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为什么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为什么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https://img.taocdn.com/s3/m/b1fc6e8359f5f61fb7360b4c2e3f5727a5e9240a.png)
为什么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学技术在当代社会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它们被广泛认为是现代社会的第一生产力。
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应用对经济、社会和文化生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探讨科学技术为何被视为第一生产力的原因。
1. 科学技术的创新能力科学技术是不断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引擎。
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可以带来新的发现和突破,从而推动各个领域的发展和变革。
通过持续的科学研究,我们能够了解更多关于自然和人类的知识,并利用这些知识来创造新的技术和解决现有问题。
例如,无线通信技术的发展使得信息传递和交流变得更加迅速和方便,从而推动了全球化的进程。
科学技术的创新能力使得生产效率得以提升,从而成为现代社会最重要的生产力之一。
2. 科学技术的应用广泛性科学技术的广泛应用是科学技术成为第一生产力的重要原因之一。
科学技术不仅满足了生产和制造业的需求,也深刻地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方式。
现代医学技术的进步使得人们的健康得到更好的保障,飞机、高铁等交通工具的发展使得人们的出行更加便捷。
科学技术还改变了教育方式、信息传播、社交交互等各个方面。
科学技术的广泛应用使得社会的各个领域都能够得到进一步的发展,推动了整个社会的进步和繁荣。
3. 科学技术的持续创新和更新迭代科学技术不断创新和更新迭代,这也使其成为第一生产力的重要原因之一。
随着科学研究的不断推进和技术的不断进步,旧的科学技术被新的科学技术所取代。
这种创新和更新迭代可以带来更加高效和先进的技术和工具,从而推动各个领域的发展。
例如,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许多传统的工作将被自动化和智能化取代,这将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
科学技术的持续创新和更新迭代为社会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
4. 科学技术的能力与效益科学技术具有高度的效率和经济性,使其成为现代社会的第一生产力。
科学技术的应用可以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从而为企业创造更高的利润和竞争力。
同时,科学技术使得资源的利用更加有效,环境的保护更加可持续,从而为社会经济的长期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保障。
联系实际谈谈你对“科学技是第一生产力”理论的理解
![联系实际谈谈你对“科学技是第一生产力”理论的理解](https://img.taocdn.com/s3/m/00bf433ea8114431b90dd8dd.png)
(**题目自拟,张晨根据题目“XXX的理解”按照“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的顺序展开的论文*)本文字数1716(不计空格)“科学技术是生产力”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
马克思曾指出:“生产力中也包括科学”,并且说:“固定资本的发展表明,一般社会知识,已经在多么大的程度上变成了直接的生产力。
”马克思还深刻地指出:“社会劳动生产力,首先是科学的力量”;“大工业把巨大的自然力和自然科学并入生产过程,必然大大提高劳动生产率”。
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只要真正认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就必然要求确立和实施科教兴国战略,这是科学的必然;是否自觉实施科教兴国战略,遂成为是否真正理解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重要标志。
重新认识科学技术,把对科学技术的认识提到一个新的高度,首先是要深入认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本质含义。
“第一”主要是指:一、它在生产力诸要素中的地位和作用;二、它在发展社会生产力中的地位和作用。
首先,使科学理论变为国家战略。
根据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理论,确立和实施科教兴国战略,这是一个飞跃。
现在,许多同志没有认识到这种飞跃,仍受认识惯性支配,仍然把科教兴国战略当作部门战略,因而严重影响了科教兴国战略的坚决全面有效实施,这是当前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在认识上的关键问题,“瓶颈”问题。
因而,首先要明确科教兴国战略是关系国家生存与发展全局性、长远性、关键性或决定全局的战略,确立科教兴国战略是国家战略的观念。
国家以及各级各地各行各业必将以这一国家总战略为指导,重新制订自己的发展规划和计划,藉以动员组织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坚定地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使振兴经济真正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从而保证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地发展。
