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伤风抗毒素脱敏疗法教学文案
破伤风抗毒素(TAT)过敏试验及脱敏注射-(临床常用护理技术操作规范)
(1)评估患者病情、意识、自理能力及合作程度。
(2)了解患者过敏史、用药史、不良反应史。
(3)评估注射部位皮肤情况。
(4)评估环境符合无菌技术操作原则。
10
评估缺一项扣2分;每项评估不全一项扣1分;未解释扣2分,解释不全扣1分;一处不符合要求扣1分。
3.洗手、戴口罩。
4
一处不符合要求扣2分。
每提前或拖后30秒加、减1分。
破伤风抗毒素(TAT)脱敏注射方法
如皮试结果为阴性,可把所需剂量一次注射完。如果结果为阳性,需采用脱敏注射法,按下表安排,每隔20min皮下注射一次,直至完成总剂量注射(TAT 1500u)。具体如下:
破伤风抗毒素(TAT)脱敏注射方法
次数
TAT(ml)
加入生理盐水(ml)
6.选择注射部位,常规消毒皮肤,排气,做皮内注射(注入药液0.1ml),注射毕,迅速拔出针头,勿按压。
14
一项不符合要求扣2分。
7.再次核对,记录注射时间,交待注意事项,20min观察结果。
6
未核对、未记录、未交待各扣2分,交代不详扣1分。
8.整理床单元,协助病人取舒适体位,清理用物,洗手。
4
一项不符合要求扣1分。
1
0.1
0.9
2
0.2
0.8
3
0.3
0.7
4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0.4
0.6
9.观察反应并记录结果。
4
未观察、未记录各扣2分。
评价
15分
1.按消毒技术规范分类处理使用后的物品。
3
一处不符合要求扣1分。
2.结果判断准确。
5
不准确扣5分。
3.语言通俗易懂,爱护体贴病人。
TAT皮试法及脱敏疗法
四、抗过敏抗休克 根据医嘱立即给地塞米松5- 10mg静脉注射或用氢化可的 松200mg加5%或10%葡萄糖 液500ml静脉滴注,根据病情 给予升压药物,如多巴胺、间 羟胺等。病人心跳骤停,立即 行胸外心脏挤压。
五、纠正酸中毒和抗组织胺类 药物 按医嘱应用。
六、密切观察, 详细记录 密切观察病人体温、 脉搏、呼吸、血压、尿量及其 他临床变化。对病情动态做好 护理记录。病人未脱离危险期, 不宜搬动。
TAT皮试法及脱敏疗法
成都市第七人民医院 成都市肿瘤医院 陈映红Βιβλιοθήκη TAT:即破伤风抗毒素,是一种
特异性抗体,能中和患者体液中 的破伤风毒素。
破伤风抗毒素皮试液的配制 (1)每支安瓿内含TAT1500U, 加生理盐水稀释至1ml. (2)取0.1ml加生理盐水0.9ml充 分摇匀,每ml含150u.,取0.1ml (含15U)于前臂掌侧下段局部消 毒后皮内注射,20min观察局部反 应。
二、首选肾上腺素 立即皮下注射0.1%盐酸肾上腺 素0.5~1ml ,病儿酌减,如症 状不缓解,可每隔半小时皮下 或静脉注射0.5ml,直至脱离 险期。此药是抢救过敏性休克 的首选药物
三、纠正缺氧改善呼吸 给予氧气吸入,当呼吸受抑 制时,应立即进行口对口呼吸, 并肌肉注射尼可刹米或洛贝林 等呼吸兴奋剂。喉头水肿影响 呼吸时,应立即准备气管插管 或配合施行气管切开术。
谢谢
皮试前医护人员健康宣教: 询问有无过敏史,破伤风抗毒 素是一种免疫马血清,对于机 体是一种异性蛋白,具有抗原 性,注射后过敏反应率较高。
皮试结果判断标准:
阴性:局部无红肿,全身无异常反应。 阳性:皮丘红肿,硬结直径大于 1.5cm,红晕范围直径超过4cm,有 时出现伪足或有痒感. 强阳性:注射局部反应特别严重或者 伴有全身症状,如荨麻疹、鼻咽刺痒、 喷嚏等即为强阳性反应。
破伤风抗毒素(TAT)脱敏注射同意(拒绝)书
破伤风抗毒素(TAT)脱敏注射同意(拒绝)书
尊敬的患者及家属:
感谢您对我院的信任与支持,请仔细阅读以下内容,希望理解并积极配合。
