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诗歌鉴赏之历届高考真题(全国卷)
2019-2023年高考语文北京卷真题专题五:古代诗歌鉴赏
专题五古代诗歌鉴赏五年高考北京卷2019—2023真题一、(2023北京,12—14,12分)阅读下面诗歌,完成问题。
将赴成都草堂途中有作先寄严郑公五首其五①杜甫锦官城西生事微,乌皮几②在还思归。
昔去为忧乱兵入,今来已恐邻人非。
侧身天地更怀古,回首风尘甘息机③。
共说总戎云鸟阵④,不妨游子芰荷衣。
[注] ①此诗作于公元764年。
杜甫于760年在成都营建草堂。
762年,严武入朝,杜甫送行至绵州。
其后,成都发生兵乱,杜甫流亡至梓州。
764年,严武封郑国公、拜剑南节度使,再次镇守成都。
②乌皮几:包着黑皮的小桌。
③息机:熄灭用世之心。
④总戎:主帅。
云鸟阵:一种作战的阵法。
1.以下对诗歌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锦官城西”句写诗人在成都生计微薄,感慨世事之艰难。
B.“乌皮几”句,诗人借“乌皮几”表达了自己的思归之情。
C.“昔去”句,诗人叙写昔日离开成都,担忧乱兵入城骚扰。
D.“今来”句写诗人回到成都后,看到兵戈扰攘、物是人非。
2.以下对诗歌的赏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律诗一般只有中间两联对仗,而此诗四联皆对,属对精切,律法谨严。
B.诗人借众人的评价,从侧面称赞严郑公的才能,语言得体而蕴藉有味。
C.此诗尾联在语意上与第一句中的“生事微”前后呼应,可谓章法井然。
D.末句化用《离骚》典故,借芰荷衣显示杜甫不肯同流合污的高洁人格。
3.杜甫的诗内涵深刻而丰富,往往一联就有多重意蕴。
此诗“侧身天地更怀古,回首风尘甘息机”一联历来为人称道。
请分析这一联有哪些内涵。
(6分)答案答案解析暂缺。
二、(2021北京,12—14,12分)阅读下面诗歌,完成题目。
和陶归园田居(其一)①苏轼环州多白水,际海皆苍山。
以彼无尽景,寓我有限年。
东家著孔丘,西家著颜渊。
市为不二价,农为不争田。
周公与管蔡②,恨不茅三间。
我饱一饭足,薇蕨补食前。
门生馈薪米,救我厨无烟。
斗酒与只鸡,酣歌饯华颠③。
禽鱼岂知道,我适物自闲。
古代诗歌鉴赏之历届高考真题全国卷
迁徙于汴洛、吴越等地.②郭震:字希声,成都人.生卒年及生平不详.
1韦庄在诗中是用什么方法表现感情的 请简要分析栏.目5索分引 ①韦庄在诗中用虚实相生的方法来表现自己的感情. ②诗的首联先写实,写自己等闲挥袂别家客天涯的豪迈 和潇洒;诗的第二联写虚,虚写自己的灯前一觉所做的 梦.这梦是江南梦,即思家梦.诗人将离家的苦闷转入到梦 境,以此寄寓自己现实中的困惑、矛盾和失意之情.末句 再用山月斜映衬自己的惆怅和孤独,斜月意象的加入,使 诗人的感伤表露无遗.
2.2015课标Ⅱ,8—9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问题.11分
栏目索引
残春旅舍 韩 偓①
旅舍残春宿雨晴,恍然心地忆咸京②.
树头蜂抱花须落,池面鱼吹柳絮行.
禅伏诗魔归净域,酒冲愁阵出奇兵. 两梁免被尘埃污③,拂拭朝簪待眼明④.
注 ①韩偓约842—923:字致尧,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这首诗是
作者流徙闽地时所作.②咸京:这里借指都城长安.③梁:官帽上的横
栏目索引
解析:颈联的禅伏诗魔归净域,酒冲愁阵出奇兵,具体写诗人客居馆舍的寂 寞.诗人客居馆舍,感到无聊,想用诗来抒写自己的心境.然而,几番思考终未 写成.诗人只好以禅伏诗魔归净域来为自己解嘲.诗未写成,悲忧郁愤越积 越深,只好用酒来冲荡这重重愁阵.酒精的作用使诗人产生了信心和希望: 两梁免被尘埃污,拂拭朝簪待眼明.要好好地保存珍贵的朝帽,千万不能让 它被尘埃污染.诗人的言外之意是宁肯终生潦倒,也不改变自己的气节.想 到这儿,诗人不愁了,也不悲了,他轻轻地擦拭着朝簪,心中暗暗地决定:一定 要耐心地等待,一直等到大唐复兴,到那时我再戴上朝帽、穿上朝服来参与 朝政.闻一多说:作者深知唐王朝避免不了灭亡的命运,而自己又无所作为, 故所作之诗多缅怀往事,情调悲凉.这首诗中作者没有直抒悲凉之思,但他 深深眷顾的往日温馨,实已成为今日悲凉的衬托.
