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会关键句子的含义
理解、体会句子的含义的方法
![理解、体会句子的含义的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acfbe87a8e9951e79b892790.png)
3、结合文章主题,先弄清句子意思,再理 解句子内在含义。
举例: 我没有一点遗憾。我奋斗过,但我失败了。这 对从事我们这个行业的人来说也很平常。不过, 我总算是呼吸过海风了。
成败,并不重要,生命的意义在于不断的奋斗。 表达了一种为事业面牺牲,死而无憾的心情。
举例: “我们期待黎明就像农人期待春天,我们 期待中途站就像期待一片福地,我们在群星中寻 找自己的真理。” 黎明代表着生的希望,所以作者说期待黎明就像 农人期待充满希望的春天;中途站维系着飞行员 的生命,所以作者说期待中途站就像期待福地
阅读理解方法指导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理解、体会句子的含义的方法
一、理解什么
理解句子的含义,并不是字 面上的意思,它是蕴涵在句里,而 没有说出来的意思,没有说出来的 感情,没有说出来的思想。
举例
只要你是一只天鹅蛋,就算生在养鸭场里 也没有什么关系。 言外之意:只要你有理想,有追求,并为 着目标而努力,即使身处逆境也不要紧, 是“金子总是要发光的 ”
这两句话体现了作者对生命的热爱。
“群星”代表大自然,“在群星中寻找真理”就 是在同自然的搏斗中实现生命的价值。 这句话体现了作者对自己的追求的自豪。
二、怎样理解
一)基本步骤: 理解重点词语→弄清句子本意→体会句子 的深义和作用
二、怎样理解
二)基本方法: 1、抓住关键词语、关键部分,先理理解词义,现 体会句义 :
举例:
我的血液因缺水而循环不畅,寒气逼 人,但这不只是夜晚的寒冷。
写出了在生命面临缺水和寒冷双重威 胁下死神即将来临时“我” 内心一种渐渐 绝望的情感。
2、注意修辞手法,先弄清句子意思,再理 解句子内在含义。
体会关键词句表情达意的作用
![体会关键词句表情达意的作用](https://img.taocdn.com/s3/m/0ea751e402768e9950e73844.png)
快乐老师的博客●导航仪同学们,当我们读完一篇文章时,有一些词语或句子给我们留下深刻的印象。
让我们能快速准确提取课文的有效信息,体会到作者情感、明白文章表达的主旨。
它在课文中起到了“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作用,这就是文章中关键词句。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如何体会关键词句表情达意的作用。
●点津石一、什么是关键词句在理解阅读文段中关键词、句的含义和作用前,首先要了解什么是关键词、句。
我们可以从以下5个方面来判断:1. 准确、生动、极富表现力的词句2. 标志文章层次转换的关联词或过渡句3.对于理解文意起关键作用的词句4.凸现人物形象和表现事物特征的词句5.标志文章线索或主旨的词句二、如何体会关键句表情达意的作用第一,潜心阅读文本,找准关键词句。
抓住关键词理清层次,正确理解文章思想内容,领会和分析语言特点及表现方法。
第二,抓住关键词句,并做上记号。
对于作者推敲、锤炼文字的匠心,一定要细心琢磨、体会。
第三,联系上下文准确理解词句在具体语境中的含义和表达作用。
理解句子后再回到文本,整体体会语篇的思想感情。
(一)生动、极富表现力的词句记叙文常以多种修辞方法使语句更生动、更形象、更有情味。
阅读时,作一点修辞分析,理解可以更准确、更深刻,对语句中的情味感受更真切例1:当我们不得不收起遗像的时候,海鸥们像炸了营似的朝遗像扑过来。
它们大声叫着,翅膀扑得那样近,我们好不容易才从这片飞动的白色漩涡中脱出神来。
这段话一连用了两个“扑”字,为什么不用“飞”呢?因为,当我们不得不收起遗像的时候,对海鸥来说,老人就是他们的亲人,海鸥不能让别人带走老人。
此时用“扑”更能体现海鸥悲伤、无奈、急切和焦虑的心情,他们在用自己特殊的方式表达对老人的留恋。
例2:过去的日子如轻烟,被微风吹散了,如薄雾,被初阳蒸融了。
——鲁教版五下《匆匆》这句话运用了比喻修辞法,把过去的日子比作轻烟、薄雾。
轻烟、薄雾的特点是缥缈易逝,瞬间能被“吹散”,被“蒸融”。
在这种比喻中,让我们体会到时光是极其容易流逝的。
【本地研发】浙江省杭州市人教版小学五(下)语文第1课:《草原》之体会重点句子的含义(教师版)
![【本地研发】浙江省杭州市人教版小学五(下)语文第1课:《草原》之体会重点句子的含义(教师版)](https://img.taocdn.com/s3/m/f5cc13b38e9951e79a892781.png)
《草原》之体会重点句子的含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抓住文章的六要素,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
2.领悟文章详略得当的表达方法。
课文回顾——《草原》、《白杨》《草原》——(1)对句子的理解。
①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
“碧”是形容青草很绿。
“千里”指草原的范围辽阔无边。
这句话写出草原辽阔、碧绿的特点。
这句话也是这一段的中心句。
②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
“渲染”“勾勒”均是绘画用语,“渲染”是指用水墨或淡的水彩涂抹画面,以取得不同寻常的艺术效果;“勾勒”是指用线条勾画出轮廓。
“翠色欲流”是指青草鲜嫩,颜色青翠,似在流动,富有生机。
老舍将草原拟为一幅挥毫泼洒的写意画,突出了草原的辽阔碧绿,小丘线条的柔美,整个草原犹如巨幅中国画那样让人赏心悦目。
③在这境界里,连骏马和大牛都有时候静立不动,好像回味着草原的无限乐趣。
