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步标版运动生理学血液循环与运动

合集下载

运动生理学王步标第二版第一章答案

运动生理学王步标第二版第一章答案

运动生理学王步标第二版第一章答案运动单位:运动神经元连同他的全部神经末梢所控制的肌纤维,在功能上看是一个肌肉活动的基本功能单位,故称为运动单位。

神经-肌肉接头:膨大的轴突末梢在靠近肌纤维时失去髓鞘,裸露的轴突末梢嵌入到肌膜上称为终板膜在凹陷,形成所谓的神经肌肉接头。

肌原纤维:是肌纤维的基本功能结构,每一条肌纤维都包含上千条肌原纤维。

肌小节:每一条肌原纤维分成的许多相互连续的节段,称为肌小节。

肌浆网:骨骼肌纤维和心肌纤维内特化的滑面内质网,由中央部的纵小管和两端膨大的终池所组成。

粗肌丝:主要成分是肌凝蛋白,是骨骼肌细胞肌浆中肌原纤维的组成部分之一。

细肌丝:由肌动蛋白、原肌球蛋白和肌钙蛋白组成,细肌丝是组成肌节的肌动蛋白丝。

兴奋-收缩偶联:是连接肌膜电兴奋和肌丝滑行收缩的中介过程。

••缩短收缩:又叫向心收缩。

当肌肉收缩时所产生的张力大于外加阻力时,肌肉缩短。

拉长收缩:又叫离心收缩。

当肌肉收缩时所产生的张力小于外加阻力时,肌肉积极收缩,但被拉长。

等长收缩:当肌肉收缩时所产生的张力等于外加阻力时,肌肉积极收缩,长度不变。

功率:单位时间内完成的功称为功率。

Part.简答或论述2.什么是肌肉收缩的肌丝滑行理论?其依据是什么?主要论点:肌肉的缩短或拉长都是肌小节中粗肌丝和细肌丝相互滑行的结果,肌丝本身的结构和长度不变。

主要论据:在肌肉缩短后:暗带长度不变;明带长度缩短;H带消失。

3.横桥的运动是如何引起肌丝滑行的,肌肉是如何舒张的?由于动作电位刺激终池释放钙离子,使肌浆中的钙离子浓度升高,钙离子与肌钙蛋白结合,原肌球蛋白分子构型发生变化。

引起原肌球蛋白从肌动蛋白沟沿滑到沟底,暴露出肌动蛋白上能与横桥结合的位点。

随后,横桥立即与肌动蛋白结合成肌动球蛋白,激活横桥上ATP酶活性,在镁离子存在的条件下,ATP分解释放能量,引起横桥头部向粗肌丝中心摆动,牵引细肌丝向粗肌丝中央滑行。