古代诗歌鉴赏之历届高考真题(全国卷)
步骤四:点出诗句营造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A
6
A
栏目索引
(1)古人认为这首诗的颔联“乃晚唐巧句”,请指出这一联
巧在哪里,并简要赏析。(5分)
①构思巧妙,把“花须落”“柳絮行”这些常见的残春景
象与“蜂抱”“鱼吹”联系起来,却平添了无穷兴趣与几
(2)词的结尾借用了贺知章的故事,这有什么用意?请简要 分析。(6分) ①用来含蓄地表现对统治者的不屑以及愤慨不平。 ②皇帝既置我于闲散,镜湖风月原本就属于闲散之人,又何 必要你皇帝恩赐呢?再说,天地之大,何处容不下我一个闲 散之人,谁又稀罕你皇帝的恩赐!
23
A
栏目索引
解析 本词为作者闲居故乡山阴时所作,表现的是身寄 湖山、心存河岳之情。下片前三句写湖上生活,无拘无束, 占断烟雨。四、五句借用典故翻出新意:官家既置我于闲 散,这镜湖风月本属闲人,何用官家赐予?再说天地之大, 江湖之迥,谁又稀罕官家赐予?夷然不屑之态,愤慨不平之 情,蓄积而出。
16
A
栏目索引
解析 解答此题,要学会运用一些赏析诗词的术语来
概括,比如,对抒情诗,有情景交融、借景抒情、触景
生情、融情于景等;对说理诗,有托物言志、寓理于物
等。其他还有动静结合、有声有色等。
17
A
栏目索引
(2)两首诗都写到“灯前”,这两处“灯前”各自表达了诗
人什么样的感情?(6分)
①韦诗中,“灯前”表现了诗人旅途漂泊中的凄清、失神
、怅惘之情;
②郭诗中,“灯前”表现了诗人住宿在渔家所感到的温暖
、愉悦之情。
(答出韦诗中“灯前”表现出什么样感情的,给3分;答出郭
历年高考古典诗词鉴赏真题1
历年高考古典诗词鉴赏真题1(新课标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8~9题。
阮郎归无名氏春风吹雨绕残枝,落花无可飞。
小池寒渌欲生漪,雨晴还日西。
帘半卷,燕双归。
讳愁无奈眉。
翻身整顿着残棋,沉吟应劫迟。
[注]一作秦观。
讳愁:隐瞒内心的痛苦。
劫:围棋术语。
8.词上半阕的景物描写对全词的感情抒发起了什么作用?请结合内容分析。
(5分) 【试题答案】奠定了词的情感基调。
春风吹雨,残红满地,词一开始就给人以掩抑低回之感;接下来写风雨虽停,红日却已西沉,凄凉的氛围非但没有解除,反而又被抹上了一层暗淡的暮色。
【试题考点】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结构作用【试题解析】词的上阕主要在写景,描写的是凄凉的景象场面:丝丝细雨被和暖的春风吹送着,飘洒在繁花落尽的树枝上。
满地落花被雨水浇湿,再也飞舞不起来了。
池塘里碧绿的水面上随风荡起微微的波纹。
雨晴了,一轮斜阳依旧出现在西方的天空上。
在哀的暮春景色中,抒发的是一种哀情,奠定了全词的感情基调。
9.末尾两句表现了词中人物什么样的情绪?是如何表现的?请简要阐述。
(6分)【试题答案】末尾两句表现了词中人物思绪纷乱、无法排遣的愁情。
是通过人物自身的动作来表现的。
回身整理残棋并想续下,借以移愁情,可又因心事重重,以致犹豫不决,落子迟缓。
【试题考点】分析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试题解析】下阕写当主人公在百无聊赖中卷起珠帘,恰恰看到燕子成双成对地飞来飞去。
这更加勾起了女主人公的一怀愁绪。
这种愁绪实在难以排遣,满心想加以掩饰,无奈却在紧蹙的双眉中显露出来。
于是只好强打精神,翻身起来,继续下那盘没有下完的棋。
岂料应劫之际,她竟然举棋不定,沉吟半晌,难以落子。
最后两句借续下残棋的动作来表达自己难以排遣的愁情。
【诗歌赏析】春风二句起调低沉,一开始就给人以掩抑低回之感。
春风吹雨已自凄凉,而花枝已凋残矣,风雨仍依旧吹打不舍,景象更为惨淡。
落花无可飞,写残红满地,沾泥不起,比雨绕残枝,又进一层,表面上写景,实际上渗透着悲伤情绪。
2004-2019年高考语文试卷古诗词鉴赏试题及详解汇编
2004-2011年高考语文试卷古诗词鉴赏试题及详解汇编——诗、词、曲2010年高考题(10年全国卷Ⅰ)12.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8分)咏素蝶诗刘孝绰随蜂绕绿蕙,避雀隐青薇。
映日忽争起,因风乍共归。
出没花中见,参差叶际飞。
芳华幸勿谢,嘉树欲相依。
{注}刘孝绰(481-539):南朝梁文学家,彭城*(今江苏徐州)人。
文名颇盛,因恃才傲物,而为人所忌恨,仕途数起数伏。
(1)这首咏物诗描写了素蝶的哪些活动?是怎样描写的?(3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这首诗有什么含意?采用了什么表现手法?(5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0年全国卷Ⅱ)12.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8分)梦中作①欧阳修夜凉吹笛千山月,路暗迷人百种花。
棋罢不知人换世②,酒阑③无奈客思家。
【注】①本诗约作于皇祐元年(1049),当时作者因支持范仲淹新政而被贬谪到颍州。
②传说晋时有一人进山砍柴,见两童子在下棋,于是置斧旁观,等一盘棋结柬,斧已拦掉.回家后发现早已换了人间。
