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我国高等教育进入内涵式发展的关键阶段

合集下载

高质量内涵式发展下高校学生工作的思考

高质量内涵式发展下高校学生工作的思考

高质量内涵式发展下高校学生工作的思考摘要:在高质量内涵式发展的前提下,高校学生工作必须要注重学生全面发展,坚持管理和服务并重,注重民主和合作。

但当前高校学生工作存在重管理轻服务、工作队伍薄弱综合素质不高、新媒体的出现带来的风险和挑战等问题。

为适应高质量内涵式发展的基本要求,高校学生工作应从围绕深化教育评价改革基本要求,构建更加科学健全的学生工作评价体系;立足专业化专家化队伍建设目标,注重学生工作队伍的专业发展;着眼新媒体渠道建设,搭建学生工作交流新平台等几个方面着力。

关键词:高质量;内涵式;高校;学生工作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方式正在发生深刻的变革, 即从以规模扩张和空间拓展为特征的外延式发展,转变到以提高质量和优化结构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

[1]高质量内涵式发展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基本保障,是新时代深化教育改革的基本要求,同时也是当前高校办学中的基本追求。

发展包括外延和内涵两个层面,从教育的外延角度来说,包括办学条件、基本设施等物质方面在内的一切因素,从教育的内涵角度来说,学校学生工作质量、学生满意度、凝聚形成的校风学风等都是发展的基本要义。

做好学生工作是高校教育教学的基本职责之一,同时做好学生工作反过来也是保障教育教学活动得以顺利进行的基本保证。

因此,高校要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培养靠得住、用得上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就必须要重视学生工作的重要性,在传授科学文化知识的同时,注重发挥学生工作的育人作用,以管理服务为途径,以文化育人为浸润,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为目的,以高质量内涵式发展为导向,通过科学谋划、系统协同、搭建平台等途径,促进高校学生工作发展。

一、高质量内涵式发展下高校学生工作的基本要求(一)注重学生全面发展按照高校高质量内涵式发展的内在要求,进行学生工作的重要目的在于促进学生的发展,这里的发展不仅仅是知识和认知能力上的提升,还应包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在内的非智力性因素的提升。

高校学生管理如何做到“以学生为中心”

高校学生管理如何做到“以学生为中心”

高校学生管理如何做到“以学生为中心”摘要:随着高等教育进入后大众化阶段,以学生为中心为高等教育尤其是高校学生管理提供了全新的工作理念。

本文基于以学生为中心的内涵及现实价值的分析,提出了实现以学生为中心高校学生管理的具体建议。

研究成果对提升高等教育教学尤其是对于高校学生管理水平的提升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关键词:以学生为中心;教育思想;学生管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1998年将“以学生为中心”教育思想写入了《二十一世纪的高等教育:展望和行动世界宣言》,呼吁高等教育必须确立“以学生为中心”这一全新的视角与模式,并指出各个国家及国际高等教育的决策者务必要将教育教学的重心放在大学生的需求上来,“以学生为中心”将会对21世纪的整个高等教育产生重大的影响。

中国高等教育正在由过去的数量的增长转变到质量的提升,建设高质量的高等教育要求切实地站在大学生的角度考虑问题,培养大学生的自主性和创造性以适应社会的需求,让大学生的人格得到应有的尊重、个性得到应有的发展,即“以学生为中心”。

1 综述很多大学都提出“以学生为中心”,开展“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教学,以学生为中心不应该只停留在口头上,彻底转变传统的高校学生管理理念,一切从有利于学生的发展需求出发,充分尊重学生个性与发展,牢固树立为学生服务的意识。

李培根教授认为,我们需要以对生命敬畏的视角去体会“以学生为中心”的内涵。

刘献君教授在《论“以学生为中心”》一文中认为,“以学生为中心”并不是意味着教师天天围绕着学生转,而是指以有利于学生的发展和学生发展需求为中心,尊重学生的个性和兴趣,注重去激起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强调的是教学设计以及评价方式的改变,为将来更深层次的学习研究和发展奠定基础。

厦门大学嘉庚学院的副院长戴一峰先生认为,如果把整个高校比做一个同心圆,居于中间的圆形区域应该是学生,是学校开展一切教育教学活动的中心。

“以学生为中心”教育思想的内涵就在于尊重学生的主体性,重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良好行为习惯[1]。

教师招聘考试题库《学校教育制度》必看知识点最新版(二)_1

教师招聘考试题库《学校教育制度》必看知识点最新版(二)_1

教师招聘考试题库《学校教育制度》必看知识点最新版(二)1、单选题我国现在采用的学制类型是_____A : 六三三学制B : 单轨学制C : 分支型学制D : 双轨学制参考答案: C本题解释:答案:C【解析】从类型上看,我国现行学制是从单轨学制发展而来的分支型学制,因此答案为 C 选项2、填空题义务教育的本质属性有____ (义务性)、免费性(公益性)、普及性(普遍性、统一性)、基础性和公共性(国民性)。

参考答案: 强制性3、单选题为适应科学知识的加速增长和人的持续发展要求而逐渐形成的教育思想和教育制度称为_____。

A : 终身教育B : 普通教育C : 职业教育D : 义务教育参考答案: A本题解释:参考答案:A【解析】终身教育是人们在一生中所受到的各种培养的总和,其特征是终身性、全民性、广泛性、灵活性和实用性。

职业教育是指使受教育者获得某种职业或生产劳动所需要的职业知识、技能和职业道德的教育。

义务教育是根据法律规定,适龄儿童和青少年都必须接受,国家、社会、家庭必须予以保证的国民教育。

普通教育的对象主要是处于成长阶段的青少年,采取全日制教学形式。

4、单选题学校教育制度决定着各级各类学校的_____①性质②任务③入学标准④学年⑤课程安排A : ①②③B : ①②③④C : ①②④⑤D : ①②③④⑤参考答案: B本题解释:答案:B【解析】学制是由国家及其授权的教育行政部门制定的,由国家颁布并保证实施,具有一定法律效力,调整各级各类教育之间的衔接、交叉、比例关系以及教育权力分配关系的教育制度,是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的总体系,具体规定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目的、要求、入学条件、修业年限及不同阶段学校之间的衔接与联系。

5、填空题小学阶段要注重“双基”的培养,其中,“双基”是指____和____。

参考答案: 基本知识基本技能6、简答题简述当代学制发展的一般趋势。

参考答案:【出题思路】本题考查考生对当代学制发展趋势的掌握。

什么是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

什么是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

什么是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引言高等教育是一个国家发展和进步的关键领域。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高等教育的方式与内容也在不断变化和发展。

在这个新时代,高等教育不仅要关注传授知识和技能,还要重视培养学生的能力和素质。

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成为了高等教育的新方向和目标。

本文将介绍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概念、特点和对高校教育的影响。

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概念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是指高等教育在传统教学模式的基础上,通过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注重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的内在质量和内在要求,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学生综合素质的全过程管理和内在规律性的发展。

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核心是以质量为中心,注重培养学生的能力、素质和创新能力,培养社会所需要的高素质人才。

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特点1.多样化的课程设置: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强调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和实践能力,课程设置更加注重实践与理论的结合,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2.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不仅重视学生的学术成绩,还注重评价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社会责任感等多个维度,综合评价学生的全面素质发展。

3.强化师生互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鼓励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和合作,倡导教师具有良好的教学方法和教育理念,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潜力。

