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动态分析内容
油田开发生产动态分析的内容
![油田开发生产动态分析的内容](https://img.taocdn.com/s3/m/07f18df4f90f76c661371a2e.png)
油田开发生产动态分析的内容主要分析以下内容:A、注水状况分析1)分析注水量、吸水能力变化及其对油田生产形势的影响,提出改善注水状况的有效措施。
2)分析分层配注的合理性,不断提高分层注水合格率。
3)搞清见水层位、来水方向。
分析注水见效情况,不断改善注水效果。
B、油层压力状况分析1)分析油层压力、流动压力、总压降变化趋势及其对生产的影响。
2)分析油层压力与注水量、注采比的关系,不断调整注水量,使油层压力维持在较高水平上。
3)搞清各类油层压力水平,减小层间压力差异,使各类油层充分发挥作用。
C、含水率变化分析1)分析综合含水、产水量变化趋势及变化原因,提高控制含水上升的有效措施。
2)分析含水上升与注采比、采油速度、总压降等关系、确定其合理界限。
3)分析注入水单层突进、平面舌进、边水指进、底水锥进对含水上升的影响、提出解决办法。
D、油田生产能力变化分析1)分析采油指数、采液指数变化及其变化原因。
2)分析油井利用率、生产时率变化及其对油田生产能力的影响。
3)分析自然递减变化及其对油田生产能力的影响。
4)分析增产措施效果变化及其对油田生产能力的影响。
5)分析新投产区块及调整区块效果变化及其对油田生产能力的影响。
汉语中三个相同字组合的读音三个金念鑫(xīn)三个水念淼(miǎo)三个火念焱(yàn)三个土念垚(yáo)三个牛念犇(bēn)三个手念掱(pá)三个目念瞐(mî)三个田念畾(lěi)三个马念骉(biāo)三个羊念羴(shān)三个犬念猋(biāo)三个鹿念麤(cū)三个鱼念鱻(xiān)三个贝念赑(bì)三个力念劦(lie)三个毛念毳(cuì)三个耳念聶(niâ)三个车念轟(hōng)三个直念矗(chù)三个龙念龘(tà、dá)三个原念厵(yuán)三个雷念靐(bìng)三个飞念飝(fēi)三个刀念刕(lí)三个又念叒(ruî)三个士念壵(zhuàng)三个小念尛(mï)三个子念孨(zhuǎn)三个止念歮(sâ)三个风念飍(xiū)三个隼念雥(zá)三个吉念嚞(zhã)三个言念譶(tà)三个舌念舙(qì)三个香念馫(xīn)三个泉念灥(xún)三个心念惢(suǒ)三个白念皛(xiǎo)。
生产动态表的内容
![生产动态表的内容](https://img.taocdn.com/s3/m/ff256f331611cc7931b765ce050876323112742c.png)
生产动态表的内容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生产动态表内容示例:
1. 产品信息:包括产品名称、型号、规格等。
2. 生产日期:记录每批产品的生产时间。
3. 生产数量:记录当天或某一时间段内的生产量。
4. 质量状况:记录产品的质量检测结果,如合格、不合格等。
5. 员工信息:记录参与生产的员工姓名或工号。
6. 设备运行情况:反映设备的正常运行时间、故障停机时间等。
7. 原材料消耗:记录生产过程中原材料的使用量。
8. 生产进度:展示各个生产环节的完成情况。
9. 异常情况:记录生产过程中的任何异常事件,如设备故障、质量问题等。
10. 改进措施:针对异常情况或问题,记录采取的改进措施。
安全产生动态分析报告制度(5篇)
![安全产生动态分析报告制度(5篇)](https://img.taocdn.com/s3/m/285fc76730126edb6f1aff00bed5b9f3f90f72fd.png)
安全产生动态分析报告制度一、为搞好安全生产、加强科学管理,做到对事故进行预测预报,特建立安全动态分析报告制度。
二、安全动态分析的主要内容:①本单位各级领导与职工安全思想情况;②贯彻执行安全生产各项管理制度的情况;③设备和生产作业环境的安全状况;④安全隐患及整改完成情况;⑤本单位本阶段的各种事故(含已遂、未遂、交通、设备、火灾)情况;⑥安全生产统计的指标数据。
三、安全动态分析的方法:①分析应尽可能全面,要推广应用科学的数理统计分析方法、事故统计技术及事故分析技术,大力采用系统安全的分析方法。
分析时可采用主次图(又称排列图),因果图(又称鱼刺图)、控制图、频率和严重率曲线、事故分布图、事故树、事件树等分析图进行阐述论证,做到生动活泼。
②统计分析安全指标实现情况时,应与上年同期、本年上月或上一季度情况进行对此。
③分析可以采用多种形式和方法。
如综合分析方法、个别案例具体分析、既可综合整个单位情况进行分析、也可对某一企业、类别事故或某一基层单位进行分析。
④对事故的分析,应从管理、人为、物质、环境四大方面因素全面进行。
分析应在一段时期(季、半年、全年)对事故的发布(地点),事故类别、事故发生对象的年龄、性别、工种、工龄、伤害部位、事故原因、事故发生时间等进行综合分析。
四、安全动态分析报告的要求:①分析报告时间,按月写出分析报告。
月后五号由单位安全管理部门或专(兼)职安全员对上月的安全动态进行分析,书面报送本单位主管安全领导和公司安环部各一份,自行归档存查一份。
公司安环部每季度分析一次,报主管副总经理和韶钢集团公司安环部各一份。
公司安环部每月的事故统计分析除报综合管理部外,同时报送主管副总经理、韶钢集团公司安环部各一份,要求不变。
②进行分析时,应针对事故和存在问题,善于找出普遍的问题和事故规律,根据单位的生产布置情况,预测预报事故的发生和危险度以及整个安全生产的趋势,并应为单位领导做好参谋,提出下步安全工作的重点、预防事故发生的措施、对策和合理化建议。
油水井管理及动态分析.
