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外营养液配制流程
肠外营养三升袋配置流程
![肠外营养三升袋配置流程](https://img.taocdn.com/s3/m/c17dc6ec83c4bb4cf6ecd1b7.png)
肠外营养(NP)三升袋配置流程
一、常规用药:
50%葡萄糖注射液50ml, 5%葡萄糖500-1000ml, 10%-20%脂肪乳剂
500ml, 9/15/18AA氨基酸500ml,水溶性维生素一组,10嘛化钾30ml。
胰岛素1:8-10g糖补给,配好后营养液葡萄糖的浓度为10%-20%有利于混合液的稳定。
二、用物准备:
按营养处方备齐所需药品及配置用物。
接到肠外营养处方后,严格
执行查对制度,经双人核对无误后按无菌操作规程配置液体。
三、操作流程:
双人核对处方,准备用物。
r
先将电解质加入氨基酸中;胰岛素及高糖加入葡萄糖;
水溶性维生素加入脂肪乳中;
轻轻摇动混合物;
注意事顶:现配现用, 时。
(学习的目的是增长知识,提高能力,相信一分耕耘一分收
获,努力就一定可以获得应有的回报)
将氨基酸组和葡萄糖组一同加入三升袋;
不能超过24小
i /1下载文档可编辑。
肠外营养液的合理配置
![肠外营养液的合理配置](https://img.taocdn.com/s3/m/82dfeb4d6ad97f192279168884868762cbaebb7c.png)
2
肠外营养液的基本成分
肠外营养液的基本成分
肠外营养液包括碳水化 合物、脂肪、蛋白质、 维生素和矿物质等基本 成分
其中,碳水化合物应占 能量的60%左右,脂肪 应占能量的25-30%,蛋 白质应占能量的15-20%
此外,还需根据患者的 具体病情和营养需求进 行调整
3
肠外营养液的配置原则
-
THANKS!
xxxxxxxxx 汇报人:XXX 汇报时间:XX年xx月xx日
肠外营养液的配置原则
适应症:肠外营养液主要用于不能经胃肠道摄取营养或摄入不足的患者,如胃 肠道瘘、短肠综合征、重症胰腺炎等。在配置肠外营养液前,应充分评估患者 的病情和营养需求,确定合适的配方 营养均衡:肠外营养液的配置应遵循营养均衡的原则,各种营养成分的比例应 适当。碳水化合物、脂肪和蛋白质的比例应根据患者的代谢状态和疾病特点进 行调整。同时,还需补充适量的维生素和矿物质,以满足患者的需求
4
肠外营养液的配置流程
肠外营养液的配置流程
对患者进行全面的营养评估,包括身体状 况、代谢特点、营养需求等方面。同时, 了解患者的病史、过敏史及用药情况
确保所需的器具、材料和药品齐全,并检 查其有效期和质量。同时,准备好配置场 所和环境,确保符合无菌要求
评估患者
确定配方
配置前的进行 检测,包括营养成分的比例、渗透压、酸 碱度等方面进行检查。如有需要,可进行 细菌培养或其他质量检测措施,确保肠外 营养液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无菌原则
肠外营养液的配置应在无菌环 境下进行,确保所用器具和材 料的无菌性。同时,在配置过 程中应注意手部卫生和环境清 洁,以防止细菌污染
监测与调整
肠外营养液的配置应根据患者 的病情和营养需求进行动态监 测和调整。在实施肠外营养支 持过程中,应定期评估患者的 营养状态、代谢指标和病情变 化,及时调整肠外营养液的配 方和输注方式
肠外营养液配置流程
![肠外营养液配置流程](https://img.taocdn.com/s3/m/7d4cbaa355270722192ef7fb.png)
肠外营养液配置流程
一、检查 3 升袋有效期、有无漏气等、然后拆去外包装,关闭所有管道夹,放于操作台右侧。
二、操作台内打开注射器放于 3 升袋同一区域。
三、检查并核对药品,将药品放于操作台中央。
四、消毒药品。
五、配置顺序:
1、将所有一价、二价、三价电解质、微量元素和水溶性维生素药物均加入 10%葡萄糖中。
