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2018年硕士生招生计划

合集下载

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2011年接收硕士推免生名单公示

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2011年接收硕士推免生名单公示

6 张凯 男
兰州大学
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
7 包鹏飞 男
兰州大学
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
8 苏恒毅 男 华中科技大学 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
9 韩茂兰 女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
10 袁洲 男
吉林大学
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
11 张彤 男
清华大学
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
12 林木 男
清华大学
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
20 王静 女
清华大学
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
21 李淞 男
清华大学
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
22 王晋 女
清华大学
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
23 罗家欢 男
四川大学
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
24 齐少璞 男
清华大学
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
25 李晓波 男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
26 李晓东 男
兰州大学
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
接收硕士推免生名单公示
录取专业 粒子物理与原子核物理 粒子物理与原子核物理 粒子物理与原子核物理 粒子物理与原子核物理 粒子物理与原子核物理 粒子物理与原子核物理 粒子物理与原子核物理
等离子体物理 等离子体物理 凝聚态物理
分析化学 分析化学 分析化学 核能科学与工程 核能科学与工程 核能科学与工程 核能科学与工程 核能科学与工程 核能科学与工程 核能科学与工程 核能科学与工程 核能科学与工程 核能科学与工程 核能科学与工程 核能科学与工程 核燃料循环与材料 核燃料循环与材料 核燃料循环与材料 核燃料循环与材料 核燃料循环与材料 辐射防护与环境保护 辐射防护与环境保护 辐射防护与环境保护
27 曹龙浩 男

2010年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博士_硕士研究生录取一览表

2010年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博士_硕士研究生录取一览表

附录·2010年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博士、硕士研究生录取一览表 475 2010年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博士、硕士研究生录取一览表姓名 导师 博士/硕士专业名称 考前单位王黎明 柯国土 博士 核能科学与工程 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吴园园 柯国土 博士核能科学与工程 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张 毅 季松涛 博士核能科学与工程 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汪 军 赵守智 博士核能科学与工程 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戴守通 杨文 博士核能科学与工程 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孙 征 赵守智 博士核能科学与工程 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赵荣明 胡石林 博士核燃料循环与材料 湖南大学吴永乐 刘森林 博士辐射防护及环境保护 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李海亮 马吉增 博士辐射防护及环境保护 南华大学曹勤剑 潘自强 博士辐射防护及环境保护 中国辐射防护研究院陈 军 刘森林 博士辐射防护及环境保护 无李 航 潘自强 博士辐射防护及环境保护 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彭建盛 李兴 博士核技术及应用 湖北工学院王新光 王国保 博士核技术及应用 石油大学(华东)刘云焰 李兴 博士核技术及应用 无李建强 何辉 博士核燃料循环与材料 华东地质学院周贤明 叶国安 博士核燃料循环与材料 天津大学张继龙 李金英 博士核燃料循环与材料 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唐洪彬 叶国安 博士核燃料循环与材料 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李 