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调课程设计计算说明书
空调课程设计说明书

供暖课程设计说明书题目:太原市某办公楼供暖系统设计指导老师:张伟捷设计者:李学文设计日期:2014年7月目录第一章工程概述……………………………………………………………第二章原始资料……………………………………………………………2.1 室外气象参数………………………………………………………2.2 室内气象参数………………………………………………………2.3 围护结构热工参数……………………………………………………第三章负荷计算……………………………………………………………3.1 空调房间设计条件………………………………………………3.2 冷负荷计算………………………………………………………3.3 热负荷计算………………………………………………………3.4 负荷计算内容3.5 负荷汇总3.6 负荷逐时波动图第四章空调系统方案的确定………………………………………………4.1 空调系统的比较…………………………………………………4.2 空调系统的确定……………………………………………………第五章送风量和新风量的确定……………………………………………5.1 送风量确定…………………………………………………………5.2 新风量确定…………………………………………………………第六章气流组织的设计与运算…………………………………………6.1 室内气流组织………………………………………………………6.2 送风口形式…………………………………………………………6.3 回风口形式…………………………………………………………6.4 气流组织的设计与运算……………………………………………第七章风管、水管水力计算………………………………………………7.1 风管的水力计算……………………………………………………7.1.1 空调系统的风管布置………………………………………7.1.2 风管水力计算………………………………………………7.2 水管的水力计算……………………………………………………7.2.1 供、回水管的水力计算……………………………………7.2.2 凝水管设计…………………………………………………第八章系统选型8.1 冷热源选择…………………………………………………………8.2.1 冷源选择……………………………………………………8.2.2 热源选择……………………………………………………8.2 风机盘管的选择……………………………………………………8.3 新风机组选择………………………………………………………8.4 空调机组选择………………………………………………………8.5 冷水机组选择………………………………………………………8.6 水泵的选择…………………………………………………………8.6.1 冷冻水泵的选择………………………………………………8.6.2 冷却水泵的选择………………………………………………8.6.3 水泵配管布置…………………………………………………8.7 冷却塔的选择……………………………………………………第九章全年运行工况分析9.1 空调系统的全年运行9.2空调系统的调控策略9.2.1 集散型系统能量管理和控制程序9.2.2 风机盘管自动控制系统9.2.3 新风机组自动控制系统9.2.4 空调机组自动控制系统参考文献……………………………………………………………………………附表…………………………………………………………………………………附表一:各房间负荷明细表附表二:各层负荷统计表附表三:风量计算表附表四:气流组织计算表附表五:一楼风管水力计算表附表六:一楼风管水力分析表附表七:九层风机盘管选型表附表八:九层水管水力计算表附表九:新风系统水力计算与环路分析表第一章工程概况本设计任务系以杭州市某税务办公楼为对象的空调系统设计,该办公楼总建筑面积14600平方米,空调面积10435平方米。
空调设计课程设计计算书

课程设计计算书设计名称空调制冷设计学院软件学院楼宇智能化工程技术工程专业(安全方向)班级 101姓名吴楠学号 101410008 指导教师马永红2012年10月1—2012年10设计时间月18日摘要本次设计的是锦州市岳麓办公大厦空调系统。
针对该办公大厦的功能要求和特点,以及该地区气象条件和空调要求,参考有关文献资料对该楼的中央空调系统进行系统规划、设计计算和设备选型。
对其进行了冷、热、湿负荷的计算,还对各室的所需的新风量进行了计算。
考虑到建筑本身的特点,在楼层较高的一层和二层采用全空气系统,三楼和三楼以上采用了风机盘管加新风系统,该系统具有投资低,调节灵活,运行管理方便等优点。
对于冷热源的选择,考虑建筑周边没有固定的热源供给、建筑的负荷相对较小,同时由于所在的城市在能源方面非常缺乏,电力部门又有实施分峰谷、分时电价政策。
因此对该建筑的冷源选择采用制冷机组加部分冰蓄冷系统,热源采用小型的燃油锅炉,以满足建筑冷热负荷的需要。
并把机房布置在地下一层的设备间。
同时对该系统的风管、水管,制冷、供热系统等进行了设计计算。
由于建筑结构的特点,将冷却塔放在建筑两层高的裙房上,来满足制冷系统的需求。
根据计算结果,对性能和经济进行比较和分析,对设备的选择、材料的选用,确保了设备在容量、减震、消声等方面满足人们的要求,并使系统达到了经济、节能的目的,按照国家相关政策做到了环境保护。
目录摘要第一章绪论———————————————————————4 第二章设计概述—————————————————————52.1工程概况2.2设计及气象参数2.3围护结构参数第三章空调系统冷、热、湿负荷的计算———————————9 3.1冷、热、湿负荷的概念3.2主要计算公式3.3计算结果3.4 逐时计算结果第四章空调房间送风量确定————————————————214.1 概念4.2计算公式4.3送风量的计算4.4焓湿图第五章风管道的选择计算以及设备选择———————————25 5.1风机盘管布置原则5.2气流组织的分布5.3风管道布置原则5.4风管道设计第六章水管道的选择计算—————————————————27 6.1水系统的设计选择6.2系统水管水力计算6.3冷凝水的排除6.4水系统的水质处理第七章制冷机房的设置——————————————————327.1循环水泵的选择7.2冷水机组的选择第八章参考文献—————————————————————33第一章绪论随着21世纪的到来,人们对人类的生存和地球环境的问题空前的关注,现代人类大约有五分之四的时间在建筑中度过,人们已经逐渐认识到,建筑环境对人类的寿命,工作效率,产品质量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空调工程课程设计说明书2