其次.把科教意识变为国家行为。
过去,把科教放在什么位置,人们往往会说是由于某人某组织的科教意识强弱。
而今,重视科学技术和教育,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已是国家行为。
如何对待科教兴国战略,如何对待科学技术和教育,对一个干部来说,已经不仅是一个认识问题、觉悟问题,而且是一个组织问题、一个政治原则问题。
如何理解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如何理解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https://img.taocdn.com/s3/m/9bf7962be97101f69e3143323968011ca300f78f.png)
如何理解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如何理解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参考答案:(1)科学技术成为推动生产发展的重大杠杆。
首先,由科学技术造成的劳动生产率和经济增长率越来越高;其次,自然科学从理论突破到新产品试制成功的周期日益缩短;再次,科学技术在生产上的广泛应用,使生产力的发展明显地呈现出加速度的趋势。
(2)在现代化生产中,出现了“科学—技术—生产”的过程,使科学对物质生产具有了主导作用和超前作用。
其表现是:科学不再作为生产和技术的结果,跟在生产活动和技术活动的后面总结、概括实践经验,而是能够走在生产活动和技术活动的前面,为技术和生产的发展开辟新的途径,准备各种前提条件,引导技术和生产的发展。
(3)科学渗透于现代生产力系统的各类要素之中。
当科学还没有运用于生产过程时,它只是一种潜在的生产力;当科学应用于生产过程,引起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的变革,以及劳动者劳动技能的提高、管理者管理水平的提高,即渗透到生产力系统的其他要素中去时,便转化为直接的、现实的生产力。
详细分析:一、从科技发展角度看自从工业革命以来,科学技术一向在迅速的发展,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无疑促进了生产力的迅猛增长和经济的繁荣提高,两次工业革命的成果如大机器、电力、化工、钢铁等新技术的出现引起了社会生产力的飞速发展,这些生产技术的推广和普及给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同时也代表着人们的经济活动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生产效率空前提高,为经济的飞速发展奠定了牢固的现实基础。
新技术的出现改变了整个人类社会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带来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也带来了推动经济发展的无限可能。
二、从经济发展角度看回顾近百年来的经济发展历史能够发现,科技的蓬勃发展必将会带来经济的蓬勃发展,科学技术的发展对于经济的发展起着十分关键的作用,世界科技中心在英国、法国、美国之间的转移也导致这些国家成为经济大国,这种随着科技发展的经济发展现象绝非巧合,是不可忽视的。
以二次世界大战后的日本为例,日本经过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没有原料、缺乏市场、缺乏能源,日本采取了广泛引进国外技术的策略,从世界多个国家和地区引进技术多项,几乎集中了当时世界上半个世纪开发的全部技术成果,这一策略有力的支撑了日本的经济发展,依靠科技的提高,日本的国民经济发展蒸蒸日上。
为什么说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为什么说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https://img.taocdn.com/s3/m/ef12a9a7d4d8d15abe234e32.png)
为什么说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这是马克思主义历来的观点。
早在100多年前,马克思就说过,机器生产的发展要求自觉地应用自然科学,并且指出:"生产力中也包括科学。
"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使科学与生产力的关系越来越密切了。
科学技术作为生产力,越来越显示出巨大的作用。
现代科学技术正在经历着一场伟大的革命。
近30年来,现代科学技术不只是在个别的科学理论上、个别的生产技术上获得了发展,也不只是有了一般意义上的进步和改革,而是几乎各门科学技术领域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出现了新的飞跃,产生了并且正在继续产生一系列新兴科学技术。
现代科学为生产技术的进步开辟道路,决定它的发展方向。
许多新的生产工具,新的工艺,首先在科学实验室里被创造出来。
理论研究一旦获得突破,迟早会给生产和技术带来极其巨大的进步。
当代自然科学正以空前的规模和速度,应用于生产,使社会物质生产的各个领域面貌一新。
特别是计算机技术、通讯技术、自动化技术的发展,正在迅速提高生产自动化的程度。
同样数量的劳动力,在同样的劳动时间里,可以生产出比过去多几十倍几百倍的产品。
社会生产力有这样巨大的发展,劳动生产率有这样大幅度的提高,主要是靠科学的力量、技术的力量。
生产力的基本因素是生产资料和劳动力。
科学技术同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的关系是怎样的呢?历史上的生产资料,都是同一定的科学技术相结合的;同样,历史上的劳动力,也都是掌握了一定的科学技术知识的劳动力。
我们常说,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这里的人,是指有一定的科学知识,生产经验和劳动技能来使用生产工具,实现物质资料生产的人。
劳动者只有具备较高的科学文化水平,丰富的生产经验,先进的劳动技能,才能在现代化的生产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实践标准、生产力标准、“三个有利于”标准的辩证统一邓小平不仅坚持实践标准,而且随着改革开放实践的深入开展,进一步把实践标准具体化,提出了"生产力标准"和"三个有利于"标准。