由于您破伤风(TAT)皮试阳性,且由于伤情,需采用脱敏注射法进行破伤风。
TAT脱敏注射法是将所需要的TAT剂量分次少量注入体内。
脱敏的基本原理是:小剂量注射时变应原所致生物活性介质的释放量少,不至于引起临床症状;短时间内连续多次药物注射可以逐渐消耗体内已经产生的IgE,最终可以全部注入所需药量而不致发病。
采用TAT脱敏注射时,我们会预先应按抢救过敏性休克的要求,准备好急救物品。
密切观察患者的反应。
如患者发生面色苍白、发绀、荨麻疹及头晕、心跳等不适或过敏性休克时,应立即停止注射并配合抢救。
如过敏反应轻微,可待症状消退后,酌情将剂量减少、注射次数增加,在密切观察患者情况下,使脱敏注射顺利完成。
不愿意进行破伤风皮试或破伤风脱敏注射者,还可以进行破伤风人免疫球蛋白注射的选择。
脱敏注射法有风险,已为您告知并望理解并配合。
有关脱敏注射破伤风的目的、风险和注意事项,医务人员已经向我(们)详细告知,我表示理解并同意脱敏注射破伤风抗毒素,对此发生的风险,我们愿意承担。
如您不愿意担此风险,也可以选择不进行脱敏注射,并签字为证。
患者签名(或手印):联系方式:日期:
患者亲属或关系人:与患者关系:
医生签名
护士签名日期。
最新tat脱敏注射法教学文案
TAT脱敏注射法脱敏注射法是将所需要的TAT剂量分次少量的注入体内。
脱敏的基本原理是:小剂量注射时变应原所致生物活性介质的释放量少,不至于引起临床症状;短时间内连续多次药物注射可以逐渐消耗体内已经产生的IgE,最终可以全部注入所需药量而不致发病。
但这种脱敏只是暂时的,经过一定时间后,IgE再产生而重建致敏状态。
故日后再用TAT,还需要重做皮试实验。
TAT皮试结果阳性,而患者确实需要应用TAT时应采用脱敏注射法,预先抢救过敏性休克的需要准备好急救药品。
按表上,每隔20分钟肌肉注射TAT一次,直至完成总剂量注射(TAT1500U)。
在脱敏注射过程中,应密切观察患者的反应。
如发现患者有面色苍白、发绀、荨麻疹及头晕、心跳不等不适或过敏性休克时,应立即停止注射并配合医生进行抢救。
如过敏反应轻微,可待症状消退后,酌情将剂量减少、注射次数增加,在密切观察患者情况下,使脱敏注射顺利进行完成。
大班主题活动:神奇的树设计思路:这几天以来,每天都有孩子惊喜的跟我交流他的新发现:“老师,我发现我家门口的柳树条上长满了绿芽芽!”“老师,我发现幼儿园门口有棵树马上就要开出白色的花了。
”……春天正迈着轻盈的脚步走向我们,冬天里掉光叶子的树都在雨后阳光的沐浴中悄悄发出了新芽,这个变化正慢慢引起孩子们的注意,引起了孩子们极大的兴趣,给孩子们提供了很好的研究探索的机会,“树”也十分自然的成了孩子们关注和议论的焦点。
认真分析其中的价值也是极为丰富,树的主题也应运而生。
由于全球科技和经济的迅猛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虽然日渐提高,但同时也带来了环境破坏及污染等一系列问题,近几年人们越来越意识到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的自然环境的重要性,教育孩子维护环境也成为我们的重要教育任务,作为老师,我们应该把此类主题的内容纳入到孩子的活动中来,通过此活动教育幼儿懂得去积极的关注周围的环境,在探究树的过程中,使孩子们了解大自然,喜欢亲近大自然,从而萌发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及维护大自然的欲望。
破伤风抗毒素脱敏疗法
破伤风抗毒素脱敏疗法外伤特别是污染伤口,常规注射破伤风抗毒素(TAT)是预防发生破伤风的一种有效措施。
破伤风抗毒素是用破伤风类毒素免疫马的血清经胃酶消化后,通过盐析、吸附、浓缩等多种工序提纯制得的液体制剂。
具有中和破伤风毒素的作用。
但对于人体是一种异性蛋白,具有抗原性,注射后可能引起过敏反应。
