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必修一第二单元第3讲

合集下载

第3讲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民族交融与文化-备战2025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新教材新高考)

第3讲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民族交融与文化-备战2025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新教材新高考)

豪强地主势力发展;
代为官
➢政治原因:士族是魏晋政 ➢经济:士族占有大量土地和劳动
权统治基础;
力,建立起自给自足,实力雄厚
➢政治保障:九品中正制等; 的庄园经济;
➢经济原因:土地兼并严重, ➢文化:崇尚清谈,玄学兴起
经营庄园,渐成割据
➢社会生活:不与庶族通婚,甚至
坐不同席,士庶界限森严
第3讲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
统一是长久的,是历史发展的主流,分裂是短暂的。国家统一是历史发 展的必然要求,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魏晋南北朝的分裂中孕 育着统一的因素。民族交融不断加强,产生了强大的民族凝聚力和向心 力。出现过局部统一的局面,如:三国、前秦、北魏、北周、东晋南朝 各政权。江南经济开始赶上北方,为实现全国统一奠定了物质基础。
1
抓主干
2
研高考
九品中正制 选官制度
“灵献之世,阉宦用事,…台阁失选 于上,州郡轻贡举于下,故时人语: ‘举秀才,不知书,察孝廉,父别 居。’” ——《抱朴子·审举篇 》
汉末社会动荡,“人口流移,考 详无地”,察举制所依赖的乡里 清议失去了社会基础。那时,选 官多操纵在地方大族名士手中。 他们交结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党,干扰选拔。
向平衡。 文化:三教并行,儒学危机;带有分裂割据的烙印和民族融合的特点;文学艺术承 上启下,大放异彩,奠定隋唐文化基础。
总体趋势:由分裂走向统一
第3讲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
4 考点梳理
1
抓主干
2
研高考
考点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 民族交融与文化
第3讲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
1
抓主干
2

高考历史一轮考点复习课件:第一次工业革命

高考历史一轮考点复习课件:第一次工业革命

高考历史一轮考点复习课件:第一次 工业革 命
一.第一次工业革命: 高考历史一轮考点复习课件:第一次工业革命
(四)工业革命的影响:
工业革命使社会生产力有惊人的发展。以英国为例,从1770年到1840年, 每个工人的生产率平均提高20倍,……英国原棉消耗量从1800年的5200万磅, 到1840年的45590万磅。生铁产量1720年为25000吨,1840年增至139400吨。
高考历史一轮考点复习课件:第一次 工业革 命
高考历史一轮考点复习课件:第一次 工业革 命
[知识拓展] 英国圈地运动的影响
(1)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自由劳动力和国内市场。 (2)使资本主义经济深入农村。 (3)加快城镇化进程;为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准备了条件;推动英国工 业革命的发生。
高考历史一轮考点复习课件:第一次 工业革 命
第3讲《两次工业革命》
旧课标:了解两次工业革命的基本史实,探讨其对资本主义世界市 场发展的影响。
新课标:通过了解工业革命带来的社会生产力的极大发展以及所引 起的生产关系的深刻变化,理解工业革命对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形 成及对人类社会生活的深远影响。工业革命对促进交通进步的作用。
考情分析
考纲展示 知识点
2高02考0届 历高 史考 一历 轮史 考一 点轮 复考 习点 课复 件习 :课 第件 一: 次 第 工一 业次 革 工 命业革 命
一.第一次工业革命: 2高02考0届 历高 史考 一历 轮史 考一 点轮 复考 习点 课复 件习 :课 第件 一: 次第 工一 业次 革工 命业革命 (四)工业革命的影响:

斯特的对比中考查第一次工业革命的 经济迅速发展。(2)工
影响
业革命推动下三大进
(4)2017·全国Ⅰ卷,33:从英国工人工 步的社会思潮。

通史版2019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板块一农耕文明时代的中国与世界第3讲中国古代文明的辉煌与迟滞__明清1840年

