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课 诗歌、小说与戏剧
第17课_诗歌、小说与戏剧
1.开荒诞喜剧一代先河的剧作家是: A.罗曼·罗兰 B.巴尔扎克
C.雪莱
D.贝克特
2.“拿破仑用剑没有办到的,我要用笔 来完成”此话出自: A.雪莱 B.拜伦
C.巴尔扎克
D.托尔斯泰
3、被罗曼•罗兰赞誉为“我们时代里最伟大 的史诗,是近代的《伊利亚特》”的作品及 作者是
A.《战争与和平》巴尔扎克
3、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特点: (1)注重细节描写 (2)真实的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 人物 (3)剖析社会本质
19世纪后期的国际共产主义运动
三、无产阶级革命文学
1.代表人物及其代表作品 《母亲》 《海燕之歌》
高尔基
《母亲》革命现实 主义的奠基之作
在苍茫的大海上,狂风卷集着乌云。在乌 云和大海之间,海燕像黑色的闪电,在高傲 的飞翔。…… 这个敏感的精灵,──它从雷声的震怒里, 早就听出了困乏,它深信,乌云遮不住太阳, ──是的,遮不住的!狂风吼叫,雷声轰 响…… ──暴风雨!暴风雨就要来啦! 这是勇敢的海燕,在怒吼的大海上,在闪 电中间,高傲的飞翔;这是胜利的预言家在 叫喊: ──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
2.代表人物及其代表作品
雪 莱 拜伦 《恰尔德· 哈罗尔德游记》 《西风颂》 《唐璜》
代表诗人之一:拜伦(英国) A、代表作品: •《恰尔德· 哈罗德游记》:使拜伦“一夜醒来竟 成了诗坛上的拿破 仑”。 •《唐璜》: 誉为“讽刺现代社会积弊”的 百科全书 B、诗作风格: 民主思想和反叛精神——抨击现实丑恶,辛辣讽 刺社会积弊。
四、现代荒诞派戏剧
1、荒诞派产生的背景
①人类在20世纪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和经济 大危机;
②人们对现代资本主义产生失望、苦闷、迷 茫等精神危机,现实的丑恶、人生的痛苦成 为荒诞派作家不断重复的主题。
第17课-诗歌、小说与戏剧教案
【教学目标】重点:浪漫主义诗歌、批判现实主义小说和荒诞派戏剧代表人物、作品及其体现的时代特色处理方法:学生分组合作,提前预习并查找相关作家的生平、代表作等信息资料。
教学中把课堂大部分时间交给学生,通过学生之间的合作、交流、互教、互助,达到理解掌握重点,培养能力、陶冶情操的目的。
难点:浪漫主义诗歌、批判现实主义小说和荒诞派戏剧兴盛的时代背景;《等待戈多》的思想内涵处理方法:对于浪漫主义诗歌和批判现实主义小说兴盛的背景,用恩格斯的一段经典论述作为材料,引导学生分析当时的社会状况,得出结论。
对于荒诞派戏剧有关的情况,先播放一段《等待戈多》的视频,让学生有一个整体的印象和感受。
因思想内涵的理解上有一定难度,以教师讲解为主。
【教学方法】1、分组合作学习:课前根据学生兴趣和意愿划分学习小组,在教师指导下分头预习并准备相关资料,以此培养学生自主合作学习,搜集整理资料,获取有效信息等方面的能力。
2、以图片创设情境导入,激发学生兴趣;或者以复习回顾方式导入,为本课学习做好铺垫。
3、专题报告式的课堂教学:学生根据课前预习情况,展示本组合作学习的成果,向全班同学介绍相关作家及作品。
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以及合作交流意识。
4、编排表演课本剧《守财奴》,形象直观地反映巴尔扎克作品的特点,也有利于学生产生兴趣,培养能力。
5、多媒体辅助教学:用多媒体展示作家画像、作品封面、片段、改编的影视作品【板书设计】【情景导入】十九世纪以来,欧洲的政治、经济、文化都经历了哪些翻天覆地的变化?政治上:通过资产阶级革命或改革,资产阶级的统治基本确立;经济上: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经济主导一切;文化上:启蒙思想家号召人们追求自由、民主、平等、博爱的更为美好的社会。
文学艺术作为现实生活的一面镜子,在十八世纪后半叶至十九世纪欧洲大革命与大变革的时代背景下,也出现了新的艺术形式和新的内容,更生动地反映了十九世纪以后的社会变迁。
【讲授新课】(展示板书):一、杰出的浪漫主义文学家(18世纪中叶以后至19世纪初)浪漫主义是一种文学艺术的创作方法和思潮,原指用罗马语书写的故事,进而专指长篇小说或骑士故事,后来也包括传奇小说等。
第17课诗歌、小说与戏剧
一、浪漫主义文学——拜伦与雪莱
(一)历史背景
(二)浪漫主义诗歌的代表人物及作品
1.拜伦:英国浪漫主义诗人(“诗坛上的拿破仑”) 代表作品:《恰尔德·哈罗尔德游记》和《唐璜》 诗作风格:民主思想和反叛精神——抨击现实丑 恶,讽刺社会积弊。
2.雪莱:英国浪漫主义诗人
代表作品:《西风颂》《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 诗作风格:乐观主义精神——“如果冬天来了, 春天还会远吗?”
