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讲行政法
《行政法》课程笔记
《行政法》课程笔记第一章:行政法绪论一、行政、公共行政与行政法1. 行政的定义:行政是指国家机关(主要是行政机关)为了实现国家目标和公共利益,对社会公共事务进行组织、管理、指导和监督的活动。
行政活动具有以下特点:- 目的性:行政活动旨在实现国家目标和公共利益。
- 权力性:行政活动依靠国家行政权力进行。
- 普遍性:行政活动涉及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 程序性:行政活动需要遵循一定的程序。
2. 公共行政的概念:公共行政是指国家行政机关和非政府公共组织为了满足社会公共需求,运用公共权力和资源,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的活动。
公共行政的特点包括:- 公共性:服务于公共利益,而非私人利益。
- 权威性:公共行政活动具有法律赋予的权威性。
- 服务性:公共行政的核心在于提供公共服务。
- 效率性:公共行政追求行政效率和效果的最优化。
3. 行政法的基本范畴:行政法是调整国家行政机关在行使职权过程中所发生的各种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其基本范畴包括:- 行政组织法:规定行政机关的设立、职权、组织、编制、活动原则等。
- 行政行为法:规定行政机关实施具体行政行为的条件、程序、效力等。
- 行政监督法:规定对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行使职权的监督、制约和责任制度。
- 行政救济法:规定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在合法权益受到行政机关侵犯时,寻求法律救济的途径和方式。
二、行政法的概念、渊源、类型、特征1. 行政法的概念:行政法是调整国家行政机关在行使职权过程中所发生的各种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它旨在规范行政权力的运行,保障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
2. 行政法的渊源:- 宪法: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是行政法的基础。
- 法律: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制定的法律,是行政法的重要渊源。
- 行政法规:国务院制定的行政法规,具有普遍约束力。
- 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单行条例:地方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制定的地方性法规,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定的自治条例、单行条例。
行政法(PPT)
(3)确定法的效力等级的原则 ①宪法至上原则。 ②等差顺序原则 。在遵从宪法至上原则的前提下,宪法高 于法律,法律高于法规,行政法规高于地方性法规,地方 性法规高于地方性行政规章。至于出自同一渊源、同等渊 源或同一层次的法律,不适用这一原则。在我国,部门规 章、部门规章与地方政府规章之间具有同等效力,在各自 的权限范围内施行。如果下位法违反上位法规定的,依法 律规定的权限予以改变或者撤销。 ③特别法优先原则。 ④后法优于前法原则。 ⑤国际法优先原则。
五、法律部门与法律体系
1、法律部门的含义 法律部门,也称部门法,是根据一定标准和原则所划分的 调整同一类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2、法律部门的划分标准 (1)法律规范所调整的社会关系——法律的调整对象; (2)法律规范的调整方法。 法律调整对象解决的是某一法律部门的规范调整什么样的社 会关系问题,而法律调整方法就是指明这种关系是怎样被 调整的。
二、法律规范
1、法律规范概念。又称作法律规则,是国家有权机关制定 或认可的,规定社会主体的法定权利、义务,以及相应的 法律后果的行为准则。法律规则是构成法律的首要成分, 是普遍的行为模式,具有适用的普遍性、概括性、可重复 适用性等特点。法律规则的基本功能在于把一定法律权利 或法律义务联系起来,遵守或者违反这种权利义务,将会 产生一定的法律后果。 2、法律规范(规则)的结构。分为行为模式和后果模式两 部分。 3、法律规则的分类。按照法律规则的内容的不同:授权性 规则、义务性规则、权义复合规则。按照法律规则的强制 性不同:强行性规则、指导性规则、任意性规则。
(3)法律关系的内容 ●权利和义务构成法律关系的内容,是法律关系的要素之一。 权利和义务在法制体系中处于核心地位:法以权利和义务 为机制来调整人的行为和社会关系,是法的核心内容。 ●法律权利是国家通过法律所确定的,由国家强制力保障其 实现的,一定的主体可以自己或要求他人作出或不作出某 种行为的资格或能力。 法律权利的特点:①权利由法律规范所决定,得到国家的 认可和保障;②权利是权利主体可以按照自己的愿望来决 定是否实施行为,具有一定的自主性;③权利是为了保护 一定的利益所采取的法律手段;④权利总是与义务人的义 务相关联;⑤法律权利不完全等于是现实权利,它是一种 资格或可能性,它的实现有赖于多种因素的综合作用。
行政法课件
(二)中国情况