![油水井管理及动态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7e6fb000a76e58fafab003b0.png)
提出调整管理措 施
分析油井酸化、压裂、堵水、调层、补孔、调参、放差生产 后的产量、含水变化情况,是否需要对注水井进行调水;分析注 水井增注、调剖、调层后的吸水情况;分析油、水井措施后的增 产、增注效果;分析影响措施效果的原因,并提出今后的措施意 见。
5、分析井内技术状况
分析油井出砂、结盐、结膏、结蜡规律,提出油井掺水、热 洗、加药降粘、清蜡等工作管理制度;分析井下落物,管外串槽, 套管变形,分注、分采(堵水)井封隔器密封情况,并提出处理 意见。
注水、边水 含水上升 套漏或窜槽 工程调整
下 降
液量下降
井筒因素
地层堵塞
能量不足
二、单井动态分析
油井日常管理中的分析
油 井 液 量
油 井 油 量
含 掺 水 水 量
Cl含 砂
加 泵 泵 冲 冲 药 径 深 程 次 量 含 盐 根据油井供液情况 含 蜡
分析工作制度是否 合理,能否调整
动 液 面
示 静 功 液 图 面
500 气油比 (m3/t) 300
产量下降
随油嘴增大,产油、产气 迅速下降,含水快速上升。
含水上升
XXX321因地层压力下降,含水上升,水平段积液严重使日产 油量明显下降,对全油田原油生产任务的完成产生较大影响。
100 2000.06 2001.02 2001.10 2002.06 2003.02 2003.10 2004.06 2005.02 2005.10 2006.06 2007.02 2007.10 2008.06 2009.02
受官 922-7 层间及平面矛盾影响吗, 该井组含水升,产量降,因此需调剖治 理层间矛盾。
官922-7注入井组水驱速度表 与注水 初见示踪 初见浓 水驱速度 井 剂 井 号 天数 度 距离 日期 (m/d) (Bq/L) (m) 官9222012.5.2 128 40 134.7 3.2 3 0 官9222012.7.3 254 112 83.3 2.27 8 1 官922157 2012.8.4 116 70.3 1.35 6 官922230 4 注水井官922-7于2012年4月10日注入7居里 备 注3 H示踪剂
常规油田生产动态分析模板.
![常规油田生产动态分析模板.](https://img.taocdn.com/s3/m/98d28147f5335a8103d2201b.png)
1、动态分析模板共分单井动态分析、井组动态分析、区块(单元)动态分析等三个部分。
2、分析层次:动态分析人员日常工作主要侧重于单井动态分析、井组动态分析;阶段分析主要侧重于区块(单元)动态分析。
(图表模板参考《吐玉克油田2011年度调整方案》)单井动态分析模板一、收集资料1、静态资料:主要包括油井所处区块、构造位置、开采层段(层位、层号)、射孔井段、射孔厚度、射孔弹型、注采对应状况以及连通状况、储层物性(电测解释成果:如孔隙度、渗透率、含油饱和度)、砂层厚度及有效厚度等。
2、动态资料:日产液量、日产油量、含水、压力(静压、流压)、对应注水井注水量及注水压力、气油比等。
3、生产测试资料:饱和度测井结果(C/O、PND_S、硼中子、钆中子等)、产液剖面测试成果、对应注水井吸水剖面测试成果、注水井分层测试成果、示功图、动液面、地层测试资料、油气水性分析资料、流体高压物性资料(如密度、粘度、体积系数、饱和压力、原油组分分析等)、井况监测资料(井温曲线、电磁探伤、井下超声波成像、多臂井径、固井质量SBT等)。
4、工程资料:油井工作制度(泵径、冲程、冲次、泵深)、井下生产管柱组合及井下工具、井身结构(井身轨迹)等。
二、分析内容1、日产液量变化;2、综合含水变化;3、日产油量变化;4、压力变化(静压、流压、生产压差)变化;5、气油比变化;6、对应注水井注水能力变化;7、深井泵工作状况;8、措施效果评价等。
——单井生产曲线:日产液、日产油、含水、流压(动液面)、气油比、措施备注采油井生产曲线注水井生产曲线三、分析步骤1、概况2、生产历史状况(简述)3、主要动态变化首先总体上阐述油井日产液量、日产油量、含水、气油比、压力等变化状况,其次依次分析以下内容。
3.1日产液量变化3.1.1变化态势:主要分析日产液量在分析对比阶段呈现的变化趋势(要求绘制运行曲线变化),主要有液量上升、液量平稳、液量下降三种态势。
判定变化的标准(该标准可以根据本油田的具体情况自行确定)为:日产液量大于50t,波动幅度在±8%;日产液量在30-50t之间,波动幅度在±12%;日产液量在10-30t之间,波动幅度在±20%;日产液量小于10t,波动幅度在±30%;如果日产液量及变化处于上述区间的可以判定日产液量运行平稳;高于变化幅度可以判定产液量呈上升态势;如低于变化幅度则判定日产液量呈下降态势。
安全生产总结 工作动态
![安全生产总结 工作动态](https://img.taocdn.com/s3/m/06022134a36925c52cc58bd63186bceb18e8ed56.png)
安全生产总结工作动态安全生产是企业发展的基石,为了不断提升安全生产水平,以下是对过去一段时间内安全生产的工作总结和动态分析。
一、安全生产总结1.安全生产责任制落实情况过去一段时间,公司高度重视安全生产责任制的落实,明确了各级管理人员、岗位员工的安全职责,确保了安全生产工作落到实处。
通过开展安全生产培训、签订安全生产责任书等方式,提高了员工的安全意识。
2.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建设公司不断完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针对生产过程中的各个环节,制定了严格的安全操作规程和应急预案。