通史版2019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板块一农耕文明时代的中国与世界第3讲中国古代文明的辉煌与迟滞__明清1840年

第3讲中国古代文明的辉煌与迟滞——明清(1840年前)通史时空坐标时段特征概览考点一明清时期的政治一、明朝(1368~1644年)1.中央(1)丞相制度废除:废丞相,由亲自掌管六部。

皇帝内阁制度形成:明太祖时设(2)殿阁大学士作为侍从顾问,明成祖时内阁出现。

(3)选官制度:明朝实行八股取士,加强了对人们的思想控制。

(4)监察制度:在中央设有都察院和监察御史,又设六部给事中,负责监察百官。

2.地方行省(1)地方废,设。

三司地方上设(2),分管地方监察和司法。

提刑按察使司二、清朝前期(1644~1840年)1.清朝初年:设内阁、六部,负责奏章票拟,军国机要由定夺,皇权受议政王大臣会议到限制。

南书房.康熙时期:设2三足鼎立,集权于皇帝。

参与机要,与议政王大臣会议、内阁3.雍正时期:设军机处,军机大臣每日跪受笔录,军国大事由皇帝裁决。

提高,行政效率加强了君主专制。

1.明代官僚制度的改革(1)明朝建立后,朱元璋进行了大规模政治体制改革,全面强化皇权,把秦汉以来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推向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形成了“政皆独断”的君主极权政治。

①罢中书省,废丞相制,由六部长官直接对皇帝负责。

②扩充监察机构并充分发挥其作用。

(2)经过改革,明代官制的突出特点是一切权力集中于皇帝。

丞相、三省制为府、部、院、寺所替代,从地方到中央都是军、政、司法三权分离,由一卿独尊变为六部、通政司、都察院、大理寺九卿并列。

这一方面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但从整个中华文明的发展过程看,这种高度的君主极权政治及与之相应的各种极端手段窒息了社会发展的活力。

(3)地方:布政司设左、右布政使各一人,掌管民政、财政;设提刑按察司,掌管刑法;又设都指挥使司,掌管军事。

三者合称三司,长官为封疆之吏。

原来行省的权力至此一分为三,三者各司其责,互不统属,互相牵制,各自直属中央。

后来,地方上临时派遣的巡抚成为地方最高长官,提高了地方行政效率。

2.影响中国古代都城选址的因素(1)经济因素:古代都城一般分布在经济较为发达、物产较为富饶的地区,以利于都城的物资供应,这是影响古代都城选址的主要因素。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基础过关课件第3讲从三国两晋南北朝到五代十国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课件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基础过关课件第3讲从三国两晋南北朝到五代十国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课件

