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统一
科学工作者必须坚持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相统一来实现科学研究成果的最大化
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在科学研究中的作用。
人文精神能开阔人的心胸,启迪人的智慧和思维,帮助科技 工作者提高思想境界,以人文的角度对待科学研究工作, 可以减少功利主义对科学研究的影响。人文精神要求科技 工作者加强人文素质(包括道德品质.文化修养.志向趣味. 综合能力等)的培养,而不只是仅仅掌握本专业学科的知 识E事实上,科技工作者通过学习人文科学知识,不但提 升了文化底蕴和品位,也促进了人的全面发展,使他们的 文学艺术欣赏力.历史知识功底.博学善辩的语言表达能力. 坚强的意志力.高尚的道德品质等人文素质得到不断的提 高"并最终帮助他们取得科学研究事业的成功。
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作用不仅只在于此:
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不仅为科技工作者提供了认识客观世界. 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力量,而且还提供了改造主观世界的 精神力量和动力。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能引导科技工作 者不断地思考研究课题的意义.作用和价值;树立创新精 神与进取意识;讲究敬业与奉献,遵守科学的伦理与道德, 遵从学术规范;人格趋于完美,追求内心世界的和谐与安 宁,自觉地消除社会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的失衡给他们带 来的困惑和烦恼;用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科学 的方法,去努力实现自己的工作理想和物质追求目标。 故科技越发展,人类和客观世界就越离不开科学精神的指引, 就越需要人文精神的关怀。
在高校,感受尤其深刻,无论是学科考核,部门考核,还 是个人业绩考核,以及其他成绩的衡量,都用量化的标准。 比如一年发表了多少篇论文,拿到了多少个项目,得了多 少奖,科研经费多少等,可能有的人认为这体现了理性思 维、科学精神。其实不是,这是一种科学主义,是庸俗统 计学。学科不等于科学主义:科学精神就是求真精神,要 尊重事实,如实解释现象,一个人的学术成就也不是通过 数字可以准确衡量的,就社会而言,很多社会领域,特别 是文化领域、人文领域的发展不能制定机械指标,比如: 今年要搞什么什么“工程”,打造多少所一流大学、出版 多少部文学艺术作品、学术著作等等,完全是违反科学精 神的。更重要的是,从最终意义上说,科学,特别是实证 科学,不能提供价值判断。科学主义导致的结果之一就是 价值虚无主义。
论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辩证统一关系
论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辩证统一关系
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辩证统一关系伴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是两大精神力量,正在积极影响着社会的发展。
他们具有不同的内涵,但是也有共同的特点,他们存在着辩证统一的关系。
首先,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都是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
科学精神是指以实践为基础,以观察、推理和实验为手段,求真、实事求是的思维方式,追求客观、理性的真理的精神状态。
人文精神是以崇尚文化,弘扬传统,提倡以人为本,以艺术、文学、历史、哲学等研究人类社会发展和现实生活的精神。
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都是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他们在推动社会发展方面形成了互补作用。
再次,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都是遵循客观规律的精神力量。
科学精神是以实践为基础,积极追求客观真理,实现科学发展,以满足人们的实际需求;人文精神是以文化为基础,积极追求精神规律,发展人文研究,以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
因此,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都是遵循客观规律的精神力量,他们的关系是辩证的。
最后,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都是实现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
科学精神是以实践为基础,求真实事求是,追求客观、理性的真理;人文精神是以文化为基础,弘扬传统,以艺术、文学、历史、哲学等研究人类社会发展和现实生活。
科学精神
和人文精神是实现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他们的关系是辩证统一的。
总之,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是两大精神力量,它们存在着辩证统一的关系。
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关系,既相互依赖又相互制约,达到统一与和谐,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系统,共同推动着人类社会的发展。
如何理解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辩证统一
如何理解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辩证统一当今世界,随着东西方文化交流的不断深入,崇尚科学精神的西方文化与崇尚人文精神的东方文化的有机结合显得尤为重要。
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辩证统一是绝对的,而且是必然的。
1 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涵义科学精神是指在科学活动中形成的,由科学性质所决定并贯穿于科学活动之中的基本的精神状态和思维方式,是体现在科学知识中的思想或理念。