彬 叶国安 博士核燃料循环与材料 四川大学周 舵 张生栋 博士核燃料循环与材料 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鲜 亮 郑卫芳 博士核燃料循环与材料 无刘巧凤 肖雪夫 博士辐射防护及环境保护 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张伟华 肖雪夫 博士辐射防护及环境保护 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吴明宇 周培德 博士核能科学与工程 无宋 维 杨红义 博士核能科学与工程 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王月英 杨红义 博士核能科学与工程 哈尔滨工业大学余华金 张东辉 博士核能科学与工程翟士桢 杜进 博士核技术及应用 北京大学彭 慧 罗志福 博士放射性同位素技术 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叶 力 柳卫平 博士粒子物理与原子核物理 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金孙均 王友宝 博士粒子物理与原子核物理 兰州大学张奇玮 李志宏 博士粒子物理与原子核物理 南京大学范 平 竺礼华 博士粒子物理与原子核物理 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贺林峰 陈东风 博士凝聚态物理 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胡 瑞 陈东风 博士凝聚态物理 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476 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年报 2010陈启明 高早春 硕士 粒子物理与原子核物理 湖南师范大学林梦娜 阮锡超 硕士粒子物理与原子核物理 广西大学马南茹 王萧 硕士粒子物理与原子核物理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汪金龙 吴小光 硕士粒子物理与原子核物理 北京理工大学王宏凯 黎光武 硕士粒子物理与原子核物理 四川大学余 睿 高早春 硕士粒子物理与原子核物理 中山大学袁国军 倪邦发 硕士粒子物理与原子核物理 北京化工大学范 辉 郭刚 硕士粒子物理与原子核物理 山东大学李文江 刘萍 硕士粒子物理与原子核物理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张笑鹏 侯龙 硕士粒子物理与原子核物理 哈尔滨工业大学刘丽乐 舒能川 硕士粒子物理与原子核物理 兰州大学孙秉怡 吴继宗 硕士分析化学 大连理工大学魏国良 向蓝祥 硕士分析化学 山东大学于 婷 何辉 硕士分析化学 大连交通大学赵中奇 吴继宗 硕士分析化学 清华大学周 浩 赵永刚 硕士分析化学 北京大学李 飒 欧阳应根 硕士核燃料循环与材料 河北科技大学刘刈 欧阳应根 硕士核燃料循环与材料 西南科技大学钱正华 郑佐西 硕士核燃料循环与材料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双红莹 郑卫芳 硕士核燃料循环与材料 清华大学孙亚茹 王孝荣 硕士核燃料循环与材料 兰州大学杨林月 张振涛 硕士核燃料循环与材料 清华大学张亮亮 王玉林 硕士核能科学与工程 吉林大学周 问 柴宝华 硕士核能科学与工程 西安交通大学冉怀昌 刘振华 硕士核能科学与工程 北京大学查于东 柴宝华 硕士核能科学与工程 东南大学楚济如 刘振华 硕士核能科学与工程 哈尔滨工程大学韩智杰 季松涛 硕士核能科学与工程 清华大学李 龙 沈峰 硕士核能科学与工程 北京大学吕玉凤 杜开文 硕士核能科学与工程 哈尔滨工程大学于 超 朱庆福 硕士核能科学与工程 哈尔滨工程大学周 琦 朱庆福 硕士核能科学与工程 清华大学左彦慈 王玉林 硕士核能科学与工程 西南科技大学朱欣欣 杨洪广 硕士核燃料循环与材料 山东大学卞 伟 彭顺米 硕士核燃料循环与材料 哈尔滨工业大学武 超 胡石林 硕士核燃料循环与材料 青岛大学刘文俊 杨洪广 硕士核燃料循环与材料 郑州轻工业学院郑新海 尹邦跃 硕士核燃料循环与材料 哈尔滨工业大学浦恩山 王明政 硕士核能科学与工程 华中科技大学颜 寒 杨红义 硕士核能科学与工程 西安交通大学附录·2010年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博士、硕士研究生录取一览表 477张灵宇 吴水金 硕士核能科学与工程 西安交通大学霍兴凯 喻宏 硕士核能科学与工程 清华大学刘 洋 喻宏 硕士核能科学与工程 清华大学孙大杰 张东辉 硕士核能科学与工程 清华大学王晓坤 张东辉 硕士核能科学与工程 清华大学俞 霄 段天英 硕士核能科学与工程 华北电力大学(北京)张熙司 喻宏 硕士核能科学与工程 清华大学张媛媛 段天英 硕士核能科学与工程 西南民族大学朱桓君 许义军 硕士核能科学与工程 清华大学李 煦 谢淳 硕士核燃料循环与材料 上海交通大学陈亮平 陈凌 硕士辐射防护与环境保护 南华大学郭庐阵 陈凌 硕士辐射防护与环境保护 东华理工学院王丽姣 陈凌 硕士辐射防护与环境保护 南华大学张 力 肖雪夫 硕士辐射防护与环境保护 西南科技大学胡其然 杜进 硕士分析化学 同济医科大学李 帅 罗志福 硕士分析化学 中国药科大学程缤雁 刘一兵 硕士分析化学 南京农业大学韩振义 胡骥 硕士分析化学 山东大学刘 陆 沈浪涛 硕士分析化学 山东大学孟贝蒂 崔海平 硕士分析化学 华中科技大学殷 胤 陈大明 硕士分析化学 中国药科大学李 明 崔海平 硕士分析化学 山西师范大学马红利 王刚 硕士分析化学 南华大学曹 振 冯跟胜 硕士核技术及应用 南华大学黄 伟 刘丹 硕士核技术及应用 华中科技大学李佳凝 吕建友 硕士应用数学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杨京鹤 王国保 硕士核技术及应用 北京工业大学。