2、将磷酸盐加入氨基酸中。
3、将脂溶性维生素加入脂肪乳中。
六、将含有附加成分的葡萄糖、氨基酸加入 3 升袋中,边输入边晃动。
七、将含有附加成分的脂肪乳加入 3 升袋中,并不断晃动,使之均匀混合。
八、排除空气,关闭进液口,盖上封帽。
九、签名。
十、将肠外营养液及空安瓶、空液体瓶送出配置间。
肠外营养液调配流程及注意事项
![肠外营养液调配流程及注意事项](https://img.taocdn.com/s3/m/45a6c4492bf90242a8956bec0975f46526d3a75c.png)
肠外营养液调配流程及注意事项《肠外营养液调配流程及注意事项:我的“神奇药水”调配之旅》在医疗的奇妙世界里,肠外营养液算得上是一种能给那些不能通过肠道吸收足够营养的患者带来希望的“神奇药水”。
不过,这“神奇药水”的调配可不像咱们调杯果汁那么简单。
首先说说调配流程。
就像一场复杂的魔法仪式,要准备好各种瓶瓶罐罐的原料,像是氨基酸、脂肪乳、葡萄糖、维生素、电解质等等。
想象这些就像魔法原料,一种都不能少。
先得仔细核对配方,这可容不得半点马虎,就像厨师做菜前要确保所有食材都拿对了,我每次核对的时候眼睛都快贴到纸上了,深怕看错一个小数点,那可就是“魔法事故”啊。
然后,要选择一个超级干净,干净得像仙女住的地方一样的调配环境。
摆放好原料后,先加入葡萄糖,那感觉就像在给这个营养液打底味一样。
接着再循序渐进地加入其他成分,就如同给菜肴添加不同的调料。
在加那些脂肪酸乳剂的时候,我都得小心翼翼的,就像对待一个特别娇贵的小娃娃,因为要是它破乳了,那可就糗大了,整个营养液就跟汤汁洒了油花一样难看又没用。
最后还要进行一系列的摇晃、混合工作,这时候就像是自己在玩一个独特的调酒游戏,但目的可严肃多了。
说到注意事项,那可太多了。
卫生是重中之重,从调配者的手指甲都得干干净净,到每一个容器都要无菌,这就像是全方位保护这个娇嫩的“营养宝宝”。
温度也是个事儿,如果环境冷得像冰窖,那脂肪乳可能就不好好工作了;要是太热,就像把这些营养成分放在火炉边烤着,也得出问题。
还有啊,药品之间的配伍禁忌,这个是绝对不能触犯的“天条”,好比有些东西天生就合不来,硬要凑在一起可就炸锅了。
这个肠外营养液调配的工作既辛苦又有趣。
每次顺利调配出一袋合格的营养液,就感觉自己像创造了一个小奇迹似的。
它虽然不像心脏手术那么惊心动魄,但在患者恢复的道路上可是不可或缺的能量源泉呢。
看着那些患者因为补充了合适的肠外营养慢慢恢复健康,就觉得自己之前在调配时的小心谨慎都值了,就好像自己从一个营养液调配小工匠变成了守护健康的小天使呢。
肠外营养液调配技术操作规范
![肠外营养液调配技术操作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379f421ceffdc8d376eeaeaad1f34693daef10b2.png)
附件3.2肠外营养液调配技术操作规范为规范肠外营养液调配操作规程,确保肠外营养成品输液质量,保障患者合理用药,根据相关规章和《静脉用药调配中心建设与管理指南》,制定本规范。
一、基本要求基本操作应按照附件3有关规定执行。
二、混合调配操作规程(一)调配操作前准备工作。
1.按《静脉用药集中调配技术操作规范》规定,启动调配操作间净化系统和水平层流工作台,并确认其处于正常工作状态。
2.个人防护用品:按照附件3有关规定执行。
3.其他物品:一次性静脉营养输液袋、挂钩、网套等。
4.按照操作规程洗手更衣,进入调配操作间,将摆放药品的药车推至水平层流洁净台附近指定位置。
(二)混合调配操作。
按附件3及以下规定操作。
1.调配前校对。
操作人员应按输液标签核对药品名称、规格、数量、有效期和药品包装完好性,检查一次性使用静脉营养输液袋完好性,确认无误后,进行加药混合调配。
2.肠外营养液混合调配操作顺序。
(1)加入药品前,关闭一次性静脉营养输液袋所有输液管夹。
