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宪法组织法
简述法的形式和效力层级
简述法的形式和效力层级法的形式是指法律创制方式和外部表现形式。
在世界历史上存在过的法律形式主要有:习惯法、宗教法、判例、规范性法律文件、国际惯例、国际条约等。
我国法的形式是制定法形式,属于规范性法律文件,具体包括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等几类。
一、法的形式法的形式,以往也被称为法的渊源,是指有权国家机关制定的各种规范性法律文件的表现形式。
当代中国形成了以成文法为主的法形式体系。
1.宪法。
宪法是全国人民大表大会经由特殊程序制定和修改的,综合性地规定国家、社会和公民生活的根本问题,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和法律效力,一切法律、法规都不得与宪法相抵触。
2.法律。
法律是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制定、修改、补充、废止的。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有权制定刑事、民事、国家机构和其他的基本法律。
全国人大常委会有权制定和修改非基本法律。
3.行政法规。
行政法规是国务院为执行法律或者出于行政管理的需要制定的规范性法律文件,是国家行政规范体系中效力最高的规范性文件。
此外,国务院可以根据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通过的特别授权决定,在某一尚未有法律规范的事项上制定行政法规,条件成熟后再进行国家立法。
4.地方性法规。
地方性法规,是指法定的地方国家权力机关依照法定的权限,在不同宪法、法律和行政法规相抵触的前提下,制定和颁布的在本行政区域范围内实施的规范性文件。
地方性法规可以为执行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也可以为解决地方性事务需要而制定。
根据《立法法》第63条的规定,地方性法规的立法主体包括两大类:一是省、自治区和直辖市人大及其常委会;二是较大市的人大及其常委会。
较大的市包括以下三种:①省、自治区的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市,简称省会(首府)城市;②经国务院批准的较大的市;③经济特区所在地的市。
5.自治法规。
自治法规是民族区域自治地方,即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人民代表大会依据自治权制定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
自治条例是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依照当地民族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特点制定的全面调整本自治地方事务的综合性规范性文件。
国家司法考试《宪法》模拟练习题(4)
国家司法考试《宪法》模拟练习题(4)1.根据《宪法》和《组织法》的规定,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
A.地方各级人大代表非经本级人大主席团许可,在大会闭会期间非经本级人大常委会许可,不受逮捕或刑事审判B.乡、民族乡、镇的人大主席、副主席不得担任国家行政机关的职务C.审计机关依照法律独立行使审计权,不受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D.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根据全国人大常委会的决定,进行国事活动【答案】B【解析】选项A错误。
《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第三十五条规定,县级以上的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非经本级人民代表大会主席团许可,在大会闭会期间,非经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许可,不受逮捕或者刑事审判。
如果因为是现行犯被拘留,执行拘留的公安机关应当立即向该级人民代表大会主席团或者常务委员会报告。
据此可知,这里不包括乡镇的人大代表。
选项B正确。
《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第十四条第二款规定,乡、民族乡、镇的人民代表大会主席、副主席不得担任国家行政机关的职务;如果担任国家行政机关的职务,必须向本级人民代表大会辞去主席、副主席的职务。
选项C错误。
《宪法》第九十一条第二款规定,审计机关在国务院总理领导下,依照法律规定独立行使审计监督权,不受其他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
《审计法》第九条规定,地方各级审计机关对本级人民政府和上一级审计机关负责并报告工作,审计业务以上级审计机关领导为主。
由此可见,审计机关是不受其他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干涉,但要受到上级审计机关及国务院总理的领导。
选项D错误。
《宪法》第八十一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接受外国使节;根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的决定,派遣和召回驻外全权代表,批准和废除同外国缔结的条约和重要协定。
因此,国家主席“派遣和召回驻外全权代表,批准和废除同外国缔结的条约和重要协定”须经全国人大常委会决定,但进行一般礼仪性的国事活动,如对外出访,则不需要经过全国人大常委会的决定。
宪法笔记
第一章宪法的概念1.宪法的概念:1,原始意义上的宪法,国家组织法2,立宪意义上的宪法,限制国家权利而保障人权3,部门法意义上的宪法,是所有调整国家与公民之间关系的规律规范的总和,即包括在一个国家法的体系中居于最高地位,具有最高法律效力的宪法,也包括具有一般法律效力的法律,即宪法性法律。
4,根本法意义上的宪法。
不仅制定了成文法典,而且成文法典在一国法的体系中居于最高地位,具有最高法律效力的宪法。
2.宪法的特征:1,宪法规定了一个国家最根本的内容2,宪法有着更为严格的制定和修改程序3,宪法具有最高法律效(表现:1,宪法是一般法律制定基础和依据2,一般法律的规定与宪法相抵触的无效)3.宪法制定与普通法律的不同1,一般要求成立一个专门机构,其职责就是起草或指定宪法,在完成任务后,即予以解散2,宪法草案的通过程序比普通法律更严格,一般要求最高立法机关的议员或代表的特定多数4.宪法修改与普通法律不同1,只有宪法规定的有限特定主体才可提出修改宪法的有效议案2,修改宪法的程序比普通法律更为严格3,有些国家明确规定宪法的某些内容不得修改或在宪法通过以后的一定时间内不得修改宪法的最高法律地位是指在一个国家之内,相对于所有社会主体的行为,宪法的效力是最高的。
