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联历史档案选编

合集下载

第三章战后至50年代中期的社会主义国家

第三章战后至50年代中期的社会主义国家

❖ 苏联红军在1944年初1945年西进攻打德国时, 解放了波兰、南斯拉夫、捷克斯洛伐克、阿尔巴尼 亚、保加利亚、罗马尼亚和匈牙利。这些国家以及 民主德国都建立了亲苏的政府,先后成为社会主义 国家。
1、南斯拉夫
❖ 南斯拉夫联邦人民共和国成立于1945年11月29 日。南共领导人铁托担任部长会议主席。
斯大林的逝世
❖ 1952年10月5日至14日,联共(布)第十九次代 表大会。
三、联共(布)第十九次代表大会与
斯大林的逝世
❖ 1952年,斯大林发表了他的最后一部理论著作《苏 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在这部著作中,斯大林以 不容商榷的、下定义式的语句对社会主义的基本经 济规律、社会主义条件下商品生产的特殊性、计划 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支配地位和资本主义总危机等 问题作了论断,从而构建了以“斯大林模式”为范 本的“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体系框架和基本观 点,并下令以此作为编写政治经济学教科书的基础。 这样,斯大林用个人的理论权威排除了其他人对社 会主义实践的理论探索,确立了“斯大林模式”在 理论上的唯一正统性。
三、苏南冲突
❖ 战后,东欧国家的民族利益与苏联大国利益的冲突 首先在南斯拉夫与苏联的关系中得到充分的表现。 由于南斯拉夫的领导人具有比较强烈的独立自主意 识,在内外政策上不愿屈从苏联的指挥和控制,因 此招致斯大林的不满。冷战开始后,为了加强对东 欧势力范围的控制,防止东欧国家滋长独立意识, 苏联决定对南斯拉夫采取严厉的高压措施,以儆效 尤。
4、保加利亚
❖ 1944年9月,苏军进入保加利亚。保加利亚共产 党领袖季米特洛夫,战时在苏联,1944年回国,主 持9月成立的祖国阵线政府。保加利亚共和国在 1946年9月15日宣告成立。但1946年10月举行议 会选举,非共产党的反对派取得令人吃惊的成功。 议会中选出101个反对派议员,这些议员受到政府 镇压,1947年8月反对派首领彼得科被捕并被处死。 在处决他之前英美政府不断抗议,但是保加利亚政 府置之不理。这件事被西方认为斯大林不履行其国 际义务,加速了冷战的爆发。

