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诗词五首复习试题一(含答案) (1)
人教部编版2018年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24诗词五首练习含答案
24 诗词五首第一课时饮酒(其五) 春望名校讲坛1.写作背景(1)《饮酒》(其五):本诗大约作于晋安帝义熙十二三年间,是陶渊明的重要代表作之一。
归隐之后的陶渊明常一醉方休,醉酒之后反而诗兴大发,借诗书写感慨。
(2)《春望》:该诗为杜甫安史之乱时期在长安所作。
唐肃宗至德元载(756)八月,杜甫将家小安置在鄜州(今陕西富县),只身前往灵武(今属宁夏)投奔肃宗,途中为叛军所俘,遂困居长安。
该诗作于次年三月,集中表达了诗人忧国伤时、念家悲己的感情,感人至深。
(3)《雁门太守行》:李贺生活的中唐时代,藩镇割据,叛乱此起彼伏,发生过多次重大的战争,国家的安定和统一受到严重威胁。
《雁门太守行》就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写的。
(4)《赤壁》:发生于汉献帝建安十三年(208)十月的赤壁之战,是对三国鼎立这一历史形势的形成起决定性作用的一次重大战役。
其结果是孙、刘联军击败了曹军,而34岁的东吴军统帅周瑜,是这次战役的关键人物。
这首诗是杜牧经过黄州(今湖北黄冈)的赤鼻矶,想起了赤壁这个著名的古战场,有感于历史,借题发挥而写的怀古咏史之作。
(5)《渔家傲》:这首词作于李清照南渡之后。
根据《金石录后序》记载,李清照曾追随宋高宗行踪,在海上航行,历尽风涛之险。
此词中写到的大海、蓬舟等,都与这段真实的生活经历有关。
2.考点链接把握诗人情感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结合背景。
这里的背景,一指诗词反映的广阔的社会现实,二指作者的人生经历。
(2)分析诗眼。
诗眼是解读诗词主旨的一把钥匙,阅读诗词,如果能抓住诗眼,就容易体会作者的情感。
(3)解读意象。
作者总是把自己的思想感情寄托在自然山川、风花雪月等意象中。
(4)借助典故。
用典就是运用古籍中的逸事、趣闻、寓言、传说或有出处的诗句等来以古比今、借古抒怀等。
【习题链接】见“饮酒(其五) 春望”“课内精读”T8,“拓展阅读”T11;“雁门太守行赤壁渔家傲”“拓展阅读”T13。
2020-2021年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诗词五首》练习题含答案含答案
《饮酒》一、选择。
1、对这首诗赏析有误的一项是()A这首诗歌颂了热闹的田园生活,突出地表现了诗人与大自然相契合的心理。
B“悠然见南山”一句中“见”字用的极好,表现出诗人不是有意而为之,而是在采菊时,山的形象无意中映入了眼帘。
C这首诗在艺术上的特点是情、境、理三者的浑然融合。
在幽美淡远的景和悠然自得的情构成的境界中,蕴涵着万物各得其所的哲理。
D“真意”与“忘言”的关系是说此情此境中让人体会到生活的真谛,而这种“真意”只能用心灵去感受,因而诗人只好“忘言”了。
2、下列对诗句理解有误的一项是()A“而无车马喧”意思是没有那些人来人往的喧嚣,没有世俗的困扰。
B“心远地自偏”意思是只要居所偏僻安静,心就会远离喧闹的尘世。
C“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写出了心与自然的会意与亲近,达到了一种物我合一的境界。
D“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此句写出了诗人面对良辰美景神往而又迷惘的情形。
3、下列赏析有误的一项是()A《饮酒》主要表达了诗人如何从大自然里悟出人生的真正意义,获得恬静的心境这一内容。
B“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句与杜甫《望岳》中“荡胸生层云,决眦人归鸟”都借归鸟来写诗人陶醉自然而不愿做官的感受。
C“此中有真意”与《归园田居(其三)》中“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都表达了诗人返朴归真的人生理想。
D陶渊明爱菊,菊花成了远离尘俗、洁身自好的品格象征;周敦颐说莲,莲花象征着君子美好的品德。
他们都托物言志,寄托了一种高洁的情致。
4、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这首诗叙写宁静闲适的田园生活乐趣,表现诗人归隐田园后安贫乐道、悠然自得的心境。
B.本诗在客观景物的描写中融合对人生哲理的领悟,情、景、理自然融合,意境深邃。
C“心远地自偏”形象地道出这样一个道理:环境的偏僻幽静方能使人恬淡舒适。
D诗人善于捕捉生活中的细节来赋予特殊的意蕴。
例如菊花,具有超凡脱俗、高傲纯洁的象征意义;而诗人“采菊”,则表现诗人热爱自然的情趣。
初中语文统编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26《诗词五首》(第一课时)同步训练(含解析)
初中语文统编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26《诗词五首》(第一课时)同步训练(含解析)诗词五首第一课时基础积累1.完成下面的文学常识填空。
⑴《饮酒》的作者___________,字___________,晚年更名___________,别号___________,世称___________,东晋杰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家,“田园诗派之鼻祖"。
⑵《春望》的作者___________,字___________,号___________,自称___________,世称___________,后世尊为“___________”,其诗为“___________",代表作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雁门太守行》的作者___________,字___________,后世称___________。