③酒阑:酒尽.(1)这首诗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心情?答;(2)你认为这首诗在写作上有什么特色?答:((10年北京卷)13.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2题。
(7分)古风(其三十九)李白登高望四海,天地何漫漫。
霜被群物秋,风飘大荒寒。
荣华东流水,万事皆波澜。
白日掩徂晖①,浮云无定端。
梧桐巢燕雀,枳棘②栖鸳鸾③。
且复归去来,剑歌《行路难》。
注:①徂辉:落日余晖。
②枳棘:枝小刺多的灌木。
③鸳鸾:传说中与凤凰同类,非梧桐不止,非练食不食,非醴泉不饮。
①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前四句,写诗人等高望远,看到天高地阔、霜染万物的清秋景象,奠定了全诗昂扬奋发的基调.B.诗中“荣华东流水”与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的“古来万事东流水”表达的意思有相似性。
10—15年高考语文全国2诗歌鉴赏真题整理含解析
10—15高考语文全国II卷诗歌鉴赏题整理(含答案)10年阅读下面这首乐府诗,完成8~9题。
雨雪曲江总①雨雪隔榆溪②,从军度陇西③。
绕阵看狐迹,依山见马蹄。
天寒旗彩坏,地暗鼓声低。
漫漫愁云起,苍苍别路迷。
【注】①江总(518-590):南朝陈文学家,字总持,济阳考城(今河南兰考)人。
历仕梁、陈、隋三朝。
②榆溪:指边塞。
③陇西:在今甘肃东部。
8.这首诗描写了什么样的环境?末句中的“别路”是什么意思?9.诗人把“旗彩坏”“鼓声低”分别接在“天寒”“地暗”之后,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这首诗表现了戍卒什么样的情感?(6分)【答案】8.这首诗描写了边地雨雪交加、荒凉苦寒的环境。
“别路”的意思是戍卒离别家乡到边关的路。
9.这样写的好处是,不仅点明了边塞“天寒”“地暗”的环境,也真实生动地透露出戍卒在这种环境中产生的“旗彩坏”“鼓声低”的心理感受。
这首诗表现了戍卒身处辽远而艰苦的边塞的思乡之情。
【赏析】江总今存征戍诗五首:《陇头水二首》《关山月》《骢马驱》《雨雪曲》,皆为乐府横吹曲辞,多描写边塞之荒僻与离人之忧愁,尤值一提是《雨雪曲》。
起句“雨雪”点题,“榆溪”乃边关之溪,“陇西”乃边关要塞,可见戍地之寒远。
“天寒旗彩坏”虽未如“风擎红旗冻不翻”形象,却异曲同工。
诗末回首遥望来时路,无限思乡之愁起。
《乐府诗鉴赏辞典》称此诗“苍凉劲直,颇有气骨”。
江总(519-594),字总持,济阳考城(今河南兰考东)人,南朝陈大臣。
幼聪敏,有文才。
年十八,为宣惠武陵王府法曹参军,迁尚书殿中郎。
所作诗篇,深受梁武帝赏识,遂擢为侍郎,后更官至太子中舍人。
张缵、王筠、刘之遴,乃一时高才学士,皆对江总雅相推重,与之为忘年友。
侯景反,台城陷,辗转避难,流寓岭南。
陈文帝天嘉四年(563年)还为中书侍郎。
后主即位,历任尚书仆射、尚书令,世称“江令”。
江总虽身为宰相,但不理政务,终日与陈暄、孔范等陪侍陈后主,游宴后宫,吟作艳诗,荒唐无度,当时谓之狎客。
历年高考古典诗歌鉴赏试题选(2021-2021)
历年高考古典诗歌鉴赏试题选(2021-2021)1. 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2002年,全国卷)春夜洛城闻笛(李白)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前人在评论这首诗时曾说,“折柳”二字是全诗的关键。
诗中“折柳”的寓意是什么?你是否同意“关键”之说?为什么?答案:“折柳”这首曲子寓有惜别怀远之意。
本诗抒写了思乡之情,而这种思乡之情是从听到“折柳”曲的笛声引起的,可见“折柳”是全诗的关键。
2、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2003年,全国卷)过看积寺(王维)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
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
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
薄暮空潭曲,安禅制毒龙。
【注】安禅,佛家语,指闭目静坐。
不生杂念;毒龙,指世俗欲念。
古人评诗时常用“诗眼”的说法,所谓“诗眼”往往是指一句诗中最精练传神的一个字。
你认为这首诗第三联两句中的“诗眼”分别是哪一个字?为什么?请结合全诗简要赏析。
答案:“诗眼”分别是“咽”、“冷”。
山中的流泉由于岩石的阻拦,发出低吟,仿佛呜咽之声。
照在青松上的日色,由于山林幽暗,似乎是显得阴冷。
“咽”、“冷”两字绘声绘色、精炼传神地显示出山中幽静孤寂的景象(意境)。
3、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2004年,全国卷)秋思(张籍)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王安石评论张籍诗歌的风格是:“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
