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质瘤化疗总论

合集下载

脑胶质瘤患者术后中药调理是长期吗

脑胶质瘤患者术后中药调理是长期吗

现在社会居住的环境越来越差,导致各种肿瘤疾病的发病率越来越高,脑胶质瘤是一类危害极大的易高发恶性肿瘤,会直接导致病人丧失多种功能,产生运动障碍、视觉障碍和语言障碍等。

在脑胶质瘤的各种医治方法中,手术是比较重要的一种,能够直接切除肿块,短期内使病情得到有效控制,但手术有一定的创伤,会损伤患者的气血,导致患者免疫力下降,并不利于疾病康复,因此有的患者会在术后选择中医药的调理,那脑胶质瘤患者术后中医药调理是长期吗?手术虽然短期疗_效快,但只是局部医治手段,只能切除肉眼可见的实体瘤,术后患者体内血液和淋巴液里仍有残存的癌细胞,会面临复发转移的问题,而且手术会损伤机体,导致患者免疫力下降,也为残存癌细胞的生长增殖创造了条件,因此术后一定要及时进行巩固医治,如中医。

脑胶质瘤术后联合中医医治,以扶正祛邪为原则,有助于扶正元气,修复术后受损的机体,提高患者的免疫力和抵抗力,防治术后并发症和后遗症,提高生存质量,同时中医具有的抗癌功效,能在一定程度上抑制肿瘤细胞,稳定病情,降低术后复发转移的风险,进一步延长生存时间。

临床上很多患者都知道脑胶质瘤术后复发转移几率较高,会联合中医进行巩固医治,但也有患者已经在服用中医药医治,明明效果稳定,可由于缺乏相应的脑胶质瘤知识,即便是听医生说要长期服药,防止复发,还是没有真正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然后盲目停药,但往往好景不长,在停药后不久出现了复发转移的情况。

袁希福老中医曾言:“一时的好坏,并不代表痊愈。

脑胶质瘤在世界范围内仍是难治之症,没有任何一种方法,能完全抑制复发、转移。

即便短期有不错疗_效,可也只是万里长征走完了一段,想要真正康复,还需短期医治与远期巩固兼顾,时刻做好肿瘤复发、转移的预防工作。

”脑胶质瘤患者服药至病情稳定后,还要做五年巩固医治,如果有条件还可以继续服药,尽可能的降低复发转移的风险,延长生存时间。

目前,临床上常使用多种方法综合医治的手段来减轻对患者的伤害,提升医治效果,其中中西医的综合医治备受人们关注,尤其是中医在综合医治中占据了重要的地位,郑州希福中医肿瘤医院院长袁希福也表示:“中医是医治脑胶质瘤的重要手段之一,应当始终贯穿整个医治过程。

低级别胶质瘤化疗方案

低级别胶质瘤化疗方案

低级别胶质瘤化疗方案在2014年RTOG 9802的成熟结果中,三期放射治疗低级别胶质瘤伴或不伴丙卡巴嗪、CCNU和长春新碱(PCV)的研究已经发表。

这个试验,由RTOG NCCTG 合作,ECOG,和SWOG合作组,随机所谓高危患者(定义为40岁以上的和/或小于总切除)放射治疗和放射治疗的54 Gy之间紧随其后6个周期的PCV化疗放疗þPCV。

结果是一个引人注目的和临床放射治疗后显著增加总生存期(OS)þPCV。

2015年,EORTC进行了更多类似的试验,并报道了更多的结果。

该试验在放疗(50.4 Gy)和替莫唑胺(temozolomide)之间随机分配患者,并报告在结果上没有总体差异。

这项试验还很不成熟,OS数据还没有报告。

不过,这两个试验的结果符合的发现在四个试验报告未分化神经胶质瘤:这两个试验在未分化oligodendroglial PCV化疗肿瘤(RTOG9402和EORTC 26951),德国NOA-4试验相比化疗temozolomide (PCV)放疗)和另一个RTOG试验报告在2015年ASCO相比,间变性星形细胞瘤辅助化疗与CCNU或BCNU temozolomide。

INC国际神经外科医生集团,致力于中外神经外科技术的交流、合作、促进和提高,同时针对高端人群及疑难手术病例,提供更好的诊疗和手术方案。

在2015年ASCO上,更多的数据包括分子分析来自EORTC 22033,欧洲试验替莫唑胺与放疗(50.4 Gy)在一个类似的高风险低级别患者人群。

随机接受化疗的患者接受大剂量密集替莫唑胺方案,服用3周(每日替莫唑胺剂量75 mg/m2),休息1周,最长12个月。

该试验对于OS仍然是不成熟的,仅报道了PFS。

RTOG 9802是第三项显示(新)辅助PCV化疗在弥漫性II级和III级胶质瘤亚群中生存获益的试验,也是第一个显示特定治疗在低级别胶质瘤中OS获益的试验。

颅内胶质瘤的放射治疗及化疗

颅内胶质瘤的放射治疗及化疗

颅内胶质瘤的放射治疗及化疗胶质瘤亦称神经胶质细胞瘤,为发生于神经外胚层细胞的肿瘤,约占颅内肿瘤的35.3%~61%,是最常见的颅内肿瘤,近年来文献常将其恶性程度分为低分级和高分级两种。

低分级胶质瘤约占颅内中瘤的10%~15%,包括一般病理学分类的Ⅰ~Ⅱ级星形细胞瘤、轻度间变性星形细胞瘤、少枝胶质瘤及神经节胶质瘤;高分级胶质瘤亦称恶性胶质瘤,包括一般病理学分类的Ⅲ~Ⅳ级星形细胞瘤、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髓母细胞瘤、恶性间变性星形细胞瘤及少枝胶质细胞瘤。

