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证医学中常用的统计指标
循证医学
1.David Sackett提出循证医学(EBM)的定义:慎重、准确和明智地应用当前所能获得的最好研究依据制定出病人的治疗措施,其核心思想是遵循证据。
狭义EBM:循证临床实践Evidence based clinical practice (EBCP);广义EBM:包括一切医疗卫生服务的循证实践。
EBCP的三要素:临床经验,最佳证据,患者。
2.医学证据是医疗决策的依据,依据的优劣决定决策的成败。
可作为临床证据的是临床研究,包括关于病因、诊断或筛查、治疗或干预和预后的临床研究。
3.证据的分类:根据研究方法分为原始研究证据和二次研究证据分类,其中前者又分为观察性研究和试验性研究。
4.证据分级(Level of Evidence ,LOE):一级:所有随机对照试验的系统评价/Meta-分析;二级:单个的样本量足够的RCT(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随机对照试验)结果;三级:设有对照组但未用随机方法分组;四级:无对照的病例观察;五级:专家意见。
5.当前最佳证据是在评价的基础上应用的,不同类型的临床研究所获得的最佳证据也不一致。
(1)治疗/预防性研究,最佳证据是基于多个RCT的系统评价/meta分析或设计良好的随机、双盲、同期对照试验(2)病因/不良反应性研究,最佳证据是基于多个RCT的系统评价/meta分析或RCT(3)诊断性研究,最佳证据是采用双盲法,与金标准比较的观察性研究和基于此类原始研究的系统评价/meta分析(4)预后性研究,最佳证据是大样本的前瞻性队列研究和基于此类原始研究的系统评价/meta分析。
总之,不同研究类型的证据,证据强度最大的是SR(系统评价,Systematic Review),SR也是最高级别的证据。
SR ≥病例分析。
6.常用统计学指标:(1)二分变量(dichotomous):比值比(Odds Ratio, OR);危险比(Risk Ratio, RR),或称相对危险度(Relative Risk, RR);危险差(Risk Reduction, RD),或称绝对危险减少(Absolute Risk Reduction, ARR);需要治疗的病人数(Number Needed to Treat, NNT);(2)连续变量(Continuous):均数差(Mean Difference, MD)7.Risk=发生某事件的人数÷观察的总人数-----实际上指某事件的发生率;odds=发生某事件的人数÷未发生某事件人数,只有当事件发生率很低情况下,risk和odds接近。
循证医学中常用统计指标1
RRR表示某试验因素使其结果的发生率增加或减 少的相对量,无法衡量增减的绝对量,如试验组 人群中某病的发生率为39%,而对照组人群的发 生率为50%,其:
RRR=(CER-EER)/CER=1-RR =(50%-39%)/50%=22%
但是,若在另一研究中,对照组人群中某病的发 生率为0.0005%,试验组人群中某病的发生率为 0.00039%,其RRR仍为22%,另RBI和RRI也是 同样问题。
两率差的可信区间由下式计算: 两率差的可信区间:(p1- p2) ±uaSE
两率差为0时,两组的某事件发生率没有差别,而 两个率差的可信区间不包含0(上下限均大于0或 上下限均小于0 ),则两个率有差别; 反之,两个率差的可信区间包含0,则无统计学意 义。
4. 相对危险度(RR)及可信区间
是指干预(暴露)组和对照组结局事件发生概率的绝对差值。 RD=0表示比较组间没有差异。 当研究结局为不利事件时,RD<0 表示干预可降低结局风险 通常只有队列研究和随机对照试验结果可以计算RD。
ai ci RDi n1i n2i
SE( RDi )
aibi ci di 3 3 n1i n2i
(一)计数(分类)资料的指标
(一)计数(分类)资料的指标
1. 试验组事件发生率(EER, experimental event rate)
即试验组中某事件的发生率,如对某病采用某 些防治措施后该疾病的发生率。
例如:某医师研究了阿司匹林治疗心肌梗死的效果
EER=a/n1 =15 /125=12%
该指标以试验原有的测量单位,真实地反映了试验效应,消除了绝对 值大小对结果的影响,在实际应用时,该指标容易被理解和解释。
循证医学中常用的统计指标
循证医学中常用的统计指标在循证医学中,统计指标是评估研究结果和证据强度的关键工具。
通过统计指标,我们可以了解治疗效果、疾病发生率以及其他医学问题的具体情况。
本文将介绍循证医学中常用的统计指标,包括相对风险、绝对风险、数值需要治疗的人数等。
1. 相对风险(Relative Risk,RR)是循证医学中常见的统计指标之一。
它用于评估治疗干预对疾病风险的影响。
相对风险是治疗组发生某种结果的概率与对照组发生该结果的概率之比。
例如,一项研究发现,接受某种治疗的患者相对于未接受治疗的患者,患上某种疾病的风险降低了40%,那么相对风险就是0.6。
相对风险越接近于1,表示治疗组和对照组之间的差异越小。
2. 绝对风险(Absolute Risk,AR)是描述患病率或死亡率的统计指标。
绝对风险是特定群体中发生某种结果的概率,通常用百分比来表示。
例如,一项研究发现,未接受治疗的患者患上某种疾病的风险为10%,而接受治疗的患者患病的风险为5%,那么绝对风险就是5%。
通过比较绝对风险,可以评估治疗干预对疾病发生率的影响。
3. 数值需要治疗的人数(Number Needed to Treat,NNT)是评估治疗效果的重要指标之一。
它表示需要治疗的患者人数,才能预防一个不良事件或者获益一个良性结果。
例如,一项研究发现,某种治疗方法的NNT为10,意味着需要治疗10个患者,才能防止一个不良事件的发生或者获益一个良性结果。
