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教育史简介
外国教育史
外国教育史1. 引言外国教育史是指研究各个国家或地区教育制度和教育发展的历史过程,通过对外国教育史的研究,可以了解不同国家的教育理念、制度和教育发展的特点,从而为今天的教育改革和发展提供借鉴和启示。
本文将以概述的方式,介绍几个重要的外国教育史阶段及其特点。
2. 古代教育时期古代教育时期是外国教育史的起始阶段,各国古代教育制度和发展有着自己独特的特点。
例如,古希腊的教育以体育、音乐和哲学为重点,注重培养全面发展的个体;古罗马的教育则侧重于军事训练和实用技能的培养。
此外,古代中国、古埃及、古巴比伦等国的教育也各有千秋,对后世的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3. 中世纪教育时期中世纪教育时期是欧洲教育史上的一个重要阶段,此时欧洲的教育由教堂主导,宗教教育成为主流。
修道院学校和大学成为培养神职人员和士人的中心,教堂把握着教育权力。
此时的教育注重神学和经院哲学的学习,而且只有少数富裕家庭能够接受教育。
中世纪的教育制度和教育思想为后来的教育体系奠定了基础。
4. 文艺复兴时期教育文艺复兴时期是外国教育史的一个重要阶段,它是中世纪与现代的过渡时期。
在这一时期,人们对古典文化的热衷和对新知识的追求推动了教育的发展。
罗马的重建和印刷术的发明使得知识的传播更加广泛和便捷。
文艺复兴时期的教育注重人文主义的培养,强调人的自由和个性的发展,对后来的教育思想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5. 工业革命时期教育工业革命是近代外国教育史的一个重要时期。
随着工业化的兴起,社会日益重视科学技术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这个时期的教育变得普及而实用,普通工人和贫困人口也能够接受教育。
工业革命时期的教育注重对劳动人民的培养,鼓励实践和创新,为工业社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6. 现代教育时期现代教育时期是外国教育史的最后阶段,也是我们所处的时代。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现代教育更加注重个体发展和终身学习的理念。
教育制度和方法不断改革与创新,信息技术的应用也为教育带来了全新的可能性。
外国教育史资料整理
一、希腊化时期(前330-前30)的教育由于政治上的巨变,希腊化时期希腊本土的教育也发生了明显变化:1、初等教育:音乐和体育不受重视,身心和谐发展的传统遭到破坏。
2、中等教育:文法学校取代了国家体育馆的地位,教学科目主要是文法和修辞3、高等教育:发展迅速,机构较多。
前392 年伊索克拉底在雅典创办修辞学校;前387 年柏拉图在雅典创办阿加德米学园;前335 年亚里斯多德创办吕克昂学园;前308 年芝诺创办“斯多葛学派”哲学学校;前306 年伊壁鸠鲁创办伊壁鸠鲁学园;前200 年上述学校合并为雅典大学,成为着名的学术研究中心和高等教育中心,直到公元313 年后才开始衰落二、希腊化时期对学校教育的影响:1)希腊的学校教育制度广泛传播到小亚细亚、两河流域、波斯和埃及等地区,促进了这些地区教育事业的发展;(2)新的文化教育中心(亚历山大利亚)的形成,促进了东西方文化教育的交流与融合;(3)东西方文化的交流使得东方的宗教与西方的唯心主义相互影响,助长了宗教神秘主义的流行,为基督教的产生提供了思想基础。
总之,希腊化时期的哲学、文化和教育对后世影响很大,继希腊之后的又一个西方文明的发祥地——罗马几乎全部吸收了希腊化时期的文明成果,后经罗马人的传播,希腊文明成果扩散到世界许多地方,对于西欧近代教育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1、苏格拉底的教育思想:他非常重视道德哲学,认为美德的本质就是知识,美德来自教育,教育的目的就是要使人们自觉地用理智认识永恒不变的道德,教育的关键是要使人学会清晰地、无偏见地思维,所以他在教学上采用所谓“知识助产术”。
这实际上是通过启发式谈话使学生获得一般性概念的归纳法,包括提出问题、激发思维和修正错误、归纳概念两个步骤。
(一)、自知其无知”:在教育上,苏格拉底首先提出了什么样的人是有智慧的人,以及知识和智慧的关系问题,有智慧的人在于“自知其无知”。
“自知其无知”这一思想在教育史上具有重要的意义。
外国教育史
思考题
简述古罗马共和前期的教育特点。 罗马帝国时期的教育有哪些变革?
西欧中世纪的学校教育
西欧中世纪早期的学校教育
早期教会学校的类型 教会学校的教育内容与方法 世俗封建主的教育机构与形式 女孩教育
西欧中世纪后期学校教育的变革
原始社会的教育方法 原始社会的教育特点
原始社会的教育方法
从观察和实践中学习 从传习和教导中学习 奖惩是重要的教育方法
原始社会的教育特点
教育无阶级性,教育权平等,对儿童实行公 养公育。 教育与生产劳动和生活紧密联系,内容具有 多方面性。 教育的组织和方法处于原始状态。
学校的产生和古代埃及的学校教育
雅典的学校教育
社会概况 雅典的教育 小结
社会概况
雅典位于希腊东南的阿提卡半岛。濒临爱琴海, 有良好的海运条件,便于航海和商业贸易。 BC753-BC650年,雅典进入了贵族统治时期。在贵 族的专制统治下,阶级矛盾日益尖锐。平民和贵 族之间的斗争引发了一系列的改革和变动。 经过梭伦、庇西特拉图、克里斯提尼的改革,雅 典走向了奴隶主民主政治制度。公元前461年,伯 里克利当政,把雅典的民主制发展到了极限。
代表人物是美国教育史学家孟禄。 孟禄从人类学和心理学角度出发对人 类教育的起源和发生过程作了详细的 论述。他认为,原始社会中教育的发 生,无论社会还是个体都是“非理性 的”和“单纯的无意识的模仿”
教育的劳动起源论
这是苏联学者最先提出来并被我国学术界 普遍接受的一种观点。 认为,人类社会的活动始于“正在形成中 的人”为满足其生存的自然需要而进行的 群体劳动,劳动实践是人们认识的主要源 泉,是知识的主要来源,也是教育的来源。 故教育起源于劳动。
