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英句法翻译“连”字句语义分析

合集下载

汉英句法翻译 “有”字句语义分析

汉英句法翻译 “有”字句语义分析

对大家来说最为实用的:



粗略翻译还可以作为完整的翻译过程的第 一个阶段。机器翻 译系统可以先生成翻译草 稿,然后由翻译工作者进行译后编辑处 理。 即使是一个草稿有时也会加快整个翻译处理的 进程。 严格地说,采用这种方式的系统是机助人 译(computer—aided human trans— lation,简 称为CAHT或CAT)而不是(全自动)机器翻译。 机器翻译的这种使用模式特别适合于翻译 工作量大又需要快速更新的领域。

汉语语法研究参考书推荐



1、《马氏文通》; 2、《中国文法要略》,吕叔湘; 3、吕叔湘其他著作; 4、陆俭明相关语法著作; 5、赵元任相关语法著作; 6、朱德熙相关语法著作;
二、“有”字句的语义分析



“有”字句的语义系统分为三类: 1、“存在”、“领有”、“领属”等语义; 这些都是“是”字句的基本语义;能引申 出其他语义。 2、“比较”、“估量”、“出现”、“性 状程度”、“动作主体”、“动作客体”、 “存在方式”等。 3、“条件”、“原因”和“假设”等,由 基本语义引申而来。
机器翻译商品化

近年来,把机器翻译系统制成翻译机,如 “快译通”EC863B,等。
启示


机器翻译系统的发展状况启示我们: 1、机器翻译的应用范围启示我们: (1)如果有机器翻译系统可以用,可以 充分来用完成粗略翻译,以及翻译工作的 第一个阶段; (2)如果没有,则需要自己在日常的 工作和学习中,注意搜集,总结以及汇总, 建立自己的简易的翻译语料库,以便提高 工作效率。

七、表示性状程度 (1)她心里会有多么寂寞和难受啊!


汉译英:句子的翻译说课讲解

汉译英:句子的翻译说课讲解
It is indeed ritual principles that are suitable for conducting oneself in prosperity and useful for conducting oneself in adversity.
3 增补主语 :两个原则必须遵循,一是要推敲语境;二是 要考虑英语语法习惯和行文的需要。
持续下了几天雨,郊区的道路境况极坏。
The roads in the suburbs are very bad。owing to the continual rainy days.
四、翻译中的主与次
(二)汉语流水句的翻译 流水句是一种无关联词的复句,其特点是“在非终句段出现句
终语调,语义联系比较松散,句段之间难以补上关联词”(《中译 英技巧文集》第282页)。这些句子有的着重动词,即多个动词连用, 有的着重名词,即以名词为重点。例如: 紫鹃答应着,忙出来换了一个痰盆儿,将手里的这个盆儿放在 桌子上,开了套间门出来,仍旧带上门,放下撒花软帘,出来叫醒 雪雁。(《红楼梦》) 这是比较典型的流水句,事情逐一交代,层层铺开,如何英译 呢?请比较下述两种译文: 译文I:Zijuan was answering and hurried out。to change a spittoon and put the spittoon in her hand on the table and opened the door of inner room to go out,still closed it,let down the flowered portiere and went to wake Xueyan. 译文Ⅱ:Zijuan,assenting,hurried out to fetch a clean spittoon,placing the used one on the table in the outer room.Having closed the door behind her,she let down the soft flower portiere before going to wake Xueyan.(摘自杨自 俭“小议汉语几类句子的英译”)

汉语连字句翻译探析

汉语连字句翻译探析

汉语“连”字句翻译探析张帆英语2047 学号:200680567摘要:“连”字句是汉语中比较常见的句式结构,从古到今的历时发展中,“连”字的性质和功能颇有争论,而且产生了很多衍生意义。

本文从语意和句式结构的角度,从本身词汇意义,复杂句中,和翻译省略三个方面分析了这个句型的不同的翻译方法,归纳出了这种句式的基本翻译方法。

关键词:“连”;句式;翻译“连”字句是汉语句法结构之一,已有大量文献从不同的角度得出了很多宝贵的结论。

本文将从“连”字句的意义衍生,“连”字句的语法意义和“连”字句的句式结构的角度分析“连”字句的翻译方法。

1“连”字的研究与衍生过程1.1“连”字句性质与功能“连”字是“连”字句标志之一,它的性质的确定颇有争议。

关于“连”字的性质,80年代早期的权威观点是把它看成介词,赵元任《中国话的文法》,吕叔湘主编的《现代汉语八百词》和朱德熙《语法讲义》都持这种观点。

80年代晚期以来人们越来越倾向于否定介词说,但究竟是什么性质的词,又有多种不同的观点。

廖斯吉(1987)主张连词,沈开木(1988)主张语气词,周小兵(1990)主张副词,最近的观点是张伯江,方梅(1996)提出的,他们认为是“焦点标记”。

关于“连”字的功能争议也很大。

开始认为是强调说,突出行为动作的主体或对象。

后来陆续又有隐含说,表示隐含比较,表达某种言外之意;递进/递降说,既可以表示递进关系,又能表示一种由浅到深,逐步降级的关系;标举极端事例说,“连”字后面的成分所标举的事物带有一种极端性;连接说,连接单句内部的两个成分;多重语言信息说,表达了四重语言信息。