恶性胶质瘤多呈浸润性生长,手术难以彻底切除,术后放射治疗及化疗十分必要,已成为治疗的常规。

一.胶质瘤的放射治疗1.常规外照射外照射通常在术后4周内进行,常用的方案为50~60Gy/25~30次(1.8~2.0 Gy/次)或60~65 Gy的适性放疗。

1.1放射治疗的适应证⑴手术未能彻底切除的胶质瘤;⑵手术切除但恶性程度较高者;⑶肿瘤位置深或位于重要功能区域不适宜手术切除者;⑷单纯活检术后;⑸不适合手术切除而放疗效果较佳者,如髓母细胞瘤;⑹胶质瘤术后复发不宜再手术者者。

1.2放射治疗的禁忌证⑴肿瘤足量照射后短期内复发者;⑵伴有严重颅内压增高,且未有采取减压措施者。

1.3放疗计划的制定⑴应用CT 、MR或其他诊断方法进行肿瘤体积的三维重建。

⑵确定靶体积:包括肿瘤本身和局部浸润的区域,应考虑到肿瘤的直接浸润、肿瘤细胞的种植及多中心肿瘤。

低分级的胶质瘤照射范围根据影像学见到的肿瘤浸润范围,在肿瘤边缘外1~2cm。

高分级肿瘤如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以往多行全脑放射,现在认为肿瘤浸润范围在2~4cm内,全脑放射意义不大,因而已少应用。

⑶放射源的选择颅内肿瘤生长深度以中线而言,只有6~7cm左右。

因此多选用60CO γ线或6~10MV的高能X线,体外放射为主要放疗手段。

对于2.0~4.0cm的肿瘤也可采用γ刀或X刀治疗。

⑷常用的放射野a、全中枢神经系统放射适于易沿蛛网膜下腔播散的肿瘤如髓母细胞瘤、室管摸瘤等。

2024中国胶质瘤诊断和治疗指南更新RT202401

2024中国胶质瘤诊断和治疗指南更新RT202401

2024中国胶质瘤诊断和治疗指南更新RT202401中国胶质瘤诊断和治疗指南是中国医学领域胶质瘤诊断和治疗的权威指导文献之一,它由中国临床肿瘤学会、中国抗癌协会胶质瘤专业委员会联合制定。

指南的更新意味着根据最新研究成果和临床实践经验,对以往版本进行了修订和完善。

胶质瘤是一种常见的颅内恶性肿瘤,其病理类型多种多样,病情复杂多变,治疗难度较大。

因此,制定一套科学合理的诊断和治疗指南对于提高胶质瘤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一般而言,这份指南包含了胶质瘤的诊断、分期、手术治疗、放疗、化疗等方面内容。

其中,诊断部分主要包括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病理学检查等,以确定患者是否患有胶质瘤。

分期部分则是为了评估病情的严重程度和指导治疗选择,包括TNM分期、WHO分级等。

手术治疗是胶质瘤的主要治疗方式,本指南对手术适应症、手术方式和手术后的康复护理等方面提出了具体的指导。

放疗和化疗是手术治疗的重要辅助手段,也是胶质瘤患者延长生存期的关键措施,指南对其适应症、疗效评估和不良反应处理等内容进行了详细论述。

此外,该指南还着重强调了个体化治疗的重要性。

胶质瘤病情复杂多变,不同患者可能需要个别的治疗方案。

因此,在制定治疗方案时,要根据患者的年龄、性别、病情、合并症、生活质量等方面因素进行综合评估,选择最适合患者的治疗方案。

总之,中国胶质瘤诊断和治疗指南的更新,标志着胶质瘤领域的研究和治疗取得了新的进展,为医生和患者提供了更科学、更规范的指导。

通过遵循指南中的建议,医生可以更好地诊断和治疗胶质瘤患者,提高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达到预期的治疗目标。

同时,患者也能够更加理解胶质瘤的基本知识,积极参与治疗过程,提高治疗依从性和康复效果。

中国脑胶质瘤分子诊疗指南(全文)

中国脑胶质瘤分子诊疗指南(全文)

中国脑胶质瘤分子诊疗指南(全文)胶质瘤是中枢神经系统最常见的原发脑肿瘤,也是目前神经肿瘤领域内的难点。

传统上,胶质瘤主要通过形态学进行分类与分级。

但越来越多研究显示,基于形态学的病理分类并不能很好的反映某些胶质瘤的生物学特性。

例如,有些病理上诊断为低级别的胶质瘤(良性),短期内复发与进展,而有些高级别胶质瘤(恶性)却可以长期保持稳定。

又如,部分胶质瘤对放化疗特别敏感,而同样是相同恶性度的胶质瘤却对治疗无效。

如何准确的预测胶质瘤患者的预后及选择合适治疗方案,是目前基础与临床的工作重点。

随着分子生物学的发展,我们已能够在分子水平对胶质瘤进行“解剖”,并且发现了一些能够预测胶质瘤患者预后及治疗反应的分子标记,如1p19q杂合性缺失(详见本网站相应博文)及MGMT。

为了能够科学规范的检测及使用分子标记物,中国胶质瘤协作组经过1年多的酝酿,组织国内胶质瘤领域内的专家撰写了《中国脑胶质瘤分子诊疗指南》,并发表于《中华神经外科杂志》2014年第5期。

作为指南的编写组成员,我体会到,国内在胶质瘤诊疗方面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基本达到欧美发达国家水平。

以下是本指南的主要内容,供患者及医务人员参考。

指南编写组成员名单:马文斌(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神经外科)、于士柱(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天津市神经病学研究所神经肿瘤研究室)、王任直(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北京协和医院神经外科)、王伟民(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神经外科)、王洪军(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神经外科)、王永志(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神经外科、北京市神经外科研究所)、王政(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神经外科、北京市神经外科研究所)、王引言(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神经外科、北京市神经外科研究所)、毛颖(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神经外科)、毛庆(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神经外科)、尤永平(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外科)、史之峰(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神经外科)、白红民(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神经外科)、李文斌(北京市世纪坛医院神经肿瘤内科)、李学军(中南大学湘雅医院神经外科35病区)、李桂林(北京市神经外科研究所神经病理科)、吴安华(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外科)、陈凌(解放军总医院神经外科、全军神经外科研究所)、陈忠平(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神经外科)、邱晓光(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放疗科)、杨学军(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神经外科)、周良辅(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神经外科)、周定标(解放军总医院神经外科)、林毅(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外科)、赵继宗(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神经外科)、康春生(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神经外科、天津市神经病学研究所神经肿瘤实验室)、姚坤(首都医科大学北京三博脑科医院病理科)、蒋传路(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神经外科)、秦智勇(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神经外科)、赛克(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神经外科)、樊小龙(北京师范大学生命科学院神经科学和脑发育实验室)、颜伟(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外科)。

