子则明确提出“民贵君轻”的思想。

在孟子认为,国家的臣民可以挑选君主,必须以君主与否推行仁政、王道为准绳,把新兴地主阶级“得天下”、“王天下”的事业看看得高于一切。

第四,从畏天命、重人事到尽心、知性、知天,孟子吸取与改造了孔子的哲学思想,创造了天人合一论的主观唯心主义的哲学体系。

孔子:更高度关注贵族,士人以上级别的阶级利益,这就是儒家思想存有等级的“仁爱”思想的彰显,本来儒家的政治主张就是保护贵族阶级利益的。

孟子:最高度关注民生,老百姓的利益,可以说道孟子就是最高度关注民生的先秦思想家,甚至少于了为“非命”为思想的墨子。

荀子:就是比较存有争议的,甚至有人指出他就是法家思想,所以他的思想比较贴近社会实际。

荀子存有“人性本恶”之说道,其实必须就是“人性向恶”,两个的差别就是,前者就是本性就是恶人,后者说道的就是有可能向恶。

孔子认为,在学习的过程中,学和思不能偏废。

他指出了学而不思的局限性,也道出了思而不学的弊端。

主张学与思相结合。

只有将学与思相结合,才可以使自己成为有道德、有品位.有学识的人。

这种思想在今天的教育活动中有其值得肯定和借鉴的价值。

孟子指出自学必须专心致志,他举例说道,从前有个弈秋就是当时全国最擅于打牌的人.让弈秋教两个人打牌,一个人局外专心,另一人却思想开小差,在想著拎弓箭箭天鹅.结果后者的成绩自然不如前者了.所以孟子表示:“学问之道并无他,谋其安心而已矣。

儒家思想试题及答案

儒家思想试题及答案

一.论述题1.孟子的仁政对孔子的仁学有哪些发展?孟子的仁政思想是在继承和发展孔子仁学思想及德政思想的基础上建构起来的。

孟子将孔子所倡导的仁之爱亲、爱人原则及自己主张的人性善理论用之于现实政治领域,把根置于血缘亲属关系中的仁爱原则推之于整个社会,即“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

”如果说孔子的仁学思想及德政思想还只是一些语录式治国原则的话,那么,孟子的仁政理论则具有了相当系统完整的内容表述。

孔子虽然从各方面对“仁”加以阐释和规定,但更多是局限于道德伦理、人生哲学领域;由于孔子罕言“性与天道”,从而使其仁的论说缺乏终极价值依据。

为了使孔子之仁具有本体论依据,孟子着重发展了孔子关于“仁”的思想,从内在性(心性)与外在性(天命)两个层面为“仁”寻找终极的价值依据,在其仁政学说与人性善理论之间建构起了密不可分的内在逻辑联系,为其仁政思想的提出奠定了坚实的人性论基础。

孟子的仁政学说,无论在儒家政治思想发展史上,还是在中国政治思想发展史上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和意义,对后世的政治理论也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

仁政学说。

孟子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德治思想,发展为仁政学说,成为其政治思想的核心。

他把“亲亲”、“长长”的原则运用于政治,以缓和阶级矛盾,维护封建统治阶级的长远利益。

2.谈谈中庸之道。

中庸之道是一种坚持正道,注重变通,原则性与灵活性并重的处事方法。

从实际出发,各方面统筹兼顾,度的正确把握和关系良好协调,平衡中寻求发展的科学有效的方法论。

中庸之德:中庸是一种以礼的约束为前提,不走极端,以和为追求目标的道德境界。

不偏不倚,无过无不及,是谓中庸。

中庸之道的主题思想是教育人们自觉地进行自我修养、自我监督、自我教育、自我完善,把自己培养成为具有理想人格,达到至善、至仁、至诚、至道、至德、至圣、合外内之道的理想人物,共创“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的“太平和合”境界。

中庸之道的理论基础是天人合一。

天人合一的表现方面(1)天道与人道合一(2)天性与人性合一(3)理性与情感合一(4)鬼神与圣人合一(5)外内合一中庸之道的具体内容主要包括五达道、三达德、九经等。

