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诗词基础知识
中国诗词基础知识
中国诗词基础知识
中国诗词基础知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诗词的体裁:中国诗词主要包括古体诗、近体诗和词曲等体裁。
其中,古体诗是指唐代以前的诗歌,形式比较自由;近体诗是指唐代
及以后的律诗和绝句,形式较为规范;词曲则是指宋代及以后的词和
元曲,形式较为灵活。
2. 诗词的格律:诗词的格律是指诗词的押韵、平仄、对仗等规则。
不同的体裁有不同的格律要求,例如律诗要求每句诗的字数、押韵、
平仄都要符合规定,而词曲则有不同的词牌和曲调,每个词牌和曲调
都有固定的格律。
3. 诗词的意象:意象是指诗词中用来表达意境和情感的具体事物
或景象。
中国诗词中的意象非常丰富,例如明月、梅花、柳树、山水等,这些意象往往具有特定的象征意义,能够唤起读者的共鸣。
4. 诗词的意境:意境是指诗词中所表现的情感、思想和氛围。
好
的诗词应该具有深远的意境,能够引导读者进入作者所创造的艺术世界,感受到其中的美和情感。
5. 诗词的修辞手法:诗词中常用的修辞手法包括比喻、拟人、夸张、对偶、排比等。
这些修辞手法能够增强诗词的表现力和感染力,使读者更加深刻地理解作者的意图。
6. 诗词的欣赏和解读:欣赏和解读诗词需要了解诗词的背景、作者的生平和时代背景等因素。
同时,也需要理解诗词的意象、意境和修辞手法,从中体会作者的情感和思想。
高一古诗文常考知识点总结
高一古诗文常考知识点总结古诗文作为语文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常常是高一学生们备考中的一大难点。
为了帮助大家更好地掌握古诗文,我将在本文中总结一些高一古诗文常考的知识点,希望能对大家备考有所帮助。
一、古诗文基础知识1. 古诗文体裁:古文和诗歌是古代文学的两大重要体裁。
古文包括骈文、骚体、辞章、散文等。
诗歌则包括古代各种韵文形式,如绝句、律诗、七言诗等。
2. 古代文人:古代文人是指以才华出众、文学成就高的人。
他们的作品经常出现在古诗文中,如杜甫、白居易等。
了解古代文人的生平和作品对于理解古诗文有很大的帮助。
3. 诗歌的格律:古代诗歌的格律非常重要,包括韵脚、平仄、字数等。
掌握这些格律规则有助于我们理解和朗读古代诗歌。
二、古诗文的阅读技巧1. 了解背景知识:古诗文常常与历史事件、文化风俗等有关。
在阅读古诗文时,了解背景知识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诗文的内涵和意境。
2. 词句理解:古代诗文中常用的词句有时与现代用法不同,需要我们仔细理解。
同时,古代的修辞手法也是诗文的重要组成部分,例如夸张、对比、比喻等。
3. 作品精读:对于一些重点作品,我们需要进行精读。
认真品味其内涵、把握其结构和语言特点,提高理解和鉴赏能力。
三、古诗文的写作技巧1. 锻炼写作功底:古诗文要求有较强的写作功底。
通过多练习写作,提高自己的词汇量和表达能力是非常重要的。
同时,模仿古代文人的写作风格,能够在写作中更好地运用古代修辞手法。
2. 理解作者意图:古代文人常常通过诗词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感情。
在写作时,我们要尽力理解作者的意图,以便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思考。
3. 修辞手法的运用:古代文人的修辞手法丰富多样,如夸张、拟人、对仗等。
在写作时,我们可以尝试运用一些修辞手法来增加作品的艺术效果。
四、古诗文的鉴赏方法1. 鉴赏诗歌的音律:古代诗歌的音律非常重要。
我们可以通过朗诵、吟诵等方式感受古代诗歌独特的音韵美。
2. 评析作品的意境:古代诗文常常通过意境来表达作者的情感和思考。
古代诗词格律基础知识
古代诗词格律基础知识古代诗词格律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独特的艺术形式,它以其独特的韵律和格律而独树一帜。
了解古代诗词格律的基础知识,对于欣赏和理解古代文学作品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介绍古代诗词格律的基本要素和韵律体系。
一、古代诗词格律的基本要素古代诗词包括了诗和词两种形式,它们都有一些共同的基本要素,主要包括音节、字数、平仄和韵脚等。
1. 音节:古代诗词以音节为基本单位,在古代文学中,一个字通常对应一个音节。
2. 字数:古代诗词中的字数是有限制的,不同的诗体和词体有不同的字数要求。
以诗为例,五言诗要求每句由五个字组成,七言诗每句由七个字组成。
而词的字数则相对较短,通常为四、五、七个字。
3. 平仄:平仄是指音节的音高,古代诗词中的平仄有明显的区别。
平声是指音节的音高保持平稳,仄声则是音高有起伏。
平仄的运用将决定诗词的韵律和节奏,赋予作品不同的氛围和情感。
4. 韵脚:韵脚是指诗词中相对韵的音节。
在古代诗词中,往往会出现押韵的情况,各句中相同韵脚的音节出现在固定的位置上,形成韵律感。
二、古代诗词的韵律体系古代诗词的韵律体系主要由平仄和韵脚构成,通过运用不同的平仄和韵脚,形成了各种不同的韵律形式。
1. 平仄的五种组合方式:古代诗词中的平仄有五种不同的组合方式,分别为平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平平平仄、平平仄平平、平仄平仄平。
通过这些平仄的组合,形成了多种多样的韵律和节奏。