”试析张籍此诗写了生活中哪个“寻常”的细节?表达了他什么样的情感?4、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2004年,浙江卷)菩萨蛮(李白)平林漠漠烟如织,寒山一带伤心碧。
暝色入高楼,有人楼上愁。
玉阶空伫立,宿鸟归飞急。
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
古典诗词特别讲究炼字。
请简要分析“空”字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
关于这首词表达的内容,有人认为是“游子思归乡”,有人认为是“思妇盼归人”,也有人认为二者兼有。
你的看法如何?请简要说明理由。
20—22年古诗鉴赏高考真题汇总卷【真题】
一、【22年全国新高考I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2题醉落魄·人日南山约应提刑愁之懋之[注] 魏了翁无边春色,人情苦向南山觅,村村箫鼓家家笛,祈麦祈蚕,来趁元正七。
翁前子后孙扶掖,商行贾坐农耕织,须知此意无今昔,会得为人,日日是人日。
[注]人日:旧俗以农历正月初七日为人日。
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词人在人日约朋友去南山探春,但因年老体弱,感到此行会比较困难。
B.在人日这天吹打奏乐,祈盼农桑丰收,反映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C.这首词以朴实的笔触描绘当时农村的风俗景况,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
D.词人以议论入词,能够做到情由境出,情至论随,全词并无生硬之感。
2、词人在下阕发表议论,指出如果懂得做人的道理,每天都是人日。
词中谈到哪些做人的道理?请结合内容简要分析。
(6分)二、【22年全国新高考II卷】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3、4题。
送别李白[唐代]寻阳五溪水,沿洄直入巫山里。
胜境由来人共传,君到南中自称美。
送君别有八月秋,飒飒芦花复益愁。
云帆远望不相见,日暮长江空自流。
3、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根据本诗内容可知,诗人的友人即将乘船出发,沿水路驶往三峡方向。
B.诗人表示友人将去的地方景色优美,而友人的风采正与这美景相称。
C.本诗最后两句的表达方式,在《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中也曾使用。
D.诗中前后两次使用“君”,都是指即将离别的友人,含义并无不同。
4、本诗是如何表现离愁别绪的?请结合内容简要分析。
(6分)三、【22年全国甲卷】阅读下面两首宋诗,完成下面5、6题。
画眉鸟欧阳修百啭千声随意移,山花红紫树高低。
始知锁向金笼听,不及林间自在啼。
画眉禽文同尽日闲窗生好风,一声初听下高笼。
公庭事简人皆散,如在千岩万壑中。
5. 下列对这两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欧诗和文诗题目大体相同,都是以画眉鸟作为直接描写对象的咏物诗。
鉴赏诗歌语言十年高考真题(1)
鉴赏诗歌语言十年(2013~2022)高考真题汇编一、(2021·全国乙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鹊桥仙·赠鹭鸶辛弃疾溪边白鹭,来吾告汝:“溪里鱼儿堪数。
主人怜汝汝怜鱼,要物我欣然一处。
白沙远浦,青泥别渚,剩有虾跳鳅舞。
听君飞去饱时来,看头上风吹一缕。
”15.这首词的语言特色鲜明,请简要分析。
【答案】①本词语言多用口语,风格亲切自然,浅近直白,通俗易懂。
②语言诙谐风趣,活动生动。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词作语言特色的鉴赏能力。
本词开篇写到“溪边白鹭,来吾告汝”就像作者边抚摸着鹭鸶边同它谈话,并且话中称鹭鸶为“汝”“君”,告诉它要去鱼虾多的地方去捕食,要有鸿鹄之志。
采用这种对话式的描写,营造出了轻松亲切的氛围。
本词采用了很多口语化的语言,如“鱼儿”“堪数”“剩有”“来”等,这些口语的运用,不加雕饰的语言,使语言更清新自然,表达更加的直白,描绘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画面。
二、(2020·天津卷)阅读下面这首唐诗,按要求作答。
纪村事[唐]韦庄绿蔓映双扉,循墙一径微。
雨多庭果烂,稻熟渚禽肥。
酿酒迎新社,遥砧送暮晖。
数声牛上笛,何处饷田注归。
[注]饷田:到田间送饭。
16. “数声牛上笛”有人觉得“一声”更佳,你同意吗?请结合诗句说明理由。
【答案】不同意。
“数声”好。
“数声”动静结合,突显了环境的优美、牧童的悠闲快乐,营造出乡村热闹、轻松、愉悦的氛围。
同意。
“一声”好。
“一声”以动衬静,突显了环境的寂静清幽,营造出乡村宁静和谐的氛围。
【解析】本题考查赏析词语的能力,即炼字题。
