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积岩第5章分类

合集下载

沉积岩石学5章粘土岩

沉积岩石学5章粘土岩
埃洛石常呈致密块状或土状集合体产出,白色或略带 浅色色调。土状者无光泽,瓷状块体可显蜡状光泽,比重 2.1·-2.6,硬度1-2.6,遇酸较易溶解。
薄片中无色,结晶极细,镜下不能分辨晶粒界限。干 涉色极低,似乎是均质光性。在扫描电镜下的典型形态为 管状,有时为长管状,有时为短管状;另一种形态为圆球 状。
2019/9/7
26
第3节. 粘土岩的结构、构造和颜色
(一)、结构
1.根据粘土质点、粉砂及砂的相对含量,将粘土岩 的结构划分为以下几种类型(见下表):
结构类型
粘土结构 含粉砂(砂)粘土结构 粉砂(砂)质粘土结构
粘土及粉砂(砂)含量
粘土(%) 粉砂(砂)(%)
> 90 75-90 50-75
<10 25-10 50-25
2019/9/7
7
层状结构的粘土矿物,由Si-O四面体和Al(Mg)(O,OH)八面体二种单位层组成。
硅氧四面体结构示意图:a-单个四面体 b-四面体片
201A9l/9(/7 Mg)-(O,OH)八面体结构示意图:c-单个八面体 d-八面体片 8
四面体片与八面体片都与晶体的(001)面平行,与C 轴垂直或近于垂直,并按一定的规律结合形成结构 单元层。
伊利石是介于云母、高岭石及蒙脱石之间的中间矿物, 有多种成因,如长石和云母风化分解,蒙脱石被钾交代, 胶体沉淀再结晶,热液蚀变等。形成于气温较低,排水不 畅的碱性环境中。水云母成分中富碱金属钾,如果气候湿 热,化学风化彻底,水流通畅,K被流失带走,则可形成高 岭石。
2019/9/7
23
2019/9/7
2019/9/7
17
2019/9/7
埃洛石(多水高岭石)
18

第5章沉积作用与沉积岩

第5章沉积作用与沉积岩

第5章沉积作用与沉积岩
沉积作用是地质学中最重要的概念之一,它指的是物质从一端被搬移
到另一端,并在过程中被改变形成沉积物的过程。

被搬移的物质多来自水体,但也可能是来自有机生物、风力或火山活动等。

沉积作用是物种多样
性的贡献者,也是地壳演化过程中至关重要的因素。

沉积作用可能有多种形式,例如风沉积作用、水沉积作用、生物沉积
作用、滑坡沉积作用等。

风沉积作用又称风成沉积作用,指的是风力作用下,悬浮在空气中的小颗粒物质被搬移,并在途中慢慢沉积而形成的沉积物。

水沉积作用是指河流、湖泊、潮汐等水体搬移到另一处的物质,在过
程中被改变、堆积而形成的沉积物。

生物沉积作用是指生物体产生的粘土、钙质和有机质等物质,通过水体搬移而形成的沉积物。

滑坡沉积作用是指
滑坡发生时,滑体和堆积物质被搬移,并在过程中被改变形成沉积物。

沉积岩是通过沉积作用形成的岩石,是地质学中最重要的类型之一、
根据沉积作用的不同,沉积岩可分为沉积碳酸盐岩、碎屑岩和古生物沉积
岩等三大类型。

沉积碳酸盐岩是由碳酸钙、碳酸硫酸钠以及碳酸铝等物质沉积而成,
多由海水或淡水搬移而来。

8.第五章 节理

8.第五章     节理
13

节理的配套是指查明统一应力场中 形成的各组节理及其组合关系。
• 主要介绍共轭剪节理的配套。 • 1、互错 • 2、折尾、菱形结环 • 3、运动方向 • 4、追踪
14
第二节 雁列节理和羽饰构造
• 一、雁列节理 • 雁列节理是一组呈雁行斜列式的节理,这 类节理常被充填形成雁列脉。雁列脉产出于多 种岩石,在碳酸盐岩中尤其发育 。 雁列脉呈带状展布的范围称为雁列带 ( 图 10-10) 。穿过各单脉中心而平分雁列带的中心 面,称为雁列面。雁列面在雁列带横截面上的 迹线称雁列轴。单脉与雁列面的锐交角为雁列 角。 雁列脉可以是单列产出,是单剪作用的结 果,也可以由左阶和右阶两条雁列脉交叉组合 成共轭雁列脉 (图10-7)。
20
• 节理充填物的晶体常显示纤维状习性。 按照纤维晶体生长方向与脉壁的关系, 可分为同向型和反向型。同向型纤维晶 体自两壁向中心生长,相向生长的晶体 于岩脉的中心遇合,形成一条锯齿状中 线(带)。反向型纤维晶体则自中心向两壁 生长。 • 纤维晶体与脉壁可以是垂直的,也可以 是斜交的。
21
二、裂开-愈合作用
(5)
(6)
形成x形共轭剪节理; 形成羽列;
尾端变化为折尾菱形结 环;
树枝状.追踪x形成锯齿状
尾端分叉、杏仁状结环.
9

上述剪节理和张节理的特征是在一次变形 中形成的节理所具有的。如果岩石或岩层经历 了多次变形,早期节理的特点在后期变形中常 被改造或被破坏。即使在同一次变形中,由于 各种因素的干扰,也会使节理并不具备上述典 型特征。因此,在鉴别节理的力学性质时,首 先,必须选取未受后期改造的节理,并且要综 合考虑各种特点 ; 其次,不能只依据个别露头 上节理的特点,而应对区域内许多测点或露头 上节理的特点加以分析对比 ; 第三,鉴别节理 力学性质应结合与节理有关的构造和岩石的力 学性质进行分析。

沉积岩石学部分

沉积岩石学部分

沉积岩石学部分沉积岩石学(第四版)朱筱敏主编一、碎屑岩(第三章到第九章)碎屑岩结构组分类型;碎屑颗粒的结构特征;胶结类型及颗粒支撑性质;各种沉积构造的定义及成因;砾岩的成因分类;砂岩的分类;石英砂岩类、长石砂岩类、岩屑砂岩类、杂砂岩类特征及成因分析;压实和压溶作用、胶结作用、交代作用、溶解作用与次生孔隙等的基本概念及在储层形成过程中的影响;二、碳酸盐岩(第十一章、第十二章、第十三章)碳酸盐岩的矿物成分,碳酸盐岩的结构组分;石灰岩的分类;白云岩的生成机理;三、沉积相(第十六章、第十八章、二十章到二十二章、二十四到第二十七章)沉积相、相序定律、相模式;河流相、三角洲相、滨岸相、重力流沉积相等主要沉积相的一般特征、亚相类型及识别标志;碳酸盐岩陆表海沉积相模式、混积型沉积相模式、碳酸盐岩综合相模式;礁的基本特征及分类;礁相模式。

第一章绪论沉积岩的基本概念及特征第二章沉积岩的形成及演化母岩的风化作用––沉积岩最原始物质的形成:(1)风化作用的概念;(2)母岩风化过程中元素的转移顺序及母岩风化的阶段性;(3)风化壳。

碎屑物质的搬运和沉积作用:(1)流体的一些基本知识和概念;(2)碎屑物质在流水中的搬运和沉积作用;(3)正常沉积作用和事件沉积作用。

溶解物质的搬运和沉积作用:(1)胶体溶液物质的搬运和沉积作用;(2)真溶液物质的搬运和沉积作用;(3)化学沉积分异作用;(4)两种沉积分异作用的关系及其地质意义。