教育的起源
教育的生物学起源论 教育的心理学起源论 教育的劳动起源论 教育的需要起源论
外国教育史概况
巴比伦的学校:传习知识是僧侣的特权;寺庙中有关人员(书吏)需要学习文字和符号,这 样就产生了训练书吏的学校;寺庙学校:①初级学校;②高级学校 教学内容:书吏:重视语言,尤其书写能力,还有阅读、翻译、计算; 初级学校:读写;高级学校:读写+文法+数学+天文学+医学; 教学方法:书吏:教师在泥板上写字,学生临摹;纪律严,常体罚; 初级高级学校:师徒传授式;学生观察老师的操作,自己动手,教师纠正; 特点:教育为少数人垄断,奴隶不能享受学校教育;仅官吏、僧侣可学楔形文字知识 学校:宫廷学校、僧侣学校(寺庙学校) 、职官学校(书吏学校) 、文士学校; 教学内容:①僧侣学校:着重科学教育,是传授高深学识的学府;以研究高级的天文学、数 学、建筑学、水利学、医学及科学为主,培养能力优而水平高的人;②职官学校:普通文化 课程及专门职业教育,往往以吏为师;③文士学校:教授书写(最受重视,是基本课业,也 是费力的工作) 、计算、有关律令的知识,数学、天文、地理;④宫廷学校:记载不详; 教学方法:灌输和体罚; 特点:教育比较发达,与其他国家比较,其教育制度比较完善,学校种类多。 婆罗门教育:公元前 6 世纪以前的教育常称为婆罗门教育;核心任务:维持种族压迫、培养宗 教意识;学习内容: 《吠陀》 ;受教育对象:婆罗门、刹帝利、吠舍; (三者教育内容不同) ; “古儒学校” :办在家庭中的婆罗门学校;教师被称“古儒” ;学习内容: 《吠陀》 ,以神学为主, 涉及较为广泛的知识领域;教学方式:常体罚; 佛教教育:场所:寺院(当时的寺院不仅是教育机构也是学术机构,堪称学术研究中心) ;学 习内容:佛教经典,神学气氛浓厚;学习方式:讲道与个人的钻研结合; 影响:公元 10 世纪后,佛教教育对印度乃至东方各国的教育都产生过巨大影响;
外国教育史
外国教育史古巴比伦学校三类:宫廷学校,僧侣或寺庙学校,书吏学校古埃及学校四类:宫廷学校,僧侣学校,职官学校,文士学校古印度教育——婆罗门教育和佛教教育种姓制度四个等级婆罗门(僧侣),刹帝利(武士),吠舍,首陀罗(穷人)婆罗门教育:教师被称为“古儒”,学习内容是《吠陀经》。
佛教教育:场所是寺院,内容是佛教经典尼庵是女僧修行和学习之地,毕业的女僧人称“比丘尼”。
古希腊教育四个阶段:荷马时代,古风时代,古典时代,希腊化时代古风时代教育:包括斯巴达和雅典教育(提倡一种身心统一和谐发展)。
古典时代教育——智者派(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学派或学术团体)代表人物:普罗塔哥拉——人是万物的尺度高尔吉亚——无物存在,一切意见都是假的智者派共同的思想特征:相对主义,个人主义,感觉主义和怀疑主义。
智者派的教育贡献1 智者云游各地,授徒讲学,有教无类,以钱财作为教学的唯一条件。
2 培养政治家的教育目的,提供了一种新型的教育即政治家或统治者的预备教育。
3 确立了教育内容和方式。
4 智者的出现标志着教育工作已经开始职业化,在希腊,职业教师取代了“大众教师”。
5 智者对希腊教育思想的发展作出的贡献尤为突出。
公元前390年,教育家伊索克拉底创办了修辞学校。
公元前387年,柏拉图创办学园。
公元前335年,亚里士多德创办“吕克昂”。
古希腊“三杰”: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苏格拉底——历史上最早的专家治国论者教育目的论:教育的目的是培养治国人才。
德育论1 培养人的道德,即教人学会做人。
2 美德即知识,智慧即德行。
3 自制是德行的基础。
4 守法就是正义。
区分正义与非正义的标志是守法。
5 身教重于言传。
智育论——要有广博的知识。
苏格拉底方法(问答法或产婆术)四个步骤:讥讽,助产术,归纳和定义。
柏拉图——客观唯心主义的创始人著作:《理想国》教育史上的三个里程碑柏拉图的《理想国》,卢梭的《爱弥儿》,杜威的《民主主义与教育》柏拉图的《理想国》中的教育观关于理想国,一个完美的社会和国家由执政者,军人,工农商三部分组成。
外国教育史简介
第一章史前时代的教育1.研究史前时代的主要依据有哪些?答:原始社会是没有文字的时代,对原始社会的研究,只能依靠古人类学、考古学、民族学、古生物学、古气候学等多种学科所提供的材料。
2.述评关于教育起源的几种的主要观点。
答:(1)生物起源说:法国利托尔诺,沛西能认为教育是一个生物学化过程,认为动物界亦有教育,教育起源于生物冲动,将教育看做是扎根于本能行为和种族生活的天生、自发的表现。
评价:教育的生物起源说以达尔文生物进化论为指导,是教育史上第一个正式提出的有关教育起源的学说。
它的提出虽有一定的经验基础,但其根本错误在于没有把握人类教育的目的性和社会性,仅仅着眼于外在行为,未能从内在目的的角度来论述教育的起源问题,未能区分出人类教育行为和动物养育行为之间质的差别,把教育的起源问题生物学化。
(2)心理模仿起源说:美国孟禄认为教育起源于原始公社中儿童对成人的本能的无意识的模仿。
评价:这种观点实质上和生物起源说无本质差别。
因为如果教育起源于原始社会中儿童对成人行为的“无意识模仿”的话,那么这种“无意识”模仿不是获得性的,而是遗传性的,是先天的不是后天的,即时本能的,不是文化和社会的。
(3)劳动起源说:这种观点是十月革命后苏联的一些教育史和教育学家的观点,尤其是苏联米丁斯基,该学说以恩格斯的著作为依据认为教育从人类生产生活资料和生产资料的时候就开始了。
人类为了自身的生存和延续,就必须把生产经验和技能在劳动中传递给新生一代,教育就是基于生产的需求、基于人类生存而生产的。
同时认为,教育是人类所特有的一种社会活动,它的特点之一就是一种有意识、有目的的活动。
教育产生于劳动是以人类的语言为条件的。
语言和教育都是同时在劳动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
2.论述史前教育的主要特征。
答:(1)对教育无阶级性,教育权平等,对儿童实行公有公育。
(2)教育与社会生活联系密切(3)教育尚未成为独立的社会活动(4)教学方法是口耳相传第二章古代东方国家的教育1.论述学校产生的原因、条件及世界上最早的学校。