“回味”,细细地回忆,品味。
这里是骏马和大牛的天然牧场。
在作家的眼中,草原的风光如诗如画,有着无限乐趣,因此连静立的牛马,都似乎被陶醉了,像人一样在享受和回味。
这种拟人的写法构成了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增强了草原风光的感染力。
④忽然,像被一阵风吹来似的,远处的小丘上出现了一群马,马上的男女老少穿着各色的衣裳,群马疾驰,襟飘带舞,像一条彩虹向我们飞过来。
这句话是写蒙古族老乡身着节日盛装,策马疾驰,远迎来客。
鲜艳的服饰,飞驰的骏马,飘舞的衣襟衣带,作者将这些景物比作彩虹,不仅形似而且神似。
⑤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这句诗的意思是:蒙古族和汉族人民之间的情谊很深,怎么舍得马上就分别!大家站在夕阳下无边无际的大草原上,相互倾诉着惜别之情。
如何分析重要句子的含义和作用
![如何分析重要句子的含义和作用](https://img.taocdn.com/s3/m/4dd398314531b90d6c85ec3a87c24028915f85bb.png)
如何分析重要句子的含义和作用一、课标法则:新课程对于初中语文阅读明确指出:“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主要内容,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
”体现在各地中考试卷上,分析句子的含义和作用已成为近年来中考命题的热点和难点。
二、概念解说:1、什么是文中的“重要句子”所谓“重要的句子”是就它们在文中的表达作用而言的,主要包括以下几种:①从作用上说,指那些能点明主旨的语句,或能显示脉络层次的关键性语句,即人们常说的“文眼”。
②从语句特点上说,指那些在文中起重要作用的中心句、总结句、过渡句,理解对文脉的推进与转接有关键作用的句子。
③从内容上说,指那些内涵较为丰富而且具有提示性或引导性的语句。
④从表达上说,指那些比较含蓄的有深层含意的语句。
⑤从结构上说,指那些结构比较复杂,对理解文意有直接影响的语句。
此外,从出现的频率说,反复出现的句子也是重要的句子。
2、所谓“理解句子”,它包括三层次意思:①表层意义,即字面意义。
②句内意义,即句子的语境意义(临时意义)。
③句外意义(言外之意),即言在此而意在彼而产生的意义。
3、理解文中的句子与理解文中词语的关系:词语是基础,句子是扩展,两者是紧密相关的,理解句子在文中的含义,实际上离不开信息的筛选,所以,有时考查会把三者结合起来。
三、方法指津:1、分析句子的切入点:①从分析句子的修辞手法入手;②从句子中的重要词语入手;③从分析句子的结构入手;④从分析句子在文中的位置入手。
2、解释句子的方法:①摘录法:顾名思义,就是选摘原文原句来作答。
②浓缩法:在原文中找到相应的语句,按照题目规定的字数,将其“浓缩”为合乎规范的句子作为答案。
③改写法:依据题目,将原文中的某个或几个句子,作点改动,使其合乎答题的要求。
④拼接法:将分散在文章各处的某些句子,有机地拼接融合在一起,使之满足答案的要求。
⑤仿写法:依照文章中的某个句子的形式,再造一个形式上与其相似而内容上又合乎提问要求的句子,使之成为答案。
把握文中关键语句的含义及作用
![把握文中关键语句的含义及作用](https://img.taocdn.com/s3/m/7eac14a402d276a200292ec1.png)
3.从表现力来看:应该结合修辞手法和表达方法
来分析。表达方式可以分为五类,不同的表达方
式在记叙文中的作用不同。
(1)比喻 (2)拟人 (3)夸张 (4)对偶 (5)反问 (6)设问 (7)排比 (8)反语
课后作业
1、读读文章最后一自然段,“那一刻,我的眼睛亦漂浮一层雾
水”,说说这层雾水有什么不平常的意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2、“当我把微薄的人民币完全没有施舍的心态郑重地放在小男 孩的手心时,我相信它同时还伴随着一个沉甸甸的信念——人生
无乞丐。”你是怎样理解这句话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人生无乞丐》
不但写出了桥的古老,而且突出了它默默无闻为大众服务的品质,
(好处)充分表达了作者对桥的赞美和钦佩。(读者的感受)
技巧四:联系背景,结合实际
题型:课文中有一些含义深刻的句子,比如,“你想,四周黑洞 洞的,还不容易碰壁吗?”画出这样的句子,联系上下文或时代 背景,交流对这些句子的理解。 分析:因为当时社会非常黑暗,革命者根本没有言论自由,而鲁 迅为了唤起民众觉悟,揭露国民党反动派的丑恶嘴脸,写出了一 篇篇犹如匕首的杂文,引起反动派极度恐慌。他们千方百计地查 禁鲁迅的作品,不允许发表,而且对他本人进行了残酷的迫害。 句中“四周黑洞洞的”,比喻当时的社会一片黑暗,看不到一点 儿光明,人民连一点儿民主和自由都没有。“碰壁”是与反动势 力作斗争时受到的挫折与迫害。从这谈笑似的话语中,可以体会 到鲁迅先生不怕挫折、不惧迫害的顽强斗争精神和革命的乐观主 义态度。
如何理解重要句子的含义
![如何理解重要句子的含义](https://img.taocdn.com/s3/m/3d68cec2ac51f01dc281e53a580216fc700a5378.png)
片言只语总关情——如何理解重要句子的含义初中《语文课程标准》的理念指导下,“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义”这朵中考小花,在中考语文试题百花园中逐渐绽放开来。
此考点考查分析、理解和归纳、整合的水平,水平层级为D,要求比其它题目要高。
