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松龄《狼》译文
狼蒲松龄文言文原文翻译
![狼蒲松龄文言文原文翻译](https://img.taocdn.com/s3/m/3538608c77a20029bd64783e0912a21615797f46.png)
余尝游于终南、太华之间,见一狼,怡然而行,毛茸茸然,目光炯炯,步履蹒跚,若不胜其重。
余怪而问之:“子何为而至此?”狼曰:“吾乃山中之狼,游于山林之间,得此佳景,故至此。
”余曰:“子既为狼,岂不知狼性狡猾,何以至此?”狼曰:“吾知狼性狡猾,然吾非为狼也。
吾有志于山川之胜,欲游名山大川,以广吾游历也。
”余笑曰:“子乃狼,而欲游名山大川,何异于燕雀处堂,不知鸿鹄之志哉?”狼曰:“吾固知燕雀处堂,不知鸿鹄之志,然吾欲以吾之志,显吾之能,使天下皆知吾狼之志也。
”余曰:“子诚有志,然吾闻狼性多疑,子何不慎之?”狼曰:“吾闻之,狼性虽多疑,然吾能自持,不为所惑。
是以能游于山林之间,得此佳景,岂非吾之能乎?”余默然。
少顷,狼言曰:“吾欲游终南山,子能随余否?”余曰:“子欲游终南山,吾固愿从。
然子狼也,吾人耳,何以能从?”狼曰:“子随余,吾不食子。
子若不随,吾将食子矣。
”余思之,曰:“子既欲游终南山,吾从子游可也。
然吾有马,子可乘之。
”狼曰:“善。
”遂乘余马,共游终南山。
游终南山数日,狼欲归,曰:“吾游终南山已毕,子宜归矣。
”余曰:“子既欲归,吾从子归。
”狼曰:“子归,吾不食子。
子若不归,吾将食子矣。
”余思之,曰:“子既欲归,吾从子归可也。
然吾有马,子可乘之。
”狼曰:“善。
”遂乘余马,共归。
归途中,狼曰:“子知吾狼之志乎?”余曰:“吾固知子狼之志,然吾不知子狼之志为何。
”狼曰:“吾狼之志,欲游名山大川,广吾游历,显吾之能。
今吾已游终南山,得此佳景,吾志已遂。
子若能随余游,吾将携子游天下。
”余曰:“子诚有志,吾愿从子游天下。
”狼喜,曰:“善。
”遂与余结伴,游历天下。
游历天下数年,狼曰:“吾游历天下已毕,子宜归矣。
”余曰:“子既欲归,吾从子归。
”狼曰:“子归,吾不食子。
子若不归,吾将食子矣。
”余思之,曰:“子既欲归,吾从子归可也。
然吾有马,子可乘之。
”狼曰:“善。
”遂乘余马,共归。
归途中,狼曰:“子知吾狼之志乎?”余曰:“吾固知子狼之志,然吾不知子狼之志为何。
《狼》蒲松龄原文及翻译
![《狼》蒲松龄原文及翻译](https://img.taocdn.com/s3/m/cde92218640e52ea551810a6f524ccbff121cae1.png)
《狼》蒲松龄原文及翻译《狼》蒲松龄原文及翻译《狼》是蒲松龄的著名作品之一,分为两则,你对《狼》这篇文言文熟悉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狼》蒲松龄原文及翻译,欢迎阅读。
《狼》第一则原文:有屠人货肉归,日已暮。
欻一狼来,瞰担上肉,似甚垂涎;步亦步,尾行数里。
屠惧,示之以刃,则稍却;既走,又从之。
屠无机,默念狼所欲者肉,不如姑悬诸树,而蚤取之。
遂钩肉,翘足挂树间,示以空担。
狼乃止。
屠即竟归。
昧爽往取肉,遥望树上悬巨物,似人缢死状。
大骇。
逡巡近之,则死狼也。
仰首审视,见口中含肉,肉钩刺狼腭,如鱼吞饵。
时狼革价昂,直十余金,屠小裕焉。
缘木求鱼,狼则罹之,可笑矣。
《狼》第一则译文:一个屠夫卖完了肉回家,天色已经晚了。
在这时,突然出现了一匹狼。
狼不断地窥视着屠户带着的肉,嘴里的口水似乎都快要流出来了,就这样尾随着屠夫跑了好几里路。
屠夫感到很害怕,于是就拿着屠刀来比划着给狼看,狼稍稍退了几步,可是等到屠夫转过身来继续朝前走的时候,狼又跟了上来。
屠夫没办法了,于是他想,狼想要的是肉,不如把肉挂在树上(这样狼够不着),等明天早上(狼走了)再来取肉。
于是屠夫就把肉挂在钩子上,踮起脚(把带肉的钩子)挂在树上,然后把空担子拿给狼看了看。
就这样狼就停下来不再跟着屠夫了。
屠夫就(安全地)回家了。
第二天拂晓,屠夫前去(昨天挂肉的地方)取肉,远远的就看见树上挂着一个巨大的东西,就好像一个吊死在树上的人,感到非常害怕。
(屠夫因为害怕)小心地(在树的四周)徘徊着向树靠近,等走到近前一看,原来(树上悬挂着的)是一条死狼。
(屠夫)抬起头来仔细观察发现,狼的嘴里含着肉,挂肉的钩子已经刺穿了狼的上颚,那个情形就好像鱼儿咬住了鱼饵。
当时市场上狼皮非常昂贵,(这张狼皮)能值十几两金子,屠夫的生活略微宽裕了。
就像爬上树去捉鱼一样,狼本来想吃肉,结果遭遇了祸患,真是可笑啊!《狼》第二则原文: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
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屠惧,投以骨。
聊斋志异狼原文及翻译
![聊斋志异狼原文及翻译](https://img.taocdn.com/s3/m/7f933d1da22d7375a417866fb84ae45c3b35c28f.png)
《聊斋志异之狼》原文及译文《聊斋志异之狼》原文及译文引导语:《聊斋志异》,简称《聊斋》,俗名《鬼狐传》,是中国清代著名小说家蒲松龄创作的短篇小说集。
下面是yjbys小编为你带来的《聊斋志异之狼》原文及译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原文:有屠人货肉归,日已暮,欻一狼来,瞰担上肉,似甚垂涎,随屠尾行数里。
屠惧,示之以刃,少却;及走,又从之。
屠思狼所欲者肉,不如悬诸树而早取之。
遂钩肉,翘足挂树间,示以空担。
狼乃止。
屠归。
昧爽往取肉,遥望树上悬巨物,似人缢死状,大骇。
逡巡近视,则死狼也。
仰首细审,见狼口中含肉,钩刺狼腭,如鱼吞饵。
时狼皮价昂,直十余金,屠小裕焉。
缘木求鱼,狼则罹之,是可笑也!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剩骨。
途遇两狼缀行甚远。
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又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而两狼并驱如故。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
顾野有麦场,场主以薪积其中,苫蔽成丘。
屠乃奔倚其下,弛担待刀。
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
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
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身已半入,露其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