19世纪30年代以后,资本主义制度普遍确立,冷酷 无情的金钱交易成为衡量一切事物的最高准绳; 在欧美资本主义国家,社会矛盾日趋复杂尖锐, 现实主义开始逐渐取代浪漫主义,成为文学的主 流。作品对现存的社会秩序进行无情揭露和强烈 批判,因此,它又被称为“批判现实主义”文学。
(二)现实主义文学的代表人物及作品
《安娜·卡列尼娜》从贵族婚 姻和家庭这个角度,描写了19 世纪70年代俄国贵族社会的深 刻危机,反映了俄国封建势力 的迅速衰落和资本主义势力的 迅速发展。书中的中心人物安 娜是带有个性解放色彩、追求 爱情自由的贵族妇女,而她为 社会所不容的,正是以政府部 长卡列宁为首的上流社会的虚 伪冷酷和渥伦斯基所信奉的 “金钱至上”,才造成追求个 性和爱情自由的安娜的最后悲 剧──卧轨自杀。
第17课 诗歌、小说与戏剧
课标要求: 了解19世纪以来文学的主要成就,
认识其产生的时代背景及其影响。
1871年德意志统一
蒸汽火车
卢梭
19世纪以来,欧洲的政治、经济、文化都经历了哪 些翻天覆地的变化?
时代特征再认识 18、19世纪之交的欧洲面临历史上最大的 变革时期。上升的资产阶级与没落的封建贵族 进行激烈的反复的权力争斗。 1789年爆发的法国大革命几经周折,不仅 摧毁了法国君主制的根基,而且撼动了整个欧 洲大陆。 在法国大革命的感召下,欧洲进入如火如 荼的动乱年代。一方面,英法等国在经过不同 程度的社会变革之后,经济得以迅速发展,贫 富分化日益加剧;另一方面,欧洲弱小民族争 取自由独立的斗争也日益高涨,并在1848年的 欧洲革命中达到高潮。
岳麓版必修三 第17课 诗歌、小说与戏剧【岳麓版】【课件】 (共33张PPT)
(1)抨击封建专制,揭露欧洲社会弊端。 (2)有力的支持了席卷全欧的民族民主革命运动,为欧洲 文坛树立了一面光辉的旗帜; (3)局限性:用人道主义道德感化去改变世界的愿望流于 空幻;
浪漫主义
一种文学艺术的创 作方法和思潮。浪漫主 义作为一种基本创作方 法,按照希望的样子来 反映生活,富有主观色彩,善于抒发对理想世 界的热烈追求,常用热情奔放的语言、瑰丽的 想象和夸张的手法塑造形象。作为一种文艺思
——恩格斯
关注社会现实,重视细节描写,通过真实再现典型环 境中的典型人物,剖析社会本质。 细节的真实性、形象的典型性、描写方式的客观性
二、批判现实主义文学
(1)历史背景 (2)代表人物及作品 (3)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特点
注重细节描写,通过真实地再现典型环境 中的典型人物,剖析社会问题的本质 ;
(4)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影响
4、被罗曼•罗兰赞誉为“我们时代里最伟大的史 诗,是近代的《伊利亚特》”的作品及作者是
A.《战争与和平》巴尔扎克
B.《战争与和平》托尔斯泰
C.《人间喜剧》 巴尔扎克” D.《恰尔德•哈罗尔德游记》 托尔斯泰
5、下列关于西方浪漫主义和批判现实主义文学兴 起的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是在欧洲资产阶级革命或改革相继成功后出现 的
潮,浪漫主义产生于18世纪末19世纪初欧洲资
产阶级革命时代,反映了资产阶级上升时期的 意识形态。
席勒的评价:
“试图用美丽的理想代替 真实的不足。”
二、批判现实主义文学(1830年——1900年)
1、背景
材料一:到19世纪五六十年代,资本主义进一步巩固和 发展。这一时期,社会生产力大大提高,社会财富,迅 速增加;而广大无产阶级确日益贫穷。同时,已经确立 的资本社会并不像启蒙思想家描绘的那样美好。因而引 起人们普遍的失望和强烈不满。因此在文学上,人们已 经不满足与浪漫主义的幻想和激情,而要求真实的描写 现实生活、揭露并批判资本主义制度下的社会罪恶。
必修3第17课诗歌小说与戏剧
特 色
二、现实主义文学
1、背景
①经济:两次工业革命的进行,资本主义经济极大 发展。 ②政治:资本主义制度普遍确立,社会矛盾日趋尖 锐; ③思想:资本主义社会中道德观念和文化价值发生 深刻变化(拜金主义思想),(人们不满足于浪漫主 义的幻想和激情、抽象的抗议和呐喊,而要求真实 的描写现实生活、揭露并批判资本主义制度下的社 会罪恶,因此批判现实主义文学思潮风靡欧洲)。
二、现实主义文学
2、现实主义文学大扫描 (19世纪二三十年代以来)
国籍 法国 作家 代表作 巴尔扎克 《人间喜剧》 司汤达 《红与黑》 莫泊桑 《项链》 托尔斯泰 《战争与和平》 普希金 《叶甫盖尼· 奥涅金》 果戈里 狄更斯 泰戈尔 《死魂灵》 《双城记》 《戈拉》 体裁特点 小说集 长篇小说 短篇小说 长篇小说 诗体小说 长篇小说 长篇小说 长篇小说
②强烈的暴露性和批判性(又称“批判现实主义文 学”) ③描写典型环境中的典型性格,剖析社会问题本质
阅读材料,归纳特征?
