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苗族分布在哪里
海南东线旅游景点分布
海南东线旅游景点分布
海南东线旅游景点主要分布在海南岛东侧沿海地区,包括以下景点:
1. 海口市:海口市是海南省的省会,拥有美丽的滨海风光,著名景点有海口东寨港、秀英烈士陵园、骑楼老街等。
2. 三亚市:三亚市是海南省最知名的旅游城市,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和优美的海滩,著名景点有天涯海角、亚龙湾、蜈支洲岛等。
3. 文昌市:文昌市是海南省东部的一个历史文化名城,著名景点有文昌阁、儒学文化园等。
4. 陵水黎族自治县:陵水县是海南省东部的一个海滨旅游区,拥有壮丽的海岸线和众多的度假村,著名景点有南田农庄、天涯崖、西岛等。
5. 保亭黎族苗族自治县:保亭县是海南省东部的一个少数民族地区,拥有丰富的自然景观和独特的少数民族文化,著名景点有保亭热带雨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西南角海滩等。
6. 乐东黎族自治县:乐东县是海南省东部的一个海滨旅游区,拥有美丽的海滩和丰富的海洋资源,著名景点有儋州东坡文化公园、铜鼓岭热带雨林公园等。
以上仅列举了海南东线旅游景点的一部分,还有许多其他值得一游的景点等待游客的探索。
海南特区建立20年来黎族、苗族关系发展研究
海南特区建立20年来黎族、苗族关系发展研究向丽【摘要】With the establishment of Hainan Special Economic Zone,Li,Miao nationalities deeply interact and exchange in various fields ofeconomy,politics,cultural and social life,with the development and progress of communal economy,cross languages,penetration of mutual living,ethnic intermarriage,personal and ethnic relations.The reason of the good development of their relation mainly lies in the open environment and policies in these 20 years,the educational and cultural developments.%海南经济特区建立后,黎、苗两族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活各个领域深入互动、频繁交往,两族经济相互交溶,语言相互借取,居住相互渗透,族际通婚、交友增多,民族关系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和进步。
促使黎、苗民族关系快速向好发展的原因主要在于特区建立20年来特区开放环境的影响和政策、民族政策的落实以及特区经济、教育文化的发展。
【期刊名称】《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学报》【年(卷),期】2012(029)005【总页数】5页(P16-20)【关键词】民族关系;黎族;苗族;海南;经济特区【作者】向丽【作者单位】湖北省社会科学院,湖北武汉430077【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C951引言民族关系毫无疑问是中国社会关系中最具历史性、复杂性、现实性和重要性的社会关系之一。
海南苗族研究综述
19 95年 8月 ,海 南省 民族 宗 教事 务厅 组织 人 员到 通什 市 南
观 复 的论 述 认 为 “ 于海 南 省 的苗族 , , 关 经研 究认 为与广 西瑶 族 圣镇 牙南 上村 和 琼 中黎族 苗族 自治 县中 平镇 南茂 村 进行 为期 一 中 山子 瑶有 亲缘 关 系 。0 ” 周 的实地 调查 , 察结束 后 , 19 考 于 97年 出版 了《 海南 苗族 》 一书 , 0
海 南苗 族概 述 委 员会 出版 。 海 南 岛之苗人 》 有 九章 , 上 附录 、 《 共 加 自序 和后 记 。 社会 组织 , 第五 章 日常生活 , 第六 章风 俗 习惯 , 第七章 宗教 迷信 及
日 记 。0 ”
一
、
苗 族是 一个 历 史悠 久的 民族 , 南是苗 族 的聚居 区 之一 。 海 据 “ 一章来 源 、 第 分布及 人 口, 第二 章语 言 , 三章 经济 状况 , 四章 第 第
94年 夏受 前中 南 民族事 务委 员会 的指派 , 中南 民族 南 苗族 人 口超 过 50 0 0人 的各 行政 单位 的排 名依 次 是 :琼海 市 的记 述 。15
(9 6 、屯 昌县 ( 7 9 、万 宁市 ( 14 、 亭黎 族苗 族 自治县 学 院严学 窘教 授率 中南 民族学 院研 究室 的 8 8 0) 84 ) 67 ) 保 名研 究 人 员, 与从 广
二 、0世 纪 5 2 O年代 以前 的研 究 系 统全 面地 介 绍 了海 南苗 族 的地 理环 境 、 言 、 史 、 会状 况 、 语 历 社 根 据《 州志 》 《 州府 志》 《 崖 、琼 、感恩 县志》 地方 志 的记 载 , 等 海 社 会经 济 、 物质 文化 、 精神 文化 、 历代 人物 等 内容 , 研 究海 南苗 是
三亚少数民族旅游景点
三亚少数民族旅游景点
1. 三亚大小洞天景区:这个景区有多个少数民族村落,例如黎族、毛南族、苗族、仡佬族等。
游客可以了解各个少数民族的传统文化、民俗风情和手工艺品。
2. 南山文化旅游区:这个区域有着丰富的壮、黎、苗、回等少数民族文化,游客可以观赏到少数民族的歌舞表演,还可以品尝到特色的民族美食。
3. 可可西里苗寨:这个寨子位于三亚市郊区,是著名的苗族聚居地。
这里有着独特的苗族建筑风格,游客可以参观苗族的村寨、欣赏苗族的古老舞蹈和手工艺品。
4. 亚龙湾民族文化村:这个文化村展示了三亚地区的13个少数民族的文化、传统和风俗。
游客可以观赏到少数民族的歌舞表演、手工艺制作和传统体育比赛。