NNT越小,表示治疗效果越显著。
除了上述常见的统计指标,循证医学中还有其他一些重要的统计指标,比如绝对风险减少(Absolute Risk Reduction,ARR)、相对风险减少(Relative Risk Reduction,RRR)和数值需要治疗的人数减少(Number Needed to Treat Reduction,NNTR)等。
- 绝对风险减少(ARR)是治疗组和对照组之间绝对风险的差异,反映了治疗对疾病风险的真实改变。
循证医学保过复习资料(供预防医学使用)
循证医学:是有意识地、明确地、审慎地利用现有最好的研究证据制定关于个体 病人的诊治方案。
Meta:将系统评价中多个不同结果的同类研究合并为一个量化指标的统计学方法 PICO 格式:将研究问题结构化,即对研究对象的特征、采取什么干预措施、与什 么进行比较、观察的结局指标明确定义进行结构化,从而精练研究目 的,并提出一个明确的检验假设。
系统评价:是一种严格的评价文献的方法,它针对某一个具体的临床问题,采用 临床流行病学减少偏倚和随机误差的原则和方法,系统、全面地收集 全世界所有已发表或未发表的临床研究结果,筛选出符合质量标准的 文献,进行定性分析或定量合成,获得较为可靠的结论。
循证诊断:指临床上选用何种诊断试验、采用何种诊断标准用于您所经治的患者, 都必须建立在当前最佳研究结果所获得的证据和最佳临床专业知识基 础之上,使您经治的患者获得最大的利益。
预后:指疾病发生后,对将来发展为各种不同后果(痊愈、复发、恶化、死亡、 伤残、并发症等)的预测或估计 。
疾病自然史:不给任何治疗或干预措施情况下,疾病从发生发展到结局的整个过程 病程: 指疾病的临床期.即首次出现症状和体征,一直到最后结局所经历的全过程传统医学和循证医学的差异循证医学三要素:狭义:1 当前可得的最佳临床研究依据 2 医生的临床经验 和技能 3 尊重病人的选择广义:1 以事实为依据----循证决策 2 不断补充新证据---与时 俱进 3 后效评价实践效果---至于尽善循证实践的原则(四原则):1基于问题的研究 2遵循最好的证据决策3关注实践的效果 4后效评价,止于至善EBM---医学实践的步骤(五步法):1确定临床实践中问题2检索有关医学文献 3严格评价文献4应用最佳证据,指导临床决策 5评估1-4项的效果和效率,不断改进循证医学中常用的统计指标一、可信区间:率的可信区间、均数的可信区间、两均数差值的可信区间、相对 危险度(RR )或比值比(OR )的可信区间二、分类资料的指标EER :即试验组中某事件的发生率,如对某病采用某防治措施后该疾病的发生率传统医学 循证医学 证据来源动物实验、实验室研究、零散临床研究、过时的教科书 临床研究 收集证据不系统全面 系统全面 评价证据不重视 重视 判效指标实验室指标的改变、仪器或影像学结果(中间指标) 病人最终结局(终点指标) 治疗依据基础研究、动物实验推论、个人临床经验 可得到的最佳研究证据 医疗模式 疾病、医生为中心 病人为中心CER:即对照组中某事件的发生率,如对某病不采取防治措施的发生率。
循证医学:第五章 循证医学实践中常用的统计学方法
第一节 证据的资料的质量判断
五、精确度分析(2)
二、样本含量
1.如果设计科学合理,样本含量越大结论越真实可靠,但是,临床研究 中样本量有限(也是统计学存在的意义)。因此,要判断被引证的研究设 计中,样本含量是否合适,要重点考察最小效应量及Ⅰ、Ⅱ类错误的水平。
2.样本含量可以用公式估算。
第二节 描述指标及可信区间
二、分类资料的统计指标:率的95%CI
一.总体率的区间估计
1.查表法:n较小,率接近0或者1 2.正态近视法:n较大,p、1-p,均不太小,如n*p,n*(1-p)均大 于5。
率的95%CI:p±1.96sp,sp=
s ,s 二、率差的95%CI:(p1-p2)±1.96 p1-p2 p1-p2=
➢ 一个冷笑话: 莎士比亚的故事
误用实例:
误用实例:
循证医学实践中 常用的统计学方法
➢ 第一节 证据资料的质量判断 ➢ 第二节 描述指标及可信区间 ➢ 第三节 统计学方法的正确抉择 ➢ 第四节 证据的临床意义及统计学意义
第一节 证据的资料的质量判断
第一节 证据的资料的质量判断
当在循证医学实践中拟采用某一证据时, 无论采用何种最佳设计方案,甚至被誉为 “最佳证据”,亦不能盲从。重要的是分析 证据的基础数据资料是否可靠,以及质量的 高低。
描述离 散程度 的指标
方差与标准差 四分位数间距 变异系数 极差
正态分布或近似正态分布 偏态分布、分布未知、两端无界 几组资料间的变异大小比较 观察例数相近的计量资料
总体均数95%可信区间:
第二节 描述指标及可信区间
二、分类资料的统计指标:率和比
(一)率:是一个具有时期概念的指标,说明在某一时间段内 某现象或事件发生的频率或强度。
循证医学中常用的统计指标
ARR的可信区间计算与RD相同
ARR应用条件
满足以下条件,可以使用ARR: (1)试验组-某治疗措施,对照组-安慰剂 (2)主要疗效指标:使用如病死率、复发
率等负性指标 (3)目的:试验组使用某治疗措施后,这
NNT的计算及意义
NNT的其计算公式为:
NNT=1/|EER-CER| =1/ARR 该公式中的EER和CER定义为采用某干预措
施之后,某疗效事件的发生率,如阿斯匹林 预防心肌梗死的病死率。因此,NNT的值越 小,表示该防治效果就越好,其临床意义也 就越大。
NNT的可信区间
NNT的95%的可信区间,由于无法计算 NNT的标准误,但NNT= 1/ARR,故NNT 的95%的可信区间的计算可利用ARR的 95%的可信区间来计算。
NNT95%CI的下限: 1/ARR的上限值 NNT95%CI的上限: 1/ARR的下限值
注意:
NNT中的对照组通常是安慰剂对照,如 果对照组是阳性对照,则不同阳性对照 组的多个NNT间不能比较,如:
CER EER ARR NNT