临床中使用破伤风抗毒素前必须做皮试,阴性者才可以注射,阳性者不能直接注射,否则易发生过敏反应,甚至危及生命。
曾用过破伤风抗毒素但超过1周者如需再用,应重新做过敏试验。
人破伤风免疫球蛋白(TIG)是用破伤风类毒素免疫健康人,待血中抗体达一定水平时,自血浆分离提纯而制,其免疫效能强,体内存留时间长,少有过敏现象发生。
当发生以下几种情况:①有TAT过敏史者;②TAT皮试强阳性;③TAT脱敏注射发生过敏反应者,应放弃使用破伤风抗毒素,改用代替。
但人破伤风免疫球蛋白既增加患者的经济负担,而且在各大医院经常缺货,这也是难以回避和备受困扰的问题。
因此,急诊中遇到破伤风抗毒素皮试出现阳性反应但又无法获得破伤风免疫球蛋白的患者可以采用破伤风脱敏疗法。
破伤风抗毒素脱敏疗法原理:TAT是一种特异性抗体,没有可以替代的药物,机制是小剂量抗原进入人体以后,同肥大细胞或嗜碱性粒细胞上的IgE结合,释放出少量的组胺等活性物质不致对人体产生严重损害,经过多次小剂量的反复注射后,可使细胞表面的IgE抗体大部分甚至全部结合而消耗掉,最后可以全部注入所需药量而不发生过敏反应。
破伤风抗毒素脱敏疗法方法:第一次:取原液0.1ml稀释至1ML肌肉注射,观察无紫绀、气喘或显著呼吸短促、脉搏加速即可20分钟后注射第二次;第二次:取原液0.2ml稀释至1ML肌肉注射,如无反应则可注射第三次;第三次:取原液0.3ml稀释至1ML肌肉注射,如无反应则可注射第四次;第四次:取所有余液稀释至1ML肌肉注射。
此过程大约需要2个小时,有过敏史或过敏试验强阳性者,应将第一次注射量和以后的递增量适当减少,分次注射,以免发生剧烈反应。
破伤风皮试液的配制及脱敏注射讲义
五 过敏性休克的急救措施
⑸ 静脉滴注10%葡萄糖溶液或平衡溶液扩充 血容量。如血压仍不回升,可按医嘱加入 多巴胺或间羟胺静脉滴注。
⑹ 纠正酸中毒 ⑺ 密切观察病情,记录患者生命体征、神志
和尿量等病情变化;不断评价治疗与护理 的效果,为进一步处置提供依据。
记录
• 如果皮试结果阳性,应在医嘱单, 注射单,护理记录单,门诊病历 上用红笔加以注明,并将结果告 知医生,患者及家属。
结果判断:药敏试验阴性
药 敏 试 验 阳 性
四 脱敏注射法
• 一般情况下:用氯化钠注射液将抗毒素稀 释10倍,分小量数次作皮下注射,每次注 射后观察30分钟.
五 过敏性休克的急救措施
预者以⑴•物压管外盐防的下立,、平心酸及 反 措由即具 兴 滑 脏肾急 应 施于停有 奋 肌按上救 , 组过药收 心 等压腺准 一 织敏,缩 肌 作术素备旦抢性协血 、 用。是并出救休助管增。抢在现。克患、加如救使过发者增心发过用敏生平加排生敏过性迅卧外出心性程休猛,周量脏休中克,报阻以骤克应密务告力及停的立切必医、松立首即观要生提 驰 即选采察做,升 支 行药取患好就血 气 胸 地抢救。 ⑵ 立注。首次注射 后不见效果,可考虑15-20分钟内重复注射, 直至脱离危险期。
发病机制
破伤风是由破伤风杆菌的感染所致。 破伤风杆菌属革兰阳性产芽胞性厌氧菌,广 泛地散布于泥土中,粪便中亦含有该菌。 单纯破伤风杆菌芽胞侵入伤口并不足以引起 本病,必须要有其他细菌,或有异物如木头、 玻璃等的碎片同时存在
破伤风杆菌仅孳长在厌氧伤口内,并不散播 到别处,但该菌产生外毒素可致使神经系统 中毒。 当毒素作用于脑干和脊髓后,由于主动肌和 拮抗肌二者均收缩,因而产生特异性的肌肉 痉挛。
护士准备:洗手,戴口罩。 环境用物:适合无菌操作及方便抢救。 用物准备:按医嘱备药,急救用物等。
破伤风抗毒素临床应用及新法脱敏注射进展
2 0 0 1 年 以来 ,矾 山卫生 院接 受需 注射 破 伤风 抗毒 最好 为 伤后 2 4 h内 ,皮 试 阴 性 后 皮 下 或 肌 肉 ( 均 素 ( T e t a n u s A n t i t o x i n ,T A T) ( 简称破 抗 )患者 1 7 2 采用臀大肌 )注 射 ,最 小 预 防剂量 为 破抗 1 5 0 0 U
