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设计_设计一台上料机液压系统
课程设计_设计一台上料机液压系统方案
液压与气压传动课程设计任务书系别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专业机械制造设计及其自动化班级机制0811 姓名严磊学号 2010516007指导老师邬国秀目录一、设计题目 (3)二、负载分析 (3)2.1 负载与运动分析 (3)2.2负载动力分析 (3)2.3负载图与运动图的绘制 (3)三、设计方案拟定 (5)3.1 液压系统图的拟定 (5)3.2液压系统原理图 (5)3.3 液压缸的设计 (6)四、主要参数计算 (7)4.1 初选液压缸工作压力 (8)4.2 计算液压缸主要尺寸 (9)4.3 活塞杆稳定性校核 (9)4.4 计算循环中各个工作阶段的液压缸压力,流量和功率 (9)五、液压元件选择 (11)5.1 确定液压泵的型号及电动机功率 (11)5.2 选择阀类元件及辅助元件 (12)5.3液压系统原理图上部分阀类功能..............................六、液压系统性能验算 (13)6.1 验算系统压力损失 (13)6.2 验算系统发热与温升 (15)七、小结 (15)八、参考文献 (16)一、设计题目题目:设计一台上料机液压系统,要求驱动它的液压传动系统完成快速上升→慢速上升→停留→快速下降的工作循环。
其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
其垂直上升工作的重力为N 5000,滑台的重量为N 1000,快速上升的行程为mm 350,其最小速度为s mm /45≥;慢速上升行程为mm 100,其最小速度为s mm /8;快速下降行程为mm 450,速度要求s mm /55≥。
滑台采用V 型导轨,其导轨面的夹角为︒90,滑台与导轨的最大间隙为mm 2,启动加速与减速时间均为s 5.0,液压缸的机械效率(考虑密封阻力)为0.91。
上料机示意图如下:图1 上料机的结构示意图二、负载分析对液压传动系统的工况分析就是明确各执行元件在工作过程中的速度和负载的变化规律,也就是进行运动分析和负载分析。
2.1、负载与运动分析根据各执行在一个工作循环各阶段的速度,绘制其循环图,如下图所示:2.2、负载动力分析动力分析就是研究机器在工作中其执行机构的受力情况。
上料机液压课程设计完整版
机电工程学院《液压与气压传动课程设计》说明书课题名称:上料机的液压系统学生姓名:仇钱健学号:20100609204 专业:机械设计班级:10机设2成绩:指导教师签字:张元越李清伟2013年6月23日机电工程学院《液压与气压传动课程设计》说明书课题名称:上料机的液压系统学生姓名:仇钱健学号:20100609204 专业:机械设计班级:10机设2成绩:指导教师签字:张元越李清伟2013年6月23日目录1任务分析 (2)1.1系统机构的主要构成 (2)2方案选择 (3)2.1方案的拟定 (3)2.2方案的确定 (3)3总体设计 (4)3.1 负载分析 (4)3.1.1工作负载 (4)3.1.2摩擦负载 (4)3.1.3 惯性负载 (4)3.2 速度负载图 (6)3.3主要参数的确定 (7)3.3.1工作压力 (7)3.3.2 液压缸尺寸 (7)3.3.3 活塞杆稳定性 (8)3.3.4 液压缸最大流量 (8)3.3.5 工况图 (9)3.3.6 其他参数 (10)3.4 液压系统图的拟订 (11)3.5 液压元件的选择 (12)3.5.1液压泵和电机的选择 (12)3.5.2 阀类元件及辅助元件的选择 (13)3.6液压系统性能的验算 (15)3.6.1压力损失的确定 (15)3.6.2 系统的发热与温升 (17)参考文献 (19)设计内容计算说明结论摘要现代机械一般多是机械、电气、液压三者紧密联系,结合的一个综合体。
液压传动与机械传动、电气传动并列为三大传统形式,液压传动系统的设计在现代机械的设计工作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因此,《液压传动》课程是工科机械类各专业都开设的一门重要课程。
它既是一门理论课,也与生产实际有着密切的联系。
为了学好这样一门重要课程,除了在教学中系统讲授以外,还应设置课程设计教学环节,使学生理论联系实际,掌握液压传动系统设计的技能和方法。
液压传动课程设计的目的主要有以下几点:1、综合运用液压传动课程及其他有关先修课程的理论知识和生产实际只是,进行液压传动设计实践,是理论知识和生产实践机密结合起来,从而使这些知识得到进一步的巩固、加深提高和扩展。
上料机液压系统的设计
上料机液压系统的设计液压系统在上料机上起到了关键作用,它用于实现上料机的升降、倾斜、移动等功能,确保上料机的正常运行。
因此,液压系统的设计对于上料机的性能和稳定性有着重要影响。
本文将从液压系统的组成、工作原理、设计要点等方面展开讨论。
液压系统主要由液压泵、液压马达、液压缸、液压阀、油箱等部件组成。
液压泵负责将机械能转化为液压能,将液压油从油箱中抽出并通过管道输送到液压缸,从而推动上料机的升降、倾斜、移动等动作。
液压马达则是将液压能转化为机械能,将液压油转化为机械运动。
液压阀用于控制液压油的流量和压力,以实现对上料机各项功能的精确控制。
液压系统的工作原理是利用液体的压力传递力量。
当液压泵启动后,液压油被泵入油缸内,形成一定的压力。
通过调整液压阀的开闭情况,控制液压油的流动和压力,从而推动上料机的运动。
当液压油进入液压缸时,液压缸的活塞受到液压力的作用,从而实现对上料机的升降、倾斜等动作。
