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教育学大纲当代教学策略.

合集下载

《教育学》课程大纲

《教育学》课程大纲

教育学》课程大纲第一部分大纲说明一、课程的性质:《当代教育学》是教育科学体系中的一门基础理论学科,它以教育现象和教育规律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从教育与社会发展、教育与人的发展这两个基本问题为主线,从基本原理的层面,对教育自身的有关理论作全面阐述。

二、课程的任务:通过本门课程学习,使学生从理性上认识有关教育的一系列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本规律,并从操作层面上掌握一些有关教育措施。

通过本门课程学习,使学生树立起正确的教育思想和理念,掌握教育原理,提高教育实践能力,并能应用这些思想、理念、原理自觉地指导自己的工作实践。

三、课程的教学基本要求:帮助学生掌握教育学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指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释、解决教育现象与教育问题。

四、课程学习建议:认真收看教师讲课影像资料,阅读指定教材,深入思考,领会理解,并适当阅读参考文献,完成单元练习和课程作业。

五、课程的对象公修课,限非师范类学生。

六、课时与学分:课堂教学:28学时总学分:1.5教育学课程大纲第一章教育与教育学的发展〔教学目标与要求〕1、了解教育发展的历史轨迹;2、理解教育的组成要素、教育的功能、教育的目的等基本概念;3、了解教育学的形成、发展过程中著名教育家的代表作及其教育思想;4、理解古代教育、近现代教育的特征。

5、了解当前教育学发展存在的危机与契机〔课时分配〕2 课时〔教学内容〕导言:什么是教育?什么是教育学?为什么要学习教育学?一、教育的发展1、教育的概念①广义的教育;②狭义的教育——学校教育;2、教育的要素①教育者②受教育者③教育影响3、教育的形态①非制度化的教育与制度化的教育②家庭教育、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③农业社会的教育、工业社会的教育与信息社会的教育4、教育发展的历史轨迹①古代教育及特征;②文艺复兴时期的教育及特征;③近代教育及特征;④20世纪以来教育发展的特点及趋势。

二、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1、教育学的思想来源①中国古代教育思想;②西方古代教育思想;③近代教育思想。

教育学中的教学策略

教育学中的教学策略

教育学中的教学策略教学策略是教育学中的重要概念,指的是教师在教学活动中所选择和运用的各种方法、手段和技巧。

合理的教学策略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促进全面发展。

本文将从激发学生主动性、培养批判思维、注重情感教育以及关注个体差异等方面,探讨教育学中的教学策略的重要性。

激发学生主动性学生的主动性是学习的关键,而教学策略可以通过巧妙的设计和实施,激发学生的主动性。

一种常用的策略是问题导向学习(PBL)。

在PBL中,教师不再是简单地传授知识,而是引导学生主动提出问题、组织学习,通过解决问题来获取知识。

这种策略能够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习更加有意义和有效。

培养批判思维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是现代教育追求的目标之一。

在教学中,采用互动式教学策略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

例如,教师可以通过提出引导性问题、进行辩论式讨论或者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等方式,激发学生思考,促进学生在不同观点、不同解决方案之间进行比较和分析。

这样的教学策略能够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批判思考和问题解决的能力。

注重情感教育情感教育是教育学中的重要领域,而教学策略在情感教育中起到关键作用。

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体现尊重、关爱和理解的方式,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培养学生的情感发展。

例如,教师可以采用合作学习、小组活动等策略,促进学生之间的互动和合作,培养他们的团队精神和积极情感。

此外,教师还可以通过开展情感教育课程或者关注学生的情感需求,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关注个体差异每个学生都是独特的,教学策略应该注重针对个体差异进行个性化教育。

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灵活运用不同的教学策略来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例如,对于喜欢图像的学生,教师可以运用图片、图表等辅助教学手段;对于喜欢音乐的学生,教师可以通过音乐教学、歌曲教学等方式提高学习兴趣。

个性化的教学策略可以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提高学习效果。

总结教育学中的教学策略对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高学习效果至关重要。

教育学-现代教育学原理导论 教学大纲

教育学-现代教育学原理导论 教学大纲

《现代教育学原理导论》课程大纲(Introduction to the Principles of Modern Pedagogy)一、课程目标1.引领学生深化对教育学的基本理论问题和前沿问题的学习和理解;.提升学生的理论思辨能力,强化学生的问题意识和批判意识,培养学生运用教育学的基本理论分析解决教育实际问题的能力;2.帮助学生建构科学的教育观和方法论。

二、课程内容专题1:教育学的开展历程及其研究的方法论1.思考与讨论的问题(1)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什么是教育现象与教育规律?(2)如何认识教育学的学科地位、学科属性与学科立场?(3)如何认识教育学的基本问题?(4)如何打破教育学的“板块论”建构教育学的科学理论体系?(5)如何认识总结中国教育学百年来所取得的成就及缺乏?(6)如何建构中国特色、中国气派的教育学?2、建议阅读的基本文献瞿葆奎:《教育学文集•教育与教育学》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年版,295-440: 579-699o 郑金洲,瞿葆奎:《中国教育学百年》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