它一方面约束科学家的行为,是科学家在科学领域内取得成功的保证;另一方面,又逐渐地渗入大众的意识深层。
坚持以科学的态度看待问题、评价问题而不借用非科学或者伪科学的手段。
人文精神是特定文化所推崇的基本价值,是对人的生存意义的最高追求。
人文精神的范畴包括确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我们的行为、做任何一件事,要有明确的意义、正确的目标、符合社会理想和信念,要有高尚、善良、纯洁和健康的情操与精神,真善美的生活态度等等。
简言之,前者的核心是理,是“求真”,后者的核心是人,是“求善”“求美”。
2 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辩证统一关系2.1 从历史唯物主义分析在古希腊时期,知识还尚未分化与独立,都被笼统地称为“哲学”。
科学知识与人文知识,都是从“哲学”的母体中孕育诞生的,自然而然地处于一种整合状态,相互交错。
从历史上来看,科学知识和人文知识相互连结,彼此推动,共同推进了时代的进步。
长期以来,由于科学与道德的分离,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往往被认为是完全不同的,因而也是分离的。
唯科学主义推崇理性和科学至高无上的地位和力量,贬斥关于人的价值、尊严的空洞口号,片面主张知识就是力量;人本主义则鼓吹非理性主义,反对理性和科学进步,主张抽象的个人价值、个人理想、个人本位和个人中心等,将斗争的矛头指向理性和科学精神,并不加分析地将战争的残酷、核武器的恐怖、环境恶化等完全归罪于科技的发展,甚至出现了反科学的思潮。
所以,无论是只懂技术而忽略人性,还是不懂技术却奢谈人文,这种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分离,甚至对立,最终导致制度文明及人文精神滞后于科学发展和社会物质文明进步。
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融合的必然性和必要性论文
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融合的必然性和必要性论文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融合的必然性和必要性论文在学习和工作的日常里,大家都写过论文,肯定对各类论文都很熟悉吧,论文一般由题名、作者、摘要、关键词、正文、参考文献和附录等部分组成。
相信很多朋友都对写论文感到非常苦恼吧,下面是小编整理的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融合的必然性和必要性论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一、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科学精神是一种以唯物主义为基础,实事求是、追求真理和捍卫真理的精神,是人类对科学这一特殊活动在观念形态上的反映。
追求事物本质,敢于质疑,创新并包容其他事物是科学精神几个重要的方面。
人文精神则是以人为中心的一种普遍的人类自我关怀。
它表现为对人在价值观、尊严、生活的需求、命运的维护,对真善美的追求,以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为终极目的。
它是整个人类文化生活的内在灵魂。
科学是在特定的人类文化背景中诞生和发展的,它受其影响又反作用于人类文化。
科学精神产生于科学活动,作为人类文化的一部分,它与人文精神有密切的联系。
在科学活动中所形成的追求和捍卫真理,批判和包容,实事求是的精神,而创新和包容精神则大大地丰富了人文精神,而人文精神又促进了科学精神的发展。
可见,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是相互包含,相互影响,共同发展的。
二、人文精神在化学教学中的意义化学教学是学生掌握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进一步了解化学特点、加深对物质世界的了解的重要途径之一。
在化学教学中融入人文精神,不仅体现了科学的人文价值,同时能够使学生在培养科学素养的同时,获得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多方面的发展,并完善学生的人格。
人文素材的引入也使得化学教学不再是枯燥的纯理性的教学,而是理性与感性的完美结合,拓宽了学生的视野,使学生的思维更为开阔,这样易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更好的理解和把握知识。
三、化学史中所蕴含的人文精神化学史记录了化学学科产生、发展的整个历程,在这条历史长河中呈现了一代又一代化学家致力于化学的身影,蕴含了化学学科丰富的思想、精神和方法。
如何理解真理和价值、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辩证统一关系
真理,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真理是指人的意识与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相符合,或者说,是人的意识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也可以说是认识主体与认识客体的一致;价值,人的需要及需要的满足复杂多样,因而人们的价值观和价值取向也就各不相同,必须有一个标准去衡量人的价值取向是否正确和合理。
首先,成功的实践必然是以真理和价值的辩证统一为前提的。
其次,价值的形成和实现以坚持真理为前提,而真理又必然是真有价值的。
最后,真理和价值在实践和认识活动中是相互制约、相互引导、相互促进的真理和价值相互渗透、相互引导, 真理是价值正确性的体现,价值是真理有用性的反映;真理离开价值就成了无用的真理,价值离开真理也就不成其为价值。
真理对价值的引导作用是指真理的不断发展引导着人们提出新的相关的价值追求,真理本身也具有价值并推动价值的发展。
从真理走向价值是真理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价值实现的必要途径。
真理是人类实践活动中的一个内在环节,人们追求真理的目的,就是为了用真理指引自身的活动,从而有效地改造社会和自然,满足人的价值要求。
真理能够引导人们通过实践而创造价值。
这种由真理向价值的运动,不仅是实践活动的要求,同时也是真理发展的要求。
价值对真理的引导作用主要体现在:正确的价值目标的确定,必然推动人们深入全面的揭示客观真理;价值的客观实现必然进一步扩大和深化人们对真理的追求。
这主要是因为价值目标、价值要求对发现和认识真理具有引导作用,并且已经实现了的现实的价值对人们继续认识新的真理也具有引导作用。
真理和价值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认识真理是实现价值的前提和基础;实现价值是认识真理的动力和归宿。