2008年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博士_硕士研究生录取一览表

2008年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博士_硕士研究生录取一览表

附录・2008年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博士、硕士研究生录取一览表 449 2008年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博士、硕士研究生录取一览表姓名 导师 博士/硕士专业名称 考前单位潘波竺礼华博士 粒子物理与原子核物理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朱庆福赵志祥博士 粒子物理与原子核物理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徐新星林承键博士 粒子物理与原子核物理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李云居李志宏博士 粒子物理与原子核物理郑州大学周志波钱绍钧博士 粒子物理与原子核物理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李玮倪邦发博士 粒子物理与原子核物理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张海青倪邦发博士粒子物理与原子核物理山西师范大学李朝历姜山博士 粒子物理与原子核物理广西大学王伟姜山博士 粒子物理与原子核物理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郑小海侯龙博士 粒子物理与原子核物理山东省东营市国家安全局(委培)王子军陈东风博士 凝聚态物理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 祖勇陈东风博士 凝聚态物理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韩文泽陈东风博士 凝聚态物理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刁均辉赵守智博士 核能科学与工程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乔雪冬赵守智博士 核能科学与工程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陈晓亮赵守智博士 核能科学与工程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袁晓明尹邦跃博士 核能科学与工程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张东勋尹邦跃博士 核能科学与工程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刚直柯国土博士 核能科学与工程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付陟玮柯国土博士 核能科学与工程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张宇张生栋博士 核燃料循环与材料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舒复君张生栋博士 核燃料循环与材料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王同兴张生栋博士 核燃料循环与材料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林如山叶国安博士 核燃料循环与材料四川大学朱文彬叶国安博士 核燃料循环与材料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安世忠张天爵博士 核技术及应用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樊启文张天爵博士 核技术及应用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林辉肖雪夫博士 辐射防护及环境保护原子高科股份有限公司邱国华潘自强博士 辐射防护及环境保护核工业北京地质研究院(委培)李国强潘自强博士 辐射防护及环境保护中国辐射防护研究院(委培)岳维宏潘自强博士 辐射防护及环境保护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王茂枝刘森林博士 辐射防护及环境保护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岳峰刘森林博士 辐射防护及环境保护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岳会国刘森林博士 辐射防护及环境保护国家环境保护总局核与辐射安全中心(委培)张利峰罗志福博士 放射性同位素技术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蔡定勘罗志福博士 放射性同位素技术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冯婷婷刘一兵博士 核技术及应用原子高科股份有限公司贾兵刘一兵博士 核技术及应用北大医学同位素研究中心 梁海英吕建友 硕士 应用数学西华师范大学450 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年报 2008王雨王洪立 硕士 凝聚态物理吉林大学李明张天爵 硕士 粒子物理与原子核物理清华大学刘鑫王友宝 硕士 粒子物理与原子核物理吉林大学马中原阮锡超硕士 粒子物理与原子核物理吉林大学唐兵崔保群硕士 粒子物理与原子核物理中国矿业大学王慧郭刚 硕士 粒子物理与原子核物理黑龙江大学杨磊王潇 硕士 粒子物理与原子核物理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尹生贵于洪伟 硕士 粒子物理与原子核物理湖南师范大学于蓓蓓竺礼华硕士 粒子物理与原子核物理山东大学张世涛林承建硕士 粒子物理与原子核物理郑州大学赵常军倪邦发 硕士 粒子物理与原子核物理吉林大学周斌阮锡超硕士 粒子物理与原子核物理南华大学洪哲叶国安硕士 核燃料循环与材料天津大学孔彦荣贾永芬硕士 核燃料循环与材料大庆石油学院刘雷刘国荣 硕士 核燃料循环与材料华中科技大学王喆欧阳应根硕士 核燃料循环与材料天津大学张春龙何辉 硕士 核燃料循环与材料兰州大学张怡张生栋 硕士 核燃料循环与材料长安大学陈纲刘天才硕士 核能科学与工程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梁斌斌杨洪广硕士 核能科学与工程厦门大学刘沛丰王玉林 硕士 核能科学与工程武汉理工大学孙雪霆季松涛 硕士 核能科学与工程清华大学王苏沈峰硕士 核能科学与工程哈尔滨工程大学夏体锐杨洪广硕士 核能科学与工程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杨兵杜开文硕士 核能科学与工程西北工业大学曹殿鹏程和平 硕士 核能科学与工程清华大学李生张东辉硕士 核能科学与工程华北电力大学(北京)张坚喻宏 硕士 核能科学与工程清华大学周志伟李振国 硕士 核技术及应用清华大学侯杰马吉增硕士 辐射防护及环境保护天津理工大学王桂陈凌硕士 辐射防护及环境保护中国矿业大学(北京)王烈铭王红艳 硕士 辐射防护及环境保护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熊文俊袁大庆 硕士 辐射防护及环境保护清华大学汪传高王仲文硕士 分析化学吉林大学曹继芬林敏硕士 分析化学西安科技大学邓军吴继宗硕士 分析化学西南大学娄海林郑卫芳硕士 分析化学郑州大学王晓明李力力硕士 分析化学四川大学喻正伟叶宏生 硕士 分析化学兰州大学刘婷杜进硕士 分析化学中国药科大学李雯崔海平硕士 分析化学天津大学刘卓陈大明 硕士 分析化学吉林师范大学潘玉婷燕强奋硕士 分析化学四川大学田倩沈浪涛硕士 分析化学河北大学。

原子能院研究生招生简章

原子能院研究生招生简章

原子能院研究生招生简章一、引言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原子能院在我国核科学与技术领域的研究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果。

为了培养更多高素质的专业人才,原子能院现正开展研究生招生工作。

本文将为您详细介绍原子能院研究生招生的相关信息,以帮助您更好地了解招生专业、条件及流程。

二、原子能院简介1.历史背景原子能院自成立以来,始终致力于核科学与技术的研究与发展。

在我国核能事业发展的各个阶段,原子能院都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为我国核能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

2.研究领域原子能院主要从事核科学与技术、物理科学与技术、化学科学与技术等领域的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和技术转化。

在核能利用、核燃料循环、核辐射防护、核废物处理等领域具有较高的技术水平。

3.国际地位原子能院在国际原子能领域具有广泛的合作与交流,与多个国家和地区的科研机构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

院内专家多次担任国际原子能机构顾问,为国际原子能事业的发展贡献了力量。

三、研究生招生专业及方向原子能院研究生招生专业主要包括核科学与技术、物理科学与技术、化学科学与技术等。

各专业下设有多个研究方向,供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职业规划进行选择。

1.核科学与技术核科学与技术专业主要包括核能工程、核燃料循环与核废物处理、核辐射防护等方向。

2.物理科学与技术物理科学与技术专业主要包括核物理与核技术、粒子物理与原子核物理、凝聚态物理等方向。

3.化学科学与技术化学科学与技术专业主要包括核燃料化学、核环境化学、放射性药物化学等方向。

四、招生对象及条件1.本科生原子能院研究生招生对象为全国范围内全日制本科毕业生。

要求学生在本科阶段学习成绩优秀,具备一定的科研能力。

2.学术成果要求具备以下任意一项学术成果者优先考虑:(1)在国内外核心刊物上发表过论文;(2)参与过省部级及以上科研项目;(3)获得过省部级及以上科技创新奖项。

3.外语水平要求具备良好的英语沟通能力,通过CET-6或雅思6.5分及以上者优先。

五、招生程序及时间安排1.报名及材料提交考生需在规定时间内登录原子能院研究生招生管理系统进行报名,并提交相关材料。

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研究生

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研究生

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研究生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是我国最高级别的原子能科学研究机构,也是中国核能科技创新的重要支撑和推动力量。

研究院的研究生教育是培养核科学与技术领域高级专门人才的重要途径之一。

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研究生教育倾注了大量的精力和资源,致力于培养具备科学研究能力和创新精神的高层次、复合型人才。

研究生教育的目标是通过系统的学习和研究,培养学生掌握核科学与技术领域的基本理论和专业知识,具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

