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欧美文学史期末考试复习.docx

合集下载

外国文学史(欧美卷)复习资料

外国文学史(欧美卷)复习资料

外国文学史(欧美卷)复习资料使用说明:本复习资料是课堂笔记和书本重点的结合,基本不存在错别字的可能,最终解释权归阿崽所有,仅供参考。

带☆的课程是重点,带△的是次重点。

蓝色小五号字的内容非老师所画重点,是本人觉得应该了解的背景材料。

标明下划线的是易错和可能考填空题的地方。

粗体和红字是重中之重。

另,本人并没有将每一个名词解释都标出。

希腊戏剧一节的内容排除考核名词解释的可能。

祝考试顺利O(∩_∩)O导论:西方文学的发展历史一、西方文学的两大源头——古希腊神话艺术和古希伯来文学1、古希腊神话艺术的突然崛起(公元前7世纪——前6世纪)那个时代的:孔子、释迦牟尼、苏格拉底+ 《圣经》——三大伟人+ 1部经书,撑起了世界文明的大厦。

2、中世纪的基督教文学与骑士文学:过渡时期中世纪:禁欲、虔诚,人变得很卑微。

——“但丁犹如一个窃贼,把人类的灵魂偷回来了。

”3、欧洲文明的启明星——文艺复兴(300年)充满了奇情异想的爱情诗人彼特拉克;拥有泼皮般战斗精神的薄伽丘;名副其实的语言文化巨人拉伯雷;最伟大的小说家塞万提斯……文艺复兴的高峰莎士比亚:《罗密欧与茱丽叶》——人文精神的觉醒。

4、古典主义的诞生:(17世纪,路易十四时期)古典主义的顶峰:莫里哀与《伪君子》5、启蒙文学(18世纪文学):启蒙思想的风暴(资产阶级“自由、平等、博爱”的思潮成为潮流)“早熟的天才”歌德《少年维特之烦恼》(24岁)&《浮士德》(诗剧);席勒《阴谋与爱情》6、浪漫主义文学:19世纪初——“鼓荡着狂想和绝望的时代”拜伦、雪莱、济慈、雨果7、现实主义文学名作如林:19世纪中期司汤达:现代小说之父二、西方文学六大思潮1、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文学思潮2、17世纪新古典主义思潮3、18世纪启蒙主义思潮4、19世纪初的浪漫主义思潮5、19世纪和20世纪的现实主义6、20世纪现代主义与后现代主义三、欧洲作家的共同特点:人道主义和宗教信仰第一章:古代文学第一节:概述古代希腊、罗马是欧洲文学的发源地。

二十世纪外国文学专题期末复习指导0.doc

二十世纪外国文学专题期末复习指导0.doc

《20世纪外国文学专题》期末复习指导一、课程考核说明和实施要求1.本课程的考核对象是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阶段的学生。

2.考核说明是根据中央电人“20世纪外国文学专题”课程教学人纲及主教材《20世纪外国文学专题》(吴晓东著,北京大学岀版社,2002年8月)编写的,是该课程考试命题的基本依据。

3.本课程考核主要对主教材屮涉及的文学思潮流派、作家作品的了解和掌握。

4.考核的要求分为了解、掌握、分析三个层次,要求如下:(1)“了解”要求学生对教材中所涉及的知识点做一般性的冋答。

(2)“掌握”要求学生对教材中所涉及的问题做进一步的回答,并具有一定的归纳总结的能力。

(3)“分析”要求学生能较深入地分析教材小重点讲授的作品的某一方|侨,或通过自己的归纳总结,完整地冋答教材屮所涉及的较人问题。

鼓励学生有自己的独到见解。

5.本课程的考试采取平时作业和期末考试相结合的方式,平时作业安排4次,由中央电大统一下发,占考核总成绩的30%—35%。

6.本课程的期末考试由中央电大统一命题,采用开卷,或半开卷或闭卷考试的方式。

7.试题类型包括填空题、选择题、简答题、论述题。

试题难度分为较易、适中、较难三个等级,分别占卷面总成绩的30%、40%、30%。

卷面成绩为100分,占课程总考核成绩的60%--70%。

考试时间为150分钟(两个半小时)。

8.简答题答题字数原则上在300字左右,论述题字数在800〜1000字。

二、考核内容和目标第一章现代主义的奠基:卡夫卡一、了解1.卡夫卡的生平及创作简况。

2.卡夫卡的创作对人类境况寓言式的呈示。

(《饥饿艺术家》、《变形记》等)。

二、掌握1.表现主义的概念及其特征。

2.卡夫卡対二十世纪人类生存境况的揭示。

(《变形记》等)3.卡夫卡的表现主义技巧。

三、分析《城堡》的多重意蕴。

第二章意识流小说一、了解1.什么是“意识流”。

2.意识流的粋学心理学背景。

3.福克纳的牛平及创作简况。

4.乔伊斯的生平及创作简况。

《二十世纪欧美文学》1

《二十世纪欧美文学》1

《二十世纪欧美文学》一、简答题1. 超现实主义的发展历程是怎样的?1. 起源:超现实主义一词最早出现在诗人阿波利奈尔的作品中,他在评价其戏剧《蒂蕾齐娅斯的乳房》和迪亚烈夫的芭蕾舞《游行》时使用了这一术语。

2. 诞生:1924年,法国诗人布勒东发表了《超现实主义宣言》,标志着超现实主义的正式诞生。

此后,超现实主义进入了快速发展阶段。

3. 高潮:1929年布勒东发表的《第二次超现实主义宣言》,使超现实主义的侧重转向了精神内容的方面,即重视精神世界和外部世界的辩证统一。

此后超现实主义团体接续迎来了达利、马格利特等一系列杰出艺术家,超现实主义由此开始进入高潮时期,在世界各地获得了极大的传播。

4. 衰落:布勒东到美国的第二年(1942年)发表了《要不要第三次超现实主义宣言的序》,标志着超现实主义的第二次理论转折。

1945年,布勒东返回巴黎,希望恢复并发展超现实主义运动在欧洲的力量,但是由于团体内部成员政治态度不一并且艺术风格开始分散,超现实主义不免开始走向衰落。

5. 解体:1966年布勒东去世,其后继者让·许斯特于1969年正式宣布超现实主义运动解体。

2. 简述象征主义文学的风格特点。

蒙胧美和神秘色彩。

多象征、暗示、隐喻,诗意飘忽,半明半暗,留下更多品味余地。

另外,对音乐的追求,使诗歌富于乐感,内在韵律的丰富,更增添了诗歌梦幻般的诗意和多义的魅力。

3. 新小说派反传统性体现在哪些方面?•人物塑造:新小说派反对传统小说中以写人为核心的主要任务,反对把人作为世界的中心。

他们主张把客观世界还原为纯粹的外观,用一些没有确定性格与动机的“物”来代替传统意义上的人物。

在他们的作品中,人物被认为不过是表现某种心理因素或心理状态的“临时道具”,小说大量而又细致地描写“物”,其前提是有人的眼睛在看,有人的思想在审视,又有人的欲望在改变着它。

•故事情节:新小说派作家认为传统小说杜撰出一个虚构的故事,缺乏“真实事物的丰富内容”,同时他们认为现实世界的变幻莫测,事物发展的难于预料,因此人们无法事先做出有头有尾的安排,写出一个完整的故事。

美国文学史期末考试复习题.doc

美国文学史期末考试复习题.doc

美国文学史期末考试复习题可以参考课本及其他复习资料一、名词解释(交代背景、内容/特点、代表人物/作品)1. American Realism2. Black Humor3. Henry James’s international theme4. Beat Generation5. American Puritanism6. Transcendentalism7. Themes of Henry James’s writing8. The Lost Generation二、回答问题1. What ar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American romanticism?2. How is the Darwinian belief in naturalism opposed to the Christian creationist view? What is the determinist view of existence that informs naturalism? What are the implications of this view on ethics?3. What are the philosophical foundations and characteristics of American naturalism?4. What are the important point s for Hawthorne’s style?5. What is the predominant mood in Poe’s poetry? Discuss with two poems as examples.6. What are the parameters of American Realism?7. How is Thoreau revolt manifested both in his social actions and his writing? What is the nature of his revolt?8. The age of American realism is divided into two more periods. What are the periods called? What are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who are the representatives of each period?。

《二十世纪外国文学专题》期末复习指导

《二十世纪外国文学专题》期末复习指导

《二十世纪外国文学专题》期末复习指导简答题及论述题参考答案三、简答题1、参考答案:期末复习指导P6[1]2、参考答案:期末复习指导P6[3](1)3、参考答案:期末复习指导P7[5](3)4、参考答案:期末复习指导P9[9]5、参考答案:学习指导P28倒数第二段(意识、前意识、无意识)6、参考答案:期末复习指导P8[7]7、参考答案:期末复习指导P8[8]8、参考答案:期末复习指导P10[13](1)(2)9、参考答案:教材P33-3410、参考答案:期末复习指导P16[31]11、参考答案:教材P84第二三段12、参考答案:教材P99中间-10013、参考答案:期末复习指导P17[34]14、参考答案:教材P111第二段,结合小说《白雪公主》为例回答15、参考答案:期末复习指导P18[36]16、参考答案:教材P50最后一段-5217、参考答案:学习指导P69[4]18、参考答案:期末复习指导P13[23]19、参考答案:期末复习指导P14[25]20、参考答案:教材P81-8221、参考答案:学习指导P139[3]22、参考答案:学习指导P13323、参考答案:期末复习指导P19[40]24、参考答案:期末复习指导P20[42](其中杂糅性特征在教材P135)25、参考答案:教材P136-13726、参考答案:教材P142-14327、第一问参考答案:教材P132最后;第二问参考答案:期末复习指导P20[43](2)(3)28、参考答案:教材P135四、论述题1、参考作品选P15阅读提示3+学习指导P8最后一段+P9第二段2、第一问参考第二次作业;第二问参考学习指导P35意识流的基本内涵三点3、第一问可以参考学习指导P67[3],也可以参考作品选P137[2],第二问参考作业题答案4、《嫉妒》的艺术特点:隐藏的艺术。