空调工程课程设计说明书21. 引言本课程设计旨在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空调工程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并通过实际案例来提升学生的能力和综合素质。
本文档将详细介绍本次课程设计的目标、内容、要求和评分标准。
2. 课程设计目标本次课程设计的目标是让学生能够:•掌握空调工程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团队合作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课程设计内容本次课程设计的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3.1 理论学习学生需要通过自主学习或教师讲授,掌握以下知识点:•空调系统的基本原理;•空调系统的组成和构造;•空调系统的设计要求和步骤;•空调系统的调试和运行。
3.2 实践操作学生需要根据给定的案例,在实验室或实际场地进行实践操作,具体包括以下步骤:1.确定设计要求和条件;2.进行初步设计,并进行设计计算;3.进行详细设计,并进行各项参数计算;4.绘制工程图纸和施工图纸;5.进行系统的调试和运行。
3.3 报告撰写学生需要根据实践操作的结果,撰写课程设计报告,报告的内容包括以下几方面:•设计要求和条件的描述;•系统的初步设计和计算结果;•系统的详细设计和各项参数计算结果;•工程图纸和施工图纸的绘制;•系统的调试和运行结果分析。
4. 课程设计要求本次课程设计的要求如下:1.学生需自主组队进行课程设计,每队人数不超过4人;2.学生需按照指定的案例进行设计,不得修改案例要求和条件;3.学生需按照规定时间完成实践操作和报告撰写;4.学生还需提交设计报告和图纸,并进行现场展示和答辩。
5. 评分标准根据学生的实践操作和报告撰写情况,以及现场展示和答辩表现,按照以下评分标准进行评分:•设计报告的完整性和准确性:40分;•工程图纸和施工图纸的准确性和规范性:30分;•实践操作的完成情况和结果分析:20分;•现场展示和答辩的能力和表现:10分。
评分结果经教师评审后确定,将根据分数高低进行排名。
空调课设说明书

摘要本设计是广西南宁市某机械厂技术管理楼的空调设计,拟为其设计一套既合理实用,又能兼顾节能要求的空调系统,在为工作人员提供舒适环境的同时尽量节约能源。
设计的主要内容有:空调冷、热负荷的计算;空调系统方案的确定;空调末端处理设备的选型;风系统的设计与计算等。
根据建筑物本身的特点、功能需要和有关规范要求,确定本建筑办公室、会议室采用风机盘管加新风调节系统,计量室和仪表室采用全空气一次回风系统。
关键词:管理楼风机盘管加新风系统一次回风系统目录1 设计题目及设计参数 (1)1.1设计题目 (1)1.2概述 (1)2 空调负荷计算 (2)2.1冷负荷计算 (2)2.2外墙与屋顶瞬变传热引起的冷负荷 (3)2.3内维护结构冷负荷 (3)2.4玻璃窗的传热冷负荷计算 (4)2.5设备、照明和人体的冷负荷 (5)2.6地面传热引起的冷负荷 (6)3.房间符合计算总表 (6)3.1 房间负荷计算总表 (6)3.2 湿负荷计算 (20)3.3夏季送风量和送风状态的确定 (22)4.设备选型 (26)4.1恒温恒湿机的选择 (26)4.2办公室风机盘管的选择 (27)4.3 办公室新风机组的选择 (29)4.5会议室新风机组的选择 (30)4.6管道的阻力计算、风口的选型布置 (31)4.6风道的布置和制作要求 (32)4.7风道的选择原则 (33)4.8恒温恒湿系统风管的布置和阻力计算 (33)4.9独立新风系统风管的布置和阻力计算 (36)4.10 会议室新风风管管径计算 (38)4.11 设备清单 (39)5设计心得体会 (39)6参考文献 (40)1 设计资料1.1设计题目:南宁市某机械厂技术管理楼空调工程设计1.2概述1.2.1工程概况本建筑物为广西南宁市某机械厂技术管理楼。
1.室外设计气象参数(1)北纬22°49′,东经108°21′(2)大气压力:夏季室外大气压力996.0 hPa,冬季室外大气压力1011.4hPa。
暖通空调课程设计 计算书

课程设计计算详细计算书一. 基本气象参数:二.主要计算公式:冷负荷的计算2.1.1、外墙和屋面瞬变传热引起的冷负荷Qc(τ)=AK[(tc+td)kαkρ-tR] (2-1)式中: Qc(τ)------- 外墙和屋面瞬变传热引起的逐时冷负荷,W;A ------- 外墙和屋面的面积,m2;K ------- 外墙和屋面的传热系数,W/(m2·℃) ;t R ------- 室内计算温度,℃;tc------- 外墙和屋面冷负荷计算温度的逐时值,℃;由《暖通空调》附录2-4和附录2-5查取;td------- 地点修正值,由《暖通空调》附录2-6查取;kα------- 吸收系数修正值;kρ------- 外表面换热系数修正值;2.1.2、内墙、地面引起的冷负荷Qc(τ)=AiKi(to.m+Δtα-tR) (2-2)式中:ki------- 内围护结构传热系数,W/(m2·℃);地面:0.47,W/(m2·℃);Ai------- 内围护结构的面积,m2;to.m------- 夏季空调室外计算日平均温度,℃;Δtα------- 附加温升。
2.1.3、外玻璃窗瞬变传热引起的冷负荷Qc(τ)=cwKwAw( tc(τ)+ td- tR) (2-3)式中 :Qc(τ)-------外玻璃窗瞬变传热引起的冷负荷,W;Kw ---z---- 外玻璃窗传热系数,W/(m2·℃),Kw=5.9 W/(m2·℃)Aw------- 窗口面积,m2;tc(τ)------- 外玻璃窗的冷负荷温度的逐时值,℃,由《暖通空调》附录2-10查得;Cw ------- 玻璃窗传热系数的修正值;由《暖通空调》附录2-9查得cw=1.0td------- 地点修正值;2.1.4、透过玻璃窗的日射得热引起的冷负荷Qc(τ) = CαAwCsCiDjmaxCLQ(2-4)式中:Cα------- 有效面积系数,由《暖通空调》附录2-15查得;Aw------- 窗口面积,m2;Cs------- 窗玻璃的遮阳系数,由《暖通空调》附录2-13查得;Ci------- 窗内遮阳设施的遮阳系数,由《暖通空调》附录2-14查得;Djmax-------日射得热因数,由《暖通空调》附录2-12查得CLQ------- 窗玻璃冷负荷系数,无因次;2.1.5、照明散热形成的冷负荷房间照明:日光灯安装,15 W/M22.1.6、人体散热形成的冷负荷2.1.6.1、人体显热散热形成的冷负荷Qc(τ) =qsn φ CLQ(2-5-1)式中:qs------- 不同室温和劳动性质成年男子显热散热量;n ------- 室内全部人数;φ------- 群集系数,由《暖通空调》表2-12查得;CLQ------- 人体显热散热冷负荷系数,由《暖通空调》附录2-23查得;2.1.6.2、人体潜热散热引起的冷负荷Qc(τ) = qln φ(2-5-2)式中:ql-------不同室温和劳动性质成年男子潜热散热量, W;n,φ-------同式2-6-1;2.1.7、设备散热形成的冷负荷办公室考虑电气(电脑等设备):按20W/M2。
空调课程设计计算说明书