有“___________”之称,与___________、___________称为唐代三李。
⑷《赤壁》的作者___________,字___________,号___________,故后世称“___________"。
⑸《渔家傲》的作者___________,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代女词人,___________词派代表,有“___________”之称。
2.默写句子。
⑴《饮酒(其五)》:采菊东篱下,__________。
⑵《春望》:__________,城春草木深。
⑶《雁门太守行》:角声满天秋色里,__________。
⑷《赤壁》:__________,铜雀春深锁二乔。
⑸《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__________。
⑹《饮酒(其五)》中富含哲理,写出人生际遇实际只是人的一种感受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
⑺《春望》中刻画自身形象,抒发忧国念家悲愁的语句的:__________,__________。
2024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26诗词五首习题课件新人教版 (1)
14. <新考法> 结合诗句“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 锁二乔”简要分析“以小见大”的妙处。 一是以大乔、小乔两个人物的命运,来指国家的
命运,以小见大,别出心裁;二是作者把在三国历史 上具有重大意义的赤壁之战的获胜原因,简单归结为 小小的东风,反面假设,写法独特。
返回
(五)阅读《渔家傲》,完成下面小题。 15. 下列对《渔家傲》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C )
人教八年级上
第六单元 第26课
诗词五首
1. 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结庐• ( lú ) 提携( xié )
•
殷勤( yīn )
•
燕脂( zhī )
•
折戟( jǐ )
•
嗟( jiē )
•
车马喧( xuān )
•
不胜簪( zān )
•
日暮( mù )
•
返回
2. 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1)结庐• 在人境
(2)浑欲不胜簪
3. 下列诗词句节奏划分有误的一项是( B ) A. 国破/ 山河/ 在,城春/ 草木/ 深 B. 半卷红旗/ 临/ 易水,霜重鼓寒/ 声/ 不起 C. 东风/ 不与/ 周郎便,铜雀/ 春深/ 锁二乔 D. 天接/ 云涛/ 连晓雾,星河/ 欲转/ 千帆舞
【点拨】 B 项诗句节奏正确的划分为:半卷/ 红旗/ 临易水,
返回
12. 请从修辞方法或炼字的角度,对“黑云压城城欲 摧”一句进行简要赏析。
示例一:“压”字把敌军人马众多、来势汹汹,以及 交战双方力量悬殊、守军将士处境艰难等,揭示了出来。
示例二:运用比喻、夸张的修辞手法,生动写出敌军 人马众多、来势汹汹的情景,渲染了敌军兵临城下的紧张 气氛和危急情势。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诗词五首复习试题一(含答案) (10)
【分析】61.此题考查学生描述诗句画面的能力。
描绘画面,就是发挥联想和想象,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述诗句中展现的画面和意境。
为了增添语言的描写性,我们一可以运用修辞,如比喻、拟人等,使语言更形象、生动;二可以添加联想与想象,把古诗因为追求简练而省略的内容补充出来。
注意不能翻译诗句。
这句诗所描绘的画面是:清晨,茫茫的大海上,云雾弥漫,波涛汹涌。
海风呼啸,从颠簸的船舱中仰望天空,天上的银河似乎转动一般,像无数的船帆在风浪中飞舞前进。
62.此题考查学生理解诗人情感的能力。
这类题型,先读懂诗歌,再从诗歌的写作背景、作者所处的时代和关键的字词等方面来理解即可。
北宋灭亡,李清照逃到南方之后,丈夫去世,自己无家可归,感到人生渺茫,这首词就是写于那个时候。
“路长”、“日暮”是词人晚年孤独无依的痛苦经历。
“嗟”,感叹自己虽然学习写诗,却不能有所成就,正如伍子胥“吾日暮途穷远”和屈原“路漫漫其修远兮”的意念与过程,倾诉的是空有才华却遭逢时事不幸的苦闷。
“谩”,空,徒然;“谩”字流露出心中的哀怨惆怅:一是空有诗情诗才,因知音(丈夫)早逝,而无人能会意,二是慨叹自己身逢乱世,有着对现实无能为力的苦闷和怀才不遇的愤懑。
这首词表达了词人晚年在现实生活面前怀才不遇、孤独无依、奋力挣扎的苦闷和对现实的强烈不满。
结合分析答题即可。
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后面小题赤壁杜牧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钢雀春深锁二乔。
63.请展开想象,用自己的语言写出“自将磨洗认前朝”一句的动态画面。
64.“东风”一词语义丰富,请谈谈你的理解。
【答案】63.示例:我手拿折戟在江边碎石上来来回回地磨着,用水轻轻洗去戟上的锈迹,仔细地辨认着它的朝代。
64.东风一指自然界的东风,也暗指成功的机遇。
【解析】【分析】63.本题考查对诗歌画面的描绘。
描写诗歌画面,要在理解诗句原意的基础上,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展开合理想象。