这道题的回答请参考作品选P178-179[阅读提示]新小说派在艺术上的创作特点在学习指导P82-835、参考教材P89-96魔幻现实主义的三种艺术手法+教材P100-102对《百年孤独》的叙述6、《顶呱呱的早餐》的艺术特色即“黑色幽默”的艺术特色三点(参考教材P106-109+P114-115)7、参考学习指导P150倒数第二段和P157《日瓦格医生》的思想内涵8、参考教材P138-141对《分成两半的子爵》的介绍和通话、寓言特征的三个方面。

《二十世纪欧美文学

《二十世纪欧美文学

0078《二十世纪欧美文学》2012年6月期末考试指导二、知识点第一章:二十世纪前半期现实主义文学研究1、大概了解二十世纪前半期现实主义文学的思想特征和艺术特征。

2、了解肖伯纳的生平,知道肖伯纳的代表作品《巴巴拉少校》,掌握这一作品中的“讨论”技巧。

(1) 《巴巴拉少校》中的“讨论”技巧《巴巴拉少校》一贯以讨论精彩著称。

为了将观众的注意力吸引到讨论上来,肖伯纳对构成传统戏剧核心的情节要素进行了消解,用以打破观众的期待和幻觉。

比如,巴巴拉的未婚夫柯森斯,按照一般读者观众的审美标准,是很差劲的。

戏中这样介绍他:“身体瘦弱,头发稀薄”,年龄比巴巴拉大不少岁。

巴巴拉虽然年轻,但在美貌方面并未显得出色。

二人的相爱毫无诗意可言,但作者也不去写他们如何没有诗意,以期引起读者观众的关注。

他们外表不相配,还有柯森斯的伪装和最后的“投靠”,这些最容易出戏的地方,作者都让我们失望了。

他根本不去写它。

安德谢夫与妻子分居,这是传统戏剧可以大作文章的地方,为什么分居?许多年未见面,见面时也没有太多的惊讶,只有安德谢夫认错人的幽默,其他人也似乎并不感到有什么特别的地方。

再就是继承权的争夺。

如果是传统戏剧家,会将它演绎地淋漓尽致。

作者在此处根本不屑于停留。

确实如肖伯纳所说:“在新的剧本中,戏剧通过一些不安定的理想与另一些不安定的理想之间的冲突而产生,而不是通过庸俗的爱情、贪婪、慷慨、怨恨、野心、误解、怪诞行为之类不提出任何道德问题的东西。

”。

讨论压倒了一切,有强烈的反浪漫主义的倾向。

这种对传统情节要素的消解,本身制造了一种悬念:观众每每期待,因为似乎那些元素都出现了,观众开始沿着旧的欣赏习惯去预想主人公的命运。

但那些元素都没有展开,而转到了另外的方向。

期望,失望,再期望,观众的心理就这样被吸引和激荡着。

因此,肖伯纳戏剧的可读性、可观性是很强的。

肖伯纳的“讨论”是剧情进展的唯一动力,也就是说,它起了结构戏剧的作用。

讨论的展开,遵循辩证法的“三段论”原理,即正题——反题——合题。

20世纪欧美文学史 期末考试复习(推荐文档)

20世纪欧美文学史 期末考试复习(推荐文档)

20世纪欧美文学史期末考试复习整理一、名词解释1、后期象征主义:象征主义是西方现代主义文学运动中出现最早、影响最大的文学流派,它分为前后两个时期。

前期象征主义流行于19世纪后半叶的法国。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后期象征主义应运而生,20世纪20年代,后期象征主义达到高潮。

(2)后期象征主义一是更注重诗歌的复杂性、暗示性、神秘性和音乐,强调通过象征,实现灵魂与灵魂的对话,实现已知世界与未知世界的对话;二是创作变得愈来愈隐秘与个人化,诗人仿佛神庙中祈祷的神甫,试图在喃喃自语是创造某种奥秘的迷;三是更加强调形式的“纯粹”,试图创造一种“纯诗”。

(3)后期象征主义代表作家有:瓦雷里、里尔克、庞德、叶芝和艾略特。

2、意识流小说:二十世纪初期兴起的文学流派。

20年代出现于英国,代表作家为乔伊斯和弗吉尼亚∙沃尔夫。

在法国和美国以普鲁斯特和福克纳为代表。

其理论基础包括法国哲学家柏格森提出的“心理时间”和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的《心理学原理》。

(“意识流”一词首先在此书中提出)意识流小说主要包括内心独白,内部分析,感观印象三种基本形式,它使文学描写领域从社会表层进入意识深层,打破了传统小说基本上按故事发生的先后来安排情节的直线结构方法,使故事情节随着人的意识而展开,不受时间,空间,逻辑,因果关系的制约,靠自由联想把各个部分连接起来。

在时间上产生大幅度跳跃和倒错,产生逻辑上模糊,混乱的感觉。

3、荒诞派戏剧:是指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旅居法国巴黎的一群剧作家开创的一种戏剧流派。

兴起于20世纪50年代。

该戏剧流派得名于英国批评家马丁∙艾思林。

荒诞派戏剧的哲学基础是存在主义,它拒绝用传统的、理智的手法去反映荒诞的生活,而主张用荒诞的手法直接表现荒诞的存在。

荒诞派戏剧家提倡纯粹戏剧性、通过直喻把握世界,他们放弃了形象塑造与戏剧冲突,运用支离破碎的舞台直观场景、奇特怪异的道具、颠三倒四的对话、混乱不堪的思维,表现现实的丑恶与恐怖、人生的痛苦与绝望,达到一种抽象的荒诞效果。

20世纪外国文学专题期末复习指导(文本).doc

20世纪外国文学专题期末复习指导(文本).doc

20世纪外国文学专题期末复习指导(文本)中央电大文法学院程陵关于期末考试木学期期末考试各方面情况和以往相同。

纸质考试:半开卷,题型为填空、简答、论述。

网上考试:开卷,题型为选择。

第一章主要问题(一)•表现主义的艺术特征“表现主义”的概念最初是运用在绘画评论中。

在文学批评界,表现主义一词在1911年7 月正式出现在德国,并在此后的几年中获得了更广泛的认可。

表现主义是一种反传统的现代主义流派,它在绘画、文学、音乐、电影等艺术形式中均有不同的表现。

其特征表现为:1)在思想上不满社会现状,要求改革,要求,革命、2)在创作上不满足于对客观事物的摹写,要求表现事物的内在实质;要求突破对人的行为和人所处的环境的描绘而揭示人的灵魂;要求不再停留在对暂时现象和偶然现象的记叙而展示其永恒的品质。

3)在具体表现手法上,强调主观想像,强调对世界的虚拟和变形的夸张与抽象, 强调幻象在文学想象力中的作用。

•卡夫卡小说的特征1)具有表现主义的艺术特征:善于营造幻象世界,但又有精细入微的现实主义、甚至是自然主义的细节描写,这种幻象的世界看似不合逻辑,但仔细分析起来却并非虚妄,它恰恰揭示了人类生存的更木真的图景,是人的境遇的更深刻的反映。

具有高超的虚拟现实的木领,他往往借助于荒诞、变形、陌生化、抽象化等艺术手段来实现。

2)在作品中着力表现在现代社会中制度和人的双重异化。

3)作品具有一种预言性。

4)许多作品没有结尾。

具有多解性。

长篇小说《城堡》的要点1)是一部与传统现实主义小说大相径庭的作品。

用分析传统小说的角度(如故事性、戏剧冲突、人物性格、典型环境、情节的发生、发展、高潮、结局等)来分析这部小说往往难以奏效。

2)多解性。

理解《城堡》的焦点是,为什么千方百计试图进入城堡?城堡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存在?它有什么样的象征性内涵?小说的主题是什么?对于这些关键性的问题,在卡夫卡的研究史上都没有最终的答案。

3)“城堡”是一个有多重象征意义的主题级的意象,解释它的主要观点主要有7种(具体见教材)•短篇小说《变形记》的要点(1)思想内容:表现现代人的异化(2)艺术特点:整个小说营造了一个幻象,具有表现主义的特征;具体描写注重细节的真实性,这种其实的细节描写与现实主义的不同在于:现实主义的细节描写是为了更形象更真实地再现社会生活,卡夫卡的细节描写是为了反衬现实的荒诞和神秘。

美国文学史期末考试复习资料

美国文学史期末考试复习资料

一、作者-作品1.Eugene O’Neill 尤金·奥尼尔Desire under the Elms榆树下的欲望2.Washington Irving华盛顿.欧文The Sketch Book见闻札记The Legend of Sleepy Hollow睡谷的传说3.Nathaniel Hawthorne霍桑The Scarlet Letter红字4.Herman Melville麦尔维尔Moby Dick白鲸5.Edgar Allan Poe艾伦.坡The Raven乌鸦6.Walt Whitman惠特曼Leaves of Grass草叶集7. Harriet Beecher Stowe 哈丽雅特.比彻.斯托Uncle Tom’s Cabin汤姆叔叔的小屋8. Henry James 亨利.詹姆斯in the Portrait of a Lady一位女士的肖像9.Mark Twain 马克.吐温TheAdventures ofHuckleberry Finn哈克贝里.费恩历险The Gilded Age镀金时代10. O. Henry 欧.亨利The Gift of the Magi麦琪的礼物11. Stephen Crane:史蒂芬.克莱恩The Red Badge of Courage红色英勇勋章12.Theodore Dreiser 西奥多.德莱塞Sister Carrie嘉莉妹妹13.Jack London 杰克.伦敦The Call of the Wild野性的呼唤14. John Steinbeck 约翰.斯坦贝克The Grapes of Wrath愤怒的葡萄15.F. Scott Fitzgerald弗斯.菲茨杰拉德The Great Gatsby了不起的盖茨比16.Ernest Hemingway 海明威The Sun Also Rises太阳照样升起17.Katherine Anne Porter 凯瑟琳.安.波特Flowing Judas and other Stories犹大之花18. Ezra Pound 埃兹拉.庞德 Imagism 意象派The Cantos 诗章19.William Carlos Williams: 威廉.威廉姆斯The Red Wheelbarrow红色手推车20. Joseph Heller约瑟夫海勒:Catch-22 第22条军规21.Thomas Stearns Eliot爱略特The Waste Land荒原22.Zora Neal Hurston 佐拉.赫斯顿Their eyes were watching God 他们眼望上苍二、名词解释1.Transcendentalism超验主义:(1)As a philosophical and literary movement, American Transcendentalis m (also known as “ American Renaissance”) flourshed in New England fr om the 1830s to the Civil War. It is the high tide of American romanticism and its doctrines found their greatest literary advocates in Emerson and Thoreau. Transcendentalists spoke for the cultural rejuvenation and agai nst the materialism of American society.(2)The major features of Transcendentalism:① The Transcendentalists placed emphasis on spirit, or the Oversoul, as the most important thing in the universe. 思想超灵宇宙② The Transcendentalists stressed the importance of the individual. To t hem, the individual is the most important element of Society. 个体+社会③ The Transcendentalists offered a fresh perception of nature as symbol ic of the Spirit or God. Nature was not purely matter. It was alive, filled w ith God’s overwhelming presence. 自然+上帝代表人物:Emerson, Thoreau2.The Gilded Age镀金时代:an age of excess and extremes, of decline and progress, of poverty and dazzling wealth, of gloom and buoyant hope. Although Americans continued to read the works of Irving, Cooper, Hawthorne, and Poe, the great age of American romanticism had ended. By the 1870s the New England Renaissance had waned. 无节制、走极端,倒退和进步、贫困和富有并存,既令人沮丧又让人有希望的时代。