5. 三亚民俗文化村:这个村落是一座以展示海南岛少数民族文化为主题的景区。
游客可以了解到海南各个少数民族的传统文化、宗教信仰、生活习俗等。
这些旅游景点都能让游客更好地了解和体验三亚地区的少数民族文化,是深度游览三亚的好去处。
黎族、苗族
黎族是海南最早的居民,其历史可追溯到新石器时代,至今已有数千年。
漫长的历史发展,逐步形成了本民首长独有的风俗习惯。
黎族的服饰有别于其他民族,黎族男子一般上身穿无领对胸无纽扣麻衣,腰间前后各挂一块麻织长条布,头上缠红布或黑布,形状有角状和盘状,黎族妇女一般穿对襟或偏襟,直领或圆领上衣,上衣边沿绣花,并缀以贝壳、铜钱、穿珠等饰品,下穿桶裙,头发扎成球形,插以骨簪或银簪。
黎放人民居住的房屋很有特色,一般呈船底形和金字形,建房屋的材料是茅草、木料、竹子、红白藤、山麻等。
木料多用优质、坚固耐用的格木。
船底形屋又有铺地形和高架形之分,房门开在房屋的两端。
铺地形的地板以石头垫高,离地面1尺左右,高架形地板用木桩支撑,离地面6尺,上面住人。
黎族的历法与汉族不一样,有本民族的历法,以12天为一周期每天都以一种动物命名,顺序是:鸡日、狗日、猪日、鼠日、牛日、虫日、兔日、龙日、蛇日、马日、羊日、猴日,周而复始,盛行的节日在:春节、元宵、三月三、端午节、七月十五的鬼节、中秋节、冬节(冬至日)等,其中以春节最为隆重,其次是三月三。
聚居在海南岛的黎族人是该岛最早的居民,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逐渐形成本民族独特的风俗习惯。
海南岛内的黎族居民现在已有120万人口,他们大多居住在地势较平缓的山麓、盆地、丘陵、山区或盆地临河处,同村聚居的一般是一个血缘集团的人,一般十多户至一百多户不等,过去他们的住宅多是简陋的茅草房,其建筑材料是茅草、木料、竹子、红白藤、山麻等,木料多用优质、坚固耐用的格木,有船底形屋和金字形屋两种,屋顶每二三年就要更换一次茅草;船底形屋又有铺地形和高架形之分,房门开在屋子的两端,铺地形的地板以石头垫高,离地面1尺左右,高架形地板用木桩支撑,离地面6尺,上住人、下放养畜禽,这就是“干栏”式建筑。
而今大多数黎族同胞随着生活的改善,已住上与汉族基本相同的宽敞明亮的瓦房。
黎胞的服饰仍保留传统式样,妇女都扎球形发髻于脑后,插以骨簪或银簪,上衣边沿皆绣花,有对襟与偏襟、直领与圆领、有纽与无纽之别,上衣也有缀以贝壳、铜钱、穿珠等装饰品。
中南少数民族:壮族、土家族、苗族、黎族
3、壮族的艺术:
花山原始崖壁画
铜鼓
4、壮族的服饰:
壮族的民族 服装款式多 种多样。
5、壮族的饮食
五色饭,选好优质糯米,采来紫蕃藤(紫 色)、黄花或黄姜(黄色)、枫叶(黑色)、 红蓝草(红色),捣碎后,分别用水与糯米 浸泡,然后在蒸锅里蒸熟,就成了色彩斑谰, 而且味道香纯,象征生活美好的壮乡五色糯 米饭。
9、黎族的禁忌:
忌头朝门口睡觉。如果过路人无意犯忌,主 人以为将有祸临头;妇女纹身忌男人参与或偷 看。
民 地理分 族 布
宗教信 仰
语言
葬 礼
居住建筑
干栏式(麻栏 式)。 分两层,楼上住 人,楼下堆放杂 物
饮食
主食大米和玉米,年 节时,用大米制粉糕; 喜吃腌制的酸食,以 生鱼片为佳肴。妇女 有嚼槟榔的习俗
• 思考题:旅行社让你带去壮族地区游 览的旅游团,作为导游你需要准备哪 些资料,应该如何介绍壮族?
一、壮族 1、壮族的分布:
壮族是中国少数民 族人口最多的民族, 主要聚居在广西壮族 自治区。
2、壮族的语言文字:
壮族有本民族的语言文字,壮语属汉藏语系。 壮文是以拉丁字母为基础创制的文字,已在壮族 地区全面推行使用。
禁食狗肉,客人不能 与少妇坐在一起,但 是可以与姑娘坐在长 凳子上。
苗 聚居在 族 黔东南
和湘鄂 渝黔交 界
依山傍水建寨, 多为吊脚楼,一 般是木制平房和 楼房,房分三间: 中间堂屋,两边 是卧室和厨房。
是以大米为主食,玉 米红薯小麦为辅。嗜 好饮酒,喜食酸腊味 和糯食。舂糯米粑粑、 蒸糯米饭。
龙船节、赶秋坡、 爬坡节、苗年、赶 歌节、吃新节、四 月八、芦笙节。芦 笙节是其传统节日,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剀里县舟溪和黄平 县谷陇的规模、影 响最大 过年、三月三。三 月三是传统节日, 称浮内浮,也是预 祝山兰和打猎丰收 的节日,及青年交 往的节日。
海南槟榔谷的导游词
海南槟榔谷的导游词亲爱的游客朋友们,大家好!欢迎大家来到美丽的海南槟榔谷,我是你们今天的导游_____,非常高兴能与大家一同开启这段充满魅力与风情的旅程。
槟榔谷位于保亭黎族苗族自治县甘什岭自然保护区内,两边森林茂密,中间是一条连绵数公里的槟榔谷地,所以叫槟榔谷。
这是一个原汁原味展现海南原住民民族风情的地方,在这里,我们可以深入了解黎族和苗族的悠久历史、独特文化以及他们的生活方式。
首先,让我们来了解一下黎族。
黎族是海南最早的居民,他们在这片土地上已经生活了数千年。
黎族有着独特的纺织技艺,被称为“黎锦”。
黎锦的图案精美,色彩鲜艳,蕴含着黎族丰富的文化内涵。
黎族的传统建筑也很有特色,大家可以看到“船型屋”,这是黎族民居的典型代表。
船型屋的外形就像一艘倒扣的船,以竹子、茅草等为材料搭建而成,不仅能够遮风挡雨,还能适应海南炎热潮湿的气候。
而苗族同胞则以其精湛的银饰制作工艺而闻名。
苗族的银饰种类繁多,造型精美,从耳环、项链到手镯、戒指,每一件都闪耀着独特的光芒。
这些银饰不仅是美丽的装饰品,更承载着苗族的历史和文化传承。
走进槟榔谷,我们仿佛穿越了时空,回到了过去。
在这里,您可以看到黎族阿婆们在织锦,她们手法娴熟,每一针每一线都凝聚着她们的智慧和心血。
还有阿公们在制作传统的乐器,那悠扬的乐声仿佛在诉说着黎族的故事。
除了传统的手工艺,槟榔谷还有丰富多彩的民俗表演。
比如,黎族的“竹竿舞”,这是一种极具节奏感和趣味性的舞蹈。
大家可以一起参与其中,感受那份欢乐和热情。
还有苗族的“上刀山下火海”表演,惊险刺激,充分展示了苗族同胞的勇敢和坚毅。
在饮食方面,槟榔谷也为大家准备了特色美食。
黎族的“竹筒饭”,将米饭和食材放入竹筒中蒸熟,米饭带着竹子的清香,让人回味无穷。
还有苗族的“三色饭”,用三种不同颜色的植物汁液将米饭染成彩色,不仅好看,而且美味。
在槟榔谷,我们还能看到许多古老的文化遗迹和图腾。
这些图腾是黎族和苗族人民信仰和崇拜的象征,它们见证了两个民族的发展历程和精神追求。