4.提供多元化的学习资源: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倡导利用各种资源和技术手段,提供多元化的学习资源,包括图书馆、实验室、实践基地等,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实践能力。

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对高校教育的影响1.提升教学质量: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强调提升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使学生在知识和技能上有长期的发展空间。

2.促进学术研究: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鼓励教师积极参与学术研究,并提供相关支持和资源,推动学术研究的深入发展。

3.培养创新人才: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为社会培养出更多的创新人才。

结论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是高等教育的新方向和目标,强调培养学生的能力、素质和创新能力。

改革开放40年中国高等教育发展历程

改革开放40年中国高等教育发展历程

改革开放40年中国高等教育发展历程作者:王莉来源:《祖国》2019年第10期摘要:2018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回顾40年的光辉历程,我国在高等教育层面取得了一系列的伟大成就。

40年间我国对于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经历了内涵式和外延式相结合的发展道路,为建设现代化强国提供了坚实的人才储备和知识基础。

本文分析改革开放40年高等教育发展历程,并分析其历史意义,为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推动教育事业继续前进而不懈奋斗。

关键词:高等教育 ; 教育体制改革 ; 民族复兴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40年,基本可以分为以下五个阶段,其发展历程关系着我国人才的培养和国家的发展,梳理改革开放后中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的进程和历史经验至关重要。

一、40年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历程文化大革命的开始,使得中国社会停滞不前,1966年国家决定停止高等教育招生工作,高考制度由此作废。

1976年,“四人帮”被粉碎,标志着文化大革命的结束,科教战线的知识分子长期被“两个估计”错误思想所压制,站在百废待兴的历史关头,小平同志在恢复工作后,首先抓文化教育事业。

改革开放40年,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经历了外延式到内涵式相结合的发展道路,既注重增加我国高等学校的数量,又在高校内部不断实行扩招政策,不断优化高等教育结构,完善高等教育管理体制,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一)1977-1985年,以恢复高考为起点的拨乱反正式快速发展随着“四人帮”被粉碎,国家何去何从成为党和国家必须要考虑的问题,百年大计,教育先行,教育问题成为积重难返的中国首先要考虑的问题。

