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大学生社会实践在高校人才培养中的五大作用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2.No1

摘 要 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在高校人才培养中起着重要作用。本文主要结合大学生假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的经验,分析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五大作用,提出了应把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作为适合高校人才培养的一种创新模式来探索和研究。

关键词 大学生社会实践 高校人才培养 五大作用 不断创新高校人才培养的模式 培养社会主义建设全面发展的人才,是我国高校发展的永恒主题。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作为学校教育的延伸和补充,是理论知识与实践活动结合最为密切的人才培养模式,在高校培养人才中发挥着重要的积极作用。下面结合大学生假期三下乡的实践活动经验,谈谈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在高校人才培养中的五大积极作用。

1 大学生社会实践有激励责任感和使命感的育人作用

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指的是学生有组织参与的、由社会或学校组织的、具有一定规模和影响、持续一段时间、比较集中的集体性活动。活动育人,一直是高校培养人才的重要途径。这些活动都具有一定的社会功能和积极的育人作用。

以大学生假期三下乡的社会实践活动为例,每一学校在开展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中,都有开始筹备,启动、过程中,结束总结等几个阶段。在活动的每一阶段都有增强大学生责任感和使命感的育人作用。例如,在“三下乡”活动的启动仪式上,当各院系自愿者代表队,接过“三下乡”队旗那一刻,大家就会感到,我们双手接下的是一项庄严的承诺和责任。它是要代表全系几千多师生深入郊区最艰苦的地方,人人都肩负着一定的社会责任和使命。大家都会表决心,绝不辜负学院党、团组织的期望和信任,要不辱使命,用自己的行动,去实践自己的承诺。并且,他们也将把这一承诺,带进社会实践活动的

论大学生社会实践在高校人才培养中的五大作用

廖 扬

(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计应系)

每个阶段。即使当他们头顶着烈日,坐上长途汽车,经过几个小时的长途颠簸,到郊县,深入农村、参观工厂,了解民生民情,体验生活。他们也会不怕艰苦,充满信心,再苦再累也能挺住, 在实践活动中学会许多人生的感悟,在实践中把自己的所作所为都上升到社会责任和使命来要求自己,并付诸于行动,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1]。

2 大学生社会实践有开阔眼界,丰富知识的的积极作用

大学生社会实践同时也是大学生认识社会、了解国情、拓宽视野、丰富自我和改善知识的重要手段,是对大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

在大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中,学生走出校园,深入农村、参观工厂。在参观调查中,大家都为祖国的大好河山,感到骄傲,为地方政府取得成就感到自豪,同时也在了解社会、认识社会,了解民生民情中拓宽了视野,增加了社会阅历、工作经验和知识。让他们提前涉足社会,了解将来所要走的路。更加重要的是这一社会实践活动,能培养出广大学生的创新意识,激发学生勤奋学习、勇于创新、奋发成才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推动大学生“创新教育、实践教育”向纵深发展,也让平时的理论学习有付诸实践的机会,同时也为他们以后的工作垫下基石。

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大学生会学到在学校学不到的知识。通过实践活动,能够丰富他们的人生阅历,提高他们的认知社会的能力,增强他们奉献爱心、播撒温暖,为社会公益事业献一份力量的信念。

3 大学生社会实践有展示才艺,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与就业竞争力的作用

如何培养出具有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是

他对所犯错误作自我批评和自我否定。

(3)组织优秀学生亲近他,关心他,和他交朋友,使他心理上感受到未被排斥,未被冷眼看待,未被“一棒子”打死,尽量为他创设一个有利改错的环境。

(4)一般错误,老师教育,学生帮助即可了之。严重错误要及时联系家长(不可是向家长告状)和班主任。家长、班主任商讨共同教育和帮助他改错的良好办法。

(5)对后进生改错过程中出现的点滴进步要及时肯定,以增强他的信心和决心,让他感受到“旧我”的耻辱和“新我”的自豪。

2.5 记录分析、层层把关,做学生的贴心人

教师寻找到“病因”后,在“对症下药”以前的工作就是要建立亲密的师生关系,做好能让学生心甘情愿把“药”浸入骨髓里去的工作。学生在“服药”的过程中,教师必须无微不至地关心学生、爱护学生、做学生知、情、意、形的贴心人。同时,教师在对学生的教育过程中应当认真记录分析。宏观把握导向,微观控制“病态”,层层把关,“循循善诱,诲人不倦”。为学生的健康成长狠下功夫。

教书育人是一项艰巨而又光荣的系统工程。转化后进生是教书育人工作中最艰苦而又最艰难的一项工作。在党中央提出:“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新的历史时期,我们一定要认真学习党的教育方针政策,深钻文化与教育理论内涵,研究教育内容和方法,做一名让党和人民放心又满意的人民教师。为培养和造就适应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建设者和优秀接班人而努力工作。

参考文献

[1]中共十七届六中全会文献[2]《阶段与继续》 班杜拉著

[3]《中小学教育科研方法》 吉林教育出版社[4]《教育心理学》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任务之一。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正是解决理论脱离实际、知识远离生活等问题的有效途径。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中,每到一处,都会深入农村、工厂、学校和街头巷尾,去宣传党的相关政策和科技知识,去解答当地村民提出的有关问题。“天生我才要有用”,大学生一到现场,在积极开展街头宣传、科技知识、文艺演出等社会实践等活动时,方知“书到用时方恨少”,自己的知识不够用。

