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与发展

合集下载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与发展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与发展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与发展【概念阐述】1.人文主义人文主义是人文精神的核心内涵,主张一切以人为中心,反对以神为中心的一种思想和学说。

它的思想实质是确立人、人的尊严和人生价值的新观念。

人文主义意味着肯定世俗人生的意义和感性生活的幸福,也是对个体的存在、人的权利、个性的自由和个体的价值等一系列全新观念的肯定。

在西方,人文主义经历了智者运动、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三个时期。

2.智者运动大约在公元前5世纪中叶,希腊开始了智者运动。

主要代表人物是普罗塔戈拉,他提出“人是万物的尺度”,把人置于社会和世界的中心,这是在原始宗教和自然统治之下人类自我意识的第一次觉醒。

它是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智者运动被视为西方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

3.文艺复兴14世纪,意大利的一些市民和世俗的知识分子借助以复兴古希腊和古罗马文化的形式来表达自己的文化主张,涌现了一批思想的巨人,他们高举人文主义的旗帜,恢复被基督教禁欲主义所泯灭的人性,肯定人的欲望和歌颂自然的人性。

它涉及文学、艺术、思想、建筑、自然科学等众多学科,并取得了丰硕与辉煌的成就。

后来这场运动扩展到西欧各国。

文艺复兴丰富和发展了人文主义,是一场资产阶级的新文化运动,是自希腊智者运动以来欧洲出现的第二次思想解放运动。

4.宗教改革16世纪欧洲反对罗马天主教会的社会改革运动。

这一时期,欧洲的资本主义开始兴起,民族国家开始形成,而以教皇为首的罗马天主教会竭力维护旧的秩序,阻碍社会的进步,因而成为矛盾的焦点。

宗教改革中创立的教派被称为新教,主要有路德教、加尔文教和英国国教。

它们强调“因信得救”,《圣经》是信仰的唯一依据,反对教皇对各国教会事务的控制和干涉,要求建立独立于罗马教廷的民族教会。

宗教改革打击了教皇和天主教会的势力,也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封建制度,有进步意义。

5.启蒙运动启蒙运动是17—18世纪欧洲资产阶级的一场思想解放运动。

代表新兴资产阶级的利益的思想家对封建意识形态发起全面的批判,企图使人们的思想从传统偏见、神学教条、基督教会和专制政权的压制下解放出来。

高考历史思想文化史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与发展

高考历史思想文化史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与发展
第6页
返回导航
专题六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与发展
3. 复习本专题应与必修一的专题六第一节民主政治的摇篮 ——古代希腊、第二节卓尔不群的雅典、专题七近代西方民主 政治的确立与发展、 必修二的专题五走向世界的资本主义市场、 必修三专题七的第一节近代物理学的奠基人和革命者,第二节 追寻生命的起源的相关内容相联系。
A 项是雅典民主政治的奠定人; B 项是雅典民主政
治的继承者;C 项是雅典民主政治高峰期的执政者;D 项是雅 典哲学家,从来没有当过雅典的执政者。故选 C 项。
[答案] C
第15页
返回导航
专题六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与发展
2.下列有关苏格拉底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苏格拉底是古代希腊最伟大的思想家之一 B.他与智者学派同一时代,但不属智者学派 C.苏格拉底知识渊博,被称为“智慧”的化身 D.他提出“人是万物的尺度”这一观点
文化主张
,即所谓的“文艺复兴”。
第21页
返回导航
专题六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与发展
3.旗帜:高举
人文主义
旗帜。
4. 矛头: 从恢复被基督教 禁欲主义 所泯灭的人性开始。 (二)人性的启蒙 1.初级阶段 (1)国家: 意大利 。
(2)特征:肯定人的 欲望 和歌颂自然的人性。 (3)代表:“三杰” ——但丁、彼特拉克和 薄伽丘 。 (4)作品:最具代表性的作品是薄伽丘的《十日谈》。
④ 普罗塔戈拉 是西方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的先驱。
第11页
返回导航
专题六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与发展
(二)苏格拉底的智慧 1.地位:是与智者学派同时代的人,马克思称他为“哲学 的创造者”“ 智慧 ”的化身。 2.主张 (1)反对智者忽视 道德 、追求功利的主张。 (2)强调人类的 理性 、否认绝对权威。 (3)第一次在哲学意义上发现了“ 自我 ”。 (4)哲学探索的指南是“ 认识你自己 (5)尊崇 ”。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与发展概述(PPT 43张)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与发展概述(PPT 43张)

4、文艺复兴的评价:
★性质:是一场资产阶级的思想文化运动
★积极方面: ⑴思想:是一次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促进了人类思想解放; ⑵文学艺术:产生了文化巨人和不朽名著; ⑶自然科学:人文主义提倡科学、注重实践,促进了近代自然 科学的产生; ⑷对后世影响:人文主义思想为近代资产阶级革命运动奠定了 理论基础。 ★局限方面: ⑴对人文主义的过分推崇,造成个人私欲的膨胀和社会混乱; ⑵ 仅局限于上流社会和知识阶层; ⑶没有完全否定王权、教权、没有合理的改变现实社会的方案
亚里士多德和孔子的表述正确的是 A.两人都出生在贵族家庭 B.都生活在社会转型时期 C D .两者都主张以德治 D.两人都提出“中庸之道”
1、相同:都关注人,人与社会,因此都具有早期人文主义色彩 。 2、异:孔子从统治者出发,压制了人的个性发展。 苏强调人的地位权利责任,有利于个性发展,有利于民主政治的发展 。 普罗塔 戈拉 苏格 拉底 斯多亚 学派 人是万物 的尺度