真理和价值在一定条件下是具体的,人们不可能一次穷尽真理,也不可能一次满足全部价值要求。
真理和价真理,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真理是指人的意识与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相符合,或者说,是人的意识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也可以说是认识主体与认识客体的一致;价值,人的需要及需要的满足复杂多样,因而人们的价值观和价值取向也就各不相同,必须有一个标准去衡量人的价值取向是否正确和合理。
论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辩证统一
论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辩证统一论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辩证统一——论转基因技术中的人文关怀转基因技术——这个饱受争议的农业新技术:一方面在相关的科研人员和农业行业的业内人士看来,是可以改善农产品质量、提高产量的技术。
而另一方面,在部分存疑虑的公众和反对者的眼中,它则是风险难以判断,安全有待检验的技术。
那么,转基因技术它到底安全不安全?为什么会招来如此多的争议?科学研究,由于其技术性的一面,容易因忽视人文关怀而弱化人文价值。
转基因食品,作为与我们切身利益相关的食物,与我们每个老百姓的切身利益密切相关。
虽然老百姓在转基因技术上可能懂得不多,但是我们不能因此而忽视民意,忽视人文关怀。
转基因技术是否有害,这个要靠科学来证明。
但即使科学证明了转基因技术的安全性,对于老百姓他们自己要吃的食物,他们有理由,也有必要进行选择。
我们不能因为科学技术而忽视人文关怀,强迫他们接受转基因技术。
“马克思主义原理指出:科学技术有时“表现为异己的、敌对的和统治的权力”。
“唯科学主义”缺少人文价值关怀,会引发了一系列的重大问题。
从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分析,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作为人类思想的两个维度,它们的均衡发展是人类社会全面持续进步的保证。
如果说科学给人以力量,人文就给人以方向。
科学精神是人文精神的宗旨,人文精神是科学精神的灵魂;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是辩证统一的。
但是,长期以来,由于自然观与历史观的分离,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的分离,科学与道德的分离,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往往被认为是完全不同的,因而也是分离的。
特别是当代高科技迅速发展,科技成为第一生产力,成为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之后,这一分离现象表现的越加的突出。
事实上,科学技术的进步,不仅涉及科学知识的深刻变革,同时也涉及人的观念的变革;两者相互作用相互渗透,科学技术中渗透着人文因素,人文因素中也渗透着科学技术,并在加速进行中,科学技术发展与人文因素的关系越来越密切。
科学技术的发展不仅要征服无知,而且要有高尚的道德。
论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内在统一
论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内在统一摘要:科学精神指认识自然、适应自然以及变更自然活动中的理想追求、行为规范和价值准则的集中表征。
人文精神是指对人世探求和处理的一切活动中的理想追求、行为规范和价值准则的集中表征。
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是人类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形成的两种不同的观念、方法与价值体系。
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的关系,是现代化过程中面临的一个基本问题。
近代以来,科技与人文一直被人们视为两个不同的文化领域,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也被看作是彼此对立的。
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内涵、功能各异,但在推进人类文明进步中的作用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且具有内在的统一性。
关键词:科学精神人文精神内在统一价值一、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内在统一黑格尔认为,经验科学没有思想要求的必然性和确定性;海德格尔认为,科学只是人的一种非“本己”的活动方式。
所谓“科学精神”的“科学”,无非有两层意义:一是作为独立学科的科学,即狭义的自然科学;二是作为价值目标的判断标准的科学,即广义的科学。
由于自然科学研究对象的客观性、科学规律的确定性,人们将此抽象为一个普遍的概念,即把所有合乎客观规律的都称为科学,把在自然科学基础上形成的文化精神称为科学精神。
科学精神,是科学实现其社会文化职能的重要形式, 是以科学研究的方法、态度和原则为行动准绳,它追求的是一种理性的思维,重视以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作为科学知识的方法,提倡怀疑、批判,不断创新进取的精神。
科学精神是从科学活动和科学历史中抽象出来的有关科学本性的一般精神气质,也是一种集体性的规范要求。
科学精神是一种理想化的、完美的人类思维、论证方式,是人类理性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为全人类所共同享有。
人文精神作为一种以人为主体、以人为对象的思想,是人对自身命运的理解和把握。
人文精神关怀个体的自我价值的实现,追求人与人的平等、社会和谐与进步、人与自然的统一。
这种精神体现在追求人生意义的各种文化创造过程中,这种过程涉及人类生活的一切方面。
论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相统一的科学发展观
