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革命时期的政治概况与文化

合集下载

文化大革命时代的社会动荡与思潮变迁

文化大革命时代的社会动荡与思潮变迁

文化大革命时代的社会动荡与思潮变迁在文化大革命期间,中国社会经历了一段极为动荡的时期。

这个时期除了政治层面的动荡外,社会思潮也发生了巨大的变迁。

本文将从社会动荡与思潮变迁两个方面来探讨文化大革命的影响和意义。

一、社会动荡文化大革命的发展导致了中国社会的剧烈动荡。

在该时期,红卫兵组织出现并迅速发展,许多青少年加入其中,他们以批判旧文化和旧思想为己任,对与之有关的人和事进行斗争和清算。

这导致了大量的学校和工厂停工,教育与生产秩序陷入混乱。

更为重要的是,社会关系出现了严重破碎,人们之间的信任与合作几乎完全崩溃。

与此同时,政治斗争的升级也加剧了社会的动荡。

许多高级官员被打倒,原定的社会秩序被打破,人们面临着大规模的非正常变动和不确定性。

这种动荡不仅对经济活动造成了严重的干扰,还导致了人们对未来的不安和恐惧。

社会动荡的结果是许多人失去了工作、住房和家人,一些人甚至失去了生活的基本保障。

二、思潮变迁文化大革命对中国社会的影响不仅在于社会动荡,还在于思潮的变迁。

在这一时期,毛泽东思想被宣扬为唯一的真理,许多人被迫接受并信奉这一思想,并对其进行推崇和宣传。

然而,文化大革命的发展也出现了一系列的批评和反思。

随着革命的深入,人们开始怀疑文化大革命过程中所发生的一系列事件的合理性和合法性。

对政治权力的滥用和对个体权利的忽视,使得一些人开始质疑毛泽东思想的真实性和可行性。

在这一过程中,一些知识分子和青年开始发起自我思考和探索,试图寻找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发展道路。

这种思潮变迁的一个重要标志是批判与反批判的出现。

一些知识分子发表了一系列具有非议性和批评性的文章,或者进行了一些有针对性的思想讨论。

他们试图解构文化大革命中形成的思想框架,并提出一些新的思想和观点,从而呼唤社会的变革和进步。

三、文化大革命的影响与意义文化大革命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无论是社会动荡还是思潮变迁。