同时,加强对安全生产制度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确保安全生产制度落到实处。
3.安全生产投入公司加大安全生产投入,购置了先进的安全生产设备,提高了生产过程中的安全防护能力。
同时,加强对安全生产资金的监管,确保资金用于安全生产领域。
4.安全生产培训与演练积极开展安全生产培训,提高员工的安全技能和应急处置能力。
定期组织安全生产演练,检验应急预案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提高员工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5.事故隐患排查与治理加强对生产现场的隐患排查,对发现的问题及时整改,防止事故的发生。
同时,建立事故隐患排查治理长效机制,确保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
二、工作动态1.安全生产大检查为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工作,公司组织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对生产现场进行全面排查,确保安全隐患及时发现、及时整改。
2.安全生产月活动积极开展安全生产月活动,通过举办安全生产知识竞赛、演讲比赛、应急预案演练等形式,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安全素质。
3.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推进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管理体系,提高安全生产管理水平。
4.安全生产科技创新鼓励安全生产科技创新,引进先进的安全生产技术,提高安全生产水平。
5.安全生产宣传与教育加强安全生产宣传与教育,利用宣传栏、培训、网络等多种形式,普及安全生产知识,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
动态分析概述
![动态分析概述](https://img.taocdn.com/s3/m/01eebc1e6c175f0e7cd13777.png)
动态分析所需的基础资料 (一)、油井产状所需基础资料 基础井史资料 (1)、井号——如果这口井的井号经改动,要列举过去曾经用过的不同井号。 (2)、开采层位及投产期——对于多油层井,要求了解本井过去曾经采用过 的层位和目前正在开采的层位。 (3)、开采层位深度及海拔高度。 (4)、完井方法及记录。 2、开采层的性质及参数资料 (1)、开采层岩石性质——指岩石性质及特征。 (2)、开采层厚度——开采层的砂岩厚度及有效厚度。 (3)、油层有效孔隙度——说明测量方法。 (4)、油层渗透率——说明为那些渗透率(空气的或有效的)和测定方法。 (5)、油层原始饱和度——说明测定方法。 (6)、必要的附图——本井油层部分电测图,岩心分析剖面图等。
指示曲线 吸水剖面 产液剖面 C/O测井 含油面积 供油面积 供油半径 油水边界 折算供给半径 井组控制面积 可采储量 储量 剩余可采储量 储量丰度 单储系数 连通性 连通储量 水驱控制程度 水驱动用程度 注采比 含水上升 上升速度 采油速度 采液速度 采出程度 亏空 采收率 不均质性 单层特进系数 平面特进系数 驱动类型 开发方式 油砂体 递减率 自然递减 综合递减 综合含水 含水上升率、含水上升速度、存水率 驱动指数
油藏动态分析根据开发阶段不同,分析重点不同: 1、开发初期和上产阶段:分析比较油田地质特征, 进一步落实油田边界和地质储量;投入开发后的 油层能量变化,产量注水能力是否满足需要;注 采系统是否适应等 2、稳产阶段:确定储量和采收率,研究开发规律, 编制各阶段、各层系的开发调整方案;预测未来 开发指标等 3、递减阶段:主要分析产量递减规律、预测今后 产量含水变化及可采储量,提出控制递减的措施。
注水井要录取四个方面资料 吸水能力资料:包括注水井的日注水量、分层日注水,量。它直接反映注水井 全井和分层的吸水能力和实际注水量。 压力资料:包括注水井的地层压力、井底注入压力、井口油管压力、套管压力、 供水管线压力。它直接反映了注水井从供水到井底的压力消耗过程、井 底的实际注水压力,以及地下注水线上的驱油能量。 水质资料:包括注入和洗井的供水水质、井口水质、井底水质。水质一般包括 含铁、含氧、含油、含悬浮物等项目。用它反映注入水质的好坏和洗井 筒达到的清洁程度。 井下作业资料:包括作业名称、内容、主要措施的基本参数、完井的管柱结构 等。如分层配注水包括分层段、封隔器位置、每个层段用水嘴等;又如 酸化有酸化深度、层位、挤酸时的压力、排量、酸的配方、完井管柱等。 原始资料的录取要求齐全准确,齐全就是按照上面所列项目录取,而且要定期 录取,以便对比分析,具体间隔时间各油田根据需要而定。准确有两层 意思,一是所取资料真正反映油井、油层情况;二是所取资料要达到一 定的精度
气田开发管理及生产动态分析
![气田开发管理及生产动态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98110b7bbceb19e8b9f6bac1.png)
二、《天然气开发管理纲要》对气田开发管理的要求