方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一屠暮行,为狼所逼。
道旁有夜耕者所遗行室,奔入伏焉。
狼自苫中探爪入,屠急捉之,令出不去,但思无计可以死之。
惟有小刀不盈寸,遂割破狼爪下皮,以吹豕之法吹之。
极力吹移时,觉狼不甚动,方缚以带。
出视,则狼胀如牛,股直不能屈,口张不得合。
遂负之以归。
非屠,乌能作此谋也!三事皆出于屠;则屠人之残,杀狼亦可用也。
译文:有个杀猪的人,卖肉回来,天已经黑了。
忽然来了一只狼,看到担中的肉,好像垂涎三尺。
杀猪人走,狼也走,尾随了好几里路。
杀猪人害怕了,拿出刀来吓唬狼,狼就稍微后退几步;杀猪人再往前走,狼又跟着。
杀猪人没有办法,心想狼想要的是担中的肉,不如暂时将肉挂到树上,明天一早再来拿。
蒲松龄《狼》原文及翻译
![蒲松龄《狼》原文及翻译](https://img.taocdn.com/s3/m/21dab1a16429647d27284b73f242336c1eb930ad.png)
蒲松龄《狼》原文及翻译原文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
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屠惧,投以骨。
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
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
骨已尽矣。
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
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
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
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少时,一狼径,其一犬坐于前。
久之,目似瞑,意暇甚。
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
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身已半入,止露尻尾。
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
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翻译一个屠夫傍晚回家,担子里面的肉已经卖完,只有剩下的骨头。
路上遇见两只狼,紧跟着走了很远。
屠夫害怕了,把骨头扔给狼。
一只狼得到骨头停下了。
另一只狼仍然跟着他。
屠夫又把骨头扔给狼,后面得到骨头的狼停下了,可是前面得到骨头的狼又赶到了。
骨头已经扔完了。
但是两只狼像原来一样一起追赶屠夫。
屠夫非常困窘急迫,恐怕前后一起受到狼的攻击。
屠夫看见田野里有一个打麦场,打麦场的.主人把柴草堆积在打麦场里,覆盖成小山(似的)。
屠夫于是跑过去靠在柴草堆的下面,放下担子拿起屠刀。
两只狼不敢上前,瞪着眼睛朝着屠夫。
一会儿,一只狼径直走开了,另一只狼像狗似的蹲坐在屠夫的前面。
时间长了,那只狼的眼睛好像闭上了,神情悠闲得很。
屠夫突然跳起,用刀砍狼的脑袋,又连砍几刀把狼杀死。
屠夫刚想要走,转身看见柴草堆的后面,另一只狼正在柴草堆里打洞,打算要钻洞进去,来攻击屠夫的后面。
身子已经钻进去了一半,只露出屁股和尾巴。
屠夫从狼的后面砍断了狼的大腿,也把狼杀死了。
屠夫这才明白前面的那只狼假装睡觉,原来是用这种方式来诱惑敌方。
狼也太狡猾了,可是一会儿两只狼都被杀死了,禽兽的欺骗手段能有多少呢?只给人们增加笑料罢了。
字词1.词性活用现象:洞:名词用为动词,打洞。
一狼洞其中。
隧:名词用作状语,从隧道。
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犬:名词用作状语,像狗一样。
狼三则原文及翻译
![狼三则原文及翻译](https://img.taocdn.com/s3/m/f3f209375e0e7cd184254b35eefdc8d377ee1452.png)
狼三则原文及翻译狼三则原文及翻译《狼三则》选自蒲松龄的《聊斋志异》,《狼三则》都是写屠夫在不同情况下遇狼并杀狼的故事。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狼三则原文及翻译启示,欢迎阅读!其一有屠人货肉归,日已暮,欻一狼来,瞰担上肉,似甚垂涎,随尾行数里。
屠惧,示之以刃,少却;及走,又从之。
屠无计,思狼所欲者肉,不如姑悬诸树而早取之。
遂钩肉,翘足挂树间,示以空担。
狼乃止。
屠归。
昧爽,往取肉,遥望树上悬巨物,似人缢死状。
大骇,逡巡近视之,则死狼也。
仰首细审,见狼口中含肉,钩刺狼腭,如鱼吞饵。
时狼皮价昂,直十余金,屠小裕焉。
缘木求鱼,狼则罹之,是可笑也。
译文一个屠夫卖完了肉回家,天色已经晚了。
在这时,突然出现了一匹狼。
狼不断的窥视着屠户带着的肉,嘴里的口水似乎都快要流出来了,就这样尾随着屠户走了好几里路。
屠户感到很害怕,于是就拿着屠刀来比划着给狼看,狼稍稍退了几步,可是等到屠户转过身来继续朝前走的时候,狼又跟了上来。
于是屠户想,狼想要的是肉,不如把肉挂在树上(这样狼够不着),等明天早上(狼走了)再来取肉。
于是屠户就把肉挂在钩子上,踮起脚(把带肉的钩子)挂在树上,然后把空担子拿给狼看了看。
就这样狼就停下来不再跟着屠户了。
屠户就(安全地)回家了。
第二天拂晓,屠户前去(昨天挂肉的地方)取肉,远远的就看见树上挂着一个巨大的东西,就好像一个吊死在树上的人,感到非常害怕。
(屠户因为害怕)小心地(在树的四周)徘徊着向树靠近,等走到近前一看,原来(树上悬挂着的)是一条死狼。
(屠夫)抬起头来仔细观察发现,狼的嘴里含着肉,挂肉的钩子已经刺穿了狼的上颚,那个情形就好像鱼儿咬住了鱼饵。
当时市场上狼皮非常昂贵,(这张狼皮)能值十几两银子,屠户的生活略微宽裕了。
就像爬上树去捉鱼一样,狼本来想吃肉,结果遭遇了祸患,真是可笑啊!(1)不如悬诸树蚤取之蚤通早意思:早晨(2)时狼皮价昂,直十余金直通值意思:价值注释①货:出售、卖。
②欻(xū):忽然。
③瞰(kàn):看、窥视。
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文言文《狼》译文及知识点
![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文言文《狼》译文及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bb77b010ce84b9d528ea81c758f5f61fb736289b.png)
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文言文《狼》译文及知识点《狼》蒲松龄·清朝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剩骨。