为什么说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为什么说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https://img.taocdn.com/s3/m/35916cf0cf2f0066f5335a8102d276a2002960ea.png)
为什么说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邓小平提出的重要论断。
邓小平一贯重视科学技术在社会和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为什么说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希望能帮助到大家!之所以说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有以下原因:1.科学技术对经济发展起着首要的变革作用.现代科技广泛渗透到经济活动中,渗透到社会生产的各个环节,决定了它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决定性因素.科学技术不只是使经济在量上迅速增长,也使经济发生质的飞跃,在经济结构.劳动结构.产业结构.经营方式等方面发生了变革.2.科学技术在生产力诸要素中起着第一位的作用. 二战之后,科学技术以空前的规模和速度进入生产,使生产力成为一个复杂的体系,在这个体系中,它自身不仅直接体现为生产力,而且还作用于其他诸因素,提高劳动者的素质,促进生产工具和生产工艺的进步,扩大了劳动对象的来源和种类,从而成为推动社会生产力的重要力量.3.现代科学管理日趋科学化.现代化,在生产力的发展中,使物的要素与人的要素有机结合,既管理是使潜在生产力变为现实生产力的关键. 科学技术与经济广泛结合,使得管理成为生产力的重要范畴.为什么说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既是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重要特点,也是科学技术发展的必然结果。
社会生产力是人们改造自然的能力。
作为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能力的自然科学,必然包括在社会生产力之中。
科学技术一旦渗透和作用于生产过程中,便成为现实的、直接的生产力。
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特点和现状告诉我们,科学技术特别是高技术,正以越来越快的速度向生产力诸要素全面渗透,同它们融合。
生产力主要有三个要素:劳动者、劳动工具和劳动对象(包括自然物经劳动加工后的原材料)。
显然,科学技术被劳动者掌握,便成为劳动的生产力;科学技术物化为劳动工具和劳动对象,就成为物质的生产力。
管理也是生产力。
现代科学为生产管理提供了崭新的科学理论、方法和手段,使生产力诸要素更有效地组成一个整体,从而使其最大限度地发挥作用。
对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认识
![对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认识](https://img.taocdn.com/s3/m/ce4febf17e192279168884868762caaedd33ba2c.png)
对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认识
如今,科学技术已经成为国家发展的重要体现,对国家未来繁荣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科学
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已经成为新时代发展的灵魂,对政府改革和社会发展起着关键性的
作用。
首先,科学技术的发展带动社会的进步。
科学技术带来的技术和理念的改变,为社会发展
创造了更多的机会和可能性。
考虑到科学技术在生产及应用方面的重要性,政府已经越来
越重视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因此,许多政府都大力推广技术运用,以促进可持续发展。
其次,科学技术是人类开发自然资源的基础,在未来促进可持续发展方面至关重要。
通过
科学技术运用,人们不仅可以提高开发自然资源的效率,还可以减弱对环境的影响。
例如,由于采用高科技设备改善能源效率,公司可以降低能源消耗,大大减少环境污染,从而实
现可持续发展。
最后,政府应该制定更加有利于科学技术发展的政策,大力投资技术产业。
为了满足人们
对品质生活的需求,政府可宣传科学技术知识,加大对重大技术项目的投资,并促进技术
创新。
这样就可以激发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以推动可持续发展。
综上所述,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是国家发展的核心动力。
它能够提高社会的进步程度,减弱对自然资源的影响,同时有利于人们获得更高品质的生活体验。
因此,政府应该
把科学技术作为重大投资项目,并制定促进科学技术发展的政策,以推动可持续发展。
如何理解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如何理解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https://img.taocdn.com/s3/m/26815c0176a20029bd642dd6.png)
如何理解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这是马克思主义历来的观点。
早在100多年前,马克思就说过,机器生产的发展要求自觉地应用自然科学,并且指出:“生产力中也包括科学。
”马克思第一次将科学技术归入到生产力之内。
在中国,这个观点最早提出是在1975年邓小平主持各条战线的整顿,指导起草《中国科学院工作汇报提纲》时,针对“文化大革命”中对经济和科技的破坏,就以马克思“生产力中包括科学”的论述为依据,指出科学技术是生产力。