液压系统的设计要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选用合适的液压元件:液压元件的选择对液压系统的性能和稳定性至关重要。
必须选择具有良好性能和可靠性的液压泵、液压马达、液压缸和液压阀等元件,以确保系统的正常运行。
2.合理设计液压管路:液压管路的设计应符合液压系统的工作要求,保证液压油的流动和压力传递的稳定性。
管路的布置应尽量简洁,避免回流、压力损失和漏油等问题。
同时,在设计管路时要考虑到液压油的温度变化和噪声控制等因素。
3.控制方案的设计:液压系统的控制方案应根据上料机的功能需求进行设计。
要考虑到各项功能的协调运行,确保动作的平稳和精确。
同时,在设计控制方案时还需要考虑到用户的使用习惯和安全需求,提供便利和可靠的操作方式。
4.液压系统的过滤和冷却:液压油的过滤和冷却是保持液压系统正常运行的重要环节。
应该在系统中设置合适的过滤器和冷却器,及时清除油液中的杂质和热量,确保系统的稳定性和寿命。
5.液压系统的维护和保养:液压系统的维护和保养工作是系统正常运行的前提。
液压传动课程设计
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专业《液压传动》课程设计说明书班级:学号:姓名:目录一、设计题目及要求 (2)二、工况分析 (3)三、液压缸主要参数的确定 (6)四、液压系统图的拟定 (9)五、液压元件的选择 (11)六、液压缸的设计 (13)七、总结 (16)致谢 (16)参考文献 (17)一、设计题目及要求设计一台上料机液压系统,要求该系统完成:快速上升——慢速上升(可调速)——快速下降——下位停止的半自动循环。
采用900V 型导轨,垂直于导轨的压紧力为60N,启动、制动时间均为0.5s,液压缸的机械效率为0.9。
设计原始数据如下表所示。
本组为第三组数据。
完成以下工作:1、进行工况分析,绘制工况图。
2、拟定液压系统原理图。
3、绘制液压缸装配图。
4、编写液压课程设计说明书。
上料机示意图如下:图3 上料机示意图二、工况分析对液压传动系统的工况分析就是明确各执行元件在工作过程中的速度和负载的变化规律,也就是进行运动分析和负载分析。
1、运动分析根据各执行在一个工作循环内各阶段的速度,绘制其循环图,如下图所示:快进快退 2、动力分析 1)工作负载:5500+1200=6700N2)摩擦负载/sin2f N F fF α=由于工件为垂直起开,所以垂直作用于导航的载荷可由间隙和结构尺寸,可知,取,1.0,2.0==d s f f 则静摩擦负载: 16.97N动摩擦负载: 8.49N3)惯性负载惯性负载为运动部件在起动和制动的过程中可按t v g G m a F ∆∆==G---运动部件的重量(N ) g---重力加速度,28.9s mg =△v---速度变化值(s m) △t---起动或制动时间(s )。
以下合力只代表大小。
加速:减速:制动:反向加速:下拉制动:根据以上的计算,考虑到液压缸垂直安放,其重量较大,为防止因自重而自行下滑,系统中应设置平衡回路,因此,在对快速向下运动的负载分析时,就不考虑滑台的重量,则液压缸各阶段中的负载,(液压工机械效率η=0.9)如下表绘出负载图及速度图。
上料机液压系统设计
液压传动课程设计题目:上料机液压系统设计院系:物理与机电工程学院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班级: 2011级机械(1)班姓名:卫世军学号: 2011043511指导老师:张雪华起止日期:2013年5月20日—5月24日摘要现代机械一般多是机械、电气、液压三者紧密联系,结合的一个综合体。
液压传动与机械传动、电气传动并列为三大传统形式,液压传动系统的设计在现代机械的设计工作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因此,《液压传动》课程是工科机械类各专业都开设的一门重要课程。
它既是一门理论课,也与生产实际有着密切的联系。
为了学好这样一门重要课程,除了在教学中系统讲授以外,还应设置课程设计教学环节,使学生理论联系实际,掌握液压传动系统设计的技能和方法。
液压传动课程设计的目的主要有以下几点:1、综合运用液压传动课程及其他有关先修课程的理论知识和生产实际只是,进行液压传动设计实践,是理论知识和生产实践机密结合起来,从而使这些知识得到进一步的巩固、加深提高和扩展。
2、在设计实践中学习和掌握通用液压元件,尤其是各类标准元件的选用原则和回路的组合方法,培养设计技能,提高学生分析和嫁接生产实际问题的能力,为今后的设计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3、通过设计,在计算、绘图、运用和熟悉设计资料(包括设计手册、产品样本、标准和规范)以及进行估算方面得到实际训练。
液压课程设计题目及上料机示意图题目:设计一台上料机液压系统:要求工作循环为快速上升——慢速上升——停留——快速下降。
工件的重量为630KG,滑台的重量为118KG,快速上升速度要求≥43mm/s;慢速上升要求≥8mm/s;快速下降速度要求≥58mm/s;滑台采用V形导轨,导轨面的夹角为90度,滑台与导轨的最大间隙为2mm,起动加速与减速时间均为0.5s,液压缸的机械效率为0.91(考虑密封阻力)。
上料机示意图主目录摘要及课题 (Ⅰ)目录 (Ⅱ)一.工况分析 (1)二.负载和速度图的绘制 (2)三.液压缸主要参数的确定 (3)四.液压系统的拟定 (5)五.液压元件的选择 (7)六.液压系统的性能验算 (8)七.液压缸的设计及选择 (11)八.总结 (13)九.参考文献 (13)一、 工况分析1.运动分析:根据各执行在一个工作循环内各阶段的速度,绘制其循环图,如下图所示:快进工进快退2.负载分析:系统总共承受的负载为7338N ,所以系统负载很小,应属于低压系统。