陈桂生:《中国教育学问题》福建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17—25;55—69:211—242;265—281 页;孙喜亭:《教育学问题研究概述》天津教育出版社1989年版,1章,3章。

石佩臣:《教育学基础理论》,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1—32页。

[日]筑波大学教育学研究会,钟启泉译:《现代教育学基础》上海教育出版社1986年版,第一1部,1章。

王道俊郭文安:《教育学》人民教育出版社2009年6版,绪论。

侯怀银:《中国教育学开展问题研究——以20世纪上半叶为中心》山西教育出版社2008年版,50—62: 101—104: 115—132:五章。

凯洛夫:《教育学》人民教育出版社1957年版,1一20页。

陈元晖:《中国教育学七十年》北京师范大学学报,1991 (5).孙喜亭:《中国教育学近50年来的开展概述》教育研究,1998(9).陈先达:《历史唯物主义的史学功能——论历史事实•历史现象•历史规律》中国社会1.思考与讨论的问题(1)社会思潮与教育思潮的关系?(2)当代教育思潮的开展与演进过程?(3)当代教育思潮主要观点、代表人物?(4)终身教育思潮讨论。

当代教育学(袁振国)(一)

当代教育学(袁振国)(一)

当代教育学(袁振国)(一)当代教育学概述教育是一个社会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而当代教育学作为对教育现象进行深入研究的学科,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价值。

本文将分为五个大点,讨论当代教育学的一些重要内容。

大点一:教育与社会变革1. 教育与经济发展的关系2. 全球化背景下的教育挑战3. 科技进步对教育的影响4. 多元文化社会中的教育问题5. 社会变革对教育理念的冲击大点二:学习与认知1. 学习理论和实践研究2. 认知心理学在教育中的应用3. 个体差异对学习的影响4. 教学策略的设计与评估5. 学习环境的优化与创新大点三:教师与教育改革1. 教师角色的变化与发展2. 教师专业发展与教育改革3. 教师素养的培养与考核4. 教师教学技能与创新能力的提升5. 教师培训与支持机制的建立大点四:教育评估与质量保障1. 教育评估的方式和方法2. 教育质量的内涵与标准3. 教育评估结果的应用4. 教育投入与产出的关系5. 教育改革中的质量保障措施大点五:教育的全球化与跨国比较1. 教育的全球化趋势与挑战2. 不同国家教育体制的比较3. 跨国教育合作与交流4. 教育国际化的价值与影响5. 教育的全球治理与未来发展趋势总结当代教育学作为对教育现象的研究,涉及广泛的内容,包括教育与社会变革、学习与认知、教师与教育改革、教育评估与质量保障、以及教育的全球化与跨国比较等。

在不断变化的社会背景下,教育学家们通过研究和实践,努力推动教育的发展和创新,为构建更好的教育体系做出贡献。

未来,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变化,当代教育学将继续深化研究,为教育事业的提升和教育质量的提高贡献智慧和力量。

教育学有效的教学策略和方法

教育学有效的教学策略和方法

教育学有效的教学策略和方法教育是社会发展的基石,而教学策略和方法则是教育实践的核心。

有效的教学策略和方法不仅能够提高教学效果,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还能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和批判思维。

本文将介绍几种教育学中常用的有效教学策略和方法,并分析它们的优势和应用场景。

一、激发学生的主动学习主动学习是指学生通过自主思考、探索和实践来获取知识和技能。

与传统的被动教学相比,主动学习能够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

为了实现主动学习,教师可以采用以下策略和方法:1. 问题导向学习:教师通过提出具有挑战性的问题激发学生思考,并引导他们在探索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获得知识和技能。

2. 项目学习:教师将学习内容划分为一个个独立的项目,让学生通过制定计划、实施方案和总结反思等环节,主动地学习和实践。

3. 翻转课堂:教师将传统的讲授环节移到课后,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讨论、解决问题和合作学习,提高他们的参与度和学习效果。

二、个性化教学个性化教学是根据学生的兴趣、能力和学习风格量身定制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

通过满足学生的个性需求,个性化教学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效果。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个性化教学策略和方法:1. 不同水平分组:教师根据学生的能力水平将他们分为不同的小组,让每个小组在适宜的难度下进行学习和合作,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2. 选择性任务:教师为学生提供多个任务选项,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能力选择适合自己的任务进行学习,提高学习积极性。