邓小平恢复工作后,把各领域有重要贡献的专家们邀请到北京召开全国科教工作座谈会。

在会议期间,小平同志与专家学者们深刻总结文革十年给我国科教工作带来的惨重后果以及探讨如何使我国科教工作早日步入正轨。

小平同志在听取与会人员的建议下,做出恢复高考的重要决策,国务院并于1977年10月正式通过。

1983年,邓小平指出: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①。

产教融合

产教融合

产教融合:产业深度转型下现代职业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摘要]产教深度融合是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区域产业深度转型对职业教育的必然要求,是现代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要指导思想和现实路径.产教融合具有深刻内涵,具有“双主体”性、跨界性、互利性、动态性、知识性、层次性等六个基本特征.“产教融合”与职业教育相伴而生,历经七个历史阶段,其思想不断丰富完善.当前职业院校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必须把握广度、深度和力度三要素.[关键词]产教融合内涵特征形成过程随着社会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产业结构的深度转型和升级,产教深度融合成为我国职业教育改革的重要抓手、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实践指向和职业教育发展的必然选择.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14]19号)明确提出“加快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培养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到2020年,形成适应发展需求、产教深度融合、中职高职衔接、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相互沟通,体现终身教育理念,具有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①.产教融合是在广泛借鉴和吸收发达国家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经验并结合中国实际提出的、加快现代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要指导思想.本文探讨“产教融合”的内涵、特征、形成过程及实施中应注意的广度、深度和力度问题.一、对“产教融合”内涵的界定1.“产教融合”的两层意义.产学融合是一个广义的概念.“融合”意为“几种不同的事物合为一体”,意义同“融和”.“融合(和)”比“结合”“合作”立意更高,更强调“产”和“教”彼此之间的联系、互动、和谐.这里我们需要首先弄清“产教”的含义.“产教”有两层含义.第一层含义是指产业(行业、企业)与教育(主要是学校教育).产业在《现代汉语词典》解释为“构成国民经济的行业或部门”.从经济学角度解释,产业是指存在并发展于社会、经济、管理活动中的人才、技术、资金、物资、信息等要素及这些要素连接而成的社会生产的基本组织结构体系.产业从属于经济,企业是产业的外在表现形式或构成单元.产业结构是国民经济结构中各产业之间的比例关系和结合状况,是国民经济结构的主体和基础②.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产业的内涵和外延不断丰富,其英文对应词industry也有“工业、企业、制造业、行业”等多种解释.由于职业教育具有教育与经济的双重属性,职业教育资源具有生产性资源的特征③,产教之间的关系也通常用经济结构与教育或专业结构的关系原理来解释.从这层意义上讲,“产教融合”涉及职业教育的办学思想和体制构建问题.第二层含义是指“产教”可理解为“生产与教学”,其中,“生产”(含服务和经营)是职业教育教学的重要形态,侧重教学的实践情境;“教学”则侧重知识内容和技能、方法的学习.从这个层面上讲,“产教融合”侧重职业教育的教学模式和方法问题.职业教育的专业设置必须契合产业要求,课程内容必须对接职业标准,教学过程必须贴近生产过程,人才规格必须达到企业标准.2.“产教融合”的概念界定.基于以上对“产教”与“融合”的分析,我们试图对产教融合的内涵进行界定.笼统来讲,产教融合是产业系统与教育系统相互融合而形成的有机整体.具体来讲,产教融合是教育部门(主要是院校)与产业部门(行业、企业)在社会范围内,充分依托各自的优势资源和优势,以互信和合约为基础,以服务经济转型和满足需求为出发点,以协同育人为核心,以合作共赢为动力,以校企合作为主线,以项目合作、技术转移以及共同开发为载体,以文化共融为支撑的产业、教育内部及之间各要素的优化组合和高度融合,各参与主体相互配合的一种经济教育活动方式.二、“产教融合”的基本特征从以上“产教融合”概念的界定可以看出,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具有如下几个基本特征:1.产教融合的“双主体”性特征.产教融合是产业和院校“双主体”的相互作用与联系.企业是产品生产、技术开发和成果应用的主体,高校是人才培养的主体,两者缺一不可,共同参与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院校要发挥主动性,积极融入产业、结合行业、联系企业.本文所持的这种观点与一般只承认企业是产学合作主体的看法截然不同.2.产教融合的“跨界性”特征.“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办学思想和人才培养模式,彰显明确的“跨界”特性.产教融合是生产和教育要素有机组合的形式,它既是教育性的产业活动,又是产业性的教育活动,是教育性与产业性的有机统一,与政府的推动作用和社会的参与密不可分,体现明显的“跨界”特征.3.产教融合的“互利性”特征.通过产教融合,高校和企业资源共享,实现自身利益的最大化,这是产教持续合作的动力和根本目标.同时,产学融合也具有明显的“公益性”特征,以提升教育能力和社会利益最大化为目标,需要校企双方承担协同育人的社会责任.4.产教融合的“动态性”特征.经济结构包括产业结构、就业结构、技术结构等要素,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是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重点.教育结构包括类别结构、专业结构、程度或级别结构等,它的调整受经济结构的制约,又反作用于经济结构并促进经济结构不断完善.产业结构调整必然引起就业结构的变化,而就业结构的变化又反过来促进高校的专业结构调整.同时,教育结构(包含专业结构)内部也处于不断变化、改革和调整中.因此,教育结构与产业结构之间的不适应是常态,两者始终处于从不适应到适应再到不适应的动态循环和变化之中,具有“动态性”.5.产教融合的“知识性”特征.经济发展和结构调整必须依靠知识和技术创新.知识不再是院校的“专利”,而被视为企业最重要的战略资源和提高企业竞争力的关键,成为产学合作中的重要因素.产教融合的实质是校企之间知识的流动和增值.教育通过与产业融合提升品质,产业通过与教育融合寻求技术支撑,两者交融,实现知识、技术、人才等要素的合理流动.6.产教融合的“层次性”特征.产教融合可分为三个层次:一是宏观层面的国家和地区国民经济和事业发展战略和规划中有关产业与教育融合的方略设计;二是中观层面的教育部门(含院校)与产业部门(含行业、企业)基于“需求导向”的办学思想、办学体制、办学行为的相互适应和配合;三是微观层面的院校教育教学过程与企业生产过程的衔接和统一.三、“产教融合”思想的形成和发展职业教育与产业、行业、企业有着天然的联系.产教融合也称产教结合,是早期产学合作教育的升级版,是历史发展的必然产物,与职业教育相伴而生、相辅相成,是贯穿、支撑和引领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要教育思想.在我国,“产教融合”职业教育思想的形成大致经历七个阶段:1.近代的“实业教育”阶段(1865―1911年).实业家张之洞、周学熙等分别提出“讲习与历练兼之”“共学并举”的兴办教育和兴办实业结合、实业生产与教学活动结合的产教结合思想,这是职业教育产教结合思想的萌芽阶段.2.民国初期(1912―1926年).黄炎培、陶行知等大力倡导“手脑并用,做学合一”“产教联办”“生利主义”的“教学做合一”的产教结合思想,这是初期产教结合思想形成阶段.3.解放前期(1927―1949年).毛泽东同志大力提出学校的知识分子要到群众中去,与工农相结合,领导干部要“工作、生产、学习相结合”的“劳动与教育相结合”的产教结合思想.4.新中国成立初期至“文革”前时期(1949―1965年).国家大力发展半工(农)半读职业技术学校和各类业余学校,培养经济建设需要的有文化的劳动者和技术人员(工人),这一阶段产教结合思想得到了进一步发展.但在“文革”期间,“半工半读”变成“生产劳动取代学校教育”的左倾化局面,偏离产教结合的思想.不过,这种“半工半读”的教育模式对今天的“工学结合”和中国式“双元制”职业教育的探索仍有一定影响.⑤5.改革开放初期(1978年―20世纪90年代中期).国家先后出台《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1985年)、《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的决定》(199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1996年)等重要文件,明确提出职业学校要实行“产教结合”的办学思想,鼓励“积极发展校办产业,办好生产实习基地”.大力倡导职业教育紧紧依靠企业、行业,面向社会办学,为经济社会服务.6.社会经济迅速发展期(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2010年).这一时期是职业教育规模迅猛发展的时期,中等职业教育与高等职业教育并驾齐驱,高职教育占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教育部《关于以就业为导向深化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高职教育应坚持走“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研结合”的发展道路.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2005年)和教育部《关于职业院校试行工学结合、半工半读的意见》(2006年)明确提出,要大力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培养模式,指出职业院校要“与企业紧密联系,加强学生的生产实习和社会实践,改革以学校和课堂为中心的传统人才培养模式”,使产教结合的思想具体落实到人才培养模式上来.特别是《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更细化了“工学结合”“校企合作”培养模式的具体要求,成为近年来高职教育教学改革的行动指南.7.经济产业深度转型时期(2010年至今).经过前一时期的发展,“我国高职教育已走出规模发展的阶段,职业教育逐步进入内涵发展阶段”⑥.《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实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基于此,《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行动计划(2010―2012年)》也提出“以教产合作、校企一体和工学结合为改革方向”和“教产合作与校企一体办学推进计划”.2011年财政部、教育部实施高职院校提升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项目,重点引导专业建设适应区域重点产业布局.随着国家经济发展方式和产业结构的深度转型,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不失时机地提出“深入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职业教育发展战略举措,并出台《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将“产教融合”作为加快发展我国现代职业教育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四、广度、深度、力度:推进产教融合应把握的“三要素”产教融合向广度和深度拓展,是增强办学活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根本途径,是破解矛盾、解决问题和提高院校核心竞争力的必然要求.当前,全国各地都在加速经济转型和产业升级,职业院校之间的竞争也日趋激烈.可以说,哪所院校推进产学融合的切入点找得准、体制活、机制畅、模式好、措施实、开放度高,产业要素就会向哪里聚集,学校就能赢得发展先机.同样,哪所企业提前介入产教合作,它就优先获得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的选择权,就能提高企业的产品附加值和利润.产教融合的成效取决于教育与产业两者在结合点合作的广度、深度和力度.1.广度.即范围和内容.产教融合涉及教育与产业、学校与企业、专业设置与职业岗位、课程标准与职业标准、学历证书与职业证书、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教学项目与生产项目、学校文化与企业文化、学校管理与企业管理、职业院校教师与企业工程师(经济师、管理师)、教育科研与科技开发、教学与培训、实习实训与就业创业等多种要素的对接和适应.校企双方要结合区域和行业需求,依托优势,找准定位,共定培养方案、共同开发专业、共建课程体系、共组教学团队、共研科技项目、共商教学内容、共建实训基地、共定考核标准、共同管理、共享资源、合作育人.职业院校要发挥积极主动作用,与行业、企业一起全面推动教育随着经济“走”,办学规模按照市场需求“动”,专业结构跟着产业结构“转”,人才培养规格适应社会和企业需求“变”,教、训结合行业、企业项目、案例“做”,校园文化融入企业、产业文化“建”,专业教师按照企业工程师“培”,教学运行参照企业“管”,质量考核比照行业标准“验”,多途径、多形式、全方位落实产教融合政策,推进校企合作,实现工学结合.2.深度.可解释为“(工作、认识)触及事物本质的程度”“事物向更高阶段发展的程度”之意.产教深度融合、校企深度合作是职业教育发展的方向.从某种程度上讲,一所院校产教融合的“深度”,决定其生存和发展的高度.要解决产教融合的“深度”问题,首先认识要有深度.要树立产业深度转型下职业教育必须面向和融入产业发展才有出路的认识,只有思想认识深刻、深入、深化,才能产生动力、激发活力、挖掘潜力,把产教融合推向更高阶段.其次,合作层次由浅入深.实现产教融合,关键在于校企合作.产教结合、校企合作的涉及面很广,为此,职业院校要结合自身的办学特色和优势,找准企业与学校的利益共同点和联系点,选准突破口,逐步深化,以点带面,逐步提高产教融合层次.从中小企业合作开始,逐步与知名企业靠近,从小项目发展到大项目,进而向其他方面延伸,逐步提升到战略合作层面;从实践实训模式到订单培养、定向培养、社会培训、企业职工再教育,进而发展到全方位合作;从简单的技术转让向合作开发、委托开发、共同建立研发和产业化实体、组建股份制企业等转变;从面向一个企业向面向一个行业转变;合作从最初的院校“一厢情愿”到校企“两情相悦”;合作从被动适应性、随意性、盲目性向积极主动性、规范性、科学性转变.三是拓展融合途径.产教融合包括专业共建、实习基地共建、校中厂、厂中校、教学工厂、订单式培养、委托培养、工学交替、生产性教学等多种校企合作模式.此外,契约合作也是一种新型的产教融合途径,校企之间通过协议、合同方式建立战略合作关系,形成战略联盟.通过契约合作,职业院校可引进企业的设备、技术、标准等并转为为自身可利用的教育资源,企业也可利用院校的人才、科研等要素深化合作.四是建立深度融合长效机制.从办学体制上,逐步建立与现代企业管理制度相适应的现代学校管理制度及内部治理体系,如组建学校、行业、企业、科研机构、社会组织等共同参与的学校理事会、董事会或覆盖全产业链的职业教育集团,这是深化产教融合的制度保障和改革方向.从运行机制上,形成“人才共育、利益共享、责任共担、过程共管”的紧密、稳定的校企合作机制,是产教融合的根本保证.从可持续发展上,形成行业、企业和职业院校共同推进的人才、技术、技能积累创新机制,是产教融合的内在动力.3.力度.即推进产学融合、校企合作落实的强度.产教融合不仅成为当今职业教育发展的共识,更要转化为职业院校的意志、行动和价值追求.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实效要通过人才培养质量和服务区域、行业经济的能力体现出来.值得注意的是,当前职业教育在社会上认同度不高、吸引力不强,除外部环境不完善外,也有教育内部的原因.主要表现在:院校普遍认为产教融合重要,但实际办学往往脱离产业需要;大家都认为校企合作必要,但实际合作常常处于“感情联络”或短期实习的粗浅层次,重数量轻质量,不少合作流于形式;工学结合被视为职教特色,但在实际教学中又往往重理论轻实践、重校内轻校外;专业是教育与产业联系的纽带、学校发展的核心竞争力,但开设起来过于随意,不问市场,忽视需求,盲目上马;课程是教育改革的抓手,但教学内容往往脱离生产实际,教学标准脱离职业标准;院校对制约产教融合的内部问题认识最清楚,但往往缺乏克难致胜的勇气、破解矛盾的魄力和脚踏实地的作为,这些问题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产教融合的“力度”,必须引起学校的高度重视.五、结语职业教育要坚持把“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作为推动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体制机制改革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重要策略.职业院校办学要主动围绕区域经济和产业发展战略,贴近市场需要,体现就业导向,不断优化专业结构,主动调整人才培养方案,创新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模式,真正把产教融合的思想落实到学校管理和人才培养的各个方面、各个层次和各个环节,提升专业服务区域产业的能力,增强人才培养的社会适应性.行业、企业要在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中发挥积极、能动作用,以多种形式参与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为校企合作培养人才提供有力支撑.政府要为校企合作提供良好的外部保障环境,建立投入机制,理顺管理体制,强化行业指导和企业参与,统筹整合区域教育和产业资源,充分发挥其在产教融合中的推动、引导、支持和监控作用.总之,产教融合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对新时期职业教育的必然要求,是构建中国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重要内容、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重要路径.“产教融合”教育思想对指导我国当前和未来的职业教育教学改革以及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必将产生深刻、重要的影响.。