(2)将磷酸盐加入氨基酸或高浓度葡萄糖注射液中。
(3)将其他电解质、微量元素加入葡萄糖注射液或氨基酸注射液内,注意不能与磷酸盐加入同一稀释液中,钙离子和镁离子也不能加入到同一稀释液中。
(4)用脂溶性维生素溶解水溶性维生素后,加入脂肪乳剂中。
如果处方中不含脂肪乳,可将水溶性维生素加入5% 葡萄糖注射液中溶解。
复合维生素,可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或脂肪乳注射液中。
(5)药品加入一次性静脉营养输液袋顺序。
先加入氨基酸或含磷酸盐氨基酸注射液,再加入除脂肪乳注射液之外的其他液体。
加入药液时要不断缓慢按压输液袋,使充分混匀。
待上述注射液全部注入静脉营养输液袋后,及时关闭相应两路输液管夹,防止空气进入或液体流出。
检查一次性静脉营养输液袋内有无浑浊、变色、异物以及沉淀物生成。
(6)最后注入脂肪乳注射液,边加边缓慢轻压袋体,待脂肪乳注射液全部注入一次性静脉营养输液袋后,及时关闭输液管夹,防止空气进入或液体流出。
肠外营养液的配制管理规定
![肠外营养液的配制管理规定](https://img.taocdn.com/s3/m/166209e980eb6294dd886caf.png)
肠外营养液的配制管理规定为规范本院临床科室肠外营养液分散调配操作规程,根据《静脉用药集中调配质量管理规范》、《静脉用药集中调配操作规程》及临床《肠外与肠内营养》(第2版),制定本规定。
一、全静脉营养又称肠外营养(PN),即从胃肠道外途径供给患者所需的全部营养成分,其所用的营养液称为静脉营养液,即将机体所需的营养要素按一定的比例和速度,以静脉滴注方式,直接输入体内的注射剂。
它可为患者提供足够的热量及人体组织或组织修复所需的必需和非必需氨基酸、脂肪酸、维生素、电解质、微量元素,使患者在不能进食或高代谢的情况下,仍能维持良好的营养状况,增进自身免疫力,促进伤口愈合,帮助机体渡过危险病程。
二、全静脉营养有单瓶串输与“全合一”营养输注两种给药方式。
鉴于“全合一”营养液有利于代谢、输入均匀、使用方便、可减少污染和避免单独输注可能发生的不良反应和并发症的诸多优点,应积极推广“全合一”营养药物治疗方式。
三、“全合一”营养液的成分包括水、碳水化合物、氨基酸、脂肪、维生素以及电解质和微量元素。
四、“全合一”营养液的混合配制应设立专用的配制室,配制过程应在100级层流洁净台上进行。
五、要在洁净、无菌的环境中,由经过无菌和“全合一”营养液调配技术培训和取得资格认证的药学或护理人员按照标准流程配制。
六、为了保证肠外营养混合液中各成分(尤其是脂肪乳剂中的乳糜微粒)的稳定性,避免配制过程中的污染,必须建立与遵循完善的配制规则与程序,包括处方规范化书写与核对,配制环境准备、配制药物准备、配制步骤等。
七、调配标准流程1、首先将不含磷酸盐的电解质、水溶性维生素和微量元素加入到复方氨基酸中,充分混匀,以避免局部浓度过高。
2、将磷酸盐加入到葡萄糖溶液中,并充分振荡混匀。
3、关闭EVA(乙烯乙酸乙酰酯)或PVC(聚氯乙烯)静脉营养输液袋的所有输液管夹,然后分别将输液管连接到葡萄糖溶液和氨基酸溶液中,倒转这两种输液容器,悬挂在水平层流工作台的挂杆上,打开这两根输液管夹,待葡萄糖溶液和氨基酸溶液全部流入静脉营养输液袋后,关闭输液管夹。
肠外营养制剂配制及使用要求
![肠外营养制剂配制及使用要求](https://img.taocdn.com/s3/m/2fc0e6000b1c59eef9c7b455.png)
肠外营养制剂配制及使用要求肠外营养制剂的配置应严格按照无菌操作执行,在层流装置的超净工作台上或经紫外线空气消毒后的结晶专用小室进行。
配制时应注意:①将电解质、微量元素、胰岛素加入葡萄糖或氨基酸溶液中,将磷酸盐加入氨基酸溶液中,脂溶性维生素和水溶性维生素加入脂肪乳剂中,将含有添加剂的氨基酸、葡萄糖与脂肪乳剂分别经3L袋的3个输入口先注入葡萄糖和氨基酸,最后混入脂肪乳剂。
