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全身系统性疾病在口腔的表现

合集下载

《口腔内科学》理论教学大纲(口腔)

《口腔内科学》理论教学大纲(口腔)

《口腔内科学》理论教学大纲(供五年制本科口腔医学专业使用)Ⅰ前言口腔内科学是口腔专业学生的一门重要专业学科和主干学科。

目前在国内它包括牙体牙髓病学、牙周病学、口腔粘膜病学三门课程, 主要研究牙体牙髓病、牙周病及口腔粘膜病的病因、临床表现、诊断方法及治疗原则和治疗方法等内容, 紧密结合临床, 讲述口腔内科有关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旨在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 为临床打下坚实的基础。

本大纲适用于五年制本科口腔医学专业学生使用。

现将大纲使用中有关问题说明如下:一为了使教师和学生更好地掌握教材,大纲每一章节均由教学目的、教学要求和教学内容三部分组成。

教学目的注明教学目标, 教学要求分掌握、熟悉和了解三个级别,教学内容与教学要求级别对应,并统一标示(核心内容即知识点以下划实线,重点内容以下划虚线,一般内容不标示)便于学生重点学习。

二教师在保证大纲核心内容的前提下,可根据不同教学手段,讲授重点内容和介绍一般内容。

三总教学参考学时为120学时,理论与实验学时之比0.76:1。

即讲课52学时,实验68学时。

四教材:1.《牙体牙髓病学》,人民卫生出版社, 樊明文, 2版, 2003年。

2.《牙周病学》, 人民卫生出版社, 曹采方, 2版, 2003年。

3.《口腔粘膜病学》, 人民卫生出版社, 李秉琦, 2版, 2003年。

II正文牙体牙髓病学第一篇龋病第一章概述一教学目的在了解龋病的历史及龋病危害的基础上, 学习龋病的概念及龋病的特征。

二教学要求(一)掌握龋病的定义、特征及好发部位。

(二)熟悉龋病的直接危害和间接危害;熟悉龋病流行评价方法。

(三)了解龋病的历史, 龋病学的研究内容。

三教学内容龋病的概念第二章病因及发病过程一教学目的在了解龋病病因学说的基础上, 学习龋病的病因。

二教学要求(一)掌握牙菌斑的三层结构特点、获得性膜的概念及其功能、微生物致龋的证据及三类主要的致龋微生物、牙菌斑与龋病的关系、蔗糖与龋病的关系及其机制、氟的抗龋机理、牙对龋病敏感性的差异及其原因;掌握唾液与龋病的关系、Miller化学细菌学说(先进性与局限性)和龋病病因的四联因素理论。

性传播疾病的口腔表现

性传播疾病的口腔表现

3.三期梅毒 又称晚期梅毒,早期梅毒未经治疗或治疗不充分,经过3~4年的潜伏期或更长,有 40%梅毒患者发生三期梅毒。 主要损害: (1)树胶肿:是三期梅毒常见的口腔表现,主要发生在硬腭、软腭。初起为小结节,逐渐扩大,中 心软化、破溃,造成组织破坏及缺损。 (2)梅毒性舌炎:舌背乳头萎缩消失,损害区光滑发红,呈萎缩性舌炎表现。 (3)白斑:三期梅毒舌炎可发生白斑,且容易恶变为鳞癌。
三、诊断
依据:病史。 临床表现。 实验室检查:取脓性分泌物涂片,见大量多形核白细胞及细胞内革兰阴性双球菌。细菌培养有淋 病双球菌生长。
四、治疗
应早期诊断,及时治疗,用药要规则,药物剂量要足够。
总结
1.口腔黏膜病变种类繁多,临床表现也复杂多样; 2.有些全身性疾病在口腔黏膜上有所表现,而有些口腔表征也可作 为全身性疾病诊断的依据; 3.医生在临床工作中要特别关注患者的口腔黏膜病损表现,从而做 到对全身疾病的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2)毛状白斑:是HIV感染者的一种特殊口腔病损,对艾滋病有高度提示性;具有不同寻常的 病毒感染特征,抗生素治疗无效。 ①双侧舌缘呈现白色或灰白色斑块,可蔓延至舌背和舌腹; ②呈垂直皱褶,有的因过度增生而呈毛茸状,不能擦去; ③毛状白斑的诊断除临床表现外,尚需检测证实病损内疱疹病毒的存在。 (3)卡波西肉瘤:是一种罕见的血管恶性肿瘤,也是艾滋病患者特征性的口腔表象,发生率仅 次于白色念珠菌病和毛状白斑。 ①好发于腭部及牙龈,呈单个或多个紫红色、浅蓝色或褐色类似血管瘤的斑块或结节,病变初期 较平,逐渐高出黏膜,可分叶、溃烂或出血; ②病理特征为交织在一起的丛状梭形细胞,血管增生,淋巴细胞及浆细胞浸润。
三、治疗
1.对艾滋病的治疗 本病目前尚无特效疗法,应由专科医师进行治疗。 2.对口腔病损的治疗 (1)口腔念珠菌病:应用抗真菌药物为主,如氟康唑口服;局部用2%~4%碳酸氢钠液漱口,克霉 唑含片含服。 (2)毛状白斑:局部可用维A酸和抗真菌剂,严重者用阿昔洛韦。 (3)卡波西肉瘤:采用手术切除,烧灼刮治或冷冻治疗。 (4)口腔疱疹:单纯疱疹可用阿昔洛韦口服。 (5)HIV相关牙周病变:常规洁治、刮治,动作要轻柔,可同时口服甲硝唑和阿莫西林。 (6)复发性阿弗他溃疡:局部使用糖皮质激素和抗菌含漱液。 (7)口干症:使用毛果芸香碱。 (8)乳头状瘤:采用手术切除或激光治疗。