海南省省情
海南省省情综合篇海南省是我国唯一的热带岛屿省份。
全省陆地总面积3.54万平方公里,海域面积约200万平方公里;总人口867万,包括汉族、黎族、壮族、苗族、回族等民族。
属于热带季风气候,年均气温23.8℃。
海南东部海岸主要产业是度假旅游业,西部是工业带,中部有大片生态保护良好的热带森林。
海南集自然风光、民族风情、热带温泉、文化古迹、珍稀动植物为一体,拥有一批高品位的景区景点,滨海沙滩、蓝色海洋、热带雨林、珍禽异兽、黎苗风情构成奇特的热带生态景观和人文景观,形成了中国不可复制的环海密集型热带旅游资源。
这里四季无冬,空气清新,水质纯净,是无与伦比的休假胜地,宜居之地。
海南全面落实免签证、航权开放政策,构建起通向世界旅游市场的便捷通道。
现在180多个与我国有外交关系或官方经贸往来的国家和地区的人员,都可以在海口、三亚口岸享受落地签证政策;26个国家5人以上旅游团来海南15天内可享受免签证待遇。
海南已开通国内、国际航线300多条,通达世界五大洲61个城市。
1988年海南建省办经济特区。
24年来,海南经济实力显著增强。
2011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515.29亿元,增长12.0%;地方公共财政收入340.09亿元,增长25.5%;固定资产投资1611.41亿元,增长36.2%。
教育、卫生、文化等社会事业加快发展,在全国率先建设生态省,大气和水体质量保持领先水平。
同时,离岛免税、离境退税等政策相继落地,红岭水利枢纽工程、东方电厂二期、海口至屯昌高速公路等一大批重点项目加快推进,为海南长远发展进一步奠定坚实基础。
在党中央、国务院的亲切关怀下,近年来海南发展持续加快,特别是国际旅游岛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以来,海南发展明显提速。
海南先后设立了洋浦经济开发区和洋浦保税港区,成功举办了十届博鳌亚洲论坛,国际交流与合作空前扩大。
去年4月,胡锦涛在三亚欢迎金砖国家领导人致辞时表示:海南是中国最大的经济特区,是中国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
海南苗族分布在哪里
海南苗族分布在哪里: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海南, 苗族琼中县地形西南高、东北低,地势自西南向东北倾斜。
地貌呈穹窿形,由高山、低山、丘陵、台地河道、阶地等构成层圈关地貌。
境内山峦重叠,海拔1000米以上的山峰有52座。
西南部与通什交界处的五指山峰海拔1867米,是全岛的最高峰。
西部的鹦歌岭海拔1811米,南部的吊罗山海拔1290米,北部的黎母岭海拔1412米。
境内最低点为东北部的白马岭采伐场旧址,海拔为25米。
境内有大小河溪共241条。
海南岛三大河流南渡江、昌化江和万泉河发源于该县境内,其主要河流有腰子河、大边河、乘坡河和什运河分别发源于鹦歌岭、黎母山、五指山和吊罗山。
河网密度系数为1.32公里/平方公里。
总集雨面积2693.1平方公里,平均径流量为44.33亿立方米。
水能蕴藏量约10.83万千瓦,已开发利用2.22万千瓦。
自然风光四周群山环抱,形成昼热夜凉的山区气候特征。
平均气温22℃,1月份平均气温16°C。
绝对最低气温为零下6℃;7月份平均气温26℃,绝对最高温度38℃。
年平均日照时间1600-2000小时,太阳总辐射为4579兆焦耳平方米。
年平均相对湿度为80-85%。
年平均降水量为2200-2444毫米,最大年降水量为1964年的5525毫米。
最小年降水量为1969年的1018毫米,日最大降水量为1977年7月20日的626 毫米。
年平均蒸发量为1824.1毫米。
全年静风频率55%,为全岛之最,全年以东南风向为最多,年平均风速为1.2米/秒。
[编辑本段]历史沿革县名“琼中”就是由于位于琼岛中部而得。
明、清时期属定安、琼山县地。
1948年2月中共琼崖特委设置琼中县,隶属中共琼崖东区地委管辖,治所设于平南。
1949年3月并入琼崖少数民族自治区行政委员会。
1952年划邻县部分黎境,恢复琼中县建置,成为毗邻四周九市县,位居五指山腹地、琼岛中部的县。
县名“琼中”就是由于地理位置而得。
1952年7月后,琼中县归属海南黎族苗族自治区(后改为自治州)人民政府管辖。
苗族民族概况
苗族民族概况苗族是我国较大而古老的少数民族之一,全国共有人口7,383,622人,居全国少数民族人口数第4位。
主要聚居于贵州的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松桃苗族自治县、关岭布依族苗族自治、县紫云苗族布依族自治县、镇宁布依族苗族自治县,毕节、铜仁、安顺、遵义等地区,贵阳、六盘水等市。
湖南的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城步苗族自治县、靖州苗族侗族自治县等。
湖北的鄂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
四川的黔江、秀山、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等。
广西的融水苗族自治县及隆林、龙胜、防城等各族自治县。
海南的保亭、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
云南的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等。
逐步认识苗族医学诊断的原理苗医讲的开懵开豆,汉语译为看病,即是诊断疾病。
诊病可从多方面获取资料,为疾病诊断提供有价值的依据。
主要是考察以下三方面:观察气魄的动态,皮肤的颜色,精神的变化,以及体温,脉搏,呼吸,心跳,血压,语音,反射等方面的异常,以对认定疾病的轻重缓急及预后提供参考资料。
观察人体的汁水,浆液,血气,排泄物,代谢物,病理产物,病原体等致病物以及各组织的实质等,以索取致病的物质证据。
观察病人外在和内在的物质结构变化情况,如察指纹、舌象、目色、鼻窍、咽喉、耳道、肛门、尿口、性器、淋巴、炎肿病灶、筋骨皮肉、内脏的形态结构变化等,以对诊病提供结构学的依据。
通过一分为三的考察,再把有意义的资料进行综合分析,才可以作出正确的诊断。
