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下人家第二课时教案学习资料

合集下载

《乡下人家》第二课时教案

《乡下人家》第二课时教案

《乡下人家》第二课时教案
《乡下人家》第二课时教案
一、复习导入
1、听写本课词语。

2、同桌互评互改。

二、研读品味,感受乡村生活的美
1、教师导语:作者笔下的乡村生活很美,读着读着,一幅幅生动亲切的画面就浮现在我们的脑海,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来感受美,品味美。

2、合作学习,感受美:
同桌一起细细品读课文:课文描写的哪一处乡村风景最美?试着说说自己的理由,并找出有关的段落美美地读一读。

3、全班交流,教师点拨:
抓住相关句段,引导学生感悟乡下人家富有情趣的生活环境和纯朴的生活,体会他们热爱家乡、热爱生活的情感。

同时体会作者拟人的写法,感受生动语言的.美。

4、指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读,进一步体会课文内容和语言的美。

5、学习最后一个自然段,明确课文主旨。

⑴ 齐读这一自然段。

⑵ 讨论探究:
“独特、迷人”什么意思?你怎么理解这句话?它在课文中起什么作用?
三、读背说写,积累语言
1、这么生动的语言,这样优美的画卷,你能把课文连起来有感情地读一读吗?(配乐朗读课文)。

2、把喜欢的句段多读几遍,熟读成诵,摘抄生动优美的语言。

四、延伸拓展,阅读《在天晴了的时候》
(尽量让学生自主阅读,自己感悟)
1、学生自由读《在天晴了的时候》,试着画出作者描写了哪几
种景物,是怎样描写的,自己有哪些感受。

2、交流感受,并在头脑中浮现画面。

3、有感情地朗读。

【《乡下人家》第二课时教案】。

乡下人家教案第二课时

乡下人家教案第二课时

乡下人家教案第二课时
乡下人家教案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 通过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阅读欲望。

2. 学生能够理解课文内容,掌握生词和重点句型。

3. 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和分析能力。

教学过程:
一、导入(10分钟)
1. 向学生复习上节课学到的内容,询问他们对乡下人家的故事有什么印象。

2. 利用图片和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并猜测本课的主题。

二、讲解新课(15分钟)
1. 通过背景资料介绍与主题相关的知识,如彩脸戏和乡下生活。

2. 教师朗读全文,并帮助学生理解生词和难句。

三、阅读理解(25分钟)
1. 学生独立阅读课文,回答与课文内容相关的问题。

2. 学生小组合作完成课文的主要事件,并进行简单的问题提问。

四、课文学习(15分钟)
1. 教师帮助学生解读课文中的生词和难句,让学生理解课文的内容和结构。

2. 教师引导学生学习课文中的短语和句型,并进行相关的练习。

五、巩固练习(15分钟)
1. 学生根据所学内容完成有关课文的练习,如填空和改写。

2. 学生分组进行角色扮演,模仿课文中的对话和情景。

六、课堂总结(5分钟)
1. 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总结,并鼓励学生继续努力。

2. 学生回答问题,总结本节课学到的知识和技能。

课后作业:
1. 背诵课文,并尝试用自己的话概括出课文的主要内容。

2. 阅读其他相关的文学作品,如农村题材小说或散文,准备下节课进行分享。

乡下人家教案第二课时

乡下人家教案第二课时

乡下人家教案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通过对课文内容的深入理解,感受乡下人家生活的美好与诗意。

2.学习作者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描绘乡下人家生活的写作技巧。

3.培养学生的朗读、默读、复述等阅读能力,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教学重点:1.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乡下人家生活的美好。

2.学习作者的写作技巧。

教学难点:1.理解课文中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

2.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

教学过程:一、导入1.回顾上一课时的内容,简要复述课文大意。

2.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中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

二、课堂讲解1.讲解课文第1-4自然段,理解乡下人家的生活环境。

a.分析作者如何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描绘乡下人家。

b.引导学生感受乡下人家生活的美好与诗意。

2.讲解课文第5-8自然段,理解乡下人家的生活情趣。

a.分析作者如何通过描绘乡下人家的生活细节,表现其生活情趣。

b.引导学生感受乡下人家生活的悠闲与自在。

3.讲解课文第9-12自然段,理解乡下人家的亲情与友情。

b.引导学生感受乡下人家生活的温馨与和谐。

三、课堂讨论1.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与感悟。

四、课后作业1.根据课文内容,写一篇描绘乡下人家生活的短文,要求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

2.摘抄课文中的优美句子,进行仿写练习。

五、课堂小结2.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美好事物,学会发现生活中的美。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深入讲解课文内容,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乡下人家生活的美好与诗意。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文学素养,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中的修辞手法。

课堂讨论环节,学生积极参与,分享了自己的感悟与理解。

但在教学过程中,仍需加强对学生的个别辅导,关注学生的学习进度。

附:课文原文乡下人家乡下人家,有许许多多的风景。

乡下人家,不论什么时候,什么季节,都有一道独特、迷人的风景。

春天的时候,乡下人家家家户户都养起了鸡、鸭、鹅。

这些小动物们,有的在院子里悠闲地散步,有的在屋檐下欢快地歌唱。

《乡下人家》第二课时 教案

《乡下人家》第二课时 教案

2 乡下人家第二课时教案一、学情分析这是一篇优美的写景散文。

课文描绘了乡村生活中最平凡的事物、最普通的场面,作者善于用质朴而生动的文字向我们呈现出一幅田园风光的写意画卷。

教师要引导学生体会乡村生活的自然与和谐,感受乡村人家对生活的热爱。

第二课时主要引导学生感受乡村的美好,理解课文的表达手法,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二、教学目标1.抓住关键词句,感知乡村美丽的画面。

