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小专题《光学实验》(含答案)
部编物理八年级上册专题05光现象实验(解析版)含答案
![部编物理八年级上册专题05光现象实验(解析版)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8a1c2bb0541810a6f524ccbff121dd36a32dc43c.png)
专题05 光现象实验(解析版)类型一 探究光的反射定律【方法技巧】考点:(1)验证三线共面。
(2)反射角与入射角的关系。
(3)入射角变化时反射角的变化规律总结、光路可逆性。
技巧:解答时从实验器材的特点入手,通过纸板的翻折验证出三线共面、根据两角的关系得出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专项训练】1.用如图所示装置探究光的反射定律,白色硬纸板EF 垂直于平面镜放置,能沿ON 折转,ON 垂直于平面镜.(1)让入射光贴着纸板EF 沿AO 射向平面镜上的O 点,观察反射光的方向.多次改变入射光的方向,观察并描绘光的径迹,量出入射角i 和反射角r ,记录如上表.比较r 和i ,可以得出:光反射时,反射角________入射角.(2)纸板EF 右侧没有沿ON 折转时,能观察到反射光,有折转时,观察不到反射光,说明光反射时,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____________.(3)将一束光贴着纸板EF 沿BO 射到O 点,光沿图中的OA 方向射出,说明光反射时,光路是________的.(4)由于光在纸板上发生了________(选填“镜面反射”或“漫反射”),所以从不同方向都可以观察到光在纸板上传播的径迹.【答案】(1)等于 (2)同一平面内 (3)可逆 (4) 漫反射【解析】(1)由表中反射角和入射角的度数,可得光反射时反射角等于入射角;(2)纸板EF 右侧没有沿ON 折转时,能观察到反射光,有折转时,观察不到反射光,是因为折转时左右两侧不在同一平面,说明光反射时,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3)将一束光贴着纸板EF沿BO射到O点,光沿图中的OA方向射出,可知将反射光线改为入射光线,光路图照样成立,表明:光反射时,光路是可逆的;(4)实验时从不同方向都可以观察到光在纸板上传播的径迹,是由于纸板表面凹凸不平,光在纸板上发生了漫反射的缘故.2.为了探究光反射时的规律,同学们进行如图所示的实验。
(1)为了完成实验,需要的测量工具是______。
人教版八年级年级物理上册第四章经典例题光实验专项训练10题含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年级物理上册第四章经典例题光实验专项训练10题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90e7ccc8daef5ef7ba0d3c6a.png)
人教版八年级年级物理上册第四章经典例题光实验专项训练10题含答案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实验题1.如下图所示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
(1)实验室提供了薄厚不同的两块玻璃板,你应选择______ (“薄”或“厚”)玻璃板进行实验;(2)在竖立的玻璃板前点燃蜡烛A,拿未点燃的蜡烛B竖立在玻璃板后面移动,直到蜡烛B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这种确定像与物大小关系的方法叫______ (“控制变量法”或“等效替代法”);(3)如果玻璃板没有放正,将对实验产生什么影响?______;(4)平面镜在生活中的应用,除了成像外,还可以______。
2.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中:(1)照图那样在桌面上铺一张大纸,纸上竖立一块玻璃板作为平面镜,沿着玻璃板在纸上画一条直线,代表_____。
把一支点燃的蜡烛放在玻璃板的前面,再拿一支外形相同但不点燃的蜡烛,竖立着在玻璃板后面移动,直到看上去它跟前面那支蜡烛的像完全_____。
由此可知平面镜成像时,像和物体的_____相等;(2)某同学共进行了三次实验,用刻度尺分别测出蜡烛和像到玻璃板的距离,数据记录如下:分析上表数据可以得出:平面镜成像时_____;(3)用直线把每次实验中蜡烛和它的像在纸上的位置连起来,发现像和物的连线与玻璃板_____;(4)如果实验时将玻璃板竖直向上提起1cm,则蜡烛的像竖直向上移动_____。
A. 2cm B. 1cm C. 0.5cm D. 0cm。
3.为了研究光的反射规律,小亮进行了下面的实验:如图,把一面镜子M平放在平板上,把一个画有角度的白色硬纸板竖立在镜面上,硬纸板是由E、F两块粘接而成,可绕接缝ON转动,ON垂直于镜面.(1)使E、F成为同一平面,让入射光线沿纸板上某一角度线射向镜面上的O点,观察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ON的位置.可知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分居______ 两侧;(2)改变入射光线方向,观察反射光线方向也改变,可知反射角______ 入射角;(3)把纸板F前折或后折,可以知道反射光线、入射光线与法线______ ;(4)让光线逆着反射光线射向镜面,经M反射后,反射光线逆着原入射光线方向射出,表明反射时______ .4.如图甲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
2020年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期末复习实验专题《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含答案)
![2020年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期末复习实验专题《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43cc6617cd1755270722192e453610661ed95a14.png)
人教版物理八上期末复习实验专题《凸透镜成像的规律》1.小柯有一架“傻瓜”相机,所谓的“傻瓜”相机是指拍摄时不需要根据景物的远近调节镜头到底片的距离(即不需要调焦).相机的说明书上注明“拍摄时,景物要在3m以外”。
相机拍摄时底片上成的像是、、(指出正立或倒立、放大或缩小、虚或实).下表是这架相机物距和像距的变化情况(f=35mm).根据表中数据,简单分析解释为什么拍摄时不需要调焦?。
2.如图,小明用一个焦距未知的凸透镜、蜡烛、光屏、光具座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1)由图甲可知,该凸透镜的焦距为_____cm;(2)如图乙所示,若在光屏上能得到清晰缩小的烛焰的像(光屏未画出),则蜡烛可能置于凸透镜左边a、b、c、d四点中的_____点处(注:P点是该凸透镜的2倍焦距处),生活中的_____就是利用这个原理制成的;(3)当蜡烛远离凸透镜时,要在光屏上再次成清晰的像,光屏应_____(填“靠近”或“远离”)凸透镜,同时观察到光屏上清晰的像变_____(填“大”或“小”),接着小明用一块遮光布遮住凸透镜的下半部分,可观察到光屏上的像是_____(“完整”或“不完整”)的;(4)某次实验中,光屏上已得到清晰的像,小明用一个焦距为15cm的凸透镜换下原先的凸透镜,并保持凸透镜和光屏的位置不动,为了使光屏上的像变清晰,蜡烛应_____(填“靠近”或“远离”)凸透镜.3.小明利用图示装置来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时(1)为了便于观察实验现象,实验环境应该(选填“较亮”或“较暗”)一些.实验时,应调整烛焰、光屏的中心位于(2)如图1所示,当凸透镜位于光具座上A处时,恰好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这个像是(选填“倒立”或“正立”)、(选填“放大”、“缩小”或“等大”)的像.