们还是只顾经济发展, 认为等到我们将来有经济能力的时候再谈以人为本, 再谈 环境问题、 资源问题, 再实行可持续发展战略, 那么结果显然是 “为时晚矣” 。今 天我们提倡的科学发展观是把我们历史上的人文精神传统与当代科学理性结合 在一起的, 是不同于西方近现代科学主义或人类中心主义的。毫无疑问, 中国要 走现代化的建设道路, 我们必须掌握科学技术并发挥它对我国经济、 社会的巨大 推动作用, 但是我们必须走一条区别于那些已经证明行不通的现代化道路。因 此, 反思人类已经拥有的经验教训, 科学发展观既提倡发挥科技的作用, 更注重 在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情况下, 使科学技术服务于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 果惠及全体人民。 这是科学发展观中马克思主义人文关怀和人文精神的集中
体现。 从人类文化史上看, “以人为本” 的思想源远流长。从古希腊普罗泰戈拉提 出 “人是万物的尺度” , 到欧洲近代文艺复兴运动中的人文主义, 再到现代西方各 种人学思想, 以及中国文化中一直流传至今有三千年之久的 “民本” 思想, 都在不 同程度上包含有现在我们所说的 “以人为本” 的思想因素, 但同时又都有各自所 处时代和阶级以及历史观的局限性, 都没有超越封建的或资本主义的思想范围。 只有到了马克思主义, 才发育成熟, 才获得了完全的、 科学的含义。马克思提出 共产主义社会应当是 “以每个人的完全而自由的发展为基本原则的社会形式” , 列宁强调保障 “社会全体成员的福利和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 毛泽东倡导 “全心全 意为人民服务” , 邓小平提出 “以人民满意不满意, 人民答应不答应” 作为衡量执
〔 ! 〕 胡锦涛: 《在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 , 《光明日报》 , $ % % &年&月’日。
科学技术与人文精神的统一与结合
科学技术与人文精神的统一与结合摘要:在人类历史上,并没有很好地解决科技和人文的统一性问题。
科学技术与人文精神之间相互依存的紧密关系可以理解为科学技术的进步离不开人文精神的发展,而科学技术又促进了人文发展向纵深开拓。
同时,科技的飞速发展、错误利用,影响了人类的生存环境。
科技和人文的良性互动具体表现为二者之间的相互渗透。
培育新科技时代的人文精神要从人的道德修养、人的自由发展、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去努力。
关键词:科技人文精神统一我们把人类的精神文明成果分为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那么,当我们回顾历史就会发现,这两种精神在发展过程中长期相互影响。
因此,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的统一发展问题便自然地摆在我们的面前。
一、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人文精神就是指一种注重人的发展,强调人的价值,并且在现实生活中努力实践这种价值的精神。
人文精神是对人的生存意义的关注,又是对人类未来命运的思考和探索及对个人发展的终极关怀。
概言之,人文精神就是关心“人之所以为人”的精神。
科学精神就是人们在科学实践、探索过程中形成的一种执著追求真理的精神,它用理性的眼光观察和分析一切问题,唯真理是从。
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具有不同的特点。
首先,它们的发展路径和规律不同。
一个是情感的、形象的,一个是理性的、逻辑的;一个求美,一个求真。
其次,它们的思考方式不一样。
“人文精神”一切为了现实的、具体的人反对“价值中立”,要求始终体现和维护人的价值权利,而科学精神则不然。
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是人类整体精神领域的两个方面不同的价值取向,人文精神是对人类生存意义价值核心的关注。
科学精神所要追求的是对自然界客观规律的认识,并以提高人类的生活质量提供物质力量和手段。
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虽然所走的路径不一样,但是其最终目的却是统一的,即使人类能够获得自由、幸福。
26.单选题(1分)学精神与人文精神在哲学理论上()科学精神
26.单选题(1分)学精神与人文精神在哲学理论上()
科学精神
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是统一的,这种统一是目的与手段的统一,是在实践基础上的统一,是在实践基础上的辩证的统一。
“与时俱进”的基点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历史领域的“时”指社会的存在及其发展首先是—个客观的、自然的、具有历史的必然性和规律性的过程。
人虽然是社会的主体历史的前提但同时又是社会的产物历史的结果。
因而在社会历史领域马克思主义能否发展和创新取决于理论的人文性是否奠立于理论的科学性之上。
论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统一
论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统一摘要: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是人类精神的两种不同形态,二者是人类文明飞升的双翼。
“科学所追求的目标或所要解决的问题是研究和认识客观世界及其规律,是求真;人文所追求的目标或所要解决的问题是满足个人和社会需要的终极关怀,是求善。
”在人类社会的改造建设中,只有将二者并重,才能保证发展实践的正确取向和成功。
关键字:科学精神、人文精神、互补、统一一、科学精神科学精神是人们在长期的科学实践活动中形成的共同信念、价值标准和行为规范的总称。
科学精神就是指由科学性质所决定并贯穿于科学活动之中的基本的精神状态和思维方式,是体现在科学知识中的思想或理念。
它一方面约束科学家的行为,是科学家在科学领域内取得成功的保证;另一方面,又逐渐地渗入大众的意识深层。
科学精神作为人类文明的崇高精神,它表达的是一种敢于坚持科学思想的勇气和不断探求真理的意识,它具有丰富的内涵和多方面特征。
具体表现为求实精神、实证精神、探索精神、理性精神、创新精神、怀疑精神、独立精神和原理精神。
二、人文精神人的生命包括自然生命和文化生命,人文是关于人的文化生命的学问(关于自然生命的学问是科学),所以叫“人文”。
所谓人文精神,简单地说,就是以人为中心,关心人,爱护人。
用现在大家比较普遍说的一句话,就叫人类关怀、生命关怀,这应该说是人文观念的一个核心问题。
一般认为,人文兴起于文艺复兴(以文学和艺术的形式,张扬人的价值,人是衡量一切的尺度)运动,所以称之为“人文”。
在某种意义上,文艺复兴运动就是人性的一次解放运动。
从此以后,承认人、关心人、尊重人、人是衡量一切的尺度就成为一种新的观念。
三、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关系长期以来,人们形成了一种思维定势,认为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属于两种不同的文化形态。