现实主义文学与浪漫主义文学的异同
同:都是人们对社会现实不满情绪的反映。 区别:前者的本质特征是它的主观性,往往把理想作 为现实加以描写和歌颂;而后者是以客观真实的生活
作为描写对象,揭露社会现实的黑暗。
动荡的欧洲
政治
材料三 启蒙运动引导了法国大革命,但法国大革命之后, 并没有建立起启蒙思想中的理想社会。相反,暴力、恐怖和 启蒙运动的理想与社会现实的强烈反差。 思想 战争似乎嘲弄着人们的理性。在理性缺失的现实面前,一种 ——对失望情绪的一种宣泄。 反叛、变革的情绪在各个领域滋生,最终汇成了巨大的浪漫 主义潮流。 ——复旦大学赵立行《世界文明史》讲稿
文学评论家们的观点供你参考:
观点一:戈多与其说是个人,不如说是一种渺不可见 的希望,或者理解为来了后叫人大失所望的明天。人 类正是在这种莫名其妙的憧憬中耗尽了自己的生命。
第17课 诗歌、小说与戏剧
2.恩格斯说:“和启蒙学者的华美语言比起来,‘理性的 胜利’建立起来的社会制度和政治制度竟是一幅令人极度失 望的讽刺画。”在这种“令人极度失望”的社会背景下兴起 的文学流派是B ( ) A.启蒙文学 B.浪漫主义文学 C.现代主义文学 D.古典主义文学
岳麓历史必修3
二、非选择题 21.19世纪以来,欧洲的政治经济文化经历了翻天覆地的变 化,文学艺术作为现实生活的一面镜子,生动反映了这一系列 的社会变迁。 回答: (1)19世纪以来,欧洲浪漫主义与批判现实主义文学兴起的背 景是什么? (2)在这两个世纪里,小说、诗歌、戏剧都取得巨大成就。其 代表作家与扛鼎之作各是什么? (3)我们从这些作家及其作品中可以得到什么启示?
岳麓历史必修3
学习反馈
岳麓历史必修3
一、选择题 1 . 欧 洲 浪 漫 主 义 文 学 兴 起 的 原 因 是 ( D ) A.资本原始积累时期社会意识的影响 B.工业革命后社会阶级关系的变化 C.垄断资本主义时期人类行为冲突形势加剧 D.人类对理性主义的失望和对资本主义秩序的不满
岳麓历史必修3
岳麓历史必修3
要点分析
岳麓历史必修3
1.浪漫主义文学
• 浪漫主义文学产生于18世纪末19世纪初。 它是欧洲资产阶级革命高潮年代的产物, 在政治上反对封建专制,在艺术上与古典 主义相对立,属于资本主义上升时期的一 种意识形态。欧洲的浪漫主义思潮,是在 人们对启蒙运动“理性王国”的失望,对 资产阶级革命中的“自由、平等、博爱” 口号的幻灭和对资本主义社会秩序不满的 历史条件下产生的。由于作家的阶级立场 和政治态度不同,因而浪漫主义形成两大 对立的派别:积极浪漫主义和消极浪漫主 义。
岳麓历史必修3
知识要点
岳麓历史必修3
第17课 诗歌、小说与戏剧(讲课)
现实主 19C30S 资本主义制 义文学 —20世 度确立,社 会矛盾尖锐 纪初
现代主 20世纪 义文学 五六十 年代 世界大战和 经济危机的 冲击
①注重细节描写 法·巴尔扎克 ②真实的再现典型环 俄·托尔斯泰 境中的典型人物 ③剖析社会本质 ①反传统,反理性 法· 贝克特 ②表现自我,手法 怪诞,迷惘虚无
二、现实主义小说 (19世纪30年代到20世纪初)
2.代表人物及作品 (1)巴尔扎克:《人间喜剧》 评价:被誉为“资本主义社会的百科全书” (2)托尔斯泰:《战争与和平》 评价:被誉为“人民战争的英雄史诗” “近代的伊利亚特”
二、现实主义小说 (19世纪30年代到20世纪初)
3.特点:
材料二:葛朗台阴森森的老房子年久失修,楼梯踏级都被虫蛀坏 了,女仆差点摔了跤,他还怪她不挑结实的地方落脚;每一顿饭 的面包食物、每一天要点的蜡烛,他都亲自分发,一点儿不能多; 女儿生日那天,有客人来,只不过多点了一支蜡烛;他限制妻子 的零用钱,连别人送给她的一点,也要想方设法刮走;来了亲戚, 他不让加菜,吩咐佃户打些乌鸦来煮汤;妻子卧床不起,他首先 想到的是请医生得破钞。葛朗台的吝啬渗透到他的每一句话、每 一个行动中。这种吝啬的可恶在于贪得无厌地赚钱。 ——《欧也妮· 葛朗台》
一、浪漫主义诗歌(18世纪末到19世纪中叶)
3.特点:
材料三:浪漫主义排斥启蒙思想家提倡的冰冷死板的理性主义, 崇尚人们的情感、创造力和想象力。浪漫主义思想家所提倡的 是与众不同,打破陈规。„„浪漫主义思想恰恰是在工业化席卷 整个欧洲大陆的时候盛行起来的。浪漫主义提倡的是自然和情 感,进而驳斥工业革命给大自然带来的破坏。
浪漫主义文学
批判现实主义 文学 无产阶级革命 文学 现代荒诞派
高二历史必修三第17课《诗歌、小说与戏剧》
第17课诗歌、小说与戏剧