中国古代思想1、2、3

中国古代思想1、2、3
儒学的创立及发展历程
1、创立: 春秋时期,孔子提出“仁”“礼”为政以德”的学说。
战国时期,孟子、荀子,发展“仁政”学说,提出“民贵君 2、继承: 轻”思想,提出“先义后利”的观点。荀子:礼法并施,王 霸兼用,治国的礼教为主。 3、重创: 秦朝,“焚书坑儒”,儒家思想遭重创。
4、主导: (正统)西汉,董仲舒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5、冲击:魏晋南北朝时期,三教并立,儒学受到了来自于佛教、道教的 冲击。 6、融合: 唐宋时期,三教合一。 7、哲学化 宋明时期,儒学在迎接佛教和道教的挑战时期,逐渐吸纳其思想, 新高度: 形成了以“理”和“天理”为核心的新儒学——理学。使儒学理
诸子百家中相对立的观点
• (1)治国上,儒家主张“仁政”,反对严刑峻法, 而法家主张法治,强调严刑峻法。 • (2)在人性上,孟子主张“性本善”,而荀子主张 “性本恶”。 • (3)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荀子主张“制天命”, 而老子主张“顺自然”。 • (4)在人生态度上,儒家主张积极入世,强调社会 责任,而道家则主张“逍遥”的人生态度,强调 “超脱”。
中国古代民本与君本思想
(1)孔子的思想:“仁”(仁者爱人),为政以德的 政治思想。 (2)孟子的民本思想: ①“仁政”:给农民一定的土地;不侵犯农民的劳 动时间;放宽刑罚,减轻赋税。 ②“民为贵,君为轻”。 (3)荀子的“君舟民水”。 (4)董仲舒的“天谴论”,实行仁政 (5)黄宗羲继承先秦儒家的民本思想,提出“天下为 主,君为客”的新思想命题。
孔子的“仁”与墨子的“仁”有何区 别?
• 孔子的“仁”是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是 有等级差别的爱。 • 墨子的“仁”则是没有等级差别的爱。 • 墨子的这种没有等级差别的爱,与后来的 封建等级社会不相适应,因此后来逐渐不 被重视,而主张有等级差别的“仁”和“ 礼”的儒学则迎合了统治者的需要,西汉 以后成为了正统思想。

比较孔孟荀的“仁学”

比较孔孟荀的“仁学”

比较孔孟荀的“仁学”摘要:孔丘、孟珂和荀况是我国历史上伟大的教育家、思想家,他们的学说构成了一个庞大的理论体系,虽然他们在人性的善恶方面存在有分歧,但三者在仁的定义和仁的心理原因、功利原因、经济原因及原动力等仁学一切方面的观点是相同的。

下面我从仁的定义、仁的原因和仁的原动力等方面进行比较他们“仁学”的异同。

关键词:谋利私人无利私人原动力仁者爱人无利私人孔丘、孟坷和荀况是我国历史上伟大的教育家、思想家。

他们的学说是一个庞大的理论体系。

孔子曾说:“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卫灵公》)他把“仁”视为比人的生命都宝贵的道德品质,使“仁”成为一种比较系统的“仁学”。

孟坷继承和发展了孔丘的“仁学”思想,他在《宪问》中说:“君子而不仁者有矣夫,未有小人而仁者也。

”把“仁”以普遍的形式提出来,而荀子又继承了孔丘和孟坷的“仁学”思想,并对它进行了批判和改造,他认为“礼”是最重要的,是高尚的。

一、仁的定义仁是什么呢?无私利人为仁。

孔子所称道的全部仁人便可以证明:商纣王的残暴,殃民祸国,微子、箕子、比干为了国家和人民反抗暴君,有的自动抛弃个人的爵位,有的被罚做奴隶,有的被杀,真是无私利人甚至牺牲自己,于是,孔子称他们为“殷有三仁焉”(《论语.微子》)尧舜禹是天子,富有四海,自己却吃的一般,穿的一般,住的一般,一点都不为自己而完全为人民着想,孔子非常赞叹,称他们为圣人,仁人。

《论语.卫灵公》中孔子曾说:“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他认为仁是无私利人,从“无私利人为仁”的定义可以看出,孔子说的“仁者爱人”是给仁下定义。

孔子和孟子一样,也把仁定义为爱人,但是,仁这种利人,在孟子看来,不是谋利私人,而是无私利人。

他不赞成孔子只是管仲利人而许他“仁”,而且十分瞧不起他,于是《孟子.公孙丑》中有:管仲,曾西子所不为也,而子为我愿之乎?二、仁的原因1、心理原因人为什么会孝?孔子认为“人之所以孝,无私爱,利父母”,为人的最基本的个人利益是父母给的,由孝是以个人利益为原因可推出:对人都应仁。