从社会动荡的角度来看,文化大革命改变了原有的社会秩序,为后来的改革开放奠定了基础。

大革命如何重塑了旧制度的权力结构

大革命如何重塑了旧制度的权力结构

大革命如何重塑了旧制度的权力结构大革命是法国历史上一次重大的政治、社会变革,持续了近十年的时间,深刻地重塑了旧制度的权力结构。

在这次革命中,老政权和封建贵族阶级被推翻,新的共和政府和民主制度建立起来。

本文将从政治、社会、经济和文化等方面来分析大革命对旧制度权力结构的重塑。

首先,大革命重塑了政治权力结构。

在革命爆发之前,法国的政治权力被绝对君主制所垄断。

国王和贵族拥有绝对的权力,而平民则毫无政治权利。

但是在革命爆发后,旧政权被推翻,国王被废黜,贵族们失去了特权地位。

新的政治体制以民主共和制为核心,国家权力被分散到普通人手中。

大革命结束了封建时代的专制政治,引入了民主政治和法治国家的概念,为后来的法国政治体制奠定了基础。

其次,大革命重塑了社会权力结构。

在旧制度下,法国社会严重分裂,贵族和平民之间的阶级差距极大。

贵族拥有绝对权力和特权,而平民则没有政治权利和社会地位。

大革命结束了这种社会分裂,废除了特权贵族制度,实现了人民的平等。

杜拉克随后建立的国民警卫队是大革命后的一种体现,它代表着新的法国社会结构:以平民为主体的全民义勇军。

这种全民共军的建立,标志着社会上层和下层的分化的结束。

再次,大革命重塑了经济权力结构。

在旧制度下,贵族控制了绝大部分的土地和资源,而平民则处于贫困和受剥削的境地。

大革命消灭了封建贵族的特权,废除了土地的私有制,实现了土地的平均分配。

同时,大革命也推动了法国经济的转型,加速了工业化进程。

新的政府对外贸易和内部市场进行了改革,加强了国家的经济实力。

这些变革使法国经济摆脱了封建经济的束缚,进一步推动了工业革命的发展。

最后,大革命在文化领域也重塑了权力结构。

在旧制度下,文化生活受到贵族和教会的控制,而普通民众则无法参与到文化活动中来。

大革命废除了旧体制对于文化生活的控制,推动了法国的文化繁荣。

新的政府为艺术家和文化工作者提供了自由的创作环境,促进了法国文化的蓬勃发展。

同时,大革命还在教育领域进行了改革,实现了教育的普及,使法国的文化水平得到了提高。

中国文化大革命的历史与经验

中国文化大革命的历史与经验

中国文化大革命的历史与经验1966年5月,中国共产党主席毛泽东发起了中国文化大革命,这场历时10年的政治运动给中国社会和文化带来了巨大的影响。

虽然文化大革命所涉及的事物十分复杂,并且早已经成为社会历史的一部分,然而其历史和经验对于我们今天的社会文化生活,乃至中国的政治发展仍有着非常重要的借鉴价值。

一. 历史背景中国文化大革命开始于1966年的中国,这个时期正值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国后的第二个十年,与之前浴血奋战的解放战争及大规模的土地改革相比,到了新中国的10年代,似乎到了一个发展相对平静的历史时刻。

这时,毛泽东提出了“社会主义文化大革命”的理论。

作为中国革命的主要理论家,在40年代前期的残酷战争中,毛泽东不但坚持攻坚克难,更加注重在军队内进行思想斗争,与国共内战的局势密不可分。

也正是出于这样的思想,文化大革命的理论建立了中国革命过程中思想觉醒和革命斗争不可或缺的重要性。

二. 大革命内部矛盾文化大革命是一场文化、思想领域的革命,旨在反对一切阻碍中国共产党的革命发展的反动力量。

但是由于中国革命时期的长期内斗,中央党内递进的腐败、官僚主义等现象等因素,文化大革命本身就成为了一个内部争斗的舞台。

在此背景下,红卫兵、造反派以及农村的左派代表们等人物群体的形成都在很大程度上也是受到了政治制度本身缺陷的影响。

他们的发动和动员本质上是党内势力斗争变种,而另一方面,也反映出中国在此时期可能难以克服的权力追求和利益分配的问题。

三. 社会反应与全民运动在文化大革命期间,广泛的社会反应和全民运动的出现,可以说明社会文化和政治制度间紧密的联系。

大革命充分利用了传媒,排除了前几十年左派运动时期过于依赖高层左派主导的限制,获得了广泛的支持。

一些学生、知识分子开始反对党和国家敌人以及对保守、反动、顽固思想的无情打击,其中也有一部分人试图掌握政治权利。

然而文化大革命的思想和行动之间存在着重大的矛盾。

毛泽东的“三面红旗”等理论并不完备,不能透彻解决问题。

文化大革命的社会影响与文化反思

文化大革命的社会影响与文化反思

文化大革命的社会影响与文化反思文化大革命是中国历史上一段非常特殊的时期,它在中国社会、文化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记,对中国现代文化产生了极其重要的影响。

这段历史时期的社会影响和文化反思,仍然值得我们深入研究和思考。

一、文化大革命对社会的影响文化大革命的发生,导致中国整个社会发生了巨大的动荡和混乱。

一方面,它加剧了政治的压制和文化的萎缩,造成了中国文化的严重断层和整体失落;另一方面,它反映了中国社会的深层次问题,表现出了中国社会的一些积弊和矛盾。

首先,文化大革命加剧了中国社会的政治压制和文化萎缩。

在此期间,由于政治上的极端打压和文化上的彻底批斗,导致了中国文化的几近毁灭。

中国的许多知识分子和文化艺术家,不少人都被打成“反动学术权威”和“反动思想家”,被贬为“黑五类”、“死不改悔的走资派”等等带有污名化的标签。

他们所倡导的文化艺术创作,被禁止和打压。

这种文化上的隔离和堵塞,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中国文化的繁荣和发展。

然而,文化大革命也反映出了中国社会的一些根深蒂固的问题。

它表现了中国全社会的一种极端倾向,以及国内问题的复杂性和深刻性。

文化大革命时期,中国国内政治和经济形势都很不稳定,国内矛盾激化,官僚主义、享乐主义,腐败问题等社会问题日益严重。

另外,在社会道德方面,中国也面临着严重的困境。

时至今日,这些问题依然任重而道远,得到深入研究和反思。

二、文化大革命对文化的反思文化大革命对中国文化、思想、艺术等多个领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与反思。

让我们从各方面来进行探究:从思想角度来看,文化大革命虽然加速了中国文化思想的批判和反思,但它所激起的“批极左”,“批标准化”的思潮也让中国思考者对思想的边界和规范产生了强烈的担忧。