结合前一句“自将磨洗认前朝”的意思是:拿起磨光洗净的断戟,辨认出是三国孙权、曹操交战时遗弃的兵器。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诗词五首复习试题一(含答案) (11)
角度,做一赏析。
(2)最后两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答案】(1)角度一,意境雄浑。
运用想象的黑云和日光来营造意境,色彩浓烈,想象奇特。
角度二,巧用修辞。
运用比喻和夸张渲染紧张气氛和危急形势;运用对偶,音韵和谐。
角度三,感情浓郁。
歌颂守边将士临危不惧、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
(2)这两句诗活用战国时期燕昭王置千金于黄金台上以招贤才的典故,表现了将士们誓死杀敌、报效朝廷的决心。
【解析】【详解】(1)本题考查学生诗句的赏析,可以从所表现的意境、所用修辞、所表达的感情三点中选取一项进行分析。
“黑云压城城欲摧”,压,原义是从上面加力。
词句中一个“压”字,把敌军人马众多,来势凶猛,以及交战双方力量悬殊、守军将士处境艰难等等,运用夸张、想象等表现手法,淋漓尽致地揭示出来。
(2)本题考查学生体会作者思想感情的能力。
一定要理解诗歌内容,体会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
“黄金台”是用典故,“黄金台”是战国时燕昭王在易水东南修筑的,传说他曾把大量黄金放在台上,表示不惜以重金招揽天下士。
要点明使用典故。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这句话的意思是:为了报答国君的赏赐和厚爱,手执宝剑甘愿为国血战到死!黄金台是战国时燕昭王在易水东南修筑的,传说他曾把大量黄金放在台上,表示不惜以重金招揽天下士。
诗人引用这个故事,写出将士们报效朝廷的决心。
【点睛】这是一首描写战争场面的诗歌。
首联写景又写事,渲染兵临城下的紧张气氛和危急形势,并借日光显示守军威武雄壮;颔联从听觉和视觉两方面渲染战场的悲壮气氛和战斗的残酷;颈联写部队夜袭和浴血奋战的场面;尾联引用典故写出将士誓死报效国家的决心。
阅读下面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春望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69.你认为“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中哪个字用得好?请作简要赏析。
70.结合全诗内容,说出诗题中的“望”字包含哪几层意思。
【答案】69.示例一:“破”字用得好。
八上册第六单元古诗文默写训练题(一)(含答案)
八上册第六单元古诗文默写训练题(一)(含答案)(共100分)一、《三峡》1.分别写出《三峡》中描写春、夏、秋、最具有特色的句子。
春冬:,良多趣味。
(6分)夏:,。
(6分)秋:,。
(6分)2.《三峡》中与李白《朝发白帝城》有异曲同工之妙的句子是:(6分),,,,不以疾也。
3.《三峡》中扣“素、绿、清、影”句子是:,。
(山河秀丽句)(6分)描写泉水瀑布句是:,。
(6分)4.故渔者歌曰:“,。
”(6分)5.“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此句与唐朝李白的“,。
”这两句诗是一致的。
(6分)6.文中用“”描绘了山形的挺拔险峻,(6分)用“”写尽了深秋的凄婉幽美。
(6分)二、《短文两篇》1.《答谢中书书》中首句,。
点题,表达欲与友人交流山川美景的感受。
(6分)文中直抒胸臆的句子是:,,。
(6分)2.《答谢中书书》中的描写句是:,。
(6分)两岸石壁,五色交辉。
青林翠竹,四时俱备。
,;,。
(10分)3.请写出《记承天寺夜游》中(1)描写月下之景的句子:,,。
(6分)(2)抒发作者心情的句子是:??。
(6分)参考答案:《三峡》1.清荣峻茂;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晴初霜旦,林寒涧肃2.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3. 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4. 悬泉瀑布,飞漱其间5.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6.重岩叠嶂,隐天蔽日;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短文两篇》1.《答谢中书书》山川之美,古来共谈;实欲界之仙都。
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2. 高峰入云,清流见底。
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3.(1)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2)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八上语文第六单元《诗词五首》习题及答案
八上语文第六单元《诗词五首》复习题一、理解性默写:1.根据要求填写相应的诗句。
(1)陶渊明《饮酒》中用问答形式表明内心清静就能远离喧嚣之意的句子是: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2)《春望》中把个人遭遇与国家命运紧密结合在一起的诗句是: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3)在《雁门太守行》中暗示将士们具有“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那种壮怀激烈的豪情的句子是: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4)杜牧《赤壁》一诗中诗人以独特的视角对战争的结局进行评价的句子是: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5)在《渔家傲》中词人翻旧典出新意,借鹏抟九万里的风力,把舟吹到三山,胆气之豪,境界之高的诗句是:九万里风鹏正举。