孔子孟子荀子关系

孔子孟子荀子关系

孔子孟子荀子关系孔子孟子荀子都是著名人物,他们生在同个时期却有不一样的命运。

下面由店铺为你描述三者的紧密关系,希望你喜欢。

孟子和荀子孟子(前372年-前289年),名轲,字子舆(待考,一说字子车或子居)(按:车,古文;舆,今字.车又音居,是故,子舆、子车、子居,皆孟子之字也).战国时期邹国人,鲁国庆父后裔.中国古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著有《孟子》一书.孟子继承并发扬了孔子的思想,成为仅次于孔子的一代儒家宗师,对后世中国文化的影响全面而巨大,有“亚圣”之称,与孔子合称为“孔孟”.荀子(约公元前313-前238),名况,字卿,汉族,因避西汉宣帝刘询讳,因“荀”与“孙”二字古音相通,故又称孙卿.战国末期赵国人.著名思想家、文学家、政治家,儒家代表人物之一,时人尊称“荀卿”.曾三次出齐国稷下学宫的祭酒,后为楚兰陵(今山东兰陵)令.荀子对儒家思想有所发展,提倡性恶论,其学说常被后人拿来跟孟子的‘性善说’比较,荀子对重新整理儒家典籍也有相当显著的贡献.孟子和荀子都是继孔子之后的儒家重要的代表人物,是孔子学说的继承和发展的主要人物.他们之间有很多的相同之处.一、他们的政治理想一致,都是追求大治即“治国平天下”.二、他们都继承了孔子的仁爱思想,主张人性应该向善.但他们两人在继承和发展儒家学说的同时又有不少的分歧,如孟子主张人性本善,而荀子则认为人性本恶.但他们的分歧始终只是儒家内部的问题,荀了对孟子的批判也始终只是内部性的.孔子和孟子孔子有个徒弟叫曾子,孔子有个孙子叫子思,曾子是子思的老师,子思是孟子的老师.同为先秦儒家代表人物.其中,孔子是众所周知的至圣先师,继承周公的“德”,发现了“仁”与“礼”.他把人的价值性(明显不同于巫、鬼的一面)比如说仁义礼智信,高扬了起来.可是,据说孔子死后就“儒分为八”了,孟子、荀子大概就是其中两家的继承者.孟子作为亚圣,主要发明了孔子的“仁”义.一是在强调人的价值性方面进一步做了自己的论证,比如恻隐(仁)、羞恶(义)、恭敬(礼)、辞让(智)等四心,并提出“性善”论.二是明确提出了政权更替的标准是人心向背.当人心不在统治者身上时,造反是合理的.比如说商汤诛桀、武王伐纣.荀子简介荀子(约公元前313年-公元前238年),名况,字卿,华夏族(汉族),战国末期赵国人。

2020高考历史二轮3.儒家伦理下的传统文化

2020高考历史二轮3.儒家伦理下的传统文化
点拨 儒家思想对秦朝法制也产生了较大影响。例如,在湖北云梦县睡虎地秦墓出 土的《为吏之道》中,明确要求官吏宽俗忠信、安贫乐道,执政者应修养身心。
返回
考向三 两汉至魏晋时期的儒家思想及科技文化
真题感悟
1.(2019·课标全国Ⅱ,25)西汉初期,道家学说兼采阴阳、儒、墨、名、法各家学说的
精髓;后来董仲舒的儒家学说也吸收阴阳五行、法、道等各种思想。促成当时学术
思想上呈现这种特征的主要因素是
A.王国势力强大
√C.现实统治需要
B.百家争鸣局面的延续 D.兼收并蓄的文化政策
1 2 3 变式训练 4 5
解析 C对:材料中反映了西汉时期道家和儒家学说吸收其他学派的思想,主要是 因为西汉初年,国家经济面临困难,为了恢复生产和安定人心,统治者实行道家的 “无为而治”思想;而汉武帝时期国力逐渐强盛,董仲舒吸收法家等思想是为了适 应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因此都是为满足现实统治的需要。
√A.宗法制
B.禅让制 C.郡县制 D.察举制
1 2 3 变式训练 4
解析 A对:材料中强调的“孝”“悌”等思想是受宗法观念的影响,其产生的制 度渊源是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宗法制。 禅让制是原始社会末期部族联盟首领产生的方式,和题干材料无关,B项错误。 郡县制是对地方实行有效统治的行政管理制度,与材料中的“孝”“悌”等思想无 关,C项错误。 察举制是汉代开始实行的选官制度,与材料中“孝”“悌”等思想的产生无关,D 项错误。
1 2 3 变式训练 4
认知深化
1.诸子百家思想反映的春秋战国时期变动的阶级关系 (1)孔子提出“克己复礼”,主张社会有序,反映了春秋晚期没落的奴隶主贵族希望 通过“仁爱”“德治”等手段,维护旧的社会秩序的愿望。 (2)老子主张统治者“无为而治”,反映了春秋晚期没落的奴隶主贵族面对社会动荡 无能为力的消极情绪。 (3)墨子主张“兼爱”“非攻”“尚贤”等,反映了小生产者要求社会安定,建立公 平社会的愿望。 (4)孟子和荀子继承发展了孔子的儒学思想,孟子主张实行“仁政”,提出“民贵君 轻”的民本思想;荀子主张统治者施政用“仁义”和“王道”,以德服人,并提出 “君舟民水”等思想,反映了战国时期新兴地主阶级希望统治者争取民心、维护统 治的愿望。