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屠惧,投以骨。
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
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
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
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占蔽/成丘。
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
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久之,目/似瞑,意/暇甚。
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
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身/已半入,止露/尻尾。
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
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译文:一个屠户在晚上回家,担子里的肉卖完了,只有剩下的骨头。
(屠户)在路上遇到了两只狼,紧随着(他)走了很远。
屠户害怕,把骨头投给狼。
一只狼得到骨头停止了,另一只狼仍然跟从他。
(屠户)又把骨头投给它,后面得到骨头的狼停住了但是前面的狼又到了。
骨头已经没有了,但是两只狼像原来一样一起追赶。
屠户非常为难,担心前后受到狼的攻击。
(屠户)看见田野中有个麦场,场主在里面堆柴草,覆盖成小山似的。
屠户于是奔向麦场,倚靠在柴草堆下,卸下担子拿着刀。
狼不敢上前,眼瞪着屠户。
一会儿,一只狼径直离开了,其中一只狼像狗一样蹲坐在前面。
过了一会儿,(狼的)眼睛好像闭上了,神情悠闲得很。
屠户突然起身,用刀劈砍狼头,又劈砍几刀杀死了狼。
(屠户)正想要走,转身看见柴草堆后面,一只狼在其中打洞,意图准备从隧道进入来攻击屠户的后面。
(狼的)身体已经钻进入一半了,只露出屁股和尾巴。
屠户从后面砍断狼的大腿,也杀死了这只狼。
(屠户)才明白前面的狼假装睡觉,原来是用来诱惑敌人。
狼也是狡猾的动物,但是一会儿两只狼都被杀死了,禽兽的欺骗手段能有多少啊?只增加笑料罢了。
注释1.屠:屠夫2.止:通“只”,3.缀:紧跟4.从:跟从。
狼的文言文蒲松龄翻译
![狼的文言文蒲松龄翻译](https://img.taocdn.com/s3/m/b5ef7d8918e8b8f67c1cfad6195f312b3169eb9d.png)
狼者,山林之猛兽也。
其形如狗,而身长尾长,目如铜铃,牙如锥刃。
狼性狡黠,善变,或假虎威以欺人,或化人形以诱女。
其行狡猾,如狸猫之戏兔,如狐狸之逐鸡。
狼之所至,鸡犬不宁,村舍不安。
昔有村民,夜半闻狼嗥,声如枭鸣,心中惊恐,不知所措。
次日,村中长者聚议,欲驱狼于野。
众人共议,乃择壮丁,持械巡山,日以继夜,以绝狼患。
一日,众人巡至一山谷,见一狼踞于岩上,目露凶光。
众人围而攻之,狼不退反进,众人恐狼伤人,不敢近前。
狼忽跃下,众人惊慌失措,狼乘机逃去。
众人追之不及,狼去如风。
自是之后,狼患益甚。
村中长者忧心如焚,乃召智者谋策。
智者曰:“狼性狡黠,非人力所能制。
欲绝狼患,必先知其习性,而后设法制之。
”长者闻言,心中稍安,遂命智者领众,深入山林,探狼踪迹。
智者领众,行至一山洞,洞中狼嚎之声震耳欲聋。
智者命众人于洞口布阵,以诱狼出洞。
狼闻声,果出洞来,见众人列阵以待,不敢近前。
智者指挥众人,以箭射之,狼受伤而逃。
自此,狼不敢近村舍,村中之人得以安居乐业。
智者告长者曰:“狼性狡黠,非一日之患。
吾等宜常备不懈,以防狼患复发。
”长者深以为然,遂命智者率众,于山野布下天罗地网,以绝狼患。
岁月如梭,狼患渐息。
村中长者感慨万分,乃作《狼赋》一篇,以记其事。
赋曰:狼者,山林之猛兽也。
其形如狗,其性狡黠。
行狡猾,如狸猫之戏兔;嗥声如枭,令人心惊。
狼之所至,鸡犬不宁,村舍不安。
智者出,谋策以制狼。
布下天罗地网,狼患渐息。
村中长者,感慨万分,作赋以记其事。
嗟乎!狼性狡黠,难制难驯。
智者出,谋策制之,使村舍安宁。
吾辈宜以此为鉴,常备不懈,以防患于未然。
译文:狼这种动物,是山林中的猛兽。
它的外形像狗,性格狡猾。
行动狡猾,如同狐狸戏弄兔子;嗥叫声如枭鸟,令人心惊。
狼到之处,鸡犬不宁,村舍不安。
智者出现,谋取策略来制服狼。
布下天罗地网,狼患逐渐平息。
村中的长者,感慨万分,写下《狼赋》一篇,来记载这件事。
唉!狼性狡猾,难以制服和驯服。
智者出现,谋取策略来制服它,使村舍得以安宁。
语文文言文《狼》阅读翻译附参考译文(最新8篇)
![语文文言文《狼》阅读翻译附参考译文(最新8篇)](https://img.taocdn.com/s3/m/7da753c70875f46527d3240c844769eae009a30f.png)
语文文言文《狼》阅读翻译附参考译文(最新8篇)篇一:《狼》注释篇一屠:这里指屠户,宰杀牲畜卖肉的人。
晚:夜晚,晚上。
归:回家。
止:通“只”,翻译为仅,只。
缀行甚远:紧随着走了很远。
缀,连接,紧跟。
甚,很。
惧:害怕投以骨:倒装,就是“以骨投之”,意为把骨头扔给狼。
以,把。
从:跟从,跟随。
复:又,再矣:语气词,相当于“了”。
两狼之并驱如故:两只狼像原来一样一起追赶。
并,一起。
故,旧、原来。
窘(jiǒng):困窘,处境危急,困迫为难。
恐:恐惧,担心。
敌:意动用法。
这里是动词,指攻击的意思。
顾:看,视。
这里指往旁边看。
积薪:堆积柴草。
积,堆积。
薪,柴草。
苫(shàn)蔽成丘:覆盖成小山一样。
苫蔽,覆盖、遮盖。
乃:于是,就。
弛:解除、卸下。
眈眈(dān dān)相向:(狼)瞪着眼看着(屠户)。
眈眈,注视的样子。
相:表示偏指一方,指狼瞪屠户,非“相互”。
少(shǎo)时:一会儿犬坐于前:像狗一样蹲坐在前面。
犬,名词作状语,像狗一样。
久之:很久。
之,音节助词,表示修饰前字,没有实在意义。
瞑(míng):闭上眼睛。
意暇甚:神情很悠闲。
意:这里指神情、态度。
暇,悠闲、从容。
暴:突然。
毙:杀死。
洞其中:在柴草中打洞。
洞。
这里作动词。
遂入:从通道进入。
隧:通道,这里用作状语,“从通道”的意思。
尻(kāo):屁股。
自:从。
股:大腿假寐(mèi):假装睡觉。
寐:睡觉。
盖:承接上文,表示原因。
这里有“原来是”的意思。
黠:狡猾。
顷刻:一会儿。
亦:也。
禽兽之变诈几何哉:禽兽的欺骗手段能有多少啊。
变诈,巧变诡诈。
几何,多少,这里是“能有多少”的意思。
哉,语气词,相当于“啊”。
止增笑耳:只是增加笑料罢了。
