壤中流模型研究的现状及存在问题

合集下载

紫色土区坡耕地壤中流磷素流失特征研究

紫色土区坡耕地壤中流磷素流失特征研究

紫色土区坡耕地壤中流磷素流失特征研究何淑勤;宫渊波;郑子成【期刊名称】《水土保持学报》【年(卷),期】2014(28)2【摘要】采用人工模拟降雨装置,通过野外径流小区试验,研究紫色土坡耕地玉米生长季磷素流失特征。

结果表明:(1)壤中流磷素流失以可溶性磷素流失为主,横坡垄作壤中流磷素流失最多,远远高于其它2种措施。

壤中流TP和DTP平均浓度大小依次为:横坡垄作>顺坡垄作>平作。

横坡垄作壤中流TP总量最大是平作和顺坡垄作的3.2倍和3.1倍,其壤中流DTP磷素流失总量也最严重,是平作的3.5倍,顺坡垄作的2.9倍。

(2)不同坡度之间壤中流浓度在玉米生育期的苗期和抽雄期呈现出较大差别,坡度越大,地表径流带走的磷素越多,壤中流总磷越小。

(3)坡耕地上合理的耕作措施对磷素流失的调控具有一定作用,但有别于其它类型坡耕地,横坡垄作并不是一种综合效益很好的耕作方式,相比而言平作控制水土流失及磷素流失效果更好。

【总页数】5页(P20-24)【关键词】紫色土;坡耕地;壤中流;磷流失【作者】何淑勤;宫渊波;郑子成【作者单位】四川农业大学林学院;四川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157.1【相关文献】1.紫色土坡耕地磷素流失特征及施肥方式的影响 [J], 周明华;朱波;汪涛;王振华2.紫色土坡耕地磷素径流流失特征分析 [J], 唐春霞;姚军;何丙辉3.不同坡度和雨强条件下紫色土壤中流氮磷养分流失特征研究 [J], 冯勇4.二次降雨条件下紫色土壤中流的氮磷流失特征研究 [J], 王玉霞;龙天渝;卢齐齐5.紫色土壤中流氮磷淋溶流失特征综述 [J], 吴昊阳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壤中流形成机制及其生态水文效应研究进展

壤中流形成机制及其生态水文效应研究进展

DOI: 10.12357/cjea.20210277赵宇寒, 曹建生, 朱春雨, 阳辉. 壤中流形成机制及其生态水文效应研究进展[J].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中英文), 2022, 30(1):38−46ZHAO Y H, CAO J S, ZHU C Y, YANG H. Research progress on the formation mechanism of subsurface flow and its eco-hydrolo-gical effects[J]. Chinese Journal of Eco-Agriculture, 2022, 30(1): 38−46壤中流形成机制及其生态水文效应研究进展*赵宇寒1,2, 曹建生1**, 朱春雨1, 阳 辉1(1. 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农业资源研究中心/河北省土壤生态学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农业水资源重点实验室 石家庄 050022; 2. 中国科学院大学 北京 100049)摘 要: 水是人类生存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资源, 在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双重影响下, 陆地水循环发生了深刻变化。

壤中流是水循环的重要环节, 径流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河湖水的重要补给来源, 对流域径流形成、水源涵养、养分运移等过程产生重要影响, 是水文学和土壤学及生态水文学的研究热点、难点与重要科学问题。

文章分析发现1990—2020年中国壤中流的发文数量和被引频次均逐渐增多,研究方向主要集中在环境、工程、水资源以及农业等方面, 主题分布在紫色土、湿地、氮素等方面。

壤中流形成的主要影响因素包括土壤、地形、植被、降雨等。

壤中流的几种生态水文效应包括土壤养分运移效应、水土保持、径流调节、水文预报效应等。

最后文章提出了目前壤中流研究中的一些局限性, 并对未来的研究重点进行了展望,为重要生态系统修复与水源涵养功能提升提供参考。

关键词: 壤中流; 土壤; 降雨入渗; 生态水文效应中图分类号: S157.2开放科学码(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Research progress on the formation mechanism of subsurface flow and its eco-hydrological effects*ZHAO Yuhan 1,2, CAO Jiansheng 1**, ZHU Chunyu 1, YANG Hui1(1. Center for Agricultural Resources Research, Institute of Genetics and Developmental Biology,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 Hebei Key Laboratory of Soil Ecology / Key Laboratory of Agricultural Water Resources,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Shijiazhuang 050022, China;2. University of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Beijing 100049, China)Abstract: Water is an important basic resource for human survival and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However, the water cycle has undergone profound changes under the dual influence of climate change and human activities. Subsurface flow, a key part of the runoff process and a major replenishment source for rivers and lakes, has a critical impact on runoff formation, water conservation,and nutrient transport. The understanding of subsurface flow processes is an important and popular topic in the fields of hydrology,soil science, and ecohydrology, however, it is a complex scientific problem that is difficult to disentangle. In this article, it was found that from 1990 to 2020, the number citation frequency of published articles related to subsurface flow in China have gradually in-creased. The researches mainly focused on the environment, engineering, water resources, and agriculture, focusing on topics such as purplish soil, wetlands, and nitrogen. In addition, we analyzed the main factors affecting subsurface flow formation, including soil, to-* 河北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324203D)、河北省创新能力提升计划项目(20536001D)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87072165)资助** 通信作者: 曹建生, 主要从事山地生态水文过程与降水资源调控机制研究。

2.1土壤大孔隙流机理及产汇流模型研究简要信息

2.1土壤大孔隙流机理及产汇流模型研究简要信息

2.1 土壤大孔隙流机理及产汇流模型研究¾简要信息【获奖类型】应用一等奖【任务来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教育部博士点基金项目、教育部霍英东基金项目等【课题编号】50609005 50309002 50479017 20050294002 101075【课题起止时间】1999年09月01日~2010年8月31日【完成单位】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华南理工大学珠江水利委员会珠江水利科学研究院河海大学江苏科技大学【主要完成人】冯杰、黄国如、解河海、郝振纯、李致家、杨涛、张东辉、杨志勇、张小娜、尚熳廷¾立项背景由于土壤的干湿作用造成的收缩和膨胀,土壤中可溶性物质的溶解、冻融的循环交替、人类耕种等活动、蚯蚓和啮齿动物的活动、植物根系的生长,土壤中存在着大量的大孔隙。

当土壤中存在大孔隙时,进入土壤中的水及溶质就绕过大部分土壤基质,经过大孔隙快速到达土壤深处或地下水中,即使在土壤基质没有完全饱和的情况下也会发生。

大孔隙中的水流速度远大于土壤基质流,其中水流运动不符合达西定律。

大量的室内和田间实验表明,大孔隙流是土壤中的一种普通存在的现象,而不是一种例外。

近年来,气候变化导致降雨时空分布更加不均匀,干旱灾害频繁发生,农业用水时常不能得到保障,严重威胁到了我国农业生产与粮食安全。

而在当前国家粮食安全形势非常严峻的情况下,保障农业用水是非常重要的。

这就要求一方面必须准确预报土壤墒情,一方面要开展节水灌溉。

研究考虑大孔隙分布的入渗模型和产汇流模型及其解法,可以应用于土壤墒情预报和节水灌溉工作中,不仅可以提高土壤墒情的预测精度,而且可以提高节水效果。

随着农业生产的发展,农业上大量使用化肥和农药,降雨和灌溉都可能使化肥和农药进入土壤中,经过大孔隙快速到达地下水中,污染地下水。

特别是农业生产中施放到土壤表面的营养物质,也随雨水或灌溉水通过大孔隙很快进入土壤深处或地下水中,而来不及被土壤基质吸附和被植物利用,既造成了肥料利用率的降低又造成了地下水的污染。

紫色土坡地壤中流特征

紫色土坡地壤中流特征

紫色土坡地壤中流特征徐勤学,王天巍,李朝霞,蔡崇法,史志华(华中农业大学农业部亚热带农业资源与环境重点实验室,湖北武汉 430070)摘要:壤中流是紫色土坡地径流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野外人工模拟降雨试验,研究了不同降雨条件下紫色土坡地壤中流特征和地表状况变化对壤中流的影响,结果表明:①未扰动荒坡地壤中流径流系数是裸露坡耕地的3~15倍,平均流量是坡耕地的7~33倍,荒坡地和坡耕地壤中流特征差异在大雨强条件下表现更为明显;②坡耕地壤中流径流系数随降雨强度的增加而显著减少,但荒坡地壤中流受雨强的影响不明显;③荒坡地壤中流随地表状况变化而改变,植被覆盖的减少和降雨对疏松地表的压实导致壤中流明显减少。

关键词:紫色土;降雨强度;壤中流;地表状况中图分类号:P334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126791(2010)022*******收稿日期:2009204206基金项目: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资助项目(2007CB40720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40501040;40671114)作者简介:徐勤学(1982-),男,湖南新宁人,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水土保持与农业生态研究。

E 2mail:xqx@web mail 1hzau 1edu 1cn通信作者:李朝霞,E 2mail:zxli@mail 1hzau 1edu 1cn壤中流是坡地径流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流域径流产生、养分流失等都有重要的影响[1]。

流域范围内的壤中流受地形、土层厚度、土地利用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国内外学者对壤中流的产生机制[2]、优先路径[324]、临界性和非线性[5],以及壤中流的影响因子[627]进行了广泛的研究。

由于土壤自身性质的影响,壤中流在紫色土地区普遍存在且在总径流量中占有相当的份额。

刘刚才等[8]对常规耕作制度下紫色土坡地壤中流进行了研究,发现壤中流在大雨、暴雨或土壤饱和后才发生,雨停后的壤中流历时与降雨强度无关;贾海燕等[9]通过人工降雨试验发现在紫色土地区壤中流是硝态氮流失的主要途径;丁文峰等[10]比较了不同坡度和降雨强度下紫色土壤中流,结果表明壤中流占总径流量的比例受坡度和降雨强度影响明显。

陆面过程模式CLASS径流模拟的改进和应用

陆面过程模式CLASS径流模拟的改进和应用

陆面过程模式CLASS径流模拟的改进和应用1吴志勇,陆桂华河海大学水问题研究所(210098)email: wuzhiyong_110@摘要:针对陆面过程模式CLASS(Canadian Land Surface Scheme)产流模拟方面的不足,提出考虑壤中流产流机制的产流模拟方案。