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6)《饮酒(其五)》一诗中表现诗人恬静闲适的生活方式和淡泊名利的高尚情怀的诗句是: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7)《饮酒(其五)(8)杜甫在《春望》一诗中写国都沦陷,山河依旧,春天来临却杂草丛生且表现长安春日(9(10)李贺在《雁门太守行》中写敌人兵临城下,战云笼罩,使人透不过气来,而战士整装(11)李贺在《雁门太守行》中从声和色两个方面勾画了一幅激烈的战斗场面,渲染了沉重,(13)李清照在《渔家傲》中展现了一幅辽阔、壮美的海天一色图卷,形成一种浑茫无际的境界,并为全篇的奇情壮采奠定了基调的句子: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
(14)李清照在《渔家傲》中运用典故,意境壮阔、想象丰富、充满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的句子是:九万里风鹏正举。
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二、诗歌鉴赏:(一)雁门太守行(李贺)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角色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1.首句用黑云暗喻敌军,一个“压”字,把敌军来势凶猛的情况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
2.诗人用斑斓的色彩来描写战争场面,请选取两个表现色彩的词语,发挥想象,描述作者呈现的画面。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唐诗五首》试题(含答案)
试题一、基础达标1.看拼音,写汉字。
gāo xǐ wēi h uī东()()倚下采()落()hóu jīng h uāng()骑()门大()2.下面对《渡荆门送别》的分析有误的一项是()A.首联叙事,直扣诗题,交待了送别的时间、地点、人物及此行的目的。
B.颔联写景,其中一“随”一“入”,以游动的视角写出了渡荆门进入楚地的壮阔景象。
C.颈联描绘了“水中映月”和“天边云霞”两幅图画,巧妙地融进了作者初次见到平原时新鲜、欣喜的感受和体验。
D.尾联由欣赏美景转入深沉的乡情之叹,含蓄地抒发了作者的思乡之情。
3.下面关于《黄鹤楼》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开头四句以传说落笔,巧借今昔变化,抒发了寂寞惆怅之感,气势雄浑,感情真挚。
B.后四句想象在天晴时登楼眺望,由渺不可知的感受转到晴川草树的景象,文势波澜起伏。
C.尾联紧承前三联,用烟波浩渺的长江烘托作者的归思,与开头意境相应,情融景中。
D.此诗起、承、转、合,出神入化,文思如行云,富于变化,历来被推崇为题黄鹤楼的绝唱。
4.根据课文原句填空。
(1)《黄鹤楼》中用典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使至塞上》中描写奇丽壮美的塞外风光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渡荆门送别》中含蓄抒发思乡之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白居易在《钱塘湖春行》中抓住早春特点从仰视角度描写禽鸟的优美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理解(一)课内阅读野望王绩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
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诗词五首》练习题(含答案)
精品语文资料《饮酒》一、选择。
1、对这首诗赏析有误的一项是()A这首诗歌颂了热闹的田园生活,突出地表现了诗人与大自然相契合的心理。
B“悠然见南山”一句中“见”字用的极好,表现出诗人不是有意而为之,而是在采菊时,山的形象无意中映入了眼帘。
C这首诗在艺术上的特点是情、境、理三者的浑然融合。
在幽美淡远的景和悠然自得的情构成的境界中,蕴涵着万物各得其所的哲理。
D“真意”与“忘言”的关系是说此情此境中让人体会到生活的真谛,而这种“真意”只能用心灵去感受,因而诗人只好“忘言”了。
2、下列对诗句理解有误的一项是()A“而无车马喧”意思是没有那些人来人往的喧嚣,没有世俗的困扰。
B“心远地自偏”意思是只要居所偏僻安静,心就会远离喧闹的尘世。
C“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写出了心与自然的会意与亲近,达到了一种物我合一的境界。
D“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此句写出了诗人面对良辰美景神往而又迷惘的情形。
3、下列赏析有误的一项是()A《饮酒》主要表达了诗人如何从大自然里悟出人生的真正意义,获得恬静的心境这一内容。
B“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句与杜甫《望岳》中“荡胸生层云,决眦人归鸟”都借归鸟来写诗人陶醉自然而不愿做官的感受。