1,古代“行政法” 2.民国行政法 1914年北洋政府《平政院编制令》,设立行政法院 国民政府实施《行政法院组织法》、《诉愿法》和《行 政诉讼法》(为中国台湾地区行政法奠定基础) 3.中国范围:1949年后 由行政法制发展为行政法治的转折点是:1990年施行
性质,不问主体是不是行政机关
国家行政机关的公行政 非国家行政:法律、法规授权组织的公行政
结论:行政法上的行政是形式与实质行政的统一 行政 主体对国家和社会事务进行组织、管理和执行的活动 (行政主体实施行政权的活动)。
什么是行政法中的“行政”(公行政 )
定义:是行政主体对国家事务和社会公共事务进行组
以行政机关为一方当事人的法律关系并非都是行政法律关 系
行政法律关系内容都与行政权相关
行政法律关系种类 外部行政法律关系(行政主体、行政相对人) 内部行政法律关系(行政机关之间、行政机关与公务员 之间) 行政救济法律关系(行政复议、行政诉讼、行政赔偿) 行政法制监督法律关系
范体系。
行政法的宗旨就是规范、控制行政权,以最大限度保
护公民、组织的合法权益,以及公共利益
二、行政法如何规范行政权
主要从三个方面: 通过行政组织法,控制行政权的来源 通过行政行为法/行政程序法,规范行政权运行方式 通过监督法、行政问责法、行政救济法制约行政权的滥 用
三、行政法与宪法和其他部门法的关系
政法的产生和发展是法治国形成的基本条件。法治与 民主相伴而生,参与民主必须借助于行政法的规范和 保障。法治国时代的重要标志就是行政法的发展。
2.现代行政法 从“依法律行政”发展为“依法行政”
行政裁量权和授权立法大量出现
余凌云 行政法讲义 第二版
余凌云行政法讲义第二版行政法是法律学科中的重要分支之一,主要研究国家行政机关的组织结构、职权范围、行政行为等内容。
在我国,行政法是国家行政机关行使行政权力的基础和规范,具有重要的法律地位和作用。
为了深入了解行政法的相关知识,提高行政法的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余凌云教授编写了《行政法讲义》第二版。
余凌云教授是我国著名的行政法学专家,具有丰富的理论研究和实践经验。
他在行政法的教学和研究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就,他的讲义以其权威性、系统性和实用性而闻名于法学界。
《行政法讲义》第二版共分为十章,涵盖了行政法的基本概念、法律规范、行政机关、行政行为、行政责任等重要内容。
以下将对每一章节的主要内容进行介绍。
第一章:行政法的基本概念和性质。
本章主要介绍行政法的概念、特点和性质,为后续章节的学习提供了基本的理论基础。
第二章:行政法的法律规范。
本章主要介绍行政法的法律规范的来源、层级和效力等问题,帮助读者了解行政法的法律体系。
第三章:行政机关的组织和职权。
本章主要介绍行政机关的组织结构、职权范围、行政决策程序等内容,为读者理解行政机关的职能和作用提供了依据。
第四章:行政行为的法律规范。
本章主要介绍行政行为的概念、要素、种类和效力等问题,帮助读者理解行政行为的特点和法律规范。
第五章:行政行为的成立和效力。
本章主要介绍行政行为的成立要件、行政行为的效力及其变更、撤销和无效等问题,为读者深入了解行政行为的法律效果提供了指导。
第六章:行政行为的合法性审查。
本章主要介绍行政行为的合法性审查的基本理论和实践方法,为读者掌握行政行为合法性审查的要点和方法提供了参考。
第七章:行政行为的救济与责任。
本章主要介绍行政行为的救济渠道、救济程序和行政机关的行政责任等问题,为读者了解行政行为的救济和责任机制提供了依据。
第八章:行政执法。
本章主要介绍行政执法的基本原则、程序和效力等问题,帮助读者了解行政执法的法律规范和实践要点。
第九章:行政处罚。
行政法讲课稿课件
思考题
• 简述行政主体的概念和特征。 • 行政主体和行政法主体的区别。 • 简述行政机关பைடு நூலகம்法律特征。 • 对我国行政机关可作哪些分类? • 简述公务员的义务和权利。 • 试评我国的公务员制度。
第三章 行政行为
• 一、行政行为概述 • 1、概念和特征:行政行为是指行政主体为
实现行政管理目标而依法行使职权和履行 行政职责的法律行为。主要特征: • (1)行政行为是行政主体的行为; • (2)行政行为是依法行使行政职权和履行 行政职责的行为; • (3)行政行为是法律行为。
• 3、行政许可:具有许可职权的行政机关依 据行政相对人的申请,以颁布书面证照或 批准、登记、认可等方式,依法赋予其从 事某种活动的权利和资格的具体行政行为 。有四个法律特征。
• 行政许可是行政主体对行政相对人所实施 的一种具体行政行为。
• 行政许可的内容是赋予行政相对人从事某 种活动的权利或资格的行为。
二、行政立法
• 行政立法是指有权的行政机关依照法律规 定的权限和程序,制定颁布有关行政管理 的规范性文件的活动。
• 主要特点:普遍的约束力;是行政机关在 职权范围内作出的行为;行政立法必须依 照法律规定的程序进行。
• 根据行政机关立法权的来源不同分为职权 行政立法和授权行政立法;
• 根据行政立法的主要不同,分为中央行政 立法和地方行政立法;
第三编
行政法学
第一章
行政法概述
一、行政法的基本概念
• 行政与行政法 • 行政:是指一定的社会组织基于特定目的
对一定范围内的事物进行组织、管理的活 动。 • 公共行政:指国家行政机关对公共事物的 组织和管理,正如马克思所说,行政是一 种国家的组织活动。
• 行政法:是规范公共行政活动(即国家行 政管理活动)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行政法学基础
案例分析要点
• 分析: 从公共行政的静态层面的含义不难看出,该校(包 括学校行政科)不是国家行政机关,不具有公共 行政权力,在没有法律法规授权的情况下不能以 自己的名义对外从事公共行政管理活动即“公共 行政”;学校的组织性质是行政相对人,行政科 的性质是学校这个行政相对人的内部行政(管理) 部门,其管理活动是行政相对人的内部管理活动, 其罚款行为是学校采用经济手段进行的内部管理 措施,属于“私人行政”的范畴,与我国《行政 处罚法》所说的行政处罚不是一回事,只要不违 反法律规定,教育行政机关就不应干预(撤销) 其正常的管理行为。