0.7
0.4
0.3 3.3
0.6
0.4
0.2 5.0
0.5
NNH的计算式为: NNH =1/|EER-CER|=1/ARI
该公式中的EER和CER定义为采用某干 预措施之后,某不利结果的发生率。因 此,NNH的值越小,表示该某治疗措施 引起的不利结果(不良事件或副反应)就越 大。
注意:
NNH中的对照组通常是安慰剂对照,如果 对照组是阳性对照,则不同阳性对照组的 多个NNH间不能比较,如:
循证医学历年名解汇总
循证医学历年名解汇总L循证医学(EVidenCe-BaSedMediCille, EBM):是最好的临床研究证据与临床实践(临床经验、临床决策)以及患者价值观(关注,期望,需求) 的结合。
2.动物实验(animal experiment):指在实验室内,为了获得有关生物学、医学等方面的新知识或解决具体问题而使用动物进行的科学研究。
动物实验必须由经过培训的、具备研究学位或专业技术能力的人员进行或在其指导下进行。
3.临床研究(CliniCaleXPeriment):是以疾病的诊断、治疗、预后、病因和预防为主要研究内容,以患者为主要研究对象,以医疗服务机构为主要研究基地,由多学科人员共同参与组织实施的科学研究活动。
4.证据(evidence):是最接近事实本身的一种信息,其形式取决于具体情况,高质量、方法恰当的研究结果是最佳证据。
由于研究常常不充分、自相矛盾或不可用,其他种类的信息就成为研究的必要补充或替代。
5.严格评价(CritiCal appraisal):指的是对一个研究证据的质量作科学的鉴别,分析它的真实性的程度,即看是否真实可靠。
如果是真实可靠的话,要进一步评价临床医疗是否有重要价值;如果既真实又有重要的临床价值,最后要看这种(些)证据是否能适用于具体的临床实践,即是否能应用于自己的病人的诊治实践以解决疾病实际问题。
6. ( 1)系统评价(SyStenIatiC review):针对某一具体的临床问题系统全面地收集全世界所有已发表或末发表的相关的临床研究文章;统一的科学评价标准,筛选出符合标准、质量好的文献,定性或定量的方法进行综合,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得出可靠的结论;随着新的临床研究结果的出现及时更新。
7. ( 1) Meta分析(Meta-analysis):广义:针对某个主题,全面收集所有相关研究并逐个严格评价和分析后,再用定量合成的方法对资料进行统计学处理得出综合结论的全过程。
狭义:指一种单纯定量合成的统计学方法。
循证医学考试重点总结
循证医学考试重点总结第01章绪论1、循证医学EBM:遵循科学证据的医学,是指临床医生在获得患者准确临床依据的前提下,根据自己纯熟的临床经验和知识技能,分析并抓住患者主要的临床问题,应用最佳和最新的科学证据,做出科学的诊治决策,联系具体的医疗环境,并取得患者的合作和接受,以实践这种医疗决策的具体医疗过程。
因此,这种决策是建立在科学证据的基础之上的,同时在患者合作下接受和执行这种诊治决策,从而尽可能的获取最好临床效果,这种临床实践成为循证医学。
2、循证医学的实践包括:患者、医生、证据、医疗环境。
3、循证医学实践的基础:高素质的临床医生、最佳的研究证据、临床流行病学基本方法和知识、患者的参与。
4、循证医学分两种类型:最佳证据提供者、最佳证据应用者。
前者称之为循证医学,后者称之为循证医学实践5、最佳证据提供者:临床流行病学家和统计学家、各专业的临床医生、卫生经济学家和社会学家、医学科学信息工作者6、最佳证据应用者:临床医生、医疗管理者、卫生政策决策者。
7、循证医学实践的方法:a、找准患者存在且需要解决的临床问题;b、检索有关医学文献;c、严格评价文献;d、应用最佳证据指导临床决策;e、总结经验与评价能力。
8、循证医学有着强烈的临床性9、临床实践循证医学的目的:a、加强临床医生的临床训练,提高专业能力,紧跟先进水平;b、弄清疾病的病因和发病的危险因素;c、提高疾病早期正确诊断率;d、帮助临床医生帮患者选择真是、可靠、具有临床价值并且实用的治疗措施,指导临床用药,充分利用卫生资源,提高效率减少浪费。
e、改善患者预后。
F、促进卫生管理决策。
G、有利于患者本身的信息检索,监督医疗,保障自身权益。
第02章提出临床需要解决的问题1、提出临床问题的重要性1忽略提出临床问题的重要性,导致临床研究和临床实践的盲目性2.“提出一个好的问题,用可靠的方法回答这个问题”是保障临床研究质量的两个至关重要的方面2、临床医生提出一个好问题对自己的益处 1.有利于医生集中使用有限的时间,解决与患者直接需要相关的问题2.有利于制定高产出的证据收集策略,提高解决问题的针对性3.有利于形成一种优良的行为模式 4.有利于成为更好的、决策更快的临床医生。
循证医学中常用的统计指标
二、分类资料的指标
精品文档
在循证医学的研究与实践中, 除了有效率、死亡率、患病率、发 病率等常用的指标外,相对危险度 (RR)、比值比(OR)及由此导 出的其他指标也是循证医学中富有 特色的指标。
精品文档
目前,在循证医学中分 类资料常用的描述性指标主 要有EER、CER、OR、RR、 RRR、ARR、NNT等。
循证医学中常用的统计指标
精品文档
一、概述
精品文档
数据资料可分为数值资 料(计量)和分类资料(计数 和等级)两大类。统计指标因 而也分为数值资料与分类资料 指标两类。
精品文档
统计指标可用于描述性的统 计分析,也是反映数据基本特征 的统计分析方法。并可使人们准 确、全面地了解数据资料所包涵 的信息,以便于在此基础上完成 资料的进一步统计分析 。
p1(1p1)p2(1p2)
n1
n2
0.1(1 20.1)20.2(1 50.2)50.049
125
120
精品文档
该试验两率差(RD)的可信区间为:
R D uS(E p1p2)
(0.120.2)51.960.049 0.23~0.03