宪法调整的主要对象是国家权力,而国家权力运行的方式主要有两种,包括依据宪法制定法律和依据宪法作出具体的宪法行为。
国家权力运行最基本的方式是制定法律。
5.宪法的本质特征宪法是一国中各种政治力量对比关系的全面,集中的体现。
政治力量对比关系首要的是阶级力量对比关系。
宪法反映阶级关系对比关系,表现在:1,宪法是阶级斗争的产物2,宪法规定了社会各阶级在国家中的地位及相互关系3,宪法随着阶级力量对比关系的变化而变化(主要表现为1,当阶级力量发生根本性的变化,即同志关系发生根本性变化,发生宪法阶级性质的转换2,当阶级力量对比关系总体框架相同而具体的对比关系存在量的差异时,宪法的具体内容也有所变化(同一国家+不同国家))6.成文宪法:由一个或者几个规定国家根本制度和根本任务的宪法性法律文件所构成的宪法典不成文宪法:由书面形式的宪法性法律文件,宪法判例,和非书面形式的宪法惯例等构成的宪法。
宪法复习提纲
宪法复习提纲名词解释:宪法:(1)原始意义上的宪法:是指国家组织法。
(2)立宪主义意义上的宪法:又称为实质意义上的宪法,它是指一个国(3)家存在的通过限制国家权力、以保障人权的法。
部门法意义上的宪法:它是所有调整国家与公民之间关系的规律规范的总和,既包括在一个国家的法的体系中居于最高地位、具有最高法律效力的宪法,也包括了具有一般法律效力的法律,即宪法性法律。
(4)根本法意义上的宪法:是指不仅制定了成文法典,而且成文法典在一国的法的体系中居于最高地位、具有最高法律效力的宪法。
宪法规范:是指调整宪法关系并具有最高法律效力的各种规范的总和。
宪法制定:是指宪法制定主体依照一定的程序并通过立宪机关创制宪法的活动。
国家的性质(国体):国家阶级本质国家的结构形式:它指的是特定国家的统治阶级根据什么原则,采取何种形式来处理国家内部的组成以及调整国家整体与组成部分之间的相互关系国籍:国籍是指一个人属于某个国家的一种法律上的身份。
宪法结构:是指单一宪法文件的成文宪法(成典宪法)在内容上的体系和安排言论、结社:结社自由是公民为一定宗旨,依照法定程序组织或者参加具有持续性的社会团体的自由。
宪法解释:是指宪法解释机关根据宪法的基本精神和基本原则对宪法规定的含义、界限及其相互关系所作的具有法律效力的说明。
违宪审查:指由特定国家机关依据特定的程序和方式对宪法行为是否符合宪法进行审查并作出处理的制度。
选举制度:指关于选举国家代表机关代表与国家公职人员的原则、程序与具体方法的各项制度的总称。
通常选举制度的概念可分为广义与狭义两种。
人民代表大会:国家最高政权机关和最高权力机关!基层群众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是我国宪法规定和保障的政治制度之一宪法概念的理解(四个方面):(一)宪法规定了一个国家最根本性的内容(二)宪法有着更为严格的制定和修改程序(三)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宪法传统的分类:1.成文宪法与不成文宪法2.刚性宪法与柔性宪法3.钦定宪法、民定宪法和协定宪法选举制度的基本原则:一、选举权的普遍性原则我国宪法和选举法规定,除依照法律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外,凡年满18周岁的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家庭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财产状况、居住期限,都有选举权与被选举权。
当代中国政治制度考试大纲正式版1
什么是宪法?宪法是一种组织法,组织国家和政府、建立政府与人民之间的关系,规定公民的权利与义务,是从内容到形式都临驾于其他任何法律上的国家根本法。
怎样理解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1)宪法是宪法是国家的组织法,它规定了国家的根本制度和国家生活的基本原则;(2)宪法是国家立法活动的法律基础,具有最高的法律效(3)制定和修改宪法需遵循严格的程序和满足特定的条件宪法的基本原则(1)人民主权原则(2)人权保障原则(3)法治原则(4)分权制衡与民主集中的原则共同纲领、五四宪法、八二宪法的含义?共同纲领:1949年9月29制定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临时宪法。
五四宪法:1954年9月20日制定宪法同理可得:“八二宪法”即1982年制定的宪法,注意是制定,而不是修订,我们当前使用的便是八二宪法,经过了四次修订。
中国共产党在中国政治和社会生活中处于什么样的地位?中国共产党对国家社会生活有领导权,且是唯一的。
为什么说中国共产党是在中国居于领导地位的执政党?1、是由党的性质和地位决定的2、来源于中国共产党的战斗性和组织能力3、是中国人民的历史选择4、是人民革命和建设胜利的根本保证5、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中国共产党的组织原则是什么?民主集中制:民主集中制在高度民主的基础上实行高度集中的制度。
是无产阶级政党、社会主义国家机关和人民团体的根本的组织原则。
它规定了领导和群众、上级和下级、部分和整体、组织和个人的正确关系,是胜利推进革命和建设事业的重要保证。
无产阶级政党和社会主义国家机构的根本组织原则和领导制度,它的基本含义是民主基础上的集中和集中指导下的民主相结合。
在民主集中制中,民主与集中是辩证统一的关系,民主是集中的前提和基础,集中是民主的指导和结果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基本内容是什么?一、政治领导政治原则的领导政治方向的领导重大决策的领导二、思想领导四个坚持三、组织领导干部作用四、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最基本表现1、中共中央制定一个时期的总方针、总路线或某一方面的方针、政策。
宪法第一章总结
宪法第一章总结宪法是国家的根本之法,以下是店铺为你整理的宪法第一章总结,希望大家喜欢!宪法第一章总结(一)第一节宪法概述宪法是集中体现统治阶级意志和利益,规定国家的根本制度,确定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具有最高法律效力的国家根本大法。
宪法是资产阶级革命的产物。
世界上最早出现的宪法是英国宪法。
世界上第一部成文宪法,是1787年的美国宪法。
欧洲大陆第一部成文宪法是1791年的法国宪法。
我国先后颁布过四部正式成文宪法,分别是:1954年宪法,1975年宪法,1978年宪法和现的1982年宪法。