了解作者展现乡村生活的视角和选材。

2.默读课文,学习借物抒情的表现手法,体会作者笔下的诗情画意。

三、重点难点【教学重点】边读边想象画面,围绕典型场景的描写,理解作者表达情感的方法。

【教学难点】阅读感悟,体会围绕某一处风景,感受不同描写下的乡村美景。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字词回顾:回顾本课要求会读的生字。

2.温习生字:出示生字,让学生在文中连词读句。

3.词语复习:出示本课词语表的词语,要求学生能够联系上下文理解其含义。

4.场景回顾:出示图片,呈现出一幅幅自然质朴、亲切祥和的农村画面,让学生更直观地感受乡村生活。

5.结构重温:(1)第1-4自然段:介绍了乡下人家的美好场景。

(2)第5-6自然段:描写了夏天和秋天两个季节的生活场景。

(3)第7自然段:总写乡下是一道独特、迷人的风景。

(二)品读课文1.结构导读:教师:说一说课文的结构。

(1)第1-6自然段:分写。

①第1-4自然段:空间顺序叙述;②第5-6自然段:时间顺序叙述。

(2)第7自然段:总写。

2.中心句:乡下人家,不论什么时候,不论什么季节,都有一道独特、迷人的风景。

教师:风景的独特和迷人体现在哪里?提问:从文中找出描写乡下人家风景独特、迷人的句子,并读一读。

3.想象画面:出示图片,重点引导学生了解空间顺序的叙述方法。

4.场景描写:屋前景象一:(1)出示第一自然段屋前景象的图片。

(2)教师:第一自然段中,“别有风趣的装饰”具体装饰了什么?门前的石狮子可爱在哪里?(3)对比理解:出示对比图片。

2《乡下人家》(第二课时)(教案)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

2《乡下人家》(第二课时)(教案)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

教案:《乡下人家》(第二课时)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乡下人家的喜爱之情,提高学生的朗读和理解能力。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方式,培养学生提取信息、概括能力以及审美情趣。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乡村生活的美好,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二、教学内容1. 学习课文《乡下人家》第二自然段,理解段落内容,体会作者描绘的乡村美景。

2. 学习生字词,巩固字词拼音,提高学生的认读能力。

3. 分析课文结构,引导学生掌握作者观察和描写景物的方法。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乡下人家的喜爱之情;学习生字词,提高学生的认读能力。

2.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掌握作者观察和描写景物的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课件、黑板、粉笔2. 学具:课本、练习本、文具五、教学过程1. 复习导入:回顾上节课学习的内容,引导学生进入本节课的学习。

2. 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第二自然段,注意生字词的认读和理解。

3. 合作交流:分组讨论,引导学生提取信息,概括本段内容,体会作者描绘的乡村美景。

4. 讲解分析:针对学生讨论的结果,进行讲解分析,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5. 朗读训练:组织学生朗读课文第二自然段,注意语气、节奏的把握,体会作者的情感。

6. 生字词学习:针对本节课的生字词,进行认读练习,提高学生的认读能力。

六、板书设计1. 板书乡下人家2. 第二自然段内容概括:乡村美景3. 生字词:蝴蝶、构成、和谐、独特七、作业设计1. 抄写生字词,加强认读能力。

2. 根据课文内容,画一画你心中的乡下人家。

八、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方式,让学生充分理解课文内容,提高了学生的朗读和理解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引导学生掌握作者观察和描写景物的方法,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同时,通过生字词的学习,提高了学生的认读能力。

《乡下人家》第二课时优秀教学设计(通用11篇)

《乡下人家》第二课时优秀教学设计(通用11篇)

《乡下人家》第二课时优秀教学设计《乡下人家》第二课时优秀教学设计(通用11篇)《乡下人家》第二课时优秀教学设计篇1【学习目标】1、认识“檐”、“饰”等五个生字。

会写“棚”“饰”“冠”等十四个生字。

正确读写“装饰”“和谐”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课文内容,走近乡下人家,感受田园诗情,激发学生对农村生活的兴趣和热爱。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已喜欢的段落,摘录积累精彩句段。

5、围绕“走进田园,热爱乡村”开展一次综合性学习活动。

【课前准备】1、生字、词语卡片。

2、课文插图的挂图及投影片。

3、搜集有关农村生活的资料。

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1、出示课文插图,指导看图:⑴ 通过看图,你知道这图上画的是什么地方的景色?⑵ 从图上,你都看到了哪些景物?整体给你什么感觉?2、导入:这样自然亲切、优美恬静的乡村风光,作者陈醉云是怎样描绘的呢?你们想去看看吗?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21课,一起走进乡村生活,一起领略它那份独特的美。

(板书课题)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出示“自学指导”:1、自由读课文,借助拼音读准字音,对不理解的词语、句子作上记号。

2、练习将课文读通顺。

3、默读课文,找找课文哪一小节概括了乡下人家的特点?用铅笔作上记号。

(或者这样设计问题:“课文围绕这哪一小节展开描写?”)4、全班交流:教师导语:课文不仅要读得正确、流利,还要读出情味,那就要有对课文进行深入的理解,这就需要同学们善于提出问题,因为任何的“懂”都是从“疑”开始的那些有助于你读懂课文的问题,也就是疑问,就是有探究价值的问题。

5、各组代表发言,教师梳理:⑴ 课文描写了乡下人家的哪些生活场景?⑵ 为什么说“乡下人家,不论什么时候,不论什么季节,都有一道独特、迷人的风景”?三、梳理整合,浓缩场景1、小组讨论交流:课文描写了乡下人家的哪些生活场景?每人选自已喜欢的一个场景说说,再把描写这一场景的部分融入自已的情感读给大家听听。