生活中常用的就是利用这个原理制成的.(3)在保持(2)中蜡烛和光屏位置不变的情况下,将凸透镜向右移到B处(图中未标出)光屏上再次成清晰的像,成的是(选填“放大”、“缩小”或“等大”)的像.(4)在上述探究括动中,若已知蜡烛与光屏间的距离为L0,与凸透镜第一次所在位置A间的距离为L,如图2所示.则该透镜焦距f L(选填“>”、“<”或“=”).透镜先后两次所在位置A、B之间的距离s= (用L0、L表示).(5)实验一段时间后,蜡烛变短了,则光屏上烛焰的像也将逐渐向_______移动.要使烛焰的像仍然成在光屏的中心,应该将光屏向______移动(填“上或下”).(6)某次实验中,在烛焰、光屏中心位于凸透镜主光轴上的情况下,若固定蜡烛与透镜,无论怎样移动光屏,屏上都不出现清晰像,原因可能是.若固定光屏与透镜,无论怎样移动蜡烛,屏上都不出现清晰像,原因可能是4.某物理兴趣小组进行“模拟近视眼”的实验探究。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光学实验题》分类精编(含解析)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光学实验题》分类精编(含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f7e18003172ded630a1cb60b.png)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光学实验题》分类精编(含解析)人教版八年级物理《光学实验题》分类精编一、光的反射实验1.(2021·山东周村·二模)如图是探究光的反射规律的实验装置图,其中 ABCD是白色硬纸板制成的光屏,并能沿 ON 折转,ON 垂直于 CD。
(1)为了完成实验,需要的测量工具是______;(2)把一个平面镜放在水平桌面上,再将纸板 ABCD________地立在平面镜上,纸板上的直线 ON 垂直于镜面;(3)当入射光线靠近平面镜时,反射角________(填“增大”或“减小”);(4)实验结束后,小明将平面镜平放在一张白纸上,用手电筒的光正对着镜子照射,如图丙,从侧面看,白纸更________(选填“亮”或“暗”),原因是白纸发生了________反射。
2.(2021·东县实验中学初三三模)利用如图装置进行探究光的反射规律实验(1)让一束光贴着纸板 A沿 EO方向射向镜面,在纸板 B 上可看到光线沿 OF 方向射出,在纸板上:用笔描出光线EO和OF的轨迹,则EO与垂直镜面的直线ON 的夹角i是选填_____.(“入射角”成“反射角”)(2)多次改变入射角的大小,测得实验数据如下表序号∠i ∠r 1 30° 30° 2 45° 45° 3 50° 50° 分析^p 数据可得:反射角_____(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入射角:当入射角变大时,光线 OF____(选填“远离”或“靠近”)直线ON.(3)以直线 ON 为轴线.把纸板 B 向前或向后折,在纸板 B上_____(选填“能”或“不能”)看到反射光线 OF,由此说明反射光线、入射光线与法线在_____(选填“同一”或“不同”)平面内.(4)实验中,从教室各个方向都能观察到粗糙纸板表面反射的光线,这种反射属于_____(选填“镜面反第 2 页,总 17 页射”或“漫反射) 3.(2021·山东青岛·初二期末)如图,探究光的反射规律时,在平面镜的上方垂直放置一块光屏,光屏由可以绕ON 折转的 E、F两块板组成。
【精选】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光现象实验(篇)(Word版 含解析)
![【精选】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光现象实验(篇)(Word版 含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6dfffca16edb6f1afe001f85.png)
一、初二物理光现象实验易错压轴题(难)1.如图所示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1)在此实验中,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的目的是______;选取两支完全相同的蜡烛是为了比较像与物的______关系.(2)此实验最好在_____(选填“较亮”或“较暗”)的环境中进行,观察到的效果会更好些.(3)移开蜡烛B.在其原来位置放一光屏,光屏上无法呈现蜡烛的像,说明平面镜成的是______像.【答案】便于确定像的位置大小较暗虚【解析】(1)为了确定像的位置,让蜡烛A的像和蜡烛B重合,既能观察到A蜡烛像的同时,也能观察到B蜡烛,实验中要使用透明的玻璃板;选用大小相同的两个蜡烛,是为了用蜡烛B代替蜡烛A,来比较物像的大小. (2)因蜡烛是点燃的,所以适合在较黑暗的环境下才可看清蜡烛的像. (3)因为光屏只能接收实像,不能接收虚像,光屏不能接收到蜡烛A的烛焰的像,所以说明平面镜成的像是虚像.点睛:研究平面镜成像特点时,确定像的位置是关键.像的位置用蜡烛B与蜡烛A的像重合来确定.实验中既能看到物体A的像,又能看到蜡烛B,要采用透明的玻璃板;研究物像的大小采用的是等效替代法,把蜡烛A的大小用蜡烛B来代替;当实验环境光线较暗时,实验现象会更加明显.2.如图所示,是小明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的活动中所选用的器材和活动过程.(1)在探究活动中为便于观察,该实验最好在______(选填“较明亮”或“较黑暗”)环境中进行.(2)小明在玻璃板的前面放一支点燃的蜡烛A,还要在玻璃板的后面放一支没有点燃的蜡烛B,对蜡烛A和B的要求是_____,这是为了_____.这种确定像与物大小的方法是______.(选填“控制变量法”或“等效替代法”)(3)在寻找蜡烛像的位置时,眼睛应该在蜡烛______(填“A”或“B”)这一侧观察,如果小明无论怎样调节后面的蜡烛,都不能与蜡烛的像重合,请你推测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4)小明用跳棋代替点燃的蜡烛进行实验,但看不清跳棋的像,请你帮想个办法看清跳棋的像:____.(5)实验时在玻璃板前面放置一支点燃的蜡烛,再拿没有点燃的相同蜡烛在玻璃板后面移动,直到跟前面那支蜡烛的像______,若用光屏替换玻璃板后面的蜡烛,在玻璃板后面观察光屏,______观察到玻璃板前点燃蜡烛的像(选填“能”、“不能”).说明平面镜成的是______(选填“虚”或“实”)像.(6)在实验中用平板玻璃代替平面镜,主要是利用玻璃透明的特点,便于_______;如果有3mm厚和2mm厚的两块玻璃板,应选择______mm厚的玻璃板做实验.(7)为了让右座的同学也能够看清蜡烛的像,小明只将玻璃板向右平移,则蜡烛像的位置______(选填“向右移动”、“向左运动”或“不变”).(8)实验中,看到点燃的蜡烛通过玻璃板成两个像,其中距离观察者较远的像较______(填“亮”或“暗”).远处的像是来自于蜡烛的入射光经过玻璃板______(只有一个选项正确,将正确选项的字母填在横线上).A.一次反射、一次折射形成的B.两次反射、一次折射形成的C.一次反射、两次折射形成的D.两次反射、两次折射形成的【答案】较黑暗大小相同比较物与像的大小等效替代法 A 玻璃板与水平面不垂直,成的像不在水平位置用手电筒照亮跳棋重合不能虚对比蜡烛A的像与蜡烛B 的大小2不变暗 C【解析】【详解】(1)[1]该实验最好在较黑暗环境中进行,这样蜡烛的像才会比较清晰;(2)[2][3][4]对蜡烛A和B的要求是大小相同,这是为了比较物与像的大小,通过比较像与蜡烛B的大小,从而比较像与蜡烛A的大小;这种确定像与物大小的方法是等效替代法;(3)[5][6]在寻找蜡烛像的位置时,眼睛应该在蜡烛A这一侧观察,这样才能看到蜡烛A的像;如果小明无论怎样调节后面的蜡烛,都不能与蜡烛的像重合,这种情况可能是玻璃板与水平面不垂直,成的像不在水平位置;(4)[7]用手电筒照亮跳棋,这样跳棋反射的光更多,所成的像更明显;(5)[8][9][10]实验时在玻璃板前面放置一支点燃的蜡烛,再拿没有点燃的相同蜡烛在玻璃板后面移动,直到跟前面那支蜡烛的像重合;若用光屏替换玻璃板后面的蜡烛,在玻璃板后面观察光屏,不能观察到玻璃板前点燃蜡烛的像;说明平面镜成的是虚像;(6)[11][12]在实验中用平板玻璃代替平面镜,主要是利用玻璃透明的特点,可以看到玻璃后面的蜡烛,便于对比蜡烛A的像与蜡烛B的大小;应选择2mm厚的玻璃板做实验,这是因为比较厚的玻璃板会出现明显的两个像,影响实验效果;(7)[13]小明只将玻璃板向右平移,则蜡烛像的位置不变,这是因为根据平面镜成像规律,物体的位置不变,那么所成的像位置也不变;(8)[14][15]实验中,看到点燃的蜡烛通过玻璃板成两个像,其中距离观察者较远的像较暗,这是因为入射光线在玻璃板第一个面发生反射和折射时,光线强度就已减弱,折射光线又作为入射光线在第二个面发生反射和折射时,光线强度又减弱了,此时第二个反射光线在第一个面又作为入射光线发生反射和折射,这个折射光线所成的虚像距离观察者较远,同时光线强度比较弱,所以像较暗;由上述可知,远处的像是来自于蜡烛的入射光经过玻璃板一次折射、然后一次反射,最后一次折射形成的,所以说远处的像是来自于蜡烛的入射光经过玻璃板一次反射、两次折射形成的,故选C.3.某物理兴趣小组的同学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来研究水的沸腾。