由此,在文化思想领域的一些批判理论如《内心的边界》等思潮开始萌芽。

在文艺领域,文化大革命也在一定程度上对中国现代文艺的走向产生了影响。

文化大革命给中国现代文坛带来了深刻的混乱,它使得中国文艺界重新反思各种艺术形式和艺术思想是否符合中国国情,并重新审视自己的文化底蕴。

中国共产党在各个时期的思想政治工作与文化建设

中国共产党在各个时期的思想政治工作与文化建设

中国共产党在各个历史时期的思想政治工作与文化建设文化的含义文化的内涵和外延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从广义上说,指人类社会历史实践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

从狭义上说,指社会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和组织机构。

文化是一种历史现象,每一社会都有与其相适应的文化,并随着物质生产的发展而发展。

中国共产党对文化的界定:中国共产党文化的核心就是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的科学理论。

中国共产党文化是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继承发展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借鉴西方文化中的进步内容,在中国革命、建设、改革开放实践中逐步确立和完善的,以马克思主义价值观为核心的关于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发展和中国共产党自身建设的思想理论、行为规范和行为方式的观念体系。

简单概括,中国共产党文化就是中国共产党取向模式,它包括中国共产党价值取向、认知取向、态度取向、信仰取向、情感取向等。

中国共产党文化的构成要素包括党的奋斗目标、党的思想、党的价值观、党的意识、党的理想信念、党的心理、党的情感、党的精神、党的作风、党的道德、党的思维模式、党的行为规范、党的行为方式等。

中国共产党文化建设可分为前30年、中间30年和后30年,前30年主要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文化建设,中间30年主要是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文化建设,后30年主要是改革开放时期的文化建设。

在不同的时期有不同的文化纲领,在纲领的指导下朝着不同的方向发展。

一、新民主主义时期党的文化建设新民主主义时期党的文化纲领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帝反封建的文化,即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

在新民主主义文化纲领的指导下中国共产党的文化建设朝着新民主主义社会的方向发展。

新民主主义时期的文化建设可分为四个阶段:党成立初期(包括国民大革命时期)、土地革命时期、抗日战争时期和解放战争时期。

1、中国共产党成立初期,党的文化关切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

(1)注意阐发、介绍马克思主义学说,特别是唯物史观和阶级斗争学说,并开始尝试用它们来研究历史学、哲学、社会学等新兴的社会科学,分析宗教、道德、语言文学、民族等各种社会文化问题,论证中国走社会主义道路的必然性和可能性。

五四运动和国民革命时期政治概况体与文化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和国民大革命 PPT

五四运动和国民革命时期政治概况体与文化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和国民大革命 PPT

的统治
律平等
“新”在反帝
推翻君主专制 民权 政体,建立国 主义 民政府,国民
一律平等
民权为一般平民所共有, 凡真正反对帝国主义和封 建军阀之个人及团体,均 得享有一切自由及权利
“新”在强调 普遍平等的民 权
民生 平均地权(较 主义 为空洞)
平均地权(后来提出耕者 有其田);节制资本(控 制私人资本)
1.它是中国近代史上前所未有的人民大革命, 基本上推翻了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沉重地打击 了帝国主义侵略势力。
2.它对中国新民主主义的革命航程有重要的 作用。首先,宣传了中共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纲领, 扩大了党在群众中的影响;其次,党开始掌握一 部分革命武装;第三,广大群众受到了一次革命 洗礼。
国民大革命与辛亥革命
(二)实现标志
国民党一大召开:1924年,重新解释了 三民主义,形成新三民主义,确定了联俄、联 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
(三)合作基础:新三民主义
(四)合作的方式:党内合作(同意共产党
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
旧三民主义
新三民主义
新发展
民族 主义
反对民族压迫, 对外:反对帝国主义侵略
反对满洲贵族 对内:中国境内各民族一
1919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1927
1937
1945
1949
新民主主义 革命开始和 第一次国内
第二次国内 战争(土地 革命)时期
1946
抗日战 第三次国内 争时期 战争(解放
战争(国民 国共十年对
战争)时期
大革命)时 峙时期

二、基本线索
中心内容是中共领导的反帝反封建斗 争1919年~1927年(从五四运动到国民大 革命失败)