当兴奋刺激终止后,终池膜对钙离子通透性下降,钙离子停止释放并得到迅速回收,原肌球蛋白恢复构型,重新掩盖位点,粗细肌丝退回到原来位置,肌小节变长,肌肉产生舒张。

运动生理学-血液与运动课件

运动生理学-血液与运动课件

原因
运动性蛋白尿的原因可能是由于长时间剧烈运动导致肾小球滤过膜受到损伤,蛋白质通过受损的滤过膜进入尿液中。
症状
运动性蛋白尿的症状包括尿液浑浊、尿中泡沫增多等,有时还可能出现腰部酸痛、尿频、尿急等症状。
预防与治疗
预防运动性蛋白尿的关键是合理安排运动强度和时间,避免过度疲劳和长时间剧烈运动。出现症状时应多休息,减少运动量,同时注意补充水分和营养,严重时需就医治疗。
提高运动员表现
通过更深入地了解血液与运动的关系,我们可以开发更有效的训练和恢复策略,从而提高运动员的表现。
预防和治疗运动相关疾病
通过研究血液在运动中的变化,我们可能能够更好地预防和治疗与运动有关的疾病和伤害。
展望
THANKS
感谢您的观看。
预防与治疗
预防运动性血尿的关键是合理安排运动强度和时间,避免过度疲劳和长时间剧烈运动。出现症状时应多休息,减少运动量,同时注意补充水分和营养,严重时需就医治疗。
原因
运动性血尿的原因可能是由于长时间剧烈运动导致肾小球基底膜受到损伤,红细胞通过受损的基底膜进入尿液中。
运动性血尿
定义
运动性蛋白尿是指在运动后出现尿中蛋白质含量升高的现象。
红细胞变形能力提高
运动训练可以使红细胞膜的流变性增强,提高红细胞的变形能力,有利于通过毛细血管,提高氧的输送能力。
红细胞抗氧化能力增强
运动过程中产生的活性氧自由基会损伤红细胞,而长期运动可以使红细胞内的抗氧化酶活性提高,减少氧化应激对红细胞的损伤。
自然杀伤细胞活性增强
运动可以增强自然杀伤细胞的活性,提高机体对肿瘤和病毒感染的免疫防御能力。
白细胞能够识别和对抗病原体,保护身体免受感染。
血小板参与血液凝固,有助于止血。

运动生理学血液和循环系统概述

运动生理学血液和循环系统概述

(四)心电图
将引导电极置于体表的一定部位所记录到 的心电变化的波形,称为心电图(ECG)。
心电图反映了心脏兴奋的产生、传导和恢 复过程中的生物电变化,与心脏的机械收缩活 动无直接关系。
➢ 动态心电图检查仪器包括监示记录器和分析系 统两部分组成,监示记录器可记录24小时或更 长时间的持续心电信息,经分析后,可发现常 规心电图难以显示的一过性心律失常和ST-T的 改变等一系列心电变化。因此在临床医学中, 动态心电图可提高心律失常的检出率,在判断 某些症状与心率失常的关系和冠心病的诊断等 方面有重要的价值。
微循环由微动脉、后微动脉、毛细血管前 括约肌、真毛细血管、通血毛细血管、动-静 脉吻合支和微静脉等部分组成。
微循环有三个通路:迂回通路(营养通 路)、直捷通路和动-静脉短路。
三、静脉回心血量
(一)静脉血压
➢ 快速复极初期(1期)
膜电位由+30下降到0毫伏;持续10毫 秒;Cl- 内流的结果。
➢ 平台期(2期)
膜电位停滞于0毫伏;历时100~150毫 秒;其机制是Na+ 内流和K+ 外流;此期是心肌 动作电位较长的原因,也是区别于骨骼肌动作 电位的主要特征。
➢ 快速复极化末期(3期)
膜电位由0毫伏较快下降到-90毫伏;历 时100~150毫秒;其机制是K+ 外流。
每分钟心脏搏动的次数称为心率。
心率:新生儿>成人;女性>男性;耐力 运动员>无训练者;人体运动时,心率的增加 与运动强度成正比。
最大心率(次/分)=220-年龄(岁)
心率实践意义:了解循环系统机能的简单 易行指标。在运动实践中常用心率来反映运动 强度和生理负荷量,并用于运动员的自我监督 或医务监督。
心脏为血液循环提供动力,其活动形式与 水泵相似,故又称其为心泵。

运动生理学

运动生理学
实现的过程。

糖(糖原) 脂肪 + O2
三羧酸循环
CO2+H2O+E
ADP ATP
蛋白质 (生糖氨基酸)
反应部位:线粒体内,三大营养物质氧化分解脱下的氢, 通过递氢体或递电子体系逐步传给氧而化合成H2O ,并生 成大量的ATP。