外国教育史
1.巴比伦的教育(1)巴比伦的学校:宫廷学校、寺庙学校、书吏学校(又称泥板书社)(2)巴比伦学校的教学内容与方法:①寺庙学校,初等教育,主要教授读写;高等教育,除学习读写以外,还学文法、苏美尔文学、祈祷文学等。
教学方法比较重视师徒传授;②书吏教育,第一阶段教授读写;第二阶段将学生分派到相应的寺庙或国家较高一级的机构接受教育2.古代埃及的教育(1)古代埃及的学校:在公元前2500年左右,埃及有了自己的学校;①宫廷学校②职官学校③僧侣学校④文士学校(2)古代埃及学校教育的内容与方法:①注重道德品德的培养;练习书写;练习辞令;重视数学和计算;②以机械教学为主;教师多利用问答方法,不注意引导学生进行思考;重视体罚;3.古代印度的教育(1)婆罗门时期的教育:早在公元前2000年以后逐步形成婆罗门、刹帝利、吠舍和首陀罗四个等级,教育目的:维护种姓制度和培养宗教意识只有婆罗门、刹帝利、吠舍三个等级的人才能接受教育,但三者接受的教育根据等级而不同;公元前8世纪以后出现了一种在家庭中的婆罗门学校,称为“古儒学校”,教学内容主要为《吠陀》,常用的教学方法为体罚;(2)佛教教育:印度的佛教产生于公元前6世纪,由释迦牟尼创立。
佛教在教育上进行了改革,主张教育应当面向平民。
佛教教育的主要场所是寺院,教育目的是培养僧侣。
佛教的寺院除了进行教学外,还进行一定的学术研究;4.古代东方文明古国教育发展的特点(1)产生了最早的科学知识、文字以及学校教育;(2)教育具有强烈的阶级性和等级性(3)教育内容丰富,包括智育、德育及宗教教育等,既反映了统治阶级的需要,也反映了社会进步及人类多方面发展的需要(4)教育机构的种类繁多形态各殊,有助于满足不同统治阶层的需要,既有森严等级性也具有强大的适应性;(5)教学方法简单,体罚盛行,实行个别施教,尚未形成正规的教学组织(6)教育常常成为统治阶级的专利,教师的地位较高;(7)文明及文化教育甚为古老,但源远流不长;第一章古希腊教育第一节古风时代的教育一、斯巴达教育1.教育目的是培养军人,专门以军事训练为其中心内容,很不重视发展人的智慧和才能2.教育过程:①7岁以前主要是家庭教育②从7岁至18岁,儿童进入军营式的国家的教育机构③从18岁起,公民子弟进入高一级的教育机构—青年军事训练团埃佛比接受正规的军事训练④年满20岁的公民子弟开始接受实战训练,派往边境;⑤到30岁时,正式获得公民资格3.教育主要内容:①忍耐劳苦训练②军事体育训练:“五项竞技”(赛跑、跳跃、摔跤、掷铁饼和投标枪)③道德教育(神话、传说、祭神、竞技),中心是训练绝对服从的精神4.教育的特征为:①教育具有阶级性②教育是国家的事业,受统治阶级的控制③片面重视道德和军事教育,忽视知识文化的教育④重视女子教育二、雅典教育1、教育的目的是培养成为身心和谐发展的公民2、教育过程:①7岁前,儿童在家中由父母养育②7岁以后,女孩留在家中由母亲负责教育,学习纺织、缝纫等技能。
外国教育史
普洛塔格拉智者派代表人物提出“人是万物的尺度”苏格拉底(前469-前399)古希腊目的:培养治国人才教育主题:伦理道德“知识即道德”是其最重要的命题苏格拉底方法:把教师比喻成“知识的产婆”“苏格拉底法”被称为“产婆术”柏拉图(前427-前347)古希腊《理想国》《法律篇》认为学习即回忆教育的最高目标是培养哲学家兼政治家哲学王亚里士多德(前384-前322)古希腊《伦理学》《政治学》灵魂论与教育理性部分思维、理解、判断非理性部分植物的灵魂(营养、生长、发育)动物的灵魂(本能、情感、欲望)西塞罗(前106-前43)罗马培养雄辩家通过实际观摩获取雄辩知识昆体良(35-100)罗马《论演说家的教育》西方教育史上第一本专门研究教育理论的著作奥古斯丁(354-430)罗马《忏悔录》原罪伦所有人带着原罪来到世界禁欲思想拉伯雷(1493-1553) 法国《巨人传》法国人文主义的代表人物抨击封建统治、教会权威,经院哲学名言:没有理解的知识,等于灵魂的废物马丁*路德(1483-1546)德国主张普及初等义务教育,对贫苦儿童免费,更重视宗教和道德教育洛克(1632-1704)英国《教育漫画》教育作用:白板说反对天赋观念教育目的:培养绅士不能通过学校,需要通过家庭培育绅士教育内容:体育:教育的第一位“健康之精神寓于健康之身体”德育:重视榜样和示范作用,强调说理,重视练习对形成习惯的作用;智育:第一次较为明确地提出了包含德智体三育的教育体系。
倡导:及早实践、反对体罚、重视榜样作用、主张用宗教思想规约儿童。
斯宾塞(1820-1903)英国《教育论》提出知识最有价值的命题,批判传统的“绅士教育”目的:为未来“完满生活”作准备首次鲜明而正确地表达了智育、德育、体育三个教育学的基本范畴,批判了传统的古典主义教育,提出了科学知识最有价值的卓越见解。
缺点:过于强调自然科学,忽视人文科学,课程功利色彩浓厚。
爱尔维修(1715-1771)法国提出“教育万能论”否定遗传因素的作用。
外国教育史资料
外国教育史远古教育阶段:原始社会的教育(300万年前~公元前3000年)古代教育 中古教育阶段:奴隶社会的教育(前3000年~公元5世纪,即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近古教育阶段:中世纪和文艺复兴时期的教育(476~1640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资本主义形成时期(17世纪英国资产阶级革命~18世纪末法国资产阶级革命) 近代教育 资本主义发展时期(1789年~1871年巴黎公社)进入帝国主义时期(1871年~十月革命)现代教育第一章文明古国和古希腊的教育第一节、文明古国的教育一、外国最早的学校人类最早进入奴隶制社会的文明古国主要是埃及、巴比伦、亚述、印度、中国。
一般认为古埃及建立的学校是人类最古老的学校。
1、历史背景①地处泥罗河流域,农业发达天文学:观测天象,预测气侯及河水泛滥的同期建立科学 几何学:丈量田亩、建造庙宇、房舍水利学:灌溉知识体系 医 学:制造木乃伊、医疗地理学:对外贸易、军事远征②前3500年进入妈奴隶制社会,统治者(法老)采取配置大小官吏,强化国家机器,实行对外侵略和宗教统治,这些知识要有专门的机构传授。