疗效显著的苗医治疾病十六法赶毒法,败毒法,攻毒法,止痛法,冷疗法,热疗法,提火法,退火法,止泻法,健胃法,帮交环法,补体法,表毒法,退气法,止塞法,解危法。
这苗医治病的十六大法,是针对十六种病候而立。
赶毒法治疗积毒病候,败毒法治疗雄毒病候,攻毒法治疗恶毒病候,止痛法治疗疼痛病候,冷疗法治疗急热病候,热疗法治疗急冷病候,提火法治疗内冷病候,退火法治疗火毒病候,止泻法治疗泻肚病候,健胃法治疗胃弱病候,帮交环法治疗交环不和病候,补体法治疗亏损病候,表毒法治疗风冷气水毒草病候,退气法冶疗气壅病候,止塞法治疗外漏病候,解危法治疗危急病候。
苗族支系
苗族支系大观历史上的苗族不断迁徙,到了近代,一部分苗族人逐步移居东南亚各国,继而远徙欧美。
目前,国内苗族主要分布于西南和中南的8个省区市。
其中,贵州最多,共有3686900人,遍布全省各地,而以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境内为最多,其余分布在毕节地区、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安顺地区、铜仁地区、六盘水市、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贵阳市、遵义市。
苗族在湖南有1557073人,主要分布在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和怀化市麻阳苗族自治县、靖州苗族侗族自治县,以及邵阳市城步苗族自治县和绥宁县,湘西北和湘西南其它各县也有部分苗族。
云南有苗族896712人,主要居住在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昭通地区和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的屏边、金平、蒙自等县,其余在楚雄、曲靖、昆明等地。
四川535923人,主要分布在川东南彭水、酉阳、秀山、黔江、武隆等县和川南宜宾地区叙永、古蔺、兴文、筠连、珙县、马边等县。
广西壮族自治区425137人,以桂北融水苗族自治县最多,其次分布在隆林、西林、三江、龙胜、南丹、河池、资源等县。
湖北省200702人,主要分布在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利川、来凤、宣恩、咸丰、建始等县。
海南52044人,主要分布在通什、琼中、保亭、乐东、万宁、陵水等县。
苗族支系按其服饰的色彩有“红苗”、“花苗”、“青苗”、“白苗”等称谓,按其服装的款式有“锅圈苗”、“披袍仡佬”、“剪头仡佬”等称谓,按其居住地有“东苗”、“西苗”、“平伐苗”、“八番苗”、“清江苗”等称谓,按汉化程度有“生苗”、“熟苗”等称谓,无一而足。
现代苗族支系可划分为以下类型:湘西黔东支系:该支系自称“果熊”,旧时称为“红苗”,以湘、黔、渝、鄂边区(即武陵地区)为分布中心。
使用语言为苗语湘西方言,内分东部和西部两个土语。
东部土语主要通行于湘西沅陵、泸溪、辰溪及古丈部分乡镇,西部土语则通行于湘西凤凰、花垣、吉首、保靖、永顺、龙山、麻阳、新晃,贵州松桃、铜仁、江口、印江、石阡、德江、沿河、玉屏,重庆市秀山、酉阳、彭水、石柱,湖北宣恩、咸丰、来凤等县。
海南黎族苗族文化知识学习园地(二)苗族民俗文化介绍
海南黎族苗族文化知识学习园地(二)苗族民俗文化介绍苗族概况苗族是海南岛的世居民族之一。
现有人口6万余人,居海南少数民族人口总数的第二位。
苗族有本民族语言,没有本民族文字。
海南苗语属于汉藏语系苗瑶语族中的瑶语支。
全岛苗族语言统一,没有方言差异。
海南苗族自称“金门”或“金第门”,“苗”是他称。
苗族迁移海南岛始于明嘉靖至万历年间,从广西等地作为兵士被朝廷征调到海南,撤防后一些苗族士兵落籍海南,也有一部分因谋生而移居海南岛,至今已有400多年的历史。
海南苗族主要分布在海南岛的中南部山区,以农耕和种植业为主,也有走向市场,从事商业的苗族同胞。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前,海南苗族没有固定的居住点,他们在深山密林中,过着“一年一砍山,几年一搬家”迁徙不定的游猎生活。
他们居住分散,没有耕地,砍山为园,刀耕火种,狩猎与采集,生活十分困苦。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帮助苗族同胞下山定居并分给田地,拨发耕牛、农具,建盖房屋,鼓励他们饲养家禽家畜,从事副业生产,增加经济收入,改善生活,使其安居乐业,生活条件逐年改善。
20世纪50年代以前,苗族住宅都是茅草屋。
20世纪50年代以后,苗族的居住条件得到逐步改善,大多数人已住上宽敞明亮的砖瓦房、平顶房或楼房。
苗族服饰海南苗族传统服饰有着特殊的含义,它向人们昭示最能代表本民族特征的物品,展示自己独特的文化。
正是这样的心态之下,苗家人倾心去织、去绣、去染、去展示他们的情结,由此形成民族特色极强的海南苗族服饰艺术。
勤劳善良的苗家妇女制作出古朴典雅的服饰,反映出苗家人浓郁的风尚、习俗和古老的民族文化传统。
丰富的花纹,绚丽的色彩,构成了海南苗族服饰独特的风貌。
苗家女子聪明善绣,她们采用刺绣、挑花、织花、蜡染的手法,在衣襟、衣袖、头帕、裙边、围腰等绣上色彩斑斓的漂亮纹样,以此表达和凝聚着海南苗族的情感与期望、崇拜与信仰。
海南苗族妇女很少佩戴装饰物,但有绑腿习俗,平时不绑腿,在劳动或走亲、节庆盛装时才在小腿绑腿布。
保亭黎族苗族自治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