(2)西晋统治 ①建立和统一:263年,曹魏权臣司马昭发兵灭蜀。266年,司马昭之子司马 炎代魏称帝,建立西晋。280年,西晋灭吴,完成统一。 ②西晋的灭亡:晋武帝死后,宗室诸王展开对中央权力的争夺,演化为内战。 内迁少数民族卷入其中,并且逐渐主导了局势。316年,西晋被内迁匈奴贵 族所灭。
2.东晋与南朝 (1)从东晋到六朝:317年,西晋宗室司马睿在建康重建晋朝,史称东晋。420 年,刘裕夺取皇位,建立宋。其后,南方先后经历了宋、齐、梁、陈,合称 南朝。 (2)士族兴起 ①成因:自三国、西晋以来,一些声名显赫的士大夫家族世代把持官位,享 受政治、经济等特权,形成一个特殊的社会阶层。 ②地位:逃到南方的几家北方高门士族先后执掌朝政,成为东晋政权的主要 支柱。
(3)北魏孝文帝改革
背景 北魏于439年统一北方;5世纪后期,孝文帝拓跋宏在位实行改革 将都城从平城迁到洛阳,迁到洛阳的鲜卑贵族一律将籍贯改为洛阳 以汉族服饰取代鲜卑服饰,朝中禁鲜卑语,统一说汉语
内容 改鲜卑姓为汉姓,皇族拓跋氏改姓元 将新改姓的部分鲜卑贵族定为一等高门,并鼓励他们与汉族高门士族通婚 改革措施顺应了北方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趋势,大大缓解了贞观初年,唐军击败并俘获东突厥可汗,东突厥汗国灭亡,草原各族共同
突厥
尊奉唐太宗为“天可汗” ②唐高宗联合回纥灭西突厥
③唐朝先后设置安西都护府和北庭都护府,统辖天山南北
①文成公主嫁给赞普松赞干布。唐蕃和亲,促进了汉藏的友好关系和经济
吐蕃 文化交流
②9世纪中期,吐蕃与唐会盟,此后,唐蕃间基本上停止了纷争 靺鞨 唐玄宗统治时期,东北的靺鞨族粟末部强大起来。唐玄宗封其首领大祚荣
提示 东晋时期南方社会相对安定,江南经济得到开发。
思维点拨 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的原因 (1)政治:加强对中原地区的统治;旧都保守势力强大,阻挠改革。 (2)经济:旧都经济落后,粮食供应困难;洛阳农业发达,粮食充足。 (3)均势:旧都偏居塞上,受到北方柔然的骚扰和威胁;洛阳便于南下,统一南 北。 拓展提升 少数民族的封建化 (1)概念:少数民族的封建化指处于奴隶社会或原始社会的少数民族在政治、 经济、文化等方面向封建社会的转化。 (2)表现:经济上,由渔猎、放牧向农耕转化;政治上,采用封建的官制、法律; 文化上,学习中原地区的先进文化。

第03讲 秦的统一与国家治理(课件)2024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统编版)

第03讲 秦的统一与国家治理(课件)2024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统编版)

秦始皇刚即位时,就在骊山开山凿洞,等到统一全国后,把七十
多万刑徒送到骊山。
一、秦王扫六合!
北抵长城
北击匈奴
西





东灭六国
西

征服南越
南濒南海
二、为何是秦国?
萧关
散 关
地理位置优越
物质基础雄厚 函 谷
统一成为共识 关
武关
广纳贤才
重臣 百里奚 商鞅 张仪 李斯
原身份 虞国人 魏国人 魏国人 楚国人
秦陵
你知道“中华第一井”吗?
完工了吗?
——秦的启示
湖南里耶古镇,2002年,三万六千枚竹简,公 文档案。出现最早最完整乘法口诀表,比西方 早600年。记录时间为前222年到前208年。
“北有西安兵马俑,南有里耶秦简牍”
追问:出现 前209年,陈胜吴 在古井?有 广起义,各地响应。 焚烧的痕迹? 仓促之下……
——云梦秦简《徭律》 免除惩罚。
当然,还需再考证陈胜所服的是力役还是兵役……
云梦秦简所反映的 考异2:秦朝是否是专任
秦律的特点?
法家?
“人君鬼(和柔),臣则忠;人父兹(慈),子则 孝。君鬼臣忠,父兹子孝,政之本也”
——云梦秦简《为吏之道》
“父母告子女不孝辄拘捕子女;子女告父母概不受 理,且治告者罪。”——云梦秦简《法律答问》
第3讲 从秦始皇陵看秦的统一与国家治理
壹 修陵人来自何方? ——秦的统一
贰 秦陵如何组织修建? ——秦的治理
叁 秦陵瑰宝知多少? ——秦的意义
肆 秦陵完工了吗? ——秦的启示
统编版历史高三一轮复习 · 中国古代史
备好知识网络·候课任务为自行阅读新课学案

第3讲 古代世界的帝国与文明的交流-2024年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必修与选必修融合版)