C“此中有真意”与《归园田居(其三)》中“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都表达了诗人返朴归真的人生理想。
D陶渊明爱菊,菊花成了远离尘俗、洁身自好的品格象征;周敦颐说莲,莲花象征着君子美好的品德。
他们都托物言志,寄托了一种高洁的情致。
4、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这首诗叙写宁静闲适的田园生活乐趣,表现诗人归隐田园后安贫乐道、悠然自得的心境。
B.本诗在客观景物的描写中融合对人生哲理的领悟,情、景、理自然融合,意境深邃。
C“心远地自偏”形象地道出这样一个道理:环境的偏僻幽静方能使人恬淡舒适。
D诗人善于捕捉生活中的细节来赋予特殊的意蕴。
例如菊花,具有超凡脱俗、高傲纯洁的象征意义;而诗人“采菊”,则表现诗人热爱自然的情趣。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古诗文复习练习题
初中语文试卷鼎尚图文整理制作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古诗文复习练习题姓名:组别:成绩:一、三峡(25分)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绝谳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
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1、解释加横线的词。
(6分)⑴略无阙处()⑵或王命急宣()⑶虽乘奔御风()⑷属引凄异()⑸不见曦月()⑹素湍绿潭()2、解释下列句中加横线字的意义。
(6分)⑴A、哀转久绝 B、绝巘多生怪柏 C、沿溯阻绝⑵A、自三峡七百里中 B、自非亭午夜分 C、屠自后断其股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6分)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⑵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⑶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4、简要说说作者是从哪两方面描写三峡自然景观的。
(2分)5、指出文章第二段中“或王命急宣,有时早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的表现手法及其表达作用。
(5分)二、短文两篇(25分)(一)答谢中书书(9分)山川之美,古来共谈。
高峰入云,清流见底。
两岸石壁,五色交辉。
青林翠竹,四时俱备。
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实是欲界之仙都。
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1、解释下面句中加横线的词语。
(3分)⑴晓雾将歇()⑵沉鳞竞跃( )⑶未复有能与其奇者()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2分)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3、“山川之美,古来共谈”。
测测你的鉴赏力,请从学过的古诗文中选出一句你认为写出了山川之美的语句,并注明作者。
(4分)(二)记承天寺夜游(16分)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第六单元《诗词五首》复习题
海口市第十四中学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第六单元《诗词五首》复习题姓名:班级:座号:分数:示例二:“见”写出了诗人看到南山美景时的随意与自然,体现了作者心灵的自由和惬意。
(任选一词,言之成理即可 )2.自然之趣和人生真谛。
(意思对即可 )3.表现诗人隐居时的安逸闲适的心境。
4.C 5.心远悠然 6.示例:太阳下山了,南山笼罩在渐渐升腾的云气之中,显得非常美丽。
外出觅食的鸟儿,呼朋引伴,成群结队地飞回巢穴。
7、不能。
见的妙处在于无心无意间的偶见,才能与作者悠然自得的心情相融合,而“望”则有意为之。
8.菊花、南山、夕阳和飞鸟。
对闲适生活和自然风光的喜爱之情。
三、《春望》阅读理解:1、“烽火连三月”中的“烽火”原指古代边境地区设置的烽火台,发现敌情,常烧柴禾作为警报,这里指。
2、“国破山何在,城春草木深”渲染一种怎么样的景象?3、“国破山何在,城春草木深”中如何理解“破”和“深”字?4、请从写作手法的角度谈谈你对“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一句的理解。
5、诗的前四句都统领在一个“ ____”字中,诗人视野由远及近,由大到小,由______到______。
6.请展开想像,描述“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所展现的画面,并揭示诗句的含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成为千古传诵的名句,请你从形式和内容上对这两句诗作简要评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一联中,诗人用“抵万金”来形容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战争2、残破凄凉3、“破”所见触目惊心,国都沦陷,城池破败,残垣断壁,山河依旧,乱草遍地。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诗词五首复习试题一(含答案) (8)