浅述系统性疾病中口腔念珠菌病

浅述系统性疾病中口腔念珠菌病

浅述系统性疾病中口腔念珠菌病临床上广谱抗生素、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等应用导致部分系统性疾病中口腔念珠菌病的发生率日渐增加。

本文对此提示性进行了浅述。

标签:口腔念珠菌病系统性疾病念珠菌病(Candidiasis)是由念珠菌感染引起的急性、亚急性或慢性真菌病。

念珠菌有80余种,其中白色念珠菌(C.albicans)致病力最强,其它依次为显形、热带、近平滑等念珠菌。

它是口腔、胃肠道及阴道等部位常见的寄生菌,仅在条件适宜下对宿主引起感染,故称条件致病菌。

近30多年来随着广谱抗生素,皮质类固醇激素和免疫抑制剂的广泛应用以及放射学的不断发展,导致病原菌和宿主关系在不断变化,体内环境平衡紊乱,菌群失调,致使念珠菌感染日渐增多,临床表现也日趋复杂。

本文就系统性疾病并发口腔念珠菌病予以简要叙述。

一艾滋病(AIDS)口腔念珠菌病是HIV感染后最常见,也是最早的唯一的临床证据。

主要表现为急性假膜性、急性萎缩性念珠菌病和毛状白斑。

急性假膜性念珠菌病俗称鹅口症,其在充血或不充血的粘膜面上出现大小不一,稍隆起的色白如雪,柔软的凝乳状斑点,迅速扩大成斑块,融合形成丝绒状斑片,并扩大蔓延而覆盖舌背或遍布于整个口腔粘膜。

如为散在白色丝绒状及条状交织成网状样损害,舌乳头萎缩、苔白而厚,则为急性萎缩性念珠菌病的表征。

毛状白斑是男性性伙伴独特的舌损害(约21%),其在两侧舌缘为条片状白色或灰白色斑块,过度增生则为毛茸茸或地毯状表现,周围有许多条纹状损害,呈毛状。

二泛发性脓疱型牛皮癣(Generaliized.Pustular Psoriasis)口腔损害主要为麦叶状或脑纹状舌裂,舌裂已列入诊断本病的重要依据。

舌裂的存在,增加了口腔不洁的程度,加之治疗本病皮质激素治疗量较大,故极易并发念珠菌病:我院收治的五例中有二例:其中一例表现为舌背为白色条纹并交织成丝绒状网样损害;另一例则是正中菱形舌尖样改变。

经原发病及1:1万制霉菌素甘油局部治疗,均告痊愈,舌裂消退。

第九版病理学第十七章感染性疾病考点剖析

第九版病理学第十七章感染性疾病考点剖析

第九版病理学第十七章感染性疾病考点剖析内容提要:笔者以步宏、李一雷主编的病理学第九版教材为蓝本,结合40余年的病理学教学经验,编写了第九版病理学各章必考的考点剖析,共十八章。

本章为第十七章感染性疾病。

本章考点剖析内容全面、新颖,有重点难点、名词解释(26)、简述题(43)、填空题(20)及单项选择题(34)。

适用于本科及高职高专临床、口腔、医学、高护、助产等专业学生学习病理学使用,也适用于临床执业医师、执业助理医师考试人员及研究生考试人员使用。

目录第十七章感染性疾病第一节感染性疾病概述第二节结核病第三节伤寒第四节细菌性痢疾第五节钩端螺旋体病第六节流行性出血热第七节性传播疾病第八节深部真菌病第九节寄生虫病重点难点掌握:结核病的基本病理变化及转化规律;肺结核病的分类、各类型的病变特点;常见肺外结核病的病变特点。

伤寒、细菌性痢疾及阿米巴痢疾的病变特点和临床病理联系淋病、梅毒和尖锐湿疣的病变特点。

熟悉:感染性疾病的病因及发病机制;结核病的病因及发病机制。

伤寒、细菌性痢疾、阿米巴痢疾的病因及发病机制梅毒和尖锐湿疣的病因。

了解:钩端螺旋体病、流行性出血热及深部真菌病的病因和病变特点。

一、名词解释(26)1、感染性疾病:是指由病原微生物(包括朊毒体、病毒、衣原体、支原体、立克次体、细菌、螺旋体、真菌、寄生虫)通过不同方式侵入,引起人体发生感染,病理学上表现为不同类型的炎症,并出现临床症状的一组疾病。

广义上讲感染性疾病包含传染病,但很多感染性疾病不是传染病。

2、传染病:是感染性疾病的特殊类型,是由病原微生物通过一定的传播途径进入易感人群的个体所引起的具有传染性的一组疾病,并能在人群中引起局部或广泛的流行。

传染病的流行应具备三个基本环节: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

3、结核病:是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一种慢性传染病。

全身各器官均可发生,但以肺结核病最常见。

典型病变是形成干酪样坏死和结核结节。

临床症状主要有发热、盗汗、乏力、消瘦、食欲不振等。

第十五章 口腔疾病与全身系统性疾病的关系(共10张PPT)

第十五章 口腔疾病与全身系统性疾病的关系(共10张PPT)