利用淮河流域能量和水分循环试验(HUBEX)资料,在史灌河流域上对改进前后的模型进行了对比试验。

结果表明,提出的产流模拟改进方案,大大提高了CLASS的径流模拟能力,同时改善了模式对土壤含水量的模拟。

关键词:陆面过程模式 径流 CLASS HUBEX1. 引言陆面是陆气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控制着地表能量在感热和潜热间的分配,以及地表水分在蒸发和径流之间的分配,对全球和区域气候有重要影响作用[1,2]。

为有效表述陆面和大气间动量、能量和物质的交换过程,许多繁简各异的陆面过程模式被开发出来,并耦合到气候模式中。

早期的陆面过程模式,多以“水桶”模式[3]为代表。

“水桶”模式假定土壤具有一个固定的持水容量,当土壤含水量超过这一容量时,多余的降水则产生径流。

由于早期的陆面过程模式很少(或没有)考虑植被的生物物理过程,模式在模拟有植被地表时,其蒸发计算,会产生系统偏大的问题。

为此,Deardorff提出了考虑植被对陆面过程影响的陆面过程模式[4]。

近20年来,基于物理过程并考虑了植被影响的陆面过程模式不断涌现出来。

早先的两个模式分别为Dickinson 等提出的BATS(生物—大气圈交换)模式和Sellers等发展的SiB(简化生物圈)模式。

随后,其他模式也纷纷被提出,如Verseghy等[5~7]开发的CLASS(Canadian Land Surface Scheme)等。

这些模式整体上改进了陆面过程模式对蒸发的模拟,模拟的实际蒸发比早期的“水桶”模型有所减少,与实际情况更为接近。

为了提高对陆气相互作用的理解,进一步改进、完善陆面过程模式,国际间开展了陆面参数化方案比较计划(PILPS)[8]。

容许土壤流失量的研究现状及其设想

容许土壤流失量的研究现状及其设想
目前,全世界各地土壤的平均剥蚀速率均高于 其母岩的自然风化剥蚀速率,这反映了人为加速剥 蚀的严重性。美国确定了 T 值的上限为 1 120 t/ (km 2·a),但是美国不少学者认为,规定的允许土 壤侵蚀量大大超过成土速度,由于土壤侵蚀作用,给 国家和人民造成了巨大损失。在我国南方地区,山 地丘陵面积约占 70% ~80%,大部分山区土层浅 薄,厚度小于 50 cm 的占多数。中度及中度以上的 退化土壤,其侵蚀速率往往达到甚至超过成土速率, 土壤资源每年正以 1% ~2%的速度在减少,土壤退 化的潜在危险比黄土高原有过之而无不及。据有关 研究[14],依现有土层厚度和侵蚀速率计算,花岗岩、 紫色页岩和石灰岩区,均为高度潜在危险区,第四纪 红土和红砂岩区属中度潜在危险区,大部分变质岩 区亦存在轻度潜在危险。
* 收稿 日 期 :2 005 -02 -05;修 回日 期 :2 005 -0 6-29 . * 基金 项 目 :国 家自 然 科学 青 年基 金 项 目“紫 色 土 土壤 允 许侵 蚀 量 原 态 定 位 研 究”(编 号 :402 01029);国 家 重 点 基 础 研 究 发 展 规 划 项 目 “长 江上 游 环 境变 化 与产 水 产沙 作 用 机制”(编 号 :2003 CB41 5202)资 助 . 作者 简 介 :李 兰(198 0-),女 ,陕 西汉 中 人,硕士 研 究生 ,主要 从 事土 壤 生态 与 侵 蚀方 面 的研 究 .E -m ail:l i_lan@ m ai ls.
起来,认为 T 值是“维持土地生产力不至于下降的 年平均土壤流失量”。1962 年,美国农业部水土保 持局进一步将 T 值定义为“能长期经济地维持高的 作物生产力水平的年最大土壤流失量”。我国水利 部[6]于1997 年,将 T 值定义为“在长时期内能保持 土壤肥力和维持土地生产力所允许的最大土壤侵蚀 强度”,在超过这一量值时,土地生产力将开始遭受 破坏而下降,需要采取水土保持措施进行治理。

壤中流对紫色土坡面养分流失影响研究进展

壤中流对紫色土坡面养分流失影响研究进展

壤中流对紫色土坡面养分流失影响研究进展
宋想斌;方向京;李贵祥;马晶晶
【期刊名称】《云南农业大学学报》
【年(卷),期】2015(030)002
【摘要】地表径流及壤中流中氮(N)、磷(P)的流失是造成面源污染的主要原因.在紫色土地区,壤中流不仅会导致坡面水土流失,同时,还会加速地表水体的富营养化.鉴于此,本文简要综述了壤中流的研究进展及其影响因素,以及壤中流对紫色土坡面养分流失的影响,并对该领域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总页数】6页(P311-316)
【作者】宋想斌;方向京;李贵祥;马晶晶
【作者单位】西南林业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云南昆明650224;云南省林业科学院,云南昆明650204;云南省林业科学院,云南昆明650204;西南林业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云南昆明650224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157
【相关文献】
1.紫色土坡面壤中流形成与坡面侵蚀产沙关系试验研究 [J], 丁文峰;张平仓;王一峰
2.不同起始条件下坡面薄层紫色土水分和壤中流响应 [J], 付智勇;李朝霞;蔡崇法;郭忠录
3.不同坡度和雨强条件下紫色土壤中流氮磷养分流失特征研究 [J], 冯勇
4.水文条件对紫色土坡面土壤侵蚀及养分流失的影响 [J], 崔艳平;郑粉莉;刘雨
5.紫色土坡面壤中流养分输出特征 [J], 丁文峰;张平仓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物理成因产沙模型研究中亟待解决的几个问题

物理成因产沙模型研究中亟待解决的几个问题

物理成因产沙模型研究中亟待解决的几个问题摘要:剖析了HUM-一、THU和CSU三个国内外有代表性的物理成因产沙模型的结构、特点和存在的问题,分析了物理成因产沙模型应该考虑和解决的主要水沙物理进程,指出该类模型当前急需解决的六个问题和大体思路。

关键词:物理成因产沙模型模型结构泥沙输移参数区域规律水土维持1 引言流域侵蚀产沙模型是对流域内土壤侵蚀和泥沙输移现象的概化和近似表达,包括统计模型和物理成因模型两大类。

前者基于大量的实测气象、水文、泥沙观测资料,经统计分析取得。

又可分单位线法、经验方程和随机模型等,其中,以经验方程形式多样,研究和应用最多;后者以流域上实际发生的水沙物理进程为基础,用一个或多个数学方程加以描述并用必然的数值方式加以求解,参数具有物理意义。

又可分为集中性模型和分散性模型。

经验性模型是按如实际资料应用统计相关的方式成立起来的,其结构简单,利用方便,在制定公式利用的资料范围内有足够的精度,在实际生产中取得了普遍的应用。

但它们缺乏充分的物理基础,外延效果差,在作地域移用和向设计条件延伸时精度难以控制,不能反映侵蚀产沙的时空转变进程和人类活动影响后所发生的转变。

物理进程模拟模型试图对流域内发生的侵蚀产沙进程进行概化和近似,并用数学方程描述流域上侵蚀产沙的主要物理进程,再用比较严格的数值解法计算水沙运动进程。

模型的物理基聪强,外延精度高,有利于地域移用和向设计条件延伸,能够模拟侵蚀产沙的时空转变,并可通过参数反映人类活动影响后水沙的转变。

鉴于此,物理成因产沙模型的研究与应用为大家所重视,国内外有关学者都在探索研制当中,近20年来进展专门快,代表性的模型有美国的CSU、ANSWERS、FESHM、ARM和中国的HUM-一、THU等模型。

本文着重剖析了HUM-一、THU和CSU三个典型的分散性物理成因模型,通过度析比较,指出当前物理成因模型研究中亟待解决的若干问题。

2 典型模型的剖析按照反映模型结构的参数不同,物理成因模型又分为集中性模型和分散性模型。

水文模型的分类

水文模型的分类

精心整理一、 试题简述流域水文模型的类型及其应用问题水文模型的基本类型有哪些?各有哪些作用?论述流域水文模型的类型及其特征?水文模型的分类水文模型分为物理模型和数学模型两类。

1、234异。

5流域水文模型的分类流域水文模型以流域为研究对象,对流域内发生降雨径流这一特定的水文过程进行数学模拟,即把流域上的降雨过程,模拟计算出流域出口断面的流量过程。

从流域水文模型的发展和应用来看,流域水文模型属于数学模型,可分为确定性模型和随机模型,我们通常所说的是指确定性模型。

从反映水文运动物理规律的科学性和复杂性程度而言,流域水文模型通常被分为三大类:系统模型(即黑箱模型,back-boxmodel )、概念性模型(conceptualmodel )、物理模型(physically-basedmodel )。

系统模型将所研究的流域或区间视作一种动力系统,利用输入(一般指雨量或上游干支流来水)与输出(一般指流域控制断面流量)资料,建立某种数学关系,然后可由新的输入推测输出。

系统模型只关心模拟结果的精度,而不考虑输入-输出之间的物理因果关系。

系统模型和线性的和非线性的,时变的和时不变的,单输入单输出的,多输入单输出的,多输入多输出的等多种类型。

代表性模型有:总径流线性响应模型(TLR)、线性振扰动模型(LPM)、以及神经网络(ANN)等。

概念性模型利用一些简单的物理概念和经验公式,如下渗曲线、汇流单位线、蒸发公式、或有物理意义的结构单元,如线性水库、线性河段等,组成一个系统来近似地描述流域水文过程。

