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旅夜书怀》中考现代文阅读练习及答案(二)

合集下载

杜甫《旅夜书怀》《登高》阅读答案对比赏析

杜甫《旅夜书怀》《登高》阅读答案对比赏析

杜甫《旅夜书怀》《登高》阅读答案对比赏析
【阅读理解题目】:
旅夜书怀
杜甫
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

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登高
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1.请比较两诗颔联写景手法的不同之处。

(5分)
2.作者在这两首诗中抒发的情感有什么异同?请作简要分析。

(6分)
【参考答案】:
1.《旅夜书怀》以乐景写哀情,其描写的辽阔的平野、浩荡的大江、灿烂的星月,反衬出他颠连无告的凄怆心情。

《登高》以哀景写哀情,用沉郁悲凉的秋景传达出韶光易逝,壮志难酬的悲怆。

2.同:两诗均抒发了漂泊孤寂之情和家国之痛。

异:《旅夜书怀》还表达了诗人心中的不平与悲愤,同时揭示出政治上失意是他漂泊的根本原因。

杜甫《旅夜书怀》练习题

杜甫《旅夜书怀》练习题

杜甫《旅夜书怀》练习题旅夜书怀杜甫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

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注释】⑴岸:指江岸边。

⑵危樯(qiáng):高高的船桅杆。

⑶独夜舟:是说自己孤零零的一个人夜泊江边。

⑷星垂平野阔:星空低垂,原野显得格外广阔。

⑸月涌:月亮倒映,随水流涌。

大江:指长江。

⑹名岂:这句连下句,是用“反言以见意”的手法写的。

杜甫确实是以文章而著名的,却偏说不是,可见另有抱负,所以这句是自豪语。

休官明明是因论事见弃,却说不是,是什么老而且病,所以这句是自解语了。

⑺官应老病休:官倒是因为年老多病而被罢退。

应:认为是、是。

⑻飘飘:飞翔的样子,这里含有“飘零”、“飘泊”的意思,因为这里是借沙鸥以写人的飘泊。

【阅读训练】1.分析颔联中“垂”“涌”二字的好处。

2.诗的尾联在写法上有什么特色?3.这首诗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感情?4、诗的前四句写“旅夜”的情景。

最能体现作者情感的景物有哪些?5、诗的后四句是“抒怀”,请简要赏析诗的五六两句。

6、诗的最后一联运用了怎样的手法?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7、这首诗前两联分别营造了怎样的意境?8.本诗首联和颔联的意象有什么不同?试分析这样写的艺术效果。

(3分)9.尾联中“沙鸥”这一意象有什么含义?其作用是什么?(3分)10、颔联运用怎样的表现手法?抒发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3分)11、“岂”“应”说的是诗人真实的想法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12、“天地一沙鸥”中的“一”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13、“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这两句极为传神,为后人传诵,请作赏析。