• 二、营养性疾病
◆(一)维生素A缺乏症 ◆(二)维生素B1缺乏症 ◆(三)维生素B2缺乏症
口角炎 唇炎 舌炎
◆(四)叶酸缺乏症
舌炎
◆(五)维生素C缺乏症
坏血病
◆(六)维生素D缺乏症
佝偻病
• 三、内分泌系统疾病
(一)糖尿病 内分泌系统疾病中,糖尿病与口腔关系最为密切。
糖尿病的口腔表征有:
①牙龈炎、牙周炎,龈色深红,肿胀,易出血,龈缘呈肉芽组织样,易发生 切牙之间有较牙大周空隙脓,称为哈肿钦森,牙牙。 可在短期内松动;
(二)药物过敏性口炎
是药物通过口服、注射或局部涂搽、含漱等不同途径进入机体内,使过敏体质者发生 变态反应而引起的黏膜及皮肤的炎症反应性疾病。
口腔病损:多见于口腔前部,如唇及颊、舌的前2/3部分,上腭亦常发生病变, 黏膜灼热发胀、充血、继之出现红斑、水疱,水疱大小不等,多为大疱。疱破后 局部糜烂,疼痛明显,渗出多,在表面形成灰黄或灰白色假膜。口腔中唾液增多, 唾液中常混有血液。多伴有相应淋巴结肿大压缩。炎症消退后,舌背黏膜可遗留 白色斑块状病损。
第二节 口腔疾病对全身健康的影响
• 口腔疾病不仅影响口腔器官功能的发挥,
而且常常影响全身的健康。
• 口腔最常见的两大疾病——龋病、牙周炎
• 六、艾滋病
• 艾滋病又称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口腔表征主要有:①口腔黏膜白色念珠菌感染 ②口腔毛状黏膜白斑 ③口腔卡波济肉瘤 ④牙龈炎、牙周炎 ⑤口腔疱疹 ⑥面颈部淋巴结肿大,
⑦唾液腺感染,腮腺、下颌下腺肿大。
• 七、综合征
• (一)克隆病
(二)色素沉着-肠息肉综合征
(三)皮肤软脑膜血管瘤病
(四)多发性基底细胞痣综合征 ③口腔卡波济肉瘤

性传播疾病的口腔表征

性传播疾病的口腔表征

颊粘膜二期梅毒溃疡
梅毒(二期梅毒显示黏膜斑)
软腭的梅毒疹
三期梅毒
早期梅毒未经治疗或治疗不充分,经过一定 的潜伏期,一般3-4年,最长达20年,40%梅 毒患者发生三期梅毒。 皮肤损害
结节性梅毒疹 树胶肿 口腔粘膜损害 树胶肿 梅毒性舌炎 舌白斑
三期梅毒
皮肤损害 口腔粘膜损害
结节性梅毒疹 树胶肿 梅毒性舌炎 舌白斑 容易发生癌变
2%盐酸 过氧化氢及乙醇均可在短期内将其 杀灭。
对青霉素、四环素、红霉素、砷剂敏感
生活力:体外不易生存,耐寒冷,不耐高温 杀灭方法:干燥、煮沸、肥皂水、酒精
[传染途径 ]
人是梅毒唯一的传染源 后天梅毒---性接触
间接接触 (接触带有梅毒螺旋体的内衣 被褥毛衣 剃 刀 文具 医疗器械及哺乳 输血)
播的疾病。(如艾滋病、尖锐湿疣、病
毒性乙型肝炎、念珠菌病、生殖器疱疹 等)
梅毒、淋病等VD属于性传播疾病
STD与VD不同之处
病原体多:7类30余种病原体可以通过
性行为传播。
病种多:STD包含了各种性行为(正常
的、非正常的、病态的、同性恋的)所 致的,直接或非直接的传染性疾病。
梅毒
梅 毒 ( syphilis) 是 由 梅 毒 螺 旋 体 引 起 的一种全身性的慢性性传播疾病。
二期梅毒 一期梅毒未经治疗或治疗不彻底,螺旋体
由淋巴系统进入血液循环,形成螺旋体菌血 症;引起皮肤、粘膜、骨骼、眼、内脏、心 血管和神经损害,称二期梅毒。
梅毒性粘膜炎
梅毒性粘膜斑
二期梅毒
梅毒性粘膜炎
二期梅毒最早表现 好发颊 舌 腭 扁桃体 咽及喉部 表现为粘膜充血 弥漫性潮红 舌背有大小不一光滑区 乳头消失