1978年在全国科学大会上,他重申“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这个马克思主义论点,并阐述道:“现代科学技术正在经历着一场伟大的革命。
近三十年来,现代科学技术不只是在个别的科学理论上、个别的生产技术上获得了发展,也不只是有了一般意义上的进步和改革,而是几乎各门科学技术领域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出现了新的飞跃,产生了并且正在继续产生一系列新兴科学技术。
现代科学为生产技术的进步开辟道路,决定它的发展方向。
”这正是对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强力肯定。
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使科学与生产力的关系越来越密切了。
科学技术作为生产力,越来越显示出巨大的作用。
但是如何理解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一问题呢?第一,科学技术作为生产力的内在要素直接影响生产力的其它要素。
生产力的三要素是劳动者、生产资料和劳动对象。
生产力的发展是生产力的各个要素相互作用的结果。
科学技术作为生产力的内在要素,渗透在生产力的其他要素之中。
它的变化必然引发其他要素的变化,从而引起生产力整体的变化,推动生产力水平的提高。
劳动者通过学习科学技术,可以丰富生产经验、提高劳动技能,从而提高劳动生产率;生产资料总是凝聚着一定的科学成果,是科学的物化,而且生产资料的变革又总是同科学技术的发展密切相关的;新的生产对象的发现和开拓,劳动对象的日益增强和劳动领域的拓广,也要依赖科学技术的发展。
可见,生产力的诸要素中都实实在在地凝聚着科学技术的因素,而以知识形态存在的科学技术,一旦与生产力的诸要素结合起来,又可以对生产力的发展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
如何理解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如何理解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https://img.taocdn.com/s3/m/cb09519277eeaeaad1f34693daef5ef7bb0d1264.png)
如何理解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一个比喻性的说法,它意味着科学和技术是
推动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最重要的力量,它可以帮助一个国家发展出更好
的经济结构和政治结构,从而达到经济发展的目标。
科学技术可以改变一个国家的发展轨迹,它可以提供更多的发展资源,同时可以有效提升一个国家的经济水平和发展速度。
它可以推动工业的发展,实现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提升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和财富积累。
科学技术对经济发展的作用很明显,它可以推动新技术的产生和应用,消除短缺资源,提高一个国家的竞争力和生产效率,帮助一个国家以最低
的成本实现最高的经济效益,从而最终提升全球经济竞争力。
可以说,科学技术是一个国家走向发展的支撑力量。
有了它,一个国
家可以不断改善经济结构,提升经济发展的速度,加快自身发展的步伐,
实现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
怎么理解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怎么理解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https://img.taocdn.com/s3/m/7761fb3315791711cc7931b765ce0508763275c9.png)
怎么理解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前段时间仔细阅读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概论》,这本书由中国经济出版社出版。
通过科学与技术;科学技术与生产力;高技术的发展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近现代三次革命、技术革命和产业革命;科学技术进步与经济发展以及发挥科学技术第一生产力作用的机制这六个章节对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的重要地位进行了论述。
“科学技术是生产力”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
马克思谈十八世纪的产业革命时指出:“随着资本主义生产的扩展,科学因素第一次被有意地和广泛地加以发展,应用并体现在生活中,其规模是以往的时代根本想象不到的。
”他还深刻指出:“社会劳动生产力,首先是科学的力量”;“大工业把巨大的自然力和自然科学并入生产过程,必然大大提高劳动生产率”。
马克思这一思想被证实是正确的,说明了科学技术是属于生产力范畴的,但人们关心的是如何评价科技在发展生产力中的作用。
年9月,邓小平同志根据当代科学技术发展的趋势和现状提问了这一问题,明确提出了“科学技术就是第一生产力”的论点。
邓小平同志的这一论点,从历史唯物主义认识论的高度启程,从当代世界科技发展和经济社会发展的状况启程,得出结论的科学结论。
它彰显了马克思主义的生产力理论和科学观,深刻地阐明了科学技术的本质属性,也就是对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归纳。
“科学技术就是第一生产力”,既就是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关键特点,也就是科学技术发展必然结果。
社会生产力就是人们辨认出自然的能力。
做为人类重新认识自然、改建自然能力的自然科学,必然包含在社会生产力之中。
科学技术一旦扩散和促进作用于生产过程中,便沦为现实的、轻易的生产力。
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特点和现状说我们,科学技术特别就是高技术,正以越来越快的速度向生产力诸要素全面扩散,同它们融合。