第六十三条:油田公司应根据天然气生产和发展的需要,建立相应的 天然气开发队伍,配备必需的试气、试采、计量、增压、井控、抢险以及 安全环保设备。并做好人员培训和设备管理工作。
第六十四条:油田公司应根据股份公司有关档案管理规定,做好天然 气开发各项资料的归档管理工作。天然气开发涉及的国家秘密和股份公司 商业秘密应按有关保密规定,做好保密工作。
开发试验、气田开发效果评价等。
提纲
一、气田开发管理的主要任务 二、《天然气开发管理纲要》对气田开发管理的要求 三、气田开发管理任务分工 四、《气藏工程管理规定》对气井管理及动态分析的要求 五、动态分析的主要任务 六、气井管理及动态分析的基本方法 七、气井、气藏精细管理及动态分析探讨
二、《天然气开发管理纲要》对气田开发管理的要求
二、《天然气开发管理纲要》对气田开发管理的要求
第五十五条:油田公司应按月、季、半年、年度和阶段进行气田动态分 析,并编写分析报告。
动态分析的主要内容包括气井与气藏的动态特征、产量计划完成情况、 各种工艺措施效果、产量变化及原因、地层压力变化趋势、气藏边底水活动 情况及气田生产设施的适应性等。动态分析应指出开发中存在的问题,提出 改进措施。
(2)地面生产系统监测项目包括:天然气集输站场和净化处理厂装置 的操作压力、温度、流量及处理量;加热设备和动力设备的状况;进出 主要装置的气质分析;主要生产设备和管线腐蚀状况在线监测等。应从 井口到首站进行全流程泄漏检测。
(3)生产动态监测应纳入油田公司的生产经营计划,监测费应按气田 操作成本的3%~5%纳入预算。
第六十一条:油田公司应将售作为一个系统进行管理,充分利用伴生气,提高资源利用率。
二、《天然气开发管理纲要》对气田开发管理的要求
油水井生产动态分析内容及方法
![油水井生产动态分析内容及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63eceb553169a4517623a337.png)
➢(2)含水标准:
➢含水每三天化验一次。含水允许波动范围:常采井 含水波动范围±2%,热采井含水波动范围±5%,超 过波动范围应加密取样,直至稳定; ➢油井发现见水,应连续化验,直至确定见水性质; ➢油井产出液若有游离水,要求每5天做氯离子一个 ,含水突然变化要求每2天做氯离子一个,直至确定 含水变化原因; ➢(新井、措施井、检泵井在开抽后每天取样化验含 水,直至稳定。
油水井生产动态分析内容及 方法
Click to edit Master title style
Click to edit Master subtitle style
提纲
一、动态分析目的及程序 二、油田开发应录取的资料及其标准 三、动态分析所需资料的收集整理 四、动态分析内容及方法 五、2010年油田开发工作的主要思路
感的经济指标。指产出的油量与注入 蒸汽量之比,单位吨/吨或不带单位。 油汽比一般要求大于0.3,经济极限油 汽比为0.15。
油汽比=
周期注汽量(吨) 周期产油量(吨)
采注比
指采出液量与注入蒸汽量之比, 采注比要求大于1.0
油汽比=
周期产液量(吨) 周期注汽量(吨)
回采水率
指采出水量与注入蒸汽量之比的百分数。回采水 率低,地下存水多,影响热采吞吐开发效果:(1) 存水过多将减缓地层压降,增大以后周期的注汽压力 ,易压破地层形成汽窜通道;(2)降低了热效率, 注入的热焓很大一部分要用来加热近井地带的存水; (3)近井地带含水饱和度增加,油相渗透率降低
3、开采曲线的整理
单井采油、注水曲线的绘制
G
日产液
2
2
日产油
0
5
含水
2
动液
面
生
7-2油田开发动态分析
![7-2油田开发动态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b136998e84868762caaed553.png)
p一、月(季)生产动态分析分析内容有:(1)月(季)产油量、产液量、注水量、综合含水、地层压力等主 要指标的变化,与上一个月(季)或预测的生产曲线进行对比。
分 析变化的原因,提出下一步调整措施。
(2)产量构成、老井自然递减和综合递减与上一月(季)或预测曲 线的相应值进行对比,分析产量构成和递减变化的趋势及原因,提 出措施意见。
(3)注水状况分析,分析月(季)注水量、注采比、分层注水合格 率等变化情况及生产形势的影响,提出改善注水状况的措施意见。
(4)分析综合含水及产水量的变化和原因,提出控制油田含水上升 速度的措施意见。
(5)分析主要增产措施的效果,尽可能延长有效期。
每半年除应分析上述几项内容外,要全面分析,总结半年来油田地 下形势及突出变化,提出下半年的调整意见。
6p二、年度油藏动态分析全面系统地进行年度油藏动态分析,搞清油藏动态变化。
为编制第二年的配产、配注方案和调整部署提供可靠依 据。
在年度分析时,重点可考虑:(1)注采平衡和能量保持利用状况的分析评价(2)注水效果的分析评价(3)分析储量利用程度和油的分布状况(4)分析含水上升率与产液量增长情况(5)分析新投产区块和整体综合调整区块的效果(6)分析主要增产措施的效果(7)分析一年来油田开发上突出的重要变化(8)分油田编写开发一年来的评价意见7p三、阶段开发分析一般情况,在下述时期要进行阶段分析。
(1)五年计划的末期;(2)油田进行重大调整前(包括开采方式的转变);(3)油田稳产阶段结束,开始进入递减阶段;(4)油田正常注水临近最后结束阶段。
阶段开发分析,要在年度开发动态基础上进行,着重分析:油藏注 采系统的适应性,储量动用状况潜力的分析研究,阶段的重大调整 (如层系、井网注采系统、开发方式、配产配注的调整等)和增产措施的效果,现有工艺技术适应程度评价,开发的经济效益,油藏总的潜力评价等。