只要能够掌握解题的钥匙,就常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重要句子的类别“重要句子”是指在文中起着重要作用的关键性句子,包括下面几类:①主旨句:统摄全篇,揭示文章中心、主旨、观点、情感的句子,即人们所说的“文眼”;②过渡句:揭示文章脉络层次,对行文有推动或转承作用的句子;③总结句:处于段落或者文章的结尾段,那些内涵比较丰富具有深层含义的句子;④修辞句: 使用了特殊的修辞格、内涵较为丰富的句子,如警示句、矛盾句、引用句、比喻句等。
另外,用作文章标题的句子,一些议论抒情句和反复出现的句子也是重要的句子。
二、常见的考查形式①“××××××”请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②文章结尾“××××××”有什么深刻含义?③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文题“×××”的含义。
④最后一段说“××××××”这句话有什么含义?在文章中有何作用?⑤如何理解文章最后一段画线句子的深刻含义?三、理解句义的方法下面以2011年相关中考试题,例说如下:1.紧扣修辞法大凡优秀作品中的彩精语句,往往使用比喻、排比、拟人等修辞手法来表达,而成为重要的考点。
解题时考生要从句子所使用的修辞入手,去透视其深层的意义,去感悟其精彩的亮点。
不过需要具体分析,切忌笼统,如回答比喻的作用时不要只回答“生动形象”几个字,要从比喻的本体、喻体的相似点上着手,写出该比喻句蕴含的思想感情;讲比照作用时,要讲出是什么与什么比照,通过比照突出了什么。
关键语句在文中的作用与含义
![关键语句在文中的作用与含义](https://img.taocdn.com/s3/m/ebadfe3a376baf1ffc4fad66.png)
关键语句在文中的作用与含义7-9年级新课程标准说: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主要内容,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
关键语句在文章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常常是一篇文章的灵魂所在,关键句在文章中的作用与其在文章中的含义的答题要求也不尽相同。
关键句在文章中的作用应从结构、内容、主题上分析,而“含义”一般侧重从主题方面分析,也就是说,作用的内涵大于含义的内涵。
请看例题:“孔乙己是这样使人快活,可是没有他别人也便这么过。
”请说说这句话在文中的作用。
对“作用”的解答,我们从三个方面:一是结构上,承上启下;二其内容上,说明他是一个可有可无、可笑可怜的人;三是主题上,说明当时社会的人与人之间的冷漠无情。
如果将文题改为“这句话在文章中的含义”,可答为“从孔乙己的可有可无、可笑可怜的地位来看,说明当时社会上人与人之间的冷漠无情”。
从结构上考虑,涉及到开头、结尾、倒叙、插叙、顺序、过渡、照应等文学概念,就从其管辖的区域,应联系上下文,结合文学概念进行解答。
从句子中的修饰性定语进行研究,它们在一定程度上揭示句子的内涵;有些句子的定语限定或规定了句子所要表现的范围和内涵。
从句子的修饰作用进行理解,分析时要从修饰作用入手,追本溯源,理解句子的实在意义.这其实是考察表现手法。
表现手法一般有比喻、烘托、借代、象征等形式,结合上下文,将修辞手法的作用在文章中表达的意义要表现出来。
有专家说,赏析句子的作用,其实还是从表现手法这个角度进行考核的,主观赏析是无法进行考核的,因为1000个观众,就有1000个哈姆雷特。
所以,文学概念和表现手法在文章的中作用才是考核的本质。
1、句子在文章结构上所起的作用。
一般情况下,统领句起总起全文的作用,结论句起归结全文的作用,转承句(过渡句)起承上启下的作用,还需注意的是有的情况下,尾句还会起到揭示主题,点明中心的作用。
这需要根据不同情况来区分。
2、句子在文章内容上所起的作用。
理解关键句子的效果和含义
![理解关键句子的效果和含义](https://img.taocdn.com/s3/m/2b48201cce84b9d528ea81c758f5f61fb73628f9.png)
理解关键句子的效果和含义作者:杨爱珍来源:《课外语文》2024年第02期文学就是超越现实生活的另一个世界,在这个世界里面,有人、有物、有事、有理,让我们窥见另一个时空的美好和黑暗,感受到另一个时空的快乐和感伤,这就是文学的魅力,而这些美好和黑暗、快乐和感伤都隐藏在阅读文本的字里行间,有时候一个简单的句子也能让文章呈现出非同一般的艺术效果,所以,最新版的《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指出:“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表达情意的作用”,还要在阅读过程中初步感受作品中生动的形象和优美的语言,从而获得阅读文本美的认识和体验。
这也是语文中考当中常见的文学类文本题型之一,它对强化个人对文本主旨的理解至关重要。
本文立足课标和中考语文考查要点,以鲁迅的《故乡》为例理解关键句子的表达效果和含义。
一、理解语句效果和含义的前提在实际的中考题型中,如果离开文本去贸然地谈句子的表达效果,这其实是毫无意义的,毕竟单个句子、词语并不能代表整体,反而陷入了“断章取义”的境地,为此,阅读文本中有一个前提不能去掉,那就是——把握作者的情感态度。
我们知道,作者写一篇文章肯定有自己的目的,它既是作者构思行文的重点,又是情感态度的凝聚点,也就是说作者是想通过故事中的人或者事,反映一个怎样的社会现实,表达一种怎样的情感体验。
比方说在鲁迅的《故乡》当中,文中通过回故乡—在故乡—离故乡的三个部分反映了辛亥革命之后,以杨二嫂和闰土为代表的一大批农村下层人民生活悲惨现状,他们经济上破产,于是在生活上难以为继;更为可怕的是,他们还遭受到封建时代旧观念、旧思想的迫害,始终难以抽出身来,并由此造成了他们思想上的麻木,人与人之间的隔膜加深,表达了鲁迅对当时社会现实的强烈不满和改造旧社会、创造新生活的强烈愿望。