14、有人说,颔联“开襟旷远”,写出“喜”的感情。

你认为呢?请简要分析。

15、简析尾联“沙鸥”这一意象的作用。

16、诗的前四句写“旅夜”的情景。

最能体现作者情感的景物有哪些?17、诗的后四句是“抒怀”,请简要赏析诗的五六两句。

18、诗歌第二联描绘了怎样的画面?表达了怎样的情感?(3分)19、诗的尾联在写法上有什么特色?请简要分析。

高二语文《旅夜书怀》作业和答案

高二语文《旅夜书怀》作业和答案

《旅夜书怀》一、课堂内容整理旅夜书怀杜甫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

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一)释词旅夜:旅途中的夜晚。

危樯:高高的桅杆。

危,高。

樯,船上挂帆的桅杆。

名岂文章著:我的名声难道是凭借文章而显著吗?官应老病休:做官倒是应该因为年老多病而退休。

(二)写作背景“安史之乱”时,杜甫一度寄住在成都,靠朋友、成都尹严武接济。

唐代宗永太元年(765),严武去世,诗人只得离开成都,此诗即作于作者至渝州(今重庆市)、忠州(今重庆忠州县)的出川途中。

(三)赏析1.首联内容与诗题有怎样的关系?从景物描写中你能感受怎样的诗人形象?首联点明地点、时间和环境。

从细草、微风、危樯、独舟的描写,可以感知诗中刻画了一个夜愁不寐飘泊孤寂的诗人形象。

2.颔联营造了怎样的意境?表达诗人怎样的情感?“垂”“涌”二字的具有怎样的表达效果?颔联的意境是雄浑阔大的。

诗人写辽阔的平野、浩荡的大江、灿烂的星月,正是为了反衬出他孤苦伶仃的形象和颠连无告的凄怆心情。

这种以乐景写哀情的手法,更显出了诗人的孤独凄苦。

“垂”,低垂。

因平野广阔,所以群星低垂。

一垂字写出了原野的广阔无边。

“涌”随波起伏。

因大江滚滚,所以水中的月亮才随波起伏。

《四溟诗话》评价说“句法森严,‘涌’字尤奇”。

3.“名岂文章著,官因老病休。

”表达诗人怎样的情感?颈联用了反问的语气,若改为陈述句就是,名声不应该因为文章而显著,做官只应该因为年老多病而辞职。

其言外意为:名声应该因为大济天下而显著,做官不应该因为被排挤而被辞。

委婉的写出了自己壮志难酬的愤遇之情。

4.尾联运用什么修辞手法?“沙鸥”具有怎样的情感内涵?尾联运用设问和比喻的修辞手法。

一只飘零于天地间的白鸥,既是诗人观览天地旷野的实景,也是诗人内心悲愤的情感投射,无论是身前之功,还是身后之名,都游离于自己,沙鸥象征了晚年飘零、孤独、寂窶的诗人形象。

补充材料1.补充视频:朗诵《旅夜抒怀》https:///x/page/x0773u187b1.html2.补充阅读(见文档末尾)二、基础知识训练1.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

《旅夜书怀》中考古诗词阅读练习及答案(2020年山东省东营市中考题)

《旅夜书怀》中考古诗词阅读练习及答案(2020年山东省东营市中考题)

《旅夜书怀》中考古诗词阅读练习及答案(2020年山东省东营市中考题)二、阅读欣赏(共50分)(一)(4分)旅夜书怀①杜甫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

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注:①765年,好友剑南节度使严武去世,杜甫失去依靠,举家自成都乘船东下。

此诗写于漂泊途中。

8.本诗“书怀”“沉郁凄婉”,试就此谈谈你的理解。

(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9.本诗展现出诗人“炉火纯青”的艺术创造力,试任选角度加以赏析。

(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二、阅读欣赏8.答案:(1)基调凄凉悲怆。

本诗刻画了一个独立于天地间的飘零者形象,不但写出了诗人当下旅途情景和孤寂、悲怆心境,而且高度概括诗人一生的坎坷旅途,凝聚了壮志难酬的凄怆之情。

(2)含情深沉凝重。

既有眼前境遇的凄惨,又有人生际遇的悲凉;既有理想难以实现的痛楚,又有年老多病的忧愁。

这就令本诗具有了足够的情感重量和深厚的思想意蕴。

(3)传情曲折有致。

首联将景物浓缩于狭小空间,传达微弱孤寂之情;颔联赞叹“天地壮阔”“江月安详”而使孤寂之情变得强烈;颈联以自解自嘲婉曲抒发抱负不得施展的悲凉;尾联以沙鸥自喻,将寂寥悲凉之情抒发得淋满尽致。