上料机液压系统设计说明书(有全套图纸)
《液压传动》课程设计说明书一、液压传动课程设计的目的1、巩固和深化已学的理论知识,掌握液压系统设计计算的一般方法和步骤。
2、锻炼机械制图,结构设计和工程运算能力。
3、熟悉并会用有关国家标准、部颁标准、设计手册和产品样本等技术资料。
4、提高学生使用计算机绘图软件(如AUTOCAD、PRO/E等)进行实际工程设计的能力。
二、液压课程设计题目题目(二)设计一台上料机液压系统,要求该系统完成:快速上升——慢速上升(可调速)——快速下降——下位停止的半自动循环。
采用900V型导轨,垂直于导轨的压紧力为60N,启动、制动时间均为0.5s,液压缸的机械效率为0.9。
设计原始数据如下表所示。
试完成以下工作:1、进行工况分析,绘制工况图。
2、拟定液压系统原理图(A3)。
3、计算液压系统,选择标准液压元件。
4、绘制液压缸装配图(A1)。
5、编写液压课程设计说明书。
上料机示意图如下:图2 上料机示意图数参 据数 数 据I II√III IV V 滑台自重(N ) 800 1000 1200 1400 1600 工件自重(N ) 4500 5000 5500 5800 6000 快速上升速度(mm/s ) 40 4550 55 60 快速上升行程(mm ) 350 350 400 420 450 慢速上升速度(mm/s ) ≤10 ≤13 ≤16 ≤18 ≤20 慢速上升行程(mm ) 100 100 100 100 100 快速下降速度(mm/s ) 45 55 55 60 65 快速下降行程(mm )400450500550600目录一.工况分析 (2)二.负载和速度图的绘制 (5)三.液压缸主要参数的确定 (6)四.液压系统的拟定 (9)五.液压元件的选择 (10)六.液压缸的设计 (11)七.拟定液压系统原理图 (14)八.绘制液压缸装配图 (14)九.参考文献 (14)一、工况分析对液压传动系统九、小结通过液压课程设计练习,对这学期学习的液压传动知识比较系统的归纳总结,用学到的理论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加深了基础知识的掌握,对液压传动这门课程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上料机液压系统设计
上料机液压系统设计液压系统在上料机中的设计是非常重要的,它是实现上料机正常工作的关键组成部分。
本文将从液压系统的组成、工作原理、设计要求及优化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一、液压系统组成液压系统主要由液压源、执行元件、控制元件、辅助元件及液压工作介质等组成。
1.液压源:通常由液压泵提供动力,将机械能转化为液压能。
2.执行元件:主要有液压缸、液压马达等。
在上料机中,液压缸用于实现上料斗的升降和倾斜等动作。
3.控制元件:包括阀门、阀芯、阀座等。
通过对液压油流进行控制和调节,实现液压系统各个部件的协调工作。
4.辅助元件:主要有油箱、滤清器、冷却器等。
油箱提供液压油的贮存和冷却,滤清器用于过滤液压油中的杂质,冷却器用于降低液压油的温度。
5.液压工作介质:通常采用液压油作为液压系统的工作介质。
液压油具有一定的粘度和热稳定性,能够在高温和高压力下正常工作。
二、液压系统工作原理液压系统的工作原理是基于帕斯卡定律。
即压力在静态液体中传递时,作用在液体上的力是与所受面积成正比的。
根据这一原理,液压系统通过控制液压油的流量和压力,实现对液压缸的控制。
当液压系统启动时,液压泵将液压油从油箱中吸入,在压力作用下,向执行元件(液压缸)提供动力。
通过控制元件的控制,可以实现液压油的流向和压力调节,从而实现上料斗的升降和倾斜等动作。
三、液压系统设计要求1.性能要求:液压系统在上料机中的设计应保证系统的工作性能稳定可靠,具有较高的工作效率和运行平稳性。
2.安全要求:液压系统设计应考虑到系统的安全性,包括液压元件的强度和稳定性,系统的漏油及漏压检测与报警等。
3.节能要求:液压系统设计应尽可能降低能源损耗,提高系统的能源利用率。
4.维修保养要求:液压系统的设计应便于维修和保养,包括易于检修和更换液压元件,便捷的油液更换与滤清以及液压系统的保养周期等。
四、液压系统设计优化针对上述设计要求,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对液压系统进行优化设计:1.选择合适的液压元件:根据上料机的工作条件和需求,选择适合的液压泵、液压缸和控制阀等元件,保证其质量和性能符合要求。
上料机的液压课程设计
上料机的液压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液压系统在上料机中的作用与原理,掌握液压系统的基本组成及各部分功能。
2. 学生能够掌握液压泵、液压缸、液压马达等主要液压元件的工作原理及性能特点。
3. 学生能够了解液压系统的压力、流量、功率等基本参数的计算及影响。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运用液压原理设计简单的上料机液压系统,并进行性能分析。
2. 学生能够通过查阅资料,运用液压元件选型方法,为上料机液压系统选择合适的液压元件。
3. 学生能够利用CAD等软件绘制上料机液压系统原理图和元件布置图。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通过课程学习,培养对液压技术的兴趣,增强学习动力。