篇二:《狼》文学常识篇二古今异义1、去(一狼径去)古义:离开今义:到某—地方2、几何(禽兽之变诈几何哉)古义:多少今义:几何学的简称3、耳(止增笑耳)古义:古文言文出现在句尾时,通常解释为“罢了”。
今义:耳朵。
《狼》原文和翻译
![《狼》原文和翻译](https://img.taocdn.com/s3/m/67f12e45bf23482fb4daa58da0116c175f0e1e18.png)
《狼》原文和翻译《狼》原文和翻译【文章导读】蒲松龄(1640-1715)字留仙,一字剑臣,别号柳泉居士,世称聊斋先生,自称异史氏,现山东省淄博市淄川区洪山镇蒲家庄人。
下面是小编为您整理的《狼》原文和翻译,供您参考和借鉴。
狼作者:蒲松龄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
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屠惧,投以骨。
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
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
骨已尽矣。
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
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
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
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少时,一狼径,其一犬坐于前。
久之,目似瞑,意暇甚。
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
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身已半入,止露尻尾。
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
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翻译一个屠夫傍晚回家,担子里面的肉已经卖完,只有剩下的骨头。
路上遇见两只狼,紧跟着走了很远。
屠夫害怕了,把骨头扔给狼。
一只狼得到骨头停下了。
另一只狼仍然跟着他。
屠夫又把骨头扔给狼,后面得到骨头的狼停下了,可是前面得到骨头的狼又赶到了。
骨头已经扔完了。
但是两只狼像原来一样一起追赶屠夫。
屠夫非常困窘急迫,恐怕前后一起受到狼的攻击。
屠夫看见田野里有一个打麦场,打麦场的主人把柴草堆积在打麦场里,覆盖成小山(似的)。
屠夫于是跑过去靠在柴草堆的下面,放下担子拿起屠刀。
两只狼不敢上前,瞪着眼睛朝着屠夫。
一会儿,一只狼径直走开了,另一只狼像狗似的蹲坐在屠夫的前面。
时间长了,那只狼的眼睛好像闭上了,神情悠闲得很。
屠夫突然跳起,用刀砍狼的脑袋,又连砍几刀把狼杀死。
屠夫刚想要走,转身看见柴草堆的后面,另一只狼正在柴草堆里打洞,打算要钻洞进去,来攻击屠夫的后面。
身子已经钻进去了一半,只露出屁股和尾巴。
屠夫从狼的后面砍断了狼的大腿,也把狼杀死了。
屠夫这才明白前面的那只狼假装睡觉,原来是用这种方式来诱惑敌方。
狼也太狡猾了,可是一会儿两只狼都被杀死了,禽兽的欺骗手段能有多少呢?只给人们增加笑料罢了。
初中文言文:《狼三则》和译文和注释
![初中文言文:《狼三则》和译文和注释](https://img.taocdn.com/s3/m/6a05f819ba68a98271fe910ef12d2af90342a85c.png)
【导语】蒲松龄(1640-1715)字留仙,⼀字剑⾂,别号柳泉居⼠,世称聊斋先⽣,⾃称异史⽒,创作出的⽂⾔⽂短篇⼩说集《聊斋志异》。
今天我们就和⽆忧考⼀起来欣赏下——蒲松龄的《狼三则》,欢迎阅读! 狼三则 清代:蒲松龄 其⼀ 有屠⼈货⾁归,⽇已暮,欻⼀狼来,瞰担上⾁,似甚垂涎,随*数⾥。
屠惧,⽰之以刃,少却;及⾛,⼜从之。
屠⽆计,思狼所欲者⾁,不如姑悬诸树⽽早取之。
遂钩⾁,翘⾜挂树间,⽰以空担。
狼乃⽌。
屠归。
昧爽,往取⾁,遥望树上悬巨物,似⼈缢死状。
⼤骇,逡巡近视之,则死狼也。
仰⾸细审,见狼⼝中含⾁,钩刺狼腭,如鱼吞饵。
时狼⽪价昂,直⼗余⾦,屠⼩裕焉。
缘⽊求鱼,狼则罹之,是可笑也。
其⼆ ⼀屠晚归,担中⾁尽,⽌有剩⾻。
途中两狼,缀⾏甚远。
屠惧,投以⾻。
⼀狼得⾻⽌,⼀狼仍从。
复投之,后狼⽌⽽前狼⼜⾄。
⾻已尽矣,⽽两狼之并驱如故。
屠⼤窘,恐前后受其敌。
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
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
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少时,⼀狼径去,其⼀⽝坐于前。
久之,⽬似瞑,意暇甚。
屠暴起,以⼑劈狼⾸,⼜数⼑毙之。
⽅欲⾏,转视积薪后,⼀狼洞其中,意将隧⼊以攻其后也。
⾝已半⼊,⽌露*尾。
屠⾃后断其股,亦毙之。
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何哉?⽌增笑⽿。
其三 ⼀屠暮⾏,为狼所逼。
道旁有夜耕所遗⾏室,奔⼊伏焉。
狼⾃苫中探⽖⼊。
屠急捉之,令不可去。
但思⽆计可以死之。
惟有⼩⼑不盈⼨,遂割破狼⽖下⽪,以吹⾗之法吹之。
极⼒吹移时,觉狼不甚动,⽅缚以带。
出视,则狼胀如⽜,股直不能屈,⼝张不得合。
遂负之以归。
⾮屠,乌能作此谋也! 三事皆出于屠;则屠⼈之残爆,杀狼亦可⽤也。
译⽂ 有⼀个屠夫,傍晚⾛在路上,被狼紧紧地追赶着。
路旁有个农民留下的⽥间休息处,他就跑进去躲藏在⾥⾯。
狼从苫房的草帘中伸进两只⽖⼦。
于是屠夫急忙捉住狼⽖,不让它离开,但是没有办法可以杀死它。
只有⼀把不满⼀⼨长的⼩⼑,就⽤它割破⽖⼦下⾯的狼⽪,⽤吹猪的⽅法往⾥吹⽓。
蒲松龄狼三则的原文及翻译
![蒲松龄狼三则的原文及翻译](https://img.taocdn.com/s3/m/84e96081d0f34693daef5ef7ba0d4a7302766c62.png)
蒲松龄狼三则的原文及翻译狼三则·其一【作者】蒲松龄【朝代】清译文对照有屠人货肉归,日已暮,欻一狼来,瞰担上肉,似甚垂涎,随尾行数里。
屠惧,示之以刃,少却;及走,又从之。
屠无计,思狼所欲者肉,不如姑悬诸树而早取之。
遂钩肉,翘足挂树间,示以空担。
狼乃止。
屠归。
昧爽,往取肉,遥望树上悬巨物,似人缢死状。
大骇,逡巡近视之,则死狼也。
仰首细审,见狼口中含肉,钩刺狼腭,如鱼吞饵。
时狼皮价昂,直十余金,屠小裕焉。
缘木求鱼,狼则罹之,是可笑也。
标签: 寓言故事初中文言文哲理写人文言文人物译文注释一个屠夫卖完了肉回家,天色已经晚了。
(在这时,)突然出现了一匹狼。