代表性模型有:美国的斯坦福模型(SWM)、日本的水箱模型(Tank)、我国的新安江模型(XJM)等。

物理模型依据水流的连续方程和动量方程来求解水流在流域的时间和空间的变化规律。

代表模型有SHE模型,DBSIN模型等。

从反映水流运动的空间变化能力而言,水文模型可分二类为:集总式模型(lumpedmodel)和分布式模型(distributedmodel)。

流域水文模型论文

流域水文模型论文

流域水文模型课程论文学院资源环境学院学生姓名陈建飞专业水文与水资源工程学号 222009********* 年级 2009级 1班流域水文模型参数识别方法及研究进展陈建飞西南大学资源环境学院,重庆 400715摘要:流域水文模型是计算水文参数的各种重要模型,而参数的识别和优化是水文模型发展中的一个重要部分。

本文参考各类相关文献,主要介绍了几种主要的流域水文模型的参数识别和优化方法。

在系统研究现代优化算法与传统优化算法的基础上,建立各种优化算法的融合技术和法则可能是进一步提高参数优化算法性能的方向,为更好地发展和研究参数优化方法提供了依据。

关键词:流域;水文模型;参数识别;参数优化Hydrological model parameter identification methods andresearch progressJianfei ChenCollege of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Southwest University.Chongqing,China,400715. Abstract: The hydrological model a variety of important model to calculate the hydrological parameters, parameter identification and optimization is an important part in the development of hydrological models. In this paper refer to the various types of literature, several major hydrological model parameter identification and optimization methods. In the system of modern optimization algorithms and traditional optimization algorithm based on the integration of the various optimization algorithms and rules may further improve the direction of the parameter optimization algorithm performance, and provides a basis for better development and parameter optimization method.Key words: Watershed; Hydrological model; Parameter identification; Parameter optimization0 引言水文模型在流域水文预报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以往的水文模型,包括集总式、半分布式、分布式水文模型,实际中一般通过已有长期水文历史资料率定得到.从理论上讲,模型参数可以从流域直接或间接获得,但由于水文模型参数既有其物理意义,又有其推理、概化的成分,因此大部分模型参数只能是对实测资料进行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参数优选得到,由于受天文、气候、气象、下垫面、人文等众多因素的综合影响,水文模型的参数一般较多,并不完全独立,常常表现出不确定、高维、高度非线性和庞杂的信息类型川,传统优化方法难以处理上述优化问题,一般来说,参数越多、非线性越强,优化时间就越多,同时也不能够保证优化算法收敛到全局最优[2].Newton法、共扼梯度法、变尺度算法、单纯形法、步长加速法、方向加速法和Rosenbrock法等传统优化方法都是与初始点有关的局部优化方法,常常是找出初始点附近的一个极值点来,至于它是否为全局极值点,在多数情况下不得而知.当给参数以不同的初值时,传统优化方法优化的结果有时很不相同,导致优化结果的不稳定性川,这种参数优化的不稳定性和局部优化的结果,将直接影响洪水预报的精度和可靠性,进而影响到洪水调度与水资源管理的科学性和合理性.1 参数识别的传统及现代优化方法比较1. 1 流域水文模型参数识别的传统优化方法早在1970 年, Nash 等[3]提出了用模型效率系数来评价模型模拟结果的精度; Ibbit t 等[4]设计了概念性流域水文模型参数的拟合方法; Johnsto n等[5]对流域水文模型参数优选进行了探讨; Pickup[6]对降雨-径流模型自动率定的算法及其搜索策略的有效性进行了测试; Gupta[7]等利用基于导数的优化方法对水文模型的参数进行自动率定. 以上这些研究者主要是对模型参数优化的传统方法进行研究, 传统优化方法是基于单点迭代的局部优化方法, 难以解决复杂水文模型参数优化问题.1. 2 流域水文模型参数识别的现代优化方法研究进展20 世纪80 年代, 随着模拟智能的全局优化算法—遗传算法( GAs) 的兴起, Wang[8]最早将GAs 应用于概念降水-净雨模型的产流参数优选;Duan 等[9]使用SCE-UA( 洗牌复形演化算法) 复合进化方法对流域水文模型参数的全局优化进行了自动率定, 将SCE-U A算法应用于NWSRFS-SMA模型中, 并对参数值域进行比较评估, 并观察到参数识别的问题的难度主要取决于模型结构和参数估计方法. Hapuarachchi 等[10]应用SCE-U A算法对新安江模型进行了参数标定, 发现SCE-U A算法在新安江模型中的全局优化效果较好.概括起来, 目前在水文模型参数识别方面,主要采用得优化方法有: Newton 法、Rosen-brock法、Simplex 法、经验优选法、模式搜索法、二进制加速遗传算法、实编码加速遗传算法、Gray 码编码遗传算法和SCE-U A复合进化方法等算法. 水文模型参数识别研究方向及贡献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1) 寻求一种解决模型参数识别问题的最佳方法; 2) 选择多少数据及选择什么样的数据来进行参数优选; 3) 如何有效统计分析模型结构与模型参数的不确定性, 以及这种不确定性对模型输出的影响; 4) 参数优选算法比较研究; 5) 模型参数自动率定的收敛准则; 6) 多目标参数自动优选方法与单目标参数自动优选方法比较研究. 从国内外对水文模型参数识别方法研究的发展趋势来看, 逐步从传统的优化方法过渡到现代优方法; 逐步从单一的优化方法过渡到混合优化方法; 逐步从单目标优化方法过渡到多目标优化方法.2 参数识别的现代化优化方法介绍目前常用的优化算法大都是在几种基础优化算法的基础之上进行的, 几种应用较多的参数优化算法介绍如下:2. 1 模拟退火算法( Simulated Annealing Alg orithm)模拟退火算法中包含以下3 个函数, 其中函数自变量x与水文模型参数a相对应(在模拟退火理论框架内, x被称为系统的状态) : (1) 生成函数g( T, ∆x ) : 生成函数定义了系统下一状态与当前状态之差∆x 的概率密度函数, 也就是说, ∆x 是一个概率密度函数为g (T , ∆ x ) 的随机变量;(2) 接受函数h( T , ∆E) : 在求得一个新状态后, 模拟退火算法基于接受函数的值, 决定是否接受这个状态, 能量差∆E 是接受函数的自变量; (3) 退火时间表T( k ) : 退火时间表, 控制算法迭代过程中的温度T的变化, k 为退火进程的迭代次数.在模拟退火算法的各种应用中, 正态分布、均匀分布、柯西分布和一些特定的分布, 如Ingber分布, 都可以用于规定∆x . 在算法设计时, 作为生成函数的g( T, x ) , 即为∆x 的随机数发生器, g( T,x ) 采用的概率分布不同, 模拟退火算法的性能和搜索特点会有很大的差异. 虽然模拟退火算法是一个经过大量验证的成熟算法, 但算法中有多个需要应用者确定的参数和选项, 如果这些参数和选项设置不符合问题特征, 可能造成算法收敛速度过慢, 甚至不能保证解的质量.因此, 在应用模拟退火算法求解水文模型参数估计中的优化问题时, 在选择模拟退火算法的时间表与发生函数时需要格外注意. 另外, 由于模拟退火算法中应用多个物理学规则与统计学工具, 因而需要对算法的参数进行合理的设置, 使算法不背离原有的设置.2. 2 遗传算法( Genetic Algorithm)遗传算法( GAs) 是不严格地建立在自然能选择和进化论概念基础上的一种非倒数随机优化方法.其最早由美国密歇根大学的John Holland 于1975年提出, 并逐步发展为一种通用的优化工具, 在许多领域得到了重要应用, 是当今影响最广泛得优化算法之一.一般认为, 遗传算法有5 个基本组成部分: (1)问题解的遗传表达, 在水文模型研究中为模型参数的遗传表达; (2)创建解的初始种群的方法; (3)根据个体适应度值对其进行优次判断的函数; (4) 用于改变复制过程中产生子代个体遗传编码的遗传算子; (5) 遗传算法的参数值.遗传算法有灵活的算法配置, 即不同杂交算子、变异算子以及选择算子的组合, 有些算子在深度搜索方面表现好, 而有些算子有更好的广度搜索能力, 在具体应用中, 一定要通过合理的算子组合, 使遗传算法同时具有广度搜索和深度搜索能力. 另外为了确保能搜索到最优参数, 参数的可行范围一般较大, 也就是说优化问题的约束比较宽松.2.3 SCE-UA( Shuffled Complex Evolution Algorithm 洗牌复形演化算法)洗牌复形演化算法中的洗牌指的是洗牌算法,复形指的是有多个点在优化问题的解空间中构成的超四面体, 演化指的是演化机制, 即类似于遗传算法一样, 通过种群的演化更新搜索空间, 进而获得优化问题的最优解. U A 指的是University o f Arizona, SCE-UA 是Duan( 段青云) 等开发的一个具有优化策略的优化算法, 它在水文模型参数估计的研究和实践中获得了广泛的应用和普遍的认可.SCE-UA 算法为了解决一些局部搜索算法在水文模型参数自动标定过程中因常常陷入局部极值区而很难收敛于全局极值区而设计, SCE-UA 算法发展了下山单纯形法, 采用了多个单纯形并行地搜索解空间的策略. 这种策略被证明有助于克服下山单纯形方法可能会收敛于局部最小值的缺点.在SCE-UA 算法中, 初始解按照一定的规则被划分成若干组, 每一组内的点被组织在被称为“复形”的数据结构内, 每一复形内的点按照竞争机制选出部分构成一个单纯形. 然后利用下山单纯形算法进行演化计算, 搜索完成后, 再将所有的点放回到一个缓冲区, 应用洗牌算法重新排列点在缓冲区内的位置内, 完成一代演化, 然后SCE-UA 算法将缓冲区的点再进行洗牌操作, 打乱原有顺序, 然后按照既定的规则将缓冲区内的点重新分配到复形内, 再开始新的一代演化计算. 这种将缓冲区内的点分配到若干复形内, 再开始新的演化计算的方式就是SCE-UA 算法各个复形间共享信息的机制.SCE 算法是非常稳健的算法, 尽管因为参数的配置不同, 算法的性能存在着一定差异, 但这些差异相对于算法的整体性能来说是很微小的.2. 4 PSO( 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 粒子群优化)粒子群优化是一种启发于生物种群协作机制的启发式优化算法, 是一种基于种群的演化式搜索算法, 即按照一系列确定性和随机的规则的组合, 从一个点集演化到下一个点集, 通过多次迭代, 最终的点集收敛到解空间的全局最优区域. 研究表明, 粒子群优化算法不但具有遗传算法一样的全局优化性能, 而且在计算效率( 即算法的时间复杂性) 上优于遗传算法, 目前PSO 已经在科学研究和工业生产等领域有了广泛的应用.并行计算是提高算法效率的一个通用方法, 而PSO 算法、SCE-U A 算法和遗传算法都隐含并行处理的思想, 比较容易实现. Wang 等发展了一个以PSO 算法为核心, 以SCE-UA 算法的主控流程为总体框架的并行优化算法SCPSO, 在SCPSO 算法中, 具有全局搜索能力的PSO 算法取代了SCEUA 中的下山单纯形法, 这样使整个算法的性能和效率得到了进一步的保证. 有研究表明SCPSO 算法的性能和效率大于等于SCE 算法.3 对于缺资料流域的参数研究常用的区域化方法有参数移植法、参数回归法、插值法、平均法等,其中参数移植法和参数回归法是最常用的两种方法.3.1 参数移植法参数移植法又包括距离相近法和属性相似法两种. 二者都是通过移植参证流域的参数到缺资料流域,不同点在于对相似流域的判定上. 其中,距离相近法是指寻找与缺资料流域在地理位置上相邻的一个或多个流域;流域属性相似法是指寻找与缺资料流域在属性(如地形、植被、土壤、气候等)上相似的流域. 目前此方法主要集中在欧洲和澳大利亚,在国内研究还较少. 参数移植法与水文站点密度有很大关系,对于站点密度较大的区域,如欧洲许多国家,很容易找到与缺资料流域相似的流域,参数移植的效果相对要好一些[11] .3.2 参数回归法中国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新安江模型参数的识别. 如,井立阳、张行南等[12]将新安江模型中的自由蓄水容量SM、地下水出流系数KG 和壤中流出流系数KI、马斯京根法汇流参数X 与森林覆盖率、岩石面积比、平均坡道比降建立相关关系. 袁飞等[13]将自由蓄水容量SM 与植被的根系深度、土壤有与流域面积、马斯京根法汇流河效空隙率等建立关系. 徐倩、李致家等[14]建立流域河网退水系数CS段数与河长的经验关系.4 结语及前景展望本文就水文模型参数识别算法的传统与现代化研究做了较为详细的阐述. 并对3种现代优化算法的研究状况作了详细介绍.近几年来在算法方面的一些改进, 尤其是混合遗传算法的提出, 以及各种混合现代优化算法在水文模型参数识别中的应用给传统的方法注入了新的活力.但从国内外研究的现状及进展来看, 目前对水文模型参数识别算法的研究仍存在许多急需解决的问题: (1) 标准遗传算法用于水文模型参数自动识别时, 收敛速度较慢; (2) 对水文模型参数自动识别方法的研究较零散, 不够系统, 尚未把蚁群算法、混沌算法、粒子群算法、量子遗传算法等现代优化方法用于水文模型的参数率定; (3 ) 水文模型参数“概念化识别”方法研究较少. 也就是说在参数自动识别过程中,利用模型本身的结构及参数本身的信息较少;(4) 揭示水文模型参数识别方法搜索机理研究较少; (5) 对不同时空尺度、不同目标的水文模型参数识别方法研究较少; (6 ) 从多个角度出发, 揭示各算法之间的内在关系, 建立水文模型参数识别算法的多层次、多目标综合评价准则的理论研究较少.因此,有必要引进国外的“人为设定法”参数识别方法引人国内, 对多种优化方法进行人为模拟, 同时注重研究复杂水文模型参数识别理论与方法, 提高水文模型预测的精度和速度. 在系统研究现代优化方法与传统优化方法的基础上, 建立各种优化方法的融合技术和法则. 通过对不同目标、不同时空尺度水文模型的参数识别, 揭示水文模型参数识别的层次效应、尺度效应与藕合效应. 在新知识的获取上取得多点突破口, 发展水文模型参数识别方法.参考文献[1] 武震,张世强,张小文. 流域水文模型参数识别的现代优化方法研究进展[J]. 冰川冻土,2008,30(1):64-71.[2] 杨晓华,杨志峰,郦建强,沈珍瑶,陈强. 水文模型参数识别算法研究及展望[J]. 自然科学进展,2006,16(6):657-661.[3] Nash J E, Sutcliff e J V. River flow forecasting through conceptual models, part І: A discus- sion of principles [ J] . Hydrology,1970, 10: 282- 290.[4] Ibbit t R P, O Donnell T . Designing conceptual catchment models for automatic fitting method s [ C] / / Proceedings of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Math ematical Models in Hydrology Science. Warsaw : International As sociation of Hydrological Science, 1971: 59- 69.[5] John ston P R, Pilgrim D H . Parameter optimization f or watershed models [ J] . Water Resource Research, 1976, 12( 3) :477- 486.[6] Pickup G. Testing the efficiencies of algorithms and strategiesf or automatic calibration of rainfall runoff models[ J ] . Hydrological Science Bullet in, 1977, 22: 257- 274.[7] Gupta V K, Soroos hian 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data and the precision of estimate parameters[ J] . Journal of Hydrology,1985, 81: 55- 77.[8] Wang Q J . T he genetic algorithm and its application to calibrating conceptual rainfall runoff models[ J] . Water Resource Research, 1991, 27( 9) : 2467- 2471.[9] Duan Q J, Sorooshian S , Gupta V K. Optimal use of SCEUA global optimization methods f or calibrating watershed model s[ J] . Journal of Hydrology, 1994, 158: 265- 284.[10] Hapuarachchi H A P, Li Zhijia, Wang Shouhui. Application of SCE-UA method for calibrating the Xin anjiang watershed model [ J ] . Journal of lake sciences, 2001, 12( 4) : 333- 341.[11] Li H X, Zhang Y Q, Chiew F H.S, et al. Predicting runoff in ungauged catchments by using Xinanjiang model with MODIS leaf area index[J]. Journal of Hydrology, 2009, 370:155-162.[12] 井立阳,张行南,王俊,等.GIS 在三峡流域水文模拟中的应用[J].水利学报,2004,4: 15-19.[13] 袁飞.考虑植被影响的水文过程模拟研究[D].南京:河海大学,2006.第3期[14] 徐倩,李致家,陈向东.新安江模型流域汇流参数规律研究[DB/OL].中国科技论文在线,2009,4: 335-338.[15] 李红霞,张新华,张永强,黎小东,敖天其.缺资料流域水文模型参数区域化研究进展.水文,2011,31(3):13-17.。