2. 学生能够认识到液压技术在工业生产中的重要性,提高对机械工程领域的认识。
3. 学生在团队协作中,培养沟通、协作能力,增强解决问题的自信心。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专业实践课,结合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
学生特点:学生处于高年级阶段,已具备一定的液压基础知识和动手能力。
教学要求: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通过课程学习,使学生能够独立完成上料机液压系统的设计与分析。
二、教学内容1. 液压系统概述:液压系统的基本原理、组成及应用领域,重点讲解液压系统在上料机中的应用。
教材章节:第一章 液压传动概述2. 液压元件:液压泵、液压缸、液压马达、液压阀等主要元件的结构、工作原理及性能特点。
教材章节:第二章 液压元件3. 液压系统设计:上料机液压系统设计要求,液压泵、液压缸等元件的选型计算,系统压力、流量、功率等参数的计算。
教材章节:第三章 液压系统设计4. 液压系统仿真与优化:利用CAD软件绘制液压系统原理图和元件布置图,进行系统仿真与优化。
教材章节:第四章 液压系统仿真与优化5. 上料机液压系统案例分析:分析典型上料机液压系统案例,了解实际应用中的设计要点和注意事项。
教材章节:第五章 液压系统应用实例6. 实践操作:分组进行上料机液压系统设计与性能分析,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毕业设计——上料机液压系统设计
上料机液压系统设计
摘要 液压作为一个广泛应用的技术,在未来更是有广阔的前景。随着计算机的深入
发展,液压控制系统可以和智能控制的技术、计算机控制的技术等技术结合起来,这样 就能够在更多的场合中发挥作用,也可以更加精巧的、更加灵活地完成预期的控制任务。
液压传动是流体传动的一种,其基本原理是在密闭的容器内,利用有压力的油液作 为工作介质来实现能量转换和传递动力的。其中的液体称为工作介质,一般为矿物油, 它的作用和机械传动中的皮带、链条和齿轮等传动元件相类似。
结论…………………………………………………………………………………………25 致谢…………………………………………………………………………………26 参考文献…………………………………………………………………………… 27
谢谢朋友对我文章的赏识,充值后就可以下载此设计说明书(不 包含 CAD 图纸)。我这里还有一个压缩包,里面有相应的 word 说 明书(附带:任务书、外文翻译)和 CAD 图纸(共计 7 张图纸)。 需要压缩包的朋友联系 QQ 客服 1:1459919609 或 QQ 客服 2: 1969043202。需要其他设计题目直接联系!!!
符合以下要求,方可参加答辩:
(1)液压系统原理图及速度循环图、负载循环图、电磁阀动作循序表 一张 A1
(2) 液压缸装配图
一张 A1
(3)液压缸主要零件的零件图
五张 A3
(4) 设计计算说明书,字数不少于 5000 字
一份
(5)以上资料打印稿和电子版(图纸用 AutoCAD2004 版本存盘、说明书及任务书用
镇江高专
ZHENJIANG COLLEGE
毕业设计说明书
上料机液压系统设计
Feeder hydraulic system design
上料机液压系统设计
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液压传动》课程设计说明书班级:机制094学号: 090114408姓名:赵大露一、液压传动课程设计的目的1、巩固和深化已学的理论知识,掌握液压系统设计计算的一般方法和步骤。
2、锻炼机械制图,结构设计和工程运算能力。
3、熟悉并会用有关国家标准、部颁标准、设计手册和产品样本等技术资料。
4、提高学生使用计算机绘图软件(如AUTOCAD、PRO/E等)进行实际工程设计的能力。
二、液压课程设计题目题目(三)设计一台上料机液压系统,要求该系统完成:快速上升——慢速上升(可调速)——快速下降——下位停止的半自动循环。
采用900V型导轨,垂直于导轨的压紧力为60N,启动、制动时间均为0.5s,液压缸的机械效率为0.9。
设计原始数据如下表所示。
试完成以下工作:1、进行工况分析,绘制工况图。
2、拟定液压系统原理图(A3)。
3、绘制液压缸装配图(A1)。
4、编写液压课程设计说明书。
上料机示意图如下:图2 上料机示意图参数数据滑台自重(N) 1400工件自重(N) 5800快速上升速度(mm/s) 55快速上升行程 (mm) 420慢速上升速度 (mm/s) ≤18慢速上升行程 (mm) 100快速下降速度 (mm/s) 60快速下降行程 (mm) 550目录一.工况分析 (2)二.负载和速度图的绘制 (6)三.液压缸主要参数的确定 (6)四.液压系统的拟定 (9)五.液压缸的设计 (10)六.拟定液压系统原理图 (12)七.绘制液压缸装配图 (12)八.小节 (12)九.参考文献 (13)一、工况分析1、运动分析根据各执行元件在完成一个工作循环内各阶段的速度,绘制以速度为纵坐标,时间或位移为横坐标的速度循环图,如下图所示:工作循环中速度的变化情况图2、 负载分析负载分析就是研究各执行元件在一个工作循环内各阶段的受力情况。
工作机构作直线运动时,液压缸必须克服的负载为:f L a F F F F =++ 式中:l F —工作阻力f F —摩擦阻力 a F —惯性阻力1)工作负载:此系统的工作阻力即为工件的自重与滑台的自重。