1.2“连”字的衍生无论是口语还是书面语,“连”字出现的频率都很高。

那么“连”字的原始意义是什么?“连”是古代一种人拉的车,以单人拉。

这种车与拉车的人之间必须形成一种“相属不绝”的关系,否则车不能前行,可以确定这是“连”字的原始意义。

“连”字的原始意义是古代一种人拉的车。

在此基础上,“连”字在交际使用过程中产生了很多的衍生实义,这些衍生实义逐渐成为“连”字在交际使用中的主流,具体表示如古代的一种行政单位,嫡亲关系,军队的一种编制单位,连接,联合,联络,牵连,畜牲交配,属于,兼得。

汉英翻译之句法篇

汉英翻译之句法篇
汉英翻译之句法篇
• 汉英翻译中的句法结构 • 汉英翻译中的句式转换 • 汉英翻译中的句子衔接 • 汉英翻译中的特殊句型 • 汉英翻译中的常见错误分析
01
汉英翻译中的句法结构
主语和谓语
主语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表示句子中的主要对象,通常出现在句子的开始位置。在汉英翻译中,主语的 翻译需要注意保持语义的一致性,同时也要注意英语中主语的单复数和时态问 题。
无主语句
总结词
无主语句是指汉语中没有明确主语的句子, 但通过上下文或语境可以推断出主语。
详细描述
在汉英翻译中,对于无主语句的处理需要根 据英语语法规则和上下文语义进行判断,选 择适当的主语或代词来补充完整。例如,在 汉语中,“下雨了”没有明确的主语,但在 英语中需要补充主语“It”或“The rain”
谓语
表示主语的动作或状态,通常紧跟在主语之后。在汉英翻译中,谓语的翻译需 要注意保持动作或状态的一致性,同时也要注意英语中谓语的时态和语态问题。
宾语和补语
宾语
表示动作或行为的承受者,通常紧跟在谓语之后。在汉英翻译中,宾语的翻译需 要注意保持语义的一致性,同时也要注意英语中宾语的修饰关系和指代关系。
04
汉英翻译中的特殊句型
省略句
总结词
在汉语中,有时会省略句中的某些成分,使得句子结构更加紧凑,但在英语中,省略句 的使用相对较少。
详细描述
在汉英翻译中,对于省略句的处理需要根据语境和语义进行补充,以确保译文完整、准 确。例如,在汉语中,“他来了”可能省略了主语“张三”,但在英语中需要补充完整
的主语“He”。
补语
补充说明宾语的状态或特征,通常紧跟在宾语之后。在汉英翻译中,补语的翻译 需要注意保持语义的一致性,同时也要注意英语中补语的修饰关系和指代关系。

从句法结构来分析英汉互译

从句法结构来分析英汉互译

从句法结构来分析英汉互译
互译是语言学中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其中从句法结构入手进行研究分析是必不可少的。

从句法结构来分析英汉互译,主要是对英汉两种语言的句子结构进行分析,并将它们
进行比较,以便更好地理解两种语言之间的区别和异同之处。

英语和汉语句子结构有很大的差异,英语通常采用主谓宾结构,即主语和谓语之间有
一个宾语来说明主语的动作或状态,而汉语则采用主谓宾补结构,主语和谓语之间有宾语
补足语来说明主语的状态或属性。

以下通过一些例子来说明英汉句子结构的差异以及其对
互译的影响。

1. 英语句子“He is a teacher.”
英语句子中,主语是第三人称单数,谓语是动词“is”,宾语是名词“teacher”。

它的基本结构是 S+V+O。

这个句子在汉语中可以翻译为“他是一名教师。

”,其中“一
名教师” 是将“teacher” 翻译成汉语时加入的量词。

3. 汉语句子“他在读书。


从这些例子可以看出,英汉之间的句子结构存在着很大的差异,这对于英汉互译来说
是一个很大的挑战。

在翻译时需要考虑到原语言和目标语言之间的差异,同时还需要遵循
各自的语法规则,以确保翻译的准确性。

因此,在英汉互译中,必须了解两种语言的句子
结构差异,并且在翻译中充分考虑这些因素,才能够得到准确的翻译结果。

英汉翻译教学中的句法分析

英汉翻译教学中的句法分析


:[ 文章编号】1 0 0 6 — 2 8 3 1 ( 2 0 1 4 ) 1 1 一 o 1 7 7 — 4 d o i : l 0 . 3 9 6 9 0 . i s j s n . 1 0 0 6 — 2 8 3 1 . 2 0 1 4 . 0 4 . 0 4 9
‘ . ● ● ● ● ● ● ● ● ● ‘ . ● 。 . .
以及 准确 地分 析 时态 。
该例句 的主干结构 是
“ a st UdY Sai d On
F r i d aY ” , 而 该 句 的 主 要 内 容 则 包 含 在 动 词
2 .句 法 成 分 功 能 识 别
传 统语 法 将句 子 视 为根 据一 定 语 法规 则 的单 词 线 性排 列 。 因此 ,R - , J - 句 子句 法 的分 析就 涉 及对 单 词 的研 究 ,如 根据 词 性 R - , J - 单 词 归类 ,根 据 主谓 等 能 识 别单 词 的 功能 ( 胡壮 麟 ,2 0 0 1 :1 1 5) 。 在 英 语 中 一 个 句 法 成 分 往 往 具 有 两 个 甚 至 两 个 以