2. 韵脚的不同形式:古代诗词中的韵脚有多种不同的形式,常见的有平声韵、仄声韵、阳韵和阴韵等。
这些韵脚的运用,使得诗词的每个音节都具有明确的音调和节奏。
三、古代诗词格律的流派和发展古代诗词格律的发展演变中,不同的流派形成了各自独特的风格和规律。
以下是一些古代诗词格律的代表性流派:1. 五言绝句:五言绝句是古代诗词中最为经典的形式之一,它以五言为一句的基本形式,并通过平仄和押韵的方式形成完整的诗意。
唐代诗人杜甫和白居易的作品中常见五言绝句的形式。
有关于古诗词的知识介绍
【导语】古诗词是中⽂独有的⼀种⽂体,有特殊的格式及韵律。
诗按⾳律分,可分为古体诗和近体诗两类。
下⾯⽆忧考就给⼤家分享下有关于古诗词的知识,欢迎阅读!【篇⼀】有关于古诗词的知识:古典诗词的概念 第⼀,它是⼀种表达思想感情的⽂体。
我们知道,⼀般意义上认为,⽂学体裁有四种,诗词、散⽂、⼩说、戏剧。
诗词是其中之⼀。
那么,既然是⽂体之⼀,它必然具有⼀般⽂体所具有的特点,就是讲究谋篇布局。
在诗词创作⾥,我们称之为章法。
在谋篇布局⾥,诗词应有的波澜、线索、脉络等等,都和其它⽂体⼀样,是需要处理好的关键。
第⼆,它是有韵的⽂体。
这⼀点,就使诗词⼀下⼦与其它⽂体形式区别了开来。
因此,我以为,没有韵或者压韵不正确的,不能划归诗词这个范畴。
当然,在诗词产⽣的初期⼀些未成型的⽂字、现代的新诗(尤其某些探索中的东西)以及由外国⽂字翻译过来的作品,因为有着根本的⽂化差异,不能同⽇⽽语,不去争辩,也没必要讨论。
基于这⼀点,为了体现诗词的⾳乐美、节凑美,就要讲究格律。
因此,格律,是中国古典诗词的⽣命。
第三,它是最含蓄凝练的。
诗词、散⽂都是直接抒发情感的⽂体。
但诗词是最凝练最含蓄的。
这⼀点,就把散⽂(包括杂⽂类)区别开来。
含蓄与凝练,是要通过语⾔来实现的。
因此,表达的技巧,⽂字的⽣动准确,是我们需要掌握的基本技能之⼀。
因此,作为诗词,就必须讲究章法、技巧和语⾔的优美和谐和统⼀。
⾸先,诗词是语⾔的艺术。
所以诗词的语⾔不仅是优美的,含蓄的,还应该是凝练的,是诗词所独有的美,与⼀般的⽂学语⾔和⼝语有着很⼤的不同。
诗词的含蓄美、凝练美,我们可以这样理解:所谓含蓄,就是不能直说,要绕个弯⼦。
作者的想法和感受,不是⾃⼰说出来的,⽽是通过你所写的内容,让作者感受出来的。
所谓凝练,是指语⾔要有⾼度的概括能⼒。
⼀⾸绝句⼆⼗⼏个字,⼀⾸律诗⼏⼗个字,就是⼀⾸长调的词也不过⼀两百字,要表达作者常年积累的情感,没有⾼度的语⾔概括能⼒,是不能完成的。
诗词小科普
诗词小科普
1. 诗词的含义:诗词是诗歌和词的统称,是源于唐、宋时期的传统文学形式。
诗歌以抒发情感、描绘景象、表达思想为主,而词则是一种配乐的诗歌,更注重音韵和节奏。
2. 诗词的分类:诗词有多种分类方式,常见的有古体诗、近体诗、词、曲等。
古体诗通常指唐代以前的诗歌,形式比较自由;近体诗则是指唐代以后严格按照格律要求创作的诗歌,形式较为规范。
词则分为小令、中调和长调等。
3. 诗词的格律:诗词创作有严格的格律要求,包括平仄、韵脚、对仗等方面。
平仄是指声调的分类,韵脚是指诗句的最后一个字的音韵要求,对仗则是指诗句中相应位置的词语要相对仗。
4. 诗词的意象:诗词中的意象是指通过形象描写来表达诗人的主观感受和思想感情。
意象是诗词的灵魂,通过意象可以深入理解诗人的内心世界和情感表达。
5. 诗词的鉴赏:鉴赏诗词需要一定的文学素养和审美能力,需要对诗人的创作背景、风格特点等方面有所了解。
鉴赏时要关注诗词的语言、意境、情感等方面,深入体会诗人的创作意图和表达方式。
以上是关于诗词的一些小科普,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诗词基础知识简介
诗词基础知识简介
诗词基础知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韵:指汉字的音韵,每个汉字都有自己的音韵,正确的韵是诗词的重要基础之一。
2. 平仄:指汉语的声调,平声为“平”,上声、去声、入声为“仄”。
在诗词中,平仄的运用能够产生音韵的和谐美。
3. 对仗:指诗的一联中相对的两句,其字数、结构和语法都要相似或相同,以形成一种对比和对称的美感。
4. 意象:指诗中所描绘的景物或所表达的情感、思想等,是诗人主观情感的客观表达。
通过对意象的解读,可以深入理解诗人的情感和思想。
5. 意境:指诗中所创造的一种境界或氛围,是诗人的主观情感与客观景物相互交融而形成的。
通过对意境的感受,可以更好地理解诗人的情感和表达。
6. 结构:指诗词的篇章结构,包括开头、结尾、过渡、呼应等。
合理的篇章结构能够使诗词更加紧凑、完整、有吸引力。
7. 语言风格:指诗词的语言特点和表达方式,不同的诗人有不同的语言风格,通过对语言风格的了解,可以更好地欣赏和理解诗词。
8. 传统意象:指诗词中常用的意象和象征意义,如“柳”代表离别,“月”代表相思,“菊”代表高洁等。
9. 诗词修辞:指诗词中常用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借代、夸张等,通过这些修辞手法的运用,可以使诗词更加生动形象、含蓄蕴藉。
10. 格律:指诗词的格式和韵律,不同种类的诗词有不同的格律要求,格律是诗词创作的重要基础之一。
以上是诗词基础知识的一些主要方面,通过了解这些基础知识,可以更好地欣赏和理解诗词作品,提高自己的文学素养和审美能力。
古典诗词基础理论知识单选题100道及答案解析
古典诗词基础理论知识单选题100道及答案解析1. 被称为“诗仙”的诗人是()A. 杜甫B. 李白C. 王维D. 孟浩然答案:B解析:李白的诗作风格豪放飘逸,充满浪漫主义色彩,被后世誉为“诗仙”。