化疗总论

化疗总论


述(4)
• 单用化疗可能治愈的肿瘤:
– 白血病(ALL,AML) 、中,高度恶性淋巴瘤、 HD 、生殖细胞肿 瘤、绒癌、恶性葡萄胎、小细胞肺癌、 Wilm瘤、 Ewing瘤、 胚胎性横纹肌肉瘤等。
• 辅助化疗能提高生存,减少手术和放射范围:
– 乳癌、成骨肉瘤、胃肠癌等
• 化疗有效但不能治愈:
– 膀胱癌、宫颈等
抗肿瘤药物
• 药物对肿瘤的杀灭模式 (1)完全杀灭概念(Total kill) (2)药物杀伤肿瘤细胞的模式 ①I级动力学(First Order Kinetics ) 一定时间
内一定浓度的药物能杀伤一定比例的细胞称为一级 动力学或对数杀灭(Log Kill) 。
②0级动力学:一定的免疫活性细胞或抗体可 以消灭一定数量的细胞。 (3)药物杀伤与肿瘤细胞周期的关系
常用化疗药物(五)
抗微管药 长春新碱(VCR) 紫 杉 醇 (Paclitaxel, Taxol) 泰素帝(Docetaxel, Taxotere)
长春花碱(VLB)
长春碱酰胺(VDS) 失 碳 长 春 花 碱 (Vinorelbin)
常用化疗药物(六)
拓扑异构酶抑制剂
TOPO I抑制剂: 依立替康(CPT-11, Irinotecan) 托泊替康(Hycamtin, Topotecan) 羟基喜树碱 TOPO II抑制剂: 鬼臼乙义甙(VP-16)
鬼臼噻吩甙(VM-26)
常用化疗药物(七)
杂 类 顺氯氨铂 (DDP) 卡铂 (CBP) 氮烯 咪胺(DTIC) 甲基卞肼 (PCB,PCZ)
常用化疗药物(八)
激 素 类 雄激素/抗雄激素――前列腺(Flutamide) 雌激素 / 雌激素受体阻断剂、抑制雌激素合 成乳腺癌(三苯氧胺) (氨基导眠能) 皮质激素――淋巴瘤、白血病、 孕 激 素――宫体癌

中国抗癌协会脑胶质瘤整合诊治指南(精简版)

中国抗癌协会脑胶质瘤整合诊治指南(精简版)

中国抗癌协会脑胶质瘤整合诊治指南(精简版)
中国抗癌协会脑胶质瘤专业委员会;江涛;张伟;王政
【期刊名称】《中国肿瘤临床》
【年(卷),期】2022(49)16
【摘要】脑胶质瘤(glioma)是成人最常见的原发性颅内肿瘤,具有高致残率、高复发率等特征,严重影响患者生存质量,威胁患者生命,给患者个人、家庭乃至社会带来沉重负担。

当前脑胶质瘤的分型越来越清晰,传统诊疗方案及新型诊疗方案也逐渐精确化、标准化。

针对中国人群,该指南结合国内长期以来的脑胶质瘤研究成果和国际最新进展,整合了传统诊疗与新型精准诊疗策略,形成适合中国医生、针对中国人群的脑胶质瘤临床诊疗指南,使国内相关从业人员能够与时俱进,提升中国脑胶质瘤综合诊疗水平,更好地服务于脑胶质瘤患者。

【总页数】8页(P811-818)
【作者】中国抗癌协会脑胶质瘤专业委员会;江涛;张伟;王政
【作者单位】不详;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3
【相关文献】
1.《中国抗癌协会乳腺癌诊治指南与规范(2021版)》2022年指南主席团巡讲活动
2.《中国肿瘤临床》文章推荐:CACA胃癌整合诊治指南(精简版)
3.中国肿瘤整合诊治指南-肝癌(2022精简版)
4.《中国肿瘤临床》文章推荐:中国肿瘤整合诊治指南-
肝癌(2022精简版)5.《中国肿瘤临床》文章推荐:中国抗癌协会脑胶质瘤整合诊治指南(精简版)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伊立替康治疗脑胶质瘤的研究进展

伊立替康治疗脑胶质瘤的研究进展

伊立替康治疗脑胶质瘤的研究进展刘东;董梦竹;张程亮【摘要】To our best of knowledge, the most active regiments currently available in clinical, can't improve the overall survival apparently. Irinotecan can cross the blood-brain barrier and then exhibit strong cytotoxicity against malignant glioma (MG). Studies of irinotecan as monotherapy, orin combination with other agents have yielded many promising results, all of which haven't been summarized so far. Therefore, relevant advanceswith irinotecan for treatment of malignant glioma are reviewed. Unsatisfactory efficacy has been demonstrated for irinotecan monotherapy, however, enhancing efficacy and promising application prospects appear when used in combination with other chemotherapeutic agents such as temozolomide, Celecoxib, Sunitinib.% 目前治疗恶性脑胶质瘤的方案都无法显著改善患者总生存期。

伊立替康可透过血脑屏障,强烈杀伤恶性胶质瘤细胞。

中医把脉能把出脑胶质瘤患者的体质吗

中医把脉能把出脑胶质瘤患者的体质吗

源自神经上皮的肿瘤统称为脑胶质瘤,是最常见的颅内恶性肿瘤。

脑胶质瘤的发生严重影响到了人们的健康和生命,如果不幸患上一定要及时治疗。

近年来,随着对中医药抗癌功效研究的深入,中医治疗脑胶质瘤的效果得到越来越多人的肯定,成为脑胶质瘤患者常见治疗手段之一。

把脉是中医常用的诊断手法,为辩证用药提供依据,那么,中医把脉能把出脑胶质瘤患者的体质吗?一提到中医,人们自然而然都会想到把脉,其是中医最鲜明的特征之一,是世人所公认的中医的诊断方法之一。