苏联历史档案选编

苏联历史档案选编

苏联历史档案选编俄文原档目录(第一卷)№04180 斯大林致托洛茨基的电报(1920年3月21日)№04181 奥尔忠尼启则致契切林的电报(1920年4月23日)№04182 奥尔忠尼启则、基洛夫致列宁的电报(1920年5月4日)№04183 奥尔忠尼启则致列宁、斯大林的电报(1920年5月4日)№04184 奥尔忠尼启则致列宁、斯大林的报告(不早于1920年5月4日)№04185 奥尔忠尼启则致列宁和斯大林的电报(1920年5月8日)№04186 契切林给奥尔忠尼启则的电报(1920年5月11日)№04187 奥尔忠尼启则致卡拉汉、列宁、斯大林的电报(1920年5月24日)№04188 托洛茨基致拉斯科尔尼科夫的电报(1920年5月26日)№04189 拉斯科尔尼科夫致托洛茨基、列宁、契切林的电报(1920年6月7日)№04190 契切林致奥尔忠尼启则的电报(1920年6月19日) №04192 契切林致俄共(布)中央政治局的信(1920年6月22日)№04191 契切林致俄共(布)中央政治局的信(1920年6月22日)№04194 契切林致俄共(布)中央政治局的信(1920年6月28日)№04195 托洛茨基致斯大林、列宁、加米涅夫的电报(1920年7月3日)№04196 契切林致克列斯京斯基的信(1920年7月5日)№04197 斯大林致列宁的电报(1920年7月13日)№04198 温什里希特致列宁的信(1920年7月15日)№04199 奥尔忠尼启则致列宁、契切林、斯大林的电报(1920年7月16日)№04200 斯大林致伏罗希洛夫的电报(1920年7月22日)№04201 斯大林致伏罗希洛夫、布琼尼的电报(1920年7月23日) №04202 斯大林致列宁的电报(1920年7月24日)№04203 斯大林致托洛茨基的电报(1920年7月26日)№04213 卡拉汉致俄共(布)中央委员会的信(1920年9月9日)№04217 柯秀尔致奥尔忠尼启则的信(1920年11月13日)№04218 奥尔忠尼启则致斯大林的电报(1920年11月22日)№04219 奥尔忠尼启则致列宁、斯大林的电报(1920年11月29日) №04220 纳扎列江与奥尔忠尼启则通过直通线路谈话记录(不早于1920年11月30日)№04221 奥尔忠尼启则通过直通线路向斯大林、列宁、契切林的报告(1920年12月4日)№04222 舍因曼致契切林、斯大林、奥尔忠尼启则的电报(1920年12月6日)№04223 奥尔忠尼启则致斯大林的电报(1920年12月8日)№04224 奥尔忠尼启则致斯大林的电报(1920年12月9日)№04225 奥尔忠尼启则致列宁、斯大林的电报(1920年12月12日) №04226 奥尔忠尼启则致列宁的电报(1920年12月15日)№04227 基洛夫、奥尔忠尼启则致俄共(布)中央的信(1921年1月2日)№04228 卡拉汉致俄共(布)中央委员会的信(1921年1月26日)№04229 托洛茨基、加米涅夫、列别杰夫致高加索战线革命军事委员会的电报(1921年1月27日)№04230 奥尔忠尼启则致俄共(布)中央、列宁、托洛茨基、斯大林的电报(1921年2月6日)№04231 斯大林致奥尔忠尼启则的便函(1921年2月16日)苏联历史档案选编俄文原档目录(第三卷)№00636 列宁关干巴库需要援助致托洛茨基(1918年7月8日)№00648 托洛茨基就东线战况致列宁(1918年8月13日)№00649 托洛茨基就海军战况致列宁(1918年8月14日)№00650 托洛茨基就东线战事致列宁(1918年8月15日)№00652 列宁就放行红十字船队问题致托洛茨基(1918年8月17日) №00653 托洛茨基就放行红十字船队致列宁(1918年8月17日)№00654 托洛茨基就统一管理军事事务致革命军事委员会(1918年8月17日)№00656 列宁就东线战事致托洛茨基(1918年8月19日)№00657 叶戈罗夫就建立统一指挥机构致列宁(1918年8月20日) №00658 列宁就密码电报致托洛茨基(1918年8月21日)№00660 托洛茨基就不同意邦契一布鲁耶维奇辞职一事致列宁(1918年8月21日)№00662 托洛茨基就东线战况致列宁(1918年8月21日)№00663 列宁就镇压克拉斯诺沃茨克叛乱致最高军事委员会(1918年8月21日)№00664 列宁等就派赴前线事致托洛茨基(1918年8月22日)№00681 托洛茨基就攻克喀山致列宁(1918年9月11日)№00682 托洛茨基在喀山群众集会上的讲话摘要(1918年9月12日) №00684 托洛茨基就任命克拉辛致列宁(1918年9月14日)№00746 托洛茨基就海军状况致列宁(1919年1月3日)№00747 托洛茨基就里海战役致萨克斯(1919年1月3日)№00748 托洛茨基就乌克兰局势和我们的任务致国防委员会(1919年1月4日)№00769 托洛茨基就疏散工作致列宁(1919年3月20日)№00770 托洛茨基就伏尔加河流域发生暴乱致列宁和斯大林(1919年3月21日)№00771 托洛茨基就东方面军问题致斯大林(1919年3月21日)№00773 托洛茨基就东线局势等问题致斯大林(1919年3月22日)№00774 托洛茨基就维尔霍夫斯基一事致斯大林(1919年3月23日) №00795 俄共(布)中央组织局会议记录(1919年4月20日)№00878 托洛茨基就乌克兰军区问题致斯克良斯基(1919年6月1日) №00879 托洛茨基就东线战事致斯克良斯基(1919年6月1日)№00897 托洛茨基就里海区舰队问题致斯克良斯基(1919年6月5日) №00898 托洛茨基就里加物资运输问题致斯克良斯基(1919年6月5日)№00899 托洛茨基就撤销第11集团军致斯克良斯基(1919年6月5日)№00981 列宁就等待答复致托洛茨基(1919年9月)№00982 列宁给斯克良斯基的便条(1919年9月)№00983 斯塔索娃就对谢利瓦乔夫监视问题致托洛茨基等(1919年9月18日)№00984 托洛茨基就在土耳真建立军事基地致俄共(布)中央(1919年9月20日)№00985 萨莫伊洛就第16集团军状况致托洛茨基及托洛茨基的批示(1919年9月30日)№11229 托洛茨基就伊希姆县划归致列宁等(1920年2月28日)№11230 托洛茨基就同波兰作战致列宁(1920年2月28日)№11231 列宁就石油问题致斯米尔加等(1920年2月28日)№11258 托洛茨基就契切林建议致列宁等(1920年3月24日)№11259 托涪茨基就对皮达可夫电报的补充致列宁门(1920年3月26日)№11264 列宁就工作态度致奥尔忠尼启则(1920年4月3日)№11265 托洛茨基就波兰前线问题致中央政治局委员(1920年4月17日)№11266 列宁等就押运黄金致斯米尔诺夫等(1920年4月20日)№11267 托洛茨基就对待白军舰队致列宁等及列宁的批示(1920年4月20日)№11268 托洛茨基就乌克兰局势致列宁等(1920年4月26日)№11278 列宁等就不进攻格鲁吉亚致奥尔忠尼启则(1920年5月5日) №11287 托洛茨基就动用海军从巴库运石油致列宁等(1920年5月21日)№11291 列宁就发放通行证致拉舍维奇(1920年5月27日)№11292 托洛茨基就往波兰前线抽调部队致奥尔忠尼启则(1920年5月27日)№11295 斯大林就西南线战况致列宁(1920年5月29~30日)№11296 斯大林就向南线增派兵力致列宁及列宁的批示(1920年6月2日)№11297 奥尔忠尼启则就外高加索暴动致托洛茨基(1920年6月2日) №11298 托洛茨基就通报列宁答复致奥尔忠尼启则(1920年6月3日) №11299 托洛茨基就利用莫法矛盾致契切林等(1920年6月3日)№11300 斯大林就兵力调配问题致列宁(1920年6月3日)№11301 托洛茨基就东方潜在的革命致契切林(1920年6月4日)№11361 斯米尔诺夫就远东局势致列宁(1920年9月23日)№11362 加米涅夫关于同意斯米尔诺夫建议的意见(1920年9月23~24日)№11363 奥尔忠尼启则就外交部与格鲁吉亚签约等问题致列宁(1920年9月24日)№11364 奥尔忠尼启则就拉什特情况致列宁(1920年9月24日)№11390 托洛茨基就巴统问题致列宁(1920年11月19日)№11394 列宁关于高加索问题的便条(约于1920年11月27日)№11395 列宁就施加压力致托洛茨基(1920年11月28日)苏联历史档案选编俄文原档目录(第四卷)№02267 土耳其斯坦前线特别局库什克分局向俄共(布)中央的声明(1921年3月18日)№02268 捷尔任斯基对土耳其斯坦前线特别局库什克分局声明的答复结论(1921年4月23日)№02269 瓦尔金-姆格拉捷关于各党派的态度给俄共(布)中央和莫斯科执委会的信(1921年4月11日)苏联历史档案选编俄文原档目录(第五卷)№01405 列宁就通讯联络问题致斯克良斯基(1921年2月12日)№01406 俄共(布)中央关于支援格鲁吉亚起义的决定(1921年2月14日)№01407 谢·加米涅夫等就格鲁吉亚战事给斯克良斯基的报告(1921年2月17日)№01409 托洛茨基就格鲁吉亚问题致斯克良斯基(1921年2月21日) №01410 斯克良斯基就军事问题致斯米尔诺夫(1921年2月21日) №01411 弗拉基米罗夫就粮食运输问题致瞿鲁巴(1921年3月2日) №01416 托洛茨基就军事问题致加米涅夫(1921年3月10日)№01417 列宁关于在格鲁吉亚应执行的政策给第11集团军的电报(1921年3月10日) №01447 托洛茨基就共产国际代表大会的组织工作致列宁等(1921年6月5日)№01446 关于指派图哈切夫斯基平定坦波夫叛乱的文件(不晚于1921年5月31日)№01447 托洛茨基就共产国际代表大会的组织工作致列宁等(1921年6月5日)№01448 列宁复托洛茨基(1921年6月5日)№01449 斯克良斯基和列宁就向蒙古推进问题交换的便条(1921年6月14~15日)№01451 列宁就德共代表团的信致托洛茨基(1921年6月18日)№01452 列宁就安东诺夫问题致斯克良斯基(约于1921年6—7月) №01453 托洛茨基就共产国际代表大会问题致列宁(1921年7月3日) №01505 托洛茨基就格鲁吉亚问题致政治局(1922年2月9日)№01506 托洛茨基就格鲁吉亚问题致政治局(1922年2月10日)№01507 列宁就格鲁吉亚问题致托洛茨基(1922年2月10日)№01508 列宁就格鲁吉亚问题致托洛茨基(不晚于1922年2月22日) №01509 列宁致托洛茨基(1922年2月)№01527 列宁就民族问题致加米涅夫(1922年9月27日)№01528 斯大林答列宁致加米涅夫的信(1922年9月27日)№02406 斯大林提出的关于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与各独立共和国相互关系的决议草案(不早于1922年8月11日)№02407 曼努伊尔斯基就乌克兰问题致斯大林的信(1922年9月4日) №02408 阿塞拜疆共产党(布)中央全会第七次会议记录摘抄(1922年9月11日)№02410 奥尔忠尼启则就需要亚美尼亚中央委员会支持致卢卡申电(不早于1922年9月15日)№02411 卢卡申就亚美尼亚党中央的决议致俄共(布)外高加索边疆区委员会电(1922年9月16日)№02413 俄共(布)外高加索边疆区委员会主席团第三十三次会议记录摘抄(1922年9月16日)№07308 斯大林就地方和中央的关系问题致列宁(1922年9月22日) №02415 俄共(布)中央组织局委员会会议记录(一)(1922年9月23日) №02416 俄共(布)中央组织局委员会会议记录(二)(1922年9月24日) №02417 俄共(布)中央组织局委员会通过的关于俄罗斯联邦与独立共和国相互关系决议的最终文本(1922年9月24日)№02418 斯大林等人关于修改文本致俄共(布)全体中央委员和候补委员的信(不早于1922年9月26日)№02419 加米涅夫就组建联盟的问题致列宁(不晚于1922年9月27日)№02420 加米涅夫给列宁的关于苏维埃共和国联盟结构的框架图(不晚于1922年9月27日)№02422 在俄共(布)中央政治局会议上加米涅夫和斯大林交换的便条(1922年9月28日)№02423 拉柯夫斯基就斯大林草案致斯大林(1922年9月28日)。

论英国共产党1956年危机的形成_初庆东

论英国共产党1956年危机的形成_初庆东

论英国共产党1956年危机的形成*初庆东(南京大学历史学系,南京,210093)摘要:1956年危机是英国共产党自建党以来所面临最严重和最危急的时刻,这一危机的形成与苏共二十大的召开及“秘密报告”的出台、匈牙利革命等事件密切相关。