狼不断的窥视着屠户带着的肉,嘴里的口水似乎都快要流出来了,就这样尾随着屠户走了好几里路。
屠夫感到(很)害怕,于是就拿着屠刀来(比划着)给狼看,狼稍稍退缩了几步,(可是)等到屠夫继续朝前走的时候,狼又跟了上来。
屠夫没办法了,于是他在心里想,狼想要的是肉,不如把肉挂在树上(这样狼够不着),等明天早上(狼走了)再来取肉。
于是(屠夫)就把肉挂在钩子上,踮起脚(把带肉的钩子)挂在树上,然后把空担子拿给狼看了看。
狼才停下来(不再跟着屠夫了)。
屠夫就(安全地)回家了。
第二天拂晓,屠夫前去(昨天挂肉的地方)取肉,远远地就看见树上挂着一个巨大的东西,就好像一个吊死在树上的人,(屠夫)大吃一惊。
(他)小心地(在四周)徘徊着向树靠近,原来(树上悬挂着的)是一条死狼。
(屠夫)抬起头来仔细观察发现,狼的嘴里含着肉,挂肉的钩子已经刺穿了狼的上颚,那个情形就好像鱼儿咬住了鱼饵。
当时市场上狼皮非常昂贵,(这张狼皮)能值十几两银子,屠夫就把它背回去了。
就像爬上树去捉鱼一样,狼本来想吃肉,结果遭遇了祸患,真是可笑啊!狼三则蒲松龄〔清代〕其一有屠人货肉归,日已暮,欻一狼来,瞰担上肉,似甚垂涎,随尾行数里。
屠惧,示之以刃,少却;及走,又从之。
屠无计,思狼所欲者肉,不如姑悬诸树而早取之。
蒲松龄的《狼》原文及翻译
![蒲松龄的《狼》原文及翻译](https://img.taocdn.com/s3/m/75f720b8f021dd36a32d7375a417866fb84ac08a.png)
蒲松龄的《狼》原文及翻译蒲松龄的《狼》原文及翻译原文: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
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屠惧,投以骨。
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
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
骨已尽矣,而两浪之并驱如故。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
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
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
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久之,目似瞑,意暇甚。
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
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身已半入,止露尻尾。
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
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翻译:一个屠夫傍晚回家,担子里面的肉已经卖完,只有剩下的骨头。
路上遇见两只狼,紧跟着走了很远。
屠夫害怕了,把骨头扔给狼。
一只狼得到骨头停下了。
另一只狼仍然跟着他。
屠夫又把骨头扔给狼,后面得到骨头的狼停下了,可是前面得到#from 本文来自九象,全国最大的免费范文网end#骨头的狼又赶到了。
骨头已经扔完了。
但是两只狼像原来一样一起追赶屠夫。
屠夫非常困窘急迫,恐怕前后一起受到狼的攻击。
屠夫看见田野里有一个打麦场,打麦场的主人把柴草堆积在打麦场里,覆盖成小山(似的)。
屠夫于是跑过去靠在柴草堆的下面,放下担子拿起屠刀。
两只狼不敢上前,瞪着眼睛朝着屠夫。
一会儿,一只狼径直走开了,另一只狼像狗似的蹲坐在屠夫的前面。
时间长了,那只狼的眼睛好像闭上了,神情悠闲得很。
屠夫突然跳起,用刀砍狼的脑袋,又连砍几刀把狼杀死。
屠夫刚想要走,转身看见柴草堆的后面,另一只狼正在柴草堆里打洞,打算要钻洞进去,来攻击屠夫的后面。
身子已经钻进去了一半,只露出屁股和尾巴。
屠夫从狼的后面砍断了狼的大腿,也把狼杀死了。
屠夫这才明白前面的那只狼假装睡觉,原来是用这种方式来诱惑敌方。
狼也太狡猾了,可是一会儿两只狼都被杀死了,禽兽的欺骗手段能有多少呢?只给人们增加笑料罢了。
蒲松龄《狼》鉴赏 《狼》文言文赏析及译文参考最新5篇
![蒲松龄《狼》鉴赏 《狼》文言文赏析及译文参考最新5篇](https://img.taocdn.com/s3/m/4d9ee61286c24028915f804d2b160b4e767f8112.png)
蒲松龄《狼》鉴赏《狼》文言文赏析及译文参考最新5篇《狼》是由蒲松龄所创作的,指出狼的狡黠奸诈,而称赞其顷刻而毙的结局,也间接赞扬了屠户的英勇机灵,余味无穷。
我的我细心为您带来了蒲松龄《狼》鉴赏《狼》文言文赏析及译文参考最新5篇,假如对您有一些参考与挂念,请共享给最好的伴侣。
《狼》解释篇一屠:这里指屠户,宰杀牲畜卖肉的人。
晚:夜晚,晚上。
归:回家。
止:通“只”,翻译为仅,只。
缀行甚远:紧随着走了很远。
缀,连接,紧跟。
甚,很。
惧:可怕投以骨:倒装,就是“以骨投之”,意为把骨头扔给狼。
以,把。
从:跟从,跟随。
复:又,再矣:语气词,相当于“了”。
两狼之并驱如故:两只狼像原来一样一起追赶。
并,一起。
故,旧、原来。
窘(jiǒng):困惑,境况危急,困迫犯难。
恐:恐惊,担忧。
敌:意动用法。
这里是动词,指攻击的意思。
顾:看,视。
这里指往旁边看。
积薪:积累柴草。
积,积累。
薪,柴草。
苫(shn)蔽成丘:掩盖成小山一样。
苫蔽,掩盖、遮盖。
乃:于是,就。
弛:解除、卸下。
眈眈(dān dān)相向:(狼)瞪着眼看着(屠户)。
眈眈,凝视的样子。
相:表示偏指一方,指狼瞪屠户,非“相互”。
少(shǎo)时:一会儿犬坐于前:像狗一样蹲坐在前面。
犬,名词作状语,像狗一样。
久之:很久。
之,音节助词,表示修饰前字,没有实在意义。
瞑(mng):闭上眼睛。
意暇甚:神情很闲适。
意:这里指神情、态度。
暇,闲适、从容。
暴:突然。
毙:杀死。
洞其中:在柴草中打洞。
洞。
这里作动词。
遂入:从通道进入。
隧:通道,这里用作状语,“从通道”的意思。
尻(kāo):屁股。
自:从。
股:大腿假寐(mi):假装睡觉。
寐:睡觉。
盖:承接上文,表示缘由。
这里有“原来是”的意思。
黠:狡猾。
顷刻:一会儿。
亦:也。
禽兽之变诈几何哉:禽兽的哄骗手段能有多少啊。
变诈,巧变诡诈。
几何,多少,这里是“能有多少”的意思。
哉,语气词,相当于“啊”。
止增笑耳:只是增加笑料罢了。
《狼》译文篇二一个屠户傍晚回来,担子里的肉已经卖完了,只剩下骨头。
蒲松龄《狼》三篇原文及翻译
![蒲松龄《狼》三篇原文及翻译](https://img.taocdn.com/s3/m/c21329547f21af45b307e87101f69e314332fac1.png)
蒲松龄《狼》三篇原文及翻译原文一:狼,不知其名,可意者也。