2020年秋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4.3平面镜成像(含答案)
![2020年秋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4.3平面镜成像(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1c48c2164028915f814dc242.png)
2020年秋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册4.3平面镜成像1.鞋店的地板上,有一块靠墙的平面镜,店员为了顾客方便,通常不会把θ设为90°。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镜中所成的是正立等大的实像B. 人远离平面镜像变小,靠近平面镜像变大C. 假设顾客从镜中只看到自己膝盖位置的像,为了看到鞋子的像应该把θ角度调大D. 若顾客在水平地面上平行于镜面走动,以像为参照物顾客是运动的2.小明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目的是使蜡烛a的像更清晰B. 使用相同的蜡烛a、b,目的是比较像与物的大小C. 将光屏放到像的位置,光屏能够承接到像D. 将蜡烛a靠近玻璃板,它所成的像变大3.小明站在穿衣镜前3m处,以1m/s的速度匀速靠近穿衣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穿衣镜中小明的像逐渐变小B. 以穿衣镜为参照物小明总是静止的C. 穿衣镜中小明的像是虚像D. 2s后小明走的距离是1m4.关于做探究平面镜成像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实验中所成的像可用光屏承接B. 实验中所成像的大小会随物体位置的改变而改变C. 该实验需要选择两支大小相同的蜡烛D. 多次进行实验,主要是为了减小测量误差5.舞蹈演员站在竖直放置的平面镜前,她到镜面的距离是0.5m。
则她在镜中的像是()A. 实像,像到镜面的距离是1mB. 虚像,像到镜面的距离是1mC. 实像,像到镜面的距离是0.5mD. 虚像,像到镜面的距离是0.5m6.水平桌面上竖直放置着薄平面镜和直立的铅笔,平面镜中呈现铅笔的虚像。
当铅笔与平面镜之间的距离为8cm时,像的高度为h1,像到平面镜的距离为s1;当该铅笔与平面镜之间的距离为6cm时,像的高度为h2,像到平面镜的距离为s2.则下列关系式正确的是()A. h1<h2B. h1=h2C. s1<s2D. s1=s27.如图甲所示,一枚硬币放在竖直的平面镜前,硬币的像在a处;将平面镜平移至图乙所示的位置时,硬币的成像情况是()A. 硬币成像在a处B. 硬币成像在b处C. 硬币成像在c处D. 硬币无法通过平面镜成像8.舞蹈教室有一面非常大的平面镜,如图所示。
2020年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小专题《光学作图》(含答案)
![2020年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小专题《光学作图》(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0fe9609f482fb4daa48d4b75.png)
小专题《光学作图》1.在图中,根据给出的入射光线AO画出反射光线OB,并标出反射角的度数.2.如图所示,AB、CD是发光点S发出经平面镜反射后的两条光线,请在图中画出光路,确定发光点S的位置和它经平面镜所成的像S′.3.如图所示,在某房间的天花板上装有平面镜M,S为一灯泡,P为不透明的墙.请画出灯泡发出的光经平面镜反射后,能够照亮P墙右侧区域的光路图.4.如图所示,A′B′是物体AB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在图中画出平面镜(保留作图痕迹).5.如图所示,O′是O在平面镜中成的像,在图中画出平面镜的位置,并画出线段AB在该平面镜中的像.6.潜望镜中两块平面镜平行放置且与水平方向成45°夹角,已知一条沿水平方向的入射光线,作出光在潜望镜中的光路.7.如图所示,一束光从空气斜射到水面上,请画出折射光线.8.潭清疑水浅,安全记心间.如图,A是水池底某点,请大致作出光线AO的折射光线以及人从岸上看到A的像A′.9.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探究光的折射规律时,小晖用激光笔将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他在光屏上记录下如图乙所示的三条光线,为了便于研究,他还需要再画两条线,请你帮他完成.10.如图所示,小明利用一块平面镜使此时的太阳光水平射入隧道内.请你通过作图画出平面镜并标出反射角的度数.11.如图所示,水面上方有一发光点A1,水中另有一发光点A2.人在空气中看到A2在水中的位置就是A1在水中的像A的位置,请画出:(1)A1发出的光经水面反射进入人眼的光路图;(2)A2发出的光进入人眼的光路图.12.小明和小红坐在教室内两个相距不远的座位上,一束阳光照射到教室的一个玻璃窗上,小明说玻璃窗很刺眼,小红却说没感觉到.你认为这种情况可能吗?(请作图说明)13.如图所示,在平静的湖边有一盏路灯标记为S,潜水爱好者在水下E处看到路灯的像为S′.请画出水下E处的人看到路灯S的光路图,并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画出路灯S通过水面所成的像A.14.画出图中人眼通过平面镜M看到桌底下球的光路.参考答案1.如图所示:2.如图所示:或3.如图所示:4.如图所示:5.如图所示:6.如图所示:7.如图所示:8.如图所示:9.如图所示:10.如图所示:11.如图所示:12.如图所示:13.如图所示:14.如图所示:。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专题13《光学实验探究总结复习》(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专题13《光学实验探究总结复习》(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34c92bb3852458fb760b561f.png)
1.如图,小明给两个空罐的底部中央分别打上一个小圆孔和一个小方孔,再用两片半透明的塑料膜蒙在空罐的口上,然后分别将小孔对着烛焰和灯丝,可以看到烛焰和灯丝通过小孔所成的像。
(1)通过实验,可以看到烛焰和灯丝在塑料膜上成的都是倒立(选填“正立”或“倒立”)的实像。
该实验的成像原理和树荫下的圆形光斑的原理相同(选填“相同”或“不同”)。
(2)如果小孔变大,则它在薄膜上的像将变模糊(填“清晰”或“模糊”)(3)比较甲、乙两图,可以得出结论:小孔所成的像的形状和孔的形状无关。