上料机液压系统课程设计
液压和气压传动课程设计姓名:廖聪学号:层次:本科专业:机械电子工程班级:15机电2班指导老师:刘方方20XX年12月目录任务书 (1)一、明确系统设计要求,进行工况分析 (2)1.1 明确系统设计要求 (2)1.2 分析液压系统工况 (2)二、确定液压缸关键参数 (5)2.1 初选液压缸工作压力 (5)2.2 计算液压缸关键参数 (5)2.3 各工作阶段时间计算 (5)2.4 计算液压缸流量、压力和功率 (6)2.5 绘制液压缸工况图 (7)三、液压系统图确实定 (8)3.1 液压系统确实定 (8)3.2 确定液压系统原理图 (8)四、计算和选择液压元件 (10)4.1 确定液压泵型号及电动机功率 (10)4.2 选择阀类元件及辅助元件 (11)五、验算液压系统关键性能 (12)5.1 压力损失验算 (12)5.2 液压系统发烧和温升验算 (14)参考文件 (15)设计心得 (16)任务书设计一台上料机液压系统,要求该系统完成:快速上升——慢速上升(可调速)——快速下降——下位停止半自动循环。
采取90°V型导轨,垂直于导轨压紧力为60N,开启、制动时间均为0.5s,液压缸机械效率为0.9。
设计原始数据以下表所表示。
1、进行工况分析,绘制工况图。
2、确定液压系统原理图(A4)。
3、计算液压系统,选择适宜液压元件。
4、编写液压课程设计说明书。
上料机示意图以下:图1 上料机示意图一、明确系统设计要求,进行工况分析1.1 明确系统设计要求上料机是由通用部件和部分专用部件组成高效、专用、自动化程度较高机器。
机器将材料从低位置运到高位置,当材料取走后按下按钮,机器从高位置回到低位置。
实现沿垂直向方向“快速上升——慢速上升(可调速)——快速下降——下位停止”半自动循环。
工作循环拟采取液压传动方法来实现。
故拟选定液压缸作实施机构。
1.2 分析液压系统工况1)运动分析依据各实施在一个工作循环内各阶段速度,绘制其循环图,图1.1所表示:图1.1 上料机动作循环图2)负载分析a)工作负载:F L=F G=4500+800=5300Nb)摩擦负载:F f=fF Nsinð2,因为工件为垂直起开,所以垂直作用于导航载荷可由间隙和结构尺寸,可知F N=60N,取f S=0.2,f d=0.1 , V型角,通常为90°,则静摩擦负载:F fs=f s F Nsin45°=0.2×60sin45°=16.97N动摩擦负载:F fd=f d F Nsin45°=0.1×60sin45°=8.49Nc)惯性负载Fa惯性负载为运动部件在起动和制动过程中可按F=ma=Gg ∆v∆t计算。
液压与气压传动课程设计--液压气动系统系统设计与分析
液压与气压传动课程设计--液压气动系统系统设计与分析宁波理工学院液压气动系统系统设计与分析姓名朱贤晖学号 3100612086专业班级机械电子工程102分院机电与能源工程学院完成日期 2013年12月19日目录1.设计任务书 (3)1.1课程设计题目 (3)1.2课程设计的目的和要求 (3)2.负载分析 (3)3.液压系统设计方案 (5)3.1确定液压泵类型 (5)3.2选用执行元件 (5)3.3快速运动回路和速度换接回路 (5)3.4换向回路的选择 (5)3.5组成液压系统绘原理图 (5)4.液压系统的参数计算 (7)4.1液压缸参数计算 (7)4.1.1初选液压缸的工作压力 (7)4.1.2确定液压缸的主要结构尺寸 (7)4.1.3计算液压缸各工作阶段的工作压力、流量和功率 (8)4.2液压泵的参数计算 (9)4.3电动机的选择 (9)5.液压元件的选择 (10)5.1液压阀及过滤器的选择 (10)5.2油管的选择 (11)5.3油箱容积的确定 (11)6.验算液压系统性能 (12)6.1压力损失的验算及泵压力的调整 (12)6.1.1工进时的压力损失验算和小流量泵压力的调整 (12)6.1.2快退时的压力损失验算及大流量泵卸载压力的调整 (12)6.2液压系统的发热和温升验算 (14)7.阀块的3D结构 (15)8.总结及感谢 (19)8.1设计小结 (19)8.2设计所得及感谢 (19)9.参考文献 (20)1.设计任务书1.1课程设计题目设计一台上料机的液压传动系统。
1)工作台的工作循环过程:“快速上升-慢速上升-停留-快速下降”。
2)工作参数:工件的重量为500Kg ,滑台的重量为100Kg ,快速上升要求>=45mm/s,慢速上升要求>=8mm/s ,快速下降要求>=55mm/s,滑台采用V 型导轨,导轨面夹角为90°,滑台与导轨的最大间隙为2mm ,气动加速与减速时间均为0.5s ,液压缸的机械效率为0.91(考虑密封阻力)。
机械机电毕业设计_上料机液压系统设计
学生课程设计(论文)题目:上料机液压系统设计学生姓名:学号:所在院(系):机电工程学院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班级:指导教师:职称:年月日攀枝花学院本科毕业设计(论文)摘要摘要黑体三号(空1行)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