全诗情感迁回曲折,顿挫有致。

(4)达情含蓄蕴藉。

诗人为传达孤寂、愤懑、悲怆之情,找到了恰当的载体和独特视角,以“细草”和独舟映射孤独之情,以星月、江野映衬寂寥之感,以自嘲隐含愤激之情,以沙鸥自况括尽人生悲苦。

评分:答对一种得2分,共2分。

按照0、1、2三类判分。

意思对即可。

其他答案符合题意亦可。

9.答案:示例一善于选取和组织意象,营造意境。

如由草、风、岸、樯、舟、夜构成的特写镜头与由星、月、江、野构成的远景画面,形成徽渺与阔大、孤寂与旷远相融为一的意境。

(或如诗人将自我融入自然之境,构成雄浑阔大义孤独凄凉的审美意境。

高二语文《旅夜书怀》作业和答案

高二语文《旅夜书怀》作业和答案

《旅夜书怀》一、课堂内容整理旅夜书怀杜甫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

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一)释词旅夜:旅途中的夜晚。

危樯:高高的桅杆。

危,高。

樯,船上挂帆的桅杆。

名岂文章著:我的名声难道是凭借文章而显著吗?官应老病休:做官倒是应该因为年老多病而退休。

(二)写作背景“安史之乱”时,杜甫一度寄住在成都,靠朋友、成都尹严武接济。

唐代宗永太元年(765),严武去世,诗人只得离开成都,此诗即作于作者至渝州(今重庆市)、忠州(今重庆忠州县)的出川途中。

(三)赏析1.首联内容与诗题有怎样的关系?从景物描写中你能感受怎样的诗人形象?首联点明地点、时间和环境。

从细草、微风、危樯、独舟的描写,可以感知诗中刻画了一个夜愁不寐飘泊孤寂的诗人形象。

2.颔联营造了怎样的意境?表达诗人怎样的情感?“垂”“涌”二字的具有怎样的表达效果?颔联的意境是雄浑阔大的。

诗人写辽阔的平野、浩荡的大江、灿烂的星月,正是为了反衬出他孤苦伶仃的形象和颠连无告的凄怆心情。

这种以乐景写哀情的手法,更显出了诗人的孤独凄苦。

“垂”,低垂。

因平野广阔,所以群星低垂。

一垂字写出了原野的广阔无边。

“涌”随波起伏。

因大江滚滚,所以水中的月亮才随波起伏。

《四溟诗话》评价说“句法森严,‘涌’字尤奇”。

3.“名岂文章著,官因老病休。

”表达诗人怎样的情感?颈联用了反问的语气,若改为陈述句就是,名声不应该因为文章而显著,做官只应该因为年老多病而辞职。

其言外意为:名声应该因为大济天下而显著,做官不应该因为被排挤而被辞。

委婉的写出了自己壮志难酬的愤遇之情。

4.尾联运用什么修辞手法?“沙鸥”具有怎样的情感内涵?尾联运用设问和比喻的修辞手法。

一只飘零于天地间的白鸥,既是诗人观览天地旷野的实景,也是诗人内心悲愤的情感投射,无论是身前之功,还是身后之名,都游离于自己,沙鸥象征了晚年飘零、孤独、寂窶的诗人形象。

补充材料1.补充视频:朗诵《旅夜抒怀》https:///x/page/x0773u187b1.html2.补充阅读(见文档末尾)二、基础知识训练1.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

杜甫《旅夜书怀》古诗词鉴赏答案

杜甫《旅夜书怀》古诗词鉴赏答案

杜甫《旅夜书怀》古诗词鉴赏答案旅夜书怀杜甫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名岂文章著,官因老病休。

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试题】1.分析颔联中“垂”“涌”二字的好处。

2.诗的尾联在写法上有什么特色?3.这首诗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感情?【答案】1.“答案示例:垂”和“涌”赋予景物以强烈的动感,突出了舟中观景的典型特征,使人有身临其境之感。

2.答案要点①比喻、设问②寓情于景情景交融)③对比、反衬(答出一点即可。

)3.答案示例:怀才不遇的苦闷,飘泊无依的感伤。

(2011年山东省德州市中考语文试题)【注释】1、危樯:高耸的桅杆。

2、星垂句:远处的星星宛如低垂至地面,使原野更为辽阔。

3、月涌句:银色的月光映着奔流汹涌的长江。

4、沙鸥:水鸟名。

【译文】微风轻轻地吹拂着江岸畔的细草,深夜江边,泊着桅杆高耸的孤舟。

原野辽阔,天边的星星如垂地面,明月在水中滚涌,才见大江奔流。

我的名气,难道是因为文章著称?年老体弱,想必我为官也该罢休。

唉,我这飘泊江湖之人何以相比?活象是漂零天地间一只孤苦沙鸥。

【鉴赏】诗作于代宗永泰元年(765),杜甫带着家人离开成都草堂,乘舟东下,在岷江、长江飘泊。

这首五言律诗大概是他舟经渝州、忠州一带时写的。

全诗流露了诗人奔波不遇之情。

诗的前半写旅夜的情景。

以写景展现境况和情怀,寓情于景之中。

后半写书怀。

抒发自己原有政治抱负,没有想到却是因为文章而得扬名四海,而宦途却因老病而被排挤。

表现了内心飘泊无依的伤感,字字是泪,声声哀叹,感人至深。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与李白的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有异曲同工之妙。