中国足协处罚案
• 14号“关于对四川绵阳、成都五牛、长春 亚泰、江苏舜天和浙江绿城俱乐部足球队 处理的决定”,该决定取消了长春亚泰升 入甲A 资格和2002年、2003年甲乙级足球 联赛引进国内球员的资格,并限长春亚泰 在三个月内进行内部整顿,同时对教练员 和球员作出停止转会资格的处罚。这是中 国足协为严肃足球联赛纪律,打击“假 球”、“黑哨”现象而采取的重要措施。
中国足协处罚案
• 而长春亚泰足球俱乐部因不服足协的处理决定, 于2002年1月7日向北京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提起 行政诉讼。法院在同年1月23日作出书面答复, 明确作出了不予受理的裁定,认为本案不符合我 国《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规定的受理条 件。几乎与此同时,北京召开了有10多位行政法 学专家参加的“行业协会管理权之司法审查研讨 会”。专家们普遍认为,足协不仅是社团法人, 还是法律授权的具有行政管理职能的组织,其实 施的管理行为具有行政行为的性质,足协具有行 政诉讼被告的主体资格。
案 例
• 作为国家行政机关的温州市公安局鹿城区 分局对叶某的处理属公共行政 • 作为叶某所在单位的某高校对叶某的处理 属一般行政
行政法完整版
形式意义上的行政:行政机关所 作的行为或者活动都是行政 实质意义上的行政:只要是国家 对社会公共事务的组织管理活动
行政法上的行政的含义是指公行 政中的宪政意义上的公行政 , 是国家通过一定的组织为实现国 家职能而进行的公共管理活动及 其过程。
特征
(1)公共意志性(公益性)。 (2)执行性。 (3)法律性。 (4)公共强制性。
①丰富、广泛、技术性 ②相对易变性。行政法具易变性,并 不意味着行政法可朝令夕改,其易 变性只是相对于其它部门法而言。 ③确定性。范围是确定的,即始终以 公共行政权为调整对象。 ④实施性。行政法相对于宪法是实施 法,而行政法规范本身大多是具体 实施宪法
(2)形式上的特征
①无统一完整的实体法典但有程序或 局部性法典 。 ②由不同效力层次的法律规范组成, 且数量众多,居各个部门法之首。 ③集实体与程序规范于一体但主要是 程序法 。 ④在不断解决行政纠纷的诉讼基础上, 行政法律规范才可能不断发展完美。
(二)行政法上行政的分类
1、积极与消极行政(根据目的不同 ) 2、秩序与给付行政 (根据性质不同) 3、权力与非权力行政(根据方式的不同) 4、负担与授益行政(根据行政主体与行 政相对人之间权利义务关系为标准) 5、拘束与裁量行政(根据受法律拘束程 度的不同 )
6、其它分类 ①根据内容的不同,可分成组织;人 事;公安;司法;民政;经济;科 技;教育;军事;外事行政等。② 根据范围的不同,可分为中央和地 方行政,城市和农村行政,内部和 外部行政。 ③根据行为的不同,可分为作为与不 作为行政等。 ④根据有无涉外因素,可分为国内和 涉外行政。
四、行政法
(一)行政法的概念
是关于公共行政权的授予、行使、对 公共行政权进行监督和对其后果予 以补救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从内容 来界定) 目的与功能来界定 ,调整对象来界 定 ,根据行政法的目的与功能、调 整对象和内容来界定
行政法ppt
1. 一般意义上的行政在一般的意义上,行政是指社会组织对一定范围内的事务进行执行与管理的活动。
2. 行政法意义上的“行政”•行政法意义上的行政,通常称为“公共行政”,是指国家行政主体对公共事务的组织和管理活动。
•公共行政的特点适用对象:公共事务实施主体:国家行政主体运用手段:组织和管理二、行政权1 、行政权行政主体依法享有的对国家和社会公共事务进行组织、管理的权力。
如处罚权、许可权和立法权。
特征:法律性、优益性、强制性、不可处分性2 、行政职权与一定的职位、职务或部门相联系的管理资格和权能。
3 、行政权限行使某项行政职权的具体范围和界限。
三者关系:抽象(行政权)→具体(行政职权)→更具体(行政权限)三、行政法行政法是规定国家行政管理活动,调整行政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1. 内容上:行政法是规定国家行政管理活动的法,即关于行政的法行政管理活动的构成要素:实施行政的主体——行政主体行政主体的组织和管理活动——行政行为对行政行为造成的损害予以补救——行政救济2. 对象上:行政法是调整行政关系的法3. 形式上:行政法是各种行政法规范的总称行政法规范可通过多种形式表现出来,既可以法典形式,也可以分散的各种法律、法规和规章等的形式表现出来。
这些具体表现行政法规范的形式即行政法的表现形式,通常称之为行政法的渊源。
(二)行政法的渊源宪法•法律•行政法•地方性法规和自治条例、单行条例•行政规章•法律解释•行政规•国际条约作为行政法渊源的法律解释:立法解释•司法解释•行政解释•地方解释(三)行政法的特点1 、形式上的特点没有统一、完整的法典行政法规范数量众多2 、内容上的特点内容广泛行政规范易于变动实体法与程序法交织在一起一、行政法律关系的概念(一)定义行政法律关系,是指行政法规范在对行政权力行使中产生的各种社会关系加以调整之后所形成的一种行政法上的权利义务关系。
1.源于行政权力行使中产生的各种社会关系2.形成于行政法规范对上述社会关系调整之后3.是一种行政法上的权利义务关系(三)行政法律关系与行政关系1.与行政法的关系不同行政关系是行政法的调整对象,而行政法律关系则是指调整的结果。
自治区法治讲堂逢九必讲第十讲内容