精品文档
该例两率差的可信区 间为-0.23~-0.03,上下限 均小于0(不包含0),两率 有差别。可认为阿斯匹林可 降低心肌梗死的病死率。
精品文档
通常,试验组与对照组 某指标差值或比值的95%可信 区间与为0.05的假设检验等价, 99%的CI与为0.01的假设检验 等价。
精品文档
常用的可信区间有:率 的可信区间、两率差值的可信 区间、均数的可信区间、两均 数差值的可信区间、相对危险 度可信区间等。
精品文档
循证医学中常用的是率 的可信区间、RR或OR的可信 区间、均数的可信区间、两均 数差值的可信区间等。
循证医学中常用的统计指标
3. RR及可信区间
相对危险度RR(relative risk,RR) 是前瞻性研究中较常见的指标,它是 试验组某事件发生率与对照组(或低 暴露)的发生率之比,用于说明前者 是后者的多少倍,常用来表示试验因 素与疾病联系的强度及其在病因学上 的意义大小。
其计算方法为:
RR P1 / P0 EER / CER
11. NNT、NNH及可信区间
NNT (The number needed to treat)的临床含义 为:对病人采用某种防治措施处理,得到一例有 利结果需要防治的病例数(the number of patients
who needed to be treated to achieve one additional favorable outcome, NNT)。
ARR的标准误:
SE p1(1 p1) p2 (1 p2 )
n1
n2
ARR的可信区间:
ARR u SE (ARR u SE, ARR u SE)
例如:试验组某病发生率为15/125=12%, 而对照组人群发生率为30/120=25%,其 ARR=25%-12%=13%,标准误为:
RRI EERb CERb / CERb
该指标可反映采用试验因素处理后, 患者的不利结果增加的百分比。
7.RBI
RBI,相对获益增加率(relative benefit increase,RBI),试验组中某有益结果的发 生率为EERg,对照组某有益结果的发生 率为CERg,RBI可按下式计算:
1 1 1 1 0.289 15 30 125 120
RR的95%可信区间为:
expIn(RR) 1.96SE(InRR)
=exp(-0.734±1.96×0.289) =(0.272,0.846)
循证医学重点
第一章绪论一、循证医学(EBM)的概念指临床医生对病人诊断、治疗应该有充分的科学依据,任何决策需建立在科学证据的基础之上。
这些科学证据也应该是当前最佳的证据。
来自于设计合理、方法严谨的临床研究报告。
如医学期刊的研究报告,以及对这些研究所进行的系统评价。
最佳证据:二、循证医学实践的基础1、高素质的临床医生2、患者的参与3、最佳研究文献证据4、临床流行病学基本方法和知识三、循证医学实践的类别1、提供和评价证据者:doer:临床流行病学家、各专业临床专家、卫生经济学家、卫生管理和决策者、社会工作者、医学信息工作者、统计学工作者等2、应用证据者:user:临床医务人员、卫生管理和决策者、临床药学及药物研制工作者等四、循证医学实践的方法(步骤)“五步曲”1. 问题:确定临床实践中的问题2. 证据:检索有关医学文献3. 评价:严格评价文献4. 应用:应用最佳证据,指导临床决策5. 效果:后效评价,通过实践,提高临床学术水平和医疗质量循证医学产生的背景1. 信息与网络的迅猛发展2. 人类疾病谱发生变化3. 临床科研方法学兴起4. 临床经济学的发展对临床实践提出新的要求5. 临床医生开始意识到,单凭推理或理论来指导临床行为有时是不可靠的。
从理论上认为有效的疗法,在临床实践中不一定真正有效。
第二章PICOP: Participant(or Problem) 参与者或问题I: Intervention (or E: Exposure) 一个方法或措施C: Comparison 与之对比的另一个方法或措施O: Outcome 结果第三章证据的来源和检索1.证据的分类:①原始研究证据②二次研究证据:由原始证据进行整合评价归纳/综合得到,是对多个原始研究证据再加个后得到的更高层次的证据2.证据的分级:I级:按照特定病种的特定疗法手机所有多个质量可靠的随机对照试验后所作的系统评价(大样本多中心随机对照试验)II级:单个大样本随机对照试验III级:有对照但未用随机方法分组的研究如病例对照研究和队列研究Iv级:无对照的系列病例观察V级:专家意见、描述性研究、病例报告二.影响证据质量的因素:1.方法学因素2.研究过程因素:(1)研究对象方面的因素:诊断明确;有代表性;比较组具有可比性(2)观测结果方面的因素:临床研究结局指标的合理性、观察或检测方法是否合理和正确,敏感度与特异度如何3.资料的收集与整理方面的因素:如实收集正、反面的资料;注意缺失的数据4.统计分析方面的因素:采用正确的统计方法5.内部真实性和外在真实性:内部真实性(internal validity)研究结果与实际研究对象真实情况的符合程度,它回答一个研究本身是否真实或有效。
循证医学中常用的统计指标
循证医学中常用的统计指标在当今的医学领域,循证医学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它强调依据科学证据来做出医疗决策,而统计指标在评估这些证据的可靠性和有效性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
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深入了解一下循证医学中常用的一些统计指标。
首先,我们来谈谈“相对危险度(Relative Risk,RR)”。
相对危险度用于比较暴露组和非暴露组之间发生某种事件的概率。
比如说,我们想要研究吸烟与肺癌之间的关系,就可以计算吸烟者患肺癌的相对危险度。