脉象能较全面和准确地体现脏腑病变,是中医判断疾病病位、性质和邪正盛衰,推断病之进退预后的重要依据。

在判断患者的体质上,把脉也有一定的作用,但需要联合其他三诊,即“望、闻、问”,根据患者的体征评估患者的体质,以提出相应的治疗方案,以尽可能延长患者生存期,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患上脑胶质瘤后,疾病的消耗、治疗损伤、负面情绪、病痛折磨等,患者的体质往往较差,若不尽快改善不仅会降低患者生存质量,而且还会促进疾病恶化,缩短患者生存时间,因此,一定要重视脑胶质瘤患者体质的改善。

中医治疗脑胶质瘤非常重视扶正固本,因而其不仅能够抑杀机体内癌细胞,使病情得到控制,而且还不会对患者身体造成损伤,反而能够通过对机体的调理,改善患者体质,增强机体自身免疫力,对减轻患者的痛苦,延长患者的生命有积极作用,甚至可促使患者实现临床康复或长期带瘤生存。

由于中医治疗以辩证施治为原则,因此,脑胶质瘤患者一定要在专业中医指导下用药,确保治疗效果。

出身中医世家的袁希福院长在12岁时就在祖父的指导下开始熟读《药性总论》、《本草备要》、《汤头歌诀》等中医名著,并先后到北京中医药大学及中国中医研究院深造,师从多位名家。

30余年来,袁希福院长更是一直奋斗在中医中药治疗治疗的第一线,不仅中医药理论功底扎实,而且临床治疗经验丰富,帮助很多肿瘤患者减轻了痛苦,延长了生命,甚至不少患者在其治疗下获得了临床康复或长期带瘤生存。

精湛的医术让袁希福院长得到广大用药患者的信赖和认可,良好的口碑也吸引着越来越多人的患者慕名求诊。

中国脑胶质瘤分子诊疗指南

中国脑胶质瘤分子诊疗指南

中国脑胶质瘤分子诊疗指南胶质瘤是一种发生在中枢神经系统的恶性肿瘤,其特点是高度异质性和侵袭性。

近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和基因组学的快速发展,脑胶质瘤的分子诊疗领域取得了巨大突破。

为了规范中国脑胶质瘤的分子诊疗工作,制定中国脑胶质瘤分子诊疗指南势在必行。

一、前言脑胶质瘤的分子诊疗是一门综合性学科,涉及多个学科的知识。

准确的分子诊疗可以帮助临床医生更好地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提高脑胶质瘤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

二、分子诊疗的重要性脑胶质瘤的分子诊疗有助于明确肿瘤的分子亚型、突变情况和表达谱,从而为患者提供更精确的治疗方案。

此外,分子诊疗还可以帮助评估患者的预后和监测疗效,为临床转化研究提供重要依据。

三、分子诊疗指南的内容1.脑胶质瘤的分类和亚型根据分子标志物的表达情况,将脑胶质瘤分为多种亚型,如IDH突变型、TP53突变型、EGFR增强型等。

指南需要详细介绍每种亚型的分子标志物和临床特征。

2.常见突变基因的检测方法和结果解读包括IDH1、IDH2、TP53、EGFR等突变基因的检测方法和结果解读,指南需要详细介绍这些突变基因的检测原理、常见突变位点和检测敏感性。

3.分子标志物在临床中的应用指南需要详细介绍分子标志物在脑胶质瘤的诊断、预后评估、治疗选择和疗效监测等方面的应用情况。

此外,还需要介绍分子标志物与其他临床指标(如临床病理特征、影像学表现等)的联合应用。

4.脑胶质瘤的分子靶向治疗根据脑胶质瘤的分子亚型,指南需要介绍相应的分子靶向治疗方案和药物选择。

此外,还需要介绍分子靶向治疗的疗效评估和不良事件监测等内容。

5.分子诊疗在临床试验中的应用指南需要介绍分子诊疗在脑胶质瘤临床试验中的应用情况,包括分子标志物的筛选、治疗效果评估和个体化治疗方案的制定等。

结语中国脑胶质瘤分子诊疗指南的制定将为脑胶质瘤的个体化治疗提供指导,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这一指南的建立需要多学科的专家共同合作,充分利用国内外的研究成果和经验,确保指南的科学性和实用性,为我国脑胶质瘤的分子诊疗工作贡献力量。

胶质瘤课件(精品PPT)(2024)

胶质瘤课件(精品PPT)(2024)
面的状况。
临床访谈
通过与患者进行深入的 交流和访谈,了解患者
的真实感受和需求。
观察法
观察患者的日常行为表 现,评估其生活质量状
况。
综合评估
将问卷、访谈和观察结 果综合分析,得出全面 、客观的生活质量评估
结果。
家属参与和支持重要性
提供情感支持
家属的关心和支持可以帮助患 者缓解孤独、无助等负面情绪

协助日常照护
增强MRI
通过注射造影剂,可更准 确地判断肿瘤的边界和浸 润范围。
功能MRI
包括弥散加权成像(DWI )、灌注加权成像(PWI )等,可提供更多关于肿 瘤生理和代谢的信息。
PET-CT检查
PET-CT融合图像
可同时提供解剖和功能信息,有助于更准确地定位肿瘤和评估其恶性程度。
代谢显像
通过测量肿瘤组织的代谢活动,可判断其生长速度和侵袭性。
影像学评估意义
确定肿瘤的位置和范围
评估手术可行性
影像学检查可准确显示肿瘤的部位、大小 和形态,以及与周围组织的关系,为手术 和治疗提供重要依据。
通过影像学检查,可评估肿瘤的切除难度 和风险,为手术方案的制定提供参考。
监测治疗效果
发现复发和转移
影像学检查可用于监测治疗过程中的肿瘤 变化,评估治疗效果和预后。
瘤细胞,达到治疗肿瘤的目的。
01
细胞因子治疗
通过给予外源性细胞因子,激活患者 自身的免疫系统,增强对肿瘤细胞的
杀伤作用。
03
基因治疗
将外源基因导入肿瘤细胞或患者体内,通过 改变肿瘤细胞的遗传特性,达到治疗肿瘤的
目的。
05
02
生物治疗方法
包括细胞因子治疗、抗体治疗、基因治疗、 细胞治疗等。