第三章碎屑岩成分碎屑成分:(1)矿物碎屑;(2)岩屑;填隙物成分:(1)杂基;(2)胶结物第四章碎屑岩的结构及粒度分析碎屑颗粒的结构:(1)碎屑颗粒的粒度;(2)填隙物的结构胶结类型及颗粒支撑性质:(1)胶结类型;(2)支撑结构粒度分析:(1)粒度参数和粒度资料图解;(2)粒度分析在区分沉积环境中的应用第五章碎屑岩的构造层理:(1)基本术语;(2)层理分类及主要类型;(3)流动体制、底床形态及其与层理形成的关系层面构造:(1)波痕;(2)泥裂;(3)底层面构造––底模变形构造:(1)负载构造;(2)包卷层理;(3)滑塌构造第六章砾岩成因分类及主要成因类型:(1)滨岸砾岩;(2)河成砾岩;(3)洪积砾岩;(4)滑塌角砾岩第七章砂岩及粉砂岩砂岩的分类:(1)砂岩的分类现状;(2)建议的分类石英砂岩类:(1)定义;(2)主要类型;(3)成因长石砂岩类:(1)定义;(2)主要类型;(3)成因岩屑砂岩类:(1)定义;(2)主要类型;(3)成因杂砂岩类:(1)定义;(2)主要类型;(3)成因第八章碎屑沉积物的沉积后作用压实和压溶作用:(1)压实作用;(2)压溶作用胶结作用:(1)概述;(2)分述交代作用:(1)碎屑岩中常见的交代作用;(2)交代作用的标志溶解作用与次生孔隙:(1)孔隙的成因类型;(2)次生孔隙的类型及识别标志;(3)碎屑岩储层的孔隙结构研究碎屑岩成岩阶段划分及其主要标志第九章火山碎屑岩火山碎屑岩的成分:(1)岩屑;(2)晶屑;(3)玻屑火山碎屑岩的结构、构造特征:(1)结构;(2)构造火山碎屑岩的分类及命名火山碎屑岩的成因类型及其标志:(1)陆相与海相火山碎屑岩系的区别标志;(2)不同方式形成的火山碎屑岩系及其特点第十章碳酸盐岩概论碳酸盐岩的结构组分:(1)颗粒;(2)泥;(3)胶结物;(4)晶粒;(5)生物格架碳酸盐岩的构造:(1)叠层石;(2)鸟眼构造;(3)示顶底构造;(4)虫孔及虫迹构造;(5)缝合线构造第十一章石灰岩石灰岩的结构分类;有代表性的石灰岩分类方案;石灰岩结构分类;石灰岩的主要类型;颗粒石灰岩;泥晶石灰岩;生物礁石灰岩;晶粒石灰岩第十二章白云岩白云岩岩类学白云岩的生成机理:(1)原生沉淀作用;(2)毛细管浓缩作用––准同生白云化作用;(3)回流渗透白云化作用;(4)混合白云化作用;(5)埋藏白云化作用第十三章碳酸盐沉积物的沉积后作用碳酸盐沉积物沉积后作用的主要类型:(1)溶解作用;(2)碳酸钙矿物的转化作用;(3)重结晶作用;(4)胶结作用;(5)交代作用;(6)压实作用和压溶作用碳酸盐沉积物沉积后作用的环境及特征成岩序列和成岩阶段:(1)成岩序列;(2)成岩阶段及其划分标志第十四章沉积相的概念及综合分类沉积相的概念:(1)沉积相定义;(2)相序定律沉积相综合分类第十五章山麓-洪积相山麓-洪积相沉积过程及沉积类型:(1)基本特征;(2)沉积过程和沉积类型冲积扇沉积模式:(1)干旱型冲积扇;(2)湿润型冲积扇第十六章河流相河流沉积过程及河流分类:(1)河流沉积过程;(2)河流类型及划分河流沉积模式:(1)顺直河和曲流河沉积特征及其沉积模式;(2)辫状河沉积特征及其沉积模式;(3)网状河沉积特征及其沉积模式第十七章湖泊相环境特点和沉积作用:(1)环境特点和湖泊分类;(2)碎屑沉积作用;(3)化学和生物沉积作用湖泊沉积模式:(1)半深湖和深湖沉积;(2)滨湖和浅湖沉积;(3)湖泊沉积序列第十八章三角洲相三角洲环境特点及其沉积作用:(1)三角洲环境及其发育过程;(2)三角洲的主要类型三角洲沉积特征:(1)河控三角洲沉积特征;(2)浪控和潮控三角洲沉积特征;(3)扇三角洲沉积特征;(4)辫状河三角洲沉积特征第十九章障壁岛、泻湖、潮坪相沉积环境和沉积作用:(1)沉积环境;(2)沉积作用障壁岛、泻湖、潮坪和河口湾沉积模式:(1)障壁岛沉积特征;(2)潮道和潮汐三角洲沉积特征;(3)泻湖沉积特征;(4)潮坪沉积特征;(5)河口湾沉积特征第二十章海相组沉积相海洋沉积环境与沉积特征:(1)海洋沉积环境;(2)海洋沉积过程和沉积作用海相碎屑岩沉积模式:(1)滨岸沉积特征;(1)浅海陆棚沉积特征;(3)半深海及深海沉积特征第二十一章重力流沉积及沉积相沉积物重力流形成的基本条件和类型:(1)形成条件;(2)基本类型重力流沉积物(岩)的基本特征:(1)岩石学特征;(2)结构特征;(3)构造特征浊积岩的相模式:(1)海底扇相模式;(2)湖底扇相模式第二十二章碳酸盐岩沉积环境和沉积相碳酸盐沉积特征与沉积作用:(1)碳酸盐的沉积特征;(2)碳酸盐沉积作用特点碳酸盐岩沉积相模式:(1)陆表海沉积相模式;(2)混合型沉积相模式;(3)碳酸盐岩综合相模式第二十三章碳酸盐台地沉积环境沉积环境的类型及特征:(1)潮坪;(2)生物礁、浅滩;(3)局限台地;(4)开阔台地;(5)台地边缘台地沉积模式:(1)碳酸盐缓坡;(2)镶边台地;(3)孤立碳酸盐台地第二十四章礁和礁相礁沉积环境和沉积作用:(1)礁的概念、基本特征及分类;(2)礁的形成及生物造礁作用;(3)礁形成的控制因素礁相和礁复合体沉积模式:(1)礁骨架相;(2)礁顶相;(3)礁坪相;(4)礁后砂相;(5)泻湖相;(6)礁斜坡相;(7)近侧塌积岩相;(8)远侧塌积岩相第二十五章海相深水碳酸盐沉积正常沉积作用;事件沉积作用;碳酸盐重力流沉积;碳酸盐等深流沉积第二十六章湖泊碳酸盐沉积湖相碳酸盐岩沉积条件与分布规律:(1)湖泊碳酸盐的沉积条件;(2)湖相碳酸盐岩的分布规律湖相碳酸盐岩沉积类型与沉积模式:(1)湖泊骨架碳酸盐岩沉积类型;(2)湖泊颗粒碳酸盐岩沉积类型;(3)泥晶碳酸盐岩沉积类型。