【解答】解:(1)观察三次成像可知:所成的像是倒立的实像,成像的原理是小孔成像;而树萌下的圆形光斑的原理(太阳是光源,树叶相当于小孔)也是小孔成像,该实验的成像原理和树萌下的圆形光斑的原理相同;(2)如果小孔变大,则相当于在光屏上有很多的小孔同时成像,且小孔的位置不同,所以蜡烛所成的像亮度增大,像变模糊;(3)比较甲、乙两图,可以得出结论:小孔成像的形状和孔的形状无关。
2.如图所示,找一个空的易拉罐,用钉子在易拉罐底部的中央敲一个小孔,将易拉罐的顶部剪去后,蒙上一层塑料薄膜,这样就制成了一个针孔照相机,其实就是小孔成像的实验装置.将点燃的蜡烛置于小孔前的适当位置,观察并研究小孔成像的特点:(1)烛焰在塑料薄膜上所成的像是实像(填“实像”或“虚像”);其成像的原理是光的直线传播;(2)如果易拉罐底部小孔是三角形,则他在半透明纸上看到的像是DA.三角形光斑B.圆形光斑C.烛焰的正立像D.烛焰的倒立像(3)从右侧眼睛看过去,将蜡烛在孔前绕顺时针旋转,则人眼看到的塑料薄膜上的像是顺(选填“顺”或“逆”)时针旋转的;(4)为了增大烛焰所成的像,可采取的办法是:减小物距;(5)晴天太阳透过树叶缝隙形成的圆形光斑与上述原理相同,其圆形光斑大小不一的原因是树叶缝隙离地面的距离不同。
(6)薄膜上一直没有观察到像的原因是环境亮。
【解答】解:(1)蜡烛在塑料薄膜上所成的像是倒立的实像,其成像的原理是光的直线传播;(2)蜡烛经小孔成倒立的实像,像的形状与蜡烛形状相同,像与小孔的形状无关,即蜡烛在塑料薄膜上成的像是蜡烛的倒立像,选D;(3)将蜡烛在孔前绕顺时针旋转,烛焰所成实像上下左右与烛焰相反。
2020年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期末复习实验专题《光的折射》 (含答案)
![2020年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期末复习实验专题《光的折射》 (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1e714de5af45b307e87197d8.png)
人教版物理八上期末复习实验专题《光的折射》1.某同学在做探究光的折射特点实验,如图是光从空气射入水中时的光路,实验中发现,入射光线、折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别位于法线的两侧.通过实验还得到如下数据:(1)分析表中数据,可得出结论:①光从空气斜射到水面时,将同时发生和现象;②光从空气斜射到水面时,折射角随入射角的变化关系是:,且折射角(大于/等于/小于)入射角.当光从空气垂直射到水面时,折射角等于零.该同学根据上述实验中的发现和结论②总结出了光的折射特点.(2)请你对该同学通过上述探究实验得出光的折射特点的过程作出评价.是否存在不足?答:(是/否);请简要说明理由: .2.在探究“光从空气斜射入水和油时,哪种液体对光的偏折本领较大”的实验中,小明提出如下实验方案:先让一束入射光从空气直接斜射入透明的空水槽中,记录下光斑位置(如图甲所示);接着分别倒入水和油,记录对应的光斑位置,再通过分析就可得到实验结论.经讨论,同学们认为这一方案是可行的,于是进行了探究实验.(1)要实现探究目标,他们应选择图乙中的(选填字母序号)两图示实验,这样选择的目的是 .(2)某小组同学正确实验后,所记录的三次光斑的相对位置如图丙所示,经分析可知:光从空气斜射入水和油时,对光的偏折本领较大.3.在探究光的折射规律时,从水面上方看水中的物体变浅了,为了确定水中物体所成像的位置,某学习小组进行了如下探究:A.把一个小灯泡a放在水中某处,观察灯泡所成像的位置。
B.将另一个相同的小灯泡b放在水面上方,调整其位置,使它的像与灯泡a的像重合。
C.用刻度尺测量灯泡b到水面的距离。
(1)测量时,把刻度尺的零刻度线对准灯泡b,水面处对应的刻度如图甲所示,则灯泡b到水面的距离为________mm(2)灯泡a的像到水面的距离与灯泡b到水面的距离一定相等,依据是平面镜所成的像_________。
A.是虚像B.和物体大小相等C.和物体到镜面的距离相等D.和物体的连线与镜面垂直(3)测量时,如果直接将刻度尺竖直插入水中,使看到的零刻度线与灯泡a的像重合,则刻度尺在水面处的示数表示______________。
2020年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小专题《探究凸透镜成像特点实验》(含答案)
![2020年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小专题《探究凸透镜成像特点实验》(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55697b31a0116c175e0e4875.png)
小专题《探究凸透镜成像特点实验》1.小雷对凸透镜焦距与制成凸透镜的材料种类、凸透镜凸起程度的关系进行了探究实验:(1)他第一次测量焦距的实验如图甲所示,则测得的焦距为________cm.(2)由1、2次的实验可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小雷回想起白光经三棱镜后,光屏上自上而下出现了红、橙、黄、绿、蓝、靛、紫的色带(如图乙),受此启发,于是他分别用红光和蓝光来进行图甲的实验,结论是:对同一凸透镜,________光入射时焦距小些.(4)探究完成后,小雷和其他同学用焦距为8.0 cm的凸透镜和蜡烛进行成像实验.从各组汇报数据中发现,当物距均为16.0 cm时,有两个小组所测像距分别为19.0 cm、13.0 cm,与理论像距16.0 cm相比偏差较大.若不是因为长度测量方法错误和测量误差导致的,请分析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1)实验装置正确安装并调节后,小芳同学在如图甲所示的光屏上看到了烛焰清晰的像,则她看到的像是________(填“倒立”或“正立”)、________(填“放大”或“缩小”)的.(2)实验中,若用不透明的硬纸板挡住凸透镜的上半部分,则光屏上的像________(填选项序号).A.只出现烛焰像的上半部分B.只出现烛焰像的下半部分C.出现烛焰完整的像,但像更小了D.仍然是完整的,且大小不变,只是变暗了(3)如果保持蜡烛和凸透镜的位置不变,把光屏向右移动一小段距离后,要想在光屏上再次得到清晰的像,可在蜡烛与凸透镜之间放一个焦距合适的________(填“近视”或“远视”)眼镜.(4)某小组实验时对图甲中的装置进行了改进,将蜡烛换成带有“F”形的LED灯、光屏贴上方格纸,如图乙所示,请写出改进后其中一个优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某物理学习小组,选择如图甲所示的四个透镜进行探究实验(其中A、B和C、D是两组形状相同的凸透镜,它们分别用玻璃、塑料和水晶制作而成):(1)为了探究“凸透镜的焦距大小与透镜球形表面弯曲程度的关系”,小组同学应选择图甲中的哪两个凸透镜做实验?________(填字母序号);器材确定后,接着小组同学让一束与主光轴平行的光,分别经过两凸透镜后会聚于焦点处,如图E、F所示.比较两次实验的现象,可以得到的结论是:凸透镜表面越凸,凸透镜的焦距越________.(2)如果选择A、B两个透镜,他们还可以探究“凸透镜的焦距大小与________的关系”.4.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三班学生在老师的要求下,全班分成7个小组,都使用焦距是10 cm的凸透镜做实验.最后,老师将各组实验的结果画在了图中.图中1和1′,2和2′…7和7′分别表示实验时各组的物和对应像的位置.请你根据实验的要求和图中的信息,回答下列问题:(1)实验时,光具座水平放置,位于光具座上的烛焰的中心、凸透镜的中心和光屏的中心应该处于____________.(2)从________两组可以看出,当物体位于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时,所成的像是________立的、________的实像.(3)从6、7两组可以看出,凸透镜成虚像时,像与物在________侧,且像是________立的.(4)由图可知成实像时,当物远离凸透镜,则像________(填“远离”或“靠近”)凸透镜,且像变________(填“大”或“小”).5.