自治区法治讲堂逢九必讲第十讲内容自治区法治讲堂是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组织的一项重要活动,旨在加强广西壮族自治区的法治建设,提高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的法律意识和法治素养,推进广西壮族自治区的全面法治化进程。
逢九必讲是该活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每隔九个月举办一次,内容涉及广泛,包括宪法、行政法、刑法、民法、经济法等方面的内容。
本文将以自治区法治讲堂逢九必讲第十讲内容为主题,介绍本次讲堂的主要内容和意义。
本次自治区法治讲堂逢九必讲第十讲的主题为“加强网络信息安全法治建设,保障网络安全和信息安全”。
网络信息安全已经成为当今社会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不仅涉及个人隐私、企业利益、国家安全等多个方面,而且具有全球性和高度复杂性。
因此,加强网络信息安全法治建设,保障网络安全和信息安全,已经成为一个全社会共同关注的问题。
本次讲堂邀请了多位专家学者和业界人士,就网络信息安全法治建设和保障网络安全和信息安全的相关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
其中,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一、网络信息安全法律体系建设网络信息安全法律体系是保障网络安全和信息安全的基础。
本次讲堂就网络信息安全法律体系建设的相关问题进行了探讨,主要包括: 1.网络信息安全法律体系的构建和完善。
网络信息安全法律体系包括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司法解释、部门规章等多个层次和领域的法律规范。
本次讲堂就如何构建和完善网络信息安全法律体系进行了探讨,提出了一些具体的建议和措施。
2.网络信息安全法律体系的协调和衔接。
网络信息安全法律体系的协调和衔接是保障网络安全和信息安全的重要保障。
本次讲堂就如何加强网络信息安全法律体系的协调和衔接进行了探讨,提出了一些具体的建议和措施。
二、网络信息安全治理体系建设网络信息安全治理体系是保障网络安全和信息安全的重要保障。
本次讲堂就网络信息安全治理体系建设的相关问题进行了探讨,主要包括:1.网络信息安全治理体系的构建和完善。
网络信息安全治理体系包括政府、企业、社会组织、个人等多个主体的治理机制和协调机制。
行政法学课件
行政法学第一章行政法概述第一节行政法的概念和特征“行政管理无处不在”“从摇篮到坟墓”“拆迁自杀”“城管野蛮执法”"行政许可法“*行政法是怎样的一门法?*行政法到底是管老百姓还是管官员?*行政法是否专门用来管老百姓的?作为国家权力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行政权源于公民权利,是其特殊转化形式。
一、行政法的概念1、行政的含义公共行政与私人行政“特定的国家组织和社会组织”?2、公共行政与私人行政的区别(1)二者的目的不同(2)行政主体不同(3)受法律约束的程度不同(4)公共行政往往以国家暴力为后盾。
3、行政法的概念:二、行政法的特征:从四个方面讲述1、行政法基本上属于国内公法范畴2、行政法既防止行政权的滥用,又保障公民权益和社会公共利益的实现。
(从作用上讲)3、行政法在内容与形式及效力方面具有多元性。
*宪法*法律*国务院制定的行政法规*地方人大制定的地方性法规*国务院各部门、省一级人民政府及国务院批准的较大的市人民政府制定的规章*民族自治地方制定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按等级: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规章4、行政法是程序法与实体法、政治性法与技术性法的统一第二节行政法的调整对象和结果一、行政法的调整对象:行政关系行政关系:是行政主体(行政机关或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因行使行政权而形成的各种社会关系。
可以分为组织关系、行为关系、监督关系、救济关系二、行政法的调整结果它与民事法律关系相比较,特点有四*行政法律关系的内容包括三个方面的要素:主体+客体+内容行政管理主体(行政主体)+行政相对人(被管理者)行政主体—>行政机关+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行政相对人—>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第三节行政法的内容和形式一、行政法的内容1、围绕行政法的行使可分为行政组织法、行政行为法、行政救济法行政组织法:行政机关组织法+行政编制法+公务员法+公物法行政行为法六个方面:行政程序法、行政处罚法、行政许可法、行政强制法、行政征收法、行政合同法行政救济法包括五个方面:行政复议法、行政监察法、行政诉讼法、国家赔偿法、行政补偿法2、从行政领域来区分分为:秩序行政法、给付行政法、计划行政法*行政法还可以分为:一般行政法特别行政法二、行政法的形式:又称为行政法的渊源。
《行政法学教案》课件
