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教育哲学中的审美哲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音乐教育哲学中的审美哲学
音乐教育哲学来源于音乐哲学,哲学是人们在经过持续的反复论证与
实践检验的基础上形成的一种能被人们所能够接受的理论认知,在二
十世纪五十年代,美国的音乐教育家雷默依据当时的音乐教育情况,
提出了“审美哲学”这个理论。几十年后,他的学生埃利奥特完全驳
斥了雷默的观点,提出了“实践论”的哲学观。自此,这两种哲学观
思想开始飞速传入我国。但是当代中国人口、文化情况复杂,这两种
哲学观是否完全适用于我国呢?作者才学疏浅,根据自己理解提出一
些自己的理解。
审美哲学注重“即使音乐有很多重要的非音乐性或者非艺术的功能,
但是对所有人类来说,它的音乐的或艺术的本质才是它独特而珍贵的
秉赋。音乐教育的作用,首先就是要开发每一个人对音乐的艺术力量
与生俱有的反应水平。”实践哲学否认了以音乐或艺术本体为核心,
而是“强调行动,看重过程,主张学生通过亲自的表演参与音乐学习,改变被动欣赏为主的音乐学习方式,认为音乐的学习在于践行,在于做。”在了解了这两种哲学的中心思想之后,作者认为哲学观点的产
生基于与之相对应的社会文化背景。现代中国的音乐教育发展理应博
采众长,吸收他人的优秀成果,采用多元化方式实践,最终得以找到
适合自己的哲学思维方法。
二、音乐欣赏与音乐聆听对学习音乐的重要性
任何一个音乐学习者,能够说都是从欣赏乐曲开始,对音乐引发了学
习兴趣之后,才可能会继续专门从事音乐研究,或者实行业余的音乐
学习,当然也会产生一大批音乐爱好者。因为受音乐教育的水准不同,他们更多的可能是以聆听为主。音乐艺术不同于绘画与建筑,在听到
一首好的乐曲时,我们能够体会出作曲家内心当中极其丰富的情感,
并能够与其产生强烈共鸣,甚至能够穿越时空,与作曲家直接交流,
并且不同的人在听一首乐曲时会有不同的感受。了解过西方音乐历史
的人都知道,维也纳古典乐派代表人物海顿创作了上百部作品,其风
格还影响了后世莫扎特、贝多芬的创作,他的音乐具有朴素的田园风,在欣赏他的双钢琴协奏曲时,我们就会不自觉的在欣赏时会与作曲家
写作这首作品时的背景相联系,而练习过这部作品的人在欣赏时,可
能更多的考虑到其中的触键、弹奏时的音色、及其曲式,和声等,从
来没有接触过这种风格的人在欣赏这部作品时,可能只关心好听不好
听而不考虑其他因素。而一旦他觉得作品能够与自己产生共鸣并且想
要了解与这首作品相联系的各种因素,如作曲家背景,当时国家的社
会历史条件等等,他的感受肯定与之前大有不同,也许会对作品产生
出更加理性的理解,当然在这里并不是说如果不了解除音乐本体之外
其他因素时欣赏音乐是不理性的,而是在你了解到关于此部作品的其
他因素时有助于你更深层次的理解作品的含义。而且,对一部作品的
认知不可能只停留在一种层面上,是随着个人的生活经历、社会环境
等因素逐渐改变而改变的,在作者没有接触过世界民族音乐以前,以
为只有本国或者欧洲的音乐才是最好的,随着知识层面的慢慢扩大,
欣赏的范围也越来大,了解到世界上几千种民族的音乐每一种都是自
己民族独特的文化,但是在有限的范围内不可能把每种音乐都搞得非
常透彻,从另一个角度来说,有些只需要欣赏就够了。音乐聆听能够
让爱好音乐的绝大多数人能够感受到乐音的和谐与美妙。比如一个两
到三岁的幼儿,因为身心理智各方面的不成熟,在他们的世界里只要
听到一首好听的童谣就能够使他们身心愉快,在听《让我们荡起双桨》时,他们的身体会随着节奏手舞足蹈,但因为身体水平还未到达到实
践的标准,所以并不能去深度了解作品;还有一些身心或身体上患有
疾病的特殊人群,他们可能就是通过音乐聆听的方式实行治疗或者排
遣情绪,没有办法对音乐实行更深层次的理解与理解,在他们眼中,
聆听音乐就是一种使身心获得美好体验的方式,于是音乐治疗这门学
科也随着社会的发展而逐渐兴起。这些都是属于音乐教育的范畴之内,但完全是以审美作为主要方式。
三、“音乐实践”对音乐学习的重要性
埃利奥特在其实践哲学中指出:“音乐,从全世界的角度看,则是为
不同听众制作的多种多样的音乐、形形色色的人类实践。”“音乐是
一个多样化的人类实践,在世界各地,有很多(非常多!)音乐实践
或音乐类型,每一种实践都取决于该实践的专业工作者,即(业余的
或专业的)音乐创作者的共同理解和努力。”不久前由中国西部交响
乐团在乌鲁木齐上演的《贝多芬第九交响曲》,指挥这部作品的人正
是一位音乐实践者,他把已逝去的著名音乐家最经典的作品用实践来
带给听众,台上的演奏员们也是一个又一个的音乐制作者与实践者,
他们与指挥配合,把原本仅仅固化的音符用演奏的方式带给听众让听
众欣赏,犹如上一部分所说,他们同样也是本部作品的二度创作者。
我国著名的音乐教育家箫友梅在最初建立上海国立音专时,就已经把
国外各种各样的实践课程引入了我国的音乐课堂,如:和声、复调、
曲式等,而那个时期诞生出的一大批优秀的作曲家,如贺绿汀、黄自、箫友梅、曾志忞等,他们将中国优秀的音乐文化与西方优秀的音乐文
化相结合,实践创作出了一大批优秀的音乐作品,如箫友梅的声乐作
品《教我如何不想他》、黄自的合唱作品《旗正飘飘》、贺绿汀的钢
琴作品《牧童短笛》等等。但是从另一个角度来说,这些音乐实践都
需要音乐聆听与音乐欣赏相互配合,这样才能从另一角度体会出作品
的美感。
四、音乐学习要“欣赏”与“实践”相结合
中国是一个多民族汇集的地区,各个民族文化博大精深。作者现在所
处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是一个多元音乐文化相融合的地区,在这里有
十几种少数民族,每个民族都有着不同的音乐文化,也有很多我们平
时接触不到的乐器和音乐种类,乐器有手鼓、弹拨尔、独它尔、艾捷克、热瓦普、马头琴等等;音乐种类有维吾尔族十二木卡姆、赛乃姆;哈萨克族阿依特斯等等,这些歌舞艺术又有着极大的艺术价值,其共
同特点大都采用口传心授的方式,没有根据乐谱实行传承。在很多的
民间艺人家里,我们了解到,绝大多数艺人都是自己耳濡目染跟家人
学习的,并未通过专业的音乐艺术院校实行音乐教育,但他们毫不逊
色在音乐艺术院校专门学习的学生。民间艺人在演唱或演奏时并为考
虑音程、曲式、和声等音乐要素,但仍旧能感受通过演唱或演奏所带
来的精神上的愉悦。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音乐审美是大于音乐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