. 4 注 意事 项 保 存温 度 在 2~ 8 o C;皮试 液 现用 现 少数 皮 肤 瘙 痒 ) ,阳性 率 约 6 8 . 0 0 % 。2 0 0 1—2 0 1 1年 1 标 准浓 度 为 1 m l 皮 试 液 内含 “ 破抗” 1 5 0 U, 来该院严 格把关 ,适时应 用破抗并 采用新 法脱 敏注 配制 ( 5 u) ;有 效 期 计 算 , 自吸 收 之 日起 3 射 ,1 1 7 例患者均顺利接受脱敏疗法 ,无 1 例异常反 注入皮 内量为 1 年半 ;禁忌症 :发烧、急性传染性疾病 、严重心肝 应及过敏现象发生,随访均无破伤风病例发生。下面
例 ,其中男性 1 4 4例、女性 2 8 例 ;皮试 阳性 _ 1 J 1 1 7 例 ( 儿 童成人 同量 ) ,使血 液抗 体迅 速上 升 达有效 预 防浓 对污 染严 重 的伤 口 1 周 后再 重复 注射 同量 ) 。 ( 均为局部 红肿 、丘疹 、直 径 ≥1 c m 和/ 或 有伪 足 , 度 (
产生特异性免疫 J 。我国 目前对 0 — 7岁儿童推行 的、 敏 注射 成为 在 主动免 疫基 础 上进 行 被 动免 疫 的重 要 手
破伤风抗毒素TAT过敏试验法及脱敏注射法技术操作规程
破伤风抗毒素TAT
1TAT
(1)
一般每支TAT为1ml,内含1500国际单位。
取0.1ml加生理盐水稀释到1ml(即150国际单位)。
(2)
取试液0.1ml(含15国际单位)做皮内试验。
20分钟后
(3)
阳性:局部红肿超过1cm。
有时硬结出现伪足。
重者有
者可做脱敏注射。
如局部发痒,有全身反应需慎重用药。
有
2TAT
第一次:TAT01ml(150单位)加生理盐水至1ml。
肌
第二次:TAT02ml(300单位)加生理盐水至1ml。
肌
第三次:TAT03ml(450单位)加生理盐水至1ml。
肌
第四次:TAT余量(450—600单位)加生理盐水至1ml。
每隔20分钟注射1次,每次注射后均需密切观察。
在脱敏注射过程中病人如出现全身反应,应立即停止注射,并迅速处理;如反应轻微,待消退后酌情增加注射次数,减少。
脱敏注射破伤风抗毒素引起过敏反应的抢救及护理
脱敏注射破伤风抗毒素引起过敏反应的抢救及护理破伤风抗毒素是临床上用以预防及治疗破伤风疾病的一种药物,使用前要做皮肤试验。
阴性者,可肌注。
阳性者,则要进行脱敏注射,但在脱敏注射过程中,也存在着过敏反应,现将我科脱敏注射破伤风抗毒素引起的过敏反应的抢救及护理报告如下:1 病例简介例一:最为严重的一例。
患者,女,13岁,因外伤由其外婆带来就诊,清创缝合后,来我科注射破伤风抗毒素,询问其是否有过敏史,患者及家属都不能确定,在这种情况下,只能按常规先给患者做过敏试验,20分钟后观察皮试结果,局部皮肤有3cm×3cm大小的红肿,由此可以确定为阳性反应,遵医嘱脱敏注射,按操作规程操作,第一针0.1毫升破伤风抗毒素加0.9毫升生理盐水肌注,密切观察,10分钟后患者出现全身瘙痒,全身皮肤出现大量大片丘疹,并情绪失控、狂躁,故立即给予盐酸异丙嗪12.5毫克肌注,50%葡萄糖20毫升加地塞米松5毫克静脉注射和输氧等抢救措施。
然后给患者进行检查,发现她神志清楚,情绪烦躁,面色潮红,面部、躯干和四肢有大片红色丘疹,体温36.5摄氏度,脉搏120次/分,呼吸30次/分,血压100/65毫米汞柱,因此诊断为破伤风抗毒素过敏反应,继而静脉输入10%葡萄糖250毫升加氢化可的松50毫克,10分钟后,患者情绪稳定,但嘴唇、眼睑水肿,皮试手臂水肿加重。
因此将患者送入观察室观察。
第二天皮试手臂皮肤呈暗紫色,并出现小水泡,其他部位丘疹消退,但皮肤仍潮红,继续给予抗过敏治疗,五天后痊愈。
例二:患者,男,30岁,因手部外伤来院就诊,处理好伤口后,来我科注射破伤风抗毒素,无过敏史。