③文字出现:图形文字→用字母、音符、词组组成的复合文字2、学校类型:最早建立的学校是宫廷学校:培养皇子皇孙和朝臣子弟,学成后充任官吏,产生于埃及古王国末期。
到了中王国时期,一些政府机关在机关内部附设职官学校,招收贵族及官员子弟,以政府办公处所为校址,官吏充任教师。
此外,还有寺庙学校。
一些规模宏大的寺庙往往同时又是传授高深科学知识的学府,吸引着要求深造的青年到寺庙里求学,重在学术知识的传授和探讨。
书吏学校:包括绘文书吏、书信书吏、军队书吏、国王书吏等,学习的内容由低到高是从读写算到数学、天文、医学。
二、文明古国的学校前述几个文明古国中出现的学校除了介绍到的古埃及学校之外,还有祭司学校、神庙学校和古儒学校。
祭司学校:设在大寺庙里的学校。
是早期奴隶制国家的最高级的学校,专收高级僧侣的子弟入学,主要任务是培养训练未来的高级僧侣,也称僧侣学校。
外国教育史
迚步教育运动(Progressive Education Movement)
• 开端:按照欧洲先迚教育经验的改革 帕克(Francis Wayland Parker,1837-1902)的昆西教学法 (Quincy Method) 赖斯(J Rice)的36城市教育调查 杜威的芝加哥实验学校 学校教育的迚步主义改革 • 成熟和分化:建立迚步教育组织 1919年成立美国迚步教育协会(American Progressive Education Association,APEA) 1920年提出迚步教育七原则;1924年创办《迚步教育》杂志 拉栺的“儿童中心主义”和康茨的“社会中心主义” 八年研究(1933-1940) • 衰落:教育改革成为国家行为 1944年更名为美国教育联谊会;1955年解散;1957年《迚步教育 》停刊
1907年建立“生活学校”(the Hermitage School, 隐修学校,布鲁塞尔);《新教学法》 本能与环境——教育与生活的联系;提供有刺激的环 境 关趣单元和“观察-联想-表达”
罗素(Bertrand Arthur William Russell, 1872-1970)的和平教育
教育即生活 • 兲注学校教育和社会生活及儿童自身生活的联系 • 什么是理想的学校生活?——学校即社会(雏形社会) 教育即生长 • 一种新的儿童观和教育观:生长的道德价值和社会价值
• 生长是一种主体与环境乊间的相互作用(与卢梭、儿童
教育即经验的持续不断的改造
外国教育史
一、古风及古典时期的教育(以斯巴达、雅典为代表)(一)斯巴达的教育(重女子教育,轻文化教育,教育由国家控制)五项竞技:赛跑、跳跃、铁饼、标枪、角力斯巴达的教育目的和宗旨:通过严格的军体训练、性格训练和道德灌输,使儿童养成强健的体魄、顽强的意志以及勇敢、坚忍、顺从、爱国等品质,以便将来成为强悍的武士。
(青年静如处子,动如脱兔)(二)雅典的教育1.教育概况:雅典盛行私人办学,国家只负责16-20岁青年的教育。
雅典教育的主要特点:德智体美和谐发展二国的相同点:二者都是为奴隶主阶级服务的,奴隶无权接受教育。
二者的不同是由于政体、地理环境、传统等因素决定的一、苏格拉底认为教育的目的即追求完满的、永恒不变的道德准则。
提出美德即知识”(知识即道德)。
苏格拉底问答法(产婆术、精神助产术)问答法(产婆术)四个步骤:1.讥讽 2.助产术 3.归纳 4.定义【产婆术与孔子的启发式教学法(“叩两端”)有异曲同工之效】二、柏拉图(在雅典创办阿加德米学园),代表作是《理想国》(一)柏在《斐多篇》里,提出“灵魂回忆说”:教育是不断启发人内心原有知识的过程。
(二)灵魂说与“哲学王”:①灵魂包括理性部分、激情部分和欲望部分。
②“哲学王”:是理想国的统治者,具有优良遗传素质,接受过良好教育,通晓理念世界,集政治权力和哲学思考于一身的哲学家(三)《理想国》中的教育观1.教育的目的和作用:教育是建立理想国的重要工具,可帮助建立巩固等级关系。
2.教育体系:在《理想国》中,他提出了西方最早的、比较系统的教育体系,优生及胎教论女子教育1、给女子同等的教育2、各种职务不论男女都可以参加(四)历史地位及影响1. 第一个提出了比较系统的从学前到研究院的教育体系。
2. 主张教育由国家管理,强调了教育服务于社会及政治的功能,成为“社会本位论”的代表人物之一。
3..首次提出了优生、胎教、计划生育及公共学前教育的思想4.强调学前教育内容(包括游戏、文学、音乐等)应具有教育性,从而开创“教育性教学”理论的先河5.提出了“四艺”(算术、几何、天文、音乐)6.由于强调神性至上至善,开创了西方教育科学的神学化进程。
外国教育史
外国教育史(一)东方文明古国的教育1.巴比伦的学校巴比伦的学校:宫廷学校、寺庙学校、书吏学校(又称泥板书社);巴比伦最早的学校与寺庙有密切的联系。
在古代两河流域,人们将知识视为神赐,非祭祀不敢享有,传习这些知识的也是僧侣的特权。
由于管理寺庙财产的需要,故寺庙中有关人员(一般称作“书吏”)需要学习文字和符号,这样就产生了训练书吏的学校。
随着经济、文化的发展,巴比伦的学校教育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
2.巴比伦学校的教学内容与方法早期在训练书吏时,教学内容重视语言,尤其重视书写能力,此外,还有阅读、翻译、计算等。
当时的教学方法简单,一般由教师先在潮湿的泥板上写上字,再由学生临摹。
学校中纪律严格,常采用体罚。
巴比伦的寺庙学校有两极:初级学校和高级学校。
初级学校主要讲授读写;高级学校除学习读写外,还学习文法、数学、天文学及医学等。
教学方法是师徒传授式的。
无论教数学、医学还是冶金术和纺织术,其方式是一样的:学生首先观察老师的操作,然后在教师的指点下自己动手,教师随时纠正错误。
古代巴比伦的教育为少数人垄断,奴隶不能享受学校教育;能掌握复杂的楔形文字知识的一般只限于职业官吏、僧侣等少数人。
①寺庙学校,一级是初等教育,主要教授读写;另一级是高等教育,除学习读写以外,还学文法、苏美尔文学、祈祷文学等。
教学方法比较重视师徒传授;②书吏教育,第一阶段教授读写;第二阶段是将学生分派到相应的寺庙或国家较高一级的机构接受教育;2.古代埃及的教育1.古代埃及的学校古代埃及的教育比较发达,与其他国家比较,其教育制度比较完善,学校种类也更多一些。
主要有:宫廷学校、僧侣学校(或称寺庙学校)、职官学校(也称书吏学校)及文士学校等。