3. 差异化辅导:教师根据学生的学习进度和理解程度进行个别辅导,帮助学生解决学习中的困惑和难题。

三、合作学习合作学习是指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共同学习和合作完成任务或项目。

合作学习能够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

下面是几种常用的合作学习策略和方法:1. 小组讨论:学生在小组中讨论和交流学习内容,共同构建知识和解决问题,促进彼此的学习和成长。

袁振国《当代教育学》(第4版)课后习题详解 第8章 当代教学理论【圣才出品】

袁振国《当代教育学》(第4版)课后习题详解 第8章 当代教学理论【圣才出品】

第8章当代教学理论1.讨论:教学究竟是什么?答:教学的概念规定着这一领域研究者的思维方式或取向,通常也是教学理论的中心。

是在讨论教学理论之前,必须要首先回答的问题。

针对教学概念的最初出发点,可以对教学做如下讨论:(1)教与学是可分的,可分的理由是教与学是两种不同性质的活动。

出于理性思维的需要,人们经常从局部和片面出发,以便更深入地认识统一的、整体的客观对象。

正如人们把人分解成身心两部分,并据此才有生理学和心理学一样,实践中的教学活动必须至少有两种理论形式,即关于教的理论与关于学的理论。

(2)教学研究把“教”当作自己的中心问题,尽管这里的“教”要讨论的是在教与学都存在的情景中的“教”。

教学是互动的,是相互依附的,它不排斥对“学”的研究,但教学的核心问题是教,是关于教的方法和效果研究,而“学”的问题应该是学习理论研究的中心问题。

(3)教学就是指教师引起、维持、促进学生学习的所有行为方式,这些行为包括主要和辅助两个部分,主要的教师行为包括教师的呈示、对话与辅导;辅助行为包括激发动机、期望效应、课堂交流和课堂管理等。

(4)教学也不是教授,因为把教学当作教授,就容易走向“教师中心”论者一边,容易使人把教学联想为“知识授受”或“壶与杯的关系”,它不能体现现代教师在课堂中承担的真正的角色。

教学不完全是教学生学习,也有互教互学、教学相长的意思。

教学应当把教师教学和教授学生学习统一起来,共同进步。

总之,经过上述讨论,可将教学定义为:教师引起、维持、促进学生学习的所有行为方式。

教师行为包括:主要行为,如呈示、对话、辅导等;辅助行为,如激发动机、教师期望、课堂交流和课堂管理等。

2.试述教学理论的历史演变。

答:教学理论是教育科学中的一门分支学科,它是研究教学情景中教师引导或促进学生学习的行为,并构建一种具有普遍性的解释框架,提供一般性的规定,以指导教学实践的一门学科。

(1)教学理论的形成①中国古代的《学记》是世界上最早系统地论述教学理论的专著。

教育学原理复习提纲(一)

教育学原理复习提纲(一)

教育学原理复习提纲(一)一、教育学概述1. 教育学的定义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教育规律以及教育方法的科学。

它旨在揭示教育的基本原理,为教育实践提供理论指导。

2. 教育学的研究对象(1)教育现象:包括教育事实、教育问题、教育制度、教育改革等。

(2)教育规律:包括教育与社会发展、教育与个体发展、教育内容与方法等方面的规律。

(3)教育方法:包括教育原则、教育技术、教育评价等。

3. 教育学的学科体系(1)基础理论:包括教育哲学、教育心理学、教育社会学等。

(2)应用学科:包括教育管理学、比较教育学、课程与教学论等。

4. 教育学的发展历程(1)古代教育学:以儒家、道家、法家等为代表,关注道德教育、政治教育。

(2)近现代教育学:以夸美纽斯、赫尔巴特、杜威等为代表,强调科学化、民主化、个性化。

(3)当代教育学: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强调多元化、全球化、信息化。

二、教育的基本概念1. 教育的定义教育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个体进行全面发展的一种社会活动。

2. 教育的本质(1)教育的内在价值:促进个体全面发展,提高个体素质。

(2)教育的外在价值:传承文化、服务社会、促进国家发展。

3. 教育的目的(1)全面发展: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

(2)个性发展:尊重个体差异,培养特色人才。

(3)终身发展:培养个体适应社会发展的能力,实现终身学习。

4. 教育的功能(1)个体功能:促进个体成长、全面发展。

(2)社会功能:传承文化、促进社会和谐、推动社会发展。

(3)国家功能:培养国家公民、提高国家竞争力。

三、教育的基本要素1. 教育主体(1)教师:承担教育教学工作,具有专业素养。

(2)学生:接受教育,主动学习,全面发展。

(3)教育管理者:组织、协调、管理教育活动。

2. 教育内容(1)课程:包括学科课程、活动课程、综合课程等。

(2)教材:按照课程标准和教学目标,编写具有教育价值的文本。

(3)教学内容:涵盖知识、技能、价值观等方面。

教育学教学策略

教育学教学策略

教育学教学策略教育是一个既往不咎的过程,它可以帮助学生们获得知识、技能和价值观。

教育需要教师使用各种不同的策略来确保学生们可以最大限度地参与到学习中。

一、掌握课程内容教师首先需要掌握课程内容,这将有助于他们有效地传授知识给学生。

教师需要明确自己的核心概念,了解学生们读、写、听、说的程度,还要知道怎样才能最好地让学生们掌握课程的重点内容。

为此,教师可以制定教学计划和教学目标,建立课堂评估体系,采用有效的教具和课堂技能等等。

通过掌握教学核心,教师能够更好地控制课堂进度和节奏,使学生们的学习效果最大化。

二、启发学生思考教师的工作不仅是传授知识,还要激发学生的思考。

教师可以鼓励学生提问,使他们自行探究、发现、探索。

这些方法有助于增强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和思考能力,有助于形成学习的氛围,加强学生对社会问题的理解和掌握。