如果 RR 大于 1,说明暴露因素与疾病之间存在正相关,即暴露因素可能增加疾病发生的风险;如果 RR 等于 1,则表示暴露因素与疾病无关;RR 小于 1 时,意味着暴露因素可能对疾病有保护作用。
另一个重要的指标是“比值比(Odds Ratio,OR)”。
它常用于病例对照研究中,用来衡量疾病与暴露因素之间的关联强度。
与相对危险度不同,比值比是病例组中暴露与非暴露的比值与对照组中暴露与非暴露比值的比。
在一些情况下,比如当疾病的发生率较低时,OR 可以近似地代表 RR。
“风险比(Hazard Ratio,HR)”也是常见的统计指标之一。
它主要用于生存分析,反映了在一定时间内,暴露组相对于非暴露组发生某种结局(如死亡、疾病复发等)的风险。
HR 大于 1 表示暴露组的风险更高,HR 小于 1 则说明暴露组的风险更低。
“率(Rate)”在循证医学中同样不可或缺。
比如发病率、死亡率、治愈率等。
发病率指在一定时期内,某人群中发生某病新病例的频率;死亡率是在一定时期内,总死亡人数与该人群同期平均人口数之比;治愈率则是治愈的患者数占接受治疗患者总数的比例。
“患病率(Prevalence)”能帮助我们了解在特定时间内,某病患者在人群中所占的比例。
它与发病率不同,发病率关注的是新发病例,而患病率包括了新旧病例。
“可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CI)”也是重要的一部分。
它不仅能给出估计值的范围,还能反映估计的精确性。
循证医学中常用的统计方法和指标(1)
循证医学中常用的统计方法和指标(1)循证医学是基于严格的科学方法和批判性思维的医学实践。
在循证医学实践中,统计方法和指标是评价医学证据质量的重要工具。
本文将介绍循证医学中常用的统计方法和指标。
一、描述性统计分析描述性统计分析是用来总结和呈现医学数据的常用方法。
常见的描述性统计分析指标包括平均数、中位数、众数、标准差、方差等。
在循证医学研究中,描述性统计分析可以用于总结研究样本的基本特征,如人口统计学特征、疾病特征、临床特征等。
二、推断性统计分析推断性统计分析是循证医学中常用的统计方法之一。
它的目的是从研究样本数据推断总体参数。
常见的推断性统计分析方法包括t检验、方差分析、回归分析等。
在循证医学研究中,推断性统计分析方法可以用于分析两组或多组数据之间的差异,如疾病治疗效果、药物副作用等。
三、风险度量指标风险度量指标是循证医学中常用的一类指标,它用于评估某个因素与某种结果发生风险的关系。
常见的风险度量指标包括相对风险、绝对风险、风险差等。
在循证医学研究中,风险度量指标可以用于评估慢性病预防、药物治疗效果等方面的风险。
四、信度分析信度分析是循证医学研究中用于评估测量工具信度的方法。
常见的信度分析指标包括重测信度、内部一致性信度等。
在循证医学研究中,信度分析可以用于评估临床测量工具的可靠性,如症状评估量表、生命质量评估等。
五、效度分析效度分析是循证医学研究中用于评估测量工具效度的方法。
常见的效度分析指标包括内容效度、预测效度、判别效度等。
在循证医学研究中,效度分析可以用于评估临床测量工具的有效性,如诊断工具、疾病分类标准等。
总之,统计方法和指标在循证医学研究中具有重要作用。
正确使用和解读统计方法和指标可以帮助医学研究者评估证据质量、提高研究的科学性和可靠性。
循证医学
循证医学的产生:1疾病谱的改变,迫切需要寻求新的疗效判断指标和实践模式2医疗模式转变,供需矛盾突出,要求更加合理的决策与管理3临床流行病学等方法学的发展和信息技术的实用化使循证医学的产生成为可能循证医学区别于传统医疗实践1系统收集的证据优于非系统的临床观察2以患者终点结局为判效指标的试验优于仅根据生理学原理制定指标的试验3解释医学文献对医生是一项重要技能,有必要正规学习一些证据的相关通则,以达到熟练解释的程度4医生对于患者基于证据的个体化治疗优于仅靠专家意见作出的决策循证医学定义:慎重、准确而明智地应用所能获得的最佳研究证据来确定患者的治疗方法。
循证医学是最佳研究证据与临床医生技能、经验和病人的期望、价值观三者之间完美的结合。
循证医学的基本原则1证据必需分级以指导临床决策2仅有证据不足以作出临床决策循证医学的特点1“证据”及其质量是时间循证医学的决策依据2临床医生的专业技能与经验是实践循证医学的基础3充分考虑病人的期望或选择是实践循证医学的独特优势循证医学实践的基本步骤和方法1提出明确的临床问题2系统检索相关文献,全面收集证据3严格评价,找出最佳证据4应用最佳证据,指导临床实践5后效评价循证实践和结果二次研究证据1系统评价/Meta分析2临床实践指南3临床决策分析4临床证据手册5卫生技术评估6实践参数GRADE标准特点(优势)1由一个具有广泛代表性的国际指南制定小组制定2明确界定了证据质量和推荐强度3清楚评价了不同质料反感的重要结局4对不同级别证据的升级与降级有明确、综合的标准5从证据到推荐全过程透明6明确承认价值观和意愿7就推荐意见的强弱,分别从临床医生、患者、政策制定者角度作了明确使用的诠释8适用于制作系统评价、卫生技术评估及指南影响证据质量的因素1可能降低证据指南的因素:①研究的局限性②研究结果不一致③间接证据④精确度不够⑤发表偏倚2 可能增加证据质量的因素:①效应值很大②可能的混杂因素会降低疗效③剂量-效应关系强推荐的含义对患者——在这种情况下,多数患者会采纳推荐方案,只有少数不会;此时若未予推荐,则应说明。
循证医学
循证医学的产生:1疾病谱的改变,迫切需要寻求新的疗效判断指标和实践模式;2医疗模式转变,供需矛盾突出,要求更加合理的决策与管理;3临床流行病学等方法学的发展和信息技术的实用化使循证医学的产生成为可能。
循证医学区别于传统医疗实践:1系统收集的证据优于非系统的临床观察;2以患者终点结局为判效指标的试验优于仅根据生理学原理制定指标的试验;3解释医学文献对医生是一项重要技能,有必要正规学习一些证据的相关通则,以达到熟练解释的程度;4医生对于患者基于证据的个体化治疗优于仅靠专家意见作出的决策。