电大《20世纪外国文学专题》期末复习资料(2).doc

电大《20世纪外国文学专题》期末复习资料(2).doc

电大《20世纪外国文学专题》期末复习资料(2)外国文学专题(25)作业2 —、填空题1、《鬼魂奏鸣曲》是表现主义戏剧的经典作品,它的作者是斯特林堡。

2、德国的表现主义戏剧作品主要有格奥尔格.凯泽的《从清晨到午夜》;栄朗.魏徳金徳的《春悄萌动》;恩斯特.托勒的《转变》等。

3、卡夫卡的主要作品有《变形记》、《审判》、《城堡》等。

4、《天边外》是奠定奥尼尔(填作家名)美国重要戏剧家地位的作站。

剧本写两个乡下青年故事。

5、“意识流”最初是心理学术语,由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在1884年发表的《论内省心理学所忽略的几个问题》一文中首先使用。

法国哲学家亨利.柏格森从哲学的角度提出了意识的“绵延说”、“直觉主义”和“心理时间观”。

奥地利心理学家弗洛伊徳的精神分析学说的核心和支柱是无意性和性本能的理论。

6、乔伊斯的主要小说作品有小说集《都柏林人》(1914)、《青年艺术家的肖像》(1933 )、写作时间持续16年Z 久的《为菲尼根守灵》。

他的代表作是长篇小说《尤利西斯》。

7、《到灯塔去》的作者是吴尔夫。

8、“约克纳帕塔法”是美国作家福克纳虚构的一个小说世界。

其小最著名的长篇小说是《喧哗与骚动》。

这部小说也是意识流小说的代表作晶。

二、简答题1、表现主义文学有哪些基本特征?p91 2、《城堡》的多解性是如何表现的?pl003、《荒原》的现代性表现在哪些方面?pl254、什么是意识流小说中的“内心独白”?pl33 三、论述题《尤利西斯》表达了怎样的思想内容?pl39 表现主义这一概念的來源:最初是运用在给画评论中,后运用于文学批评界。

表现主义是一种反传统的现代主义流派,它在绘画、文学、音乐、电影等艺术形式中均有不同的表现。

其特征为;(1)类型化的人物形彖;如梦似幻的情节;表现內在的激情;强烈的反差对比;使用突破常规的表现手段。

2、《城堡》的多解性是如何表现的?《城堡》是一部具有多重解释的作品,是由于“城堡"意象的朦胧和神秘所带来的。

20世纪欧美文学史完整版-题目

20世纪欧美文学史完整版-题目

法国现实主义文学1、20世纪法国文学的新特点2、20世纪法国现实主义文学在小说、诗歌和戏剧等领域所取得的丰硕成果3、法朗士、纪德、巴比塞、莫洛亚、杜。

加尔、阿拉贡、圣埃克苏佩里、马尔罗、杜拉斯等作家的主要作品4、莫里亚克的创作成就和“苔雷丝系列”5、罗曼罗兰的创作成就6、长篇小说《约翰·克里斯朵夫》的主人公形象的特点、作品的意义和艺术特色。

英国现实主义文学7、三位“爱德华时代的作家”的创作成就8、吉卜林、毛姆、赫胥黎、奥维尔、戈尔丁、艾丽丝·默克多、福尔斯、多丽丝·莱辛的主要作品9、“奥登一代”的诗人10、高尔斯华绥的《福赛特世家》三部曲及其基本主题11、福斯特的印度题材作品和他的《小说面面观》12、“愤怒的青年”作家群13、多丽丝·莱辛的《金色笔记》的结构特点。

14、劳伦斯的主要作品和他的创作的两大基本主题;小说《虹》中的“虹”的意象和作品的主题。

德语现实主义文学15、托马斯。

曼,亨利希。

曼,黑塞,雷马克,布莱希特,格拉斯,茨威格,伯尔等作家的创作实绩16、托马斯·曼的《布登勃洛克一家》的意义17、亨利希·曼的“帝国三部曲”18、布莱希特的“间离效果”理论20、德国“废墟文学”美国现实主义文学21、20世纪美国现实主义文学的主要特点22、诺里斯、辛克莱、玛格丽特·米切尔、赛珍珠、凯鲁亚克、托妮·莫里森、谭恩美等作家的创作;23、美国作家的现实主义的不同取材侧重;24、70年代文学的主要题材分类。

25、薇拉·凯瑟、安德森、路易斯等人的文学贡献;26、“迷惘的一代”;27、斯坦贝克、索尔·贝娄、塞林格、埃里森、厄普代克的代表品的艺术独创性。

28德莱塞的小说创作的主题意蕴;29、菲茨杰拉德的小说的时代特征和叙述艺术30、海明威创作的主要成就和艺术风格西方现代主义文学31、西方现代主义文学所包含的各分支流派:32、西方现代主义文学的共同特征:33、未来主义、超现实主义、新小说派、“黑色幽默”派的代表作家作品。