第二节国家性质(国体)国家性质、即国体,是指国家的阶级本质,反映社会各阶级在国家中所处的地位。
一般地说,在经济上处于统治或领导阶级的地位,掌握着国家的权力。
人民民主专政是我国的国体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
工人阶级对国家的领导是人民民主专政的根本标志,也是无产阶级专政的核心。
人民民主专政的职能有:保障人民民主和对敌人专政、组织经济和文化建设、抵抗外来侵略,保卫国家主权的独立和安全。
人民民主专政的特征:1、我国的人民民主专政实质上就是无产阶级专政2、人民民主专政是对人民民主与敌人专政的结合第四节我国的经济制度我国的经济形式主要有:全民所有制经济;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制经济;劳动者个体经济;私营经济;中外合资、合作经营企业和外商独资企业。
公有制是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
社会主义公有制,即全民所有制和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制。
全民所有制是国民经济的支柱,在我国多种经济形式中居于主导地位。
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制经济特点:自愿组合、自负盈亏、民主管理宪法第一章总结(二)第一节宪法的概念一、宪法的含义:注意中外古代都有“宪法”这个词,但与近现代宪法涵义有根本的不同。
古代西方的“宪法”往往侧重于组织法方面的内容。
部分学者的重要评价:“宪法就是一张写着人民权利的纸。
”——列宁。
“凡权利无保障和分权未确立的社会就没有宪法。
”——1789年法国《人权宣言》。
一级建造师《法规》知识点汇总
2018 一级建造师《工程法规》知识点大全2018年一级建造师历年真题、模拟题尽收其中,全部由业界权威名师精心解析,精细化试题分析,完美解析一网打尽。
2018年一级建造师考试报名时间预计6月陆续开始,考试时间9月15-16日,参加2018年一级建造师考试的考生要提前开始准备。
小编特为大家整理了2018 一级建造师《工程法规》知识点大全,包含建设工程法律体系、建设工程法人制度、建设工程代理制度、建设工程物权制度、建设工程债权制度、建设工程担保制度、建设工程保险制度、建设工程法律责任制度、建设工程施工许可制度、施工企业从业资格制度、建造师注册执业制度、建设工程招标投标制度、建设工程承包制度、劳动合同及劳动关系制度、相关合同、施工现场环境保护制度、施工文物保护制度、建设工程安全生产法律制度、施工安全生产责任和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制度、施工现场安全防护制度、施工安全事故的应急救援与调查处理、建设工程质量法律制度、施工单位的质量责任和义务、建设工程竣工验收制度、解决建设工程纠纷法律制度、民事诉讼制度、仲裁制度,赶紧来学尔森看一看,希望可以帮助各位考生更好的复习报考。
更多一级建造师报名条件、一级建造师备考指导等信息请持续关注学尔森官网一级建造师频道。
1Z301010建设工程法律体系1.法律体系:宪法(组织法、国籍法、选举法、区域自治法),行政法(行政处罚法、行政复议法、行政许可法、环境影响评价法、建筑法),民法商法(公司法、招标投标法、合同法、民法通则、物权法、侵权责任法),经济法(标准化法、节约能源法、反垄断法、政府采购法),社会法(劳动法、劳动合同法、安全生产法、矿山安全法)。
2.法的形式:宪法—全国人大。
法律--全国人大及常委会--**法。
行政法规—国务院--**条例。
地方性法规—地方人大及常委会--**地方**条例。
部门规章—国务院各部委—办法、规定。
3.立法法(新变):只能由全国人大及常委会制定的法律规定的包括:对公民政治权利的剥夺、限制人身自由的强制措施和处罚;税种的设立、税率的确定和税收征收管理等税收基本制度。
宪法相关法
宪法相关法—组织法,选举法,国籍法,自治法民法商法—民法通则,合同法,物权法,侵权责任法,公司法,招标投标法行政法—行政处罚,行政复议,行政许可,环境影响评价,房地产管,规划,建筑经济法—统计,土地管理,标准化,税收征收管理,预算,审计,节约能源,采购,反垄断社会法—残疾人保障,矿山安全,劳动法,职业病防治,安全生产,劳动合同非诉讼程序法——仲裁法法的形式——7种,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法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部门规章,地方规章,国际公约。
我国,习惯法、宗教法、判例不是法的形式。
法的形式有4层含义:1制定机关的性质级别,2外部表现形式3效力等级4地域效力。
宪法-全国人大,法律-全国人大及人大常委会。
分基本法律(全国人大,普遍性)和一般法律(人大常委会,具体)。
行政法规-国务院。
××条例,地方法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1省人大及常委会,2自治州、县、较大的市人大及常委会的条例均报省级批。
部门规章—各部委。
------地方规章-省政府高于较大市政府。
建设法律和建设行政法规构成建设法主体。
建设民事商事关系主要财产关系。
保障措施具有补偿性和财产性。
法人分企业法人(应工商登记)和非企业法人(行政、事业、社团)。
有独立经费机关成立日就有资格。
事业、团体需办理登记应核准后具有;不需要的,成立日就有。
建设单位指挥部无法人资格。
法人在建设工程中作用:基本主体;确立了国有企业所有权、经营权的分离。
代理特征:1权限范围内,2以被代理人名义,3行为是具有法律意义的行为,4法律后果属于被代理人。
若仅仅传达当事人的意思,则不叫代理。
代理人请客,也不叫代理。
委托授权不明的被代理人承担,代理人负连带。
代理各方均有权取消委托,不需对方同意。
转托代理应取得被代理人同意。
紧急情况下,除外。
代理人为被代理人选任其他人进行代理,称复代理。
其他人为复代理人。
表见代理的特殊要件:1存在使相对人相信的理由,2须本人有过失,3须相对人为善意(主观要件)。
宪法相关法中四项组织法
宪法相关法中四项组织法
宪法规定了国家的根本制度、根本任务和国体、政体以及公民基本权利义务等重大问题。
宪法相关法,一般是指直接保障宪法上述规定实施和国家政权运作等方面的法律规范的总和,调整国家机关之间、国家与公民之间的法律关系,在维护国家主权,保证国家政权的运作,保障人民的当家作主权利,促进民主政治和法治建设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宪法相关法方面的法律主要包括:一是国家机构的产生、组织、职权和基本工作制度方面的法律。
二是有关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方面的法律。