随着英共党内对“秘密报告”了解的增加,以英国共产党历史学家小组为核心的英共知识分子最先要求进行党内改革,但是,英共领导层为了国际共产主义与党内的“团结”,压制党内公开自由地讨论苏共二十大揭露出来的问题,这引起了英共知识分子的不满与“造反”。

加之苏联进军匈牙利,英共领导层支持苏联的行动,而英共知识分子却要求英共划清与苏联的界限。

在英共领导层与知识分子党员的激烈对抗中,有相当数量的党员和一批具有重要影响力的知识分子脱党,英共遭遇自建党以来最严重的危机。

关键词:英国共产党;1956年危机;苏共二十大;“秘密报告”;匈牙利事件DOI :10.16382/j.cnki.1000-5579.2015.03.0091956年是战后世界历史发展的一个标志性年份,也是国际共运史的一个分水岭。

1956年以赫鲁晓夫“秘密报告”为开端,以匈牙利事件为结点,引发了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危机。

①对英国共产党而言,1956年是“灾难性”的一年,②是英国共产党历史的“分水岭”,③也是英国“新左派”运动的“元年”。

④因此,对英国共产党1956年危机的研究,不仅有助于了解战后世界历史的发展轨迹,也可以对国际共运史有较为全面的把握,更可以对苏共二十大、匈牙利事件等的国际影响提供案例佐证。

国外学术界对英国共产党1956年危机的研究侧重于苏共二十大和匈牙利事件对党内知识分子的冲击,较少关注英国共产党危机的形成过程与应对举措。

⑤国内学界对英国共产党1956年危机的研究则较为薄弱。

⑥基于此,本文以英国共产党危机的形成为切入点,根据英国共产党档案、当事人的回78*①②③④⑤⑥本研究得到国家留学基金资助。

本论文曾提交“第二届国际关系史青年论坛”(首都师范大学,2013年3月23—24日),感谢点评人的建议。

冷战史史料学的入门之作——《冷战史研究档案资源导论》评介

冷战史史料学的入门之作——《冷战史研究档案资源导论》评介

①陈寅恪:《陈寅恪集・金明馆丛稿二编》,北京:三联书店,2001年,第266页。 ②比较系统的有上海人民出版社在1975--2000年间出版的《战后世界历史长编》(1 1册);沈 志华主编的3套美、俄解密档案文献集(《苏联历史档案选编》34卷,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2年;《美国对华情报解密档案(1948--1976)》8卷,上海:东方出版中心,2009年;《俄罗斯 锯密档案选编:中苏关系》12卷,上海:东方出版中心,2015年):陶文钊、牛军主编的《美国对 华政策文件集(1949--1972)》(3卷),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3--2005年;崔丕在《美国的 冷战战略与巴黎统筹委员会、中国委员会(1945--1994)》(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 的附录中对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NSC)解密文件的目录作了详细的分类整理。 ③韩宇:《网上美国史资源概述》,《史学集刊》2002年第4期;刘作奎:《怎样利用网络研究 世界历史》,《世界历史》2003年第3期;黄安年:《网络时代美国历史研究与普及面临的机遇和挑 战》,《学术界》2006年第1期;汪婧:《冷战史研究的互联网资料利用问题》,《史学月刊》2008年 第2期;姚百慧:《国际关系史网络档案文献资源概要》,《历史教学》2009年第2期、《网络资源与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一、《导论》肩负的三重使命
史料是史学研究的基础。史学研究者最为熟知的座右铭莫过于傅斯年所 言的“上穷碧落下黄泉,动手动脚找东西”。但当前困扰国内冷战史学界的 最大问题就是如何搜寻原档,到哪里去查阅新解密的国内外档案,不论对冷 战史领域的新手还是资深专家,该难题都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就连冷战史学 界运用最广、知名度最高的外交文献——《美国对外政策文件集》(FRUS), 国内的许多冷战史或国关史的研究生也并不清楚到哪个网站下载,遑论其它 资源。加之近年来各国档案解密的步伐不断加快,各种网络数据库、纸本文 献异彩纷呈.而耕耘于该领域的国内不少学者囿于各自的研究小天地,知识 储备与信息的更新速度较慢,各自为战、单打独斗的冷战史学术生态显然无 法适应当前学术发展与学科建设的需要。因此在目前国内的冷战史史料学建 设严重滞后的状况下,《导论》一书事实上肩负着三重使命。 1.一本解密档案查询手册 《导论》按照国别(与地区)分为8章,分别介绍了美、英、俄、法、 德、El、中国大陆与台湾地区的冷战史解密档案资源,但各章的体例并不强 求一致,而是因地制宜,以最实用、最适宜的方式呈现给读者。努力将该书 编著为一本解密档案查询手册。美英日三国在档案史料的数字化与互联网共 享方面做得最好,开放程度很高,于是在“美国档案”“英国档案”与“日 本档案”这3章中,三位作者几乎用一半的篇幅详述那些能够免费获取的档 案资源。他们向读者重点推荐了诸如美国的9个总统图书馆、国务院及中央 情报局的电子资源:英国的国家档案馆、“Hansard,1803-2005”(英国议 会)数据库:日本的国立公文书馆、外务省外交史料馆与亚洲历史资料中心 等.将资源网址、下载步骤及注意事项讲得一清二楚。当然,美英13三国仍 有大量的解密档案深藏在档案馆或史料馆中,并未触网,对此三位作者也就 只能概况性地介绍其馆藏的基本情况了。在姚百慧与王若茜各自撰写的美英 档案章节中.他俩还特别关注了国内的图书馆及科研院校购买或收藏冷战史 的学术数据库及纸本文献的情况,此点对于初学者及那些无法出国查档的研 究人员尤为实用。 俄、法、德三国的档案资源数字化程度相对较低,于是这3章的撰写者 一方面概述该国的档案管理体制,重点介绍了这三国的国家档案馆、外交部

浅析中亚各国在阿富汗问题上的政治作用

浅析中亚各国在阿富汗问题上的政治作用

浅析中亚各国在阿富汗问题上的政治作用从最新的苏联解密档案中可以看出,因为地缘、民族、宗教等原因,在入侵阿富汗的战争中,苏联中亚加盟共和国在政治上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这种政治作用都是在苏共中央统一指导下完成的,其行为必定会对整个中亚的地缘格局带来深远的影响。

标签:中亚加盟共和国;侵阿战争;政治作用苏联入侵阿富汗后,为了在苏占区推行了全面“苏化”政策。

在这种“苏化”战略中,中亚加盟共和国扮演着特殊的角色,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一、同苏联控制下的阿富汗政权之间积极“互访”苏联当局常常“指导”其控制下的阿富汗傀儡政权派遣大量人员访问其中亚加盟共和国。

如1981年12月27日,阿部长会议主席基什特曼德在致苏驻阿特命全权大使中的信中提到“为了增加苏方的巨大帮助”而请求苏联的乌兹别克、塔吉克、土库曼加盟共和国接待阿境内的乌兹别克人、塔吉克人和土库曼人的民族代表团,其目的是“激发他们对苏联及其社会主义制度的好感……”[1]656-657另一方面,在1984年12月18日苏驻阿使馆关于苏阿联系计划执行情况的报告中指出:“接纳2个阿富汗人民民主党党的积极分子小组(每个小组150人)到塔什干市高级党校参加为期5个月的学习班”[2]803-809在该报告中还要求:“1984年乌兹别克斯坦共产党中央和土库曼斯坦共产党中央各接待100名、塔吉克斯坦共产党中央接待150名阿富汗社会各界人士的代表……来了解苏联人民的生活情况。