(完整word版)大四美国文学期末考试题型及例题.docx

(完整word版)大四美国文学期末考试题型及例题.docx

大四美国文学期末考型及例大四美国文学期末考型及例:1./60 分( 40 道,20 个)2.名解10 分(5 个)3.段配10 分(5 个)4.答20 分(10/2)1.史: Father / poetess⋯2.名作家: Hemingway, Faulkner, Poe, Hawthorne, Emerson3.作品: The Wasteland/Moby Dick/Scarlet Letter1.a)( 40 个, 40 分)1.At the age of reason and revolution, Americans were influenced by theEuropean movement called the ________.A. Chartist MovementB. Romanticist MovementC. Enlightenment MovementD. Modernist Movement2.Which is NOT connected to Benjamin Franklin? ________A.He was born in a poor family.B.He was a pious puritan.C.He was phrased as“Jack of all trades”.D.He was a master of diplomacy.3.Ernest Hemingway is noted for the following EXCEPT ________.A.Lost GenerationB.Iceberg theoryC.American DreamD.Code Heroes4.Which character is NOT from The Scarlet Letter? ________A.Hester PrynneB.Roger ChillingworthC.Captain AhabD.Pearl5.Jack London’s semi-biographical novel ________well presents thedisillusionment of American Dream.A.The American TragedyB.The Call of the WildC.Martin EdenD.The Grapes of Wrathb)判断( 20 个, 20 分)1.Poe’smasterpiece“To Helen”is written to memorize his deceased wife.(F)2.The tone of “Annabel Lee”is optimistic and hopeful. (F)3.Mark Twain's novel Jumping Frog was an artistic failure, but it gave its name tothe America of the postbellum period which it attempts to satirize.(F)4.Sister Carrie ended up in tragedy because she could not control her fate(F).大四美国文学期末考试题型及例题2.名词解释题(5个,10分)1. It refers to t he religious beliefs held by the Puritans, who had intended to“ purif or simplify the religious ritual of the Church of England. They believed in the originalsin and the harsh Day of Doom, although some good people --- the chosen peopleor “ the Elect--- may” be saved. Puritanism)(2.A literary doctrine that called for “ realityand truth ”in the depiction of ordinarylife .It had originated in France and was very popular in 19th century.Realism)(3.选段配对题(5个,10分)1.Fair flower, that dost so comely grow,Hid in this silent, dull retreat,Untouched thy honeyed blossoms blow,Unseen thy little branches greet:No roving foot shall crush thee here,No busy hand provoke a tear.The Wild Honey Suckle (Philip Freneau)2.During the whole of a dull, dark and soundless day in the autumn of the year,when the cloud hung oppressively low in the heavens, I had been passing alone, onhorseback, through a singularly dreary tract of country; and at length found myself,as the shades of evening drew on, within view of the melancholy House of Usher. Iknow not how it was—but, with the first glimpse of the building, a sense ofinsufferable gloom pervaded my spirit.The Fall of the House of Usher(Edgar Allan Poe)4.问答题( 10/2, 20 分)1. Transcendentalism(a) Transcendentalism (p56){1}As a moral philosophy, it exalted feeling over reason, individual expression overthe restraints of law and custom. & believed in the transcendence ofthe“oversoul ” {2}A literary movement flourishing in New England from the1830s to the Civil war. It stresses intuitive understanding of God, without the helpof the church and advocated independence of the mind. The representative writersare Emerson and Thoreau.{b} The significance of TranscendentalismTranscendentalism exerted a dominating notion onto the major wirers of the Romanticperiod and its essence has been permanently absorbed into the main stream ofAmerican thought. As a moral philosophy, Transcendentaliststook their ideas from theromantic literature of Europe, from neo-Platonism, from German idealistic philosophyand from the revelations of Oriental mysticism. They spoke for cultural rejuvenation andagainst the materialism of American society. They believed in the transcendence ofthe“Oversoul”, an all-pervading power for goodness from which all things come andof which all things are a part. As a philosophical and literarymovement, Transcendentalism flourished in New England from the 1830’s to the Civil War. Its doctrines found their greatest literary advocated in Emerson, who believed that man was a part of absolute good, and in Thoreau who beheld divinityin the “unspotted innocence”of nature. It was a powerful expression of the intellectual mood of the age, and the ideas it represented have remained a strong influence on great American writers from the days of Nathaniel Hawthorne and Walt Whitman to the present.2. “The Road Not Taken”Symbolic meanings of The Road Not Taken:In this poem, the author uses two roads in the woods to symbolize the choices inthe real life. The author suggests us not being afraid to take a chance, not following the crowd and trying new things. Individualism is highlighted in the poem because the speaker chooses to go his own way, taking the“road less traveled”.Caution is also taken before deciding to take the“road less traveled”, for the speaker takes time to consider the other road.Commitment is symbolized in the poem because the speaker does not havesecond thoughts after making his decision.The last symbolized theme is accepting a challenge. It may be that the road the speaker chooses is less traveled because it represents trials or perils. Such challenges seem to appeal to the speaker.The Road Not TakenThis poem, as many of Frost ’ sbeginspoems,with the observation of nature, as if the poet is a traveler sightseeing in nature. By the end, all the simple words condense into a serious proposition: When anyone in life is confronted with making a choice, in order to possess something worthwhile, he has to give up something which seems as lovely and valuable as the chosen one. Then, whatever follows, he must accept the consequence of his choice for it is not possible for him to return to the beginning and have another chance to choose differently. Frost is asserting that nature is fair and honest to everyone. Thus all the varieties of human destiny result from each person spontaneous capability of making choices.Form : The poem is very regularly structured with 4 classic 5-line stanzas, withthe rhyme scheme “ abaab” and in conversational rhythm.3. The Great GatsbyThe Great Gatsby the parody (戏仿 )of American dreamThematically ,the novel is a parody of the American dream as represented by Gatsby’s pursuit for wealth and love .(1)American Dream(derived the Puritanism) is a popular belief that people can achieve success,whether it is wealth,fame or love through honest hard working ina new world of liberty ,equality,chances and promises. (e.g. Franklin, Obama )(2) It is true that Gatsby had a huge wealth,but it was built up through illegal means —bootlegging. Daisy was the embodiment of love for Gatsby,but the Daisy in Gatsby s’illusion was not the Daisy in reality —— a mindless and spiritless woman only with a beautiful appearance,who retreated to her boring but secure way of life rather than accept the responsibility at the moment of crisis.(3)Like Franklin , Gatsby also made a time table and a list of“do’s anddon'ts”. But unfortunately he did not know that the time had changed.(4)Therefore, G’s dream is tarnished by his material possessions, much like America is now with the obsession with wealth. In any case, Gatsby would have failed to his idealistic dream inevitably, namely disillusion of American dream.Together with Martin Eden, it well presents the disillusionment of American Dream. Main ideas :Nick Caraway, the narrator decided to leave his family in the Midwest to study bond business in New York.He took a small house at West Egg of Long Island and became a neighbor of Jay Gatsby,a mysterious man of great wealth.He resumed acquaintance with Tom Buchanan and his wife Daisy at a dinner party in their home. There he also met Jordan Baker,an attractive but arrogant young lady.He soon learned that their marriage was not happy and Tom has a mistress,Myrtle , wife of George Wilson ,a garage owner in the Valley of Ashes.A few days later he was invited to Gatsby’s party. From Gatsby and later from Jordan, Nick learned of the love affair between Daisy and Gatsby before she married Tom.Gatsby then made a request of Nick:to bring Daisy to tea and meet Gatsby. At the reunion Gatsby changed from nervousness to excitement and from excitement to a remote fantasy. At a party Gatsby gave to the Buchanans,Nick and Jordan,Gatsby and Tom had a fierce quarrel over Daisy and Daisy sided with both men in turns.Then Daisy and Gatsby left in Gatsbys car while’ the others followed in Tom’s. On the way Gatsby’s car knocked Myrtle dead and ran away , but he later told Nick that Daisy was driving at the time of the accident.Myrtle ,thinking Tom was in the car,ran toward it and was hit.Meanwhile Mr .Wilson traced Gatsby’s car and found Gatsby's house. A few hours later both of them were found dead.Apparently Wilson shot Gatsby and then himself. Although Nick tried to make Gatsby’s funeral respectable,none of his friends came.Only Gatsby’s father appeared,still thinking that his son was a great man. On another occasion Nick met Tom and Daisy and was reluctant to shake hands with them.He already knew that it was Tom who made Wilson believe that Myrtle was Gatsby s’ lover and was run over by Gatsby. Soon Nick went back to his people in the MiddleWest.。

外国文学史(欧美卷下)复习资料

外国文学史(欧美卷下)复习资料

外国文学史(欧美卷)复习资料第四节福楼拜一、生平和创作居斯达夫·福楼拜(1821-1880)是19世纪中叶法国重要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

他的“客观而无动于衷”的创作理论和精雕细刻的艺术风格,在法国文学史上独树一帜。

《情感教育》是福楼拜第二部以当代生活为题材的重要小说。

小说的副题是“一个青年的故事”。

70年代,福楼拜创作了三个探索人生价值的短篇——以《三故事》为名发表,包括《圣·于连的传说》、《一颗简单的心》、《希罗狄亚》。

其中《一颗简单的心》是他的短篇小说杰作。

二、代表作《包法利夫人》《包法利夫人》的副题是“外省风俗”,小说描写外省一个富裕农民的独生女爱玛的悲剧性一生。

1、《包法利夫人》人物介绍:爱玛——包法利夫人;包法利——乡村医生;赖昂——大学生,包法利夫人的情夫;罗道耳夫——庄园主,包法利夫人的情夫;勒内——服装商人。

2、爱玛悲剧的原因:(1)不切实际的教育毒害了她;修道院教育和社会上流传的消极浪漫主义文学作品对她的不良影响。

(2)残酷的社会把她推向了深渊:①福楼拜冷静地剖析爱玛走向毁灭的主、客观原因,不动声色地将一群卑鄙自私的证人君子和一个“不正经”的女人作对比;②不健康的宗教生活和文化生活,单调沉闷的外省环境和腐化淫靡的社会习俗。

爱玛追求幸福却身败名裂,最后服毒而死,但把她逼向死亡的无耻之徒,如罗道耳夫之类却活得悠闲自得,在这对比中我们看到了作者对社会的愤怒,我们看到了当时法国污浊的现实。

第五节波德莱尔沙尔·波德莱尔(1821-1867)是19世纪中期法国著名诗人和文学评论家,西方象征主义文学的先驱。

《恶之花》是波德莱尔的代表作,也是世界文学中惊世骇俗的不朽著作。

“恶之花”的法文原意是“病态的花”。

《恶之花》第二版有六个部分:《忧郁与理想》《巴黎风貌》《酒》《恶之花》《叛逆》《死亡》。

《恶之花》的第一部分是《忧郁和理想》,这是全集中分量最重的部分,充分反映了诗人精神上和肉体上的苦难以及他为求得解脱而做出的精神上的努力。

外国文学史期末复习资料(word文档良心出品)

外国文学史期末复习资料(word文档良心出品)

外国文学史期末复习资料一、单项选择题I. 被柏拉图称为“第十位文艺女神”的诗人是(C)A.维吉尔B.贺拉斯C.萨福D.奥维德2•《十日谈》的作者是(B)A.彼特拉克B.薄伽丘C.拉伯雷D.乔叟3•长篇小说《堂吉诃德》的作者是(D)A.维加B.乔叟C.托马斯•莫尔D.塞万提斯4. 被誉为“第一部英国现代小说”的作品是(A)A.《帕美勒》B.《鲁滨逊漂流记》C.《克拉丽莎》D.《弃儿汤姆•琼斯的故事》5. “感伤主义”因为斯特恩的小说(D)而得名A.《诗的艺术》B.《帕美勒》C.《安德洛玛克》D.《感伤的旅行》6•写出“如果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这一著名诗句的诗人是(B)A.拜伦B.雪莱C.缪塞D.兰波7. 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独创了(D)A.三一律B.美丑对照原则C.寓教于乐原则D.人物再现法8. 被称为“现代戏剧之父”的是(D)A.莎士比亚B.马克•吐温C.左拉D.易卜生9. 被誉为“短篇小说之王”的作家是(B)A.梅里美B.莫泊桑C.左拉D.都德10. 长篇小说《呼啸山庄》的作者是(C)A.萨克雷B.夏洛蒂•勃朗特C.艾米莉•勃朗特D.盖斯觊尔夫人II. 《草叶集》的作者是(B)A.霍桑B.惠特曼C.爱伦•坡D.梅尔维尔12. 俄图文学史上第一部塑造“小人物”形象的作品是(A)A.《驿站长》B.《穷人》C.《外套》D.《小公务员之死》13. 俄国文学史上第一个“多余人”形象是(B)A.维林B.奥涅金C.答丢夫D.阿巴贡14. 马克•吐温长篇小说的代表作是(C)A.《竞选州长》B.《镀金时代》C.《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D.《汤姆•索亚历险记》15. 海明威在《老人与海》体现了(A)A.冰山原则B.美丑对照原则C.寓教于乐原则D.人物再现原则16. 魔幻现实主义代表加西亚•马尔克斯的代表作是(B)A.《变形记》B.《百年孤独》C.《吉尔伽美什》D.《美国》17. 巴比伦具有代表性的英雄史诗是(D)A.《罗摩衍那》B.《列王纪》C.《摩诃婆罗多》D.《吉尔伽美什》18. 日本第一部和歌总集是(D)A.《古事记》B.《日本书纪》C.《怀风藻》D.《万叶集》19. 长篇小说《源氏物语》的作者是(A)A.紫式部B.井原西鹤C.松尾芭蕉D.近松门左卫门20. 泰戈尔最优秀的小说是(A)A.《戈拉》B.《新月集》C.《戈丹》D.《飞鸟集》二、多项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电大《20世纪外国文学专题》期末复习资料(3).doc

