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测量管理

合集下载

建筑工程施工测量管理规定

建筑工程施工测量管理规定

建筑工程施工测量管理制度主要内容本章规定了建筑施工测量管理方面的内容,具体包括:管理机构与程序,新开工程定位放线及水准点引测,沉降观测,测量仪器的管理及使用;测量管理机构8.2.1公司设测量管理人员,在技术质量部领导下工作,负责公司的测量管理工作和施工中测量技术的指导工作;8.2.2区域公司设测量人员,在本单位技术科的领导下工作,负责本单位的测量管理工作及测量和施工中测量技术的指导工作;8.2.3项目部设专兼职测量人员,接受项目主管工程师的领导,负责本项目的工程施工测量放线工作;新开工程定位放线及水准点引测8.3.1各区域公司测量人员负责本单位新开工程的定位放线及水准点引测工作;8.3.2工程定位放线应有项目主管工程师或工长在现场;工程定位放线后测量人员及时绘制出定位放线记录和定位放线验线记录,由项目主管工程师复核签字,同时通知甲方等有关部门进行验线签字;建筑工程的沉降观测8.4.1沉降观测工程的范围:8.4.1.1根据地基损坏造成建筑物破坏后果的严惩性,将建筑物分为三个安全等级;建筑物安全等级对一级建筑物应在施工期间及使用期间进行沉降观测,并应将实测资料作为建筑物地基基础工程质量检查的依据之一;8.4.1.2根据桩基损坏造成建筑物的破坏后果危及人的生命、造成经济损失、产生社会影响的严重性,桩基设计时应根据下表选用适当的安全等级;建于粘性土、粉土上的一级建筑桩基及软土地区的一、二级建筑桩基,在其施工过程及建成后使用期间,必须进行系统的沉降观测直至沉降稳定;对建于砂土、碎石类土上的桩基,由于其沉降量小,时效不显着,无需进行观测;如设计有特殊要求,按设计要求;8.4.1.3对于二、三级建筑物可根据设计、勘察要求,确定是否进行沉降观测,原则上建筑物在施工期间均应进行沉降观测;8.4.2沉降观测点的布设每个工程至少应有3个稳固可靠的点作为基准点;基准点要求建立在变形区以外的稳定山区,同大地测量点比较,要求具有更高的稳定性,其平面控制点一般应有强制归心装置;工作基点应选在比较稳定的位置,对通视条件较好或观测项目较少的工程,可不设立工作基点,在基准点上直接测定变形观测点;要求这些工作极点在观测期间稳定不变,测量变形点时作为高程和坐标的传递点,同基准点一样,其平面控制点应设有强制归心装置;沉降观测点的布置,应以能全面反映建筑物地基变形特征并结合地质情况及建筑结构特点确定,数量不少于6个;点的设置应牢固,便于观测,还要求形式美观,结构合理,且不破坏变形体的外观和使用,点位应避开障碍物,便于观测和长期保存;点的位置宜选在下列位置:1建筑物四角、大转角处及沿外墙每10-15M处或每隔2-3根柱基上;2高低建筑物、新旧建筑物、纵横墙等交接处的两侧;3建筑物裂缝和沉降缝两侧,基础埋深相差悬殊处、人工地基与天然地基接壤处、不同结构的分界处及填挖方分界处;4宽度大于等于15M或小于15M而地质复杂以及膨胀土地区的建筑物,在承重内隔墙中部设内墙点,在室内地面中心及四周设置地面点;5邻近堆置重物处、受振动有显着影响的部位及基础下的暗沟处;6框架结构建筑物的每个或部分柱基上或沿纵横轴线设点;7片筏基础、箱形基础底板或接近基础的结构部分之四角处及其中部位置;8重型设备基础和动力设备基础的四角、基础型式或埋深改变处以及地质条件变化处两侧;9电视塔、烟囱、水塔、油罐、炼油塔、高炉等高耸建筑物,沿周边在与基础轴线相交的对称位置上布点,点数不少于4个;10地基土的分层沉降观测点,应选择在建筑物、构筑物的地基中心附近;观测标志深度,最浅的应在基础底面50cm以