《行政法学教案》PPT课件第一章:行政法导论1.1 行政法的定义与特征解释行政法的概念阐述行政法的特征1.2 行政法的基本原则介绍行政法的基本原则分析行政法原则的具体内容1.3 行政法的主体与客体界定行政法的主体与客体解释行政法主体与客体的关系第二章:行政组织法2.1 行政机关的组织结构介绍我国行政机关的组织结构阐述行政机关的职能与权限2.2 行政机关的设立与变更讲解行政机关的设立条件与程序分析行政机关变更的原因与程序2.3 行政机关的监督与责任阐述行政机关的监督机制解释行政机关的责任制度第三章:行政许可法3.1 行政许可的概念与特征解释行政许可的概念阐述行政许可的特征3.2 行政许可的设定与实施介绍行政许可的设定条件与程序讲解行政许可的实施规定3.3 行政许可的监督与救济阐述行政许可的监督机制解释行政许可的救济途径第四章:行政处罚法4.1 行政处罚的概念与特征解释行政处罚的概念阐述行政处罚的特征4.2 行政处罚的种类与设定介绍行政处罚的种类讲解行政处罚的设定条件与程序4.3 行政处罚的实施与救济阐述行政处罚的实施规定解释行政处罚的救济途径第五章:行政诉讼法5.1 行政诉讼的概念与特征解释行政诉讼的概念阐述行政诉讼的特征5.2 行政诉讼的受案范围与管辖介绍行政诉讼的受案范围讲解行政诉讼的管辖规定5.3 行政诉讼的程序与裁判阐述行政诉讼的程序解释行政诉讼的裁判结果第六章:行政强制法6.1 行政强制措施与行政强制执行解释行政强制措施与行政强制执行的概念阐述行政强制措施与行政强制执行的适用条件与程序6.2 行政强制的种类与设定介绍行政强制的种类讲解行政强制的设定条件与程序6.3 行政强制的实施与救济阐述行政强制的实施规定解释行政强制的救济途径第七章:行政复议法7.1 行政复议的概念与特征解释行政复议的概念阐述行政复议的特征7.2 行政复议的受案范围与管辖介绍行政复议的受案范围讲解行政复议的管辖规定7.3 行政复议的程序与决定阐述行政复议的程序解释行政复议的决定类型与效力第八章:行政赔偿法8.1 行政赔偿的概念与归责原则解释行政赔偿的概念阐述行政赔偿的归责原则8.2 行政赔偿的范围与标准介绍行政赔偿的范围讲解行政赔偿的标准8.3 行政赔偿的程序与执行阐述行政赔偿的程序解释行政赔偿的执行规定第九章:行政诉讼证据法9.1 行政诉讼证据的概念与分类解释行政诉讼证据的概念阐述行政诉讼证据的分类9.2 行政诉讼证据的收集与保全讲解行政诉讼证据的收集与保全措施分析行政诉讼证据收集与保全的程序9.3 行政诉讼证据的审核与使用阐述行政诉讼证据的审核标准解释行政诉讼证据的使用规则第十章:行政诉讼法律适用10.1 行政诉讼法律适用的一般原则解释行政诉讼法律适用的一般原则阐述行政诉讼法律适用的具体规定10.2 行政诉讼法律适用的特殊问题介绍行政诉讼法律适用的特殊问题分析行政诉讼法律适用特殊问题的处理方法10.3 行政诉讼法律适用的发展趋势阐述行政诉讼法律适用的发展趋势预测行政诉讼法律适用未来的发展方向第十一章:行政法与宪法的关系11.1 行政法与宪法的关系概述解释行政法与宪法的关系阐述行政法与宪法相互影响的具体表现11.2 宪法对行政法的限制与规范介绍宪法对行政法的限制与规范分析宪法对行政法实际运用的影响11.3 行政法对宪法实施的保护阐述行政法对宪法实施的保护作用解释行政法在维护宪法权威中的职责第十二章:行政法与民法的关系12.1 行政法与民法的关系概述解释行政法与民法的关系阐述行政法与民法相互影响的具体表现12.2 民法对行政法的限制与规范介绍民法对行政法的限制与规范分析民法对行政法实际运用的影响12.3 行政法对民法实施的保护阐述行政法对民法实施的保护作用解释行政法在维护民法权威中的职责第十三章:行政法与经济法的关系13.1 行政法与经济法的关系概述解释行政法与经济法的关系阐述行政法与经济法相互影响的具体表现13.2 经济法对行政法的限制与规范介绍经济法对行政法的限制与规范分析经济法对行政法实际运用的影响13.3 行政法对经济法实施的保护阐述行政法对经济法实施的保护作用解释行政法在维护经济法权威中的职责第十四章:行政法与刑法的关系14.1 行政法与刑法的关系概述解释行政法与刑法的关系阐述行政法与刑法相互影响的具体表现14.2 刑法对行政法的限制与规范介绍刑法对行政法的限制与规范分析刑法对行政法实际运用的影响14.3 行政法对刑法实施的保护阐述行政法对刑法实施的保护作用解释行政法在维护刑法权威中的职责第十五章:行政法的发展趋势15.1 行政法发展趋势概述解释行政法的发展趋势阐述行政法未来发展的可能性15.2 行政法面临的挑战与应对介绍行政法面临的挑战分析行政法应对挑战的策略与方法15.3 行政法的创新与发展阐述行政法的创新领域预测行政法未来发展的方向与目标重点和难点解析本文主要介绍了行政法的基本概念、原则、主体与客体,以及行政许可法、行政处罚法、行政诉讼法、行政强制法、行政复议法、行政赔偿法、行政诉讼证据法、行政诉讼法律适用、行政法与宪法、民法、经济法、刑法的关系,分析了行政法的发展趋势。
行政法基本理论课件(PPT 84页)
四、行政法律关系
(一)行政法律关系的概念及特征 行政法律关系,是指由行政法调整的在行政主体行使职
权时与相对方形成的一种行政法上的权利与义务关系。
【补充】行政法律关系争 议通过行政程序(如申诉) 或准司法程序(行政复议) 以及司法程序(行政诉讼) 解决。
(二)行政法律关系的要素
▪ 【例题·多选题】根据行政法理论,行政相对人享有的行 政受益权包括( )。 A.就业权 B.要求信息公开的权利 C.听证权 D.申请减免税的权利 E.请求保护权 『正确答案』AD 『答案解析』本题考核行政相对人的权利。行政相对人的 受益权是指行政相对人可以依照法律规定从行政主体或通 过行政主体的管理活动获得利益。包括:就业权,享受养 老、保险、救济金等社会福利的权利,获得许可、奖励、 减免税等其他利益的权利,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
三、其他行使行政职权的组织
▪ 1.性质: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不是行政机关,但是是 行政主体(授权行政主体),可以成为行政诉讼的被告、 行政复议的被申请人。 2.情形:
3.派出机构: (1)谁是行政主体?