首先明确立场、观点:不同意或者同意,尽量用完整句子。
其次结合艺术特色分析奇妙处并点明情感效果:(1)“数声”好。
“数声”,形容声音大、热闹,给人动态感,动中突显了环境的优美、牧童的悠闲快乐,表现乡村世界的热闹、快乐、幸福。
(2)“一声”好。
“一声”表明声音单纯、肃静,静中显示了环境的静谧清幽,给人安宁祥和静美的感受。
近十年(2012年-2021年)全国高考古诗词鉴赏题汇编含答案及解析
近十年(2012-2021)高考古诗词鉴赏真题汇编(含答案及解析)【2021年】一、(2021·全国甲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和南丰先生出山之作①陈师道侧径篮舁两眼明②,出山犹带骨毛清③。
白云笑我还多事,流水随人合有情。
不及鸟飞浑自在,羡他僧住便平生。
未能与世全无意,起为苍生试一鸣。
【注释】①南丰先生:即曾巩,陈师道敬重仰暮的师长。
②侧径:狭窄的路,篮舁:竹轿。
③骨毛清:谓超凡脱俗,具有神仙之姿。
14.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出山之初的曾巩,展现出来的是一个明净爽利、风骨秀异的高土形象。
B. 颔联两句使用拟人的修辞手法,表现白云和流水对于曾巩出山的态度。
C. 住在山中的僧人虽然不能像飞鸟一样自由自在,但其生活也令人羡慕。
D. 陈师道在诗中书写了曾巩的人生志趣与处世情怀,笔端饱含敬佩之情。
15. 在陈师道看来,曾巩是如何处理“仕”与“隐”的关系的?请简要分析。
【答案】14. C 15. ①在曾巩那里,仕与隐并非截然对立,而是可以兼容于一身的;②曾巩向往离世高蹈、超凡脱俗,但他又不能忘情于天下苍生,原意承担社会责任,有深厚的济世情怀。
【14题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赏析诗歌内容及艺术手法的能力。
C.“住在山中的僧人虽然不能像飞鸟一样自由自在,但其生活也令人羡慕”错误,原文“不及鸟飞浑自在,羡他僧住便平生”指的是身在官场,终不如山中飞鸟那般自由自在,隐居山中的僧人,这一生就可以悠然闲适地度过,这种生活真令人羡慕。
并不是僧人不像飞鸟一样自由自在,而是作者自己身不如飞鸟自在。
故选C。
【15题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作者思想感情及处世态度的能力。
颈联和尾联转到曾巩对“出”与“隐”的看法。
颈联说:身在官场,终不如山中飞鸟那般自由自在,隐居山中的僧人,这一生就可以悠然闲适地度过,这种生活真令人羡慕。
可以看出,曾巩对隐居生活是充满了向往的。
尾联“未能与世全无意,起为苍生试一鸣”可见,他与红尘俗世也并非全然了断,为了替天下苍生发声鸣不平,他最终还是放弃了隐居生活,决然出山。
历年高考古诗词鉴赏试题全解析
历年高考古诗词鉴赏试题全解析一、全国卷Ⅰ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咏素蝶诗刘孝绰随蜂绕绿蕙,避雀隐青薇。
映日忽争起,因风乍共归。
出没花中见,参差叶际飞。
芳华幸勿谢,嘉树欲相依。
注:刘孝绰(481-539):南朝梁文学家,彭城(今江苏徐州)人。
文名颇盛,因恃才傲物,而为人所忌恨,仕途数起数伏。
(1)这首咏物诗描写了素蝶的哪些活动?是怎样描写的?(2)这首诗有什么含意?采用了什么表现手法?参考答案:(1)这首诗描写了素蝶随蜂悠游,遇雀躲藏;映衬日光腾起,顺着风势返回;在花丛中时出时没,于树叶间上下翻飞。
是通过素蝶和周围事物的关系、对不同情况的反应来描写的。
(2)这首诗通过对素蝶活动的描写,表现了诗人在现实生活中的悲欢、沉浮,最后两句突出了作者对美好事物的依恋和向往。
采用了托物言志的手法。
赏析:这首《咏素蝶诗》是南朝齐梁之际有“神童”兼“彭城才子”之誉的刘孝绰所作。
此诗在形式上采用了白描手法描写蝴蝶在风中、花中的飞舞的情况,同时运用了对比手法,以及动态描写和静态描写相结合的方法将蝴蝶飞舞的姿态描写得十分形象和逼真。
诗人仅仅用了四十字就把蝴蝶的性格、姿态、情感表现出来,让人如于风和日丽之时,见蝴蝶随着蜂儿转于绿蕙丛中,时而避雀隐,时而浴日舞,令人叹为观止。
联系刘孝绰虽然自负才华自视甚高,但一生仅做到秘书监,一直得不到提拔的遭遇,可知诗中蕴含着期盼得遇明主之意。
“嘉树欲相依”为全诗主旨。
素蝶即白蝶,诗首联写蝴蝶为了躲避天敌(“蜂”、“雀”)时而绕着草花飞,时而躲藏在草花丛中。
颔联写蝴蝶在阳光照射下随风翩翩起舞。
颈联写出蝴蝶在花草树木间出没。
诗的前三联采用白描的手法,使红花、绿草、白蝶、阳光、嘉树,构成了一幅生动的画卷,充满了无限生机。
最后写出蝴蝶的期盼:希望这些提供蝴蝶栖息的花草树木能够永远存在。
这首咏物诗传达了古人朴素的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良好愿望。
二、全国卷Ⅱ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梦中作①欧阳修夜凉吹笛千山月,路暗迷人百种花。
2022届高考复习:古代诗歌鉴赏(2012年—2020年高考真题)
华灯纵博,雕鞍驰射,谁记当年豪举①?酒徒一一取封侯,独去作江边渔 父。
轻舟八尺,低篷三扇,占断蘋洲烟雨②。镜湖③元自属闲人,又何必君恩赐 与?