这一思想的明确提出,并使人们从本质上重新认识了科学技术,多样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
在世界范围科学技术飞速发展并且向知识经济时代迈进的背景下,邓小平把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站在时代的高度,思考中华民族如何走向振兴这个关系国家民族命运的课题,科学地总结了战后,尤其是20世纪70、80年代世界经济发展的新趋势,鲜明地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科学论断,是对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理论极其重要的发展。
对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几点认识
![对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几点认识](https://img.taocdn.com/s3/m/19600e8ef424ccbff121dd36a32d7375a417c6f1.png)
对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几点
认识
问:
为什么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答:
答:科学技术成为第一生产力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科学技术的发展提高了生产力的各种要素及其组合。
一部经济发展史就是一部先进生产力取代和淘汰落后生产力的历史,而这一过程的直接原因就是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发展。
人类历史上每一次伟大的科技进步,都极大地革新了劳动工具,改进或更新了劳动对象,提高了劳动力素质,改变了各种生产力在生产中的地位和组合方式,使劳动生产率大幅度提高,给经济社会发展带来巨大动力。
(2)科学技术的发展促进了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
用科学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极大地优化产业结构,实现社会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是一个国家先进生产力发挥作用的重要途径。
世界各国的经济发展都有一个普遍规律,即在工业化过程中,先进生产力对落后生产力的替代总是通过不断的结构调整和升级来实现的。
(3)科技创新已经成为当前经济发展的第一推动力。
科学技术已经成为当今时代推动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决定性力量,未来科学技术的发展将会有一个大的飞跃。
科技必将成为一个国家综合竞争力的核心要素。
20世纪80年代以来,以微
电子、计算机和网络技术为代表的信息技术迅猛发展,不断掀起新技术革命浪潮,成为经济发展的第一推动力。
在发达国家,现代科学技术已经成为最活跃、最关键的生产力,信息产业也成为国民经济的第一产业。
科学作为第一生产力,已经成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最具革命性的驱动力。
因此,必须进行科技创新和技术制度创新,以科技创新带动整个经济的发展。
浅谈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浅谈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https://img.taocdn.com/s3/m/1bc17efc4afe04a1b071de9b.png)
浅谈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邓小平坚持和发展马克思关于生产力的理论,于1988年提出的精辟论断。
这个精辟论断揭示了科学技术在现代社会中的重要作用,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科学技术发展指明了方向。
江泽民同志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8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而且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
”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是有一定的依据的。
首先,科学技术是推动现代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因素和重要力量。
其次,科学技术的发展是现代生产力发展和经济增长的第一要素。
过去生产力的发展只要靠劳动力、资本和自然资源的投入。
而现在科学技术、人才日益成为生产力的发展重要因素。
最后现在科学技术的超前性对生产力的发展具有先导作用。
邓小平就这一科学技术的发展深刻的指出:“现代科学为生产力的进步开辟了道路,决定它的发展方向。
许多新的生产工艺生产工具,首先在实验室里被创造出来。
”大量的历史也证明科学技术的进步极大地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中国是一个拥有五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
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促进各国人民之间的文化交流贸易往来,,推动知识的传播对世界的发展产生重大的影响。
使中国屹立于东方。
然而近代由于清政府的腐朽愚昧闭关锁国,拘于现状,忽略科技的发展。
此时的西方国家正处于工业革命时期,科学技术的大力发展,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经济也得到了飞跃进步。
远远地将中国甩在了后面。
正如毛泽东所说的“落后就要挨打”。
由于中国缺乏科学科技创新导致生产力的落后思想,让我们饱受西方列强的欺负,却无力反抗。
随着新中国的成立,中共中央领导人认识到了科学技术的重要性。