人之所恶,不可与处,乃东北之物也。
今江南多有之。
观其形状,似狗非狗,似狐非狐,嗅之鼻翼流涎,视之眼中发光。
若与人相遇,有祸无福。
然与其独宿于深山老林之中,更觉其独步天下无敌。
不知其患,不识其祸,引颈长啸,回荡不绝,令人睹之,使人招之,令人畏之,使人趋之。
狼,真当突破自己之时。
翻译一:狼,这个名字不知道其来历,但是令人愉悦。
尽管它是人类所不喜欢的东西,但它却是东北地区的常见动物。
如今,在江南地区也有很多。
看其外貌,它似狗非狗,似狐非狐。
闻到东西会流口水,看人时眼中会发光。
如果与人相遇,只会带来灾难,没有好处。
但是,它独自生活在深山老林之中,更显得无敌。
不知道它的困难和祸害,只见它引颈长啸,回荡不绝。
让人看见它,就会畏惧它,而使人走开。
狼,真的能够突破自我。
原文二:狼为食肉兽,食人亦不吝。
江南有谚:“高山多林,暗无人烟,若遇虎狼,定作乐吞舌根。
”惟狼性孤高,群居无常,为食必自攻其命根。
江南常有狼随人行,足其为怨,一遇必来兴风作浪,众人诸葛云之乘龙之术也屡见不鲜。
翻译二:狼是食肉动物,它甚至会吃人。
江南有这样一句谚语:“高山多林,没有人居住,如果遇到虎狼,一定会把舌头吞下去。
”但是,狼很孤独,不会聚集在一起。
在寻觅食物时,甚至会陷入绝境。
在江南地区,经常可以看到狼跟随人类行动,这给人们带来了不快。
每当出现这种情况时,狼总是会制造麻烦。
有的人甚至运用了诸葛云以乘龙之术,来应对这种情况。
原文三:过去是有丧钟,今天有葬母狼。
那年北京城里流传着一个笑话:两个熟人因为无意中吃到了狼肉,后来却被告知狼肉是会把人烂肚子的。
几天后,一人吃一块香肠,问另一人吃不吃。
另一人至今也记得,对方根本没有犹豫:“吃的肯定是人肉做的!”自然,内心深处,不能排除此人为喜欢人肉的狼之类。
翻译三:过去有一种丧钟的习惯,而今天则流行葬母狼。
在北京,有一个笑话被流传开来:两个熟人因为误食到了狼肉,后来却被告知这会让人感冒。
蒲松龄《狼》原文以及翻译
![蒲松龄《狼》原文以及翻译](https://img.taocdn.com/s3/m/da881b6db207e87101f69e3143323968011cf483.png)
蒲松龄《狼》原文以及翻译蒲松龄《狼》原文以及翻译《聊斋志异》,简称《聊斋》,俗名《鬼狐传》,是中国清代著名小说家蒲松龄的著作。
《狼》是其中一篇文章。
以下是小编精心准备的蒲松龄狼原文翻译,大家可以参考以下内容哦!原文狼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
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屠惧,投以骨。
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
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
骨已尽矣。
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
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
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
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少时,一狼径,其一犬坐于前。
久之,目似瞑,意暇甚。
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
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身已半入,止露尻尾。
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
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翻译一个屠夫傍晚回家,担子里面的肉已经卖完,只有剩下的骨头。
路上遇见两只狼,紧跟着走了很远。
屠夫害怕了,把骨头扔给狼。
一只狼得到骨头停下了。
另一只狼仍然跟着他。
屠夫又把骨头扔给狼,后面得到骨头的狼停下了,可是前面得到骨头的狼又赶到了。
骨头已经扔完了。
但是两只狼像原来一样一起追赶屠夫。
屠夫非常困窘急迫,恐怕前后一起受到狼的攻击。
屠夫看见田野里有一个打麦场,打麦场的主人把柴草堆积在打麦场里,覆盖成小山(似的')。
屠夫于是跑过去靠在柴草堆的下面,放下担子拿起屠刀。
两只狼不敢上前,瞪着眼睛朝着屠夫。
一会儿,一只狼径直走开了,另一只狼像狗似的蹲坐在屠夫的前面。
时间长了,那只狼的眼睛好像闭上了,神情悠闲得很。
屠夫突然跳起,用刀砍狼的脑袋,又连砍几刀把狼杀死。
屠夫刚想要走,转身看见柴草堆的后面,另一只狼正在柴草堆里打洞,打算要钻洞进去,来攻击屠夫的后面。
身子已经钻进去了一半,只露出屁股和尾巴。
屠夫从狼的后面砍断了狼的大腿,也把狼杀死了。
屠夫这才明白前面的那只狼假装睡觉,原来是用这种方式来诱惑敌方。
狼也太狡猾了,可是一会儿两只狼都被杀死了,禽兽的欺骗手段能有多少呢?只给人们增加笑料罢了。
蒲松龄《狼》三则全文及翻译
![蒲松龄《狼》三则全文及翻译](https://img.taocdn.com/s3/m/645070e9112de2bd960590c69ec3d5bbfd0ada3b.png)
蒲松龄《狼》三则全文及翻译蒲松龄《狼》三则全文及翻译蒲松龄《狼》三则全文及翻译《狼》——[清]蒲松龄其一有屠人货肉归,日已暮,欻(xū,忽然)一狼来,瞰担上肉,似甚垂涎,随尾行数里。
屠惧,示之以刃,(狼)少却;及走,(狼)又从之。
屠思狼所欲肉者,不如悬诸树而(明)早取之。
遂钩肉,翘足挂树间,示以空担。
狼乃止。
屠归。
昧爽(拂晓)往取肉,遥望树上悬巨物,似人缢死状,大骇。
逡巡(疑虑徘徊)近视,则死狼也。
仰首细审,见狼口中含肉,钩刺狼腭,如鱼吞饵。
时狼皮价昂,直(价值)十余金,屠小裕焉。
缘木求鱼,狼则罹(遭遇)之,是可笑也。
译文:从前,有个屠夫卖肉回来,天色已经晚了。
就在这时,突然出现了一匹狼。
狼不断的窥视着屠夫带着的肉,嘴里的口水似乎都快要流出来了,就这样尾随着屠夫走了好几里路。
屠夫感到很害怕,于是就拿着屠刀在狼的面前晃了晃,想把狼吓跑。
狼看见了屠刀,一开始被吓了一下,往后退了几步,可是等到屠夫转过身来继续朝前走的时候,狼又跟了上来。
于是屠夫就想,狼想要的是我买的肉,(并不是要伤害我),不如把肉挂在树上(这样狼就够不着了)等明天早上(狼走了)再来取肉。
于是屠夫就把肉挂在钩子上,垫起脚尖把(带肉的钩子)挂在树上,然后把空担子拿给狼看了看。
就这样,狼就停下来不再跟着屠夫了。
屠夫就(安全地)回家了。
第二天拂晓,屠夫前去(昨天挂肉的地方)取肉,远远的就看见树上挂着一个巨大的东西,就好像一个吊死在树上的人,于是感到非常害怕。
(屠夫因为害怕)焦虑的在(树)的四周徘徊着向树靠近,等走到近前一看,原来(树上悬挂着的)是一条死狼。