五四运动和大革命时期的政治概况和文化.doc

五四运动和大革命时期的政治概况和文化.doc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与活动
教学方法与手段
一、导入新课
二、讲授新课
大革命即国民革命。也称为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是指中国从1924年至1927年7月,以国共第一次合作为基础建立了革命统一战线,反对北洋军阀的革命反帝反封运动。
(一)“五四”爱国运动
五四爱国运动是一次彻底地反对帝国主义及其走狗——封建军阀的运动。所谓“彻底”,是指它与帝国主义及其走狗——封建军阀彻底决裂、势不两立的精神而言。工人、学生、商界,各行各业都投入到爱国运动中来。
(三)国共第一次合作
【师】:这是国共第一次合作,以后还有第二次合作,在抗日战争之前。国民党一大拉开了国共第一次合作的序幕,国民革命的车轮在国共的领导下开始运转。
1、黄埔军校的建立
(1)时间:1924年6月
(2)地点:广州
(3)负责人:总理(创立人):孙中山;校长:蒋介石;党代表:廖仲恺;政治部主任:周恩来
【师】:看来大家对军校历史还是熟悉。我们再来看看
教 学 过 程 实 施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与活动
教学方法与手段
黄埔军校门上的一幅对联:上联——“升官发财请往他处”,下联——“贪生怕死勿入斯门”,横批——“革命者来”。从这幅对联中可以看出黄埔军校的办学宗旨是什么?(培养有理想、不怕牺牲,以救国救民为己任的新一代军人)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与活动
教学方法与手段
营的官兵在接受攻打武昌的任务时,抱着视死如归的精神,纷纷留下遗书遗物,为国家为人民奋勇杀敌。正是这种出色的表现,为他们所在的第四军赢得了“铁军”的称号,叶挺被公认为当时的北伐名将。那么这里“铁军”称号是第四军还是叶挺独立团?
【生】:略
【师】:注意:“铁军”是指第四军,叶挺独立团为他们所在的第四军赢得了“铁军”的称号。

文化大革命的起因和影响

文化大革命的起因和影响

文化大革命的起因和影响文化大革命是中国历史上一段深刻而痛苦的历程,其持续了整整十年,并对整个中国社会造成了深远的影响。

那么,文化大革命的起因是什么?它又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怎样的影响呢?本文将对这两个问题进行探讨。

一、文化大革命的起因文化大革命的起因极其复杂,但是最终的导火索可以从极端左派指引下的权力斗争中找到。

在20世纪60年代初期,中国领导层内部的权力斗争逐渐加剧。

此时,毛泽东正在有意识地选定接班人,并采取了一系列步骤来强化他自己的地位。

然而,躲在幕后的其他领导人,例如红卫兵头目林彪和江青等人,利用这种不确定性,来推动革命进程,并试图去推翻毛泽东。

这些极端左派人士在毛泽东的鼓动下,发起了一场名为文化大革命的政治运动,并宣称要打倒“资产阶级”。

他们视所有的知识份子为“反动派”,并呼吁全国人民发动反革命的斗争,以能够摧毁任何形式的反革命派别。

此时,左派群众的问题对于领导层而言已经毫无控制,这也是中国内部斗争的一个极点。

二、文化大革命产生的影响1. 社会经济方面文化大革命使得中国的经济和社会进程受到了极大的损害。

因为大规模的社会动荡、工业暂停、商业的疯狂规模化和学生的疾苦,中国的经济基本上处于平静状态。

在文化大革命的后期,政策重新定向并试图构建一个更加自由和开放的经济体系,这也是为了反对过去极度集中的计划经济。

但是,经过几十年来的发展,中国的经济体系已经远远超越了文化大革命之前的产业体系,包括私人企业和外国投资在内。

2. 政治方面文化大革命对中国政治的影响也是深刻的。

很多人认为,文化大革命导致了整个中国革命的失败。

这场事件使得毛泽东的信任被颠覆,他的改革和政策曾经赢得那些曾经相信中国政权的人,但现在却被人忽视。

文化大革命的受害者们也在这场事件的过程中彻底失去了对政府的信任,他们认为政府对他们的所作所为是变态的、残暴的和良心玷污的。

从此之后,中国的政治情况就再也没有恢复到从前的岁月。

政府的信誉深受质疑,政府对公民的监测与控制也变得非常严厉。

中国文化大革命期间发生的重大事件

中国文化大革命期间发生的重大事件

中国文化大革命期间发生的重大事件中国文化大革命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极其重要的时期,它席卷了整个中国社会,对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这个时期里,发生了许多重大事件,下面将介绍其中一些。