[注]①纵博:这三句是追忆当年军中的生活。博,古代的一种棋戏。《剑南诗 稿》“四十从戎驻南郑,酣宴军中夜连日……华灯纵博声满楼,宝钗艳舞光照席。” ②酒徒:犹言市井平民。占断:完全占有。蘋洲烟雨:指长满蘋草、烟雨空濛的小河 高地。③镜湖:即鉴湖,在今浙江绍兴。唐天宝初,贺知章请求回家乡会稽当道士, 玄宗诏赐他镜湖一隅。
用来含蓄地表现对统治者的不屑以及愤慨不平。(2分)皇帝 既置我于闲散,镜湖风月原本就属于闲散之人,又何必要你皇 帝恩赐呢?再说,天地之大,何处容不下我一个闲散之人,谁 又稀罕你皇帝的恩赐!(3分)
(2013全国卷Ⅱ)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8~9题。(11分) 次韵雪后书事二首(其一) 朱熹
惆怅江头几树梅,杖藜行绕去还来。 前时雪压无寻处,昨夜月明依旧开。 折寄遥怜人似玉,相思应恨劫成灰。 沉吟日落寒鸦起,却望柴荆独自回。 8. 这首咏梅诗中,作者是用什么手法来表现梅花的?请简 要分析。(5分)
古代诗歌鉴赏 ——高考真题
(2012新课标全国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8~9题。(11分) 思远人
晏几道
红叶黄花秋意晚,千里念行客。飞云过尽,归鸿无信,何处寄书得。
泪弹不尽临窗滴,就砚旋研墨。渐写到别来,此情深处,红笺为无
色。
8.这首词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情?“红叶黄花秋意晚”一句对表达这
种感情有何作用?(5分)
(2015全国卷Ⅱ)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8~9题。(11分) 残春旅舍 韩偓①
旅舍残春宿雨晴,恍然心地忆咸京②。 树头蜂抱花须落,池面鱼吹柳絮行。 禅伏诗魔归净域,酒冲愁阵出奇兵。 两梁免被尘埃污③,拂拭朝簪待眼明④。 [注]①韩偓(约842—923):字致尧,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 这首诗是作者流徙闽地时所作,时唐朝已亡。②咸京:这里借 指都城长安。③梁:官帽上的横脊,古代以梁的多少区分官阶。 ④朝簪:朝廷官员的冠饰。
近五年的高考古诗词鉴赏真题及解析
语文---诗句鉴赏2013年---安徽卷秋斋独宿--【唐】韦应物山月皎如烛,霜风时动竹。
夜半鸟惊栖,窗间人独宿。
和韦苏州1《秋斋独宿》--【金】赵秉文冷晕侵残烛,雨声在深竹。
惊鸟时一鸣,寒枝不成宿。
【注】:1韦苏州:即韦应物,因其曾任苏州刺史,故称“韦苏州”。
1.这两首诗中诗人的心境有何异同?请作简要分析。
(4分)2.请分别指出两首诗第一句使用的修辞手法,并加以赏析。
解析:1.同:孤独。
异:韦应物的孤独是淡淡的,更多是在自然景物的动静中体现恬淡自适的情怀。
赵秉文眼中的景物是悲冷凄凉的,表现了自己内心孤独引发的清冷。
2.山月皎如烛,运用比喻,将月亮比作蜡烛,形象生动地写出了月亮的皎洁;冷晕侵残烛,冷冷的月光,侵入将要燃尽的蜡烛,运用拟人,写出环境的凄冷。
2012年--安徽卷最爱东山晴后雪1--【宋】杨万里只知逐胜忽忘寒,小立春风夕照间。
最爱东山晴后雪,软红光里涌银山。
【注】:本诗为《雪后晚晴,四山皆青,惟东山全白,赋<最爱东山晴后雪>二绝句》中的一首。
1.请简要分析这首诗中诗人的形象。
2.请赏析“软红光里涌银山”中“软”、“涌”二字的妙处。
解析:1.诗人只顾追寻胜景而不觉春寒,驻足春风夕阳中凝望东山,对东三雪景充满喜爱之情。
从这些动作与心理的描写中,可以看到一个心境悠闲、陶醉于自然美景而欣然忘我的诗人形象。
2.“软”字以触觉写视觉,生动地写出夕阳余晖可触柔和温暖的独特美感;“涌”字运用了比拟的手法,形象地描绘出夕阳红光映照之下,白雪覆盖的东山如银涛涌出的奇丽景象。
2011年--安徽卷琅琊溪1---【宋】欧阳修空山雪消溪水涨,游客渡溪横古槎2。
