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型火灾探测器的设置数量和布置
点型火灾探测器设置要求规范解读
点蚁灾探测器设置要求规范解读目录1.导语 (1)2.点型火灾探测器 (1)3,火灾探测器安装规范 (1)4.设置场所 (2)5.吸气式感烟火灾探测器的设置要求 (4)6.点型火灾探测器的设置要求 (6)6.1.探测器的保护面积和保护半径 (7)6.2.探测器安装间 (8)6.3.探测器的设置数量 (9)6.4.实例 (10)7.附录一点型感温火灾探测器分类 (11)8.附录二火灾探测器的具体设置部位 (11)1 .导语今日消防工程为小伙伴们推送一篇,点型火灾探测器设置要求规范解读。
如你看完后仍然有不解或者专业上的问题,请加胡主编微信,让您与专家进行直线交流!2 .点型火灾探测器火灾探测器根据其探测火灾特征参数的不同,可以分为感烟、感温、感光、气体、复合等5种基本类型。
火灾探测器类型的选择,要根据探测区域内可能发生的初期火灾的形成和发展特征、房间高度、环境条件,以及可能引起误报的原因等因素来决定。
新《火规》第5章火灾探测器的选择进行了规定,在此不赘述。
结合火灾探测器产品发展现状,新《火规》在98版的基础上增加了目前已有运用的火灾探测器,设计人员应依据规范正确设计选用,对于新?火规?未涉及的其他火灾探测器应按企业提供的设计手册或使用说明书进行设置。
3 .火灾探测器安装规范要看具体的类型,不同类型的火灾探测器,安装规范是不一样的。
1)线型火灾探测器安装规范1.1)光束轴线在大空间安装时,光束轴线距离地面须大于二十米,到顶棚的高度应该0.3至1米。
1.2)接收器与发射器的光路距离须小于一百米。
1.3)探测器的安装距离须小于十四米。
探测器距离侧墙应小于七米,大于零点五米。
1.4)接收器与发射器间必须无干扰源或遮挡物。
1.5)安装发射器与接收器时,为防止移动,应固定住。
2)点型火灾探测器安装规范1.1)探测器到墙面的距离大于零点五米。
2.2)探测器四周的零点五米范围内,不得有其它遮挡物体。
3.3)探测器到空调风口边或多孔的送风顶棚孔品的距离应大于一点五米。
注册消防工程师《消防安全技术实务》火灾自动报警系统52道(带答案解析)
消防技术实务(一级)第 1题:单选题(本题1分)设有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和自动灭火系统或设有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和机械防烟、排烟设施的高层建筑,应按现行国家标准的要求设置()。
A.区域报警控制器B.集中报警控制器C.消防控制室D.楼层火灾显示盘【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消防控制室。
设有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和自动灭火系统或设有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和机械防烟、排烟设施的高层建筑,应按现行国家标准的要求设置消防控制室。
第 2题:单选题(本题1分)火灾探测器的布置,当房间被书架、设备或隔断等分隔,其顶部至顶棚或梁的距离小于房间净高的()时,每个被隔开的部分至少应安装一只探测器。
A.5%B.10%C.15%D.20%【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火灾探测器的设置。
房间被书架、设备或隔断等分隔,其顶部至顶棚或梁的距离小于房间净高的5%时,每个被隔开的部分应至少安装一只点型探测器。
第 3题:单选题(本题1分)火灾探测器布置时,当梁凸出顶棚的高度超过()mm时,被梁隔断的每个梁间区域至少应设置一只探测器。
A.200B.400C.500D.600【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火灾探测器的设置。
当梁凸出顶棚的高度超过600MM时,被梁隔断的每个梁间区域应至少设置一只探测器。
第 4题:单选题(本题1分)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报警区域是将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警戒范围按防火分区或()划分的单元。
A.楼层B.房间C.工作区D.疏散通道【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报警区域的划分。
报警区域应根据防火分区或楼层划分;可将一个防火分区或一个楼层划分为一个报警区域,也可将发生火灾时需要同时联动消防设备的相邻几个防火分区或楼层划分为一个报警区域。
第 5题:单选题(本题1分)某建筑高度为128m的民用建筑内设置火灾自动报警系统,需要配备总数为1600点的联动控制模块,故应至少选择()台消防联动控制器或联动型火灾报警控制器。
火灾探测器的设置
一级消防工程师考点火灾探测器的设置火灾探测器的设置1)点型感烟、感温火灾探测器的保护面积和半径点型感烟火灾探测器和Al、A2、B型感温火灾探测器的保护面积和保护半径,应按下表确定;C、D、E、F、G型感温探火灾测器的保护面积和保护半径,应根据生产企业设计说明书确定,但不应超过下表规定。
2)点型感烟感温火灾探测器的安装间距要求3)①感烟火灾探测器、感温火灾探测器的安装间距,应根据探测器的保护面积A和保护半径R确定,并不应超过相关规定的范围;②在宽度小于3m的内走道顶棚上设置点型探测器时,宜居中布置。
感温火灾探测器的安装间距不应超过1om;感烟火灾探测器的安装间距不应超过15m;探测器至端墙的距离,不应大于探测器安装间距的1/2。
③点型探测器至墙壁、梁边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0.5m。