自强不息奋发向上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工业通风课程设计专业班级:建环一班姓名:刁志强学号:311207000507指导教师:刘靖设计时间:2015年7月5号目录第一章原始资料........................................... 第二章工程概述与设计依据................................1.1 工程概述 ...................................................1.2 设计依据 ...................................................1.2.1 围护结构热工指标......................................1.2.2 室外设计参数..........................................1.2.3 室内设计参数..........................................1.2.4 体力活动性质.......................................... 第三章负荷计算 ........................................2.1 夏季冷负荷的计算 ...........................................2.1.1 夏季冷负荷的组成......................................2.1.2空调冷负荷计算方法.....................................2.2 湿负荷的计算 ...............................................2.2.1 湿负荷的组成..........................................2.2.2 湿负荷的计算方法......................................2.3 冬季热负荷的计算 ...........................................2.3.1 围护结构传热耗热量Q'..................................1Q'......................................2.3.2 冷风渗透耗热量22.3.3 外门冷风侵入耗热量Q'..................................32.3.4 热负荷计算举例及汇总.................................. 第四章空调方案的确定 ..................................3.1 空调系统的确定 .............................................3.1.1 全空气系统方案的确定..................................3.1.2 风机盘管加新风方式的确定..............................3.2 空气处理过程设计 ...........................................3.2.1 全空气系统设计计算....................................3.2.2 风机盘管加独立新风系统设计............................ 第五章风系统的设计 ....................................4.1 风管材料和形状的确定 .......................................4.2 送、回风管的布置 ...........................................4.3 气流组织设计 ...............................................4.3.1 全空气系统............................................4.3.2 风机盘管加新风系统....................................4.4 风管设计 ...................................................4.4.1 风道水力计算步骤......................................4.4.2 全空气系统的风道水力计算..............................4.4.3 风机盘管加新风系统的新风管道水力计算.................. 4.4.4 新风机组的选型 .................................... 参考文献 ................................................空调课程设计任务书湖北省宜昌市九州大厦整体包括裙房与两座住宅塔楼。
空调制冷课程设计计算书

一、制冷方案的设计第四教学楼的机房制冷系统为四管制系统,即冷却水供(回)水管、冷冻水供(回)水管。
经冷水机组制冷后的7℃的冷冻水通过冷冻水供水管送往教学楼的各层,经过风机盘管后的12℃的冷冻水回水经由冷冻水回水管返回冷水机组,通过冷水机组中的蒸发器与制冷剂换热实现降温过程。
从冷水机组出来的37℃的冷却水经由冷却水供水管到达冷却塔,经冷却塔冷却后的32℃冷却水再返回冷水机组冷却制冷剂,如此循环往复。
考虑到系统的稳定安全运行,系统中还配备补水系统,软化水系统,水处理系统等辅助系统。
二、冷水机组的选择第四教学楼总耗冷量为1500kw,宜选取两台冷水机组,而且两台冷水机组的容量相同。
因此,每台机组的制冷量Q=1500/2=750kw选择螺杆式水冷冷水机组,其规格及主要参数如下三、水力计算1、冷却水循环系统水力计算冷却水循环系统中的冷凝器侧水阻力为60KPa,冷却塔盛水池到喷嘴的高差为2.5m,水处理器的阻力为20KPa。
冷却水系统的循环水量G=Φ/(cΔt)=1.2×0.86×785×2/5=324m3/h对于管段1,选用管径为公称直径DN250mm的钢管,管道流速为v=4G/(πd2)=4×324/(3.14×0.252)=1.85m/s查表得比摩阻R=131Pa/m,管长为2.5m,沿程压力损失为ΔP y=Rl=131×2.5=327.5Pa,弯头、止回阀、闸阀等管件的局部阻力系数总和Σζ=0,则总阻力ΔP j=0各管段各部件的局部阻力系数表和水力计算表分别如下:冷却水管水力计算表最不利环路为管段1-2-4-5-6-7-8构成的环路,则最不利环路的总阻力为327.5+62.7×103 +31980.2+13150.76+1986.86+66×103+4538.76=180.68×103 KPa=18.55m H2O冷却塔的喷嘴压力为4.2mH2O,冷却塔中水被提升的高度为2.5m,因此,冷却水泵的扬程为H=18.55+2.5+4.2=25.25m H2O,考虑到10%的余量,则H=25.25×1.1=27.7 m H2O冷却水泵流量G=G=0.5Φ/(cΔt)=0.5×1.2×0.86×785×2/5=162m3/h查相关手册选择的冷却水泵参数如下冷冻水循环系统中,系统末端阻力为0.18MPa,蒸发器侧水阻力为80KPa。
家用空调设计计算说明书

制冷系统课程设计说明书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目录一、 设计工况........................................................... 错误!未指定书签。
二、 压缩机选型 ...................................................... 错误!未指定书签。
三、 热力计算........................................................... 错误!未指定书签。
、循环工况: ...................................................... 错误!未指定书签。
、 热力计算: .................................................... 错误!未指定书签。
四、蒸发器设计计算 ................................................ 错误!未指定书签。
、设计工况: ...................................................... 错误!未指定书签。
、计算过程: ...................................................... 错误!未指定书签。
、风机的选择 ...................................................... 错误!未指定书签。
、汇总 ................................................................... 错误!未指定书签。
五、冷凝器换热计算 ................................................ 错误!未指定书签。
暖通空调课程设计说明计算书