三、培养学生的兴趣教师需要用有趣的方式来教授课程,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通过教学过程中的趣味性,教师将课程与学生的生活联系起来,让学生们加深对课程的理解和知识的熟练掌握。

通过精心制定的课程内容和有趣的教学方法,教师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让他们对课程更感兴趣,更热情投入学习。

四、鼓励学生参与课堂教师应该鼓励学生参与到课堂中,建立相互信任的关系。

通过与学生的互动,教师可以了解学生的观点,找到更好的解决方法和策略。

教师可以通过班级小组讨论等形式,激发学生们的积极参与和领导能力,充分发挥每个学生的潜力。

通过积极参与,学生们可以密切关注课堂内容和老师的讲解,加深对课程的理解和掌握。

五、提供支持和指导教师不仅需要教授知识,还需要提供学生需要的特殊支持和指导。

教师需要评估学生的学习问题,创造性地处理学生的需要和问题,为课堂学习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条件。

教师可以在班级、学校等不同层面上提供学生需要的支持和指导,提高学生们的学习成就和动力。

六、不断反思和改善教师应时刻反思课程设计和教学策略,不断完善教学体系。

教师应该不断地探索创新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

袁振国《当代教育学》(第4版)课后习题详解 第2章 当代世界教育【圣才出品】

袁振国《当代教育学》(第4版)课后习题详解 第2章 当代世界教育【圣才出品】

第2章当代世界教育1.当代世界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基本背景是什么?答:80年代以来,全民教育和终身教育成为最具有影响力的两大教育思潮,世界教育逐渐向民主化、现代化、多样化的目标迈进。

具体而言,各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基本背景如下:(1)政治变革当代世界政治格局的基本特点是:旧的两极格局已经瓦解,多极化的趋势更加明显,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正在艰难地形成。

(2)经济发展战后到20世纪80年代,世界经济的基本特点是:在经济全球化趋势日益加强的背景下,国际经济关系有了空前的发展;资本主义经济体系经历了恢复、高速发展、危机、萧条和停滞、缓慢发展等阶段;社会主义经济体系发展壮大,同时经历了动荡、分化和严重的曲折。

广大第三世界国家的经济不断发展,但它们走着不同的发展道路,遭遇着曲折和困难。

全球化、信息化、高科技化等成为当代世界经济的主要特点。

(3)科技革命以原子能、电子计算机的发明和应用为代表的第三次科学技术革命,几乎在各门科学和技术领域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20世纪90年代以后崛起的知识经济逐渐成为经济发展的主导力量,以互联网为载体的信息化,使人类知识、信息传输和处理的方式发生了新的变革,这必将导致人类生活方式包括教育方式和学习方式的变革。

(4)人口增长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人口增长出现了若干新特点,即增速快、总量大、城市化进程快、流动性强。

2.当代世界教育发展可划分为哪几个不同时期?各时期教育发展的基本特点是什么?答:当代世界教育发展的不同时期及其基本特点如下:(1)重建时期(20世纪40~50年代)战后世界教育恢复和重建工作主要是:建立行政机构,修复和开放学校,培训教师,增添和改善教育物质设施。

其中心任务是重建以民主主义为基本取向的教育秩序。

(2)大发展时期(20世纪60年代)20世纪60年代,是世界教育发展的黄金年代。

教育先行、教育规划、教育大扩张、教育民主化构成了20世纪60年代大发展时期的显著特点。

(3)调整时期(20世纪70年代)进入20世纪70年代,世界教育发展面临着一系列新情境、新问题。

教育学中的教学方法与策略

教育学中的教学方法与策略

教育学中的教学方法与策略1.讲授法:即由教师口头讲授知识,学生被动接受。

这是一种传统的教学方法,适用于知识的传授和复杂概念的讲解。

优点是教师可以掌控教学进度,讲解清晰明了;缺点是学生被动接受,缺乏主动性和创造性。

2.讨论法:通过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促进学生思考、表达和合作。

教师可以组织小组讨论、问题解答等形式,激发学生的思维和参与。

优点是培养了学生的独立思考和交流能力,增强学生的参与度;缺点是往往需要较长时间,进度相对较慢。

3.实践活动法:通过实践、操作和实地参观等形式,让学生亲身体验和实际操作。

这种方法适用于实践性较强的学科,如实验科学、美术、音乐等。

优点是直观、实际,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缺点是需要较多的资源和时间,同时可能会面临安全和管理等问题。

4.示范与操练法:教师先进行示范,再让学生进行模仿和操练。

这种方法适用于技能性较强的学科,如体育、乐器等。

优点是通过示范可以展示正确的方法和技巧,学生通过操练可以逐渐掌握;缺点是可能过于机械,缺乏创造性和个性化。

5.合作学习法:通过小组合作、项目合作等形式,促进学生之间的合作和互助。

这种方法强调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培养了学生的合作和团队意识。

优点是培养了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合作能力,同时也增加了学生之间的互动;缺点是可能会出现不公平和自由载体等问题。