A.这首七言律诗采用白描手法虚写了悲壮的战争风云,构成了奇特的意境,歌颂了守边将士浴血奋战、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
B.首句中一个“压”字,把敌军人马众多、来势汹汹,以及交战双方力量悬殊,守军将士处境艰难等局势表现了出来。
C.第五、六句中“半卷红旗”写乘夜奔袭,“霜重鼓寒”营造出浓郁的被撞气氛,夜寒霜重,连战鼓也擂不响,面对重重困难,将士们毫不气馁。
D.最后两句诗运用燕昭王置千金于黄金台上以招贤才的典故,表现了将士们誓死杀敌、报效朝廷的决心。
(2)李贺的诗作想象极为丰富,经常用神话传说来托古寓今,所以后人常称他为“_______”。
他是继屈原、李白之后,中国文学史上有一位颇享盛誉的_________主义诗人。
【答案】(1)A (2)“鬼才”或“诗鬼”,浪漫【解析】【分析】【详解】(1)本题考查内容分析。
白描也是文学表现手法之一,主要用朴素简练的文字描摹形象。
而本诗首句运用了夸张、比喻的修辞,成功地渲染了敌军兵临城下的紧张气氛和危急形势,第三四联则引用典故,所以,本诗并未运用白描手法,故A错误,选A。
(2)李贺(791-817年),字长吉。
河南府福昌县昌谷乡(今河南省宜阳县)人,祖籍陇西郡。
唐朝中期浪漫主义诗人,与诗仙李白、李商隐称为“唐代三李”,后世称李昌谷。
有“太白仙才,“长吉鬼才”之说,故称他为“鬼才”或“诗鬼”。
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后面小题望岳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春望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49.下面赏析《望岳》不正确的一项是()A.首联以设问统领下文,以一望无际的青翠之色烘托泰山的绵延不尽、高耸入云。
B.颔联采用虚实结合的写法,上句用虚笔写泰山的神奇秀丽,下句实写泰山高大雄伟的气势。
C.尾联写企盼登山之情,“会当”“意为”“终要”,写诗人从望岳产生了登岳的想法,似写登山,实为明志。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第25课《诗词五首》期末复习题(word版有答案)
人教版语文八上《25 诗词五首》期末复习题班级_________姓名_________学号____《饮酒(其五)》一、基础知识1.《饮酒(其五)》是_______(朝代)的_________写的一首诗,该作者字_________,名_________,世称______________, 自称______________。
诗人。
有《陶渊明集》。
2.解型默写。
(1)反映诗人陶渊明的生活志向,其中表现他优游自在的隐居生活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饮酒》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日暮的岚气,若有若无,浮绕于峰际;成群的鸟儿,结伴而飞,归向山林。
这是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二、诗歌阅读(一)阅读《饮酒》,完成下列小题。
饮酒其五陶渊明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3.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A.《饮酒(其五)》是五言古诗,为酒后即兴之作,大多直抒胸臆,挥洒真情,实际上是借“饮酒”的题目,写对世事人生的感慨。
B.“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一句写出了门庭冷落的景象,表现出诗人的孤独与寂寞。
C.“悠然见南山”中“见”字的妙处在于无心,无意间偶见,才能与作者悠然自得的心情相融合。
D.“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是景物描写。
表面上是写太阳下山了,倦鸟也知道回家,实质上是劝告人们不要奔波于龌龊的官场之中,要返回到这美好宁静的大自然的怀抱。
4.请发挥想象,用生动的语言描述“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的画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这首诗描写了什么内容?抒发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阅读陶渊明的《饮酒(其五)》,完成下面的题目。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诗词五首复习试题一(含答案) (12)
76.国都沦陷而山河依旧,春天来临眼前却乱草丛生,这种反差强烈的景物描写,痛切的表达了诗人忧国伤时的思想感情。
(要有写作手法(或其它)和思想感情两个方面的表述。
)【解析】75.在理解诗歌内容的基础上分析。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的意思是“战火硝烟三月不曾停息,家人书信珍贵能值万金”。
“连三月”写出了战乱时间之长;“抵万金”的含义是家书珍贵能值万金,战争是一封家信胜过“万金”的真正原因。
“家书抵万金”含有多少辛酸、多少期盼,反映了诗人在消息隔绝、久盼音讯不至时的迫切心情,同时也表达了他对妻子儿女的强烈思念之情。
76.本题考查诗歌关键句赏析。
在了解诗歌的结构和作者思想情感的基础上作答。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的意思是:国都沦陷而山河依旧,春天来临却荒草满目。