④点型探测器周围0.5m内,不应有遮挡物。
⑤点型探测器至空调送风口边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1.5m,并宜接近回风口安装。
探测器至多孔送风顶棚孔口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0.5m。
⑥当屋顶有热屏障时,点型感烟火灾探测器下表面至顶棚或屋顶的距离,应符合下表的规定。
3)点型感烟、感温火灾探测器的设置数量①探测区域的每个房间应至少设置一只火灾探测器。
②一个探测区域内所需设置的探测器数量,应经计算确定。
③在有梁的顶棚上设置点型感烟火灾探测器、感温火灾探测器时,应符合下列规定:探测器下表面至屋顶最高处的距离,应符合相关规定。
⑤房间被书架、设备或隔断等分隔,其顶部至顶棚或梁的距离小于房间净高的5%时,每个被隔开的部分应至少安装一只点型探测器。
4)火焰探测器和图像型火灾探测器的设置①应考虑探测器的探测视角及最大探测距离,可通过选择探测距离长、火灾报警响应时间短的火焰探测器,提高保护面积要求和报警时间要求。
②探测器的探测视角内不应存在遮挡物。
③应避免光源直接照射在探测器的探测窗口。
④单波段的火焰探测器不应设置在平时有阳光、白炽灯等光源直接或间接照射的场所。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GB50116-98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 GB50116-98主编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施行日期:1999年6月1日目次1总则2术语3系统保护对象分级及火灾探测器设置部位3.1系统保护对象分级3.2火灾探测器设置部位4报警区域和探测区域的划分4.1报警区域的划分4.2探测区域的划分5系统统计5.1一般规定5.2系统形式的选择和设计要求5.3消防联动控制设计要求5.4火灾应急广播5.5火灾警报装置5.6消防专用电话5.7系统接地6消防控制室和消防联动控制6.1一般规定6.2消防控制室6.3消防控制设备的功能7火灾探测器的选择7.1一般规定7.2点型火灾探测器的选择7.3线型火灾探测器的选择8火灾探测器和手动火灾报警按钮的设置8.1点型火灾探测器的设置数量和布置8.2线型火灾探测器的设置8.3手动火灾报警按钮的设置 9系统供电 10布线10.1一般规定10.2屋内布线附录A、B、C、D(本刊略)附录E本规范用词说明附加说明 条文说明(本刊略)1总则1为了合理设计火灾自动报警系统,防止和减少火灾危害,保护人身和财产安全,制定本规范。
2本规范适用于工业与民用建筑内设置的火灾自动报警系统,不适用于生产和贮存火药、炸药、弹药、火工品等场所设置的火灾自动报警系统。
3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设计,必须遵循国家有关方针、政策,针对保护对象的特点,做到安全适用、技术先进、经济合理。
4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设计,除执行本规范外,尚应符合现行的有关强制性国家标准、规范的规定。
2术语1报警区域AlarmZone 将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警戒范围按防火分区或楼层划分的单元。
2探测区域DetectionZone 将报警区域按探测火灾的部位划分的单元。
3保护面积MonitoringArea 一只火灾探测器能有效探测的面积。
4安装间距Spacing 两个相邻火灾探测器中心之间的水平距离。
5保护半径MonitoringRadius 一只火灾探测器能有效探测的单向最大水平距离。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 GBJ 116-88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GBJ 116-88主编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计划委员会施行日期: 1999 年 6 月 1 日第一章总则第 08.1.0.1 条为了合理设计火灾自动报警系统,防止和减少火灾危害,保护人身和财产安全,制定本规范。
第 08.1.0.2 条本规范适用于工业民用建筑内设置的火灾自动报警系统,不适用于生产和贮存火药、炸药、弹药、火工品等场所设置的火灾自动报警系统。
第 08.1.0.3 条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设计,必须遵循国家的有关方针、政策,针对保护对象的特点,做到安全适用、技术先进、经济合理。
第 08.1.0.4 条火灾自动报警的设计,除执行本规范外,尚应符合现行的有关强制性国家标准、规范的规定。
第二章报警区域和探测区域的划分第 08.2.0.1 条报警区域应根据防火分区或楼层划分。
一个报警区域宜由一个或同层相邻几个防火分区组成。
第 08.2.0.2 条探测区域应按独立房 ( 套 ) 间划分。
一个探测区域的面积不宜超过 500m2;从主要人口能看清其内部,且面积不超过 1000m2的房间,也可划为一个探测区域。
第 08.2.0.3 条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非重点保护建筑,可将数个房间划为一个探测区域。
一、相邻房间不超过五间,总面积不超过 400m2,并在门口设有灯光显示装置。
二、相邻房间不超过十间,总面积不超过 1000m2,在每个房间门口均能看清其内部,并在门口设有灯光显示装置。