暖通空调课程设计说明计算书暖通空调课程设计说明计算书示例如下:一、课程设计目的暖通空调课程设计旨在让学生掌握暖通空调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技能,了解暖通空调工程的应用范围和发展趋势,具备设计、计算和评估暖通空调系统的能力。
通过本课程设计的实现,学生将能够:1. 理解暖通空调的基本原理和适用范围;2. 掌握暖通空调的设计和计算方法;3. 理解暖通空调系统的性能评估方法;4. 能够独立设计和评估暖通空调系统。
二、课程设计内容本课程设计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 暖通空调的基本原理和概念介绍暖通空调的历史、原理、分类、工作原理和主要应用领域。
2. 暖通空调的设计和计算阐述暖通空调的设计原则、方法和流程,包括空调系统的设计、建筑物的保温和隔热、空气调节、水系统等方面。
3. 暖通空调系统的性能评估介绍暖通空调系统的性能指标、评估方法和评估标准,包括温度调节、湿度控制、噪音排放、节能效果等方面。
4. 暖通空调工程案例分析通过实际案例分析,介绍暖通空调工程的设计、施工和维护管理,提高学生对实际工程的理解。
三、课程设计方法本课程设计采用案例教学的方法,结合实践教学和理论教学,将课程设计划分为四个阶段:1. 课程前期准备阶段收集有关暖通空调的基础知识资料,制作课程前期准备材料,包括课程资料、课程教案等。
2. 课程内容讲解阶段讲解暖通空调的基本原理、设计方法和流程,重点讲解暖通空调系统的性能评估方法。
3. 实践教学阶段设计并实施暖通空调案例分析,让学生参与实践操作,加强学生对暖通空调系统的理解和掌握。
4. 课程总结阶段总结课程实践和理论教学的效果,分析课程设计存在的问题和改进措施。
暖通空调课程设计计算说明书

暖通空调课程设计说明书题目:教学综合楼班级:11级建环2班姓名:付茂光学号: ********指导教师:**成绩:山东农业大学水利土木工程学院目录一、设计原始资料 (3)二、设计内容 (3)三、夏季冷负荷计算设计 (3)四、空调方式的确定 (4)1、空调系统的分类 (4)五、风系统设计过程 (5)1、送风状态点的确定 (5)2、送风量的确定 (6)3、空调机组选型 (7)4、风管设计 (7)5风口及气流组织设计 (8)六、防、排烟设计 (9)参考文献 (9)一、设计原始资料1、图纸:某教学综合楼平面图(包括:首层平面图、标准层平面图、顶层平面图)2、气象参数(济南市) 室外气象参数:冬季:空调计算干球温度-7.7 ℃ 最冷月平均相对湿度53% 风速2.9m/s大气压力101.91KPa 夏季:室外干球温度34.7 ℃ 最热月平均相对湿度61% 风速2.8m/s大气压力99.79KPa 室内设计参数:冬季:温度20℃ 相对湿度60% 夏季:温度26℃ 相对湿度60% 二、设计内容空调工程设计内容包括:1)收集设计资料,确定设计参数; 2)计算冷、热负荷; 3)选择空调系统方案; 4)设计室内气流组织形式; 5)设计水系统; 6)选择设备;7)布置机房及附属设备。
三、夏季冷负荷计算设计选去具有代表性的楼层代表性房间进行详细计算,其他相似房间直接取用以上计算数据。
选下面以1001普通教室为例进行计算:基本状况:1、外墙采用250mm 厚加气混凝土,传热系数K =0.47W/(•2m K )2、外窗为双层中空玻璃, 传热系数K =2.6W/(•2m K )3、内墙:邻室温度相同不考虑,走廊考虑5℃温差4、室内压力稍大于室外大气压力5、室内照明:荧光灯明装,200W ,开灯时间为8:00~20:006、空调设计运行时间24小时 现在分别计算各项冷负荷。
(1)外墙的逐时冷负荷。
屋顶雨外墙的冷负荷用(1.1)计算'()()()c c R Q AK t t ττ=- (W ) (1.1)其中修正后的瞬时冷负荷计算温度用式(1.2)计算'()()()c c d t t t k k τταβ=+∆ (1.2)由题意,以上参数都采用济南地区的特定条件,则有:αk =0.98,ρk =0.94。
空调工程课程设计说明书

空调工程课程设计说明书1. 引言本文档是关于空调工程课程设计的详细说明书。
本课程设计旨在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和应用空调工程原理,通过设计空调系统的过程,提高学生的工程设计能力和实践能力。
2. 课程设计目标本课程设计的主要目标如下:1.理解空调工程的基本原理和技术要求;2.掌握空调系统的设计方法和流程;3.学会使用相关的设计软件和工具;4.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和项目管理能力;5.培养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课程设计内容本课程设计的内容涵盖以下几个方面:1.空调系统基本原理和分类;2.空调系统的设计要求和标准;3.空调系统的各种组件和设备;4.空调系统的热负荷计算和能耗评估;5.空调系统的管道布置和风管设计;6.空调系统的控制策略和优化方法。
4. 参考资料本课程设计参考以下文献和资料:1.《空调工程手册》2.《暖通空调设计规范》3.《空调系统设计与施工技术》4.相关期刊论文和学术研究成果5. 课程设计要求在完成课程设计过程中,学生需要满足以下要求:1.严格按照设计流程和标准进行设计;2.使用相关的设计软件进行模拟和仿真;3.考虑实际工程应用中的技术和经济因素;4.提交完整的设计报告和相关文档;5.遵守学术道德和学校的相关规定。
6. 课程设计流程本课程设计的流程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确定设计目标和要求;2.进行空调系统的热负荷计算;3.确定系统的设计方案和参数;4.进行管道和风管的布置设计;5.进行控制策略和优化方法的设计;6.编制设计报告和相关文档;7.进行设计结果的评估和检验;8.最终提交设计成果和总结报告。
7. 课程设计评分标准本课程设计的评分标准如下:1.设计报告和相关文档的书写格式和内容质量(40%);2.设计方案和参数的合理性和科学性(30%);3.管道和风管设计的准确性和可行性(20%);4.控制策略和优化方法的创新性和有效性(10%)。
8. 总结通过本课程设计,学生将能够系统地学习和应用空调工程的相关理论和技术知识,提高自己的实际操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空调工程课程设计说明书