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小四号宋体,20磅行距,要求300字左右)(空1行)(空1行)关键词XXXX,XXXX,XXXXX,XXXXX(3-5个,逗号分隔,小四号宋体)目 录(空1行)摘 要…………………………………… (Ⅰ)ABSTRACT (Ⅱ)(空1行)1 绪论 (1)1.1 课题背景................................................................................................ 1 1.1.1XXX ...................................................................................................1 1.1.2 XXX (2)1.2 XXX (3)1.2.1 XXX ...................................................................................................3 1.2.2 (6)2 X X X (12)…… …… ……结论 (52)X X X (52)……参考文献…………………………………………………………………………………………54 附录A :X X X …………………………………………………………………………………55 ……致 谢 (56)Times New Romani 小四,分散对齐4 机械传动部件设计(空1行)4.1切削力的计算(小三号黑体)4.1.1 XXXX(四号黑体)根据…(小四号宋体,20磅行距)4.1.2 XXXX(四号黑体)XXX……(空1行)4.2 XXXXXXXX(小三号黑体)……(小四号宋体,20磅行距)(空1行)4.3 XXXXXX……(空1行)4.4 XXXXXXXXXXX……;图4.2 主轴进图示宋体五号题目六:组合机床液压系统设计试设计一卧式单面多轴钻孔组合机床的液压系统,要求液压系统完成的工作循环是:快进 工进 快退 停止;系统参数如下表,动力滑台采用平面导轨,其静、动摩擦系数分别为0.15、0.08往复运动的加减速时间要求不大于0.2s 。
最新上料机液压系统课程设计
液压与气压传动课程设计姓名:廖聪学号:2015143227层次:本科专业:机械电子工程班级:15机电2班指导教师:刘方方2017年12月目录任务书 (1)一、明确系统设计的要求,进行工况分析 (3)1.1 明确系统设计的要求 (3)1.2 分析液压系统工况 (3)二、确定液压缸主要参数 (7)2.1 初选液压缸的工作压力 (7)2.2 计算液压缸主要参数 (7)2.3 各工作阶段的时间计算 (8)2.4 计算液压缸流量、压力和功率 (9)2.5 绘制液压缸的工况图 (10)三、液压系统图的拟定 (11)3.1 液压系统的拟定 (11)3.2 拟定液压系统原理图 (12)四、计算与选择液压元件 (14)4.1 确定液压泵的型号及电动机功率 (14)4.2 选择阀类元件及辅助元件 (15)五、验算液压系统的主要性能 (16)5.1 压力损失验算 (16)5.2 液压系统的发热和温升验算 (19)参考文献 (20)设计心得 (21)任务书设计一台上料机液压系统,要求该系统完成:快速上升——慢速上升(可调速)——快速下降——下位停止的半自动循环。
采用90°V型导轨,垂直于导轨的压紧力为60N,启动、制动时间均为0.5s,液压缸的机械效率为0.9。
设计原始数据如下表所示。
滑台自重(N)工件自重(N)快速上升速度(mm/s)快速上升行程(mm)慢速上升速度(mm/s)慢速上升行程(mm)快速下降速度(mm/s)快速下降行程(mm)800 4500 40 350 ≤10100 45 400 请完成以下工作:1、进行工况分析,绘制工况图。
2、拟定液压系统原理图(A4)。
3、计算液压系统,选择合适的液压元件。
4、编写液压课程设计说明书。
上料机示意图如下:图1 上料机示意图一、明确系统设计的要求,进行工况分析1.1 明确系统设计的要求上料机是由通用部件和部分专用部件组成的高效、专用、自动化程度较高的机器。
上料机液压系统设计说明书(有全套图纸).doc
《液压传动》课程设计说明书一、液压传动课程设计的目的1、巩固和深化已学的理论知识,掌握液压系统设计计算的一般方法和步骤。
2、锻炼机械制图,结构设计和工程运算能力。
3、熟悉并会用有关国家标准、部颁标准、设计手册和产品样本等技术资料。
4、提高学生使用计算机绘图软件(如AUTOCAD、PRO/E等)进行实际工程设计的能力。
二、液压课程设计题目题目(二)设计一台上料机液压系统,要求该系统完成:快速上升——慢速上升(可调速)——快速下降——下位停止的半自动循环。
采用900V型导轨,垂直于导轨的压紧力为60N,启动、制动时间均为0.5s,液压缸的机械效率为0.9。
设计原始数据如下表所示。
试完成以下工作:1、进行工况分析,绘制工况图。
2、拟定液压系统原理图(A3)。
3、计算液压系统,选择标准液压元件。
4、绘制液压缸装配图(A1)。
5、编写液压课程设计说明书。
上料机示意图如下:图2 上料机示意图数参 据数数 据 I II √ III IV V 滑台自重(N )800 1000 1200 1400 1600 工件自重(N )4500 5000 5500 5800 6000 快速上升速度(mm/s )40 45 50 55 60 快速上升行程(mm )350 350 400 420 450 慢速上升速度(mm/s )≤10 ≤13 ≤16 ≤18 ≤20 慢速上升行程(mm )100 100 100 100 100 快速下降速度(mm/s )45 55 55 60 65 快速下降行程(mm ) 400 450500 550 600目录一.工况分析 (2)二.负载和速度图的绘制 (5)三.液压缸主要参数的确定 (6)四.液压系统的拟定 (9)五.液压元件的选择 (10)六.液压缸的设计 (11)七.拟定液压系统原理图 (14)八.绘制液压缸装配图 (14)九.