口腔黏膜-唇舌-色素异常-性病-全身病口腔表现

口腔黏膜-唇舌-色素异常-性病-全身病口腔表现

BACK
腺性唇炎(cheilitis glandularis)
诊断和鉴别诊断
非特异性诊断
结节状突起物-肉芽肿性唇炎、良性淋巴增生性唇炎、唇部 粘液性囊肿
治疗
(局部处理、同位素治疗、抗生素、激素)
BACK
NEXT
肉芽肿性唇炎(granulomatosa cheilitis)
定义:肥大性唇炎(hypertrophic cheilitis)
小考场
(1)唾液HIV会感染吗?
一般接吻不引起传染。 深接吻,以致粘膜破损,血液交换, 引起传染。
NEXT
(2)拔牙会传染HIV吗?
机会少,除非是前一个病人是 HIV 阳性,拔牙后器械消毒差,引起后一 个拔牙病人感染。
NEXT
(3)蚊子叮咬会传染吗?
不会。
NEXT
(4)游泳池会感染吗?
不会。
性传播疾病的口腔表征
梅 毒
传播途径 传染源:梅毒患者 传播途径 性接触传播(95%) 胎传 其他:输血、接吻、哺乳、牙刷等
病因
梅毒螺旋体 又名苍白螺旋体
(Triponema Pallidum, TP)
只感染人类,人是TP的唯一传染源 生活力:体外不易生存,耐寒冷,不耐高温 杀灭方法:干燥、煮沸、肥皂水、酒精
口腔粘膜病
平凉市第二人民医院口腔科 王亮
唇 舌 疾 病
慢性非特异性唇炎(chronic cheilitis)
病因: 不明
天气、季节、不良习惯、唇膏、口腔病 灶等。
病理:非特异性炎症
慢性非特异性唇炎(chronic cheilitis)
干裂性唇炎 好发部位 :上下同时患病,唇中唇红 主要症状:轻度肿胀、干燥、皱缩、皲裂、结痂 脱屑性唇炎 好发部位 :下唇多见 主要症状:夏秋多、干燥结痂、鳞屑、反复 糜烂性唇炎 好发部位 :下唇多见 主要症状:轻度肿胀、糜烂、炎性渗出、痂皮、淋巴结肿 湿疹性唇炎 好发部位 :上下唇 主要症状:多见儿童、干燥、轻度肿大、皱缩、洋胡子

口腔疾病与全身系统性疾病关系

口腔疾病与全身系统性疾病关系
•口腔疾病与全身系统性疾病关系
白细胞: 而白细胞增多的患者,一般情况
下是存在感染,如果我们此时就进行处 置,可能会加重感染。因此我们在处理 本科疾病时,应该先控制感染,待病情 平稳后在进行相关处置,更为稳妥。
•口腔疾病与全身系统性疾病关系
红细胞: 红细胞减少时,我们称之为贫血,
当患者发生贫血,血红蛋白下降时要引 起足够的重视。此时患者出现贫血,抵 抗力下降,在处理本科疾病时,可能会 出现感染、伤口延期愈合或者不愈合等 情况发生。故应适当纠正贫血后在处理 相关疾病较为稳妥。
•口腔疾病与全身系统性疾病关系
(一)白血病
牙龈增生、肿大 牙龈及口腔黏膜出血 牙龈坏死 牙痛、牙松动 颈淋巴结肿大
•口腔疾病与全身系统性疾病关系
对白血病患者进行口腔治疗时需十分谨慎, 有报告在口腔治疗后病情加重,甚至拔牙后 出血不止而致死者。口腔治疗最好在缓解期 进行,并最大限度地维持患者的口腔卫生, 减轻疼痛和创伤,尽量减少对口腔坏死组织 的刺激。拔牙、口腔组织活检和深部牙周刮 治均属禁忌。
•口腔疾病与全身系统性疾病关系
另一方面要考虑到口腔的疾病,将会对 全身产生何种影响。譬如,口腔颌面部的癌 瘤有无发生远处转移。严重的口腔颌面部间 隙感染可以导致败血症、脓毒血症、海绵窦 血栓性静脉炎等。这时,不仅是局部治疗, 而应注重全身治疗。
•口腔疾病与全身系统性疾病关系
在治疗过程中,要特别注意局部与全身 的关系。有时,就局部病变看来,治疗可能 很简单,如口腔较小的肿瘤,切除比较容易。 但是,患者可能有严重的心脑血管疾病,经 不起手术的打击,需要先作相关的内科处理, 为手术创造条件,并在手术过程中或手术以 后,密切观察心脑血管病变的变化。有一些 成为口腔病灶的病变,经过及时适当的处理, 可以使全身病变得以消除或减轻。

口腔健康与全身疾病关联性研究进展

口腔健康与全身疾病关联性研究进展

口腔健康与全身疾病关联性研究进展口腔健康与全身疾病的关联性是一个跨学科的研究领域,其重要性日益受到医学界和公众的关注。

本文将探讨口腔健康与全身疾病之间的相互作用及其研究进展。

一、口腔健康与全身疾病关联性概述口腔健康是全身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口腔疾病不仅影响口腔本身的功能和美观,还可能与全身多种疾病存在关联。

研究表明,口腔疾病与心血管疾病、糖尿病、呼吸系统疾病等全身性疾病之间存在复杂的相互作用。

1.1 口腔健康与全身疾病关联性的核心概念口腔健康与全身疾病关联性的核心概念包括口腔微生态平衡、炎症反应、免疫调节等。

口腔微生态平衡的破坏可能导致口腔疾病的发生,同时,口腔炎症可能通过炎症介质影响全身健康。

1.2 口腔健康与全身疾病关联性的研究背景随着人口老龄化和生活方式的改变,口腔疾病和全身慢性疾病的发病率都在上升。

研究口腔健康与全身疾病之间的关联,有助于更好地预防和治疗相关疾病。

二、口腔健康与全身疾病的关联性研究进展近年来,口腔健康与全身疾病的关联性研究取得了显著进展,揭示了两者之间的多种生物学机制。

2.1 口腔健康与心血管疾病的关联心血管疾病是全球主要的死亡原因之一,研究发现,牙周病与心血管疾病之间存在明显的关联。

牙周病的炎症介质,如C反应蛋白和白细胞介素-6,可能通过促进动脉粥样硬化的发展,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2.2 口腔健康与糖尿病的关联糖尿病是一种慢性代谢性疾病,与口腔健康密切相关。