材料 19世纪以来科学技术迅速发展,先后进行了三次科技革 命,导致人类的生产、生活方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自人类 文明史以来,以人力、畜力为基础延续了四五千年的农业、手 工业的生产生活方式,一下子变成了以机械、电力、电子为基 础的生产生活方式。这种经济领域的巨变,导致了世界政治、 思想文化观念的巨大变化。19世纪以来的历史,是资本主义从 根本上取代封建主义,资本主义的世界体系进一步向纵深发展 的历史。这个体系的思想文化核心是平等、自由、民主、人权, 而这些思想观念即从根本上指导着19世纪以来的文学、艺术创 作,也是19世纪以来文学、艺术创作的基本社会环境。 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19世纪以来,欧洲的政治、经济、思 政治上:资产阶级革命带来社会变革 想经历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经济上:资本主义经济繁荣发展
音乐与美术
b.浪漫主义音乐
时间 特征 19世纪初兴起,19世纪中期走向鼎盛 注重表现个人情感、幻想和主观感受,着力挖掘音乐 的多种表现性能,突出音乐抒情性,体裁有了创新
代表人物
17课:诗歌、小说和戏剧
当我从梦中醒来,重感到现实的惨酷。 而幻想却要常常盘旋在你的墓边, 知道我脆弱的身躯也回返泥土, 那时候,逝者和伤逝者就一起在地下相处。 ——杨熙龄 译
诗作风格: 民主思想和反叛精 神——抨击现实丑恶, 讽刺社会积弊
叙事长诗《唐璜》中的主人公唐璜, 源自西班牙传说中的人物,传统的形象 是个玩弄女性、没有道德观念的花花公 子,但在拜伦笔下,却是个热情、勇敢、 拒绝虚伪道德信条的贵族青年,只是顺 着“自然的本性”行事。拜伦让唐璜周 游欧洲,以其行止做媒介,对当时各国 的生活实际以及政治、哲学、宗教、伦 理各个领域,发表了深刻的评论,如描 绘了西班牙贵族的腐败,奥斯曼帝国后 宫的荒淫,俄国女皇的暴虐,英国贵族 的庸俗等,在读者眼前展现了一个几乎 无所不包的欧洲生活画卷,批判锋芒犀 利无比,被誉为“讽刺现代社会积弊” 的百科全书。
浪漫主义文学与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区别
1.浪漫主义本质特征是主观性,往往把理想作为现实加以描 写和歌颂,注重内心描写;而批判现实主义是以客观真实生 活作为描写对象,因此他们的作品都成了一种时代的记录。 2.浪漫主义作家偏重于对理想和幻想的追求,着重描写他们 认为最好最美的理想生活和艺术典型,把现实和理想对立起 来;而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则充分揭露和批判社会,探索导致 罪恶的根源。
第17课 诗歌、小说与戏剧
贝克特(1906—1989),法 国作家,出生于爱尔兰首都都柏 林的一个犹太家庭,1927年毕业 于都柏林的 三一学院。二战期间, 贝克特驻留在巴黎,饱尝了战争 引起的悲伤和无助的情感,由此 开始了对人生更深入的思考和探 寻。
《等待戈多》创作于1952年,是贝克特成名作,也是荒诞派 戏剧的代表作品, 1969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该剧由两幕组成, 故事发生在荒野的路旁,两位主人公都是流浪汉的形象,他们站 在荒野中焦急地等待一位叫做戈多的神秘人物的到来,此人不断 让人送来各种信息,表示马上就到,可是两个流浪汉等了一天, 最后却被告知,戈多今天不来了,明天准来。可是经过第二天的 等待,戈多依然没来,他们想到过自杀,但最终还是等了下去。
第17课_诗歌、小说与戏剧 原创
C.巴尔扎克
D.托尔斯泰
3、19世纪以来,主要文学流派出现的顺序是 () A 浪漫主义、古典主义、现代主义 B 浪漫主义、印象主义、现实主义 C 现实主义、浪漫主义、现代主义 D 浪漫主义、现实主义、现代主义
D
4、被罗曼· 罗兰誉为“我们时代里最伟大的史 诗,是近代的《伊利亚特》”的巨著是 ( ) A《唐璜》 B《人间喜剧》 C《战争与和平》 D《等待戈多》
第17课
诗歌、小说与戏剧
课标:了解19世纪以来文学的主要成就,用史实说
明19世纪以来世界文学产生的时代背景及影响。
拜伦
雪莱
《等待戈多》剧照
一、浪漫主义文学(18世纪中叶至19世纪初)
恰尔德· 哈洛德游记
拜伦