壤中流和地表径流耦合下的红壤坡地氮素迁移输出过程模拟

壤中流和地表径流耦合下的红壤坡地氮素迁移输出过程模拟

·53·
以土壤水流模拟为主,很少详细考虑地表水沙动力学 过程。 由经典的 Navier -Stokes 流体运动方程,可以得 到在坡面地表径流模拟中广泛使用的二维浅水方程、 一维 Saint Venant 方程,以及更为简化的运动波近似方 程;对于泥沙输移模拟,一般结合地表水动力学模拟结 果,采用泥沙输移方程求解。 目前,也有许多基于这类 地表 水 沙 动 力 学 方 程 的 模 型, 如 国 外 的 WEPP 模 型[6] 、EROSEM 模型[7] 等,国内的雷廷武模型[8] 、龙满 生模型[9] 等。 但是上述这类地表水沙模型往往忽略土 壤水分过程或以经验模型进行描述。 因此,坡地土壤 水沙动力学模型构建的关键点之一是如何耦合土壤水 流、地表径流和泥沙输移的动力学过程。
������������������������������������������������������������������������������������������������������������������������������������������������������������������������������������������������������������������������������������������������������������������������������������������������������
表径流氮素迁移过程的影响因素和相关的调控措施进 行了深入的分析[1-2] ,但对氮素流失与水文泥沙过程 (尤其是土壤水文过程) 的相互关系尚未深入研究。 因此,构建氮素随水文泥沙过程迁移的数学模型,将有 助于防治坡地氮素流失和减少水体污染。
土壤水流、地表径流和泥沙输移具有明确的动力 学机制,目 前 已 有 大 量 模 型 考 虑 了 这 些 动 力 学 过 程。 在土壤水流运动方面,以达西定律和质量守恒定律推