给予破伤风抗毒素过敏试验,试验局部皮肤为2.0cm×2.0cm大小的红肿,红晕超过5cm, 确定为阳性反应,遵医嘱给予脱敏注射,两侧臀部各注射两次,全程注射完毕观察20分钟无反应离开。
第二天清晨,患者步履艰难来到我科,主诉,昨晚入睡后感觉注射部位发热、疼痛、瘙痒,一夜难眠。
破伤风抗毒素(TAT)注射告知书
破伤风抗毒素(TAT)注射告知书尊敬的患者及家属:感谢您对我院的信任与支持,请仔细阅读以下内容,希望理解并积极配合。
您的伤情非常容易造成破伤风的发生,从而危害您的健康,严重者可危及生命安全。
为了预防破伤风的发生,需要对您进行破伤风抗毒素(TAT)注射,破伤风抗毒素是一种免疫马血清,对于机体来说,是一种异性蛋白,注射后可能引起不良反应,因此,注射前需要做皮试。
皮试如为阳性反应需对您进行脱敏注射,但脱敏注射风险极高,要做好抢救准备。
由于医学的特殊性,药物的特性和患者的个体差异性,在操作过程中或操作后,有可能出现以下的不良反应,我院将严格按照有关操作规程进行处理和抢救。
不良反应1、过敏性休克:可在注射中或注射后数分钟至数十分钟内突然发生。
患者突然表现沉郁或烦躁、脸色苍白或潮红、胸闷或气喘、出冷汗、恶心或腹痛、脉搏细速、血压下降、重者神志昏迷虚脱,如不及时抢救可以迅速死亡。
轻者注射肾上腺素后即可缓解,重者需输液输氧进行抢救,使用升压药物维持血压,并使用抗过敏药物及肾上腺素皮质激素等进行抢救。
2、血清病:主要症状为荨麻疹、发热、淋巴结肿大,局部浮肿,偶有蛋白尿、呕吐、关节痛,注射部位可出现红斑,瘙痒及水肿。
一般系在注射后7-14天发病,称为延缓型。
亦有在注射后2-4天发病,称为加速型。
对血清病应对症疗法,可使用钙剂或抗组织胺药物,一般数日至十数日即可痊愈。
注意事项1、注射前必须先做过敏试验并详细询问既往过敏史。
凡本人及其直系亲属曾有支气管哮喘、枯草热、湿疹或血管神经性水肿均须特别提防过敏反应的发生,严重高血压、心脏病等病史的人均不宜使用。
2、空腹或饥饿时不宜进行破伤风抗毒素注射,以避免增加不良反应的发生。
3、门诊病人皮试后不得离开病房,注射抗毒素后,须观察30分钟方可离开。
4、注射后7-14天内有以上血清病的相关症状或不适等,请立即到医院就诊。
5、伤后24小时内注射破伤风抗毒素有效。
6、无过敏史者或过敏反应阴性者,也有发生过敏性休克的可能。
破伤风抗毒素皮试结果判断和脱敏治疗
破伤风抗毒素皮试结果判断和脱敏治疗
王静
【期刊名称】《新疆医学》
【年(卷),期】2005(035)005
【摘要】教科书中规定,使用破伤风抗毒素(简称TAT)前先做皮肤过敏试验,
根据皮试结果采取不同方法用药,局部无红肿为皮试阴性,可将余液一次性全量肌肉注射,如局部皮丘红肿硬结〉1.5cm,红晕〉4cm,有时出现伪足,主诉有痒感或全身过敏反应,视皮试结果阳性,需进行脱敏注射。
近几年来也有几种有关TNT新用法的报道,如应用n盯时均可免做皮试,直接一次性稀释、脱敏、缓4
万肌注或静脉输注或将原液稀释5rnl分次(1ml,2ml,全液)肌注等。
笔者认为,教科书对皮试结果位于阴性和阳性之间的判断和治疗未作规定,因此,通过多年的临床实践经验,现提出一种新的判断和脱敏方法与大家商讨。
【总页数】2页(P139-140)
【作者】王静
【作者单位】新疆米泉市人民医院,8314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6
【相关文献】
1.破伤风抗毒素皮试结果判断及注射方法的探讨 [J], 孟翠萍;桂翠萍
2.破伤风抗毒素皮试液配制方法对皮试结果判断的影响 [J], 顾美华
3.破伤风抗毒素皮试结果判断和注射方法分析 [J], 李文素;张梦云
4.破伤风抗毒素皮试结果判断和脱敏治疗 [J], 王静
5.破伤风抗毒素皮试结果判断中局部痒感的应用探讨 [J], 郭秀红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破伤风抗毒素脱敏的标准