②配制应不间断地一次完成,并不断摇晃使之混合均匀。
③氨基酸、葡萄糖、脂肪乳的容量比为2:1:1或2:1:0.5,总容量大于1.5L,混合液中葡萄糖的最终浓度为10% ~ 20%。
(1)配置好的肠外营养液应在24小时内使用,暂不使用时应置于4℃保存,并于24小时内用完。
(2)肠外营养液输注过程中要严格控制滴速,经中心静脉输入的液体,渗透压可较血浆渗透压高5~6倍,达1 500~1 800 mmol/L。
不能在短时间内大流量输入,必要时使用输液泵来控制滴速。
输液过程中要对患者进行监测,如体重、血糖、氮平衡等一系列指标。
由于营养液成分复杂,可能会出现分层的现象,即凝乳状态,此时溶液中出现了游离的脂性油滴,此时油滴颗粒较大,不宜输入。
营养液输注有持续输注发和循环输注法。
持续输注法是将1天预定输入的液体在24小时内均匀输注,由于热能及各种营养素的供应处于持续均匀状态,胰岛素的分泌较为稳定,血糖较稳定。
但由于血清胰岛素持续处于高水平状态,阻止了脂肪分解,促进了脂肪和糖原合成,可出现脂肪肝甚至肝酶的升高。
还有种输注方法是循环输注法,将全天的营养液在12~18小时内输完,优点是预防或治疗持续输注所致的肝毒性,通过恢复患者白天正常活动改善了生活质量,适用于已经稳定接受持续肠外营养且需长期接受肠外营养支持的患者,尤其适用于在家实施肠外营养的患者。
肠外营养液的配制指引
![肠外营养液的配制指引](https://img.taocdn.com/s3/m/f6fd8f360b1c59eef9c7b423.png)
广医一院全肠外营养混合液配制指引目录一引言二全肠外营养混合液配制的最佳步骤三注意事项四解释说明1 葡萄糖2 氨基酸3 脂肪乳4 丙氨酰-谷氨酰胺5 电解质1)一价阳离子2)二价阳离子3)三价阳离子6 维生素7 微量元素8 全肠外营养混合液与药物的相容性五附录1 我院常用营养类输液成份详细列表2 全肠外营养混合液主要成分毫渗量查询表3 参考资料广医一院全肠外营养混合液配制指引一引言全肠外营养混合液(total nutrient admixture,TNA)成份复杂,在配制过程和静脉滴注过程中均存在多种安全隐患,首要隐患包括产生粒径大于5 μm的物质(如固体沉淀和液体乳滴)阻塞病人微血管和维生素降解导致长期依赖肠外营养的病人患维生素缺乏症[1, 2]。
为了降低上述隐患的发生率,本指引通过文献检索、药品说明书和药典查阅等方式,根据本院实际情况,主要从全肠外营养液的稳定性和相容性方面来制定本指引。
本指引所说的全肠外营养液的组成成份包括葡萄糖、氨基酸、脂肪乳、丙氨酰-谷氨酰胺、电解质、维生素、微量元素。
除了葡萄糖、氨基酸和脂肪乳为必需成份外,其它成份并不要求每袋全肠外营养混合液都包含在内。
二全肠外营养混合液配制的最佳步骤第一步加入葡萄糖第二步加入氯化钠,氯化钾,门冬氨酸镁钾,磷酸盐,胰岛素第三步加入氨基酸第四步加入丙氨酰-谷氨酰胺第五步加入微量元素第六步加入葡萄糖酸钙第七步用脂溶性维生素溶解水溶性维生素后加入脂肪乳第八步将“第七步”所得溶液加入“第六步”所得溶液中第九步挤出多余空气,并检查袋内有无沉淀产生三注意事项1.在配制过程中尽可能多地用轻摇方法混匀内容物,以减少配制和混合过程中因未将各成分充分稀释而发生沉淀反应的机率。
2.抽取各种针剂的注射器应按稀释的原则分开使用,以免在针管内发生化学变化。
3.葡萄糖的最高浓度不得超过25 %。
4.氨基酸的最佳浓度范围为2 %~10 %,其最低浓度不得低于2 %。
5.禁止将脂肪乳与葡萄糖溶液、未稀释的电解质和微量元素直接混合。
肠外营养的配置流程
![肠外营养的配置流程](https://img.taocdn.com/s3/m/df15875ea9114431b90d6c85ec3a87c240288a0f.png)
肠外营养是为无法通过肠道正常摄取营养的患者提供的一种营养支持方式。
其配置流程需要经过以下几个步骤:
一、评估患者的营养需求
在为患者配置肠外营养之前,医生或营养师需要对患者的营养需求进行评估。