小明同学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时,实验步骤如下:(1)将焦距为10 cm的凸透镜放置在光具座上50 cm处,把蜡烛和光屏分别安放在光具座上凸透镜的两侧,如图所示.然后调整蜡烛、凸透镜及光屏的高度,使三者的中心在____________.(2)将蜡烛放在光具座上20 cm处,移动________,直到呈现出最清晰的像,然后________蜡烛和光屏分别到凸透镜的距离.(3)将蜡烛移至光具座上45 cm处,接下来的探究操作不必要的是________(填字母).A.移动光屏,在光屏上寻找蜡烛的像B.在凸透镜左侧透过凸透镜观察蜡烛的像C.在凸透镜右侧透过凸透镜观察蜡烛的像6.如图所示,李宁同学在张老师指导下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1)当蜡烛位于图中B处时,移动光屏到D处,观察到光屏上呈现清晰的像,此时像和物大小相等,则该凸透镜焦距为________cm.(2)李宁同学把蜡烛移动到A处,屏上的像变得模糊,要使像变清晰,光屏应向________(填“左”或“右”)适当移动,此时光屏上的像应该是倒立、________的实像.(3)在上述(2)操作的基础上,张老师取下自己戴的眼睛放于蜡烛和凸透镜之间、光屏上的像又变得模糊,李宁同学发现当光屏向左移动适当距离后像又清晰.由此可知,张老师所戴的眼镜是________透镜,张老师的眼睛属于________(填“近视镜”“远视眼”或“正常眼”).7.实验室利用光具座研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当三个元件移动到图示位置时,光屏上出现了清晰的像,回答下列问题:(1)光屏上像的性质为________________.(2)关于本实验中得到的像在生活中的应用,举一个例子:________.(3)从图中读出物距为________cm,并推算出焦距为________.A.f<15 cmB.15 cm<f<20 cmC.f>30 cm(4)如果保持蜡烛与凸透镜的位置不变,撤去光屏,是否仍然成像?________.参考答案1.答案为:(1)10.0(2)材料相同的凸透镜,凸起程度越大其焦距越小(3)蓝(4)光屏上还没有出现清晰的像时就测出了像距2.答案为:(1)倒立缩小(2)D(3)近视(4)实验现象更明显、便于观察、减少了污染等3.答案为:(1)AC 小(2)材料4.答案为:(1)同一高度(2)1、2 倒放大(3)同正(4)靠近小5.答案为:(1)同一高度(2)光屏记录(3)AB6.答案为:(1)10.0 (2)左缩小(3)凸远视眼7.答案为:(1)倒立缩小的实像(2)照相机(3)40 B (4)仍然成像。
2020年秋季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第四章光现象 专题训练 光学实验探究题(答案解析)
![2020年秋季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第四章光现象 专题训练 光学实验探究题(答案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8da4e3f058fb770bf68a55bb.png)
第四章光现象专题训练光学实验探究题1.在探究光的反射规律的实验中,小明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将平面镜放在水平桌面,硬纸板竖直地立在平面镜上,硬纸板上的直线ON垂直于镜面,右侧纸板可绕ON转动.甲乙(1)如图甲,当硬纸板在同一平面上,使一束光贴着纸板沿某一方向射到O点,经平面镜反射,沿另一个方向射出.当入射光EO向ON靠近的过程中,发现反射光OF____(选填“靠近”或“远离”)ON.为了精确探究反射规律,除了图中的器材,还需要刻度尺、____和____.(2)如图乙,保持左侧纸板和入射光的位置不变,将右侧纸板绕ON转动,此时在右侧纸板上不能看到反射光,由此可以得出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______的结论.2.如图所示为小斌同学“探究光的反射规律”的实验装置。
把一个平面镜放在水平桌面上,再把一张纸板ENF竖直地立在平面镜上,纸板上的直线ON垂直于镜面。
(1)如果纸板没有与平面镜垂直放置,当光贴着纸板E入射时,在纸板F上____(选填“能”或“不能”)看到反射光线;(2)小斌想要探究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是否在同一平面内,接下来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3)他让一束光线沿着BO方向入射,发现反射光线沿着OA方向射出,说明光在反射时光路是____的。
(4)对于每一条确定的入射光线而言,____光线是唯一的。
3.如图所示,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实验中:(1)将一张白纸放在水平桌面上,将玻璃板与纸面___放置。
(2)蜡烛B与蜡烛A大小相同,目的是为了比较___关系。
(3)实验中,看到点燃的蜡烛A通过玻璃板成两个像,其中距离观察者较远的像比较___(选填“亮”或“暗”)移开蜡烛B,在其原来位置放一光屏,透过玻璃板在光屏上___(选填“能”或“不能”)看到蜡烛A的像。
4.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中,小明用到了如下器材:白纸、玻璃板、完全相同的a、b两物块、一枚细针。
请完成下列各实验步骤的填空:(1)如图甲所示将白纸铺于水平桌面上,再把玻璃板竖直置于白纸上,即保证玻璃板与白纸是相互______的,并在白纸上记录下玻璃板所在位置。
2020年人教版初中物理光学实验题复习题(含答案解析)
![2020年人教版初中物理光学实验题复习题(含答案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422e2055eff9aef8941e0669.png)
2020年人教版初中物理光学实验题复习题1.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1)如图甲所示,是小明确定焦距时所做的实验,则该凸透镜的焦距为______cm,当烛焰距凸透镜15cm时,能成倒立、______的实像,生活中的______就是利用这个原理制成的,当烛焰向左(远离透镜)移动后,要在光屏上再次成清晰的像,需将光屏向______(选填“左”或“右”)移,此时所成像将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2)实验一段时间后,蜡烛因燃烧变短,所成像如图乙,要使像能够在光屏的中央,应将凸透镜向______(选填“上”或“下”)调整。
(3)在上一步实验调整好像的位置后,小明取了一副近视镜放在凸透镜和蜡烛之间,要使光屏上还能呈清晰的像,可将蜡烛适当______(选填“左”或“右”)移。
【答案】(1)11.0;放大;投影仪;左;变小(2)下;(3)左【解析】【分析】此题是探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考查了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焦距的测量及对实验的操作能力,要熟练掌握规律的内容,做到灵活应用。
(1)①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会聚在主光轴上一点,这点是凸透镜的焦点,焦点和光心的距离是凸透镜的焦距;②根据凸透镜成像的三种情况和应用。
u>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应用于照相机和摄像机。
2f>u>f,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应用于幻灯机和投影仪。
u<f,成正立、放大的虚像,应用于放大镜;③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距增大,像距减小;(2)凸透镜成的实像是倒立的,像与物体的变化方向恰好相反;(3)近视眼镜是凹透镜,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能使会聚的光线推迟会聚。