识 别 ,对 句 法成 分语 义 的理 解 , 以及对 时态 的分 析 。

・ :
关 键词 : 句 法分析 ; 英汉 翻译 ; 教学
: [ 中图 分类 号] H 3 1 5 . 9 : 【 文 献标 识码 】A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浅谈汉译英中连动句的翻译

浅谈汉译英中连动句的翻译

浅谈汉译英中连动句的翻译【摘要】中文特点是短小精悍,简练明快,关联手段隐性。

英文特点是结构严整紧凑,复杂不流散,关联照应手段显性。

连动句指汉语句中有两个或两个以上动词与同一个主语存在关系。

本文举例说明连动句翻译时,如何根据连动词之间逻辑关系,合理将他们安排成分词、不定式等。

【关键词】汉译英连动句逻辑关系一、引言连动句是指汉语句中有两个或多个动词与同一个主语存在关系,它们之间可能没有关联词连接,但却隐含着各种关系,这些动词之间可能是先后关系,有些则表示原因、让步、条件等关系。

英语没有这样的连动句。

因此,在将汉语连动句译成英语时,先要正确理解动词之间关系,然后采用适当的英语表达方式。

如动词之间是先后关系,一般可按次序译成并列谓语,否则就需要通读句子,将某一个动词译成谓语,即确定“主-谓”框架,其它动词按照内在关系,译成分词、动名词、从句的谓语等。

二、连动句译法不同连动句,采用不同翻译方法。

译者在翻译时,先要通读整个句子,诊断出动词之间的关系。

此外,译者还需要熟悉英语各种语法作用,尤其是主要的语法功能,如分词、动名词等。

这样,译者才能在翻译时自如地运用这些语法。

笔者举例说明。

1、所有的年轻人从座位上跳起,尖叫着,欢呼着,手舞足蹈,摇晃着紧握的拳头以示胜利和得意。

分析:这句话有六个连动词。

初学者可能会将这六个连动词都译成谓语,用and连接。

有的初学者可能会将前面五个连动词译成谓语,最后一个动词译成不定式,表示目的。

这两种处理方法都不好。

有经验的译者会仔细思考并准确把握六个连动词的关系。

第一个动词和后四个动词间隔时间很短,几乎是同时发生的,因此后四个动词是第一个动词的伴随动词。

译者可以将第一个动词安排成谓语动词,将后四个动词安排成分词,即分词短语作状语,表示伴随。

最后一个动作表示目的,建议译成介词短语。

Suddenly all of the young people were up out of their seats, screaming and shouting and crying, doing small dances, shaking clenched fists in triumph and exaltation.2、我们都倾向于把一个特殊的地方理解为“中心”:在那儿我们为人所知,我们也认识其他人;那儿的事物对我们来说都别有意义;那儿有我们的根,有我们存在的价值所在。

英汉互译中语篇衔接的特点和用法

英汉互译中语篇衔接的特点和用法

英汉互译中语篇衔接的特点和用法作者:姚琦来源:《河南农业·综合版》 2013年第22期河南农业职业学院姚琦摘要:在英汉互译中,识别原文语篇的衔接手段是至关重要的。

要做好英汉语篇的翻译,必须首先了解英汉语篇的表层结构——衔接。

分析语篇衔接的目的是发现语篇的发展模式,借助对语篇表层结构特征和深层结构特征的描述和解释,寻找语篇衔接的内在规律性。

衔接是将篇章中的句子连接为一个整体的重要手段,它帮助英语学习者建立句子边界之间的联系,从而建构连贯的篇章。

在英汉互译中,语篇衔接为英语翻译者们提供了一个较为具体的操作方法,也是英语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关键词:语篇;衔接;语法;词汇在英汉互译中,由于英汉句子结构不一样,翻译者们常常发现衔接是个很难掌握的知识点。

因为英汉两种语言的衔接手段是不一样的,它们的表达方式存在较大差异。

句型方面:英语是种“形合”的语言,句子多以SVO的形式出现,但汉语是种“意合”的语言,可以省略主语,多个无主句可以排列在一起;句内关系方面:英语中逻辑联系词使用频率高,但汉语常不用关联词,而依靠句内各部分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达到连接的目的;照应方面:英语中有定冠词,英语人称代词及其相应的限定词的使用频率也大大高于汉语。