2.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其中婵娟指的是()A. 月亮B. 美女C. 姻缘D. 美好的事物答案:A解析:“婵娟”在诗中代指月亮。
3. 下列不是唐代诗人的是()A. 苏轼B. 白居易C. 刘禹锡D. 李贺答案:A解析:苏轼是北宋时期的文学家。
4.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描写的是()A. 春天B. 夏天C. 秋天D. 冬天答案:D解析:诗句以春花喻冬雪,描绘的是冬天的景象。
5. 以下哪位诗人属于山水田园诗派()A. 岑参B. 孟浩然C. 王昌龄D. 王之涣答案:B解析:孟浩然是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诗人之一。
6.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的作者是()A. 李白B. 孟浩然C. 王维D. 贺知章答案:B解析:这是孟浩然的诗作《春晓》中的句子。
7.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出自杜甫的()A. 《春望》B. 《登高》C. 《蜀相》D. 《登岳阳楼》答案:A解析:此句出自杜甫的《春望》,反映了战乱时期对亲人的思念。
8.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的作者是()A. 王勃B. 杨炯C. 卢照邻D. 骆宾王答案:A解析:这是王勃的名句,表达了深厚的友情。
9. 被称为“小李杜”的是()A. 李白、杜甫B. 李商隐、杜牧C. 李贺、杜牧D. 李商隐、杜荀鹤答案:B解析:李商隐和杜牧在晚唐时期诗名显著,被并称为“小李杜”。
10. 下列哪句诗不是王维所作()A.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B.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C.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D.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答案:C解析:“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是李白的诗句。
11.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这里的“茱萸”是()A. 一种花B. 一种鸟C. 一种植物D. 一种乐器答案:C解析:茱萸是一种植物,古人在重阳节有插茱萸的习俗。
写诗词入门基础知识
写诗词入门基础知识
写诗词入门基础知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语言积累:学习诗词需要具备一定的语言积累,包括文字、词汇、语法等。
可以通过阅读古典诗词、现代诗歌等来积累语言素材。
2. 韵律知识:古典诗词讲究韵律,需要掌握平仄、押韵、对仗等知识。
可以通过学习诗词格律、音韵等来掌握韵律知识。
3. 表达技巧:写诗词需要掌握一定的表达技巧,比如比喻、拟人、象征等。
可以通过阅读诗歌评论、分析经典诗歌等来学习表达技巧。
4. 情感表达:写诗词需要表达真情实感,需要学会挖掘内心情感,并将情感融入到诗歌中。
可以通过观察生活、反思自己等方式来积累情感。
5. 写作实践:最重要的是通过写作实践来提高自己的诗歌写作水平。
可以通过写日记、随笔、诗歌练习等方式进行写作实践。
总之,写诗词需要具备一定的语言基础和韵律知识,同时要掌握一定的表达技巧和情感表达方式,并通过写作实践不断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
古诗词基础知识
古诗词基础知识
1. 古诗词里的韵律就像音乐的节奏一样重要呢!比如说“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读起来是不是很顺口呀?这就是韵律的魅力呀!
2. 你知道古诗词的意象是什么吗?哎呀,就像“枯藤老树昏鸦”里的枯藤、老树、昏鸦,它们组合起来就营造出一种特别的氛围呢!
3. 古诗词的对仗可有意思啦!像“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黄鹂对白鹭,翠柳对青天,多工整呀!
4. 诗词的意境那简直绝了!比如“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哇,那画面感一下子就出来了,仿佛真的置身于大漠之中呢!
5. 古诗词中的情感表达那叫一个丰富呀!“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这思乡之情是不是一下子就感受到啦?
6. 你想想看,古诗词的修辞手法多巧妙呀!“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这夸张手法多让人惊叹!
7. 古诗词的语言多精炼呀!几个字就能表达好多意思,像“春风又绿江南岸”,一个“绿”字多妙啊!
8. 不同诗人的风格差别可大啦!李白的豪放和杜甫的沉郁,不就像白天和黑夜一样明显吗?
9. 古诗词的传承多重要呀!我们可不能让这么美的文化丢了呀,对吧?
10. 读古诗词就像打开一扇通往古代的门,能看到好多不一样的风景呢!“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多惬意的生活呀!