保亭黎族苗族自治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文本说明(送审稿)保亭黎族苗族自治县人民政府二〇一〇年三月目录第一章规划修编的背景 (1)一、上轮规划期保亭县经济发展概况 (1)二、上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取得的成效 (2)三、上轮规划编制和实施中存在的问题 (3)四、《规划》修编的必要性 (3)五、规划修编及实施建议 (4)第二章规划修编的指导思想、原则和依据 (7)一、规划修编的指导思想 (7)二、规划修编的原则 (7)三、规划修编的依据 (8)第三章大纲编制的工作流程 (9)第一节规划修编工作过程及内容 (9)第二节规划修编成果 (11)第四章土地利用现状 (14)一、农用地现状 (14)二、建设用地现状 (16)三、未利用地现状 (17)第五章土地利用总体战略 (18)一、高度重视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与加强生态保护 (18)二、加强耕地和基本农田保护 (19)三、转变土地利用理念,节约、集约和高效利用土地 (19)四、统筹区域协调发展,调整优化用地结构和布局 (19)第六章土地利用供需分析 (21)第一节基础数据与数据来源 (21)第二节耕地和基本农田的供需分析 (21)一、耕地需求量预测 (21)二、耕地供给量预测 (23)三、耕地供需平衡分析 (24)四、耕地保护目标 (25)五、基本农田保护面积 (25)六、基本农田整备区 (26)第三节建设用地供需预测分析 (27)一、建制镇用地规模预测 (27)二、农村居民点用地规模预测 (28)三、工矿用地预测 (29)四、交通水利用地预测 (29)五、其他用地规模预测 (31)第七章主要指标落实与分解说明 (35)第一节关于上级农用地规划指标落实的说明 (35)一、严格贯彻耕地和基本农田保护 (35)二、严格执行“占一补一”政策 (35)三、园地、林地和牧草地指标落实说明 (36)第二节关于上级建设用地规划指标落实的说明 (36)一、建设用地指标的落实 (36)二、严格控制城乡建设用地规模 (36)三、严格控制新增建设用地占用耕地指标 (37)四、城镇工矿用地指标落实 (37)第三节耕地和基本农田指标分解说明 (37)第四节建设用地指标分解说明 (38)第五节规划的衔接说明 (39)一、部门用地协调情况说明 (39)二、与《海南省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大纲2006-2020年》的衔接 (39)三、与城镇总体规划的协调衔接 (40)第八章土地用途功能分区与管制说明 (41)第一节土地利用功能分区的说明 (41)一、土地利用功能分区的原则 (41)二、土地利用功能分区的依据 (41)三、土地利用功能分区的方法及方案 (41)第二节土地用途分区的说明 (42)一、土地用途分区的原则 (42)二、土地用途分区方法 (42)第九章土地开发整理复垦的说明 (47)第一节补充耕地途径 (47)一、土地开发 (47)二、土地复垦 (47)三、土地整理 (47)第二节宜耕后备土地资源潜力 (48)第三节土地开发整理目标 (49)第十章协调土地利用与生态环境建设的说明 (50)第一节土地利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评价 (50)一、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50)二、评价指标的计算方法 (51)三、生态环境状况指数(EI)的构建 (52)四、生态环境评价的结果分析 (53)第二节建立生态友好型土地利用模式 (55)一、协调依据与指导思想 (55)二、生态友好型环境建设的原则和目标 (56)第一章规划修编的背景一、上轮规划期保亭县经济发展概况保亭黎族苗族自治县(以下简称保亭县)位于海南岛南部,土地面积为1166.78平方公里,地理坐标在北纬18°23′22″-18°50′48″,东经109°24′00″-109°50′51″之范围内。
苗族的民俗风情
苗族的民俗风情在我国少数民族中,苗族是个能歌善舞的民族,尤以飞歌、情歌、酒歌享有盛名。
苗族现在主要聚居于贵州省东南部、广西大苗山、海南岛及贵州、湖南、湖北、四川、云南、广西等省区的交界地带。
在各少数民族中居第四位苗族的历史悠久,在中国古代典籍中,早就有关于五千多年前苗族先民的记载,这就是从黄河流域直到长江中游以南被称为"南蛮"的氏族和部落。
苗族没有文字,苗语属汉藏语系苗瑶语族苗语支。
1956年后,设计了拉丁字母形式的文字方案。
由于苗族与汉族长期交往,有很大一部分苗族兼通汉语并用汉文。
苗族居住在高山地带,以农业为主,农作物有旱稻。
包谷,荞子,薯类和豆类,经济作物是麻,一般是自己种麻,自己纺织.苗族人民有丰富的民间口头文学,如古歌,诗歌、情歌等等。
苗族在长期的发展中形成了本民族独特的文化。
一.苗族的待客习俗苗族是一个热情好客的民族,像许多少数民族一样具有民族特色和别样的待客礼仪和风俗。
1. 包拉总“拉总”,苗语谓“地搂”,又称“总站”。
“包拉总”,苗语谓睡觉。
苗家通常在火炕边用硬木板铺成地楼,离地高尺许,此处不准生人随便上去。
到苗家做客,若主人没有招呼坐下,万不可再火炕旁凳上就座,因火炕旁是苗家安灵设位祭祖之地。
主人请坐之后,须擦掉鞋底上的泥土。
晚上就寝时,若主人请“包拉总”,客人不能上床,必须规规矩矩地躺在火炕旁的地毯上。
此时,不能说这是“睡地铺”。
“睡地铺”苗家叫“包大斗”,专指睡在地上的牲畜。
安排客人睡地搂,是让客人同主人的祖先英灵睡在一起,是表示对客人的敬重2.敬牛角酒中国苗族待客迎送礼.凡有宾客.主人即以自酿米酒斟满牛角,双手捧着相敬.如果来者是贵客,必须持酒捧案于路口迎候,主人双手将中角敬奉贵宾唇边,客人若不善饮酒,须双手相接,将酒饮尽.敬酒后主人将几根筷子捆成一束,蘸上朱红,在客人额上点一个红印,表示为客人祝福之意.送客之礼与此同.3.奉鸡心苗族待客礼仪。
苗族人民款待最信任的人,便要杀鸡宰鸭,由家长或同族中最有威望的人,将鸡心或鸭心奉给客人吃;以此相送,即喻以心相托。
民族风情:三亚民俗文化之苗族
三亚市回族主要居住在羊栏镇的回辉村和回新村,他们多才多艺,尤其善经商。
三亚的回民是以波斯、阿拉伯人为主体,部分是来自祖国内地回族后裔,三亚的回民语言不同于其他任何一种,方言也不同于海南话,而与沙特阿拉伯语音颇相似,我国语言学家把它定为回辉话。
回族的主要宗教节日为“开斋节”、“古尔邦节”。
三亚的回民信奉伊斯兰教,依从《古兰经》每日5次向真主祈祷,每周五集中在清真寺做“主麻日”,讲《古兰经》,传授圣训。
由于教律森严,回族仍然保持着其祖先诸多传统,他们不仅是海南省伊斯兰文化的唯一代表,而且有重要的人文景观,其古迹有《正堂禁碑》、梅山古墓群、海棠湾古墓群和清真寺等。
海南19个市县面积及人口分布情况!