首先,文化大革命的起因可以追溯到1966年的北京清华大学。

当时,一篇名为《评新编历史剧〈海瑞罢官〉》的文章在学校内广泛传阅,引发了广泛的讨论和争议。

这篇文章批评了当时的国家领导人刘少奇,认为他在历史剧《海瑞罢官》中扮演的海瑞是一个投降派。

这篇文章的发表引发了一系列的学生运动和抗议活动,最终演变成了全国范围的大规模社会运动。

其次,文化大革命的核心是红卫兵运动。

红卫兵是由一群年轻学生组成的组织,他们自发地组织起来,要求推翻旧的文化、思想和制度,建立起一个新的社会秩序。

红卫兵运动在全国范围内迅速蔓延,成为文化大革命的主要力量。

红卫兵们批判和打击一切他们认为是“资产阶级”和“反动派”的人和事物,他们对旧的文化、传统和权威进行了彻底的批判和破坏。

第三,文化大革命期间发生了一系列的政治迫害和镇压事件。

许多知识分子、艺术家、学者和政治家被打倒、迫害和监禁。

他们被指责为“反动派”、“资产阶级代表”等,遭受到了严重的迫害和打击。

这些事件导致了中国社会的动荡和混乱,许多人的生活受到了严重的破坏。

这些事件的影响一直延续到文化大革命结束后的很长一段时间。

第四,文化大革命期间还发生了一些与中国传统文化有关的事件。

一些古建筑、文物和艺术品被毁坏或损失,许多传统文化的价值观和观念被否定和批判。

这些事件对中国的文化遗产造成了严重的破坏和损失,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最后,文化大革命期间还发生了一些与外交关系有关的事件。

中国与苏联的关系恶化,两国之间爆发了边界冲突。

同时,中国还与美国和其他西方国家的关系紧张,导致了中国在国际舞台上的孤立。

这些事件对中国的外交政策和国际地位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总的来说,中国文化大革命期间发生了许多重大事件,这些事件对中国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中国文化大革命与毛泽东的领导

中国文化大革命与毛泽东的领导

中国文化大革命与毛泽东的领导中国文化大革命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段重要时期,也是毛泽东的领导下发起和推动的一场大规模社会运动。

这场运动有着深远的影响,对中国社会、经济、政治和文化都产生了长期的影响。

毛泽东是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也是中国共和国的第一任主席。

在1949年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之后,毛泽东开始推行一系列的政策,其中最有影响力的就是大跃进和反右派斗争。

这两个政策被认为是中国文化大革命起因的其中因素。

大跃进是毛泽东推行的一项经济建设政策,旨在加速中国的工业化和农业发展。

然而,由于政策实施过于急进和不科学,大量农民被动员到工业生产中,导致农田荒废和农民生活困难。

同时,政府对经济数据的夸大和虚报也造成了严重的误导。

这使得大跃进成为一个灾难性的时期,给中国经济和农民带来了巨大的损失。

在大跃进之后,毛泽东进行了反右派斗争。

这是一场针对知识分子和政治异议人士的运动,旨在清洗所谓的反动思想。

许多知识分子和学者被划为右派,受到政治迫害和社会排斥。

这导致了中国知识分子的大规模流失,对中国的教育和科学研究造成了长期的影响。

在大跃进和反右派斗争之后,中国进入了一个相对平静的时期。

然而,毛泽东并没有停止对社会的改造野心。

他开始关注由于腐败和官僚主义导致的社会问题,他认为中国需要进行彻底的改革。

于是,在1966年,毛泽东发动了文化大革命,试图通过青年学生和工人运动来清除“资产阶级”残余势力,恢复社会主义的原则。

他鼓励红卫兵组织和活动,推动人民群众参与到政治运动中来。

这导致了一系列的社会动乱和暴力冲突,许多文化和历史遗产被破坏和焚毁。

然而,文化大革命并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反而造成了巨大的混乱和不稳定。

社会秩序崩溃,经济发展停滞,人民生活水平下降。

这一时期的一些政治运动和活动也导致了许多人的冤案和迫害。

然而,毛泽东的领导也确实推动了中国社会的一系列变革。

他试图通过文化大革命来重新激发中国人民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热情,并加强人民对政府的信任和支持。

大革命时期的政治概况与文化

大革命时期的政治概况与文化
3/30/2021
国民党“一 大”的召开
3/30/2021
孙中山、李大钊等参加国民党“一大”
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会场,当时很多共产 党员同时也是国民党员。
3/30/2021
2、新三民主义
1924年1月,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 会对三民主义作出了新的解释:
在民族主义中突出了反帝的内容,强调对外 实行中华民族的独立,同时主张国内各民族一 律平等;
1926年3月,蒋介石借口共产党“阴谋叛变”,命 令在黄埔扣押中山舰,扣押了海军局局长,监视和软禁 共产党人,并收缴枪械,企图制造“中山舰事件”,夺 取军权。中山舰事件是以蒋介石为代表的右派势力进行 反革命活动的信号。
3/30/2021
二、实行国共合作,掀起大革命高潮
(一)中国共产党对统一 战线理论的认识过程
(1)“一大”的策略—
—不合作 (2)“二大”的决议—
中 共 三
—党外联合
大 会
(3)杭州西湖特别会议