第 08.2.0.4 条下列场所应分别单独划分探测区域:一、敞开或封闭楼梯间;二、防烟楼梯间前室、消防电梯前室、消防电梯与防烟楼梯间合用的前室;三、走道、坡道、管道井、电缆隧道;四、建筑物闷顶、夹层。
第三章系统设计第一节一般规定第 08.3.1.1 条工业与民用建筑的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设置,应按国家现行的有关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的规定执行。
第 08.3.1.2 条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应有自动和手动两种触发装置。
消防报警系统中火灾探测器选择和布置
消防报警系统中火灾探测器的选择和布置【摘要】本文根据电气火灾设计及验收相关规范,论述了消防弱电工程中火灾探测器的类别、火灾报警区域和探测区域的划分、火灾探测器的选择和布置。
【关键词】设计规范、火灾探测器、报警区域、探测区域中图分类号:o572.2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保护对象是建筑物(或建筑物的一部分)。
不同的建筑物,其使用性质、重要程度、火灾危险性、建筑结构形式、耐火等级、分布状况、环境条件,以及管理形式等等各不相同。
从总体上说,本文对各种保护对象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
但是,具体到某一对象如何应用规范,则需要设计人员首先认真分析对象的具体特点,然后根据设计规范的原则规定,提出具体而切实可行的设计方案一火灾探测器的类别火灾消防报警系统中火灾探测器用量最大,同时又是整个系统中最早发现火情的传感器,目前常用的火灾探测器有感烟式、感温式、感光式、可燃气体探测器和可燃气体探测器。
任何一种火灾探测器都有一定的环境适应性,也有一定的局限性,故我们应该从物质燃烧的基本规律出发,找到最合适的探测器去预测火情。
表1火灾探测器的分类二报警区域和探测区域的划分(一)报警区域划分根据《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 gb50116-98》4.1规定报警区域应根据防火分区或楼层划分。
一个报警区域宜由一个或同层相邻几个防火分区组成。
本条规定主要是给出报警区域的划分依据。
在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工程设计中,只有按照保护对象的保护等级、耐火等级,合理正确地划分报警区域,才能在火灾初期及早地发现火灾发生的部位,尽快扑灭火灾。
目前,国内、外设置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建筑中,较大规模的高层、多层、单层民用建筑及工业建筑等,在实际工程设计中,一般都是将整个保护对象划分为若干个报警区域,并设置相应的报警系统。
因《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和《建筑设计防火规范》亦有关于防火分区和防烟分区的规定,及建筑物的用途、设计不同,有的按防火分区划分比较合理,有的则需按楼层划分。
点型火灾探测器的设置数量和布置
本条规定“探测区域内的每个房间至少应设置一只火灾探测器”。
这里提到的“每个房间”是指一个探测区域中可相对独立的房间,即使该房间的面积比一只探测器的保护面积小得多,也应设置一只探测器保护。
此条规定可避免在探测区域中几个独立房间共用一只探测器。
这一条参考了国外先进国家的规范中类似的规定。
本条规定的点型火灾探测恕的保护面积,是在一个特定的试验条件下,通过五种典型的试验火试验提供的数据,并参照国外先进国家的规范制订的,用来作为设计人员确定火灾自动报警系统中采用探测器数量的主要依据。
凡经国家消防电子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按现行国家标准《点型感烟火灾探测器技术要求及试验方法》GB4715和《点型感温火灾探测器技术要求及试验方法》GB4716检验合格的产品,其保护面积均符合本规范的规定。
1.当探测器装于不同坡度的顶棚上时,随着顶棚坡度的增大,烟雾沿斜顶棚和屋脊聚集,使得安装在屋脊或顶棚的探测器进烟或感受热气流的机会增加。
因此此,探测器的保护半径可相应地增大。
2.当探测器监视的地面面积S>80m2时,安装在其顶棚上的感烟探测器受其他环境条件的影响较小。
房间越高,火源和顶棚之间的距离越大,则烟均匀扩散的区域越大。
因此,随着房间高度增加,探测器保护的地面面积也增大。
3.随着房间顶棚高度增加,使感温探测器能响应的火灾规模相应增大。
因此,探测器需按不同的顶棚高度划分三个灵敏度级别。
较灵敏的探测器(例如一级探测器)宜使用于较大的顶棚高度上。
参见本规范条规定。
4.感烟探测器对各种不同类型火灾的灵敏度有所不同,因此难以规定灵敏度与房间高度的对应关系。
但考虑到房间越高烟越稀薄的情况,当房间高度增加时,可将探测器的灵敏度档次相应地调高。
感烟探测器、感温探测器的安装间距a、b是指本条文说明图12中1#探测器和2#~5#相邻探测器之间的距离,不是1#探测器与6#~9#探测器之间的距离。
一、本规范附录A由探测器的保护面积A和保护半径R确定探测器的安装间距a、b的极限曲线D1~D11(含D9')是按照下列方程a·b=Aa2+b2=(2R)2(2)绘制的,这些极限曲线端点Y i和Z i坐标值(a i、b i),即安装间距a、b在极限曲线端点的一组数值。
烟感及喷淋安装规范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探测器设置规范8.1 点型火灾探测器的设置数量和布置8.1.1探测区域的每个房间至少应设置一只火灾探测器。
8.1.2感烟探测器、感温探测器的保护面积和保护半径。
烟感:(1)当地面面积<80平方时,屋顶高度<12米,保护面积为80平方,保护半径6.7米;(2)当地面面积>80平方时,屋顶高度<6米,保护面积为60平方,保护半径为5.8米。