为了达到这样的写作目的,鲁迅精心构思了很多的故事情节,塑造了形形色色的各类人物,描写了生动形象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
苏教版小学语文4上体会课文重点句的含义
![苏教版小学语文4上体会课文重点句的含义](https://img.taocdn.com/s3/m/aa5efd33182e453610661ed9ad51f01dc28157da.png)
体会文章重点句的含义师:你怎么理解“可是母亲说,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生:我从这句话中体会到,母亲虽然离开家乡,可是却忘不了家乡院子里的桂花。
师:这句话中有“可是”一词,你注意到了吗?从“可是”你体会到了什么?请你细细读读有这个句子的整段课文,看谁有新的发现!生:哦,我发现了,作者赏完桂花,捧一大袋桂花给母亲,他本来以为母亲一定会说:“好香啊!”没想到她说出这样的话,所以用了“可是”这个词。
生:对,作者以为杭州的桂花很香了,母亲却不这样认为,所以用了“可是”这个词。
师:事实上真的像母亲说的那样,杭州的桂花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吗?请你浏览全文,找找理由,说说你的看法。
生:我觉得家乡院子里的桂花的确很香,“可是桂花的香气,太迷人了。
”“桂花盛开的时候,不说香飘十里,至少前后十几家邻居,没有不浸在桂花香里的。
”“全年,整个村子都浸在桂花的香气里。
”这些句子,都说明桂花很香。
师:这些句子里,哪个字突出地说明的桂花的香气呢?生:我认为是“浸”字。
这说明桂花的香气不是一缕,而是空气中都散满了,人好像就浸泡在桂花的香气里。
师:看来,家乡的桂花的确比杭州的桂花香啊!生:我不这样认为。
作者在写家乡的桂花时,是这样写的:“桂花盛开的时候,不说香飘十里,至少前后十几家邻居,没有不浸在桂花香里的。
”可是写杭州小山上的桂花时,是这样写的:“杭州有处小山,全是桂花树,花开时那才是香飘十里。
”我们只要仔细品味,就能感觉出来杭州的桂花树要比家乡院子里的香。
生:我也同意这位同学的说法。
另外,你看,家乡院子里只有一棵桂花树,而杭州小山全是桂花树,香气当然要胜过家乡院子里的桂花。
师:你们读书时注意到了有关的词语,并且真正品味了它们,很好!那么,看来,事实上桂花的香气是一样的,甚至杭州小山上的桂花因为多,更显得香气浓郁些。
我们是用鼻子来分辨香气的,那母亲是用什么来分辨香气的呢?生:母亲其实是喜欢家乡院子里的桂花,她才那么说。
体会句子深刻含义
![体会句子深刻含义](https://img.taocdn.com/s3/m/e1d59e040622192e453610661ed9ad51f01d54b4.png)
1.抓重点词来体会 2.联系上下文来体会 3.联系文章内容和中心来体会 4.从句子的修辞方法来体会
1.抓重点词来体会
莫泊桑是19世纪法国著名作家。他从小酷爱写作,孜孜 不倦地写下了许多作品,但这些作品都很平常,没有什么 特色。莫泊桑焦急万分,于是,他去拜法国文学大师福楼 拜为师。
2.联系上下文来体会
故事发生在美国的得克萨斯州。一个风雪交加的夜晚,一位名叫克雷斯的 年轻人因为汽车“抛锚”被困在郊外。正当他万分焦急的时候,有一位骑马 的男子正巧路过这里。见此情景,这位男子二话没说,使用马帮助克雷斯把 汽车拉到了小镇上。事后,当感激不尽的克雷斯拿出一沓美钞对他表示酬谢 时,这位男子说:“这不需要回报,但我要你给我一个承诺,当别人有困难 的时候,你也要尽力帮助他。”于是,在后来的日子里,克雷斯主动帮助了 许许多多的人,并且每次都没有忘记转述 那句同样的话给所有被他帮助过 的人。几年后的一天,克雷斯被突然暴发的洪水困在了一个孤岛上,一位勇 敢的少年冒着被洪水吞没的危险救了他。当他感谢少年的时候,少年竟然也 说出了那句克雷斯曾说过无数次的话。“我不需要回报,但我要你给我一个 承诺……”克雷斯的胸中顿时涌起了一股暖流。
考点解析
• 体会句子的深刻含义
体会句子的深刻含义
指的是既要说出句子的表层意思, 又要揣摩句子的深层意思。
同学们,平时你们 在遇到理解句子
深刻含义的题是怎 么做的?
一、体会句子的深刻含义的步骤
1.找出句子在文中的具体位置; 2.抓句子的主干,找出句子中的关键词或不易理解的词; 3.联系上下文,自设问题,开启思路。 (是什么意思?为什么?说明什么?) 4.紧扣全文的内容和中心思想来理解。
3.联系文章内容和中心来体会
①人物或事物的品质、精神(特点) ②揭示某种道理 ③抒发某种感情 ④反映某种社会现象,表现某种主题
有关理解体会句子的含义的方法
![有关理解体会句子的含义的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a7133fd5c9d376eeaeaad1f34693daef5ef7131e.png)
理解体会句子的含义的方法有关理解体会句子的含义的方法基本步骤:理解重点词→弄清句子本意→体会句子的含义和作用基本方法:⑴抓关键词语、关键部分理解含义[弄清词义,句义也就理解了]例“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人在画中游”是关键部分,意思是说人好像在图画中游玩一样,[我们还得想想:为什么作者会这样说呢?→原来是作者觉得这山水太美了],句子的意思是--人们画着小船在漓江上游玩,就好像是进入了一幅连绵不断的画卷一样,表达了作者对桂林山水的赞美。
⑵联系上下文、注意时代背景体会言外之意。
这类句子的表面意思好懂,但更深刻的意思就必须结合作者所处的时代,联系上下文才能体会以出来。
例“而今,荔枝依旧年年红”《荔枝》。
这句子表面看是说:到现在荔枝和以前一样年年都红、都成熟。
[作者为什么用这个句子全文的结束呢?联系上下文和作者所处的时代背景--此时作者的母亲已经去世,在母亲生前作者时常买荔枝孝敬老人家,可是现在母亲已不在人世了,作者看到年年红润如前的荔枝自然忆起母亲],可见这句话的真正意思是:作者面对年年依旧红的荔枝,常常怀念自己的母亲,表达了作者对母亲的敬重与怀念之情。