一、语篇衔接的理论依据衔接是符号学和语言学的重要概念,涉及“将一组句子生成文本的形式成分与原则”。

衔接既是连接句子的重要方式,也是文本通顺、语义连贯的重要保证。

被衔接的句子及其成分之间存在语义关系是衔接的基础。

语篇是一个语义单位,在语言学中是指任何长度的、语义完整的段落,语篇中的意义关系通过衔接手段联系起来。

语篇是实际使用的语言单位,是一次交际过程中的一系列连续的话段或句子所构成的语言整体。

语篇中各成分之间在形式上是衔接的,在语义上是连贯的。

著名语言学家韩礼德把英语语篇的衔接手段分为两大类:语法衔接和词汇衔接。

语法衔接手段包括照应、替代、省略和连接,而词汇衔接手段包括重述和搭配。

汉译英翻译技巧分析解析

汉译英翻译技巧分析解析

汉译英翻译技巧一、分清主从 (Subordination)汉语句中各分句关系比较松散.所以在动笔前应认真分析句子要旨所在。

句中重点往往在后。

英译时.要突出重点或主句.其他部分可分别用介词短语.非谓语动词形式或各种从句表示。

1、没有农业.人们就不能生存.社会生产就不能继续下去。

Without agriculture, people cannot exist, neither can social productionproceed.2、他们一听到“反霸”就火冒三丈,这充分暴露了他们那霸权主义的蛮横嘴脸。

The fact that they fly into a rage at a mere mention of the expression“anti-hegemony”is enough to reveal their true colours as a domineering hegemonists.3、有人以为社会主义就了不起.一点缺点也没有.哪有这个事?Some believe that socialism is just perfect, without a single flaw. How canthat be true?4、但是.象我们常说的那样.道路总是曲折的.前途总是光明的。

But as we have often said, while the road ahead is tortuous, the future isbright.二、选词用字(Diction)在汉译英时应特别注意选找与原文中在意义上和风味上尽可能都类似的词语。

1、每个民族都有它的长处.不然它为什么能存在?为什么能发展?Every nation has its own strong points. If not, how can it survive? How can it progress?2、树雄心.立壮志.向科学技术现代化进军。

从句法结构来分析英汉互译

从句法结构来分析英汉互译

从句法结构来分析英汉互译从句在英语和汉语中都是一种重要的语法结构,它们在表达方式和用法上都有一定的区别。

通过从句法结构来分析英汉互译,可以更好地理解两种语言之间的差异和联系。

一、英语中的从句结构英语中的从句包括名词性从句、定语从句和状语从句。

名词性从句可以作为主语、宾语、表语或补语,通常由连接词“that, whether, if, what, when, where, who, which”等引导。

定语从句用来对先行词进行修饰,通常由关系代词“who, whom, whose, which, that”或关系副词“where, when, why”引导。

状语从句用来表示时间、原因、条件、目的、结果等,通常由连词“when, while, before, after, since, bec ause, although, if, unless”等引导。

汉语中的从句包括主语从句、宾语从句、定语从句和状语从句。

主语从句作为句子的主语,常由“谁、什么、哪儿、哪里”等引导。

宾语从句作为句子的宾语,常由“他说、他问、他知道”等动词引导。

定语从句用来修饰先行词,通常由“的、地、得、关系代词、关系副词”等引导。

状语从句用来表示时间、原因、条件、目的、结果等,通常由“当、因为、如果、既然、为了、所以”等引导。

在英汉互译中,从句的结构在表达上有一定的差异。

在将英语句子译成汉语时,需要注意从句的位置和引导词的选用。

“I know that he is coming”可以译成“我知道他要来了”,这里的名词性从句“that he is coming”被译成了宾语从句“他要来了”。

又如,“The book which I bought yesterday is very interesting”可以译成“我昨天买的书很有趣”,这里的定语从句“which I bought yesterday”被译成了形式主语“我昨天买的书”。

从句法结构来分析英汉互译

从句法结构来分析英汉互译

从句法结构来分析英汉互译从句是语法中的一个重要部分,它在英汉互译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翻译过程中,正确理解并准确表达从句结构对于保持句子的逻辑和语法连贯性非常重要。

本文将从句法结构来分析英汉互译的特点和技巧,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运用从句,并提高翻译的准确性和流畅度。

英语中的从句有三种类型,分别是名词性从句、定语从句和状语从句。

名词性从句在句子中充当名词的功能,常见的有主语从句、宾语从句和表语从句。

定语从句用来修饰名词,状语从句则表示原因、条件、时间、地点等信息。

在翻译过程中,需要根据从句的类型和功能来选择合适的翻译策略,保持句子的语法结构完整和意思表达准确。

定语从句的翻译需要根据修饰的名词和从句的关系来选择翻译方式。

“The book that I bought yesterday is very interesting”可以翻译为“我昨天买的那本书很有趣”,这里的定语从句“that I bought yesterday”被翻译为“我昨天买的”,与名词“书”的关系保持一致。