我觉得古诗词基础知识真的很值得大家去了解和学习,它是我们中华文化的瑰宝呀!。
诗词基础知识
诗词基础知识一.四声:古音:平、上、去、入。
(入声,读音短促,一发即收。
促音)现代:阴平、阳平、上声、去声。
(平分阴阳、入派三声)二.平仄:古代:平—平,仄—上、去、入现代:平—阴平、阳平,仄—上声、去声(写诗时固定一个标准)三、格式:1.平起平收(因首字平仄不限,以第二字平仄为准。
):平平仄仄仄平平朝辞白帝彩云间,仄仄平平仄仄平千里江陵一日还。
仄仄平平平仄仄两岸猿声啼不住,平平仄仄仄平平轻舟已过万重山。
(李白《早发白帝城》)2.平起仄收:平平仄仄平平仄公卿有党排宗泽,仄仄平平仄仄平帷幄无人用岳飞。
仄仄平平平仄仄遗老不应知此恨,平平仄仄仄平平亦逢汗节解沾衣。
(陆游《夜读范至能》)3.仄起平收:仄仄平平仄仄平旧苑荒台杨柳新,平平仄仄仄平平菱歌清唱不胜春。
平平仄仄平平仄只今惟有西江月,仄仄平平仄仄平曾照吴王宫里人。
(李白《苏台揽古》)4.仄起仄收:仄仄平平平仄仄两个黄鹂鸣翠柳,平平仄仄仄平平一行白鹭上青天。
平平仄仄平平仄窗含西岭千秋雪,仄仄平平仄仄平门泊东吴万里船。
(杜甫《绝句四首(其三)》)5.折腰体:平平仄仄仄平平渭城朝雨浥轻尘,仄仄平平仄仄平客舍青青柳色新。
平平仄仄平平仄劝君更尽一杯酒,仄仄平平仄仄平西出阳关无故人。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对与粘:对,指同一联内对句与出句平仄相反相对,即仄对平,平对仄。
粘,指后联出句与前联对句相同相粘,即平粘平,仄粘仄。
对、粘的标志主要看二、四、六字,特别是二、四字。
)6.仄声韵仄仄平平平仄仄待到秋来九月八,平平仄仄平平仄我花开后百花杀。
平平仄仄仄平平冲天香阵透长安,平平仄仄平平仄满城尽带黄金甲。
(黄巢《菊赋》)四.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第一、第三、第五字的平仄可以不拘,第二、第四、第六字的平仄必须分明。
第七字,或为出句之尾,或为对句之末,自然是要求分明的。
不是无原则不论。
三平脚、三仄脚、孤平要以免。
五.孤平与拗救仄仄平平平仄平①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仄平平仄平②仄仄仄平仄仄平③①②不为病,③除韵脚外,只有一个平声字了,两仄夹一平,就是犯孤平。
诗词基础知识教学
诗词基础知识教学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诗词的基本概念:诗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瑰宝,是文学艺术的一种表现形式。
它以韵文的形式,通过凝练的语言,表达出丰富的情感和深刻的意境。
2. 诗词的起源和发展:诗词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先秦时期,经过唐宋元明清等各个历史时期的发展,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和表现手法。
3. 诗词的种类:诗词分为古体诗、近体诗、词、曲等多种形式。
古体诗主要包括《诗经》、《楚辞》等;近体诗主要包括五言、七言绝句和律诗;词起源于唐代,兴盛于宋代,有长短句之分;曲起源于唐代,兴盛于元代,有杂剧、散曲等种类。
4. 诗词的格律:诗词的格律主要包括平仄、对仗、押韵等方面。
平仄是指诗句中平声和仄声的搭配;对仗是指诗句中对偶的修辞手法;押韵是指诗句末尾的字要与韵脚相一致。
5. 诗词的创作技巧:诗词的创作技巧主要包括选材、立意、构思、形象、语言等方面。
选材要贴近生活、富有情感;立
意要明确、深刻;构思要有条理、严谨;形象要生动、鲜明;语言要凝练、优美。
6. 诗词的鉴赏方法:诗词的鉴赏方法主要包括了解作者背景、理解诗词内容、分析艺术手法、体会情感意境等方面。
通过这些方法,可以更好地品味诗词的韵味和艺术价值。
7. 诗词的教育意义:学习诗词可以传承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审美素养,培养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提升人文精神。
古代诗词鉴赏基础知识速成
古代诗词鉴赏基础知识速成古代诗词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之一,具有深厚的历史底蕴和独特的艺术风格。
研究古代诗词鉴赏的基础知识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这些优美的作品。
以下是一些古代诗词鉴赏的基础知识,以帮助您快速入门。
1. 了解古代诗词的分类古代诗词可以根据体裁进行分类,主要有诗和词两种形式。
诗主要以五言或七言为基础,而词则以七言或乐府诗的五言形式为主。
诗是相对独立的短篇作品,常常表达对自然景物、人生哲理等的感悟。
而词则是以表达情感和描绘美景为主要目的,常常用于歌曲、曲调演唱。
2. 掌握古代诗词的结构特点古代诗词的鉴赏需要注意其独特的结构特点。
一般而言,诗词的结构包括句、章、韵、律等要素,每个要素都有其特定的要求和规范。
在句的层面上,诗词通常由多个句子组成,每个句子的字数和平仄规则需要严格遵守。
在章的层面上,诗词常常包括自愧、自述、议论等不同章节。
韵和律是诗词的重要特征,韵指句子末尾的音韵组合,律指句子中的平仄押韵等。
3. 深入理解古代诗词的意境和主题古代诗词常常通过意象和修辞手法来表达独特的意境和主题。
理解诗词中所蕴含的深层意义是鉴赏的重要一环。
诗词的意境指通过诗词的音韵、形象等来表现出的意境、情感和美感。
主题则是诗词的核心思想或情感表达。
通过对诗词中使用的修辞手法、意象和主题的分析,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欣赏古代诗词的内涵与魅力。
