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牧《赤壁》课堂实录与点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用数字打开诗歌鉴赏的门
——《赤壁》实录及点评
【文本展示】
《赤壁》杜牧
折戟沉沙铁未销,
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
铜雀春深锁二乔。
【课堂实录】
师:大家见到陌生人紧张不?
(生不语)
师:我是紧张的,在你们的地盘啊。都说强龙不压地头蛇,你们是地头蛇,我可不是强龙。我面红耳赤,心跳加速啊……
生:不会吧,你是老师啊?
师:真的,不信你摸摸。(躲避状)不让你占我便宜!一分钟高达75次呢!
(生哄堂大笑)
师:请大家看今天讲课的标题——(出示课件)用数学的方法打开诗歌鉴赏的大门——学习杜牧《赤壁》
请同学们齐读——
生(读):用数学的方法打开诗歌鉴赏的大门——学习杜牧《赤壁》师:声音整齐洪亮,谢谢你们。但我不相信你们能将这首诗读好。
有没有哪位想试试?
生1(朗诵):赤壁,杜牧,折戟(jī)/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声音洪亮,舒缓有致)
师:谁来点评一下?
生2:戟,他读成了一声,应该是三声。我觉得他读得非常好,有古人之风。
师:你觉得他读得好?我不认为。如果按照一般的诗歌他读得绝对好,但就这首来说,我觉得他读得不好。请大家看课件,齐读一下。(出示课件)
清人沈德潜说:“牧之绝句,远韵远神,然如《赤壁》诗,“东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近轻薄少年语,而诗家盛称之,何也?”师:沈德潜可是清代著名的诗论专家,他都对这首诗疑惑,我们能这么轻易读懂吗?
生安静一片。
师:放心,跟我混,肯定能解开这个谜。首先,我请同学们再自己读一遍这首诗,从后两句里找出一个减法算式来生读,然后安静寻找。
生3:周瑜一东风=铜雀锁二乔。(老师同时板书)
师:谢谢你。你觉得杜牧对周瑜是什么感情?
生3:有点不屑,如果没有东风这个有利条件,结果肯定是失败.
师:你能用不屑的语气读读这两句吗?
生3: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师:太好了,太好了,这个不屑的味儿出来了。而不是一开始读的断句和重音了。大家再来齐读这首诗,读出不屑的味儿来。
(生齐读)
师:谁能根据刚才的减法算式推出一个加法算式出来?
生4:周瑜=铜雀锁二乔十东风
生6:讲不通啊这个?
生7:我也觉得。
师:我说的是推论出一个加法,不是简单地将刚才的算式移位。大家再读读后两句,想想,可以相互交流。
生:读,交流,两分钟后。
生8:我知道了。周瑜+东风=二乔留吴。(老师同时板书)
师:有了“东风”这个条件,就是周瑜的功成名就啊。这首诗是首绝句,绝句一般是前两句写景或者叙事,后两句抒情或议论。那么杜牧通过咏这段历史,对了,这是一首咏史诗,就是借历史来表达自己情感的诗,作者是为了表达自己的什么感情呢?
生:怀才不遇,壮志难酬……
师:呵呵,大家都很消极嘛,我们能不能来点正能量?“东风”和锁二乔/二乔留吴”分别指什么?
生9:“东风”指有利条件、机遇等。“二乔”她们指的是成功或者失败。
师:嗯,那么如果将刚才的算式换算一下,你能得出什么算式?
生9:杜牧一机遇=壮志难酬;杜牧十机遇=大展身手。
师:漂亮,如果把杜牧直接换成“我”,那么算式就成了:
我一机遇=壮志难酬;我十机遇大展身手。
现在大家明白杜牧这首诗想要表达的情感了吗?
生10:不是我不能成功,而是我缺乏机遇。
生11:给我机遇,我一定能够成功。
师:刚才两个同学的回答有什么区别?
生12:一个是负能量,一个是正能量。
师:很好嘛!我们看问题就是要看正面,不要去消极地看问题。这首诗总有人说是写了杜的怀才不遇,壮志难酬。难道我们学习这首诗就是为了知道这点吗?不是!
生13(打断老师的话):只要给我一个机遇,我就能还你一份轰轰烈烈。
师:这才是真男人!请大家齐读大屏幕:(课件展示)
杜牧(803-852),字牧之,世称樊川先生,唐京兆万年人。出身诗书之家的他十分希望能够施展平生才学,为改变晚唐的局势出力献策。然而,他却处于藩镇割据,吐蕃(bō)、回纥(hé)入侵、统治阶级苟且偷安的风雨飘摇的唐王朝晚期,他空有才华和抱负,却无处施展。然而,济世情怀总使他的心不甘寂寞,总是在失望中怀有一份希望,渴望有一天能施展自己的抱负,做出一番事业。
师:这就是杜牧,一个渴望建功立业的人,一个满腹才华在失望中永怀希望的人。我也希望每个同学,多发现生活中的正能量,少一些阴霾,多一些阳光。这也是杜牧诗歌的特点之一:俊逸。
(课件出示)抑郁中隐藏着积极向上的力量,这是杜牧诗歌的特点之一:俊逸。
师:现在我们再来做个比较题。(出示课件)
常规思维,下面几个比较题的答案应是如何选?
1.一首咏史诗,从大还是小事件入手好?
2.一篇文章事件叙述之后,直接还是曲折抒情好?
3.描写评论重大历史事件,庄重还是浮薄些好?
生14:应该是:重大>渺小;直接>曲折;庄重>浮薄
师:是的,这也就是沈德潜不理解的原因,就这么一首诗杜牧的思恰恰相反,他是——重大<渺小;直接<曲折;庄重<浮薄
现在我们再来齐读本诗,然后请同学们具体谈谈杜牧的小与大,直与曲,庄重与浮薄。
(生齐读)
生15:杜牧没有直接写赤壁之战如何重要,也没有写战争如何激烈,而是从一个小小的戟入手,而且还是一个折断的戟。但这个折戟却让我们感受到了那场战争虽然远去了,却活生生地在我们面前,改变了些咏史诗写重要事件的模式。
师:真好!
生16:在表面对周瑜的评价中,隐含的是自己的抱负,这种侧面写作的方法打破了常规思维。我觉得避免了直白的浅薄。
师:“我觉得”三个字用得真谦虚。
生17:杜牧将十分庄重的历史融于春闺柔情中,显得不很庄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