”[2]803-809不仅如此,苏联政府还指示中亚各加盟共和国通过“访问”对阿富汗进行政治渗透。

1982年8月5日,当时的乌兹别克共产党中央书记萨利莫夫给苏共中央国际部的报告中表明,遵照苏共中央国际部的指示“乌兹别克共产党中央委员会组织了三个6至8人的乌兹别克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社会团体人士代表团”访问阿富汗,并计划“各代表团由党务工作者、青年代表、工农业生产部门的专家代表、伊斯兰教人士、科学文化工作者组成”,报告表明其目的是“与阿富汗民主共和国各社会阶层的代表举行会晤、座谈和演讲,讲述社会主义的優越性,苏维埃政权时期乌兹别克发生的巨大社会变革,苏联共产党和我国旨在巩固同各国人民友谊的和平外交政策。

重读鲁迅的《我们不再受骗了》

重读鲁迅的《我们不再受骗了》

重读鲁迅的《我们不再受骗了》作者:朱正来源:《语文世界(高中版 )》2008年第12期鲁迅写过好几篇赞颂苏联、为苏联辩护的文章。

其中最为用力、也影响最大的是《我们不再受骗了》。

这一篇曾经被编入中学语文教科书,是整整一代中学生都精读过的文章。

这篇文章针对各国一些媒体说的“苏联怎么穷下去,怎么凶恶,怎么破坏文化”,逐一作了辩驳,认为这都是帝国主义的欺骗宣传。

你说苏联破坏文化吗?鲁迅举出了《铁流》作者绥拉菲摩维支、《毁灭》作者法捷耶夫、《士敏土》作者革拉特珂夫、《肥料》作者绥甫林娜、《静静的顿河》作者唆罗诃夫(现通译萧洛霍夫)等等著名作家在西欧东亚都受到欢迎的事实作为反证。

鲁迅写的这些当然都是有根据的。

不过,这些并不足以洗刷破坏文化这一指责。

让少数几个装点门面的作家在文坛上活跃,正好是为了掩盖更多的作家受到迫害的事实。

现在我从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所出的《苏联历史档案选编》中,引用一点迫害文化人的材料。

例如札米亚丁,鲁迅在《竖琴》的后记里,称赞了他的作品,至于作家,只是说他“现在已经被看作反动的作家,很少有发表作品的机会了”。

实际情况远比不让发表作品要严重得多。

他已经被列名在一份《拟驱逐的知识分子人员名单》之中。

又例如梭罗古勃,这位鲁迅多次提到的作家,连配给的一份口粮都得不到,申请出国也不被批准,作品也不能出版。

也是作家、翻译家的妻子在绝望中投河自杀了。

鲁迅在这篇文章中还为“苏联的购领物品,必须排成长串”的现象作了辩护。

他说:“但我们也听到别国的失业者,排着长串向饥寒进行;中国的人民,在内战,在外侮,在水灾,在榨取的大罗网之下,排着长串而进向死亡去。

”这进向饥寒、进向死亡的两个长串,难道不是比排队购买食物的那一长串更令人悲悯吗?对比起来,这排队购买食物,就不但是可以忍受,甚至还是值得艳羡的生活了。

这当然是极其雄辩的文章,词强足以夺理。

可是,排在苏联商店门前购买食物的长队,是触目可见的现实,而鲁迅拿来作对比的那进向饥寒进向死亡的长队,却只是一种比喻和象征的说法。

苏联历史档案的解密编纂与出版

苏联历史档案的解密编纂与出版

苏联历史档案的解密、编纂与出版黄立茀2012-10-12 16:12:41 来源:《史学理论研究》(京)2005年01期作者简介:黄立茀,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历史所研究员。

(北京100006)内容提要:本文阐述了1991年以后苏联历史档案解密的三个阶段。

重点考察了2000年以后俄罗斯国内对已开放苏联历史档案的编纂和出版概况。

介绍了重要的系列苏联历史文献集的概貌。

关键词:苏联历史档案解密编纂出版十月革命以后不久,列宁开始建立苏维埃档案系统和档案管理制度。

斯大林执政的20世纪20年代末期,建立起党和国家两个档案系统。

早在1920年底,联共(布)党中央委员会曾通过了一系列决议,形成了关于利用政治局、中央委员会全会速记记录的严格保密的规则。

(注:НовейщейисторииРоссии:теория,методолоеяипрактика.м.,2004.с.116. )其后,由于斯大林建立了严格一律的思想文化体制,档案保密制度逐步加强,档案的开放和利用基本没有提上日程。

除国防、国家安全、外交、外贸等涉及国家间关系的档案为秘密文献以外,关于末代沙皇的档案、关于十月革命前后布尔什维克党以外党派的档案、政治局和中央全会会议的速记记录、克格勃关于国内政治状况的汇报、苏共地方领导机关关于社会状况的汇报、领导人个人登记资料以及某些统计数字等均严格保密。

赫鲁晓夫时期,开始实行意识形态“解冻”的政策。

50年代下半期至60年代初,曾经出现了短暂的档案解密和开放的时期。

(注:РГАСПИ,Краткийсправочник.вып.м.,2004.c.16.)苏共20大以后,对档案管理制度进行了改革,对不需要保密的历史文献转为普通保管,并进行了编纂和出版。

勃列日涅夫时期,由于向斯大林体制回归,档案公布工作又停顿下来。

总之,苏联时期档案管理并非遵循严格的法制规则,主要取决于党和政治的需要,甚至受到个别领导干部私利的干扰。

例如,1953年斯大林逝世以后,一些高官为了掩盖自己在大清洗中的罪行,下令销毁了部分文献。

从经典科学社会主义到苏联模式社会主义

从经典科学社会主义到苏联模式社会主义

苏联政治宣传画
1. 俄共党内围绕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的争论
• 斯大林简介:1879年12月21日生于俄 罗斯帝国第比利斯省哥里市 ,1898年 加入俄国社会民主工党,1901年开始 职业革命生涯,先后七次被捕,六次 流放. 1912年被增补为俄共(布)中央 委员会委员,并领导中央委员会俄罗 斯局的工作,1917年 5月当选为党中 央政治局委员,协助列宁组织和领导 十月革命。1922年4月在俄共(布)第十 一次代表大会上当选为党中央总书记。 成为仅次于列宁的第二把手。
列宁晚年关于政治制度改革的理论与实践
• 1923 年 1月至 3 月,列宁不顾生命危险先后口授了三封 长信,即《给代表大会的信》、《怎样改组工农检察院》 和《宁肯少些,但要好些》。三封信探讨的主题是政治制 度改革 。 • 第一,推进民主化是政治制度改革的主旨 • 第二,把官僚主义作为主要危险 • 第三,民主化改革从执政党和党的领袖做起 • 第四,强化人民监督权 • 第五,改造整个国家机构
• 农业全盘集体化运动, 并不是基于农业发展本 身的要求,更不是基于 农民的要求,而是为配 合国家工业化运动而实 行的一种措施。这种农 业经济体制的主要功能 是便于把农业纳于国家 计划控制,而不是促进 生产发展。从长远来看, 它抑制了农业的发展, 使得苏联农业生产一直 处于低靡状态。
上世纪七十年代苏联人排队购物。
• 从人民直接管理制转变为政党代 表制。 • 由苏维埃民主选举制、罢免制转 变为党的委任制。 • 从独立的人民监督转变为从属于 国家监察机构。 • 从强调革命法制转变为赋予肃反 委员会以特殊权利
•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产生的 原因: • 外国武装干涉和连续三年 的国内战争,是布尔什维 克采取战时共产主义的客 观原因。 • 试图借助国家垄断制直接 走上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是布尔什维克采取战时共 产主义的主观原因。