1953年新中国开始第一个五年计划建设时,毛泽东就提出要学习先进的科学技术来建设我们国家。
第一个五年计划制订后,中国的工业化建议和社会主义改造蓬勃发展。
社会总产值平均每年增长11.3%,工农业产值平均每年增长11.1%,农业为4.5%,工业为 18%(其中轻工业12.9%,重工业25.4%)。
科学发展是第一生产力的理解
![科学发展是第一生产力的理解](https://img.taocdn.com/s3/m/b20f690c4a35eefdc8d376eeaeaad1f347931159.png)
科学发展是第一生产力的理解一、科学发展是第一生产力1、科学发展是一种持续发展的思想。
它是以认识自然、改变自然、改善人类生活的理解为基础的整体发展模式。
它强调技术的不断进步,以现代化的方式促进社会经济和文化的发展。
科学发展是推动实现伟大民族复兴和实现人类社会进步最重要的根本性力量。
2、按照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战略部署,科学发展被确定为能够让国家经济更快更好发展的第一生产力。
科学技术的发展可以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提高人均收入水平,改善居民生活质量。
3、要坚持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科学发展,积极支持和引导社会资源有效投入到科学发展领域,营造一个有利于科学发展的环境。
要坚持以市场机制驱动、以技术创新为依托、以科学管理为保障的发展,加快科技水平和技术能力的提升,增强科学发展的实力。
4、大力发展科技教育,培养优秀的科技人才队伍,注重培养理论知识、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加强对科技有关专业人才的培养,提升科技创新水平和素质。
二、加快科学技术发展1、促进科技进步,推进技术进步,提高科学素质,加强科技创新能力。
实施科技创新战略,推动基础研究、前沿能力建设,以最新的技术推动科技发展。
2、建立新科技体系,创立科技创新资源共享机制,完善科技服务体系,发挥社会力量的积极作用,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提升科技进步成果的应用价值。
3、建设科技创新人才配备制度,丰富技术支撑,加强制度建设,优化技术服务,推动社会共享科技和服务,改善科学技术人才利用状况。
4、建立科技创新政策制度,加强与学术团体、科学技术研究机构、技术服务机构,重点发起科学技术研究项目,推进科技创新应用,提高技术创新水平,实现科技成果转化与社会应用。
浅谈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浅谈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https://img.taocdn.com/s3/m/9f403c12a8114431b90dd850.png)
浅谈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使得科技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显著。
进人20世纪80年代,邓小平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为我国90年代乃至跨世纪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了强大驱动力。
(一)科学技术是生产力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
马克思、恩格斯关于科学是生产力的思想是十分丰富而深刻的,概括起来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科学是生产力中的一个重要因素。
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中,第一次明确提出了“生产力中也包括科学”的著名论断。
第二,科学是一种特殊的生产力。
马克思认为,科学本身是人类对自然的理解,因而是知识形态人类生产力发展的一种形式。
因此,作为一般社会生产力,科学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生产力,即一种精神生产力,而当其与生产力其他要素相结合即构成物质生产力的一个重要因素。
第三,科学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生产力,必须经过转化才能成为直接的生产力。
即将科学技术物化为新的劳动工具和新的劳动对象;通过学习和教育,提高劳动者的技能和素质。
马克思、恩格斯把后一个方面视为科学转化为直接生产力的根中途径。
第四,科学技术是推动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因素。
马克思说:“劳动生产力是随着科学和技术的不断进步而不断发展的。
”生产力的这种发展,归根到底总是来源于发挥着作用的劳动的社会性质,来源于社会内部的分工,来源于智力劳动特别是自然科学的发展。
第五,科学作为生产力,既是推动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动力,同时也促进了生产关系和生产方式的变革,促进了上层建筑和思想文化的发展。
马克思认为,机器的发展则是使生产方式和生产关系革命化的因素之一。
恩格斯也曾指出,科学发现和技术发明推动了产业革命,产业革命同时又引起了市民社会中的全面变革。
正是在这个意义上,他们把科学看成是一种“最高意义上的革命力量”。
马克恩、恩格斯关于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的观点,为不断演进的社会实践所证实。
(二)“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内涵。
1988年9月12日,邓小平在一次听取汇报的会议上指出:“马克思讲过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这是非常正确的,现在看来这样说可能不够,恐怕是第一生产力。
论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理论内涵和实践意义