2.古代埃及学校教育的内容和教学方法(1)僧侣学校。
着重科学教育,是传授高深学识的学府。
僧侣学校的教学及研耷内容以较高级的天文学、数学、建筑学、水利学、医学及科学为主,培养能力优而水平高的人。
(2)职官学校。
教学内容包括普通文化课程及专门职业教育,往往以吏为师。
外国教育史
外国教育史东方文明古国古埃及,古巴比伦,古印度教育制度教育思想西方文明古国古希腊①东方②希腊三哲+两雄辩家+奥古斯丁奴隶社会古罗马古典教育西方西罗马东罗马(拜占庭帝国)(封建社会)宗教教育宗教高于政权阿拉伯帝国政权高于宗教(中世纪E)中世纪教育世俗教育③新教教育文艺复兴(过渡时期)④人文主义教育天主教教育英美日俄德法法案(资本主义)⑤法案⑥三星级⑦五星级⑧新教育,进步教育⑨现代教育思潮①古典教育东方文明古国巴比伦泥板书舍,负责人称为校父,教师称为专家,助手称为大兄长,学生称为校子。
发展特点古埃及宫廷学校:教育皇室成员朝臣子弟职官学校:政府机关设立,训练实用人才僧侣学校:培训祭司或僧侣,培训科学技术文士学校:培养文士古印度贵族:婆罗门教育:古儒学校平民:佛教教育:寺院,培养僧侣(男—比丘,女—比丘尼),重视女子教育古希腊荷马时代古风时代地理政治教育目的教育方法教育体制斯巴达农业军事寡头独裁战士、军事野蛮,鞭笞专治型雅典工商业奴隶主民主政体公民、身心和谐温和民主民主型古典时代智者:①原本指各行各业具有专门知识和技艺的人,具有治国能力的人,后专指以收费授徒为职业的巡回教师②贡献:西方最早的职业教师;扩大教育对象范围;确立教育内容和方式(七艺);培养政治家的教育目的;标志着教育工作已经开始职业化;为教育理论教育实践做出巨大贡献。
三哲希腊化时代初级:军事体育—读写算中等:体育馆—文法学校高等:雅典大学古罗马王政时期家庭教育,农事军事,培养农民,军人共和时期早期农民—军人教育,家长制,家庭教育以道德—公民教育为核心后期私立教育,最高目标是培养演说家希腊式学校初等学校(卢达斯)读写算拉丁语学校中等教育文法学校自然科学希腊拉丁文高等教育修辞学校或雄辩术学校七艺帝国时期国立教育,教育目的为培养忠于帝国的官吏和顺民,教师改由国家委派②希腊三哲+两雄辩家+奥古斯丁苏格拉底教育目的论:培养治国的人才德育论:①教育的首要任务是培养道德教人学会做人,道德教育的具体内容是培养人民具有智慧、正义、勇敢、节制②美德即知识,知识教育是道德教育的主要途径(简)苏格拉底方法(问答法):①讥讽、助产术、归纳、定义②优缺点古希腊柏拉图柏拉图学园、学习即回忆《理想国》教育观:①教育目的:培养哲学家兼政治家—哲学王,最终目的是促使灵魂转向②教育作用:理想国的建立和维持主要通过教育来实施,由国家办理学校,实施强迫教育③教育内容:男女平等,七艺④教育体制:a.学前教育—寓学习于游戏b.普通教育—读写算唱歌音乐为主(男女都要学习)c.高等教育—七艺优缺点亚里士多德灵魂论与教育:①营养的灵魂、感觉的灵魂、理性的灵魂②教育必须包括体育、德育、智育教育作用论:①人形成人的三个因素:天性、习惯和理性②依靠教育来发展理性自由教育:①自由民享受的教育②学习各种知识成为全才,七艺吕克昂(高等教育)西塞罗培养雄辩家“人道”教育思想三个条件教育必须高度重视道德品质的培养《论雄辩家》古罗马昆体良培养有德行的雄辩家教学观(班级授课制的萌芽,分班教学)、教师观奥古斯丁使学生发现心中已有的真理禁欲主义基督教教育《忏悔录》③中世纪世俗教育宫廷学校阿尔琴培养王公贵族后代①教育内容:七艺、拉丁语、希腊语②教学方法:问答法欧洲重要的世俗教育形式骑士教育中世纪西欧封建社会特殊的家庭教育模式培养英勇善战、忠君敬主的骑士精神和技能;封建统治阶级的保卫者①家庭教育阶段②礼文教育阶段③侍从教育阶段:骑士七艺武夫教育重体育轻文化知识城市学校(初等教育)新兴市民阶级兴起培养从事手工业商业的职业人才,①领导权:行会商会后期由市政当局接管②内容:读写算及商业手工业相关的世俗知识多为初等学校,世俗性质中世纪大学(高等教育)自治的教授和学习中心①特点:类似于行会的团体进行教学和知识交易②目的:培养社会所需专业人才③体制:学生大学与先生大学④课程:文法神医⑤制度:学位制度⑥教学方法:讲演与辩论①打破了教会对教育的垄断,促进了教育的普及;②在思想上,在权利上,在制度上...③现代大学的雏形波伦亚大学、萨勒诺大学、巴黎大学④人文主义、新教、天主教教育人文主义前期意大利①佛吉利奥:最早提出人文主义教育思想,通才教育,最推崇历史、伦理、雄辩术三门科目(认为最能体现人文精神)②维多里诺:快乐之家,把学生培养成具有社会责任感的国家官吏、教会领袖和兴办工商业的企业家(贵族),重视古典学科,培养全人,反对体罚,注重启发,注重学生的个别差异。
外国教育史(详细整理版)
东方文明古国的教育一、巴比伦的教育1.巴比伦的学校苏美尔文化教育是巴比伦文化教育的前身。
大约在公元前3500 年,苏美尔人就从原始社会向奴隶社会过渡,在两河流域南部建立了一些奴隶制城邦。
考古家断定这一时期,苏美尔人已经发明了“泥板书”和文字。
最初是图画文字,以后又演进为楔形文字。
在巴比伦时期,天文学、数学、医学和建筑学得到了一定的发展。
在苏美尔时期已经出现了学校。
最早的学校与寺庙有关,由于泥板是主要的书写工具,学校被称为“泥板书舍”,重视语言和书写能力的教学,管理十分严格。
2.巴比伦学校的教学内容与方法在巴比伦时期,寺庙已有两级:一级是初等教育,主要教授读写;另一级是高等教育,除学习读写以外,还学文法、苏美尔文学、祈祷文学等。
教学方法比较重视师徒传授。
元3世纪后,巴比伦作为古代文明的中心,逐渐衰落。
后人了解苏美尔和巴比伦的文化教育,主要通过考古工作者的发掘和研究。
通常,苏美尔和巴比伦的文化教育被看作是人类正式教育的起点。
从考古的材料来看,这一时期的学校主要是培养文士为主的学校。
文士教育一般分两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教授读写;第二阶段是将志向不同的学生分派到相应的寺庙或国家较高一级的机构接受教育。
二、古代埃及的教育1.古代埃及的学校与巴比伦一样,古代埃及很早就已经有了自己的文字,在公元前2500年左右,埃及有了自己的学校。
(1)宫廷学校,主要由法老设立。
(2)职官学校,由政府各机关设立。
(3)僧侣学校,也称寺庙学校,是培训祭司或僧侣的机构,主要设在寺庙。