“破”字使人触目伤心,“深”字令人满目凄凉。
“国破”和“城春”表现了两幅截然相反的景象,形成强烈的反差。
表现了诗人深重的忧伤和无限的忧国伤时的情感。
77.选出对诗歌欣赏不正确的一项()春望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登高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A.两首诗都表达了诗人忧国伤时,念家悲己的感情,都体现了杜甫沉郁顿挫的诗风。
B.春天景致本应是鸟语花香,可是《春望》中的花却有泪,鸟也惊心。
这是以乐景表现哀情的艺术手法,借景生情,移情于物。
C.《登高》颔联集中表现了要州秋天的典型特征。
诗人仰望茫无边际、萧萧而下的木叶俯视奔流不息、滚滚而来的江水,在写景的同时,传达出韶光易逝,壮志难酬的感怆。
D.两首诗的尾联都出现了诗人的形象,头发花白,面色苍老。
前者是因为没有收到家信,后者是因为悲秋之情。
【答案】D【解析】【详解】D.“前者是因为没有收到家信,后者是因为悲秋之情。
”错误。
烽火连月,家信不至,国愁家忧齐上心头,内忧外患纠缠难解,导致诗人头发愈少,简直连簪子也别不上。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第26课《诗词五首》测试题(含答案)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第26课《诗词五首》测试题(含答案)1.下列加粗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A.磨洗(mó)燕脂(yān)B.角声(jiǎo)不胜簪(zān)C.折戟(qǐ)搔更短(sāo)D.谩有(màn)嗟日暮(jiē)2.下列加粗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A.悠然见南山(久远的样子)B.我报路长嗟日暮(叹息,慨叹)C.浑欲不胜簪(简直)D.学诗谩有惊人句(同“漫”,空,徒然)3.下列诗句节奏划分有误的一项是()A.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B.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C.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D.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
4.下面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陶渊明,一名潜,字元亮,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唐朝诗人。
田园是陶渊明诗的主要题材。
B.杜牧,唐代诗人。
字牧之,号樊川居士。
尤以七言绝句著称,与李商隐一起被后人称为“小李杜”。
C.李清照,宋代女词人,号易安居士,婉约词派代表词人,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
D.杜甫,唐朝诗人,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人称“杜少陵”“杜工部”等。
杜甫被后人尊称为“诗圣”,他的诗被后人称为“诗史”。
5.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陶渊明的《饮酒》(其五)描写了乡村美好风光和诗人悠然的生活,也表达了他生不逢时、怀才不遇的愤慨之情。
B.杜甫的《春望》首联展现了沦陷中长安城的破败景象,使人满目凄然。
C.《赤壁》中“二乔”代表了东吴的命运。
诗人假设东吴败亡,不写山河破碎,而写二乔命运,以小见大地说明战争之利害,极耐人寻味。
D.李清照的《渔家傲》是一首记梦之作,词人在梦中看到了一幅辽阔、壮美的海天一色图,看到了天帝,看到了自己对天帝垂问的回答。
6.下列对陶渊明的《饮酒》理解有误的一项是()饮酒(其五)陶渊明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诗词五首复习试题一(含答案)
一、选择题
的一项是()
1.选出对这首词理解有误
..
渔家傲
李清照
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
仿佛梦魂归帝所。
闻天语,殷勤问我归
何处。
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
九万里风鹏正举。
风休住,蓬舟吹取三
山去!
A.词人坐在船上在风浪颠簸中赶路,仰望着天亮前云雾弥漫、繁星摇动的天空,迷糊之中梦见自己来到天帝的住地,听到天帝情意恳切的问候。
B.作者自认为是有惊人句的成功女词人,但正值战乱年代,国难当头,诗词文章又有何用?只有把希望寄托于虚幻的想象。
C.尽管人生之路留下痛苦的叹息,但词人并未放弃对幸福的追求,她还要像大鹏那样展翅高飞,她还要风把她所乘坐的小船送到美好的仙境。
D.这首词借助奇妙的景象,通过与天帝的一问一答,抒发了词人对沧桑流离人生的感叹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答案】A
【解析】
【详解】
A. 这首词写的是“梦境”,词人想象着梦中海天溟蒙的景象及与天帝的问答,不是实写坐在船上在风浪颠簸中赶路时的情景。
故选A。
二、诗歌鉴赏
阅读《渔家傲》,完成题目。
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
仿佛梦魂归帝所。
闻天语,殷勤问我归
何处。
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
九万里风鹏正举。
风休住,蓬舟吹取三
山去!