自然
“人是万物的尺度”——公元前5世纪中叶

探究一:智者启蒙
什么是“智者”、“智者运动” (时间、研究对象、特点)? 智者运动最主要的代表及主张是什么?有何影响?
1、“智者”:指专门教授雄辩术和修辞学的教师。 2、“智者运动”:指大约公元前5世纪中叶(中国春秋战国 之交,“百家争鸣”)古希腊兴起的关心与人类自身密切 的相关问题的运动。
1、卢梭:人身自由,“人民生而自由” 2、康德:人身和思想自由。
“人生而自由” -----卢梭
“人不是他人的工具,而是自 身的目的。”“要有勇气运用 你自己的理智!” ------康德
5、简述孟德斯鸠、伏尔泰、卢梭、康德等启蒙思想家 的观点
<哲学通信>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与发展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与发展
专题六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 与发展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
-导言
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
①萌芽—古代希腊 思想家对“人”的重 视 ②发展—文艺复兴 和宗教改革(人文 主义) ③成熟—启蒙运动 (理性)
人文精神的内涵:尊重人的价值,尊重精神的价值。
人文主义:
通常也译作人文主义、人本主义、人道主义。 广义:就是关注人,尤其是关注人的精神生活;尊重人的价值,
时期 古代希腊的 人文主义 主要内容 意义 作 用
克利斯提尼改 梭伦改革, 革,雅典民主 雅典民主制 政治确立 度基础奠定
(一)智者学派兴起的原因和条件
1、工商业经济发达提供了物质基础
2、古希腊城邦政治制度的先进和民主 政治发展的需要
3、公民的基本素养—人才、思想基础
智者运动兴起
4、对外交流频繁、 文化多元化——重要前提
5、与希腊先哲的探索有关
探究二
请对这些语句进行分类,并说明你分类的依据。
★重要概念
人文精神:人的思想意识、思维习惯和心理 活动中的人文主义倾向,其核心内涵是人文 主义。 人文主义: 从本质上说,人文主义就是强调人、注重人 性、尊重人的价值。
人文主义:
★重要概念
1、重视人的价值,崇尚人性,要求把人 从宗教的束缚中解放出来。
【感受人文精神】
电影《哈姆雷特》剧照
“人是一件了不起的 杰作!多么高贵的理 性!多么伟大的力量! 多么优美的仪表!多 么文雅的举动!在行 动上多么像一个天 使!在智慧上多么像 一个天神!宇宙的精 华!万物的灵长! ” --------莎士比亚 《哈姆雷特》
疑难解惑
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思想核心是什么?它与宗教神
学有何区别?
1、人文主义思想的核心是肯定人的价值和尊严,要求以“人”

2013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专题15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与发展

2013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专题15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与发展

栏目 导引
专题十五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与发展
我奋斗,赞扬英雄史观,表现了乐观 主义精神。 3.历史作用 (1)积极:促使欧洲人从以神为中心过 渡到以人为中心,促使人的觉醒,使 人们把目光从来世转移到现世。
栏目 导引
专题十五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与发展
唤醒了人们积极进取的精神、创造精 神,在思想方面为资本主义制度的确 立开辟了道路。 (2)消极:过分强调人性而掩盖了人的 社会性,造成了人的私欲膨胀。
专题十五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与发展
专 题 高 效 总 结
栏目 导引
专题十五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与发展
专 题 要 旨 概 览
栏目 导引
专题十五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与发展
专 题 知 识 整 合
一、人文主义的含义、特点及历史作用 1.含义 (1)广义:指欧洲始于古希腊的一种文化 传统。简单地说,就是关心人,尤其是 关心人的精神生活;尊重人的价值,尤 其是尊重人作为精神存展
三、西方人文主义思想发展的三个重要 阶段
阶段 代表 人物 主要 观点 社会根源 经济根源: 雅典工商业 的发展;政 治根源:雅 典民主制的 繁荣 历史 影响 为现代 资本主 义民主 政治的 创立提 供了借 鉴经验
“人是 普罗塔 万物的 萌芽阶 戈拉、 尺度”; 段 苏格 “美德 拉底 即 知识”
栏目 导引
专题十五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与发展
2.特点 (1)重视现世生活,追求物质幸福,反 对宗教禁欲主义。 (2)主张人的求知欲和追根究底的探求 精神,反对消极的、无所作为的人生 态度。
栏目 导引
专题十五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与发展
(3)文学艺术上表达人的真实感情,反 对虚伪造作。 (4)重视科学实验,反对经验论。 (5)强调发展个性,反对基督教之禁锢 人性。 (6)以人为中心,强调个人“才能”和自

专题六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与发展

专题六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与发展
请对这些语句进行分类,并说明你分类的依据。
★重要概念
人文精神:人的思想意识、思维习惯和心理 活动中的人文主义倾向,其核心内涵是人文 主义。
人文主义: 从本质上说,人文主义就是强调人、注重人 性、尊重人的价值。
人文主义:
★重要概念
1、重视人的价值,崇尚人性,要求把人 从宗教的束缚中解放出来。
2、宣扬人的自由意志和个性自 由的发展。
苏格拉底的哲学观点:“认识你自己”
① 认识自己,方能认识人生。 ② 每个人身上都有太阳,主要是如何让它发光。 ③ 最优秀的人就是你自己。 ④ 我平生只知道一件事,我为什么是那么无知。 ⑤ 知道的越多,才知知道的越少。 ⑥ 未经考察的生活是不值得过的。 ⑦ 这个世界上有两种人,一种是快乐的猪,一种
是痛苦的人。做痛苦的人,不做快乐的猪。 ⑧ 人总是追求幸福的。而美德归根结底会给人带
先贤祠
沙龙--思想家的聚会
【课程标准】
简述孟德斯鸠、伏尔泰、卢梭、康德等启蒙思想家 的观点,概括启蒙运动对人文主义思想的发展。
如何理解“启蒙”的含义? “启蒙”本为光明、智慧之意,启蒙就是呼唤用“理 性的阳光驱散现实的黑暗”即用理性来批判现实、改 造世界。“启蒙”的核心是理性、重视人的思考和判 断。
人是神的附属,为信仰而生活。
恩格斯曾经说:“文艺复兴”这个名字 没有把这个时代充分表达岀来。
也有人认为:“文艺复兴就是复兴希腊 罗马的古典文化”。
你如何看待上述两种观点?请说明理由。
资产阶级的思想文化运动
(一)文艺复兴(14—16世纪)
1、概况: ⑴发源地:意大利(发展到整个西欧) ⑵表达形式:借助古希腊罗马文化 ⑶性质:资产阶级的思想解放运动,是自希腊智者运动以来的第 二次思想解放运动。 ⑷矛头:基督教神学。 ⑸旗帜:人文主义。

三年高考(2017-2019)历史真题分项版解析——专题05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与发展(解析版)

三年高考(2017-2019)历史真题分项版解析——专题05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与发展(解析版)

专题05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与发展考点一: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1.(2019年新课标全国卷Ⅱ,32,4分)公元前5世纪以前,希腊哲人主要探讨的是宇宙本原等问题。

其后,智者学派另提出一些命题,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皆有丰富的论述,希腊哲学的主题已转移到A.神B.自然 C.人D.政治【答案】C【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苏格拉底强调的是美德即知识和有思想力的人是万物的尺度;柏拉图强调的是理念论;亚里士多德强调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三者都突出了人的主体地位,C选项符合题意。

A、B、D选项与材料无关,排除。

1.(2018年4月浙江选考,19,2分)针对中世纪经院哲学家推崇教会文本的权威,崇拜圣徒,有学者批判道:他们“轻视人的本质,不知道我们生下来是为了什么、我们从哪里来又要往哪里去”。

这反映了该学者主张A.人性解放B.政治启蒙C.禁欲主义D.与上帝对话【答案】A【解析】“轻视人的本质,不知道我们生下来是为了什么、我们从哪里来又要往哪里去”这一说法说明该作者具有人文精神,肯定人的个性解放,故选A;题干信息与政治无关,也不是禁欲主义,也没有与上帝对话的含义,故排除BCD。