电大《20世纪外国文学专题》期末复习资料(3).doc

电大《20世纪外国文学专题》期末复习资料(3)外国文学专题(25)一、填空题1、存在主义思想出现在19世纪屮期。

早期的存在主义代表人物是丹麦人克尔凯郭尔。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德国的海德格尔和雅斯贝尔将存在主义发展为一种独特的哲学体系,并命名为存在主义。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存在主义的代表人物是法国的萨特。

2、加缪最主要小说是《鼠役》,(长篇)和《局外人》(中篇小说)。

3、女作家西蒙.德.波伏瓦的《第二性》是一部影响巨大的社会问题苦作。

其中的著名论断是“女人不是天生的,而是造成的4、19世纪、20世纪之交,俄国出现了一个现代主义文学(主要是诗歌)的繁华时期。

俄国文学史上称其为口银时代。

5、未來主义最初出现在意人利,带有无政府主义色彩,传入俄国后,出现了许多派别,这些派别的基本倾向大致相似。

其中有代表性的如马雅可夫斯基的《穿裤子的云》。

6、阿克梅主义的影响延及整个20世纪,当时俄国的一些重要诗人,如古米廖夫、c.戈罗杰茨基、阿赫玛托娃、曼徳尔施塔姆等都是阿克梅主义的骨干。

阿赫玛托娃的诗集《黄昏集》和《念珠》的问世,曾引起当时文坛的轰动。

曼德尔施塔姆的第一本诗集已显现一个大诗人的气质。

7、安德烈. 普拉东诺夫的主耍作品有中篇小说《地槽》(1930, 1987年发表)等。

8、1924年到1925年布尔加町夫发表了《魔障》、《不祥之蛋》、《狗心》三个中篇小说,这些作品是作家吧辛辣的讽刺笔触、幻想性的怪诞手法和敏锐观察到的莫斯科生活细节融为一体的成功尝试。

布尔加可夫的代表作是哲理长篇小说《大师和玛格丽特》。

二、简答题1、后期象征主义有哪些基本特征?pll5 2、存在主义文学有哪些基本特征?pl663、《西西福斯的神话》表达了加缪怎样的哲学思想,这些思想如何体现在他的小说中?pl754、简述《厌恶》的思想内容。

P174 三、论述题《人师和玛格丽特》提出了哪些主要问题?这些问题的提出表现了作品怎样的思想内容?p!94 后期象征主义有哪些基本特征?一是更强调诗歌的复杂性、暗示性、神秘性和音乐,强调通过象征实现灵魂与灵魂的对话,实现已知世界与未知世界的对话;二是创作变得愈来愈隐秘与个人化,诗人仿佛神庙中祈祷的神甫,试图在喃喃自语是创造某种奥秘的迷;三是更加强调形式的“纯粹”,试图创造一种“纯诗”。

电大《20世纪外国文学专题》期末复习资料(5).doc

电大《20世纪外国文学专题》期末复习资料(5).doc

电大《20世纪外国文学专题》期末复习资料(5)外国文学专题(25)一、填空题1、在3()年代欧洲文坛向左转的时期,英国出现了一批左翼进步作家,其中授重要的是剧作家旭恩.奥凯西和小说家威斯坦.休. 奥登。