温感:(1)当地面面积<30平方时,屋顶高度<8米,保护面积为30平方,保护半径为4.4米;(2)当地面面积>30平方时,屋顶高度<8米,保护面积为20平方,保护半径为3.6米。
8.1.3感烟探测器、感温探测器的安装间距,应根据探测器的保护面积A和保护半径R确定。
8.1.4一个探测区域内所需设置的探测器数量N,不应小于下式的计算值:8.1.5在有梁的顶棚上设置感烟探测器、感温探测器时,应符合下列规定:8.1.5.1当梁突出顶棚的高度小于200mm时,可不计深对探测器保护面积的影响。
8.1.5.2当梁突出顶棚的高度为200~600mm时,应按本规范附录B、附录C确定梁对探测器保护面积的影响和一只探测器能够保护的梁间区域的个数。
8.1.5.3当梁突出顶棚的高度超过600mm时,被梁隔断的每个梁间区域至少应设置一只探测器。
8.1.5.4当被梁隔断的区域面积超过一只探测器的保护面积时,被隔断的区域应按本规范8.14条规定计算探测器的设置数量。
8.1.5.5当梁间净距小于1m时,可不计梁对探测器保护面积的影响。
8.16在宽度小于3m的内走道顶棚上设置探测器时,宜居中布置。
感温探测器的安装间距不应超过10m;感烟探测器的安装间距不应超过15m;探测器至端墙的距离,不应大于探测器安装间距的一半。
8.17探测器至墙壁、梁边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0.5m。
8.18探测器周围0.5m内,不应有遮挡物。
8.19房间被书架、设备或隔断等分隔,其顶部至顶棚或梁的距离小于房间净高的5%时,每个被隔开的部分至少应安装一只探测器。
点型火灾探测器的设置数量和布置
先进国家的规范制订的,用来作为设计人员确定火灾自动报警系统中采用探测器数量的主要依据。
凡经国家消防电子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按现行国家标准《点型感烟火灾探测器技术要求及试验方法》?GB4715?和《点型感温火 灾探测器技术要求及试验方法》?GB4716?检验合格的产品,其保护面积均符合本规范的规定。 1.当探测器装于不同坡度的顶棚上时,随着顶棚坡度的增大,烟雾沿斜顶棚和屋脊聚集,使得安装在屋脊或顶棚的探测器进烟或感
(4)?校核按安装间距 a=8m、b=10m?布置后,探测器到最远点水平距离?R',是否符合保护半径要求。参考图?12?,按式
8.1.5?本条主要是对顶棚有梁时安装探测器的原则规定。由于梁对烟的蔓延会产生阻碍,因而使探测器的保护面积受到梁的影响。
如果梁间区域?(指高度在?200mm?至?600mm?之间的梁所包围的区域)?的面积较小,梁对热气流?(或烟气流)?形成障碍,并吸收
下列方程
a·b=A
a2+b2=(2R)2???????????(2)
绘制的,这些极限曲线端点?Yi 和 Zi 坐标值(ai、bi),即安装间距 a、b 在极限曲线端点的一组数值。如下表所示。
二、极限曲线 D1~D4 和 D6 适宜于保护面积 A 等于?20m2、30m2 和 40m2 及其保护半径及等于 3.6m、4.4m、4.9m、5.5m、
?本条参考日本规范制订。探测器在顶棚上宜水平安装。当倾斜安装时,倾斜角 θ 不应大于?45°。当倾斜角 θ 大于?45°时,应加木
台安装探测器。如图?14?所示。 ?本条规定有利于探测器探测井道中发生的火灾,且便于平时检修工作进行。
烟感及喷淋安装规范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探测器设置规范宇文皓月8.1 点型火灾探测器的设置数量和安插8.1.1探测区域的每个房间至少应设置一只火灾探测器。
8.1.2感烟探测器、感温探测器的呵护面积和呵护半径。
烟感:(1)当地面面积<80平方时,屋顶高度<12米,呵护面积为80平方,呵护半径6.7米;(2)当地面面积>80平方时,屋顶高度<6米,呵护面积为60平方,呵护半径为5.8米。
温感:(1)当地面面积<30平方时,屋顶高度<8米,呵护面积为30平方,呵护半径为4.4米;(2)当地面面积>30平方时,屋顶高度<8米,呵护面积为20平方,呵护半径为3.6米。
8.1.3感烟探测器、感温探测器的装置间距,应根据探测器的呵护面积A和呵护半径R确定。
8.1.4一个探测区域内所需设置的探测器数量N,不该小于下式的计算值:8.1.5在有梁的顶棚上设置感烟探测器、感温探测器时,应符合下列规定:8.1.5.1当梁突出顶棚的高度小于200mm时,可不计深对探测器呵护面积的影响。
8.1.5.2当梁突出顶棚的高度为200~600mm时,应按本规范附录B、附录C确定梁对探测器呵护面积的影响和一只探测器能够呵护的梁间区域的个数。
8.1.5.3当梁突出顶棚的高度超出600mm时,被梁隔断的每个梁间区域至少应设置一只探测器。
8.1.5.4当被梁隔断的区域面积超出一只探测器的呵护面积时,被隔断的区域应按本规范8.14条规定计算探测器的设置数量。
8.1.5.5当梁间净距小于1m时,可不计梁对探测器呵护面积的影响。
8.16在宽度小于3m的内走道顶棚上设置探测器时,宜居中安插。
感温探测器的装置间距不该超出10m;感烟探测器的装置间距不该超出15m;探测器至端墙的距离,不该大于探测器装置间距的一半。
8.17探测器至墙壁、梁边的水平距离,不该小于0.5m。
8.18探测器周围0.5m内,不该有遮挡物。
8.19房间被书架、设备或隔断等分隔,其顶部至顶棚或梁的距离小于房间净高的5%时,每个被隔开的部分至少应装置一只探测器。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GB 50016—98)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公告4 报警区域和探测区域的划分4.1 报警区域的划分4.1.1报警区域应根据防火分区或楼层划分。