2.(2018年11月浙江选考,30,2分)【加试题】斯多亚学派创始人芝诺认为一切事物都与自然为一体,宇宙国家不分种族与阶级,人皆平等。

塞内卡亦认为“奴隶的灵魂中,同样有其他人所具有的自豪、荣誉、勇敢、高尚等品性”。

上述哲学家及其主张所表达的思想①成为近代天赋人权思想的重要来源②体现了人民主权的原则③继承了古希腊理性主义的思想传统④确立了人类的主体地位A.①③B.①④C.①③④D.②③④【答案】A【解析】根据“宇宙国家不分种族与阶级,人皆平等”“奴隶的灵魂中,同样有其他人所具有的自豪、荣誉、勇敢、高尚等品性”等信息,可以说明其思想主张人是平等的,体现了所有人类都拥有同等的权利,故成为近代天赋人权思想的重要来源,①正确;材料没有体现国家的权力属于人民的人民主权思想,故②错误;材料强调“人皆平等”,强调人的“自豪、荣誉、勇敢、高尚等品性”,这是对古人类自身理性思考后的结果,是对古希腊时期苏格拉底对理性的迪拜的继承,故③正确;材料并没有强调和突出人类的主体地位,④错误。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知识点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知识点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知识点传统知识的存在和使用已经历了漫长的岁月,与发展中国家许多人民的生活息息相关。

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知识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知识1第一讲西方人文思想的起源一、人文精神的含义名称:人文主义、人本主义、人道主义。

狭义:指文艺复兴时期的一种思潮,其核心思想为:①关心人,以人为本,重视人的价值,反对神学对人性的压抑;②张扬人的理性,反对神学对理性的贬低;③主张精神追求,反对神学的禁欲主义。

广义:指欧洲开始于古希腊的一种文化传统。

简单地说,就是关心人,尤其是关心人的精神生活;尊重人的价值,尤其是尊重人作为精神存在的价值。

二、智者学派:1、产生背景:①经济基础:古希腊奴隶制工商业的兴起和繁荣②政治条件:雅典奴隶制城邦形成和发展,民主政治活跃③人才结构:各地学者云集雅典城邦,形成良好的文化氛围2、主要观点:“人是万物的尺度”3、代表人物:普罗塔哥拉4、评价:①否定了神或命运等超自然的力量对社会人生的作用,树立了人的尊严。

②但智者学派过分强调个人主观的感受,忽视人们认识的共同性,这样的思想方法给主观随意性和极端个人主义打开了方便之门。

三、苏格拉底:①认识你自己,注重伦理道德问题;②“知识即美德”,强调知识的作用,即知德合一;③使哲学真正成为一门研究“人”的学问。

四、亚里士多德:――古典哲学集大成者(百科全书式的思想家)名言:“吾爱吾师,吾尤爱真理”著作:《形而上学》、《政治学》最大哲学成就:创立了逻辑学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知识2第二讲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一、文艺复兴(14~17世纪)1、历史背景:①经济因素:14、15世纪意大利资本主义萌芽;②政治因素:新兴资产阶级兴起与教会、贵族产生深刻矛盾;③思想因素:垄断西欧文化教育,人们缺少理性思维和人文精神;④人才因素:意大利人才众多。

2、核心思想:“人文主义”。

(即重视人的价值,崇尚人性;提倡追求自由,鼓励冒险;崇尚理性,提倡科学,追求知识。

西方人文主义精神的起源与发展

西方人文主义精神的起源与发展

西方人文主义精神的起源与发展特别提示:本专题以人文主义思想为主线,主要讲述了西方人文主义精神的起源、复兴、发展和高潮四个阶段。

笔者对每个阶段的知识要点都进行了详细的归纳和梳理,希望对同学们的复习备考有所裨益。

考点梳理一、人文主义的起源—希腊先哲的精神觉醒(一)智者学派产生于希腊城邦民主政治高度发展之际的智者学派,他们讨论的重点是认识社会,提倡怀疑精神,反对迷信,强调人的价值、人的决定作用,这些构成了古希腊人文精神的基本内涵,但却忽视了道德观念。

其代表人物普罗塔格拉提出的“人是万物的尺度”则是该学派观点的典型表现。

(二)苏格拉底和亚里士多德1.苏格拉底:哲学思想主要集中在认识人自己这一命题上,强调知识的作用,认为知识即美德,反对智者学派忽视道德、追求功利的主张。

2.亚里士多德:创立逻辑学,认为真理高于一切,提出“吾爱吾师,吾尤爱真理。

”二、人文主义的复兴—文艺复兴(一)历史背景资本主义萌芽最早在意大利出现(根本原因);教会神学的禁欲主张限制了新兴资产阶级对世俗人生的追求;意大利的文化遗产和人才结构;黑死病的蔓延,促使人们反省。

(二)概况1.时间:14—17世纪2.发源地:意大利3.核心:人文主义4.实质:新兴资产阶级反宗教神学的思想文化运动5.代表人物:意大利:文学三杰:薄伽丘、但丁、彼特拉克;美术三杰:达·芬奇、米开朗琪罗、拉斐尔;英国:莎士比亚(三)评价进步性:摧毁了基督教会的精神独裁;清除了近代科学、艺术发展的思想障碍;适应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需要;推动了新航路的开辟和宗教改革。

局限性:导致个人私欲膨胀、泛滥以及社会的混乱。

三、人文主义的发展—宗教改革(一)历史背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产生和发展受到罗马教会的严重制约(根本原因);文艺复兴解放了人们思想;自然科学的新发展(太阳中心说)动摇了封建神学的基础;罗马天主教会的压迫剥削。

(二)概况1.时间:16世纪2.发源地:德意志3.形式:宗教异端4.性质:新兴资产阶级借助宗教手段进行的一场反封建的社会政治运动。

西方人文主义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

西方人文主义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
西方人文主义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
2.(2012·新课标全国高考)古罗马法学家盖尤斯记述过一个案
例:有人砍伐了邻居家的葡萄树,被告上法庭,原告虽提供了
确凿证据,却输掉了官司。原因是原告在法庭辩论中把“葡萄
树”说成了“葡萄”,而《十二铜表法》只规定了非法砍伐他
人“树木”应处以罚金。该案例说明当时在罗马
()
西方人文主义精神的起 源及其发展
2020/12/7
西方人文主义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
西方人文主义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
西方人文主义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
西方人文主义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
西方人文主义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
一、雅典民主政治 1.形成条件 (1)地理条件:三面环水,山峦分割,土地贫瘠。 (2)政治条件:小国寡民的城邦,平民与贵族斗争激烈。 (3)经济条件:海外贸易和工商业相对发达。 (4)思想条件:强调人在社会中的地位,人文精神萌发。
西方人文主义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
二、人文主义精神的发展 1.文艺复兴 (1)实质:资产阶级性质的思想解放运动。 (2)核心:人文主义,主张以人为中心而不是以神为中心, 要求肯定人的价值和尊严。 (3)代表:但丁的《神曲》、薄伽丘的《十日谈》、被称 作“人文主义之父”的彼特拉克。 (4)影响:解放了人们的思想,天主教会的权威受到挑战; 推动了文学、艺术和科学的发展;为资本主义的发展解除了精 神枷锁。
个审判官或仲裁官,受命于出庭辩论时[审讯案件],而他们
被揭穿在[这个]案件中接受金钱贿赂”,依据《十二铜表法》
第九表第三条应被处以死刑。由此判断,制定这一法律条文
的目的是
()
A.强调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B.充分保护平民权益
C.确保私有财产不受侵犯 D.限制贵族滥用权力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