循证医学:慎重、准确而明智地应用所能获得的最佳研究证据来确定患者的治疗方法,循证医学是最佳研究证据与临床医生技能、经验和病人的期望、价值观三者之间完美的结合。
循证医学遵循四原则:1基于问题的研究;2遵循证据的决策;3关注实践的结果;4后效评价,止于至善。
循证医学的特点:1“证据”及其质量是时间循证医学的决策依据;2临床医生的专业技能与经验是实践循证医学的基础;3充分考虑病人的期望或选择是实践循证医学的独特优势。
循证医学实践的基本步骤:1提出明确的临床问题;2检索当前最佳研究证据;3严格评价,找出最佳证据;4应用最佳证据,指导临床实践;5后效评价循证医学实践的结果。
原始研究证据:随机对照试验、交叉试验、队列研究、前后对照研究、病例对照研究、非传统病例对照研究、横断面调查设计、非随机同期对照试验及叙述性研究等。
二次研究证据:1系统评价/Meta分析;2临床实践指南;3临床决策分析;4临床证据手册;5卫生技术评估;6实践参数。
GRADE证据等级:高:我们非常确信真实的效应值接近效应估计值;中:对效应估计值我们有中等程度的信心(真实值有可能接近估计值,但仍存在两者大不相同的可能性);低:我们对效应估计值的确信程度有限(真实值可能与估计值大不相同);极低:我们对效应估计值完全没有信心(真实值很可能与估计值大不相同)。
GRADE推荐强度:强:明确显示干预措施利大于弊或弊大于利;弱:利弊不确定或无论质量高低的证据均显示利弊想当。
循证医学重点
一、名词解释1.临床实践指南:是基于当前最好的所有相关证据,并结合当地实际情况、患者需要、现有资源和人们的价值取向所制订的医学实践的原则性的指导性建议。
2.系统评价:全面收集全世界所有有关研究,用统一的标准进行严格评价,筛选合格的文献进行综合,得出当前最可靠的结论。
3.发表偏移:由研究结果自身特性或其结果指向而对研究的发表状态产生影响的一类偏倚。
阳性的研究结果发表的机会更多,发表的速度更快,所发表刊物的影响因子更高。
4.临床医学决策:决策就是做出决定的意思,医学决策是针对医疗卫生实践问题制定解决方案的过程——提出需解决的问题,确定解决问题的目标,制定解决问题的备选方案比较备选方案并做出选择。
5.证据质量分级:明确区分和对待不同来源的证据是循证医学的重要特征之一,主要表现为对证据质量进行分级,并在此基础上做出推荐——GRADE系统将证据质量分为高、中、低、极低四个等级,推荐强度分为强、弱两个等级。
证据质量分级的作用与意义:(1)研究质量的高低与研究结果的真实性与可信性成正比,与结果的不确定性成反比;(2)作为文献检索的指引,文献检索应依证据质量高低,由最好的研究开始,自上而下进行,直到检索到有关证据为止;(3)当不同质量的证据同时具备时,决策必须基于最好来源的证据.二、简答题1.证据演进的5S模式➢证据系统(System):提供决策需要的全部的现有最好的研究证据,以及决策所需要的其他信息的计算机决策支持系统,是证据总结、整理、整合和提供过程的终端,也是证据提供系统的最高形式。
——UpToDate、BMJ Best Practice➢综合证据(Summary):证据总结,关于某疾病各方面的证据。
优点:临床相关性高、易检索、易理解、证据质量好、较简明——Clinical evidence临床证据、临床实践指南➢证据概要(Synopses):对原始研究或系统评价进行严格筛选评价后重新撰写的大纲式摘要,篇幅简短,常用一页可刊载。
第二讲 循证医学中常用统计学指标和Meta分析统计过程
异质性检验
❖ 异质性检验( tests for heterogeneity )又称同质性 检验( tests for homogeneity )
❖ 用假设检验得方法检验多个独立研究就是否具有异质性( 同质性),RevMan5、1软件中,用得就是卡方检验。
❖ 试验组得发生率为:a/(a+b) ❖ 对照组得发生率为:c/(c+d) ❖ 两个率得比值:RR=a/(a+b) ÷c/(c+d)
RR得意义
❖ 当RR=1时,可认为试验组得发生率与对照组得发生率相同; ❖ 当RR>1时,可认为试验组得发生率大于对照组; ❖ 当RR<1时,可认为试验组得发生率小于对照组
0、35
45
2、64
0、26
50
2、90
0、45
45
2、81
0、35
45
2、93
0、36
52
2、95
0、46
55
3、27
0、37
46
3、15
0、39
42
3、48
0、48
45
3、47
0、46
51
3、73
0、54
45
3、63
0、38
45
3、81
0、40
42
3、81
0、41
45
4、16
0、42
44
3、99
❖ 种类包括:临床异质性、方法学异质性和统计学异质性。
统计学异质性
❖ 就是指干预效果得评价在不同试验间得变异,她就是研究间得临床和 方法学上变异联合作用得结果。
循证医学统计方法
循证医学统计方法循证医学(Evidence-based medicine)是指基于临床医学证据的科学方法,用来指导医生的决策和指导临床实践。
循证医学的核心在于通过系统性收集、整合和分析临床研究数据和患者相关信息,以指导医生做出更科学和合理的诊断和治疗决策。
循证医学的统计方法是循证医学中至关重要的一部分,它帮助医生对医学数据进行合理的分析和解读,以便获得可靠的证据从而指导临床实践。
下面将详细介绍循证医学中常用的统计方法。
1. 估计与推断:循证医学中的统计方法可以通过对患者数据进行收集和分析,推断出特定治疗干预的效果。
例如,可以通过随机对照试验(RCT)收集患者数据,通过比较干预组和对照组的治疗效果,来估计干预的效果。
2. 随机化:随机化是循证医学中常用的统计方法。
通过随机将患者分配到不同的治疗组或对照组中,可以减少可能的偏倚,从而更好地比较不同治疗干预的效果。
随机化可以降低实验结果的误差,从而提高实验结果的可靠性。