统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2、乡下人家第二课时(教案)

统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2、乡下人家第二课时(教案)

统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2、乡下人家第二课时(教案)教学内容本课为《乡下人家》的第二课时,教学内容围绕对《乡下人家》的深入理解和分析展开。

学生将在教师的引导下,进一步探索文本中的细节,感受乡下生活的美好与独特。

通过学习,学生将能更好地理解文本内容,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同时培养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

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理解课文内容,能够用自己的话复述课文;掌握课文中的生字词,并能够运用到实际情景中;学会通过细节描写来表现人物和环境的写作方法。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讨论、情景模拟等方式,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表达能力;通过观察和描绘,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创造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激发他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教学难点1. 对课文内容的深入理解和分析,特别是对乡下人家生活的理解和描绘。

2. 对课文中的细节描写的把握,以及如何运用到自己的写作中。

3. 对课文情感的把握,如何通过文字表达出对乡下生活的热爱和向往。

教具学具准备1. 课文《乡下人家》。

2. 生字词卡片。

3. 情景模拟道具。

4. 小组讨论记录纸。

教学过程1. 导入:回顾上节课的内容,引导学生进入本节课的学习。

2. 新课内容学习:引导学生深入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分析课文结构,把握课文情感。

3.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课文中的细节描写,分享自己的理解和感受。

4. 情景模拟:通过情景模拟,让学生亲身体验乡下人家的生活,感受乡下生活的美好。

5. 写作练习:引导学生运用课文中的写作方法,进行写作练习。

6.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重点和难点。

7. 作业布置:布置相关的作业,巩固学生的学习成果。

板书设计1. 课题:《乡下人家》第二课时2. 教学目标:理解课文内容,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培养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

3. 教学难点:对课文内容的深入理解和分析,对课文中的细节描写的把握,对课文情感的把握。

4.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内容学习,小组讨论,情景模拟,写作练习,课堂小结,作业布置。

统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2《乡下人家》第二课时(教案)

统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2《乡下人家》第二课时(教案)

统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2《乡下人家》第二课时(教案)教学内容《乡下人家》选自统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通过描绘一幅生动的乡村生活画卷,展现了乡村人民的朴实、勤劳与智慧。

本课时将深入学习课文内容,探讨文中细节,分析作者情感,并从中提炼出对现代生活的启示。

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乡村生活的美好。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热爱乡村生活,尊重劳动人民,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教学难点1. 理解课文中的深层含义,如乡村生活的美好、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等。

2. 引导学生从课文中提炼出对现代生活的启示。

教具学具准备1. 教具:PPT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课本、笔记本、彩色笔。

教学过程1. 导入:回顾上一课时内容,引导学生进入本课时的学习。

2. 朗读课文:学生齐读课文,感受乡村生活的美好。

3. 精讲课文:教师讲解课文中的重点、难点,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

4.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课文的理解和感受。

5. 全班交流:各组代表发言,全班交流,教师点评。

6. 活动设计:学生进行角色扮演,体验乡村生活。

7. 总结:教师总结本课时内容,布置作业。

板书设计1. 课题:《乡下人家》第二课时2. 教学目标: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乡村生活的美好,提炼对现代生活的启示。

3. 教学重点:课文中的深层含义,对现代生活的启示。

4. 教学难点:理解课文中的深层含义,提炼对现代生活的启示。

作业设计1. 家庭作业:根据课文内容,写一篇关于乡村生活的作文。

2. 课后阅读:推荐阅读相关书籍,如《稻草人》、《草房子》等,进一步了解乡村生活。

课后反思本课时通过深入学习《乡下人家》,使学生更加了解乡村生活,感受到乡村人民的朴实、勤劳与智慧。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引导学生从课文中提炼出对现代生活的启示,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第2课《乡下人家》第二课时教案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第2课《乡下人家》第二课时教案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第2课《乡下人家》第二课时教案一、教学目标1.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农村的生活和生产状况,培养学生对农村的热爱和尊重。

2.能够听懂课文要求,并运用正确的语音语调朗读课文。

3.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农村里的生活场景和家庭生活。

4.增强学生对家乡的思念和情感。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重点:学生能够准确理解课文内容,用简洁的语言复述。

2.难点:鼓励学生用简单的词语句子描述农村家庭生活场景,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三、教学准备1.课文《乡下人家》的教材及教学课件。

2.教师精心准备的图片或实物,展示农村家庭的生活场景。

3.模拟农村生活场景的小道具,如农具、农作物等。

四、教学过程1. 热身启动(5分钟)老师准备一些关于农村的图片或实物,让学生观察并联想。

引导学生回忆关于农村生活的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导入课题(10分钟)老师带领学生朗读课文《乡下人家》,重点讲解生词和难点。

并向学生提问,帮助学生理解农村家庭的生活场景。

3. 学习讨论(15分钟)让学生分组讨论农村和城市的不同之处,着重引导学生思考农村的优美和重要性。

教师可以给予适当的引导和提示。

4. 课文学习与操练(20分钟)教师为学生播放优秀的语音模仿素材,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语音语调。

随后,分角色朗读课文并互相评价。

5. 创设情境(15分钟)教师设计一些有趣的情境,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农村家庭的生活场景,可以让学生自由发挥,增强语言表达能力。

6. 练习巩固(15分钟)老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活动,让学生互相提问和回答,巩固所学内容。

7. 课堂小结(5分钟)回顾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对学生的表现给予肯定和鼓励,提出下节课的预习内容。