孟子对孔子思想的发展

孟子对孔子思想的发展

孟子对孔子思想的发展孟子(公元前372年-公元前289年),名轲,字子思,是中国古代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他不仅是儒家学派的继承者和发展者,同时也是中国历史上最重要的政治家、思想家之一、孟子的思想在很大程度上是对孔子思想的发展和完善,他坚定地坚持了孔子的核心理念,并扩展和丰富了其中的内涵。

下面将从孟子思想的主要特点和对孔子思想的发展两个方面进行详细讨论。

孟子思想的主要特点1.“天性善”:孟子继承并深化了孔子的思想,主张人性本善。

他认为人之初性善,一切恶行都源于外部环境的影响,而不是人的本质。

他引用了孔子的话:“人之初性本善”,并将其发扬光大,强调人性善良的重要性。

2.“性与教”的关系:孟子进一步发展了“性与教”的关系。

他认为人性具备一种自然的道德感知能力,但是这种能力需要通过教育来培养和发展。

他主张要善于引导和教育人的本性,培养道德和良好的行为习惯。

3.“君子”理想:孟子提出了“君子”理想,他将君子视为人格的高度完善者。

君子具备高尚的德行和道德素质,他们追求仁义道德,奉行仁爱和正义的原则,并以此来修养自身,推动社会进步。

4.“仁爱”:孟子的思想核心是“仁爱”,也就是对他人的关爱和同情。

他强调仁爱是人类关系中最重要的道德准则,君子应该具备仁爱之心,以温柔和善意对待别人,并努力解决社会和人际关系中的矛盾和冲突。

1.发扬孔子道德思想:孟子从孔子的思想基础出发,发扬了孔子对仁爱、孝敬等道德的重视。

他强调了人性善良的重要性,提出了“天性善”的观点,认为每个人都具备善良之心,只需通过教育和修养来发展。

2.强调政治责任:孟子不仅关注个人修养,还强调了政治责任和社会关怀的重要性。

他认为,人的责任不只是个体的修养,也要积极地改造社会,使社会和谐稳定。

他主张君主应该具备仁爱之德,以善政治国,让百姓过上安宁和幸福的生活。

3.注重实践:孟子非常注重道德实践,他认为仁爱不是空洞的口号,只有通过实际行动才能体现出真正的仁爱。

简论孟子对孔子学说的继承和发展

简论孟子对孔子学说的继承和发展

简论孟子对孔子学说的继承和发展孟子,嘿,这位可真是个了不起的人物。

他不仅是孔子的学生,还是孔子思想的忠实继承者,还在这个基础上,给了它一番新生。

说实话,提起孔子,大家心里都知道他是个道德楷模,强调仁义礼智信,教人做个好人,心里要有底线,生活得有滋有味。

可你看孟子,他可不是满足于老一套,他的脑袋里总是冒出各种新主意,把孔子的思想拿来,捏捏、揉揉,再捣腾出一些新花样来。

比如,孔子说“仁”这个词,孟子一听,觉得可以玩得更大。

他把仁定义得更加具体,像是“人之所以为人,恰恰在于他的仁心。

”他还强调,人人都有一颗仁心,只要你好好培养,生活就会更加美好。

想想看,这跟孔子那种说教式的教导相比,是不是更容易让人接受呢?大家都希望能有一颗仁心,但有时候就像找不到钥匙,孟子给了我们一把钥匙,让我们打开那扇通往善良的大门。