地层学原理---第五章 地层层序 地层结构 地层

地层学原理---第五章  地层层序  地层结构  地层
相当于Sloss 层序,平均时限60—120Ma,Wang和 Shi(1996)对我国三大克拉通台地(华北、扬子、 塔里木)中的一级层序做了详细的结论。认为它是 克拉通热流旋回形成,为重大的不整合面。
2) 二级层序:mesosequence(中层序)
该层序代表地球一个中等周期的变化,这种变化是 由太阳学穿越银道面周期发生的,其时限,据Innanen (1978)计算为67Ma,即太阳系两次穿越银道面的间 隔时间为33.5Ma,Stothers(1985)提出了(31±3)Ma和 (33±3)Ma两个值;Wang and shi(1996)认为最短时 间段为35—36Ma,史晓颖把35Ma称为地质历史上一个 重要的自然临界周期。二级层序不仅表现在全球海平 面变化、生物群绝灭、构造强动幕、岩浆活动、古气 侯、古地磁侧转等,而且还表现在古地理的演化上。
2. 李勇等(1994)提出3种岩石地层结构:进积型、加积型和 退积型,陆相地层均决于冲积体系进积、加积、退积的 演化过程。
3. 魏家庸等(1991)提出韵律结构(Rhythmic texture)、旋 回 结 构 ( Cyclic textare ) 、 均 一 结 构 ( Homogeneous texture)、加积结构(Aggradational textune)、退积结构 ( Retrogradational texture ) 和 进积 结 构 ( Progradational texture)
(二) 岩石地层结构的构成单元
(1) 岩层(bed); (2) 岩层组(bed sets); (3) 基本层序(essential sequence); (4) 基本层序组(essential sequence set相当于
Parasequence)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地质学基础第五章沉积相

地质学基础第五章沉积相
28
地质学基础
29
地质学基础
一、概述 二、河流相的亚相类型 三、河流标准相层序 四、古代河流鉴别标志 五、河流相砂体与油气的关系
30
一、概述
地质学基础
按照河道的平面几何形态,可将河流分为四种类 型:
1.平直河流 弯度小,弯度指数小于1.5,通常又称低弯度河。 平直河流比较少见,一般仅存在于河流某一段较短的 距离内,其长度一般不超过宽度的10倍。
主要由次棱角状的粗大砾石组成,分选较好, 其间充填物较少,无明显的成层界线,常形成块状 沉积层。
22
地质学基础
三、洪(冲)积扇亚相类型及其相组合
23
地质学基础
靠近山口,为碎屑流形成的混杂砾岩或含 砾泥岩,呈相应的杂乱块状构造和洪积层理。单层厚 度大,砾石占的比例也高。洪积层理是分选差的砂和 砾在垂向上频繁交互,由于粒级变化而微显平行层理, 但是没有明显的层面,是由结构和成分都不相同的多 个洪积物透镜体的相互叠置形成的。
6
地质学基础
7
地质学基础
以相序递变规律为基础,以现代沉积环境和沉 积物特征的研究为依据,从大量的现代和古代研究 的实例中,对沉积相的发展和演变加以高度规律性 的概括,归纳出带有普遍意义的沉积相的空间组合 形式,称为相模式。
相模式和相标志是恢复和再现古代沉积环境的 两个重要手段和钥匙。
8
地质学基础
随着冲积扇的发展,其范围逐渐扩大,山前的 冲积扇彼此逐渐联结起来,并掩埋和充填了山前的 坡积和坠积物,形成了环绕山脉的山麓-洪积相。
13
地质学基础
14
二、冲积扇的沉积类型
地质学基础
泥石流沉积
泥石流是一种高密度流,当水流携带的砾、 砂、泥沉积物达到足够数量时,就形成了密度大、 粘度高、呈可塑性状态的流体,称为泥石流。含 固体物质很多者,称之为颗粒流或碎石流。当泥 石流中呈拖曳状态搬运的大量碎屑物质在山前堆 积后,就形成了泥石流沉积。它经常出现在冲积 扇的根部。

第五章与地质构造

第五章与地质构造
(1)产状不稳定,延伸不远; (2)节理面粗糙不平,无擦痕; (3)口张开,常被脉石充填; (4)绕过砾石; (5)平面上呈不规则的树枝状、网路状。
2.剪节理 主要特征: (1)产状稳定,延伸较远; (2)面光滑平直,具擦痕; (3)口紧闭,很少被脉石充填; (4)切割砾石; (5)共轭出现“X”
第五章 地质构造
§5-1 岩层产状
§5-2 褶皱构造 §5-3 断裂构造
一、 地质构造
构造变形—原有岩石的变形或空间位置的改变。
地质构造—岩石变形变位的产物。
二、 地质构造类型
单斜
地质构造
褶皱 断裂
地质构造
§5-1 岩层产状
一、岩层的产状
岩层在地壳中的产出状态-岩层产状。
岩层-层状的岩石。
1.走向
(2)拖曳褶曲(牵引褶曲)
(3)断层角砾岩与磨砾岩 (4)断层泥 (5)密集节理 (6)地质体错断 (7)地层的重复与缺失 (8)地形证据
断层崖 断层岩 走向断层
牵引褶曲
(9)泉水的出露与矿化现象
擦痕
断层形成年 代的确定: 晚于被错断 的最新地层, 早于覆盖在 断层之上的 最老地层
5. 研究断层的实际意义
第三章 地质年代及地层系统 1确定地质年代的方法有那些? 2地层单位有哪几种?年代地层单位有哪 几级?地质年代单位分哪几级? 3整合、假整合、不整合之间有什么区别, 各是怎样形成的? 4地史上主要有哪几个聚煤时期?
第五章 地质构造 1何谓岩层产状要素?岩层产状分哪几种类型? 2何谓褶皱、褶曲?褶曲要素有那些?褶曲的类 型?背斜、向斜的主要区别是什么? 3褶曲的分类? 4断裂构造的概念?节理与断层的区别? 5节理的分类和主要特征? 5断层的要素有那些?断层分为那些类型?

沉积岩第5章

沉积岩第5章
第五章
沉积岩的总分类
分类问题是自然科学中极其重要的研究 课题之一,它反映人类对于某种事物认 识的深刻程度。因为某一类客观事物内 部联系如果已被深刻认识,则这一类事 物中许多组成分子就可以按照其相互联 系作出客观、能反映出其真实关系的位 置排列起来,即能作出合理的分类表, 因此分类的精确或正确与否是随着研究 程度而定,当一个正确能反映客观事物 内部联系的分类表被制定以后,它又能 进一步推动研究工作的发展。
第二节
重要的分类方案的述评
沉积岩石学在世界上存在两大学派,即英美和苏联。下面就两 派主要分类方案作以简述,但必须认识到这些分类方案代表了沉积 学发展一定阶段的认识程度。这些重要分类对以后沉积岩研究均起 了积源、形成作用为基础)
首先分成自生沉积物和他生沉积物两大类。 自生沉积是指沉积物为原地产生、原地沉积,如盆地内和风化残积
(陆源)
(多源)
(深部物源)
(>64mm) (64~2mm) (<2mm)
(>2mm) (2~0.05mm) (0.05~0.005mm)
思考题:
试述沉积岩的分类
沉积岩石学也不例外,沉积学分类 的正确和合理与否取决于人们对复杂的 各种类型沉积岩内在联系与规律的了解 程度,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沉积岩石 学的发展水平,一种统一的分类也是进 行学术交流的基础。
第一节
一、分类原则:


(一)分类要明确清晰而有系统性 (二)分类要便于应用
二、分类基础:
1、成因(大类的分类依据) 2、成分(类和亚类的分类依据) 3、结构(类和亚类的分类依据) 4、大地构造(类和亚类的分类依据)
他生沉积物是指沉积物由沉积场所以外的来源所供给
再按成分和沉积作用方式细分 这个分类是强调沉积物是在什么地方形成

第五章 石器原料

第五章  石器原料

第五章石器原料一、石料的种类(一)岩石分类岩石学是地质学的一门分类学科。

岩石的分类与命名也是岩石学研究的主要内容之一。

岩石概括分为三大类:岩浆岩、沉积岩与变质岩。

1、岩浆岩是由岩浆凝结形成的岩石,也称为火成岩。

这类岩石主要有硅酸盐矿物组成。

氧、硅、铝、铁、镁、钙、钾与钠等8种元素是组成的岩浆岩的主要成分,占98%以上,根据SiO2的含量可以分为:酸性、中性、基性几大类。

由于产状可以分为喷出岩和侵入岩。

岩浆岩中,黑曜岩、流纹岩、玄武岩、安山岩常见被作为加工石器的原料。

2、沉积岩沉积岩分布最广,约占地标表打的3/4,是最常见的岩石。

各种外力形成的都属于沉积岩,主要是经过海、河、湖的流水作用,剥蚀、搬运、沉积而形成的岩石。

按成因可以分为:碎屑沉积、化学沉积与生物沉积几类。

沉积岩中应用最广泛的石器原料是燧石。

砂岩也属于沉积岩,其中石英砂岩经常被用作石器原料,但大多使用砂岩砾石直接加工成大型石器。

3、变质岩石英岩是石英砂岩在温度或温度和压力同时增高时形成的,是一种典型的变质岩。

角岩也常被用作石器原料。

二、石料的性质对于具体遗址发现的石料的优劣,是否合适剥取石片及加工修理等特点,需要考古学者利用实验考古学的方法进一步模拟实验。

实验方法与项目的选定,要根据遗址的具体情况和石料的丰富程度、形状与剥片性能等因素,也要考虑到当时人类的认知和技术能力。

同时要严格控制同类实验的条件与数量,以保证分析结果的可靠性。

三、石料的开发利用石料的开发利用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一确定使用原料的种类;二调查原料的分布、丰富程度与质量等;三原料产地的距离与运输方式;四各类原料利用及消耗的程度。

(一)产地、距离与运输方式一个遗址所使用的原料,往往多事就地取材或是距离原料产地不是很远。

在时代较早阶段,石料产地的距离可以代表当时人类活动的半径。

到时代晚期,远距离的石料运输可能与交换或者贸易有关。

通过石料的移动线索。

可能会发现社会网络的存在。

所以对于远距离稀有原料产地的确定应该采取多种方法,包括地球化学方法(利用微量成分的差别,准确的鉴别出某种岩石原料的确切产地),来做出准确的鉴定。

第五章 节理

第五章    节理
6
• (二)张节理
• 张节理是由张应力产生的破裂面,具有以下主要特征: • (1) 、张节理产状不甚稳定,延伸不远。单条节理短 而弯曲,节理常侧列产出(图10-5)。 (2)、张节理面粗糙不平,无擦痕。 (3) 、在胶结不太坚实的砾岩或砂岩中的张节理常常 绕砾石或粗砂粒而过,如切穿砾石,破裂面也凹凸不平。 (4)、张节理多开口,一般被矿脉充填。脉宽变化较大, 脉壁不平直。 (5) 、张节理有时呈不规则的树枝状,各种网络状, 有时也追踪 "X" 型共扼剪节理形成锯齿状张节理 ( 图 106) 、单列或共轭雁列式张节理 ( 图 10-7) ,有时也呈放射 状或同心圆状组合形式。
20
• 节理充填物的晶体常显示纤维状习性。 按照纤维晶体生长方向与脉壁的关系, 可分为同向型和反向型。同向型纤维晶 体自两壁向中心生长,相向生长的晶体 于岩脉的中心遇合,形成一条锯齿状中 线(带)。反向型纤维晶体则自中心向两壁 生长。 • 纤维晶体与脉壁可以是垂直的,也可以 是斜交的。
21
二、裂开-愈合作用
依据节理与褶皱轴的关系,节理可以分为 以下三类 (图10-2) : 1、纵节理 节理走向与褶皱轴向平行的节理。
2、横节理 节理走向与褶皱轴向直交的节理。
3、斜节理 节理走向与褶皱轴向斜交的节理。• 根据节理的力学性质,可将节理分为剪节 理和张节理两类。 • (一)剪节理 • 剪节理是由剪应力产生的破裂面,具有以 下主要特征: • (1) 、剪节理 产状 较稳定,沿走向和倾向延伸 较远。
17

羽饰构造有多种形式,最常见的是人字形, 有时呈放射状或环状,或构成复合过渡形式。决 定羽饰几何形态的因素有,裂源点(破裂发生起点) 的位置、岩石性质、层厚、层面约束条件及作用 力。 • 羽饰构造的形成机制一直是一个争论问题, 存在三种观点:①张裂说;②剪裂说; ③张剪复合说 等。张裂说认为羽饰构造所在的主节理为张裂面, 依据是节理面上羽饰完好,没有任何剪切滑动迹 象。剪裂说认为,羽饰构造边缘带的雁列微裂隙 是剪切机制的显明标志,由于羽饰所在的节理面 是剪应力刚刚达到或略微超过岩石破裂强度而产 生的萌芽剪裂面,因尚未滑动而保存羽饰。也有 人认为羽饰构造是张剪性裂面。(马杏垣&,杨光 荣素描,1978)现在多数学者倾向于剪裂说。

沉积岩石学

沉积岩石学

第一章绪论1.沉积岩的概念:组成地球岩石圈的三大类岩石(沉积岩、岩浆岩、变质岩)之一。

在地壳表层条件下,由母岩的风化产物、火山物质、生物来源物质、宇宙物质等沉积岩的原始物质,经搬运作用、沉积作用以及沉积后作用而形成的一类岩石。

2.搬运和沉积的方式:1)物理搬运和沉积作用 2)化学搬运和沉积作用3)生物搬运和沉积作用3.沉积岩中矿物成分的特征:1)高温矿物罕见 2)低温矿物富集3)特有的自生矿物第二章沉积岩的形成及演化1.风化作用概念:地壳表层岩石的一种破坏作用;因温度的变化,水以及各种酸的溶蚀作用、生物的作用以及各种地质营力的剥蚀作用等,地壳表层的岩石处于不稳定状态,逐渐遭受破坏,转变为风化产物的过程。

2.分类:按性质分:①物理风化作用②化学风化作用③生物风化作用3.元素迁移序列4.岩石风化程度1)石英:石英在风化作用中稳定性极高,它几乎不发生化学溶解作用,一般只发生机械破碎作用。

2)长石:风化稳定性仅次于石英,在长石类矿物中,钾长石的稳定性较高,多钠的酸性斜长石次之,中性斜长石又次之,多钙的基性斜长石最低3)云母:白云母的抗风化能力较强,黑云母的抗风化能力较弱4)铁镁硅酸盐矿物,抗风化能力较差。