五、作业布置1.要求学生按照课上的练习题完成练习册相应部分。

2.让学生写一篇小作文,描述自己心目中理想的家乡生活,并在下节课上朗读。

六、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农村生活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提高了语言表达和理解能力。

2《乡下人家》第二课时(教案)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

2《乡下人家》第二课时(教案)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

2《乡下人家》第二课时(教案)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教学目标1.认识“构、芍”等11个生字,会写“构、饰”等15个字,正确读写“屋檐、构成、装饰”等17个词语。

2.学习找中心句的方法,抓住关键语句,想象画面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作者对乡村生活的热爱之情。

3.学习作者抓住乡村景物的特点,用准确生动的语言进行描写的方法。

教学重难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想象画面,感受乡村生活的美好,体会作者对乡村生活的热爱之情。

教学策略1.字词教学识字主要采用自主学习,小组合作交流的方式进行。

教师点拨提醒学生注意易错的字。

2.阅读理解引导学生抓住重点句段,感悟乡村生活的美好。

想象画面。

教学可采用“自读时想象画面,自悟时体会情味,交流时畅所欲言”的方式开展。

3.表达运用读中悟写。

采取自由读、想象读、体验读、男女生分工读等形式让学生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

读后练写。

你眼中的乡村景致是怎样的?用一段话写下来。

教学准备1.预习:生字和课文预习2.准备资料: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2课时第2课时课时目标1.学习找中心句,能抓住关键语句,边读边想象画面,体会乡村生活的美好。

2.学习作者抓住乡村景物的特点,用准确生动的语言进行描写的方法。

教学重点学习找中心句,能抓住关键语句,边读边想象画面,体会乡村生活的美好。

教学难点学习作者抓住乡村景物的特点,用准确生动的语言进行描写的方法。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初读感知1.导入新课。

(1)师导入:孩子们,跟着老师一起到乡下去走走,好吗?(2)课件出示乡下风景的图片。

①师引导:我们来到田野里,呼吸着新鲜的空气,来到乡间小道上,看着鸭群在水里自由地嬉戏。

走着走着,我们来到了农家小院前,你们瞧,这便是自然朴实、亲切祥和的乡下人家。

二、回顾全文,找中心句1.找出课文的中心句。

(1)师引导:文中有一句话写出了作者的感受,谁来读一读?(2)师指名读。

课件出示:乡下人家,不论什么时候,不论什么季节,都有一道独特、迷人的风景。

统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2.《乡下人家》第2课时 (教案) 2021

统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2.《乡下人家》第2课时 (教案) 2021

统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2.《乡下人家》第2课时(教案)2021教学内容:本课为《乡下人家》第2课时,主要学习文章的中间部分,深入理解乡下人家生活的美好,感受作者对乡村生活的热爱。

教学内容包括:词语理解、段落大意、主题思想、写作手法等。

教学目标:1. 理解词语:田园、庭院、屋檐、觅食、踏着等。

2. 能够概括文章段落大意,把握文章主题思想。

3. 学会通过细节描写,表现人物特点和情感。

4. 培养学生热爱乡村生活,关爱自然环境的情感。

教学难点:1. 词语的理解与运用。

2. 文章主题思想的把握。

3. 细节描写的写作手法。

教具学具准备:1. 课文《乡下人家》。

2. 投影仪、PPT课件。

3. 黑板、粉笔。

4. 学生笔记本、文具。

教学过程:1. 导入:简要回顾上节课内容,引导学生进入本节课的学习。

2. 词语理解:讲解生词,帮助学生理解词语含义,举例说明词语在文章中的应用。

3. 段落大意:分段落讲解文章内容,引导学生概括段落大意,总结文章主题思想。

4. 写作手法:分析文章中的细节描写,引导学生学会运用细节描写表现人物特点和情感。

5. 课堂讨论: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喜爱的乡村生活场景,以及如何用文字描绘这些场景。

6. 作业布置:根据课堂所学,让学生选取一个乡村生活场景,运用细节描写进行写作。

7.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词语理解、段落大意、主题思想、写作手法等重点。

板书设计:1. 《乡下人家》第2课时2. 主要内容:词语理解、段落大意、主题思想、写作手法3. 教学目标:理解词语、概括段落大意、学会细节描写、培养热爱乡村生活的情感4. 教学难点:词语理解与运用、文章主题思想、细节描写写作手法作业设计:1. 选取一个乡村生活场景,运用细节描写进行写作,字数不限。

2. 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写在笔记本上。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词语、段落大意、主题思想、写作手法等方面,帮助学生深入理解《乡下人家》这篇文章。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乡下人家》第二课时 教案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乡下人家》第二课时 教案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乡下人家》第二课时教案一、教学目标1.能够理解课文中的主要内容,把握故事情节。

2.能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故事中的主要人物和场景。

3.能够通过朗读、讨论等方式提高自己的语文表达能力。

4.能够在联系实际生活的情境中感受课文中的情感和价值观念。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1.理解《乡下人家》的故事情节。