3. 统计显著性检验:循证医学中常使用统计显著性检验来判断研究结果是否具有统计学意义。
统计显著性检验可以通过计算P值来评估研究结果的可靠性,P值小于设定的显著性水平(通常为0.05)时,可以认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4. 效果量:效果量是循证医学中用来衡量治疗效果大小的指标。
常见的效果量指标包括相对风险(RR)、绝对风险差(ARD)和标准化均值差(SMD)等。
效果量可以通过计算干预组和对照组的差异,来评估干预的效果大小。
5. 敏感性和特异性:循证医学中常使用敏感性和特异性来评估一种诊断测试的准确性。
敏感性表示测试能够检测到实际患病例的能力,特异性表示测试能够正确排除非患病例的能力。
敏感性和特异性两者都很高,才能保证诊断测试的准确性。
6. 风险比与风险差:循证医学中常使用风险比(RR)和风险差(RD)来比较不同治疗干预对患者风险的影响。
风险比可以说明干预组和对照组之间的患病风险的比较,风险差则表示干预组和对照组的患病率之差。
循证医学大点
循证医学(Evidence-Based Medicine,EBM)有意识地、明确地、审慎地应用当前所能获得的最好研究依据,同时结合医生的个人专业技能和多年临床经验,考虑病人的价值和愿望,制定出病人的治疗措施。
敏感度(sensitivity):诊断性试验检测为阳性的病例,在用金标准确定为“有病”的病例中,所占比例,称为敏感度。
亦称灵敏度特异度(specificity):是实际未患病而被诊断试验诊断为非患者的概率,即非患者被诊断为阴性的概率,又称真阴性率。
反映鉴别非患者的能力,该值愈大愈好。
Youden指数(Youden index,YI):反映诊断试验真实性的综合指标。
正确率(accuracy, Acc或π):又称总符合率或一致率,表示观察结果与实际结果的符合程度,反映正确诊断者与非患者的能力。
RCT:随机对照试验选定患有某种疾病的病人,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试验组病人施加干预措施,对照组不施加干预措施,随访观察一段时间,比较两组病人的发病结局,判断干预措施的效果。
ROC (receiver operator characteristic curve)曲线:是以灵敏度(真阳性率)为纵坐标,以假阳性率为横坐标作图所得的曲线。
一般多选择曲线转弯处,即灵敏度与特异度均较高的点为分界值。
系统评价(systematic review,SR)是一种全新的文献综合方法,指针对某一具体临床问题,系统、全面地收集所有已发表或未发表的相关临床研究,采用临床流行病学方法严格评价,筛选出符合质量标准的文献,进行定性或定量合成,得出综合可靠结论的过程。
Meta分析(meta-analysis)是应用统计学方法对多个研究目的相同、相互独立的多个研究的结果进行定量统计合成的过程和方法。
“好”的问题应包括(治疗):受试者Participants 干预措施Interventions比较Comparison 临床结局Outcomes 研究类型StudyITT分析:ITT分析即意向处理分析(Intention-to-Treat,ITT),是随机对照试验设计、实施和分析过程中的一种策略,即不论在试验中实际发生什么情况(如出现不合格、不依从或失访而退出试验),均按最初随机分组(治疗组或对照组)的情况进行结果分析,以保证对所有参加随机分组的病人均进行了分析。
《循证医学》知识点
1、循证医学:是遵循科学证据的医学,指的是临床医生在获得患者准确的临床依据的前提下,根据自己的临床经验和知识技能,分析并抓住患者的主要临床问题(诊断、治疗、雨后、康复等),应用最佳的和最新的科学证据,做出科学的诊治决策,联系具体的医疗环境,并取得患者的合作和接受,以实践这种诊治决策的具体医疗过程。
2、成本-效益分析:将不同的结果换算成流通货币的形式,用货币量作为共同的获利单位进行比较。
3、效用:即用社会效益和个人主观满意度来测量和评价健康效果。
4、药物不良反应(ADR):是指合格药品在正常用法用量下出现的与用药目的无关的或意外的有害反应。
包括副作用、毒性反应、特异质反应、过敏反应、致畸等。
5、证据:主要是指经过大样本、随机、盲法、对照试验所得出的结论。
6、系统评价(SR):是一种全新的文献综合评价研究方法,是针对某一临床问题系统全面的手机全世界所有发表或未发表的临床研究,采用临床流行病学的原则和方法严格评价文献,筛选出符合质量标准的文献,进行定性或定量合成,得出综合可靠地结论。
7、ROC曲线:又称受试者工作曲线,以实验的敏感度(真阳性率)为纵坐标,而以1-特异度(假阳性率)为横坐标,依照连续分组测定的数据,分别计算SEN及SPE,按照平面几何的方法将给出的各点连成曲线,即为ROC曲线。
在诊断性试验中应用目的有二:其一是用于正常值临界点的选择,其二用于优选性质类似的诊断性试验。
8、Meta-分析:又称荟萃分析支队具有相同研究题目的多个医学研究进行综合分析的一系列过程,包括提出研究问题,制定纳入和排除的标准,检索相关研究,汇总基本信息,综合分析并报告结果。
目的在于增大样本含量,减少随机误差所致的差异,增大检验效能9、医疗保密:通常是指医生在医疗活动中不向他人泄露有关患者的病情或其他隐私情况,患者的所有个人资料均属保密内容,对患者隐私的保护并不是无限制的,绝对的。
10.危险度:结局事件的发生概率。
11.相对危险度(RR):病因暴露组的发病率与未暴露组发病率的比值,或治疗组与对照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之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两率差的标准误:
S(E p1p2)
p1(1p1)p2(1p2)
n1
n2
.