☆体会句子的含意各种方法相互结合灵活运用是关键。
体会句子含义的几种方法多年从事小学高年级语文的教学,我知道许多学生都感到体会句子的含义很难,虽然想动脑筋,但还是不知道怎样去体会。
大部分只好靠死记硬背来应付。
但碰到考试,或课外读物中的含义深刻的句子,就束手无策了。
我在教学中,为了帮助学生闯过这个难关,采取了以下一些做法:一、让学生明确要体会的是什么首先让学生明确句子的含义,并不是字面上的意思,它是蕴涵在句里,而没有说出来的意思,没有说出来的感情,没有说出来的思想。
要把握句子的含义,必须在理解句子字面意思的基础上,进一步思索,才能体会得到的。
如:《长征》诗中“万水千山只等闲”字面上讲的是长征路上有很多山山水水,红军都不怕。
但句子所蕴含的意思是:红军把长征路上遇到的艰难险阻只看成是平平常常的事,表现了红军战士蔑视困难的英雄主义气概。
理解体会句子的含义的方法
![理解体会句子的含义的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a4d6f95e58eef8c75fbfc77da26925c52cc591a9.png)
理解体会句子的含义的方法
理解和体会句子的含义可以通过以下方法来进行:
1.语境理解:了解句子所处的语境、背景和上下文,包括前文和后文,以帮助理解句子的意思。
2.词汇解析:研究句子中的关键词和词组,分析它们的词义和语法功能,从而推断句子的含义。
3.语法分析:分析句子的语法结构,包括主谓宾关系、从句结构、等等,推断出句子的主要信息和逻辑关系。
4.上下求索:如果遇到一些较难理解的句子,可以根据已有的上下文
信息、背景知识或者相关的引申意义,进一步思考句子的可能含义。
5.归纳总结:通过对多个句子的理解和体会,总结句子的常见结构和
表达方式,提高对句子含义的理解能力。
6.反复推敲:如果对句子的含义仍有疑问,可以通过多次阅读和分析,进行反复的推敲和思考,直至理解句子的含义。
以上方法可以相互配合使用,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体会句子的含义。
另外,多读书、多听英语材料,增加语言输入量,也可以提高对句子含义
的理解能力。
怎样体会句子含义
![怎样体会句子含义](https://img.taocdn.com/s3/m/2bc348d6541810a6f524ccbff121dd36a22dc458.png)
怎样体会句子含义句子是语言中最基本的单位,它通过特定的结构和词语组合,传达着丰富的含义和信息。
怎样正确理解和体会句子的含义,是我们在阅读、写作和交流中都需要掌握的重要技能。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探讨这个问题。
一、语法角度从语法角度来理解句子的含义,我们需要注意句子的句法结构、词语的搭配和语序等因素。
首先,要了解句子的基本成分,即主语、谓语、宾语等,以及它们在句子中的关系。
例如,”The cat is sleeping.”这个简单的句子中,“The cat”是主语,“is sleeping”是谓语,通过这些基本成分的组合,我们可以理解句子所表达的动作或状态。
其次,要注意词语的搭配和语法形态的变化对句子含义的影响。
不同的词语搭配可以创造出不同的意思,例如,“big house”和“small house”传达的是不同的大小概念。
“I am going”和“I went”则分别表示现在进行时和过去时。
通过熟悉词语的搭配和语法形态的变化,我们可以更准确地理解句子的含义。
二、语义角度句子的语义是指句子所表达的意义和信息。
在理解句子的语义时,我们需要考虑词语的词义、上下文的语境以及语言的隐含含义等因素。
首先,要准确理解词语的词义。
有时,一个词语有多种意思,我们需要根据上下文来确定正确的词义。
例如,“bank”一词可以指银行,也可以指河岸。
其次,要注意上下文的语境对句子含义的影响。
上下文中的其他词语和信息可以帮助我们更清晰地理解句子所表达的意思。
例如,“I saw a man with a telescope”中的“telescope”可以是望远镜,也可以是眼镜,“根据上下文的不同,我们可以确定正确的词义。
此外,在理解句子含义时,还需要注意语言的隐含含义。
有时,句子表面上的含义并不等同于它的真实含义。
通过细致地分析句子中的暗示、比喻、反讽等修辞手法,我们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句子所传达的信息。
三、语用角度句子的语用是指句子在交际中所达到的目的和产生的效果。
小学语文理解句子含义的方法
![小学语文理解句子含义的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b7e9eeeacf2f0066f5335a8102d276a20129604f.png)
小学语文理解句子含义的方法小学生要想深刻理解课文,就需要掌握一些方法。
首先,可以通过抓住关键字、词来理解句子的意思。
比如在《桂花雨》中,作者用“浸”这个关键词来描述人们沉浸在桂花香气中的情景,从而表达了桂花香气的迷人之处。
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表演等方式来加深理解。
其次,通过变换句式也可以帮助学生理解句子的意思。
例如在《滴水穿石的启示》中,将“所有成就事业的人,在前进的道路上,不都是靠着这种‘滴水穿石’的精神,才‘滴穿’一块块‘顽石’,最终取得成功的吗?”改为“所有成就事业的人,在前进的道路上,都是靠着这种‘滴水穿石’的精神,才‘滴穿’一块块‘顽石’,最终取得成功的。
”可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只有专一的目标和坚持不懈的努力才能取得成功。
第三,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结合生活实际来理解句子的意思。