内涵式发展: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的必然选择

内涵式发展: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的必然选择

内涵式发展: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的必然选择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经济发展的进步,高等教育已成为许多国家发展的重要支撑和竞争优势之一。

与此同时,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呼声也越来越高,这使得学校需要不断改善和完善教育质量和机制以适应社会发展的新需求。

而内涵式发展则是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的必然选择。

内涵式发展是指在保持教育规模扩大的同时,注重提高教育质量和效益,实现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这种发展方式不是单纯简单地增加教师、增加课程、增加学生数量,而是着眼于提高教育的内在价值和品质,包括教学方法、课堂管理、教学效果等多个方面。

第一,注重教育质量的提高。

教育质量是教育的核心竞争力,决定着毕业生的就业前途和社会影响力。

因此,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进程中,注重提高教育质量就成为一项至关重要的任务。

学校应该注重教学方法的改善,探索符合现代教育需求的教学体系和课堂管理模式;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职业素养,使其能够更好地为学生服务。

教育质量的提高对于学生毕业后的就业和社会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第二,注重教育机制的改进。

传统教学模式和机制已难以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需求。

教育机制的设立应该符合现代社会的发展方向和规律,为学生提供更加全面、优质的教育资源和服务。

此外,教育机制的改善也包括注重教育评估和质量监控机制的建立,以确保教育质量和效益的提高。

第三,注重教育目标的实现。

教育目标的实现是教育过程中最核心的问题,也是内涵式发展的最终目标。

学校应该围绕社会需求和学生需求定位教育目标,使得教育过程和教育结果紧密相连,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学习体验和成长机会。

教育目标的实现不仅关系到学生的个人成长,还直接影响到社会的发展和稳定。

“破五唯”背景下高校青年教师发展动力的培育路径

“破五唯”背景下高校青年教师发展动力的培育路径

2021年1月盐城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Jan.2021第41卷第1期Journal of Yancheng Teachers UniversityC Humanities&Social Sciences Edition)Vol.41No.1收稿日期:2020-ll-23“破五唯”背景下高校青年教师发展动力的培育路径王雪梅(盐城师范学院科技与产业处,江苏盐城224007)摘要:长期以来,高校教育评价体系都存在唯论文、唯学历、唯奖项、唯职称、唯''帽子”的不良倾向,这给高校教学科研和青年教师发展等带来诸多不利影响,导致许多青年教师专业发展意识淡薄、不愿静心教书育人等问题。

“破五唯”有助于改革以学历、论文、项目等至上的教育评价机制,建构适应当代教育发展需求的高校教师评价机制,激发高校青年教师的自我发展意识。

在高校师资队伍建设中,应当以“破五唯”为青年教师发展的切入点,通过“破五唯”优化青年教师评价机制、职业发展平台等,为青年教师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

关键词:教育评价机制;青年教师发展;职业发展平台;师资队伍建设中图分类号:G45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6873(2021)01-0100-06基金项目: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后期资助项目“江苏地方本科院校品牌建设路径与机制研究"(20HQ055)。

作者简介:王雪梅(1985—),女,江苏南通人,盐城师范学院科技与产业处助理研究员,硕士,主要从事教育管理研究。

DOI:10.16401/ki.ysxb.1003-6873.2021.01.012随着社会的发展,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综合素质人才是高校培养的目标,但是由于我国的教育培养机制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尤其是针对高校教师评价的目标导向存在偏差,片面重视学历、论文、职称等硬指标,形成了指标至上、形式至上的导向偏差。

比如在传统教育评价体系中,高校往往以学历、论文、项目等评价教师,这种僵化的评价模式给高校内涵式发展带来许多负面影响。

高等教育学笔记汇总

高等教育学笔记汇总

高等教育学第一章绪论1.高等教育学是研究特殊教育活动——高等教育的一门综合学科,它研究的是高等教育现象及其一般规律。

2.对高等教育的特点可用“高”与“专”两个字来概括。

相对于中等教育而言,它在层次上高,在性质上属于专业教育。

高等教育基础教育相比较具有其特殊性。

3.培养高级专门人才是高等教育区别与基础教育的一个基本特征。

4。

高等学校教师的教学具有学术性专业性的特点。

5. 1984年潘元先生主编的《高等教育学》正式出版,这是我国第一部高等教育学专著,标志着我国高等教育学学科体系的确立。

6.在高等教育研究中,确定研究问题一般要坚持以下三个原则:(一)价值性原则(二)创新性原则(三)可行性原则7.一般来说,文献查阅的过程包含四个步骤:查阅初步资料(检索工具);利用间接资料(第二手资料);阅读原始资料(第一手资料);综合文献(文献评论或综述)。