“The man who is talking to Mary is my brother”可以翻译为“和玛丽说话的那个人是我的哥哥”,这里的定语从句“who is talking to Mary”被翻译为“和玛丽说话的”,修饰名词“人”的关系得到了准确表达。

在英汉互译中,还需要特别注意一些特殊的从句结构和翻译技巧。

虚拟语气从句在英语中常用来表示与事实相反的假设和愿望,而在汉语中则需要根据具体语境和情感色彩来选择合适的翻译方式。

倒装句和省略从句在英语中常见,而在汉语中则需要根据语法和逻辑要求来进行恰当的翻译处理。

英汉语中连接对比和翻译

英汉语中连接对比和翻译

英汉语中连接对比和翻译
英汉语中连接的对比和翻译
语篇通常是指一系列连续的话语或句子构成的整体,而衔接则是英语语篇的重要特征。

衔接这一概念是由韩礼德在1962年首次提出的。

韩礼德和哈桑在其专著《英语中的衔接》(cohesion in english)一书中把衔接定义为“存在于篇章内部、使之成为语篇的意义关系”,“那些非结构性的、语篇构成的意义关系”。

胡壮麟等认为,衔接指的是“语篇中语言成分之间的语义联系,或者说是语篇中一个成分与另一个可以与之相互解释的成分之间的关系。

当语篇中一个成分的含义依赖于另一个成分的解释时,便产生了衔接关系”。

衔接的手段各种各样,韩礼德将它分成5类:照应(reference)、替代(substitute)、省略(ellipsis)、连接(conjunction)和词汇结合(lexical cohesion)。

它们在语篇中起着重要的纽带作用。

在此我们将着重讨论连接在英汉翻译中的运用。

连接要表示的是说话人想要听话的人了解他将要说的话和已经说的话之间的关系,是表示各种逻辑意义的手段。

它的功能是表示两个或更多的句子之间的某种逻辑联系,并指出句子是在什么意义上相互联系起来的。

因此,通过连词的使用,人们不仅可以理解句子之间的语义联系,可经前句从逻辑上预见后续句的语义,还可以梳理出作者组织信息的思路以及语义表达的轻重缓急。

英汉语在连词使用上的不同是由于英汉两个民族思维方式的不同。

汉民族是综合型思维,是主观的、内向的;英民族则是分析型。

其它语言学习-【独家】汉语连动句的英译看英汉句子的不同之处

其它语言学习-【独家】汉语连动句的英译看英汉句子的不同之处

【独家】汉语连动句的英译看英汉句子的不同之处汉语连动句的英译看英汉句子的不同之处一. 引言连动句又叫连动谓语句,就是由两个以上动词做谓语的句子,在现代汉语中比较常见,其内部结构比较复杂,翻译方法也灵活多样。

在英汉两种不同的语言中,谓语部分的用词特点各不相同。

和英语相比,连动谓语可以说是汉语谓语的一个特点。

通过对汉语连动谓语的结构分析发现,构成汉语连动谓语的前后两个动词或动词词组之间有着目的、方式、条件、因果、时间等语义关系,不同的语义关系在英语中有着不同的对应表达方式。

区分连动谓语前后两个动词或动词词组之间不同的语义关系,进行归类划分,找出各类和英语之间的对应表达方式,对汉英翻译有着重要的意义和实用价值。

本文就汉语连动谓语前后两个动词或动词词组之间不同的语义关系进行分析归类,总结连动句的英语翻译,发现汉语句子与英语句子有很多不同之处。

二.汉语连动句研究汉语连动句一直是汉语学界的研究热点,其研究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萌芽阶段(19世纪末到20世纪40年代),始自《马氏文通》,书中将动词连用动词连用归纳为“起动+坐动+散动”,黎锦熙的《新著国文语法》一书中注意到了汉语句子可以有两个或两个以上动词连用的现象,由于该书受西方语言理论的影响较大,采用西方语法体系来解释描写汉语的语法系统,因此将连动结构大多归入补足语或散动式中。

这一时期的研究没有意识到“连动”是汉语的独特现象。

第二阶段是概念界定阶段(20世纪50年代初到20世纪80年代初),这一阶段的研究主要围绕连动句的概念,范围以及分类,赵元任的《北京口语语法》提出“连动式”概念,指出连动句的特点在于动词的次序是固定的,并按照桥后语义关系对连动句进行分类,而丁声树,吕叔湘以及张志公等学者也对连动句的概念范围分类进行了剖析。

第三阶段是多样发展阶段(20世纪80年代至今),这一时期的学者对连动句进行了多角度多层次的研究,从生成语法,认知角度以及共时历时方面对汉语连动句进行了分析。

英汉语语句联接关系的对比及在翻译中的转换

英汉语语句联接关系的对比及在翻译中的转换

英汉语语句联接关系的对比及在翻译中的转换英汉语的语句联接关系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主谓关系、并列关系以
及因果关系。