“诗坛上的拿破仑” 啊!最早相识、最受尊敬的朋友! 我心里虽然再没有人比你更值得 诗作风格: 忆念! 虽然在这辈子永无重逢的时候, 具有民主思想和反叛精 但愿你别拒绝在梦中和我相见! 神——抨击现实丑恶, 然而曙光会悄悄地使我泪痕满面, 讽刺社会积弊。 当我从梦中醒来,重感到现实的 惨酷。 而幻想却要常常盘旋在你的墓边, 代表作:《唐璜》 知道我脆弱的身躯也回返泥土, 誉为“讽刺现代社会积弊” 那时候,逝者和伤逝者就一起在 的百科全书。 地下相处。
浪 漫 主 义 风 格
西风颂(节选) 雪莱 哦,狂野的西风,秋之实体的气息! “天才的预言家” 由于你无形无影的出现,万木萧疏, 似鬼魅逃避驱魔巫师,蔫黄,黢 。 诗作风格: 黑, ………… 。 展望未来理想社会,充 请把我枯萎的思绪播送向宇宙, 就象你驱遣落叶催促新的生命, 满幻想和憧憬,体现出 请凭借我这韵文写就的符咒, 真正的乐观主义精神。 就象从未灭的余烬扬出炉灰和火星, 把我的话语传遍天地间万户千家, 通过我的嘴唇,向沉睡未醒的人让 代表作: 预言的号角奏鸣! 《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 哦,风啊, 如果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
2021-2022学年历史岳麓版必修3教学案:第四单元 第17课 诗歌、小说与戏剧 Word版含解析
第四单元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化第17课诗歌、小说与戏剧一、杰出的浪漫主义文学家1.时代背景(1)欧洲革命或改革成功后没有消灭启蒙学者所描绘的奇特景象。
(2)对现实的不满以及对抱负的追求反映到文学领域。
2.主题思想(1)“文学上的自由主义”,渴望冲破阻碍共性解放的思想藩篱。
(2)揭露丑恶现实的同时,憧憬着奇特的将来,体现了抱负主义的追寻。
3.代表人物(1)拜伦:①作品风格:具有民主思想和反叛精神,猛烈抨击封建专制与资本主义社会的丑恶现象,塑造出一些追求个人幸福、爱情、自由的“拜伦式英雄”。
②代表作:《恰尔德·哈罗德游记》《唐璜》,后者被誉为“讽刺现代社会积弊”的百科全书。
(2)雪莱:①作品风格:布满幻想和憧憬,体现出一种真正的乐观主义精神。
②代表作:《西风颂》。
4.创作特点(1)想象力丰富,留意通过心理描写揭示人物的内心情感世界。
(2)对下层劳动人民寄予深切怜悯,极富感召力。
二、批判现实主义的文学杰作1.时代背景(1)随着资本主义制度普遍确立,冷酷无情的金钱交易成为衡量一切事物的最高准绳。
(2)资本主义社会日趋尖锐的冲突,促使人们对社会现实进行冷静、深刻的端详与批判。
2.代表作品法国司汤达的《红与黑》、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英国狄更斯的《双城记》和俄罗斯托尔斯泰的《战斗与和平》。
(1)《人间喜剧》呈现了19世纪前期整个法国的社会生活,尤其在揭露资本主义社会金钱的罪恶方面可谓入木三分,被誉为“资本主义社会的百科全书”。
(2)《战斗与和平》呈现了在战斗与和平交替的年月中俄国社会宽敞的生活画面,深刻地揭示了人性的光辉与阴暗面,具有非凡的艺术成就。
3.作品特点(1)批判现实主义作家留意细节描写,通过真实地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剖析社会问题的本质。
(2)揭露被金钱扭曲的丑恶灵魂格外犀利,抨击罪恶的社会现实更具震撼力,供应了生疏社会人生的镜子,在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三、无产阶级革命文学的代表作——《母亲》1.背景:19世纪中叶以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风起云涌。
第17课 诗歌、小说与戏剧
(1)18世纪后半叶到19世纪中叶,是欧洲资产阶级改革与
革命的年代。 (2)欧洲革命或改革成功后没有出现启蒙学者所描绘的美 好景象:自由、民主、平等、博爱。 (3)人们对社会的失望和对现实的不满催生了浪漫主义文
学。
二、批判现实主义文学
1.代表人物及其代表作品
巴尔扎克
托尔斯泰
司汤达
狄更斯
法国现代小说之父——巴尔扎克
伦敦的市民啊,巴黎的市民啊!
想一想,战争是一种怎样的神圣的消遣?
„„ 不论那巨大的蝗虫,“毁灭”如何地糟蹋 你们碧绿的田野,吃尽你们的庄稼。 面目狰狞的灾荒绝不会临近帝王—— 虽然爱尔兰饿得慌,乔治王却体重二百八十磅。 ——《唐璜》
想一想: 诗里想表达什么?