稳定性:橄榄石<辉石<角闪石5)碳酸盐矿物:稳定性低,易溶于水;干旱条件近源快速堆积可形成岩屑6)粘土矿物:很稳定(自身是在风化条件下或沉积环境中生成)7)硫酸盐矿物、硫化物矿物、卤化物矿物:风化稳定性差,最易溶于水8)岩浆岩及变质岩中的一些次要矿物或副矿物:差别很大5.为什么造岩矿物风化稳定性差别如此之大?1)造岩矿物分化分异作用2)矿物的结晶温度(鲍文反应序列)3)矿物的晶体化学性质6.母岩风化的四个阶段性:机械破碎阶段饱和硅铝阶段酸性硅铝阶段铝铁土阶段7.母岩风化产物:1)碎屑残留物质:主要是母岩的岩屑和矿物碎屑,在风化作用的第一阶段最为发育 2)新生成的矿物:主要指在风化作用过程中新生成的一些矿物,如水白云母、高岭石、蒙脱石、蛋白石、铝土矿、褐铁矿等 3)溶解物质:主要是指母岩在化学风化过程中被溶解的那些成分,如Cl、S、Ca、Na、Mg、K、Si、Fe、Al、P等8.风化壳概念:由风化残余物质(包括碎屑残留物质和新生成的化学风化矿物)组成的地表岩石的表层部分,叫风化壳或风化带。

岩石学-沉积岩第五章-碎屑岩-1

岩石学-沉积岩第五章-碎屑岩-1

孔 隙
碎 屑 颗 粒
基 质
胶结物
第二节
1.碎屑本身的结构
(1)粒度
陆源碎屑岩的结构
碎屑颗粒的大小称为粒度。粒度是以颗粒直径来度量的。
粗砾 >64mm 64-4mm 4-2mm 0.5-2mm 0.5-0.25mm 0.25-0.05mm 0.05-0.005mm <0.005mm

中砾 细砾 粗砂
3)常见的砾岩类型
.石英岩砾岩:砾石以石英岩、燧石岩、 脉石英等为主,中-细砾级,分选、磨圆较好, 颗粒支撑。常见胶结物为石英、方解石、赤铁 矿等。
.火山岩砾岩:砾石主要为火山岩或火山 凝灰岩,单成分或复成分,多中砾级,中等分 选磨圆,常含砂基或混基,砂基成分与砾石成 分相近,但有较多石英、长石单晶。胶结物通 常为泥质、钙质或铁质。
嵌在一个光性一致的大晶体内。方解石、石膏、硬
石膏、重晶石、沸石等胶结物易形成这种结构。
1). 胶结类型 碎屑和填隙物之间的关系称胶结类型, 胶结类型划分为以下几种:
基底式胶结 接触式胶结 孔隙式胶结
镶嵌式胶结
基底式胶结(Basal cement-ation)
填隙物含量较多,碎
粒分选、磨圆度好,颗粒支撑;基质极少,胶结物
主要为硅质、海绿石。以孔隙式和镶嵌式胶结类型
为主。硅质胶结物为主时,常形成石英自生加大结
构。
.石英砂岩的古环境意义
纯净的石英砂岩具有高成分成熟度和结
构成熟度,通常代表砂粒经过成河流长时间 搬运之后,又在滨岸浪的作用下,反复冲洗 的结果。石英砂岩多形成于滨—浅海砂质海 岸沉积环境。
A, 微晶结构,
作用阶段。
B, 镶嵌粒状结构, C, 栉壳状结构, D, 加大边结构,

沉积学智慧树知到答案章节测试2023年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沉积学智慧树知到答案章节测试2023年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第一章测试1.关于沉积岩的分类,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砾屑灰岩属于碎屑岩类。

B:海绿石石英砂岩为碎屑岩的一种。

C:碳酸岩是一种沉积岩。

D:灰绿色块状凝灰岩是一种碳酸盐岩。

答案:B2.沉积岩的形成包括()等三个阶段:A:沉积物搬运阶段、沉积阶段、沉积后阶段B:原始物质形成阶段、沉积物搬运和沉积作用阶段、沉积后作用阶段C:沉积物形成阶段、沉积物搬运阶段、沉积阶段D:原始物质形成阶段、沉积物搬运阶段、沉积阶段答案:B3.与岩浆岩相比,沉积岩在地表分布面积更广,体积更大A:对B:错答案:A4.因为沉积岩与火山岩均形成于地壳表层,所以二者的形成条件相同A:错B:对答案:A5.同岩浆岩相比,沉积物具有()的特点A:特有的自生矿物B:高温矿物罕见C:存在大量有机质D:FeO高于Fe2O3E:低温矿物富集答案:ABCE6.关于沉积岩的结构特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沉积岩与岩浆岩均具有结晶结构B:沉积岩与岩浆岩均具有玻璃结构C:沉积岩具有碎屑结构而无结晶结构D:沉积岩具有结晶结构和碎屑结构答案:AD7.关于沉积岩形成的地壳表层条件(沉积圈),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沉积圈环境特征与岩浆岩形成条件相似B:沉积物沉积时的压力最大可达1100atmC:沉积物沉积时的温度最高可达摄氏650度D:同岩浆岩与变质岩相比,沉积岩形成于常温常压环境答案:BD8.按照原始物质来源,沉积岩可以分为()。

A:砾岩、砂岩、粉砂岩、粘土岩B:碎屑岩、化学岩、火山碎屑岩、碳酸盐岩C:碎屑岩、碳酸盐岩、生物岩、火山碎屑岩D:碎屑岩、化学岩、生物岩、火山碎屑岩答案:D9.沉积物沉积后一般会先后经历表生期、同生期、后生期和成岩期等阶段的变化。

A:错B:对答案:A10.现代河流沉积中常可看到,上游段沉积物颗粒粗,下游段沉积物颗粒细。

A:错B:对答案:B第二章测试1.母岩的风化作用包括物理风化作用、化学风化作用A:错B:对答案:A2.下列风化过程中,属于物理风化作用的是:A:氧化作用B:水解作用C:溶解作用D:盐结晶作用答案:D3.根据尤尔斯特隆图解,砂级颗粒易搬易沉,砾级颗粒难搬难沉。

第5章 地形、地质与地貌----高考答题模板

第5章    地形、地质与地貌----高考答题模板

第5章地形、地质与地貌1.简述地売中的变质岩变成沉积岩的过程(1)地壳中的变质岩经过地壳抬升;(2)变质岩上方的岩层经过剥蚀作用而裸(3)裸露的变质岩经过风化、侵蚀、搬运、沉积和固结成岩作用,形成沉积岩2.岩层形成先后顺序的判断方法(1)上覆为新,即就沉积岩而言,形成越早,埋藏越深(岩层越老);越向表层形成越晚(岩层越新);(2)侵入在后,侵入型的岩石一定形成其所侵入的岩层之后(3)地壳抬升使岩层遭受侵蚀;地壳下沉有利于接受沉积注意:侵入岩的形态应该是细条状的(尖状),而非出现突然增大的部分(火山锥形)。

3.简述海沟、岛弧和海岸山脉的形成过程当大洋板块和大陆板块相撞时,大洋板块因密度较大,位置较低,俯冲到大陆板块之下,这里往往形成海沟,是海洋中最深的地方,大陆板块受挤上拱,隆起成岛弧和海岸山脉。

4.简要说明喀拉喀托火山喷发的原因(1)两大板块互相挤压;(2)板块界线附近深处岩浆熔融(3)沿裂隙上升形成火山喷发。

5.新西兰多温泉的原因(1)该国位于印度洋板块、太平洋板块碰撞地带,消亡边界(2)地球内部巨大热能易于在此处择放,加热地下水;(3)地下热水从岩石裂隙涌出形成温泉。