俄国史参考书目

俄国史参考书目

俄国史主要参考书目孙成木等:《俄国通史简编》上下册,人民出版社1986。

苏联科学院《世界通史》1-7卷,俄国部分。

波克罗夫斯基:《俄国历史概要》(上下册)商务印书馆1994。

诺索夫主编:《苏联简史》,三联书店1977。

克留切夫斯基:《俄国史教程》,1-5卷,商务印书馆1994-1996。

苏联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编:《俄国文化史纲》,商务印书馆1994。

马夫罗金:《俄罗斯统一国家的形成》,商务印书馆1991。

马里宁:《俄国空想社会主义简史》,商务印书馆,1990。

斯米尔诺夫:《17-18世纪的俄国农民战争》,人民出版社1983。

拉伊夫:《独裁下的嬗变与危机——俄罗斯帝国二百年剖析》,学林出版社1996。

琼图洛夫:《苏联经济史》,吉林大学出版社1988。

利哈乔夫:《解读俄罗斯》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3。

米罗诺夫:《俄国社会史》,山东大学出版社2006.别尔嘉耶夫:《俄罗斯思想》,上海三联书店。

恰达耶夫:《哲学书简》,作家出版社,1998尼·米·尼科利斯基:《俄国教会史》,2000-12-01赫克著《俄国革命前后的宗教》上海,学林出版社,1999年版。

梁赞诺夫斯基:《俄罗斯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莫斯:《俄国史(1855-1996)》,海南出版社,2008.刘祖熙:《改革与革命——俄国现代化研究》,2000。

张建华:《俄国现代化道路研究》,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曹维安:《俄国史新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

王云龙:《现代化的特殊性道路》,商务印书馆2004。

金雁、卞悟:《农村公社、改革与革命》,中央编译出版社1996。

付世明:《20世纪初期俄国村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罗爱林:《俄国封建晚期农村公社研究》,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

陶慧芬:《俄国近代改革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7。

赵士国:《历史的选择选择的历史:近代晚期俄国革命与改革研究》,人民出版社2006。

苏联历史大事年表

苏联历史大事年表

苏联历史大事年表1917.11.7(俄历10.25)十月革命列宁和托洛茨基领导的布尔什维克武装力量向资产阶级临时政府所在地圣彼得堡冬宫发起总攻,推翻了临时政府,建立了苏维埃政权。

建立人类历史上第二个无产阶级政权(第一个是巴黎公社无产阶级政权)和由马克思主义政党领导的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简称苏俄。

1918.1.28红军建立根据列宁的建议,1918年1月28日苏维埃人民委员会通过关于建立工农红军的法令。

红军最高领导机关是列宁领导的人民委员会,直接指挥机关是军事人民委员部。

起初,红军以赤卫队为骨干,按照自愿的原则,动员劳动者阶级中最有觉悟最有组织性的先进分子参加红军。

2月23日,苏俄劳动人民为抗击德国军队入侵,踊跃参加红军,经英勇战斗,阻止了德军的进攻。

这一天后来被定为红军的建军节。

1918至1920苏俄内战1917年11月7日(俄历10月25日)十月革命取得了伟大胜利,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政权--苏维埃俄国,其与国内反革命势力白俄和外国武装干涉者进行的战争在苏联被称为"1917年到1922年的内战和武装干涉"。

1922.4斯大林上台1922年4月,在党的第11次代表大会新选出的中央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上当选为联共(布)中央总书记。

在1922年12月第一次全苏苏维埃代表大会上,斯大林作了关于成立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ссср)的报告。

他提出了“在一个国家首先建立社会主义”的主张。

1922.12.30苏联成立1922年12月30日晚,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首次苏维埃代表大会在莫斯科召开。

斯大林在会上作关于成立苏联的报告。

列宁因病未出席大会,被推为大会的名誉主席。

大会通过了苏联成立宣言。

当时加入苏联的有俄罗斯、南高加索、乌克兰和白俄罗斯4个加盟共和国。

大会通过的联盟条约规定,联盟苏维埃代表大会为国家最高权力机关,联盟人民委员会为执行机关。

条约还特别规定,每个加盟共和国都保留有自由退出联盟的权利。

苏维埃政权和俄国东正教会的斗争(1917-1923)

苏维埃政权和俄国东正教会的斗争(1917-1923)

论文分类号 K512.5 单位代码10183密级公开研究生学号2006912094吉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苏维埃政权对俄国东正教会的斗争(1917~1923)Soviet political power to Russian Eastern Orthodox Church'sstruggle (1917—1923)作者姓名:王文涛专业:世界史导师姓名Array及职称:学位类别:史学硕士论文起止年月:2007年3月至2008年4月吉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本人郑重声明:所呈送的硕士学位论文,是本人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工作所取得的成果。

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作品成果。

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

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结果由本人承担。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日期:2008年月日《中国优秀博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投稿声明研究生院:本人同意《中国优秀博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出版章程的内容,愿意将本人的学位论文委托研究生院向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的《中国优秀博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投稿,希望《中国优秀博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给予出版,并同意在《中国博硕士学位论文评价数据库》和CNKI系列数据库中使用,同意按章程规定享受相关权益。

论文级别:■硕士□博士学科专业:世界史论文题目:苏维埃政权对俄国东正教会的斗争(1917~1923)作者签名:指导教师签名:2008年月日作者联系地址(邮编):吉林大学东北亚研究院(130012)作者联系电话:139****6979作者姓名王文涛论文分类号 K512.5 保密级别公开研究生学号2006912094学位类别史学硕士授予学位单位吉林大学专业名称世界史培养单位(院、所、中心)东北亚研究院研究方向俄国史学习时间2006年9月至2008年7月论文中文题目苏维埃政权和俄国东正教会的斗争(1917~1923)论文英文题目Soviet political power and Russian Eastern Orthodox Church's struggle(1917-1923)关键词(3-8个)苏维埃政权斗争俄国东正教会姓名雷丽平职称教授导师情况学历学位博士工作单位吉林大学论文提交日期答辩日期2008年5月19日是否基金资助项目否基金类别及编号如已经出版,请填写以下内容出版地(城市名、省名)出版者(机构)名称出版日期出版者地址(包括邮编)内容提要十月革命前俄国东正教作为俄国的国教,拥有近亿人的信徒,对俄国的政治、经济、文化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世界现代史阅读参考书目

世界现代史阅读参考书目

参考书目(一)●通论(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吴象婴、梁赤民译,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2年。

(英)杰弗里·巴勒克拉夫:《当代史导论》,张广勇、张宇宏译,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6年。

(美)威廉·麦克尼尔:《(美)杰里·本特利、赫伯特·齐格勒:《新全球史:文明的传承与交流》,魏凤莲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

(美)保罗·肯尼迪:《大国的兴衰:1500年到2000年的经济变化和军事冲突》,王保存、王章辉、余昌楷译,北京:中信出版社, 2013年。

(美)亨廷顿:《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北京:新华出版社,1998年。

李剑鸣:《历史学家的修养和技巧》,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7年。

●第一次世界大战、第二次世界大战(美)悉·布·费:《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起源》(上下册),北京:商务印书馆,1959年。

(英)A·J·P·泰勒:《争夺欧洲霸权的斗争1848—1918》,沈苏儒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7年。

(美)巴巴拉·W·塔奇曼:《八月炮火》,上海:上海译文出版,1981年。

(原联邦德国)弗里茨·费舍尔:《争雄世界,德意志帝国1914—1918年战争目标政策》(上下册),北京:商务印书馆,1987年。

(苏)罗斯图诺夫主编;《第一次世界大战史1914—1918》(上下册),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2年。

(英)A·J·P·泰勒:《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起源》,潘人杰、朱立人、黄鹂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1年。

(美)李德·哈特:《第二次世界大战战史》,钮先钟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

(英)阿诺德·托因比、维罗尼卡·M·托因比编:《大战前夕,1939年》(上、下),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4年。

