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1)-1.1-信息概念 1.3信息技术及发展_图文.ppt

合集下载

信息技术复习重点

信息技术复习重点

信息技术复习重点第一章信息、信息科学与信息技术1.1探索信息的真谛1.1.1信息1.什么是信息就一般意义而言,信息可以理解成消息、情报、知识、见闻、通知、报告、事实、数据等等。

信息的传播过程是???1.1.3香农对信息的定义香农认为:信息是有秩序的量度,是人们对事物了解的不确定性的消除或减少。

信息是对组织程度的一种测度,信息能使物质系统有序性增强,减少破坏、混乱和噪音。

香农提出:信息的传播过程是“信源”把要提供的信息经过“信道”传递给“信宿”,信宿接收这些经过“译码”的信息符号的过程。

信道是在物理线路上划分的逻辑通道。

在香农确定信息量名称时,将热力学中的“熵”的概念应用到信息领域。

一个系统的熵就是它的无组织程度的度量。

香农是现代信息论的创始人香农信息论的局限性:主要是由于狭义信息论没有解决信息的语义问题和有效性问题。

1.1.6 数据、消息、信号与信息的区别1.数据数据是对客观实体的一种描述形式,是信息的载体。

信息和数据的区别可以理解为:数据是未加工的信息,而信息是数据经过加工以后的能为某个目的使用的数据,信息是数据的内容或诠释。

数据可分为模拟数据和数字数据两种形式。

2.消息信息论的先驱哈特莱认为信息是包含在消息中的抽象量,消息是具体的,其中蕴含着信息。

按照香农理论,在通信过程中,信息总是经过编码(符号化)成为消息以后,才能经由媒介传播的,而信息的接收者收到信息后,总是要经过译码(解读)才能获取其中的信息的。

3.信号把消息变换成适合信道传输的物理量,这种物理量称为信号。

信号是数据的电磁或光脉冲编码。

信号可以分为模拟信号和数字信号。

1.2信息科学1.2.1 信息科学的产生与定义信息和控制是信息科学的基础和核心。

什么是信息科学:信息科学以香农创立的信息论为理论基础,以现代科学方法论作为主要研究方法、以研究信息及其运动规律为主要内容、以扩展人的信息功能作为主要研究目标的一门科学。

信息科学是以信息为基本研究对象,以信息的运动规律和应用方法为主要研究内容,这是信息科学有别于一切传统科学最基本的特征。

信息技术基础知识(基础)

信息技术基础知识(基础)
1.冯 ·诺依曼理论
核心内容:存储程序、程序控制 冯 · 诺依曼型计算机:按这一原理设计的计算机
1.2.1 计算机系统组成
1.冯 · 诺依曼型计算机的组成
输 入 设 备
输 出 设 备
存 储 器
运 算 器
控 制 器
1.2.2 计算机硬件系统
2.各部分功能
1.2.2 计算机硬件系统
(1)运算器 作用:运算器是“信息加工厂”。 工作:进行算术运算和逻辑运算
IEEE于1989年提出的一种分类方法:
1.微型(个人)计算机(Pc机)面向个人和家庭 2.工作站(Work Station) 3.小型计算机:适用于中小型部门的工作 4.主机:适用于一个计算中心要求 5.大型计算机:用于大型计算机网络中 6.巨型计算机:称为超级计算机
1.2.5 计算机的分类
台式机
1.2.3 计算机软件系统
(3)语言处理程序
主要包括机器的测试、故障检测和诊断及各种开发调试工具软件等。 什么是计算机语言?
计算机语言
机器语言
由0、1代码组成,能被计算机直接识别和执行的指令集合。
特点:占用空间小、执行速度快,不易学习和修改 不同类型机器的机器语言不同,通用性差。
二级汉字(3008个)
规定:一个汉字用双7位二进制数表示,最高位为0
1.国标码
1.3.4 汉字编码
1.3.4 汉字编码
汉字内码 是汉字在计算机内部存储、处理和传输用的信息代码。
汉字内码的表示: 将国标码的双字节的最高位置“1”,以区别ASCII码
以汉字“啊”为例: 国标码为:00110000 00100001 机内码为:10110000 10100001
指令、程序和执行过程