二、人体内能量的去路(转移与利用)
1、转变为机械能──肌肉收缩做功; 2、转移到肌酸上──储存能 ;CP是体内快速可动用的 “能量库” 。 CK ATP+C ADP+CP 3、转变为其它形式的能──完成各种生理功能; 4、转变为热能──维持正常体温(50%)。 小结:
贵州师范大学体育学院
石家瑾 曹 蔚
2006年9月
课程教材:
邓树勋、王健、乔德才主编 《运动生理学》高等 教育出版社 2005年7月第一版
参考书:
1、王步标主编 《人体生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4年第一版 2、 王瑞元主编《运动生理学》人民体育出版 社2002年第一版 3、邓树勋主编 《运动生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9年第一版
ADP
ATP
(三)运动与糖代谢 1、血糖浓度与运动能力 短时间、剧烈运动后:血糖浓度上升。原因:机体由安静状态下进 入运动状态时,交感-肾上腺素系统活动加强,促使肝糖原分解增强所致。 长时间运动时:在运动前或运动中进行糖的补充,有利于血糖浓度 的稳定,保持运动能力,不容易疲劳。 脑细胞和红细胞必须依赖血糖供能,血糖浓度的下降,会导致脑细 胞和红细胞的死亡。因此,运动中保持血糖浓度的稳定是十分重要的。 2、糖原贮备与运动能力 运动前补充糖或加强食物中糖的含量,可以使体内有充足的肝糖原和 肌糖原贮备量,有利于运动时血糖浓度的维持和肌糖原的维持,保持和提 高运动能力。 正常情况下,肌糖原的贮备量是稳定的,大量摄取糖是不能有效地提高 肌糖原的含量。只有高糖膳食和耐力运动才能产生肌糖原的超量补偿,使肌 糖原贮量适度增加。优秀耐力运动员肌糖原含量可达700克(占全身肌肉重 量的3%-5%)。 肝糖原对维持血糖浓度的意义:对于大多数组织细胞(除肝细胞)而言, 葡萄糖一旦进入细胞或肌肉中进一步合成肌糖原后,就不能再扩散出肌细胞, 所以在进行力竭性运动时,活动的肌肉是不能利用不活动肌肉中的葡萄糖或 肌糖原的。只有肝糖原分解成葡萄糖进入血液,通过血液循环供给活动的肌 肉才能保证活动肌肉的持续能量供给

王步标运动生理学 能量代谢与运动共75页

王步标运动生理学 能量代谢与运动共75页
王步标运动生理学 能量代谢与运动
31、园日涉以成趣,门虽设而常关。 32、鼓腹无所思。朝起暮归眠。 33、倾壶绝余沥,窥灶不见烟。
34、春秋满四泽,夏云多奇峰,秋月 扬明辉 ,冬岭 秀孤松 。 35、丈夫志四海,我愿不知老。
61、奢侈是舒适的,否则就不是奢侈 。——CocoCha nel 62、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 ,如日 中之光 ;志而 好学, 如炳烛 之光。 ——刘 向 63、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孔 丘 64、人生就是学校。在那里,与其说好 的教师 是幸福 ,不如 说好的 教师是 不幸。 ——海 贝尔 65、接受挑战,就可以享受胜利的喜悦 。——杰纳勒 尔·