破伤风抗毒素脱敏的标准破伤风抗毒素(TAT)是破伤风感染的预防和治疗药物,但有些人可能会对 TAT 产生过敏反应。
为了避免严重的过敏反应,在使用TAT 前进行脱敏至关重要。
脱敏适应症TAT 脱敏适用于以下人群:已知对 TAT 过敏的人严重开放性伤口或烧伤的人高度污染伤口的人在没有经过适当疫苗接种的情况下暴露于破伤风的人禁忌症TAT 脱敏禁忌于以下人群:对 TAT 或其他马血清产品有严重过敏反应史的人患有急性呼吸道感染或其他活动性感染的人血小板计数低于50,000/μL 的人(可能增加出血风险)脱敏方法TAT 脱敏是一个逐步的过程,包括连续递增的抗毒素剂量。
脱敏通常在医院内由合格的医疗专业人员进行。
1. 皮内试验:首先进行皮内试验,注射少量 TAT 以确定过敏反应。
反应通常在几分钟内发生。
2. 皮下注射:如果皮内试验阴性,则从皮下注射小剂量的 TAT 开始,并逐渐增加剂量。
3. 静脉注射:在患者耐受皮下注射后,可以开始静脉注射 TAT。
剂量和间隔时间根据患者的耐受性进行调整。
脱敏标准TAT 脱敏成功由以下标准确定:皮肤反应:对脱敏剂量的 TAT 皮内和皮下注射无明显皮肤反应,例如发红、肿胀或瘙痒。
全身反应:静脉注射 TAT 时无全身反应,例如呼吸困难、血压下降或心律失常。
血清浓度:脱敏成功后,血清中的 TAT 浓度应达到或超过保护水平(通常为 0.1 IU/mL)。
脱敏失败如果患者对任何 TAT 剂量出现严重过敏反应,则脱敏将被终止,并考虑替代治疗方案。
监测和预防措施脱敏过程中,患者应密切监测过敏反应的迹象。
肾上腺素和抗组胺药等紧急治疗应随时可用。
此外,患者应避免在脱敏期间进行剧烈运动或饮酒,因为这可能增加过敏反应的风险。
总结TAT 脱敏对于防止对 TAT 过敏的严重反应至关重要。
通过严格遵守脱敏标准,可以安全有效地进行脱敏。
破伤风抗毒素脱敏抢救及护理
1例破伤风抗毒素脱敏注射致过敏性休克的抢救及护理靳萍,杨素梅,胡敏【关键词】:破伤风抗毒素;过敏性休克;急救;护理我科1例患者脱敏注射破伤风抗毒素发生过敏性休克,经抢救成功。
现将抢救和护理情况汇报如下。
1 临床资料患者,男,23岁,于2010年5月27日17:00因手外伤住院。
入院后即刻完善检查行左手食指清创加皮瓣修复术。
术后患者体温36.5℃,脉搏86次/分,呼吸19次/分,血压120/80mmHg。
既往身体健康,有青霉素过敏史。
患者术后给予输液治疗无不良反应。
2010年5月28日8:30给予破伤风抗毒素皮试,20分钟后观察皮丘有硬结,红晕,询问患者无不适主诉经2名护士判断破伤风抗毒素皮试结果为阳性。
因患者伤口污染严重,则按要求给予阳性脱敏注射法。
将皮试液给予第一针注射,约10分钟后患者突然胸闷、心悸、大汗淋漓,口唇轻度紫绀,全身有散在性荨麻疹。
测体温36℃,脉搏58次/分,呼吸13次/分,血压80 /50 mmHg。
2急救与护理2.1立即建立静脉通道,滴注0.9%氯化钠液维持。
2.2遵医嘱皮下注射0.1%盐酸肾上腺素1mg;静脉推注0.9%氯化钠20ml加地塞米松10mg。
2.3 吸氧,3L/min。
保暖。
2.4肌内注射异丙嗪25mg。
2.5 安慰患者及家属,消除紧张情绪,配合治疗。
3 结果经过积极有效的抢救和处理,15分钟后,患者紫绀、心悸、胸闷等症状缓解。
30分钟后,面色转为红润,眼睑轻度浮肿,球结膜充血,仍感紧张。
测体温36.4℃,脉搏84/分,呼吸20次/分,血压110/70 mmHg。
当日下午给予常规输液治疗无其他不适。
2天后患者眼睑浮肿消失,3天后球结膜充血消退。
患者及家属均表示理解,未发生医患纠纷。
术后第十四天给予拆线,皮瓣存活,切口愈合良好,次日医嘱予出院。
3讨论破伤风抗毒素是一种免疫马血清,对人体是一种异性蛋白,具有抗原性,注射后可引起过敏反应。
因此,用药前先作过敏试验。
如果病人试验结果阳性,因病情需要又必须注射时,则采用脱敏注射法,原则是采用小剂量、短间隔、连续多次注射的方法。
