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体育课程改革
《大学体育》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改革可行性报告
《大学体育》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改革可行性报告2012年3月至5月,对我院(信阳师范学院华锐学院)《大学体育》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进行了专项调研,并将调研结果进行汇总整理,结合我院实际,综合考虑省内外其他院校经验,提出我院《大学体育》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改革的可行性报告。
1教学内容单一,课程体系设置不科学我院大学体育课程开设两个学年,第一学年为特色专项教学,按自然班上课,由任课老师自行选择项目进行教学;第二学年为选项教学,由同学们选择自己擅长或喜爱的项目进行学习,打破自然班的限制,按专项分班教学。
由于师资力量有限,第一学年只开设有篮球、排球、健美操、乒乓球、武术等专项,第二学年增加了棋类、羽毛球、轮滑等项目,表面看种类繁多,其实结构不尽合理,专项设置随意性较大、受限制性较大:我院女生占多数,大多数同学平时就懒于进行体育锻炼,体育课上人多场地少、器材受限制,老师无法全面兼顾,就更加不能有效进行锻炼;羽毛球项目为大家喜闻乐见,但仅教二内有师生自制场地三块,选项课上课时上百人在三块场地,缺拍少球,老师讲解后,自主练习根本无法进行,教学效果可想而知;篮球本是最受同学们欢迎的项目之一,但由于球篮高度不标准,篮板年久失修,水泥场地损耗球鞋太快,容易受伤等,导致课堂上同学们也活动兴趣不高;室外活动场地、器材的制约,使同学们都把目光转向了室内项目,如健美操、棋类、乒乓球等,室内活动场地面积小,可容纳人数有限,数十人上百人涌入活动教室,如下饺子一般,锻炼效果自然大打折扣。
我院公体部仅有体育教师8人,无法满足两个年级的教学需要,大二选项课基本形同虚设,大一每个教学班人满为患,因教师过少,在排课时往往由于时间段难于错开,而在不应该安排体育课的上午1、2节安排体育课,同学们往往空腹或刚吃过早饭,身体机能还大多处于休眠状态,突然进行剧烈体育运动,对身体危害很大。
2学习优秀院校经验,构建适合我院特点的课程体系本项目组在项目进行中通过实地走访、电话访谈等方法调研了河南大学、郑州成功经贸学院、郑州升达经贸学院、郑州大学西亚斯国际学院、广州城建职业学院等省内外院校,河南大学为我省体育界的龙头,课程体系最为健全,我院可在学习河南大学基础上,构建适合我院特点的课程体系:河南大学公共体育课程同样开设两个学年,第一学年采用必修课教学,大一第一学期男生学习篮球的基本技术和长跑,女生学习排球基本技术和长跑,第二学期男女生共同学习二十四式简化太极拳和短跑;第二学年采用选项课形式,开设轮滑、武术、乒乓球、健美操、篮排足球等项目;每个选项班不超过32人,由学生自行在网上选课,选课由教务处统一组织,网上上传每位老师的姓名、授课项目、时间、地点等信息,选课分三轮进行,第一轮不论人数多少,均分为32人一班,如出现教师不足的情况就开始裁人,裁掉的同学进行第二轮选课,已选满的项目和班级不可再选,开学后进行第三轮微调。
浅谈大学体育课程改革
育过程 , 是 培养 现代优秀大学 生不可缺少 的一个 条件 , 全面培养大 项 目要 与学生实践课 内容相 结合 。我们选择模块 的内容要科学性 学 生德 、 智、 体、 美全面发展 。
关键词 : 大 学体 育课程 考核 方法 教 学改革
在 我国高校 的大学生 中普遍存 在 , 身体 素质 、 抗压 能力 、 心 理 育知识 、 技术 、 技能 与发 展综 合能力 的关 系。 我们在不 同阶段 , 采用
素质越 来越 差。 我 们通过认 真调研 , 这 与大学 生体育 锻炼不 够 、 没 不 同的方法 , 要有阶段性重点 。 应体现 以牢 固掌握知识 、 技术 、 技能 我们 必须掌握先 进 的理论 知识 , 为实 践知识 打下基 础 , 提 有充足 的睡 眠 、高度精神 紧张被认为是造成 学生体质健康状况 不 为前提 , 好 的主要原 因之一 。 因此 , 我们大学体育课 程的教学改革 与创 新势 高身体素质 , 为 自己的创新能力培养打下基础 。 在必行 。 任何 的改革 首先要有 国家政 策和单位领导 的支持 , 改革必
体 育教 育
Ph y s i c a l E d u c a t i o n
浅谈大学体育课程改革
口 张新 明 ,张汉飞 ( 1 . 黑龙江生物科技职业学院 黑龙江 哈 尔滨 1 5 0 0 2 5; 2 . 牡丹江师范学 院体 育科学 学院 黑龙江 牡丹 江 1 5 7 0 1 2 )
黑板 上。 现在都是 多元化教 学 , 教学手段 必须 多样化 , 必 须引进 先 发展 的潮流 和大趋势进行一定 的改 革。我们要抓住 国家大力支持
浅谈高校体育课程改革
分钟 慢跑 , 二是增 加体 育游戏 。 实践 证 明这一 改革取得 了显 著的成 效 , 学 生成绩 明显提 高 , 良症状 大为 减少 。 使 不
【 关键 词 】 高校 ; 育课程 ; 体 改革 内容 ; 效果 2 1 年 7月 , 中央 、 00 中共 国务 院 印发 《 家中 长 期教 育 改 革和 国 发展 规划纲 要(m o一 00年 ) ( 2 22 》 以下 简 称《 要 》 , 纲 ) 把提 高 基 础 教育 教学质 量作 为深化 教育 教学改 革 , 进一 步提 高教育 现代 化水 平 的重 要任务 。《 纲要 》 明确 提 出 “ 提高 质 量作 为 教 育量观 , 并指 树 把促 进 人 的 全面 发 展 、 适 应社 会需要 作为衡 量教 育质 量 的根 本 标准 。树 立 以提 高 质 量为 核 心 的教育发 展观 , 注重教 育 内涵 发展 , 教 育 资源 配置 和 学校 工 作 把 重点 集中 到强化 教 学环 节 、 高 教 育质 量 上 来 。 为 了 提 高体 育 课 提 ” 堂教 学质 量 , 教学 内容 进行 了合理 的 改革。 对
二、 课程 改革的 具体 内容 1 内容一 : 前 2 、 课 0分钟慢 跑
组织 形式 : 以班集 体为 单位 。 慢跑 的意 义 :