关于1950年中苏条约各种文本的部分俄国档案文献

关于1950年中苏条约各种文本的部分俄国档案文献
关于1950年中苏条约各种文本的部分俄国档案文献
新中国成立之初,经与苏联商定,中共中央决定毛泽东出访苏联,目的是参加斯大林70寿辰的庆祝活动,商谈和签订中苏之间的有关条约和协定,并就双方关心的问题交换意见。1949年12月16日毛泽东到达莫斯科,通过与斯大林及其他苏联领导人的多次商谈,毛泽东终于迫使斯大林同意与中国签订一个新的中苏条约,以取代1945年8月14日签订的《中苏友好同盟条约》。1950年1月20日,周恩来率领庞大的中国政府代表团到达莫斯科。经过反复会谈和协商,中苏两国于1950年2月14日签订了《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关于中国长春铁路、旅顺口及大连的协定》、《关于贷款的协定》,并通过了关于废除1945年条约和外蒙古独立的《公告》。当时双方确认但未予公布的还有上述两个协定的议定书和条约的《补充协定》。2月17日,毛泽东、周恩来等离开莫斯科回国,留下中国代表团继续与苏联方面谈判贸易协定等其他问题。这次中苏领导人的会谈以及所签订的条约和协定,将中国与苏联的战略同盟关系以法律的形式确定下来。这无疑是新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最重大的外交活动。
缔约国双方同意,目前在旅顺口和大连港的苏联军队自本条约生效之日起2—3年期限内全部撤回苏联境内,撤军将于1950年开始。
缔约国双方还同意,1945年8月14日苏联和中国签订的旅顺口和大连港协定,以及大连港协定议定书在签订对日和约后予以重新审议。[7]
第八条
本条约自批准之时起立即生效,有效期为30年。如期满前一年缔约国的任何一方未表示愿予废除,则该条约将无限期继续生效。同时,如缔约国的任何一方将终止本条约,应在条约有效期满前一年内通知另一方。
尽管斯大林最初对中方的草案感到意外和愤怒,但显然是经过慎重的考虑之后,苏方于1月28日提交的协定修改稿,除了没提放弃在旅顺、大连和中长铁路的一切权利和利益外,接受了关于旅顺口的条款(不包括移交财产),也接受了大连的行政完全隶属中国管辖、立即由中国政府接收大连(不包括旅顺口)的一切财产的条款。特别值得注意的是,苏方还接受了在对日和约签订后或不迟于1952年末无偿地向中国移交中长铁路的权利及全部财产的条款。

历史研究中的“档案”与档案研究中的“历史”

历史研究中的“档案”与档案研究中的“历史”

历史研究中的“档案”与档案研究中的“历史”作者:谢华来源:《历史教学·高校版》2009年第07期[关键词]冷战国际史,美国,解密档案,中美关系[中图分类号]K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0457—6241(2009)14—0012—05同中国史研究相比,目前国内(也许对任何国家相关学者而言都是如此)世界史研究最让学者们挠头的,一是在资料尤其是档案资料收集整理上要付出更多的努力;二是资料必须首先认真翻译后才能加以利用。

可信的汉译档案资料的相对缺乏,成为目前阻碍中国世界史研究队伍进一步扩大、相关研究持续向前推进的主要因素之一。

华东师范大学冷战国际史研究中心沈志华教授、杨奎松教授精心筹划多年,收集、整理、翻译并出版的大型资料丛书《美国对华情报解密档案(1948—1976)》(中国出版集团东方出版中心2009年版,以下简称《档案》),不仅就资料的全面性而言可以说填补了相关研究领域的“空白”;而且对很多创新性研究成果的取得起到“铺路架桥”的作用。

一、档案资料是历史研究保持生命力的基本“食粮”如何判别史学论(译)著的价值人们见仁见智,但不能否认的是,那些能惠及后来研究者,为其提供“食粮”和启发意义的论著终究会历久弥新。

近几年来,国内虽然翻译出版了不少有分量的冷战史(尤其是中美关系方面)研究资料性论著,但就总体而言,这些资料仍有待从数量和来源渠道两方面加以充实完善。

《档案》从资料的系统性和完整性,以及来源渠道的多样性和广泛性等方面都开了先河。

就前者而言,《档案》共有15编(分8卷出版),约570万字,内容涵盖了中国综合状况、中国内战、中国政治、中国经济、中国军事、中国外交、台湾问题、文化大革命、中苏关系、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国与第三世界、中国与朝鲜战争、中国与印度支那战争、中国与南亚以及美国情报机构等诸多方面。

在选择标准上,《档案》遵循马克思主义史学“抓主要矛盾”的研究方法,所选材料基本上包含了中国对外政策的所有重大问题,因而必将大大深化或改变我们以往对中美关系史、冷战史乃至国际关系史的认识。

苏联历史档案选编pdf

苏联历史档案选编pdf

苏联历史档案选编pdf苏联历史档案选编PDF是一部重要的历史文献资料,它记录了苏联历史上许多重要事件和人物的真实情况,对于研究苏联历史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苏联历史档案选编PDF的出版,是苏联解体后的一项重要工作。

在苏联解体后,苏联的档案资料被分散到各个独立国家,这些档案资料的保存和整理工作面临着巨大的困难。

为了保护这些珍贵的历史文献,苏联历史档案选编PDF的出版成为了当务之急。

苏联历史档案选编PDF的出版工作由专门的历史学家和档案工作者负责。

他们对苏联历史档案进行了系统的整理和分类,选取了一些具有代表性的档案资料进行了编辑和出版。

这些档案资料包括了苏联领导人的文件、政府决策的记录、党内文件、军事文件等等。

这些档案资料的出版,为研究苏联历史提供了重要的原始资料。

苏联历史档案选编PDF的出版对于研究苏联历史具有重要的意义。

首先,它提供了苏联历史上许多重要事件和人物的真实情况。

苏联历史是一个充满争议的话题,有很多关于苏联历史的不同观点和解释。

苏联历史档案选编PDF的出版,可以让人们更加客观地了解苏联历史的真相,避免了一些片面和偏颇的观点。

其次,苏联历史档案选编PDF的出版,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苏联的决策过程和政策演变。

苏联是一个庞大的国家,它的决策和政策往往涉及到许多方面的因素。

苏联历史档案选编PDF的出版,可以让人们更加深入地了解苏联的决策过程和政策演变的背后原因,有助于人们对苏联历史的全面理解。

最后,苏联历史档案选编PDF的出版,对于促进学术研究和学术交流也具有重要的作用。

苏联历史是一个广泛的研究领域,有很多学者对苏联历史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苏联历史档案选编PDF的出版,为学者们提供了一个共享和交流的平台,有助于促进学术研究的深入发展。

总之,苏联历史档案选编PDF的出版是一项重要的工作,它记录了苏联历史上许多重要事件和人物的真实情况,对于研究苏联历史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它的出版,不仅可以帮助人们更加客观地了解苏联历史的真相,还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苏联的决策过程和政策演变,促进学术研究和学术交流的发展。

苏联历史档案选编pdf

苏联历史档案选编pdf

苏联历史档案选编pdf摘要:I.苏联历史档案选编pdf 的背景和概述A.苏联历史档案选编的出版背景B.苏联历史档案选编的编辑和出版机构C.苏联历史档案选编的主要内容II.苏联历史档案选编pdf 的价值和意义A.对苏联历史研究的贡献B.对了解苏联历史和现实的帮助C.对国际学术界的启示和影响III.苏联历史档案选编pdf 的特点和亮点A.档案选编的全面性和系统性B.档案选编的客观性和权威性C.档案选编的实用性和可读性IV.苏联历史档案选编pdf 的不足和局限A.档案选编的缺失和遗漏B.档案选编的偏见和主观性C.档案选编的难以理解和使用正文:苏联历史档案选编pdf 是由苏联历史档案选编编辑委员会编辑,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的一本全面、系统、客观地介绍苏联历史的档案选编。