糖尿病患者往往更容易发生牙周病,而牙周病的炎症反应又可能加重胰岛素抵抗,形成恶性循环。

2.3 口腔健康与呼吸系统疾病的关联口腔是呼吸道的门户,口腔疾病可能导致下呼吸道的感染。

例如,牙周病的细菌可通过吸入进入肺部,引起或加重慢性阻塞性肺病等呼吸系统疾病。

2.4 口腔健康与其他全身疾病的关联除了上述疾病外,口腔健康还与风湿性关节炎、妊娠并发症、神经系统疾病等全身疾病存在关联。

研究这些关联有助于深入理解口腔健康对全身健康的影响。

性传播疾病的口腔表征共77页

性传播疾病的口腔表征共77页
(3) +(3) +(1)
NEXT
2.抗机会性感染和恶性肿瘤 3.全身疗法:心理治疗、支持治疗
营养治疗、对症治疗
NEXT
七. 预防 消除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
BACK
免疫功能抑制的早期征象。 好发部位:腭部、舌背、颊 红斑型:红色斑点或斑块 假膜型:乳白色斑块,可擦除 增生型:白色斑块,不能去除 口角炎:皲裂、湿白糜烂
淋病双球菌 又名 奈瑟淋球菌,G-双球菌 (Neisseria gonorrhoeae) PPNG 产青霉素酶淋球菌
生活力:不耐干燥和高温 杀灭方法:干燥、煮沸、一般消毒剂
NEXT
三. 临床表现
• 尿道炎 • 淋菌性口炎:急性粘膜炎表现-充血、 溃疡、假膜,唾液增加
NEXT
四. 诊断
病史(接触史),临床表现 实验室检查(分泌物涂片,淋球菌培养)
且持续腹泻(每日达3~5次)1个月以上。 ③卡氏肺囊虫性肺炎。 ④卡波西肉瘤。 ⑤明显的霉菌或其他条件致病菌感染。
NEXT
五.鉴别诊断
毛状白斑与LK、HK、LP鉴别。
NEXT
六.治疗
1.抗病毒疗法 三大类14种药物
(1)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剂 (2)非苷类逆转录酶抑制剂 (3)蛋白酶抑制剂 “鸡尾酒疗法”――联合疗法 方案:(1) +(1) +(2)
NEXT
五. 鉴别诊断
病原菌 易患人群 口腔表现 病损部位 全身反应
诊断
球菌性 口炎
急性假膜性念 急性坏死性溃 珠菌性口炎 疡性龈口炎
淋菌性 口炎
NEXT
六. 治疗
1.原则:注意有无其他性病及支原体、 衣原体感染
2.常用药:头孢曲松(首选药) 青霉素:由于耐药菌株的出现, 已不作首选药。

口腔疾病与全身系统性疾病的关系【口腔科】 ppt课件

口腔疾病与全身系统性疾病的关系【口腔科】 ppt课件
• “太阳当空照,花儿对我笑,小鸟说早早早……”
(二)贫血(anaemia) 1.缺铁性贫血 口腔粘膜苍白,丝状、菌状乳头萎缩,
舌面光亮
2.巨幼细胞性贫血 早期表现为疼痛性舌炎和舌的烧灼感
3.再生不良性贫血
(三)出血性疾患 包括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血友病等。主要表征为 明显的出现倾向
二、营养性疾病
hiv感染患者中有口腔表现者高达95口腔医疗过程拔牙洁牙钻牙等通常直接涉及血液接触而艾滋病病毒可通过血液传播从而具有潜在的安全隐患口腔科医生熟悉艾滋病的发病过程特别是在口腔的临床表现对及时发现艾滋病避免漏诊误诊具有重要意义
口腔疾病与全身系 统性疾病的关系
第一节 全身系统性疾病在口腔的表现
一、血液及出血性疾病 (一)白血病(leukaemia) 各型白血病皆可以出现口腔表征,急性白血病
HIV相关性牙周炎
•牙周附着丧失短期内迅速丧失,进展快 •牙周软硬组织同时破坏,牙松动甚至脱落
急性坏死性牙龈炎
•表现为口腔恶臭,以前牙牙龈坏死最严重 •牙龈火红、水肿,龈缘或龈乳头有灰黄色 坏死组织,极易出血
非特异性复发性口腔阿弗他溃疡
好发于软腭,单个或多个反复发作的圆形疼痛性溃疡 ,缺乏明 确的致病因素,以重型和疱疹样损害为主。
(二)药物过敏性口炎
粘膜发胀、充血,出现红斑水疱,渗出多,假膜 形成,唾液增多
重型表现: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莱氏综合症) 波及全身体窍粘膜和内脏。
六、艾滋病 1.口腔粘膜白色念珠菌感染 2.毛状白斑 3.卡波济肉瘤 4.牙龈炎,牙周炎
(艾滋病患者牙周病)
HIV与口腔
HIV感染患者中有口腔表现者高达95%
尤为明显。主要有: 1.牙龈增生、肿大 2.牙龈及口腔粘膜出血 3.牙龈坏死 4.牙痛、牙松动 5.淋巴结肿大