诗的前半描写“旅夜”的情景。

第一、二句写近景:微风吹拂着江岸上的细草,竖着高高桅杆的小船在月夜孤独地停泊着。

当时杜甫离成都是迫于无奈。

这一年的正月,他辞去节度使参谋职务,四月,在成都赖以存身的好友严武死去。

处此凄孤无依之境,便决意离蜀东下。

因此,这里不是空泛地写景,而是寓情于景,通过写景展示他的境况和情怀:像江岸细草一样渺小,像江中孤舟一般寂寞。

备战中考语文培优专题复习诗歌鉴赏练习题含答案(1)

备战中考语文培优专题复习诗歌鉴赏练习题含答案(1)

一、中考语文诗歌鉴赏1.古诗鉴赏1.仿照(甲)处对“卧”字的赏析,给(乙)“卧”字也作一个批注。

2.诗歌常常采用违背常理的急转手法,起到出人意料的效果。

请从两首诗中分别找出句子进行简要分析。

【答案】1.示例例:卧看是一种精神,一种态度,一种胸襟。

“卧”与“急”相照应,面对如此大的天风雨,凡事都避之不不及,诗人却拉开帘子,欢迎风雨的到来,表现出诗人不紧不慢,从容应对,这是何等的开阔心胸,这是何等的自由放旷的气度。

2.【甲】“僵、卧、孤、村”四字写出了作者此时凄凉的境遇,让人十分同情。

但接下去“不自哀”三字情绪急转,又现出⼀一种乐观豪放之情。

诗人对自己的处境并不不感到悲哀,因为他有满腔热血、一颗忠心。

【乙】按常理理推测,风雨将至之际,应当闭窗才是。

但诗人此刻偏要敞开四面窗户,“朱楼四面钩疏箔”这个动作颇出人意料,似乎觉得逆情悖理理,情节急转。

【解析】1.此题考查分析诗句中的关键词语的表达效果。

解答时结合诗句的意思来品味关键词,要分析怎样写、写得怎样和写出什么、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卧看”是动作描写,表现出诗人风雨欲来时的镇定、安详的神态。

面对如此大的风雨,凡事都避之不不及,诗人却拉开帘子,欢迎风雨的到来,表达了诗人开阔的胸襟和内心的豪情。

据此作答即可。

2.此题考查对诗歌表现手法的理解,结合诗歌的意思来思考。

甲诗首联“僵卧孤村不自哀”,通过“僵、卧、孤、村”四字写出了作者凄凉的境遇,“不自哀”表现了诗人的乐观豪放,与前边的内容形成对比,情绪急转。

乙诗“朱楼四面钩疏箔,卧看千山急雨来”的意思是“我站在楼上把四面的帘子高高挂起,然后静静地躺下,欣赏着暴雨,欣赏着雨中重峦叠岫的风采”,常人面对风雨都会闭窗,诗人却拉开帘子,悠闲地欣赏风雨,这种行为出人意料,似乎觉得逆情悖理。

据此作答。

2.阅读《水调歌头》,回答小题。

水调歌头苏轼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杜甫《旅夜书怀》译文及鉴赏答案

杜甫《旅夜书怀》译文及鉴赏答案

杜甫《旅夜书怀》译文及鉴赏答案(最新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古诗文、作文大全、教学资料、试题大全、条据书信、公文素材、方案报告、演讲致辞、合同协议、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ancient poems, essays, teaching materials, test questions, letter letters, official documents, project reports, speeches, contract agreements,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I want to know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different format and writing styles of sample essays!杜甫《旅夜书怀》译文及鉴赏答案杜甫《旅夜书怀》译文及鉴赏答案《旅夜书怀》唐代:杜甫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