例如在《秦兵马俑》中,通过将一号坑的面积与教室面积进行对比,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一号坑的巨大规模。
最后,联系写作背景也是理解句子意思的一种方法。
学生可以通过了解作者的写作背景、时代背景等来更好地理解课文。
首先,要引导学生明确要体会句子的哪方面意思。
在理解句子时,需要从不同的角度去考虑,比如深层意思、修辞方法、作用和作者用意等。
要通过抓住关键词、联系文章内容和背景等方式,找到句子背后的意义,或者忽略句子表面意思,找到更深一层的意思。
二、通过上下文理解句子含义在理解句子时,需要结合上下文来理解句子的含义。
上下文可以帮助学生理解句子所处的情境和背景,进而理解句子的含义。
例如,在理解《我给献花》中的“失散多年的孩子重又回到了母亲的怀抱,顿时感到一股暖流流遍全身”这句话时,需要了解香港回归祖国的背景和相关资料,才能理解这句话的隐喻和暗示。
三、注意句子中的修辞手法在理解句子时,需要注意句子中的修辞手法,如借物喻人、借物抒情、托物言志、环境衬托等。
这些修辞手法往往会让句子更加生动、形象,也更能引起读者的共鸣。
例如,在理解《宋庆龄故居的樟树》中的“人们为什么总爱在她故居的两棵樟树前留影纪念”这句话时,需要注意到其中的借物喻人的写法,明白人们在樟树前留影纪念实则是在怀念XXX。
理解体会句子的含义
![理解体会句子的含义](https://img.taocdn.com/s3/m/7f92815aeefdc8d377ee3222.png)
理解体会句子的含义一、理解句子的含义,并不是字面上的意思,它是蕴涵在句里,而没有说出来的意思,没有说出来的感情,没有说出来的思想。
二、基本步骤:理解重点词语→弄清句子本意→体会句子的深义和作用三、怎样理解的基本方法:1、抓住关键词语、关键部分,先理理解词义,再体会句义:例:“我还要追赶时间的晨曦哩”这句话有什么含意?解析本句的要点是“追赶”和“晨曦”,但都要在把握原文的基础上来理解特定含义。
答案:1、虽已年迈,仍要珍惜余生,振作精神。
(此为“追赶”之意)2、永葆青春,像父亲那样积极进取。
(此为“晨曦”之意)2、联系上下文理解句意。
例如《白杨》“爸爸只是向孩子们介绍白杨树吗?不是的,他也在表白着自己的心。
”借树喻人,以白杨自勉,勉励自己要像白杨一样扎根边疆,建设边疆不软弱也不动摇。
3、从文章中心思想入手,理解句子的含义。
也就是让学生根据文章的中心思想去揣摩作者写句的目的,想想这句话作者要表达所写人或物什么思想感情,或是要表现所写人景的什么特点,还是要告诉人们什么道理……4、表层与深层要兼顾,由浅入深,全面完整地理解句子的深刻含义。
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既要理解表面意思,更要抓住关键词,联系文章的内容,背景,找到背后的意义,找到在文章中的深一度的意思。
如灯火的温情一文中作者最后说:“我不会怕冷,却会怕这荒野没有一盏唤我归去的灯。
”你怎样理解这句话在文中的深刻含义?抓关键词荒野灯体会词的象征义艰苦的环境;真情、温暖抓文章主旨的关键词人生信念和人格尊严答案:在作者看来,人生路上的孤绝(困难和艰苦)环境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感受不到真情和温暖,没有自我救赎的灵魂。
表达了作者对人间真情和温暖的渴望和向往,对人生信念和人格尊严的呼唤与坚守。
5、联系实际,典型联想来理解。
如中考题《一张安稳的睡床》联系周围实际生活,由文中普通劳动者想到农民工,由农民工在城市的生活遭遇联想到农民工的付出与所得的反差,进而体会到普通劳动者受到的不平等的待遇提炼出“不能分享社会飞速发展带来的成果”这一答题要点。
理解、体会句子的含义的方法教学设计
![理解、体会句子的含义的方法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5bf0e18dd15abe23482f4dc0.png)
理解、体会句子的含义的方法教学设计How to understand and understand the mean ing of sentences理解、体会句子的含义的方法教学设计前言:小泰温馨提醒,短语句词是一个语法学术语,是指语法功能相当于名词的一类短语,一般可以在句子中充当主语、宾语、定语等成分。
本教案根据短语句词的要求和教学对象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和计划。
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下载后内容可随意修改调整及打印。
基本步骤:理解重点词→弄清句子本意→体会句子的含义和作用基本方法:⑴抓关键词语、关键部分理解含义[弄清词义,句义也就理解了]例“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人在画中游”是关键部分,意思是说人好像在图画中游玩一样,[我们还得想想:为什么作者会这样说呢?→原来是作者觉得这山水太美了],句子的意思是--人们画着小船在漓江上游玩,就好像是进入了一幅连绵不断的画卷一样,表达了作者对桂林山水的赞美。
⑵联系上下文、注意时代背景体会言外之意。
这类句子的表面意思好懂,但更深刻的意思就必须结合作者所处的时代,联系上下文才能体会以出来。
例“而今,荔枝依旧年年红”《荔枝》。
这句子表面看是说:到现在荔枝和以前一样年年都红、都成熟。
[作者为什么用这个句子全文的结束呢?联系上下文和作者所处的时代背景--此时作者的母亲已经去世,在母亲生前作者时常买荔枝孝敬老人家,可是现在母亲已不在人世了,作者看到年年红润如前的荔枝自然忆起母亲],可见这句话的真正意思是:作者面对年年依旧红的荔枝,常常怀念自己的母亲,表达了作者对母亲的敬重与怀念之情。
⑶注意修辞手法,先弄清句子意思,再理解句子内在含义。
例“为了整个班,为了整个潜伏部队,为了这次战斗的胜利,邱少云像千斤巨石一般,趴在火堆里一动也不动。
”这个句子中运用了两种修辞手法--排比、比喻。