再说说孟子对“性善论”的坚持。

孔子虽然说“人之初,性本善”,但其实没怎么深究。

孟子这小子就来劲了,非要跟人讲个明白。

他举了很多例子,像是说小孩看到牛掉进水里,自然会想去救,说明人性本善。

真的是,听了这话,谁不想掏心掏肺地做个好人呢?不过,话说回来,这也给了人们一种希望,毕竟每个人心里都有一块柔软的地方,像是被阳光照到的角落,总能发出点温暖的光。

再往下说,孟子对“义”的理解也是别有一番风味。

他认为,义不仅是做事要正当,还得是符合人的良知。

他心里觉得,做事得讲究个“心安理得”,这才是真正的义。

别光想着眼前的小利益,要看到长远的发展。

这种思维就像是把“义”这个词从书本上搬到了生活中,让每个人都能用得上,真是让人佩服。

说到这里,咱们得提提孟子那张嘴,真是犀利得很。

他在辩论的时候,逻辑清晰得像是流水线上的产品,让人听得津津有味。

比起孔子的温文尔雅,孟子可谓是直来直去,幽默又不失风趣。

常常一语道破,让人惊叹不已。

听说当时的齐国国君也被他怼得面红耳赤,最后不得不臣服于他那一套理论。

想想,那画面,简直像是一场智斗,悬念不断,令人捧腹。

孟子、荀子的教育思想

孟子、荀子的教育思想

孟子、荀子的教育思想孟轲的教育思想孔子死后,儒家分为八派,其中以孟轲为代表的思孟学派和荀况为代表的荀卿学派的教育影响最大,代表作《孟子》。

1.思孟学派孟轲“受业于子思之门人”,子思是孔子的孙子,是孔子弟子曾参的学生,故“孟氏之儒”又被称作“思孟学派”。

孟子一生以教育为业,也以教育为乐。

他认为君子有三乐:“父母俱在,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愧于地,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

这是中国历史上最早把教育二字放在一起的。

2.“性善论”与教育作用孟子持“性善论”,即人性本善,他对教育作用的认识,也是基于其“性善论”,其基本内容如下;①人与动物的本质区别在于“四心”,即“恻隐之心、羞恶之心、恭敬之心、是非之心”,这分别对应着“仁、义、礼、智”,这些都是人的善端,被称为“四端”,而教育的作用就是在扩充善端;②人性在本质上平等的。

孟子认为,人与人之间的差别并不在于先天,而在于后天个人主观努力的程度。

圣人和一般人都具有“四心”,都拥有相同的发展潜力,即“人皆可以为尧舜”。

实际上,孟子从人性论上肯定了每个人的发展的可能性。

③教育的作用在于扩充“四心”。

人性是“善”的,但仅有这些“善端”是不够的,必须加以扩充,使之达到完善的境地。

教育的作用在于两个方面:一是“存心养性”即把人的天赋善端加以保持、培养、扩充、发展;二是“求放心”,即启发人们恢复天赋的善良本性,把已经丧失的善端找回来,使之成为道德上的完人。

总之,孟子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仁”和“德治”,提出来了“仁政”的学说,中心就是“民本”思想,强调“施仁政”“得人心”。

3.“明人伦”与教育目的孟子认为办教育的目的在于“明人伦”,又说明教育就是通过实现“明人伦”来为政治服务的,其基本内容如下:①“人伦”即人道,是人类的本质表现,具体来说就是五对关系——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②孟子极重视“孝”与“悌”,以此为中心建立了一个道德规范体系—“五常”即,“仁、义、礼、智、信。

荀子思想对孔孟学说的继承与批判

荀子思想对孔孟学说的继承与批判

荀子思想对孔孟学说的继承与批判作者:佟润欣来源:《青年文学家》2012年第16期摘要:荀子与孔子、孟子都属于先秦儒家的代表人物,但荀子的思想却与孔孟学说有很大的差别,具体体现在孔子、孟子认为人性本善,侧重精英道德,推崇唯心主义德治思想。

而荀子认为人性本恶,看重大众伦理,推崇唯物主义礼制思想。

荀子的思想并没有完全继承孔孟学说,也不是对孔子、孟子思想的全盘摒弃,是在其基础上的延展与提升、继承与批判。

关键词:荀子;孔子;孟子作者简介:佟润欣(1990.12.04-),辽宁省大连市人,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本科生。