其实,作为先进文化的共同组成部分,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不仅表现为相互差异和区别,而且也体现为相互间的沟通和补偿。
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首先是一种互补的关系。
论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辩证统一关系(1300字)
以新的人文意识或人文观念来理解和把握科学的价值,有助于把握科学的技术价值、经济价值和文化价值、精神价值的辩证统一。
对于处在现代化建设进程中的中国来说,当然应当充分挖掘并利用科学的技术资源和经济资源,以此来带动生产力的巨大发展和经济的高速增长。
但实现现代化不仅仅只是经济的巨大发展,它更是意味着包括思想、道德、文化、观念等在内的社会的全面进步。
因此,人们在突出强调科学的技术价值和经济价值的同时,也应当高度重视科学的文化价值和精神价值,充分挖掘和利用科学的文化资源和精神资源,从而促进文化建设、精神文明建设和社会的全面进步与人的全面发展。
真理既具有客观性又具有价值性。
真理的客观性是指,真理的内容是对客体的本质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不附加任何主观随意想像的成分。
真理的价值性是从真理对主体的意义和效用上考察,是对真理的作用、意义、功能的揭示和反映。
真理的价值性是以真理的客观性为基础的,也就是说,真理的价值恰恰在于它是客观真理,揭示了客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人们用真理指导实践,可以实现既定的目的。
另外,真理的价值性还表现在它是主体能力的基础,是实现人的自由的必要条件。
人掌握的真理愈多,能力愈强。
作为哲学范畴的价值,是指客体以自身属性满足主体需要的效用关系。
价值由两方面构成:一是主体的需要和利益,二是客体的某种属性或性能,价值是在二者关系中生成的。
因此,价值既有客观性,又有主体性。
价值的客观性表现在:价值必须以客观事物本身所具有的属性为现实基础,人的需要受社会历史条件制约。
价值的主体性表现在:客观事物的某种属性是否能实现价值的满足要以人的需要为基准;另外,同一客体对于不同的主体的价值满足带有主体的个性特征。
随着近代资本主义社会化生产的发展和阶级对立的日益尖锐,19世纪以圣西门、傅立叶、欧文为代表的空想社会主义者孕育了人的全面发展思想的萌芽,并提出了人的全面发展的概念。
但是,由于依赖于形而上学的思维方式,这些思想家关于人的发展观存在着巨大的缺陷,从总体上看是非科学的。
论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统一
题目:论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统一一、科学精神科学通过技术转化为生产力,而成为物质的力量。
科学知识、科学思想、科学方法、科学精神,相互交织,相互贯通,结为一体,而成为精神的力量。
科学精神最根本的一条就是实事求是科学发展的成果,不仅表现为科学知识、思想和方法,更宝贵的是贯穿于科学知识、思想和方法之中的、经过长期科学实践形成为优良传统的科学精神。
科学精神是使科学之所以成其为科学,使科学之所以能够不断前进的本质的东西。
探索求真的理性精神,实验取证的求实精神,开拓创新的进取精神,竞争协作的包容精神,执著敬业的献身精神。
科学精神就是尊重事实、尊重真理、反对迷信、反对盲从;就是不断创新、不断开拓、反对守旧、反对因循;就是实践的检验,批判的头脑,理性的思考,自由的讨论。
“以实践作为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迷信盲从,则是痴迷地相信和盲目地跟从某些固定的观念,被这些观念所束缚,而不问这些观念是否合乎实际,是否有道理,是否经受得住实践的检验。
从思想路线上说,历史上我们的胜利是从实事求是而来的,失误和挫折是从违背实事求是而来的。
开拓创新是科学精神的本质要求开拓创新同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密切相关。
客观世界和人类实践是无穷展开和无限发展的,人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和凭借这种认识而对世界进行变革、改造和保护的能力是无穷无尽的。
科学之所以有生命力、创造力,就在于不断开拓创新。
一部科学史,就是一部在实践和认识上不断开拓创新的历史。
自然科学和技术的生命在于开拓创新,马克思主义作为随着人类实践和整个科学发展而发展的科学也一样批判精神是科学精神的鲜明体现。
没有怀疑批判的精神,把现有的一切认识尊为绝对,那就阻塞了科学前进、超越、开拓、创新的道路。
二、人文精神人文精神是一种普遍的人类自我关怀,表现为对人的尊严、价值、命运的维护、追求和关切,对人类遗留下来的各种精神文化现象的高度珍视,对一种全面发展的理想人格的肯定和塑造;而人文学科是集中表现人文精神的知识教育体系,它关注的是人类价值和精神表现。
坚持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统一
坚持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统一记者:如今,大力发展先进军事文化已经成为全军上下的普遍共识和积极作为。
今年2月,《中央军委关于大力发展先进军事文化的意见》又明确强调,要切实增强政治意识、机遇意识、责任意识,以更高的标准、更有力的举措和更加自觉的行动,努力把先进军事文化建设提高到新的水平。
您如何看待这一问题?毕京京:先进军事文化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引领,体现人民军队根本性质和宗旨的文化形态。
我认为,在新的起点上发展先进军事文化,必须坚持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统一。
记者:具体怎样理解呢?毕京京: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是人类在认识与改造自然、认识与改造自我的活动中形成的一系列观念、方法和价值体系。
科学精神包括求实精神、创新精神、怀疑精神、宽容精神等,其内涵和基本要求为独立思考、严谨规范、求真务实、开拓创新,其中求真是目标,创新是灵魂。
相对于科学精神而言,人文精神尊重人的价值,注重人的精神生活,强调生产的人文效益和产品的文化含量,其目标是追求善和美,其核心是以人为本。
人与社会的发展,既离不开科学精神对人类力量的整合,也离不开人文精神对人类实践活动的范导。
可以说,这两者是先进文化的双翼,是先进文化发展的两个价值向度。
寻求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融合,已成为当代文化的主导趋势。