2.描述故事中的主要人物。

3.表达自己对故事中的情感与价值观念。

难点1.理解课文中较为抽象的情感与价值观念。

2.运用课文内容进行故事复述。

三、教学过程1. 课前准备•整理课文教材和相关教学辅助资料。

•准备学生课前阅读习作。

•设置展示课文场景的图片或相关素材。

2. 导入1.复习《乡下人家》第一课时的内容,引发学生对故事情节的回忆。

2.展示课文场景的图片,引导学生进入故事情境,预热课堂氛围。

3. 学习1.教师朗读课文,重点讲解课文生词和难点句子,引导学生理解故事情节。

2.学生分组进行课文复述,帮助他们加深对故事内容的理解。

3.学生展示小组成果,互相评价,提高语文表达能力。

4.学生进行课文情感充分探讨,引导他们思考人物情感变化及主题。

5.设置小组活动环节,让学生通过合作讨论体会课文更深层次的含义。

4. 总结1.教师对本课时的教学内容进行总结,强调课文的重点和难点。

2.学生回答总结性问题,巩固对本课时内容的理解。

5. 课后作业1.完成《乡下人家》相关练习题。

2.写一则《乡下人家》情节延伸故事。

3.阅读其他故事,提炼其中的情感与价值观念。

四、教学反思本节课设计了多种方式引导学生理解《乡下人家》中的故事情节和情感表达,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积极参与,表达能力有明显提升。

但在课程设计上,可以进一步深化课文内容,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学作品的内涵与外延。

下节课应加强对课文情感与价值观念的引导,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感受和理解能力。

以上文档为《乡下人家》第二课时教案,希望对您的教学有所帮助。

2《乡下人家》第二课时(教案)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

2《乡下人家》第二课时(教案)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

教案:《乡下人家》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 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乡下生活的喜爱之情。

2. 通过学习课文,掌握本课的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 能够结合课文内容,想象并描述乡下人家朴实自然、和谐美丽的生活情景。

4.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教学内容:1. 课文《乡下人家》的阅读与理解。

2. 生字词的学习与运用。

3. 课文的情感态度分析。

4. 想象与描述能力的培养。

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正确理解课文内容,掌握生字词,能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 教学难点:通过课文学习,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课文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学生课本、练习本、文具用品。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复习上节课的内容,引导学生回顾乡下人家的特点。

2. 提问:你们对乡下生活有什么印象?乡下人家有哪些特色?二、课文阅读与理解(15分钟)1. 学生自读课文,注意生字词的读音和词义。

2. 教师辅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解释生字词。

3. 学生分段朗读课文,教师指导情感的把握。

三、生字词学习与运用(10分钟)1. 教师出示生字词,学生跟读并解释词义。

2. 学生运用生字词进行造句,教师点评。

四、课文的情感态度分析(10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课文中作者对乡下生活的情感态度。

2. 学生分享自己的感受,讨论乡下生活的优点和不足。

五、想象与描述能力的培养(10分钟)1. 教师出示一幅乡下人家的画面,学生想象并描述画面中的情景。

2. 学生互相交流,分享自己的描述。

六、课堂小结(5分钟)2. 学生表示本节课的收获和感受。

板书设计:1. 乡下人家2. 朴实自然、和谐美丽作业设计:1. 熟读课文,巩固生字词。

2. 结合课文内容,想象并描述一幅乡下人家的画面。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阅读与理解课文《乡下人家》,学生掌握了生字词,能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统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2.《乡下人家》第二课时(教案)

统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2.《乡下人家》第二课时(教案)

统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2.《乡下人家》第二课时(教案)教学内容《乡下人家》是我国著名儿童文学作家陈伯吹的代表作之一,通过描绘乡村孩子的生活,展现了他们的天真、纯朴和可爱。

本课为第二课时,旨在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乡村孩子的乐趣与生活态度。

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乡村孩子的快乐生活。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合作、探究交流的学习方式,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培养他们的合作精神。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够感受乡村孩子的纯朴、善良,培养对劳动人民的热爱之情。

教学难点1. 理解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如“拔节”、“割稻”等,以及乡村孩子的生活场景。

2. 体会乡村孩子的快乐生活,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珍惜劳动成果的品质。

教具学具准备1. 教师准备:PPT课件、课文插图、课堂活动素材。

2. 学生准备:预习课文,了解乡村生活。

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教师通过图片展示乡村风光,引导学生回顾乡村生活的美好,激发学生对本课的兴趣。

2. 自主阅读: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乡村孩子的快乐生活。

3. 小组合作:学生分组讨论,交流对课文的理解和感受,分享自己的乡村生活经历。

4. 全班交流:教师组织全班交流,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表达能力。

5. 课堂小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乡村孩子的快乐生活来源于辛勤的劳动,引导学生珍惜劳动成果,培养良好的价值观。

板书设计1. 课题:《乡下人家》第二课时2. 课文结构:乡村孩子的快乐生活3. 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乡村孩子的快乐生活4. 教学难点:理解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珍惜劳动成果的品质作业设计1. 家庭作业:根据课文内容,绘制一幅乡村孩子的快乐生活场景。

2. 拓展阅读:推荐阅读陈伯吹的其他作品,了解更多的乡村生活故事。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让学生感受到了乡村孩子的快乐生活,培养了学生热爱劳动、珍惜劳动成果的品质。

统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2课《 乡下人家》第二课时(教案)

统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2课《 乡下人家》第二课时(教案)

统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2课《乡下人家》第二课时(教案)教学内容《乡下人家》是一篇描写乡村生活的优美散文,通过丰富的细节,展示了乡下人家生活的宁静与美好。

本节课将深入分析课文内容,引导学生理解文章的主题思想,品味作者的语言风格,并学会从生活中发现美、感受美。

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理解课文内容,把握文章主题思想;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境中。

2. 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讨论、分享等方式,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的高尚情操,激发他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教学难点1. 文章主题思想的把握:引导学生从字里行间感受到乡下人家生活的美好,理解作者对乡村生活的热爱。

2. 语言风格的理解:通过品味课文中的优美词句,让学生体会作者独特的语言风格。

教具学具准备1. 教具:PPT、黑板、粉笔等。

2. 学具:课文、笔记本、彩笔等。

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图片展示乡村美景,激发学生对乡村生活的兴趣,引导学生回顾上一节课的学习内容。