三是有关特别行政区方面的制度。
四是有关维护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国家标志等方面的法律。
五是有关保障公民基本政治权利方面的法律。
(摘自李飞:《立法法与全国人大常委会的立法工作》,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专门委员会组成人员履职学习讲稿)。
国家机构组织法
二、国家机构组织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组织法(1982年12月10日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通过1982年12月10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公布施行)第一章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会议第一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会议,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有关规定召集。
每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本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选举完成后的两个月内由上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召集。
第二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应当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会议举行1个月以前,将开会日期和建议大会讨论的主要事项通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临时召集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会议不适用前款的规定。
第三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选出后,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代表资格审查委员会进行审查。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根据代表资格审查委员会提出的报告,确认代表的资格或者确定个别代表的当选无效,在每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前公布代表名单。
对补选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依照前款规定进行代表资格审查。
第四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按照选举单位组成代表团。
各代表团分别推选代表团团长、副团长。
代理团在每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会议举行前,讨论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提出的关于会议的准备事项;在会议期间,对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各项议案进行审议,并可以由代表团团长或者由代表团推派的代表,在主席团会议上或者大会全体会议上,代表代表团对审议的议案发表意见。
第五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每次会议举行预备会议,选举本次会议的主席团和秘书长,通过本次会议的议程和其他准备事项的决定。
预备会议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主持。
每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的预备会议,由上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主持。
第六条主席团主持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会议。
主席团互推若干人轮流担任会议的执行主席。
主席团推选常务主席若干人,召集并主持主席团会议。
第七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会议设立秘书处,在秘书长领导下工作。
我国的宪法法律主要有哪些
我国的宪法法律主要有哪些我国的宪法在实践的过程当中都是通过其他众多的部门法进行的,而一系列的宪法性法律本身就是为了能够保证我国的最高法宪法的基本尊严,同时,行政制度的民主化也和宪法性法律约束的这些内容是有关系的。
接下来小编要介绍的正是,我国的宪法法律主要就是包括国旗法,选举法以及国务院组织法等。
我国的宪法在实践的过程当中都是通过其他众多的部门法进行的,而一系列的宪法性法律本身就是为了能够保证我国的最高法宪法的基本尊严,同时,行政制度的民主化也和宪法性法律约束的这些内容是有关系的。
接下来小编要介绍的正是,我国的宪法法律主要就是包括国旗法,选举法以及国务院组织法等。
一、我国的宪法法律主要有哪些?在中国宪法性法律有《中华人民共和国选举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集会游行示威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组织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澳门特别行政区基本法》等。
宪法性法律有三个特点:它是由国家立法机关制定的法律文件,不同于宪法惯例;它规定的内容是国家根本问题,但不是根本问题的全部,只是某一个或某一方面的根本问题;最后,它的法律效力低于宪法,其制定程序与宪法以外的其它法律相同,没有特别要求。
在我国,选举法、国旗法、集会游行示威法、民族区域自治法、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等等都是宪法性法律。
二、宪法性法律效力体现在哪些方面?如果我们把所有法律都看作是对宪法的具体化,因而也就都是对宪法的实施,那么,宪法性法律无疑是这种宪法实施的一部分,而且以它与宪法的密切关系来看,它们是其中很重要的一部分。
因此,宪法性法律通过对宪法有关规定的具体化、程序化,起到了保障宪法实施的作用,这种作用主要表现在:1、确立宪法地位首先,宪法性法律有助于确立宪法的地位,进而规范整个国家法律体系。