计算机基础知识完整(课件PPT)精选全文完整版

计算机基础知识完整(课件PPT)精选全文完整版
世界上第一台计算机ENIAC(1946)
10
1.1.3 计算机的发展过程
➢ 第一代:电子管时代(1946-1957) 代表:ENIAC 运算速度:5千-4万(次/秒) 用途:科学计算和军事方面。
电子二极管
2024/11/6
电子三极管
11
1.1.3 计算机的发展过程
➢ 第二代:晶体管时代(1958-1964) 代表: IBM1403机 运算速度:几十万-百万(次/秒) 用途:扩展到数据处理和事物管理。
13
1.1.3 计算机的发展过程
➢ 第四代:大或超大规模集成电路( 1972-至今) 代表: IBM370系列 运算速度:几百万-几亿(次/秒) 用途:扩展到所有的行业和部门
进一步集成
中小规模集成电路
2024/11/6
集成晶体管数目约 大/超大规模集成电路 5500万个
14
1.1.4 计算机的发展趋势
2024/11/6
2
课程考核
课程考试:闭卷考试,满分100分 共三大题,包括判断题、选择题、简答题
2024/11/6
3
内容提要:
通过学习,要求掌握 • 1、计算机的相关概念 • 2、计算机的特点与应用 • 3、计算机系统组成 • 4、数制与编码 • 5、微型机的组成与性能指标 • 6、多媒体技术 • 7、计算机病毒 • 8、键盘使用
不使用而又需长期 保存的程序和数据 CPU不能直接存、 取外部存储器中的
操作。
数据。
2024/11/6
41
计算机的基本结构和工作流程 l 内部存储器
计算机应用基础
2024/11/6
授课人:
2024/11/6
1
1 一、计算机基础知识 1 二、Windows 7 的基本使用 1 三、Word 2010 的使用 1 四、Excel 2010 的使用 1 五、PowerPoint 2010 的使用 1 六、数据库及Access 2010 的使用 1 七、计算机网络与Internet应用

《计算机基础知识》PPT课件

《计算机基础知识》PPT课件
1.1.5 微型计算机
本节首页
微处理器的性能指标
字长:计算机一次能并行处理的二进制位数。 主频:微处理器运行的时钟频率 二级缓存 总线频率
1.1.5 微型计算机
本节首页
1.2 计算机中的数据
1.2.1 数制与进位计数制 1.2.2 二进制数的运算 1.2.3 数制转换 1.2.4 数据在计算机中的表示
(327)8
八进制数
(123)10
十进制数
(3B7)16
十六进制数
二进制数
1.2.1 数制与进位计数制
本节首页
常用进位计数制的对应关系
十进制
二进制 (B)
八进制 (Q)
十六进制(H)
十进制
二进制 (B)
八进制 (Q)
十六进制(H)
0
0000
0
0
8
1000
10
8
1
0001
1
1
9
1001
11
9
2
0010
转换方法:按权展开求和。 即:将非十进制数写成按位权展开的多项式之和的形式,然后以十进制的运算规则求和。
【例1.10】将十六进制数2FE.8H转换为十进制数。 解:2FE.8H =2×162+F×161+E×160+8×16-1 =512+240+14+0.5=766.5
1.2.1 数制与进位计数制
进位计数制: 是指按进位的规则进行计数的方法。 进位计数制三要素: ① 数位:指数码在一个数中所处的位置,用±n表示; ② 基数:指在某种计数制中,每个数位上所能使用的数码的个数,用R表示; ③ 位权:指在某种计数制中,每个数位上数码“1”所代表的数值的大小。