该选编涵盖了从1917 年十月革命到1991 年苏联解体的各个历史时期,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的内容,共有34 卷,36 册。

苏联历史档案选编pdf 的出版对苏联历史研究有着重要的贡献。

它为学者和研究者提供了大量珍贵的历史档案资料,帮助他们更全面、更深入地了解苏联历史,从而推动苏联历史研究的进展。

同时,该选编也为一般读者提供了了解苏联历史的机会,帮助人们更好地认识苏联历史和现实,从而加深对俄罗斯及世界历史的理解。

苏联历史档案选编pdf 的特点和亮点在于其全面性和系统性。

它不仅涵盖了苏联历史的各个时期,而且对各个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的档案资料进行了全面的收集和整理。

此外,该选编还具有客观性和权威性,所选档案资料具有较高的可信度和权威性,能够客观地反映苏联历史的发展。

同时,苏联历史档案选编pdf 还具有实用性和可读性,所选档案资料既有学术价值,又通俗易懂,方便广大读者阅读和使用。

然而,苏联历史档案选编pdf 也存在一些不足和局限。

首先,档案选编的缺失和遗漏,由于各种原因,一些重要的档案资料未能收入选编,使得选编的内容不够全面。

苏联对波罗的海三国的吞并——基于《苏联历史档案选编》的考察

苏联对波罗的海三国的吞并——基于《苏联历史档案选编》的考察

作者: 徐隆彬
作者机构:�潍坊学院学报》编辑部,潍坊261061
出版物刊名: 当代世界社会主义问题
页码: 14-24页
年卷期: 2014年 第4期
主题词: 苏联 波罗的海三国 吞并 考察
摘要:20世纪30年代末,随着德国对一些欧洲国家的侵占和反苏意图的愈益明显,苏联越来越把自己西北边境的安全与波罗的海沿岸三国联系在一起。