宪法需要被众多部门法细化,同时也要防范这些部门法对宪法的歪曲和异化,这样才能保持法律体系的统一和谐。
宪法答案
第一章.1.为什么说宪法是国家根本法?①宪法规定了一个国家最根本性的内容。
②宪法有着更为严格的制定和修改程序③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2.简述宪法与宪政的关系。
第一,宪法是一国宪政运动的结果,又是一国宪政的规范形式和依据。
第二,宪政是宪法的实施。
3.我国宪法的结构是怎样的?宪法序言宪法正文,主要包括总纲,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国家机构,国家象征。
4.我国宪法性法律(或宪法相关法)主要包括哪些内容?法典,宪法修正案,宪法解释,立法法,组织法,选举法5.我国宪法基本原则有哪些?人民主权原则基本人权原则法治原则权利制约原则或民主集中制原则6.宪法修改的方式有哪些?全面修改部分修改无形修改7.美国宪法的修改程序是怎样的?①.宪法修正案须由国会两院各以2/3以上的议员(出席议会的议员总数)通过,并交3/4州议会批准。
②.宪法修正案须由国会两院各以2/3以上的议员(出席议会的议员总数)通过,并交3/4州制宪会议批准。
③.由2/3州议会申请提出修正案,国会应即召集修宪大会讨论该修正案,通过后提交经3/4州议会批准。
④.由2/3州议会申请提出修正案,国会应即召集修宪大会讨论该修正案,通过后提交经3/4州制宪会议批准。
8.宪法解释的方法有哪些?①.语法解释, ②限制解释, ③扩充解释.9. 违宪审查与相关概念之间是什么关系。
相关概念,宪法保障,宪法监督,司法审查,宪法诉讼.相互关系:①宪法保障是保障宪法实施的制度,它包括一切保障宪法实施的措施;而违宪审查制度只是宪法保障制度的一个方面.②在制度形态和严格意义上,宪法监督和违宪审查的含义相同③宪法诉讼是违宪审查的一种具体审查方式④司法审查包括违宪审查.论述题:•如何理解宪法是各种政治对比关系的集中反映?从人民主权原则出发,人民是宪法的制定权主体,在人民中,又包含着不同的阶级,阶层,集团和群体,这些不同的阶级,阶层,集团和群体又都具有特定的经济利益和政治利益.所以,宪法反映了一国当时的各种政治力量对比关系.而政治力量对比首要关系是阶级力量对比关系.宪法反映几节力量对比关系,表现在如下三个方面.①宪法是阶级斗争的产物,宪法总是由在阶级斗争中取得胜利,从而掌握国家政权的阶级制定的,总是对阶级斗争的总结.②宪法规定了社会各阶级在国家中的地位及相互关系。
宪法
一、法学意义上的宪法含义1、原始意义上的宪法—国家组织法2、立宪主义意义上的宪法—限制国家权力,保障人权3、部门法意义上的宪法---主要调整国家与公民这一社会关系4、根本法意义上的宪法---制定了成文法典,成文法典在一国法的体系中居于最高地位,具有最高法律效力。
二、宪法的法律地位宪法具有法的共性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这是宪法的特有属性和主要特征1、宪法规定的内容与普通法律规定的内容不同---规定了一个国家最根本性的内容2、在法律效力上与普通法律不同---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1)宪法是制定普通法律的依据和基础(2)普通法律不得同宪法相抵触(3)宪法是一切组织或者个人根本的活动准则3、在制定、修改的程序上与普通法律不同---宪法有着更为严格的制定修改程序三、宪法的分类(传统分类)1、成文宪法和不成文宪法---是否具有统一的法典形式2、刚性宪法和柔性宪法---宪法的法律效力与宪法的制定修改程序3、钦定宪法,民定宪法,协定宪法---制定主体钦定宪法是指由君主自上而下地制定并颁布实施的宪法。
(1814年法国国王路易十八颁布的宪法,1889年日本明治天皇颁布的大日本帝国宪法,《钦定宪法大纲》)民定宪法是指由民选议会、制宪会议或公民投票表决制定的宪法。
(法国1791年宪法)协定宪法是指由君主和人民或民选议会进行协商共同制定的宪法。
(1215年英国国王与贵族妥协签订的《自由大宪章》,1688英国的《权利法案》,法国1830年宪法)四、宪法与宪政宪政就是指以民主事实为政治内容的宪法的实施。
宪政的基本前提是制宪。
在实行宪政的国家,都制定了作为国家根本法的宪法。
或是如英国制定了一系列宪法性文件。
1、宪政是以民主政治为前提,基础、内容。
但是有了民主政治不一定就有了宪政。
民主的界限:法治与人权。
民主不同于宪政,民主政治并不必然意味着宪政Q1:宪政与民主政治的关系?(1)宪政是专制的天敌,而民主则不是,由民主理论所产生的政府也存在着专制的可能性,即所谓的多数人的暴政。
宪法、组织法试卷答案
【宪法、组织法】
一、多项选择题
1、国家举办各种学校,普及初等义务教育,发展( )
2、下列哪些权利是公民享有的监督权?()
A、罢免权
B、集会、游行、示威自由
3、下列属于国家立法机关的是()
B、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代表大会
D、全国人大法律委员会
4、根据我国《立法法》的规定,下列哪些主体既可以向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也可以向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提出法律案?( )
D、三十名以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联名
5、中央军事委员会的组成人员包括()
D、秘书长
6、依照我国宪法规定,()可以依法属于集体所有的自然资源。
C、矿藏
D、水流
7、人民法院依照法律规定独立行使审判权,不受()
A、行政机关的干涉
B、法律监督机关的干涉
C、权力机关的干涉
8、自治州、自治县制定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须报()
B、国务院批准后生效
C、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后生效 9、公民在( )的情况下,有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质帮助的权利。
C、残疾
10、在我国,下列国策中的( )有宪法依据。
11、我国公民有哪些权利,同时也是义务( )
C、监督权
D、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12、宪法规定,连续任职不得超过两届的国务院组成人员为( )
C、秘书长
13、人民法院审理案件,一律公开进行,但是()
D、重大案件除外
14、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候选人的当选条件是( )
A、获得选区全体选民的过半数选票