不知溪源来远近,但见流出山中花。
【注】:1. 此诗写于作者被贬于滁州(今安徽省境内)期间。
琅琊溪在滁州狼牙山。
2.槎(cha 第三声):这里指拼扎而成的简易木桥。
1.这首诗围绕溪水描绘了哪几幅画?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2.青葱虚实结合的角度对诗中三、四两句进行解析。
近六年全国卷诗歌鉴赏真题
近六年全国卷高考诗歌鉴赏题【2023 年高考课标Ⅰ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 14~15 题。
题许道宁画[注] 陈与义满眼长江水,苍然何郡山?始终万里意,今在一窗间。
众木俱含晚,孤云遂不还。
此中有佳句,吟断不相关。
[注]许道宁:北宋画家14.下面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3 分〕A.这首题画诗写景兼抒情,并未刻意进展雕琢,却能够于简淡中见颖。
B.山水是这幅画的主要元素,特别是江水,占据了画面上大局部的篇幅。
C.诗人透过一扇小窗远距离赏识这幅画作,领会其表现的宽广万里之势。
D.颈联具体写到苍茫暮色中的树木与浮云,也蕴含了赏识者的主观感受。
15.诗的尾联有什么含意?从中可以看出诗人对这幅画有什么样的评价?〔6 分〕“此中有佳句,吟断不相关”意思是画作里蕴含着奇特的诗句,但是怎么吟诵也难以与画意相合,也吟不尽画作包含的丰富意蕴。
从中可以看到诗人对这幅画高度赞美,赞扬画之精妙。
【2023 年高考课标Ⅱ卷】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 14~15 题。
投长沙裴侍郎杜荀鹤此身虽贱道长存,非谒朱门谒孔门。
只望至公将卷读[注],不求朝士致书论。
垂纶雨结渔乡思,吹木风传雁夜瑰。
男子受恩须有地,终生不受等闲思。
[注]至公:科举时代对主考官的敬称。
14.以下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3 分〕 A.诗人表示,虽然自己的社会地位低下,但对儒家思想的信奉坚决不移。
B.“朱门”“孔门”分别代指世俗的权势与精神的归依,形成鲜亮的比照。
C.诗人期望自己能凭借真才实学通过正常渠道进身,而不愿去查找捷径。
D.诗人表达了自己对待恩惠的态度,不任凭承受别人的恩惠,受恩必报。
15.诗歌的颈联描写了两个具体场景,与其他各联直抒胸臆的写法不同,这样写在情感表达和构造安排方面有什么作用?〔6分〕①情感表达:颈联所写场景是作者孤高耿介情怀的形象化表达,可使读者更加直观地感受到作者的心志。
②构造安排:舒缓诗歌全篇的节奏,使整首诗歌有委婉沉着之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分生机,十分新奇;
②用词巧妙,“抱”“吹”的使用虽然出人意料,却又显得
非常自然。
(答出①的,给3分;答出②的,给2分。意思答对即可。如有
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7
yy
栏目索引
解析 颔联首先抒写诗人对皇都美好春光的回忆:仰望绿
暗红稀的树梢,蜜蜂抱着花须随花飞落;俯观柳絮飘坠的池
水,鱼儿吞吐着,像是在吹着柳絮游弋玩耍。飞花、落絮本
是残春景物,而蜜蜂、鱼儿却为这残春平添了无穷意趣与
几分生机,故没有半点伤春伤别的落寞,更不见晚唐衰飒的
诗风。因为诗人是带着曾经沐浴皇恩的深情在回忆这皇
都的风物,所以在诗人笔下,虽然已是暮春,这长安的晨昏与
草木也总带着几分温暖与芳菲。
8
yy
栏目索引
(2)这首诗的后两联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
围棋术语。 11
yy
栏目索引
(1)词上半阕的景物描写对全词的感情抒发起了什么作用?