胶质瘤奥拉帕利治疗方案

胶质瘤奥拉帕利治疗方案

一、引言胶质瘤是一种起源于脑或脊髓胶质细胞的恶性肿瘤,其发病率占所有脑肿瘤的40%以上。

胶质瘤的治疗一直是医学界关注的焦点,近年来,奥拉帕利作为一种新型靶向药物,在胶质瘤治疗中展现出良好的疗效和安全性。

本文将对胶质瘤奥拉帕利治疗方案进行详细解析。

二、奥拉帕利的作用机制奥拉帕利(Olaparib)是一种PARP抑制剂,通过抑制PARP酶活性,阻断DNA损伤修复途径,从而诱导肿瘤细胞死亡。

在胶质瘤治疗中,奥拉帕利可以抑制肿瘤细胞的DNA损伤修复,提高肿瘤细胞对化疗药物的敏感性,从而达到治疗效果。

三、胶质瘤奥拉帕利治疗方案1. 适应症奥拉帕利适用于以下胶质瘤患者:(1)复发性胶质瘤患者,经过常规治疗(如手术、放疗、化疗)后疾病进展的患者;(2)遗传性BRCA突变相关胶质瘤患者;(3)基因检测结果显示PARP酶活性降低的胶质瘤患者。

2. 剂量与用法奥拉帕利的推荐剂量为每日两次,每次150mg。

患者可空腹或与食物同服,服药期间应保持充足的水分摄入。

3. 治疗周期奥拉帕利治疗周期为28天,每28天为一个治疗周期。

每个周期内,前21天为服药期,后7天为休息期。

在治疗过程中,患者需定期复查血常规、肝肾功能等指标,以便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4. 联合治疗奥拉帕利可与其他化疗药物联合使用,如替莫唑胺、替加氟等。

联合治疗可以提高疗效,降低肿瘤复发风险。

5. 治疗注意事项(1)在开始治疗前,患者需进行基因检测,确认是否适合使用奥拉帕利;(2)治疗过程中,患者需密切观察不良反应,如恶心、呕吐、腹泻、脱发等,并及时告知医生;(3)患者需定期复查肿瘤标志物、影像学检查等,评估治疗效果;(4)治疗期间,患者应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过度劳累,保证充足的休息。

6. 不良反应及处理奥拉帕利的不良反应主要包括:(1)消化系统:恶心、呕吐、腹泻、食欲不振等;(2)血液系统:白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等;(3)皮肤:皮疹、瘙痒等;(4)其他:乏力、头痛、脱发等。

脑胶质瘤化疗后要不要继续吃药

脑胶质瘤化疗后要不要继续吃药

脑胶质瘤是由于大脑和脊髓胶质细胞癌变所产生的、常见的原发性颅脑肿瘤。

脑胶质瘤难治愈,易复发,给患者带来了极大的痛苦。

对于脑胶质瘤的治疗,化疗是常用的方法,但是有一定的副作用,患者经化疗时身体会变得虚弱,免疫功能也会下降,需要辅助药物的治疗,不过也有很多患者和家属会存在这样的疑问:脑胶质瘤化疗后要不要继续吃药。

化疗在脑胶质瘤的治疗中应用广泛,既能辅助手术进行巩固治疗,也能作用于晚期患者,对于癌细胞有较强的杀伤能力,可以达到缩小肿块,控制病情,延长生命的目的。

但是化疗药物有一定的毒性,在杀死癌细胞时,人体正常细胞也会被杀灭,从而产生一系列的副作用,使患者出现恶心呕吐、食欲下降、白细胞和红细胞下降、肝肾损伤等症状,对机体造成损伤。

为了缓解化疗的副作用,患者需要服用对症的药物,减轻患者痛苦,但在化疗后对是否继续吃药有疑问,这主要是根据患者身体的恢复程度来决定的。

不过也有很多患者会在化疗后服用中药,有助于复因化疗受损的机体,缓解化疗的副作用,提高白细胞和红细胞的数量,增强患者的免疫功能,提高自身的抗病能力,还能在一定程度上清除残存的癌细胞,巩固化疗的疗效,预防复发转移,进一步延长患者生命。

脑胶质瘤复发转移几率较高,患者服用中药是需要长期坚持用药的,一定要严格遵循医嘱用药,切勿盲目停药,以免造成病情反复,影响患者生存质量和生存时间。

中医治疗能够将治疗与调理同时进行,注重补充患者的元气,应及时配合治疗,袁希福出身于中医世家,12岁时就在祖父指导下开始熟读《药性总论》、《本草备要》、《汤头歌诀》、《医宗金鉴》等中医名著。

祖父在八十岁生日时,取出所保存家传几代全部秘本医籍,亲手交给了他,他如获至宝,废寝忘食,认真研读。

此后,其还曾先后至北京中医药大学及中国中医研究院深造,为从事中医治疗肿瘤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

从医近40年来,袁希福接诊各类肿瘤患者数万名,其中不少都是复发患者,或病属晚期,甚至是被判“死刑”的末期患者。

替莫唑胺化疗方案

替莫唑胺化疗方案

替莫唑胺化疗方案1. 引言替莫唑胺(Temozolomide)是一种口服化疗药物,被广泛应用于治疗多种恶性肿瘤,特别是脑胶质瘤。

替莫唑胺属于DNA甲基化剂,通过与DNA中的碱基鸟嘌呤发生化学反应,从而抑制癌细胞的增殖。

本文将介绍替莫唑胺化疗方案的相关内容,包括适应症、剂量和给药途径、治疗周期和治疗反应等。

2. 适应症替莫唑胺广泛应用于治疗高度恶性的胶质瘤,包括脑胶质瘤和睾丸胶质瘤。

对于未接受手术治疗或手术后局部复发的患者,替莫唑胺可以作为辅助化疗药物使用。

此外,替莫唑胺也可以用于治疗其他类型的实体肿瘤。

3. 剂量和给药途径替莫唑胺的剂量和给药途径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医生的建议来确定。