(屠夫)抬起头来仔细观查发现,狼的嘴里含着肉,刮肉的钩子已经刺穿了狼的下颚,那个形状就好像鱼儿咬住了鱼饵。
当时市场上狼皮非常昂贵,一张狼皮价值十几两黄金呢。
于是由于屠夫的到了这张狼皮,发了一笔小财。
其二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
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屠惧,投以骨。
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
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
狼蒲松龄文言文翻译注释
![狼蒲松龄文言文翻译注释](https://img.taocdn.com/s3/m/6ff0bb8f4bfe04a1b0717fd5360cba1aa9118c71.png)
原文:狼亦止,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身已半入,止露尻尾。
狼性贪,且辱己,意将先杀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也。
具告赵叟,叟沉吟良久,曰:“吾闻之,狼亦黠矣,而顷者亦去,盖不能胜我。
今两存,吾何患焉?”乃呼侣,欲与之分功。
译文:狼也停了下来,意图要钻洞进入,从后面攻击。
狼的身体已经有一半进入了洞中,只露出了尾巴。
狼的习性是贪婪的,并且对自己受到了侮辱,心想先杀了它,这才明白前面的狼假装睡觉,原来是用来诱敌的。
于是把情况告诉了赵老汉,赵老汉沉思了很长时间,说:“我听说狼也很狡猾,但刚才的那只也离开了,大概是不能战胜我。
现在两只狼都还在,我又有什么可担心的呢?”于是他呼唤同伴,想要与他们分享这份功劳。
注释:1. 狼亦止:狼也停了下来。
亦,也。
2. 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意图要钻洞进入,从后面攻击。
隧,洞穴。
3. 身已半入,止露尻尾:狼的身体已经有一半进入了洞中,只露出了尾巴。
身,身体;半入,一半进入;止,只;尻尾,尾巴。
4. 狼性贪,且辱己,意将先杀之:狼的习性是贪婪的,并且对自己受到了侮辱,心想先杀了它。
性,习性;贪,贪婪;辱,侮辱;意,心想。
5. 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也:这才明白前面的狼假装睡觉,原来是用来诱敌的。
乃,才;悟,明白;假寐,假装睡觉;盖,原来是;诱敌,诱敌。
6. 具告赵叟:把情况告诉了赵老汉。
具,详细地;告,告诉;赵叟,赵老汉。
7. 叟沉吟良久:赵老汉沉思了很长时间。
沉吟,沉思。
8. 吾闻之,狼亦黠矣,而顷者亦去,盖不能胜我:我听说,狼也很狡猾,但刚才的那只也离开了,大概是不能战胜我。
闻之,听说;黠,狡猾;顷者,刚才;去,离开;胜,战胜。
9. 今两存,吾何患焉:现在两只狼都还在,我又有什么可担心的呢?存,存在;患,担心。
10. 乃呼侣,欲与之分功:于是他呼唤同伴,想要与他们分享这份功劳。
乃,于是;呼,呼唤;侣,同伴;分功,分享功劳。
以上是对《狼》这篇文言文作品的翻译及注释,通过对原文的逐句翻译和注释,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蒲松龄的文学意境和表达技巧。
蒲松龄的《狼》原文及翻译
![蒲松龄的《狼》原文及翻译](https://img.taocdn.com/s3/m/abdfb229591b6bd97f192279168884868762b807.png)
蒲松龄的《狼》原文及翻译篇一:《狼》蒲松龄【译文】《狼》――蒲松龄【译文】一个屠夫傍晚回家,担子里面的肉卖光了,只有剩的骨头。
路上碰到两只狼,很紧随着跑了较远。
屠夫惧怕了,把骨头装进狼。
一只狼获得骨头停在了下来,另一只狼仍然跟从着。
屠夫又把骨头装进狼,后面的那只狼停下来了,可是前面的那只狼又赶往了。
骨头已经没了,但是两只狼像是原来一样一起追上(屠夫)。
屠夫处境非常危难,惧怕前后一起受狼的反击。
(屠夫)看到野地里有个打麦场,场主人把柴沉积到场当中,全面覆盖成小山似的。
屠夫于是走过去,紧临在柴堆的下面,放下担子拿起屠刀。
两只狼都不敢上前,瞪着眼朝着屠夫。
一会儿,一只狼径直离开,另外一只狼像狗一样蹲坐在屠夫面前。
很久,那只狼的眼睛似乎闭上了,神情十分悠闲。
屠夫突然跳起来,用刀砍狼的头,又连砍几刀把狼杀死。
屠夫正要上路,转身看到柴草堆后面,另一只狼正在柴草堆中打洞,打算钻洞进去,以便从背后攻击屠夫。
狼的身体已经钻进去了一半,只露出屁股和尾巴。
屠夫先从狼的后面砍掉了它的大腿,然后把这只狼也杀死了。
屠夫这才明白前面的那只狼假装睡觉,原来是用这种方法来诱惑敌方的。
狼太凶残了,可是一会儿两只狼都被打死,禽兽的蒙骗手段能够存有多少呢?只不过给人减少笑料罢了。
篇二:狼原文译文注解原文: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
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屠惧,报以骨。
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
chinatimes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
骨已天下矣,而两浪之并驱型官告。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
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
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
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少时,一狼径回去,其一犬端坐前。
久之,目似瞑,意暇甚。
屠张牙舞爪,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斩之。
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打其后也。
身已半进,止露尻尾。
屠自后割断其股,亦斩之。
乃悟前狼闭眼,砌以迎击。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译者:一个屠夫傍晚回家,担子里面的肉已经卖完,只有剩下的骨头。
《狼》原文、翻译及赏析
![《狼》原文、翻译及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4227133e77c66137ee06eff9aef8941ea66e4b57.png)