6.问题导向法:以问题为导向,引导学生进行独立思考和探究。

通过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优点是培养了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缺点是可能会出现学习方向不明确和问题泛化等问题。

根据不同的学科、教学目标和学生特点,教师可以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与策略,灵活运用于教学实践中。

同时,也需要教师不断反思和调整教学方法,根据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反馈来改进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学习成效。

当代教育学--袁振国

当代教育学--袁振国

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插班生教育理论考试纲要教育理论的内容构成:☐教育基础理论☐教师与学生☐学习理论☐课程理论☐教学理论与教学策略☐学校德育与班级管理☐教育评价一、教育基础理论(一)教育与教育学的发展1.识记(1)概念:教育、学校教育制度、教育学(2)我国现代学校育制度的建立2.理解(1)学校教育制度的发展(2)古代、近代、现代教育的特征(3)中国古代的教育思想(4)西方古代、近代的教育思想(5)赫尔巴特的教育思想及其代表作(6)杜威的教育思想及其代表作(7)当代教育学的发展(二)当代世界教育1.识记概念:教育增长、教育发展、双轨制、单轨制、正规教育、非正规教育、非正式教育教育平等、全民教育、终身教育,教育民主化、教育信息化。

2.理解(1)当代世界教育发展的历程(2)当代世界教育发展的特征(3)当代世界教育发展的趋势3.应用教育全民化、教育终身化和民主化思潮与教育改革(三)当代中国教育1.识记(1)概念:教育目的、德育、智育、美育、劳动技术教育、体育(2)教育目的的意义2.理解(1)教育目的的层次结构(2)新中国成立以来教育目的的演变和基本精神(3)我国全面发展教育的基本组成(4)“五育”之间的内在联系3.应用(1)当前我国教育目的的理论与实践(2)全面发展教育理论在实践中的运用(四)教育与人的发展1.识记(1)概念:个体发展、个性、个性化、素质、素质教育、全面发展(2)影响个体发展的因素及其作用。

2.理解(1)个体发展的特征。

(2)教育在个体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3)个体发展是主客观统一作用的结果(4)发展个性是教育长期追求的目标(5)教育对人地位的提升(6)素质的分类与结构(7)素质教育的目的与任务(8)素质教育与全面发展教育3.应用(1)教育促进人的发展功能(2)素质教育的理论与实践(五)教育与社会的发展1.识记概念:人力资本理论、筛选理论、劳动力市场划分理论、社会化理论、教育结构、教育资源、教育投资、教育事业费、教育成本、学校适度规模、受教育权、学习权、科学、文化、班级文化2.理解(1)教育与经济的关系(2)教育与经济增长(3)教育民主化与政治民主化(4)教育与科学技术的关系(5)新科技革命与教育(6)教育与文化的关系(7)班级文化的功能与建设3.应用教育与社会发展的关系二、教师与学生1.识记概念:教师、学生、师生关系、教师角色、教师中心论、学生中心论、教师专业发展2.理解(1)教师职业的性质(2)教师职业的特点(3)影响教师社会地位的因素(4)教师专业发展的内涵(5)教师专业发展的途径及策略(6)学生的本质属性(7)青少年儿童的合法权利(8)学生发展的一般规律3.应用(1)教师专业发展理论在实践中的运用(2)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构建良好师生关系的途径与策略三、学习理论1.识记(1)概念:学习、智力、知识学习、技能、学习迁移、学习风格、元认知、学习策略、因材施教(2)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3)接受学习与发现学习(4)动作技能与心智技能(5)顺向迁移与逆向迁移(6)正迁移与负迁移2.理解(1)学习理论的一般原理(2)学习的心理条件(3)知识与技能的学习(4)学习差异与学习风格(5)学习差异与学习策略(6)学习差异与因材施教(7)学习理论的最新进展3.应用(1)多元智力理论在教学中的应用(2)脑科学在教与学中的应用(3)运用当代学习理论分析教育案例四、课程理论1、识记概念:课程、学科中心课程论、人本主义课程论、社会再造主义课程论、学科课程、活动课程、活动设置、课程标准、教科书2.理解(1)学科中心课程理论内容(2)人文主义课程理论内容(3)社会再造主义课程理论内容(4)当代课程的目标与内容(5)学科课程、活动课程、潜在课程的形式与结构。

《当代教育学》心得

《当代教育学》心得

《当代教育学》心得《当代教育学》是一本全面探讨教育理论与实践的著作,它以其深邃的见解和丰富的内容,为教育工作者提供了宝贵的参考和启示。

在阅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我获得了许多关于教育的深刻认识,并产生了一些心得体会。

一、教育的多维功能与意义《当代教育学》让我认识到教育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更是综合素质和能力的培养。

它强调教育在个体发展和社会发展中的多维功能,包括促进人的智力、情感、道德、审美等各方面的全面发展,以及推动社会进步和文明传承的重要作用。

这一观点让我重新审视了教育的本质和意义,意识到教育是一项复杂而伟大的事业,需要我们用心去做,用爱去浇灌。

二、教育的互动与个性化书中对教育过程的论述让我深感敬佩。

它指出,教育不应该是一个单向灌输的过程,而应该是一个师生互动、共同探索的过程。

好的教育应该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让他们成为学习的主人。

同时,教育也应该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个性发展,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他们的教育方案。