的决定——党内合作
(4)“三大”的方针—
—建立国共合作的统一战
线
3/30/2021
(二)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基本情况
因为正是在这个时期中国共产党人进行了轰轰烈烈癿革命工作领导了全国反帝反封建癿伟大斗争同时开始探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癿途径初步提出了无产阶级领导癿人民大众癿反帝反封建癿新民主主义革命癿基本思想幵且从大革命癿失败中汲取了严重癿历史教训开始懂得进行土地革命和掌握革命武装癿重要性
大革命时期的政治概况和文化
3/30/2021
政治部主任——周恩来
三大军阀像
吴佩孚
3/30/2021
孙传芳
张作霖
吴佩孚
孙传芳

毛泽东时代的文化大革命与影响

毛泽东时代的文化大革命与影响

毛泽东时代的文化大革命与影响毛泽东时代的文化大革命是中国历史上一段十分重要的时期,对中国和世界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文化大革命是毛泽东为了巩固自己的权力和对中国社会进行深刻改革而发动的一场运动,其影响贯穿了整个中国社会。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来说明文化大革命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一、文化大革命对中国的经济影响文化大革命是中国历史上对经济发展影响最大的一场政治运动,其理念和目的深深嵌入了中国经济中。

在文化大革命期间,毛泽东试图实现中国的社会主义化,他鼓励中国农民和工人来共同创造一个经济强大的国家。

然而,这场革命造成了严重的经济下滑,尤其是在短期内的经济衰退,这对于中国的经济与发展带来了深远的影响。

文化大革命对于中国的经济影响也体现在十大功劳的宣传中。

要求中国人民制造家庭劳动和农业机器,以增加农业产量,同时也鼓励中国企业家扩大其参与国际市场的角色,以改善国内经济。

二、文化大革命对中国社会结构的影响文化大革命不仅对中国的经济政策产生了影响,它对中国社会结构的改变也是非常深刻的。

在文化大革命期间,毛泽东强调了“红色资产阶级”的概念,其代表的是境内境外矛头对中国社会的影响力强大的市民阶级。

这引发了整个社会机构的改变,其中大多数精英都被打倒。

文化大革命还使得中国人民的思想基础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在此期间,毛泽东试图确立一种更有利于中共党内及其同志的“革命”观念,这也推动了中国社会的改变。

三、文化大革命对中国的教育系统的影响文化大革命对中国的教育系统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在此期间,毛泽东试图在教育系统中推行一种新的思想模式和价值观,以推动中国社会向前发展。

他试图改变教育中既有的学习模式和课程。

文化大革命期间,在中国的教育系统中几乎所有既有的教育教授都被革命政治家或毛泽东亲信称为“反革命”,整个教育系统出现了非常大的混乱与动荡。

很多传统的学科被重新定义和重新构建,例如数学、物理、化学和生物学,影响了整个中国教育体系,这一深刻的改变也着土了教育学家、教育工作者关于教育的核心价值。

大革命时期政治概况和文化共54页

大革命时期政治概况和文化共54页

66、节制使快乐增加并使享受加强。 ——德 谟克利 特 67、今天应做的事没有做,明天再早也 是耽误 了。——裴斯 泰洛齐 68、决定一个人的一生,以及整个命运 的,只 是一瞬 之间。 ——歌 德 69、懒人无法享受休息之乐。——拉布 克 70、浪费时间是一桩大罪过。——卢梭
大革命时期政治概况和文化
1、战鼓一响,法律无声。——英国 2、任何法律的根本;不,不成文法本 身就是 讲道理 ……法 律,也 ----即 明示道 理。— —爱·科 克
3、法律是最保险的头盔。——爱·科 克 4、一个国家如果纲纪不正,其国风一 定颓败 。—— 塞内加 5、法律不能使人人平等,但是在法律 面前人 人是平 等的。 ——波 洛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30/2021
1922年1月12日香港海员大罢工
1922年1月,香港海员罢工 (要求增加工资):是中国工 人阶级第一次直接同帝国主义 势力进行的有组织的较量。
香港海员罢工
3/30/2021
安源路矿工人罢工
3/30/2021
• 工人罢工运动的最高潮,是震惊中外的京 汉铁路工人大罢工。1923年2月1日,京汉铁路 工人在郑州召开总工会成立大会,遭到军阀吴 佩孚的阻拦、威逼和捣毁。工人对此无比愤怒。 于2月4日京汉铁路工人举行了大罢工。2月7日, 吴佩孚在帝国主义的支持下,对罢工工人进行 血腥屠杀,许多工人惨遭杀害。其中,京汉铁 路工会江岸分会委员长、共产党员林祥谦和武 汉工团联合会、京汉铁路总工会法律顾问、共 产党员施洋以及许多工人领袖被杀害。惨案发 生后,全国各地工人运动和工人组织受到很大 破坏和摧残,至此,全国工人运动暂时转入低 潮。