海南19个市县⾯积及⼈⼝分布情况!海南省下辖4个地级市,5个县级市,4个县,6个⾃治县。
截⾄2019年末,常住⼈⼝944.72万⼈,海南岛上世居民族有汉族、黎族、苗族、回族。
下⾯我们就来看看海南省各个市县辖区⾯积及⼈⼝分布情况吧。
海⼝市别名:椰城⼈⼝:232.79万⼈(2019年常住⼈⼝)⾯积:3145.93平⽅公⾥管辖地区:秀英区、龙华区、琼⼭区、美兰区⽅⾔:海南话-琼⽂⽚民族:汉族车牌代号:琼A三亚市别称:⿅城别称:⿅城⼈⼝:63.4万⼈(2019年)⾯积:1919.58平⽅千⽶管辖地区:崖州区、天涯区、吉阳区、海棠区⽅⾔:海南话、军话、迈话、黎话、回辉话、儋州话、疍家话民族:汉族、黎族、苗族、回族等车牌代号:琼B三沙市⼈⼝:1800⼈(不含驻市部队官兵)⾯积:200多万平⽅公⾥管辖地区:西沙群岛、南沙群岛、中沙群岛的岛礁及其海域⽅⾔:海南话民族:汉族车牌代号:琼C儋州市⼈⼝:97.53万(2019年)⾯积:3400平⽅公⾥管辖地区:16个镇4个市属农场⽅⾔:儋州话、军话、客家话、临⾼话、黎话民族:汉族、黎族、苗族、回族等车牌代号:琼F琼海市⼈⼝:51.92万⼈(2018年)⾯积:1710平⽅公⾥管辖地区:12个镇⽅⾔:海南话-琼⽂⽚民族:汉族、黎族、苗族、壮族等车牌代号:琼C⽂昌市⼈⼝:57.52 万(2019年常住⼈⼝)⾯积:2488平⽅公⾥管辖地区:17个镇、3个农场⽅⾔:⽂昌话民族:汉族、壮族等车牌代号:琼C万宁市⼈⼝:常住⼈⼝58.50万⼈(2019年)⾯积:1883.5平⽅公⾥管辖地区:12镇1个华侨旅农场管辖地区:12镇1个华侨旅农场⽅⾔:海南话-万宁⽚民族:汉族、黎族等车牌代号:琼C定安县⼈⼝:30.1万⼈(2019年)⾯积:1197平⽅公⾥管辖地区:10个镇4个农场⽅⾔:海南话-定安⽚民族:汉族、苗族车牌代号:琼C澄迈县⼈⼝:56.81万⼈(2018年户籍⼈⼝,含农垦)⾯积:2076平⽅公⾥管辖地区:11镇5农场⽅⾔:海南话,临⾼话,客家话、儋州话、黎语、⾦门语民族:汉族、黎族、壮族车牌代号:琼C屯昌县⼈⼝:27.15 万(2019年末常住⼈⼝)⾯积:1231.5平⽅公⾥管辖地区:8镇6农场⽅⾔:海南话民族:汉族、黎族、苗族等车牌代号:琼C临⾼县⼈⼝:51.5万⼈(2018年)⾯积:1317平⽅公⾥管辖地区:11镇2农场⽅⾔:临⾼话、海南话、儋州话民族:汉族、黎族、苗族、壮族等车牌代号:琼C五指⼭市⼈⼝:常住⼈⼝10.60万(2016年)⾯积:1169平⽅公⾥管辖地区:4镇3乡⽅⾔:黎话、海南话民族:汉族、黎族、苗族车牌代号:琼D东⽅市⼈⼝:42.97万⼈(2018年末常住⼈⼝)⾯积:2266.62平⽅公⾥管辖地区:8个镇、2个乡⽅⾔:海南话、黎话、苗话、哥隆话、军话、儋州话,附马话民族:汉族、黎族等车牌代号:琼D⽩沙黎族⾃治县⼈⼝:17.16万⼈(2016年)⾯积:2117.73平⽅公⾥管辖地区:4镇7乡⽅⾔:海南话、黎话、苗话、儋州话民族:汉族、黎族、苗族、壮族等车牌代号:琼D昌江黎族⾃治县⼈⼝:23.61 万⼈⼝:23.61 万⾯积:1569平⽅公⾥管辖地区:7镇1乡⽅⾔:海南话、黎话、儋州话民族:汉族、黎族、苗族、壮族、回族车牌代号:琼D乐东黎族⾃治县⼈⼝:常住⼈⼝48.27万⼈(2019年)⾯积:2765.5平⽅公⾥管辖地区:11个镇⽅⾔:海南话、黎话、乐东话民族:汉族、黎族、苗族车牌代号:琼D陵⽔黎族⾃治县⼈⼝:33.39万⼈(2018年常住⼈⼝)⾯积:1128平⽅公⾥管辖地区:11个乡镇、1个乡镇农场、2个国营农场和省属吊罗⼭林业局⽅⾔:海南话、黎语、苗话民族:汉族、黎族、苗族车牌代号:琼D保亭黎族苗族⾃治县⼈⼝:15.45万(2019年)⾯积:1153.24平⽅公⾥管辖地区:6镇3乡⽅⾔:海南话、黎语、苗语民族:汉族、黎族、苗族车牌代号:琼D琼中黎族苗族⾃治县。
海南岛苗族反抗国民党反动派大屠杀的斗争
作者: 李明天
出版物刊名: 贵州民族研究
页码: 40-45页
主题词: 海南岛;国民党;苗族妇女;苗民;大屠杀;司令部;十六世纪;发展缓慢;反抗;五指山区
摘要: <正> 在四百多年前,即十六世纪初期,明朝统治者征调广西苗兵到海南岛防守,自始海南岛有苗人居住,经过漫长的历史发展,才有今天海南岛的苗族。
长期以来,历代反动统治阶级对海南岛苗族采取歧视,压迫和残杀的手段,致使海南岛苗族生活悲惨,发展缓慢。
解放后,据一九五二年的统计,全海南岛仅有苗族一万多人,现在,全海南岛共有苗族三万八千多人,分布在十四个县境内。
一九四三年,国民党反动派出于它的反动阶级本质,对海南岛苗族进行了大规模的屠杀。
在这悲惨的岁月里,苗民为了求得生。
户外捡石头,在海南岛这些地方一定可以捡到好石头
户外捡石头,在海南岛这些地方一定可以捡到好石头
捡石头、收藏石头的人被称为石友。随着喜欢捡石头玩石头的石友越来越多,捡石头这种新兴的户外活动也开始为众人所喜爱。户外捡石头的同时既可以锻炼身体,放松心情,融入大自然。又有可能收获一块美石,是一举多得的一项户外运动。户外捡石头的过程,石友最想知道的就是在哪里可以捡到心仪的石头。今天,我就来与大家分亨一下在海南岛都分布了哪些石头,海南岛的哪里适合捡石头吧。
海南屯昌县捡水晶石。水晶石主要出自海南省三亚市澄迈县、屯昌县、东方县、保亭县、儋州市、琼海市等地。海南水晶石矿点分布达300余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而以澄迈、屯昌羊角岭二地储量最大。羊角岭位于屯昌县城南4公里处,为我国最富集的大型水晶矿床所在地,水晶矿储量大,二氧化硅含量极高,无色透明,纯净莹润。块状的天然水晶体原石有很高的欣赏价值。
海南昌江捡孔雀石。孔雀石出自海南省三亚市昌江县石碌镇一带。石碌镇,北距省会海口市280多公里,'石碌'一名起源于清乾隆四十七年(公元1782年)在此山区地表发现了铜矿,呈孔雀石类型,故名'石绿岭'后改称'石碌岭'。孔雀石多产生在石碌铜山铜矿床出露地面的氧化带中,常与蓝铜矿、赤铜矿、自然铜、褐铁矿等共生,并和石灰岩出现于铜矿床中,可作为寻找原生铜矿的标志。孔雀石质纯色美者极具观赏价值,也可用于炼铜及制作工艺品,其粉末可做绿色颜料(称石绿)。
海南黎族苗族自治州的历史沿革及其启示
海南黎族苗族自治州的历史沿革及其启示1949年2月,中共琼崖区委将白沙、保亭、乐东3县划为琼崖少数民族自治区。
1951年1月,撤销琼崖少数民族自治区,将白沙县划归西区办事处领导,乐东县和保亭县划归南区办事处领导。
1952年4月20日,成立海南黎族苗族自治区筹备委员会。
同年6月25日至7月1日召开海南黎族苗族自治区首届人民代表会议,7月1日正式宣布成立"海南黎族苗族自治区"。
1953年7月8日由抱由镇迁驻保亭县通什镇。
1954年1月1日,陵水、崖县正式划归自治区领导。
自治区管辖范围扩大到7个县、32个区、457个乡。
全区面积占海南岛1/2,人口56.79万人。