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的研究生教育涵盖了多个学科领域,包括核物理、核化学、核工程与核能技术、辐射防护与环境影响、核材料与工艺、核安全与保护等。

研究院拥有一流的师资力量,包括众多国内外知名的科学家和专家,他们将自己的丰富经验和深厚的学术造诣传授给研究生,为他们的学术研究和职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研究生在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接受的教育和培养是紧密结合科研实践的。

学生在课程学习的同时,还需要参与各类科研项目和实验室实践,通过亲身参与和实践锻炼,提高科研能力和创新意识。

此外,研究生还需要完成一定的科研论文和学术报告,锻炼自己的写作和演讲能力。

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研究生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和创新能力。

学院与国内外众多高校和研究机构保持着广泛的合作与交流,为学生提供了参与国际学术交流和合作的机会。

学院还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国际学术会议和国际竞赛,提高学生的国际交流能力和科研水平。

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研究生教育的培养成果令人瞩目。

研究生毕业后,既可继续攻读博士学位,也可在科研机构、高校、企事业单位等从事科研、教学、管理等工作。

他们在核科学与技术领域取得了一系列的重要科研成果,为国家的核能事业发展和核安全保障作出了重要贡献。

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研究生教育以其严谨的学术氛围、优秀的师资力量和科研实践的紧密结合,培养了一大批核科学与技术领域的高级专门人才,为中国核能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硕士生推免公示2023

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硕士生推免公示2023

我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硕士生推免公示2023一、背景介绍我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以下简称“原子能院”)是我国重要的原子能科学研究机构之一,承担着核能技术研究、开发和应用的重要使命。

自成立以来,原子能院始终致力于培养高素质的科研人才,为我国核能事业发展提供坚实的人才支撑。

原子能院拥有丰富的硕士研究生教育资源和先进的研究设施,为广大学子提供了学术交流和科研实践的评台。

为了挖掘更多人才,同时为了提高硕士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原子能院特开设硕士生推免项目,将择优推送优秀学子到原子能院攻读硕士学位,以加强我国核能科学研究力量的建设。

二、推免计划简介2023年度硕士生推免公示工作正式启动。

本次推免公示对象为具有相关学科背景和潜质的优秀本科生,通过选拔、推荐和公示程序,最终确定若干名优秀学子赴原子能院攻读硕士学位。

推免对象:本科阶段表现优秀,具备相关学科背景和研究潜质的学生。

推免名额:根据实际情况确定。

三、申请条件为了保证推免工作的公平、公正,同时也为了选拔最优秀的学子赴原子能院攻读硕士学位,本次推免公示须符合以下条件:1. 申请者必须为我国内地高校2019级本科生,具有相关学科背景和研究兴趣。

2. 学业成绩优秀,综合素质突出,具备较强的科研能力和创新潜质。

3. 具备较好的科研论文或科研项目经历者优先。

4. 具备较好的英语听、说、读、写能力,能够适应国际化的学术交流环境。

四、申请流程1. 申请者需认真阅读《2023年度我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硕士生推免公示通知》,了解申请流程和要求。

2. 申请者下载并填写《2023年度我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硕士生推免申请表》,并准备相关申请材料。

3. 申请者将填写完整的《2023年度我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硕士生推免申请表》和相关申请材料发送至指定电流信箱。

4. 原子能院将对收到的申请材料进行初步筛选,确定候选名单,进行面试和综合评审。

5. 最终确定优秀学子名单,并进行公示。

五、申请材料1. 《2023年度我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硕士生推免申请表》(填写真实、全面的个人信息、学习和科研经历等)。

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招生简章

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招生简章

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招生简章
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是中国科学院直属研究机构,具有较高的学术声誉和科研实力。

以下是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招生的简要介绍:
一、招生专业:
1. 原子核物理与核工程
2. 核技术及应用
3. 辐射防护与环境影响评价
4. 相变与熔融工程
5. 核材料与应用
6. 核能技术与安全
7. 核化学与放射化学
8. 核电子学与粒子探测技术
9. 核岩矿与地质放射性探测技术
10. 核安全与应急技术
二、招生计划:
根据学院研究方向和导师资源,每年确定招生计划。

具体招生计划会在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的招生网站上发布。

三、招生条件:
1. 具有中国国籍;
2. 具有硕士学位,且研究方向与学院招生专业相关;
3. 学习成绩优秀,具备一定的科研潜力和创新能力;
4. 具备良好的英语听说读写能力。

四、申请流程:
1. 在规定时间内在线填写申请表,并上传相关申请材料;
2. 申请材料初审合格后,参加学院的面试和考核;
3. 通过面试和考核的学生,将被录取为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研究生。

五、奖学金与待遇:
1. 录取的研究生可享受中国科学院研究生奖学金和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奖学金;
2. 研究生在学习期间,可获得相应的生活费和住宿补贴。

请注意,以上信息仅为参考,具体招生细则以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官方网站发布的招生简章为准。

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关于2019年全日制学术型硕士研究生拟录取人员名单的公示【模板】

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关于2019年全日制学术型硕士研究生拟录取人员名单的公示【模板】

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关于2019年全日制学术型硕士研究生拟录取人员名单的公示
根据《北京教育考试院关于做好2019年研究生招生录取工作的补充意见》(京考研招[2019] 5号)文件精神和院2019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结合我院招考实际,按照“基础学科为先、急需专业为重”的原则完成复试考核工作,现将2019年硕士研究生拟录取人员名单公示如下:具体名单附后。