一般情况下,替莫唑胺以口服药物的形式给予,每日一次,连续服用5天,然后停药2天,进行一个周期的治疗。

剂量通常为150-200 mg/m²,根据患者体重和身体状况进行调整。

4. 治疗周期替莫唑胺的治疗一般以多个周期的方式进行。

每个周期为28天,包括5天连续给药和2天停药。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治疗反应,医生会根据需要进行多个周期的治疗。

5. 治疗反应替莫唑胺作为一种化疗药物,可能会引起一些不良反应。

常见的不良反应包括恶心、呕吐、胃肠道不适和疲劳等。

此外,替莫唑胺还可能会引起骨髓抑制,导致白细胞减少和贫血等问题。

在接受替莫唑胺治疗期间,患者应定期进行血液检查和其他相关检查,以及密切监测自身的身体状况。

6. 注意事项在使用替莫唑胺进行化疗时,患者需要特别注意以下事项:•按照医生的指导合理用药,不可私自停药或更改剂量。

•在服药期间,应避免饮酒或者食用影响药效的食物。

•如果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或者过敏症状,应及时告知医生。

•替莫唑胺可能对胎儿造成损害,所以在孕妇和哺乳期妇女中慎用。

7. 结论替莫唑胺化疗方案是目前治疗恶性肿瘤的重要方法之一,特别适用于脑胶质瘤患者。

通过了解适应症、剂量和给药途径、治疗周期和治疗反应等相关内容,患者和医生可以更好地使用替莫唑胺进行化疗,并做好相关的监测和管理工作,以提高治疗效果和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胶质瘤如何化疗

胶质瘤如何化疗

胶质瘤的化疗过程胶质瘤会诊中心1要根据肿瘤的性质(星形细胞瘤?少枝胶质细胞瘤?间变性星形细胞瘤?还是胶质母细胞瘤等等)来确定怎么治疗。

一级胶质瘤(毛细胞性星形细胞瘤):手术是可以治愈性的。

如果在术后影像上有残余肿瘤,则可行第二次手术切除整个肿瘤。

放疗和化疗对此类肿瘤极其有限。

二级胶质瘤(低度恶性胶质瘤):手术是非功能区肿瘤的最主要的治疗手段。

对于40岁以下的肉眼全切的病人,无需额外的其他治疗。

对于40以下的不全切除的肿瘤病人以及病人年龄大约40岁不管是否全切都应该进行放疗。

三级胶质瘤(间变星形细胞瘤):需要手术来达到组织病理诊断和减小肿瘤体积。

病人应当进行放疗和化疗。

四级胶质瘤(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同样需要手术来达到组织病理诊断和减小肿瘤体积。

术后放疗(剂量在60Gy左右)。

化疗手段包括卡莫司汀,联合方案PCV(甲基苄肼,环己亚硝脲和长春新碱),或者替莫唑胺用来对肿瘤生长进行控制。

间变性胶质瘤和胶质母细胞瘤,一定需要术后常规放疗和化疗。

一些良性的胶质瘤(毛细胞性星形细胞瘤、多形性黄色瘤型星形细胞瘤,脉络丛乳头状瘤),如果手术全切肿瘤,也不需要放疗化疗。

室管膜瘤,更加复杂,需要根据脑脊液情况,确定是否需要放疗和化疗。

恶性胶质瘤((Ⅲ、Ⅳ级)如胶质母细胞瘤和间变星形细胞瘤,术后血常规、肝肾功能良好、切口愈合良好后应尽早化疗。

NCCN推荐放化疗同步,放疗前1小时,小剂量75mg/m2,连续服用42天(放疗间歇期也需服用)。

放疗结束后:第1周期,5/28方案,150mg/m2,如果能够耐受,可以继续吃5个周期。

对于部分缓解的患者,6周期结束可以继续服用,从第2周期开始剂量可增加至200mg/m2。

替莫唑胺可引起淋巴细胞减少,CD4T淋巴细胞可低于200/mm3,对于放化疗期间白细胞计数下降的患者,每周应监测血常规。

如果血小板低于75000/mm3,中性粒细胞低于1500/mm3,可暂缓化疗。

一些胶质瘤也可选用亚硝基脲类药物,如尼莫斯汀、卡莫斯汀、洛莫斯汀和替尼泊苷或卡铂、顺铂等药物化疗。

2023版胶质瘤诊疗指南

2023版胶质瘤诊疗指南

2023版胶质瘤诊疗指南
以下是2023版胶质瘤诊疗指南的主要内容:
1. 诊断标准:采用2017年WHO中枢神经系统胶质瘤分类标准,即根据组织学类型将胶质瘤分为Ⅰ级、Ⅱ级、Ⅲ级和Ⅳ级。

2. 组织学类型:最常见的是星形细胞瘤,其次是少突胶质细胞瘤、胶质母细胞瘤等。

3. 治疗原则:综合治疗是胶质瘤治疗的关键,治疗原则包括手术切除、放射治疗、化疗、免疫治疗等。

4. 手术治疗:手术是胶质瘤治疗的首选方法,手术目的是切除尽可能多的肿瘤组织,同时保留正常功能。

5. 放射治疗:放射治疗是胶质瘤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可有效控制肿瘤生长和转移,提高生存期。

6. 化疗:化疗是胶质瘤治疗的重要手段,可通过化学药物杀灭肿瘤细胞,达到治疗目的。

7. 免疫治疗:免疫治疗是近年来胶质瘤治疗的热点领域,可通过增强机体免疫功能来治疗胶质瘤。

8. 预后评估:预后评估是胶质瘤治疗的重要环节,可以帮助医生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提高治疗效果。