B、获得选举单位参加选举的代表过半数选票
15、现行选举法规定,由选民直接选举人大代表组成的地方国家权力机关有()
A、省辖市人大
B、不设区的市、市辖区人大。
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组织法(2021年修正)
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组织法(2021年修正)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公布日期】2021.03.11•【文号】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七十三号•【施行日期】2021.03.12•【效力等级】法律•【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人大机关正文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组织法(1982年12月10日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通过1982年12月10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公告公布施行根据2021年3月11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组织法〉的决定》修正)目录第一章总则第二章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会议第三章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四章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各委员会第五章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健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的组织和工作制度,保障和规范其行使职权,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保证人民当家作主,根据宪法,制定本法。
第二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其常设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第三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行使职权。
第四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由民主选举产生,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坚持全过程民主,始终同人民保持密切联系,倾听人民的意见和建议,体现人民意志,保障人民权益。
第五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行使国家立法权,决定重大事项,监督宪法和法律的实施,维护社会主义法制的统一、尊严、权威,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第六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实行民主集中制原则,充分发扬民主,集体行使职权。
第七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积极开展对外交往,加强同各国议会、国际和地区议会组织的交流与合作。
(人大)宪法、选举法、组织法、代表法辅导材料
(人大)宪法、选举法、组织法、代表法辅导材料认真学习宪法增强宪政意识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是保持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长治久安的法律基础,是中国共产党执政兴国、团结带领全国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法制保证。
一、现行宪法是新的历史时期党领导全国人民治国安邦的总章程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55年来,先后制定了四部宪法,即1954年宪法、1975年宪法、1978年宪法和1982年宪法。
现行宪法是1982年12月4日由五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通过的。
从形式上看,这部宪法是对一九七八年宪法的修改,实际上则不然,它不是以一九七八年宪法为基础的,而是以一九五四年宪法为基础,重新制定的新宪法。
二十多年来,先后四次对部分内容作了修改,通过了四个宪法修正案,共31条。
总的来看,现行宪法既反映了我国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和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又反映了全党全国人民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根本问题认识的深化,从而使宪法更加完善,成为体现时代特征、符合国情、与时俱进的宪法,对于保证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顺利进行,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推进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进程,发挥了并将继续发挥巨大作用。
(一)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立国基石),也是现行宪法体现的原则性。
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既是我们党的主张,又是全国人民的共同意愿,也是现行宪法包括四个宪法修正案能够立得好、站得住的四根支柱。
四项基本原则是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前进的共同的政治基础,又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顺利进行的根本保证。