![论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理论内涵和实践意义](https://img.taocdn.com/s3/m/2763730bdc36a32d7375a417866fb84ae55cc356.png)
论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理论内涵和实践意义【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一、理论内涵1、“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指技术和科学知识改变自然界以及利用自然资源,加以提高生产力,满足人类的各种需求的总的过程。
也就是说,它是社会经济中的一种最重要的力量,是社会经济发展的核心内容。
2、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本质是技术进步。
技术指的是在实践中有效发挥资源与劳动力凝聚力,将自然资源依法加以合理利用,促进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活动过程,即将人们的想法转化为可以减少成本,大大增加社会经济利益的实践过程,从而加速社会经济发展的过程。
3、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它对社会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至关重要的作用。
它可以改变生产方式,促进社会的发展;它可以改变生活方式,提高社会的总体水平;它可以改善经济体系和社会体系,改善人民的生活;它可以延续社会的文明传统,提升社会的文明程度。
二、实践意义1、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意味着它可以以巨大的力量推动社会的发展,使经济得以快速发展并得到可持续发展。
科技的发展与社会各种文化活动,以及社会的和平进程皆有极为密切的关系,为形成和维护公平、理性的社会和世界、持续可持续的发展提供支持。
2、科学技术的第一生产力意义还体现在各种创新活动中,它可以为国家、社会和家庭提供新的生产力,加速发展进程;它是资源的延续和利用的重要启示;它可以激励社会创新,提高社会质量和效率;它可以为社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共同推进社会发展进步;它可以有效地改善社会的生活水平,建立更加和谐的社会。
3、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它也可以带给人们更多的可能性和精彩的发展。
它可以使先进的技术发挥作用,解决存在的问题;它可以发现更多的自然现象,控制自然规律;它可以增加科学研究,改善就业环境,实现减负;它可以发掘人类基因,用科学的手段改造品质;它可以增强人们的自信,使他们能够多方位地发展。
综上所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具有重要的理论内涵和实践意义,它可以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有力支撑,推动科学、技术的发展,使我们的国家和社会获得空前发展,谱写新的发展新篇章。
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https://img.taocdn.com/s3/m/e4f474a4c77da26925c5b04b.png)
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邓小平科技思想的首要观点,是邓小平科技思想的精髓。
这一观点的提出,反映了我党对科学技术对社会发展的作用的认识,经历了两个转变,即从“否定”到肯定的转变,从“之一”到“第一”的转变,把科学技术作为生产力的根本要素。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起源于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科学技术是生产力”。
科学技术的发展,必然大大提高劳动生产率。
从1988年9月该思想的提出,我国大力发展科学技术,社会生产力和人民的生活水平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我们要实现现代化,必须要发展科学技术;我们要赶超发达国家必须要实现科学技术的赶超。
科学技术的发展一直是和教育保持同步的,我国的高等教育也在随着科技的发展发生着可喜的变化,科学技术改变了生活方式,改变了教育和科研的效率和水平。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科学技术的发展改变了教育的形式,提高了教学效率。
科学技术的发展,带来了远程教育、网络课程资源、在线课程等,丰富了学习资源,提高了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能力。
PPT和交互屏幕教学,使教学过程更加生动,节省了教师书写的时间,提高了教学效率,加快了学习节奏。
科学技术的发展也提出了终身学习的要求。
要想国富民强,教育为本,科学技术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高等教育的发展,因此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作为交通人,我们始终坚持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研究方向是相辅相成的原则。
在研究实践的指导思想上,改变以往的做法(从文献到文献的“学究式”路子),努力遵循学术前辈倡导的“应用数学过程”,亦即,实验、观测、搜集数据和事实——建立数学模型——求解——实践检验——总结规律。
正如郑哲敏先生所总结的:“技术科学为工程技术或其他应用服务,……它从工程技术或其他应用所需解决的问题中提炼科学问题,通过研究并解决这些科学问题来促成实际问题的解决。
概括地说,就是从应用中来又回到应用中去。