() 1 研究 表明 , 行轻 松的慢 跑运 动 , 进 能增 强 呼 吸功 能 , 肺 可使 活量增加 , 人体 通气和 换气 能 力 , 提高 慢跑 时 所供 给 的氧 气 较静 坐 日可多 8— 2倍 。氧气对 维持 人体 生命 活动 是必不 可 少 的 , 氧的 寸 1 吸 能 力大小 又直 接影响 到心肺 功能 。 () 2 慢跑 可使血 流增 快 、 管弹性 增 强 , 血 具有 活 血 祛瘀 、 善血 改 液 循环 的作用 。学生 课 前 2 O分 钟 的慢 跑 , 不仅 锻 炼 了身 体 同 时为 体 育课做 了充 分的热 身活动 , 减少 了体育运 动损伤 。 大大 () 3 有助 于 培 养 大 学 生 坚韧 顽 强 的毅 力 和 克 服 困难 的 精 神 。 中长 跑运 动时 , 由于 内脏 器 官 工作 条件 的 改变 , 气 的供 应 落 后于 氧 肌 肉活动 的需 要 , 以跑 到 一 定阶 段 便会 出现 “ 点 也 是 中长 所 极 这 跑 过程 中的 正常现象 。有 的学 生在 这 种 情况 下缺 乏 顽 强的 意 志怕 苦 怕累 , 不愿坚 持下去 , 而废 。在当 今竞争 激烈 的社会 里 , 半途 如果 遇 到这点 苦和累 , 失斗 志 , 阵来 , 谈今 后社会 竞争 。我 们 就丧 败下 何 在 中长跑 学习过 程中 就要教 育 学 生不 怕 苦不 怕累 , 于 克服 困 难 , 勇 培养 学生坚 韧顽 强和吃 苦耐 劳的意 志品质 , 使学 生在身 体上 和心 理 上都 能承担 一 定的 负荷 , 以便 将来 能够 更 好 地 适 应 竞争 激 烈 的 社 会 。有助于 培养 学生 的兴趣 , 进 学 生自 觉地 进 行锻 炼 , 成教 学 促 完 任务 , 到教 学 , 以达 健身 , 培养终 身体 育的 目的 。
大学体育课程改革的实践与思考
S ANG n Yo g
摘
要: 通过更新体育教 育理念, 改革大学体 育实践课教 学; 优化 师资队伍 , 加强师资培养 ; 丰富教 学资 源;
创 新 教 学方 法 与 手段 ; 立 客观 的 考 核 评 估 体 系等 方 面 的 措 施 , 建 阐述 了 大 学体 育 课 程 改 革 的 实 践 经 验 和
13 改 进 考 核 内容 .
自20 02年施行教育部《 国普通高等 学校体育 与健康课 全 程教学指导纲要》 以来 , 为了适应 体育教 学改 革发 展 , 育教 体 学部从领导到教师上 下一条心 , 变教育理念 , 转 体育课 程进一
步突出了“ 健康第 一” 教学 思想 , 确立 了“ 以学生 为本” 的教学
1 更 新 体 育 教 育 理 念 。 革教 学 内容 与 方 法 改
淡化 了“ 一刀切 ” 的达标方式 。同时 , 积极探 索课 内与课外 、 教 学与群体竞赛 、 学校与社会( 自然 ) 相结合 的一体化教学模 式 , 大大拓展 了课程 的时间 、 空间等 资源 , 高 了课程 在推行 “ 提 素 质教育” 培养 创新 人才体 系 中的功能 。在课 程教学 中, 堂 、 课 注重方法与技能教 学 , 课外 注重实践与运用 体验 , 通过指导 并 学生体育社团活动和实施课 内与课外统一 的体育锻炼标 准评 价体系 , 特别是 四年的大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为一个学分的 制定 , 推进 了课 内外一体化教学 。 在大学体育课 的讲 授过程 中 , 师在运 用传统 教学 方法 教 如: 讲授法 、 范法 、 示 练习法 、 放松法等 ; 在学习具体动作时又运 用 了完整法 、 解法 、 分 纠错 法等方 法 的同时 , 合所 授课 程 内 结 容、 学生 的运动能力的不 同, 目的的采用 了一些新 的教学方 有 法, 使体育教学 由传统 的以教师为主导 向以学生为主体与教师 辅导相结合转变 , 给予学生们充分 的 自主权和发挥创造性的机 会, 以提 高学生 自练 、 自训 、 自评 的体育学习和锻炼 的能力。
对大学体育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考
对大学体育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考【摘要】大学体育课程改革的基本方向是转变教师的教学理念,帮助学生形成体育锻炼的意识和终身体育的观念,使竞技项目成为教法和教材的主线,提升学生体育能力。
改革的基本方面是教师更新教育理念,做到与时俱进;构建和完善全新的体育管理体系;构建与时代进步相适应的教学评价系统;加大资金投入力度;推行俱乐部制度;实施分层教学方式等。
【关键词】大学;体育课程;教学改革;基本方向;基本方面当前我国大学在读学生身体综合素质普遍不高,心理素质偏低、耐力不好、抗挫折能力差等体质健康问题在他们中间普遍存在。
经过深入研究发现,引起学生不具备良好体质和健康体格的主要原因就是体育锻炼时间严重不足、睡眠时间不充分以及精神长时间紧张等等。
因此,必须对大学体育课程的教学进行深入地改革和创新。
改革和创新的过程是一个坚决革命的过程,大学体育教育的改革就必须突破以前的体制结构、传统的教学模式,构建和进一步完善新的教学模式和新的体制结构,以适合新时代大学体育教育的需求。
大学体育教育是使人形成终身体育锻炼意识的最重要的时期,怎样能让学生们在不断学习专业知识和提高专业技能的同时,也能使他们的体质得到锻炼和增强,这是作为大学体育教师应该时常思索的问题。
老话说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因此好的身体才是学好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以至于将所学到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术应用于实践的前提,反之,没有好的身体一切都是枉然,所以大学体育教育是人生很重要的部分。
一、大学体育教学改革的基本方向1、帮助学生形成体育锻炼的意识和终身体育的观念学生具有怎么样的体育观念将对体育教学的效率产生直接的影响。
很久以来,大学生的体育意识不强,要改变这样的意识形态,必须先使学生能感受到体育运动的快乐,培养学生对体育运动的浓厚兴趣。
另外还要在学校大环境中构建体育氛围,能使学生随处可以感受到体育的气息。
第三,大学体育比赛的制度还要改革,强化不同层次、小型多样、不同水平、不同项目、不同级别的趣味型比赛,以及将体力和智能结合起来的比赛。
大学体育教学改革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大学体育教学改革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大学体育教学改革是当前教育领域中的热点话题之一。
虽然在大学体育教育中,授课教师在推进教学改革方面做出了很多努力。
但是,随着学生课业负担增加和体育热情的转移,大学体育教学面临着诸多困难和挑战。
本文将分析大学体育教学改革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对策。
一、问题分析1. 学生热情下降大学体育教学改革的一个主要问题是学生对体育课程的热情不再像以前的高涨。
一些学生认为体育课程对他们的专业发展没有明显的贡献,因此对体育课程缺乏热情,甚至对此表示消极态度。
2. 缺乏专业性虽然在进行大学体育教学改革中,教师们都将重点放在了综合实践以及课后锻炼的意义上,但体育课程一直没有真正地进入专业领域。
随着分科分流政策的逐步推进,更多的学生将会选择某一个特定领域进行深入学习,对于该领域的体育专业性要求将更高。