红壤坡面降雨侵蚀与水文过程研究

红壤坡面降雨侵蚀与水文过程研究

红壤坡面降雨侵蚀与水文过程研究吕殿青;刘小梅;王辉;侯旭蕾;刘春【摘要】通过人工模拟降雨试验,研究了有无壤中流情况下红壤坡面侵蚀、入渗过程及含水量分布状况.结果表明:初始产流时间无壤中流比有壤中流约快13 min,壤中流滞后于地表径流.产流强度无壤中流整体小于有壤中流,壤中流小于地表径流;有壤中流产沙量除峰值外其余都小于无壤中流.地表初渗速率无壤中流大于有壤中流,且入渗时间长;含水量无壤中流0 ~5 cm随坡深逐渐减小,5~25 cm随坡深逐渐增加,有壤中流0~10 cm随坡深逐渐减小,10 ~25 cm随坡深逐渐增加.无壤中流5 cm以下各个坡深处的含水量大于有壤中流;两种情况含水量都属弱变异,有壤中流的变异幅度大于无壤中流,较大变异集中在15~30 cm.【期刊名称】《湖南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学报》【年(卷),期】2013(036)005【总页数】5页(P81-85)【关键词】红壤坡面;壤中流;入渗;产沙;产流【作者】吕殿青;刘小梅;王辉;侯旭蕾;刘春【作者单位】湖南师范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中国长沙410081;湖南师范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中国长沙410081;湖南农业大学工学院,中国长沙410128;湖南师范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中国长沙410081;湖南师范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中国长沙41008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K903我国南方红壤主要集中在低山丘陵坡度为6~15°的缓坡地带[1],总面积约54.11万km2,占全国土地总面积的5.64%[2].由于该区人多地少,暴雨较多,加之居民对土地资源的不合理利用及对下垫面植被的破坏,在天然降雨的冲刷下,水土流失极易发生,对该区农业生产与生态安全带来严重的影响[3].近年来,国内学者已经对红壤地区产流产沙规律做了大量研究工作,取得许多重要进展[4-7].但关于红壤地区坡面土壤在下垫面产生壤中流和不产生壤中流两种情况下产沙、产流和入渗的规律对比研究较少,在该区域这两种情况下由降雨引起的侵蚀危害程度也难以做出确切的评价.因此,通过室内降雨试验,模拟红壤地区裸坡有无壤中流两种情况,研究坡面降雨入渗和侵蚀的变化规律,为我国红壤地区降水时空分配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1 材料与方法1.1 供试材料试验供试土壤采自湖南省长沙市东郊浏阳河大桥附近,属于第四纪红粘土母质发育的红壤,其砂粒、粉粒和粘粒质量分数分别为23.3%、30.6%和46.1%,该土壤类型为粘土,富含铁、铝氧化物,呈酸性,一般具有粘性较高、吸水性强、但田间持水性不高的特点.试验用土过10 mm筛,自然风干至初始含水量(质量分数,下同)为15%,初始装土容重为1.1 g/cm3,样品土壤原有自然结构被破坏,属于被扰动土壤.1.2 试验装置及设计室内模拟降雨装置采用中科院水土保持研究所研制的侧喷式降雨设备,该设备由供水、稳压、降雨3个子系统构成.降雨高度为7 m,雨滴有效降落高度为6.5 m,有利于保证雨滴降落的最终速度,满足天然降雨的特性[8].设计降雨强度为80mm/h,由于受试验侧喷式设备及外界条件的限制,降雨均匀度在75%以上,实际降雨强度80~85 mm/h,降雨时间为60 min.试验土槽采用的尺寸规格为:长×宽×高为200 cm×30 cm×30 cm,坡度设计为15°.有壤中流产生的土槽上面末端和下面末端都设置了簸箕型集水口,上端集水口用于收集地表径流,下端集水口用于收集产生的壤中流.无壤中流产生的土槽只在上面末端设置了簸箕型集水口,用于收集地表径流.每个试验重复2次,取平均值进行计算和分析.1.3 试验过程1.3.1 装土过程在有壤中流试验设置的土槽里均匀填装3 cm天然细沙,铺上透水纱布,模拟天然透水层,便于壤中流出流.其上再填装27 cm的供试土壤.无壤中流试验设置的土槽底部只铺设透水纱布,在其上填装30 cm的试验用土.为保证试验土壤容重均匀,根据设定好的土壤含水量和容重采取分层填装的方法,每5 cm一层,边填充、边压实,为防止土层之间出现分层现象,在填装上层土之前进行打毛.为防止延长初始产流时间,表层土壤与槽口必须处于同一水平位置.最后用塑料薄膜覆盖土壤表层,以防试验降雨之前表层土壤由于水分蒸发前期含水量降低.1.3.2 降雨产流过程每场试验均是先按实际雨强降落10 min,待降雨均匀后,揭开塑料薄膜开始试验,记下时间并密切关注降雨过程中坡面表层土壤的变化.降雨产流后,记录开始产流时间,地表径流第1~5个样品间隔1 min;第6~10个样品间隔2 min;第11个样品之后间隔5 min.壤中流的取样时间均间隔1 min,两种产流方式接样时间均为1 min,至试验结束.试验结束后,测得每个径流泥沙样的质量,用烘干法测出径流含沙量,计算出相应的径流量,并且记录每次试验的泥沙、径流总量.1.3.3 雨后采样降雨结束后,对试验土壤进行破坏性采样,坡深每5 cm一层,每层分别在坡长5、25、50、75、100、125、150、175、195 cm,坡宽5、15、25 cm 处用铝盒采样.每土槽合计采样 162 处,测得土壤含水量,用以分析降雨过程中土壤水分分布状况.2 结果与分析2.1 红壤坡面产流过程坡面的产流形式主要包括地表径流和壤中流[9].当降雨强度大于入渗强度或较薄土层中储水饱和后,多余的降水沿坡地表面土层侧向流动,形成地表径流;壤中流主要发生在上层透水和下层相对透水性较弱的土层界面,当上层土壤储水满足后就形成临时饱和带内的非毛管孔隙中侧向运动的水流即壤中流,它的运动服从达西定律.通常壤中流汇流速度比地面径流慢,但它的形成影响着地表径流.图1描述了有无壤中流两种情况下,坡面地表径流和壤中流产流强度随降雨时间的变化过程.由图1可知,有壤中流的初始产流时间在32 min左右,无壤中流的初始产流时间在20 min左右,有壤中流的初始产流时间比无壤中流坡面慢了约13 min,说明壤中流的产生有延缓地表径流产流的作用.从产流过程来看,无壤中流时,地表径流产流强度前期增加趋势较缓慢,降雨后期产流强度呈波动上升的变化,产流强度达到峰值.有壤中流时,地表径流产流强度迅速增加直到峰值,在末段产流强度出现上下波动,整体上大于无壤中流.对比分析地表径流与壤中流可以发现,壤中流的初始产流时间滞后于地表径流,产流强度也远远小于地表径流.壤中流是一条变化平缓的曲线.土壤蓄水达到饱和后开始产生壤中流,下渗速度已基本趋于稳定,因此壤中流流量变化较小.对整个过程中地表径流和壤中流总量进行分析,无壤中流试验条件下地表径流总量占总降雨量的16.43%;有壤中流情况下地表径流总量占总降雨量19.44%,壤中流径流量占降雨总量的2.82%.因为有壤中流情况时,土槽底部留有集水口,上下土壤层之间空气流通,水分向下运动过程中挤压土壤空气,压强逐渐变大,下层空气对水分子存在向上的支持力,阻碍了水分的下渗,大部分水分在上层积聚,进而上层土壤易于达到饱和,相应的地表产流比例增加,壤中流比例会减少.2.2 红壤坡面产沙过程流域产沙过程是很复杂的[10],有壤中流和无壤中流两种条件的不同导致坡面入渗性能和土壤稳定性差异很大,从而改变产流规律,进而影响坡面侵蚀产沙特性[11].由图2可知,单位时间侵蚀产沙强度随着产流时间的增加逐渐增加,在产流开始后10 min侵蚀产沙强度较小,均值约为1.0 g·min-1左右,之后侵蚀产沙量迅速增加,后期具有一定的波动性.对比两种情况可以看出,在降雨时间内无壤中流单位时间的侵蚀产沙量总体要大于有壤中流的侵蚀产沙量.从侵蚀产沙量变化范围来看,无壤中流的侵蚀产沙量为0.09~7.41 g·min-1,有壤中流的侵蚀产沙量为0.23~9.17 g·min-1,除了峰值外,有壤中流的侵蚀产沙强度比无壤中流稳定.表明壤中流的产生减小了降水对坡面侵蚀的作用.其原因主要是因为在降雨初期土壤的降雨强度小于入渗强度,降水以入渗为主,产流强度较小,径流搬运泥沙能力有限.随着入渗的进行,降雨强度逐渐大于入渗强度,产流强度开始增加,径流搬运能力也随之增加,产沙强度迅速加大.土壤含水量也逐渐增加达到饱和,开始产生壤中流,下端无开口的土槽壤中流储存在土层中,下端开口的土槽壤中流以径流的形式流出,上层土壤水流以稳定的速度往下运动,这样降水就以恒定的速率下渗.就地表径流而言,无壤中流时总产沙量为109.22 g,有壤中流的总产沙量为110.35 g.这是因为坡面产流是坡面产沙的主要动力,产沙量多少和产流量呈正比,因此有壤中流情况的坡面产流强度大于无壤中流情况,相应的产沙强度也大于无壤中流.图1 地表径流和壤中流产流强度随降雨历时变化Fig.1 Changes of runoff intensity of surface runoff and interflowwith precipitation time图2 坡面产沙强度随降雨历时变化Fig.2 Changes of intensity of sediment yield on slope with precipitation time2.3 红壤坡面入渗过程土壤入渗是指降雨落到地面上的雨水从土壤表面渗入形成土壤水的过程,它是降雨-径流循环中的关键一环,是降水、地表水、土壤水和地下水相互转化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12].土壤平均入渗率是指一次降雨过程中(包括产流前)单位时间降雨的入渗量[13].水分入渗受土壤渗透性能控制,壤中流的产生影响降雨的入渗能力[14].图3描述了有无壤中流情况下坡面土壤平均入渗率随降雨历时的变化.可以看出,两种不同产流条件下,坡地土壤入渗率随降雨历时的延长而降低,开始时无壤中流的下渗速率为1.34 mm·min-1,有壤中流的下渗渗速率为1.09 mm·min-1.无壤中流的初渗速率比有壤中流大0.25 mm·min-1.主要是因为有壤中流的土槽上下相通,开始下渗率较小,导致表层土壤毛管孔隙小下渗慢,这和周金龙[15]等人研究得出土壤的孔隙结构对降雨入渗起决定性作用具有一致性.毛管孔隙的变化又会改变土壤容重,进而影响水分的下渗.吕殿青[16]等人研究得出随着容重的增大,平均孔隙流速呈幂函数递减.有壤中流的地表径流在50~60 min时平均入渗率有增加的趋势.随着入渗的进行,上层土壤逐渐达到饱和,开始产生壤中流,使得有壤中流的地表平均入渗率在降雨后期逐渐增加,这是由于壤中流的产生加速了降雨入渗.壤中流的初始入渗速率为1.2 mm·min-1,试验结束时的入渗率为1.1 mm·min-1,整个试验过程中,壤中流的平均入渗率相对地表径流来说变化幅度小.因为壤中流是在土壤达到饱和后产生的,此时的下渗速率基本稳定.2.4 红壤坡面水分分布及其变异状况降雨过程中不同的下垫面条件对土壤含水量有一定的影响,图4描述了两种情况下土壤含水量随坡深的变化.图4中不同坡深处的含水量是整层坡面取样的平均值.根据土壤含水量、容重与土壤蓄水量之间的关系,利用公式:Wρ=θi×h×ρ(Wρ为土壤蓄水量,θi为土壤质量含水率,h为土壤蓄水量的厚度,ρ为土壤容重),计算出各层的土壤蓄水量,其随坡深的变化如图4.结果显示:无壤中流表层5 cm内土壤蓄水量小于有壤中流,并且在此深度内两种情况的含水量随着坡深增加逐渐减小,在5~25 cm,含水量与坡深呈正比.5 cm以下的各个坡深处的含水量大于有壤中流,有壤中流在10 cm内随着坡深的增加逐渐减小,10~25 cm内随着坡深的增加呈波动增加趋势.因为红壤的产流机制是超渗产流与蓄满产流两种方式,不同于其他地区的超渗产流,所以含水量随着深度的增加先减小后又逐渐增大.图3 坡面土壤平均入渗率随降雨历时变化Fig.3 Changes of soil average infiltration on slope with precipitation time图4 土壤含水量随坡深变化Fig.4 Changes of soil water contents with soil depth从表1可见,各层土壤含水量的变异系数为0.000 2~0.000 8.一般认为,Cv<0.1为弱变异性,0.1≤Cv≤1为中等变异性,Cv>1为高度变异性[17],因此两种情况下的含水量变异均为弱变异性.有壤中流的变异系数幅度大于无壤中流,较大变异主要集中在15~30 cm处.这主要是由于有壤中流土槽下端开口,下渗土壤水以壤中流的形式流出,土壤蓄水能力相对较弱.无壤中流土槽下端不开口,下渗水流在土槽底部不断的积累,形成蓄满产流,这样就使得两种情况下的土壤含水量最值相差很大.表1 土壤含水量垂直坡面统计特征值Tab.1 Statics characteristic values of soil water contents on vertical slope土壤深度/cm 均值/% 最大值/% 最小值/%中值极差标准差变异系数0 ~5 32.79 35.28 31.20 32.74 4.08 0.008 4 0.000 3 5 ~10 31.84 36.03 28.66 31.57 7.37 0.022 0 0.000 7有壤中流10 ~15 31.18 35.17 29.05 30.96 6.12 0.014 4 0.000 5 15 ~20 33.50 40.95 29.85 33.01 11.10 0.026 7 0.000 8 20 ~25 34.62 37.56 26.59 35.40 10.97 0.025 2 0.000 7 25 ~30 40.24 45.90 27.54 41.01 18.35 0.038 0 0.000 9 0 ~5 32.08 34.89 22.99 32.55 11.90 0.021 4 0.000 7 5 ~10 31.04 32.91 30.45 32.03 2.46 0.0065 0.000 2无壤中流10 ~15 32.98 34.47 30.24 32.70 4.22 0.013 9 0.000 415 ~20 34.41 37.08 31.84 34.16 5.24 0.009 0 0.000 3 20 ~25 37.44 39.22 35.18 37.33 4.03 0.010 7 0.000 3 25 ~30 43.90 49.55 40.30 43.52 9.25 0.022 3 0.000 53 结论在60 min的降雨时间内,通过对有无壤中流两种情况下的产流、产沙、入渗过程及坡面土壤水分空间变异性的分析,得出:(1)有壤中流的初始产流时间比无壤中流坡面慢了约13 min,无壤中流时,地表径流产流强度前期增加趋势较缓慢,降雨后期产流强度呈波动上升变化;有壤中流时,地表径流产流强度迅速增加直到峰值,整体上大于无壤中流.壤中流相对于地表径流来说,初始产流时间滞后于地表径流,产流强度也远远小于地表径流.(2)从侵蚀产沙量变化范围来看,无壤中流的侵蚀产沙量变化范围为0.09~7.41 g·min-1,有壤中流的侵蚀产沙量为0.23~9.17 g·min-1.除了峰值外,有壤中流的侵蚀产沙强度比无壤中流稳定.(3)两种不同产流条件下,坡地土壤入渗率随降雨历时的延长而降低,无壤中流的初渗速率比有壤中流大0.25 mm·min-1,有壤中流的地表径流在50~60 min时平均入渗率有增加的趋势,壤中流的平均入渗率相对地表径流来说变化幅度小. (4)无壤中流表层5 cm内含水量小于有壤中流,在5~25 cm,含水量随坡深增加逐渐增加.5 cm以下的各个坡深处的含水量大于有壤中流,有壤中流在10 cm内随着坡深逐渐减小,10~25 cm内随着坡深逐渐增加.各层土壤水分都属于弱变异.有壤中流的变异系数幅度大于无壤中流,较大变异主要集中在15~30 cm处.参考文献:[1]王瑄,李占斌.坡面水蚀输沙动力过程实验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0.[2]何园球,孙波,蔡崇法,等.红壤质量演变与调控[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3]陈连进,张佳文,赵云胜,等.环泉州湾地质灾害与城乡规划关系研究[J].湖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26(4):55-59.[4]王峰,沈阿林,陈洪松,等.红壤丘陵区坡地降雨壤中流产流过程实验研究[J].水土保持学报,2007,21(5):15-17.[5]彭娜,谢小立,王开峰,等.红壤坡地降雨入渗、产流及土壤水分分配规律研究[J].水土保持学报,2006,20(3):17-20.[6]谢小立,王凯荣.红壤坡地雨水地表径流及其侵蚀[J].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04,23(5):839-845.[7]赖奕卡.土地利用类型对花岗岩红壤区坡面土壤侵蚀量的影响——以湖南省衡阳县武水流域为例[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08.[8]DANIEL T C,LEMUNYON J L.Agricultural phosphorus and eutrophication:a symposium overview[J].Enviorn Qual,1998,27(2):251-257.[9]丁文峰,张平昌,王一峰.紫色土坡面壤中流形成与坡面侵蚀产沙关系试验研究[J].长江科学院院报,2008,25(3):14-17.[10]赵文林.黄埔川流域降雨、产流产沙特性初析[J].人民黄河,1990(6):37-42.[11]李光录,吴发启,庞小明,等.泥沙输移与坡径流能量的关系[J].水科学进展,2008,19(6):868-874.[12]王艳红,宋维峰,李财金.不同竹林地土壤水分入渗研究[J].水土保持研究,2009,16(2):165-168.[13]赵鹏宇,徐学选,刘普灵,等.黄土丘陵区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土壤入渗规律研究[J].水土保持学报,2009,29(1):40-44.[14]安娟,郑粉莉,李桂芳,等.不同近地表土壤水文条件下雨滴打击对黑土坡面养分流失的影响[J].生态学报,2011,31(24):7579-7590.[15]周金龙,董新光,王斌.新疆平原区降水入渗补给地下水研究[J].西北水资源与水工程,2002,13(4):10-14.[16]吕殿青,王宏,潘云,等.容重变化对土壤溶质运移特征的影响[J].湖南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学报,2010,33(1):75-79.[17]ZHENG J Y,SHAO M A,ZHANG X C.Spatial variation of surface soil bulk density and saturated hydraulic conductivity on slope in loess region [J].J Soil Water Conserv,2004,18(3):53-56.。