阶段分析的另一内容是改进对油藏储量的评价:1)修正原有储量; 2)采收率的修正。
企业安全生产动态分析表
![企业安全生产动态分析表](https://img.taocdn.com/s3/m/405ae73da36925c52cc58bd63186bceb18e8ed74.png)
企业安全生产动态分析表企业安全生产动态分析表序号日期事件描述处理情况结果分析1 1月1日生产车间发生火灾现场人员及时疏散,消防部门迅速赶到灭火物质损失较大,但无人员伤亡,火灾原因正在调查中2 1月5日生产线发生意外事故工人手指被机器切断,及时送往医院救治工作人员操作不规范,需加强安全培训和监督3 1月10日仓库货物堆叠不稳,垮塌事故事故发生后立即救援被困人员,确定无生命危险人员安全教育不到位,安全意识需提高4 1月15日废气泄漏导致环境污染紧急停止泄漏源,并进行环境处理环境治理需要加强,制定更严格的防护措施5 1月20日天花板坍塌造成几人受伤,幸无生命危险设施老化,需要进行安全设施维护与更新6 1月25日电器设备起火及时进行紧急疏散和灭火电气设备维护需加强,定期检查检修7 1月30日厂区内强风导致物品倒塌及时清理倒塌物并进行安全检查加强安全巡检,确保厂区安全8 2月5日化学品泄漏导致中毒事故紧急清除泄漏物质,送往医院抢救化学品储存需符合安全标准,加强管理9 2月10日设备故障导致生产线停工维修人员及时排除故障,恢复生产设备维护及时性需加强,预防性维护工作重要10 2月15日员工操作不当引发火灾即时疏散员工,使用灭火器进行灭火员工安全培训不到位,需加强操作规范与意识根据上述企业安全生产动态分析表,可见企业在安全生产方面存在一些问题和隐患,需要加强管理和措施,以确保员工和企业财产的安全。
首先,在火灾事故方面,尽管员工及时疏散,并得到了消防部门的及时支持和救援,但火灾仍然造成了物质损失。
因此,有必要对火灾原因进行调查并制定更严格的火灾防控措施,确保类似事故不再发生。
其次,安全培训和监督也是企业安全生产的关键。
在生产线意外事故中,工人的手指被机器切断,这可能是由于工作人员操作不规范所导致的。
因此,企业应加强对员工的安全培训,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
同时,加强对工作岗位的监督和指导,确保员工按照操作规范进行工作,从而减少事故的发生。
油气井生产动态分析
![油气井生产动态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b287f79832d4b14e852458fb770bf78a65293a08.png)
油气井生产动态分析简介油气井生产动态分析是石油工程领域中的一个重要环节,通过对油气井产量、压力、温度等生产参数的监测与分析,可以有效提高油气井的生产效率和开采效果。
本文将介绍油气井生产动态分析的基本概念、方法以及应用。
一、油气井生产动态分析的意义油气井生产动态分析是石油工程领域中的关键技术之一,它能够提供对油气井生产情况的实时监测和分析,为油气田的管理和优化提供重要参考依据。
通过对油气井生产动态的分析,可以预测油井的产量变化和压力变化,帮助工程师做出相应的调控措施,有效延长油气井的寿命,提高油气井的产量和采收率。
此外,油气井生产动态分析还可以帮助工程师及时发现油气井的异常情况,识别可能存在的问题。
根据异常情况,工程师可以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调整,避免油井的意外停产或损坏,提高油气井的运营稳定性。
二、油气井生产动态分析的方法1. 数据采集与处理油气井生产动态分析的首要任务是进行数据的采集与处理。
常用的数据采集方式包括实时监测系统、传感器、测井仪器等。
通过这些设备可以获取到油气井的产量、压力、温度等关键参数数据。
在数据采集后,需要对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
通常采用的方法包括数据清洗、数据融合和数据建模等。
数据的清洗可以去除异常值和冗余数据,保证后续分析的准确性。
数据融合是将不同来源、不同类型的数据进行整合,使得分析结果更加全面和准确。
数据建模是利用统计学和数学方法对数据进行建模,从而揭示数据之间的内在关系。
2. 生产数据的分析对采集到的油气井生产数据进行分析,是油气井生产动态分析的核心步骤之一。
常见的分析方法包括时域分析和频域分析。
时域分析是指对时间序列数据进行分析,通过分析产量、压力、温度等参数随时间变化的规律,推导出井筒内流体的运动状态和井底产能等信息。
时域分析常用的技术包括趋势分析、周期性分析、波动分析等。
频域分析是指对数据的频率特征进行分析,通过分析产量、压力、温度在不同频率上的分布规律,推测井底产能、井筒内流体的运动状态等。
精选生产动态分析
![精选生产动态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fc97a1566ad97f192279168884868762caaebbbd.png)
面、出油剖面、注水量、吸水剖面、注入水质等
3、工程资料(情况):完井数据、井筒状况、生产流程、注采
设备及工艺技术等
动态分析常用的有关参数和资料
常用参数和术语 1、地层系数2、流动系数3、地饱压差 4、流饱压差5、采油(液)指数6、采油强度 7、注水压差8、注水强度9、水驱指数 10、水淹厚度系数11、扫油面积系数 12、水驱油效率13、层间矛盾14、层内矛盾 15、平面矛盾
常见的类型有Βιβλιοθήκη ***油田***区块(层系)压力系统分析、***油田 ***区块(层系)差油层挖潜改造效果分析、***油田***区块(层系) 稳油控水的做法、***油田***区块(层系)注采系统调整效果分析等。