——《毛泽东选集》第四卷,第1357页。
• 只有中国共产党才给人民指出了中国的出路在于彻底推 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反动统治,并进而转入社会主义。

——《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1981年6月27日)
3/30/2021
3/30/2021
一、制定革命纲领,发动工农运动 二、实行国共合作,掀起大革命高潮
众奋斗的党,我们便要‘到群众中去’,要组
成一个大的‘群众党’。”这个党不仅“内部
必须有适应于革命的组织与训练”,而且“党
的一切活动都必须要深入到广大群众里面去”, 都“必须是不离开群众的”。
3/30/2021
(二)发动工农群众开展革命斗争
1.掀起了第一个工 人运动高潮。 2.开始从事发动农 民的工作。
3/30/2021
二、实行国共合作,掀起大革命高潮
(一)中国共产党对统一 战线理论的认识过程
(1)“一大”的策略—
—不合作 (2)“二大”的决议—
中 共 三
—党外联合
大 会
(3)杭州西湖特别会议

的决定——党内合作
(4)“三大”的方针—
—建立国共合作的统一战
线
3/30/2021
(二)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基本情况
大革命时期的政治概况和文化
3/30/2021
中国共产党的创建及其历史特点
3/30/2021
(一)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基础和条件 思想基础: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 阶级基础:无产阶级的成长壮大 组织基础:共产主义小组的建立
3/30/2021
3/30/2021
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的成 立,促进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 传播及其与中国工人运动的结 合。在此过程中,初步确立了 共产主义信念的知识分子,其 思想感情进一步转变到工人阶 级方面来;同时,一部分工人 由于受到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教 育而提高了阶级觉悟。这样, 就形成了一批工人阶级的先进 分子。在中国创建工人阶级的 先锋队——中国共产党的条件 基本具备了。
在民权主义中强调了民主权利应“为一般平 民所共有”,不应为“少数人所得而私”;
在民生主义中则提出了“平均地权”和“节 制资本”两大原则,从而形成了新三民主义。
3/30/2021
新旧三民主义之比较
3/30/2021
(三)大革命的准备与进行
1、全国工农运动在共产党领 导下得到了迅猛的发展,如 省港大罢工、五卅运动。
3/30/2021
• 国共合作的标志:1924年1月,中国国民党 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孙中山主持下在广州 成功召开,这标志着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正式 形成。
• 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新三民主义。 大会同通过的宣言对三民主义作出了新的
解释:在民族主义中突出了反帝的内容,强 调对外实行中华民族的独立,同时主张国内 各民族一律平等。 • 国共合作的阶级基础:工人阶级、农民阶级、 城市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
3/30/2021
国民党“一 大”的召开
3/30/2021
孙中山、李大钊等参加国民党“一大”
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会场,当时很多共产 党员同时也是国民党员。
3/30/2021
2、新三民主义
1924年1月,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 会对三民主义作出了新的解释:
在民族主义中突出了反帝的内容,强调对外 实行中华民族的独立,同时主张国内各民族一 律平等;
3/30/2021
全中 国国 代共 表产 大党 会第 会一 址次
(三)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历史特点和意义 1、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历史特点
中国共产党是在特 定的社会历史条件 下成立的
(1)它成立于俄国十月革命取
得胜利、第二国际修正主义遭到 破产之后,得到列宁领导的共产 国际指导和帮助,按列宁建党原 则建立起来的。
3/30/2021
一、制定革命纲领,发动工农运动
中国共产党一经成立,中国革命就展现了崭 新的面貌:
(一)制定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
1.第一次提出民主
革命的纲领,为中国
人民指出了明确的斗
争目标。


2.开始采取群众路线

的方法。
大 宣

3/30/2021
• 1922年7月在上海召开中国共产党第二次代表大 会。
(二)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1.会议时间:1921年7月23