请结合内容分析。(5分)
①奠定了词的情感基调。
②春风吹雨,残红满地,词一开始就给人以掩抑低回之感;接
下来写风雨虽停,红日却已西沉,凄凉的氛围非但没有解除,
反而又被抹上了一层暗淡的暮色。
解析 鉴赏景物描写的作用,要理解描写景物的词句,体悟
yy
古代诗歌鉴赏
高考真题练习
1
yy
栏目索引
1.(2015课标Ⅰ,8—9)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问题。(11分)
发临洮将赴北庭留别①
岑参 闻说轮台路②,连年见雪飞。
春风不曾到,汉使亦应稀。
白草通疏勒,青山过武威。
勤王敢道远,私向梦中归。
[注] ①临洮:在今甘肃临潭西。北庭:唐六都护府之一,治所
为庭州(今新疆吉木萨尔北)。②轮台:庭州属县,在今新疆乌鲁
木齐。
2
yy
栏目索引
(1)与《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相比,本诗描写塞外景物的角度
有何不同?请简要分析。(5分)
①本诗描写的边塞风光并非作者亲眼所见,而是出于想象,是虚
写。
②从标题可以看出,作者此时尚处于前往边塞的途中;开头“闻
说”二字也表明后面的描写是凭听闻所得。
(答出描写出于想象的,给3分;进行简要分析的,给2分)
9
yy
栏目索引
解析:颈联的“禅伏诗魔归净域,酒冲愁阵出奇兵”,具体写诗人客居馆舍
的寂寞。诗人客居馆舍,感到无聊,想用诗来抒写自己的心境。然而,几番
思考终未写成。诗人只好以“禅伏诗魔归净域”来为自己解嘲。诗未写
成,悲忧郁愤越积越深,只好用酒来冲荡这重重愁阵。酒精的作用使诗人产
生了信心和希望:“两梁免被尘埃污,拂拭朝簪待眼明。”要好好地保存珍
步骤三:根据诗句在全诗中所处的位置,分析诗句对全诗所 起的结构作用。
步骤四:点出诗句营造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yy
6
yy
栏目索引
(1)古人认为这首诗的颔联“乃晚唐巧句”,请指出这一联
巧在哪里,并简要赏析。(5分)
①构思巧妙,把“花须落”“柳絮行”这些常见的残春景
象与“蜂抱”“鱼吹”联系起来,却平添了无穷兴趣与几
景中蕴含的情感,指出景物描写的句子在结构、主旨表达
、抒情方面的作用。
12
yy
栏目索引
(2)末尾两句表现了词中人物什么样的情绪?是如何表现的
?请简要阐述。(6分)
①末尾两句表现了词中人物思绪纷乱、无法排遣的愁情
。
②是通过人物自身的动作来表现的。回身整理残棋并想
续下,借以转移愁情,可又因心事重重,以致犹豫不决,落子
迟缓。
13
yy
栏目索引
解析 词中末尾两句,主要是动作描写,抓住所描
写的动作的特点,结合上文景中所含之情,不难得出
正确答案。分析时,首先要翻译词句,由动作中归
。(3分)
第二问:使得诗中的思乡之情不至流于感伤,也提升了全诗的格调。(
3分)
解析:鉴赏思想情感,首先要明确诗句大意,诗歌尾联的大意是:勤于
王事不敢嫌道路遥远,只有在梦中才能偷偷回到家乡。然后通观全
诗,把握情感。前六句极言北庭环境的艰苦,最后两句笔锋一转,表达
了诗人虽有勤于王事和思念家乡的矛盾心理,但思想上还是爱国情
首诗是作者流徙闽地时所作。②咸京:这里借指都城长安。③梁:官
帽上的横脊,古代以梁的多少区分官阶。④朝簪:朝廷官员的冠饰。
5
炼句型的答题步骤
栏目索引
步骤一:结合全诗,理解语句含意,描述诗句的具体内容。
步骤二:指明诗句在炼字、词法、句法、章法上的特点,尤 其是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并分析其作用及表达效果。
贵的朝帽,千万不能让它被尘埃污染。诗人的言外之意是宁肯终生潦倒,也
不改变自己的气节。想到这儿,诗人不愁了,也不悲了,他轻轻地擦拭着朝
簪,心中暗暗地决定:一定要耐心地等待,一直等到大唐复兴,到那时我再戴
上朝帽、穿上朝服来参与朝政。闻一多说:“作者深知唐王朝避免不了灭
亡的命运,而自己又无所作为,故所作之诗多缅怀往事,情调悲凉。”这首
感占上风。
4Leabharlann yy栏目索引2.(2015课标Ⅱ,8—9)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问题。(11分)
残春旅舍 韩 偓①
旅舍残春宿雨晴,恍然心地忆咸京②。
树头蜂抱花须落,池面鱼吹柳絮行。
禅伏诗魔归净域,酒冲愁阵出奇兵。 两梁免被尘埃污③,拂拭朝簪待眼明④。
[注] ①韩偓(约842—923):字致尧,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这
解析 两首诗描写塞外景物的角度明显的不同在于:《白雪歌
送武判官归京》是实写,写的就是诗人眼前所见之景;《发临洮
将赴北庭留别》是虚写,写的是诗人出发之前想象之景。
3
yy
栏目索引
(2)诗的尾联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对全诗的情感抒发有怎
样的作用?(6分)
第一问:表现了诗人虽有羁旅思乡之愁,却能以国事为重的爱国热忱
诗中作者没有直抒悲凉之思,但他深深眷顾的往日温馨,实已成为今日悲凉
的衬托。
10
yy
栏目索引
3.(2014课标Ⅰ,8—9)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问题。(11
分)
阮郎归 无名氏①
春风吹雨绕残枝,落花无可飞。小池寒渌欲生漪,雨晴
还日西。 帘半卷,燕双归。讳愁无奈眉②。翻身整顿着残棋,沉
吟应劫迟③。
[注] ①作者一作秦观。②讳愁:隐瞒内心的痛苦。③劫:
。(6分)
①表达了作者内心孤寂愁苦,但仍忠于大唐、心系故国之
情。
②通过参禅使自己平静,通过饮酒化解“愁阵”,表明他内
心孤寂愁苦;避免染“尘埃”,整理朝冠期待“眼明”,表明
他不愿依附奸佞,对大唐一片忠心。
(答出什么感情的,给3分;进行简要分析的,给3分。意思答
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