第二章高等教育的历史发展(上)1.欧洲中世纪大学的兴起与发展是一个过程性事件,按照意大利博洛尼亚大学校庆日为标准计算,它成立于1088年,是世界上最早成立的大学。

随着主教学校和僧侣学校教育的发展产生了一种新的组织结构,也就是巴黎大学。

巴黎大学建校于1200年,正式使用“巴黎大学”这个校名是在1261年。

2.博洛尼亚大学属于学生大学。

巴黎大学则是典型的教师型大学。

3.中世纪大学的教学方法以讲授,辩论和大量的练习为主。

4.学位原来的意思是“任教执照”,大学毕业经考试合格,可获“硕士”,“博士”或“教授”学位。

5.从中世纪大学兴起的时代背景和发展历程来看,中世纪大学具有高度自治性,国际性,民主性,职业性的特征。

6.中世纪大学具有浓厚的宗教色彩,它基本上是教会的“侍女”和附庸。

7. 从17世纪开始欧洲出现了不同于中世纪大学的新型高等教育机构,大致可分为两大类型:独立学院和专门学院。

8. 16世纪在传统大学之外,欧洲出现了两种新型独立学院:古典人文教育的学院和神学院。

9.洪堡的大学理念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点:1),大学的相对独立与学术自由。

内涵式发展: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的必然选择

内涵式发展: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的必然选择

内涵式发展: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的必然选择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才需求的不断增加,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已成为当今世界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

高等教育大众化的阶段是指高等教育资源逐渐民主化和普及化,让更多的人能够接受高等教育。

这对于提高国民素质、促进社会公平和促进经济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在推进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过程中,内涵式发展成为必然选择,以确保教育质量和可持续发展。

内涵式发展,即高等教育向内在发展的不断完善和提升。

这种发展方式注重改革和创新,以提高教育质量和学生能力为核心,全面提升教育内涵。

在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内涵式发展成为必然选择,具有以下几个原因。

内涵式发展可以提高高等教育的质量。

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教育资源的供给不断增加,但高等教育的质量就成为了一个问题。

在这种情况下,内涵式发展可以通过提高师资力量、改革课程设置、优化教学管理等方式,提高高等教育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使更多的学生获益于高等教育。

只有通过内涵式发展,高等教育才能真正实现提质增效,为社会培养更多的优秀人才。

内涵式发展有助于增进教育公平。

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教育资源分配不均、教育机会不公的问题逐渐凸显。

内涵式发展可以通过改善教育资源配置、深化教育改革等方式,促进教育资源的公平分配和利用,缩小不同地区、不同阶层学生之间的教育差距,保障每个学生都能够获得公平的接受教育的机会,使教育真正成为社会公平的保障。

内涵式发展可以提升高等教育的国际竞争力。

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各国之间的教育交流与合作日益频繁,高等教育的国际竞争日益激烈。

只有通过内涵式发展,高等教育才能真正适应国际社会的需求,增强高等教育的国际竞争力。

通过不断提升教育质量、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使高等教育真正走向国际化,培养更多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优秀人才。

内涵式发展成为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的必然选择。

只有通过内涵式发展,高等教育才能够真正实现提质增效、促进公平、提升国际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发展。

以制度建设为重点加强高校廉政风险防控

以制度建设为重点加强高校廉政风险防控

原因进行 了分析 : 生物学原 因: 求助者正处于青春期 , 自 尊 心强 , 情绪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 身体健康 , 没有身体疾病 。 社会 原 因 : 受 到父母 教 养方 式 的影 响 , 近期 经历 了刺激 强度 较大的负性生活事件 , 自信心严重受挫。心理原 因: 性格内 向, 敏感 , 对 自己有完美主义的要求, 在乎他人的评价 。 存在 错误的认知和不 良的归因倾向 , 对现实问题有误解和错误 评价。 情绪方面: 感到紧张, 焦虑 , 心理痛苦 。 布置家庭作业 , 收集舞台表演中令人焦虑的事件并记录下 自己的感受。 3 . 第三次咨询。目的: 帮助求助者减轻舞台焦虑 。 方法 : 采用系统脱敏和放松( 呼吸和肌 肉) 的方法 。过程 : ( 1 ) 检查 求助者家庭作业完成的情况。 ( 2 ) 给求助者讲解系统脱敏的 原理 , 教会求助者建立恐怖或焦虑的等级层次。( 3 ) 教会求 助者放松的方法 : 呼吸放松 ( 腹式 呼吸 ) ; 肌肉放松 , 找一个 自己觉得舒服 的姿势 , 通过言语 ( 自我 ) 暗示做从脚到头 的 放松训练 。 一般紧张即肌 肉收缩后保持1 0 秒, 逐步放松2 0 秒 后, 再进行一次。 ( 4 ) 系统脱敏训练 : 让求助者回想 自己以前
带求助者实地情境模拟。本次咨询带求助者来到学校的剧 场, 模拟上台演唱或比赛时的情景 , 让其再现上台演唱时的 心理感受 , 并运用系统脱敏的方法演练。 首先带求助者走向 剧场, 让她在走 的过程中想象以前这个过程的情景, 并做积 极的 自我暗示。 来到剧场门口时, 让求助者进一步 回忆以前 类似的情景 , 当其感到紧张时 , 继续放松, 当感到不紧张时, 再往剧场里面走 。 到剧场的幕后候场时 , 再让求助者想象考 试演 出的场景,当明显感到心跳加快 ,身体有不 自主的表 现, 引导其放松 , 采用呼吸和肌肉放松的方法 , 并辅以 自我 暗示 。走上舞 台中央 , 引导求助者调整 自己的心情 , 表情尽