这包括患者的年龄、体重、身高、疾病状况、营养摄入情况等方面。
通过对患者的评估,可以确定患者所需的营养成分和热量摄入量。
二、选择适当的肠外营养配方
根据患者的营养需求,医生或营养师需要选择适当的肠外营养配方。
不同的肠外营养配方含有不同的营养成分和热量,以满足不同患者的需求。
在选择肠外营养配方时,需要考虑患者的疾病状况、代谢情况、肝肾功能等因素。
三、准备肠外营养液
在选择适当的肠外营养配方后,需要准备肠外营养液。
这通常需要在医院的药学部或专门的营养科进行。
制备肠外营养液需要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规范,确保营养液的质量和安全性。
制备好的肠外营养液需要进行质量检测,以确保其符合规定的质量标准。
四、输注肠外营养液
准备好肠外营养液后,需要通过静脉输注的方式将营养液输入患者的体内。
在输注过程中,需要严格控制输注速度和输注量,以确保患者能够接受到适当的营养支持,并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
在输注过程中,还需要对患者进行密切的监测,及时发现并处理任何可能出现的问题。
肠外营养液(TPN)的配置
![肠外营养液(TPN)的配置](https://img.taocdn.com/s3/m/67a44d9ad1d233d4b14e852458fb770bf78a3b13.png)
肠外营养液(TPN)的配置肠外营养液(TPN)的配置⼀、TPN的计算1.根据患者的情况计算每⽇所需能量。
计算:a. 基础能量消耗(BEE):Harri-Benedict公式:男BEE(kcal/d)=66.47+13.75W+5.0H-6.76A⼥BEE(kcal/d)=655.10+9.56W+1.85H-4.68A(W:体重(kg);H:⾝⾼(cm);A:年龄(年))b. 总能量消耗(TEE)(kcal/d)=BEE*应激指数*活动指数应激指数(超过BEE的百分⽐)⼤⼿术10~20 感染20 ⾻折20~40外伤40~60 败⾎症60 烧伤60~100活动指数(超过BEE的百分⽐)卧床20 下床30或⽆应激25kcal/d 轻度应激28kcal/d中度应激30kcal/d 重度应激35kcal/d 或总能量消耗约=25~30kcal/(kg*d)2.根据患者的情况计算每⽇所需蛋⽩质(氨基酸)的量⽆应激,正常基础代谢0.8g/(kg.d)住院患者,轻度应激1~1.2g/(kg.d)中度应激 1.2~1.5 g/(kg.d)重度应激 1.5~2.0g/(kg.d)或⽆应激⾄轻度应激氮需要量:0.15g/(kg.d)热氮⽐:150~190:1 蛋⽩质:0.7~1.0 g/(kg.d)中度应激氮需要量:0.20g/(kg.d)热氮⽐:150:1 蛋⽩质:0.7~1.0 g/(kg.d)重度应激氮需要量:0.30g/(kg.d)热氮⽐:120~150:1 蛋⽩质:0.7~1.0 g/(kg.d)蛋⽩质的需要量:6.25 * 氮的需要量(g/(kg.d))3.计算每⽇所需脂肪乳的需要量脂肪乳可占机体总能量摄⼊的20%~50%。
可提供1.2~1.5g/(kg.d)的脂肪乳脂肪乳的量:0.2~0.3*总能量/10(g/d)脂肪乳的液体量10%脂肪乳:0.2~0.3*总能量/1.1(ml)20%脂肪乳:0.2~0.3*总能量/2(ml)30%脂肪乳:0.2~0.3*总能量/3(ml)4.计算每⽇所需葡萄糖的需要量葡萄糖提供能量(kcal)= 每⽇所需总能量—蛋⽩质提供能量—脂肪乳提供能量蛋⽩质提供能量(kcal)= 4 * 蛋⽩质需要量5.所需液体总量总液体量(ml)= 氨基酸液体量+ 脂肪乳液体量+ 葡萄糖液体量氨基酸液体量(ml)11.4%氨基酸氨基酸需要量/0.11410.3%氨基酸氨基酸需要量/0.1038.5%氨基酸氨基酸需要量/0.085根据医院内已有的氨基酸品种,计算氨基酸所需液体量葡萄糖液体量(ml)20%葡萄糖葡萄糖需要量/0.250%葡萄糖葡萄糖需要量/0.5总的液体量应控制在30~40ml/kg.d之间。