第3讲  古代世界的帝国与文明的交流-2024年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必修与选必修融合版)
(1)沿海岸线建城邦,呈点状分布 (2)海外城邦独立于母邦,没有形成统一帝国 古希腊人的殖民扩张地域上主要以地中海为核 心,以航海为主要手段。
(2022·全国·高考真题)梭伦为了鼓动雅典人重开争夺萨拉米斯岛 之战,在广场上当众朗诵自己的诗歌,促使雅典人废除了禁止公民提 议争夺萨拉米斯岛的法律。某主战派统帅在战前说服雅典人把金钱用 于建造海军,在战时又说服雅典人留在萨拉米斯。出现这种现象的主 要原因是( ) A.领袖人物具有绝对权威 B.平民与贵族的关系融洽 C.智者学派雄辩术的普及 D.公民直接参与城邦事务
1、农耕文明:武力征服 古巴比伦王国:武力扩张,首次实现了两河流域的统一。 亚述帝国:武力征服,地跨亚非两洲的大帝国.
汉谟拉比时期的古巴比伦 (约公元前1894年-前1595年)
赫梯王国:BC2000兴起,BC1700 建国,约BC800被亚述灭亡。
亚述帝国(公元前650年左右)
(二)文明扩展的方式 2、海洋文明:移民殖民
K
(二)亚历山大帝国

1、建立:公元前4

世纪晚期 2、版图:灭亡波斯 后,建立起地跨亚
山图
大 大
案 即
帝是

非欧三大洲的帝国

选必三·第5单元 ·11课P61-62.亚历山大远征(公元前334年——公元前323年):
(1)影响:①消极:战争给被征服地区造成了严重破坏,打断了被征服地区固
有的文化发展进程。②积极:A.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交流。B.建立统一的大 帝国,加强了地区经济的联系与发展。C.促进了“希腊化时代”的到来。 (2)统治措施:①文化:以希腊文化为主导,融合埃及和西亚文化。②政治:
——希罗多德《历史》,徐松岩译
(二)文明扩展的表现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课件 第3讲_中国古代史先秦时期——春秋战国 课件(共45张PPT)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课件 第3讲_中国古代史先秦时期——春秋战国 课件(共45张PPT)
(1)战国以后,铁器得到推广。铁犁牛耕的应用,极大地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选2 P4)
(2)公元前 15—前(31)4 战世纪国,以小后亚出细现亚了东大部量的铁赫农梯具人率的先范掌。握(了选冶2铁P技21术),后来这一技术逐
渐传入两河流域、中亚、北非和欧洲。与青铜器相比,铁器锋利轻便,易锻制打磨。随着熔炉 的进步,铁器大量出现。中国在战国时期,铁制农具在农业生产选中2逐P步19推广。(选2 P20)
概况 ⑶“田氏代齐” ②齐国大夫田氏也取代了原来的姜姓国君 ⑷“战国七雄” 齐、楚、燕、韩、赵、魏、秦
结果 周朝传统的政治秩序完全被破坏,周王室在公元前256年被秦国吞并
影响 ①各诸侯国纷纷改革变法,推动了社会由奴隶制向封建制演变。
②初步实现了局部统一,有利于民族交融。
三、社会转型时期(前770年——前221年):(东周)春秋战国时期
中国古代史先秦时期(距今约170万年前~公元前221年)
专题知识概览
社会 形态 原始 社会
奴隶 社会
时期
约170万年前~前2070年
夏商西周(前2070~前771年) 夏(前2070年——前1600年) 商(前1600——前1046年) 西周元一体,为中华文明 的起源、国家的出现打下了基础。
实现强国抱负,难以落到实处
②在法家思想指引下,秦国富国强兵, 最终统一六国,建立中国历史上第一
④具体表现: 春秋战国时期,德治与法治之争在思想界个中体央现集为权儒的家封建与国法家家之争
三、社会转型时期(前770年——前221年):(东周)春秋战国时期
(二)政治
6.户籍制度:战国时期 (选1 P) (1)国家大规模编排民户,制定户籍,始于战国时期。 (2)公元前375年,秦献公“为户籍相伍”,即以五家为“伍"的办法编排户口。

第3讲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和巩固秦汉时期-2023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精选试题)