但是,目前大部分的体育专业课程还过于简单,缺乏专业性。
3. 授课模式落后传统的体育教学通常以讲解、示范、练习、检查的方式进行。
但在当今数字化和网络化的时代,这种授课模式无法满足学生的需求。
学生需要更创新的授课方式,以便激发他们的兴趣和潜力。
二、对策1.提高教学质量目前大学体育教学改革中最为重要的就是提高教学质量。
教师们应该注重课堂教学实效,发现学生特长和兴趣,为学生定制个性化体育教育方案。
要通过比赛、展示等形式增强学生参与感和认同感,促进其对课程内容的深入理解。
2.加强课程开发,提高课程质量在大学体育教学改革中,教师应该致力于开发提高课程质量的新方案。
针对学生的需求和专业性要求,教师将体育课程融入到专业领域,使体育课程不再只是一项随意选择的课程,而是具有实际价值的必选课程。
3.推进教学模式改革目前,数字化和网络化的时代下,用传统的授课模式进行体育教学已经不再适合了。
因此,在大学体育教学改革中,应活跃课堂气氛,引入多元化的授课模式,不断创新教学方法,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教学实效。
结语目前,大学体育教学改革中遇到的问题与挑战,也是一个机遇与挑战并存的过程。
大学公共体育课程改革实施方案
大学公共体育课程改革实施方案清晨的阳光透过窗帘的缝隙,洒在我的笔记本上,我开始构思这个方案。
大学公共体育课程改革,这是一个大课题,也是时候让它焕发新的生命力了。
一、现状分析我们得面对现实,现有的公共体育课程体系已经跟不上时代的步伐。
学生们对体育课的兴趣不再像以前那么高涨,传统的教学模式和课程内容已经显得有些陈旧。
比如,篮球、足球、乒乓球这些项目虽然经典,但已经不能满足学生们多样化的需求。
二、目标定位我们要明确改革的目标。
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是永恒不变的主题,但在此基础上,我们还要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锻炼习惯,以及团队协作和竞技精神。
让体育课成为学生们大学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三、课程设置1.多元化课程体系针对不同学生的兴趣和需求,我们设置多元化的课程体系。
除了传统的篮球、足球、乒乓球等项目,还可以加入瑜伽、攀岩、跆拳道等新兴项目。
这样一来,学生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课程,提高参与度。
2.模块化教学将课程内容分为基础模块、提高模块和竞技模块。
基础模块注重基本技能和体能训练,提高模块让学生在掌握基础技能的基础上,提升运动水平,竞技模块则鼓励学生参加校内外比赛,培养竞技精神。
四、教学方法1.引入现代教育技术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如在线教学、虚拟现实等,丰富教学手段,提高教学质量。
例如,可以通过在线平台让学生提前了解课程内容,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实时监控学生的运动数据,提供个性化指导。
2.小组合作学习鼓励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团队协作能力。
例如,在篮球课上,可以让学生自由组队进行比赛,教师则在一旁指导,帮助学生提高技艺。
五、评价体系1.过程性评价重视过程性评价,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
例如,可以设置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运动技能提升等评价指标。
2.结果性评价结果性评价也不能忽视,要关注学生的运动成绩和竞技水平。
例如,可以通过期末考试、比赛成绩等方式进行评价。
六、实施步骤1.调研阶段对现有公共体育课程进行调研,了解学生需求,收集意见和建议。
对大学体育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考
教 学 改 革
对大学体育课 程教学改革的思考
肖本 松
( 西华师范大学体 育学院 四川 南充
6 3 7 0 0 程 改革的基本方向是转变教师的教 学理念 , 帮助 学生形成体育锻 炼的意识 和终 身体育的观念 , 使竞技项 目成为教
而知 了 。 3 、 转 变教 师的教 学理念 ’
由于 学生 的个体 差异 很大 , 他 们 之间存 在着 诸如技 能 、 技术 、 体 能、 体质等 等 的不 同 , 再加 之他 们 对体 育 的认 识 和对 体 育 的 需求 也 不尽相同, 我们就需要一种分层的教学方式来满足不同要求的学生 学 习。这 样的 教学模 式不但 能激 发学 生的学 习热 情 , 而 且还 能培 养 学生主动学习的良好习惯。这样的教学模式充分反映了因材施教
法和教材 的主 线, 提升 学生体育能力。改革 的基本方 面是教师更新教育理念, 做 到与时俱进 ; 构建和完善全新的体 育管理体 系; 构建与 时代进 步相适 应的教 学评价 系统 ; 加大资金投入 力度 ; 推行俱 乐部制度 ; 实施分层教 学方式等。
【 关键词 】 大学 ; 体育课程 ; 教 学改革 ; 基本方向 ; 基本方面 当 前我国大 学 在读 学 生 身 体 综 合 素质 普遍 不 高 , 心 理 素 质 偏 低、 耐力不好、 抗挫折能力差等体质健康问题在他们中间普遍存在。 经过 深入研 究发 现 , 引起学 生不 具备 良好体 质和健 康体 格的 主要 原 因就是体育锻炼时间严重不足、 睡眠时间不充分以及精神长时间紧 张等 等 。因此 , 必须 对大 学 体 育 课 程 的 教 学 进 行深 入地 改革 和 创 新。改革和创新的过程是一个坚决革命的过程 , 大学体育教育的改 革就 必须突 破 以前 的体制 结构 、 传统 的 教学 模 式 , 构 建 和 进 一步 完 善新的教学模式和新的体制结构 , 以适合新时代大学体育教育的需 求 。大学体 育教 育是 使人形 成终 身体育 锻炼 意识 的最 重要 的时 期 , 怎样能让学生们在不断学习专业知识和提高专业技能的同时, 也能 使 他们 的体 质得到 锻炼 和增 强 , 这是 作 为大学体 育 教师应该 时 常思 索 的问题 。老话 说 身体是 革命 的本钱 , 因此 好的 身体 才是学 好 专业 知识和 专业技 能 以至于将 所 学到 的 专业 知 识 和 专业 技术 应 用 于实 践 的前 提 , 反之, 没 有好 的身体 一切 都是 枉然 , 所 以大 学体 育教 育是
高校体育教育创新与改革研究
高校体育教育创新与改革研究高校要顺应时代发展的需求,及时调整高校体育教育战略方向,为体育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体育学习提供良好的体育环境。