公示期为10个工作日,自2019年4月23日至5月6日止。

意见反馈要求:公示期间,任何单位和个人均可通过来人、来电、来信等方式向人力资源处反映公示对象的情况和问题。

反映情况和问题必须实事求是,客观公正。

以单位名义反映公示对象存在问题的要加盖公章;以个人名义反映公示对象存在问题的,应署真实姓名、身份证号、联系地址和电话。

联系单位:人力资源处研究生教育科
联系地址:科技综合楼533房间
联系电话:********/9229
附:2019年全日制学术型硕士研究生拟录取人员名单
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
人力资源处
2019年4月23日。

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硕士 -回复

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硕士 -回复

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硕士-回复
摘要:
1.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的简介
2.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的硕士项目
3.回复的方式和内容
正文:
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简称“原子能院”,是中国第一所专门从事原子能科学技术研究的综合性研究机构。

其前身为成立于1958 年的中国科学院原子能研究所,是我国原子能科学技术领域的重要基地。

原子能院以核物理、核化学、核工程与核技术等为主要研究方向,为我国的核科学技术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设有硕士、博士研究生培养点,其中硕士项目涵盖了核物理、核化学、核工程与核技术等多个专业。

这些专业旨在培养具备扎实的核科学技术理论基础、较强的科研能力和创新精神的高级专门人才。

硕士项目的学生在原子能院接受系统的学术和实践教育,为将来在核科学技术领域的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关于回复,作为一名中文知识类写作助理,你可以根据所提供的文本内容进行回答。

例如,针对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的硕士项目,你可以回答有关招生政策、课程设置、毕业要求等方面的问题。

同时,你还可以提供一些建议和指导,帮助提问者更好地了解和申请该学院的硕士项目。

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2018年硕士研究生

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2018年硕士研究生

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2018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缺额补充调剂信息的公告
2018年4月2至4日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组织进行了硕士研究生招生复试工作,根据第一轮复试情况,结合我院教学科研实际需求,现计划组织开展第二轮调剂复试工作,欢迎广大考生申请。

急需调剂专业及要求如下:
1.需求学科门类与专业:
理科专业为化学类;
工科专业为化学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电磁场与微波技术)
等;
2.原则上为原211院校生源;
3.初试分数在300分以上;
4.通过英语六级(≥425分)。

联系电话:0
电子邮箱:
网址:
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研究生招生办公室
二〇一八年四月九日。

原子能院研究生招生简章

原子能院研究生招生简章

原子能院研究生招生简章摘要:1.原子能院研究生招生简章概述2.招生专业及名额3.报考条件及要求4.考试科目及时间安排5.录取及调剂政策6.其他注意事项正文:原子能院研究生招生简章概述原子能院是一所具有悠久历史和优良科研传统的研究型院所,致力于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层次人才。

为了满足社会发展和科研需求,现面向全国公开招收研究生。

一、招生专业及名额本次招生涵盖多个专业方向,具体如下:1.核物理2.核工程与核技术3.辐射防护与环境工程4.材料科学与工程各专业具体招生名额将根据教育部下达的计划和生源情况确定。

二、报考条件及要求1.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品行端正。

2.具有本科学历,且已获得学士学位。

3.报考核物理、核工程与核技术专业的考生,要求本科阶段所学专业与报考专业相同或相近。

4.报考辐射防护与环境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的考生,要求本科阶段所学专业与报考专业相同或相近,且具有一定相关领域的科研或工作经历。

5.身心健康,具备正常完成研究生学业的能力。

三、考试科目及时间安排1.初试:统一参加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科目为政治、英语一/英语二,以及专业课(具体科目详见招生专业目录)。

2.复试:包括面试、笔试等环节,主要测试考生的学术能力、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