壤中流综合调控与利用技术体系

壤中流综合调控与利用技术体系

壤中流综合调控与利用技术体系壤中流综合调控与利用技术体系(Groundwater Comprehensive Regulation and Utilization Technology System)随着全球气候变化的加剧,水资源的短缺问题日益凸显,尤其是地下水资源的开发利用面临着越来越大的挑战。

为了更好地保护和利用地下水资源,发展壤中流综合调控与利用技术体系是当今水资源管理的重要任务之一。

壤中流是指流经土壤中的水,它不仅可以作为农田灌溉的重要水源,还对土壤保墒和植物生长起到重要作用。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探讨壤中流综合调控与利用技术体系的重要性、当前存在的问题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

壤中流综合调控与利用技术体系的重要性地下水资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基础,而壤中流作为地下水的一部分,对于维持土壤水分平衡、植物生长以及生态环境的稳定发挥着重要作用。

由于人类活动和气候变化等因素的影响,地下水资源受到了严重的破坏和污染,导致地下水位下降、土地沙漠化、生态环境恶化等问题。

建立壤中流综合调控与利用技术体系对于维护地下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保护生态环境具有重要的意义。

当前存在的问题在实际应用中,壤中流综合调控与利用技术面临着一些问题和挑战。

由于地下水位下降、土地沙漠化等问题日益严重,传统的地下水开采和利用方式已不能满足社会经济的需求。

目前壤中流综合调控与利用技术体系较为分散,缺乏整体规划和统一标准,导致各地区在使用壤中流资源时存在着有效利用不足、浪费严重等问题。

缺乏壤中流资源的监测和评估体系,使得对于壤中流资源的开发利用与保护的政策措施难以有效实施。

壤中流综合调控与利用技术在实践应用中存在技术瓶颈,如壤中流资源的开发利用技术成熟度不高、成本较高等问题。

未来的发展方向为了更好地解决壤中流综合调控与利用技术面临的问题和挑战,我们需要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努力。

应加强壤中流资源的调查评估和监测体系建设,为壤中流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和生态环境的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壤中流综合调控与利用技术体系

壤中流综合调控与利用技术体系

壤中流综合调控与利用技术体系
壤中流综合调控与利用技术体系是指对壤中流进行调控和利用的一套技术体系。

壤中
流是指在土壤中通过孔隙流动的水分,它是土壤水循环的重要组成部分。

壤中流的调控和
利用对于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减少土壤侵蚀、保护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壤
中流的特点、调控技术和利用技术三个方面对壤中流综合调控与利用技术体系进行详细介绍。

壤中流具有以下特点:壤中流具有快速响应的特点,即响应降雨的时间短。

壤中流的
发生与土壤的水分持有能力有关,较低的持有能力容易引发壤中流的形成。

壤中流的流速
较大,对土壤的侵蚀作用较强。

壤中流中的水分含有大量的养分和农药残留,对水质有一
定的影响。

壤中流综合调控技术主要包括土地利用调整、水土保持措施和降雨径流管理等。

土地
利用调整可以通过调整农田、林地和草地等土地利用结构,减少土壤侵蚀,从而减少壤中流。

水土保持措施是通过建设坝堰、梯田、防护林等措施,减少土壤侵蚀和壤中流的发生。

降雨径流管理是通过合理规划和管理水资源,减少径流量和壤中流量,提高水资源的利用
效率。

壤中流综合利用技术主要包括壤中流的补给利用和壤中流水的净化利用两个方面。


中流的补给利用可以通过修建壤中流水利设施,将壤中流引入人工湖泊或地下水库中,用
于农田灌溉或城市供水。

壤中流水的净化利用可以通过建设壤中流水净化设施,对壤中流
水中的污染物进行去除,用于城市景观水池、循环冷却水等方面。

壤中流综合调控与利用技术体系

壤中流综合调控与利用技术体系

壤中流综合调控与利用技术体系壤中流综合调控与利用技术体系是指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对土壤中的水流进行综合调控和利用的技术体系。