九年级(上)信息技术课教案

九年级(上)信息技术课教案

九年级(上)信息技术课教案第一章:信息技术概述1.1 信息技术的定义与发展了解信息技术的概念掌握信息技术的发展历程1.2 信息技术的应用领域了解信息技术在日常生活、学习、工作中的应用掌握信息技术在各领域的具体应用实例1.3 信息技术的未来发展趋势了解当前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探讨未来信息技术的可能发展方向第二章:计算机基础知识2.1 计算机的硬件组成认识计算机的各个硬件组件理解硬件组件之间的连接关系2.2 计算机的软件系统了解计算机的操作系统掌握计算机软件的分类及应用2.3 计算机的基本操作学习计算机的基本操作,如开关机、使用输入设备、使用输出设备等第三章:网络基础与应用3.1 计算机网络的概述了解计算机网络的定义、功能与发展历程掌握计算机网络的基本组成与工作原理3.2 互联网的基本应用掌握互联网的基本应用,如浏览网页、发送电子邮件、文件等3.3 网络安全与道德规范了解网络安全的基本概念与重要性学习网络安全的基本措施,如防范病毒、黑客攻击等掌握网络道德规范,如尊重他人隐私、不发布不良信息等第四章:文字处理软件的使用4.1 文字处理软件的基本功能了解文字处理软件的定义与基本功能掌握文字处理软件的使用方法4.2 制作与编辑文档学习制作与编辑文档的基本操作,如输入文字、设置字体、段落格式等4.3 文档的打印与输出掌握文档的打印设置与输出方法第五章:电子表格软件的使用5.1 电子表格软件的基本功能了解电子表格软件的定义与基本功能掌握电子表格软件的使用方法5.2 创建与编辑电子表格学习创建与编辑电子表格的基本操作,如输入数据、设置单元格格式等5.3 数据分析与可视化掌握电子表格的数据分析功能,如排序、筛选、公式计算等学习电子表格的数据可视化方法,如图表制作等第六章:演示文稿软件的使用6.1 演示文稿软件的基本功能了解演示文稿软件的定义与基本功能掌握演示文稿软件的使用方法6.2 制作与编辑演示文稿学习制作与编辑演示文稿的基本操作,如添加幻灯片、插入文本框、图片等6.3 演示文稿的展示与播放掌握演示文稿的展示设置与播放方法第七章:数据库基础7.1 数据库的概述了解数据库的定义、功能与发展历程掌握数据库的基本组成与工作原理7.2 数据库的基本操作学习数据库的基本操作,如创建数据库、添加数据、查询数据等7.3 数据库的应用实例了解数据库在实际应用中的案例,如学校管理系统、图书馆管理系统等第八章:编程基础8.1 编程语言的概述了解编程语言的定义、分类与发展趋势掌握一种编程语言的基本语法与使用方法8.2 简单的编程实例学习并实践简单的编程实例,如计算器、文本排序等8.3 编程思维与算法了解编程思维的基本概念与重要性学习基本的算法设计与分析方法第九章:信息素养与伦理9.1 信息素养的概述了解信息素养的定义、重要性以及培养方法掌握信息检索、评估与利用的基本方法9.2 网络伦理与法律学习网络伦理的基本原则与规范了解与信息技术相关的法律法规,如网络安全法、著作权法等9.3 信息安全与隐私保护学习信息安全的基本知识,如防范病毒、黑客攻击等掌握个人隐私保护的方法与技巧第十章:综合实践与应用10.1 项目设计与实施学习项目设计的基本方法与步骤实践一个小型项目的设计与实施,如校园网站、小游戏等10.2 信息技术与创新思维了解创新思维的定义与重要性学习如何利用信息技术促进创新思维的发展10.3 信息技术在生活中的应用了解信息技术在日常生活、学习、工作中的应用实例探讨信息技术如何改变我们的生活与工作方式第十一章:多媒体技术基础11.1 多媒体技术的概念与组成了解多媒体技术的定义和特点掌握多媒体技术的基本组成元素,如文本、图像、音频、视频等11.2 多媒体软件的使用学习常用的多媒体软件工具,如音频编辑软件、视频编辑软件、演示文稿软件等11.3 多媒体作品的设计与制作学习多媒体作品的设计原则与流程实践制作一个简单的多媒体作品第十二章: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12.1 计算机辅助设计(CAD)了解CAD的概念、应用领域和发展趋势掌握CAD软件的基本操作和使用技巧12.2 计算机辅助制造(CAM)学习CAM的基本原理和应用了解CAM软件和系统在制造业中的应用案例12.3 3D打印技术简介了解3D打印技术的原理、种类和发展前景学习3D打印软件的基本使用方法第十三章:计算机与13.1 的基本概念理解的定义、目标和研究领域掌握的基本原理和技术13.2 的应用案例学习在各个领域的应用实例,如语音识别、图像识别、智能等13.3 的发展趋势与伦理问题了解的发展趋势和挑战讨论伦理问题和应对策略第十四章:信息技术的职业规划14.1 信息技术行业的职业分类与发展前景了解信息技术行业的职业岗位和分类掌握信息技术行业的发展趋势和就业前景14.2 职业技能与素养的要求学习职业技能的培养方法和途径掌握职业素养的重要性及其培养方法14.3 职业规划的制定与实施学习职业规划的制定原则和方法实践制定个人职业规划并进行实施第十五章:信息技术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15.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和意义掌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国家、社会和个人层面的要求15.2 信息技术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关系分析信息技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和践行的影响学习如何在信息社会中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15.3 信息技术在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应用了解信息技术在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方面的应用实例探讨如何利用信息技术更好地传播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重点和难点解析本文档详细编写了一个九年级(上)信息技术课的教案,共包含十五个章节。