两率差为0时,两组的某事件 发生率没有差别。因而两率差的 可信区间不包含0(上下限均大于 0或上下限均小于0),则两个率 有差别;反之,两率差的可信区 间包含0,则无统计学意义。
.
阿司匹林治疗心肌梗死的效果
死亡
阿司匹林治 疗组
c /(c d ) d /(c d )
.
以上两个比值之比即为比 值比(odds ratio, OR),又称 机会比、优势比等,公式为:
对照组
15(a) 30(c)
合计
45
未死亡 110 (b) 90 (d)
200
例数 125 (n1) 120 (n2)
245
.
阿斯匹林治疗心肌梗死的效果EER= 15/125=12%,CER=30/120=25%,两率 差的标准误:
S(E p1p2)
p1(1p1)p2(1p2)
n1
n2
0.1(1 20.1)20.2(1 50.2)50.049
.
1. EER与CER
循证医学中预防和治疗 性试验中,率可细分为EER 和CER两类。
.
EER即试验组中某事件的发生 率(experimental event rate, EER), 如对某病采用某些防治措施后该 疾病的发生率。
CER即对照组中某事件的发生 率(control event rate, CER),如对 某病不采取防治措施的发生率。
.
2. RD(率差)及可信区间
两个发生率的差即为率差, 也称危险差(rate difference, risk difference, RD),如试验组发生率 (EER)与对照组发生率(CER) 的差,其大小可反映试验效应的 大小。
.
两率差的可信区间由下式计算:
p1p2uS(E p1p2)
RDuSE(p1 p2), RDuSE(p1 p2)
125
120
.
该试验两率差(RD)的可信区间为:
R D uS(E p1p2)
(0.120.2)51.960.049 0.23~0.03
.
该例两率差的可信区间为 -0.23~-0.03,上下限均小于0 (不包含0),两率有差别。 可认为阿斯匹林可降低心肌 梗死的病死率。
.
3. RR及可信区间
相对危险度RR(relative risk,RR) 是前瞻性研究中较常见的指标,它是 试验组某事件发生率与对照组(或低 暴露)的发生率之比,用于说明前者 是后者的多少倍,常用来表示试验因 素与疾病联系的强度及其在病因学上 的意义大小。
.
通常,试验组与对照组某 指标差值或比值的95%可信区 间与为0.05的假设检验等价, 99%的CI与为0.01的假设检验 等价。
.
常用的可信区间有:率的 可信区间、两率差值的可信区 间、均数的可信区间、两均数 差值的可信区间、相对危险度 可信区间等。
.
循证医学中常用的是率的 可信区间、RR或OR的可信区 间、均数的可信区间、两均数 差值的可信区间等。
.
可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 CI)是循证医学中 常用的统计指标之一。
.
可信区间主要用于估计总 体参数,从获取的样本数据资 料估计某个指标的总体值(参 数)。如,率的可信区间估计 总体率,均数的可信区间估计 总体均数。
.
此外,可信区间还可用于假 设检验,尤其是试验组与对照组 某指标差值或比值的可信区间, 在循证医学中更为常用。
循证医学中常用的统计指标
.
一、概述
.
数据资料可分为数值资料 (计量)和分类资料(计数和 等级)两大类。统计指标因而 也分为数值资料与分类资料指 标两类。
.
统计指标可用于描述性的统 计分析,也是反映数据基本特征 的统计分析方法。并可使人们准 确、全面地了解数据资料所包涵 的信息,以便于在此基础上完成 资料的进一步统计分析 。
.பைடு நூலகம்
二、分类资料的指标
.
在循证医学的研究与实践中, 除了有效率、死亡率、患病率、 发病率等常用的指标外,相对危 险度(RR)、比值比(OR)及由 此导出的其他指标也是循证医学 中富有特色的指标。
.
目前,在循证医学中分 类资料常用的描述性指标主 要有EER、CER、OR、RR、 RRR、ARR、NNT等。
S(E InR )R11 1 1 a c ab cd
.
In(RR)的可信区间为:
I (nR)RuSE (I nR ) R
RR的可信区间为:
ex I(n R p) R u S(IEn)RR
由于RR=1时为试验因素与疾病无关, 故其可信区间不包含1时为有统计学意义; 反之,其可信区间包含1时为无统计学意义。
.
RR计算的四格表
组别 发病 未发病 例数
试验组 a (r1)
b
n1
对照组 c (r2)
d
n2
.
阿斯匹林治疗组的病死率对照组 的病死率其RR和可信区间为:
RRp1 15/1250.48 p0 30/120
In(RR)=In(0.48)=-0.734
SE (InR )R 1111 r1 r2 n1 n2
.
其计算方法为:
RR P 1/P 0EE/C RER
当RR=1时,可认为试验因素与疾病无关; 当RR≠1时,可认为试验因素与疾病有关; 当RR>1时,可认为试验组发生率大于对 照组; 当RR<1时,可认为试验组发生率小于对 照组。
.
RR的可信区间,应采用自然对数 进行计算,即应求RR的自然对数值 In(RR)和In(RR)标准误SE(InRR),其 计算公式如下:
.
4.OR及可信区间
组别 暴露 非暴露 例数
病例组 a
b
n1
非病例 c
d
n2
组
.
odds1是病例组暴露率p1和非暴露
率1-p1的比值,即
odds1=p1/(1-p1)=
a /( a b) b /( a d )
odds0是对照组暴露率p0和非暴露
率1-p0的比值,即
odds0=p0/(1-p0)=
11 1 1 0.289 15 3. 0125120
RR的95%可信区间为:
ex I(n R p) R 1 .9S 6 (IE n)RR
=exp(-0.734±1.96×0.289) =(0.272,0.846)
该例RR的95%可信区间为0.272~ 0.846,使用阿斯匹林治疗的病人,其 病死率小于对照组,可认为阿斯匹林 可降低心肌梗死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