随着人口的增加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土地资源的有效利用和水资源的保护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而壤中流综合调控与利用技术体系的出现,为解决这一问题带来新的希望。

土地是农业生产的基础,而水资源则是农业生产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

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中,土壤水分管理和利用方面存在着许多问题,如水分的流失、排水不畅等。

这些问题不仅影响了土壤的肥力和质量,也导致了水资源的浪费和污染。

如何对土壤中的水流进行综合调控和利用,对于提高土地资源的利用效率和保护水资源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一些专家学者和农业科研人员付出了艰辛的努力,在实践中总结和创新了一系列壤中流综合调控与利用技术体系。

这些技术体系不仅可以有效地解决土壤中水分利用不足和排水不畅的问题,还可以提高土地的利用效率,使土地资源得到更好的保护和利用。

壤中流综合调控与利用技术体系包括了土壤水分调控技术。

这是指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对土壤中的水分进行调控,实现土地资源的节约利用和水资源的高效利用。

这项技术体系主要包括了土壤水分保持和土壤水分补给两大方面。

在土壤水分保持方面,可以采用覆膜、植被覆盖、土壤改良等措施,有效地减少了土壤水分的蒸发和流失。

在土壤水分补给方面,可以采用灌溉、渗灌等方式,将田间的水分补给到土壤中,保持土壤中的水分含量,提高土地的利用效率。

壤中流综合调控与利用技术体系还包括了土壤排水调控技术。

这是指通过对土壤排水系统的设计和管理,实现土地资源的保护和水资源的高效利用。

这项技术体系主要包括了土壤排水管道的建设和管理、土壤排水系统的优化和修复等方面。

通过这些措施,可以有效地解决土地排水不良的问题,保护土地资源,提高土地的利用效率。

在实际应用中,壤中流综合调控与利用技术体系已经取得了一些成果。

在一些水稻种植区,通过采用覆膜、植被覆盖和渗灌等技术手段,有效地减少了土壤水分的蒸发和流失,提高了土壤中的水分利用效率,增加了水稻的产量。

壤中流综合调控与利用技术体系

壤中流综合调控与利用技术体系

壤中流综合调控与利用技术体系壤中流是指流经土壤中的水流,是从地表径流中进入土壤,向下渗透的水流。

壤中流对水文循环和水资源的管理具有重要意义,对于保护生态环境和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也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为了最大限度地发挥壤中流的作用,需要对其进行综合调控与利用。

壤中流综合调控与利用技术体系是指通过建立一整套评价、规划、设计、建设、管理、监测、评估等技术手段,对壤中流进行有计划、有组织、有途径的调控和利用。

这种技术体系通过优化壤中流的空间分布和时间分布,提高壤中流的利用效益,从而实现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和水环境的保护与恢复。

1.壤中流资源评价和规划对于地区的壤中流资源,需要对其进行评价和规划。

评价的内容主要包括对壤中流水量、水质、水头、空间分布、时间分布等方面的调查和研究,形成壤中流资源数据库。

然后通过对数据库的分析和研究,制定壤中流资源规划,确定壤中流开发利用的总体目标、方针和措施。

2.壤中流开发设计与施工通过规划确定壤中流开发利用的方向和措施后,需要进行设计和施工。

设计阶段需要确定壤中流利用的方式和方式的类型,如地下水补给、灌溉、生态修复等;同时还需要综合考虑水文地质、土壤、气候、水生态等因素,制定最优方案。

施工阶段需要根据设计方案和工程要求,采取正确的技术和方法,进行可行性研究和风险管理,确保规划的实施效果。

3.壤中流管理与监测壤中流发布与管理也是技术体系的重要环节,这包括监控相关的流量、水质、水头等参数,以了解壤中流的变化,并进行判断和调整。

此外,需要加强壤中流设施的运行与维护,保证设施的完好和工作效果。

4.壤中流生态保护与修复壤中流生态系统的保护和修复也是技术体系的重要方向。

主要包括尽可能减少利用壤中流对生态系统造成的影响,制定生态保护措施,如种植绿化带、调控水位和流速等;同时,还需要对已经受到影响的系统进行修复和恢复。

壤中流综合调控与利用技术体系涉及到众多领域的知识和技术手段,需要充分利用多学科、多领域的专业人才和资源,强化协同配合,才能实现调控和利用壤中流的最大效益,充分发挥水资源的作用。

壤中流综合调控与利用技术体系

壤中流综合调控与利用技术体系

壤中流综合调控与利用技术体系随着全球气候变化日益严重,土地资源的保护和合理利用成为人类面临的重要问题。

作为土地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壤中流是一种重要的土壤水分流动方式,在土地资源保护和水资源利用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

对壤中流的综合调控与利用技术体系进行研究,对于提高土壤水分利用效率,促进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具有重要的意义。

壤中流是指土壤中水分在土壤微孔隙中向下运移的过程。

它在土地资源利用和水资源管理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壤中流的形成和运移与土壤结构、地表覆盖、水分润湿过程以及地下水位等诸多因素相关。

合理调控和利用壤中流有利于提高土壤水分的保水保肥能力,减少土壤侵蚀,改善土壤质量,提高作物产量,促进生态环境的改善。

壤中流综合调控与利用技术体系是以土地资源保护和水资源利用为目标,通过对壤中流形成和运移机理的研究,综合运用土地利用、植被覆盖、人工措施等手段,达到最大程度地调控和利用壤中流的目的。

这一技术体系需要综合运用土地利用规划、水资源管理、生态修复、工程措施等技术手段,通过综合考虑土地资源的特性和地区的生态环境需求,提出科学合理的壤中流综合调控与利用技术方案。

1. 土地资源调查与评价。

通过对土地资源的调查和评价,了解土壤类型、地形地貌和植被类型等信息,为壤中流综合调控与利用技术方案的制定提供基础数据和依据。

2. 壤中流形成与运移机理研究。

通过实地采样、室内模拟等方法,研究土壤结构、水分运移规律、壤中流形成的影响因素等,深入了解壤中流的形成与运移机理。

3. 壤中流综合调控技术研究。

通过合理调整土地利用结构,采取植被覆盖、地面覆盖、地下排水等措施,有效调控壤中流的形成和运移,提高土壤水分的利用效率。

4. 壤中流利用技术研究。

通过对壤中流水分的收集、存储、利用等技术手段的研究,充分利用壤中流水分资源,提高水分的利用效率。

1. 农田水利建设。

通过加强农田水利建设,改善土地排水条件,减少土壤侵蚀,提高土壤水分利用效率。

壤中流研究进展与展望

壤中流研究进展与展望

壤中流研究进展与展望肖雄;吴华武;李小雁【摘要】壤中流是径流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流域径流调节、水源涵养、泥沙迁移、养分流失等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是水文学研究的难点和前沿科学问题。

论文介绍了壤中流的概念、研究背景和重要性,对壤中流研究的国内外发展态势和热点研究内容进行了总结,同时分析了壤中流形成的影响因素,总结并讨论了径流小区实验法、地球物理法、模型模拟法、示踪剂方法的研究现状和优缺点,提出了目前壤中流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并对未来壤中流研究进行了展望。

%Subsurface flow is an important component of runoff,it plays a very important role in drainage basin runoff regulation,water conservation,sediment migration,and the loss of nutrient,it has been the difficulty and frontier issues in the field of hydropedology. This review paper introduced the concept,research background and significance of subsurface flow and summarized the domestic and foreign research development trend andthe hot points of the subsurface flow research.What’s more,the influence factors of subsurface flow were analyzed.By discussing research statue and summarizing the advantages as well as disadvantages of runoff plot experiment method,geophysics method,model simulation method and the tracer material method,it proposed the problems in the research of sub-surface flow at present,and made a prospect for the future subsurface flow research.【期刊名称】《干旱气象》【年(卷),期】2016(034)003【总页数】12页(P391-402)【关键词】壤中流;优势流;地表径流;降雨入渗【作者】肖雄;吴华武;李小雁【作者单位】北京师范大学资源学院,北京 100875;北京师范大学资源学院,北京 100875;北京师范大学资源学院,北京 100875; 北京师范大学地表过程与资源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875【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338壤中流是在土壤中沿不同透水性土壤层界面流动的水流[1],它是径流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流域径流调节、水源涵养、泥沙迁移、养分流失以及流域水文循环计算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2-4]。

模拟降雨条件下农田地表径流与壤中流氮素流失比较

模拟降雨条件下农田地表径流与壤中流氮素流失比较

模拟降雨条件下农田地表径流与壤中流氮素流失比较李恒鹏;金洋;李燕【期刊名称】《水土保持学报》【年(卷),期】2008(22)2【摘要】选择太湖流域平原河网地区为试验地点,采用3次重复人工暴雨试验方法,研究暴雨径流过程中地表径流与壤中流氮素流失特征。