王步标版运动生理学 第二章 呼吸与运动

王步标版运动生理学 第二章 呼吸与运动
O2 O2 CO2 CO2
O2
O2 CO2
CO2 CO2 CO2 CO2 CO2 CO2 CO2 CO2
O2 O2
肺泡毛 细血管
2、组织换气
CO2 O2 O2 O2 O2 O2
CO2 O2 O2 O2 O2 O2
组织毛细血管
O2 CO2
CO2 CO2 CO2 CO2 CO2 CO2 CO2 CO2
O2 O2
• 当代谢产物中有大量酸性物质时,它们与HCO3作用,生成 H2CO3,后者分解为CO2和H2O,使血中PCO2上升,导致呼吸 运动加强,CO2排出量增加,因而血浆中pH值的变化不大;
• 当体内碱性物质增多时,与H2CO3作用使血中NaHCO3等盐浓度 的增高,于是H2CO3浓度和PCO2降低,导致呼吸减弱,呼吸的 减弱又使H2CO3浓度逐渐回升,维持了其与NaHCO3的正常比值 ,因此对血浆PH值的影响也较小。
问:肺泡通气量=? 每分通气量=? 通气效率=?
B 深而慢的呼吸意义: 增加肺泡通气量,提高肺通气效率;
呼吸肌不易疲劳
21
(四)用于肺通气的耗氧量 安静时占2.4%,运动时增加,可占10%以 上,高达120ml.min-1。
22
二、肺换气
(一)气体交换的原理和动力
1、气体交换的方式:自由扩散。 2、气体交换的动力——气体分压差和性质。 ※ 分压:是指混合气中各组成气体所具有的压力
血-脑屏障,但通过CO2易透过血-脑屏障进入脑脊 液:CO2+H2O→H2CO3→H++HCO3- 发挥刺激作 用的。
由于血液中H+不易通
过血脑屏障,故血液
pH值的变化对中枢化
学感受器直接作用不大。
中枢化学感受器也不感

(2024版)《运动生理学》第八章(血液循环与运动)

(2024版)《运动生理学》第八章(血液循环与运动)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运动生理学》第八章(血液循环与运动)自动节律性:心肌细胞在无外来刺激的情况下,能自动发生节律性兴奋的特性房室延搁:心房肌的传播速度较快、左右心房几乎同时收缩,而兴奋在房室交界处的传导速度极慢的现象。

期前收缩(早搏):在窦房结兴奋的有效不应期之后,心脏受到一次足够强的额外刺激,随之产生的一次正常节律以外的收缩。

代偿间隙:在期前收缩后,窦房结的正常兴奋恰好落在了期前兴奋的有效不应期之内,不能引起心脏的兴奋与收缩,心脏会有一段较长时间的舒张期的现象心动周期:心脏每收缩和舒张一次,构成一个机械活动周期。

心率:指每分钟心脏跳动的次数搏出量:一侧心室每搏动一次所射出的血量。

心输出量:一侧心室每分钟所输出的血量。

心力储备:心输出量随机体代谢需要而增加的能力心肌收缩能力:心肌不依赖前后负荷而改变其力学性能的一种内在特性。

异常调节:指与神经、体液因素无关,由于心肌初长度改变而导致搏出量改变的一种调节方式。

阶梯现象:由于心率增加引起心肌收缩能力增强的现象。

血压:指血管内的血液对于单位面积血管壁的侧压力重力性休克:指当较长时间剧烈运动并骤停时,肌肉泵消失和重力作用使大量静脉血沉积于下肢的骨骼肌中,心输出量减少,动脉血压下降,脑部供血不足而出现晕厥的现象。

肌肉泵:骨骼肌的运动和静脉瓣膜配合,对静脉回流起了一种“泵”的作用呼吸泵:呼吸运动对静脉回流也起着“泵”的作用减压反射:当血压突然升高时,压力感受器传入冲动至延髓心血管,导致心迷走中枢活动增强,心交感中枢活动减弱,动脉血压下降的现象。