高校体育教育在内的各个领域都应该进行改革,高校体育教育应在内容、方式、制度等方面深入探寻新的改革之道,以推动高校体育创新改革,促进学生个体积极发展。
【关键词】高校体育;教育;改革;创新一、高校体育教育改革思路(一)改变教学观念,创新教学思路在体育教学改革中,首先要转变教师原有的教学指导思想,把被动教学转变为主动教学。
主动教学是指既能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又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由被动向主动转变。
传统体育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忽视了学生的主体作用。
这种旧的体育观念不利于新时期新人才的培养。
(二)提高学生的体育能力,转移教学重心终身体育理念的确立和全民健身计划的实施对大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除了提高学生的体质外,还应培养学生的体育能力,使他们能够学习科学的健身方法,实现体育自力更生。
长期以来,我们的体育教学强调体育技术的精雕细琢。
其教学重点是教学和掌握体育技术。
另外,教材难度大,不能充分发挥其自主性。
因此,学生的自主活动能力较差。
要改变这种状况,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的体育能力。
(三)强化体育意识,树立终身体育观学生的体育意识直接影响体育教学的效益和终身体育理念的确立。
长期以来,高校学生体育意识淡薄。
要改变这种状况,首先,要让学生体验体育活动的乐趣,激发他们对体育学习的兴趣,把教学与快乐结合起来。
其次,要营造学校体育氛围,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受到教育。
最后,改革高校体育竞赛制度,多开展小规模、多层次、多项目、智力与体力相结合的竞赛活动。
(四)改革体育教学方法,将竞技体育为主当前高校体育教学大纲中竞技体育项目较多,教材难度较大。
其次,每本教材的技术要求太高,环节太细,不同年级教材重复严重。
另外,教材中经常采用“死记硬背”的教学方法,严重影响了学生在体育课上的积极性。
大学体育课程改革的课程论思考分析
大学体育课程改革的课程论思考分析摘要:学生只有拥有健康的体质才能搞好学习,在大学期间,学生主要在体育课上进行锻炼。
主要阐述了体育课程论出现的背景、体育课程论与传统学科的关系以及它的作用。
关键词:体育课程论;关系;作用我国高校学生的整体身体素质一直令人担忧,大学的体育教育早就暴露出了很多问题,绝大部分人存在着身体耐力差、抗挫折能力弱、心理素质低等问题。
教育工作者一直想要寻找解决之道,于是在体育教学论占据主导地位的大环境下,体育课程论诞生了。
课程论的诞生给解决困境提供了帮助。
但是课程论的出现并不意味着教学论就被淘汰,实际上两者之间既有区别又有联系,是对立统一的。
一、体育课程论产生的背景我们从回顾中国体育发展的阶段来讲述课程论产生的背景。
我国的体育课程发展大致经历了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从“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的”的口号开始的。
在这一口号的指引下中国人民发展体育事业的热情空前膨胀。
而且在这一阶段的成果也是非常显著的。
校园体育文化气氛浓烈,学生的身体素质也得到了提高,同时有很多的比赛记录被打破刷新,至今仍有很多人难忘那一时期。
而这一阶段也成为我国大学体育发展史上最为辉煌的时期。
第二阶段是文化大革命时期。
在这段混乱的时代里,生产、生活、经济、政治全部都遭到了严重破坏,大学体育也是其中的重灾区。
这一阶段体育没有任何的发展反而被逼倒退,之前的成就几乎被破坏殆尽。
第三阶段是文化大革命后到20世纪90年代,正值改革开放时期。
在这一段时间里,大学体育逐渐地恢复了过来。
受外来影响的冲击,大学体育的思想也变得多元化,理论上也发生变化并逐渐形成了现在的技能论、终身体育论,教学的形式也变得多样化,俱乐部体育协会等相继出现。
第四个阶段就是20世纪90年代到现在。
在此阶段,体育发展进入了一个相对速度较慢的时期。
体育发展在各方面取得了很大成绩之后,人们开始逐渐认识到了现在体育体系中的不足,开始反思之前犯下的错误,并采取改正措施。
对我国大学体育课程改革的审视
学 体 育课 程 的发 展 进行 了分 析 , 回 归 了课
程改革 中的大学体 育课程教 学模 式及其缺 陷,阐述 了大学体 育的内涵和 当前 大学体 值的关键 点,为 当代 大学体 育改革 的发展 方向提供 了参考。 关键 词 :大学体育课程
中没有得到很 好的指导 ,阻碍 了终身体育 意识的发展。
育课 程改革存 在的问题 ,总结具有研究价 基础课 ,二年级上专业选修课,这种方法
3 、大学体 育课 程改革的趋势
综合化强调人才 的综合素质,这 一点 亚秋大学体育课程不仅仅关注学生锻炼身 体、增强体质 的层面 ,更要将心 理因素 、
大 学体 育 是 学 生 接 受科 学 、规 范 的 体 育 教 育 的 最 后 阶 段 , 是校 园体 育 和 社 会 体 育 的衔 接 点 , 是 培养 健康 意 识 和 “ 终 身 体 育 ”意 识 的 关键 阶段 。健 康 意 识 包 括 身 体 健 康 课 心 理 健康 。在 大学 阶段 ,学 生 心 理 逐 渐 走 向成 熟 , 是完 善 个 人 素 质 , 提 高个 段 。学 生 的 健康 是 其 发 展 的 先 决 条 件 , 也 是 体育 本 身 的存 在 价 值 之 一 。我 国 的体 育 课 程 建 设 已 经确 立 了 以 “ 健 康 第 一 ”为 核 心 的理 念 , 并且 由此 入 手 重 新 审视 了体 育 课 程 的 目标 、模 式 和 体 制 ,抓 住 了 体育 的 健 身 、 养心 的功 能 ,在 教 学 过 程 中充 分 的 调 动 了 学生 学 习 的主 动 性 和积 极 性 ,强 调
育 精 神 和 体 育 意 识 ,在 潜 移 默 化 中培 养 良 好 的 身心健 康和 个人 素质 。
解析大学体育课程改革的问题与发展趋势
( 编号 : S GH 1 2 4 6 7 ) 。
・
9 4・
《 内蒙古体 育科技》 ( 季 刊)
2 0 1 3 年( 第2 6 卷) 第3 期( 总第 1 0 0 期)
不 了解 , 使得学生进入大学阶段后对体 育的认知仍 停 留
2 0 0 2年 , 教育部颁布 了《 全 国高校 体育课 程教 学指
在初级水平 。大 学生对体 育有 限 的认 识 决定 了我 国 当
导纲 要》, 由此 拉开 了一轮 新 的大学体 育课程 改革 的序
幕, 引起 了广大 体育 教育 人士 的持 续关 注 。十多年 来 , 大学体育课程 改革取得 了不俗 的成绩 , 但 同时也 暴露 了 诸多 问题 。随着 国家教 育事业的不 断发展进 步 , 未来大 学体育课程 改革 的进一步深化将是不 可逆转 的趋势 , 这 要求我们 积极 正视 问题 、 把握 未来 , 通过各 种 方式 以调 整促转变 、 以改革促发展 。