动态分析的方法
1、统计法
统计法是利用各种统计方法,对油田开发过程中大量的实际生产 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找出有规律性的东西
动态分析的原则
1、先易后难 2、先地面后地下
动态分析的内容
1、对注采平衡和保持利用状况的分析 2、对注水效果的评价分析 3、对储量利用程度和油水分布状况的分析 4、对含水上升率与产液量增长情况的分析 5、对主要增产措施的效果分析
动态分析的形式
1、单井动态分析 2、井组动态分析 3、区块(层系、油田)动态分析
2、作图法
作图法是将统计的各种油田开发实际生产资料绘制成相关的图幅, 从而使其生动、直观地反映油田开发中的动态变化规律。
¤另外还有(物质平衡法、地下流体学法)
动态分析常用的有关参数和资料
常用的基本资料
1、油田地质资料:油田构造图、小层平面图、小层数据表、油
藏剖面图、连通图;油层物性资料的渗透率、油层有效厚度、原 始地层压力等;油气水流体性质,即粘度、密度、含蜡、天然气 组分、地层水矿化度等;油水界面和油气界面
油气井生产动态分析_图文
![油气井生产动态分析_图文](https://img.taocdn.com/s3/m/1e8aab47f46527d3240ce09c.png)
施意见。
第一节 生产动态分析的内容
5、油田生产能力变化分析
分析采油指数、采液指数变化及其变化原因; 分析油井利用率、生产时率变化及其对油田生产能力的影
响; 分析(自然或综合)递减率变化及其对油田生产能力的影
响; 分析油田增产措施效果变化及其对油田生产能力的影响; 分析新投产区块及调整区块效果变化及其对油田生产能力
三、油田产量递减分类
五、递减规律的应用
表2 生产数据和计算数据
等时试井要求每一个气嘴开井生产的时间相等。在开井之前,把压 力计下入井底,首先测量气井的静压数据,一般为原始地层压力( pi=pe)。
等时试井的测试程序为:第一步,让气井以较小的气嘴生产一定时 间(未稳定),然后关井让井底压力恢复到原始状态;第二步,把 气井换成较大的气嘴继续生产,生产时间与第一个气嘴相同,然后 关井让井底压力恢复到原始状态;如此进行3~4步;由于流量是逐步 增大的,因此每个流量的关井恢复时间也是逐步加长的;最后把气 井换成一个适中的气嘴继续生产,直至井底压力稳定为止;最后一 个流量被称做延时流量,延时流量的测试时间最长。
根据测点数据,很容易确定出方程(7)的产能曲线常数c1和产能曲线 指数n。由于前4组测点并没有稳定,因此,方程(7)并不是气井的真 正的产能方程。
然后,把由前4组测点数据得到的产能曲线平移到第5个测点(图4-14 ),将得到气井的稳定产能曲线。由于两直线的斜率不发生变化,只 是截距发生了变化,因此很容易由第5个测点数据确定出产能方程的截 距c。将c和n代回到式(5),即得到气井的指数式产能方程。由产能 方程,可以计算出计算出气井的绝对无阻流量。
然后,把由前4组测点数据得到的产能曲线平移到第5个测点 (图4-17),将得到气井的稳定产能曲线。由于两直线的斜 率不发生变化,只是截距发生了变化,因此很容易由第5个 测点数据确定出产能方程的截距c。将c和n代回到式(5), 即得到气井的指数式产能方程。由产能方程可以计算出计算 出气井的绝对无阻流量。
生产人员思想动态分析总结
![生产人员思想动态分析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65ae5f5fc4da50e2524de518964bcf84b8d52d68.png)
生产人员思想动态分析总结生产人员思想动态是指在生产过程中,生产人员思想和态度的变化以及对工作的认识和理解的发展。
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它直接影响到生产效率和质量。
下面对生产人员思想动态进行分析总结,以期能更好地发挥生产人员的潜力,提高企业效益。
一、思想动态的发展过程1.初期阶段:在进入一个新的生产岗位时,生产人员往往充满热情和好奇心,他们急于学习和了解新的工作内容。
但由于经验不足,他们可能会面临一些困难和挑战,这时候他们的思想往往是较为混乱的,缺乏对工作的全面理解。
2.中期阶段:随着工作经验的积累,生产人员逐渐熟悉和把握工作技能。
在这个阶段,他们对工作的理解逐渐深化,开始具备一定的工作独立能力。
他们开始注意到一些生产细节,并尝试提出一些改进意见,以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
3.后期阶段:生产人员在这个阶段已经具备了较为丰富的工作经验,对工作的认识也较为全面。
他们对于生产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能够迅速作出反应,并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同时,他们对工作的熟悉程度也能够帮助他们预测和避免一些潜在的问题。
二、思想动态的影响因素1.工作环境:一个好的工作环境能够给予生产人员提供更多的学习和提升机会,激发他们的工作激情和积极性。
相反,一个不良的工作环境可能会导致生产人员的厌倦和倦怠。
2.工作激励:激励措施对于生产人员思想动态的发展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激励可以是物质性的,如薪酬、福利等;也可以是精神性的,如表彰、荣誉等。