1955年10月17日,海南黎族苗族自治区正式改为海南黎族苗族自治州。
1957年1月21日,海南民族杂居区(汉区26个乡和4个乡中12个村)划归自治州领导。
1959年3月22日,撤销昌感县,将原行政区域全部划归东方县;撤销白沙县,将原行政区域分别划归东方、琼中两县;撤销保亭、陵水县,将原两县行政区域全部划归崖县;乐东县和崖县、昌感县一部分合并为乐东县。
1960年9月30日,恢复保亭县。
以原保亭县并入崖县的行政区域为保亭县的行政区域。
1961年5月30日,崖县划分为崖县、陵水两县;东方县划分为东方、白沙、昌江3县;保亭、琼中、乐东3县区域只有局部进行调整。
1962年3月1日,昌江县正式划归自治州领导。
1984年5月19日,撤销崖县,设立三亚市(县级),归自治州领导。
以原崖县的行政区域为三亚市行政区域。
1986年6月12日,国务院批准设立通什市(县级),归自治州领导。
以保亭县的通什镇以及畅好、红山、毛道、南圣区,琼中县的五指山、毛阳区,乐东县的番阳区等1镇7区的行政区域为通什市的行政区域。
1987年9月26日,海南建省,撤销海南行政区及自治州,三亚市升格为地级市。
同年12月31日,自治州正式撤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海南苗族分布在哪里: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海南, 苗族琼中县地形西南高、东北低,地势自西南向东北倾斜。
地貌呈穹窿形,由高山、低山、丘陵、台地河道、阶地等构成层圈关地貌。
境内山峦重叠,海拔1000米以上的山峰有52座。
西南部与通什交界处的五指山峰海拔1867米,是全岛的最高峰。
西部的鹦歌岭海拔1811米,南部的吊罗山海拔1290米,北部的黎母岭海拔1412米。
境内最低点为东北部的白马岭采伐场旧址,海拔为25米。
境内有大小河溪共241条。
海南岛三大河流南渡江、昌化江和万泉河发源于该县境内,其主要河流有腰子河、大边河、乘坡河和什运河分别发源于鹦歌岭、黎母山、五指山和吊罗山。
河网密度系数为1.32公里/平方公里。
总集雨面积2693.1平方公里,平均径流量为44.33亿立方米。
水能蕴藏量约10.83万千瓦,已开发利用2.22万千瓦。
自然风光四周群山环抱,形成昼热夜凉的山区气候特征。
平均气温22℃,1月份平均气温16°C。
绝对最低气温为零下6℃;7月份平均气温26℃,绝对最高温度38℃。
年平均日照时间1600-2000小时,太阳总辐射为4579兆焦耳平方米。
年平均相对湿度为80-85%。
年平均降水量为2200-2444毫米,最大年降水量为1964年的5525毫米。
最小年降水量为1969年的1018毫米,日最大降水量为1977年7月20日的626 毫米。
年平均蒸发量为1824.1毫米。
全年静风频率55%,为全岛之最,全年以东南风向为最多,年平均风速为1.2米/秒。
[编辑本段]历史沿革县名“琼中”就是由于位于琼岛中部而得。
明、清时期属定安、琼山县地。
1948年2月中共琼崖特委设置琼中县,隶属中共琼崖东区地委管辖,治所设于平南。
1949年3月并入琼崖少数民族自治区行政委员会。
1952年划邻县部分黎境,恢复琼中县建置,成为毗邻四周九市县,位居五指山腹地、琼岛中部的县。
县名“琼中”就是由于地理位置而得。
1952年7月后,琼中县归属海南黎族苗族自治区(后改为自治州)人民政府管辖。
1956年县治迁贡坡,1959年县治再迁营根。
1987年11月20日,国务院批准,撤销琼中县,设立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划归海南行政区管辖,县委、县政府驻地设在营根镇。
1988年4月海南省成立,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属海南省直辖。
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1995年底,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总面积2693.1平方千米,总人口19.67万人,其中,农业人口16.11万人,非农业人口3.56万人;城镇人口2.12万人,农村人口17.55万人。
辖5个乡、8个镇、103个村委会、624个村民小组,境内有15个国有农、林、茶、牧场。
县城营根镇。
1996年底,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位于海南岛中部,五指山北麓,东靠琼海市和万宁市,西连白沙县和儋州市,南邻陵水县、保亭县和通什市,北接屯昌县和澄迈县。
总面积2693.1平方千米,总人口19.69万人,其中黎族9.03万人,苗族1.11万人。
辖8个镇、5个乡:营根镇、湾岭镇、乌石镇、黎母山镇、和平镇、红毛镇、长征镇、中平镇、吊罗山乡、红岛乡、长安乡、什运乡、松涛乡。
共有103个村委会(居委会)、624个村民小组。
境内有15个国有农、林、茶、牧场。
县城营根镇。
1997年底,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面积2693.1平方千米。
人口19.52万人,其中黎族8.95万人,苗族1.15万人。
辖8个镇、6个乡,104个村委会(居委会)、624个村民小组,境内有11个国有农场。
县城营根镇。
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1998年底,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面积2693.1平方千米。
人口19.62万人,其中黎族8.95万人,苗族1.19万人。
辖8个镇(营根镇、中平镇、红毛镇、长征镇、湾岭镇、乌石镇、黎母山镇、和平镇)、6个乡(上安乡、红岛乡、松涛乡、什运乡、吊罗山乡、长兴乡),共有104个村委会(居委会)、613个村民小组,境内有11个国有农场。
县城营根镇。
1999年底,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位于海南岛中部,五指山北麓,东靠琼海市和万宁市,西连白沙县和儋州市,南邻陵水县、保亭县和通什市,北接屯昌县和澄迈县。
面积2693.1平方千米。
人口19.66万人,其中黎族8.96万人,苗族1.21万人。
辖6个乡、8个镇、104个村(居)委会、613个村民小组,境内有11个国有农场。
县城营根镇。