▪ (2)法律法规对派出机构的授权范围: ①警告、500元以下的罚款可以由公安派出所决定; ②工商所可对集市贸易中的和个体工商户的违法行为
A.它是国务院组成部门,具有独立的行政主体资格,享有规章 制定权
B.它是国务院议事协调机构,不具有独立的行政主体资格,也 不享有规章制定权
C.它是国务院直属事业单位,具有独立的行政主体资格,享有 规章制定权
D.它是国务院直属机构,具有独立的行政主体资格,但不享有 规章制定权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本题考核国务院直属事业单位的法律地位、行政规章 的制定主体。证监会经法律、法规的授权可成为行政主体,享有规 章制定权。
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第10讲)
3 政府信息公开的体制
领导机关:各级人民政府 主管部门(代表领导机关主管):一刀切VS多样化 中央:国务院办公厅【唯一!】→管理全国政府信息公开 地方:【一般】地方政府办公机构(办公厅、办公室) 【特殊】其他部门,地方政府自行确定(现行:法制办、 信息化办公室)——历史原因,条例颁布前一些部门有权 公开(义务)主体:行政机关、被授权组织、公共企事业单位 ——公开义务 ——澄清义务(澄清虚假【不完整/错误】信息的义务!) ——协调义务:公开信息之前与其他有关的部门沟通协调 工作机构:兼职(多)VS专职
9 政府信息公开诉讼.受案范围
案例
2002年底,经郑州市城市规划局规划批准,郑州市停车管理服务 有限公司(咪表公司)在郑州市区沿街道路上设置了3000多个咪表停车 位。由于这些咪表停车位大量占用了慢车道、人行道甚至盲道,给郑州 市的交通和广大市民出行造成了很大不便。一些市民对此提出质疑,认 为该规划违法。作为热心公益事业的普通市民,原告任国胜多次前往郑 州市城市规划局要求查看该局为咪表公司颁发的停车位规划许可证文号 及相关材料,被以“档案不对个人”为由拒绝。 2006年1月10日,任国 胜向郑州市中原区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要求法院依法判令郑州市城 市规划局和郑州市城建档案馆限期提供其为郑州市咪表公司颁发的停车 位规划许可证文号及相关审批材料,供原告查阅。【原告援引的是地方 政府规章中的诉权规定→不属于行政诉讼法中第11条规定的“法律、法 规”→驳回起诉时正确的→现在: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系属行政法规→援 引则可符合起诉要求】 2006年3月29日,郑州市中原区人民法院对此案作出一审判决。法 院认为,虽然原告有权查阅行政机关作出的准予行政许可决定,但没有 证据证明其诉讼请求涉及或者行政机关侵犯其人身权、财产权,因此, 原告请求事项不属于行政审判权限范围,裁定驳回原告任国胜的起诉。
行政法课件
行政法 ——行
——行政监督与救济法
行政法的特点
1、形式上的特点
没有完整、统一的实体法典 行政法规范数量庞大,形式多样 涉及领域广泛,内容丰富 具有较强变动性 实体规范与程序规范常结合规定
2、内容上的特点
治安管理处罚法目录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依法行政原则
含义
行政职权的取得和行使要符合法律的规定,违反法律规定的行 为应承担法律责任。
内容
职权法定 法律优先:一切行政职权的行使受到法律限制,不得与之抵触
适用范围:从具体行为到抽象行为;“法律”范围的扩大 体现:行政法律规范之间的关系 保障:抽象行为的监督与具体行为的审查 适用范围:规制行政抑或给付行政 适用对象:具体行为与抽象行为(处罚法的规定)
——级别管辖权 行政权限——地域管辖权 ——事务管辖权 ——时间管辖权
行政权的内容
行政制规权
行政立法权 行政规范性文件制定权
行政执法权
检查权 命令权 许可权 处罚权 强制权 ……
行政调解权、裁决权、仲裁权、复议权
行政司法权
行政权的特点
执行性 法律性 强制性 优益性
行政法是现代法律体系中的三大部门法之一 行政法是宪法的实施法
行政法的作用
维护社会秩序,实现公共利益 规范行政权力,保障相对人权益
行政法学
行政法学是以行政法律规范为研究对象的部门法律科学 行政法学与其他部门法学是平行关系 行政诉讼法学与行政法学的关系
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第十讲 - 副本
• 行为税 • 行为税:是以纳税人的某些特定行为为 课税对象的税种。如印花税、屠宰税等。 • 国家可以选择特定的行为来课税,既要 增加财政收入,又要做到限制某些行为, 达到对社会生活的税收调节。我国对行 为的课税曾有烧油特别税、奖金税、建 筑税等,现行的屠宰税、车船使用税等。
2007-11-29 36
(二)费 如:公路运输管理费、车辆购置附加费、公 路养路费、车辆通行费、排污费等。
2007-11-29
37
(三)土地所有权
《宪法》第十条 国家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可 以依照法律规定对土地实行征收或者征用并给 予补偿。 《土地管理法》第二条 国家为了公共利益的需 要,可以依法对土地实行征收或者征用并给予 补偿。
2007-11-29
17
二、行政命令的特征 (一)行政命令的主体是行政主体。 (二)行政命令是一种意思表示行为。 (三)行政命令是一种设定义务或者规则 的行政行为。 (四)行政命令以行政处罚或者行政强制 执行为保障。 (五)行政命令适用特别的程序。
2007-11-29 18
三、行政命令的种类 (一)形式意义上的行政命令 如:执行令、禁止令、任免令、公告令、 委任令等。 (二)实质意义上的行政命令 如:命令纳税、命令服兵役、命令限期出 境或者禁止携带危险品上车,禁止狩猎 等。
2007-11-29 8
(二)按照规划时间的长短,可以分为长期 规划、中期规划和短期规划。 1、长期规划(远景规划) 例如:北京-台北高速公路 2、中期规划 例如:《可再生能源中长期发展规划》 3、短期规划 例如: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烟台飞机场)
2007-11-29 9
(三)按照对象事项,经济规划、产业规划、 开发规划、土地规划等。 1、经济规划: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 2、产业规划:山东省信息化强省战略 3、开发规划:可再生资源开发与利用 4、土地规划:18亿亩红线 5、教育规划:大力发展职业教育
第十讲行政法
行政法规 行政规章
案例:
李老太,家住某超市附近。一天她和老伴一起到超市购物,按 惯例李老太负责挑选,老板负责推车交钱,东西挑选好后,老 伴去交钱去了。这时,患糖尿病的李老太看到出口处的货架上 有杏干,心想:都说得了糖尿病吃点杏干好,我不妨也试试。 于是拿了一包,回头看到老伴已经交完钱出去了,心里一急, 拿着杏干就往外走。不料刚走出超市门,就被保安抓了个“人 赃俱获”。李老太被带进超市办公室,保安人员说,“我们超 市有规定,5元以下商品未交款拿走者要罚1000元”李老太身 上没有带那么多钱,只交了600元。忘了付款被人当做小偷,还 不敢告诉家人,李老太特别难受,春节都没过好,春节后,李 老太鼓足勇气,找到当地工商行政管理局投诉。工商行政管理 人员还没等李老太说完,就以该案为治安案件不属于工商行政 管理机关管辖为由,让李老太到公安机关申诉。
李某的行为属个人行为,应由其个人负责。赵某无奈提起诉讼。
问题
• 1、李某此时的法律身份如何? • 2、李某的行为应当认定为个人行为还是 公务行为? • 3、赵的损失应当由谁承担?