(4)文士学校,主要培养文士。
2.古代埃及学校教育的内容与方法在埃及的学校教育中,主要注重以下几个方面内容,(1)注重道德品德的培养。
(2)练习书写。
(3)练习词令。
(4)重视数学和计算。
在教学方法上,古埃及的学校主要采取以下几个方面的方法:(1)以机械教学为主。
(2)教师多利用问答方法,但不注意引导学生进行思考。
(3)重视体罚。
三、古代印度的教育1.婆罗门时期的教育印度早在公元前2000年以后,就逐步形成了婆罗门、刹帝利、吠舍和首陀罗四个等级。
外国教育史知识点总结
外国教育史知识点总结一、古希腊教育古希腊是教育史上的重要国家,其教育制度影响了整个西方文明。
在古希腊,教育的目的主要是培养公民品质和士兵战斗力。
在雅典,教育主要分为体育教育和音乐教育两个部分,体育教育主要培养孩子们的体魄和战斗力,音乐教育则培养他们的灵魂和智慧。
同时,古希腊也是教育理论的发源地,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等哲学家在教育方面有许多重要思想,对后世的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二、古罗马教育古罗马教育受到希腊教育的影响,但又有自己的独特之处。
古罗马重视实用主义,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合格的政治家和军事将领。
在教育内容上,古罗马加强了军事训练和军事思想的灌输,同时也注重了礼仪教育和社交礼仪的教育。
古罗马的法律教育和公共演讲的教育也有一定的特色。
三、中世纪教育中世纪的教育主要由教会掌控,宗教教育占据了主导地位。
教会学校以拉丁文学习为主,培养的是教士的人才。
同时,也存在了一些世俗的学校,比如修道院学校、大学等,但整体而言,教育资源非常有限,只有贵族阶层的子弟才有机会接受文化教育。
四、文艺复兴时期的教育文艺复兴时期是欧洲教育史上的重要时期。
在这个时期,人们开始重新审视古典文化,开始重视个人的全面发展。
因此,学校的数量增加了,教育内容也更加多样化,除了拉丁文学习,希腊文学、数学、音乐、美术等课程也开始受到重视。
重要的是,人文主义思想的流行对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强调人的自由和个性发展。
五、启蒙运动时期的教育启蒙运动时期是欧洲教育史上的又一个重要时期。
在这个时期,人们开始关注普及教育,提倡科学精神和理性思维。
重要的教育家如孟德斯鸠、洛克等,提出了普及教育的理论,主张让每个人都接受基本的文化教育,提高整体的文化水平。
启蒙运动也为近代教育制度的发展打下了基础。
六、近代教育制度的发展在近代,教育制度得到了更为完善,学校的数量不断增加,教育内容和方式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在这个时期,普及教育开始得到重视,国家开始出台相应的教育法规,制定教育行政法规,建立相应的教育体系和机构。
外国教育史
外国教育史在历史的长河中,有许多精彩的篇章值得我们去回味。
我有幸读过一本名为《外国教育史》的书籍。
它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这本书对世界上古、中、近三千年的教育发展历程进行了简要的叙述。
从国外来看,他们把教育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古代,即原始社会的教育;第二阶段是中世纪,即封建社会的教育;第三阶段是现代,即资本主义社会的教育。
古代教育又可分为四种类型:第一种是宗教教育;第二种是学校教育,包括王室学校、贵族学校和平民学校;第三种是早期教育,又称儿童教育,通常在家庭里由成人承担教育子女的责任,以实施天主教育、教义教育、国学启蒙教育为主;第四种是成人教育,通常由市政当局、商业团体、农业组织或慈善机构进行,目的是扫除青年的不良习气。
中世纪教育是与王权教育联系在一起的,是神学与王权的结合。
中世纪初期教育虽然也是为了培养有知识的人,但更注重的是神学教育。
为了推广基督教,学校教育几乎遍布全国。
成人教育主要开展宗教职业教育,而平民教育则注重扫盲,教授基本的生活技能。
这是教育最黑暗的时期。
现代教育分为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三个阶段。
从我国来看,外国在启蒙思想、近代教育方面对中国的影响是很大的。
但是,中国毕竟不同于西方,中国自古就有“师夷长技”的传统,因此中国在近代教育史上具有独特的地位。
中国近代教育有着明显的三种形态,一是官学,一是私学,一是新式学堂。
官学出现较早,它兴盛于清朝晚期至民国初期,其优点是中央集权比较完备,利于加强政治统治;缺点是设置太多,管理不够严格,无法满足不断增长的教育需求,有违教育公平性的要求,所以在旧中国是办不到的。
私学的产生晚于官学,这是因为科举制度使得知识分子失去了上升的通道,他们纷纷另谋出路。
另外,明清以后,统治者对教育采取了禁办和压制的政策。
中国近代教育不得不走上一条半殖民地教育的道路,尽管它表现出了顽强的生命力,但是无论如何都无法与资本主义教育相比,尤其是中国近代的“新学”教育更是无法同欧美国家的教育相提并论。
外国教育史
③归纳即从各种具体事物中找到事物的共性,本质,通过对具体事物的比较寻求“一般”。
④定义是把个别事物归入一般概念,得到关于事物的普遍概念。
二、《理想国》中的教育观
1、《理想国》是柏拉图构建培养哲学王的教育体系。
2、《理想国》的教育观:
国家对教育的重视,教育与政治相结合,高度评价教育在人的塑造中的作用,将算术、几何、天文、音乐理论四门课程列入教学科目,第一次提出以考试作为选拔人才的手段之一,强调身心协调发展、男女教育平等,注意早期教育,主张课程学习与实际锻炼结合,、净化教育内容,反对强迫学习,以理性指导欲望作为道德教育的中心任务,这些就是《理想国》中的教育观的积极因素。
二、骑士教育:
1、骑士教育是一种特殊形式的家庭教育。
2、“骑士七技”包括骑马、游泳、投枪、击剑、打猎、奕棋和吟诗。
3、骑士教育的目的:培养勇猛豪侠,忠君敬主的骑士精神和技能。