当今社会,不少人在物质条件不断改善、物质欲望不断满足的同时,却日益感到精神空虚,信仰迷失,甚至行为失范。
所以,当代人只有高扬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在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问题上,才能摒弃自我中心主义和狭隘的功利主义;在物质和精神之间,才能抛弃对物质的贪欲,更加注重精神境界的提升。
一句话,在现代物质文明水平上,只有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互补和综合,才能促进人类精神文化迈向更高的境界。
记者:那么,坚持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统一,对于大力发展先进军事文化有何意义呢?毕京京:马克思主义是先进军事文化的指导思想。
真理与价值的统一,是马克思主义的鲜明特征。
论大学生如何理解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统一
论大学生如何理解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统一论大学生如何理解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统一【摘要】要保证人类社会的协调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就必须使科技教育与人文教育协调发展,促进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在具体人的精神世界的统一。
实现两者的统一,有利于创新教育观念,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使我国的现代化建设又好又快地发展。
【关键词】人文精神科学精神统一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内涵、功能各异,但在推进人类文明进步中的作用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且具有内在的统一性。
一、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是人类文明整体的两翼人类的行为既要合目的性又要合规律性,人文为其合目的性提供基础,而科学则为其合规律性提供基础,两者互补才是行为合理性的保证。
然而,科技的迅速发展给人类带来巨大财富的同时,也给人类社会造成了许多道德、伦理、贫富、环境等问题。
于是,历史上的科学主义者和人文主义者以形而上学的态度各执一端,认为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是完全不同的,因而也是分离的。
科学主义者和人文主义者的这种局限性,虽然历经批判在理论上呈衰微趋势,但事实上的分离不仅是存在的,而且呈扩大的趋势。
现实生活中,一方面,经济社会的发展过分追求科学技术的进步对GDP 的贡献率,社会对掌握一技之长的劳动者的需求经久不衰,而培养劳动者的高等乃至中等、高中教育又分为文、理等学科,学生们为了就业谋生往往又存在着重理工、轻人文的功利化倾向。
另一方面,人文素质教育被边缘化,从幼儿园到大学的教育,对智力开发、专业知识的灌输趋之若鹜,而对于诗书礼乐、传统经典、人文关怀、如何做人之类的人文教育实际上不够重视,特别是理工科类院校,不仅人文类必修课程开得少、不系统,即便是不得不开的思想政治理论课,课时上也常常打折扣。
如此培养出来的人才是不全面的。
造成这种人的发展不平衡和不协调状况的根源是文化教育中的科学和人文两者长期的分离。
值得注意的是,这种实质上分离的现象还有理论支撑而加剧分离倾向。
实践证明,这种“互相包含、难分彼此”的统一论,更加剧了人文素质教育的边缘化。
论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一致
论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统一谈到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看似与我们学习生活无关,其实它与我们学习生活息息相关。
如今的大学,特别是工科大学,学校重视科学,忽视人文精神的现象十分普遍,学生之间喜闻乐见、丰富多彩、健康向上的学术、文学、艺术等活动开展的比较少,学生参与度比较底。
理想的校园不仅是在科学研究上有着很出色的表现,还应该具有良好的校风、和谐的人际关系、浓厚的学术氛围、文明的生活方式、丰富的文化生活和积极向上的价值取向。
说到这,我们就不得不谈到两个关键词: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
一、科学精神及其内涵科学精神总是与科学紧密相关的。
所以,要谈科学精神,不能不涉及科学。
科学是一种理性地处理感性材料和实事求是地把握对象的方式。
科学的目的是求真求实,说明事实、消解神秘。
其方法则是主客二分,即主体站在客体之外,尽可能地摒弃主体的主观情感、信仰,在价值上保持中立,从而达到对对象客观的观察、实验以及归纳、总结,最终获得客观知识。
而所谓科学精神,就是人们在科学活动中应当具有的意识和态度;在不断解决已知与未知的矛盾、经验与理论的矛盾、正确与谬误的矛盾、认识与实践的矛盾过程中,科学工作者所具有的信念、意志、气质和品格。
科学精神是由多种因素所构成的集合体,即以探索真理为核心的求实、批判、创造精神的统一,其内涵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求实精神科学要探索的是世界的真实面目,只有面向客观事实,立足客观事实,才有可能发现科学研究的问题,才有可能找到一切问题的解决方案,才有可能揭示出世界的本质和规律。
并且,一切科学理论是否正确,也只有在实践中与客观事实相对照才能加以判别,诉诸经典、诉诸权威、诉诸权力都是无济于事的。
事实既是科学的起点,又是科学的判定者。
因此,尊重事实、实事求是的精神,是任何真正的科学精神的核心。
2、批判精神真正的科学不承认任何教条,不偏执任何独断,不迷信任何权威,不崇拜任何偶像,不设定任何禁区,而要在所有领域中进行无止境的、无所畏惧的探索。
大学生如何理解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统一
大学生如何理解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统一—大学生如何理解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统一摘要:根据马克思主义“真理与价值的辩证统一”关系中,坚持真理尺度和价值尺度的辩证统一,要求我们在实践中必须坚持和弘扬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
遵守真理尺度即我们通常所说的“按科学规律办事”,遵守价值尺度即我们通常所说的“满足人的需要”。