《唐璜》 ——讽刺社会积弊的百科全书
把我当作你的竖琴吧,有如树林: 尽管我的叶落了,那有什么关系! 你巨大的合奏所振起的乐章, 将染有森林和我的深邃的秋意: 虽忧伤而甜蜜。呵,但愿你给予我 狂暴的精神!奋勇者呵,让我们合一! 请把我枯死的思想向世界吹落, 让它像枯叶一样促成新的生命! 哦,请听从这一篇符咒似的诗歌, 就把我的话语,像是灰烬和火星 从还未熄灭的炉火向人间播散! 让预言的喇叭通过我的嘴唇 把昏睡的大地唤醒吧!西风呵, 如果冬天已经来临,春天还会远吗? ——《西风颂》
娜·卡列尼娜》和《复活》这几部被 视作经典的长篇小说,被认为是世界
最伟大的作家之一。他的长篇小说
包含着丰富的生活内容,涉及大量 哲理、道德、宗教和历史问题,艺
术表现领域极为广阔。高尔基认为
“莎士比亚、巴尔扎克、托尔斯泰,
列夫·托尔斯泰
这是人类为自己建立的三座丰碑”。
《战争与和平》
小说以四大家族的相互关系 为情节线索,展现了当时俄国从 城市到乡村广阔的社会生活画面, 气势磅礴地反映了1805~1820年 之间发生的一系列重大历史事件, 特别是1812年库图佐夫领导的反 对拿破仑的卫国战争,歌颂了俄 国人民的爱国热忱和英勇斗争精 神,主要探讨俄国的前途和命运, 特别是贵族的地位和出路问题。 小说结构宏大,人物众多,典型 形象鲜活饱满,是一部具有史诗和编年史特色的鸿篇巨著。
高中历史岳麓版必修3第17课诗歌小说与戏剧教案(1)
教学设计第17课诗歌、小说与戏剧从容说课19—20世纪以来,资本主义社会经历了转型、动荡到日趋稳定等一系列重大变化,在社会变迁的背景下,欧洲在诗歌、小说和戏剧等领域各自取得了巨大成就。
如何抓住这两个世纪以来欧洲文学发展的特征并阐明其和政治、经济发展的内在联系,教材内容以点带面,通过介绍拜伦、雪莱、巴尔扎克等代表性人物及其著作,清晰地勾勒出19世纪以来欧洲文学发展的脉络。
如何根据新课标构建教材三维目标,如何落实合作、探究的教学理念,将是本课教学成功与否的关键。
在具体教学过程中,应避免面面俱到,可通过设置课内小专题的形式,创设历史情境,激发学生探究的主动性,在教师、学生、文本三者互动中掌握知识,培养能力。
教学重点浪漫主义、现实主义文学的特点;拜伦、雪莱、巴尔扎克和托尔斯泰的主要作品。
教学难点浪漫主义、现实主义和荒诞派戏剧与当时社会历史条件的关系。
教具准备有关拜伦、雪莱、巴尔扎克和托尔斯泰等人及其作品的多媒体资料。
课时安排 1课时三维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识记浪漫主义、现实主义文学著名作家及其代表作。
2.通过分析拜伦、雪莱以及巴尔扎克著作的特征,理解文学作品与个人经历、时代背景之间的关系。
3.学生能运用历史唯物主义,主动探究19世纪以来世界文学的主要成就,能简单通过名著来解读历史。
二、过程与方法1.能运用社会意识和社会存在等基本历史唯物主义方法分析历史现象。
2.能对各种历史资料概括、比较、整理,做到论从史出、史论结合。
3.学会与他人尤其是具有不同见解的人进行合作交流。
教学过程重在对具体问题的探究,给学生充分的活动与思考的空间。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继承优秀的人类文化遗产,为国家、社会和人类作出自己的贡献。
2.通过对名家名著的了解,培养审美情趣、提升艺术品味、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与人生观。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学生课前准备(如有的学生讲到拜伦的《唐璜》,讲到雪莱的《西风颂》,讲到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教师在学生充分发言、交流的基础上可进一步提出以下问题:1.拜伦、雪莱、巴尔扎克等名家,你更喜欢谁的作品?请说说理由。
第17课 诗歌、小说与戏剧
新用葛根芩连汤点击这里,寻找志同道合的中医人!葛根黄芩黄连汤简称葛根芩连汤,由葛根、黄芩、黄连、炙甘草等组成,出自《伤寒论》原文第34条:“太阳病桂枝证,医反下之,利遂不止,脉促者,表未解也;喘而汗出者,葛根黄芩黄连汤主之。
”本方在《伤寒论》中主治太阳病邪热内传、大肠传导失司所致的下利,属于太阳病变证,其病机是湿热蕴结于阳明。
清代伤寒家用之治疗温病表热证。
作为经方,后世医家在此基础上扩大了运用范围。
笔者认为,经中医辨证凡属于阳明湿热所致病证均可加减应用。
近年来,笔者用葛根芩连汤治疗阳明湿热型糖尿病、青春期痤疮、抑郁症等病症均取得满意疗效规举例介绍如下。
王某,男,59岁,2013年7月8日初诊。
近年来日渐消瘦,神疲乏力,口干口苦,干渴引饮,多汗多尿,食欲旺盛,大便干结,舌质红,苔黄白微腻,脉弦滑。
空腹血糖15.9mmol/L,餐后糖20.5mmol/L。
诊断:消渴。
证属津亏气伤,湿热内盛。
治宜益气生津,清热除湿。
自拟葛根黄芩黄连汤加味:葛根、黄芩、黄连、黄柏、萆薢、五味子、天花粉、生地黄、玉竹、石斛、甘草,各1袋(一方制药生产的中药颗粒制剂),1剂/d,开水冲化后分早、中、晚3次温服。
7剂后复诊:诸症减轻,查空腹血糖13.5mmol/L,餐后血糖17.5mmol/L。
原方加太子参1袋,再服7剂。
三诊:精神转佳,患者自诉体力如常。
再查空腹血糖10.1mmol/L,餐后血14.8mmol/L。
原方减黄柏、生地黄,续服14剂。
期间于7月26日复查空腹血糖7.3mmol/L,餐后血糖10.4mmol/L。
原方加减续服。