1、主谓关系。

英文语句中,主语在句首,谓语在句尾,从宏观上看是一种“先文后义”模式;而中文语句中,主语通常在句尾,谓语在句首,这是一种“先
义后文”模式。

翻译时,应注意使用两种语言所特有的联接方式,比如形容词性物主
代词,英文中它可以放在句首,但中文不然需要放在句尾;另一方面,一
些并列关系也可以利用英汉的不同特点来达到有效的表达。

2、并列关系。

英汉中表达并列关系的方式有许多不同之处,比如英语“and”用来
表达并列关系,而在汉语中则可以用“和”、“又”、“而且”等来代替。

翻译时,可以利用这些不同的表达方式来达到更好的表达效果。

例如:I like basketball and football.可以翻译为:我喜欢篮球和足球。


需要语气更强烈的表达时,可以把“and”改为“not only…but also…”等句型,或者把“和”改为“不但…而且…”等句型来表达并列关系。

3、因果关系。

英汉对因果关系的表达方式也存在差异,比如英语中常用because of、due to等表达因果关系,而汉语则常用“因为”、“由于”等词语
表达因果关系。

汉语连动句及其英译

汉语连动句及其英译
⒇ The teacher walked into the classroom with a book in hand.老师手里 拿着一本书进了教室。
②英语中的一部分副词,按照汉语的 对应词来理解,也是具有动作意义的。最 形象的要数 akimbo(双手叉腰)这词。 如:He stood there akimbo. 他系 动词 短 语作 谓
语的区别
连动句的辨别
连动句
并列关系动词短 语作谓语
动词或动词短语之 动词或动词短语
间有目的、方式、 之间是平等的组
先后等关系。如“他 合关系。如“他天
天天上街买菜。(” “上 天读书写字。(” “读
街”的目的是“买菜”) 书”和“写字”平等
汉语的连动意义。如: ⒆ Faced by a failure of credit, they
have proposed only the lending of more money. Stripped of the lure of profit by which they induce our people to follow their false leadership, they have resorted to exhortation, pleading tearfully for restored confidence. 面对信贷的失败,他 们只是提议借出更多的钱。没有了当诱饵 引诱,人民追随他们的错误领导的金钱, 他们只得求助于讲道,含泪祈求人民重新 给予他们信心。
作者简介:孟娜佳(1978- ),女,讲师,文学- 8硕0士- 学位,研究方向:英汉对比与翻译。
高 教 论 坛 GAOJIAOLUNTAN
这种句式就称之为连动句。如: ⑵我们来搞社会调查。 ⑶老师站着讲课。 ⑷阿敏站起来发言。 周志培老师在其《汉英对比与翻译中

从句法结构来分析英汉互译

从句法结构来分析英汉互译

从句法结构来分析英汉互译1. 引言1.1 概述从句法结构来分析英汉互译是语言学研究中的一个重要课题,通过对句法结构的比较和分析,可以更好地理解英汉两种语言之间的差异和联系。

在翻译过程中,句法结构的差异往往会导致翻译的困难和挑战,因此深入研究英汉句法结构对提高翻译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英汉两种语言有着不同的语法规则和句法结构,比如英语强调句的结构是“it is/was…that…”,而汉语中则强调的是主语和谓语的结构。

这种差异导致直译可能会出现语言表达不自然的情况,因此需要对句法结构进行深入分析,找到合适的翻译方法。

通过对英汉句法结构的分类和特点进行研究,可以帮助翻译者更准确地理解原文句子的含义,并找到最合适的表达方式。

对句法结构的应用也可以帮助语言学习者更好地掌握两种语言之间的转换规则,提高语言运用能力。

本文将通过对英汉句法结构的定义、分类、特点、应用和案例分析进行深入探讨,旨在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英汉互译中句法结构的重要性和应用方法。

1.2 研究意义从句法结构来分析英汉互译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

通过深入研究句法结构,可以更好地理解两种语言之间的差异和共同之处,有助于提高翻译的准确性和流畅度。

英汉互译中涉及到不同的句式和语法规则,通过分析句法结构可以帮助翻译人员更好地把握句子的逻辑关系,避免语言歧义和表达不清的情况。

通过对句法结构的研究,还可以更好地理解文本的语言特点和风格特征,为翻译工作提供更深入的参考和指导。

通过对英汉互译中句法结构的研究,可以更好地理解两种语言之间的交流方式和语言特点,为翻译工作提供更准确、流畅和贴近原文的译文,具有非常重要的实际应用价值和研究意义。

进一步深入探讨句法结构在英汉互译中的作用和应用,对于提升翻译质量和水平,促进跨文化交流与理解具有重要的意义。

2. 正文2.1 定义定义是指在语言学中,从句是构成语义完整性的句子。

从句由一个主句和一个或多个从句组成,它们之间通过特定的连接词或关系词进行连接。

从句法结构来分析英汉互译

从句法结构来分析英汉互译

从句法结构来分析英汉互译
英文和汉语的句法结构有一些共同之处,但也存在一些差异。

从句法的角度来看,英汉互译的过程中可能涉及到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 主谓宾结构:
英语中的句子通常采用主谓宾的结构,即主语在句首,谓语动词在主语之后,宾语在谓语动词之后。