4、骑士教育的过程:A、七岁以前,家庭教育。
B、七八岁以后至十四岁,侍童教育和礼仪教育。
雅典教育方法:重视启发论。
二、“五项竞技”包括赛跑、跳跃、摔跤、掷铁饼和投标枪。
三、智者和智者派的含义:
1、前期的智者(荷马时代)又称诡辩家。是指某种精神方面的能力和技巧,以及拥有这些能力和技巧的人。
后期的智者(古典时期)是以收费授徒为职业的巡回教师。作为西方最早的职业教师,他们对希腊教育实践和教育思想的发展,同样作出了重大贡献。
2、论教育过程:
家庭教育—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学校教育优于家庭教育)。
3、论教学:
(1)关于教学组织形式:班级授课制的构想
(2)关于教学内容:专业教育应建立在广博的普通知识基础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史前时代的教育1.研究史前时代的主要依据有哪些?答:原始社会是没有文字的时代,对原始社会的研究,只能依靠古人类学、考古学、民族学、古生物学、古气候学等多种学科所提供的材料。
2.述评关于教育起源的几种的主要观点。
答:(1)生物起源说:法国利托尔诺,沛西能认为教育是一个生物学化过程,认为动物界亦有教育,教育起源于生物冲动,将教育看做是扎根于本能行为和种族生活的天生、自发的表现。
评价:教育的生物起源说以达尔文生物进化论为指导,是教育史上第一个正式提出的有关教育起源的学说。
它的提出虽有一定的经验基础,但其根本错误在于没有把握人类教育的目的性和社会性,仅仅着眼于外在行为,未能从内在目的的角度来论述教育的起源问题,未能区分出人类教育行为和动物养育行为之间质的差别,把教育的起源问题生物学化。
(2)心理模仿起源说:美国孟禄认为教育起源于原始公社中儿童对成人的本能的无意识的模仿。
评价:这种观点实质上和生物起源说无本质差别。
因为如果教育起源于原始社会中儿童对成人行为的“无意识模仿”的话,那么这种“无意识”模仿不是获得性的,而是遗传性的,是先天的不是后天的,即时本能的,不是文化和社会的。
(3)劳动起源说:这种观点是十月革命后苏联的一些教育史和教育学家的观点,尤其是苏联米丁斯基,该学说以恩格斯的著作为依据认为教育从人类生产生活资料和生产资料的时候就开始了。
人类为了自身的生存和延续,就必须把生产经验和技能在劳动中传递给新生一代,教育就是基于生产的需求、基于人类生存而生产的。
同时认为,教育是人类所特有的一种社会活动,它的特点之一就是一种有意识、有目的的活动。
教育产生于劳动是以人类的语言为条件的。
语言和教育都是同时在劳动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
2.论述史前教育的主要特征。
答:(1)对教育无阶级性,教育权平等,对儿童实行公有公育。
(2)教育与社会生活联系密切(3)教育尚未成为独立的社会活动(4)教学方法是口耳相传第二章古代东方国家的教育1.论述学校产生的原因、条件及世界上最早的学校。
答:学校教育史社会经济、政治和文化发展的必然结果,而不仅仅是奴隶主阶级为维护自己政权的需要而设立的。
剩余产品的出现、人类在社会生活中的间接经验的积累,文字的产生,是学校产生的三个条件。
公元前2500年的埃及宫廷学校是人类历史上有文字记载的最古老的学校。
2.述评东方文明古国教育的概况及其在世界教育史上的地位。
答:古代东方国家最早的学校类型主要是宫廷学校、寺庙学校和文士学校等,学校也开始有了专职教师、固定的学生和专门的教材。
但教师职业不稳定,尤其在初期的学校中,教师专门化程度较低,主要以祭祀、官吏和文士为师;大多数学校设施简陋,进行个别施教,尚未形成正规的教学组织形式;教育内容包括智育、德育及宗教教育等,但宗教色彩浓厚;教学方法注重书写和背诵,体罚盛行。
3.古埃及学校有哪些主要类型?古埃及教育对西方教育有什么影响?答:宫廷学校、职官学校、文士学校、僧侣学校。
古埃及文化教育通过希腊化对西方文化教育的产生有着深刻的影响。
古埃及的象形文字对西亚腓尼基字母的产生发生过重大的影响影响希腊文字,古代希腊文字又衍生出拉丁文,从希腊文和拉丁文衍生出各国文字,如英文,发文,意大利等。
希腊的数学、科学、宗教和神话很多是从古埃及传入的4.简述古代两河流域的文化教育在世界教育史上的地位。
答:亚述和巴比伦的文化教育历史是悠久的,甚至可能早于埃及,或至少与埃及同时有了学校的,是人类最初的学校教育的摇篮。
5.种姓制度对古印度教育有什么影响?答:种姓制度是保护贵族剥削阶级的工具,婆罗门,刹帝利,吠舍,首陀罗。
种姓制度以及婆罗门权力高于一切是一度文明发展的突出特征之一,印度历史上的一切思想形态、教育组织等无不打上这一烙印。
古代印度的教育就是以维系种姓压迫和培养宗教意识为核心任务的。
在四个种性制度中,婆罗门垄断了文化和教育的特权。
其他种性不得从事教育活动,首陀罗被剥夺了受教育的权利。
6.简述古印度的“古儒”学校。
答:公元前8世纪,出现了一种办在家里的婆罗门学校,统称“古儒学校”。
在此类学校中,教师被称为“古儒”。
儿童学习的内容主要为《吠陀》。
古儒学校的课程内容以神学为主,但涉及广泛的知识领域。
在古儒学校了,体罚是常用的手段。
7.佛教教育和婆罗门教育有什么不同?答:婆罗门的教育视为了维持种姓压迫和培养宗教意识为核心任务,教育对象主要是贵族种姓的子弟。
佛教的教义是为了宣传众生平等。
所以广大劳民人民成为信徒,扩大了教育对象。
婆罗门教育内容主要是《吠陀》,教育机构主要是古儒学校,而佛教学习的主要内容是佛教经典,寺院成为主要的学习场所。
8.古代希伯来人的教育与古代东方其他各国的教育有什么不同?答:古代希伯来的教育不同于古代东方其他各国教育的地方是其浓厚的宗教神学气氛。
以教育儿童接受“上帝”为开端,要求儿童一开始就要服从、信奉、敬畏上帝;注重品德培养胜于传授知识,尤为注意培养儿童谦逊、节制、仁慈和诚实的品质,各种形式的教育目的都是为了向学生灌输神学知识了律法伦理。
在希伯来人看来,掌握世俗知识的目的在于为宗教神学服务。
无论是其前期的家庭教育还是后期的学校教育,都极不重视自然科学知识的学习和对人文知识的传授。
第三章古代希腊教育1.简述古代希腊教育发展的主要阶段。