9月24日复查空腹血糖5.8mmol/L,餐后血糖9.2mmol/L。
嘱继续加强体育锻炼,控制饮食,监测血糖,规范服药。
随访3个月,血糖基本稳定在空腹血糖5.5—6.2mmol/L,餐后血糖7.7—10.3mmol/L。
按:消渴一症有上消、中消、下消之分是一种常见病、疑难病、多发病,总为阴虚液损,燥热偏盛而成。
第十七课诗歌、小说与戏剧教案
第十七课诗歌、小说与戏剧教案第一篇:第十七课诗歌、小说与戏剧教案第17课诗歌、小说与戏剧——19世纪以来世界文学的主要成就(近现代)[课标要求] 了解19世纪以来文学的主要成就,认识其产生的时代背景及影响【重点难点】重点:浪漫主义、现实主义、现代主义文学出现背景及影响。
难点:通过分析作品特点体味时代背景【知识梳理】【自主学习】一.浪漫主义诗歌(18世纪末~19世纪初)(一)背景:1、欧洲革命或改革成功后没有出现启蒙学者所描绘美好景象(自由、平等、博爱)2、对现实的不满以及对理想的追求反映到文学领域(二)浪漫主义文学的特点1、在揭露丑恶现实的同时,憧憬着美好的未来,体现着理想主义的追寻。
2、想象力丰富,注意通过心理描写揭示人物内心情感世界。
3、反对崇尚理性,强调歌颂人的本能感情。
(三)、代表及作品(英国·浪漫主义诗人:异同点)1、拜伦(英)(1)思想倾向:创作了大量具有民主思想和反叛精神的诗篇①激烈抨击封建专制与资本主义社会的丑恶现象②塑造出一些追求个人幸福、爱情、自由的人物(2)代表作:叙事长诗①《恰尔德·哈罗尔德游记》——“一夜醒来竟成了诗坛上的拿破仑” ②《唐璜》:被誉为“讽刺现代社会积弊”的百科全书(3)不同点:①更具有忧郁的气质,作品常流露出忧郁的情绪②表现了对罪恶社会的深刻憎恨和坚定反抗及脱离群众的个人英雄主义的孤独和忧郁2、雪莱(英)(1)思想倾向①将人类的未来寄托于普遍的爱②诗中充满幻想和憧憬,体现出一种真正的乐观主义精神(2)代表作《西风颂》——以西风扫落叶象征革命力量扫荡反动统治(如果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恩格斯赞美他是“天才的预言家”)(3)不同点①作品热情洋溢地展现了作者对于胜利的信心和对美好未来的憧憬②鲜明表现了作者在革命运动处于低潮时期的光明、乐观的信念。
(四)影响:1积极:对下层劳动群众寄予同情、极富感召力、给人鼓舞。
2局限:用人道主义的道德感化去改变世界的愿望流于空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现实主义文学代表
《人间喜剧》共塑造了2400多个人物 ,展示了19世纪前期整个法国的社会生 活。因而被誉为“资本主义社会的百科 全书”。马克思、恩格斯称赞他是“超 群的小说家”、“现实主义大师”。
托尔斯泰(1828-1910),19世纪俄国伟大的 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他被称颂为具有“最清 醒的现实主义”的“天才艺术家”。主要作 品有长篇小说《战争与和平》 、《安 娜·卡列尼娜》、《复活》等,他的作品描 写了俄国人民的顽强抗争,因此被称为“俄 国革命的一面镜子”。
19世纪以来,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 世界的政治和经济发生了巨大变化。而文学艺 术作为社会现实的一面镜子,必将生动的反映 这一社会变迁。 第17课:诗歌、小说与戏剧 第18课:音乐与美术
19世 纪以 来的 世界 文化
第19课:电影与电视
第17课 诗歌、小说与戏剧
课标要求: 了解19世纪以来文学的主要成就, 认识其产生的时代背景及其影响。
法· 巴尔扎克
俄· 托尔斯泰
4、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特点
注重细节描写,通过真实地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 人物,剖析社会问题的本质 ; 5、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影响 他们的作品揭露被金钱扭曲的丑恶灵魂格外犀利, 抨击罪恶的社会现实更具震撼力,提供了认识社会 人生的镜子,在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浪漫主义文学与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区别 ①浪漫主义文学最本质特征是它的主观性,把理想作为现 实加以描写和歌颂,注重内心生活描写; 批判现实主义文学是以客观真实生活作为描写对象,他们 的作品都成了一种时代的记录。 ②浪漫主义作家对现实强烈不满,偏重于理想和幻想的追 求,把现实和理想对立起来,着重描写他们认为最好最 美的,也是他们所追求的理想生活和艺术典型; 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对现实的不满,是充分揭露和批判这个 社会,探索导致社会罪恶的本质根源。 ③浪漫主义文学着力描绘自然景物,主张社会回到“自然 状态”,以表达他们对资本主义社会城市文化和工业文 化的厌恶; 批判现实主义文学则注重观察生活,描写环境和生活细节 重视环境对塑造人物性格的作用,从而塑造出文学史上 一大批典型人物形象。
1871年德意志统一
蒸汽火车
卢梭
19世纪以来,欧洲的政治、经济、文 化都经历了哪些翻天覆地的变化?
19世纪以来,欧洲的政治、经济、文化 都经历了哪些翻天覆地的变化?