口腔黏膜常见疾病演示文稿

口腔黏膜常见疾病演示文稿
口腔黏膜常见疾病演示文稿
口腔黏膜病
口腔黏膜本身的固有病变
口腔单纯性疱疹 口腔念珠菌病 复发性阿弗他溃疡 天疱疮 口腔白斑病 口腔扁平苔藓
某些全身系统疾病在口腔中的表现:性传播疾病 (梅毒、淋病、艾滋病等)在口腔的表现
第一节 口腔单纯性疱疹 (herpes simplex virus, HSV)
全身抗真菌药物治疗:酮康唑、氟康唑、伊曲 康唑
增强机体免疫力:胸腺肽、转移因子。 手术治疗:对于癌前损害,严格观察,若疗效
不明显,应考虑手术切除
第三节 复发性阿弗他溃疡 (recurrent aphthous ulcer, RAU)
病因复杂,相关因素:
免疫因素:细胞免疫异常;体液免疫异常和自 身免疫异常
4. 物理疗法:氦氖激光 5. 对症和支持疗法 6. 中医中药治疗
第二节 口腔念珠菌病 (oral candidosis)
是由念珠菌属感染所引起的口腔粘膜疾病。 随着抗生素和免疫抑制剂的广泛使用,造成
菌群失调或免疫力降低,使口腔黏膜念珠菌 病发病率相应增高。
口腔念珠菌病临床表现及分型
念珠菌性口炎:
【病因】: 单纯疱疹病毒(HSV) 【临床表现】
原发性疱疹性口炎:多表现为急性疱疹性龈口炎。 6岁以下儿童较多见。
复发性疱疹性口炎:一般复发感染的部位在口唇处, 又称复发性唇疱疹。
原发性疱疹性口炎临床分期
前驱期:发病前常有与疱疹病患者接触史。 出现发热、头痛、咽喉肿痛等急性症状。1-2 天后口腔黏膜、附着龈广泛充血水肿。
液病患者。
雪口病临床表现
好发于婴幼儿的唇、舌、颊、软腭处黏膜 初时黏膜充血,布有针尖大小白色小点,很快融
合成界限清楚的白色丝绒状斑块 白色覆盖物与黏膜紧密相连,斑块附着不十分紧

过敏性疾病在口腔中表现的研究进展

过敏性疾病在口腔中表现的研究进展

过敏性疾病在口腔中表现的研究进展杨一帆,金建秋*(北京医院 口腔科 国家老年医学中心 中国医学科学院老年医学研究院,北京 100730)摘 要:过敏性疾病是常见的全身疾病,可发生于口腔、皮肤、消化道、呼吸道等全身各系统器官。

表现在口腔的过敏性疾病通常发生在摄入某些药物、食物或者接触过敏原后,可能局限于口腔,也可能作为整个病程的首发症状。

过敏性疾病在口腔主要表现为药物过敏性口炎、接触过敏性口炎、血管神经性水肿、多形红斑及口腔过敏综合征等,病损形式多样,可无特异性,如充血、水肿、红斑、水疱、糜烂或者溃疡等。