(2017年江苏学测)布克哈特说:“精神枷 锁打破后,意大利人通过航海事业和科学研 究发现了新世界,而通过对自然美的欣赏和 自我感情的欣赏发现了自己。”对材料中“ 发现了自己”的理解正确的是 A.人性的复苏 B.理性的胜利 C.教权的退场 D.君权的消亡
(2016宿迁学测模拟)下列不属于 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者诉求的是 A.反对教会的禁欲苦行 B.反对信仰宗教 C.追求物质享受 D.抨击教会腐败
宗教改革时期的人文主义的内涵:反对罗马教会的宗教特权,要求 获得精神上的自由和宗教自主权 ,建立符合资产阶级要求的新教 会。
(2015宿迁学测模拟)“文艺复兴的影 响侧重于知识分子,而宗教改革……把 欧洲人民的觉悟,提高了一步”(陈乐 民《欧洲文明十五讲》)“提高了一步 ”主要是指 A.开始追求现世的享受 B.放弃了对教会的信仰 C.打破对罗马教会的迷信 D.要求否定一切外在权威
文艺复兴时期的思想家打着复兴古代希腊 罗马文化的旗号,宣传资产阶级的思想主 张,宗教改革时期,资产阶级也是借助宗 教来反对罗马教会的宗教特权。
早期资产阶级反封建的斗争形式说明了什么问题? 中国近代史上出现过相似或者不同的针对传统文化 的做法吗?
四、人文主义的进一步弘扬 ——启蒙运动(17、18世纪)
14——18世纪,欧洲资本主
义的产生和发展,为思想解放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奠定了物质基础,之后,资产 阶级革命,工业革命轰轰烈烈 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又有 地展开,又促进了资本主义的 一定的反作用 进一步发展。
西方人文主义的发展历程
萌芽
古希腊时期:人文主义的主要内容是肯定人的 价值和作用,怀疑神,把人置于世界和社会的中心。 兴起 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的主要内容是肯定人、 肯定人性要求把人和人性从宗教神学束缚中解放出来。 发展 宗教改革时期:人文主义的主要内容是反对罗 马教会的宗教特权,进一步提倡人的个性解放。 弘扬 启蒙运动时期:人文主义的主要内容把反封建、 反宗教神学的斗争推进到反对封建专制制度、建立资 产阶级“理性王国”、按照资产阶级利益建构政治制 度的高度。

选修必修三专题六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和发展

选修必修三专题六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和发展

专题六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与发展考试说明:(3)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古希腊智者学派和苏格拉底等人关于人的价值的阐述。

6.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1)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的兴起;但丁、薄伽丘、彼特拉克和莎士比亚等人的主要作品;马丁·路德的主要思想;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时期人文主义的含义(新增)及其历史影响。

(2)启蒙运动理性时代的到来;孟德斯鸠、伏尔泰、卢梭、康德等启蒙思想家的观点;启蒙运动的历史作用。

一、蒙昧中的觉醒一、智者运动1、时间:公元前5世纪中叶2、兴起的原因:(1)政治(主要原因):与雅典民主政治的高峰相伴(2)经济(根本原因):希腊工商业的发展(3)社会:平民地位提高以及个人主义的成长和解决实际问题的需要等因素作用下产生。

3.智者运动:探讨与人类自身相关的问题。

4.性质:是一场反对旧的思想方法和传统的运动,是西方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

5.智者的主要代表人物——普罗塔戈拉:“人是万物的尺度”评价:(1)主张把人置于世界和社会的中心,是西方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2)是在原始宗教和自然统治下人类自我意识的第一次觉醒;是西方人文精神的滥觞。

(3)局限性:过度关注人的感觉,忽视了道德。

二、苏格拉底1、背景:智者学派忽视道德;雅典社会世风日下,道德沦丧。

2、主张:①反对智者忽视道德、追求功利,提出“美德即知识”②强调人类的理性、否认绝对权威(这点与智者一致)③“认识你自己”,第一次在哲学意义上发现了“自我”④对理性的尊崇和对思想自由的追求,并为此付出了生命(是18世纪启蒙思想的源头)三、斯多亚学派:天赋人权、人生而平等(创始人为芝诺)四、人文主义的基本内涵:注重人、人性,尊重人存在的价值的一种文化传统。

二、神权下的自我一、文艺复兴1、背景(最先发生于意大利的原因):①政治:基督教在欧洲建立了神学统治;②经济:西欧经济的复苏和发展;14世纪意大利城市经济繁荣(最早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以及发展ppt课件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以及发展ppt课件

比较智者学派、苏格拉底和斯多亚学派的异同点 相同:以人为研究对象,都肯定人的价值,
强调人的作用。体现人文精神.
不同点:
智者运动 苏格拉底 斯多亚学派
研究 重点
人文 精神 评价
社会问题
1.肯定人的价值和尊严 2. 认识感性阶段。
人的内心世界
人与社会
1.崇尚理性和智慧 1.肯定人生而平 等 2. 认识理性阶段 2. 超越性阶段 1.认识到人的理性 与智慧; 2.古代西方人文精 神的升华。 1.第一次认识到 人生而平等。 2.古代西方人文 精神发展顶峰。
(2) 政治条件: 雅典奴隶制城邦形成和发展,民主政治活跃
(3) 人才结构: 各地学者云集雅典城邦,形成良好的文化氛围
神话时代: 神主宰一切
公元前8、9世纪的希腊神话时代,人们称宙斯是众 神之王,人们按神谕安排事情.
德尔斐神谕:认识你自己 在希腊神话中,德尔斐是世 界的中心。 神庙内竖立着一个锥形石柱, 称为翁法洛斯(意指“大地 肚脐”),由两个金质的老 鹰支撑,象征着这一地位。 在这里神的话语通过皮提娅 (德尔斐的女预言者)下达 到凡人。
1.人类自我意识的第一次 觉醒; 2.古代西方是人文精神的 起源
课后探究1
古希腊思想最吸引人的地方之一是: 它是以人为中心,而不是以上帝为中心的。
——阿伦· 布洛克《西方人文主义传统》
代表 人物 普罗塔 戈拉 苏格 拉底
哲学 范畴
主要观点
作用或影响
课后探究2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人是万物的尺度,是存在的事物存在的尺度,也是 不存在的事物不存在的尺度 材料二:凡是为一个人的理智所宣判为错误的东西就不应 该去想, 不应该去做,哪怕受到当权者或者任何法庭的强迫,也 要不惜任何代价去予以抵制,未受考察的生活是不值得过的。 回答: (1) 材料一反映了哪一人文主义思想派别?其意义何在?