特别是通过第三次和第四次对宪法部分内容进行修改或者补充,先后确定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国家政治和社会生活中的指导地位,实现国家指导思想的两次与时俱进,对于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四项基本原则怎样写入宪法?当年在起草现行宪法的过程中,曾经有过两个方案:一是直接写入宪法条文,二是在宪法序言中阐述。
宪法学名词解释大全
名词解释(宪法)1.宪法原始意义上的宪法是国家组织法立宪主义意义上的宪法既包括在一个国家的法的体系中居于最高地位、具有最高法律效力的宪法,也包括虽然制定了成文法典宪法,但宪法在一个国家的法的体系中并不居于最高地位、也不具有最高法律效力的法部门意义上的宪法是所有调整国家与公民之间关系、以及调整国家机关之间的规律规范的总和。
根本意义上的宪法,是指不仅制定了成文法典,而且成文法典在一国的法的体系中居于最高地位、具有最高法律效力的宪法。
2.成文宪法与不成文宪法成文宪法,是指由一个或几个规定国家根本制度和根本任务的宪法性法律文件所构成的宪法典。
不成文宪法,是指由书面形式的宪法性法律文件、宪法判例,和非书面形式的宪法惯例等构成的宪法。
3.刚性宪法与柔性宪法刚性宪法,是指制定和修改的程序比普通法严格,具有最高法律效力的宪法。
柔性宪法,是指在制定和修改的程序、法律效力上与普通法律完全相同的宪法。
4.钦定宪法、民定宪法和协定宪法钦定宪法,是指由君主自上而下的制定并颁布实施的宪法。
民定宪法,是指由民选议会、制宪会议或公民投票表决制定的宪法。
协定宪法,是指由君主与人民或民选议会进行协商共同制定的宪法。
5.近代宪法和现代宪法近代宪法,是指近代自由资本主义时期实行的宪法。
现代宪法,是指20世纪初以来包括资本主义国家和社会主义国家的宪法,主要标志是1918年作为社会主义类型宪法的《俄罗斯社会主义联邦苏维埃共和国宪法》(世界上第一部社会主义宪法)6.平时宪法和战时宪法平时宪法,是指正常时期或者和平时期适用的宪法。
战时宪法,是指国家处于非常时期或者战争时期适用的宪法。
7.君主宪法和共和宪法君主宪法,是指规定由君主独揽国家统治权的宪法。
(钦定宪法一般为君主宪法)共和宪法,是指规定由民选的国家机关掌握国家权力的宪法。
8.规范宪法、名义宪法和语义宪法。
规范宪法,是指宪法上的各种规范支配着政治过程,权力过程适应和服从宪法规范的宪法。
名义宪法,是指宪法规范指是作为法的形式起作用,政治过程则不受宪法规范的制约即缺乏现实适应性的宪法。
一级建造师建设工程法规及相关知识点总结大全
【问题思考】
1、《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实施条例》《工程建设国家标准管理办法》三部规范性文件按照法律体系和法的形式分别应该如何划分
低于法律、行政法规;立法依据:为执行法律法规;地方事务需要
限制人身自由、吊销企业营业执照以外的行政处罚
5部门(部委)规章
国务院组成部委、直属机构(具有行政主体资格的部门)
《工程建设项目施工招标投标办法》《建筑业企业资质管理规定》;《XX行业XX规定/决定/办法》
低于法律、法规
细化上位法规定的行政处罚,设立警告、罚款的行政处罚
2民法商法
民法是调整平等主体之间人身关系、财产关系的规范;商法是调整市场经济中商主体、商行为的规范
《民法通则》《合同法》《侵权责任法》《物权法》《公司法》《招标投标法》等
3行政法
调整国家机关在行政管理活动中与相对人、监督主体之间的各种关系的规范
《行政许可法》《行政处罚法》《行政复议法》《建筑法》《环评法》《城乡规划法》《城市房地产管理法》
包括四层含义:○1立法机关性质和级别○2法律规范外部表现形式○3效力等级○4地域效力.实质是法的效力等级问题——位高、权重、法力高
世界范围内历史上存在过的法律形式主要有:习惯法、宗教法、判例、规范性法律文件(制定法)、国际惯例、国际条约等。我国法的形式是制定法。
我国法的形式(1012P3-5)
法的
形式
是其活动的物质基础,应与其经营范围或目的适应
3有自己的名称、组织机构和场所
其中场所是确定管辖权的重要依据
根据宪法和组织法规定
根据宪法和组织法规定根据宪法和组织法规定,组织应该保障公民的基本权利,促进公民的参与、合法权益的保护,维护组织内的秩序与公平。
本文将从宪法和组织法的基本法规定展开,探讨保障公民权益和维护组织秩序的重要性以及相应的具体措施。
首先,根据宪法,每个公民都有言论、出版、自由集会等基本权利。
这意味着组织应该为公民提供充分的表达自己想法和意见的自由空间。
组织在制定内部规章制度时,应该尊重公民的言论自由,不得将公民的言论权当作是权利的侵犯,并避免对公民的自由进行任何限制。
其次,组织还应当保障公民享有平等的机会和待遇。
根据组织法规定,组织应当根据公平原则进行内部选拔和调配,避免任何形式的歧视。
组织应建立公正、透明、竞争的任用制度,不得将职位出售或搞权力任人唯亲。
组织还应通过建立公平的薪酬制度,保障公民在组织内享有同等的待遇。
另外,组织还应当保护公民的个人隐私。
根据宪法规定,公民的通信自由受法律保护,组织不得非法干涉公民的通信活动。
为了保护公民的个人隐私,组织在处理公民的个人信息时应严格遵循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不得滥用、泄露或非法转移公民的个人信息,保护公民免受信息泄露和滥用的侵害。
此外,组织还应加强内部监督和法制建设,维护组织内的秩序与公平。
组织应建立健全的内部管理体系,确保规章制度的公正执行,并依法处理违法违纪行为。
组织还应积极培养公民的法制意识和遵法意识,加强组织内的法制教育和宣传,使公民明白自己的权益和义务,共同维护组织的稳定和发展。
总之,根据宪法和组织法的规定,组织应当保障公民的基本权利,促进公民的参与、合法权益的保护,维护组织内的秩序与公平。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组织应尊重公民的言论自由,保障公民的平等机会和待遇,保护公民的个人隐私,加强内部监督和法制建设。
只有在这样的保障和措施下,组织才能够稳定和长久地发展,同时也能够满足公民的合法需求和权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安徽省行政执法人员资格认证培训
学习参考题
一、宪法、组织法
(一)单项选择题
1.2014年11月1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通过了关于设立国家宪法日的决定,该决定将国家宪法日确定为()。
A.10月4日
B.10月10日
C.12月4日
D.12月10日
2.现行宪法正式通过并公布实施的时间是()。
A.1982年3月4日B.1982年4月4日
C.1982年12月4日D.1982年12月14日
3.将“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写入宪法的是()。
A.1988年宪法修正案
B.1993年宪法修正案
C.1999年宪法修正案
D.2004年宪法修正案