[中图分类号]:I206.09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39(2012)-16-0-01“夫子之言性与天道,不可得而闻也”(《论语.公冶长》),也就是说,后人对于孔子对人性善恶的观点的研究仍处于阙疑之中。

但是综合他的其他论述,孔子大体上还是持人性本善的观点的。

比方说,孔子主张德治与无为而治,这就是基于对人性本善的笃信。

“无为而治者,其舜也与,夫何为哉,恭己正南面而已矣。

”(《论语·卫灵公》)这实际上肯定了每个人都有内在的善的属性,因为只有人人都有善的闪光,无为而治才成为可能,靠德约束言行才有实际意义。

假如人们都是恶的,怎么能顺其自然、由其天性呢?孟子直截了当地讲“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

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

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孟子·告子上》),种种“之心”无不是一个“善心”。

他把人性中的善当做了人之所以为人而异于禽兽的要素与标杆。

而荀子则称“人之生也固小人”(《荀子·荣辱》),而且,“无师无法则唯利之见耳。

尧禹者,非生而具者也,夫起于变故,成乎修为,待尽而后备者也”。

(《荀子·荣辱》)孔子所讲的“性相近,习相远也.”(《论语.阳货》),后人看来模糊难懂,荀子给解释清楚了,开宗明义地提出了性恶的观点,这不得不说是一大创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孟子仁学思想传承刍议
江苏省如皋第一职业高级中学任树华 226511 在孔子的思想体系中,最高的道德标准是“仁”。

“仁”作为孔子儒学的基本范畴,一方面显示了孔子对于完善人格的追求,另一方面表达了他对于现实政治的见解。

“仁”的内涵极其丰富,从伦理道德、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诸多方面,显示了孔子对于道德行为规范和理想社会制度的建构。

孔子死后,儒分八家,孟子“受业于子思门人”(1)。

孟子认为“自生民以来,未有盛于孔子”(2)。

他平生的最大愿望就是“学孔子也”(3)。

他在接受、继承孔子学说的同时,又对其加以发展、创新,极大丰富了儒家思想。

基于其在儒学发展史上的突出贡献,他本人也跻身于儒家“亚圣”的宝座,记述其言论的《孟子》被奉为经典。

下面简要论述其对孔子仁学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春秋末期,社会动荡,周王室衰微,周天子不足轻重,各诸侯国争王称霸,擅自改变礼仪制,度“礼乐征伐自诸侯出”(4)。

即使在诸侯国内部,弑君杀父的现象也屡见不鲜。

孔子认为这是“天下无道”的表现。

因此,反对僭礼,要求恢复周初有条不紊的统治秩序,便成为孔子政治思想的出发点。

孔子在政治上是个保守主义者,他一生致力于恢复周礼。

他认为礼仪政治是植根于人的本性的,因此,他选择以仁释礼的方式。

在他看来,礼所规定的上下等级、尊老卑幼的秩序,并不是人为强制的,而是建立在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亲子之爱上的,是人性的内在欲求。

《论语·泰伯》篇中讲:“君子笃于亲,则民兴于仁,故旧不遗,则民不偷”,所谓“笃于亲”,就是以深厚的感情对待亲人和亲族,即“亲亲”之道,也就是说要“入则孝,出则悌”(5)。

接着他又发挥说:“其为人也孝弟(悌),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

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

孝弟(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6)由此引出了“尊尊”。

“尊尊”是“亲亲”在政治上的表现,通过唤起人所共有的这种亲子之爱,并将其上升为人的自觉行动。

由此,犯上作乱的事情就会鲜有发生,社会就能够得到和谐的发展。

接下来再将“亲亲”推而广之,做到“泛爱众而亲仁”(7),这就达到了圣人的境界。

孟子生活在战国时代,那正是中原烽烟四起、社会剧烈动荡的年代,孟子从历史和现实的政治总结中得出经验和教训:“三代之得天下也以仁,其失天下也以不仁。

国之所以废兴存亡者亦然。

天子不仁,不保四海;诸侯不仁;不保社稷;卿大夫不仁,不保
宗庙;士庶人不仁,不保四体。

”(8)因此,推行仁政,势在必行。

一、推恩以保民
孟子以性善论作为出发点,将“不忍人之心”扩展到政治上。

他说:“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矣。

”(9)在他看来,每个人都有同情别人的心,先王因为有同情别人的心,所以才有同情别人的政治。

孟子仁政的内容,就是实行以仁、义为核心的“推恩”思想。

他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故推恩足以保四海,不推恩无以保妻子。

”(10)那么如何来“推恩”以施行仁政呢?
首先,孟子要求统治者发政施仁,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安定人民的生活秩序,在经济上“制民之产”( 11),“民无恒产,因无恒心”(12)。