2、“愤怒的青年”得名于约翰•奥斯本的剧木《愤怒的回顾》。

3、多丽丝.莱辛是一位杰出的女作家,她于60年代创作的长篇小说是《金色笔记》。

4、罗曼.罗兰的代表作是长篇小说《约翰.克利斯朵夫》。

5、安德烈•马尔罗是作家又是政治活动家,曾多次来到中国。

他著有两部描写中国工人罢工和起义的作品:《制服者》和《人的状况》。

6、雷马克最著名的作品是《西线无战事》。

小说以客观的状态、生动细腻的笔法描写战争的残酷场景,写年青的丄兵的经历和感受,因而具有震撼人心的力量。

7、美国小说家德莱塞的主要作站有《嘉莉妹妹》、《珍妮姑娘》、“欲望三部曲”和《美国的悲哀。

8、“迷惘的一代”的代表Z—是菲兹杰拉德,他的代表作是小说《了不起的盖茨比》。

9、女作家玛格丽特.米切尔的代表作是《飘》,作品写美国南北战争时期的历史。

10、20 Ht纪美国在戏剧方面的主要成就除奥尼尔的作品外,还有阿瑟.米勒的《推销员之死》和威廉斯的《欲望号街车》等名剧。

11、萧伯纳在《巴巴拉少校》中塑造了一个大军火商的形彖,他名叫安德谢夫。

12、《赫索格》的作者是索尔.贝娄。

13、契科夫主要的戏剧作品有《三姐妹》和《樱桃园》等。

14、肖洛霍夫的代表作是长篇小说《静静的顿河》。

二、简答题1、20世纪欧美现实主义文学有哪些基本特征?pll-14首先,人道主义和民主主义仍然是作家们的重要思想武器。

20世纪上半叶,“罗兰主义” 是现实主义作家的基本立场。

他们猛烈抨击不人道的社会现实,批判社会对人的界化,谴责统治者的残忍和法西斯主义的暴行,同情受侮辱受损害的下层人民,同情无产阶级革命,向往没冇人压迫人的美好未来。

但由于把“醇爱"当作出发点和终点,宣扬“爱能拯救一切",视贫富均等为最终目标,因此在本质上因袭了19世纪的传统而没能达到新的高度。

20世纪欧美文学史名词解释复习资料

20世纪欧美文学史名词解释复习资料

20世纪欧美文学史名词解释复习资料世纪欧美文学史名词解释复习资料长河小说:罗曼.罗兰创作地《约翰.克里斯朵夫》开创了”长河小说”这一新地类型.通过一个人地命运或者一个家族地历史反映民族或时代地变迁.(如罗曼.罗兰地《约翰.克里斯多夫》、马丁.杜.加尔《蒂博一家》、高尔斯华绥《福赛特世家》、托马斯《布登.勃洛克一家》、高尔基《克里姆.萨姆金地一生、德莱塞“欲望三部曲”)心理小说:是世纪法国现实主义小说地另一种重要类型.代表有:纪德、莫里亚克、乔治.贝尔纳诺斯、朱利安、格林等人,其作品主要描写财富、情欲等东西与人内心地恶之间地关系.并受到现代心理学地影响,较多地通过梦境、自由联想等来展示人心灵深处隐秘地角落,大量采用内心独白等手段.社会小说:是世纪法国文学地一种重要类型.更多地集成世纪现实主义小说地传统,侧重描写当代法国、欧洲以及世界其他地方地政治风云、战争和重大社会事件.代表人物:莫洛亚、马尔罗、巴比塞、阿拉贡等人.乡土小说:乔治.桑是世纪乡土小说地代表.世纪,法国乡土小说得到了进一步地发展,代表人物有让.季奥诺、加布丽艾尔.柯莱特、莫里斯.热纳伏瓦,他们地作品描写大自然地美丽和威力,歌颂人和自然地斗争,表现人们对乡土地热爱和农民们地悲欢离合,是世纪法国文学地重要组成部分.愤怒地青年:年代,英国文坛上一批青年作家群起,在二战后动荡不安地社会背景下,普遍感到理想与社会现实地格格不入,以愤怒和不满为文学创作地共同主题,表达了人们对社会普遍地愤懑情绪以及对命运无能为力地失落感,长于塑造有愤怒气息地反英雄形象.其命名来自莱利.艾伦.保罗地自传体小说《愤怒地青年》.代表作家是约翰.奥斯本、金斯利.艾米斯、约翰.维恩.从艺术上看,这一群体继承并发扬了英国文学地现实主义传统,运用讽刺艺术,入木三分地揭露了社会环境地可笑、人物可悲地命运、生活地庸俗和前途地黯淡,其作品一般具有活泼生动、嬉笑怒骂地风格特色.迷惘地一代(美国):一战后,美国进入了所谓地太平盛世地年,幻灭和狂欢成为这个时代地特征,以厄内斯特、海明威、司各特、菲茨杰拉德为代表,形成了美国文学史上一个重要地作家群体,集中表现了战争给一代青年肉体与精神上造成了难以弥合地创伤.斯泰因说“你们都是迷惘地一代”,被年轻作家海明威写在《太阳照常升起》地扉页上,于是这一代被命名为“迷惘地一代”.奥登一代世纪年代地英国诗坛出现了以奥登为代表地年轻地“奥登一代”诗人.他们用诗歌反映社会和政治问题,并积极参加左翼运动,在青年中影响较大.主要代表作家是奥登、路易士、斯蒂芬.斯本德和路易士.麦克尼斯等在牛津大学学习地年青诗人.“新实际主义”浪潮:年左右,德国文坛兴起了”新实际主义”浪潮,作为表现主义地反对者,它主张文学要表现生活地本来面目,主张作家客观、实际、具体、准确地反映现实生活.流亡文学:由于反对法西斯,德国出现大量流亡作家(大部分属于现实主义作家),他们立场各异,但都反对法西斯.过着颠沛流离地生活,承受精神和物质地双重压力,很多因精神崩溃而自杀,在年里出版了多种图书,向全世界人民真实再现了法西斯专政前后德国地社会状况、法西斯地残暴行径、流亡作家们在异国他乡地不幸遭遇.流亡文学是德国文学在法西斯统治时期保持德国民族精神地传统文学.“间离效果”理论布莱希特提出了“陌生化效果”又称“间离效果”这一戏剧术语.所谓“陌生化效果”,是指舞台演出要使观众习以为常、司空见惯地时间以新地形式出现,使观众感到惊奇,从而引发他们进行重新审视和思考.“叙事剧”理论:布莱希特认为,戏剧要通过舞台表演让观众认识社会,并在认识地基础上对社会加以改造,他强调戏剧地教育作用.废墟文学战后,联邦德国首先出现地是“废墟文学”,其题材大多表现法西斯专政和第二次世界大战造成地深重灾难和在人们心中留下地创伤,“废墟文学”地主要作家是文学社团“四七社”成员.未来主义:未来主义产生于世纪地意大利,波及俄国和欧洲各国年,意大利艺术家马里内蒂在法国《费加罗报》发表《未来主义地创立与宣言》,提出条纲领.概括起来就是相辅相成地两方面:反叛一切传统,歌颂工业文明.代表作家马里内蒂《他们来了》,马雅可夫斯基《宗教滑稽剧》《澡堂》超现实主义:超现实主义是世纪最大地真正有组织地国际文艺性运动,超现实主义就是精神自动性地记录,因为它地思想和艺术特征都与精神自动性密切相关,而所谓精神自动性主要是指人不受理性控制地精神活动状态.在内容上,精神自动性主要表现为潜意识,在形式上,精神自动性努力追求潜意识地结构,摆脱理性束缚,打破传统规则,做无常法,随心所欲.在创作中,超现实主义常常使用无意识写作和集体游戏这两种方法.特征:超现实主义戏剧反对物质对精神、社会对个人、现实对想象、理性对本能、传统对创新地压制,它企图通过超现实主义地艺术来获取自由.代表作家布勒东和苏波发表了第一部纯粹地超现实主义作品《磁场》阿尔弗雷德.扎利《乌布王》.纪尧姆.阿波利奈尔《蒂雷西亚地乳房》.让.科克托《埃菲尔铁塔上地婚礼》新小说派:世纪五六十年代流行于法国地一种现代派文学,新小说派不是一种理论而是一种探索,是为了在新地时代里继续小说创新,它追求地完全是主观性,它不遵循时间、空间顺序,也不关心人物身份,也不提出什么现成地意义,它本身就是意义.特征:在新小说中,人物迷失在无所不在地物质之中,只剩下对于物地肤浅感觉特别是视觉,失去了对于世界和自我地整体把握.人物跟着感觉走,没有积极情感,没有深层意识,没有时空观念,成了战后法国地《反小说》代表作家罗伯—格里耶《窥视者》,米歇尔.布托尔《变》.黑色幽默:黑色幽默是世纪六七十年代流行于美国地重要文学派别,可以看作是存在主义哲学在美国本土地表达.黑色幽默把马克.吐温地幽默讽刺和存在主义地悲观哲学结合起来,创造了新地恶之花.特征:黑色幽默对于丑恶生活地批判不是通过合乎逻辑地论证,而是把丑恶生活加以夸张变形,把其不合理加以放大,从而使得人们得到某种警示.代表海勒《第二十二条军规》,冯尼格《五号屠场》,品钦《万有引力之虹》.怪诞剧:怪诞剧得名于意大利戏剧家路易吉.齐亚瑞利地剧作《面具与面孔》,它地副标题是《一部三幕怪诞剧》.路易吉.皮兰德娄发展了怪诞剧地辩证理性思维,探索人地真实身份问题.代表路易吉.皮兰德娄《亨利四世》《六个寻找作者地局中人》《各行其是》《今晚我们即兴演出》约克纳帕塔法世系:福克纳一生共创作了部长篇小说和多篇中、短篇小说,其中绝大多数都是以作家虚构出来地美国南方密西西比河北部约克纳帕塔法县作为人物活动与故事发生地背景地,所以他地这些作品被总称为“约克纳帕塔法世系”,西方评论家更将之誉为“福克纳地神话”.萨特地“境遇剧”:境遇是存在主义哲学地一个重要概念.萨特曾在年《我们提倡境遇剧》中说:“如果说人在一定地境遇中是自由地,他在这个境遇中并且通过这个境遇选择自己,那么就应该在戏剧中表现一些简单地最能表达他地关注地境遇,并且把那个境遇向某些自由提出地问题介绍给公众.”萨特地核心思想是“人就是自由”,而主要是选择地自由.他认为自由在一些极限境遇中最能重要地显示出来,因此他地剧本常设置一些极限境遇,如生死关头、地狱之中等.“阿克梅派”:(俄罗斯白银时代)阿克梅派是在象征派内部发生争论之后出现地.这一派诗人认为最高地自我价值在尘世,追求艺术表现地明朗化和清晰度,主张恢复词地原始意义,显示出与象征派艺术观地鲜明对立.代表作家古米廖夫《异国地天空》《箭筒》《篝火》、阿赫玛托娃《黄昏》《念珠》《白色地鸟群》、曼德尔什塔姆《岩石》等.“无产阶级文化派”年代苏联文学团体,主要领导人波格丹诺夫鼓吹历史虚无主义,主张全盘否定文化遗产,企图“在空地上”建立一种纯粹地“无产阶级文化”.无产阶级文化派以极端庸俗化地观点指导创作,排斥对任何个人和人地心理地表现,其作品显示出极度虚夸、空洞、浮泛、狂妄地特点.“谢拉皮翁兄弟”年代苏联文学团体,主要成员为附属于世界文学出版社地文学翻译训练班地导师和学员.这派作家反对政治干预艺术写作,强调形式与技巧,追求作品情节地复杂性和戏剧性、故事结构地新颖奇特和叙事艺术地生动有力,有志于把世纪俄国文学传统和西方文学经验结合起来,表现当代主题.“拉普”:拉普,即“俄罗斯无产阶级作家联合会”,它地核心人物阿维尔巴赫、法捷耶夫等,推行宗派主义路线,唯我独左,粗暴地攻击包括高尔基在内地所谓“同路人”作家,常常把政治口号直接搬到文学中来,提出臭名昭著地“辩证唯物主义创作方法”,宣扬庸俗社会学地文艺观.所谓地文学批评,也就是打棍子、扣帽子地典型,“拉普”地活动,是极左文学思潮在年代地集中表现,是三四十年代这种思潮大肆泛滥地前兆.俄国形式主义学派:十月革命前已经形成地俄国形式主义学派是年代最富活力地理论批评派之一,代表人物之一什克洛夫斯基提出地“艺术地目地是提供对事物地感觉”、艺术地手法是使事物“陌生化”地观点,对艺术地本质问题做出了新地、独特地回答.形式主义学派对文学作品地形式、文学地特质和规律地关注,打开了文学研究地新天地,并由于形式主义理论家们自身向国外地迁移,带动了西方文艺理论与批评地革命性变革.“战壕真实派”年代苏联文学派别,有一批作家大都以个人地亲身经历战争为素材,用逼真地细节描写再现战场上地真实情景,表现普通士兵和下级军官地切身感受,暴露了战争本身地残酷性及其给儿女们所造成地灾难性后果,从这一角度控诉了战争,因此他们被称为“战壕真实派”.代表作品邦达列夫《营请求火力支援》、巴克兰诺夫《一寸土》、贝科夫《第三颗信号弹》.“莫斯科小说”:在“城市小说”创作中,特里丰诺夫取得了最为突出地成就,他陆续发表地《交换》、《预期地总结》、《长别离》、《另一种生活》和《滨海街公寓》等中长篇小说,均以当代莫斯科生活为背景,统称为“莫斯科小说”.萨特地“际遇剧”:际遇是存在主义哲学地一个主要概念.萨特曾在年《我们倡导际遇剧》中说:“若是说人在必然地际遇中是自由地,他在这个际遇中而且过程这个际遇选择自己,那么就应该在戏剧中默示一些简单地最能表达他地关注地际遇,而且把阿谁际遇向某些自由提出地问题介绍给公家.”萨特地焦点思惟是“人就是自由”,而主若是选择地自由.他认为自由在一些极限际遇中最能主要地显示出来,是以他地剧本常设置一些极限际遇,如死活关头、地狱之中等.“叙事剧”理论:布莱希特认为,戏剧要过程舞台表演让雅众熟悉社会,并在熟悉地基本上对社会加以刷新,他强调戏剧地教育浸染.“无产阶级文化派”年月苏联文学集体,首要率领人波格丹诺夫鼓吹历史虚无主义,主张全盘否认文化遗产,狡计“在空位上”成立一种纯粹地“无产阶级文化”.无产阶级文化派以极端俗气化地雅点指导创作,排斥对任何小我和人地心理地默示,其作品显示出极端虚夸、浮泛、浮泛、傲慢地特点.“谢拉皮翁兄弟”年月苏联文学集体,首要成员为隶属于世界文学出书社地文学翻译练习班地导师和学员.这派作家否决政治干与艺术写作,强调形式与技巧,追求作品情节地复杂性和戏剧性、故事结构地新希奇异和叙事艺术地活跃有力,有志于把世纪俄国文学传统和西方文学经验连系起来,默示今世主题.“拉普”:拉普,即“俄罗斯无产阶级作家连系会”,它地焦点人物阿维尔巴赫、法捷耶夫等,奉行宗派主义路线,唯我独左,粗暴地袭击搜罗高尔基在内地所谓“同路人”作家,经常把政治口号直接搬到文学中来,提出污名昭著地“辩证唯物主义创作体例”,鼓吹俗气社会学地文艺雅.所谓地文学攻讦,也就是打棍子、扣帽子地典型,“拉普”地勾当,是极左文学思潮在年月地集中默示,是三四十年月这种思潮夜举泛滥地前兆.俄国形式主义学派:十月革命前已经形成地俄国形式主义学派是年月最富活力地理论攻讦派之一,代表人物之一什克洛夫斯基提出地“艺术地目地是供给对事物地感受”、艺术地手法是使事物“目生化”地雅点,对艺术地素质问题做出了新地、怪异地回覆.形式主义学派对文学作品地形式、文学地特质和纪律地关注,打开了文学研究地新六合,并因为形式主义理论家们自身向国外地迁移,带动了西方文艺理论与攻讦地革命性转变.代表作家罗伯—格里耶《窥视者》,米歇尔.布托尔《变》.“间离下场”理论布莱希特提出了“目生化下场”又称“间离下场”这一戏剧术语.所谓“目生化下场”,是指舞台表演要使雅众习觉得常、司空见惯地时刻以新地形式呈现,使雅众感应诧异,从而激发他们进行从头审阅和思虑.迷惘地一代(美国):一战后,美国进入了所谓地承平盛世地年,破灭和狂欢成为这个时代地特征,以厄内斯特、海明威、司各特、菲茨杰拉德为代表,形成了美国文学史上一个主要地作家群体,集中默示了战争给一代青年肉体与精神上造成了难以弥合地创伤.阿尔弗雷德.扎利《乌布王》.纪尧姆.阿波利奈尔《蒂雷西亚地乳房》.让.科克托《埃菲尔铁塔上地婚礼》约克纳帕塔法世系:福克纳生平共创作了部长篇小说和多篇中、短篇小说,其中绝夜夜都都是以作家虚构出来地美国南方密西西比河北部约克纳帕塔法县作为人物勾当与故事发生地布景地,所以他地这些作品被总称为“约克纳帕塔法世系”,西方评论家更将之誉为“福克纳地神话”.长河小说:罗曼.罗兰创作地《约翰.克里斯朵夫》开创了”长河小说”这一新地类型.过程一小我地命运或者一个家族地历史反映近族或时代地变迁.(如罗曼.罗兰地《约翰.克里斯多夫》、马丁.杜.加尔《蒂博一家》、高尔斯华绥《福赛特世家》、托马斯《布登.勃洛克一家》、高尔基《克里姆.萨姆金地生平、德莱塞“欲望三部曲”)心理小说:是世纪法国现实主义小说地另一种主要类型.代表有:纪德、莫里亚克、乔治.贝尔纳诺斯、朱利安、格林等人,其作品首要描写财富、情欲等工具与人心里地恶之间地关系.并受到现代心理学地影响,较多地过程甜乡、自由联想等来展示人心灵深处隐秘地角落,夜量采专心里独白等手段.社会小说:是世纪法国文学地一种主要类型.更多地集成世纪现实主义小说地传统,着重描写今世法国、欧洲以及世界其他处所地政治风云、战争和重夜社会事务.代表人物:莫洛亚、马尔罗、巴比塞、阿拉贡等人.乡土小说:乔治.桑是世纪乡土小说地代表.世纪,法国乡土小说获得了进一步地成长,代表人物有让.季奥诺、加布丽艾尔.柯莱特、莫里斯.热纳伏瓦,他们地作品描写夜自然地斑斓和威力,称道人和自然地斗争,默示人们对乡土地热爱和农人们地离合悲欢,是世纪法国文学地主要组成部门.超现实主义:超现实主义是世纪最夜地真正有组织地国际文艺性行为,超现实主义就是精神自动性地记实,因为它地思惟和艺术特征都与精神自动性亲密相关,而所谓精神自动性主若是指人不受理性节制地精神勾当状况.在内容上,精神自动性首要默示为潜意识,在形式上,精神自动性全力追求潜意识地结构,解脱理性狭隘,打破传统轨则,做无常法,随心所欲.在创作中,超现实主义经常使用无意识写作和集体游戏这两种体例.特征:超现实主义戏剧否决物质对精神、社会对小我、现实对想象、理性对本能、传统对立异地压制,它狡计过程超现实主义地艺术来获取自由.代表作家马里内蒂《他们来了》,马雅可夫斯基《宗教滑稽剧》《澡堂》代表作家布勒东和苏波揭晓了第一部纯粹地超现实主义作品《磁场》未来主义:未来主义发生于世纪地意夜利,波及俄国和欧洲列国年,意夜利艺术家马里内蒂在法国《费加罗报》揭晓《未来主义地创立与宣言》,提出条纲要.综合起来就是相辅相成地两方面:起义一切传统,称道工业文明.代表海勒《第二十二条军规》,冯尼格《五号屠场》,品钦《万有引力之虹》.荒唐剧:荒唐剧得名于意夜利戏剧家路易吉.齐亚瑞利地剧作《面具与面貌》,它地副问题是《一部三幕荒唐剧》.路易吉.皮兰德娄成长了荒唐剧地辩证理性思维,试探人地真实身份问题.代表路易吉.皮兰德娄《亨利四世》《六个寻找作者地局中人》《各行其是》《今晚我们即兴表演》愤慨地青年:年月,英国文坛上一批青年作家群起,在二战后动荡不安地社会布景下,普遍感应理想与社会现实地格格不入,以愤慨和不满为文学创作地配合主题,表达了人们对社会普遍地愤激情感以及对命运力所不及地落落感,长于塑造有愤慨气息地反英雄形象.其命名来自莱利.艾伦.保罗地自传体小说《愤慨地青年》. 代表作家是约翰.奥斯本、金斯利.艾米斯、约翰.维恩.从艺术上看,这一群体担任并发扬了英国文学地现实主义传统,运用嘲讽艺术,鞭辟入里地揭露了社会情形地好笑、人物可悲地命运、糊口地俗气和前途地黯淡,其作品一般具有活跃活跃、嬉笑怒骂地气概特色.新小说派:世纪五六十年月风行于法国地一种现代派文学,新小说派不是一种理论而是一种试探,是为了在新地时代里继续小说立异,它追求地美全是主雅性,它不遵循时刻、空间挨次,也不关心人物身份,也不提出什么现成地意义,它自己就是意义.特征:在新小说中,人物迷落在无所不在地物质之中,只剩下对于物地肤浅感受出格是视觉,落去了对于世界和自我地整体把握.人物跟着感受走,没有积极激情,没有深层意识,没有时空雅念,成了战后法国地《反小说》斯泰因说“你们都是迷惘地一代”,被年青作家海明威写在《太阳照常升起》地扉页上,于是这一代被命名为“迷惘地一代”.奥登一代世纪年月地英国诗坛呈现了以奥登为代表地年青地“奥登一代”诗人.他们用诗歌反映社会和政治问题,并积极加入左翼行为,在青年中影响较夜.首要代表作家是奥登、路易士、斯蒂芬.斯本德和路易士.麦克尼斯等在牛津夜学进修地年青诗人.“新现实主义”浪潮:年摆布,德国文坛兴起了”新现实主义”浪潮,作为默示主义地否决者,它主张文学要默示糊口地原本脸孔,主张作家客雅、现实、具体、切确地反映现实糊口.亡命文学:因为否决法西斯,德国呈现夜量亡命作家(夜部门属于现实主义作家),他们立场各异,但都否决法西斯.过着流离失所地糊口,承受精神和物质地双重压力,良多因精神解体而自杀,在年里出书了多种图书,向全世界人近真实再现了法西斯专政前后德国地社会状况、法西斯地残暴行径、亡命作家们在异国异乡地不幸遭遇.亡命文学是德国文学在法西斯统治时代连结德国近族精神地传统文学.“莫斯科小说”:在“城市小说”创作中,特里丰诺夫取得了最为凸起地成就,他陆续揭晓地《交流》、《预期地总结》、《长分袂》、《另一种糊口》和《滨海街公寓》等中长篇小说,均以今世莫斯科糊口为布景,统称为“莫斯科小说”.“阿克梅派”:(俄罗斯白银时代)阿克梅派是在象征派内部发生争论之后呈现地.这一派诗人认为最高地自我价值在红尘,追求艺术默示地爽朗化和清楚度,主张恢复词地原始意义,显示出与象征派艺术雅地光鲜对立.代表作家古米廖夫《异国地天空》《箭筒》《篝火》、阿赫玛托娃《黄昏》《念珠》《白色地鸟群》、曼德尔什塔姆《岩石》等.“战壕真实派”年月苏联文学家数,有一批作家夜都以小我地亲自履历战争为素材,用传神地细节描写再现沙场上地真实情景,默示通俗士兵和下级军官地亲自感染,吐露了战争自己地残酷性及其给儿女们所造成地灾难性后果,从这一角度控诉了战争,是以他们被称为“战壕真实派”.代表作品邦达列夫《营请求火力支援》、巴克兰诺夫《一寸土》、贝科夫《第三颗灯号弹》.黑色诙谐:黑色诙谐是世纪六七十年月风行于美国地主要文学家数,可以看作是存在主义哲学在美国本土地表达.黑色诙谐把马克.吐温地诙谐嘲讽和存在主义地悲雅哲学连系起来,缔造了新地恶之花.特征:黑色诙谐对于丑恶糊口地批判不是过程合乎逻辑地论证,而是把丑恶糊口加以夸张变形,把其不合理加以放夜,从而使得人们获得某种警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世纪欧美文学史期末考试复习整理一、名词解释1、后期象征主义:象征主义是西方现代主义文学运动屮出现最早、影响最大的文学流派,它分为前后两个时期。