一个报警区域宜由一个或同层相邻几个防火分区组成。
4.2 探测区域的划分4.2.1探测区域的划分应符合下列规定:4.2.1.1探测区域应按独立房(套)间划分。
一个探测区域的面积不宜超过500m2;从主要人口能看清其内部,且面积不超过1000m2的房间,也可划为一个探测区域。
4.2.1.2红外光束线型感烟火灾探测器的探测区域长度不宜超过100m,缆式感温火灾探测器的探测区域的长度不宜超过200m;空气管差温火灾探测器的探测区域长度宜在20~100m 之间。
4.2.2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二级保护对象,可将几个房间划为一个探测区域:4.2.2.1相邻房间不超过5间,总面积不超过400m2,并在门口设有灯光显示装置。
4.2.2.1相邻房间不超过10间,总面积不超过1000m2,在每个房间门口均能看清其内部,并在门口设有灯光显示装置。
4.2.3下列场所应分别单独划分探测区域:4.2.3.1敞开或封闭楼梯间;4.2.3.2防烟楼梯间前室、消防电梯前室、消防电梯与防烟楼梯间合用的前室;4.2.3.3走道、坡道、管道井、电缆隧道;4.2.3.4建筑物闷顶、夹层。
5 系统设计5.1 一般规定5.1.2火灾报警控制器容量和每一总线回路所连接的火灾探测器和控制模块或信号模块的地址编码总数,宜留有一定余量。
5.2.4控制中心报警系统的设计,应符合下列要求:5.2.4.1系统中至少应设置一台集中火灾报警控制器、一台专用消防联动控制设备和两台及以上区域火灾报警控制器;或至少设置一台火灾报警控制器、一台消防联动控制设备和两台及以上区域显示器。
5.2.4.2系统应能集中显示火灾报警部位信号和联动控制状态信号。
5.2.4.3系统中设置的集中火灾报警控制器或火灾报警控制器和消防联动控制设备在消防控制室内的布置。
火灾探测器的选择与布置
火灾探测器的选择与布置摘要:在火灾自动报警系统中,探测器的选择是否合理,关系到系统能否正常运行,合理的选择探测器很重要.关键词: 火灾探测器选择与布置火灾自动报警系统中,探测器起到关键的作用.它的工作稳定性、可靠性和灵敏度等技术指标直接影响整个消防系统的运行。
探测器的选择应根据探测区域内的环境条件、火灾特点、房间高度、安装场所的气流状况等因素考虑。
一.根据火灾特点、环境条件及安装场所确定探测器的类型火灾受可燃物质的类别、着火的性质、可燃物质的分布、着火场所的条件、火灾荷重、新鲜空气的供给程度以及环境温度等因素的影响。
把火灾的发生和发展一般分为四个阶段:前期、早期、中期和晚期。
根据以上对火灾特点的分析选择探测器:(1)火灾初期有阴燃阶段,即产生大量的烟和少量的热,很少或没有火焰辐射的火灾,如棉、麻织物的引燃等,应选用感烟探测器。
不适合选用的场所:正常情况下有烟的场所,经常有粉尘及水蒸气等固体。
(2)感温型探测器作为火灾形成早期(早期、中期)报警非常有效。
因其工作稳定,不受非火灾性烟雾汽层等干扰。
凡无法应用感烟探测器、允许产生一定的物质损失非爆炸性的场合都可采用感温型探测器,特别适用于经常存在大量粉尘、烟雾、水蒸气的场所及相对湿度经常高于95%的房间,但不宜用于有可能产生阴燃火的场所。
(3)离子感烟与光电感烟探测器的适用场合基本相同,但应注意它们各有不同的特点。
离子感烟探测器对人眼看不到的微小颗粒同样敏感,例如人能嗅到的油漆味、烤焦味等都能引起探测器动作,甚至一些分子量大的气体分子,也会使探测器发生动作,在风速过大的场合(例如大于6M/S)将引起探测器不稳定,且其敏感元件的寿命较光电感烟探测器的短。
(4)对于有强烈的火焰辐射而仅有少量烟和热产生的火灾,如轻金属及它们的化合物的火灾,应选用感光探测器,但不宜在火焰出现前有浓烟扩散的场所及探测器的镜头易被污染、遮挡、以及受电焊、X射线等影响的场所中使用。
火灾探测器的分类、设置和安全检查要点
火灾探测器的分类、设置和安全检查要点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由火灾探测器和火灾报警控制器组成。
火灾探测器是系统的“感觉器官”,它的作用是监视环境中有没有火灾的发生。
一旦有了火情,就将火灾的特征物理量,如温度、烟雾、气体和辐射光强等转换成电信号,并立即动作向火灾报警控制器发送报警信号。
火灾探测器的分类按结构造型分类按结构造型分类可分成点型和线型两大类。
点型探测器点型探测器是一种响应某一点周围的火灾参数的火灾探测器,大多数火灾探测器属于点型火灾探测器。
线型火灾探测器线型火灾探测器是一种响应某一连续线路周围的火灾参数的火灾探测器,其连续线路可以是“硬”的,也可以是“软”的。
如线型定温火灾探测器,是由主导体、热敏绝缘包覆层和合金导体一起构成的“硬”连续线路。
又如红外光束线型感烟火灾探测器,是由发射器和接受器二者中间的红外光束构成“软”的连续线路。
按探测火灾参数分类火灾探测器按照探测火灾参数的不同可分为感温、感烟、感光、可燃气体和复合式等几大类。
线型火灾探测器-“硬”连续线路 线型火灾探测器-“软”连续线路感烟火灾探测器感烟火灾探测器是一种响应燃烧或热解产生的固体或液体微粒的火灾探测器,是使用量最大的一种火灾探测器。
因为它能探测物质燃烧初期所产生的气溶胶或烟雾粒子浓度,因此,有的国家称感烟火灾探测器为“早期发现”探测器。
常见的感烟火灾探测器有离子型、光电型等几种。
离子感烟探测器由内外两个电离室为主构成。
外电离室(即检测室)有孔与外界相通,烟雾可以从该孔进入传感器内;内电离室(即补偿室)是密封的,烟雾不会进入。
火灾发生时,烟雾粒子窜进外电离室,干扰了带电粒子的正常运行,使电流、电压有所改变,破坏了内外电离室之间的平衡,探测器就会产生感应而发出报警信号。
光电感烟探测器内部有一个发光元件和一个光敏元件,平常由发光元件发出的光,通过透镜射到光敏元件上,电路维持正常,如有烟雾从中阻隔,到达光敏元件上的光就会显著减弱,于是光敏元件就把光强的变化转换成电流的变化,通过放大电路发出报警信号。
火灾探测器的分类、设置和安全检查要点