第3讲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和巩固秦汉时期-2023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精选试题)

第3讲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和巩固——秦汉时期(精选试题)一、单选题1、秦统一后,对郡的划分十分重视地理区域的作用,往往一郡自成一个独立的地理单元,每郡都以肥沃盆地或平原为核心推广于四周之高原或山地。

这一做法A.有利于发挥郡的政治辐射作用B.体现了“农工商皆本”的思想观念C.有利于对城市人口的行政管理D.体现了按“犬牙交错”划分的特点【答案】A。

【解析】根据“往往一郡自成一个独立的地理单元,每郡都以肥沃盆地或平原为核心推广于四周之高原或山地”可以看出,政府强调对郡划分的地理位置的重要性,以影响到周边边地区,加强对周边的管理,因此这有利于发挥郡的政治辐射作用,A项正确;“农工商皆本”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B;材料没有涉及城市,排除C;材料只涉及到郡的设置,不能反映“犬牙交错”的特征,排除D。

2、春秋以前,地方民众多聚族而居,由族长进行管理。

春秋战国时期,乡里民众逐渐打破了血缘聚居的形式,其管理者也由政府任命的乡长、里长及伍长所代替。

据此可知,当时A.郡县制度普遍推行B.宗法观念日益消亡C.行政管理日趋严密D.统一进程不断加快【答案】C。

【解析】据材料中从“聚族而居”到“打破了血缘聚居的形式”,从“由族长进行管理”到“政府任命的乡长、里长及伍长”的变化可知,春秋战国时期各国的行政管理日趋严密,故选C项;材料只是在阐述地方乡里制度的变化,体现不出郡县制度普遍推行,排除A项;材料体现了宗法制度受到冲击,但这并不意味着社会上宗法观念的日益消亡,排除B项;材料体现不出统一进程的加快,排除D项。

3、《史记·秦始皇本纪》∶“赵高欲为乱,恐群臣不听,乃先设验,持鹿献于二世,曰马也。

二世笑曰∶丞相误邪?谓鹿为马。

问左右,左右或默,或言马以阿顺赵高。

”据材料可以推知A.君主专制受朝议传统反制B.君主懦弱致秦朝二世而亡C.丞相制度有利于加强皇权D.朝议制度能减少决策失误【答案】A。

【解析】由材料“左右或默,或言马以阿顺赵高”可以看出朝议传统制约皇权,A项正确;秦朝二世而亡的主要原因是暴政,排除B;C、D项不能体现材料负面影响,排除。

2019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专题二 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斗争 第3讲 近代前期列强侵华与中国军民的反抗斗

2019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专题二  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斗争 第3讲 近代前期列强侵华与中国军民的反抗斗

K12课件
4
3.结果 (1)鸦片战争:清政府被迫签订《_南__京__条__约__》(1842年),中国开始沦为__半__殖__民__地__ __半__封__建__社__会__。 (2)中日甲午战争:日本强迫清政府签订《__马__关__条__约__》(1895年),大大加深了中国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程度,引起列强瓜分中国的狂潮。 (3)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清政府被迫签订《_辛__丑__条__约__》(1901年),中国完全沦为半 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K12课件
22
[史论归纳] 1.中日甲午战争中国战败的主要原因
(1)认识原因:对可能发生的侵略战争缺乏预见,准备不足;信奉“武器决定论”。 (2)战略失误:一味依靠外国调停,没有把立足点放在自身力量上;放弃和丧失制 海权。 (3)政治原因:腐朽没落的封建统治,政治腐败。 (4)外部因素:日本明治维新后综合国力迅速提高,对外扩张蓄谋已久,战前准备 充分。
K12课件
13
【史论链接】 多元史观解读列强侵华战争的影响
理解与认识 损害了中国的主权,使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的社会性质、社会矛盾以及 革命史观 革命的任务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至此中国进入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近(现)代 促进了中国自然经济的解体及中国近代工业的诞生,推动了中国的近代化进程 化史观 加强了中国和世界的联系(尽管是被动的,但为客观事实),使中国被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体 全球史观 系 打破了中国天朝上国的美梦,西方近代工业文明、民主思想开始传入中国,开启了近代中国 文明史观 向西方学习的进程,加快了中国由传统农业文明向近代工业文明的过渡 社会史观 使人们的思想观念、礼仪交往、生活习俗等发生重大变化,并产生相应的社会问题
——摘自《甲午战争的历史教训》