4. 鉴赏古代诗词的艺术技巧在鉴赏古代诗词时,还可以借助一些艺术技巧来提升鉴赏的质量。
首先,要注意理解诗词的上下文语境,把握作者的写作目的和情感倾向。
其次,可以结合诗词所描绘的具体情境和背景,从中寻找和体验其中的美感和意境。
此外,还可以参考一些古代诗词评论和研究的文献,通过研究他人的鉴赏思路和观点,进一步提升自己的古代诗词鉴赏能力。
结论以上是古代诗词鉴赏的基础知识速成。
通过了解古代诗词的分类、结构特点,深入理解其意境和主题,以及运用相关艺术技巧,您将能够更好地鉴赏和欣赏古代诗词的魅力。
诗词比赛知识点
诗词比赛知识点诗词比赛是一项旨在挖掘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活动,要参与其中,需要一定的诗词知识储备。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诗词比赛知识点,帮助参赛者更好地备战。
一、诗词基础知识1. 五言绝句:五言绝句是指每句五个字,共四句,格式为AABB。
2. 七言绝句:七言绝句是指每句七个字,共四句,格式为AABB。
3. 五言律诗:五言律诗是指每句五个字,共八句,格式为AABBCCDD。
4. 七言律诗:七言律诗是指每句七个字,共八句,格式为AABBCCDD。
5. 唐诗宋词元曲等文学体裁:了解一些中国古代文学的不同体裁,如唐诗、宋词、元曲等,区分它们的特点和写作格式。
6. 修辞手法:诗词中常用的修辞手法有比喻、拟人、夸张、排比等,了解其含义和应用场景。
二、古代文人及其作品1. 诗人杜甫:了解杜甫的代表作品、创作背景以及他所表达的思想和情感。
例如《登高》、《月夜忆舍弟》等。
2. 诗人李白:了解李白的代表作品、创作背景以及他个人的传奇人生。
例如《静夜思》、《望庐山瀑布》等。
3. 词人辛弃疾:了解辛弃疾的代表作品、他所处的历史时期以及背后的社会背景。
例如《青玉案·元夕》、《破幽梦·春梦》等。
4. 元曲《西华山》:了解元曲《西华山》的剧情梗概、人物关系、以及脍炙人口的唱段。
了解元曲在中国戏曲发展史上的地位。
三、典故与常见成语1. 《红楼梦》典故:了解《红楼梦》中的一些经典典故,如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等人物的形象和故事。
2. 成语:熟悉一些常见的成语,理解其典故由来、用法及寓意。
例如“刻舟求剑”、“画龙点睛”等。
四、名句背诵1. 名句背诵:背诵一些脍炙人口的名句,如《静夜思》的“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等。
学习欣赏其中的意境和表达方式。
2. 选取喜欢的名句:挑选一些个人喜爱的名句,解读其中的意义和情感。
五、实践与创作1. 练习写作:多写诗词,掌握不同体裁的写作技巧,提高作诗作文的表达能力。
2. 分析名篇:阅读和分析优秀的古代诗词作品,学习其中的结构、修辞和意象的运用。
高中语文古诗词基础知识梳理
高中语文古诗词基础知识梳理一、诗词体裁(一)诗:包括古体诗和近体诗。
1.古体诗:相对于近体诗的一种体裁。
包括诗经、楚辞、乐府诗、唐代以前的文人诗,以及唐以后仿照它们的体式写的诗。
每首句数不限,押韵、对仗、平仄都比较自由。
按每句的字数分为四言、五言、七言、杂言等四种。
如:《观沧海》(曹操)、《孔雀东南飞》(汉乐府民歌)、《琵琶行》(白居易)、《梦游天姥吟留别》(李白)。
2.近体诗:唐代形成的相对于古体诗的一种诗体。
每首诗的句数、字数、押韵、对仗、平仄均有严格规定。
按每句字数分五言、七言两种;按每首句数分有律诗、绝句、排律三种。
①律诗:每首八句,分首联、颔联、颈联、尾联等四联;逢偶数句句末的字押韵,首句有时入韵,一般押平声韵;中间两联必须对仗;每句中平仄相间,每联两句平仄相对,上联对句和下联出句平仄相同。
律诗分七律、五律两种。
如:《登楼》(杜甫)、《终南山》(王维)。
②绝句:绝句每首四句,分上、下两联,押韵、平仄与律诗要求相同,对仗比较自由。
绝句分七绝、五绝两种。
如:《过华清官》(杜牧);《鸟鸣涧》(王维)。
③排律:每首为不少于十句的偶数句,押韵、平仄与律诗要求相同,除首尾两联外,中间各联均须对仗。
(二)词:隋唐时兴起的一种合乐可歌、句式长短不齐的诗体,又称曲子词、长短句、诗余等。
每首词的曲调名,叫词牌。
词按每首字数的多少分为小令(58字以内)、中调(59~90字)和长调(91字以上)三种;按每首片数(阕数)的多少分为单调、双调、三叠、四叠等。
如:《如梦令》(小令、单调)、《念奴娇》(长调、双调)。
“慢词”是一种依舒缓的曲调填的词。
如:《雨霖铃》、《扬州慢》。
(三)曲:金元两代兴起,由词蜕化出来的一种歌曲,体式和词相近,较为自由,可以在字数定格之外加衬字,较多地使用口语。
每支曲子从属于一定的宫调;每支曲子的曲调名,叫曲牌。
如:《中吕·山坡羊》,“中吕”是宫调,“山坡羊”是曲牌。
散曲分小令和套数两种。
古典诗词鉴赏基本知识
古典诗词鉴赏基本知识古典诗词鉴赏基本知识古典诗歌鉴赏基本知识(一)常用的表述方式:这首诗写了(意象或者事情),通过什么方法(某种表达方式、修辞方式、表现方法),写出了(意象或者事情)的什么特征,对于表现(突出)什么思想(感情)起到了什么作用。
(二)常见的意象和意境(1)意象指的是诗歌中寄予着作者情感的物象。
意象可以是人物形象,包括客观形象(诗歌中描写的人物,如《声声慢》中的“我”),也包含了物象(如“一行白鹭上青天”中的“白鹭”(2)意境是指有许多寄托作者思想情志的意象,有机地组合在一起所形成的诗歌的整体情境。
常见的诗歌的意境有:孤独凄凉、淡泊闲适、清新自然、优雅飘逸、沉郁顿挫、幽深僻远、安谧美好、华丽壮美、雄浑刚健……(三)常用的表达技巧(四)常见的情感、主旨(1)在古典诗歌中常常表达这样的情感:忧愁、惆怅、孤独、寂寞、伤感、烦闷、闲适、欢乐、仰慕、激愤、坚持节操等等。
(2)评价主旨类常用术语①言近旨远:语言浅近易懂,主旨深远。