2. 自主阅读: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画出自己喜欢的句子,并做好批注。

3. 集体讨论:分组讨论乡下人家生活的美好,每组选代表分享讨论成果。

4. 课堂讲解:教师针对学生的分享进行点评,讲解课文中的重点难点,引导学生理解文章主题思想。

5.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乡下人家生活的美好,激发学生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6. 课后作业布置: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写一篇关于乡村生活的作文。

板书设计1. 课题:《乡下人家》第二课时2. 教学目标:理解课文内容,把握文章主题思想;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境中。

3. 教学难点:文章主题思想的把握,语言风格的理解。

4.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自主阅读→集体讨论→课堂讲解→课堂小结→课后作业布置作业设计1. 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2. 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写一篇关于乡村生活的作文。

统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2 乡下人家 第二课时(教案)

统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2 乡下人家 第二课时(教案)

统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2 乡下人家第二课时(教案)教学内容《乡下人家》是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

本课以生动的语言,描绘了乡下人家朴实而充满诗意的生活,展现了乡下人家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本课时主要围绕课文第二段的内容进行深入学习,让学生通过阅读理解,感受乡下人家的生活氛围。

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乡下人家生活的美好。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培养阅读理解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乡下人家与自然的和谐共处,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教学难点1. 乡下人家生活场景的理解。

2. 课文第二段中环境描写的深层含义。

教具学具准备1. 课件:课文插图、关键词汇、思考题。

2. 教学卡片:乡下人家生活场景、课文段落。

3. 学生用品:课本、笔记本、彩色笔。

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回顾上节课的内容,引导学生进入本课时的学习。

2. 自主学习: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第二段,画出关键词汇,思考乡下人家生活场景的特点。

3.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阅读心得,互相补充,理解课文内容。

4. 课堂讲解:教师针对课文第二段进行讲解,分析乡下人家生活场景的意义,解答学生的疑问。

5. 情境体验:学生通过观看课件,感受乡下人家生活的美好,进一步理解课文内容。

6. 课堂小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乡下人家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板书设计1. 课题:《乡下人家》第二课时2. 主要内容:乡下人家生活场景3. 关键词汇:和谐、美好、自然4. 思考题:乡下人家生活给你什么启示?作业设计1. 家庭作业:根据课文内容,描绘一幅乡下人家生活的画面。

2. 思考题: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谈谈对乡下人家生活的理解。

课后反思本课时通过引导学生深入阅读课文,理解乡下人家生活场景的意义,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激发学生的兴趣,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乡下人家》第二课时教案-学校

《乡下人家》第二课时教案-学校

《乡下人家》第二课时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乡下生活的美好。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想象画面,针对自己感兴趣的景物谈体会.3、触摸乡村,感受田园诗情,体味优美语言,积累精彩句段过程与方法通过“理解—-想象——体会-—朗读—-感悟”的学习过程体会乡村生活的美;通过品味语言,读出味道。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朴实、自然、和谐、充满诗情画意的乡村生活,激发学生热爱自然、热【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从而感受到乡村生活的美好。

【教学难点】体会从平凡的事物、普通的场景展现出来的乡村生活的美。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播放课件,激情导入。

2、板书课题,(学生齐读课题)上一节课,我们不仅初读了课文,还知道了作者一共描写了几幅乡村风景图?他们给了作者怎样的感受?3、学生汇报,适时引出中心句。

4、教师小结:真是这样吗?让我们继续走进乡下人家,去感受它“独特”“迷人”的魅力.二、师生合作学习其中一幅,教给学习方法。

1。

(引导教学第一幅画面) 画面1:屋前搭瓜架(1)让我们来读课文,谁最勇敢?读读第一自然段?指名读,边听边想象这是一幅怎样的画面。

(2)说画面:你看到了什么?(3)你觉得这段中哪一句最能体现乡下人家景色的独特、迷人?朗读并理解:这里的装饰指的是什么?为什么更可爱?从事物的颜色、形状、生命特征等方面体会对比写法,感受乡下人家质朴自然的乡情.能用你的朗读来表现乡下人家的“可爱”吗?2。

小结学习方法。

三、小组合作学习剩下几个画面。

接下来老师要请同学们以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来学习剩下画面,第一小组学习第2自然段;第二小组学习第 3、4自然段;第三小组学习第5自然段;第四小组学习第6自然段。

请各组以确定的学习内容,运用刚才的学习方法,交流阅读感受,达成共识,然后在小组讨论,再在全班交流,给大家五分钟时间四、全班交流小组学习成果。

画面2:门前种鲜花1 眼前除了绿绿的瓜架还有什么,对,有红花。

《乡下人家》第二课时教案

《乡下人家》第二课时教案

《乡下人家》第二课时教案一、教学目标:1、能通过精读课文一至四自然段,了解大意,体会文字所描绘的意境。

2、能发自内心地通过朗读表现对文章的理解。

3、联系课文,展开想象,实行语言文字训练,更好地理解课文,理解文章所描绘的世界。

4、领略文中所描绘的美景,发现家乡的美,自然的美,由衷地喜爱家乡,喜爱自然。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能在品味文字的基础上体味乡里人家,体味乡野之趣。

2、教学难点:联系课文,展开想象,通过语言文字训练,更好地理解文章及自己生活的环境。

教学过程:一、导入:1、同学们,我们生活在城市还是在乡下?在乡下,好的,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像我们生长的地方——板书:乡下人家。