肠外营养液的规范配置
![肠外营养液的规范配置](https://img.taocdn.com/s3/m/2be879bb33d4b14e852468cf.png)
肠外营养定义
• 胃肠道外全面营养(total parenteral nutrition,TPN):
•
指所有营养素完全经肠外获得的营养
支持方式。
肠外营养定义
✘
✔
TPN 适应证
消化系统疾病:消化道瘘、炎性肠病、短肠综 合征、中重症急性胰腺炎、胃肠道梗阻、严重 营养不良版胃肠功能障碍者
大面积烧伤、严重感染与败血症、急性肾衰竭 术前准备、妊娠剧吐与神经性厌食、高分结代 谢状态
否
3
TPN输注途径
• 周围静脉输注(PV) • 中心静脉输注(CV)
-外周经中心静脉导管(PICC) -颈静脉 -锁骨下静脉 -股静脉
2019/11/13
肠外营养支持途径
外周静脉
中心静脉导管
胸前隧道输液港
2019/11/13
经外周中央静脉插管(PICC)
3
中央和外周静脉营养
CPN
12.4 15.1 20.5 27.2 30.0 11.3 18.7
29.0 42.0 37.9 46.8 43.0 37.8 38.6
29.9 29.9 12.9 32.7 5.8 11.3 24.0
2019/11/13
中国临床营养杂志 2006,14:263
14
1
何时需要营养支持?
Ⅰ、确定对象 (营养筛查)
2019/11/13
2
TPN的配制程序
• 1、将无磷酸盐的电解质加入氨基酸内
• 2、将磷酸盐加入葡萄糖溶液
• 3、将上述溶液注入营养袋内(如有另外的氨基酸或葡萄糖溶液 也应在此时加入袋内
• 4、用脂溶性维生素溶解水溶性维生素,然后一起加入脂肪乳内
• •
肠外营养液(PN)配制顺序
![肠外营养液(PN)配制顺序](https://img.taocdn.com/s3/m/612d14a2f021dd36a32d7375a417866fb84ac076.png)
肠外营养液(PN)配制顺序
为护士提供资料——肠外营养液(PN)配制顺序
1、将微量元素和电解质制剂分别加入氨基酸液及葡萄糖液内。
2、将水溶性维生素、磷酸盐制剂加入葡萄糖液内。
3、用脂溶性维生素乳剂稀释水溶性维生素后,再加入脂肪乳内。
4、将配制好的氨基酸溶剂及配置好的葡萄糖溶液同时混入营养袋内,并用肉眼检查液体有无沉淀。
5、将配制好的脂肪乳加入已装有氨基酸液及葡萄糖的营养袋内。
6、将配制好的溶液轻轻摇匀。
7、注意钙和磷不能加入同一配置溶液内,且最后的混合顺序为先磷后钙,保证两者都充分的稀释后最后相互接触。
8、维生素C的量一般在1-2g适宜,保证每升溶液中配置的维生素C不超过2g。
静配中心PIVAS肠外营养液TPN药物配置的操作方法
![静配中心PIVAS肠外营养液TPN药物配置的操作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7e55098df78a6529657d5331.png)
注意事项
如处方中有多种微量元素及其他电解质注射液,需先将多种微
量元素加入②(氨基酸)中,将①②混合,加入电解质等各药
品(如处方中有磷酸盐和含钙制剂,则先加磷酸盐,最后加含
01
钙制剂),再与③充分混合(上下翻转袋体3次)。
如处方中有脂溶性维生素和水溶性维生素,需将①②③袋体充
02
分混合后再加入。
03
PIVAS肠外营养液(TPN)药 物配置的操作方法
目录
1 肠外营养液成分 2 调配操作前准备 3 肠外营养液常用药品混合说明 4 肠外营养液配置操作流程 5 注意事项 6 多腔袋:卡文1440ml
01
肠外营养液成分
01
肠外营养液成分
水
0.9%NS,5%GS,葡萄糖氯化钠(GNS),灭菌注射用水
关闭配置管路夹子后撤除管路
05
注意事项