目录第一章冷负荷的计算 (1)第一节广州市室外空调设计参数 (1)第二节室内空调主要设计参数 (1)第三节建筑参数 (1)第四节冷负荷计算 (1)第二章风量计算和负荷计算 (11)第一节一层风量和负荷计算 (11)第二节二三各层风量计算负荷计算 (12)第三章风管的选择和水力计算 (16)第一节一层风管计算及水力计算 (16)第二节二三各层新风风管计算及水力计算 (19)第四章水管的选择及水力计算 (23)第一节二三层客房水管管径的选择及水力计算 (23)第五章制冷站设计 (25)第一节设计参数 (25)第二节制冷压缩机和电动机选择 (26)第三节冷凝器的选择计算 (28)第四节空调冷却水系统设计 (30)第五节其它辅助设备的选择计算 (34)第六章设备材料型号的选择 (35)第一节风盘 (35)第二节新风机组 (36)参考文献.............................................................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一章冷负荷的计算第一节广州市室外空调设计参数台站位置:北纬23°03′, 东经113°19′,海拔6.6m,大气压力B=101325Pa夏季空调室外计算湿球温度27.8°C,夏季空调室外计算干球温度34.2°C第二节室内空调主要设计参数室内空调设计参数表1-1室内温度/°C相对湿度/℅新风量/m3/(h·人) 夏季冬季夏季冬季一般办公室26-28 18-22 55~65 - 20-30 高级办公室24-27 20-25 55~60 ≧35 30-50第三节建筑参数该大楼一楼层高5m二楼三楼层高3.5m,外墙为24墙,类型III屋顶为中色水泥膨胀珍珠岩(100mm)保温序号1办公室窗为单层玻璃窗,2.4×2m2挂浅色内窗帘,门为普通木门,1.5×2m2第四节冷负荷计算为减少计算工作量,计算瞬时冷负荷按两小时一计一、屋顶冷负荷计算屋顶冷负荷的计算公式:LQτ=kF(t,lτ-tn)W 其中t,lτ=(tlτ+td)kαkp由题意αW . αn.ρ都采用广州地区特定条件则有:kα=1.0kp=0.94查《空气调节》附录9广州地区屋顶的地点修正td=-0.5℃查《空气调节》附录2-4表4可得8-18点的冷负荷计算温度tlτ值,代入上式计算出修正后的屋顶瞬时冷负荷计算温度,t,lτ和屋顶的瞬时冷负荷LQτ屋顶冷负荷表1-2时间12:00 14:00 16:00 18:00 20:00 22:00 24:00 t lτ34.0 38.1 43.5 48.3 50.8 50.3 47.7t d-0.5t,lτ31.5 35.3 40.4 44.9 47.3 46.8 44.4 t,lτ-t n 5.5 9.3 14.4 18.9 21.3 20.8 18.4k 0.94F 39.48×13.73=542LQτ2802 4738 7336 9629 10852 10597 9374二、南外墙冷负荷计算=-1.9 计算公式同上,查《空气调节》附录9广州地区南外墙的地点修正td一层南外墙冷负荷表1-3时间12:00 14:00 16:00 18:00 20:00 22:00 24:00 t lτ33.2 32.8 33.1 33.9 34.9 35.9 36.1t d-1.9t,lτ29.42 29.05 29.32 30.08 31.02 31.77 32.15 t,lτ-t n 3.42 3.05 3.32 4.08 5.02 5.77 6.15k 1.97F 142.2LQτ957.9 854.3 1047.8 929.9 1406 1616.2 1722.6二、三层南外墙冷负荷表1-4时间12:00 14:00 16:00 18:00 20:00 22:00 24:00 t lτ33.2 32.8 33.1 33.9 34.9 35.9 36.1 t d-1.9t,lτ29.42 29.05 29.32 30.08 31.02 31.77 32.15 t,lτ-t n 3.42 3.05 3.32 4.08 5.02 5.77 6.15 k 1.97F 91.02LQτ613.2 546.9 595.3 731.5 900 1034.6 1102.7 三、西外墙冷负荷计算=0查《空气调节》附录9广州地区西外墙的地点修正td一层西外墙冷负荷表1-5 时间12:00 14:00 16:00 18:00 20:00 22:00 24:00 t lτ35.9 35.2 34.8 34.9 35.8 37.3 38.5 t d0t,lτ33.7 33 32.7 32.8 33.7 35 36 t,lτ-t n7.7 7 6.7 6.8 7.7 9 10 k 1.97F 264.6LQτ4014 3649.1 3492.7 3544.8 4014 4691.7 5213二三层西外墙冷负荷表1-6 时间12:00 14:00 16:00 18:00 20:00 22:00 24:00 t lτ35.9 35.2 34.8 34.9 35.8 37.3 38.5 t d0t,lτ33.7 33 32.7 32.8 33.7 35 36 t,lτ-t n7.7 7 6.7 6.8 7.7 9 10 k 1.97F 185.2LQτ2809 2553.6 2444.2 2480.6 2809 3283.2 3648四、东外墙冷负荷计算查《空气调节》附录9广州地区东外墙的地点修正t=0d一层东北外墙冷负荷表1-7 时间12:00 14:00 16:00 18:00 20:00 22:00 24:00 t lτ35.0 35.6 36.6 37.5 38.2 38.5 38.5 t d0t,lτ32.9 33 34 35 36 36 36t,lτ-t n 6.9 7 8 9 10 10 10k 1.97F 27LQτ367 372 426 479 532 532 532二三层东北外墙冷负荷表1-8时间12:00 14:00 16:00 18:00 20:00 22:00 24:00 t lτ35.0 35.6 36.6 37.5 38.2 38.5 38.5 t d0t,lτ32.9 33 34 35 36 36 36t,lτ-t n 6.9 7 8 9 10 10 10k 1.97F 18.9LQτ257 1661 298 335 372 372 372一层东南外墙冷负荷表1-9时间12:00 14:00 16:00 18:00 20:00 22:00 24:00 t lτ35.0 35.6 36.6 37.5 38.2 38.5 38.5 t d0t,lτ32.9 33 34 35 36 36 36t,lτ-t n 6.9 7 8 9 10 10 10k 1.97F 28.5LQτ387 393 449 505 561 561 561二三层东南外墙冷负荷表1-10时间12:00 14:00 16:00 18:00 20:00 22:00 24:00 t lτ35.0 35.6 36.6 37.5 38.2 38.5 38.5 t d0t,lτ32.9 33 34 35 36 36 36t,lτ-t n 6.9 7 8 9 10 10 10k 1.97F 19.95LQτ271 275 314 354 393 393 393五、北外墙冷负荷计算查《空气调节》附录9广州地区北外墙的地点修正td=1.7一层北外墙冷负荷表1-11时间12:00 14:00 16:00 18:00 20:00 22:00 24:00 t lτ31.4 31.2 31.3 31.6 32.1 32.6 33.1 t d 1.7t,lτ31 31 31 31 32 32 33t,lτ-t n 5 5 5 5 6 6 7k 1.97F 119.42LQτ1176 1176 1176 1176 1412 1412 1647二三层北外墙冷负荷表1-12时间12:00 14:00 16:00 18:00 20:00 22:00 24:00 t lτ31.4 31.2 31.3 31.6 32.1 32.6 33.1 t d 1.7t,lτ31 31 31 31 32 32 33t,lτ-t n 5 5 5 5 6 6 7k 1.97F 72.1LQτ710 710 710 710 852 528 994六、外窗温差传热引起的冷负荷玻璃窗由温差引起的冷负荷计算公式:LQτ=kF(t,lτ-tn)W (1-1)其中t,lτ是修正后的玻璃窗瞬时冷负荷计算温度用下式计算:t,lτ=(tlτ+td)kα(1-2)查《空气调节》附录10在基准条件αw =18.6 W/(㎡·℃),αn=8.72 W/(㎡·℃)下,单层玻璃窗的传热系数为5.94 W/(㎡·℃)由表2-6知,全部玻璃窗的传热系数修正系数为1,由表2-4知kα=1.0查《空气调节》附录15广州地区玻璃窗的地点修正td=1℃查表2-6知,单层金属框的传热系数修正值为1.0,则:K=5.94 W/(㎡·℃)查表2-5,知12:00-24:00玻璃窗的逐时冷负荷计算温度tlτ值,代入上式即可计算出修正后的玻璃窗逐时冷负荷计算温度t,lτ和玻璃窗的逐时冷负荷LQτ南外窗温差传热引起的冷负荷(单个×28)表1-13时间12:00 14:00 16:00 18:00 20:00 22:00 24:00 t lτ30.8 31.9 32.2 31.6 29.9 28.4 27.2 t d 1t,lτ31.8 32.9 33.2 32.6 30.9 29.4 28.2 t,lτ-t n 5.8 7.9 8.2 7.6 5.9 4.4 3.2 k 5.94F 4.8LQτ1938 2252 2338 2167 1682 1255 912北外窗温差传热引起的冷负荷(单个×24)表1-14时间12:00 14:00 16:00 18:00 20:00 22:00 24:00 t lτ30.8 31.9 32.2 31.6 29.9 28.4 27.2 t d 1t,lτ31.8 32.9 33.2 32.6 30.9 29.4 28.2 t,lτ-t n 5.8 7.9 8.2 7.6 5.9 4.4 3.2 k 5.94F 4.8LQτ1938 2252 2338 2167 1682 1255 912七、外窗日射得热引起的冷负荷玻璃窗有日射得热引起的冷负荷计算公式:LQfτ=F*CS*CN*Djmax*CLW (1-3)根据标准条件下是采用3㎜厚,由表2-8中查得单层钢窗的有效面积系数C L =0.85。
家用空调设计计算说明书