我国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涵义和实现方式

我国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涵义和实现方式
,墨 墨
我 国 高 等 教 育 内涵 式 发 展 的 涵 义 和 实 现 方 式
田 飞 达
( 兰卅 I 大学 教育学院 , 甘 肃 兰 州 7 3 0 0 0 0 ) 摘 要 : 本 文 首 先 对 高等 教 育 的 内涵 式 发 展 的 涵 义 进 行 了 阐述 , 通过与外延式发展进行对 比. 进 一 步 得 出 内涵 式 发 展 的涵义 ; 其 次 对 内涵 式 发 展 的 三 种 实现 方 式 进 行 了 阐述 . 分别 为: 以“ 培 养 创新 人 才 ” 实现 高等 教 育 培 养 方 式 转 变 ; 高 等教 育 内涵 式 发展 的 关键 是 体 制 改 革 : 重视教学文化建设。 关 键 词 :内涵 式 发 展 高 等教 育 创 新 人 才体 制 文 化
一Hale Waihona Puke 、许 多 高校 为 了保 证 课 堂 教学 质量 . 高 校 内部 展 开 课 程 修 订 . 教 学以后 , 由学 生 和 老 师共 同对 课 程 进 行 讨 论 和 评 价 。 课 程 及 评 价 的 实施 主要 还 是 为 了 让 教 师 更 加 关 注 教 学 .而 不 是 只 关 心 自己 的科 研 项 目 , 此 外要 重视 学 生 的学 习过 程 及 发 展 。 这 样 既 注重 教又 注重 学 , 削弱科研的评价权重 , 才 能 满 足 多 方 教 育 主 体 的需 求 。 保证 最终 结果 的客 观 可 靠 。 ( 二) 体 制 改革 是 高等 教 育 发 展 的 一 个 关键 点 深 化 高 等 教 育 体 制 改 革 的 实 质 就 是 要 处 理 好 高 校 与 政 府之 间权 力分 配 的关系 及高 校 内部 之 间的 权力 分 配关 系 。 简而言 之 , 就是行 政权力 与学术 权力 的支配 。 大 学 不 仅 要 承 担社会 和国家 的重任 , 接 受政府 部 门的管理 和监 督 . 还 要 与 社会进行 互动交 流 , 接受 社会 的影响与 变革 。 大 学 要 专 注 于 自 己 的教 育 与 研 究 , 保 持 自 己在 学 术 问 题 研 究 上 的 领 导 地 位, 在 教学方 面的科 学性 和规 范性 , 以此 立 身 于 社 会 , 保 持 其独有 的特性 。但这 一问题 , 并 不是要 “ 单 纯 地 划 分 谁 管 多 少的问题 , 而主要 是管什 么和怎 么管 的问题 ” 。同 时 。 我 们 也 应 当清楚“ 传 统 的 高 等 教 育 自治 现 在 不 是 . 也 许 从 来 都 不 是绝对 的” [ 。 综上所述 , 教育体制的改革 , 最终 落脚 点 是 学 生 。 要 按 照 高等 教 育 本 身 发 展 的普 遍 规 律 , 增 强 高 等 教 育 的主 体 性 。 不 断 完 善 高 等 教 育 内部 的管 理 机 制 、 评价体制和外部体系 , 用 高 等 教 育 的 自主 性 逻 辑 防范 和化 解 来 自市 场化 逻 辑 和 行 政 化 逻 辑 的 冲击 , 让 高等 教 育 回归 自身 应 有 的 价 值 . 推 动 我 国 高 等 教 育 走上全面 、 协调 、 可 持 续 的 发 展道 路 。

推进科学管理 加强风险防控 为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保驾护航

推进科学管理 加强风险防控 为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保驾护航
推 进 科 学 管 理 加 强 风 险 防控 为 全 面提 高 高 等教 育 质 量 保 驾 护 航
中央 纪委 驻 教 育部 纪检 组 组 长 、 育部 党组 成 员 王 立 英 教
党 的十 七大 从发 展社 会 主义 民主政 治 的高 度提 出 , 完善 制 约 和监 督机 制 , 证 人 民赋 予 的权 力 要 保
改革试点项 目“ 健全高校廉政风险防范机制” 积极推进高校廉政风险防控 , , 大力实施 阳光治校 , 为全 面提 升高等 教 育质量 保 驾护 航 。


着 眼加 强高校科学管理 。 深刻认识廉 政风险 防控 的重大现 实意义
廉 政 风 险防控作 为现代 管 理 的重要 手 段 和反腐 倡 廉建 设 的 重要 举措 , 落实 到高 校 , 就是 如 何加 强 科 学 管理 、 范权力 运行 。当前 , 规 高等 教育 发展 进入 内涵式 发展 的关 键 时期 , 高等 教育 体制 改革 进 入攻 坚 克难 的关 键 阶段 , 高校 管理 工作 提 出 了新 的更 高 要求 。要 着 眼于提 高 高校 管理 工作 科 学 化水 平 , 对 深 刻认 识 加强 廉政 风 险防控 的重要性 和 紧迫 性 。 加强廉 政 风 险防控 , 培养 中国特色 社会 主 义事 业合 格建 设者 和 可靠 接班 人 的迫切 需要 。 力资 是 人 源 是 我 国经济 社会 发展 的第 一 资源 。高校 是 汇 聚人才 和 培养人 才 的重要 阵地 , 科技 第 一生产 力 和人 是
设, 从重点领域 、 重点部 门 、 重点环节人手 , 排查廉政风险 , 健全 内控机制 , 构筑制度 防线 , 形成以积极 防范 为核心 、 以强化 管理 为手 段 的科 学 防控 机制 。教 育系 统认 真 学 习贯 彻 中央精 神 , 紧紧 围绕 教育 规

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

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

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战略的实质和内涵坚持走内涵式发展道路,要求高等学校切实转变发展观念,树立科学的质量观,把人才培养作为根本任务和首要职责,把人才队伍作为持续发展的第一资源,把质量特色作为竞争取胜的发展主线,把国家战略需求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作为创新发展的动力源泉,把学科交叉融合作为品质提升的战略选择,把产学研结合作为服务社会的必然要求。

党的十八大对高等教育的任务要求非常明确,我们贯彻落实十八大精神,就是要更加坚定地走中国特色高等教育发展道路,以提高质量为核心,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更加深入地推进教育领域综合改革,以改革创新为动力,突破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体制机制障碍;更加自觉地把人民放在最高位置,以促进公平为取向,努力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教育问题;更加扎实地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立德树人为根本,全面提高高校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我国是教育大国,但还不是教育强国,也不是高等教育强国,这是一个基本判断。

高等教育存在的问题突出表现在:人才培养质量与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有差距;学科专业结构与区域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的要求有差距;自主创新能力与国际竞争的要求有差距;高校自主办学和自我管理的能力与建设现代大学制度的要求有差距,等等。

存在这些问题的根本原因是发展不够科学,要害是质量不高。

提高质量是高等教育的生命线,是高等教育改革发展最核心最紧迫的任务,必须以改革创新推动高等教育质量提升,坚定不移地走内涵式发展道路。

坚持走内涵式发展道路,要求高等学校切实转变发展观念,树立科学的质量观,把人才培养作为根本任务和首要职责,把人才队伍作为持续发展的第一资源,把质量特色作为竞争取胜的发展主线,把国家战略需求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作为创新发展的动力源泉,把学科交叉融合作为品质提升的战略选择,把产学研结合作为服务社会的必然要求。

十八大报告进一步强调“着力提高教育质量,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新时代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路径研究

新时代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路径研究

新时代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路径研究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高等教育在我国日益受到重视。

高等教育不仅是培养人才的重要阵地,更是国家建设的重要支撑。

而要实现高等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必须深入研究内涵式发展路径,探索适合新时代的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之路。

本文将从内涵式发展的概念、内涵式发展的必要性及现状、内涵式发展的路径探索等方面展开研究。

一、内涵式发展的概念内涵式发展是指在保持发展数量的更加注重发展质量,强调以内在的质量和特点加强自身,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实现全面的发展。

内涵式发展的核心思想在于注重内在的积累和提升,而不是简单地追求量的扩张。

在高等教育领域,内涵式发展则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素质和创新能力,提高教育的质量和水平,适应新时代的发展需求。

二、内涵式发展的必要性及现状1. 必要性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必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适应新时代需求。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经济社会的变革,新时代对高等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培养更加全面、创新、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人才。

内涵式发展能够更好地满足新时代人才需求。

(2)提高高等教育的质量。

过去过分追求数量扩张的高等教育发展模式已经难以适应当前的需求,必须转变发展理念,提高教育的质量和水平。

(3)促进教育公平。

内涵式发展能够更好地解决地区、贫困、农村等地区的教育不足问题,提高教育的公平性。

2. 现状目前,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存在一些问题:(1)教育资源分配不均。

一些一线城市的高等教育资源丰富,而一些地区的高等教育资源相对匮乏,导致教育不公平。

(2)人才培养模式陈旧。

过分追求浮躁的知识面而忽视基础素质和综合能力,导致学生缺乏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3)高等教育质量参差不齐。