初试时间为每年12 月份,复试时间为次年3-4 月份。

具体时间安排请关注教育部及我院发布的相关通知。

四、录取及调剂政策1.根据考生初试、复试成绩以及综合素质,择优录取。

2.录取结果将在复试结束后一个月内公布。

3.如考生所报专业招生名额已满,可根据考生意愿进行调剂。

五、其他注意事项1.考生须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报名、交费等手续。

2.考生须如实填写个人信息,如有不实,将取消考试资格或录取资格。

3.考生须关注我院官网发布的招生相关信息,因个人原因错过重要信息而影响考试或录取的,责任自负。

2008年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博士_硕士研究生录取一览表

2008年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博士_硕士研究生录取一览表

附录・2008年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博士、硕士研究生录取一览表 449 2008年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博士、硕士研究生录取一览表姓名 导师 博士/硕士专业名称 考前单位潘波竺礼华博士 粒子物理与原子核物理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朱庆福赵志祥博士 粒子物理与原子核物理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徐新星林承键博士 粒子物理与原子核物理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李云居李志宏博士 粒子物理与原子核物理郑州大学周志波钱绍钧博士 粒子物理与原子核物理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李玮倪邦发博士 粒子物理与原子核物理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张海青倪邦发博士粒子物理与原子核物理山西师范大学李朝历姜山博士 粒子物理与原子核物理广西大学王伟姜山博士 粒子物理与原子核物理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郑小海侯龙博士 粒子物理与原子核物理山东省东营市国家安全局(委培)王子军陈东风博士 凝聚态物理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 祖勇陈东风博士 凝聚态物理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韩文泽陈东风博士 凝聚态物理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刁均辉赵守智博士 核能科学与工程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乔雪冬赵守智博士 核能科学与工程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陈晓亮赵守智博士 核能科学与工程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袁晓明尹邦跃博士 核能科学与工程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张东勋尹邦跃博士 核能科学与工程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刚直柯国土博士 核能科学与工程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付陟玮柯国土博士 核能科学与工程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张宇张生栋博士 核燃料循环与材料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舒复君张生栋博士 核燃料循环与材料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王同兴张生栋博士 核燃料循环与材料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林如山叶国安博士 核燃料循环与材料四川大学朱文彬叶国安博士 核燃料循环与材料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安世忠张天爵博士 核技术及应用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樊启文张天爵博士 核技术及应用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林辉肖雪夫博士 辐射防护及环境保护原子高科股份有限公司邱国华潘自强博士 辐射防护及环境保护核工业北京地质研究院(委培)李国强潘自强博士 辐射防护及环境保护中国辐射防护研究院(委培)岳维宏潘自强博士 辐射防护及环境保护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王茂枝刘森林博士 辐射防护及环境保护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岳峰刘森林博士 辐射防护及环境保护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岳会国刘森林博士 辐射防护及环境保护国家环境保护总局核与辐射安全中心(委培)张利峰罗志福博士 放射性同位素技术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蔡定勘罗志福博士 放射性同位素技术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冯婷婷刘一兵博士 核技术及应用原子高科股份有限公司贾兵刘一兵博士 核技术及应用北大医学同位素研究中心 梁海英吕建友 硕士 应用数学西华师范大学450 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年报 2008王雨王洪立 硕士 凝聚态物理吉林大学李明张天爵 硕士 粒子物理与原子核物理清华大学刘鑫王友宝 硕士 粒子物理与原子核物理吉林大学马中原阮锡超硕士 粒子物理与原子核物理吉林大学唐兵崔保群硕士 粒子物理与原子核物理中国矿业大学王慧郭刚 硕士 粒子物理与原子核物理黑龙江大学杨磊王潇 硕士 粒子物理与原子核物理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尹生贵于洪伟 硕士 粒子物理与原子核物理湖南师范大学于蓓蓓竺礼华硕士 粒子物理与原子核物理山东大学张世涛林承建硕士 粒子物理与原子核物理郑州大学赵常军倪邦发 硕士 粒子物理与原子核物理吉林大学周斌阮锡超硕士 粒子物理与原子核物理南华大学洪哲叶国安硕士 核燃料循环与材料天津大学孔彦荣贾永芬硕士 核燃料循环与材料大庆石油学院刘雷刘国荣 硕士 核燃料循环与材料华中科技大学王喆欧阳应根硕士 核燃料循环与材料天津大学张春龙何辉 硕士 核燃料循环与材料兰州大学张怡张生栋 硕士 核燃料循环与材料长安大学陈纲刘天才硕士 核能科学与工程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梁斌斌杨洪广硕士 核能科学与工程厦门大学刘沛丰王玉林 硕士 核能科学与工程武汉理工大学孙雪霆季松涛 硕士 核能科学与工程清华大学王苏沈峰硕士 核能科学与工程哈尔滨工程大学夏体锐杨洪广硕士 核能科学与工程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杨兵杜开文硕士 核能科学与工程西北工业大学曹殿鹏程和平 硕士 核能科学与工程清华大学李生张东辉硕士 核能科学与工程华北电力大学(北京)张坚喻宏 硕士 核能科学与工程清华大学周志伟李振国 硕士 核技术及应用清华大学侯杰马吉增硕士 辐射防护及环境保护天津理工大学王桂陈凌硕士 辐射防护及环境保护中国矿业大学(北京)王烈铭王红艳 硕士 辐射防护及环境保护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熊文俊袁大庆 硕士 辐射防护及环境保护清华大学汪传高王仲文硕士 分析化学吉林大学曹继芬林敏硕士 分析化学西安科技大学邓军吴继宗硕士 分析化学西南大学娄海林郑卫芳硕士 分析化学郑州大学王晓明李力力硕士 分析化学四川大学喻正伟叶宏生 硕士 分析化学兰州大学刘婷杜进硕士 分析化学中国药科大学李雯崔海平硕士 分析化学天津大学刘卓陈大明 硕士 分析化学吉林师范大学潘玉婷燕强奋硕士 分析化学四川大学田倩沈浪涛硕士 分析化学河北大学。