分析
• 1、李某此时的身份属于公家公务人员。 • 2、李某的行为应当行为为公务行为。因 为人民警察具有保护人民的生命、财产安 全、打击违法犯罪的法定职责。 • 3、赵某的损失是用国家赔偿。 • 区分公务行为与个人行为的标准有(1) 时间(2)岗位(3)职责(4)命令四种。 这四个因素应综合考虑
地逃走,王甲则逃入水库想游向对岸。结果因体力
不支,在离对岸约2米处沉入水中,胡某、唐某及 时施救,但王甲最终溺水身亡,王甲亲属不服,申
请复议。问:本案的被申请人应当是谁?
• 本案是否属于行政赔偿范围?
行政赔偿
行政赔偿是国家行政机关和行政机关工作人员违法行使职 权侵害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造成损害的,受 害人有依法取得赔偿的权利,由国家负责向受害人赔偿的 制度。 行政赔偿必备条件:侵害必须是行政机关和行政机关工作 人员的行为造成的。 国家赔偿的损害必须是行政机关或行政机关的工作人员行 使职权时造成的。 损害必须是违法行为造成的。 损害必须是现实已经产生或者必然产生。损害是法律规定 的一种责任,必须符合法律规定的条件和要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家不承担行政赔偿责任的几种情形:
• (1) 行政机关工作人员与行 使职权无关的个人行为; • (2) 因公民、法人和其他组 织自已的行为致使损害发生的; • (3) 法律规定的其他情形。
选择
某市公安局刑事警察赵某下班期间发现有人斗殴,即予以
制止。正巧大家的马某与赵某有隙,便对赵某出言不逊。 赵某大怒,拔枪将马某击伤。下列关于赔偿责任的说法正 确的是( )。 A、应由赵某赔偿,因其行为属于与行使职权无关的个人 行为 B、应由赵某赔偿,因其是行使警察,无治安管理职权, 切系在下班期间作出 C、应由公安局赔偿,因赵某的行为是在执行职务 D、应由公安局赔偿,因赵某的行为属于违法使用武器、
案例
一天下午,某市法院法警大队副队长杨某与行政庭 副庭长等一行四人,身着制服、驾驶警车来到街心 路口,见大街上人多车挤,便拉开警笛借人行道行 使。由于车速过快,将停在路边下客的一辆新的出 租车刮坏,司机上前理论,杨某称“我们在执行公 务,你为何不让道,你自认倒霉吧。”司机不服, 双方争吵起来,杨某等人上前将出租车司机推倒一 边扬长而去。第二天,出租车司机找到市法院领导, 要求解决问题。经法院纪检监察部门调查,杨某当 天是开着警车去一企业老板处吃拜年饭,并非执行 公务,遂决定给与杨某等人警告处分,并责令有其 个人赔偿出租车的损失。出租车司机不服,认为人 是法院的法官,车是法院的警车,应当由法院来承 担赔偿责任。
不属于行政争议。裁定:驳回李静、张军要求学校撤销处分的起
诉。
分析
• 本案例属于行政争议,不是 民事争议。 • 高校可以成为行政主体,因 为其属于法律、法规授权组 织。
行政法律关系
• • • • (1)行政法律关系的主体必须有一个是国家行政机关,在 少数情况下是行政机关内部的某些行政机构或法律授权 的某些社会组织; (2)行政法律关系主体在行政管理活动过程中的地位是不 平等的。行政法律关系的产生不是以法律关系主体双方 的合意或者符合双方的意志为必要条件; (3)行政法律关系主体的权利义务都是由行政法预先规定 的; (4) 在行政法律关系中所发生的纠纷和争议,在一般情 况下行政相对人可以先向上一级行政机关或者法律、法 规规定的机关申请复议,如果对复议决定不服,再向法 院提起诉讼;也可以直接向法院提起诉讼。
行政合理性原则
2.行政合理性原则指的是行政法律关系当事人的行为,特别 是行政机关的行为,不仅要合法而且要合理,也就是行政机 关的自由裁量行为要做到合情、合理、恰当和适度。 具体内容(1)行政行为应符合立法原则; (2)行政行为应建立在正当考虑的基础上,不得考虑不相 关因素; (3)平等使用法律规范,不得对相同事实给于不同对待; (4)符合自然规律; (5)符合社会道德
案例
• 某高校学生李静、张军,同窗共读成有情人。2002年10月初, 女生李静突感腹疼去校医院检查,校医初诊怀疑是怀孕。之后, 她自费住进了校外医院,经诊断是宫外孕,并于10月9日作了手 术。学校知情后,以严肃校规校纪、正确引导学生为由,依据原 国家教委颁布的《高等学校学生行为准则》、《普通高等学校学 生管理规定》及该校《学生违纪处罚条例》等相关规定,给与两 名学生勒令退学处分。两名大学生及其家长对学校的处罚决定不 服,向某区人民法院提起了行政诉讼。法院经审理后认为,本案
案例
李某系某市铁路公安分局的警察。一日中午下班后到饭店去吃饭,
忽然,临桌两伙人为争板凳吵起来,双方为此大打出手。其中一人 掏出尖刀将对方一人扎伤。李某见状,即掏出手枪欲上前捉拿凶手。 打架的两伙人见有警察过来,便四散逃走。李某心急,一脚被椅子 绊倒,手枪碰地,两声枪响,子弹打在地上反弹起来将旁观者赵某 击伤。 赵某经医院治疗痊愈后,找到李某赔偿。李某称自己在执行公务, 其责任应当由所属机关承担,不应有个人承担。赵即找到李某所在 铁路公安分局,要求赔偿。公安局认为:李某是在下半时间且系铁 路警察不在工作岗位,饭店也不在公安分局的管辖范围之内,所以
问题
• 1、本案杨某等人的法律身份如何? • 2、本案杨某等人的行为应当认定为公务行 为还是个人行为?理由是? • 3、本案肇事方应当承担行政赔偿还是民事 赔偿责任?