最初,苏联通过警告和炫耀武力的方式,使这三个国家不敢建立亲德政府和接纳德国军事力量进入,并试图通过和英法达成保证这些国家安全的协议,来防止德国染指这些国家。

但苏联的这些尝试,因波罗的海沿岸三国不买账以及英法在谈判中采取不合作态度,而未能如愿。

1939年秋,苏联与德国签订了互不侵犯条约,将波罗的海三国纳入了自己的势力范围。

二战爆发后,苏联对波罗的海三国采取了强硬政策,并通过在三国设立基地、驻扎军队、组建亲苏政府以及将部队部署在其所有重要城市,将三国纳入了自己的版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苏联历史档案选编俄文原档目录(第一卷)№04180 斯大林致托洛茨基的电报(1920年3月21日)№04181 奥尔忠尼启则致契切林的电报(1920年4月23日)№04182 奥尔忠尼启则、基洛夫致列宁的电报(1920年5月4日)№04183 奥尔忠尼启则致列宁、斯大林的电报(1920年5月4日)№04184 奥尔忠尼启则致列宁、斯大林的报告(不早于1920年5月4日)№04185 奥尔忠尼启则致列宁和斯大林的电报(1920年5月8日)№04186 契切林给奥尔忠尼启则的电报(1920年5月11日)№04187 奥尔忠尼启则致卡拉汉、列宁、斯大林的电报(1920年5月24日)№04188 托洛茨基致拉斯科尔尼科夫的电报(1920年5月26日)№04189 拉斯科尔尼科夫致托洛茨基、列宁、契切林的电报(1920年6月7日)№04190 契切林致奥尔忠尼启则的电报(1920年6月19日) №04192 契切林致俄共(布)中央政治局的信(1920年6月22日)№04191 契切林致俄共(布)中央政治局的信(1920年6月22日)№04194 契切林致俄共(布)中央政治局的信(1920年6月28日)№04195 托洛茨基致斯大林、列宁、加米涅夫的电报(1920年7月3日)№04196 契切林致克列斯京斯基的信(1920年7月5日)№04197 斯大林致列宁的电报(1920年7月13日)№04198 温什里希特致列宁的信(1920年7月15日)№04199 奥尔忠尼启则致列宁、契切林、斯大林的电报(1920年7月16日)№04200 斯大林致伏罗希洛夫的电报(1920年7月22日)№04201 斯大林致伏罗希洛夫、布琼尼的电报(1920年7月23日) №04202 斯大林致列宁的电报(1920年7月24日)№04203 斯大林致托洛茨基的电报(1920年7月26日)№04213 卡拉汉致俄共(布)中央委员会的信(1920年9月9日)№04217 柯秀尔致奥尔忠尼启则的信(1920年11月13日)№04218 奥尔忠尼启则致斯大林的电报(1920年11月22日)№04219 奥尔忠尼启则致列宁、斯大林的电报(1920年11月29日) №04220 纳扎列江与奥尔忠尼启则通过直通线路谈话记录(不早于1920年11月30日)№04221 奥尔忠尼启则通过直通线路向斯大林、列宁、契切林的报告(1920年12月4日)№04222 舍因曼致契切林、斯大林、奥尔忠尼启则的电报(1920年12月6日)№04223 奥尔忠尼启则致斯大林的电报(1920年12月8日)№04224 奥尔忠尼启则致斯大林的电报(1920年12月9日)№04225 奥尔忠尼启则致列宁、斯大林的电报(1920年12月12日) №04226 奥尔忠尼启则致列宁的电报(1920年12月15日)№04227 基洛夫、奥尔忠尼启则致俄共(布)中央的信(1921年1月2日)№04228 卡拉汉致俄共(布)中央委员会的信(1921年1月26日)№04229 托洛茨基、加米涅夫、列别杰夫致高加索战线革命军事委员会的电报(1921年1月27日)№04230 奥尔忠尼启则致俄共(布)中央、列宁、托洛茨基、斯大林的电报(1921年2月6日)№04231 斯大林致奥尔忠尼启则的便函(1921年2月16日)苏联历史档案选编俄文原档目录(第三卷)№00636 列宁关干巴库需要援助致托洛茨基(1918年7月8日)№00648 托洛茨基就东线战况致列宁(1918年8月13日)№00649 托洛茨基就海军战况致列宁(1918年8月14日)№00650 托洛茨基就东线战事致列宁(1918年8月15日)№00652 列宁就放行红十字船队问题致托洛茨基(1918年8月17日) №00653 托洛茨基就放行红十字船队致列宁(1918年8月17日)№00654 托洛茨基就统一管理军事事务致革命军事委员会(1918年8月17日)№00656 列宁就东线战事致托洛茨基(1918年8月19日)№00657 叶戈罗夫就建立统一指挥机构致列宁(1918年8月20日) №00658 列宁就密码电报致托洛茨基(1918年8月21日)№00660 托洛茨基就不同意邦契一布鲁耶维奇辞职一事致列宁(1918年8月21日)№00662 托洛茨基就东线战况致列宁(1918年8月21日)№00663 列宁就镇压克拉斯诺沃茨克叛乱致最高军事委员会(1918年8月21日)№00664 列宁等就派赴前线事致托洛茨基(1918年8月22日)№00681 托洛茨基就攻克喀山致列宁(1918年9月11日)№00682 托洛茨基在喀山群众集会上的讲话摘要(1918年9月12日) №00684 托洛茨基就任命克拉辛致列宁(1918年9月14日)№00746 托洛茨基就海军状况致列宁(1919年1月3日)№00747 托洛茨基就里海战役致萨克斯(1919年1月3日)№00748 托洛茨基就乌克兰局势和我们的任务致国防委员会(1919年1月4日)№00769 托洛茨基就疏散工作致列宁(1919年3月20日)№00770 托洛茨基就伏尔加河流域发生暴乱致列宁和斯大林(1919年3月21日)№00771 托洛茨基就东方面军问题致斯大林(1919年3月21日)№00773 托洛茨基就东线局势等问题致斯大林(1919年3月22日)№00774 托洛茨基就维尔霍夫斯基一事致斯大林(1919年3月23日) №00795 俄共(布)中央组织局会议记录(1919年4月20日)№00878 托洛茨基就乌克兰军区问题致斯克良斯基(1919年6月1日) №00879 托洛茨基就东线战事致斯克良斯基(1919年6月1日)№00897 托洛茨基就里海区舰队问题致斯克良斯基(1919年6月5日) №00898 托洛茨基就里加物资运输问题致斯克良斯基(1919年6月5日)№00899 托洛茨基就撤销第11集团军致斯克良斯基(1919年6月5日)№00981 列宁就等待答复致托洛茨基(1919年9月)№00982 列宁给斯克良斯基的便条(1919年9月)№00983 斯塔索娃就对谢利瓦乔夫监视问题致托洛茨基等(1919年9月18日)№00984 托洛茨基就在土耳真建立军事基地致俄共(布)中央(1919年9月20日)№00985 萨莫伊洛就第16集团军状况致托洛茨基及托洛茨基的批示(1919年9月30日)№11229 托洛茨基就伊希姆县划归致列宁等(1920年2月28日)№11230 托洛茨基就同波兰作战致列宁(1920年2月28日)№11231 列宁就石油问题致斯米尔加等(1920年2月28日)№11258 托洛茨基就契切林建议致列宁等(1920年3月24日)№11259 托涪茨基就对皮达可夫电报的补充致列宁门(1920年3月26日)№11264 列宁就工作态度致奥尔忠尼启则(1920年4月3日)№11265 托洛茨基就波兰前线问题致中央政治局委员(1920年4月17日)№11266 列宁等就押运黄金致斯米尔诺夫等(1920年4月20日)№11267 托洛茨基就对待白军舰队致列宁等及列宁的批示(1920年4月20日)№11268 托洛茨基就乌克兰局势致列宁等(1920年4月26日)№11278 列宁等就不进攻格鲁吉亚致奥尔忠尼启则(1920年5月5日) №11287 托洛茨基就动用海军从巴库运石油致列宁等(1920年5月21日)№11291 列宁就发放通行证致拉舍维奇(1920年5月27日)№11292 托洛茨基就往波兰前线抽调部队致奥尔忠尼启则(1920年5月27日)№11295 斯大林就西南线战况致列宁(1920年5月29~30日)№11296 斯大林就向南线增派兵力致列宁及列宁的批示(1920年6月2日)№11297 奥尔忠尼启则就外高加索暴动致托洛茨基(1920年6月2日) №11298 托洛茨基就通报列宁答复致奥尔忠尼启则(1920年6月3日) №11299 托洛茨基就利用莫法矛盾致契切林等(1920年6月3日)№11300 斯大林就兵力调配问题致列宁(1920年6月3日)№11301 托洛茨基就东方潜在的革命致契切林(1920年6月4日)№11361 斯米尔诺夫就远东局势致列宁(1920年9月23日)№11362 加米涅夫关于同意斯米尔诺夫建议的意见(1920年9月23~24日)№11363 奥尔忠尼启则就外交部与格鲁吉亚签约等问题致列宁(1920年9月24日)№11364 奥尔忠尼启则就拉什特情况致列宁(1920年9月24日)№11390 托洛茨基就巴统问题致列宁(1920年11月19日)№11394 列宁关于高加索问题的便条(约于1920年11月27日)№11395 列宁就施加压力致托洛茨基(1920年11月28日)苏联历史档案选编俄文原档目录(第四卷)№02267 土耳其斯坦前线特别局库什克分局向俄共(布)中央的声明(1921年3月18日)№02268 捷尔任斯基对土耳其斯坦前线特别局库什克分局声明的答复结论(1921年4月23日)№02269 瓦尔金-姆格拉捷关于各党派的态度给俄共(布)中央和莫斯科执委会的信(1921年4月11日)苏联历史档案选编俄文原档目录(第五卷)№01405 列宁就通讯联络问题致斯克良斯基(1921年2月12日)№01406 俄共(布)中央关于支援格鲁吉亚起义的决定(1921年2月14日)№01407 谢·加米涅夫等就格鲁吉亚战事给斯克良斯基的报告(1921年2月17日)№01409 托洛茨基就格鲁吉亚问题致斯克良斯基(1921年2月21日) №01410 斯克良斯基就军事问题致斯米尔诺夫(1921年2月21日) №01411 弗拉基米罗夫就粮食运输问题致瞿鲁巴(1921年3月2日) №01416 托洛茨基就军事问题致加米涅夫(1921年3月10日)№01417 列宁关于在格鲁吉亚应执行的政策给第11集团军的电报(1921年3月10日) №01447 托洛茨基就共产国际代表大会的组织工作致列宁等(1921年6月5日)№01446 关于指派图哈切夫斯基平定坦波夫叛乱的文件(不晚于1921年5月31日)№01447 托洛茨基就共产国际代表大会的组织工作致列宁等(1921年6月5日)№01448 列宁复托洛茨基(1921年6月5日)№01449 斯克良斯基和列宁就向蒙古推进问题交换的便条(1921年6月14~15日)№01451 列宁就德共代表团的信致托洛茨基(1921年6月18日)№01452 列宁就安东诺夫问题致斯克良斯基(约于1921年6—7月) №01453 托洛茨基就共产国际代表大会问题致列宁(1921年7月3日) №01505 托洛茨基就格鲁吉亚问题致政治局(1922年2月9日)№01506 托洛茨基就格鲁吉亚问题致政治局(1922年2月10日)№01507 列宁就格鲁吉亚问题致托洛茨基(1922年2月10日)№01508 列宁就格鲁吉亚问题致托洛茨基(不晚于1922年2月22日) №01509 列宁致托洛茨基(1922年2月)№01527 列宁就民族问题致加米涅夫(1922年9月27日)№01528 斯大林答列宁致加米涅夫的信(1922年9月27日)№02406 斯大林提出的关于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与各独立共和国相互关系的决议草案(不早于1922年8月11日)№02407 曼努伊尔斯基就乌克兰问题致斯大林的信(1922年9月4日) №02408 阿塞拜疆共产党(布)中央全会第七次会议记录摘抄(1922年9月11日)№02410 奥尔忠尼启则就需要亚美尼亚中央委员会支持致卢卡申电(不早于1922年9月15日)№02411 卢卡申就亚美尼亚党中央的决议致俄共(布)外高加索边疆区委员会电(1922年9月16日)№02413 俄共(布)外高加索边疆区委员会主席团第三十三次会议记录摘抄(1922年9月16日)№07308 斯大林就地方和中央的关系问题致列宁(1922年9月22日) №02415 俄共(布)中央组织局委员会会议记录(一)(1922年9月23日) №02416 俄共(布)中央组织局委员会会议记录(二)(1922年9月24日) №02417 俄共(布)中央组织局委员会通过的关于俄罗斯联邦与独立共和国相互关系决议的最终文本(1922年9月24日)№02418 斯大林等人关于修改文本致俄共(布)全体中央委员和候补委员的信(不早于1922年9月26日)№02419 加米涅夫就组建联盟的问题致列宁(不晚于1922年9月27日)№02420 加米涅夫给列宁的关于苏维埃共和国联盟结构的框架图(不晚于1922年9月27日)№02422 在俄共(布)中央政治局会议上加米涅夫和斯大林交换的便条(1922年9月28日)№02423 拉柯夫斯基就斯大林草案致斯大林(1922年9月28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