2:这节课让我们继续跟随作者的脚步,走入__(生齐读课题)3:在你的印象中乡下人家是怎样的?是啊,乡下人家有着它独特的风景,作者也有同样的感受,书中就有两个词表达了作者的感受.那就是__师相机板书:独特、迷人二、学习一二段过渡:乡下人家是如何独特迷人的呢?我们先来看看门前院子里都有怎样的景致? (一)屋前搭瓜架1:听老师读读第一自然段,边听边划出你觉得美的句子。

师:听了了老师的朗读你觉得哪儿写的美?美在哪?生:“青、红的瓜……可爱多了。

”师:这“别有风趣的装饰”指什么?你家门前一定也有这样的装饰吧,说说看。

师:同样是门前的装饰却让我们感到可爱多了。

再次大声读一读,那南瓜、丝瓜的藤,(攀)上棚架,(爬)上屋檐,给乡下人家增添了(蓬勃生机)!花儿落了的时候,(青红的瓜),像(彩灯)似的挂在房前,衬着(长藤绿叶),虽不如高楼门前的石狮子(威武),也不如旗杆(高大),也不如霓虹灯(绚丽),却是那么(别有风趣,可爱)!瓜架和屋子,结合得那么(自然),那么(和谐)!师:说得真好!让我们一起来读读屋前搭瓜架的美景吧!过渡:屋前是如此的充满生机,那么门前又是怎样的一副景象呢?谁愿意起来读读第二自然段?(二):门前种鲜花1、学生个读。

真美啊!这种花谢了,那种花又开了。

第2课《乡下人家》(第二课时)(教学设计四年级语文下册同步高效课堂系列(统编版)

第2课《乡下人家》(第二课时)(教学设计四年级语文下册同步高效课堂系列(统编版)

课题 2.乡下人家统编版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2课时学校授课班级授课教师学习目标1.认识“构、冠”等10个生字,读准3个多音字,会写“饰”字。

2.边读边想象画面,了解课文内容,能和同学交流自己喜欢的一处景致。

3.能抓住关键语句,初步体会作者对乡村生活的喜爱和赞美。

4.学习作者描写乡下人家的景物来表达感情的写法。

积累生动形象的句子。

学习重难点抓住关键语句,展开想象,初步体会作者对乡村生活的喜爱和赞美学情分析本单元以“乡村生活”为主题,大部分学生对农村生活没有体验,学习了《古诗词三首》,学生对乡村生活有了初步感知,可以通过视频资料,课外阅读,情境导入,更多让学生欣赏乡村风光,感受到乡村生活的淳朴、独特与美好。

教学辅助教学课件教学过程学习任务一:复习导入,情境导入一、通读课文,描述了那几个画面学生汇报,课件出示,引入新课。

二、提示教学重点1.能抓住关键语句,初步体会作者对乡村生活的喜爱和赞美。

2.积累生动形象的句子,能想象体会句中的画面和情境。

3.学习作者描写乡下人家的景物来表达感情的写法。

一、学习3-6自然段,体会乡下人家的独特迷人之处1.表格出示,提示学习方法自然段景致名称关键词语体会情感第3、4自然段母鸡觅食鸭子戏水第5、6自然段田园晚餐月夜虫鸣2.学习要求:①默读课文,请选择最感兴趣的一组景致,合作找出最能体现独特、迷人的关键词句,做批注,轮流说说体会到的情感。

②有感情地朗读这一组景致完成表格。

二、汇报交流,体会情感1.鸡鸭觅食:●鸡,乡下人家照例总要养几只的。

从他们的房前屋后走过,肯定会瞧见一只母鸡,率领一群小鸡,在竹林中觅食;或是瞧见耸着尾巴的雄鸡,在场地上大踏步地走来走去●你会见到一群鸭子游戏水中,不时地把头扎到水下去觅食。

即使附近的石头上有妇女在捣衣,它们也从不吃惊。

关键词:率领大踏步即使……也从不吃惊这句话采用拟人的手法,写出了母鸡犹如一位母亲带着孩子寻找食物,雄鸡俨然一位将军在阅兵,斗志昂扬,又如同一个尽职尽责的丈夫在保护着自己的家人,守护着自己的家园,具有浓厚的人情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乡下人家》教学设计
王道寨学区杜莉
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下册第六单元《乡下人家》第二课时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感悟课文内容,走进乡下人家,感受田园诗情;
3.学习作者通过描写乡下人家的景物表达感情的方法。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1.学生通过课前的查阅资料、课上交流与感悟及课后的反思,达到发展思维、提高审美能力的目的。

2.品读优美语言,积累精彩句段。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感受乡村生活的美好,体会作者对乡村生活、对大自然由衷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随文想象画面,感受乡村生活的美好。

走进乡下人家,感受田园诗情,激发学生对农村生活的兴趣和热爱。

教学难点:从平凡的事物,普通的场面体会乡村生活的美,了解南方他乡的景物特点。

教学方法:诵读法、欣赏法、发现法
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
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
1.这节课我们接着学习第21课《乡下人家》。

2.老师今天给大家带来了一份礼物,想要吗?我们一起来看一下吧。

3.老师给大家带来的是一组诗情画意的图片,告诉老师你看到了什么?有什么样的感受呢?
4.其实,我们课文当中作者笔下也描绘了一幅诗情画意的乡下人家,那么作者笔下的风景有什么样的特点呢?老师请同学们打开书快速浏览一下,找一找?指名回答。

5.谁能给老师说说独特和迷人是什么意思呢?独特与迷人之间有什么联系?
(二)品读语句,品味美
1乡下人家有哪些与众不同,吸引人之处呢?.默读课文,划出你认为最能体现乡下人家迷人,独特的句子,给用得好的词语做上重点记号,在旁边写一写自己的体会,然后再读一读,在脑海中勾画那美丽的画面。