血液的重新分配:运动时,运动的肌肉和心脏的血流量显著增加,不运动的肌肉和内脏器官的血流量减少,皮肤的血流量先减少后增加的现象。

运动性心脏肥大:由于长期的锻炼或训练而引起的心腔扩大和心壁增厚为主要标志的心脏肥大。

心脏重塑:在运动性心脏肥大的同时,心肌细胞内的线粒体、氧化酶、毛细血管、肌浆网、心肌细胞的特殊分泌颗粒及神经支配等微细结构均会发生相适应的变化。

血液循环与运动 PPT课件

血液循环与运动 PPT课件
血液循环与运动 PPT课件
第一节 心脏的泵血功能 第二节 血管生理 第三节 心血管活动的调节 第四节 心血管对运动和训练
的反应与适应系统
血液循环:血液在心脏血管系统中按一定方
向周而复始地流动称为血液循环。
血液循环主要功能:
1.根据身体代谢需要,完成物质运输 2.将激素送到靶细胞,实现体液调节 3.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实现血液循环流动
• 心电图是表示心脏一次兴奋的产生、传导和恢复 过程中的综合电位变化,它并不反映心肌工作细 胞收缩与舒张的机械变化。
2.传导性
(1)概念:心肌细胞有传导兴奋的能 力称为传导性。 (2)结构基础 特殊传导系统和闰盘(低电阻区)
心肌
心肌闰盘
心肌闰盘(横切面) 心肌闰盘(纵切面)
(3)心脏内兴奋传导途径
量的1/3,称为减慢充盈期。
(三)心音(自学)
在一个心动周期中,心肌的收缩, 瓣膜的启闭、血液流动冲击瓣膜和 血管壁的机械震动,都可通过周围 组织传到胸壁,如果用听诊器可在 胸前壁左下部可清晰地听到这种振 动产生的声音,此声音称为心音 heart 心电图和
心肌中的自律细胞是一类特殊分化了的细胞它具有自动发放有序的兴奋冲动并由这种兴奋冲动控制心肌中工作细胞的兴奋由此导致兴奋收缩偶联实现心脏的泵血功能在实验条件下或在病理情况下给心脏一个额外刺激由房室束或其分支发生兴奋都可引起心室收缩活动而这次心室收缩活动发生于下次窦房结兴奋所产生的正常收缩之前故称期前收缩也称额外收缩
血压是指血液对血管壁的侧压力,单位为帕 (Pa)。影响血压的重要因素包括心室的射血力量、 血管壁弹性回缩力及血流的外周阻力。
在心室肌收缩时释放的 能量中,一部分消耗于推 动血液在血管中流动(动 能),另一部分则成为血管 壁的侧压力(势能);当 心室舒张时,大动脉依靠 其弹性回缩力,又将一部 分势能变为推动血液流动 的动能,所以有人把主动 脉的这种特性称为第二心 脏或辅助泵