排比部分说明了邱少云不动的原因,比喻部分说明了邱少云意志坚强。
体会句子含义答题模板
![体会句子含义答题模板](https://img.taocdn.com/s3/m/cafa1f5058eef8c75fbfc77da26925c52cc591b4.png)
体会句子含义答题模板
在写作中,体会句子的含义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对于一些含义比较深刻或者比较抽象的句子,我们需要通过认真阅读和思考来领悟其真正的含义。
体会句子的含义不仅能够加深我们对文章的理解,还可以帮助我们提高写作水平和表达能力。
下面我将简要介绍一些,并以我的体会丰富句子的含义。
第一段:引入句子,并简要概括其含义。
每个人都有一颗心,但是不同的人心中装着不同的东西。
这句话告诉我们,每个人的内心世界是独一无二的,我们无法完全了解别人的想法和感受,因此应该尊重他人的不同。
第二段:对句子的具体含义进行拆解和分析。
首先,这句话提醒我们要学会理解和尊重他人。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价值观和情感,我们不能用自己的标准去衡量别人。
只有能够包容和尊重不同的看法和态度,才能真正建立起良好的人际关系。
其次,这句话也提醒我们要珍惜自己的内心世界。
我们应该对自己的想法和感受负责任,诚实面对自己的内心,不轻易被外界影响或左右。
第三段:总结句子的含义,并进行个人体会。
总之,每个人都是一个独立而独特的个体,我们应该尊重和理解他人,同时也要珍惜自己的内心世界。
只有在保持自我和理解他人之间找到平衡的情况下,我们才能真正意义上实现与他人的和谐相处。
通过体会这句话的含义,我也更加深刻地感受到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多么复杂而又珍贵,我们应该珍惜每一次与他人的交流和相遇,用心去理解和包容,让世界因为我们的存在变得更加美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阳光照射田野。)
。
原则:结 构、话题、 修辞一致。 内容不雷 同,用词 不重复
明 星 模 仿 秀
梦幻 剧场
瞻前顾后 1、理解句子含义
紧扣中心
借力修辞 在开头 在中间 在结尾 议论、抒情 句
结构 2、关键句子的含义 内容 主题
3、句子的表方式
(揭示道理
议论)
★关键句子的作用
结构、 内容、 主题
通读全篇 ↓ 把握主题 ↓ 解读句子
开头:提示、 概括、总起 中间:承上启 下
结尾:概括、 总结、呼应
人物品质 作者情感 揭示道理 反映现象 表现主题 (议论、抒情)
《门的悬念》
学校大厅的门被踢破了。 可怜的门。自从安上的那天起,几乎没有一天不挨踢。十三四的孩子,正 是撒欢的年龄。用脚开门,用脚关门,早已成了不足为奇的大众行为。 教导主任为此伤透了脑筋,他曾在门上张贴过五花八门的警示语,可 是不顶用。他找到校长:干脆,换成铁门——让他们去啃那铁家伙吧。校 长笑了,说,放心吧,我已经订做了最坚固的门。很快,破门拆下来了, 新门装上去了。 新门似乎挺带“人缘”,装上以后居然没有挨过一次踢。孩子们走到 门口,总是不由自主地放慢脚步。阳光随着门扉旋转。灿灿的金色洒了孩 子们一身一脸。穿越时刻,孩子们感到了爱与被爱的欣喜。 这道门怎能不坚固——它捧出了一份足金的信任,它把一个易碎的梦 大胆地交到孩子们手中,让他们在美丽的忧惧中学会了珍惜和呵护。 ——这是一道玻璃门。
⑤你不认真学习,那怎么能有好成绩是可想而知 的。 (前半句的反问句和后半句的陈述句杂糅,使句子 结构混乱。应去掉“是可想而知的”并在“成绩 ”后加“呢”) ⑥就学生的课业负担而言,老师们一年四季埋在 作业堆里,太辛苦了。 (前一句没有说完,第二句就换成了另一个话题 ,这也是句子结构混乱。可以从中选择合适的一 句来组织。) ⑦妈妈买回了苹果、蔬菜和水果。 (“苹果”就是“水果”的一种,这里的分类表 意不明。把“和蔬菜”删掉。) ⑧果园里开满了五颜六色的桃花。 (“桃花”一般是粉红的,而不是五颜六色的, 属于不合逻辑。把“五颜六色”改为“粉红”或 “美丽”。)
体会关键句子的作用
巩固:理解句子的方法
• • • • 1、抓住句子中的关键性词语 2、联系上下文来理解 3、从修辞手法上去理解 4、联系生活实际来理解
★关键句子的作用
结构、内容、主题
那一年,雨季。。。。。
黄梅时节,细密的雨 像一张大网在头顶铺开, 漫天漫地的,催生出朵朵 绚烂的伞花。这个季节, 最容易让人回想起那些淋 雨的友谊。。。。。。。
1、四字诊疗法: 增、删、换、移
2、简缩法: 长句化短,先抓主干,后梳枝叶。
这篇报道记录了那天凌晨解放军 战士在狂风暴雨横扫山崖、泥石流滚 滚而下的危急情况下,及时把崖下村 民从险境中抢救出来。
主干:“报道......记录......” , “记录”的应该是“情景”, 应该把“情景”加在句子的最 末尾。
总领下文
★关键句子的作用
结构、内容、主题
开头:提示、 概括、总起
中间: 结尾:
我在小山上漫步,看见一束枯草旁躺着一只野鸭。起初我认为 这只野鸭是害怕被人发觉,藏在那儿的,就用手杖拨了她一下,想 叫她站起来,可她却一动也不动。我觉得很奇怪,俯下身细看。这 时我才发现她已经死了。她身体的一侧微微向上翘起,脖子向前伸 出去,张着嘴,里面塞满了雪。她的翅膀稍稍张开来,一条腿略微 伸向后面。在她的腿跟前有两只蛋。我把她提起来,看见她身子底 下有个巢,里面盛着十一只蛋,连同外面的两只,一共十三只。 我将她仔仔细细地审视了一番,没有发现一处伤痕或遭受暴力 的迹象。从她身上的各种情形看,她是被冻死的。她是为了保护自 己的孩子,同那场暴风雨进行了一番殊死的斗争以后死去的。 我望着这只野鸭,思绪久久不能平静。我想,这是一种多么深 沉,多么感人肺腑的爱啊! 可怕的暴风雪席卷了这个孤寂而荒凉的小山,凛冽刺骨的寒风 令人窒息。而这只可怜的野鸭却不顾这一切,竟然敢向她的敌人挑 战,执意保护着之际的家和孩子,直到筋疲力尽,再也无力这样做 的时候,毅然献出了自己的生命。 太阳已经落下去,苍茫的暮色渐渐隐没了远处的山峦。我用一 张大纸把她们包起来,在地上挖了一个小小的坟,将她们母子放进 去,用泥土把她们埋起来。我把她们留给大地母亲。