【解答】(1)将凸透镜正对着太阳光,并移动光屏,直到白纸上的光斑最小,这个光斑是凸透镜的焦点,凸透镜到焦点的距离为11.0cm,则凸透镜的焦距为11.0cm。
把蜡烛放在距凸透镜15cm处,2f>u>f,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应用于幻灯机和投影仪。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光学综合专题(包含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光学综合专题(包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03deedb6ad51f01dc381f12d.png)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光学综合专题(包含答案)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光学综合专题(含答案)【光学基础】【例1】下列现象属于光的直线传播的是,属于光的反射的是,属于光的折射的是.A.形影相随B.潭清疑水浅C.太阳还在地平线以下,我们就已经看到日出D.服装店墙壁上装一面大镜子,有增大空间的感觉E.镜花水月F.坐井观天G.海市蜃楼H.利用照相机拍照I.小孔成像J.黑板反光K.竖直插入水中的筷子变短了L.夜晚星空闪烁M.用放大镜看地图N.射击瞄准O.课室里不同位置的同学都能看到黑板上的板书P.湖边的景物在水面上形成倒影Q.玻璃幕墙造成光污染R.透过玻璃窗看“小蛮腰”【答案】A FIN DEJOPQ BCGHKLMR【例2】如图所示,射水鱼发现水面上的小昆虫后,从口中快速喷出一束水柱,将昆虫击落,下列图中能表示射水鱼观察到小昆虫的光路的是()A B C D【答案】D【例3】关于透镜的应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远视眼镜利用了凸透镜对光的会聚作用B.照相时,景物在镜头二倍焦距以内C.投影仪中的投影片在镜头二倍焦距以外D.放大镜只能成正立、放大的虚像【答案】A【例4】小金同学由于经常玩王者荣耀,近期发现视力严重下降,经眼科医生检查,发现小金看物体的像成在视网膜的方,则小金被确诊为近视眼,应佩戴_透镜矫正.利用微信“扫一扫”功能,通过摄像头扫描二维码(如图)可快速获取网络信息,手机摄像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二维码到摄像头的距离应满足的条件.【答案】前凹大于两倍焦距【例5】杭州峰会期间,晚会“最忆是杭州”美轮美奂.如左下图,激光束看上去是直的,这是因为;扇形光电背景与水中倒影完美结合,这是光的现象,成的是(放大/等大/缩小)的(实/虚)像.(2)小轿车的挡风玻璃设计成倾斜的,而大货车的挡风玻璃却是竖直的.下列与挡风玻璃设计角度无关的因素是A.漫反射B.镜面反射C.车身高度D.平面镜成像(3)如右下图所示是医学上常用的内窥镜,它是一种在细管顶端装有小型摄像机的医疗器械,摄像机的镜头相当于凸透镜.用内窥镜检查时常采用从口腔插入的方法,这会引起病人强烈的恶心和呕吐,因此现在开始采用从鼻腔插入的方法.检查时,要使观察更加仔细,就要减小观察范围,此时应该使内窥镜细管顶端(选填“接近”或“远离”)患处.【答案】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反射等大虚 A 接近【例6】(多选)关于成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平面镜成的都是虚像B.凸透镜成的都是实像C.凸透镜可以成缩小的像,也可以成放大的像D.凸透镜可以成倒立的像,也可以成正立的像【答案】ACD【例7】蜡烛放在如图所示位置,通过凸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像,小红画了图中的光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小红画的光路是正确的B.透镜成的是虚像C.透镜的焦距小于10cmD.透镜的焦距等于20cm【答案】C【例8】图中不符合凸透镜成像规律的是()A BC D【答案】B【变8-1】蜡烛、凸透镜、光屏的位置如图所示,此时光屏上出现烛焰清晰的像,则像的特点是()A.倒立缩小B.倒立等大C.倒立放大D.正立放大【答案】C【例9】在做凸透镜成像实验时,将点燃的蜡烛沿着光具座,从凸透镜二倍焦距以外的某位置向焦点移动.在此过程中,像的大小及像距的变化情况是()A.像和像距都逐渐变大B.像和像距都逐渐变小C.像逐渐变大,像距逐渐变小D.像逐渐变小,像距逐渐变大【答案】A【变9-1】若空间有一竖直放置的大凸透镜,在主光轴位置上拉一根钢丝,一个小杂技演员从很远的地方沿着钢丝向焦点处匀速走来。
2020年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期末复习实验专题《光的反射》 (含答案)
![2020年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期末复习实验专题《光的反射》 (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e4e4a4126137ee06eef918ba.png)
人教版物理八上期末复习实验专题《光的反射》1.如图,探究光的反射规律时,在平面镜的上方垂直放置一块光屏,光屏由可以绕ON折转的E、F两块板组成。
让一束光贴着光屏左侧的E板沿AO方向射到O点,在右侧F板上能看到反射光线OB。
(1)改变光束的入射方向,使入射角减小,这时反射角也减小,使入射角增大,反射角也增大,这说明在光的反射现象中,反射角入射角。
(2)、如果让光线逆着OB的方向射向镜面,会发现反射光线沿着OA方向射出,这表明:。
(3)、若将F板向后折转一定的角度,则在F板上(填“能”或“不能”)看到反射光,此时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填“在”或“不在”)同一平面内。
(4)、光屏在实验中的作用是:(写出两条)①;②。
2.小明和小聪在探究光的反射规律,实验装置如图所示.(1) ∠FON是____角(选填“入射”或“反射”).(2)一束光沿EO射到镜面,在纸板上会看到反射光OF.若沿着FO的方向再入射一束光,它的反射光沿OE方向射出,此现象说明 .(3)在研究反射角和入射角的关系时,收集数据如下表:小明分析表中数据,得出的结论.小聪说,此结论不具有普遍性.请指出实验中的不足并加以改进,3.如图是探究光的反射规律的实验装置图,其中ABCD是白色硬纸板制成的光屏,并能沿ON折转,ON垂直于CD。
(1)实验时,将光屏放置在平面镜上,让一束光紧贴光屏射向平面镜上的O点,可在光屏上看到反射光线.如图甲所示;将光屏右半部分向后折转一定角度,光屏上看不到反射光.如图乙所示,说明反射光线、人射光线与法线在。
(2)从甲图可以看出反射光线与入射光射分居在两侧。
(3)从表格记录的数据分析时得:(答出一个结论即可)。
4.在探究“光的反射定律”实验时,进行如图所示的实验操作。
(1)小明让光线贴着垂直于镜面的纸板沿AO方向射向镜面,反射光沿OB方向射出,并用量角器测量入射角和反射角的大小,结果如图甲所示,接下来小明应该多次改变,重复上述操作,最终才能得出“反射角等于入射角”的普遍性规律。
人教版物理光学实验-带答案(基础)
![人教版物理光学实验-带答案(基础)](https://img.taocdn.com/s3/m/4e243263e87101f69e3195c3.png)