运动生理学第三章 血液循环与运动 第一节 心脏生理

运动生理学第三章  血液循环与运动 第一节  心脏生理
缩(闰盘结构);心房和心室交替(房室延搁),保证心脏 各部分协调工作。
▪ 2.不发生强直收缩 ▪ 有效不应期特别长(达 200 ms),相当于整个收缩期加
舒张早期。
▪ 3.期前收缩和代偿间歇 ▪ 期前收缩(早搏):心室在有效不应期后受到刺激,可引
起心室收缩活动,这次收缩发生在下次窦房结兴奋所产生 的正常收缩前。
(一)心率
▪ 心率(HR):每分钟心脏跳动的次数。
▪ 正常值:安静心率60~100次/分,平均75次/分(>100 bpm为心动过速;<60 bpm 为心动过缓)。
▪ 影响因素:
▪ 年龄差异:新生儿130次/分以上,随年龄增长逐渐减缓, 到15-16岁接近成年人水平。
▪ 性别差异:女性>男性,高3-4次/分。 ▪ 体质差异:训练良好的耐力运动员,安静时心率较慢。
▪ 代偿间歇:期前收缩后,有段较长心舒张期。
(四)收缩性
二、心脏的泵血功能
▪ (一)心动周期 ▪ 心动周期:心脏的一次收缩和舒张构成一个机械
活动周期,称为心动周期。 ▪ 平均心率 75 次/分,心动周期为 0.8 S。 ▪ 特点: ▪ 1.舒张期时间 > 收缩期时间
(心房 0.7:0.1 ;心室 0.5:0.3) ▪ 2.全心舒张期0.4s → 利于心肌休息和心室充盈 ▪ 3. 心率快慢主要影响舒张期。
(二)心脏的泵血过程
心 室 收 缩 期 心 室 舒 张 期
(二)心脏的泵血过程
三、心脏泵血功能的评价
▪ (一)心率 ▪ (二)每搏输出量和射血分数 ▪ (三)每分输出量和心指数 ▪ (四)心力储备 ▪ 问题:如何知道自己的心脏功能强弱?
▪ 心脏功能检查 ▪ 心脏超声:形态学和泵血功能 ▪ 心率变异性:自主神经调节功能 ▪ 冠脉造影:冠状动脉形态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快速射血期 等容收缩期后,心室进一步收缩 ,引起室内压急剧上升,大于动脉压 ,半月瓣开,心室内血液大量 的快速 射入动脉。
跳转到第一页
返回
减慢射血期 快速射血期后,心室内血液逐 渐减少,收缩力和室内压也减小,此 时室内压稍低于动脉压,但由于血流 的惯性,使血液仍继续缓慢地流向动 脉。
跳转到第一页
代偿性间歇 在期前收 缩之后,由窦房结下传 的兴奋往往落在期前收 缩的有效不应期内,不能 引起心室兴奋和收缩,使 期前收缩之后往往出现 一段较长时间的舒张期 称为代偿性间歇
跳转到第一页
二、心动周期
(一)概念:
心动周期: 心房或心室每收缩和舒张一次构成一个机 械活动周期称 心动周期。
心率:每分钟心脏跳动的次数,称为 心率。正常人心 率为 60~100次·min-1,平均75次·min-1 。
一、心肌的生理特性
心脏的细胞组成
心肌 细胞
非自律细胞 :包括心房肌和心室肌,执
行心脏的收缩和舒张,又称工作细胞。
自律细胞 :组成心脏的特殊传导系统,
具有自律性。能够自动发放有序的兴奋冲 动,并由这种兴奋冲动控制心肌中工作细 胞的兴奋,由此导致兴奋收缩偶联,实现 心脏的泵血功能。
跳转到第一页
(一)兴奋性
心肌的生理特点与心脏泵功能相适应 的关系。
跳转到第一页
内容提要
? 心脏的泵血功能 ? 血管生理 ? 心血管活动的调节 ? 心血管对运动和训练的反应和适应
跳转到第一页
血液循环:血液在心血管系统中按一定方
向周而复始的流动 ,称为血液循环。
血液循环主要功能:
1、根据代谢需要,完成物质运输 。 2、将激素送到靶细胞,实现体液调节. 3、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实现血液防卫功能。
返回
等容舒张期 心室舒张,室内压迅速下降, 室内压 <动脉压,半月瓣关闭;但室 内压仍 >房内压,房室瓣未开,心室 容积不变。
返回
跳转到第一页
快速充盈期 等容舒张期后,心室继续舒张, 室内压急剧下降,当室内压 <房内压 时,房室瓣开,心房血液大量快速被 吸入心室。
跳转到第一页
返回
减慢充盈期 快速充盈期后,心室血液不断充 盈,室内压升高,使房室间压力差减 小,血液从心房缓慢流入心室。
心房收缩期 心房收缩,心房容积减小,房内 压升高,心房内血液被挤入已经充满 血液但仍处于舒张期的心室,使心室 进一步充盈。
跳转到第一页
返回
等容收缩期 心室收缩,室内压升高,室内压 >房内压时,房室瓣关闭;但此时室 内压<主动脉压,半月瓣未开,心室 内血液不出、不入,心室容积不变。
跳转到第一页
返回