如果没有常存的善心,那么“放辟邪侈,无不为己”(13),为所欲为。

孟子借用井田制形式来制民恒产,劝告统治者要做到“春省耕而补不足,秋省敛而助不给”(14),“不违农时”(15)。

这样,百姓有维持生活的私有产业,“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饱,凶年不免于死亡。

”(16)最终“使民养生,丧死无憾”(17)。

此外,孟子还主张“薄税敛”(18),他劝告统治者“布缕之征,粟米之征,力役之征”(19)。

这三种赋税中,只能“用其一,缓其二”(20),如果同时收两种赋税,老百姓就会有饿死的,同时收三种赋税,就会陷入妻离子散的悲惨境地。

二、民贵君轻
孟子仁政思想中一个重要的内容就是“民贵君轻”。

他说“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是故得乎丘民而为天子。

”(21)民为国本,民众最为重要。

“社稷”即土谷神社,象征国家,国家的存亡取决于民,所以,比起民众来说,是次一等。

君主的存亡则决定于前两者。

因此,君最轻。

“民为贵”的思想,是从历史上国家得失的经验教训中总结出的重要结论。

孟子说:“桀纣之失天下,失其民也;失其民者,失其心也。

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

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22)。

国家的得失,在于民心的向背,只有君行仁政,爱护民众,才能维持国家的长治久安。

三、反对战争
孔子反对诸侯之间互相攻伐,主张各国睦邻修好。

他特别赞赏管仲“九会诸侯,不以兵车”(23)的做法,认为像管仲那样,多次辅助齐桓公会盟诸侯,不需发动战争,就使天下安定,这样做很符合他所谓的仁德。

孟子正处于战国兼并战争十分激烈的时代,他的反战思想尤其强烈。

首先,战争违
背了他的仁政方案,任何一场战争的结果便是生灵涂炭。

“争地以战,杀人盈野,争城以战,杀人盈城”(24),统治者为了一己私利而驱使人民相互残杀,这从根本上是违反人性的,因而不会得民心。

梁惠王一心想成就霸业,却不接受孟子的仁政主张,一心迷恋于战争,结果反而接连失利,国土日削,人口锐减。

孟子揭露他说:“不仁哉,梁惠王也”,“以土地之故,糜烂其民而战之”(25),“此所谓率土地而食人肉,罪不容死”(26)。

此外,大规模的战争,转过来破坏了生产,使人民流离失所。

即使在战争中幸存的老百姓,“仰不足以事父母,俯不足畜妻子,乐岁终身苦,凶年不免于死亡”(27)。

那些驱使人民相互残杀的统治者,“为民父母,行政不免于率兽而食人,恶在其为民父母也”(28)。

最终人民忍无可忍,只好铤而走险,由此增加了社会不稳定的因素。

孟子把自己仁政学说的焦点聚集在“民”之上,较多地体现了民本主义的思想,这是对儒家仁学发展的重大贡献。

孔子虽然在奴隶社会中发现了人的价值,把人从鬼神束缚中解放出来,但他还没有形成明显的民本思想,他虽然口口声声称“仁”,却没有能够提出一套系统的仁政方案。

在孔子那里,仁既是一个伦理概念,又是一个政治概念。

孟子则直接用民心向背、养民、富民等语言来表达他的民本思想,并且设计了一套系统的仁政方案。

虽带有理想主义色彩,在当时的社会条件下无法实施,但它却成为后来历代统治者实行贤明政治、休养生息、安定民心的响亮口号。

参考文献:
(1)《史记·孟子荀卿列传》
(2)(3)(9)《孟子·公孙丑上》
(4)《论语季氏》
(5)(6)(7)《论语·学而》
(8)(22)(24)(26)《孟子·离娄上》
(10)(11)(12)(13)(15)(16)(17)(18)(27)(28)《孟子·梁惠王上》
(14)《孟子·梁惠王下》
(19)(20)(21)(25)《孟子·尽心下》
(23)《论语·宪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