这一观点让我意识到,作为教师,我们需要更加关注学生的需求和兴趣,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发展需要。

三、教师的角色与责任《当代教育学》还深入探讨了教师在教育中的角色和责任。

它认为,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递者,更是学生心灵的引路人。

教师需要具备高尚的师德、渊博的知识、精湛的教学技能和良好的心理素质,才能胜任这一神圣的职业。

同时,教师还需要不断学习和反思,以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

这一观点让我深感肩上的责任重大,也激发了我不断学习和进步的动力。

四、教育创新与发展书中还关注了教育创新与发展的问题。

它指出,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教育也需要不断创新以适应新的时代要求。

这包括教育理念的更新、教学方法的改革、教育技术的应用等方面。

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需要保持敏锐的洞察力和创新精神,积极探索和实践新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为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贡献自己的力量。

五、总结与展望总之,《当代教育学》这本书给我带来了深刻的启示和思考。

教育学大纲(教育硕士备考)

教育学大纲(教育硕士备考)

教育的概念:广义:以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为直接目的的社会活动。

狭义:学校教育,是据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教育的起源和学校的出现:要求与社会物质生产直接联系;面向未来,先行一步;向终身化发展;培养创造意识和实践能力。

形式上的发展:非形式化(无师无所)到形式化(学校,师生)再到制度化(学制)的教育过程。

教育制度及其发展趋势:加强学前教育并重视与小学教育的衔接。

强化普及义务教育、延长义务年限。

现代教育制度发展趋势:中等教育中普通教育与职业朝着相互渗透的方向发展。

高等教育的类型日益多样化。

国际交流加强。

教育的发展:束。

印度:宗教权威至上,婆罗门与佛教控制教育大权,僧侣是教师。

吠陀教材古代教育埃及:文士学校。

希腊罗马:培养政治家商人为目的,注重身心和谐发展,学校教育的特征:阶级性、道统性、专治性、象征性、刻板性。

教育发展的历程:文艺复兴后的欧洲教育:解放人的个性,恢复人的价值,发展人的能力,反对宗教的束缚,反封建、反禁欲。

近代教育:国家重视,公立教育崛起;教育的世俗化;初等义务教育的普遍实施;重视教育立法,以法治教。

20世纪后教育:终身化;全民化;民主化;多元化;技术现化化。

:中国:孔子,墨翟(亲、闻、说)知;《学记》课内外结合,教学相长,师严而后道尊,启发式教学。

西方:苏格拉底方法(问答法):讽刺、定义、助产术。

柏拉图:《理想国》亚里士多德《政治学》注重儿童。

夸美纽斯:泛智教育思想代表。

教育的自然性,把一切知识教给一切人;卢梭:自然教育思想《爱弥尔》教育学的发展:人是唯一需要教育的动物。

洛克:白板说;教育学建立与变革:夸美纽斯《在教学论》独立学科标志;赫尔马特《普通教育学》标志性著作。

杜威《民本主义与教育》教育即生活,从做中学,教学任务不仅科学结论,激发思维,掌握发现真理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教育学研究的实证化倾向:20世纪30年代。

教育学的分化与多学科的出现:教学领域、教育管理领域、教育研究。

世纪中国教育学的演变: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的作用:决定教育的领导权;决定着受教育的权利;决定着教育目的的性质和思想品德的内容。

教育学专业教学策略

教育学专业教学策略

教育学专业教学策略教育学专业的教学策略是一种有效的教学计划和方法,旨在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教育技能和知识。

本文将介绍一些教育学专业教学策略,以帮助教育学专业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些策略。

一、探索式学习探索式学习是一种通过发现和实践来促进学习的方法。

教育学专业学生可以通过教师引导的问题解决、实验和小组讨论等活动来进行探索性学习。

这种学习方法能够增强学生的独立思考和问题解决能力,并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和沟通技巧。

二、案例分析案例分析是一种基于真实或虚拟情境的学习方法。

通过分析教育案例,教育学专业学生可以获得实践经验,了解并应用教育理论和原则。

例如,学生可以根据实际案例提出自己的解决方案,并与同学们进行分享和讨论。

这种学习策略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教育学的实践应用。

三、反思性实践反思性实践是一种通过反思和分析来提高教学效果的方法。

教育学专业学生可以通过反思自己的教学经验和观察他人的教学方法来提高自身的教育技能。

在实习或观察他人教学的过程中,学生可以记录下自己在教学中的体会和改进的想法,并进行反思。

这种反思性实践帮助学生不断提升自身的教学能力,并指导他们在实际教学中做出更好的决策。

四、多媒体教学多媒体教学是一种运用各种媒体形式,如幻灯片、音频和视频等,来促进学习的教学方法。

教育学专业学生可以使用多媒体教学工具来呈现教育理论和概念,提供生动、直观的学习体验。

这种教学策略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他们的注意力和参与度,同时促进他们的信息处理和理解能力的发展。