人教版物理光学实验(基础)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一、实验题1.小张小组和老师一起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光的反射定律”.(1)如图所示,小张将呈现反射光线的活动小卡纸向后折,活动小卡纸上就看不到反射光线了,这说明_________________.(2)实验中多次改变入射光线AO与ON的夹角进行实验,测量记录如表所示.同组小王分析小张记录的入射角正确,但在读反射角数据时有误,你认为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3)如图乙所示,再用另一只激光笔让光线沿着BO(即逆着原反射光线)射向平面镜时,可看到反射光线沿OA射出,这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4)在小镜子中看到同桌的眼睛时,你的同桌是否也能看到你的眼睛?请用光学知识解释.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小明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1)区分凸透镜与凹透镜的一种方法是:利用透镜观察书本上的字(在透镜焦距以内),看到正立缩小的像为凹透镜,看到的像为凸透镜.(2)如图1,把凸透镜正对太阳光,再把一张纸放在另一侧,调整凸透镜和纸的距离,纸上出现一个的光斑,用刻度尺测得此光斑到凸透镜光心的距离为10cm.(3)将“F”图案的光源、凸透镜、光屏依次放在水平光具座上,让光源发光,发现光屏上成像如图2,你认为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4)解决上述问题后,移动“F”光源和凸透镜的位置如图3,则此时的物距为 cm,移动光屏恰好得到一个清晰的像,请详细描述这个像的特点:,用此规律可以制作.(选填“放大镜”、“照相机”、“投影仪”)(5)不改变光源和透镜的位置,换一个焦距5cm 的凸透镜,此时要使光屏透镜(选填“靠近”、“远离”),才能得到一个清晰的像,“F”光源的图案如图4,此时在光屏上接收到的像是图5中的哪一个?.3.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的实验中,某同学用茶色玻璃板、两个棋子A及B、刻度尺、方格纸、白纸、平面镜支架等器材进行实验,如图所示:(1)实验中选择两个完全相同的棋子A、B,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2)在寻找棋子A的像的位置时,眼睛在棋子A这一侧观察,移动茶色玻璃板后面的棋子B,使它与棋子A在茶色玻璃板中所成的像重合,这里运用了等效替代法,若在方格纸上棋子B始终不能与棋子A的像重合,则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3)为了判断平面镜成的是虚像还是实像,他拿走棋子B,并在原B位置放置一张白纸,眼睛在B侧观察,根据__________________的现象,说明平面镜成的是虚像;(4)在实验过程中,让玻璃板沿玻璃板与方格纸的接触部分方向水平向右移动,结果他发现镜中的像相对于A__________(向右/不/向左)移动。
【精选】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光现象实验专题练习(解析版)
![【精选】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光现象实验专题练习(解析版)](https://img.taocdn.com/s3/m/54700b8b376baf1ffd4fad75.png)
一、初二物理光现象实验易错压轴题(难)1.小红在学习了光学的相关知识后,在暗室进行了一些实验探究.(1)实验一:让一细束太阳光照射三棱镜,射出的光射到竖直放置的白屏上.如图所示,白屏Ⅱ区上出现了彩色光带,这是光的________现象.将灵敏温度计放在________(选填“Ⅰ” 或“Ⅲ")区,温度计示数会明显升高,是因为________;(2)实验二:将一束蓝光照在穿白上衣、红裙子的洋娃娃身上,小红看到了洋娃娃上衣呈________色,裙子呈________色;(3)实验三:通过学习,小红知道红、________、蓝是光的三原色,它们自身_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由其它色光混合而成.她将亮度相等的这三种色光叠加在一起,看到了________光.【答案】色散Ⅲ红外线具有热效应蓝黑绿不能白【解析】【详解】(1)实验一:太阳光经过三棱镜后被分解为七色光的现象,是光的色散现象.红光的折射较小,紫光的折射较大,所以图中Ⅲ区是红外线,且红外线具有明显的热效应,所以将灵敏温度计放在Ⅲ区,温度计示数会明显升高.(2)实验二:将一束蓝光照在穿白上衣,白上衣能反射所有颜色的光,即白上衣反射蓝光,所以小红看到了洋娃娃上衣呈蓝色;红裙子只能反射红光,所以蓝光照在红裙子上,洋娃娃身上裙子呈黑色.(3)实验三:光的三原色是红、绿、蓝,它们自身不能由其它色光混合而成,她将亮度相等的这三种色光叠加在一起,看到了白光.2.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中.(1)实验室提供平面镜、茶色玻璃板和透明玻璃板,应选________作为实验器材,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便于________ ;(2)小丁选择两只大小外形完全一样的蜡烛是为了比较________;(3)如图1,蜡烛放在画有方格的平板上,像的位置在________;(A/B/C/D),在该位置放一光屏,屏上________(能/不能)承接到像,说明平面镜成的像是________像;(4)细心的小丁透过玻璃观察蜡烛的像时,看到在像的后面还有一个较模糊与像有部分重叠的像,出现两个像的原因是________,此时成两个像对应的物距分别是蜡烛到玻璃板前后两个面的距离,若玻璃板厚度为3mm,则两个像的中心距离为________mm.(5)如图2,小丁把四个模型分别面对玻璃板直立在桌面上,用于研究像与物左右位置的关系.其中能够达到实验目的是________;(6)小丁同学实验过程中,如果在平面上无论怎样移动镜后的蜡烛,都无法与镜前蜡烛的像完全重合,原因可能是________.【答案】茶色玻璃板确定像的位置便于比较像和物体的大小关系 B 不能虚玻璃板太厚 6 C 玻璃板与桌面不垂直(或玻璃板为竖直放置)【解析】(1)实验室提供平面镜、茶色玻璃板和透明玻璃板,研究平面镜的成像实验时,因为用平面镜不能看到后面的物体,所以不能用,为了减小环境光线对成像的干扰,提高成像的对比度,应选茶色玻璃板作为实验器材,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便于确定像的位置.(2)小丁选择两只大小外形完全一样的蜡烛,实验时像和物体可以完全重合,所以便于比较像和物体的大小关系.(3)如图,蜡烛放在画有方格的平板上,根据像和物到镜面的距离相等,连线与镜面垂直的特点,可知像的位置在B处;因为平面镜成虚像,由反射光线的反射延长线相交而形成的,所以在该位置放一光屏,屏上不能承接到像.(4)细心的小丁透过玻璃观察蜡烛的像时,看到在像的后面还有一个较模糊与像有部分重叠的像,出现两个像的原因是玻璃板的两面都能成像,即会成两个像,此时成两个像对应的物距分别是蜡烛到玻璃板前后两个面的距离,若玻璃板厚度为3mm,则后面的像物距和像距都大了3mm,所以两个像会相距6mm.(5)要研究像与物左右位置的关系,如图中的字母:ATV都是左右对称的,所以不能达到目的,C字母左右不对称,所以其中能够达到实验目的是C图;(6)平面镜成的像与物体的连线与镜面垂直,像和物体关于平面镜对称,如果在平面上无论怎样移动镜后的蜡烛,都无法与镜前蜡烛的像完全重合,原因可能是:玻璃板与桌面不垂直(或玻璃板未竖直放置),此时像不在桌面上,所以不能重合.点睛:平面镜成像的实验中有很多细节问题要注意,如在较暗的环境中实验,要用薄的玻璃板,要保证玻璃板与桌面垂直等,要注意多总结,用时则手到擒来.3.如图所示,小明将茶色玻璃板作为平面镜竖直放置在一张方格纸上,并准备了两个相同的棋子A和B,刻度尺、铅笔等,用来探究棋子A在平面镜中成像的特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专题《光学实验》
1.小红为小鹏表演了一个“水火相融”的小魔术,她先用一块透明的薄玻璃板将桌子分割成甲、乙两个区域后,再用一块不透明的挡板将乙区域分割成两部分.小红在甲区域内放置了一个盛满水的烧杯,且里面浸没着一支蜡烛A,并在乙区域挡板后的指定位置放置蜡烛B.准备就绪后,小红请小鹏坐在乙区域一侧的某点P(如图所示),并迅速将乙区域已准备好的蜡烛B点燃,在小红一只手麻利地在小鹏眼前绕过的同时,另一只手悄悄地将挡板拉开一个缝隙MN.当小鹏沿着小红的手指望向蜡烛A时,奇迹出现了:蜡烛A竟然在水中燃烧了!