05
注意事项
01 02
应不间断地一次性完成混合、充袋,并不断轻摇3升袋使之混 合均匀,为最大程度的减少还原性维生素的氧化反应,在配制 完成以后,要排尽营养袋中存留的空气。留取配置液的标本 (置冰箱内4℃保留3天),以备必要时作检测用。
全肠外营养液最好现用现配,配置完的肠外营养液最好在24小 时内输注完毕。若配好后暂不输注可放置冰箱4~7℃条件下储 存,不超过48h。准备输注前1 ~ 2小时从冰箱中取出,置于常 温下预热。
三
同时严格检查静脉营养输液袋的有效期、外包装、输液管道是否 密闭、有无破损
四 按顺序摆放各溶液瓶身,每瓶给予标识,以便于仓外核对
五 确认无误后,进入加药混合调配操作程序
05
按顺序摆放各溶液瓶
瓶身使用记号笔给予标识
03
肠外营养液药品混合说明
全静脉肠外营养液的配制ppt
![全静脉肠外营养液的配制ppt](https://img.taocdn.com/s3/m/eb9bd5fe1b37f111f18583d049649b6649d7096e.png)
除了主要的营养成分外,全静脉肠外营养液中可能还包含其他添加剂,如电解质(如钠 、钾、钙、镁等)、微量元素(如铜、铁、锌等)、抗氧化剂(如维生素C、维生素E 等)以及其他必要的营养成分。这些添加剂对于维持身体的正常生理功能和预防并发症
至关重要。
03
全静脉肠外营养液的配制流程
准备器具与环境
01
作用
全静脉肠外营养液能够提供患者 所需的能量、氨基酸、脂肪、维 生素和矿物质等,维持患者的生 命活动和健康状况。
适用人群与适应症
适用人群
适用于无法进食或消化吸收的患者, 如严重烧伤、危重疾病、消化道瘘、 短肠综合征等。
适应症
全静脉肠外营养液主要用于提供患者 所需的营养物质,改善患者的营养状 况,促进疾病康复。
03
代谢紊乱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全静脉肠外营养液的成分比例不当或输注速度不当可能导致代谢紊乱,
如高血糖、低钾血症等。处理措施包括调整营养液的成分比例和输注速
度,监测电解质和血糖等指标。
05
全静脉肠外营养液的应用案例
临床应用实例一:长期卧床患者
长期卧床患者由于活动量减少,肠道蠕动减慢,容易出现消 化系统功能减退和营养不良。全静脉肠外营养液可以为这类 患者提供必要的营养支持,维持身体正常代谢和组织修复。
易破损。
标签与记录
在容器上贴上标签,注 明配制日期、患者信息 等,并做好配制记录。
温度控制
根据溶液的特性,保持 适当的储存温度,避免
光照和震动。
运输安全
在运输过程中,确保容 器固定牢固,避免碰撞 和震动,确保运输安全
。
04
全静脉肠外营养液的安全性
配制过程中的安全性
静脉用药调配中心肠外营养液混合调配操作规程
![静脉用药调配中心肠外营养液混合调配操作规程](https://img.taocdn.com/s3/m/7bff3bca690203d8ce2f0066f5335a8102d2660a.png)
静脉用药调配中心肠外营养液混合调配操作规程I目的规范肠外营养混合调配流程,保障输液质量。
II范围适用于静脉用药调配中心肠外营养液混合调配。
IlI规程一、混合调配前准备见"静脉用药调配中心人员更衣操作规程"、"静脉用药调配中心水平层流洁净台操作规程”。
二、混合调配(一)辅助人员检查混合调配用物料,除常规有效期、包装密封性、有无潮湿外,还应检查一次性静脉营养输液袋有无裂纹,输液管夹、截流夹性能等是否完好;(二)辅助人员仔细核对输液标签患者年龄、药品名称、规格、用量、用药时间、用药频次等以及药品有效期和完好性,并再次检查药物之间配伍的合理性及用药剂量是否合理,确认无误后按输液标签将药品有序摆放(药品在上,溶媒在下)在水平层流洁净台上,并进行消毒;(三)混合调配人员根据调配任务及药品特点选用适宜的一次性注射器,从开口处撕开,旋转针头连接注射器,固定针头,确保针尖斜面与注射器刻度处于相反方向,拉动针栓检查有无漏气。