火灾探测器的分类、设置和安全检查要点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由火灾探测器和火灾报警控制器组成。
火灾探测器是系统的“感觉器官”,它的作用是监视环境中有没有火灾的发生。
一旦有了火情,就将火灾的特征物理量,如温度、烟雾、气体和辐射光强等转换成电信号,并立即动作向火灾报警控制器发送报警信号。
火灾探测器的分类按结构造型分类按结构造型分类可分成点型和线型两大类。
点型探测器点型探测器是一种响应某一点周围的火灾参数的火灾探测器,大多数火灾探测器属于点型火灾探测器。
点型光电感烟火灾探测器点型差定温火灾探测器线型火灾探测器线型火灾探测器是一种响应某一连续线路周围的火灾参数的火灾探测器,其连续线路可以是“硬”的,也可以是“软”的。
如线型定温火灾探测器,是由主导体、热敏绝缘包覆层和合金导体一起构成的“硬”连续线路。
又如红外光束线型感烟火灾探测器,是由发射器和接受器二者中间的红外光束构成“软”的连续线路。
线型火灾探测器-“硬”连续线路线型火灾探测器-“软”连续线路按探测火灾参数分类火灾探测器按照探测火灾参数的不同可分为感温、感烟、感光、可燃气体和复合式等几大类。
感烟火灾探测器感烟火灾探测器是一种响应燃烧或热解产生的固体或液体微粒的火灾探测器,是使用量最大的一种火灾探测器。
因为它能探测物质燃烧初期所产生的气溶胶或烟雾粒子浓度,因此,有的国家称感烟火灾探测器为“早期发现”探测器。
常见的感烟火灾探测器有离子型、光电型等几种。
离子感烟探测器由内外两个电离室为主构成。
外电离室(即检测室)有孔与外界相通,烟雾可以从该孔进入传感器内;内电离室(即补偿室)是密封的,烟雾不会进入。
火灾发生时,烟雾粒子窜进外电离室,干扰了带电粒子的正常运行,使电流、电压有所改变,破坏了内外电离室之间的平衡,探测器就会产生感应而发出报警信号。
光电感烟探测器内部有一个发光元件和一个光敏元件,平常由发光元件发出的光,通过透镜射到光敏元件上,电路维持正常,如有烟雾从中阻隔,到达光敏元件上的光就会显著减弱,于是光敏元件就把光强的变化转换成电流的变化,通过放大电路发出报警信号。
火灾探测器的选择、安装数量确定
计算法的方法:
根据从教材P50表2-11中查得的探测器的 保护面积A和保护半径R,计算直径D= 2R; 根据所算D值大小对应保护面积A在探测器 安装间距极限曲线的粗实线上即由D值所包 围部分上取一点,此点所对应的数即为安 装间距a、b值,注意实际应不大于查得的a、 b值;具体布置后,再检验探测器到最远点 水平距离是否超过了探测器的保护半径, 如超过时应重新布置或增加探测器的数量。
⑶当梁的高度在200 mm-600 mm之间, 且梁的影响不可忽视时,应按照下表选择 探测器的数量:
3.探测器在一些特殊场合安装时注意事项 ⑴在宽度小于3m的内走道的顶棚设置探测器时应居中布置,
感温探测器的安装间距不应超过l0m,感烟探测器安装间距 不应超过15m,探测器至端墙的距离,不应大于安装间距的 一半,在内走道的交叉和汇合区域上,必须安装1只探测器, 如下图所示。
由此可见,这种方法不需要查看图形也可非常方 便地求出a、b值 。
【例题:】某锅炉房地面长为20m,宽为l0m,房间高度为 3.5m,房顶坡度为12°,属于二级保护对象。①选探测器类 型;②确定探测器数量;③进行探测器的布置。
根据使用场所从教材P46表2-9中可知选感温探测 器。
于是根据P50查表2-11得A=20m²,R=3.6m,根 据公式计算探测器的数量为:
③布置: 采用经验法布置,其横向间距和 纵向间距分别为:
可以画出布置图如下。
最后不要忘记验证探测器距离房间最远点 的距离是否超出了保护半径。
R= 222.52 3.2<3.6
梁对探测器的影响
在顶棚有梁时,如果梁间区域的面积较小,梁对 热气流(或烟气流)形成障碍,并吸收一部分热 量,因而探测器的保护面积必然下降。在有梁的 房间内安装探测器时一般设计方法为:
烟感及喷淋安装规范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探测器设置规范8.1 点型火灾探测器的设置数量和布置8.1.1探测区域的每个房间至少应设置一只火灾探测器。
8.1.2感烟探测器、感温探测器的保护面积和保护半径。
烟感:(1)当地面面积<80平方时,屋顶高度<12米,保护面积为80平方,保护半径6.7米;(2)当地面面积>80平方时,屋顶高度<6米,保护面积为60平方,保护半径为5.8米。
温感:(1)当地面面积<30平方时,屋顶高度<8米,保护面积为30平方,保护半径为4.4米;(2)当地面面积>30平方时,屋顶高度<8米,保护面积为20平方,保护半径为3.6米。
8.1.3感烟探测器、感温探测器的安装间距,应根据探测器的保护面积A和保护半径R确定。
8.1.4一个探测区域内所需设置的探测器数量N,不应小于下式的计算值:8.1.5在有梁的顶棚上设置感烟探测器、感温探测器时,应符合下列规定:8.1.5.1当梁突出顶棚的高度小于200mm时,可不计深对探测器保护面积的影响。
8.1.5.2当梁突出顶棚的高度为200~600mm时,应按本规范附录B、附录C确定梁对探测器保护面积的影响和一只探测器能够保护的梁间区域的个数。
8.1.5.3当梁突出顶棚的高度超过600mm时,被梁隔断的每个梁间区域至少应设置一只探测器。
8.1.5.4当被梁隔断的区域面积超过一只探测器的保护面积时,被隔断的区域应按本规范8.14条规定计算探测器的设置数量。
8.1.5.5当梁间净距小于1m时,可不计梁对探测器保护面积的影响。
8.16在宽度小于3m的内走道顶棚上设置探测器时,宜居中布置。
感温探测器的安装间距不应超过10m;感烟探测器的安装间距不应超过15m;探测器至端墙的距离,不应大于探测器安装间距的一半。
8.17探测器至墙壁、梁边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0.5m。
8.18探测器周围0.5m内,不应有遮挡物。