答:古代希腊文化教育的发展大致通常划分为荷马时代、古风时代、古典时代和希腊化时代四个历史阶段。
2.试比较斯巴达和雅典教育的异同并分析其成因。
答:相同点:都是为奴隶主统治服务的,教育具有鲜明的阶级和政治色彩;学校教育已脱离生产和生活过程,成为一项专门的活动;在战争频繁地奴隶制时代,都重视军事和体育。
不同点:斯巴达,教育被视为国家的事业,因而对其进行严格的监督和管理;注重军事教育而忽视文化教育;品格教育强调集体性压抑个性;重视女子教育。
雅典,倡导并践行身心和谐发展的教育思想;教育机构有私立和国立两种,制度化程度较高;教育和生活紧密结合;不重视女子教育。
成因:由于二者的地理环境、政治和经济制度以及民族传统的差异决定的。
3.雅典的旧教育和新教育有什么区别?答:新教育时期最重要的变化时职业教师——“智者”的出现,当时雅典实行的是民主政体的制度,雄辩家是政治生活的主角,因此青年需要接受雄辩家的教育,而智者实行的正是这种教育。
第一:雅典的初等教育的教学内容不同了,智育的地位突出,体育和美育的地位下降。
4.简述希腊化时期雅典本土和亚历山大里亚教育的变化。
第二:中等教育,由单纯的军事体育训练改为一种军事和学园教学结合的教育,埃弗比答:希腊化时期,希腊本土的教育开始了一些新的变化:的教学内容主要是文法、修辞。
训练由强迫也改为自愿。
第三:高等教育方面,亚里士多德所创办的吕克昂学园以教学和科研为中心的高等学府而著称于世,此时又出现了很多学园,有了明显的发展。
亚历山大里亚城的博物馆具有大学的性质,很多青年来此次学习。
5.简述毕达哥拉斯的非功利教育价值观与和谐发展思想对后世希腊教育思想的影响。
答:毕达哥拉斯的非功利教育价值观与和谐发展的思想对后来希腊教育思想的发展有着深刻的影响。
黑格尔说毕达哥拉斯是希腊的“第一个民众教师”。
他不是一个政治上的立法者,而是一个以教师为业的公众教师。
首先,他的学说不仅以说服人为满足,而且要安排人的整个道德生活。
其次,他从埃及、美索不达米亚引进了数学,把数学交给希腊人。
他与她的学生所从事的数学的教学和研究促进了人的思维能力的提高。
6.简述智者对西方文化教育的主要贡献。
答:第一:智者关心社会政治和人的道德问题,希腊哲学从研究自然转向研究人和社会的变化是从智者开端的。
第二:智者的活动适应了当时希腊社会的需要。
第三:智者们致力于文法、修辞、逻辑的研究和教学,使这三门学科得以建立和发展,并成为此后2000多年西方高等教育的重要内容。
7.普罗塔格拉的“人是万物的尺度”思想评述。
答:提出的人是万物的尺度被黑格尔认为是一个伟大的命题。
但普罗塔格拉仅仅停留在承认感觉的矛盾上,并把这种因人而异的矛盾当做真理、当做衡量万物的尺度,就必然走上了否定客观真理的道理。
8.苏格拉底“美德即知识”思想评述。
答:“美德即知识”是他的道德哲学的一个基本命题,即道德与知识的同一性问题。
这个命题表明,美德的本性是知识,人的理智本性和道德本性是同一的。
在他看来,无人自愿为恶,人们由于无知才做错事。
“美德即知识”明确肯定了理性知识在人的道德行为中的决定性作用。
这就在古代希腊以致整个西方哲学中首次建立起一种理性主义道德哲学,赋予道德价值以客观性、确定性和普遍规范,对后来西方伦理学的发展有很大的影响,也使他成为著名教育思想家的先驱。
9.苏格拉底方法的述评。
答:为了有效地传授知识,以达到道德教育的目的,苏格拉底提出了他著名的教学法——“苏格拉底方法”。
即在与学生谈话的过程中,并不直截了当地把学生所应知道的知识告诉他,而是通过讨论问题甚至辩论的方式来揭露对方认识中的矛盾,逐步引导学生自己最后得出正确答案的方法。
由于苏格拉底把教师比喻为“知识的产婆”,因此苏格拉底也被人们称为“产婆术”。
这是一种学生和教师共同讨论,共同寻求正确答案的方法。
它有助于激发和推动学生思考问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10.简述苏格拉底在西方教育史上的地位。
答:苏格拉底将哲学的主题从自然转到人,并促使古希腊的哲学、科学和文明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代。
他一方面和智者一样顺应历史潮流,主要研究社会和人的问题,特别致力于伦理道德问题;另一方面,他坚决反对智者的感觉论和怀疑论,反对他们的相对主义,大力提倡理性。
他提出的“美德即知识”揭示了道德与知识的同一性,他的苏格拉底方法被视为后世西方启发式教学方法的渊源。
在苏格拉底的影响下,他的弟子柏拉图和再传弟子亚里士多德构筑了博大精深的哲学体系和教育体系,开创了古典希腊文化和教育的最光辉灿烂的全盛时期。
11.简述柏拉图在《理想国》中的教育思想。
答:柏拉图以其社会政治观为基础,在《理想国》一书中,构建了一个培养“哲学家”和军人的教育体系,其中教育的最高目标是培养哲学家兼政治家——“哲学王”。
(1)论学前教育和初等教育:柏拉图主张教育从幼年开始,教育内容主要是讲故事,并且要慎重地选择故事材料。
初等教育分为音乐教育和体育,用体育锻炼身体,用音乐陶冶心灵。
同时柏拉图也注意到游戏在儿童教育中的重要地位。
(2)论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到了14岁的少年可以进入体操学校学习3年的体育。
17~20岁的青年人除了继续接受音乐教育外,还应学习初步的科学知识,包括算术、几何、天文。
一般到了20岁,少数优秀人继续深造,开始学习哲学。
学完5年,还要取得实际工作的经验。
这样到了50岁,他们就可以成为最高统治者——哲学王。
12.柏拉图在晚年的《法律篇》中教育观有什么变化?答:他在《法律篇》这篇作品中所反映的教育观发生了下述变化:第一,由选举产生专门负责教育的官员,任期5年,其在新制度中占有特殊重要的地位;第二,对学校的兴建和专职教师都有了明确的规定;第三,更具体地规定了早期教育的步骤和内容;第四,首次提到了强迫教育,规定所有公民的孩子到一定年龄必须接受学校教育;第五,详细介绍了埃及人“寓学习于游戏”的经验,同时也对儿童实行更为严格的管理;第六,在课程设置上,取消了哲学课程,最高级的课程有3门,即算术、天文和几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