混合调配中随时固定针栓,防针栓脱落。
微量元素、水溶性维生素、脂溶维生素、磷酸盐溶液及其他电解质溶液的注射器应分别独立使用并做好相应标识:1.50ml注射器用于混合调配电解质;2.20ml注射器用于混合调配微量元素、水溶性维生素、脂溶性维生素、磷酸盐溶液;3.IOml注射器用于混合调配25%硫酸镁;4.Iml注射器用于混合调配胰岛素。
(四)混合调配操作前、中、后均应当核对输液标签患者和药品的基本信息的准确性、完好性;严格执行调配操作规程与无菌操作规范,按流程逐一抽吸药品,药液务必抽吸干净、残留液符合规定。
按混合调配顺序进行调配:1•将磷酸盐、微量元素分别加入氨基酸溶液中,充分混匀,以避免局部浓度过高;2•将电解质及胰岛素分别加入葡萄糖或糖盐溶液中,充分混匀;3•用脂溶性维生素溶解水溶性维生素后加入脂肪乳中,充分混匀;4.灌装前关闭三升袋所有输液管夹;5.灌装时先灌装葡萄糖或糖盐溶液和氨基酸溶液,将氨基酸溶液套入网套,分别连接三升袋两路管路并倒转这两种溶液,悬挂在水平层流洁净台的挂杆上,打开输液管夹,缓慢按压,充分混匀,待葡萄糖或糖盐溶液和氨基酸溶液全部流入到三升袋后,及时关闭相应输液管夹,防止进入过多空气;6•最后灌入脂肪乳,先套入网套,连接三升袋第三根管路并倒转脂肪乳溶液,悬挂在水平层流洁净台的挂杆上,打开输液管夹,缓慢按压,充分混匀,待脂肪乳全部流入到三升袋后,及时关闭相应输液管夹,防止进入过多空气;7.拆除输液管,使三升袋口向上,将袋中多余空气排出后关闭截流夹,再将输液管口套上无菌帽;8.挤压三升袋,观察是否有液体渗出,如有渗出则应报损并重新调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肠外营养液配制流程
评估:
用物准备:
步骤:
一、肠外营养液的配制
(一)配制前准备:
1、环境清洁
2、检查物品是否准备齐全,避免走动过多增加污染机会。
3、检查营养袋外包装有无破损,检查所有营养液有无变质、浑浊,有无絮状物,检查各种药品、用物的有效期,并经2人核对后方可加药。
(二)配制顺序:
1、将微量元素和电解质制剂分别加入氨基酸液及葡萄糖液内。
2、将水溶性维生素、磷酸盐制剂加入葡萄糖液内。
3、用脂溶性维生素乳剂稀释水溶性维生素后,再加入脂肪乳内。
4、将配制好的氨基酸溶剂及配置好的葡萄糖溶液同时混入营养袋内,并用肉眼检查液体有无沉淀。
5、将配制好的脂肪乳加入已装有氨基酸液及葡萄糖的营养袋内。
6、将配制好的溶液轻轻摇匀。
(三)整理用物
(四)洗手,记录。
记录配制营养液的时间,在营养液的标签上注明患者的科室、姓名、床号、剂量。
二、肠外营养液的输注及护理
(五)准备用物至患者床旁
(六)选择合适的输注途径:周围静脉、锁骨下静脉、PICC均可。
(七)给药前护士应认真核对标签上的信息,确保患者姓名、病案号、瓶子编号、液体配制日期与过期日期。
(八)输注速度开始时低于40ml/h,以后按20ml/h递增,直到所需速度,通常不超过120ml/h。
输注过程中。
观察患者的神志变化,有无脱水、发热、电解质紊乱及胃肠道反应。
(九)给药后,洗手记录。
(十)停止肠外营养液的输注时,需用生理盐水或肝素盐水进行静脉管路的冲洗。
三、配制静脉营养液时注意事项
1、静脉营养液中不要加入其他药物,除非已有资料报道或临床验证过的可以配伍使用的药物,如西咪替丁和雷尼替丁。
2、配制过程中应避免电解质与脂肪乳剂直接接触,避免钙和磷直接接触。
3、静脉营养液应现配现用,并在24小时内输完,存放时间一般不超过48小时,并且应在4度冰箱中保存。
4、静脉营养液中PH≥5.0,总量≥1.5L,葡萄糖的浓度为10℅~23℅,钠钾等一价阳离子浓度<150MMOL/L,镁离子浓度<3.4MMOL/L,钙离子浓度<1.7MMOL/L。
5、配制过程中严格无菌操作,注意配伍禁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