一些高校在追求数量扩张的忽视质量的提升,导致一些毕业生就业困难,社会认可度不高。

三、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路径探索为了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需要在多个方面进行探索和改进:1. 资源整合与优化要促进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需要加强教育资源的整合与优化。

22-高等教育学

22-高等教育学

高等教育学1、在英国,196323身的特殊规定性。

高等教育现象相对于一般教育现象而言,具有特殊性、专业性。

因此,高等教育学是研究特殊教育活动――高等教育的一门综合学科,它研究的是高等教育现象及其一般规律。

5、从事高等教育活动的主体是大学教师和大学生,教师包67、大学教师贩教学活动与科研活动是一体的,互动的。

高等学校的教学与社会的联系要比中小学密切的多。

8、大学生的身心发展趋于成熟,思维具有更大的组织性、深刻性、独立性、创造性。

情绪和情感内容更丰富,表现出两极性的特点。

学习动机呈现多样性。

1、纯粹为了追求个人物质利益2、上人一定的向上心理和某种社会责任感的成就动机。

3、与整个社会目标和前进方向相一致的高尚动机。

意志力更为持久稳固。

9、青年亚文化具有反主流的特点,对现代社会持抱怨态度。

10、现代意义的中国高等教育始于京师大学堂。

对高等教育的研究始于清末。

11、1919这标志着高等教育在我一部高等教育学专著。

标志着我国高等教育学学科体系的确立。

15、从事高等教育研究首先要有问题意识。

和演绎法、文献法、调查法、观察法、历史法、比较法、实验法、个案研究法、行动研究法。

与态度,以及帮助学生更好的学习的能力;具有学者的敬业精神,保持在本学科的专业水准与知识;能将信息技运用竽本学科,包括全球范围内信息的收集与教学手段两方面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对本专业学生需求市场能作出及时反映;掌握教育学的最新研究成果,其中包括双重模式教学,运用2223于1088年。

24、巴黎大学的前身是巴黎圣母院附属的一所天主教学院。

从12世纪始,以巴黎圣母院附属天主教学校为中心,逐渐聚集起大批来自欧洲各地的学者和学生。

25、意大利南部的萨勒诺大学也是欧洲中世纪最早的大学之一。

博洛尼亚大学以法学闻名,巴黎大学以神学闻名,萨勒诺大学以医学闻名。

14世纪末,学生几乎的学位。

28程是大学正规教学的第一个台阶。

29、中世纪大学的课程具有很强的神学性质,主要培养市政学。

内涵式发展: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的必然选择

内涵式发展: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的必然选择

内涵式发展: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的必然选择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对高等教育的需求越来越高。

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已经成为了现实的需求和发展趋势。

在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内涵式发展成为一种必然的选择,这不仅符合我国现实国情的需要,也是推进高质量高等教育建设的重要途径。

内涵式发展是指在保障教育质量的前提下,通过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扩大教育供给规模、促进多元化发展、推进教育信息化等措施,逐步实现教育的内在提升。

这种发展方式强调的是内核的提升,而不是单纯追求外部的扩张。

在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内涵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内涵式发展可以帮助高校保持教育质量,确保教育资源的有效利用。

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推进,高校的招生规模不断扩大,如果不注意教育内涵的提升,只是单纯的扩大教育供给的话,必然会出现教育资源的浪费现象。

因此,在保证学生数量的同时,通过提高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等方式,实现高校教育质量的提升,是内涵式发展的核心。

其次,内涵式发展可以推动高校的多元化发展。

高校可以根据不同区域、不同学科、不同群体的需求,开设不同类型的课程和教育项目,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对教育的需求,推进高等教育的多元化发展。

通过这种方式,可以促进高等教育的普及和提升,为建设高素质人才队伍提供更加丰富和多样化的教育资源。

最后,内涵式发展可以促进高等教育的信息化建设。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高等教育也需要加快信息化的步伐,将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紧密结合,推进高等教育的现代化。

内涵式发展需要借助信息化技术,推动教育教学的质量和效率提升,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满意度,为高等教育的未来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综上所述,内涵式发展是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的必然选择。

它不仅有利于学校提高教育质量、实现教育内涵的提升、推进高等教育的多元化和信息化发展,也是向世界展示我们高等教育体系的内在实力和品质的重要手段。

在内涵式发展的基础上,我们可以更好地实现高等教育的目标和使命,为构建一个更加美好的社会奠定坚实的基础。

新时期高校人事制度改革面临的问题

新时期高校人事制度改革面临的问题

新时期高校人事制度改革面临的问题作者:沈璇来源:《卷宗》2015年第03期摘要:人事制度改革是提升高校办学水平的重要环节,关系着现代化大学建设的进程。

但是经过一轮又一轮的改革之后,高校人事制度中仍然存在许多问题:评价系统不完善、师资力量不平衡、分配制度不严谨、考核制度不科学等等,本文力图通过现状分析当前高校人事制度改革所面临的问题,以期能够找准高校人事改革方向。

关键词:人事制度;改革;高等教育2014年6月3日《光明日报》报道,我国共有普通高校2450所,专任教师队伍150多万人,大学已经发展成为一个多目标、多任务的大型组织,成为一个人员众多、专业领域广泛、结构复杂的组织体系。

在大学的发展中,教职工是核心,人事制度也一直是我国教育改革的重中之重。

1 人事制度改革的重要性“教育要发展,根本靠改革”,这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一条基本经验。

2013年,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鲜明地提出了进行高等教育综合改革任务,这既是国民经济发展、全面深化改革的迫切要求,又是高等教育自身发展的内在呼唤。

而把高校打造成集聚人才的高地,实现办出特色、创建一流的目标,就必须牢牢抓住深化人事制度综合改革,加強人才队伍建设这个关键。

人事制度改革创新已经在各个高校间达成共识,特别是随着高等教育进入内涵式发展的关键阶段,长期困扰用人机制的瓶颈性因素也进一步凸显,成为全面深化高校综合改革的重要突破口。

由于人事工作的特殊性,其制度的设计与变革,关乎大局,常牵一发而动全身。

因而人事制度改革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热点,也是高校改革的难点。

从这个意义上讲,人事制度改革影响着整个高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的进展。

人事制度改革有利于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是高等教育综合改革的灵魂,是改革的基本导向。

人事制度改革同时也有利于促进高校内涵式发展。

2 高校人事制度改革的普遍做法高校人事工作涉及的范围非常广泛,既包括人员的定编、设岗、聘任工作,也包括工资、福利、保险管理工作;既有人才的引进、培养、稳定工作,也有晋升、奖惩、退休、退出管理工作。

高校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建设与实践

高校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建设与实践

学生评教活动的开展与改进
评教指标体系构建
制定科学合理的评教指标体系,涵盖教学内容、 教学方法、教学效果等方面。
评教方式选择
采用网上评教、纸质问卷等多种方式进行评教, 确保评教数据的真实性和有效性。
评教结果分析
对评教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找出教学中存在的问 题和不足,为改进教学提供依据。
评教结果运用
将评教结果与教师绩效考核、职称晋升等挂钩, 激励教师重视教学质量提升。
研究成果的创新
本研究提出了一个全面、系统的高校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框 架,并验证了其在提高教学效果和学生学习成果方面的有 效性,为高校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建设和实践提供了重要 的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研究局限性说明及未来研究方向
研究局限性说明
本研究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仍存在一些局限性 ,如样本数量相对较少,研究结论的普适性有待进一 步验证;同时,对于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高校,教 学质量保障体系的建设和实践可能存在差异,需要进 一步开展分类研究。
01
引言
背景与意义
高等教育大众化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高校教学质量 保障体系建设成为提升高等教育质量的关键环节。
教学质量内涵式发展
在新时代背景下,高校教学质量提升需要从外延式 扩张转向内涵式发展,注重教学过程的优化和教学 效果的提升。
人才培养质量提升
高校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建设与实践对于提高人才 培养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学生发展指标
涉及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等方面的 指标,体现学生全面发展的要求。
数据采集、整理与分析方法
数据采集
通过问卷调查、访谈、观察等多种方式收集数据,确保数据的真 实性和客观性。
数据整理