必修必修三专题六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和发展

必修必修三专题六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和发展

第六单元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考试说明:1.了解古希腊智者学派和苏格拉底对人的价值的阐述代表对人的价值的阐述影响智者学派①智者学派强调人的价值,认为一切都要以人为尺度。

其代表人普罗泰格拉提出“人是万物的尺度”,否定神的意志,树立人的权威;②反对迷信,强调自由,认为一切制度、法律和道德都是人为的产物,其约束力是相对的;③在社会道德方面,每个人都应该有自己的判断标准,不应该强求一律。

体现了希腊文化人文主义的本质;是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起源苏格拉底①倡导“有思想力的人是万物的尺度”;②提出“美德即知识”;③提出善是人的内在灵魂,指出教育对美德同样的重要。

④认识你自己。

人类精神觉醒的重要表现,使哲学真正成为一门研究“人”的学问▲备注:西方人文精神起源于智者学派和苏格拉底对人价值的阐述。

但苏格拉底并不属于智者学派。

▲拓展:智者学派的观点与苏格拉底观点的异同同:都把人类社会作为研究主体异:(1)智者学派忽视道德,而苏格拉底重视人的伦理道德,强调“知德合一”。

(2)智者学派提出“人是万物的尺度”,苏格拉底限定为“有思想力的人是万物的尺度”。

即智者学派强调人的感性;苏格拉底强调人的普遍的理性。

▲拓展:孔子与苏格拉底主张的异同相同:都关注人自身,人与社会,因此都具有早期人文主义色彩。

不同:但是,目标上,孔子从君主统治出发,根本上是压制了人的个性发展。

而苏格拉底强调人在社会中的地位权利责任,有利于个性发展。

2、理解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背景①14、15世纪,意大利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②新兴资产阶级要求摆脱教会和神学束缚,维护自身利益;③意大利保留古代希腊罗马的文化典籍。

首先兴起于意大利,而后向欧洲各国扩展。

含义核心是人文主义,主张以人为中心而不是以神为中心,要求肯定人的价值和尊严。

反对教会的禁欲苦行,提倡追求自由、幸福和物质享受,鼓励发财致富和冒险精神,崇尚理性和科学,追求知识。

测试内容测试要求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了解古希腊智者学派和苏格拉底对人的价值的阐述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时期的人文主义理解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了解马丁·路德宗教改革的主要思想欧洲启蒙运动了解孟德斯鸠、伏尔泰、卢梭、康德的观点理解启蒙运动时期的人文主义认识启蒙运动的影响性质资产阶级思想解放运动意义冲击了天主教会的束缚,解放了人们的思想3.了解马丁·路德宗教改革的主要思想1、背景:(1)经济: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西欧资产阶级要求摆脱罗马天主教会的统治;(2)思想:文艺复兴宣扬人文主义,解放了人们的思想。

专题二十三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与发展

专题二十三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与发展

专题二十三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与发展一、课程标准和省考要求课程标准 学习要求了解古代希腊智者学派和苏格拉底等人对人的价值的阐述,理解人文精神的内涵。

1、了解古代希腊智者学派和苏格拉底等人对人的价值的阐述。

2、理解“人是万物的尺度”是古希腊时期人文精神的基本内涵。

3、理解苏格拉底“知识即美德”这一观点,体会知识对于完善一个人美德的重要意义。

知道薄伽丘等人的主要作品和马丁·路德等人的主要思想,认识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时期人文主义的含义。

1、知道但丁、薄伽丘和彼特拉克等人的主要作品和马丁·路德等人的主要思想。

2、认识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时期人文主义的含义。

3、认同人文主义价值观的精华,肯定人的价值和尊严。

简述孟德斯鸠、伏尔泰、卢梭、康德等启蒙思想家的观点,概括启蒙运动对人文主义思想的发展。

1、简述孟德斯鸠、伏尔泰、卢梭、康德等启蒙思想家的观点。

2、概括启蒙运动对人文主义思想的发展。

3、认同启蒙思想家的进步主张,认识到进步思想对于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

二、教材知识整合1、智者学派(公元前5世纪中期)(1)产生背景①公元前5世纪中叶,古希腊工商业的发展,奠定了经济基础;②希腊奴隶制民主政治的繁荣,雅典成为希腊的政治和文化中心,提供了政治保证;③参与政治生活成为当时每个公民生活的重要内容,思想家们把研究的重点从自然界转移到“人”本身,出现智者学派。

④代表人物:普罗塔戈拉、安提丰等人。

(2)人文主义思想①普罗塔戈拉是智者学派的代表,提出“人是万物的尺度”的名言。

把人置于世界和社会的中心,强调人的尊严和价值是至高无上的;②智者学派以人和人类社会为探索的主题,提倡怀疑精神、反对迷信,重视人的作用,这些构成了古希腊人文精神的基本内涵,但忽视道德。

(3)作用①积极作用:促进了雅典民众的思想启蒙和解放;促进了文化发展;是人类自我意识的第一次觉醒,是近代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是西方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普罗塔戈拉是这次思想解放运动的先驱。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通用6篇)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通用6篇)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通用6篇)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进展篇1【考点一】了解古希腊智者学派和苏格拉底对人的价值的阐述⑴智者学派:普罗泰戈拉“人是万物的尺度”;⑵苏格拉底对人价值阐述① 有思想力度的人是万物的尺度②知德合一“学问即美德”【考点二】了解文艺复兴的兴起背景: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和进展时间:14-15世纪实质:反映欧洲新兴资产阶级要求的思想解放运动【考点三】理解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的含义核心:人文主义:崇尚人性,重视人的价值,要求把人从宗教神学的束缚中解放出来。

【考点四】理解宗教改革的重要影响1、时间:16世纪(马丁路德拉开宗教改革的序幕)2、性质:是一场在宗教外衣下新兴资产阶级的反封建斗争。

3、作用:进一步打破对罗马教会的迷信,解放思想,人文主义得到进一步传播和进展。

【考点五】了解孟德斯鸠、伏尔泰、卢梭、康德的观点及其代表作国家代表人物代表作主要观点法国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提出三权分立学说,伏尔泰《哲学通信》《路易十四时代》反对君主专制,主见君主立宪制;提倡天赋人权,法律面前人人公平卢梭《社会契约论》提倡“社会契约论”和“人民主权说”,认为人的不公平的根源是财产的私有德意志康德《纯粹理性批判》启蒙运动的核心是人应当自己独立思索,理性推断;强调人的重要性;主见主权在民、天赋人权;反对暴力革命;他提出自由也要自律。