人教版中考 语文专题复习诗歌鉴赏+现代文阅读训练含答案

人教版中考 语文专题复习诗歌鉴赏+现代文阅读训练含答案

人教版中考语文专题复习诗歌鉴赏+现代文阅读训练含答案一、中考语文诗歌鉴赏训练1.阅读下面古诗,完成后面小题江行[宋]严羽瞑色蒹葭外,苍茫旅眺情。

残雪和雁断,新月带潮生。

天到水中尽,舟随树梢行。

离家今几宿,厌听棹歌①声。

【注】①棹歌:行船时船工所唱的歌。

(1)尾联一个“厌”字写出了作者那种________、 ________的情感。

(2)发挥想象,试描绘出“天到水中尽,舟随树梢行”这一联所写的景与情。

【答案】(1)思乡心切;厌倦漂泊生活(2)在舟中远眺,天在水中,水与天接,江天一色,彼此不分;小舟起起伏伏慢慢前行,树杪隐隐约约,缓缓后退。

天无尽,水亦无尽,而行舟又悠悠,这样的行旅何日是尽头呢?【解析】【分析】(1)“离家今几宿,厌听棹歌声”。

离家的日子,诗人是每天都在心头盘算的。

天天盘算着,日子一长也就茫然了,“今几宿”的疑问,一则说明诗人离家之久,二则表明诗人心中盘算着回家的次数之频。

桨声一如游子心中的离家悲歌,一声声、一阵阵,把心都敲碎了,更敲倦了。

(2)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抓住诗中的主要景物“天”“江水”“舟”“树”的特点,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

描述时,一要忠于原诗,二要用自己的联想和想象加以再创造,语言力求优美。

“天到水中尽,舟随树杪行”。

舟中远眺,天在水中,水与天接,江天一色,彼此不分;小舟起起伏伏慢慢前行,树杪隐隐约约缓缓后退。

天无尽,水亦无尽,而行舟又悠悠,真不知这样的行旅何日是尽头。

景中寓情,作者把羁旅之情、思乡之感寄寓于“舟行所见”之景中,情与景完美地交融在一起,表达了漂泊在外的乡愁与孤单。

故答案为:⑴思乡心切;厌倦漂泊生活⑵在舟中远眺,天在水中,水与天接,江天一色,彼此不分;小舟起起伏伏慢慢前行,树杪隐隐约约,缓缓后退。

天无尽,水亦无尽,而行舟又悠悠,这样的行旅何日是尽头呢?【点评】⑴本题考查诗歌鉴赏的炼字。

考生要读懂诗歌,了解诗歌的内容,感悟诗人的情感,要结合诗句进行分析理解。

⑵本题考查诗歌意境的理解能力。

语文版必修2第二单元《杜甫诗四首之〈旅夜书怀〉》阅读练习

语文版必修2第二单元《杜甫诗四首之〈旅夜书怀〉》阅读练习

一、阅读《旅夜书怀》,回答下列问题:旅夜抒怀杜甫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

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1、诗的前四句写“旅夜”的情景。

最能体现作者情感的景物有哪些?2、诗的后四句是“抒怀”,请简要赏析诗的五六两句。

3、诗的最后一联运用了怎样的手法?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二、阅读下列这首诗,回答问题:旅夜抒怀杜甫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

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1、首联写景有何用意?2、“垂”“涌”有何好处?这一联写景为了抒发什么样的情感?3、“岂”“应”说的是诗人的真实想法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4、作者是怎样描写“沙鸥”的?有何用意?参考答案:一、1.细草、微风、危樯、星垂、月涌2.这是反话,立意至为含蓄,诗人素有抱负,但长期不能施展,因此声名竟文章而著,这实在不是他的心愿,他的休官主要不是因为老病,而是由于被排挤。