1 大 学 体 育大学体育课程 改革 中还存 在着 主体 和客体 错 位 的
终身体育概念 的提 出树 立 了我 国大学 体育 教育 的 现象 。大学体育课程应具有完善 的课 程设计 , 除 了应包 含体育技术 、 体 育知识 、 体育技能等 内容外 , 还应考 虑大 学生心理和生理发展状况及规 律。此外 , 体 育课程 的设 计还需要适应 当前社会经济发展 的实际状况 , 根据 社会 的实际需要培养 学生 的体 育素养 。大学体 育课 程需 要 平衡知识 、 学生 和社会 三者 之间 的关 系 , 设 计 出能够 充 分发挥学生体育潜能 、 适应经济社会形势需要 的课程 。 在大学体育课 程 中, 教 师是课 程 实施 的主体 , 是 体 育实践 的承担者 。教 师在 体育 教学 中必须 认识 到我 国 大学生所掌握的体育基础知识非常贫 乏 , 如 果在教学 中 仅强调以学生学习为主 、 教师教学 为辅 的方式 会使师 生
关于高校体育课程改革的几点思考
学生学习热情高涨、 体育运动能力增强的效果。 ( 由单一教学法运用 向多种教学法综合运用。传统的体 三) 育教学, 教法 运 用 较 为 单 一 。教 师 讲 解 示 范 , 生模 仿 练 习 , 学 这 种单一化 的教学方法已无法适应现代体育的需要。现代 体育教 育需要教学的运用 由单教学运用向多种教学综合运用转变。只
,
的 , 乏 科 学 的量 化 。 这种 目标 定位 下 的 大 学 体 育 造 成 的 结 果 缺 是 : 面 强 调 促 进 学 生 运 动 技 能 的 发展 , 视 了 对 学 生 体 育意 片 忽
识、 体育 能力 、 体育习惯等 的培养 。随着社会体育 的发展 , 学校 体育面临着逐渐被社会体育所代替 的可能。 二、 高校大学体育课程改革 目标定位
法, 因此 , 我国的学校 教学形式 比较严谨 , 体育课的结构单调统 过分强调 教师 的主导作用 , 对学生体育 课成绩 的评价 是将 其运 动成绩 、 论成绩 、 标成 绩、 理 达 出勤率 折算成分 数来评 定
一
补, 教学质量才能有质的突破 。
( 建设一支高素质的体育教师 队伍。在普通 高校体育教 四)
JA UL IOY UNT AN
@吉 林教 育
关 于 高校 体 育 课 程 改 革 的 几 点 思 考
兰州商 学院体 育部 孙胜利
《 中国教育报》 上的一篇文章 《 新课改 ,你说我们该听谁
的》 在教 师 中间 引起 了强 烈 的 反 响 , 站 、 坛纷 纷 转 载 。文 章 , 网 论 写 道 : 随着 课 程 改革 的深 入 推进 , “ 新课 改 中操 作 性 不 强 等 问题
大学体育教学改革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大学体育教学改革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随着大学教育的不断发展和改革,体育教学在其中也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在大学体育教学改革中,依然存在着一些问题。
本文将分析大学体育教学改革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一、存在的问题1. 教学内容陈旧传统的大学体育教学主要依靠体育课来实现。
体育课程内容大多停留在基础体能训练和传统体育项目的教学上,缺乏创新和多样性。
这导致学生学习体育的兴趣不高,无法真正享受到体育教学的乐趣。
2. 教学方法单一传统的体育教学以课堂授课和体育课的体育项目训练为主,缺乏创新和多样性的教学方法。
这种单一的教学模式无法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也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潜力。
3. 教学资源匮乏目前大部分大学的体育设施和教学资源都比较匮乏,导致教学条件不够完善,无法满足多样化的教学需求。
这对于体育教学的改革和提升提出了挑战。
二、对策分析1. 更新教学内容为了提高大学体育教学的吸引力和实用性,需要更新教学内容,丰富体育课程的内涵。
可以引入一些新兴的体育项目和体育运动,如瑜伽、登山、攀岩等,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和自主锻炼能力。
2. 多元化教学方法在大学体育教学中,应当引入多元化的教学方式,包括课堂教学、户外实践、体验式学习等多种形式。
通过多种教学方式的结合,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3. 完善教学资源大学应该加大对体育教学资源的投入,提高体育设施的完善程度。
可以联合外部资源,引入一些社会体育培训机构或专业教练,为学生提供更专业的体育教学服务。
三、结语大学体育教学改革是一项长期的任务,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
通过更新教学内容、多元化教学方法和完善教学资源,可以更好地促进大学体育教学的发展,提高学生体育素质和兴趣。
希望相关部门和学校能够重视大学体育教学改革的重要性,共同努力,为大学体育教学的改革和提升注入新的活力。
当前大学体育的弊端及改革分析
当前大学体育的弊端及改革分析当前大学体育的弊端及改革分析随着中国改革开放和教育事业的发展,大学体育也渐渐走向了一种新的发展轨迹。
然而,当前大学体育也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和需要改进的弊端。
本文将从多个方面对当前大学体育的弊端进行分析,并探讨如何进行改革。
1.体育课程设置单一当前大学体育的课程设置相对单一,主要以健身锻炼为主导,而较少关注体育竞技和专业技能的培养。
许多学生因为缺乏竞技经验和技能,导致在校内体育比赛中很难取得好成绩。
这是因为大学体育教育的目标没有十分明确,缺乏细分化的课程设置。
解决方案:大学可以根据自身特点和学科设置,建立专业化的体育课程体系,增加体育竞技类课程的设置,为学生提供更加充分丰富多样的培训和训练机会,并通过专业的教练团队进行指导和培养。
2.体育场馆设施不足当下,大学的体育场地和场馆都比较单一,对于学生的体育训练和比赛需求都没能得到充分的满足。
有些大学甚至缺乏专业的体育场地,导致学生在训练和比赛中经常遇到困难。
对于理科、工科等专业的学生,学习任务都很大,学生的课业负担比较重,体育锻炼的时间相对较少,因此能否利用好现有的体育场地和场馆非常重要。
解决方案:大学可以在原有的体育场地和场馆基础上,加强投资,提高场地和场馆的利用率。
同时,可以增加体育场地和健身器材的购置,搭建科技化的运动设施等,为学生提供更加优秀的体育学习和锻炼设备,促进学生对体育的兴趣培养。