2.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词人坐在船上在风浪颠簸中赶路,仰望着天亮前云雾弥漫、繁星摇动的天空,迷糊之中梦见自己来到天帝的住地,听到天帝情意恳切的问候。
B.作者自认为是有“惊人句”的成功女词人,但她并未就此满足,她还有新的更大的人生追求,那就是传说中三座仙山上的幸福生活。
有理想有才华但是得不到施展,找不到出路,所以做如此感想。
C.尽管人生之路留下痛苦的叹息,但词人并未放弃对幸福的追求,她还要像大鹏那样展翅高飞,她还要风把她所乘坐的小船送到美好的仙境。
D.这首词借助奇妙的景象,通过与天帝的一问一答,抒发了词人对沧桑流离人生的感叹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3.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A.这首词气势磅礴而豪迈,想象丰富而奇特,一反李清照婉约词风。
B.“路长嗟日暮”表现了词人晚年孤独无依的经历和上下求索的情怀。
C.“学诗谩有惊人句”流露词人对自己创作的不满和对诗歌艺术的孜孜追求。
D.这首词把真实的生活感受融入梦境,巧妙用典,隐含对现实的失望,对理想的向往。
4.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词的开篇,“接”“连”二字把四垂的天幕、汹涌的波涛、弥漫的云雾组合在一起,展现了一幅海天相接的壮美画面。
B.上阕后半部写作者梦中来到天帝的宫殿,听到天帝殷勤的垂问,得到了诉说心愿的机会。
C.在下阕中,词人感慨自己空有才华,国难当头,诗词文章又有何用。
一个“谩”字,流露出她对现实的不满和内心的苦闷。
D.结尾作者希望自己也能像大鹏一样高飞远走,表现了她身为柔弱女子无力抗争而只好逃避现实的想法。
5.与“学诗谩有惊人句”一句表达情感不相同的一项是()
A.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陆游《书愤》)
B.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陈子昂《登幽州台歌》)
C.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范仲淹《渔家傲》)
D.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李白《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答案】
2.B
3.C
4.D
5.D
【解析】
【分析】
2.
B选项理解分析不恰当。
作者自认为是有“惊人句”的成功女词人,但空有才华而遭逢不幸,奋力挣扎,因为对现实的强烈不满才希望到“三山”去,“三山”是她对理想境界的追求和向往。
故选B。
3.
C选项理解不恰当。
“学诗谩有惊人句”是词人在天帝面前倾诉自己空有才华而遭逢不幸,奋力挣扎的苦闷。
“谩有(空有)”一词,流露出对现实的强烈不满。
故选C。
4.
D选项理解分析不恰当。
结尾作者化用《庄子·逍遥游》中的句子,说“九万里风鹏正举”,要像大鹏那样乘万里风高飞远举,离开这让人伤痛的现实社会,词句气势磅礴,音调豪迈,表现的是对美好、自由自在的生活的向往。
故选D。
5.
考查对重要句子的理解。
“学诗谩有惊人句”表现的是在现实中知音难遇,生不逢时,怀才不遇的苦闷。
D选项“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不仅有“不称意”的苦闷,还有“散发弄扁舟”这样一条摆脱苦闷的不屈服于恶势力的消极出路,有与现实社会的决绝。
故选D。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小题。
春望
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6.你认为“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中哪个字用得好?请作简要赏析。
7.说说“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的意思和表达的思想感情?
【答案】
6.示例一:“破”字用得好。
一个“破”字,写出了国都沦陷,城池残破的景象,使人触目惊心。
示例二:“深”字用得好。
一个“深”字,写出了乱草遍地,林木苍苍的景象,令人满目凄然。
7.意思:感伤时看见花开就想流泪,怅恨别离听到鸟鸣反而惊心。
表达了诗人忧国伤时的思想感情。
【解析】
【分析】
6.本题考查对词语的赏析。
作答时,要在把握诗文内容的基础上,结合诗的主旨和具体的诗句分析。
这类题涉及到古诗的炼字技巧,采用答题格式是:先
解释词的意思,再结合诗句分析表达的内容,最后写其表达效果。
如有修辞格,可综合起来分析作答。
“破”意思是“陷落”,写出了由于安史之乱造成的国都沦陷、城池残破的凄惨荒凉景象。
“深”意思是草木长丛生,人烟稀少,写出了蒿草遍地、林木苍苍的凄凉景象,为全诗营造了一片荒凉凄惨的气氛。
据此分析作答即可。
7.本题考查诗句内容及情感。
第一问,理解诗句的意思。
注意主语是诗人杜甫,意思是:我有感于战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