参考文献 (14)一、工况分析对液压传动系统九、小结通过液压课程设计练习,对这学期学习的液压传动知识比较系统的归纳总结,用学到的理论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加深了基础知识的掌握,对液压传动这门课程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液压与气压传动课程设计任务书系别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专业机械制造设计及其自动化班级机制0811姓名严磊学号**********指导老师邬国秀目录一、设计题目 (3)二、负载分析 (3)2.1 负载与运动分析 (3)2.2负载动力分析 (3)2.3负载图与运动图的绘制 (3)三、设计方案拟定 (5)3.1 液压系统图的拟定 (5)3.2液压系统原理图 (5)3.3 液压缸的设计 (6)四、主要参数计算 (7)4.1 初选液压缸工作压力 (8)4.2 计算液压缸主要尺寸 (9)4.3 活塞杆稳定性校核 (9)4.4 计算循环中各个工作阶段的液压缸压力,流量和功率 (9)五、液压元件选择 (11)5.1 确定液压泵的型号及电动机功率 (11)5.2 选择阀类元件及辅助元件 (12)5.3液压系统原理图上部分阀类功能..............................六、液压系统性能验算 (13)6.1 验算系统压力损失 (13)6.2 验算系统发热与温升 (15)七、小结 (15)八、参考文献 (16)一、设计题目题目:设计一台上料机液压系统,要求驱动它的液压传动系统完成快速上升→慢速上升→停留→快速下降的工作循环。
其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
其垂直上升工作的重力为N 5000,滑台的重量为N 1000,快速上升的行程为mm 350,其最小速度为s mm /45≥;慢速上升行程为mm 100,其最小速度为s mm /8;快速下降行程为mm 450,速度要求s mm /55≥。
滑台采用V 型导轨,其导轨面的夹角为︒90,滑台与导轨的最大间隙为mm 2,启动加速与减速时间均为s 5.0,液压缸的机械效率(考虑密封阻力)为0.91。
上料机示意图如下:图1 上料机的结构示意图二、负载分析对液压传动系统的工况分析就是明确各执行元件在工作过程中的速度和负载的变化规律,也就是进行运动分析和负载分析。
2.1、负载与运动分析根据各执行在一个工作循环内各阶段的速度,绘制其循环图,如下图所示:2.2、负载动力分析动力分析就是研究机器在工作中其执行机构的受力情况。
(1)工作负载()N N F F G L 600010005000=+==(2) 摩擦负载2sin αN f fF F =由于工件为垂直起升,所以垂直作用于导轨的载荷可由其间隙和机构尺寸求得 N FN120=,取静摩擦系数为0.2,动摩擦系数为0.1则有静摩擦负载()N N fs F 94.3345sin 1202.0=⨯= 动摩擦负载()N N fdF 97.1645sin 1201.0=⨯=(3)惯性负载惯性负载为运动部件在起动和制动的过程中可按tvg G ma F ∆∆== G---运动部件的重量(N ) g---重力加速度,28.9smg = △v---速度变化值(s m )△t---起动或制动时间(s )快 退快进加速 N N t v g G F a 05.555.0045.081.960001=⨯=∆∆=减速 N N t v g G F a 26.455.0008.0045.081.960002=-⨯=∆∆=制动 N N t v g G F a 79.95.0008.081.960003=⨯=∆∆=反向加速 N N t v g G F a 28.675.0055.081.960004=⨯=∆∆=反向制动 N F F a a 28.6745==根据以上的计算,考虑到液压缸垂直安放,其重量较大,为防止因自重而自行下滑,系统中应设置平衡回路。
因此在对快速向下运动的负载分析时,就不考虑滑台2的重量。
则液压缸各阶段中的负载如表1所示(91.0=ηm)表1 液压缸各阶段中的负载2.3.负载图和速度图的绘制按照前面的负载分析结果及已知的速度要求、行程限制等,绘制出负载图及速度图如图2所示。
三、设计方案拟定3.1.液压系统图的拟定液压系统图的拟定,主要是考虑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1)供油方式从工况图分析可知,该系统在快上和快下时所需的流量较小,因此从提高系统的效率,节省能源的角度考虑,采用单个定量泵的供油方式显然是不适合的,宜选用双联式定量叶片泵作为油源。
(2)调速回路由工况可知可知,该系统在慢速时速度需要调节,考虑到系统功率小,滑台运动速度需要调节,考虑到系统功率小,滑台运动速度低,工作负载变化小,所以采用调速阀的回油节流调速回路。
(3)速度换接回路由于快上和满上之间速度需要换接,但对换接到位置要求不高,所以采用由行程开关发讯控制二位二通电磁阀来实现速度的换接。
(4)平衡及锁紧为防止在上端停留时重物下落和在停留期间内保持重物的位置,特在液压缸的下腔(无杆腔)进油路上设置了液控单向阀;另一方面,为了克服滑台自重在快下过程中的影响,设置了一单向背压阀。
(5)本液压系统的换向采用三位四通Y型中位机能的电磁换向阀,下图为拟定的液压系统原理图。
3.2液压系统原理图:3.3. 液压缸的设计3.1液压缸的分类机组成液压缸按其结构形式,可以分为活塞缸、柱塞缸、和摆动缸三类。
活塞缸和柱塞刚实现往复运动,输出推力和速度。
摆动缸则能实现小于 360的往复摆动,输出转矩和角速度。
液压缸除单个使用外,还可以几个组合起来和其他机构组合起来,在特殊场合使用,已实现特殊的功能。