3/30/2021
2.会议地点:上海法租界望 志路106号;后来移到嘉兴南 湖的游船上
3.与会代表:李达、李汉俊 ,张国焘、刘仁静,毛泽东 、何叔衡,董必武、陈潭秋 ,王尽美、邓恩铭,陈公博 ,周佛海
3/30/202三大军阀像
吴佩孚
3/30/2021
孙传芳
张作霖
吴佩孚
孙传芳
张作霖
控制 地区
湖北、湖南、河南、江苏、浙江、安 东北三省、热河、
直隶
徽、江西、福建 察哈尔、京津地区
和山东
兵力
30万
20万
30万
3/30/2021
1926年7月,国民革命军誓师北伐,广州市 民在中山大学举行欢送大会。
• 代表有陈独秀、张国焘、李达、杨明斋、罗章 龙、王尽美、许白昊、蔡和森、谭平山、李震 瀛、施存统。陈独秀当选为中央执行委员会委 员长。
• 1922年7月党的“二大”的中心任务是制定党 的纲领,大会第一次提出了反帝反封建的民主 革命的纲领。
• 党的最高纲领: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社会。
• 党的最低纲领:打倒军阀;推翻国际帝国主义 的压迫;统一中 国为真正民主共和国。
1.建立标志:国民党一大的召开 2.政治基础:新三民主义 3.合作后国民党组织的性质
3/30/2021
国民党“一大”会 址
1、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实现
➢1922年7月中共二大决定实行“党内合 作”。
➢1923年6月中共三大就国共合作的方针 和办法作出正式决定。
➢1924年1月国民党一大重新解释三民主 义使之成为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标志着 第一次国共合作正式形成。
• 党的“二大”为中国人民指示了明确的斗争目 标。 3/30/2021
• 是不是相信群众、依靠群众,这是关系革命 成败的一个大问题。以往的斗争之所以成效甚 少,一个重要的原因,就在于未能充分地发动 群众。这种情况,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后不久, 也有了一个根本的改变。

中共二大即指出:“我们既然是为无产群
2、国共合作创办了黄埔军校,为 革命战争准备了军事力量的骨干 3、举行了胜利的广东战争, 统一并巩固了广东革命根据地
4、1925年7月,国民政府在广州 成立。随后组建了国民革命军
3/30/2021
3/30/2021
在中国共产党和苏联 的帮助下,1924年5 月,国民党在广州黄 埔建立陆军军官学校, 简称黄埔军校。黄埔 军校与以往军校不同, 他把政治教育和军事 训练放到同等重要的 地位,注重培养学生 的爱国思想和革命精 神。黄埔军校为建立 国民革命军奠定了基 础,培养了大批军事 人才。
(2)它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中
国的工人阶级运动的基础上产生 的。中国工人阶级具有坚强的革 命性,没有社会改良主义基础
3/30/2021
2、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历史意义
(1)中国革命有了坚强 的领导核心,中国人民有了 可以依赖的组织者和领导者。
(2)中国革命有了科学 的指导思想。
(3)沟通了中国革命与 世界革命的联系,使中国革 命有了新的前途。
代表:李达、李汉俊、张国涛、刘仁静、毛泽东、 何叔衡、董必武、陈谭秋、王尽美、邓恩铭、
3/30/2陈021 公博、周佛海、包惠僧。
4. 会议的主要内容
党的名称:中国共产党。 党的纲领:以无产阶级革命军队推翻资产阶级,采用 无产阶级专政以达到阶级斗争的目的——消灭阶级,废 除资本私有制,联合第三国际。 党的工作中心:领导工人运动,以共产主义教育工人 党的领导机构:大会选举产生了由陈独秀、张国焘、 李达组成的党的领导机构——中央局,陈独秀任书记, 李达负责宣传工作,张国焘负责组织工作。
3/30/2021
自从马克思主义产生以来的一百多年的时间内,只是在 有了俄国布尔什维克领导十月革命、领导社会主义建设和 战胜法西斯侵略的榜样的时候,才在世界范围内建立了和 发展了新式的革命党。自从有了这样的革命党,世界革命 的面目就起了变化了。这个变化是如此巨大,以至使老一 辈的人们完全不能设想的变革,都轰轰烈烈地出现了。中 国共产党就是依照苏联共产党的榜样建立起来和发展起来 的一个党。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目就焕然 一新了。
3/30/2021
1926年10月至1927年3月,上 海工人阶级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 举行了三次武装起义。
3/30/2021
领导上海工人武装起 义时的周恩来
(四)大革命的意义、失败原因和教训
1、大革命的失败
(1)帝国主义干涉中国革命 北伐战争胜利进军,将挖掉帝国主义的墙角,帝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