这里表现出诗人心中的不平,同时揭示出政治上失意是他漂泊、孤寂的根本原因。

3.借景抒情(比喻),深刻地表现了诗人内心漂泊无依的伤感。

二、1.比喻自己像小草一样渺小,像独舟一样孤寂。

2.分别衬托平原的广阔和江浩荡之势。

以乐景衬哀情,用宏大广阔之景来反衬内心的孤寂。

3.作者想因报国立业而著名,却因写诗而著名;辞官不是因为老病,而是因为被排挤。

作者直抒胸臆,表达因政治失意而悲愤的情感。

4.用天地之广阔反衬沙欧之渺少。

暗示自己的漂泊无依。

(比喻)。

旅夜书怀诗句鉴赏答案

旅夜书怀诗句鉴赏答案

旅夜书怀诗句鉴赏答案(学习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学校: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文言文、现代文、教案设计、文案大全、作文大全、词语、成语、范文、读后感、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tore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classical Chinese, modern literature, teaching plan design, copy collection, composition collection, words, idioms, model essays, post-reading comments, and other materials. If you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旅夜书怀诗句鉴赏答案杜甫的《旅夜书怀》大约成于他离开成都的旅途之中。

2月3日高二·语文·《登岳阳楼》《旅夜书怀》课后练习

2月3日高二·语文·《登岳阳楼》《旅夜书怀》课后练习

登岳阳楼第一部分:1.原文填写。

⑴诗中描写洞庭湖浩瀚无际的磅礴气势的诗句是:,。

⑵将个人命运和国家前途联系在一起,意境深远的诗句是:,。

2.对本诗赏析有误的一项是()A、头联虚实交错,今昔对照,从而扩大了时、空领域。

表面看有初登岳阳楼之喜悦,其实意在抒发早年抱负至今未能实现之情。

用“昔闻”为“今上”蓄势,归根结蒂是为描写洞庭湖酝酿气氛。

B、颔联是洞庭的浩瀚无边。

洞庭湖坼吴楚、浮日月,波浪掀天,浩茫无际,真不知此老胸中吞几云梦!写景如此壮阔,令人玩索不尽。

C、颈联写政治生活坎坷,漂泊天涯,怀才不遇的心情。

自叙如此落寞,于诗境极闷极狭的突变与对照中寓无限情意。

但从整体看来,与全诗联系不紧。

D、尾联写眼望国家动荡不安,自己报国无门的哀伤。

上下句之间留有空白,引人联想。

开端“昔闻洞庭水”的“昔”,当然可以涵盖诗人在长安一带活动的十多年时间。

而这,在空间上正可与“关山北”拍合。

”“凭轩”与“今上”首尾呼应。

3.说说下列句子中词语的含义。

⑴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坼:)⑵戎马关山北(戎马:)⑶凭轩涕泗流(凭轩:)4.杜甫、范仲淹笔下的洞庭湖,你更欣赏哪一个?说说理由。

5.杜甫、范仲淹都是借景抒情,但所抒的情有所不同,请简单加以分析。

杜诗:范文:6.说说你对下面诗句的理解。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7.知识拓展:读关于岳阳楼的一幅对联,完成练习。

上联:一楼何奇?杜少陵五言绝句,范希文两字关情,滕子京百废俱兴,吕纯阳三过必醉。

诗耶?儒耶?吏耶?仙耶?前不见古人,使我怆然而下!下联:诸君试看:洞庭湖南极潇湘,扬子江北通巫峡,巴陵山西来爽气,岳阳城东道崖疆。

潴者,流者,峙者,镇者,此中有真意,问谁领会得会来?⑴上联写了四个著名的历史人物与岳阳楼有关的事,四个人物即、、、。

⑵“杜少陵五言绝句”指的是杜甫所写的,“范希文两字关情”中的两字是指和。

⑶“前不见古人,使我怆然而下”化用的诗《登幽州台歌》,“此中有真意,问谁领会得会来”化用的诗《饮酒》。

初中语文2024中考复习羁旅行役主题诗歌鉴赏专项练习(共十五大题,附参考答案和解析)

初中语文2024中考复习羁旅行役主题诗歌鉴赏专项练习(共十五大题,附参考答案和解析)

中考语文羁旅行役主题诗歌鉴赏练习班级考号姓名总分一、古诗鉴赏旅夜书怀杜甫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

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注】①唐代宗永泰元年正月,杜甫辞去节度参谋职务,返居成都草堂。