无论何种实践,只有把“按科学规律办事”和“满足人的需要”相结合,才能达到目的,获得成功。
弘扬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对大学生具有重要的意义。
大学生正处于世界观和人格的形成发展的时期,应当大力弘扬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全面提高自身素质,成为对国家和社会有用的人才。
关键字:科学精神人文精神统一大学生正文:一、科学精神江泽民同志屡屡强调:“提高全民族的科学素质”,“在全党全社会大力倡导和弘扬科学精神”。
这既是党和政府的伟大号召,又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迫切需要。
]所谓精神,是指人的意识、思维活动和一般的心理状态。
科学精神,则是人类与科学工作相联系的一种精神,是体现在人们身上的、形成与科学活动之中并适应科学发展内在要求的一种精神状态。
它是科学发展内在要求的客观反映,也是人们科学实践的产物。
科学精神形成以后,与社会产生互动,融入社会之中,对人类的社会实践产生巨大的影响,并在社会其他高尚精神的影响下不断丰富和发展。
科学精神的本质特征是什么江泽民同志指出:“求实是科学之本”,“科学精神的精髓是求实创新”,“科学精神的内涵很丰富,最基本的要求是求真务实,开拓创新”。
科学是一种无止境的探索活动。
科学探索以事实为依据,以揭示未知奥秘、获得真理性认识为追求目标,其成果或者是新发现,或是新发明,都是对以往知识的积累、扩展和创新。
科学活动是一种探索性的活动,一种唯实求真的活动,一种创新的活动。
探索和唯实求真、创新有机统一,贯穿于科学活动的全过程。
由此可见,科学精神从本质上说,是一种勇于探索和唯实、求真、创新的精神。
关于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辩证统一性分析
关于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辩证统一性分析关于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辩证统一性分析摘要:科学技术的教育与对人文精神的教育取得良好的共同开展是促进个人全面进步乃至整个人类社会协调开展的重要保障。
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统一的实现,可以很好的帮助我们实现教育观念创新,人民全面开展,现代化建设高速高效的各项重要目标。
本文就在此对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辩证统一性进行分析。
关键词:科学精神;人文精神;辩证统一一、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定义通常我们会将科学精神定义为关于事实的知识,注重知识与事实相符合,它是一种求实求真,开拓进取,用于批判的精神,用于解决是否真假的问题,是我们进行实践探索,追求真理,坚持实事求是的指导精神,更是整个科学范畴中的关键局部。
而人文精神我们那么往往定义为关于价值的知识,注重行为要遵循道德,用以解决美丑善恶等等问题,不但是促进个人拓展完善自身的关键,是我们正确确立目标,信念,正确建立三观的重中之重。
两种精神看似差异很大,但两者之间的关系其实却是互补共生的,科学与人文精神之间实际上也就是真与善之间的关系,这正是如今我们所研究的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所最为关注的。
无论是科学精神还是人文精神,它们都是组成完整的人类精神所不可或缺的局部,有这两种精神,人类才有实践探索,认识世界的动力,人类社会的开展离不开这两者精神品格。
其次,我们倡导学习和普及科学文化,是科学化的人文,也是人文化的科学。
除此之外,国家所倡导的科学文化,也绝不仅仅具备单一的内涵,必然是科学化的人文知识和人文化的科学知识。
最后,其实我们从另一个角度来看科学本身也就是一种人文精神,因为科学也是一种认识活动,其目的也是为了造福人类、促进社会开展,其中所蕴含着深刻的人文精神。
二、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交融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相互交融的过程科学和人文从开始的分割、分裂到走向互补、交融,需要一个很漫长且艰难的过程。
科学和人文之间的别离是一个历史的现象,科学和人文发生别离存在着必然性。
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的有机统一
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的有机统一
文明的进步,固然要靠科学精神,但更要靠人文精神去驱动。
人文精神就是把人类自身的价值贡献给社会,它是人类追求精神完善的重要动力,也是社会进步的重要动力,是推动社会文明发展的重要力量。
科学精神是以客观的态度,追求科学真理的精神,它是科学知识的精神基础,也是科学技术发展的精神支撑,是科学研究的核心。
它的宗旨是通过客观的研究,探索自然规律,解决社会实际问题,为社会提供新的科学技术,以满足人类对美好生活的不断追求。
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是相辅相成的,相互促进,不可分割的。
人文精神具有丰富的理性和感性,有利于提升人的精神境界,提高文化水平;科学精神则具有逻辑的严密性和客观的科学性,有利于推动科学技术的发展,促进社会的进步。
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有机统一,对于提升人类文明水平、推动社会发展都有重要意义。
一方面,要在实践中发展科学精神,培养研究者的实践能力,促进科学技术的发展;另一方面,要注重培养研究者的人文精神,培养其正确的价值观念和人格,提升创新意识。
这样,就能够使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有机统一,使人类文明得到进一步的提升。
因此,我们要努力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让他们学会用科学的态度去思考问题,以及用人文精神去体会人生,去尊重他人,去发现自我,去实现自我价值。
只有把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有机统一,才能促进社会的文明进步,使人类的文明有所突破,迈向更高的层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统一
一、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内涵及其关系
1、科学精神及其内涵
科学精神是人们在长期的科学实践活动中形成的共同信念、价值标准和行为规范的总称。