3.体育教育资源缺乏当前大学体育教育资源的缺乏也是存在的问题之一。
许多大学对于体育学习和教育的投入不够,导致教育方法和教育资源都相对较少。
同时,很多学生并不了解体育教育方面的知识和体育技能,缺乏对体育的全面理解和认识。
解决方案:大学可以加强对体育教育的投入和教育资源的提升,增加体育教育科研项目的资金和人力投入,通过充分发挥体育教育资源的优势,为学生提供更加全面系统的体育教育和培训。
4.体育学习和教育缺乏个性化当前大学体育教育的一大弊端就是针对不同学生制定的教育计划和教育方法缺乏个性化和因材施教。
大学体育课程思政改革成效与经验总结
大学体育课程思政改革成效与经验总结一、课程概况《大学体育》是面向全校非体育专业开设的通识类课程;是大学生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通过合理的体育教育和科学的体育锻炼过程,达到增强体质、增进健康和提高体育素养为主要目标的公共必修课程;是寓促进身心和谐发展、思想品德教育、文化科学教育、生活与体育技能教育于身体活动并有机结合的教育过程。
该课程是学校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体育工作的中心环节,是实施素质教育和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的重要途径。
该课程的主要任务是:使学生基本形成自觉锻炼的习惯和终身体育的意识;熟练掌握两项以上健身运动的基本方法和技能,能科学地进行体育锻炼,提高自己的运动能力;掌握有效提高身体素质、全面发展体能的知识与方法,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具有健康的体魄;改善心理状态、克服心理障碍,养成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表现出良好的体育道德和合作精神,能正确处理竞争与合作的关系。
从课程性质上看,该课程本身就具备将“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和价值引领”相契合的天然功能,且具备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的天然优势。
从课程任务来说,该课程突出培育增强体质、增进健康、提高体育素养的意识和能力,发展健全人格,弘扬体育精神,提高合作能力,充分突显课程“育德”功能。
二、课程思政建设的内容1、优化课程教学内容,提升育人功能《大学体育》课程具有思政元素承载量大、项目多、频度高的特点。
根据课程教学特点,找准课程中思政映射与融入点:家国情怀方面(责任与担当):了解健康中国和体育强国战略,充分认识体育与国家强盛、民族振兴和人民幸福密切相关;认同和坚持优秀的中华体育文化。
个人品格方面(如何做人):增强体质健康,提高体育素养;发展健全人格;敬畏与自觉遵守规则;提高观察、想象、思考、判断能力。
科学观方面(如何做事):训练钻研、毅力、勤奋、创新、团结合作等科学观。
2、推进教学方法手段改革,创新育人手段注重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有机结合。
论以终身体育为目标的大学体育教学改革
论以终身体育为目标的大学体育教学改革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大学体育教学面临着许多挑战和改革的需求。
为了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和综合素质,大学体育教学需要从传统的竞技体育教学转变为以终身体育为目标的教学方式。
本文通过分析当前大学体育教学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以终身体育为目标的改革方案,包括整合课程设置、改进教学方法、优化评价机制以及建立良好的体育文化氛围等。
通过这些改革措施,可以实现大学体育教学的创新,培养学生的全面素质,促进他们终身参与体育运动。
一、引言大学的体育教育是培养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全面素质的重要环节。
然而,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们对体育的认识不断深化,传统的大学体育教学出现了许多问题。
首先,大学体育教学过于注重竞技性,忽视了学生的个性特点和身体素质差异。
其次,体育课程的设置和教学方法比较单一,缺乏足够的灵活性和多样性。
此外,缺乏有效的评价机制也使得大学体育教学难以达到预期的效果。
为了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和综合素质,大学体育教学需要进行改革,将终身体育作为目标。
二、终身体育的概念和意义终身体育是指个体通过运动和体育活动来维持身心健康、提高生命素质,并持续参与体育锻炼的一种生活方式。
终身体育的目标在于通过体育活动培养学生合理锻炼的意识和习惯,使他们终身受益。
终身体育的意义在于保持健康、增强学习和工作能力、促进社交互动以及提高身体素质等方面。
三、大学体育教学改革的目标大学体育教学改革的目标是将终身体育作为教学目标,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终身体育意识。
通过改革,使学生收益于体育活动,学会自我管理和培养锻炼习惯。
四、大学体育教学改革的具体措施1.整合课程设置大学体育课程应该包括多样化的运动项目,涵盖体育锻炼的不同方面。
同时,还应该引入与终身体育相关的知识,如运动生理学、运动保健等,帮助学生了解运动的重要性和终身体育的概念。
2.改进教学方法在教学方法上,应采用灵活多样的方式,让学生在体育活动中感受到乐趣和兴趣。
大学体育课程教学改革浅析
大学体育课程教学改革浅析摘要:大学体育是高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体育不能狭义地理解为仅仅是体育教学的问题,它是一项系统工程,渗透到了高校工作的方方面面,须将其放在高校教育的大系统中去,和学校各项工作融为一体方能更好地体现其优势,发挥其作用,并获得健康发展。
关键词:大学体育教学改革目前我园高校在校学生整体身体素质令人堪忧,体质健康方面普遍存在着耐力差、心理素质低下、抗挫折能力弱等问题。
究其原因,体育锻炼不够、睡眠不足、精神紧张被认为是造成学生体质健康状况不好的主要原因。
由此可见,大学体育课程的教学改革与创新势在必行。
改革的过程是一个革命的过程,学校体育的改革就要打破旧的体制结构、旧的教学模式,建立和完善新的体制结构、新的教学模式,以适应新时期学校体育的需要。
大学体育是终身体育最关键时期,如何使每位学生在不断增长专业知识、专业技能的同时,也使体质得到增强,这是我们经常思考的问题,身体好是前提,也只有身体好才能使专业知识、技能运用于实践,造福于人类,因此说大学体育十分重要。