案例:
• 某水产渔政管理站渔业执法检查员胡某与协管员唐
某,身着渔政制服在水库进行渔业执法,发现王甲、
张乙、张丙正在偷鱼。当胡、唐二人从陆地绕道行 至偷钓者背后时,被偷钓者发现,张乙、张丙从陆
行政赔偿范围
一、侵犯人身权利的 1、违法拘留或违法限制人身自由; 2、非法拘禁或非法剥夺人身自由的; 3、殴打或唆使他人暴力殴打; 4、武器、警械致人伤亡的 5、造成公民伤亡的其他行为 二、侵犯财产权的 1、财产罚、行为罚等行政罚款。 2、查扣冻等强制措施 3、征收财物、摊派费用 4、造成公民财损的其他行为
警械造成公民身体伤害的情形
国务院 地方各级政府 行政机关 派出机关 各部委 直属机构
• 行政主体—
法律、法规授 权组织
国家局级地方政府 的工作部门 被授权的企业组织
被授权的事业组织
被授权的社会团体
被授权的居民、村 民委员会
行政行为
抽象行政行为 具体行政行为
行政许可 行政强制 行政征收 行政奖励 行政惩戒 行政裁决 行政合同
李某的行为属个人行为,应由其个人负责。赵某无奈提起诉讼。
问题
• 1、李某此时的法律身份如何? • 2、李某的行为应当认定为个人行为还是 公务行为? • 3、赵的损失应当由谁承担?
分析
• 1、李某此时的身份属于公家公务人员。 • 2、李某的行为应 全、打击违法犯罪的法定职责。 • 3、赵某的损失是用国家赔偿。 • 区分公务行为与个人行为的标准有(1) 时间(2)岗位(3)职责(4)命令四种。 这四个因素应综合考虑
行政法规 行政规章
案例:
李老太,家住某超市附近。一天她和老伴一起到超市购物,按 惯例李老太负责挑选,老板负责推车交钱,东西挑选好后,老 伴去交钱去了。这时,患糖尿病的李老太看到出口处的货架上 有杏干,心想:都说得了糖尿病吃点杏干好,我不妨也试试。 于是拿了一包,回头看到老伴已经交完钱出去了,心里一急, 拿着杏干就往外走。不料刚走出超市门,就被保安抓了个“人 赃俱获”。李老太被带进超市办公室,保安人员说,“我们超 市有规定,5元以下商品未交款拿走者要罚1000元”李老太身 上没有带那么多钱,只交了600元。忘了付款被人当做小偷,还 不敢告诉家人,李老太特别难受,春节都没过好,春节后,李 老太鼓足勇气,找到当地工商行政管理局投诉。工商行政管理 人员还没等李老太说完,就以该案为治安案件不属于工商行政 管理机关管辖为由,让李老太到公安机关申诉。
问题
• 1、“超市”是否具有行政主体资格? 为什么? • 2、超市制定的“处罚规定”是何性质? • 3、超市保安人员的罚款行为是与什么 性质? • 4、工商部门的说法是否正确?为什么?
分析
• 1、超市不具有行政主体资格。因为它没有 也不能得到法律、法规授权。 • 2、超市制定的罚款规定,属于无效的店堂 告示。 • 3、超市保安人员的罚款行为属于民事侵权 行为。 • 4、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的说法是错误的。因 为,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有保护消费者的合法 权益的法定职责。
行政法律关系主体
行政主体 行政相对方
行政主体
• 行政主体:是指享有行政职权,能以自 己的名义形式国家行政职权,作出影响 行政相对人权利义务的行政行为,并能 由其本身对外承担行政法律责任的组织。 它包括行政机关和法律、法规授权组织 两类。 • 通常只有承担管理公共事务职能的组织 才可能得到法律、法规授权,成为行政 处罚实施主体。
地逃走,王甲则逃入水库想游向对岸。结果因体力
不支,在离对岸约2米处沉入水中,胡某、唐某及 时施救,但王甲最终溺水身亡,王甲亲属不服,申
请复议。问:本案的被申请人应当是谁?
• 本案是否属于行政赔偿范围?
行政赔偿
行政赔偿是国家行政机关和行政机关工作人员违法行使职 权侵害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造成损害的,受 害人有依法取得赔偿的权利,由国家负责向受害人赔偿的 制度。 行政赔偿必备条件:侵害必须是行政机关和行政机关工作 人员的行为造成的。 国家赔偿的损害必须是行政机关或行政机关的工作人员行 使职权时造成的。 损害必须是违法行为造成的。 损害必须是现实已经产生或者必然产生。损害是法律规定 的一种责任,必须符合法律规定的条件和要求。
第十讲——行政法
行政法的概念和作用
含义: 行政法是调整国家行政管理过程 中发生的行政关系的法律规范的 总称。
作用: 规范和约束行政机关的行政权力和行 政行为;规范和约束公民、法人和其 他社会组织的行为。
行政法的基本原则
法治原则
行政合法 性 行政合理 性
行政合法性原则
• 1.行政合法性原则,又称依法行政原则或 行政法治原则。 • (1)行政职权必须给予法律授予才能存 在; • (2)行政职权必须依据法律行使; • (3)行政授权、委托必须有法律依据, 符合法律要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