2.集体交流
那作者都写了哪些独特的迷人的乡村风景?(屋前搭瓜架、门前种鲜花、屋后春笋冒、院里鸡觅食、河中鸭嬉戏、门前吃晚饭、夜静催眠曲)
(1)乡下人家……爬山屋檐。

A.这句写出了人们的勤劳,而这勤劳即创造了美丽又创造了富足的生活。

B.展开想象:瓜藤爬上屋顶,绿荫覆盖,花开烂漫,花谢瓜结,摘
瓜成菜,乡下人家的生活多么美好。

C.虽然……但是……是转折句,写出乡下人家虽然小而简陋,但勤劳、快乐。

并造句
或……或……或……形成排比,写出乡下人家各自不同的喜好。

D.这样自给自足的生活,这样纯朴的风景,大家喜欢吗?让我们走进乡下人家,齐读第一句。

(2)青、红的瓜,碧绿的藤和叶,构成了一道别有风趣的装饰,比那高楼门前蹲着一对石狮子或是竖着两根大旗杆,可爱多了。

①为什么说这是“别有风趣的装饰”呢?(农家屋子前攀着爬上屋檐的绿绿的藤和叶子,点缀其中的青的红的瓜,色彩明丽,生活气息浓厚,别致亲切可爱,纯朴自然,春种秋收,夏可遮凉)
②作者用瓜架与石狮子、大旗杆做对比,为什么说瓜架可爱多了呢?(这瓜架着实可爱,这可爱源于它的自然天成,无需人工的雕琢。

) (2)有些人家,还在门前的场地上种几株花,芍药,凤仙,鸡冠花,大丽菊,它们依着时令,顺序开放,朴素中带着几分华丽,显出一派独特的农家风光。

①“依着时令,顺序开放”是什么意思?
②“朴素”与“华丽”是一组反义词,放在这里矛盾吗?为什么?
乡村风光本是朴素的,鲜花虽然是很常见的,但它的开放却使之增添了许多明丽的色彩
(3)几场春雨过后,到那里走走,常常会看见许多鲜嫩的笋,成群地从土里探出头来
①这句中你认为那个词语用的好?“探”在这里是什么意思?
(是从“探”字中体会到的。

这个字用拟人的手法让人感到嫩笋的迅速的长势,如同一个个淘气顽皮的娃娃和人捉迷藏一样从土里探出头,充分让我们感受到了乡下人家无处不在的生机。


(4)刚才我们眼前出现的画面都是植物,这里还有小动物呢,谁来读读描写鸡觅食的一段,谁描写鸭戏水的一段。

听听从他们的朗读中你听出了什么?
①从这句中你体会到什么?②你还能想象到乡下人家还有哪些自由自在的动物呢?想象它们又人们带来了哪些欢乐?
(从“游戏”中读出鸭子们生活的很自由很快乐;从“从不吃惊”中知道了这种自在、轻松、和谐的场景在农村是很常见的。

)(5)夏天到了,你傍晚出去散步,看到的是什么?
①怎样的吃算是天高地阔的吃呢?②从中你又体会到了什么?(6)回到中心句
正是乡下人家的自然、淳朴、朴实,才给我们带来了一幅幅美好的乡下人家美景。

(三)拓展延伸
乡下人家,瓜攀檐就是一道独特,迷人的风景线。

乡下人家,鲜花绽也是一道独特,迷人的风景线。

乡下人家,春笋冒也是一道独特,迷人的风景线。

乡下人家,鸡觅食、鸭嬉戏也是一道独特,迷人的风景线。

乡下人家,天伦聚也是一道独特,迷人的风景线。

乡下人家,夜静眠也是一道独特,迷人的风景线。

乡下人家,(地点)也是一道独特,迷人的风景线。

乡下人家,(季节)也是一道独特,迷人的风景线。

(四)整体回顾,想象拓展
1、刚才我们一起学习了课文,发现无论在屋前、院子里还是小河里,无论在春天,夏天还是秋天,乡下人家的确具有它独特、自然的美,现在我们再来齐读课文的最后一节,现在,你一定会有更深刻的感受。

2、想象一下,在冬天,在乡下别的地方,可能是一幅怎样的图画呢?(师可以放一幅冬天村庄的图片帮助学生想象)用自己的语言描绘一下吧,说给同座听一听。

(五)作业布置
把你喜欢的一处风景的段落多读读,并展开想象把它画出来。

板书设计
乡下人家
无论何地无论何时
屋前瓜架场院群鸡河边捣衣春天
门前种花河中群鸭门前晚饭夏天
屋后竹笋归巢飞鸟秋天
独特、迷人的风景
教学反思
《乡下人家》这篇文章是通过空间、季节和时间的交替描写,展现了“屋前搭瓜架、门前种鲜花、屋后春笋冒、院里鸡觅食、河中鸭嬉戏、门前吃晚饭、夜静催眠曲”的田园风情;展现了乡下人家朴实自然和谐、充满诗意的乡村生活,也赞扬了乡下人家热爱生活、善于用自己勤劳的双手装点自己的家园的美好品质。

回顾反思整个教学过程,我认为基本上达到了教学目的,让学生们对乡村生活有了更多更具体的体验,在整节课中能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注意对学生语言的积累和运用,努力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其次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充分发挥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培养学生的语言概括能力。

同时也感受到学生语言的贫乏,好词佳句积累欠缺,今后要拓展学生的知识面,督促其多读书,多积累好词佳句,还要加强学生朗读的指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