4.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
A.人民代表大会
B.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C.社会主义制度
D.民主集中制
5.在我国,公民一词的含义是指()。
A.出生在我国的人
B.具有我国国籍的人
C.享有政治权利的人
D.年满18周岁具有我国国籍的人
6.住宅不受侵犯属于我国公民的()。
A.政治自由权利
B.人身自由权利
C.文化教育权利
D.社会经济权利
7.张村与李村毗邻,李村的用水取自流经张村的小河,多年来两村经常因用水问题发生冲突。
2015年春,为根本解决问题,县政府决定将这条小河的水流交给乡水管站统一调配。
张村人认为;小河历史上就属于张村所有,县政府无权将这条河的水流交乡水管站统一调配,遂将县政府告上法院。
根据现行宪法和法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张村告得有理,因为水流属于村民集体所有,政府无权收归国有
B.张村告得有理,因为这条小河的河床属于张村集体所有,这条小河里的水流当然也属于张村村民集体支配
C.县政府的决定合法,因为水流属于国家所有,政府当然有权调配河水的供应
D.县政府的决定合法,因为水流虽然属于张村所有,但李村人也应享有用水的权利,政府可以将水流供应统一调配
8.我国现行宪法规定,宅基地和自留地、自留山属于()。
A.国家所有
B.集体所有
C.农户私有
D.村民共用
9.在我国,制定基本法律的职权属于()。
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B.全国人大常委会
C.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
D.全国人大法律委员会
10.下列各级人民政府中,经上一级人民政府批准,可以设立街道办事处作为其派出机关的是()。
A.重庆市人民政府
B.合肥市庐阳区人民政府
C.武汉市人民政府
D.天津市静海镇人民政府
11.在我国,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指的是()。
A.村民委员会和居民委员会
B.乡、镇政权
C.派出所
D.街道办事处
12.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定的地方性法规,须报全国人大常委会和国务院进行的程序是()。
A.批准
B.审查
C.备案
D.同意
13.一切国家机关和武装力量、各政党和各社会团体、各企业事业组织,都必须以()为根本的活动准则。
A.宪法和法律
B.党章
C.章程
D.法规
14.某地法院在审理案件过程中发现,该省人民代表大会所制定的地方性法规规定与国家某部委制定的规章规定不一致,不能确定如何适用。
在此情形下,根据我国《宪法》和《立法法》,下列哪种处理办法是正确的?()
A、由国务院决定在该地方适用部门规章
B、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决定在该地方是适用地方性法规还是适用部门规章
C、由最高人民法院通过司法解释加以决定
D、由国务院决定在该地方适用地方性法规,或者由国务院提请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裁决在该地方适用部门规章
15.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议事原则是()
A、民主协商
B、协商一致
C、合议制
D、少数服从多数
(二)多项选择题
1.根据现行宪法规定,我国监督宪法实施的机关有()。
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B.全国人大常委会
C.最高人民法院
D.最高人民检察院
2.我国宪法规定,国务院对各部、委发布的不适当命令、指示和规章有权()。
A.改变
B.撤销
C.修改
D.发回重议
3.根据地方组织法规定,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所属各工作部门的不适当的命令、指示和下级人民政不适当的决定、命令有权()。
A.改变
B.撤销
C.修改
D.发回重议
4.根据现行宪法的规定,只能属于国家所有的是()。
A.矿藏
B.水流
C.城市的土地
D.农村和城市郊区的土地
5.我国宪法规定,任何组织或者个人对土地不得()。
A.侵占
B.买卖
C.出租
D.非法转让
6.我国公民的人身自由权包括()。
A.公民的人身自由不受侵犯
B.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
C.公民的住宅不受侵犯
D.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保护
7.根据我国立法法,下列关于法律法规效力等级的选项,正确的有()。
A.法律的效力高于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规章
B.行政法规的效力高于地方性法规、规章
C.地方性法规的效力高于本级和下级地方政府规章
D.部门规章的效力高于地方政府规章的效力
8.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的违法失职行为,有向有关国家机关提出()的权利。
A.申诉
B.上诉
C.控告
D.检举
9.我国宪法规定,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不得损害()。
A.国家的利益
B.集体的利益
C.社会的利益
D.其他公民的合法自由和权利
10.宪法规定,人民法院依照法律规定独立行使审判权,不受()的干涉。
A.行政机关
B.法律监督机关
C.权力机关
D.社会团体和个人
(三)判断题
1.农村的宅基地、自留地和自留山归公民个人所有。
2.检察院的上下级之间是监督关系。
3.乡政府与村民委员会是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
4.在我国,公民的范围要比人民的范围广泛得多。
5.国务院即中央人民政府,是我国的最高国家权力机关。
6.全国人大常委会是我国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
关。
7.根据我国宪法的规定,宪法解释由全国人大法律委员会负责。
8.安徽省合肥市蜀山区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是由选民直
接选举产生的。
9.部门规章之间、部门规章与地方政府规章之间具有同等效力,在各自的权限范围内施行。
10.社会主义法制的基本要求是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