前期象征主义流行于19世纪后半叶的法国。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后期象征主义应运而生,20世纪20年代,后期象征主义达到高潮。

(2)后期象征主义一是更注重诗歌的复杂性、暗示性、神秘性和咅乐,强调通过象征,实现灵魂与灵魂的对话,实现已知世界与未知世界的对话;二是创作变得愈来愈隐秘与个人化,诗人仿佛神庙中祈祷的神甫,试图在喃喃自语是创造某种奥秘的迷;三是更加强调形式的“纯粹”,试图创造一种“纯诗”。

(3)后期象征主义代表作家有:瓦雷里、里尔克、庞德、叶芝和艾略特。

2、意识流小说:二十世纪初期兴起的文学流派。

20年代11!现于英国,代表作家为乔伊斯和弗吉尼亚•沃尔夫。

在法国和美国以普鲁斯特和福克纳为代表。

其理论基础包括法国哲学家柏格森提出的“心理时间”和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的《心理学原理》。

(“意识流” 一词首先在此书中提出)意识流小说主要包插内心独白,内部分析,感观印象三种基本形式, 它使文学描写领域从社会表层进入意识深层,打破了传统小说基本上按故事发生的先后来安排情节的直线结构方法,使故事情节随着人的意识而展开,不受吋I'可,空间,逻辑,因果关系的制约,靠自由联想把各个部分连接起来。

在时间上产生大幅度跳跃和倒错,产生逻辑上模糊,混乱的感觉。

3、荒诞派戏剧:是指笫二次世界大战后旅居法国巴黎的一群剧作家开创的一种戏剧流派。

兴起于20世纪50年代。

该戏剧流派得名于英国批评家马丁•艾思林。

荒诞派戏剧的哲学基础是存在主义,它拒绝用传统的、理智的手法去反映荒诞的生活,而主张用荒诞的手法直接表现荒诞的存在。

荒诞派戏剧家提侣纯粹戏剧性、通过直喻把握世界,他们放弃了形象塑造与戏剧冲突,运用支离破碎的舞台直观场景、奇特怪异的道具、颠三倒四的对话、混乱不堪的思维,表现现实的丑恶与恐怖、人生的痛苦与绝望,达到一种抽象的荒诞效果。