【考点六】理解启蒙运动时期的人文主义的含义1、性质:是一次空前的资产阶级思想解放运动。

2、天赋人权、三权分立、社会契约论、人民主权说(主权在民)――反对封建专制制度,建立资产阶级“理性王国”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进展篇2一、学法指导1. 课标:考点课标要求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了解古代希腊智者学派进而苏格拉底等人对人的价值的阐述,理解人文精神的内涵文艺复兴知道薄伽丘等人的主要作品,熟悉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的含义宗教改革知道马丁路德等人的主要思想,熟悉宗教改革时期人文主义的含义启蒙运动简述伏尔泰、孟德斯鸠、卢梭、康德等启蒙思想家的观点,概括启蒙运动对人文主义思想的进展2.学习本单元要留意资本主义与思想解放运动的关系:资本主义萌芽的消失、进展和政治经济利益的提出,必定会表现在意识形态上。

新高考历史3年(2020-2022)真题汇编专题05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与发展(学生版)

新高考历史3年(2020-2022)真题汇编专题05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与发展(学生版)

三年(2020-2022年)高考真题分项汇编(新高考专用)专题05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与发展一、人文精神的起源【2022年】1.(2022·浙江·高考真题)依法治国是现代国家治国理政的需要。

管窥西方法制演进,立足国情,借鉴精华。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希腊斯多葛学派(斯多亚学派)关于普遍人性和普世性的自然法思想对罗马法产生巨大影响。

罗马的法律体系里普遍包含着当地的习惯法,即便在公元212年所有罗马帝国统治下的自由民都被赋予公民权之后,也依然如此。

帝国境内的法官除了援引成文法,还享有遵循并建立判例的权力。

通过几个世纪的实践,他们创造出一套浩瀚无边、既系统又灵活的法典,架构出大多数我们今天所使用的现代法律体系的主干与分支。

——引自【美】乔纳森·戴利《现代西方的兴起》材料二“旧制度”下的法国法律长期被一系列疑难杂症伤害,比如司法管辖权重叠,诉讼程序缓慢且昂贵。

为了纠正这种状况,拿破仑任命了一个专家委员会,耗费了两年多时间讨论司法改革问题。

其成果便是一部全新的法国《民法典》。

它以6世纪的罗马法和另一些法律为蓝本,将法国大革命自由、平等、博爱的精神编入法典中,在字面上将封建残余和王室特权废除了。

——摘编自【美】斯科特·克里斯蒂安松《文件中的历史》材料三从形式上说,帝国是原德意志邦国王侯统治者的联盟,1871年的帝国宪法实际上是王侯之间签订的条约,按照宪法的规定,皇帝享有极大的权力,他掌管外交和军队,有十分广泛且重要的行政权力,有权解释宪法。

帝国建立了两院制的议会:联邦议会作为上议院,代表各邦,成员由各邦君主任命;作为下议院的帝国议会则是全体人民的代表。

对于由俾斯麦一手奠定的帝国宪制,有学者评论其极为“粗拙”;有人认为它“适合1870年的德意志”。

——摘编自陈晓律主编《界现代化历程·西欧卷》等(1)根据材料写出罗马第一部有章可循的成文法名称。

结合所学,概述斯多亚学派对罗马法的贡献。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与发展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与发展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与发展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专题概述:本专题主要阐述了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与发展历程:(1)起源:公元前5世纪古希腊的智者学派和苏格拉底等人对人的价值的阐述,是早期人文精神的最初体现。

(2)湮没:中世纪西方天主教神学统治了人们的精神世界,神本主义取代了人文主义,使人和人性被束缚。

(3)复兴:14~17世纪初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批判神权统治,宣扬人性解放和思想自由,人文主义得以复兴,这是“人”的重新觉醒。

(4)成熟:17-18世纪启蒙运动宣扬理性主义,使人文主义思想有了很大的发展,从此人文精神在西方思想界占据主导地位。

考点1:人文精神的起源一、背景经济:古希腊奴隶制经济繁荣(物质基础)政治:城邦民主政治高度发达,公民积极参与政治生活文化:古希腊哲学的产生和发展二、代表人物和思想主张1、自然哲学:(公元前7世纪)代表人物:泰勒斯(西方“哲学之父”)主张:“水是万物的本原”2、智者学派:(1)主张:“人是万物的尺度”(2)思想特点:①将讨论的重点从认识自然转移到认识社会。

②提倡怀疑精神,反对迷信,强调个人的价值、人的决定作用,构成了古希腊人文精神的基本内涵。

(3)评价:积极:强调人作为客观事物的主体意义,否定了神或命运等超自然的力量对社会人生的作用,树立了人的尊严。

消极:智者学派过分强调个人的主观感受,忽视了人们认识的共同性,认为没有是非之别,这样的思想方法给主观随意性和极端个人主义打开了方便之门,被称为“诡辩学派”。

3、苏格拉底:(与智者学派同时代)(1)主张:①认识人自己②知识即美德(2)影响:①开创了希腊哲学的新方向,使哲学真正成为一门研究“人”的学问。

②强调知识的作用,主张“知德合一”。

其崇尚知识和自由探索的理性精神对西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

4、亚里士多德:名言:吾爱吾师,吾尤爱真理评价:最大的哲学贡献在于创立了逻辑学 ①是百科全书式的学者②为现代许多科学门类奠定了基础 ③使哲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④他把希腊哲学爱智慧与好学深思的理性精神发展到顶峰,给后人留下了一笔包罗宏富的文化遗产智者学派与苏格拉底思想观点的异同相同点:都把人类及其环境作为探究的课题,都体现了人文主义的本质.不同点:智者学派:认为“人是万物的尺度”,知识就是感觉,人的感觉是判定一切的依据;忽视公共道德,容易陷入唯心主义泥坑。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和发展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和发展