一、大学体育教学改革的基本思路(1)强化体育意识。
树立终身体育观。
学生的体育意识强弱直接影响着体育教学的效益和终身体育观的建立。
长期以来,高校学生体育意识薄弱,要想改变此状况,首先要让学生体验到体育活动中的乐趣,激发起对体育学习的兴趣,寓教于乐。
其次是在学校中营造体育氛围。
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
再次要改革高校体育竞赛的制度,增强小型多样、不同层次、不同水平、不同级别、不同项目的趣味比赛。
智能与体力结合的比赛等。
(2)改革以竞技运动项目为主线的教材、教法体系。
现行的大学体育教学大纲,一是竞技运动项目过多,教材的难度较大。
二是每项教材的技术要求过高、环节过细且各年级教材的重复现象严重,加之教材中多采用注入“填鸭式”教法,严重影响了学生上体育课的积极性。
三是竞技运动项目对场地设施要求过高,大部分学校难以保旺,从而影响教学的质量和效果。
我国大学体育课程改革发展趋势及对策研究
在我国大学教育教学中,体育课程教学作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在提升大学生综合能力上有着重要的作用。
大学体育课程改革是我国素质教育与全面发展的重要保障。
在当前的教育方针下,大学的体育教学课程模式需要进行创新改革,通过体育课程改革中加强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有助于大学生实现重要人才的教学目标。
在新课改革和素质教育的要求下,大学体育教学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显得尤为重要。
体育教师通过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可以强化学生的自主性,让学生能够主动参与到体育学习中,并且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同样在体育课程改革中,注重创新能力与综合能力的培养教学模式,让体育课堂教学更加有利于体育知识的积累,有助于更新学生的学习资源和教学实时互动,在有效的体育教学课堂的情况下,可以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学生的综合素养,有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体育教学课程改革的发展需求在大学体育教学中,传统的教学模式往往过于单调枯燥,教师注重单方面的技巧知识灌输讲解。
对于学生综合能力与创新能力培养的课程教学相对较少,不利于学生在核心素养的要求下的全面发展。
在大学体育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体育素养,不仅可以有效的改善学生知识获取效率。
由于大学的体育教师队伍往往不能够进行良好的教学课程创新,例如体育教师的创新教学模式的意识淡薄或者能力的不足,造成体育培养综合能力的实际开展较难。
同样体育教学模式的评价也不利于学生体育素养的培养。
由于当前大学体育教师注重学生体育技能的评价,对于学生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的考查缺少,导致学生在大学体育课程改革中创新能力与综合素养的培养不积极。
二、学生综合能力对体育教学课程改革的重要意义在大学体育教学发展中,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在于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与提升,是确保学生能够积极参与体育教学的重要部分。
创新能力与综合能力的培养与提升能够帮助学生积极参与到体育教学中,有助于教师教学质量的提高具有关键因素,同样综合能力的培养有利于激发其他学生学习的兴趣。
以终身体育为目标的大学体育教学改革路径分析
以终身体育为目标的大学体育教学改革路径分析摘要:近年来,人们对健康和生活品质的追求,使得终身体育的概念逐渐受到重视。
大学体育教育作为学生进入社会前最后一段系统的体育教育阶段,应当积极响应终身体育的号召,进行必要的教学改革,以更好地培养学生的体育意识和习惯。
基于此,本文旨在探讨以终身体育为目标的大学体育教学改革路径,希望能够为提高学生的体育素养,培养其终身体育意识和习惯,促进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作出贡献。
关键词:终身体育;大学体育;教学改革;路径分析引言: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身体健康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
终身体育作为一种健康的生活方式,已经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大学体育教育是学生接受体育教育的重要阶段,对于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和习惯、提升学生的体育素养和能力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因此,以终身体育为目标的大学体育教学改革路径,成为当前需要探讨的重要问题。
一、终身教育与教学改革的重要性(一)终身体育的概念与重要性终身体育是指一个人在生命的各个阶段都积极参与体育锻炼,保持身体健康。
这种理念强调体育锻炼,不仅仅是一种短期的行为,更是一种长期的生活方式。
终身体育对身体健康、增强体质、预防疾病,和提高生活质量方面的积极作用。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健康已经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体育锻炼是一种保持健康的重要手段,终身体育理念的应用,更是强调了体育锻炼的持续性和长期性,对个人健康和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教学改革路径的意义与目的当前,许多大学的体育教学存在一些问题,如教育理念偏离、教学内容和方法单一、教师素质和能力不足等。
这些问题的存在导致了学生对体育课的兴趣不高、参与度不足,从而影响了教学质量和效果。
通过改革,可以回归体育本质、创新教学方法、加强教师培训和激发学生兴趣等,以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生活[1]。