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拥有体验的机会,是主动地自主获取知识的过程,而不是从外部来灌输知识的过程。英国哲学家波兰尼曾提出了隐性知识理论。隐性知识是与显性知识相对的内隐知识,前者是指人们不能清晰地反思和陈述的知识,后者是指人们能够明显反思和陈述的知识。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一方面是获得显性知识的过程,更为主要的是获得隐性知识的过程[2]。在组织活动中,隐性知识与显性知识是可以相互转化的,正是在知识的相互转化过程中实现了知识的创新[3]。在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中,大学生之间通过经验分享和合作的方式而实现隐性知识的共享和创造;通过交流讨论等方式将想法与方法表达出来,实现隐性知识向显性知识的转化;把新、旧显性知识相互联系起来形成体系并进而将显性知识转化为隐性知识;通过一系列的转化和深化,实现了知识创新的全过程,从而丰富大学生的隐性知识积累。这在他们走出校门、踏入社会之后的创业过程中是相当重要的。

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使学生在走上社会之前就经受了相关锻炼,从而逐步完善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达到优化素质的目的。它使大学生能够有机会走上社会工作岗位,用所学的理论来指导社会实践,使理论知识与社会实践紧密结合,从而强化对所学理论知识的掌握和运用,有助于大学生科学文化素质的提高。[4]。大学生通过参加实践活动,运用学习掌握的科学理论知识,分析、解决现代生产实践及其他实践中的实际问题,通过亲身观察体验接受教育,通过直接参与社会实践来做贡献,并在做贡献的过程中,更深刻地受教育。

由于在社会实践活动具有主动性,使得学生能和社会保持良好的密切接触,以一种开放的态度,主动关心社会、了解社会,服务社会,发现自身的价值。通过社会实践,还有利于学生反思自己的素质、能力、个性特征,把握自己的优势与劣势,综合分析社会角色与个体社会化的对接情况,找准方向,以便较好地完成角色的转变,从而不断提高创新能力与就业竞争实力。

4 大学生社会实践有培养团队精神的积极作用

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往往是以团体合作进行的,是集体性很强的项目,一个团队往往拥有一个共同的目标和任务。在人才成长过程中,有一条最基本的规律,那就是必须处理好个体与集体的关系,个体的充分发展只有在集体中才能实现。在团队实践活动中,每个人必须发挥自己的作用,才能达到目标,只有集体目标实现,个体目标才能最终实现。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是培养学生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重要途径,通过团队协作,既培养了学生的团结合作精神、锻炼了社会活动能力和人际关系处理能力,也提高了他们的创新能力、交际能力与组织能力,为他们提供了适应未来社会的机会,也提高了他们未来就业的竞争力。

在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中,必须有序地安排各实践小组的分工与合作,强调队员的团结合作。例如,重庆电子工程学院在假期三下乡的实践活动中,将整个团队分成若干个小组,每个组又分工合作,团队不但成立了领导小组,还成立了宣传组、文化培训组、社区服务组、文艺演出组、调研组、后勤保障组、安全责任组等八个小组。各小组相互协作,互相配合,到垫江郊县开展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活动。有的负责向行人宣讲防雷电知识;有的收集废旧电池,宣传环保知识;有的走访家庭,向居民宣传健康生活知识;有的去参观工厂,了解玻璃厂的创业发展,参观玻璃的生产流程;有的去当地的敬老院,给老人送去礼品,为老人表演节目,清扫院落;还有的小组结合计算机专业特色,在街道边开展了计算机维修与维护咨询活动,在计算机知识方面为当地群众答疑解惑。部分群众主动邀请大学生去家里为他们维修电脑,大学生也积极地把学校所学知识用于实践,为当地群众解决了许多硬、软件与操作技术方面的问题[5]。

大学生在社会实践中不断受教育、增长才干、乐于奉献,使团队精神和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得到显著升华。

5 大学生社会实践有规范实践经验总结的积极作用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大学生在社会实践中可以学到在书本中学不到的知识,它让大学生开阔视野,了解社会。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过程、阅历本身就是一笔宝贵的财富。经过社会实践的磨练,会使大学生变得更加成熟、更加自信。活动结束后,大家都会认真写调查报告和心得体会,将实践经验上升到理论高度给予开阔总结。例如,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2008级计应系在假期“三下乡’的实践活动后,认真收集整理了调查报告和心得体会30多篇,图片300多张,编写了《豪情垫江行》——《社会实践活动成果集》。不少学生深深感悟到:我们都是80后,90后的三下乡自愿者,我们用自己的吃苦耐劳的精神,用自己的聪明才智,顺利地完成了假期“三下乡”的社会实践活动。坚信自己注定将成为热爱祖国,关心祖国的命运和发展,拥护改革开放,对社会发展的未来充满着期待的一代优秀青年[6]。

以上可见,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是当代大学生喜闻乐见的一种社会活动方式。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具有激励性、指导性、培养性和规范性,为大学生提供了一种强大的精神内驱力和实践动力,为学生主动接触社会提供了一个有效的平台,在高校人才培养中起着不可取代的重要作用。我们应把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作为适合高校人才培养的一种创新模式来研究和探索,使其在高校人才培养中发挥出更多更好的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08级计应系《社会实践活动成果集》

[2]杨世传.人的全面发展与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4(10):153-155

[3]李光红,王玉军等.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知识创新功能的审视[J].中国成人教育,2006(4):21-22

[4]胡舒敏.论大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J].求实,2006(2):269-270

[5][6]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08级计应系《社会实践活动成果集》

2012.No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