破伤风抗毒素脱敏告知
特殊 护理 技术 操作 破伤风抗毒素(TAT)脱敏注射 姓 名: 性 别: 年 龄: 科 室: 床 号: 住 院 号: 日 期:
尊敬的患者: 感谢您对我院的信任,请仔细阅读以下内容,希望理解 并积极配合。 您的伤情非常容易造成破伤风的发生,从而危害您的健 告知 康,严重者可危及生命安全。为了预防破伤风的发生,需 使用 要对您进行破伤风抗毒素注射。破伤风抗毒素是一种免疫 目的 马血清,对于机体是一种异性蛋白,具有抗原性,注射后 可能引起过敏反应,我院在注射前进行了皮试,您的皮试 结果为阳性,因此,需要对您进行脱敏注射。 脱敏注射法是对过敏试验阳性者进行多次小剂量注射 药液的方法。在脱敏注射中,我院会严格按照有关操作规 程进行注射和注射后护理。 作为一项护理技术操作,由于医学的特殊性、药物的特 性和患者的个体差导性,在操作过程中或操作后,有可能出 现以下的过敏反应,我院将严格按照有关操作规程进行处 可能 理和抢救,但仍发生上述不良反应而造成您机体损害、损 发生 失,我院将不承担责任。 的意 1.呼吸道阻塞症状:可感觉胸闷、气促、发绀、喉头 外 阻塞伴频危感。 2.皮肤过敏症状:可出现搔痒、荨麻疹及其他皮疹。 3.循环系统症状:面色苍白、出冷汗、脉搏细弱、血 压下降等。 4.过敏性休克。 我(我们)已经清楚了解护理技术操作的必要性和可能 发生的后果,(本人自愿接受并同意对破伤风抗毒素脱敏 患者 注射)进行该项护理技术操作。对于可能发生的上述情况, 本人或 表示理解。 亲属及 患 者: ; 联系方式: ; 年 月 日 其关系
人意见 患者亲属: ;与患者关系: ;电话: 日 患者关系人: ;与患者关系: ;电话: 日 备注
; ;
年 年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月 月
护土签名:
破伤风抗毒素(TAT)过敏试验及脱敏注射操作标准
5
不准确扣5分。
3.语言通俗易懂,爱护体贴病人。
2
态度语言不符合要求扣2分。
4.全过程动作熟练、规范,符合无菌原则。
5
一处不符合要求酌情扣1~2分。
5.操作时间7分钟。
每提前或拖后30秒加、减1分。
破伤风抗毒素
操作标准
项目
操作内容
分值
评分标准
操作
前
准备
25分
1.仪表端庄,着装整洁;核对医嘱;核对病人床头牌
及腕带;自我介绍,解释目的及指导配合。
5
仪表一处不符合要求扣1分,缺一项
核对扣2分,每项核对不到位扣1分。
未解释扣2分,解释不全扣1分。
2.评估:
(1)评估患者病情、意识、自理能力及合作程度。
释至1ml(含TAT 150u)o源自6一处不符合要求扣2分。
5.携用物至床旁,再次查对床号、姓名、向病人解释,
询问过敏史,取得病人同意。
10
少查对一项扣2分,未解释、未询
问各扣2分。
6.选择注射部位,常规消毒皮肤,排气,做皮内注射
(注入药液0.1ml),注射毕,迅速拔出针头,勿
14
一项不符合要求扣2分。
按压。
7.再次核对,记录注射时间,交待注意事项,20min
观察结果。
6
未核对、未记录、未交待各扣2分,
交代不详扣1分。
8.整理床单元,协助病人取舒适体位,清理用物,洗
手。
4
一项不符合要求扣1分。
9.观察反应并记录结果。
4
未观察、未记录各扣2分。
评价
15分
1.按消毒技术规范分类处理使用后的物品。
3
一处不符合要求扣1分。
宣传破伤风文案
宣传破伤风文案日常生活中经常会有皮肤小挫伤、流血之类的问题。
去医院看医生么麻烦,不去看么怕万一得了破伤风就悲剧了。
破伤风为什么那么可怕破伤风杆菌在没有氧气的环境中会不断繁殖出很多后代,这些后代会产生一种叫“痉挛毒素”的东西,这个东西很要命,和人体神经细胞(管手脚活动的细胞)结合后就会让神经细胞发呆,不能工作,肌肉就会抽搐。
典型的临床表现包括:人像一张弓一样反曲,脸上表现出苦笑面容,肚子硬,透不过气来。