政治上:通过资产阶级革命或者改革,资产阶 级的统治基本确立; 经济上:资本主义经济发展,金钱主导一切;
文化上: 启蒙思想家号召人们追求自由、民主、 平等、博爱的更为美好的社会。
领域 人物 代表作 地位
1.浪漫主义 文学
拜伦
雪莱
《唐璜》等
《西风颂》
“讽刺现代社会积 弊”的百科全书
天才预言家
2.批判现实 巴尔扎克 主义文学
《人间喜剧》
资本主义社会的 百科全书
托尔斯泰 《战争与和平》 “人民战争的英雄 史诗” 3.无产阶级 革命文学 高尔基 《母亲》 革命现实主义文 学的基础
4.现代荒诞 派戏剧
浪漫主义文学的代表人物 代表人物 英国 雪莱 德国 海涅 《西风颂》 《德国——一个冬天的童话》 代表作品
拜伦 《恰尔德·哈罗德游记》、《唐璜》
法国 雨果 《悲惨的世界》、《巴黎圣母院》
合作探究
材料二《西风颂》节选: 材料一《唐璜》节选 : 拜伦:通过塑造“拜伦式英雄”,猛烈抨击丑恶现 希腊群岛呵,美丽的希腊 请把我枯死的思想向世界吹落, 实,展现作者对现世的悲观情绪和反叛精神,对理想世 群岛!火热的萨弗在这里唱过 让它像枯叶一样促成新的生命! 界的渴望。 恋歌; 哦,请听从这一篇符咒似的诗歌, 雪莱:对未来充满幻想和憧憬,展现作者革命乐观 在这里,战争与和平的艺 就把我的话语,像是灰烬和火星 主义精神 术并兴,狄洛斯崛起,阿波罗 从还未熄灭的炉火向人间播散! 跃出海面! 让预言的喇叭通过我的嘴唇把昏 永恒的夏天还把海岛镀成 睡的大地唤醒吧!西风呵,如果 金,可是除了太阳,一切已经 冬天已经来临,春天还会远吗? 消沉。
贝克特
《等待戈多》
荒诞派开山之作
现代主义文学主要流派
象征主义——夏尔· 波德莱尔《恶之花》 表现主义——卡夫卡《变形记》 未来主义——阿尔多· 帕拉采斯基《我是谁》 意识流小说——普鲁斯特《追忆似水年华》 超现实主义——安德烈· 布勒东《娜嘉》 新小说派——萨洛特的《马尔特罗》 “垮掉的一代”——杰克· 凯鲁亚克《在路上》 荒诞派戏剧——贝克多《等待戈多》 “黑色幽默”——约瑟夫· 海勒《第二十二条军规》
一、浪漫主义文学
1、时间:18世纪后半期——19世纪中期
2、背景:
①18世纪后半叶到19世纪中叶,是欧洲资产阶级 改革与革命的年代。 ②确立了资本主义制度的欧洲并没有出现自由、 民主、平等、博爱的美好景象。 ③人们对社会的失望和对现实的不满反映到文学 艺术领域,催生了浪漫主义文学。 3、代表人物:
1969年贝克特获诺贝 尔文学奖时的评语是: “他那具有新奇形式的 小说和戏剧,使现代人 从贫困境地中得到振 荒诞派戏剧被称为“反戏剧”。 奋。”
----把握历史阶段特征
浪漫主义、现实主义、现代主义文学由于各自兴 起发展的具体时间的前后相继性,其具体背景有着怎 样的差异,你能找出来吗?
时间 背景
浪漫 主义 现实 主义 现代 主义
荒诞剧的特点:第一,无性格鲜明的人物形象; 思想价值:表现现代资本主义文明中人们的失望苦 第二,无扣人心弦的戏剧冲突;第三,舞台形象支离 闷和迷惘,表现出现代西方社会正经历着难以克服的精 阅读教材 P72-73 探究: 破碎,人物语言颠三倒四,道具功能奇特怪异。 神危机,实质是对资本主义社会的一种理性反思,引发 1 、体会思考现代荒诞剧的特点?为什么会出现这类文 人们关于社会本质问题的深度思考,是一种积极的反抗。 学流派呢(原因背景)? 而且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从中得出不同的启示。 2、为什么主题是“人生无意义”的荒诞剧却能“使现 代人从贫困境地得到振奋”?
三、无产阶级革命文学——《母亲》
1、背景?
19世纪中叶以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风起云涌
2、代表人物及作品:高尔基《海燕之歌》《 母亲》,革命现实主义的奠基之作
三、现代主义文学
1、时间: 20世纪中期以来 两次世界大战和经济大萧条引发严重 2、背景: 的社会危机,使人们陷入怀疑、迷茫 和苦闷之中。
3、代表作 爱尔兰作家贝克特的荒诞剧《等待戈多》 品: A.表现形式:反传统、反理性,采取夸 张怪诞的手法,强调个人主观感受。 4、特点:B.作品内容:渲染苦闷、迷惘、虚无情 绪和 变态心理等精神创伤。
18世纪末到 19世纪中叶 19世纪中叶 到19世纪末
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年代;资 本主义社会弊,矛盾尖锐,弊端日益暴 露 20世纪以来 第二次工业革命;经济危机、 世界大战等社会问题使人们对 资本主义产生了普遍的危机感,
19世纪以来的欧洲文学成就:
有表情的朗读上面两段诗歌节选并结合课本有关 内容思考问题: 1.谈谈两位诗人有何不同创作风格? 2.思考浪漫主义文学具有怎样的文学特点和影响?
4、浪漫主义文学的特点 ①表现出“文学上的自由主义”,提倡个性,揭 露丑恶现实,憧憬美好的未来,体现对理想主义 追寻 ②想象力丰富,注意通过心理描写揭示人物内心 情感世界 ③同情下层劳动群众,极富感召力 5、浪漫主义文学的影响: ①希望通过人道主义的道德感化来改变世界的愿 望无法实现; ②浪漫主义对于社会有很大的感召力,能够给人 以鼓舞。
二、现实主义文学
1、时间: 19世纪中后期——20世纪初期 2、背景:
①资本主义制度普遍确立 ②拜金主义流行 ③资本主义社会矛盾尖锐
3、代表人物:
现实主义文学的代表人物 代表人物 法国 俄国 巴尔扎克 托尔斯泰 代表作品 《人间喜剧》 《战争与和平》
法国
英国
司汤达
狄更斯
《红与黑》 《双城记》《大卫·科波 菲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