2019年度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专题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第3讲君主专制政体的演进与强化练习

2019年度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专题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第3讲君主专制政体的演进与强化练习

第3讲君主专制政体的演进与强化一、选择题1.(2017·淄博三模)汉代的监察机关人员少而且官阶低,御史台的主管御史中丞官阶尚不及九卿,实行“位卑权重”的原则。

这种做法( )A.有利于皇帝对官员的控制B.阻碍了监察职能的发挥C.有效杜绝官僚机构的腐败D.防止了地方割据势力膨胀答案 A解析据材料汉代的监察机关人员“位卑权重”的原则,这样做有利于皇帝对官员的控制,故A项正确;材料只是说监察官员地位低但权力很大,并不妨碍他们行使监察职能,故B项错误;材料中并没有提及汉代的监察制度的效果,故C项错误;材料说的是汉代的监察制度,监察制度并不能起到防止地方割据势力膨胀的作用,故D项错误。

2.(2017·昆明一中第八次高考适应性训练,25)“位卑权重、位高权轻”是中国古代设置官吏的重要原则,对品级较低者委以重任便于控制。

以下符合这一原则的是( )A.秦始皇时期的“三公”B.汉武帝时期的“中朝”C.唐太宗时期的“三省”D.宋太祖时期的“二府”答案 B解析结合所学知识,秦朝的“三公”位高权重,与题意不符,故A项错误;西汉时期的“中朝”指汉武帝任用自己身边的侍从担任中朝决策机构,体现了“位卑权重”,三公九卿转变成了“外朝”执行机构,属于“位高权轻”,故B项正确;结合所学知识,唐朝的三省长官都是宰相,拥有实权,与题意不符,故C项错误;宋朝的“二府”属于“位高权重”,与题意不符,故D项错误。

3.(2017·内江五模,25)《汉书·武帝纪》载:“元封五年,初置刺史部十三州。

”《汉仪》载:“常以秋分行部,到所部,郡国各遣一吏迎之界上,奉诏六条察州。

”材料表明( )A.汉朝的封国制与周朝分封制相比较有一定变化B.刺史行使在地方的察举权C.刺史出现对丞相权力有一定的牵制作用D.造成刺史滥用职权干预地方的现象产生答案 A解析题干中“常以秋分行部,到所部,郡国各遣一吏迎之界上,奉诏六条察州”说明汉代实行的是郡国并行制,这与周朝的分封制有所不同,故A项正确;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刺史在地方行使的是监察权,故B项错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刺史负责监察地方因而对相权没有牵制作用,故C项错误;题干中并未提到刺史滥用职权的现象,故D项错误。

高考历史总复习 第3讲 从三国两晋南北朝到五代十国的政权更迭

高考历史总复习 第3讲 从三国两晋南北朝到五代十国的政权更迭

第3讲从三国两晋南北朝到五代十国的政权更迭课程标准1.了解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更迭的历史脉络,认识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民族交融和区域开发。