制冷系统课程设计说明书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目录一、 设计工况 ............................................ 3 二、 压缩机选型 .......................................... 3 三、 热力计算 ............................................ 5 1、循环工况: .. (5)2、热力计算: (6)四、蒸发器设计计算 (7)1、设计工况: (7)2、计算过程: (8)3、风机的选择 (18)4、汇总 (18)五、冷凝器换热计算 (19)第一部分:设计计算 (19)一、设计计算流程图 (19)二、设计计算 (19)3、计算输出 (25)第二部分:校核计算 (26)一、校核计算流程图 (26)二、计算过程 (27)六、节流装置的估算和选配 (28)七、空调电器系统 (29)一、设计工况3KW机组,半封闭压缩机,风冷冷凝器,风冷蒸发器,毛细管,制冷剂R22,蒸发温度5℃,过热度20℃,冷凝温度50℃,过冷度5℃二、压缩机选型1、选型条件:制冷量3kW,制冷剂R22,蒸发温度5℃,过热度20℃,冷凝温度50℃,过冷度5℃。
2、选型结果:使用压缩机选型软件select 6,选择型号为DKM-75的半封闭往复式压缩机。
a.其基本参数如下:制冷量3.15kW,输入功率1.06kW,cop为2.97,电流(400V)2A,质量流量18.9g/s,放热3.65kWb.b.其技术参数:c.压缩机图纸:d.附件3、压缩机的定位与固定定位见设计制图;固定方法:将压缩机焊接在钢板上,再将钢板与外机底部用螺拴固定。
三、热力计算1、循环工况:根据已知条件,通过压焓图以及相关公式求出如图1-1各关键点参数值:h 图1-1 蒸汽压缩式制冷循环p-h图(其中1-2s是压缩机实际压缩过程,而1-2是压缩机理论压缩过程,为等熵过程。
(整理)空调用制冷技术课程设计计算书

《空气调节用制冷技术》课程设计一、原始资料 1、工程概况本工程为合肥市某综合楼的空调工程,建筑单体共12层,建筑面积8400m 2,一至二层为裙房,每层建筑面积1200m 2,一层为宾馆大堂,商场:宾馆大堂建筑面积350 m 2,商场面积550m 2,办公及辅助用房建筑面积300m 2;二层为中式餐饮大厅及包间,建筑面积500 m 2,其余为厨房及背餐用房(不需要空调),咖啡厅、茶座建筑面积500m 2,三~十二层为标准层,三~八层为商务办公及会议中心,建筑面积共3600m 2,九~十一层为客房,建筑面积共1800m 2,十二层为多功能厅,建筑面积600m 2。
2、合肥地区室外气象参数地理位置:北纬32º;东经117.23º 大气压力:1000.9Pa 夏季室外平均风速:2.6m/s夏季室外计算干球温度:空调:35℃;通风:32℃ 夏季室外计算湿球温度:空调28.2℃ 夏季室外最热月月平均计算相对湿度:81% 3、冷负荷概算本设计采用建筑面积指标法进行估算:F q Q n n ⋅=''其中:'n Q ——房间空调冷负荷,W ;'n q ——房间建筑面积冷负荷指标,2/m W ;F ——房间建筑面积,2m 。
查阅《实用供热空调设计手册》表11.1-2国内部分建筑空调冷负荷设计指标统计值,得由上表得出:该综合楼的总冷负荷为Kw Q 5.1198= 二、设备的选型计算 (一)冷水机组的选型 1、方案一:离心式冷水机组离心式冷水机组将离心式压缩机、冷凝器、蒸发器和节流装置等设备组成。
电动机通过增速器带动压缩机的叶轮就爱那个来自蒸发器的低压气态制冷剂压缩成为高压蒸汽,送入冷凝器。
被冷凝后的液态制冷剂经浮球式膨胀阀节流后送到蒸发器中吸热,冷却冷冻水。
离心式制冷机组的优点是叶轮转速高,输气量大,单机容量大;结构紧凑,噪音低;机组能效比高,单位制冷量量指标小。
空调工程课程设计说明书