液压缸的结构基本上可分成缸筒和缸盖、活塞和活塞杆、密封装置、缓冲装置,以及排气装置五个部分。
3.2液压缸的主要参数设计(后续计算) 3.3液压缸的结构设计1)缸体与缸盖的连接形式 常用的连接方式法兰连接、螺纹连接、外半环连接和内半环连接,其形式与工作压力、缸体材料、工作条件有关。
2)活塞杆与活塞的连接结构 常见的连接形式有:整体式结构和组合式结构。
组合式结构又分为螺纹连接、半环连接和锥销连接。
3)活塞杆导向部分的结构 活塞杆导向部分的结构,包括活塞杆与端盖、导向套的结构,以及密封、防尘、锁紧装置等。
4)活塞及活塞杆处密封圈的选用 活塞及活塞杆处密封圈的选用,应根据密封部位、使用部位、使用的压力、温度、运动速度的范围不同而选择不同类型的密封圈。
常见的密封圈类型:O 型圈,O 型圈加挡圈,高底唇Y 型圈,Y 型圈,奥米加型等。
5)液压缸的缓冲装置 液压缸带动工作部件运动时,因运动件的质量大,运动速度较高,则在达到行程终点时,会产生液压冲击,甚至使活塞与缸筒端盖产生机械碰撞。
为防止此现象的发生,在行程末端设置缓冲装置。
常见的缓冲装置有环状间隙节流缓冲装置,三角槽式节流缓冲装置,可调缓冲装置。
6)液压缸排气装置 对于速度稳定性要求的机床液压缸,则需要设置排气装置。
3.4液压缸设计需要注意的事项1)尽量使液压缸有不同情况下有不同情况,活塞杆在受拉状态下承受最大负载。
2)考虑到液压缸有不同行程终了处的制动问题和液压缸的排气问题,缸内如无缓冲装置和排气装置,系统中需有相应措施。
3)根据主机的工作要求和结构设计要求,正确确定液压缸的安装、固定方式,但液压缸只能一端定位。
4)液压缸各部分的结构需根据推荐结构形式和设计标准比较,尽可能做到简单、紧凑、加工、装配和维修方便。
3.5液压缸主要零件的材料和技术要求 1)缸体材料---灰铸铁: HT200,HT350;铸钢:ZG25,ZG45 粗糙度---液压缸内圆柱表面粗糙度为m R a μ4.0~2.0= 技术要求:a 内径用H8-H9的配合b 缸体与端盖采用螺纹连接,采用6H 精度 2)活塞材料---灰铸铁:HT150,HT200粗糙度---活塞外圆柱粗糙度m R a μ6.1~8.0=技术要求:活塞外径用橡胶密封即可取f7~f9的配合,内孔与活塞杆的配合可取H8。
3)活塞杆材料---实心:35钢,45钢;空心:35钢,45钢无缝钢管 粗糙度---杆外圆柱粗糙度为m R a μ8.0~4.0= 技术要求:a 调质20~25HRCb 活塞与导向套用78f H 的配合,与活塞的连接可用8h 8H 4)缸盖材料---35钢,45钢;作导向时用(耐磨)铸铁 粗糙度---导向表面粗糙度为m R a μ6.1~8.0= 技术要求:同轴度不大于m μ03.0 5)导向套材料---青铜,球墨铸铁粗糙度---导向表面粗糙度为m R a μ8.0=技术要求:a 导向套的长度一般取活塞杆直径的60%~80%b 外径D 内孔的同轴度不大于内孔公差之半四、主要参数的计算液压缸工作压力主要根据运动循环各阶段的最大总负载力来确定,此外,还需要考虑一下因素:(1)各类设备的不同特点和使用场合(2)考虑经济和重量因素,压力选得低,则元件尺寸大,重量重,压力选得高一些,则元件尺寸小,重量轻,但对元件的制造精度,密封性能要求高。
4.1.初选液压缸的工作压力根据分析此设备的负载不大,按类型属机床类,所以初选液压缸的工作压力为2.0MP a 。
4.2.计算液压缸的主要尺寸pFA =式中; F---液压缸上的外负载 p---液压缸的有效工作压力 A---所求液压缸有有效工作面积mm mm AD PF A 2424251052.614159.31036.33441036.331020155.6672---⨯=⨯⨯==⨯=⨯⨯==π按标准取:根据快上和快下的速度比值来确定活塞杆的直径:86.264555222==-d d D D按标准取mm d 25=。
则液压缸的有效作用面积为:无杆腔面积 2222117.313.6441cm cm D A =⨯==ππ有杆腔面积 ()()222222226.265.23.6441cm cm d D A =-=-=ππ4.3.活塞杆稳定性校核因为活塞杆总行程为mm 450,而活塞杆直径为mm 25,101825/450/>==d l ,需进行稳定性校核,由材料力学中的有关公式,根据该液压缸一端支承一端铰接取末端系数22=ψ,活塞杆材料用普通碳钢则:材料强度实验值Pa f 8109.4⨯=,系数50001=α,柔性系数851=ψ,25.64===dA J r k ,因为 1202857221==<=ψψk r l,所以有其临界载荷kF NN kr l fAkF 15.19741325.6450500021110254109.42628221=⎪⎭⎫ ⎝⎛⨯+⨯⨯⨯⨯=⎪⎪⎪⎪⎭⎫ ⎝⎛=-+πψα取其安全系数4=k n 时N N N n F k k 55.667229.49353415.197413>== 所以,满足稳定性条件。
4.4.计算循环中各个工作阶段的液压缸压力,流量和功率(1)求液压缸的最大流量m in 42.81027.14010451017.31A 363341Lsm sm v q =⨯=⨯⨯⨯==---快上快上m in50.11094.241081017.31A 363341L sm smv q =⨯=⨯⨯⨯==---慢上慢上m in 67.81043.14410551026.26A 363342Lsm smv q=⨯=⨯⨯⨯==---快下快下(2)绘制工况图工作循环中各个工作阶段的液压缸压力、流量和功率如表2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