房室束

左、右束支

浦肯野纤维

心室肌
传导性:心肌细胞具有传导兴奋的能力,称为传导性。
跳转到第一页
传导时间 心房内---房室交界 ---心室内
(0.06s) (0.1s) (0.06s )
跳转到第一页
兴奋传导的特点和意义
①房、室内传导速度 快。使所有心房或心室 肌几乎同时兴奋和同时收缩,称为 同步收缩 ,有利于泵出更多的血。 ②房室结传导速度 慢。使心房兴奋和收缩先 于心室,有利于心室的充分充盈。
1.15 0.50
跳转到第一页
0.2 0.1
0.8
0.3 0.4
心房收缩期 心室收缩期 心室舒张期 全心舒张期
0.7 0.6
0.5
跳转到第一页
返回
(二)心的射血和充盈
跳转到第一页
心脏泵血过程
心脏泵血过程
心房收缩期 心室收缩期 心室舒张期 等 快缓 等快缓 容 速慢 容速慢 收 射射 舒充充 缩 血血 张盈盈 期 期期 期期期 跳转到第一页链接返回
跳转到第一页
(四)收缩性
1、对细胞外液的钙离 子有明显的依赖性
2、同步收缩(房和室 内传导速度快、心肌又是 功能合胞体)
3、不发生强直收缩
跳转到第一页
不发生强直收缩
跳转到第一页
骨骼肌的强直收缩
跳转到第一页
期前收缩 在有效不 应期后、下一次窦房 结产生的兴奋下传到 达之前,由于异常刺 激(人工或病理性刺激 )作用于心肌,使心肌 产生一次额外的兴奋 和收缩,称为期前收缩
所有心肌细胞都具有兴奋性 ,心肌细胞受到 刺激时产生兴奋反应的能力称为心肌细胞的兴奋 性。与骨骼肌和心肌相比,有其自身的特征。
跳转到第一页
与神经或骨骼肌 一样,心肌细胞兴奋 性总要经历有效不应 期、相对不应期和超 常期,然后才恢复到 正常这样一段周期性 变化
跳转到第一页
心电图
用引导电极置于肢体或躯体的一定部位记录出来的心脏电 变化曲线称心电图(ECG)
心脏是推动血液流动的动力性器官。 心脏的工作犹如一个泵的作用,称为心泵。
血管是血液流动的管道和物质交换的场所。
跳转到第一页
跳转到第一页
第一节 心脏的泵血机能
心脏是一个由心肌组 织构成并具有瓣膜结 构的空腔器官,是血 液循环的动力装置, 是实现泵血功能的肌 肉器官。
跳转到第一页
第一节 心脏的泵血功能
(二)时程:60s/75=0.8s
房缩 0.1s 室缩 0.3s 房舒 0.7s 室舒 0.5s
全心舒张期及 其生理意义
跳转到第一页
(三)特点:
①舒张期时间 > 收缩期时间 ②全心舒张期 0.4s
心率
40 75 150
心动周期
1.5 0.8 0.4
室缩期 1.5
0.35
0.30
0.25 0.15
室舒期
返回
跳转到第一页
一个心动周期中各种变化及过程
腔室 时相
压力比较 房室瓣 半月瓣 腔容积
血流方向
心房 房缩期 房内压>室内压 开
等容收缩期 房内压<室内压 关 <动脉压
快速射血期 室内压>Hale Waihona Puke 脉压 关关 缩小 关 无变化
第四章 血液循环
跳转到第一页
教学目的
1、掌握心泵功能及评定,动脉血压 的成因及影响因素。血液重新分配的 意义。 2、熟知运动和训练对心血管活动的 反应和适应。 3、了解心肌的生理特性及各类血管 的功能特征、心血管活动的调节。
跳转到第一页
教学重点
心脏的泵血功能及评价,动脉血压的 成因及影响因素。
教学难点
跳转到第一页
(二)自动节律性
概念:心肌在不受外来刺激的情况下,能自动地产生 兴奋的特性。
窦性心率:正常心脏活动的起搏点,以窦房结为起搏 点的心脏活动。
异位节律:以窦房结以外部位为起搏点引起的心脏活 动。
跳转到第一页
(三)传导性
细胞之间有闰盘
窦房 结
↓ 房间束
结间束
↓ 心房肌
(优势传导通路)

房室结 (0.1s)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