第1章 信息系统的概念与作用

第1章 信息系统的概念与作用
——GB 5271 “信息是经过加工过的数据,它对接收者有用,对决策
或行为有现实或潜在的价值” ——薛华成,《管理信息系统》
信息的特征
1
信息是客观世 界各种事物的 特征的反映
2
3
信息是可记录、 信息可以形成
可通信的。
知识,具有现
实或潜在的价
值。
注意
1、信息与数据的区别和联系?
数据
信息更高级 用途更大
人类 社会 宇宙
1、按系统的复杂性分类
复杂
宇宙
人类 社会 动物 植物 细胞 控制机械 钟表 框架

社 会 生 物 无 机
2、按形成方式分类
自然系统
由自然物如矿 物、植物、动 物等在无人类 干预的情况下 形成的系统。
人造系统
人类为某种目 的创造和构建 出来的系统。 • 工程技术系统 • 管理系统 • 学科体系和技 术体系
是否包括所有与 信息使用者要做 的事情相关的信 息。
信息与信息使用 者要做的事情相 关的程度。
Company Logo
(三)信息的形式维度——信息是什么样的
形式维度
详尽性
信息的概括程度。 随着目标的不同, 对信息概括程度的 要求也不同。
呈现性
指信息是否以适当 的载体提供。 常用表达方式包括 文字表述、数字表 达和图像表达。
1.2 系统与信息系统
1.2.1 系统理论 1.2.2 系统的分解与子系统 1.2.3 系统的分类 1.2.4 信息系统
背景知识——系统
系统一词,
来源于古希腊语, 是由部分构成整体的意思。
背景知识——系统
系统是诸元素及其顺常行为的 给定集合。
系统一词,来源于古希腊语,是由部分构成整体的意思。

《大学信息技术(第三版)》信息技术概述

《大学信息技术(第三版)》信息技术概述

Core i7 Core i9
10
1.1.2现代信息技术内涵
❖ 从数据流角度看
▪ 数据获取技术
▪ 数据传输技术(通信技术) 术
C
▪ 数据存储技术
▪ 信息展示技术
11
1.1.3 计算机的发展
❖ 计算机的诞生 ▪ Atanasoff-Berry Computer(1941) ▪ ENIAC(1946) ▪ 图灵(1912 - 1954) ▪ 冯·诺依曼(1903 - 1957)
18
1.1.3 计算机的发展
❖ 计算机的发展及趋势 ▪ 量子计算机(2017/05/03,中国)
▪ 量子计算机(2018,美国,IBM)
19
1.1.4 信息技术发展趋势
信息技术向纵深化和 融合化发展
信息处理向泛在化和 云集化发展
信息服务向个性化和 共性化发展
一则信息技术作为一个技 术领域,其关键技术,如 芯片技术、通信网络技术、 数据挖掘技术等其自身将 沿纵深方向不断发展。二 则信息技术与产业发展加 速融合,产业发展不断对 信息技术提出新的需求, 二者相互融合,互相促进, 呈现融合化发展。
▪ 有线通信:电波沿着通信线路传输 ▪ 无线通信:电波在空间传播 ▪ 点对点通信 ▪ 开放式通信
• 广播:1906无线广播,1933调频,1966立体声 • 电视:1927圆盘,1939黑白,1953彩色
7
1.1.1 信息技术发展历程
❖ 近代信息技术阶段(第四次变革)
▪ 电通信领域的四大杰出人物
• 美国莫尔斯:有线电报和莫尔斯电码(1837年) • 美国贝尔:电磁式电话(1876年) • 意大利马可尼:无线电通信(1895年) • 英国克拉克:卫星通信的设想(1945年)

最新大学信息技术基础整理pptPPT课件

最新大学信息技术基础整理pptPPT课件

二进制的运算规则
一、算术运算规则
加法规则:0+0=0;0+1=1;1+0=1;1+1=10(逢二进一) 减法规则:0-0=0;10-1=1(借二当一);1-0=1;1-1=0 乘法规则:0×0=0;0×1=0;1×0=0;1×1=1
除法规则:0/1=0;1/1=1(除数为0的无意义)
二进制的运算规则
– 字长:字长越大计算机处理数据的速度就越快。早期的微型计算机的字长一般是 8位和 16位 。 目 前 586 ( Pentium, Pentium Pro, PentiumⅡ, PentiumⅢ , Pentium 4)大多是32位,有些高档的微机已达到64位。
计算机的主要技术指标
– 存储容量 指计算机主存储器(内存)中能够存储数据的总字节数。 以字节为单位;包括内存和外存容量; 微机处理能力的高低经常与存储容量的大小有关。
1.5计算机软件系统
指令与程序 软件以及分类 计算机的主要技术指标
指令和程序
指令
– 指令是指示计算机如何工作的命令 – 指令由操作码和地址码组成的一串二进制数码。
– 例: 0110000010000001
程序
– 解决某一问题而设计的一系列排列有序的指令集合
计算机工作原理
美籍匈牙利科学家冯·诺依曼于1945年提出来的,故称为冯·诺依曼原理。 计算机应包括运算器、存储器、控制器、输入和输出设备五大基 本部件。 计算机内部应采用二进制来表示指令和数据。每条指令一般具有 一个操作码和一个地址码。其中操作码表示运算性质,地址码指 出操作数在存储器中的地址。 将编好的程序送入内存储器中,然后启动计算机工作,计算机不 需操作人员干预,能自动逐条取出指令和执行指令。