1、古希腊时代: 强调人的地位、价值、作用;强调人的道德,提出道德即知识; 追求人人平等 2、文艺复兴时期:? 提倡人性,反对神性,追求现世幸福;倡导个性解放,反对盲信。 3、宗教改革时期: 反对罗马教皇、天主教会的特权,提倡个性解放,强调人的 自由和人的权利 4、启蒙运动时期(启蒙运动对人文主义思想的发展)? 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得到继承和发扬。 由提倡人性到提倡理性,由批判神学到集中批判封建专制主义;对 未来的社会理想设计:天赋人权、三权分立、人们主权 、君主立 宪、建立法治社会等
不同点:
(1)内容:文艺复兴的核心思想是人文主义;宗教改 革核心内容是反对罗马教皇反对天主教会。 (2)背景:文艺复兴是资本主义萌芽和发展。宗教改 革资本主义的发展,资产阶级与封建势力矛盾日益激 化,思想得到解放天主教会的权威受到越来越强的挑 战。 (3)文艺复兴主要表现在思想领域和社会的上层,而 宗教改革更多的表现为一场政治运动,群众基础也更 为广泛。 (4)在对待宗教的态度上,文艺复兴认识并揭露教会 的腐朽、罪恶,但还是对教会势力抱和解的态度,不 愿走上宗教改革的道路。
A
C
C
14.(2007广东卷)阅读材料:文明之所以进,其原因 不一端,而思想自由,其总因也。欧洲之所以有今日, 皆由十四五世纪时,古学复兴,脱教会之樊篱,一洗 思想界之奴性,其进步乃沛乎莫能御……我中国学界 之光明,人物之伟大,莫盛于战国,盖思想自由之明 效也……呜呼,居今日诸学日新、思潮横溢之时代, 而犹以保教为尊孔子,斯亦不可以已乎!——梁启超: 《保教非所以尊孔论》(1902年) (1)欧洲文艺复兴运动 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2)秦始皇焚书坑儒,思想高度专制; (1)梁启超文中的欧洲“古学复兴”指的是什么? 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思想大一统;宋明理 (2)战国的“思想自由”状况在秦汉、宋明时期发生了 学盛行,进一步禁锢了思想。 怎样的变化? 3)西学的影响进一步扩大;更多人向国外寻求救国真理; (3)梁启超所说的“今日诸学日新、思潮横溢”有何具 不同的政治主张涌现并展开争论 体表现? (4)社会处于变革时期;都有新的经济因素、新的阶级、 (4)欧洲的十四五世纪、中国的战国时期、梁启超所处 新的思潮出现;思想文化十分活跃,诞生了一大批思想家 的这个时代,有什么共同之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与发展专题练习2011-3-91.公元前3世纪前后古希腊的著名雕像《维纳斯》,充分反映了人体之美,这种风格的绘画在当时的世界上几乎是独一无二的。

古希腊产生这种艺术的原因不包括( )A. 民主政治的发展B. 人文精神的影响C. 工商业高度发达D. 安土重迁思想的影响2. “万物的存在与否,事物的形态性质,全在于人的感觉;一阵风吹过,有人觉得冷,有人觉得凉爽,难受与惬意,全在于人的感觉。

”上述材料说明了( )A. 人是万物的尺度B. 知识即美德C. 认识你自己D.人人生而平等3. 智者学派代表人物普罗泰格拉提出“人是万物的尺度”。

据此判断:他认为国家治理好坏的标准应该是( )A. 是否对人有利和符合人性B. 是否民主和强盛C. 是否人人都遵守习俗和法律D. 是否由“哲学王”来做统治者4. “美德不是孤立存在的一些观念和准则,任何美德都必须具备相应的知识,无知的人不会真正有美德。

每一种美德都离不开知识,知识是美德的本质。

”提倡这种“知德合一”的先哲是( )A. 柏拉图B. 亚里士多德C. 泰勒斯D. 苏格拉底5.奥运精神是“更快、更高、更强”,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口号是“绿色奥运、科技奥运和人文奥运”,现代奥运会的核心价值观就是重视个人价值,捍卫个人的独立性。

这种核心价值观源于( )A. 古希腊的人文精神B. 智者学派强调“人是万物的尺度”C. 古希腊文化的理性精神D. 苏格拉底把研究的对象从社会转移到人身上6. 苏格拉底坐牢时,听到有一犯人在唱一首新歌,就向他求教。

唱歌的犯人很吃惊:“您就要被处决了,为什么还要学唱新歌呢?”苏格拉底回答说:“这样我死的时候就会多一首新歌。

”这体现了苏格拉底的什么思想( )A. 人是万物的尺度B. 认识你自己C. 知识即美德D. 吾爱吾师,吾尤爱真理7. 18世纪英国诗人雪莱曾写道:“我们的法律、文学、宗教和艺术都起源于希腊。

如果没有希腊,我们现在还可能蒙昧、无知,与野人无异。

”雪莱认为希腊文明与近代文明之间的关系是( )A. 希腊人创造出的法学体系沿用至今B. 近代西方文明复原了古希腊文化C. 希腊文化完全涵盖了近代西方文明D. 希腊文明是近代西方文明的源头8.中华文明源远流长,中央集权体制创新,儒家文化博大精深;古希腊文明是西方文明的源头,民主和法治,人类精神的滥觞;两大文明薪火相传,相互交融,共同推动人类文明进程。

从文明史角度出发,二者分别是哪两大文明的杰出代表( )A. 大河文明和海洋文明B. 农耕文明和工业文明C. 儒教文明和基督教文明D. 落后文明和先进文明9. 善是人的内在灵魂,世界上没有人自愿作恶,人之所以作恶,做不正义的事是出于无知。

古希腊一位哲人如此强调知识对人的道德的作用,这位哲人应是( )A. 柏拉图B. 亚里士多德C. 苏格拉底D. 普罗泰格拉10. 在古代雅典,不少人对以“人是万物的尺度”为核心观点的智者学派持反对态度,他们最有可能担心智者学派的活动会( )A. 阻碍社会经济的发展B. 引发外族的入侵和奴役C. 导致雅典人口的流失D. 危及社会的秩序和道德11. 2007年11月3日,第四届北京论坛《孔子与苏格拉底专场》在北京大学英杰交流中心举行。

来自希腊、美国以及国内外多所著名大学的学者参加了这次论坛。

国立雅典技术大学的Vassilis Karasmanis教授作了《苏格拉底的辩证法与自知》的演讲,他指出:“苏格拉底的反讽目的是让他人知道他们生活中最重要的是道德提升……”这段话对于苏格拉底的核心主张作了最好的诠释,下列关于苏格拉底思想的表述,正确的是( )①是智者学派的代表②把人类及其环境作为探究的课题③赞扬过激的民主政治④提出美德即知识A. ①②B. ③④C. ②④D. ①③12. 苏格拉底关于道德教育的观点是( )A. 道德教育就是使人认识自己灵魂之内已有的美德B. 道德教育就是要克服人内在灵魂中恶的成分C. 道德教育就是要把人培育成为富有教养的伟人D. 道德教育比人自身向善的本质还要重要13.论文的关键词对内容有着提纲挈领的作用。

有一篇评价某历史人物的论文,关键词有“哲学家”“中庸之道”“逻辑学”等,该人物最有可能是()A.柏拉图B.苏格拉底C.普罗塔戈拉D.亚里士多德14.在古希腊的雅典,曾涌现出许多大思想家、大艺术家。

有趣的是,在同一时期的中国春秋战国时期,也曾涌现出诸多大思想家,呈现百家争鸣的活跃局面。

这其中的共同原因或条件是( )①政治氛围的宽松②政治发展的需要③社会经济的发展④文化教育的进步A. ①②③B. ①③④C. ②③④D. ①②③④15.司马迁说:“欲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