五、合作学习合作学习是一种通过小组合作来促进学生学习的方法。

教育学专业学生可以在小组内合作完成教育项目和任务,共同解决问题,并相互交流和分享学习心得。

通过与他人合作,学生可以培养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并从他人的经验中获取新的教学观点和方法。

六、差异化教学差异化教学是一种根据学生的能力和学习需求来个性化教学的方法。

教育学专业学生可以通过了解每位学生的学习特点和需求,设计并实施适合不同学生的教学计划和活动。

当代教育学-袁振国-主编

当代教育学-袁振国-主编

当代教育学袁振国主编教育,作为人类社会发展的基石,自古以来就备受关注。

在当代,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社会的变革,教育学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本书旨在探讨当代教育学的发展现状、问题与挑战,并尝试提出一些应对策略。

1. 教育理念的更新:在当代,人们越来越重视教育的个性化、多元化和终身化。

教育不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批判性思维和合作精神。

3. 教育体制的改革:为了适应社会的发展需求,各国都在进行教育体制的改革。

例如,我国提出了“教育现代化2035”规划,旨在建设世界一流的教育体系。

然而,当代教育学也面临着一些问题和挑战:1. 教育资源的不均衡:在全球范围内,教育资源的不均衡现象仍然存在。

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城市和农村、富裕家庭和贫困家庭之间的教育资源差距较大。

2. 教育质量的参差不齐:尽管各国都在努力提高教育质量,但教育质量的参差不齐现象仍然存在。

有些地区和学校的教育质量较高,而有些则相对较低。

3. 教育改革的困难:教育改革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到教育理念、教育体制、教育方法等多个方面。

因此,教育改革的推进面临着许多困难和挑战。

针对这些问题和挑战,本书提出了一些应对策略:1. 加强教育资源的整合和优化:各国政府和社会各界应加大对教育资源的投入,优化教育资源的配置,缩小教育资源的不均衡现象。

2. 提高教育质量:通过改革教育体制、创新教育方法、提高教师素质等手段,提高教育质量,使每个学生都能享受到优质的教育。

3. 推进教育改革:教育改革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政府、学校、教师、学生等各方面的共同努力。

各国应加强教育改革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为教育改革提供有力的支持和保障。

当代教育学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只有通过不断更新教育理念、创新教育技术、改革教育体制等手段,才能应对这些挑战,实现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在当代教育学的发展过程中,袁振国主编的《当代教育学》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全面的视角,让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教育学的本质和未来发展方向。

袁振国《当代教育学》(第4版)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

袁振国《当代教育学》(第4版)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

袁振国《当代教育学》(第4版)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第1章教育与教育学的发展一、教育的发展1.教育的概念广义的教育是指增进人们的知识和技能、影响人们的思想观念的一切活动;狭义的教育主要指学校教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期望他们发生某种变化的活动。

2.学校教育制度学校教育制度,简称学制,是指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的系统,它规定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入学条件、修业年限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学制受到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科学技术发展水平、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人口发展状况以及青少年心理特征等条件的制约。

(1)学校教育制度在形式上的发展从形式上看,教育经过了从非形式化教育到形式化教育再到制度化教育的过程。

①非形式化教育非形式化教育是指与生活过程、生产过程浑然一体的教育,没有固定的教育者,也没有固定的受教育者。

②形式化教育形式化教育是指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相对稳定,有稳定的教育场所和设施,教育内容也相对规范化的教育。

③制度化教育随着学校教育的独立程度越来越高,教育的育人功能和筛选功能越来越重要,学校制度、课程设置、考试制度也越来越完备,制度化的教育逐渐形成。

学校教育制度的建立,是制度化教育的典型表征。

在现代教育制度发展趋势的多种特征中,强化普及义务教育,延长义务教育年限,是各国最重要的特征。

(2)我国现代学校教育制度的建立从世界范围来看,现代教育制度始于18、19世纪欧美国家的义务教育。

在我国现代学校教育制度的建立过程中,有代表性的学制如下:①1904年清政府以日本学制为蓝本,颁布了《奏定学堂章程》(癸卯学制),这是我国第一个实际执行的现代学制。

②1922年全国教育联合会以美国的学制为蓝本,提出了改革学制的方案——壬戌学制,即通称的“六三三”学制。

③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于1951年颁布了《关于改革学制的决定》,确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新学制。

(完整版)袁振国《当代教育学》WORD版

(完整版)袁振国《当代教育学》WORD版

(完整版)袁振国《当代教育学》WORD版第⼀章教育与教育学的发展第1节教育的发展⼀、教育的概念教育是培养⼈的⼀种社会活动,是承传社会⽂化、传递⽣产经验和社会⽣活经验的基本途径。

学校教育则是教育者根据⼀定的社会要求,有⽬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的⾝⼼施加影响,期望他们发⽣某种变化的活动。

⼆、学校教育制度学校教育制度(简称学制)是⼀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的系统,它规定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学条件、修业年限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学制受到社会⽣产⼒发展⽔平和科学技术发展⽔平、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发展状况以及青少年⼼理特征等的制约。