只有从科学的高度上完成这个循环,才能说,技术科学工作者为应用做出了贡献,才有望推动甚至带动工程技术和产业的进步。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时代意义-2019年文档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时代意义-2019年文档](https://img.taocdn.com/s3/m/0537ff1f43323968011c92ea.png)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时代意义1理论内涵和概念定义1.1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理论内涵人类的两大基本活动是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
在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过程中,生产力尤为重要。
生产力也就是人实际进行生产活动的能力,也就是劳动产出的能力,是具体劳动的生产力。
从作为具体劳动的生产力来看,它包括了体力和智力。
智力在生产力的发展起着首要的作用,社会越发展,智力发挥的作用越大,而科学是人智力发展的产物。
所以,智力在生产力中的作用决定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从两次科技革命中看,18世纪在英国爆发的第一次科技革命,促使人类实现了由传统的手工工业过渡到了蒸汽机时代,这是人类智力对生产力的第一次贡献也是科技作为生产力第一要素的首次体现。
第二次科技革命,我们由蒸汽时代进入到了电气时代,这是人类历史生产力的又一次大跨越,依旧是依赖于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发展。
在这样的基础之上,邓小平同志总结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著名论断。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就科学技术在生产力的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而言。
科学技术对于生产力的发展作用及其理论内涵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1)科学技术改变了生产力的构成要素。
科学技术的发展使得劳动者的智力迅速发展,大大改变了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的对比,使得劳动力的结构向智能化趋势发展。
(2)科学技术的发展大大改变了人们的劳动形式。
从第一科技革命开始,我们摆脱了手工工业和纯体力活动,开始蒸汽机时代,电气时代,运用机器代替人工,脑力劳动逐渐占据重要地位。
甚至部分的机器完全取代人类的体力和脑力活动。
(3)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对经济结构影响较大。
过去,国民经济主要是第一产业、第二产业为主导,现在第三产业在占据国民经济中占有较大比例。
所以,“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一理论对我们具有重要的意义。
但是,时代的发展,其内涵也在不断的发展和丰富。
1.2“互联网+”的概念定义随着两次科技革命之后,世界正在经历着一场以信息技术为主,包括生物技术、新材料技术、新能源技术等崭新的技术革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何理解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什么是科学技术?科学技术,简称科技,科学与技术的通称,通常人们先于掌握科学的原理之前,早有利用该原理的技术。
一般认为,高科技是一种人才密集、知识密集、技术密集、资金密集、风险密集、信息密集、产业密集、竞争性和渗透性强,对人类社会的发展进步具有重大影响的前沿的高端,精锐的科学技术。
这将是推动各行各业发展的关键因素。
以下几点是对科学技术的理解:
(1)科学技术对经济发展起第一位变革作用。
现代化科学技术的超前性对生产力发展具有先导作用。
19世纪末发生的第二次技术革命,是科学、技术、生产三者关系发生变化的一个转折点。
在此之前,生产、科学、技术三者的关系主要表现为,生产的发展推动技术进步,进而推动科学的发展。
例如以电力技术革命为标志的第二次技术革命以来,这种生产带动科学技术发展的情况发生改变,现在是科学推动技术进步,再推动生产的发展。
科学技术越来越走在社会生产的前面,开辟着生产发展的新领域,引导生产力发展的方向。
现代科学技术已经广泛渗透到经济活动中,渗透到社会生产的各个环节,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2)科学技术在生产力诸要素中起着第一位的作用。
科学技术是推动现代生产力发展中的重要因素和重要力量。
20世纪,尤其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科学技术以空前的规模和速度进入生产,使现代物质生产力成为一个复杂的体系。
在这个复杂的体系中,它自身不但直接体现为生产力,而且它作用于其他诸因素,比如提高劳动者的素质,促进生产工具和生产工艺的进步,扩大了劳动对象的来源和种类,从而成为推动社会生产力的重要力量。
(3)科学技术是现代生产力发展和经济增长的第一要素。
过去,生产力发展和经济增长主要靠劳动力、资本和自然资源的投入,现代社会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科学技术、智力资源日益成为生产力发展和经济增长的决定性要素,生产力发展和经济增长主要靠的是科学的力量、技术的力量。
从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的实践来看,更是如此。
(4)高科技在知识经济中的作用更加突出。
现在知识经济正扑面而来,知识经济是以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分配和使用为基础、以创造性的人力资源为依托、以高科技产业及智业为支柱的经济。
因此,科学技术的发展,使传统的生产要素的结构,组合方式发生了重大的变化。
综上所述,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已成为当代经济发展的决定因素。
首先,高科技及其产业促进了劳动生产率的大幅度提高。
其次,当代产品中的科技含量高度密集,极大地提高了产品的商业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