2006年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博士、硕士研究生录取一览表

2006年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博士、硕士研究生录取一览表

附录·2006年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博士、硕士研究生录取一览表397姓名导师博士/硕士专业名称报考单位闫玉良董保国博士粒子物理与原子核物理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核物理研究所田源董保国博士粒子物理与原子核物理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核物理研究所苏俊李志宏博士粒子物理与原子核物理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核物理研究所郝昕竺礼华博士粒子物理与原子核物理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核物理研究所冯晶侯龙博士粒子物理与原子核物理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核物理研究所鲍杰侯龙博士粒子物理与原子核物理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核物理研究所文群刚张焕乔博士粒子物理与原子核物理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核物理研究所蒋婧李志宏博士粒子物理与原子核物理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核物理研究所肖才锦倪邦发博士粒子物理与原子核物理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核物理研究所曾自强汤秀章博士等离子体物理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核技术应用研究所任秀艳汤秀章博士等离子体物理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核技术应用研究所谭志新王乃彦博士等离子体物理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核技术应用研究所张莉陈东风博士凝聚态物理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核物理研究所田庚方陈东风博士凝聚态物理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核物理研究所李俊宏陈东风博士凝聚态物理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核物理研究所张焕朝陈海燕博士核能科学与工程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反应堆工程研究设计所毛玉龙陈玉宙博士核能科学与工程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反应堆工程研究设计所张曙明陈玉宙博士核能科学与工程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反应堆工程研究设计所何晓军李吉根博士核能科学与工程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反应堆工程研究设计所赵勇李吉根博士核能科学与工程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反应堆工程研究设计所杨夷李吉根博士核能科学与工程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反应堆工程研究设计所曹健李吉根博士核能科学与工程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反应堆工程研究设计所刘兴民柯国土博士核能科学与工程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反应堆工程研究设计所杨健柯国土博士核能科学与工程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反应堆工程研究设计所吴海成薛小刚博士核能科学与工程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反应堆工程研究设计所佟振峰杨启法博士核能科学与工程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反应堆工程研究设计所胡勇杨启法博士核能科学与工程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反应堆工程研究设计所仇春华段天英博士核能科学与工程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中国实验快堆工程部胡彦涛李金英博士核燃料循环与材料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放射化学研究所宋凤丽李金英博士核燃料循环与材料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放射化学研究所周欣燕张振涛博士核燃料循环与材料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放射化学研究所唐泉张生栋博士核燃料循环与材料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放射化学研究所毛国淑张生栋博士核燃料循环与材料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放射化学研究所魏素敏张天爵博士核技术及应用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串列加速器升级工程技术部韩永超肖雪夫博士辐射防护及环境保护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辐射安全研究部程金生潘自强博士辐射防护及环境保护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辐射安全研究部杨志罗志福博士放射性同位素技术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同位素研究所贾娟娟刘一兵博士放射性同位素技术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原子高科股份有限公司刘超刘一兵博士放射性同位素技术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原子高科股份有限公司王东袁大庆硕士粒子物理与原子核物理吉林大学王奕博甘霖硕士粒子物理与原子核物理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高飞郭文硕士粒子物理与原子核物理辽宁大学宋明哲魏可新硕士粒子物理与原子核物理吉林大学吴绍雷何明硕士粒子物理与原子核物理青岛科技大学王薇陈凌硕士粒子物理与原子核物理四川大学郑云竺礼华硕士粒子物理与原子核物理四川大学吴雄利汤秀章硕士等离子体物理河北大学田宝贤汤秀章硕士等离子体物理清华大学魏国海陈东风硕士凝聚态物理吉林大学刘晓龙刘蕴韬硕士凝聚态物理西北工业大学李凤林罗志福硕士分析化学中国药科大学杨超一刘一兵硕士分析化学吉林农业大学柳银黎王晓静硕士分析化学吉林化工学院郑婷刘一兵硕士分析化学南开大学李智罗志福硕士分析化学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翟创彦胡骥硕士分析化学河北大学康海英吴继宗硕士分析化学河北师范大学陈义珍林敏硕士分析化学湖北大学郭飞虎杜进硕士分析化学兰州大学刘子华罗志福硕士分析化学中国药科大学秦红斌尹卫硕士分析化学吉林大学吴小波夏普硕士核能科学与工程南华大学李晓轩张东辉硕士核能科学与工程西安交通大学贾玉文徐启国硕士核能科学与工程西安交通大学廉丽莉王玉林硕士核能科学与工程哈尔滨工程大学吴晓春柯国土硕士核能科学与工程南华大学王事喜周培德硕士核能科学与工程南华大学熊厚华李义国硕士核能科学与工程南华大学张厚明段天英硕士核能科学与工程哈尔滨工程大学附录·2006年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博士、硕士研究生录取一览表399吴学志尹邦跃硕士核能科学与工程哈尔滨工程大学吴园园刘天才硕士核能科学与工程哈尔滨工程大学史宝磊季松涛硕士核能科学与工程哈尔滨工程大学朱翔赵守智硕士核能科学与工程西安交通大学冯伟伟段天英硕士核能科学与工程清华大学周媛王玉林硕士核能科学与工程南华大学李建龙赵守智硕士核能科学与工程南华大学吴强张东辉硕士核能科学与工程华北电力大学李传博郑卫芳硕士核燃料循环与材料烟台大学陈延鑫何辉硕士核燃料循环与材料江苏大学赵兴红常志远硕士核燃料循环与材料吉林大学姜涛姚军硕士核燃料循环与材料华中科技大学张秋月何辉硕士核燃料循环与材料太原理工大学周双苗王仲奇硕士核燃料循环与材料南开大学梁庆雷刘国荣硕士核燃料循环与材料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吴俊德张生栋硕士核燃料循环与材料兰州大学李少伟赵永刚硕士核燃料循环与材料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徐建华姚军硕士核燃料循环与材料华东交通大学李小该叶国安硕士核燃料循环与材料武汉理工大学夏文叶宏生硕士核燃料循环与材料燕山大学刘方贾永芬硕士核燃料循环与材料河北工业大学高巍欧阳应根硕士核燃料循环与材料中国科技大学张敏吴继宗硕士核燃料循环与材料北京林业大学赵茁胡跃明硕士核技术及应用哈尔滨工业大学崔涛储诚节硕士核技术及应用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毛国兰胡跃明硕士核技术及应用西安理工大学蔡莉郭刚硕士核技术及应用兰州大学王川张天爵硕士核技术及应用清华大学王思力王国保硕士核技术及应用哈尔滨工程大学武斌郭刚硕士核技术及应用大连理工大学陈欣南王国保硕士核技术及应用北京工业大学卢春洪肖雪夫硕士辐射防护及环境保护第二炮兵工程学院李静晶刘森林硕士辐射防护及环境保护华北科技学院肖文慧肖雪夫硕士辐射防护及环境保护哈尔滨工业大学徐旭涛陈凌硕士辐射防护及环境保护青岛大学王路伟张培信硕士放射性同位素技术西安交通大学杨春慧沈浪涛硕士放射性同位素技术北京工商大学李忠勇尹卫硕士放射性同位素技术四川大学王凡崔海平硕士放射性同位素技术天津大学。