承上启下
★关键句子的作用
结构、内容、主题
开头:提示、 概括、总起
中间:承上启 下 结尾:
在宽阔的江面上,渔船撑起白帆顺流而下。 白帆鼓满了风推送着渔船前进。它欣赏着自己水中的倒影: 就像一张巨大的蝴蝶的翅膀,多神气、多威风!于是,白 帆嘲笑起躺在船舷旁边的木浆:“木浆啊,你这个无能又 懒惰的家伙,渔船冲波踏浪飞快前进,全靠有我这张帆! 你呢,什么事情也不能干,只会躺在那里睡懒觉!” 木浆一声不吭,好像真的睡觉了。 傍晚,渔船要返航了。渔夫解开缆绳,白帆“唰” 地从桅杆上落下,卷了起来。接着,渔夫拿起木浆,点破 江水划动起来,渔船便掉头返航了。 白帆焦急喊起来:“为什么把我卷起来?为什么使 用那无能的桨?” 木浆带着哗哗的水声说:“现在你该明白了吧。你 只能在顺风的时候神气,而我虽然本事不大,却肯于逆风 而上。”
修改病句:(1)增、删、换、移法 (2)简缩法 改写与仿写
设 置 悬 念 铺 垫 下 文
最早的镜子是水面,后来发明了 青铜镜。中国古代的青铜镜是十分著 名的。估计已有一千八百多年的历史 了。不仅在国内普遍使用,而且还销 往日本、朝鲜等。唐太宗李世民有句 名言:“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 为镜可以见兴衰,以人为镜可以知得 失矣。”这里的“以铜为镜”指的便 是青铜镜。 在埃及,也很早就有青铜镜了。 此外,欧洲人曾经造过银镜。俄国人 制造过钢镜。然而青铜镜毕竟太过晦 暗,银镜太贵,钢镜又太容易生锈。 现在人们使用的这镜子,都是又亮又 大的玻璃镜。
主题——信任力量无穷
★不同表达方式的作用
句子 爱心医院
梦幻 剧场
成分残缺或赘余 搭配不当 语序不当 结构混乱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句子 爱心医院
①漫山遍野到处都是水果:梨呀、苹果、柿 子…… (“漫山遍野”与“到处”重复,属于成分赘 余。最好删掉“到处”,因“漫山遍野”更有 强调意味) ②苍蝇是“四害”,我们要消灭它。 (苍蝇只是“四害”中的一种,这里是成分的 残缺。应该在“四害”后面加上“之一”。) ③我喜欢体育活动,尤其爱打排球、篮球和足 球。 (足球和前面的动词“打”不搭配。属于搭配 不当。应该是“踢足球”。) ④我穿上了干净的球鞋,把脏球鞋脱了下来。 (正常的顺序应该是先脱脏鞋再穿干净的鞋。 属于语序不当。把前后句的程序调过来。)
1、四字诊疗法: 增、删、换、移
2、简缩法: 长句化短,先抓主干,后梳枝叶。
原则: 不改变句子的本意,简要,高效。
①陈述句、反问 句间的转换; ②双重否定句与 肯定句转换; ③“把”字句与 “被”字句转换; ④直接叙述与间 接叙述转换; ⑤扩句与缩句。
超 级 变 变 变
梦幻 剧场
1、陈述句与反问句转化:肯定的反问句表否定意思;否定的表肯定意思。 我忘不了童年的一件件趣事。(陈述句) 我怎么能忘得了童年的一件件趣事?(反问句) 演练: 请将下面的反问句改成陈述句。 我们怎么能容忍破坏纪律的人和事? (我们不能容忍破坏纪律的人和事。) 2、双重否定句和陈述句的转换:双重否定句表肯定的意思。 这个观点是正确的。(肯定句) 不能不说这个观点是正确的。(双重否定句) 演练: 把下面的句子改成双重否定句。 玉澜堂庭院里的海棠花开得旺。 (玉澜堂庭院里的海棠花开得不会不旺。) 3、“把”字句与“被”字句转换: 他关上门。 他把门关上了。(把字句) 门被他关上了。(被字句) 演练:将“一群蚂蚁吃了一条大青虫。”分别改成把字句和被字句。 (一群蚂蚁把一条大青虫吃了。) (一条大青虫被一群蚂蚁吃了。)
4、直接叙述与间接叙述转换:直接叙述:直接引用原文的话,书写时用冒 号和引号。间接叙述:转述别人的话,不必用冒号和引号。注意根据语言 环境改变人称 小明对我说:“我星期天要去北京旅游。”( 直接叙述) 小明对我说,他星期天要去北京旅游。(间接叙述) 演练:将下面的话改成间接叙述。 鲁迅对周骅说:“我小时候的鼻子和你一样,也是又高又挺的。” (鲁迅对周骅说,他小时候的鼻子和周骅一样,也是又高又挺的。) 5、扩句与缩句:扩句是加上修饰、限制、补充说明等词语;缩句只保留句 子最基本的成分 春天盛开花朵。 生机勃勃的春天到处盛开鲜艳的花朵。(扩句) 五年级的同学兴高采烈地观看年级组足球比赛. 同学观看比赛。(缩句) 演练:(1)小鸟唱歌。(扩句) (2)强烈的阳光热辣辣地照射着广阔的田野。(缩句)
★关键句子的作用
结构、内容、主题
开头:提示、 概括、总起 中间:承上启 下 结尾:概括、 总结、呼应
★关键句子的作用
结构、内容、主题
开头:提示、 概括、总起来自人物品质 作者情感 揭示道理 中间:承上启 反映现象 下 表现主题 (议论、抒情) 结尾:概括、 总结、呼应
古时候,有个老公公,他有两个儿子,哥哥叫阿力,弟弟叫阿 智。几年后,他们长高了。老人想考考他们,就从市上买回两把未 开刃的斧头。老人对兄弟俩说:”明天你们带上斧头上山去砍柴。 各砍各的,看谁砍得多,回来得早。 第二天兄弟俩各自行动了。 阿力想:“要抓紧时间。于是拿上斧头、扁担和绳子就匆匆上 山了。到了山上,他拼命砍呀砍呀,因斧子太钝,连砍几十下都砍 不倒一棵小树。不多时就累得腰酸背痛了。 阿智拿起斧子,一看斧刃厚厚的,就赶紧到井边去磨,不久就 磨锋利了。到了山上,抡起锋利的斧子几下就砍到一棵小树。不多 时就砍了两大捆。太阳刚刚偏西,他就担着沉重的柴回家了。阿力 呢,直到太阳下山,才背着不多的柴回到家。 老人看看他俩的柴,又看看他俩的斧,意味深长地说:“你们 两个,上山早花力大的是阿力,下山早砍柴多的是阿智。为何差别 这么大呢?这是因为阿智磨了斧头,这就叫‘磨刀不误砍柴工’啊! 孩子们,今后做事的时候,不但要卖力气,而且要多动脑筋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