②言简意丰:语言简洁,内容丰富。
③意在言外言外之意言在此而意在彼弦外音,味外味言有尽而意无穷:④含蓄蕴藉委婉:不著一字,尽得风流:语意含而不露,或表达得不明显,耐人寻味。
⑤此外还有“深化意境深化主旨意境深远意境优美意味深长耐人寻味”等等词语(五)常见的语言风格能用来答题的词一般有:清新淡雅平淡自然明快浅显辞藻华丽委婉含蓄简洁洗练沉郁顿挫浑厚雄壮多用口语明白如话、朴实无华、华美绚丽、明白晓畅、笔调婉约……(六)古典诗歌鉴赏分类大致把古典诗歌分为边塞诗、送别诗、思乡怀人诗、怀古诗、山水田园诗、咏物诗和即景感怀诗等七大类。
一、边塞诗从先秦就有了以边塞、战争为题材的诗,发展到唐代,由于战争频仍,统治者重武轻文,士人邀功边庭以博取功名比由科举进身容易得多,加之盛唐那种积极用世、昂扬奋进的时代气氛,于是奇情壮丽的边塞诗便大大发展起来了,形成一个新的诗歌流派,其代表人物是高适、岑参、王昌龄。
古诗词的基本知识
古诗词的基本知识1、对联的起源?对联到底起源于何时,尚无确切考证。
一般有两种看法,一种认为对联起源于桃符,另一种认为对联起源于五代后蜀主孟昶。
2、什么是对联?对联又叫做动人两行字,是文学的一种表达形式,是文字的艺术,对联虽然多是短句,但却有着深刻的内涵,以最少的文字表达最多的东西。
对联不仅上下句要对仗,而且还要关联。
3、什么是汉字平仄?按照普通话来说,汉字发音是阴平或者阳平的为平,发音为上声或者去声为仄。
也就是普通话的一二声为平声,三四声为仄声。
4、对联为什么读起来朗朗上口?因为汉字的平仄和谐交替产生乐感效果。
5、平水韵中汉字是如何区分平仄?①平水韵中读音为平的汉字分为上平、下平,这与我们普通话中的一声、二声差不多,但也有区别②平水韵中读音为仄的汉字分为上声、去声、入声。
上声、去声与我们普通话中三声、四声差不多,但也有区别③平水韵中多出一个“入声”,入声是平水韵字的一个声部的集合。
也就是说平水韵里有五个声部。
而平水韵中“入声”部的汉字现在已经被归入到今音的一声二声三声四声里了。
6、对联的平仄规律主要由几部分组成?三部分。
诗律马蹄律意节律7、诗律的正格是什么?1:七言: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2:五言:“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8、马蹄律正格马蹄律是把句子中每两字分为一个音节,叫做“二字而节”,每一节同是平声或同是仄声;相邻两节平仄交替,上下两句则是逐节平仄相反,叫马蹄律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9、关于马蹄律变格没有严格遵循“平仄两两交替”规则即可视为马蹄韵的变格。
句中平仄和句脚平仄都存在变格。
句中平仄和句脚平仄变格都遵循:“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规则。
10、意节律意节律是对诗律和马蹄韵的补充,主张联句内应遵循词组或节奏点平仄交替的规则。
11、怎样对待和使用三种平仄理论?应该以马蹄韵和诗律为基础,意节律为补充,具体而言诗律可以安排好由一个和两个分句组成的联句的格律问题;马蹄韵解决了多个分句的联句的韵脚安排问题;意节律则解决了含领字、衬字或多音节专用名词的句内平仄安排问题12、什么是失替?不管是5个字、7个字的句子,或者更多的字的句子,在第二、四、六位置上的字的平仄都是交替出现的。
诗词入门基础知识
诗词入门基础知识
诗词是中国文化中非常重要的文学形式,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传统。
以下是诗词入门的基础知识:
1. 什么是诗词?
* 诗词是一种文学表达方式,通过有规律的韵律和形式来表达思想、情感和意境。
它通常用精炼的语言,力求简练、明快,以表现作者的情感和抒发特定的主题。
2. 诗词的起源:
* 中国诗歌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古代,最早的诗歌作品出现在先秦时期,如《诗经》。
古代中国的各个朝代都有著名的诗人和诗作,如李白、杜牧、李清照等。
3. 诗词的形式:
* 诗词有不同的形式,包括律诗、绝句、词、曲等。
不同的形式具有不同的韵律和结构规则。
4. 词牌:
* 词牌是词的一种传统形式,是规定好的韵律和曲调的模板,词的创作需要遵循特定的词牌。
5. 韵律:
* 诗词通常使用韵脚,即末尾的音韵相同或相近的字词,以营造音乐感和节奏感。
不同的诗体和词牌有不同的韵律要求。
6. 主题与意境:
* 诗词可以表达各种主题,包括爱情、自然、人生哲理、历史事件等。
通过诗词,作者可以传达深刻的思考和情感,创造出丰富的意境。
7. 常见的诗人和作品:
* 学习一些著名的诗人和他们的代表作是入门诗词的好方法。
例如,李白的《将进酒》,杜牧的《秋夕》等。
8. 学习诗词的方法:
* 阅读和欣赏经典的诗词作品,尝试理解作者的意图和情感。
逐渐学习韵律和结构规则,也可以尝试创作自己的诗词作品。
诗词是中国文化的瑰宝,它不仅具有文学价值,还反映了中国的历史、哲学和情感。
学习诗词可以帮助人更深入地理解中国文化和语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代诗词只要分古体诗和近体诗。
古体诗只要是指唐以前的诗歌,这类不太讲究韵律(也就是押韵),而近体诗则是指唐以后讲究韵律的诗歌。
一、古体诗类型古体诗主要有一下几类:(一)四言体(一字称一言)。
这是已知的最早形式的是个形式。
如《诗经》里《关雎》: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
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悠哉游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