(1)若实验中完全相同的蜡烛A和B到薄玻璃板的垂直距离分别为s1和s2,
则s1________s2(填“>”“<”或“=”).
(2)小鹏之所以能看到“水火相融”的奇迹,是因为他看到的燃烧的蜡烛是蜡烛B通过薄玻
璃板所成的等大、________的________像.
2.在探究“光从空气斜射入水和油时,哪种液体对光的偏折本领较大”的实验中,小明提出如
下实验方案:先让一束入射光从空气直接斜射入透明的空水槽中,记录下光斑位置(如图甲所示);接着分别倒入水和油,记录对应的光斑位置,再通过分析就可得到实验结论.经讨论,同学们认为这一方案是可行的,于是进行了探究实验.
(1)要实现探究目标,他们应选择下图中的________(填字母序号)两图的实验.
(2)由(1)中A、D两图的实验________(填“能”或“不能”)得出结论,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某小组同学正确实验后,所记录的三次光斑的相对位置如图乙所示,经分析可知:光从
空气斜射入水和油时,________对光的偏折本领较大.
3.某小组选用了图甲中光源、水、水槽、可折转的光屏(带刻度)等器材,用于完成探究“光从
空气射入水中时的折射规律”.
(1)使用可折转的光屏,是为了观察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是否在____________.
(2)光从空气射入水中,入射点为O点,不断改变入射角,读出刻度盘上对应的折射角,将
实验结果画在图丙中,其中1和1′、2和2′…4和4′分别表示各次入射光线和对应的折射光线的位置.由此可得出,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时,折射角随入射角的增大而________,且折射角______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入射角;当光从空气垂直射入水中时,折射角等于________度.
4.如图是小明探究光的反射规律的实验装置,在平面镜上放置一块硬纸板,纸板由可以绕ON转
折的E、F两部分组成.
(1)要使入射光和其反射光的径迹同时在纸板上出现,你认为纸板与平面镜的位置关系是
________(填“垂直”或“不垂直”).实验时,在纸板前不同的方向都能看到光的径迹,这是因为光在纸板上发生了________反射.
(2)小明让一束光沿AO贴着纸板E射到平面镜上,在纸板F上会看到反射光OB的径迹.三
次改变入射角的大小,实验所测得数据如表所示.他根据表中数据得出的结论和其他同学的结论并不一致.请你分析小明测量实验数据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
(3)三次实验中,总能在纸板上观察到入射光和反射光的径迹.由此小明得出结论:“在反
射现象中,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都在同一平面内”.请你评估小明的做法是否合理并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如图所示,在探究光的反射定律时,将一块平面镜放在水平桌面上,再把一块纸板垂直放置
在平面镜上.
(1)实验时让光贴着纸板入射是为了________.
(2)如果纸板没有与平面镜垂直放置,当光贴着纸板沿AO入射时,________(填“能”或“不
能”)在纸板上看到反射光.
(3)为了便于测量和研究,需要把光路记录在纸板上,你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
(4)为了得到反射角与入射角大小关系的普遍规律,应当怎么做?______________.
(5)另一同学将呈现反射光线的右半边活动板沿中线向后折,活动板上________(填“能”
或“不能”)看到反射光线,这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若将一束光贴着纸板F沿BO射到O点,反射光将沿图中的________方向射出,这说明
了反射现象中________.
6.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中,如图1所示.
(1)现有厚度分别为5 mm和2 mm的两块玻璃板,应选择________mm厚的玻璃板做实验,
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便于研究平面镜的成像特
点.
(3)若白纸上每方格长度是5 cm,将点燃的蜡烛由A点移至B点,此时它与移动后在玻璃板
中所成的像的距离是________cm,无论用光屏在玻璃板后面如何移动,在光屏上都
________(填“能”或“不能”)成像,说明平面镜所成的是________像.
(4)如图2甲所示是从平面镜中看到墙上的时钟的像,请在乙图上画出时钟的实际时间. 7.小华用两个完全相同的棋子A和棋子B,在水平桌面上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装置如图.
(1)无论怎样在桌面上移动棋子B,都无法使它与棋子A的像完全重合.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
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排除问题后,移动棋子B,使它与棋子A的像完全重合,这样做的目的除了能确定棋子A经平面镜所成像的位置,同时还能得出
____________________关系.
(2)用铅笔画出平面镜及棋子A和棋子B的位置,并画出棋子A和棋子B位置的连线,经测
量发现:两棋子的连线与镜面________,两棋子到镜面的距离相等.
(3)移去棋子B,将一张白卡片竖直放在棋子B所在的位置,观察到白卡片上没有棋子A的
像,说明棋子A经平面镜所成的是________像.
(4)用木板紧贴玻璃板背面,挡住玻璃板后的光,人眼在玻璃板前________(填“能”或“不
能”)看见棋子A的像.
参考答案
1.答案为:(1)=(2)正立虚
2.答案为:(1)B、D (2)不能没有控制液面的高度相同(3)油
3.答案为:(1)同一平面内(2)增大小于0
4.答案为:
(1)垂直漫
(2)把反射光线与镜面的夹角当成了反射角
(3)不合理.应将纸板F沿法线方向折转,再次观察纸板上是否还能看到反射光
5.答案为:
(1)显示光路
(2)不能
(3)用笔在纸板上沿着光路将其描画下来
(4)改变入射角多次进行实验
(5)不能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
(6)OA 光路可逆
6.答案为:
(1)2 防止厚玻璃板出现两个像,影响到实验效果
(2)便于观察和确定像的位置
(3)20 不能虚
(4)如图所示:
7.答案为:(1)玻璃板没有与桌面垂直放置像与物的大小
(2)垂直
(3)虚
(4)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