相比之下,汉语中的句子结构更加灵活,常常以主谓宾的结构出现,但也有其他结构,如主谓补、主谓状等。

例句:
- 英文:I like apples.
- 汉文:我喜欢苹果。

翻译时需要注意汉语句子结构的灵活性,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

2. 动词短语结构:
英语中的动词短语结构通常由动词和其后的宾语、状语等构成,而汉语中的动词短语结构有时候会比较复杂,比如动补结构、动宾结构等。

3. 从句结构:
英语中的从句结构比较常见,有定语从句、宾语从句、主语从句等,而汉语中的从句结构相对较少,常见的有定语从句和宾语从句。

例句:
- 英文:I know that he is coming tomorrow.
- 汉文:我知道他明天会来。

4. 语序差异:
英语和汉语的语序差异比较大。

英语中一般采用主语-谓语-宾语的语序,而汉语中的语序比较灵活,可以根据句子的需要调整顺序,比如将重要的词语放在句首或句末等。

翻译时需要注意语序的调整,并根据语境进行恰当的表达。

英汉互译涉及到语言的句法结构,需要在翻译过程中注意句子的结构差异,并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转换和调整。

这需要对两种语言的句法结构有一定的了解,并在实践中不断积累经验和做出适当的判断。

汉英句法翻译 “对”字句语义分析

汉英句法翻译 “对”字句语义分析

这种语义模式中的“对”常常可用“冲、朝、 向” 等表示方向义的介词来替换,而语义基本不变。 此模式一般只有一个参与者,它不强求向事的 出现。 这种模式所承载的含义,或者是因为某种情况 导致不情愿地做出了动作,或者是出于交际联 络的需要而主动做出动作,这时就需要用“对” 来介引向事。

(二)施事 + 对事 + 动核
对事指施事发出动作所针对的对象,“对”侧 重于针对或对待。例如: (3)我们对历史要认真研究。 (4)联合国将对此事件进行调查。


“对”字句的施事主要是指动作行为的发出者, 在句法上作主语,它一般由具体名词或名词性 短语充当,多用来指人,很少指事物。对事主 要用介词“对”来引出,置于动词前,作状语, 它既可以指人,也可以指物。将施事和对事联 系起来的动词或动词短语是及物性的,如“研 究、钻研、探讨、训练、分析”等,谓词与对 事有潜在的搭配关系。
(四)系事 + 与事 + 动核


系事指性状的系属者,即性状所系属着的事物,如 “麦苗绿油油的”,“麦苗”就是性状“绿油油”的 系属者。例如: (9)他们对那种美好的感觉,是那样骇然和莫 名其妙,他们祷告它快快过去吧,还是沉浸在争执的 旋涡中,更为习惯和安然。 (9’)他们对那种美好的感觉有一种骇然和莫 名其妙(的感觉),他们祷告它快快过去吧,还是沉 浸在争执的旋涡中,更为习惯和安然。
(三)经事 + 涉事 + 动核
经事是指心理、认知、经历、遭遇等方面的经 验者,涉事是指经验行为所涉及的客体,也称 准受事。 例如: (6)对于小英的玩具,她非常喜欢。 (7)对于前人开创的伟大事业,后继者无不万 分景仰。


经事是心理活动的主体,主要是人,也可以是 拟人化了的动物等;涉事可以指具体的人或物、 抽象的东西(如“事业”) 以及发生的事件 (如 “群众上访”)。此类句子中的谓词由表心理 活动的动词或“感到、觉得”等动词充当。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汉语自动分词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 1)分词规范问题:即确定什么是词、哪些可以作为分 词的单位; 2)切分算法问题:即如何进行词的切分,以建立符合 实际含义的词的边界;



3)歧义消除问题:即采取什么样的方法消除切分歧义;
4)未登录词识别问题:即如何进行词典中未登录词 (Unknown Word),如地名、人名和译名的识别。


汉语自动分词是汉语语言理解与信息处理的基础,汉语习 惯是不分词连写,所以普通中国人对于什么是词是模糊的, 因此通过分词规范来界定一下什么样的汉字组合是一个词是 非常必要的。

由多家单位集体研究形成的《信息处理用现代汉语分词规 范》(以下简称《分词规范》)于1992年由国家技术监督局批 准为国家标准(GBl3715),已经被一些系统所采纳。该规范规 定了现代汉语的分词原则,其目的是推进汉语信息处理的规 范化和兼容性。

“连”字的虚义衍生 ( 1) 表示/ 包括在内。例如: ⑩余著此经以来, 一千七百余年, 凡传三人, 连子四矣。( 晋# 葛洪《神 仙传》) lv 有三个徒弟, 名唤孙悟空, 猪悟能, 沙悟净, 连马五口, 欲上西天拜佛 取经。(《西游记》) lw苦瓠连根(自) 苦。(《古尊宿语录》) ( 2) 表示/ 从0。例如: lx连太太起, 里里外外的都不干净。(《红楼梦》) ( 3) 语法标记, 与/ 都/ 也0等呼应, 形成/ 连0字句的固定格式。例如: ly没有老孙, 你连水也不能彀哩! (《西游记》)




( 4) 连接, 连续。例如: ④上从晋阳连战, 乘胜逐北。(《汉书# 高帝 纪下》) ( 5) 联合, 联络。例如: ⑤政善战者服上刑, 连诸侯者次之。(《孟子 # 离娄上》) ( 6) 牵连, 连累。例如: ⑥禁尚有连于己者, 理不得相窥, 惟恐不得 免。(《韩非子· 制分》)
.