熟悉过敏性疾病在口腔中的不同表现,对于其诊治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过敏性疾病;药物过敏性口炎;血管神经性水肿;接触过敏性口炎;多形红斑;口腔过敏综合征中图分类号:R78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8552(2021)05-0523-04doi:10.3969/j.issn.2095-8552.2021.05.007Research progress of oral manifestations of allergic diseasesYANG Yifan, JIN Jianqiu (Department of Stomatology, Beijing Hospital, National Center of Gerontology; Institute of Geriatric Medicine, Chinese Academy of Medical Sciences, Beijing 100730, China )Corresponding author, E-mail: jianqiu_82@Abstract: Allergic diseases which are a group of most common systemic diseases, involving organs and systems such as oral, skin, digestive tract, respiratory tract. Allergic diseases in the oral cavity usually occur after ingestion of certain drugs, food or contact with allergens, which may be limited to the oral cavity and may also be the first symptom of the whole course of disease. The main manifestations of allergic diseases in oral cavity are allergic medicamentosus stomatitis, allergic contact stomatitis, angioneurotic edema, erythema multiforme and oral allergy syndrome. It is important to be familiar with the different manifestations of allergic diseases in the oral cavity for its diagnosis and treatment.Keywords: Allergic disease; Allergic medicamentosus stomatitis; Angioneurotic edema; Allergic contact stomatitis; Erythema multiforme; Oral allergy syndrome斑充血、肿胀,水疱破溃,形成糜烂或溃疡,表面黄白色渗出物伪膜,疼痛明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3
药物过敏性口炎
药物过敏单独导致口炎称为药物过敏性 口炎(stomatitis medicamentosa)
如伴有其它部位皮肤粘膜损害,部位较 为固定,则称固定性药疹(fixed drug eruption)
34
病因
变态反应是引起药物过敏的主要原因, 患者常为过敏性体质,药物作为半抗原 进入机体,产生相应抗体或致敏淋巴细 胞,当再次接触同一药物后,机体产生 变态反应。
22
维生素C缺乏症
轻度的维生素C缺乏口腔症状不明显,严重者 表现为牙龈炎、出血及骨的发育障碍。
牙龈炎、出血:牙龈红肿、增生肥大,以牙间 乳头最为明显,呈紫红色、质地松软,触之易 出血,也可自发性出血,伴血腥样口臭。
局部刺激如结石、菌斑、牙列不齐、咬合创伤 等常加重牙龈的出血和感染,牙周膜纤维结缔 组织破坏,牙槽骨吸收,导致牙齿松动,甚至 脱落。
牙周病的患者可因结石及慢性炎症引起牙龈自 发性出血
乳牙脱落及恒牙萌出等都可引起严重出血 创伤如未穿破则形成粘膜下血肿,穿破后可产
生继发性出血 任何口腔颌面部手术如拔牙、牙髓手术等均可
发生严重出血 口腔创伤愈合延迟
15
血友病
6A残冠,颊侧牙龈处可见有出血
16
营养性疾病在口腔的表现
维生素A缺乏症 维生素B1缺乏症 维生素B2缺乏症 叶酸缺乏症 维生素C缺乏症 维生素D缺乏症
57
着 皮肤软脑膜血管瘤病 半侧面部皮肤及口腔粘
膜鲜红斑痣,抽搐,软脑膜血管瘤 多发性基底细胞痣综合征 颌骨牙源性角化囊
肿,痣样基底细胞癌,分叉肋,大脑镰钙化 遗传性外胚叶发育不全症 大部分乳恒牙缺失,
皮肤汗腺缺失,额部突出,鞍鼻。
54
第二节 口腔疾病对全身健康的影响
口腔疾病不仅影响口腔器官功能的发挥, 而且常常影响全身的健康。
唇部皮肤和粘膜交界处出现小疱,内含 浆液,并出现小裂口
三叉神经分布区的周围神经炎可出现口 腔粘膜感觉过敏、舌灼痛等症状
19
维生素B2缺乏症
口角炎:口角湿白糜烂,发生裂缝,上 面覆盖黄痂,两侧对称发生。
唇炎:唇粘膜鲜红、火红,剥脱糜烂, 唇部纵裂增多、加深,尤以上唇为著。 有的干燥脱屑,唇肿胀,有灼热感。
12
再生不良性贫血的口腔表征
口腔粘膜苍白 牙龈小量持续出血及皮肤出血有瘀点、
瘀斑 轻微的创伤即可引起溃疡和坏死,常见
于牙龈缘、颊粘膜和硬腭 伴发扁桃体炎和咽炎
13
再生不良性贫血
上下颌前牙部牙龈出血
14
出血性疾患的口腔表征
明显的出血倾向,可由刷牙,咀嚼时唇、舌、 口腔粘膜的咬破以及口腔治疗时器械创伤引起
45
口腔卡波西肉瘤
在上腭部的出血性浸润性斑块亦是Kaposis肉瘤常 见的体征,这种肉瘤常常侵犯胃肠道
46
HIV相关性牙周炎
牙龈炎波及整个游离龈、龈乳头和附着龈,牙 龈呈现紫红色肿胀,增生肥大可覆盖牙面
游离龈缘新月形红线纹及附着龈点状红斑,为 其特征性改变
早期龈乳头坏死、溃疡、疼痛 牙周附着及牙槽骨迅速破坏,并累及全口牙 牙周脓肿反复发作