01-1信息技术基础知识--信息技术概述

01-1信息技术基础知识--信息技术概述
01:58 12
主体技术: 主体技术 核 心 是 技 3C 术
信息获取技术-----感测技术 ⑴ 信息获取技术 感测技术 信息传输技术-----通信技术 ⑵ 信息传输技术 通信技术 ⑶ 信息处理技术 信息处理技术-----计算机技术 计算机技术 信息 制技术 信息传 信息 技术
13
信息 技术
Communication Computer Control
01:58
17
(5)推动其他领域的发展
科研领域: 科研领域:
派生出许多新的学科和新原理、 派生出许多新的学科和新原理、新器件 推动着生物工程学的发展
工业: 工业:
现代工业对信息技术的依赖

CAD、CAM、CAT等 、 、 等
促使产业升级换代 导致产业结构调整
推动农业现代化进程
改变生产环境、 改变生产环境、生产条件和生产方式 推动农业工厂化生产的发展
01:58 16
(4) 办公自动化 )
OA的基本要求:08版 P14 的基本要求: 版 的基本要求 OA系统的设备需求: 系统的设备需求: 系统的设备需求 支撑技术:计算机、通信、数字技术 支撑技术:计算机、通信、 硬件:计算机、网络、通信线路、 硬件:计算机、网络、通信线路、计 算机外围设备 软件:基本软件、办公通用软件、 软件:基本软件、办公通用软件、办 公专用软件
01:58 4
二、社会进入信息化的时代
游牧时代和农业时代
远古—18世纪 世纪 远古
工业时代
18世纪 世纪—20世纪 年代 世纪50年代 世纪 世纪
信息时代
20世纪 年代末 至今 世纪50年代末 世纪 年代末—至今 信息产业促使产业结构调整
01:58 5
三、信息时代的基本特征

高中 信息技术浙教版 必修1 1.1 信息及特征(共24张PPT)

高中 信息技术浙教版 必修1 1.1 信息及特征(共24张PPT)
理解法律的精神,注重社会公平, 适用衡平原则慎重判处。民一庭审结 的700 余件一 、二审 案件未 发

一、信息在生活中的应用
一、信息在生活中的应用
一、信息在生活中的应用
一、信息在生活中的应用
信息在我们日常生活周围无时
1
不在,无处不有 。
信息不仅存在于我们的周围,
2
同样可以在我们身体内部找到
用何载体 以何途径
(信息传递)
信息接收方 (信宿)
接收效果及作用
任务:我们自已来给信息定义
简单一点理解,信息是用语言、文字、 数字、符号、图像、声音、情景、表情等 形式作为载体,通过各种渠道传播的信号、 消息、情报或报道等内容,都可以称之为 信息。
三、信息的基本特征 2008年8月8日,北京奥运会的
三、信息的基本特征
对于不同的信息接受者,信息的价值是不同的(取决于接收信息者的需
信息的价 求及其对信息的理解、认识和利用能力),这就是 值相对性
三、信息的基本特征
三国时期,魏国派司马懿挂帅进攻蜀国街 亭,诸葛亮派马谡驻守失败。司马懿率兵乘 胜直逼西城,诸葛亮无兵迎敌,但沉着镇定, 大开城门,自己在城楼上弹琴唱曲。司马懿 怀疑设有埋伏,引兵退去。等得知西城是空 城回去再战,赵云赶回解围,最终大胜司马 懿。
它的影子 。
信息的概念:
❖ 香农:认为信息是“用来消除不确定性的 东西”,指的是有新内容或新知识的消息。
❖ 维纳:提出“信息就是信息,不是物质, 也不是能量”。
❖ 钟义信:认为信息是“事物运动的状态和 方式,也就是事物内部结构和外部联系的 状态和方式”。
❖ ……
任务:
例子
例1:中华民族 文化的传播
三、信息的基本特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