《分词规范》为了满足计算机处理的需要、 同时避免语言学上关于词的定义的争论, 确定了以分词单位作为将句子切分开的基 本单位。通常用/号表示分词单位之间的 分割符。 分词单位的定义如下:分词单位是“汉 语信息处理使用的、具有确定的语义或语 法功能的基本单位。它包括本规范的规则 限定的词和词组。”




隐含比较 用一种极言其甚的方法表示一种隐含的比 较,表达某种言外之意; “递进/递降”说 表示一种由深到浅、由重至轻、逐步降级 的关系。 “标举极端事例”说 除了表示加合外,表示标举极端事例

“连都”说

“连”字句的形成 意义的虚化必然伴随句法功能的变化, 而任 何语言符号都是按其语义密度大小被赋予 意义的。

强调: “连…也/都…”表示强调,有学者认为强 调“说到的事物和其他事物之间的一致 性”;或者“强调和突出动作的主体”; 或者“强调和突出动作的对象”

对于屈折语如德语、俄语、英语等语言来 说,句子中的词根据其语法意义通常产生 一些词形变化,这些变化由构形附加语素 所承担,通常称之为形态变化。

汉语的书面表达方式是以汉字作为最 小单位的,但是在自然语言理解当中词是 有意义的最小处理单位。把没有分割标志 即没有词的边界的汉字串转换到符合语言 实际的词串,即在书面汉语中建立词的边 界,这就是汉语自动分词(Chinese Word Segmentation)的任务。


《分词规范》所规定的分词原则包括在概 述、具体说明和分词举例附录三个部分中。 其要点有:
1)空格和标点符号是分词单位的分割标志; 2)用“结合紧密、使用稳定”作为划分汉 字串为分词单位的基本原则;




3)四字成语及“结合紧密、使用稳定”的 四字词组一律为分词单位。五字及五字以 上的谚语、格言等如分开后违背原有组合 的意义,则不予切分,是一个分词单位; 否则就切分。 如:“不管三七二十一”不切分,而切分 “失败/是/成功/之/母”。有转义的 词或词组在转义环境下一律为分词单位, 否则予以切分。如:“妇女/能/顶/半 边天”。

4)缩略语、非汉字符号串、音译外来词一律 不切分,为一个分词单位; 5)分词单位DHJL化音构成一个分词单位, 如“花儿、悄悄儿”等; 6)切分单位中还存在小于词的单位——语素 (词素),如“新华社/四月/五/日/讯”, 中的“讯”字。


二、“连”字句的语义分析

1、“连”字探源 “连”字的原始意义 “连”是古代一种人拉的车(负车),以 单车拉,有别于“辇”。这种车与拉车的 人之间必须形成一种“相属不绝”的关系, 否则车不能前行。





“连”字的实义衍生 ( 1) 古代的一种行政单位。例如: ①五家而伍, 十家而连, 五连而暴, 五暴而长, 命之曰 某乡。(《管子# 乘马》) ( 2) 姻亲关系。例如: ②(吕嘉) 男尽尚王女, 女尽嫁王子兄弟宗室, 及苍梧 秦王有连。(《史记# 南越列传》)( 司马贞索引: 连者, 连姻也。) ( 3) 现在军队的一种编制单位, 由若干排组成。例如: ③民相连而从之, 遂成国于岐山之下。(《吕氏春 秋· 审为》)




( 7) 牲畜交配。例如: ⑦马牛乃言, 犬彘乃连。(《吕氏春秋· 明 理》)( 高诱注: 连, 合。) ( 8) 属于。例如: ⑧又有薮曰云, 连徒洲。金林竹箭之所生也。 (《国语· 楚语下》) ( 9) 兼得。例如: ⑨一钓而连六鳌, 合久而趣, 归其国。(《列 子· 汤问》)
汉英句法翻译
2014.10.28

一、机器翻译 二、“连”字句语义分析
一、机器翻译
词法分析 “词法分析”(Morphological Analysis)是一 个泛指的概念,泛指机译系统从接收到 输入串开始到对输入串进行句法层面的分 析之前,对输入串所进行的词一级的处理。


这里的词法分析是指词的形态变化的 分析,即所谓形态还原。而像汉语这样的 孤立语,它没有词的形态变化,但是却存 在着书写时不区分词而连写的形式。所以, 这时的词法分析就需要把词和词切分开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