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
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二)五言古体。
五言是从四言体发展起来的。
最早在《诗经》里已有少数五言句子。
如召南《行露》:厌浥行露,岂不夙夜?谓行多露。
谁谓雀无角?何以穿我屋?谁谓女无家?何以速我狱?虽速我狱,室家不足!谁谓鼠无牙?何以穿我墉?谁谓女无家?何以速我讼?虽速我讼,亦不女从!晋南北朝时期,五言诗有了长足的发展,出现了许多有名的作家,如氏父子,潜等。
在齐、梁期间出现的“体”,更注意到了声律和对仗。
(三)七言古体。
最早在汉武帝市有所谓的七言联句“柏梁体”,但是也有人认为这是后人的伪造。
早期最完整的七言诗体是丕的《燕歌行》: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
群燕辞归雁南翔,念君客游多思肠。
慊慊思归恋故乡,君何淹留寄他方?贱妾茕茕守空房,忧来思君不敢忘,不觉泪下沾衣裳。
援琴鸣弦发清商,短歌微吟不能长。
明月皎皎照我床,星汉西流夜未央。
牵牛织女遥相望,尔独何辜限河梁?丕之后有鲍照的《行路难》,萧衔的《河中之水》等。
这些都属于乐府民歌形式的作品。
(四)杂体诗,又叫长短句。
所谓杂言就是一首诗的句子长短不齐,从一言到十一、二言,作者可随意交错使用。
这些也是从民歌发展而来的。
最早诗经里已有少量杂言句式。
如《东门行》:出东门,不顾归;来入门,怅欲悲;盎中无斗米储,还视架上无悬衣。
拔剑东门去,舍中儿母牵衣啼: “他家但愿富贵,贱妾与君共哺〔bǔ补〕糜。
上用仓浪天故,下当用此黄口儿,今非!” “咄!行,吾去为迟!白发时下难久居。
”古体诗主要有以上几种。
近体诗出现后,古体诗也未消亡,在唐代如杜甫的“三吏三别”、《兵车行》、《丽人行》等,白的《关山月》、《长干行》等都是古体诗的形式。
白居易发起的新乐府运动也是利用古体诗来写的。
古体诗与近体诗的主要区别是:古体诗没有固定的句数的限制,没有固定的句式,没有固定的平仄和韵律。
一句话:就是没有固定的格律。
近体诗与此相反,有十分严密的格律。
二、近体诗的基本规则近体诗分五言律诗、七言律诗、五、七言排律和五言绝句、七言绝句。
这几种形式都有一定的规则,也就是通常所说的格律。
近体诗的主要形式是律诗。
五、七言排律是五、七言律诗的延长,五、七言绝句是五、七言律诗的一半,实际这些也就是从律诗演变出来的几种形式。
他们的格律都是以律诗为准则的。
讲近体诗的基本规则,主要是讲律诗的基本规则。
如果对律诗的格律有了一个基本的了解,对排律、绝句的格律略加说明也就清楚了。
为了便于了解近体诗的基本规则,先举出五、七言律诗的平仄谱各一种呵例诗各一首,做为说明下列问题的参考。
五言律诗平仄谱仄起式(首联不押韵)起联:仄仄(起)平平仄国破山河在,仄仄平平仄平平(对)仄仄平(韵)城春草木深。
平平仄仄平颔联:平平(粘)平仄仄感时花溅泪,仄平平仄仄仄仄(对)仄平平(韵)恨别鸟惊心。
仄仄仄平平颈联:仄仄(粘)平平仄烽火连三月,平仄平平仄平平(对)仄仄平(韵)家书抵万金。
平平仄仄平尾联:平平(粘)平仄仄白头搔更短,(白,入声)仄平平仄仄仄仄(对)仄平平(韵)浑欲不胜簪。
平仄仄平平七言律诗平仄谱平起式(首联押韵)起联:平平(起)仄仄仄平平(韵)孤山寺北贾亭西,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对)平平仄仄平(韵)水面初平云脚低。
仄仄平平仄仄平颔联:仄仄(粘)平平平仄仄几处早莺争暖树,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对)仄仄仄平平(韵)谁家新燕啄春泥。
平平仄仄仄平平颈联:平平(粘)仄仄平平仄乱花渐欲迷人眼,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对)平平仄仄平(韵)浅草才能没马蹄。
仄仄平平仄仄平尾联:仄仄(粘)平平平仄仄最爱湖东行不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对)仄仄仄平平(韵)绿阴里白沙堤。
平平仄仄仄平平平仄谱划的字位,是表示应用平或仄声字,但为了给作者有发挥余地,可以平仄活用.(一)五、七言律诗都是一首八句,两句为一联。
一、二两句叫起联或叫首联,三、四两句叫颔联或叫次联,五、六两句叫颈联或叫三联,七、八两句叫尾联或叫结联。
每联上句叫出句,下联叫对句。
以第一句第二字为标准,用平声的,叫平起式;用仄声的,叫仄起式。
(二)近体诗的每首每句都有固定的平仄式。
所谓平仄是指字的声调说的。
我国汉字读音,很早以来,一个字就有平上去入四种不同的声调。
但有意识地把它用到诗歌上来,是南北朝时的约。
他根据每个字的读音的轻重、高低、长短,著有《四声谱》一书。
这本书早已遗失,具体容不清楚。
近体诗是根据《四声谱》分调的原则,把平声成为平,把上、去、入统称为仄,每句按一定的平仄式,用来调济吟咏的节奏,构成抑扬顿挫、悦耳动听的音乐感。
除每句规定了一定的平仄式之外,句与句之间也做了相应调配。
我们讲近体诗的格律,主要是讲平仄。
平仄是近体诗的主要特点。
在平仄格式中,只要有以下几项规则:(1)律诗有“对”、“粘”的规定。
“对”是对立的意思,也就是相反的意思。
“粘”是粘联相同的意思。
如上列律诗平仄铺所表明的那样,第一句为起句,以这句的二、四字为标准,如第一句的二、四句是仄平,第二句的二、四字必须是与其相对立的平仄,第三句的二、四字又必须是与第二句的同位的平仄粘联相同。
以下几句都是一对一粘,直到最后一句。
如果违反这个规定,叫“失对”或“失粘”。
这是律诗的禁忌之一。
从初唐到中唐是近体诗的发展时期,有些作者也偶有失对、失粘的诗。
如杜甫的《寄赠王十将军承俊》:将军胆气雄,臂悬两角弓。
平平仄仄平仄平仄仄平缠结青骢马,出入锦城中。
平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时危未授钺,势屈难为功。