适度的激励能够激发生产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力。
3.培训和学习:给予生产人员培训和学习的机会是非常重要的。
通过不断地学习和提升,生产人员能够更好地适应工作的变化和需求。
4.工作氛围:良好的工作氛围对于生产人员的思想动态的发展起着重要的影响。
一个积极向上的团队氛围能够激发生产人员的工作激情和积极性,相反,一个消极的工作氛围可能会导致生产人员的敷衍和不负责任的态度。
三、思想动态的调整和优化1.加强培训和学习:为生产人员提供持续的培训和学习机会,不断提升他们的专业技能和知识水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1 生产动态分析内容2.1.1 注水状况分析2.1.1.1 分析注水量、分层注水量、吸水能力变化及其对油田生产形势的影响,提出改善注水状况的有效措施。
2.1.1.2 分析分层配水的合理性,不断提高分层注水合格率。
2.1.1.3 搞清油井见水层位、来水方向。
分析注水见效情况,不断改善注水效果。
2.1.2 油层压力状况分析2.1.2.1 分析油层压力(静液面)、流动压力(动液面)、压力变化趋势及其对生产的影响。
2.1.2.2 分析油层压力与注水量、注采比的关系,不断调整注水量,使油层压力维持在合理的水平上。
2.1.2.3 搞清各类油层压力水平,减小层间压力差异,使各类油层充分发挥作用。
2.1.3 含水率变化分析2.1.3.1 分析综合含水、产水量变化趋势及变化原因,提出控制含水上升的有效措施。
2.1.3.2 分析含水上升与注采比、采油速度、总压降等关系,确定其合理界限。
2.1.3.3 分析注入水单层突进,平面舌进,边水指进,底水锥进对含水上升的影响,提出解决办法。
2.1.4 气油比变化分析2.1.4.1 分析气油比变化及其对生产的影响,提出解决办法。
2.1.4.2 分析气油比与地饱压差、流饱压差的关系,确定其合理界限。
2.1.4.3 分析气顶气、夹层气气窜对气油比上升的影响,提出措施意见。
2.1.5 油田生产能力变化分析2.1.5.1 分析采油指数(采油强度)、采液指数(采液强度)变化及其变化原因。
2.1.5.2 分析油井利用率、生产时率变化及其对油田生产能力的影响。
2.1.5.3 分析自然递减率变化及其对油田生产能力的影响。
2.1.5.4 分析油田增产措施效果变化及其对油田生产能力的影响。
2.1.5.5 分析新投产区块及调整区块效果变化及其对油田生产能力的影响。
2.2 油藏动态分析2.2.1 油藏地质特点再认识2.2.1.1 利用油田开发后钻井、测井、油田动态、开发地震等资料,对构造、断裂分布特征和油藏类型进行再认识。
2.2.1.2 应用开发井及检查井的钻井、测井、岩心分析、室内水驱油实验等资料,对储层的性质及分布规律进行再认识。
2.2.1.3 应用油田动态、不稳定试井、井间干扰实验等资料,对油藏水动力系统进行再认识。
2.2.1.4 应用钻井取心和电测资料对储层沉积相进行再认识。
2.2.1.5 应用动态资料对油藏地质储量参数进行再认识,按GBn 269规定核算地质储量。
2.2.2 层系、井网、注水方式适应性分析2.2.2.1 利用油层对比、细分沉积相等新资料分析各开发层系划分与组合的合理性。
2.2.2.2 统计不同井网密度条件下各类油层的水驱控制程度、油砂体钻遇率等数据,分析井网的适应性。
2.2.2.3 依据油层水驱控制程度、油层动用程度、注入水纵向和平面波及系数等资料,分析井网密度与最终采收率的关系。
2.2.2.4 应用注水能力、扫油面积系数、水驱控制程度等资料,分析注水方式的适应性。
2.2.3 油田稳产趋势分析2.2.3.1 应用分年度油田综合开发数据及其相应曲线,分析油田产液量、产油量、注水量、采油速度、综合含水、注采比、油层压力、存水率、水驱指数、储采比等主要指标的变化趋势。
2.2.3.2 对照五年计划执行期间油田产液量、产油量、注水量构成数据表及其相应曲线,分析各类产量和各类增产措施对油田稳产及控制递减的影响。
对产量构成中不合理部分提出调整意见。
产量构成曲线包括以下三类产量:a) 五年计划时间内老井和新井产量构成;b) 各类不同升举方式采油井的产量构成;c) 各类不同油品的产量构成。
2.2.3.3 根据油田递减阶段产量随时间变化的开发数据,应用曲线位移法、试差法、典型曲线拟合法、水驱曲线法或二元回归分析等方法,分析油田递减规律和递减类型,预测油田产量变化。
2.2.4 油层能量保持与利用状况分析2.2.4.1 分析边(底)水水侵速度与压力、压降以及水侵系数、水侵量大小的关系;对弹性驱、溶解气驱、气顶驱开发的油田,分析相应驱动能量大小及可利用程度。
2.2.4.2 对于注水开发的油田,分析油田注采比变化与油层压力水平的关系和油藏目前所处开发阶段合理的压力剖面、注水压差和采油压差(或动液面及泵合理沉没度)。
2.2.4.3 根据油田稳产期限、采油速度、预期采收率及不同开采条件和不同开采阶段的要求,确定油层压力保持的合理界限;分析地层能量利用是否合理,提出改善措施意见。
2.2.5 储量动用及剩余油分布状况分析2.2.5.1 分析调整和重大措施(压裂、补孔、改变开采方式、整体调剖、堵水等)前后油藏储量动用状况的变化。
2.2.5.2 应用不同井网密度下油层连通状况的分类统计资料,分析井网控制程度对储量的动用和剩余油分布的影响。
2.2.5.3 应用油、水井的油层连通资料,分析不同密度的注采井网或不同注水方式下水驱控制程度及其变化。
2.2.5.4 应用注入、产出剖面、C/O测试、井间剩余油饱和度监测、检查井密闭取心、新钻井的水淹层解释、分层测试、数值模拟等资料,分析注入水纵向及平面的波及和水洗状况,评价储量动用和剩余油分布。