8.19房间被书架、设备或隔断等分隔,其顶部至顶棚或梁的距离小于房间净高的5%时,每个被隔开的部分至少应安装一只探测器。
烟感及喷淋安装规范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探测器设置规范8.1 点型火灾探测器的设置数量和布置8.1.1探测区域的每个房间至少应设置一只火灾探测器。
8.1.2感烟探测器、感温探测器的保护面积和保护半径。
烟感:(1)当地面面积<80平方时,屋顶高度<12米,保护面积为80平方,保护半径6.7米;(2)当地面面积>80平方时,屋顶高度<6米,保护面积为60平方,保护半径为5.8米。
温感:(1)当地面面积<30平方时,屋顶高度<8米,保护面积为30平方,保护半径为4.4米;(2)当地面面积>30平方时,屋顶高度<8米,保护面积为20平方,保护半径为3.6米。
8.1.3感烟探测器、感温探测器的安装间距,应根据探测器的保护面积A和保护半径R确定。
8.1.4一个探测区域内所需设置的探测器数量N,不应小于下式的计算值:8.1.5在有梁的顶棚上设置感烟探测器、感温探测器时,应符合下列规定:8.1.5.1当梁突出顶棚的高度小于200mm时,可不计深对探测器保护面积的影响。
8.1.5.2当梁突出顶棚的高度为200~600mm时,应按本规范附录B、附录C确定梁对探测器保护面积的影响和一只探测器能够保护的梁间区域的个数。
8.1.5.3当梁突出顶棚的高度超过600mm时,被梁隔断的每个梁间区域至少应设置一只探测器。
8.1.5.4当被梁隔断的区域面积超过一只探测器的保护面积时,被隔断的区域应按本规范8.14条规定计算探测器的设置数量。
8.1.5.5当梁间净距小于1m时,可不计梁对探测器保护面积的影响。
8.16在宽度小于3m的内走道顶棚上设置探测器时,宜居中布置。
感温探测器的安装间距不应超过10m;感烟探测器的安装间距不应超过15m;探测器至端墙的距离,不应大于探测器安装间距的一半。
8.17探测器至墙壁、梁边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0.5m。
8.18探测器周围0.5m内,不应有遮挡物。
8.19房间被书架、设备或隔断等分隔,其顶部至顶棚或梁的距离小于房间净高的5%时,每个被隔开的部分至少应安装一只探测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8.1.1 本条规定“探测区域内的每个房间至少应设置一只火灾探测器”。
这里提到的“每个房间”是指一个探测区域中可相对独立的房间,即使该房间的面积比一只探测器的保护面积小得多,也应设置一只探测器保护。
此条规定可避免在探测区域中几个独立房间共用一只探测器。
这一条参考了国外先进国家的规范中类似的规定。
8.1.2 本条规定的点型火灾探测恕的保护面积,是在一个特定的试验条件下,通过五种典型的试验火试验提供的数据,并参照国外先进国家的规范制订的,用来作为设计人员确定火灾自动报警系统中采用探测器数量的主要依据。
凡经国家消防电子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按现行国家标准《点型感烟火灾探测器技术要求及试验方法》 GB 4715 和《点型感温火灾探测器技术要求及试验方法》 GB 4716 检验合格的产品,其保护面积均符合本规范的规定。
1.当探测器装于不同坡度的顶棚上时,随着顶棚坡度的增大,烟雾沿斜顶棚和屋脊聚集,使得安装在屋脊或顶棚的探测器进烟或感受热气流的机会增加。
因此此,探测器的保护半径可相应地增大。
2.当探测器监视的地面面积 S>80m2时,安装在其顶棚上的感烟探测器受其他环境条件的影响较小。
房间越高,火源和顶棚之间的距离越大,则烟均匀扩散的区域越大。
因此,随着房间高度增加,探测器保护的地面面积也增大。
3.随着房间顶棚高度增加,使感温探测器能响应的火灾规模相应增大。
因此,探测器需按不同的顶棚高度划分三个灵敏度级别。
较灵敏的探测器 (例如一级探测器) 宜使用于较大的顶棚高度上。
参见本规范 7.2.1 条规定。
4 .感烟探测器对各种不同类型火灾的灵敏度有所不同,因此难以规定灵敏度与房间高度的对应关系。
但考虑到房间越高烟越稀薄的情况,当房间高度增加时,可将探测器的灵敏度档次相应地调高。
8.1.3 感烟探测器、感温探测器的安装间距 a、b是指本条文说明图 12 中1#探测器和 2#~ 5#相邻探测器之间的距离,不是1#探测器与 6#~ 9#探测器之间的距离。
一、本规范附录 A 由探测器的保护面积 A 和保护半径R 确定探测器的安装间距a、b的极限曲线D1~D11(含D9') 是按照下列方程
a·b=A
a2+b2=(2R)2 (2)
绘制的,这些极限曲线端点 Y i和Z i坐标值(a i、b i),即安装间距a、b在极限曲线端点的一组数值。
如下表所示。
二、极限曲线D1~D4和D6适宜于保护面积A等于 20m2、30m2和40m2及其保护半径及等于3.6m、
4.4m、4.9m、
5.5m、
6.3m 的感温探测器;极限曲线D5和D7~D11(含D9')适宜于保护面积A等于60m2、80m2、100m2和120m2及其保护半径及等于 5.8m、6.7m、
7.2m、
8.0m、
9.0m 和 9.9m的感烟探测器。
8.1.4 一个探测区域内所需设置的探测器数量;按本条规定不应小于的计算值。
式中给出的修正
系数 K ,特级保护对象宜取0.7~0.8 ,一级保护对象宜取 0.8~0.9 ,二级保护对象宜取 0.9~ 1.o 。
如果考虑一旦发生火灾,对人身和财产的损失程度、火灾危险度、疏散及扑救火灾的难易程度,以及火灾对
社会的影响面大小等多种因素,修正系数可适当严些。
为说明表 8.1.2 、附录 A 图 A 及公式 (8.1.4) 的工程应用,下面给出一个例子。
例:一个地面面积为 30m×40m 的生产车间,其屋顶坡度为15°,房间高度为 8m ,使用感烟探测器保护。
试问,应设多少只感烟探测器?应如何布置这些探测器?