6.背斜成谷的原因背斜顶部受张力影响,岩性疏松,容易被侵蚀7.向斜成山的原因向斜槽部或底部受挤压力影响,岩性坚硬,不易被侵蚀,堆积成山岭。

注意:背斜成岭的原因是岸层受挤压力,整体向上隆起。

8.地形成因分析(1)地质作用角度内力作用一地売运动、岩浆活动、变质作用、地震外力作用一一流水、风、海浪、冰川的侵蚀、搬运、沉积作用;(2)板块运动板块内部地壳比较稳定,板块交界处地壳比较活跃,存在板块的碰撞或张裂9.开凿隧道应注意的问题(1)渗漏问题(2)塌方问题开凿隧道要选择在背斜处,因为背斜处的岩层向上拱起,地下水向两侧渗流,不容易发生渗漏问题;并且,背斜处为穹形构造,不易塌方10.喀斯特地貌成因以云贵高原为例(1)地质条件:石灰岩广布(可溶性岩,透水性好);(2)气候条件: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3)流水溶蚀作用强;(4)生物条件:湿热的气候条件利于生物的生长,导致土壤和流水中有机酸含量较高,为喀斯特地貌的形成创造条件。

土力学重点整理第一章至第五章

土力学重点整理第一章至第五章

⼟⼒学重点整理第⼀章⾄第五章⼟⼒学与地基基础重点整理(1-5章,第六章以后⾃⾏看书)第⼀章:⼯程地质1、三⼤岩⽯:按成因分为岩浆岩(⽕成岩)、沉积岩(⽔成岩)、变质岩。

岩浆岩(⽕成岩):由地球内部的岩浆侵⼊地壳或喷出地⾯冷凝⽽成。

沉积岩(⽔成岩):岩⽯经风化,剥蚀成碎屑,经流⽔、风或冰川搬运⾄低洼处沉积,再经压密或化学作⽤胶结成沉积岩。

约占地球陆地⾯积的75%。

变质岩:是原岩变了性质的⼀种岩⽯。

变质原因:由于地壳运动和岩浆活动,在⾼温、⾼压和化学性活泼的物质作⽤下,改变了原岩的结构、构造和成分,形成⼀种新的岩⽯。

2、第四纪沉积层主要包括残积层、坡积层、洪积层、冲积层、海相沉积层、湖沼沉积层。

3、残积层、坡积层、洪积层、冲积层的形成原因、特性及如果作为建筑地基需注意:残积层:母岩经风化、剥蚀,未被搬运,残留在原地的岩⽯碎屑。

裂隙多,⽆层次,平⾯分布和厚度不均匀。

如果作为建筑地基,应注意不均匀沉降和⼟坡稳定性问题。

坡积层:⾬⽔和融雪⽔洗刷⼭坡时,将⼭上的岩屑顺着斜坡搬运到较平缓的⼭坡或⼭麓处,逐渐堆积⽽成。

厚薄不均、⼟质也极不均匀,通常孔隙⼤,压缩性⾼。

如果作为建筑地基,应注意不均匀沉降和地基稳定性。

洪积层:由暴⾬或⼤量融雪形成的⼭洪急流,冲刷并搬运⼤量岩屑,流⾄⼭⾕出⼝或⼭前倾斜平原,堆积⽽成。

靠⼭⾕处窄⽽陡,⾕⼝外逐渐变成宽⽽缓,形如扇状。

如果作为建筑地基,应注意⼟层的尖灭和透镜体引起的不均匀沉降(需精⼼进⾏⼯程地质勘察)冲积层:由河流的流⽔将岩屑搬运、沉积在河床较平缓地带,所形成的沉积物。

简答及论述题1、不良地质条件会对⼯程造成什么影响?选择⼯程地址时应注意避开哪些不良地质条件?不良地质条件会引发造成⼯程建设中的地基下沉、基础不均匀沉降及其它许多的地质灾害现象,使⼯程质量受到严重影响:①场址选择时,应避让⼯程地质条件差,对⼯程建设存在危险的地段,如果需采⽤对⼯程建设不利的地段作为建设场址时,应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②在进⾏场区规划及总平⾯布臵时,应优先选择⼯程地质条件较好的区段作为主要建筑物的建筑场地。

沉积岩岩石学-第五章碎屑岩的构造与颜色2

沉积岩岩石学-第五章碎屑岩的构造与颜色2

二、层理分类及主要类型: 层理分类及主要类型: (一)非均质层理: 1、水平层理:(P73图5-1 ) 特点:纹层呈直线状互相平行,并且平行于层面。纹层 可连续,可不连续。其厚度一般为1~2毫米。“在原始沉 积时,纹层是水平的”。 纹理的显现可因粒度变化、不透明矿物分布、云母片和 碳质碎片的顺层排列而显示出来。 成因:在低能环境下,由悬浮物质沉积而成。故水平层 理多在细粒的粉砂和泥质沉积中出现。 环境:在安静的水体中形成。如深水——海(湖)深水 地带;浅水——泻湖、沼泽等。
三、流动体制、底床形态及与层理形成关系: 流动体制、底床形态及与层理形成关系: 1、底床形态:在河流和其他具有单向水流的沉积 环境中,由于水流作用在水底沉积物表面上而形成 的各种外形,统称为底床形态。如波痕、沙丘以及 冲槽与冲坑等。
2、底形与层理的关系: 层理是底形迁移的结果:在低流态下形成的 平底底形中,由悬浮物质沉积形成水平层理 水平层理;小 水平层理 波痕迁移形成小型交错层理 小型交错层理;大波痕迁移形成大 小型交错层理 大 型交错层理;高流态下形成的平底底形迁移形成 型交错层理 平行层理;逆行砂丘迁移形成逆行砂丘交错层理 平行层理 (较少保存下来)。
(二)均质层理: 特征:不具任何纹层构造,又称块状层理。 成因: 原生——快速堆积形成。例如洪水沉积,重力 流沉积等。 次生——生物强烈扰动使沉积物原生层理完 全混合破坏,形成均质层理。这种现象常见于浅 海和三角洲沉积中。
(三)递变层理: 特征:由底向上至顶部颗 粒逐渐由粗变细。除了粒度 变化外,没有任何内部纹层。 二种基本类型: 第一类是颗粒向上逐渐变细,但下部不含细粒物质, 它可能是由于水流速度或强度逐渐减低而沉积的结果,属 于牵引流成因。 第二类是细粒物质全层均有分布,即以细粒物质作为 基质,粗粒物质向上逐渐减少和变细,它可能是由于悬浮 体含有各种大小不等的颗粒,在流速减低时因重力分异而 整体堆积的结果,属于浊流成因。大多数递变层理属于第 二种类型。