2.2.5.5 应用常规测井系列,建立岩性、物性、含油性、电性关系图版及公式,确定油层原始、剩余、残余油饱和度的数值。
利用原始、剩余、残余油饱和度(或单储系数)曲线重叠法确定剩余油分布。
2.2.5.6 对于水驱油田,应用水驱曲线分析水驱动用储量及其变化。
2.2.6 驱油效率分析2.2.6.1 应用常规取心和密闭取心岩心含油分析、天然岩心驱油试验等资料,分析不同类型油藏驱油效率。
2.2.6.2 对于水驱油田,应用驱替曲线及其公式系列对驱油效率进行预测。
2.2.6.3 应用油藏工程方法计算水驱波及体积、水驱指数、存水率等数据,分析水驱油效率。
2.2.7 油层性质、流体性质变化及其对油田开发效果影响的分析2.2.7.1 应用检查井密闭取心岩心润湿性测定或油层岩心室内冲刷润湿性定时测定等成果,分析岩石润湿性在油田开发过程中的变化情况,以及对两相渗透率曲线和最终采收率的影响。
2.2.7.2 应用检查井密闭取心岩心退出效率测试或室内水驱油实验岩样测试的渗透率、孔隙率、滞后毛管压力曲线、电镜扫描和矿物成分等资料,分析油田开发过程中储层孔隙度、孔隙结构、渗透率、粘土矿物成分的变化,以及对油田开发效果的影响。
2.2.7.3 分析油田开发过程中油、气、水性质变化及其对开发效果的影响。
2.2.8 油田可采储量及采收收率分析2.2.8.1 油田开发初期及中、后期可采储量的标定按SY 5367的规定执行。
2.2.8.2 油田技术可采储量及经济可采储量,根据油田驱动类型分阶段定期标定。
2.2.8.3 分析下列因素对油田可采储量及采收率的影响:a) 油藏物性:渗透率、孔隙度、含油饱和度、油藏面积及形态、储层空间结构、油层多层及非均质性;b) 流体性质:原油粘度、体积系数、油层温度等;c) 岩石与流体相关的特性:油水过渡带大小、驱动类型、润湿性、孔隙结构特征;d) 开采方法及其工艺技术:开采方式、驱动能量、井网密度、压力系统、驱油效率;e) 经济因素:地理条件、气候条件、原材料及原油价格变化。
2.2.8.4 分析油田调整及大型措施前后可采储量的变化,并提出增加可采储量和提高采收率的措施意见。
2.2.9 油田开发经济效益分析2.2.9.1 分析单位产能建设投资、投资效果、投资回收期、投资收益率、成本利润等指标变化。
2.2.9.2 分析不同开发阶段采油成本、措施成本变化及措施成本占采油成本的比例。
2.2.9.3 根据油田剩余可采储量、产能建设投资、采油操作费、原油价格、投资回收期等指标,分析油田不同开发阶段井网密度极限和合理的井网密度。
2.2.9.4 依据采液指数、生产压差、井网密度、工艺技术水平、地面管网设施、经济界限等因素,分析油田最大产液量。
2.2.9.5 依据工艺技术和经济条件,分析油田合理的极限含水率。
根据高含水油井产值及能量消耗,确定高含水井关井界限。
2.2.9.6 依据油藏驱动类型、采油方式、油水井技术状况、经济条件等因素,分析油藏废弃产量及废弃压力的合理界限。
2.3 《胜利油田砂岩油田注水开发动态分析要点》2.3.1、生产动态分析2.3.1.1 概况与现状2.3.1.2 主要指标完成情况(并与运行对比)2.3.1.3 主要工作及效果2.3.1.4 重点调整(整体、局部、注采)单元分析2.3.1.5 主要开发指标(产量、注水量、压力、含水、递减率等)的变化分析(与去年和预测曲线对比)2.3.1.6 典型变化单元分析2.3.2 产能变化和能量利用程度分析2.3.2.1 计算今年油田(区块)生产压差、注入压差、采油(液)指数、吸水指数等,并与去年对比,分析研究变化原因2.3.2.2 分析目前能量保持水平是否合理2.3.2.3 研究压力剖面,分析注水压差和采油压差的协调对应关系2.3.3 注水效果分析评价2.3.3.1 分析注水见效程度2.3.3.2 计算阶段及累计含水上升率、存水率和水驱指数2.3.3.3 研究注采井网完善程度、注采对应率和注采平衡情况2.3.4 油水分布状况的分析2.3.4.1 剖面厚度动用状况分析2.3.4.2 主力层平面注水分布状况2.3.5 综合评价开发效果2.3.5.1 用fw-η曲线和水驱特征曲线分析储量动用程度、开发变化趋势是变好、稳定还是变差2.3.5.2 分别以地质储量、可采储量和剩余可采储量计算采油速度和采出程度2.3.6 分析当前地下存在主要问题及地下潜力2.3.7 制订出下步主要对策2.3.7.1 改善注水效果的措施2.3.7.2 改善储量动用状况的措施2.3.7.3 恢复压力、调整生产压差和注水压差的措施2.3.7.4 控制递减和含水上升的措施2.3.7.5 改善纵向、横向波及系数的措施2.3.7.6 整体、局部和注采调整单元、工作量及效果预测2.3.7.7 其他增产措施2.3.7.8 明年达到的主要指标3、油田开发动态分析的基本工作方法牢记油藏静态,熟悉油藏开采历程及其重大事件,应用新技术、新方法跟踪分析油藏油水井动态,掌握油、气、水在油藏中的运动规律及剩余油分布。
从单井入手,由点到面,由面到整体,动静结合,搞清油藏开发现状,对其开发水平做出评价。
在深化油藏认识的基础上,准确指出影响油田开发的主要问题,应用相似油田开发规律指导本油田,及时提出改善开发效果的措施意见,确保油田开发效果最佳。
应当提醒大家,油田动态分析(研究)的依据是大量的资料数据,其中动态数据是随着时间而变,同时,由于录取的条件不同,数据反映的结果就有差异,这就要求我们对油水井生产情况及油藏的重大事件有清楚的了解,对其进行取舍判别。
只有保证了资料的齐全、准确,通过分析(研究),才能得出正确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