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全县总人口171598人,其中:营根镇29594人,乌石镇7496人,湾岭镇10789人,黎母山镇12908人,长征镇7302人,和平镇5649人,中平镇7482人,红毛镇8650人,红岛乡7090人,松涛乡3447人,上安乡5668人,吊罗山乡4835人,什运乡5012人,长兴乡2376人,国营新进农场6778人,国营大丰农场4605人,国营阳江农场9548人,国营乌石农场8328人,国营南方农场4295人,国营岭头茶场2768人,国营加钗农场4866人,国营长征农场3359人,国营乘坡农场3935人,国营太平农场1806人,国营新伟农场2257人,国营黎母山林业公司755人。
2000年底,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面积2706平方千米,人口20.06万人,其中少数民族人口10.89万人。
辖6个乡、8个镇、105个村委会(居委会)、614个村民小组,境内有14个国有农(林、牧、茶)场。
县城营根镇。
海岸风光2001年底,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位于海南岛中部,东靠琼海市和万宁市,西连白沙县和儋州市,南邻陵水县、保亭县和五指山市,北接屯昌县和澄迈县。
面积2706平方千米。
人口20.12万人(公安户籍人口数:总户数50930户、总人口201160人;其中非农业人口39547人。
),其中黎族9.38万人,苗族1.18万人。
辖6个乡、8个镇、105个村委会(居委会)、623个村民小组,境内有11个国有农场。
县城营根镇。
2002年,红岛乡、营根镇、长征镇的大郎村合并,设立营根镇;松涛乡、黎母山镇合并,设立黎母山镇;乌石镇、湾岭镇合并,设立湾岭镇;和平镇、长兴乡有长兴、长沙、新村村委会合并,设立和平镇;吊罗山乡、长兴乡的六十千村、响土村委会合并,设立吊罗山乡;长征镇的大朗村划出后,行政区划不变。
年底,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面积2706平方千米。
人口20.26万人,其中黎族9.44万人,苗族1.19万人。
全县城镇人口增加到2.6万人,占全县地方人口的20.5%。
辖7个镇、3个乡(营根镇、湾岭镇、红毛镇、黎母山镇、长征镇、中平镇、和平镇、什运乡、上安乡、吊罗山乡)、105个村委会(居委会)、624个村民小组,境内有11个国有农场。
县政府驻营根镇。
2003年底,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面积2706平方千米。
人口20.36万人(公安户籍人口数:总户数54158户、总人口203620人;其中非农业人口42365人。
),其中黎族9.57万人,苗族1.2万人。
辖10个乡镇、105个村(居)委会、624个村民小组,境内有11个国有农场。
县政府驻营根镇。
营根镇辖:社区(营东、营南、营北);行政村(升坡、百花、南丰、高田、加钗、那柏、朝参、朝根、新市、湴湾、新朗、岭头、红岭、番沟、营根、大朗)。
湾岭镇辖:社区(湾岭镇、乌石);行政村(乌石、大平、水央、来浩、录南、中郎、北排、大墩、高坡、南久村、加章、坡寨、孟田坡、新仔、鸭坡、湾岭、岭门、新坡)。
黎母山镇辖:社区(腰子);行政村(新林、腰子、永木、大保、干涌、南吉、南利、握岱、大木、合救、松涛、新村)。
和平镇辖:村委会(林田、新兴、什介、贝湾、加峒、干磉、长兴、长沙、新村)。
长征镇辖:社区(长征);行政村(潮村、新平、深联、罗反、烟园、新寨、万众、南什、什仍)。
红毛镇辖:村委会(毛西、金屏、草南、番响、罗担、坎茂、什卓、什寒、牙挽、罗解、罗坎)。
中平镇辖:社区(中平新堂);行政村(思河、南茂、中平、南樼、黎明、大坡)。
吊罗山乡辖:村委会(太平、新安、大美、长田、什仟、响土)。
上安乡辖:村委会(什坡、南万、长安、什育、抄方、行干、中兴)。
什运乡辖:村委会(便文、什统、南平、南流、什运、三联)。
国营新进农场、国营大丰农场、国营阳江农场、国营乌石农场、国营南方农场、国营岭头农场、国营加钗农场、国营长征农场、国营乘坡农场、国营太平农场、国营新伟农场、国营黎母山林业公司。
(根据《海南省2003年11月村以及村以上行政区划》整理)2004年底,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面积2706平方千米。
人口20.65万人(公安户籍人口数:总户数55586户、总人口206494人;其中非农业人口99715人。
),其中黎族9.65万人,苗族1.26万人。
辖10个乡镇、105个村(居)委会、624个村民小组,境内有11个国有农场。
县政府驻营根镇。
2006年,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辖7个镇、3个乡:营根镇、湾岭镇、黎母山镇、和平镇、长征镇、红毛镇、中平镇、吊罗山乡、上安乡、什运乡。
境内有11个国有农场:国营新进农场、国营大丰农场、国营阳江农场、国营乌石农场、国营南方农场、国营岭头农场、国营加钗农场、国营长征农场、国营乘坡农场、国营太平农场、国营新伟农场,以及国营黎母山林业公司。
营根镇(代码~100)辖3个社区、16个行政村:营东社区、营南社区、营北社区、升坡村、百花村、南丰村、高田村、加钗村、那柏村、朝参村、朝根村、新市村、湴湾村、新朗村、岭头村、红岭村、番沟村、大朗村、营根村。
湾岭镇(代码~101)辖2个社区、18个行政村:湾岭社区、乌石社区、乌石村、大平村、水央村、来浩村、录南村、中郎村、北排村、大墩村、高坡村、南久村、加章村、坡寨村、孟田坡村、新仔村、鸭坡村、湾岭村、岭门村、新坡村。
黎母山镇(代码~102)辖1个社区、12个行政村:腰子社区、新林村、腰子村、永木村、大保村、干涌村、南吉村、南利村、握岱村、大木村、合救村、松涛村、新村。
和平镇(代码~103)辖8个行政村:林田村、新兴村、什介村、贝湾村、加峒村、干磉村、长兴村、长沙村。
长征镇(代码~104)辖1个社区、9个行政村:营盘社区、潮村村、新平村、深联村、罗反村、烟园村、新寨村、万众村、南什村、什仍村。
红毛镇(代码~105)辖11个行政村:毛西村、金屏村、草南村、番响村、罗担村、坎茂村、什卓村、什寒村、牙挽村、罗解村、罗坎村。
中平镇(代码~106)辖1个社区、6个行政村:新堂社区、思河村、南茂村、中平村、南樼村、黎明村、大坡村。
吊罗山乡(代码~200)辖6个行政村:太平村、新安村、大美村、长田村、什仟村、响土村。
上安乡(代码~201)辖7个行政村:什坡村、南万村、长安村、什育村、抄方村、行干村、中兴村。
什运乡(代码~202)辖6个行政村:便文村、什统村、南平村、南流村、什运村、三联村。
(根据《海南省行政区划代码(2006年4月)》整理)[编辑本段]人口民族第五次人口普查数,全县总人口为171625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