岩石学

岩石学
内容
岩浆岩一般特征 岩浆岩分类 常见岩石类型及特征
应掌握的岩石
辉长岩玄武岩 闪长岩安山岩 花岗闪长岩英安岩 花岗岩流纹岩
岩石学概论
Xi’anuniversityofscienceandtechnology
岩浆(magma):地表下
面存在的高温高压熔融 的硅酸盐物质。 岩浆岩(magmaticrock): 由岩浆凝结形成的岩石 称为岩浆岩或火成岩 (igneousrock)
岩石学概论
Xi’anuniversityofscienceandtechnology
岩浆岩结构
玻璃质 隐晶质
显晶质
斑状结构
岩石学概论
Xi’anuniversityofscienceandtechnology
⑵.构造(structure) 主要指岩石中不同颗粒集合体分布与排
列的特点,即某一部分颗粒与其它部分 颗粒的关系。 常见构造:
岩石学概论
Xi’anuniversityofscienceandtechnology
⑵.辉长岩和玄武岩 属于基性岩(SiO =4552%)。两种岩石由 2
Hale Waihona Puke 同种岩浆形成,辉长岩为深成岩,玄武岩为 喷出岩;两者之间还有一种浅成相岩石,称 为辉绿岩。 岩石多呈黑色、灰色或带红的深灰色。矿物 成分以基性斜长石和辉石为主,次为黑云母 和角闪石。 玄武岩是分布最广、体积最大的一类喷出 岩,其中可产铜、铁、钴及玛瑙、冰州石等 矿产,玄武岩还是铸石的理想原料。
枕状和冷缩节理 等构造
各部分 均匀分布, 无定向排列。 为岩浆岩最 常见构造
岩石学概论
Xi’anuniversityofscienceandtechnology
显晶质结构(粒状结晶结构):粒度较粗,肉眼即可辨别不同颗粒。分为粗粒(直径 >5mm)、中粒(5-1mm)和细粒(1—0.1mm)结构。 隐晶质结构:致密状,晶粒细小(<0.1mm),肉眼不能辨认。 玻璃质结构:非晶质,玻璃状。 等粒结构:矿物全部是结晶质粒状,同种主要矿物颗粒大小大致相等。是侵入岩常 结 见结构 构 斑状结构:岩石中矿物颗粒分成截然不同的两部分,大的称为 不等粒结构:岩石 斑晶,小的称基质,基质为玻璃质、隐晶质,其中散布有较大 中同种主要矿物颗 斑晶。斑晶先结晶,所以晶形较好,粒较大。 粒大小不等。深成 体边缘、浅成体或 似斑状结构:类似斑状结构,但基质为显晶质,斑晶则更粗大。 喷出岩 若斑晶中发现基质的包裹体,说明斑晶形成较晚。 块状构造:各部分均匀展布,无定向排列,为岩浆岩最常见构造。 流动构造:部分(先结晶的)矿物晶粒定向排列,反映岩浆在已结晶出部分晶体,是 粥状时,曾有过流动。在喷出岩中,有时可见不同成分的隐晶质或玻璃质构成大致 构 平行的弯曲细纹,也是岩浆半凝固时流动造成,称流纹构造。 造 气孔构造:岩石中有圆形或拉长圆形的空洞,洞壁较圆滑,为岩浆迅速减压冷凝 时,气体析出,在粘稠的岩浆中成为气泡。气孔如被后来形成的硅质、钙质矿物充 填,则形成“杏仁构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沉积岩石学——沉积岩分类 3、鲁欣(1958,1961)分类
火山碎屑岩 碎屑岩 粘土岩 化学和生物岩
沉 积 岩
基本类型
混积类型
附生类型
基本类型是其中某一组分占绝对优势,含量超过60%。进一步分为火山碎屑岩、 碎屑岩、粘土岩、化学和生物化学岩四类。 混积类型是其中任一组分不超过 60% ,通常由 2—4种成分组成,其中任一组分 可单独组成沉积岩体;例如由粘土、方解石、白云石混合组成的泥灰岩。 附生类型是在基本类型岩石(以及混积类型岩石)中含有一些重要混入物,但混 入物不能单独组成沉积岩体,这是与混积岩不同之处;例如,含铜砂岩。
该分类在系统性上是比较完善的,在基本类型中火山碎屑岩被单列为一类,这比 什维佐夫的分类又前进了一步。分出附生岩类型也有一定的经济和理论意义。
三、 我国分类
五十至六十年代前大多采用苏联的分类, 或仅作一些适当的修改。
改革开放后,吸收了英美的分类,考虑 了物源问题。
沉积岩石学——沉积岩分类 1、戴东林(1961)分类
第一节
一、分类原则:


(一)分类要明确清晰而有系统性 (二)分类要便于应用
二、分类基础:
1、成因(大类的分类依据) 2、成分(类和亚类的分类依据) 3、结构(类和亚类的分类依据) 4、构造(类和亚类的分类依据)
如按成分划分:碳酸盐岩、硅质岩、盐岩、磷块岩、 海绿岩等 按结构划分:砾岩、砂岩、粉砂岩、泥岩 单纯以矿物成分或结构分类虽然应用方便,但不能反 映出沉积岩的内在联系。 成因分类能反映事物的本质,但单纯成因分类也有问 题,因为有些类型的岩石成因不能确定,另外同一类岩 石可能有不同的成因,故应用起来也有一定的困难。 最理想的是综合成因、成分、结构等原则对沉积岩进 行多级分类的方法。
火山碎屑岩
沉 积 岩 基本类型 附生类型 正常沉积碎屑岩
粘土岩
化学和生物岩
2、宋天锐(1965)分类
火山碎屑岩
碎屑岩
沉 积 岩
粘土岩
化学和生物岩 蒸发岩
碳质有机岩
附生岩
3、何起祥(1978)的沉积岩和沉积矿床统一 分类表则采用了物源的分类标准。陆源碎屑岩 (陆源)、内源沉积岩(内源)、火山碎屑岩 (火山源)、可燃有机岩(生物源)、附生岩 类。
3、内源沉积岩:组成岩石的沉积物在沉积盆地中 通过生物沉积作用和化学沉积作用而形成的;其最原 始的物质实际上应属多源成因。本大类按沉积作用方 式可分为主要由化学作用形成的蒸发岩,主要由生物 作用形成的可燃性有机岩,由生物、化学和生物化学 作用形成的非蒸发岩。各类岩石可按成分再进一步细 分。
一些问题的说明 1. 为什么将粘土岩划归碎屑岩中? 沉积岩中的粘土物质基本上是母岩风化的产物经过机械搬运和沉 积作用而来的,基本上是陆源的,由化学作用在沉积环境中新生 成的粘土矿物为量很少。 2. 关于碳酸盐岩 虽然颗粒石灰岩的沉积机理主要是机械的,但其颗粒的生成还是 以化学作用或生物作用为主的。 3. 关于生物化学岩 实际上是生物岩与化学岩之间的过渡岩石类型,如生物石灰岩、 礁石灰岩、白垩、硅藻岩等。 4. 关于附生岩 象含铜、铀、硫、沸石、海绿石以及其他特殊元素或矿物的沉积 岩,由于其经济意义较大,常受人们的格外重视,并常被称作
粗粒砂岩(2—0.5mm)
中粒砂岩(0.5—0.25mm) 细粒砂岩(<O.25mm)
4、 刘宝君(1980)的分类也是以物源为分类 标准,分为陆源沉积岩、火山物源沉积岩和内 源沉积岩。
对比总结பைடு நூலகம்
欧美:按照物源的不同、沉积物形成和堆 积场所的不同来划分大类
苏联:按照沉积作用方式来划分大类
中国:五六十年代追随苏联,改革开放后 向欧美靠拢
第三节
本书所采用的沉积岩分类
由前述各分类的对比中可看出,沉积岩的总分类 趋向于按物源进行大类的划分。按物源的分类要比 按沉积作用方式分类更合理。因为近代沉积岩石学 研究大量资料表明,机械的搬运和沉积作用不仅存 在于碎屑岩中,也大量存在于化学和生物化学岩中。 沉积物来源不同,其成分和性质亦不同,则其搬运 和沉积的方式,以及其成岩后生作用的方式和趋势 也会有所不同,所形成岩石的结构与构造以及其它 性质都会有所差异。 本书首先根据物源将沉积岩分为四大类型。由于 自然界各类岩石之间广泛存在一系列过渡岩石,若 全部单独划分出混积类型,就会大繁杂。
第二节
重要的分类方案的述评
沉积岩石学在世界上存在两大学派,即英 美和苏联。下面就两派主要分类方案作以简述, 但必须认识到这些分类方案代表了沉积学发展 一定阶段的认识程度。这些重要分类对以后沉 积岩研究均起了积极的作用。
一、英美代表性分类
(以物源、形成作用为基础)
首先分成自生沉积物和他生沉积物两大类。 自生沉积是指沉积物为原地产生、原地沉积,如盆地内的风化残积
砾岩 砂岩
粉砂岩 粘土岩 碳酸盐岩 硫酸盐岩 卤化物岩 硅岩 其它化学岩 火山碎屑岩
可燃生物岩 非可燃生物岩
一些问题的说明
1. 为什么将粘土岩划归碎屑岩中? 沉积岩中的粘土物质基本上是母岩风化的产物经过 机械搬运和沉积作用而来的,基本上是陆源的,由化学 作用在沉积环境中新生成的粘土矿物为量很少。 2. 关于碳酸盐岩 虽然颗粒石灰岩的沉积机理主要是机械的,但其颗 粒的生成还是以化学作用或生物作用为主的。 3. 关于生物化学岩 实际上是生物岩与化学岩之间的过渡岩石类型,如生物 石灰岩、礁石灰岩、白垩、硅藻岩等。
这个分类的特点: (1)是将粘土岩单列为一大类,这是第一次,他认为粘土岩中部分细小碎屑是 机械成因,但部分组分是由胶体化学成因,这就决定粘土岩有独特的特性而与碎 屑岩截然不同,不应列入碎屑岩类。 (2)他认为化学岩和生物岩之间存在着不可分割的成因联系,主张将化学岩和 生物化学岩合并为一大类,这意见是正确的。
他生沉积物是指沉积物由沉积场所以外的来源所供给
再按成分和沉积作用方式细分 这个分类是强调沉积物是在什么地方形成
这个分类与裴蒂庄分类十分相识,但他把残余沉积:红土、铝土岩等放入自生沉 积,这类的分类方案也反映了欧美当时流行观点。
这个分类比裴蒂庄和塞利的分类又进了一步。 (1)把火山碎屑岩单独列为一大类,因为它是一种物源 (2)关于碳酸盐岩。在50年代之前都认为它是单纯的化学或生 物化学作用形成的岩石。但自从1959年福克提出异常化学岩以后, 打破了这种观点。这是碳酸盐岩研究中一个重大发展。
思考题:
试述沉积岩的分类
(陆源)
(多源)
(深部物源)
(>64mm) (64~2mm) (<2mm)
(>2mm) (2~0.05mm) (0.05~0.005mm)
2、陆源沉积岩:主要由机械搬运沉积的陆源物质 组成,包括主要由碎屑物质组成的陆源碎屑岩和主要 由粘土物质组成的泥质岩(或称粘土质岩)。前者按 结构进一步划分为砾岩(角砾岩)、砂岩、粉砂岩, 后者按成分和固结强度进一步细分。
二、苏联代表性分类
1、普斯托瓦洛夫1938年第一次在苏联提出沉积岩的分类。它的分类的立足点是 沉积分异作用,即按机械分异作用划分为:砾岩、砂岩、粉砂岩、泥岩,按化学 分异作用划分为:铝质岩、铁质岩、海绿岩、硅质岩、碳酸盐岩、盐岩等 2、什维左夫1945年的分类。它的分类以沉积作用与成分、结构为基础
原始物质成分来源
碎屑岩 按粒度 划分 1.主要由母岩风化 产物形成的沉积岩 ( 沉 按母岩风化产物 的类型和其搬运沉 按成分 积 积作用不同,再划 化学岩 划分 岩 分为两类) 2.主要由火山碎屑物质组成的沉积岩 3.主要由生物遗体组成的沉 按可燃 积岩 性划分 4.主要由宇宙物质来源组成的沉积岩
第五章
沉积岩的总分类
分类问题是自然科学中极其重要 的研究课题之一,它反映人类对 于某种事物认识的深刻程度。分 类的精确或正确与否是随着研究 程度而定,当一个能正确反映客 观事物内部联系的分类表被制定 以后,它又能进一步推动研究工 作的发展。
沉积岩石学也不例外,沉积 学分类的正确和合理与否取决于 人们对复杂的各种类型沉积岩内 在联系与规律的了解程度,也在 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沉积岩石学的 发展水平,一种统一的分类也是 进行学术交流的基础。
沉积岩的分类和主要沉积岩
沉积岩按成因及组成成分,可以分为两类,即碎屑岩类、化学岩和生物化学岩类(表4-5)。另外,还有一些在特殊条件下形成的沉积 岩,暂称之为特殊沉积岩类。 一、碎屑岩类 根据碎屑物质的来源,又分为沉积碎屑岩和火山碎屑岩两个亚类。 (一)沉积碎屑岩亚类 这一类岩石是由母岩风化和剥蚀作用的碎屑物质所形成的岩石,又称陆源碎屑岩。除小部分在原地沉积外,大部分都经过搬运、沉积 等过程。根据组成碎屑岩的碎屑颗粒大小,本类岩石又可分为: 砾岩类——碎屑直径在2mm以上。 砂岩类——碎屑直径在2—0.05mm之间。 粉砂岩类——碎屑直径在0.05—0.005mm之间。 粘土岩类——碎屑直径小于0.005mm。 上述各碎屑岩类的相应粒级,碎屑含量必须占碎屑总量的50%以上,如砾岩中大于2mm的砾石碎屑含量应占一半以上;如果其中含有 25—50%的砂,则可称为砂质砾岩;如果其中含有5—25%的砂,则可称为含砂砾岩。其余岩类命名原则,依此类推。 1.砾岩类 凡直径在2mm以上的碎屑(含量大于50%)组成的岩石都属此类。砾岩中砾的成分一般是比较坚硬的岩石碎屑。根据碎屑的 磨圆程度可分为角砾岩和砾岩两类。 (1)角砾岩 组成角砾岩的砾带有棱角,分选情况一般不好,或未经分选,多为搬运距离很近或未经搬运堆积而成。根据成因,它们可 能是由山崩重力堆积而成;由海浪冲击海岸而成;由母岩风化在原地残积而成;或者由冰川搬运的冰碛堆积而成(称冰碛岩);也可 能因断层作用而成(称断层角砾岩,碎屑多呈尖棱状)。 (2)砾岩 组成砾岩的砾多为次圆状或圆状。根据成因,砾岩可能是在海滨潮间带由海浪反复冲刷磨蚀堆积而成,分选和磨圆度都比较 好,成分比较单纯;也可能是由河流短距离搬运而成,分选和磨圆度较差,砾石成分也比较复杂。砾岩中一般少有化石,或含贝壳等 生物碎屑化石。 2.砂岩类 由2—0.05mm的碎屑(含量大于50%)胶结而成的岩石统称砂岩。砂岩的矿物成分通常以石英颗粒为主,其次为长石、白云 母、粘土矿物以及各种岩屑。根据粒级大小,砂岩可以分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