总之,2023版胶质瘤诊疗指南强调了综合治疗的重要性,提出了新的诊断标准和治疗原则,为胶质瘤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了科学、规范的依据。

中国胶质瘤指南

中国胶质瘤指南

中国胶质瘤指南
胶质瘤的定义和分类
胶质瘤是一种常见的中枢神经系统肿瘤,由胶质细胞形成。

根据WHO(世界卫生组织)的分类,胶质瘤被分为四个等级,其中一级和两级为良性肿瘤,三级和四级为恶性肿瘤。

胶质瘤的症状和诊断
胶质瘤的症状包括头痛、晕厥、恶心和呕吐、精神失常等。

诊断胶质瘤需要进行脑部影像学检查,头部CT或MRI可用于确定嗜铬细胞瘤的病变位置和大小。

胶质瘤的治疗
目前针对胶质瘤的治疗包括手术切除、放疗和化疗等多种方法。

手术切除是目前胶质瘤治疗的首要选择,但由于胶质瘤的位置和大小不同,手术切除并不能完全去除瘤体。

放疗和化疗是在手术切除后进行的辅助治疗。

胶质瘤治疗中的综合护理
在胶质瘤治疗的过程中,同时进行综合护理可以有效缓解患者的痛苦。

综合护理包括饮食调理、药物治疗和心理治疗等,可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治疗效果。