空调工程课程设计说明书目录1绪论 (1)1.1设计目的 (1)1.2 主要内容和底子要求 (1)2 设计底子资料 (2)2.1建筑概况 (2)2.2设计参数 (2)3 负荷计算 (2)3.1冷负荷计算方法 (2)3.2空调冷负荷计算 (2)4空调系统方案确实定 (5)4.1空调末端系统方案比较 (5)4.2 空调水系统方案比较确定.... (6)4.3 风机盘管的安插 (7)5 设计方案计算及设备选型....................................... . (7)风机盘管加新风系统的处置过程及送风参数确定................ . (7)........................................ . (9)5.3新风机组选择计算........................................ .. (11)6 空调系统水力计算 (11)6.1空调风系统水力计算 (11)6.2空调水系统水力计算 (13)7 气流组织............................................ .. (14)安插气流组织分布.................................. .. (14)7.2散流器选择计算.......................... (14)8消声、减振及保温设计......................... .. (15)8.2 减振设计......................... . (16)8.3保温设计......................... .. (16)8.4防火设计......................... .. (16)9实习总结......................... .. (16)参考文献......................... .. (17)1 绪论本设计要求熟悉中央空调设计步调及方法,负荷的计算,设备的选型和安插,熟悉所选用的中央空调系统. 通过设计过程,要系统的掌握中央空调的相关常识,并培养本身阐发、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将来从事本专业相关设计工作和施工、验收、调试、运行、办理和有关应用科学的研究、技术开发等工作奠基可靠的根底。
空调课程设计说明书