这些症状即使经过治疗,短时间之内也很难解除,时间久了人就会受不了。
皮肤破裂会得破伤风吗这个要分开看。
破伤风杆菌在环境中无处不在,但不是所有的伤口破裂都会感染破伤风。
可能得破伤风潜在的条件包括:皮肤破裂,破裂口很深,造成局部的缺氧环境;破伤风细菌跑到破裂口里面,不断生长。
像表皮的挫伤一般就不太会出现破伤风感染,但比较深的创面,如果不处理就有潜在感染破伤风的风险。
干净的无菌物品挫伤皮肤也不太会感染破伤风,但不干净的物品,比如铁钉、尖锐的木头,这些都可能造成破伤风。
什么时候打破伤风针最合适很多临床医生的观念里,超过24小时的软组织损伤再进行破伤风预防已经意义不大,这个观点是不太恰当的。
事实上,因个体差异,破伤风杆菌感染在临床上出现症状有一个潜伏期,就是感染破伤风之后细菌一直不发作的时间。
最短的可以在1天,最长的可以在1月以上,大多数病例在1周左右发病。
所以,即便是软组织损伤后过一段时间再行就诊的患者,进行破伤风疫苗预防接种也是非常有必要的。
破伤风预防针怎么打正规破伤风针打法很复杂。
包括主动免疫(破伤风类毒素)和被动免疫(破伤风免疫球蛋白)。
是进行主动免疫还是被动免疫取决于患者既往是否接受过破伤风类毒素免疫及其免疫的次数等。
有时候有些患者无法说清楚是否打过这类疫苗,可以参考这个方法:对清洁或者轻微污染的创面,仅注射破伤风类毒素(3剂,第1剂和第2剂间隔4周,第3剂在6~12月时,后期每隔10年进行一次预防),而无需注射破伤风免疫球蛋白;对较严重污染的创面,则需同时注射破伤风类毒素和破伤风免疫球蛋白(人体免疫球蛋白250单位,或者破伤风抗毒素1500~3000单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破伤风抗毒素脱敏疗法
外伤特别是污染伤口,常规注射破伤风抗毒素(TAT)是预防发生破伤风的一种有效措施。
破伤风抗毒素是用破伤风类毒素免疫马的血清经胃酶消化后,通过盐析、吸附、浓缩等多种工序提纯制得的液体制剂。
具有中和破伤风毒素的作用。
但对于人体是一种异性蛋白,具有抗原性,注射后可能引起过敏反应。
临床中使用破伤风抗毒素前必须做皮试,阴性者才可以注射,阳性者不能直接注射,否则易发生过敏反应,甚至危及生命。
曾用过破伤风抗毒素但超过1周者如需再用,应重新做过敏试验。
人破伤风免疫球蛋白(TIG)是用破伤风类毒素免疫健康人,待血中抗体达一定水平时,自血浆分离提纯而制,其免疫效能强,体内存留时间长,少有过敏现象发生。
当发生以下几种情况:①有TAT过敏史者;②TAT皮试强阳性;③TAT脱敏注射发生过敏反应者,应放弃使用破伤风抗毒素,改用代替。
但人破伤风免疫球蛋白既增加患者的经济负担,而且在各大医院经常缺货,这也是难以回避和备受困扰的问题。
因此,急诊中遇到破伤风抗毒素皮试出现阳性反应但又无法获得破伤风免疫球蛋白的患者可以采用破伤风脱敏疗法。
破伤风抗毒素脱敏疗法原理:
TAT是一种特异性抗体,没有可以替代的药物,机制是小剂量抗原进入人体以后,同肥大细胞或嗜碱性粒细胞上的IgE结合,释放出少量的组胺等活性物质不致对人体产生严重损害,经过多次小剂量的反复注射后,可使细胞表面的IgE抗体大部分甚至全部结合而消耗掉,最后可以全部注入所需药量而不发生过敏反应。
破伤风抗毒素脱敏疗法方法:
第一次:取原液0.1ml稀释至1ML肌肉注射,观察无紫绀、气喘或显著呼吸短促、脉搏加速即可20分钟后注射第二次;
第二次:取原液0.2ml稀释至1ML肌肉注射,如无反应则可注射第三次;
第三次:取原液0.3ml稀释至1ML肌肉注射,如无反应则可注射第四次;
第四次:取所有余液稀释至1ML肌肉注射。
此过程大约需要2个小时,有过敏史或过敏试验强阳性者,应将第一次注射量和以后的递增量适当减少,分次注射,以免发生剧烈反应。
门诊病人注射后须观察30分钟始可离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