牙周病:复发性龈瘤、牙龈炎,牙周袋 形成,牙槽嵴广泛吸收,牙齿松动、移 位,甚至脱落
27
特异性感染
结核病 念珠菌病 梅毒
梅毒树胶肿:腭正中。 梅毒性溃疡 梅毒性舌炎 牙发育异常
28
慢性盘状红斑狼疮
慢性盘状红斑狼疮(chronic discoid lupus erythematosus, DLE)是结缔组织 病的一种,以皮肤粘膜损害为主,约5% 可能转变成系统性红斑狼疮
38
口腔粘膜白色念珠菌感染
四型白色念珠菌感染的症状和体征均可出现
多数出现在艾滋病发病之前,常为艾滋病的 先兆症状。
腭部及舌部粘膜白色病损,多处粘膜出现片状 红斑或白斑,表面有白色干酪样渗出物,吞咽 困难,有疼痛及烧灼感,涂片镜检可见白色念 球菌。
39
白色念珠菌感染 ——急性假膜型
40
白色念珠菌感染 ——慢性肥厚型
29
病因
慢性盘状红斑狼疮的病因不明,现 多认为是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可能有 先天性易感因素,在后天性各种刺激因 素,如日光照射、寒冷刺激、内分泌紊 乱、细菌病毒感染、精神神经紧张等激 惹下而发病。
30
临床表现
皮肤病损: 好发于面部突起部分,如前额、鼻、颧;
耳廓、躯干、四肢皮肤也可发病 表现为边缘清楚的桃红色斑,中心凹陷
舌炎:
20
维生素B2缺乏症
舌炎:
– 舌粘膜发红,丝状乳头萎缩,菌状乳头充血 增大,自觉疼痛,尤其在进食刺激性食物和 热饮食时明显。
– 舌背粘膜呈点彩状或杨梅状,或舌面光秃、 脱皮,呈地图状舌,严重者整个舌肿胀
– 舌背形成纵裂 – 舌边缘常出现牙痕 – 饮食改进及维持消化功能正常,症状可很快
消退
23
维生素D缺乏症
方头、牙釉质发育不良、易患龋齿、 牙列萌出延迟及错颌
X线检查可见颌骨的小梁结构扩大, 密质骨及牙槽骨硬板变薄
24
内分泌系统疾病在口腔的表现
糖尿病 甲状旁腺功能亢进
25
糖尿病的口腔表征
牙龈炎、牙周炎:龈色深红,肿胀,易 出血,龈缘呈肉芽组织样,易发生牙周 脓肿,牙可在短期内松动
6
缺铁性贫血
舌面丝状乳头及菌状乳头萎缩,舌面光滑发亮
7
缺铁性贫血
8
缺铁性贫血
9
缺铁性贫血
唇及口角龟裂、糜烂,并有明显的接触性疼痛
10
缺铁性贫血
11
巨幼细胞性贫血的口腔表征
早期表现为疼痛性舌炎和舌的烧灼感 继之舌部出现溃疡,舌乳头萎缩,舌色
亮红,呈火红样斑块,尤以舌缘和舌尖 明显 严重者舌面光滑,呈蜡片状,舌部肌张 力丧失 戴义齿困难
17
维生素A缺乏症
维生素A缺乏可使全身淋巴细胞和浆细 胞减少,局部抵抗力降低。
在口腔可引起牙龈炎、牙龈增生肥大 以及牙周疾病
严重的维生素A缺乏可出现牙釉质及牙 本质发育不全。由于骨化过程的迟缓 可使颌骨发育不良,恒牙牙列萌出迟 缓及牙列不齐,以下颌较明显。
18
维生素B1缺乏症
在口腔表现为红唇,舌及牙龈粘膜异常 光滑、水肿,呈紫玫瑰红色调,舌缘出 现牙痕,牙龈出血、失去光彩
41
白色念珠菌感染——口角炎
42
毛状白斑
好发于双侧舌腹、舌背和口底,颊、腭 等部位也可受累
表现为边界不清的白色斑块,微隆起, 界限模糊,范围数毫米至数厘米不等, 病损有时呈皱褶状或增生成毛毯状。
43
毛状白斑
44
口腔卡波西肉瘤
可单发或多发于口腔粘膜的任何部位,
以硬、软腭,牙龈为最常见
表现为紫红色大小不一的斑片或扁平高 起的包块,扪之柔软,边界不清,易出 血。
35
临床表现
口腔病损 可先于皮肤病损出现 可发生于口腔任何部位 粘膜灼热发胀,继之红斑充血、肿胀,
水疱大小不等,多为大疱,疱破后局部 糜烂疼痛,渗出多,可有痒痛感。 多伴有相应淋巴结肿大压痛
36
艾滋病
AIDS
37
艾滋病的口腔表征
1. 白色念珠菌感染 2. 毛状白斑 3. 卡波西(Kaposi)肉瘤 4. 口腔疱疹 5. HIV相关性牙周病 6. 坏死性口炎 7. 复发性阿弗他溃疡 8. 非霍奇金淋巴瘤 9. 涎腺疾病 10. 乳头状瘤/局灶性上皮增生 11. 儿童患者的口腔表现
– 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 血友病等
3
白血病的口腔表征
牙龈增生,肿大 牙龈及口腔粘膜出血 牙龈坏死 牙痛、牙松动 淋巴结肿大
4
白血病
5
缺铁性贫血的口腔表征
口腔粘膜苍白 舌面丝状乳头及菌状乳头萎缩,舌面光
滑发亮,舌尖也可见萎缩性改变 唇、颊及舌粘膜受刺激或炎症激惹,可
形成溃疡 粘膜和舌有烧灼痛 口角有炎症或破裂
龋病 关节炎、心内膜炎、肾炎
牙周炎 牙周炎与糖尿病 糖尿病患者患有牙周炎 的可能性是正常人的3倍,而牙周治疗亦 可以有助于血糖控制。
55
牙周炎与冠心病 牙周炎患者得冠心病的 几率2倍于健康人。
牙周炎与早产低体重婴儿 严重牙周病孕 妇产生早产低体重婴儿的风险是健康者 的7倍。
56
THANK YOU
表面覆有鳞屑,周围为放射状扩张血管, 典型病损呈“蝴蝶斑”
31
慢性盘状红斑狼疮
32
慢性盘状红斑狼疮的口腔表现
唇部的典型表现为: 糜烂发生前及愈合期,粘膜侧出现
1~2mm长的细白纹,放射状平行排列, 皮肤侧水肿高起,有黑褐色色素沉着及 白色小点,白纹、色素及小点消失后留 有桃红色盘状病损,粘膜皮肤线变得模 糊。
全身系统性疾病 在口腔的表现
1
全身系统性疾病在口腔的表现
血液及出血性疾病 营养性疾病 内分泌系统疾病 特异性感染 皮肤粘膜病 艾滋病 综合征
2
血液及出血性疾病的口腔表征
白血病 (leukaemia)
贫血 (anaemia)
– 缺铁性贫血 – 巨幼细胞性贫血 – 再生不良性贫血
出血性疾患
47
牙龈线形红斑
游离龈缘新月形红线纹及附着龈点状 红斑,为其特征性改变
48
牙龈线形红斑
49
急性坏死溃疡性龈炎
50
口腔疱疹
在口腔粘膜上出现伴有小水疱形成 的 疼痛性病变,可能为单纯性疱疹病毒或 柯萨奇A病毒等引起。
51
口腔疱疹
52

口腔溃疡
53
综合征
克隆病 局限性回肠炎 口腔溃疡 色素沉着肠息肉综合征 胃肠息肉口周色素沉
21
叶酸缺乏症
严重的舌炎、广泛的口炎及牙龈炎 舌炎:舌尖和舌缘充血、水肿,丝状乳头萎缩
甚至消失,舌呈火红色,舌侧缘、舌背可出现 表浅性溃疡。舌疼痛明显。 口炎及牙龈炎:口腔粘膜和牙龈发炎、红肿、 上皮脱落,有烧灼感,浅表性糜烂或出现小溃 疡,唾液分泌增加,吞咽困难。 上述症状的严重程度常伴随多种B族维生素的 缺乏而加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