科学精神就是指由科学性质所决定并贯穿于科学活动之中的基本的精神状态和思维方式,是体现在科学知识中的思想或理念,是科学知识与科学思想教育凝聚的精华与最终作用于人的结果。
从结构来看,科学精神具有三个层次:
认识论层次,主要表现为科学认识的逻辑一致性和实践的可检验性等规范,它们直接体现了科学的本质特征,构成了全部科学精神的基础;
社会关系层次,美国著名科学社会学家默顿揭示的四条规范——普遍性、公有性、无私利性和有条理的怀疑论,就是这一层次上科学精神的基本内容;
价值观层次,科学通过求真,可以达到求美、求善,科学把追求真善美的统一作为自己的最高价值准则,这是科学精神的最高层次。
科学精神是富有时代特色的精神, 它包含了科学所具有的优秀传统,即探索求真的理性精神、实验取证的求实精神、开拓创新的进取精神、勇于批判的怀疑精神以及严谨求实的坚持精神。
总之它在科学的整体架构中占据统帅地位,是科学的灵魂。
2、人文精神及其内涵
人文精神是一种普遍的人类自我关怀,表现为对人的尊严、价值、命运的维护、追求和关切,对人类遗留下来的各种精神文化现象的高度珍视,对一种全面发展的理想人格的肯定和塑造;而人文学科是集中表现人文精神的知识教育体系,它关注的是人类价值和精神表现。
从某种意义上说,人之所以是万物之灵,就在于它有人文,有自己独特的精神文化。
人本思想是人文精神的核心。
人文精神的核心就是“以人为本”。
也就是说,要把人放在最重要的位置上,要尊重人的价值。
人文精神是一种普遍的人类自我关怀,表现为对人的尊严、价值、命运的维护、追求和关切,对人类遗留下来的各种精神文化现象的高度珍视,对一种全面发展的理想人格的肯定和塑造。
人文精神的内涵:
一是人文精神是“对人的价值追求”,提倡人文精神与科学性的相容性。
二是人文指“区别于自然现象及其规律的人与社会的事物”,其核心是贯穿于人们思维与言行中的信仰、理想、价值取向、人文模式、审美情趣,亦即人文精神。
三是人文精神是把人的文化生命和人的文化世界的肯定贯注于
人的价值取向和理想追求之中,强调人的文化生命的弘扬和人的文化世界的开拓,促进人的进步、发展和完善,四是人文精神是人类不断完善自己、拓展自己、提升自己,自己从“自在的”状态过度到“自为”的状态的一种本事。
五是人文精神是“一种关注人生真谛的和人
类命运的理性态度,它包括对人的个性和主体精神的高扬,对自由、平等和做人尊严的渴望,对理想、信仰和自我实现的执著,对生命、死亡和生存意义的探索等。
3、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关系
二者是融通互动、互动共生的。
科学和人文的关系实质是真与善的关系。
真与善的关系正是当代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关心的核心问题。
首先,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都是人类精神不可或缺的内在组成部分,是人类实践必不可少的精抻动力,也是具有刨荔能力、适应未来时代要求的大学生必须具备的基本精神品格。
其次,我们倡导的学习和普及科学文化,既是科学化的人文,又是人文化的科学。
再次,从某种意义上看,科学精神本身就是一种人文精神,这是因为,科学作为一种认识活动,为追求知识和真理而奋斗,为人类的福祉和自由面努力,所体现的正是最根本的文化精神。
二、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交融
1、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历史沿革
科学精神与人为精神统一交融并不容易,科学与人文从分隔、分裂要走向互补、交融,将是一个漫长的、艰难的、在不断争论中前进的过程。
科学和人文的分离、分隔是一种历史现象、国际现象,其产生有必然性。
从古希腊到文艺复兴时期,西方哲学经历了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分化与发展。
柏拉图的“理念”论和亚里士多德的“目的”和“形
式”说的出现,使人文学异化为神学, 造成了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双重压抑乃至泯灭。
文艺复兴时期,启蒙思想家大力倡导古希腊哲学的理性传统和人文精神,全面清理了宗教神学对人本主义的反动,重新唤起了对人类自身的关怀,把个人从封建宗法关系中解脱出来,使人类自身获得了解放,从而使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在启蒙精神中获得了统一。
同样在近代西方哲学发展史上,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也经历了分裂与弥合的过程,从新康德主义者文德尔班和李凯尔特时期的科学与入文的分裂以及科学理性的单向度发挥,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出现而使科学与人文精神得以真正的辩证整合,这是一个艰辛的历程。
2、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交融
科学精神是在实践中服从真理、坚持真理、追求真理的求真、求实的自觉意识。
人文精神是以尊重人、爱护人、关注和促进人民、人类利益和社会进步为核心的求善、求美的自觉意识。
如果说科学给人以力量,人文就给人以方向。
本来在我们人类精神世界当中,科学、艺术、人文,它是一个整体。
那么随着人类的发展,科学专业化了,艺术专业化了,人文专业化了,有时候往往反而把它割裂开来了。
所以现在,我们就要提倡科学和人文的结合,科学艺术和人文的结合。
这样才能使我们的精神世界更加完整,既有理性,又有感性。
科学可以理解为外,而人文可以理解为内。
外是内的一种形式上的表现。
而内是外的产生的动力。
所谓“内外兼修、文理兼容”,就
是这个道理。
中宣部原副部长龚育之说:“我们提倡的人文精神应当是具有现代科学意识的人文精神,我们提倡的科学精神应当是充满高度人文关怀的科学精神。
这就是现代的科学精神同人文精神的相互渗透、交融和统一。
”
三、科学精神与人为精神统一的重要性
弘扬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的统一是当前文化建设的重要任务。
第一,是维护执政资源、提高执政能力的需要。
第二,是发展先进文化、弘扬民族精神的需要。
第三,是适应时代发展要求、顺应世界潮流的需要。
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许多新问题的解决都不可能只靠自然科学或只靠社会科学。
适应这样的形势发展,愈来愈需要培养文理交融的人才。
总之,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是人类文化的灵魂,是科学文化的生命,是推动科学文化生生不息向前发展的取之不尽的精神动力。
二者有机统一的结合将是人类文明进步的不竭源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