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平宾客满堂上,何人高义同。
平仄仄平仄平平平仄平这是一首平起式首句押韵的五言律诗。
起句“将军胆气雄”,是平平仄仄平,下句应用仄仄仄平平,才合“对”的规定,但“臂悬两角弓”的二、四字平仄与上句雷同,这就造成了“失对”。
起联一“失对”,下几联的粘、对也就乱了。
在唐诗中也有偶尔“失粘”的情况,如韦应物的《自巩洛舟行入黄河即事寄府县僚友》:夹水苍山路向东,东南山豁大河通。
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寒树依微远天外,夕阳明灭乱流中。
(夕,入声)平仄平平仄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孤村几岁临伊岸,一雁初晴下朔风。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为报洛桥游宦侣,扁舟不系与心同。
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这是一首仄起式首句押韵的七言律诗。
按照“粘”的规定,第三句应是平平仄仄平平仄,才能和第二句的二、四字粘联相同,可是“树”、“微”是仄平,与上句的“南”、“豁”恰恰相反,这就成了“失粘”,下几句的平仄也就打乱了原来仄起的格式。
“失粘”、“失对”涉及到句与句之间的平仄调配问题。
用近体诗的形式写诗,应该避免“失粘”、“失对”。
(2)不能“犯孤平”。
所谓犯孤平是指一句诗除句尾押韵的平声字外,全局只剩下一个平声字,叫“犯孤平”。
可能犯孤平的句式,五、七言诗各有一句:五言诗是:平平仄仄平。
第二个字关系到粘、对的规定,不能变动。
第一个平声字改用仄声字,就犯了孤平。
七言诗是:仄仄平平仄仄平。
和五言诗一样,如果把第三个字改用仄声字,也就犯了故平。
犯孤平是近体诗的大忌之一。
在前边举的五言律诗平仄谱中,凡是平平仄仄平句式的第三字不划,其原因也就在这里。
如果犯了孤平,就得在本句的的适当位置,把应用仄声字改用一个平声字加以补救。
至于句尾是仄声的,即使全句只剩下一个平声字也不算孤平。
如果五言诗的平平平仄仄,七言诗的仄仄平平平仄仄,就不受孤平的限制。
因为犯孤平是近体诗的大忌,所以在唐诗中是很少有这样的例子的。
有也要在本句补救过来。
如杜荀鹤的《春宫怨》:早被婵娟误,欲归临镜慵。
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承恩不在貌,教妾若为容。
平平仄仄仄平仄仄平平风暖鸟声碎,日高花影重。
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平年年越溪女,相忆采芙蓉。
平平仄平仄平仄仄平平这是一首按前列五言律诗谱式写的五言律诗。
按式的第二句“欲归临镜慵”,本应是平平仄仄平,可是“欲”是仄声,如果在本句不加以补救就犯了孤平。
所以作者在第三字应用仄声字处,改用了一个平声“临”字,这样,这句的平仄式就为仄平平仄平,就救了孤平。
第六句“日高花影重”和上句一样,“日”字处本应用平,用了仄声,不得不在第三字处改用了一个平声“花”字。
这两句是比较典型的孤平自救句。
(3)要避免三平调。
这是指句尾有三个平声字,一定要避免。
五、七言律诗也各有一句:五言诗是:仄仄仄平平七言诗是:平平仄仄仄平平五言诗的第三个字,七言诗的第五个字都不能改用平声字,改了就成了三平调。
三平调是古体诗常用的形式。
连用三平调就不免音节单调,缺乏抑扬的节奏感。
在前面的五、七言律诗平仄谱中,凡是平平脚的,上边的仄声出不划,就是为了避免三平调。
唐初还没有完全去掉古体诗的遗风,偶而还出现三平调的诗,后来就比较严了。
如祖咏的《终南望馀雪》: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
平平平仄仄仄仄平平平林表明霁色,城中增暮寒。
平仄平仄仄平平平仄平这是截取五言律诗平起式首句不押韵前四句的五言绝句。
按规定的格式,前两句应是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可是“浮云端”都是平声字,这就犯了三平调。
下边两句是对偶句,还比较工整,但是拗句。
按式的第三句应是仄仄平平仄,可是“霁”是仄声,这就违反了定式,从近体诗的格律来说,这是不完美的。
(4)平仄字的活用。
如前面的五、七言律诗平仄谱所表示的那样,有的字位平仄可以活用,有的字位就不能活用。
过去人们长说近体诗的平仄,一、三、五可不论,二、四、六要分明。
二、四、六要分明是对的,一、三、五可不论就不完全对,如果犯孤平的句式,避免三平调的句式,一、三、五还是要论的。
近体诗的平仄活用也是有一定的规则的。
(5)拗句和拗救。
拗就是违反的意思。
近体诗凡是违反平仄式的句子,就叫拗句。
如前边所谈到的失粘、失对、犯孤平、三平调和七言诗的第六字,凡是违反定式的,都是拗句。
拗了就要想办法补救,简称“拗救”。
根据拗句的句式,拗救的方法大体有两种:1.本句自救。
这主要用在犯孤平的句子上。
如前面谈到的杜荀鹤的《春宫怨》就是本句自救。
方法是在本句应仄声的字位改用一个平声字。
2.对句自救。
这种拗救的方法,多用在以下拗句上:(甲)五七言律诗出句拗,在对句的适当位置救。
如白居易的《草》: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仄仄平仄仄平平平仄平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又送王去,萋萋满别情。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野火烧不尽”句,按式应是仄仄平平仄,但“不”是仄声,就成了一字失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