2.了解隋唐时期封建社会的高度繁荣,认识隋唐时期的民族交融、区域开发的新成就。

必备知识·自主学习知识点一三国两晋南北朝1.三国鼎立:魏、蜀、吴,形成鼎足之势。

2.西晋(1)建立与统一:266年,司马炎代魏称帝;280年,西晋灭吴,完成统一。

(2)五族内迁:匈奴、鲜卑、羯、氐、羌。

(3)西晋灭亡:316年,西晋被内迁的匈奴贵族所灭,中国历史进入了一个比较长的分裂时期。

3.东晋(1)建立:317年,司马睿在建康重建晋朝,史称东晋。

(2)士族的崛起:一些士大夫家族世代把持官位,享受政治、经济等方面特权,形成一个特殊的社会阶层,称为士族。

4.江南开发(1)背景:从西晋末年起,北方人民为躲避战乱,大批流亡南下,带来了先进的生产工具和技术,也充实了劳动力资源。

(2)表现①农业方面:南方土地大量开垦,农作物品种增加,产量提高。

②手工业方面:纺织、矿冶、陶瓷、造船、造纸等行业都有明显进步。

(3)影响:在江南开发的过程中,许多山区的少数民族逐步与汉族交融。

【链接·选择性必修1·P22】北魏孝文帝改革(1)背景:4世纪末,鲜卑族拓跋部建立的北魏强大起来,于439年统一北方。

(2)内容:将都城从平城迁到洛阳;以汉族服饰取代鲜卑服饰,朝中禁鲜卑语,统一说汉语;改鲜卑姓为汉姓;将新改姓的部分鲜卑贵族定为一等高门,并鼓励他们与汉族高门士族通婚。

(3)影响①顺应了北方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趋势,大大缓解了民族矛盾。

②促进了北魏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繁荣,为以后北方统一南方以及隋唐盛世的出现打下了基础。

知识点二隋朝的统治1.建立:581年,北周外戚杨坚代周称帝,改国号隋,定都长安。

589年灭陈,结束了南北长期分裂的局面。

2.隋炀帝的统治(1)建设:兴建的洛阳城,宏伟壮丽;开通的大运河,对巩固统一、促进南北经济交流以及运河沿岸城市发展,起了重要作用。

大一统国家的建立和巩固+复习课件--2024届高三统编版选必融合历史一轮复习

大一统国家的建立和巩固+复习课件--2024届高三统编版选必融合历史一轮复习

仲舒新儒学;
2020
【Ⅱ】24·秦汉社会文化 2浙江7月·著名水利工程(空间布局);3浙江7月·秦汉政制的沿革;2山 【Ⅲ】25·东汉屯田制 东·重农抑商 ;22上海·汉武盛世(史学理论)
2021
28浙江1月·秦的统一;26浙江6月·郡县制;2山东·王国职官设置;2湖
南·汉初防外戚干政;2河北·中央政令的运行;2湖北·中央集权;20湖
独立性强
独立性逐渐增强 绝对服从中央,无独立性
为地方管理奠定 一定基础;
短时期稳定统治, 巩固疆域,但时间 长了形成割据。
标志着官僚政治取代贵族 政治,利于国家统一和长 治久安。
都是维护统治的地方管理机构。
柳宗元《封建论》: “周之失,在于制(分封制);秦之失,在于政(暴政),不在 制(郡县制)。”
【甲】25·汉代监察制度 【乙】25·汉代社会经济
南·汉初地方制度改革
2广东·尚书台 17广东·汉代儒学 2重庆·文化
交流;3浙江6月·古代丝织业的发展 2福建·民族融合 4浙江6月·汉代儒
学;
2022 【乙】42·汉代儒学
2湖北·史料阅读 统一多民族国家形成;28浙江1月·商鞅变法;4浙江1 月·刺史; 2湖南·以农为本;3浙江1月·司南;6浙江6月·造纸术;2广 东·地方治理;
巩 措施 B、武帝集权:中朝、推恩令、司隶校尉刺史;察举制(常科、特科)征辟制;酷吏;尊儒

(春秋决狱);C、光武回归汉正轨:强中朝控外戚整吏;清田放奴重儒。③边疆:大鸿胪管
理;屯田戍边;武帝设四郡通西域,后人设西域都护;武帝三击匈奴;89燕然勒功;
文化 大一统促进文化统一:文(汉赋)史(史记;汉书)科(中医、数学、农学、造纸等)
第一单元第3讲 大一统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