在现代教育制度发展趋势的多种特征中,强化普及义务教育,延长义务教育年限,是各国最重要的特征。

三、教育发展的历史轨迹等级性、道统性、专制性、刻板性和象征性功能是古代教育的基本特征。

⽂艺复兴运动对欧洲教育的⼈⽂化、世俗化和增加新的学科教育内容,以及扩⼤受教育的范围产⽣了巨⼤的作⽤和深远的影响。

19世纪以后的近代教育,发展的主要特点是:教育国家化,初等教育义务化,教育世俗化和法制化。

第⼆次世界⼤战以后的当代教育发⽣了新的深刻变化,加强了学年教育,强化并延长了义务教育,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相互渗透,⾼等教育⾛向⼤众化和多元化,学历教育与⾮学历教育的界限淡化,教育制度有利于国际交流。

这些变化既是⽣产⼒发展、政治⼒量变化、科学技术进步的结果,也是⼈类的社会理想、⼈⽣态度更新的结果。

第2节教育学的发展教育学是⼀门以教育现象、教育问题为研究对象,探索教育规律的科学。

⼀、教育学的思想来源⼆、规范教育学的建⽴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和杜威的《民本主义与教育》可以被看作是规范教育学形成的标志。

三、当代教育学的发展学术的发展和教育活动本⾝的⽇益丰富,促进了教育学的多元化。

不仅理论背景、学科体系发⽣了分化,⽽且教育学的学科性质、学科功能以及核⼼内容都产⽣了不同的理解。

第⼆章当代世界教育第1节当代世界教育的现状⼀、当代世界教育发展的背景⼆、当代世界教育发展的历程第⼆次世界⼤战后初期世界教育的中⼼任务是重建以民主主义为基本取向的教育秩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当代教育学大纲当代教学策略
2009-02-23
8.1.教学效率与教学策略的研究
8.1.1.教学效率与教学策略
教学效率:
教学效率是学生的学习收获与教师、学生的教学活动量在时间尺度上的量度。

教学目标的全面、合理与个性化导向,是研究教学效率问题的前提。

教学策略:
所谓教学策略,是在教学目标确定以后,根据已定的教学任务和学生的特征,
有针对性地选择与组合相关的教学内容、教学组织形式、教学方法和技术,形成的
具有效率意义的特定的教学。

教学策略具有综合性、可操作性和灵活性等基本特征。

8.1.2.教学策略的主要类型
内容型策略:
结构化策略
主张抓住知识的主干部分,削枝强干,构建简明的知识体系。

在教材的排列方面还可细分为直线式、分支平行式、螺旋式和综合式等类型。

问题化策略
着重于考虑、发掘问题,及时培养问题求解能力。

形式型策略:
美国肯普提出三种形式:
集体教/学的形式
个别学习的形式
小组教/学的形式
英国波希瓦尔提出两种基本策略:
以教师/学校为中心的策略
以学生为中心的策略
形式型策略是以教学组织形式为中心的策略,它有集体教学、小组教学和个别
学习三种类别。

由于以学校、教师为中心的班级授课制仍为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因此改良集
体教学的研究十分活跃,如实施小班制、按程度分班、班内分组、转变差生等,此
外还有理想性的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策略。

方法型策略:
方法型策略是以教学方法和技术为中心的策略,这是一个包含着各种各样方
18 法、技术、程序和模式的领域
科学分类的基础是对分法:
在概念、公式或原理的教学中,归纳法和演绎法是常见的一对
学生的学习,接受式和发现式是相对的两端,另外还有全习法和分习法、集中
学习法和分散学习法之分
从教师、学生之间信息传递关系看,可分为无交流传递和有交流传递两类(交
流传递又可分为提问方式、程序学习方式、小组学习方式和讨论方式等多种)
综合型策略:
综合型策略直接从教学的目标、任务出发,以教学经验为基础多方面综合地展开。

两种取向:一是融合行为主义与认知派学习理论的教师主导取向:从旧经验
引导新学习,系统地讲解教材内容,及时练习与反馈校正。

二是体现人本主义与认
知结构理论的学生自学取向:在教师引导下发现学习,在合作学习中追求新知,寓
求知于生活的教学活动。

8.2.以筛选经验为基础的教学策略(上)
8.2.1.青浦实验与经验筛选
青浦实验的四个阶段:调查、筛选、实验、传播
青浦实验的经验系统:
让学生在迫切要求之下学习
组织好课堂教学的层次序列
在采用讲授法的.同时辅之以尝试指导的方法
及时获得教学效果的信息并随时调节教学
青浦实验的四个教学具体原理:情意原理、序进原理、活动原理、反馈原理
8.2.2.基于情意原理的教学策略
激发学生的动机、兴趣和追求的意向,加强教师与学生的感情交流,是促进认
知发展的支柱和动力。

青浦实验特别重视研究能形成迫切学习心理气氛的理想的课堂教学策略,努力
发掘以下三种可能性:
问题作为出发点面对适度的困难根据结果调整学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