在药物治疗方面,目前已经出现了很多针对胶质瘤的靶向药物,这些药物对提高治疗效果有明显的作用。

胶质瘤的预后和复发
胶质瘤的预后和复发与治疗的效果有很大关系。

良性肿瘤的预后较好,恶性肿瘤的预后则较差。

胶质瘤的复发率相对较高,需要密切的随访和治疗。

作为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肿瘤,胶质瘤的治疗和管理是一个十分复杂的过程。

综合护理和治疗仍然存在很大的发展空间,加强科研和临床实践有助于提高胶质瘤治疗的效果和预后,为患者带来更多的福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0.4
0.2 0
早期TMZ组 标准STUPP组
P=0.021
0
3
6
9
12
15
18
21
24
27
时间(月)
中国一项多中心临床试验对新诊断的GBM患者,在STUPP方案基础上增加手术后2周开始TMZ早期治疗 14天(75mg/m2/d),虽然PFS没有明显延长,但结果显示OS比单纯STUPP方案组显著延长(17.6个月vs. 13.2个月,p=0.021),而毒副反应没有明显增加。
贝伐珠单抗+放疗-TMZ
HR, 0.88 (95% CI, 0.76-1.02) P=0.10
OS (%)
>3级不良事件 率(%) 安慰剂 安慰剂+放疗-TMZ 贝伐珠单抗 51.30% 66.80%
时间(月)
研究设计:一项多中心、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III期研究,共纳入921名幕上胶质母细胞瘤患者,贝伐单抗组458例,安慰 剂组463例,接受RT+TMZ联合贝伐单抗或安慰剂治疗6周,随后为28天的治疗间隔,继续维持贝伐单抗或安慰剂联合TMZ治疗 6个周期(每个周期4周),再予贝伐单抗单药或安慰剂治疗至疾病进展或毒性不耐受。 研究结果:在RT-TMZ方案中加入贝伐单抗未显著改善GBM患者总生存,PFS有所改善,但贝伐单抗治疗不良事件增加。
30
36
一项前瞻性、多中心、随机III期临床研究,共纳入342例新诊断的老年GBM患者(≥60岁)。其中291例患者随机分为 3个组,93例接受TMZ治疗, 98例接受大分割放疗, 100例接受标准放疗。主要研究终点是总生存期。结果显示TMZ组比标准 放疗组的总生存时间(OS)显著延长(8.3个月比6.0个月,HR 0.60,p=0.01),而与高分割放疗组相比无显著差异(7.5个 月,HR 0.85,p=0.24。在>70岁的患者中,TMZ组与高分割放疗组的OS比标准放疗组显著延长。在TMZ治疗组中, MGMT甲基化患者的OS比非甲基化患者显著延长(9.7个月比 6.8个月,HR 0.56,p=0.02)。
脑胶质瘤化疗总论
陈忠平教授
CONTENTS
目 录
01
2015胶质瘤新指南的制定
02
2015胶质瘤指南化疗章节总论
CONTENTS
目 录
01
2015胶质瘤新指南的制定
02
2015胶质瘤指南化疗章节总论
更新2012版指南,推动新技术新方法的应用
2015年 2012年 2011年在共识的基础 下,进行了更新和扩容, 2008年 严格按照循证医学和指南 撰写程序,1年时间编写 在中华医学神经外科分 成《中国中枢神经系统胶 会的领导下,发表了由 质瘤诊断和治疗指南 多学科专家编写的《中 (2012)》 (简称指南) 2 国中枢神经系统恶性胶 质瘤诊断和治疗共识(简 化版)》 (简称共识) 1 近年在精准医学等推动下, 胶质瘤的基础和临床研究快 速发展,新知识、新理论、 新技术层出不穷,因此,迫 切需要对2012年指南进行更 新,以推动这些新技术和新 方法在我国的应用。2015年 完成指南更新3
2015 指南
1
启动会(上海) 2015年3月7日
3 2
初稿意见收集会 2015年6月-10月
初稿会(南昌) 2015年5月31日
会议集锦
意见收集及解读会覆盖全国十大区域
成功召开区域意见会、解读会 各10场 收集指南初稿不同意见几百 条,并解读,确定终稿
参与的专家来自各个领域
神经外科
放疗科
B
*STUPP方案:同步化疗期间TMZ 75 mg/m2/d,连服42天; 辅助化疗期间TMZ 150~200 mg/m2/d,d1~5,每28天重复,共6个周期
新诊断GBM患者 TMZ联合放疗较单纯放疗可改善生存
新诊断GBM患者放疗联合化疗 vs. 单独放疗总生存曲线
100 80
OS/%
60
放疗联合化疗 单独放疗 HR 0.63, 95%CI 0.52-0.75 P<0.001
更加肯定了TMZ在胶质瘤化疗一线用药的地位,在化疗药物介绍中把替莫唑胺 (TMZ)放在第一位
2015版
1
替莫唑胺
亚硝脲类 丙卡巴肼
1
3
亚硝脲类
丙卡巴肼
2 替莫唑胺
中国胶质瘤指南 化疗药推荐顺序
2 3
2012版
TMZ总体毒性反应低于PCV/NU
RT+TMZ组患者的 总体严重毒性反应显著低于RT+NU组1
毒性<3级
毒性≥3级
1. Cancer, 2001, 92(2): 420-433. 2. Journal of Clinical Oncology, 2009, 27(35): 5874-5880.
2015版指南—高级别胶质瘤化疗推荐 “贝伐珠单抗不推荐一线治疗新诊断胶质瘤”
以VEGF为靶标的分子靶向药物:贝伐珠单抗(Bevacizumab,阿瓦斯汀Avastin),不 推荐常规用于新诊断胶质瘤的一线治疗。
Clin Med J, 2015,128(10): 2751-2758.
2015版指南—高级别胶质瘤化疗推荐 “对于部分患者,推荐延长辅助化疗至12周期”
对于TMZ治疗中有持续改善且毒性可耐受的患者,可考虑延长辅助化疗的治疗周期。参 考目前国际多中心临床研究方案,推荐辅助化疗12个周期
研究 RTOG 0525 RTOG 0825
80% 60%
RT+TMZ组患者的
总体严重毒性反应显著低于RT+PCV组2
100%
80% 79.40%
76%
52%
患者比例
40% 20% 0%
患者比例
48%
60% 40% 20% 10.40%
24%
0%
RT+NU (n=99) RT+TMZ (n=96) RT+PCV (n=68) RT+TMZ (n=67)
40
20 0
0
6
12
18 24 时间/月
30
36
一项前瞻性、多中心、随机III期临床研究,共纳入342例新诊断的老年GBM患者(≥60岁)。其中291例患者随机分为 3个组,93例接受TMZ治疗, 98例接受大分割放疗, 100例接受标准放疗。主要研究终点是总生存期。结果显示TMZ组比标准 放疗组的总生存时间(OS)显著延长(8.3个月比6.0个月,HR 0.60,p=0.01),而与高分割放疗组相比无显著差异(7.5个 月,HR 0.85,p=0.24。在>70岁的患者中,TMZ组与高分割放疗组的OS比标准放疗组显著延长。在TMZ治疗组中, MGMT甲基化患者的OS比非甲基化患者显著延长(9.7个月比 6.8个月,HR 0.56,p=0.02)。
40
20 0
0
6
12
18
24
30
36
42
时间/月
2005年由Stupp等组织的一项大规模、多中心、随机对照临床试验,共纳入85个中心573例新诊断GBM患 者。结果发现,TMZ联合放疗较单纯放疗可延长胶质母细胞瘤(GBM)患者的中位生存时间2.5个月,同时2年生 存率提高了16%,5年生存率由2%提高至9.8%(Ⅰ级证据)。
Clin Cancer Res. 2015 May 1;21(9):2057-64.
2015版指南—高级别胶质瘤化疗推荐 “老年患者根据KPS评分和MGMT状态进行个体化治 疗”
老年患者治疗方案可以根据KPS评分<60分和MGMT启动子是否甲基化为选择基础, 做如下选择: a.标准同步放化疗+辅助化疗(TMZ) b.低分割放疗+同步化疗+辅助化疗(TMZ) c.低分割放疗+辅助化疗(TMZ) d.低分割放疗/标准放射治疗 e.单药化疗(TMZ) f.支持治疗/姑息对症处理
对于新诊断的GBM患者,强烈推荐STUPP方 案:术后TMZ同步放疗联合TMZ辅助化疗至少6 个周期(I级证据)
A
STUPP方案*
STUPP方案被美国NCCN指南、加拿大GBM共
识、英国卫生与临床优秀成果研究所(NICE)以及
澳大利亚成人胶质瘤临床诊疗指南推荐,目前被认 为是新诊断GBM的标准治疗方案
1. 中华医学杂志,2009,89:3028-3030; 2. 中华医学杂志,2013,93:2418-2449. 3. 中华医学杂志,2016,96:485
2015版指南制定流程
终稿会(上海) 2015年12月12日
5
初稿意见解读会 2015年10月-12月
6
4
2015版指南 发表于中国医学杂志 2016年2月23日
Lancet Oncol. 2012;13(9):916-926.
2015版指南—高级别胶质瘤化疗推荐 “推荐间变性少突胶质细胞瘤患者术后辅以化疗”
推荐对于间变性少突胶质细胞瘤患者术后辅以化疗,如类似GBM的TMZ方案(IIB证 据)或者PCV方案
在接受放射治疗和TMZ治疗均失败后,目前尚没有公认的有效化疗方案。可推荐的方案 包括TMZ剂量密度方案、联合治疗方案、抗血管生成治疗等
MGMT甲基化高级别复发患者 vs. 未甲基化治疗失败时间
1.0 0.8 MGMT甲基化患者 MGMT未甲基化患者 P=0.0014
治疗失败时间/%
0.6
0.4
0.2 0 0 10 20 30 40 时间(月)
在2015年新近发表前瞻、随机、开放II期DIRECTOR研究中,105例经TMZ同步放化疗至少2个周期TMZ 辅助化疗治疗后复 发的GBM患者随机分到二组,组A (替莫唑胺120 mg/m2/d,连续服用1周休息1周) 或 组B (替莫唑胺80 mg/m2/d),连续服 用3周休息1周)。结果显示二组中位治疗失败时间并无统计学差异性,总生存率也无统计学差异性。但MGMT甲基化的患者较非 甲基化患者的治疗失败时间显著延长(3.2个月 vs 1.8个月,p= 0.0014),6个月的无进展生存率也显著延长 (39.7% vs 6.9%,p<0.000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