解: (1) 确定感烟探测器的保护面积 A 和保护半径 R 。
查表8.1.2 ,得感烟探测器保护面积为A=80m2,保护半径R=6.7m 。
(2) 计算所需探测器设置数量。
选取K=1.0,按公式(8.1.4)有(只)
(3) 确定探测器的安装间距a、b。
由保护半径尺,确定保护直径D=2R=2× 6.7 = 13.4(m) ,由 A 图 A 可确定Di=D7,应利用D7,极限曲线确定a和b值。
最据现场实际,选取a=8m(极限曲线两端点问值) ,得b=10m 。
其布置方式见图 12 。
(4) 校核按安装间距a=8m、b=10m 布置后,探测器到最远点水平距离 R',是否符合保护半径要求。
参考图 12 ,按式
8.1.5 本条主要是对顶棚有梁时安装探测器的原则规定。
由于梁对烟的蔓延会产生阻碍,因而使探测器的保护面积受到梁的影响。
如果梁间区域 (指高度在 200mm 至 600mm 之间的梁所包围的区域) 的面积较小,梁对热气流 (或烟气流) 形成障碍,并吸收一部分热量,因而探测器的保护面积必然下降。
探测器保护面积验证试验表明,梁对热气流 (或烟气流) 的影响还与房间高度有关。
本条规定参考了德国规范的内容。
1 .当梁突出顶棚的高度小于 200mm 时,在顶棚上设置感烟、感温探测器,可不计梁对探测器保护面积的影响。
2 .当梁突出顶棚的高度在 200~600mm 时,应按附录 B 、附录 C 确定梁的影响和一只探测器能够保护的梁间区域的个数。
由附录 B 图 B 可以看出,房间高度在 5 m 以上,梁高大于200mm 时,探测器的保护面积受梁高的影响按房间高度与梁高之间的线性关系考虑。
还可看出,三级感温探测器房高极限值为4m ,梁高限度为 200mm ;二级感温探测器房高极限值为6m,梁高限度为 225mm ;一级感温探测器房高极限值为 8m ,梁高限度为275mm ;感烟探测器 (各灵敏度档次) 均按房高极限值为 12m,梁高限度为 375mm 。
若梁高超过上述限度,即线性曲线右边部分,均须计梁的影响。
3 .当梁突出顶棚的高度超过 600mm 时,被梁隔断的每个梁间区域应至少设置一只探测器 (参考日本规范规定) 。
4 .当被梁隔断的区域面积超过一只探测器的保护面积时,则应将被隔断的区域视为一个探测区域,并应按8.1.4 条规定计算探测器的设置数量。
5 .当梁间净距小于 1m 时,可视为平顶棚,不计梁对探测器保护面积的影响。
8.1.6 本条规定参考德国标准制订。
8.1.7 本条规定参考德国标准和英国规范规定。
探测器至墙壁、梁边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 0.5m 。
8.1.8、8.1.9 参考德国标准制订。
8.1.10 在设有空调的房间内,探测器不应安装在靠近空调送风口处。
这是因为气流阻碍极小的燃烧粒子扩散到探测器中去,使探测器探测不到烟雾。
此外,通过电离室的气流在某种程度上改变电离模型,可能使探测器更灵敏 (易误报) 。
本条规定参考日本规范和英国规范制订。
8.1.11 当屋顶有热屏障时,感烟探测器下表面至顶棚或屋顶的距离,应符合表 8.1.11 的规定。
本条规定参考德国标准制订。
由于屋顶受辐射热作用或因其他因素影响,在顶棚附近可能产生空气滞留层,从而形成热屏障。
火灾时,该热屏障将在烟雾和气流通向探测器的道路上形成障碍作用,影响探测器探测烟雾。
同样,带有金属屋顶的仓库,夏天,屋顶下边的空气可能被加热而形成热屏障,使得烟在热屏障下边开始分层。
而冬天,降温作、用也会妨碍烟的扩散。
这些都将影响探测器的灵敏度,而这些影响通常还与顶棚或屋顶形状以及安装高度有关。
为此,按表8.1.11 规定感烟探测器下表面至顶棚或屋顶的必要距离安装探测器,以减少上述影响。
在人字型屋顶和锯齿型屋顶情况下,热屏障的作用特别明显。
图 13 给出探测器在不同形状顶棚或屋顶下,其下表面至顶棚或屋顶的距离 d 的示意图。
感温探测器通常受这种热屏障的影响较小,所以感温探测器总是直接安装在顶棚上 (吸顶安装) 。
8.1.12 本条参考德国规范制订。
在房屋为人字型屋顶的情况下,如果屋顶坡度大于 15°,在屋脊 (房屋最高部位) 的垂直面安装一排探测器有利于烟的探测,因为房屋各处的烟易于集中在屋脊处。
在锯齿型屋顶
的情况下,按探测器下表面至屋顶或顶棚的距离 d(见第 8.1.1l 条和图 13) 在每个锯齿型屋顶上安装一排探测器。
这是因为,在坡度大于 15°的锯齿型屋顶情况下,屋顶有几米高,烟不容易从一个屋顶扩散到另一个屋顶,所以对手这种锯齿型厂房,须按分隔间处理。
8.1.13 本条参考日本规范制订。
探测器在顶棚上宜水平安装。
当倾斜安装时,倾斜角θ不应大于 45°。
当倾斜角θ大于 45°时,应加木台安装探测器。
如图 14 所示。
8.1.14 本条规定有利于探测器探测井道中发生的火灾,且便于平时检修工作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