结果表明:地表径流与壤中流氮素流失特征具有较大差异,地表径流水相TN平均浓度为12.41 mg/L,壤中流水相TN平均浓度低于地表径流约50.65%。

地表径流氮素流失以PN为主,DN和PN的流失量比为1∶2.65,壤中流氮素流失以DN为主,DN和PN流失量比为2∶1。

整个暴雨径流过程中氮素流失以地表径流为主,占总流失量的81.66%,壤中流氮素流失量相对较少,仅占氮素总流失量的18.34%。

地表径流与壤中流氮素流失量比较分析结果证实,土壤的水分下渗滤过机制对氮素具有较强的削减作用,对PN的削减作用尤为明显,可达70%以上。

在流域产汇流过程中,充分发挥洼地和高透水地段对地表径流的蓄渗功能,对面源营养盐污染控制具有重要的作用。

【总页数】5页(P6-9)【关键词】人工降雨;氮素流失;太湖流域;地表径流;壤中流【作者】李恒鹏;金洋;李燕【作者单位】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157.1【相关文献】1.模拟降雨下麻栎林地表径流和壤中流及氮素流失特征 [J], 王荣嘉;高鹏;李成;刘潘伟;孙鉴妮;刘晴2.模拟降雨条件下农田氮素径流流失特征研究 [J], 薛鹏程;庞燕;项颂;胡小贞;王欣泽3.自然降雨条件下农田地表径流氮素流失特征研究 [J], 李英俊;王克勤;宋维峰;郭圣浩;李太兴;李云蛟4.辽宁省浑河流域不同施肥方式下农田氮素随地表径流与壤中流流失特征 [J], 周林飞;郝利朋;张玉龙5.模拟降雨条件下农田裸地氮素随地表径流流失特征 [J], 王冉;童菊秀;李佳韵;杨瑞;李璧君;无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方程 的基 本形 式为 : 或
【 D ( 口 ) 篓一 K ( ) ] + 口 ( 2 )
= K( 一K( 圳 +口
( 3 )
删 )
V( Ks K . Vh) =f a 百  ̄ r , - 一口
h p t n p e r .Ac c o r d i n g t ot h em a i n船一
E e d o n p u b l i s h e d s t u d i e s .t h e mo d e l s a n d ̄ mu l a i f o n s o f i n t e r f l o w we r e i n t r o d u c e d ,a n d t h e wa y o f c l a 砧i r q i n z e z [  ̄ o w mo de l s w船 p u tf o r w ̄ r d s u r a p t l o r m c o n t a i n e d i n t h e s e i n t e r l f o w mo de l s ,t he y c o u l d b e r i d d o i n t o t h r e e a c t e g o r i e s ; Ri 出a r d s .k i n e ma t i c wa v e a n d s t o r a g e — d i s c ha r g e mo d e l s Th e Ri e h a r d s mo d e h we r e f u r t h e r — v| d d o i n t o o n e - 出me n s l o n a l ,t wc . d i me n s i o r ml ,a n d t h r e e — d i me n s i o n a l mo d ds ,a n d t h e s t o r a g - e d sc i h a r g e mo de l s i n t o k i n e ma i t c a n d B o u s s l n e m ! mo de l s .M c a n wh i | e ,t he a d v a n t a g e s a n d S h o r t — c o mi n g s o f he t s e t h r e e t y pe s o f mo de l s we r e p o i n t e d O O t s e p a r a t e l y b y e o mr mi  ̄ o n.
Ke y wo r d s I n t e r l f o w. I n t e r l f o w mo de s.M o l d d c I 8 s s I f i c a i f o n
的作用 由此 可 见 . 壤 中流 与 人类 生 存 有 着密 切
1 亭 I

的关 系, 在 国 民 经济 中 占有 重 要 地 位, 对 土 壤 水 分 的运 动规 律 、 壤中流 模型 与 模拟 作探 入 系 统 的 研 究具有 极 其挥 远 的 意义 , 因而 在 农业 工 程 建
数学 知识 和计 算 机 对这 些方 程 求解 , 用来 近似 描 述 壤 中 流 的过 程 , 这 即 壤 中流 模 型 . 近2 0年 来 ,
随 着 电子技 术 以及 计算 机的 高速 发展 , 为 壤 中流 的模 型与 模拟研 究提 供 了有 力 的工 具, 以及壤 中 流 所 占有 的重 要作 用, 使 壤 中流 的模 型 研究越 来
珂谢、 水资 源的 合理开发 和利 用提供 理论 依据
2 研 究现 状爰模 型分 类 对 于 壤 中流 产生 的主 要机 理 . 许 多学者 已有 研究, 并 利 用不 同的 假设 发 表 了许 多关于 壤 中流 产 生的 机理 模 型 根 据这 些模 型 所 依据 的主 要原 理可 以分 为 以下 3类 : 1 ) Ri c h a r d a 模型 ; 2 ) 动力 渡 模型 3 ) 贮水 泄流 模型 .
壤 中流 是 指水 分 在土 壤 内的运 动, 包 括 水分 在 土壤 内的垂 直 下渗 和水 平侧 流 对 任 何一 场 降 雨, 至少有 一 部分 甚 至全 部 水分 将沿 着 土壤 内的
设 以及水 土 保 持和 生 态 环 境 等 各 部 门都 很 重 视
对 壤 中流 的研究 .
孔 隙入 渗到 土 壤 内部形 成 土壤 水 . 土壤 水在 土 壤 内的流动 形 成 壤 中 流 . 壤 中 流 的 正常 作 用, 首 先
简化 后求 其 数 值 解 或 某些 情 况 下 的 级 数 解 或 解
析解 数 值 求解 中用 得] 疑多 的是 有 限元 法或 有 限
差分 法 , 因而 又 将这类 数 值解 称 为有 限元 模 型 或
有限 差分 模型 有限 差 分 法 就 是 把 式 ( 1 ) 中 的微 分近 似地 用差 商 来代 替 , 边界条 件 也相 应 地做 类 似 的代 替 , 从 而把 定解 问题 转 化成 一 组 代数 方 程 组 的求 解 问题 而 有 限元法 的 基本 思 想是 由纽约 大学 已故 的 R C o u n a n t 在 1 9 4 3年提 出的. 但 那 时 很 少 受到注 意 , 在过 去 的 几 十 年 中 , 有 限 元 法 和 有 限差 分 法 应 用 于 固体 力 学 多于 流 体 力 学 现 在, 因为 它 的 通 用性 . 许 多水 文 学 家 已应 用 这 种 方法 来对 R i c h a r d s 模 型求 解 , 而 形 成有 限 元 模 型 或有 限差 分模型 根据 求解过 程 中对 R i e h a r d s 方程进 行 简化 的 程度. 可 将其分 为 一维 R i c h a r d s模 型 、二 维 R i c h a r d s 模型 和三维 R i c h a r d s 模型 . 1 . 1一维 Ri c h a r d s 模型 该 模 型的 基本 思 想是 .
* 国 家 自然 科 学 基 金 贷 卧 珥 目 ( 4 9 7 7 1 叭7 ) 1 9 9 8—0 1 —0 9收 稿 . 1 9 9 8—0 4—2 1接 受
变化 . 土 壤 内 的 水 分 是 植 物 赖 以 生 存 的 主 要 条
件. 同 时 也是工 程 建设 中应该 考虑 的重 要 因素之 一; 另 外, 壤 中流 作为 水 分 在 土 壤 中再 分 配 与 水 分循 环的 一 个重 要 环节 , 对 整个流 域径 流 产生 及 洪 水预 报、 流域 水 文 循环 的计 算都 具 有相 当重 要
维普资讯





报 Leabharlann 9卷 越 受到 人们 的普 遍 重视 . 至今 , 国 内外 的专 家 学 者 已根 据 不 同假 设 发 表 了许 多 有 关 壤 中流 模 型 的论 文. 这 些论 文可 谓 是 纷纭 复 杂 , 形 式 多 样. 各 具特点 因 此 . 研 究 壤 中漉 模 型 有 其 迫 切 和 深远 的意 义 . 本 文 目的 旨在 简要 介 绍 目前 已发表 的 壤 中流模型 , 并 将这 些 模 型 作一 合理 、 系 统 的 分 类 和 简单 的 比较 、 评价. 以 便 为 壤 中漉 模 型 与 模 拟 研 究提 供 有 用的 参考 , 使壤 中流 模 型与 模拟 的 研 究工 作走 向更 为 成熟 和 系统 化 的阶段 , 也为 漉域 水 分循 环 的计 算提 供 帮 助. 为洪 涝 灾害 的预 报与
流的侧 向 流 直接 形成 流 域 的 洪 水 过 程 和 枯 季 流
量 它与地 表径 流、 地 下 径 流 一 起 构 成 流 域 的径
流过 程, 在 某些 情 况 下 . 壤 中 流 甚 至 可 以 形 成 洪
承 的洪 峰 ; 再 次是 壤 中 流通过 改变 土 壤 内的水 分 含 量, 从而 影 响 到地 表 径流 和地 下径 流 的形 成与
J i n z n gt hs t i g u  ̄ : A

E . c o t o g ,  ̄ ,A c a d e mi aS i n i c a ,s h e  ̄ y a n g 1 1 0 0 1 5 )・ C h i n . j . Ap 一
丘 . . 1 9 9 8 , 9( 5) : 5 4 3~ 5 4 8
是 在流 域面 上 建立 土 壤水 分 的分 布 ; 其 次是 壤 中
土 壤 水 在 土壤 中 重新 分 配, 井 损 耗 于 蒸发 、
散 发和渗流 由 于剧 烈 非线 性 和 滞 后 现 象 , 即 使 在均一 的 、 非 湿 胀 的土 壤 中, 壤 中流 的 过 程 也 非 常 复杂 但是 . 如 果 作一 些 合理 的简 化 和 抽象 , 土 壤 水 的运 动也 可 用数 学方 法 来描 述 , 并借助 于
维普资讯
应 用 生 态 学 报
1 9 9 8年 l 0月
第 9卷
第 5期
C HI N E S E J O URNALO F A P P L I E DE C OL O GY, O c t 1 9 9 8 , 9 ( s ) : 5 4 3 ~5 4 8
关 键 词 坦 墨 主 堕 堡 型堪 型 佥 耋 上} 靶 寸 一 声
Cu r r e n t s l t u a t i o n a n d e x i s t i n g p r o b l e ms i n r e s e 日 r c h of i n t e r O o w mo d e l s .Pe i Ti fa o n a n d Li
2 . I Ri c h m ' d s 模 型
考虑 式 ( 1 ) 的一 维形 式对 其求 解 来模 拟 壤 中流 的
过 程, 模型 的基本形 式 为 :

该模 型 由 R i c h a r d s ( 1 9 3 3 ) 提 出, 是 从 微 观 的 角度 进行 分 析 , 根 据 土壤 水 运 动 的连 续 性 原 理 ( 又称均 衡原理 ) 和 达西 定律 相 结 合而 得 出 的 . 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