第1章绪论 (2)1.1设计的内容 (2)1.2主要技术指标 (2)第2章空调负荷计算 (3)2.1设计资料 (3)2.2空调冷负荷计算 (3)第3章空调方案的确定 (8)3.1空调系统的选择 (8)3.2空调水系统的选择 (14)3.3空调系统的气流设计 (15)3.4设备选型 (17)第4章水力计算 (18)4.1空调风管水力计算 (18)第5章制冷机房的设计 (19)5.1冷水机组的选择: (20)5.2水泵的选择 (20)5.3膨胀水箱的选择 (22)第6章辅助设备计算 (22)6.1管道的保温 (22)6.2空调的消声设计 (23)6.3空调的减振设计 (23)参考文献 (24)第1章绪论1.1 设计的内容1.1.1 建筑概况本课程设计为济南市某办公楼空调工程设计,总建筑面积6811m2;一层为餐厅、大厅、大会议室;二层为办公室和小型会议室;三层为办公室;四层为办公区;五层为活动室和屋顶,本设计负责二层空调系统的设计。
1.1.2 设计范围二层通风、空调系统、冷水机组设计1.1.3 设计内容设计计算部分:房间的冷负荷及送风量的计算;空调系统方式的确定及风系统、水系统阻力计算;空气处理机组选型计算;冷冻机房的设计与计算(确定冷水机组型号时需考虑其他楼层冷负荷的估算量);系统消声防振、管道及设备保温防腐计算。
图纸部分:平面图(包括:机房平面、空调平面)、系统图(包括:机房系统图、冷却水系统图、冷冻水系统图、风道系统图)、必要的详图。
1.1.4 设计要求正文内容不少于10000字。
图纸的图幅、标题栏、线条、符号、尺寸标注、文字、比例、目录及图例等均严格执行制图及有关标准,图纸总量折合一号图不少于8张并尽量达到施工图要求。
1.2 主要技术指标1.本空调工程建筑总面积:6811 m22.本空调工程空调面积:16137 m23.夏季设计冷负荷:1618.6kW第2章空调负荷计算2.1 设计资料2.1.1 室外计算参数夏季参数夏季大气压(Pa) 99727 室外干球温度(℃) 34.8 室外湿球温度(℃) 27.0 室外平均风速(m/s) 2.80地理参数地理位置山东省济南市经度东经117.00纬度北纬36.40海拔51.6 m2.1.2 室内计算参数表2-1 室内设计参数表2.2 空调冷负荷计算在室内外热、湿扰量作用下,某一时刻进入一个恒温恒湿房间内的总热量和湿量称为在该时刻的得热量和得湿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工业通风课程设计专业班级:建环一班******(学号:3指导教师:刘*设计时间:2015年7月5号目录第一章原始资料........................................... 第二章工程概述与设计依据................................工程概述 ......................................................-设计依据 ......................................................围护结构热工指标...........................................室外设计参数...............................................室内设计参数...............................................体力活动性质............................................... 第三章负荷计算 ........................................夏季冷负荷的计算 ..............................................夏季冷负荷的组成...........................................¥空调冷负荷计算方法..........................................湿负荷的计算 ..................................................湿负荷的组成...............................................湿负荷的计算方法...........................................冬季热负荷的计算 ..............................................围护结构传热耗热量Q'.......................................1Q'...........................................冷风渗透耗热量2Q'.......................................外门冷风侵入耗热量3$热负荷计算举例及汇总....................................... 第四章空调方案的确定 ..................................空调系统的确定 ................................................全空气系统方案的确定.......................................风机盘管加新风方式的确定...................................空气处理过程设计 ..............................................全空气系统设计计算.........................................风机盘管加独立新风系统设计................................. ;第五章风系统的设计 ....................................风管材料和形状的确定 ..........................................送、回风管的布置 ..............................................气流组织设计 ..................................................全空气系统.................................................风机盘管加新风系统.........................................风管设计 ......................................................风道水力计算步骤...........................................@全空气系统的风道水力计算...................................风机盘管加新风系统的新风管道水力计算....................... 新风机组的选型 ......................................... 参考文献 ................................................空调课程设计任务书[湖北省宜昌市九州大厦整体包括裙房与两座住宅塔楼。
一号住宅楼为五层至二十八层,二号住宅楼为五层至二十六层。
裙房共有四层,总建筑面积为平方米。
主要用于购物、餐饮、娱乐等商业用途。
另有二层地下层作机房使用。
本设计只考虑裙房一层的空调系统设计。
一、土建资料1.建筑平面:裙房一至四层的平面图。
2.建筑面积:(1)裙房一层:约3600平方米,购物区约为2450平方米;-(2)地下二层:约4040平方米。
3.层高:裙房一层层高H=米,地下层H=米。
裙房一层室内地面标高为±,地下二层室内地面标高为。
4.结构:全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剪力墙体系。
5.柱网:为米×米与米×米两种。
柱子规格有1300×1300、1000×1000与700×700三种。
主梁净高650毫米,每两根立柱间均有主梁。
,{图1、各层剖面6.裙房一层有吊顶,吊顶下净高米。
|7.围护结构的构造与物性参数(1)外墙为加气混凝土砌块,两面抹石灰砂浆,按II 类外墙考虑。
楼板厚200mm 。
%图2、外墙结构(2)裙房一层幕墙用隐框吸热玻璃,玻璃厚=6mm ,导热系数=m·℃。
内设浅灰色活动百叶窗帘。
其他外窗及玻璃转门均按幕墙处理。
石灰砂浆=20,=m·℃: 石灰砂浆=20,=m·℃加气混凝土砌块=300,=m·℃ 3900650 5500 (4800~20 主梁(3)吊顶为钢板喷塑吊顶,连同框架20mm厚。
二、工艺资料…1、建筑功能:(1)裙房一层:购物中心营业厅(2)地下二层:空调机房、用冷、热源机房,水泵房、控制室、人防等。
2、一层购物中心室内设计标准【(1)夏季:(2)冬季:(3)最小新风量为15m3/p·h,换气次数>8次/h;(4)室内最大风速为s;(5)噪声≤55dB;(6)新风需要初效过滤。
3、负荷计算基础数据-(1)客流:一层购物中心最大客流时: p/m2(2)灯光:一层购物中心照明密度:50W/m2;灯具类型:暗装荧光灯,灯罩无通风孔;照明时间:8:00am~10:00pm。
(3)设备:负荷极小,可忽略不计、4、邻室情况消防中心、管理室、值班室与收发室均另有手段进行环境控制,库房、垃圾间与地下一层均采用自然通风,卫生间采用机械排风,裙房二层的室内设计温度与一层相同。
邻室与购物区的温差均可认为不超过3℃。
第二章负荷计算空调房间冷(热)、湿负荷是确定空调系统送风量和空调设备容量的基本依据。
在室内外热、湿扰量作用下,某一时刻进入一个恒温恒湿房间内的总热量和湿量称为在该时刻的得热量和得湿量。
当得热量为负值时称为耗(失)热量。
在某一时刻为保持房间恒温恒湿,需向房间供应的冷量称为冷负荷;相反,为补偿房间失热而需向房间供应的热量称为热负荷;为维持室内相对湿度所需由房间除去或增加的湿量称为湿负荷。
夏季冷负荷的计算夏季冷负荷的组成《夏季空调房间的冷负荷主要有以下组成:1) 通过围护结构传入室内的热量2)通过外窗进入室内的太阳辐射热量3)人体散热量4)照明散热量5)设备散热量6)伴随人体散湿过程产生的潜热量空调冷负荷计算方法、冷负荷的计算常采用谐波反应法和冷负荷系数法。
本设计采用谐波反应法。
谐波反应法计算冷负荷的过程很复杂,一般需用电子计算机。
为了便于手算,采用谐波法的工程简化计算方法。
以1006办公室为例:1.外墙和屋顶CLQ KF t=∆(2-1)ττε-式中F—计算面积,m2;K — 传热系数,W/(m 2·℃); τ — 计算时刻,h ;τε- — 温度波的作用时间,即温度波作用于围护结构内表面的时间,h ; t τε-∆ — 作用时刻下,围护结构的冷负荷计算温差,简称负荷温差,可通过《空气调节》查得。
(南外墙(1006办公室)冷负荷 表2-1北外墙(1006办公室)冷负荷 表2-2!屋顶(1006办公室)冷负荷 表2-32.外窗外窗的冷负荷包括两个部分,即窗户瞬变传导得热形成的冷负荷和窗户日射得热形成的冷负荷。
1)窗户瞬变传导得热形成的冷负荷CLQ τ=KF Δt τ (2-2) 式中 Δt τ — 计算时刻的负荷温差,℃,可通过《空气调节》查得;】K — 传热系数,W/(m 2·℃); F — 计算面积,m 2。
南外窗(1006办公室)瞬变传热冷负荷 表2-42)窗户日射得热形成的冷负荷CLQ τ=x g x d CnCsFJ j·τ (2-3)、式中 g x — 窗的有效面积系数;单层钢窗,双层钢窗; d x — 地点修正系数,可通过《空气调节》查得;Cn — 窗内遮阳设施的遮阳系数,可通过《空气调节》查得; Cs — 窗玻璃的遮挡系数,可通过《空气调节》查得;J j·τ — 计算时刻时,透过单位窗口面积的太阳总辐射热形成的冷负荷,简称负荷强度,W/m 2,可通过《空气调节》查得。
南外窗(1006办公室)日射得热冷负荷 表2-53.内围护结构/1)当邻室为通风良好的非空调房间时,通过内墙和楼板的温差传热负荷,可按式(2-1)计算。
此时负荷温差tτε-∆应按《空气调节》相应表中“零”朝向的数据采用。
2)当邻室为空调房间时,室温均相同,可不用计算内墙(1006办公室)冷负荷表2-64.地面查舒适性空调,地面传热可忽略不计。
…5.室内热源散热形成的冷负荷设备、照明和人体散热得热形成的冷负荷,在工程上可用下式简化计算。
1)设备CLQτ= JEτ-TQ (2-4)式中 Q —设备得热,W;T —设备投入使用时刻,h;Eτ-T —Tτ-时间内的设备负荷强度系数,可通过《空气调节》查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