具体来说,改革可以包括更新教育理念、丰富教学内容、提高教师素质和能力、激发学生兴趣等方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学体育课程改革
作者:赵慧彪原军
来源:《新教育时代·教师版》2017年第18期
摘要:文章中运用了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等方法对山西工商学院体育俱乐部课程的建设和开展进行了研究。
主要结论表明:体育俱乐部是以学生为主体,以健身为目标。
在办学理念、师生体育观、体育活动质量、调动师生积极性等方面仍存在问题。
山西工商学院体育课程俱乐部模式的建设对我校校园体育体育事业的发展有积极作用。
关键词:体育课体育俱乐部课程化管理
一、研究目的
山西工商学院作为一所民办大学,在多年的发展中已经成为山西省办学规模最大的民办高校,办学规模的逐步扩大,社会各界对该校的关注度也越来越高,学校在硬件不断发展的同时软实力也在不断提升。
为适应社会的发展和学生的需求,2016年全校进行大规模教学改革,使我校大学课程在原有固定教学模式的基础上更加灵活生动,主要特点是把课堂主动权交给学生,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导者,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积极性。
大学体育作为大学生的一门必修课,是每个学生必须要完成的一门课程。
怕累、没意思是学生在上体育课前经常提到的词语,随着全校课程大改革的趋势,体育课也进行了大胆改革,成立俱乐部课程。
新学期学生所上体育课不再枯燥单调,而是学生按照自己的意愿进行选择,喜欢什么项目就上什么项目的课,这样极大地提升了学生积极性,使体育课堂变得更加活跃。
目前所拥有的俱乐部课程有:足球、篮球、排球、乒乓球、羽毛球、武术、健美操、跆拳道、柔力球。
山西工商学院篮球项目的教学过程中,有部分学生在中学已经掌握了如“三步上篮”等基础技术。
进入大学后他们所需要的是运用这些技术以及在原有基本技术基础上学习更专业的技能,,在大学体育课堂中形成终身体育锻炼的习惯,享受篮球带来的快乐,但是由于同一班级学生水平的参差不齐,技术难度较高的课堂中基础差的学生又跟不上进度,影响他们的学习效果。
使得教师只能从最基本的技术开始教学,部分技能强、喜欢篮球的同学,长期练习相对简易的技术,心理产生抑制作用,反而不在像以前喜欢篮球课。
大学体育课堂中应该在学生已有的基本技术基础上,进行适应学生发展需求的教学。
在教学计划教学大纲的制定过程中应该充分考虑学生的接受能力,了解学生学情的基础上有针对性的开展体育教学。
使学生在体育课堂中不仅仅得到锻炼身体的作用,更重要的是通过体育课让学生养成长期锻炼身体的习惯,终身体育的观念,让他们从热爱体育出发,拥有自己喜爱的体育项目是培养学生长期锻炼的前提。
[1]
二、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
通过网络和期刊,查阅关键词“体育文化”“校园文化”,获得大量有关校园文化建设和体育文化建设等方面的知识。
[2~6]
2.专家访谈法
根据研究目的,收集历年我校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及大学体育课程资料。
对我校体育课的开展情况进行详实的统计,另将将自己的观点和设想与专家进行交流,获得第一手真实的资料
三、山西工商学院体育课俱乐部模式现状
大学体育是每个大学生的一门必修课程。
目前普通高校体育课程开展围绕普通必修课和选修课为主要授课形式,一般大一年级为必修课程,大二年级为选修课程,有的高校大三年级甚至大四年级也有体育选修课。
山西工商学院体育课程多年来一直采用一体化方式开展,学生入学开始便按照学校的教学计划完成大学体育课程,上课形式单一,统一按照学校要求集体学习,教学内容单一,每个学期全校学生所学内容全部一致,没有项目区分。
在实际课堂中学生的学习兴趣不能得到很好的激发,山西工商学院作为一所民办高校,所需要的教育不是强制,而是要适应社会的发展,适应学生的发展,从实际出发,从学生出发,从学生的兴趣出发。
2016年山西工商学院进行课程改革的过程中,体育课程也进行了改革,改革后大学大学体育课程由选项课和俱乐部课程构成。
选项课要求学生完成每周两个学时的学习任务,学生按照自己的爱好兴趣进行报名上课,选项课项目有足球、篮球、排球、乒乓球、羽毛球、武术、跆拳道、健美操,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选择自己感兴趣的项目。
俱乐部课程是在选项课程的基础上成立的,要求俱乐部课每周四学时,对学生的要求较高,每个项目的俱乐部学生都是在该项目中有一定水平的学生,学生在报俱乐部课程时,各俱乐部会对学生进行选拔,条件择优录取。
俱乐部以培养各体育专项突出的学生为直接目的,以便为参加校内外比赛做好准备,打好基础。
俱乐部学期末的考核方式为专项技能考核和身体素质考试,在学生学习喜爱的体育项目过程中,同样要求学生有身体素质的练习及考核要求,这样可促进学生在兴趣中学习的同时身体素质也能得到有效的提高。
[7]
四、结果与分析
山西工商学院在全国高校课程改革的大环境下,根据自身的不足,以及学生的需求的前提,对体育课程进行了大胆的改革,虽然目前各高校还是以传统型体育课程为主流但是社会发展和学生需求的变化迫使高校体育必须改革,我校俱乐部的课程开设满足了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在原有基础上很好的促进学生培养对体育的热爱,对体育项目的热爱,更有利于学生养成终身体育锻炼的习惯。
[8]
参考文献
[1]王道君.我国普通高校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的对比[J],管理观察,2009,1
[2]何雪芸.对高校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的研究[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9,8
[3]孙殿恩.普通高校开展俱乐部型体育教学的可行性分析 [J],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2012,3(2)
[4]季克异.树立健康第一思想,深化体育课和改革[J].中国学校体育,1999(5).
[5]曲宗湖.论我国高校体育改革的发展与构思[J].体育科学,1998(4).
[6]陈海啸.高校实施俱乐部型体育教学模式研究[J].体育与科学,1998(3 .
[7]乌兰,包铁全.我国高校体育俱乐部发展思路的研究[J].中国学校体育,2001(2).
[8]程杰.对高校体育课采用俱乐部形式教学的实验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199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