”“究天人之际”意思是追求认识天和人的关系,这是思想家们永恒的追求,尤其是古代史上的几位著名思想家,他们表现得更为突出。

下面关于他们的说法错误的是( )A. 普罗泰格拉——以人为研究对象B. 苏格拉底——关注的是世间万物的发展规律C. 柏拉图——关注的焦点是人D. 亚里士多德——认为人是最高级的16. 1490年米开朗琪罗为罗马圣彼得大教堂创作的大理石群雕像《哀悼基督》。

作品取材于圣经故事:耶稣基督被钉死在十字架上后,圣母玛利亚抱着死去的儿子无比悲痛。

作品表明作者意在( )A. 歌颂真实自然的人性B. 刻画耶稣的英雄形象C. 宣扬上帝的精神权威D. 倡导灵魂得救的观念17. 16世纪的法国作家拉伯雷曾说过:“我不相信屋顶以上的事。

”这反映了他怎样的思想主张( )A. 追求人自由B. 追求现世幸福C. 反对禁欲主义D. 反对等级观念18. 17世纪中期以来,英国流传着一句民谚:“风能进,雨能进,国王不能进(我的破茅屋)。

”下列哪一人物的思想能体现这一民谚的精髓( )A.达•芬奇B.霍布斯 C. 洛克D.伏尔泰19.马丁•路德在《致德意志贵族书》中说:“世俗权力是受上帝的委托来惩治奸邪,保护善良的。

因此,我们应当让世俗政权在整个基督教世界中执行它的职务,不要加以任何阻碍。

无论什么人,不管他是教皇、主教、传教士,或是修士、修女,世俗权力都有权来管他。

”这句话的含义是( )A. 教会权力应高于世俗权力B. 世俗权力受教皇的委托C. 教会权力只受上帝的制约D. 世俗权力应高于教会的权力20.下列各项,体现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共同点的是( )A. 反对宗教信仰B. 体现了人文精神C. 否定教皇权威D. 矛头指向封建专制制度21. 某幅反映欧洲历史的图画:中间是天平,天平的右端向下倾斜,里面装着《圣经》,旁边站着信士,而天平的左端站着的是教皇、红衣主教等,他们被翘起。

这幅图产生的主要背景是( )A. 16世纪新教的势力超过天主教B. 16世纪天主教仍然居于绝对统治地位C. 天主教、东正教、基督教三教合流D. 宗教改革22.马基雅维利提出:“确立某种秩序的唯一途径……就是建立一个君主制的政府;因为在那些人民已经彻底堕落、法律毫无约束力的地方,必须确立某种至高无上的权力。

通过这种权力,以一双高贵的手,以充分的专断的力量,才有可能控制那些权势之人过分的野心和腐败。

”这表明,马基雅维利认为()A.君主制是摆脱无序状态的必然选择B.君主制是有序状态下的最理想政权C.君主的统治神圣而高贵D.君主的统治必须合乎道德23.卢梭说:“行政权的受托人不是人民的主人,而是人民的办事员。

人民能如心所愿地使他们掌权和把他们拉下台。

”对这段话的解释正确的有( )①体现了人民主权思想②人民有选举和推翻政府的权力③对雅典民主制度的背离和否定④对资产阶级民主制度建立发挥了重要作用A. ①②③④B. ①②④C. ②③④D. ①③④24.1791年,在伏尔泰逝世13年后,伏尔泰的遗骨被迁葬到巴黎先贤祠。

迁葬之日,10万人为他送葬,伫立街头迎送的人更是多达60多万人。

他被巴黎人民如此景仰和爱戴的主要原因是( )①他发展了洛克的分权学说,明确提出三权分立学说②他是法国启蒙运动的领袖,影响深远③他坚决否定王权,倡导“社会契约”论和“人民主权”说④他对理性作了更彻底的哲学探讨A. ②B. ①②C. ②④D.③④25. 18世纪法国启蒙思想的传播最终导致了法国大革命爆发,推翻了封建王朝,建立了共和国,而17世纪中国思想家的思想影响却远未能达到这一步。

产生这种差别的根本原因是()A. 中国思想家们的思想产生的时间较早B. 当时中国资本主义发展水平远远落后于法国C. 当时中国的科技水平远远落后于法国D.当时中国思想家们没对未来社会提出政治设想26.文学艺术作品是社会现实的反映。

意大利著名画家拉斐尔创作了许多关于圣母的画像,下面这幅画中母亲的柔美、圣子的可爱,反映了人间母子的亲情。

他的创作反映的时代精神是( )A. 倡导人文主义B. 面向现世世界C. 崇尚科学民主D. 追求自由平等27.名画《蒙娜丽莎》典型地表现了文艺复兴时期的时代精神和人格力量,是一部伟大的人文主义作品,因为( )A. 达•芬奇成功地运用了“圣像图”的画法B. 它是文艺复兴时期的代表作品C. 达•芬奇将解剖学、透视法和明暗转移法运用其中D. 它肯定了人的价值,颂扬了人的力量,表现人性的美28.下图为德国发行的马丁•路德邮票,是为了纪念他对人类历史进步的重大影响。

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在促进思想解放方面,比文艺复兴又有了重大进步,主要表现在它将思想解放扩展到( )A. 人民群众B. 上流社会C. 骑士阶层D. 知识阶层29.与中国明末清初产生的早期反封建色彩的民主启蒙思想相比,欧洲启蒙运动时期的突出特征包括( )①代表早期资产阶级利益和要求②从法律角度论证社会变革的合理性③反对君主专制④强调“公民意识”。

A.①②③④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30.位于日内瓦的卢梭岛,中间的标识部分是卢梭雕像,雕像基座上刻着“日内瓦公民——让 雅克•卢梭”,这是为了纪念卢梭在哲学史上和革命史上的伟大贡献而命名和设立的。

卢梭思想中最核心的部分是( )A. 天赋人权说B. 社会契约论C. 三权分立说D.人民主权说二、材料解析31. 观察《蒙娜丽莎》《大卫》《西斯廷圣母》三幅名作请回答:(1)与中世纪的绘画相比,三幅名作有何特点?(2)三幅名作是美术史中最为人们熟悉的不朽杰作,它们的诞生,离不开“美术三杰”的勤奋、刻苦和钻研,也离不开当时的社会环境。

请分析三幅名作诞生的社会根源和社会条件。

32.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他(孟德斯鸠)主张君主国家立法权应该委托给人民代表机关,国王只应该是行政机关的首脑,司法权则应该属于陪审法庭。

……他还强调立法机关所通过的法律要由君主批准,而立法机关也要干预一些行政方面的问题——如财政问题和军队问题。

——摘自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近代史编》(上卷)材料二他(卢梭)要求在这个共和国里实行直接民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