《狼》原文、翻译及赏析《狼》蒲松龄〔清代〕原文: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
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屠惧,投以骨。
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
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
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
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
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
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久之,目似瞑,意暇甚。
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
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身已半入,止露尻尾。
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
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译文:一个屠户傍晚回来,担子里的肉已经卖完了,只剩下骨头。
屠户半路上遇到两只狼,紧跟着(他)走了很远。
屠户感到害怕,把骨头扔给狼。
一只狼得到骨头就停止了,另一只狼仍然跟着(屠户)。
屠户再次扔骨头,较晚得到骨头的狼停住了,之前获得骨头的狼又跟上来了。
骨头已经没有了。
屠户感到处境危急,担心前面后面受到狼攻击。
他往旁边看了看发现田野中有个麦场,麦场的主人把柴草堆积在里面,覆盖成小山似的。
屠户于是跑过去倚靠在柴草堆下,卸下担子拿起屠刀。
两只狼不敢上前,眼瞪着屠户。
一会儿,一只狼径直走开了,另一只狼像狗一样蹲坐在前面。
时间长了,蹲坐在那里的那只狼的眼睛好像闭上了,神情悠闲得很。
屠户突然跳起来,用刀砍狼的头,又连砍了几刀把狼杀死。
他刚刚想离开上路,转身看柴草堆后面,另一只狼正在挖洞,想要从柴草堆中打洞来从后面攻击屠户。
狼的身体已经钻进去一半,只露出屁股和尾巴。
屠户从后面砍掉了狼的大腿,这只狼也被杀死了。
他才领悟到前面的狼假装睡觉,原来是用来诱引敌人的。
狼也是狡猾的,而眨眼间两只狼都被杀死了,禽兽的欺骗手段能有多少啊!只是增加笑料罢了。
注释:屠:这里指屠户,宰杀牲畜卖肉的人。
晚:夜晚,晚上。
归:回家。
止:通“只”,翻译为仅,只。
缀行甚远:紧随着走了很远。
缀,连接,紧跟。
甚,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狼》翻译 (蒲松龄:清代著名的小说家,著有文言文短篇小说集《聊斋志异》)
1、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
止:通“只”
一个屠夫傍晚回家,担子里面的肉已经卖完,只有剩下的骨头。
2、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缀:紧跟
路上遇见两只狼,紧跟着走了很远。
3、屠惧,投以骨。
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
以:用,拿,把,介词从:跟随
屠夫害怕了,把骨头扔给狼。
一只狼得到骨头停下了。
另一生狼仍然跟着他;
4、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
复:又而:转折连词,可是
屠夫又把骨头扔给狼,后面得到骨头的狼停下了,可是前面得到骨头的狼又赶到了。
5、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之:取消句子独立性并:一起故:旧,原来
骨头已经扔完了。
但是两只狼像原来一样一起追赶屠夫。
6、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
窘:紧张为难其:指两狼敌: 胁迫、攻击
屠夫非常困窘急迫,恐怕前后一起受到狼的攻击。
7、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
顾:转头看,看见苫:盖上蔽: 遮蔽丘:小山
屠夫看见田野里有一个打麦场,打麦场的主人把柴草堆积在打麦场里,覆盖成小山(似的)。
8、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
乃:于是,就其:代词,柴草堆弛:卸下
屠夫于是跑过去靠在柴草堆的下面,放下扣子拿起屠刀。
9、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前:上前眈眈:注视的样子
两只狼不敢上前,瞪着眼睛朝着屠夫。
10、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少时:一会儿径:离开其:其中犬:像狗一样于:在
一会儿,一只狼径直走开了,另一只狼像狗似的蹲坐在屠夫的前面。
11、久之,目似瞑,意暇甚。
久之:很久之:音节助词,无实义瞑:闭眼意:神情,态度暇:空闲
时间长了,那只狼的眼睛好像闭上了,神情悠闲得很。
12、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
暴:突然以:用毙:杀死
屠夫突然跳起,用刀砍狼的脑袋,又连砍几刀把狼杀死。
13、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方:正洞:打洞其:代词,指柴草堆以:来,连词其:代词,指屠户
屠夫正要走,转身看见柴草堆的后面,另一只狼正在柴草堆里打洞,打算要钻洞进去,来攻击屠夫的后面。
14、身已半入,止露尻尾。
尻:屁股
身子已经钻进去了一半,只露出屁股和尾巴。
15、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
股:大腿
屠夫从狼的后面砍断了狼的大腿,也把狼杀死了。
16、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乃:才悟:醒悟,明白寐:睡觉盖:原来以:用来,连词
屠夫这才明白前面的那只狼假装睡觉,原来是用这种方式来诱惑敌方。
17、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黠:狡猾顷刻:一会儿变诈:作假,欺骗几何:多少止:通“只”耳:罢了狼也太狡猾了,可是一会儿两只狼都被杀死了,禽兽的欺骗手段能有多少呢?只给人们增加笑料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