基于双因素理论的高校人事管理分析

基于双因素理论的高校人事管理分析

基于双因素理论的高校人事管理分析樊悦;乔文妤【摘要】知识经济时代,高校的内涵式发展需要管理者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人事相宜.高校人事管理,应在充分考虑教师需求的基础上,充分发挥激励作用.文章试将赫兹伯格的双因素理论与高校人事管理实践相结合,试图为产生强大而持久的激励作用提供一些借鉴与思考.【期刊名称】《江苏科技信息》【年(卷),期】2017(000)001【总页数】2页(P39-40)【关键词】人事管理;激励因素;双因素理论【作者】樊悦;乔文妤【作者单位】河海大学计算机与信息学院,江苏南京 211100;河海大学人事处,江苏南京 211100【正文语种】中文当前,我国高等教育已迈入内涵式发展的关键阶段,与之相配套的高校人事管理体制也正向精细化、现代化的方向发展,更加强调“以人为本”。

高校作为人才聚集和知识开启的重要组织,肩负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的职能,应抓住新时期历史发展的良好契机,利用创新推动改革。

在这一过程中,如何更好地激励教师,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将会对各大高校推行人事制度改革成功起到关键作用。

国运兴衰,系于教育;百年大计,教师为本。

教育的成败,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管理。

高校享有的教育资源,如果无法与适应的管理方式匹配,就不能在现实中获得产出。

目前,高校人事管理制度改革虽取得了一些可观的成果,但仍存在问题和不足。

1.1 管理岗教师专业性不足,缺乏有机的发展机制当前,高校的管理岗存在人员和专业结构设置不合理的情况,人岗匹配程度不高,易出现人才埋没和资源浪费的现象。

许多管理岗教师片面地认为,“管理就是服务”,缺乏对自身及岗位的科学理性认识和专业化认同。

缺乏专业管理知识和技能导致其对岗位职责认识不全面,工作效率低下。

高校重教学轻管理的传统观念也使其无法获得足够的培训机会和发展空间,不能将个人的成长与学校的发展有机融合起来。

管理队伍仍无法实现专业化。

1.2 教学岗教师能动性不足,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对大部分教学岗教师而言,完成每年度既定的教学和科研任务并通过绩效考核,虽能在短期内获得包括工资、奖金在内的激励,但却无法获取知识型人才所需要的精神激励。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进入内涵式发展的关键阶段,长期困扰高校发展的体制机制性障碍,特别是用人机制的瓶颈性因素进一步凸显。

全面推进教育事业科学发展,迫切要求进一步加快高校人事分配制度改革步伐。

深入推进新一轮高校人事制度改革,也不可避免地被提上教育综合改革的日程。

从今日起,我们将陆续转发教育部人事司司长管培俊发表在《中国高等教育》2014年第10期的署名文章《新一轮高校人事制度改革的走向与推进策略》,让我们共同学习、把握大势,为学校改革发展建言献策、贡献力量。

伴随着国家改革开放的进程,从上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渐进式的高校人事制度改革走过了20多年风雨历程。

梳理改革的脉络和进程,大体可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上世纪80年代中期到90年代前期。

这一阶段改革的重点是政府简政放权,高校自主管理,健全学校内部管理制度,打破铁交椅、铁饭碗、铁工资,体现按劳分配原则。

改革的策略和路径是自下而上,发展到政府部门与高校共同推进;由点到面,从少数学校、个别领域的探索发展到全方位改革,形成了高校人事制度改革第一次高潮。

这一阶段具有标志性意义的是,国家相继出台相关法律法规和推进高校内部管理改革的指导性文件;教育部陆续向学校下放多项人事管理权限,从具体事务的过程管理转向目标管理;直属高校内部积极探索校院系权责清晰、运转有效的管理模式,实行灵活多样的用人方式,扩大校内薪酬分配自主权;上海交通大学、南京大学等部属高校和北京市所属高校率先推进以人事分配改革为重点的高校内部管理改革。

这一阶段改革的主要成效是开始落
实高校人事分配自主权,推动从政府直接管理、高度集中的计划管理向政府间接管理、学校自主管理的转变。

第二阶段:20世纪90年代中期之后的10年左右时间。

这一阶段改革重点是高校用人机制改革,全面推进人力资源配置方式改革,逐步实现从身份管理向岗位管理的深刻转变。

这个阶段国家层面具有标志意义的举措:一是1998年实施“长江学者奖励计划”,这一革命性的改革举措,不仅在高校人才引进领域具有开创性,而且在“象牙塔”内再次起到了解放思想的作用,带动了高校人事分配制度改革方面的“多米诺骨牌”效应;二是教育部及时召开全国高校人事制度改革座谈会,并会同有关部门先后发布两个关于深化高校人事制度改革的指导性文件,有力地促进改革在更大的广度深度上展开。

之后,随着“985”工程、教育振兴行动计划的实施,高校大力推进编制管理、岗位管理、人员聘用、薪酬分配改革,教育部在武汉大学、厦门大学等五所高校部署职员改革试点。

高校改革以其前所未有的广度和深度,引起社会强烈关注。

第三阶段:自2006年开始至今。

这一阶段改革强调完善机制制度,强调高校岗位管理与聘用制改革结合,与转换用人机制结合,与高校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结合。

高校进一步实行岗位分类管理,全面推行公开招聘和聘用制,加强合同管理,探索多种分配激励方式,调动教职工的积极性。

改革校内管理体制,推进教学科研基层组织建设。

这个阶段的标志性事件:一是浙江大学等高校率先探索教师分类管理,根据不同岗位特点采取相应的管理办法;二是高层次人才计划进一步发挥示范引领作用,面向全球延揽人才,带动了高校创新团队建设、年薪制探索、协议用工和合同管理等一系列用人机制改革举措。

高校普遍根据自身发展状况和办学特色,构建定位明确、层次清晰、可持续发展的人才支持与培养体系。

高校人事管理站在更高平台上,具有更加广阔的视野,开始实现从封闭的人事管理到开放的人力资源国际化配置的深刻转变。

在事业单位整体改革相对滞后的情况下,高校人事制度改革总是由于内在的发展驱动而率先发起和推进。

20多年来,改革掀起三次高潮,磕磕绊绊,艰难曲折,但总体上由小到大,由点到面,由表及里,循序渐进。

高校人事制度改革顺应改革开放历史潮流,也反映了高校改革发展的规律,具有里程碑的意义,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尽管如此,由于内在动力和外部约束,高校人事改革还只是一个有限目标,远没有达到充分和完善的程度。

特别是深层次的体制机制性障碍还没有从根本上突破,在局部领域有停滞不前甚至不进则退的可能。

深化高校人事制度改革任重道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