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在职研究生

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在职研究生

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在职研究生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简称中国原子能研究院,成立以来一直致力于原子能科学和技术的研究与应用,在全国都享有较高的声誉。

中国原子能研究院注重建立并不断完善在职研究生队伍,充分发挥研究生在科研、教学和技术服务等方面的重要作用,为研究院的科研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在职研究生是中国原子能研究院最重要的研究人员队伍,他们在科研及技术服务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近些年,中国原子能研究院以建设一流的在职研究生机制为基础,着力构建全面发展的在职研究生队伍,采取了一系列的积极措施,加强研究生的政策发挥作用,提高在职研究生的质量和效益。

首先,建立在职研究生质量激励机制。

中国原子能研究院注重在职研究生的培养,通过加大报酬和激励政策,以及按照科研成果对在职研究生的评估,对在职研究生的优秀表现进行奖励,帮助他们取得更好的科研成果。

其次,来源多样的在职研究生招聘政策。

中国原子能研究院提出了来源多样的在职研究生招聘政策,开展综合面试,综合考虑过去学习成绩、现有社会经历、专业能力和职业发展潜力等,以满足不同阶段发展的需要。

此外,还积极引进海外研究生,为中国原子能研究院引入先进思想和技术,丰富科研团队的学术氛围,促进原子能科学技术的发展。

此外,中国原子能研究院还积极开发和实施多元化的职业发展机制。

中国原子能研究院通过设立职业发展机制,鼓励在职研究生参与交流、开放、新思维等方面的课题研究,促进他们在职业生涯中的发展,扩大其在原子能科学技术方面的能力,从而为研究院的未来科研发展作出积极参与。

以上是中国原子能研究院采取的一系列措施,以提升在职研究生的质量,建立规范的在职研究生队伍,为研究院的未来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在新的一年里,中国原子能研究院将继续努力,不断创新,进一步提升研究生的质量,推动原子能科学技术的发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全日制
08加速器物理
张天爵,安世忠
(1)全日制
09核天体物理
李云居,苏俊,王友宝,李志宏
(1)全日制
10核数据评价与建库
葛智刚
(1)全日制
11核数据评价
陈永静,黄小龙,舒能川,韩银录,续瑞瑞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 301数学一④823高频电子线路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 602普通物理④817加速器物理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 602普通物理④816电动力学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 602普通物理④823高频电子线路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 301数学一④803原子核物理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 301数学一④802量子力学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 301数学一④827热力学统计物理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 602普通物理④803原子核物理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 602普通物理④802量子力学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 602普通物理④827热力学统计物理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 301数学一④803原子核物理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 301数学一④802量子力学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 301数学一④827热力学统计物理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 602普通物理④803原子核物理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 602普通物理④802量子力学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 602普通物理④827热力学统计物理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 301数学一④803原子核物理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 301数学一④802量子力学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 301数学一④827热力学统计物理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 602普通物理④803原子核物理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 602普通物理④802量子力学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 602普通物理④827热力学统计物理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 301数学一④803原子核物理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 301数学一④802量子力学
(1)全日制
01重离子碰撞理论研究
张英逊
(1)全பைடு நூலகம்制
02中子物理
阮锡超,聂阳波,李玮
(1)全日制
03中高能物理
李笑梅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 301数学一④827热力学统计物理 (1)全日制 04超强激光与原子核的相互作用 顾建中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 602普通物理④803原子核物理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 602普通物理④802量子力学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 602普通物理④827热力学统计物理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 301数学一④803原子核物理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 301数学一④802量子力学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 林承键,杨峰,侯龙,贾会明,贺国珠,吴晓光, 301数学一④827热力学统计物理 (1)全日制 05实验核物理 张春利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 602普通物理④803原子核物理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 602普通物理④802量子力学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 602普通物理④827热力学统计物理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 301数学一④803原子核物理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 301数学一④802量子力学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 301数学一④827热力学统计物理 (1)全日制 06群常数制作与宏观检验 吴海成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 602普通物理④803原子核物理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 602普通物理④802量子力学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 602普通物理④827热力学统计物理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 301数学一④803原子核物理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 301数学一④802量子力学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 301数学一④827热力学统计物理 (1)全日制 07器件辐射效应 郭刚,史淑廷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 602普通物理④803原子核物理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 602普通物理④802量子力学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 602普通物理④827热力学统计物理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 301数学一④817加速器物理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 301数学一④816电动力学
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2018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
院系所 000不区分院系所 专业 070104应用数学 070202粒子物理与原 子核物理 学习方式 (1)全日制 研究方向 01信息技术 指导教师 吕建友 考试科目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 301数学一④819C语言程序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 607数字信号处理④819C语言程序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 301数学一④803原子核物理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 301数学一④802量子力学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 301数学一④827热力学统计物理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 602普通物理④803原子核物理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 602普通物理④802量子力学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 602普通物理④827热力学统计物理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 301数学一④803原子核物理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 301数学一④802量子力学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 301数学一④827热力学统计物理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 602普通物理④803原子核物理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 602普通物理④802量子力学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 602普通物理④827热力学统计物理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 301数学一④803原子核物理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 301数学一④802量子力学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 301数学一④827热力学统计物理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 602普通物理④803原子核物理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 602普通物理④802量子力学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 602普通物理④827热力学统计物理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 301数学一④803原子核物理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 301数学一④802量子力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