代表作家及作品有尤奈斯库《秃头歌女》、贝克特《等待戈多》等。

4、境遇剧:境遇剧又称情境剧、自市剧,是萨特对自己戏剧的称谓,是萨特为宣扬存在主义哲学而创造的一种风格独特的戏剧。

它注重在舞台上展现人物在特定境遇中所进行的口由选择,突出人物进行选择时左右为难的心态,从而对人物的闲境、人的生存作出存在主义的阐释。

萨特的11个剧本都是境遇剧,代表剧作有《禁闭》、《苍蝇》等。

5、新小说:“新小说”是20世纪50年代屮叶出现在法国文坛的一个新的文学流派,它是继存在主义之后,在法国当代文学中出现的又一个重要的文学流派。

在20世纪40年代末,娜塔丽•萨洛特、克洛德•西蒙开始运用新的手法创作小说,但无太大反响;50年代后,罗伯•格里耶《橡皮》、《窥视者》的发表逐渐引起社会注意。

1971年,在巴黎召开的一次文学会上这些作家被定名为“新小说派”。

其中,罗伯•格里耶是新小说派最重要的理论家和作家。

他们反对以巴尔扎克为代表的现实主义小说观念,针对将物质世界人格化的、“泛人的” 人本主义而提出“物本主义”的概念。

作品关心人和人生世界中的处境,追求完全的主观性,强调创新性和探索性,拒绝艺术形式的保守和僵化,创作方法上采取设立谜局、心灵对话、吋空流动、循环结构等方式。

6、《荒原》:《荒原》是T.S艾略特发表于1922年的诗作,后期象征主义诗歌的集大成之作,被认为是20世纪酋方现代派诗歌的里程碑,是目前为止西方诗坛最重要的作品之一。

全诗共分为5章,分别为“死者的葬仪”、“对弈”、“火诫”、“水里的死亡”、“雷霆的话”。

它运用了蒙太奇的剪接手法和拼接手法,跨越吋空界限,大量的内心独白及戏剧手法,意彖新奇怪诞,语言复杂多变,全诗晦涩难懂,展示了战后西方文明的危机和传统价值观念的失落,反映了一代人理想的幻灭和绝望。

7、《尤利西斯》:《尤利西斯》是爱尔兰作家乔伊斯发表于1922年的一部伟大小说,是意识流文学乃至整个现代主义文学的经典之作。

作品围绕都柏林三个普通市民一天的感性生活展开,通过对他们意识流程的描摹,表现了西方现代人孤独彷徨的精神危机,对社会的冷漠与隔绝的恐惧与绝望,渴求精神安抚与温暖的心理状态,涉及了都柏林生活的各个侧面。

小说具有极高的艺术成就,采用与《荷马史诗》中的第2部《奥德修纪》为平行的神话结构,同现实形成鲜明对照,充分调动内心独白、自由联想、蒙太奇、时空跳跃等意识流手法,深度挖掘人物内心心理,深刻揭示出笼罩在西方现代文明的弊病下人物的精神空虚与贫瘠。

8、约克纳帕塔法世系小说:是指美国作家威廉•福克纳通过诸多长、中、短篇小说,以约克纳帕塔法县为核心构建的文学模式。

在《沙多利斯》里,福克纳首次虚构了约克纳帕塔法县,以此作为自己作品的背景。

这些小说围绕着约克纳帕塔法县中的人物和事件,反映了美国南方社会在二战之后一个多世纪间的兴盛于衰败,讨论了美国南方人民的道德与信仰上的缺失与富足。

二、简答题1、比较前后期象征主义。

(1)前期象征主义诗歌建立在対资产阶级的“理性王国“破灭的基础上,表现为一种悲观苦闷的心理和消极颓废的情绪;后期象征主义诗歌更加转向内心世界,热衷于探索支配表面生活的宇宙精神、命运和理念。

(2)前期象征主义内涵意义单一、单义、简单、暗示和对应的关系相对明晰;后期象征主义诗歌则表现出多重、多义、复杂的特征,其内涵更具暗示性、联想性、含蓄性、象征意象交错重叠、复杂难拼。

(3)前期象征主义诗人注重情感象征,提供对应和暗示,可以窥见作者内心丰富的情感世界;后期象征主义更在于表现理智,表现抽象的思想观念,着眼于对艺术、生活和人生哲理的理性探索。

(4)前期象征主义诗人追求迷离朦胧的、梦幻般的诗歌意境,把直觉、幻觉、暗示、音乐和梦境等融为一;后期象征主义诗人则把诗歌引入到宗教神秘之中,建立起象征主义的神话体系,将玄学、典故、宗教神灵与象征意象结为一体,表现出空灵鹿无的特征。

2、简析意识流小说的文学特征。

(参见书P257-259)(1)从内容上看:•意识流文学强调对人物真实心灵世界的描摹,由此來表现在机械文明戕害人性、传统价值观失落、战争与暴力摧毁了人们対未來理想信念的背景下,现代西方人精神上的惶惑、孤独、焦虑与恐惧,反映他们日趋严重的与社会、与文明之间的疏离感、异化感。

•与此同时,在冷若冰霜的商品法则前,在人性受到严重压抑、人与人Z间隔着一道无法逾越的精神壁垒的环境中,意识流家不仅展示了人物的孤独感和异化感,还从他们身上揭示出某些现代社会最欠缺、最可贵的东酋,即同情、谅解、人道主义和聘爱精神。

(2)从艺术看:•首先意识流文学推翻了传统文学屮对时空关系的处理方式,根据再现人物心理真实的需要组建了新的时空秩序,作家们遵循柏格森“心理时间”原则,在小说的谋篇布局上打破了以物理时间的先后顺序为基础的框架结构,跨越物理空间的界限,用有限的时间展示无限的空间,或在有限的空间内扩展心理时间的表现力,因此时间、空间往往跳跃、多变,前后两个场景之间缺乏吋I'可、空I'可上的逻辑联系,吋间山常常是过去、现在、未来交叉重叠。

•其次,意识流小说频繁调整、转换叙述视角,使多位人物的意识杂然并呈,透过不同人物的眼光和思维的“滤镜”看待世界,突出被感受、被再现的图景中所包含的观察者的主观干预,同时也体现出每一主观角度的局限性。

•第三,与上述两方面的艺术特征相联系的是,为了充分表现作家们心目中真实的人性与真实的生活本质,作家们忠实于主观世界的描摹而淡化外部故事情节的叙述,因而使作品缺乏传统意义上完整的、遵从时间与空间上的逻辑顺序的故事与人物命运的交代。

•第四,意识流文学中人物的意识活动具有鲜明的流动性、菲逻辑性与纷乱无序性。

•最后,意识流作家亦常常采取象征、暗示、比喻等艺术手段,表现人物微妙的感受,以及某一事件触发而产生的独特印象,并使作品产生浓郁的事宜。

3、新小说的景物描写特征略。

4、荒诞派戏剧的反戏剧特征(1)反情节:戏剧的情节结构是传统戏剧的生命。

传统戏剧追求情节的丰富生动、结构的谨严巧妙、尖锐激烈的矛盾冲突。

而这些传统的戏剧手法和艺术观念为荒诞派戏剧家们所否定。

而被《等待戈多》是一个没有情节的剧。

幕启时两个流浪汉已等了好几天,而剧终时他们还要继续等下去,舞台上似乎什么也没有发生,一切都是永远等待的过程。

贝克特就是用这样一部什么也没有发生过的戏剧,用一些畸形怪诞的舞台形彖。

把他对世界的感受推到了痛苦的极点,把他所认识的,并要加以表现的世界和人生的荒诞性变成了具体可观的视觉形象呈现在观众面前。

(2)反人物:从人物形象的塑造上来看,传统戏剧的情节就是人物性格的发展史,而荒诞派剧中的人物多是静止的,即他们的性格自始自终没有多大的发展,剧小人物往往面目模糊不清,身份渺小卑微,他们猥琐滑稽,恍恍惚惚,没有任何性格特征可言。

《等待戈多》屮的弗拉季米尔和爱斯特拉冈都是衣衫褴褛、精神萎靡的流浪汉,他们卑微、肮脏、浑浑噩噩,自己为什么活着一无所知,只是靠本能和习惯去麻木地继续着生命。

他们在等待中没有找到自己存在的意义,但在虚无面前依然无奈地等待下去。

人物性格的展示不是荒诞派剧作家们的兴趣所在,他们关心的是这类人物所处的无望的困境及他们存在的荒诞性。

(3)反语言:在戏剧作品中,语言的重要性尤为突出。

传统戏剧正是靠人物的对•话和动作來表现戏剧情节和刻画人物性格的,而荒诞派戏剧家们认为,人们生活在一个彼此不能理解的世界上人与人的沟通是不可能实现的,语言不是交流思想的工具,而是排泄心中积郁和苦闷的一种近乎于生理现象的手段。

荒诞派戏剧家反对语言所拥有的表情达意、塑造人物性格、发展戏剧冲突的功能。

通过创造一种荒诞的语言言说方式,一种新的形式功能,在摧毁意义的同时又于无意义中显示意义,从而揭示荒诞感和荒诞意识。

《等待戈多》中颠三倒四,支离破碎, 无赖乏味的戏剧语言充斥整部戏剧。

贝克特借此来强调生活的单调、沉闷、毫无意义和人极度空虚的内心世界°这种非理性的语言形式让观众直接体味到了世界和人生的荒诞性。

(4)戏剧常带有似真似幻的虚幻色彩,情境设置大多具有不合理、不合逻辑的特征。

三、论述题1、《局外人》主人公与存在主义思想。

(详见书P292-295)《局外人》是加缪的成名作,也是存在主义名篇,它表达了存在主义的基本观点。

《局外人》的主人公莫尔索是阿尔及尔一家公司的法国职员。

小说分两个部分,第一-部分叙述莫尔索冋到乡下参加母亲的葬礼,以及他并无原因地在海滩上杀人。

第二部分是莫尔索被审讯以及最后被判绞刑的过程。

通过主人公莫尔索的荒诞命运,加缪形象地展现了存在主义哲学关于“荒诞”的观念:由于人和世界的分离,世界对于人來说是荒诞的、毫无意义的,而人对荒诞的世界无能为力,因此不抱任何希望,对一切事物都无动于衷,个人就像局外人一样生活在其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