四月,严武死去,杜甫在成都市区依靠,遂携家由成都乘舟东下,此诗约为途中所作。

②危樯:高耸的桅杆。

③星垂:星星低垂。

④月涌:月亮倒映,随水流涌。

1.诗歌的首联描写了、、等景物,营造了一种的意境。

2.“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这两句极为传神,为后人传诵,《茧斋诗谈》评价这两句“气象极佳,极失意事,看他气不萎靡,此是骨力定”。

请你从景与情关系的角度对这一联做简要赏析。

二、古诗文阅读早寒江上有怀孟浩然木落雁南度,北风江上寒。

我家襄水曲,遥隔楚云端。

乡泪客中尽,孤帆天际看。

迷津欲有问,平海夕漫漫。

闻雁韦应物故园眇何处?归思方悠哉。

淮南秋雨夜,高斋闻雁来。

1.《早寒江上有怀》首联捕捉了典型季节性的景物:__________,__________,北风呼啸,活画出一幅深秋景象,渲染出________的气氛。

其中,两首诗歌都有“雁”这一意象,《闻雁》中“雁”引发了诗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感情。

2.“乡泪客中尽”一句中的“尽”字用得好,请作简要赏析。

三、古诗文阅读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第1题至第2题。

春中田园作王维屋上春鸠①鸣,村边杏花白。

持斧伐远扬②,荷锄觇③泉脉。

归燕识故巢,旧人看新历。

临觞忽不御④,惆怅远行客。

【注】①鸠(jiū):斑鸠。

②远扬:又长又高的桑枝。

③觇(chān):探测,查看。

④临觞(sh1.诗人在前六句诗中借助哪些意象描绘了怎样的春天景象?2.请结合具体诗句,简析诗中表达的感情。

四、诗歌鉴赏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①缺月挂疏桐,漏断②人初静。

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③。

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注释】①此词作于苏轼被贬黄州之时。

旅夜书杯

旅夜书杯

高二诗歌专题练习——沉郁顿挫的杜甫诗一、基础知识(30分)1、下列各组加点字的读音各不相同的一组是()(3分)A、荆杞.妒忌.妃.嫔起讫.B、萧.萧呼啸.肃.穆潇.洒C、啾.啾揪.心貂裘.泥鳅.D、陇.亩田垄.竹笼.朦胧.2、下列各组中书写无误的一组是()(3分)A、牵衣顿足拦道哭,哭声直上干云霄。

边廷流血成海水,武皇开边意未已。

B、况复秦兵耐苦战,被驱不异犬与鸡。

生女犹得嫁比邻,生男埋没随百草!C、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

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欧。

D、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月夜魂。

盘飨市远无兼味,樽酒家贫只旧醅。

3、以下对诗句修辞手法的解说有误的一项是()(3分)A、牵衣顿足拦道哭,哭声直上干云霄。

——夸张B、况复秦兵耐苦战,被驱不异犬与鸡。

——比喻C、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比喻D、盘飧市远无兼味,樽酒家贫只旧醅。

——对偶4、下面诗句填入诗歌中排序正确的一项是()(3分)宾至杜甫幽栖地僻经过少,老病人扶再拜难。

岂有文章惊海内,漫劳车马驻江干,。

,。

①乘兴还来看药栏②百年粗粝腐儒餐③不嫌野外无供给④竟日淹留佳客坐A、③①④②B、②③①④C、④②③①D、③④①②5、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3分)A、没有难舍的告别,没有殷殷的叮咛,没有牵衣顿足....,甚至没有挥手相送,乡民们就这样默默地夹道而立,默默地目送着自己的亲人、自己的子弟奔赴决死的战场。

B、我站在泰山之巅,俯瞰群山万壑....,完全可以感受到天、神、人三者合一的诡秘气氛。

这大概就是泰山能千百年来稳稳居于中国名山之首的缘故吧。

C、您刚刚乔迁新居,房间宽敞明亮,只是摆设略嫌单调,建议你挂幅油画,一定会使居室蓬荜生辉....。

D、所有的人,因为爱而斗争,因为义气而拔剑出鞘,因为英雄而血流成海....、尸堆如山——那么勇敢从何而来?谁能告诉我们。

6、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A、中国经济能否渡过危机,不仅取决于宏观经济政策调整是否及时得当,而且取决于整个社会的和谐稳定,这一问题考验着各级政府的执政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