下;最深的应超过理论上的压缩层厚度;11建筑物的沉降观测点布设范围,宜为建筑物基础深度的2—3倍,并应由密到疏布点;8.4.3沉降观测方法建筑物的沉降观测,宜采用几何水准或液体静力水准等测量方法;单个构件,可采用测微水准或机械倾斜仪、电子倾斜仪等测量方法;测量精度宜采用二级水准测量,视线长度宜为20-30米,视线高度不宜低于0;3米;水准测量应采用闭合法;每次变形观测时,应符合下列要求:1相同的图形观测路线和观测方法;2用同一仪器和设备;3固定观测人员;4在基本相同的环境和条件下;变形测量的观测周期,应根据建筑物、构筑物的特征、变形速率、观测精度要求和工程地质条件等因素综合考虑;观测过程中,根据变形量的变化情况,应适当调整;一般情况下,民用建筑每施工完一层包括地下部分应观测一次,工业建筑按不同荷载阶段分次观测,但施工期间的观测不应少于5次;建筑物竣工后的观测周期,可根据建筑物稳定情况确定;一般情况下,第一年不少于3-5次,第二年不少于2次,以后每年1次,直到下沉稳定为止;观测期限一般不少于如下规定:沙土地基2年,膨胀土地基3年,黏土地基5年,软土地基10年;在观测过程中,如有基础附近地面荷载突然增减、基础四周大量积水、长时间连续降雨等情况,均应增加观测次数;当建筑物突然发生大量沉降、不均匀沉降或严重裂缝时,应立即进行逐日或几天一次的连续观测;沉降是否进入稳定阶段,应由沉降量与时间关系曲线判定;对重点观测和科研观测工程,若最后三个周期观测中每周期沉降量不大于2√2倍测量中误差可认为已进入稳定阶段;一般观测工程,若沉降速度小于可认为已进入稳定阶段,具体取值宜根据各地区地基土的压缩性确定;8.4.4测量人员及时绘制沉降曲线,对每一次的观测结果必须及时向主管工程师汇报,竣工时将观测资料整理好交项目主管工程师列入工程技术资料档案;8.4.5位移观测详见建筑变形测量规程JGJ/8—87;测量仪器的管理及使用8.6.1公司、区域公司必须建立完整的测量仪器台帐;测量仪器的购置与报废,应由使用单位提交书面申请上报公司技术质量部;8.6.2配给各单位的测量仪器,产权归公司所有,根据工程任务的需要,公司有权调配各单位的测量仪器;8.6.3凡拥有测量仪器的单位必须由测量员管理和使用,非测量人员和未经测量培训取证人员不得使用测量仪器;8.6.4凡新成立的单位,测量仪器的配备按公司程序文件的要求由使用单位书面申请,公司技术质量部统一调配或批准购买;8.6.5联营队伍的测量仪器,应由项目部负责管理,必须进行计量检定合格后使用;8.6.6测量仪器的定期检定工作,按公司程序文件要求由各单位计量部门负责;8.6.7测量人员使用测量仪器前,一定进行严格的计量检定,未经检定的测量仪器不得使用于工程;8.6.8对由于失职造成测量仪器损坏、丢失的,按财产的价格进行赔偿和处罚;8.6.9各单位如有不使用的测量仪器,应及时上交公司,由测量人员对测量仪器进行验收,办理交接手续;。

建筑工程测量管理问题

建筑工程测量管理问题

浅谈建筑工程测量管理问题摘要:工程测量主要指工程建设从设计规划、施工一直到工程经营管理等各个阶段进行的测量工作,让各种地形资料数据成为建筑工程设计规划的依据。

本文根据建筑工程测量的意义,结合现实工作及施工的经验,提出建筑工程测量存在的问题,及相关问题所需要的解决办法。

关键词:工程测量;施工测量;素质;监管一建筑工程测量的意义在建筑工程中,工程测量主要指工程建设从设计规划、施工一直到工程经营管理等各个阶段进行的测量工作,让各种地形资料数据成为建筑工程设计规划的依据。

根据建筑工程不同阶段的任务不同,我国建筑工程被分为:建筑工程设计过程测量、管理经营测量、施工过程测量,由于自身特点影响,各个阶段测量工作对整个工程测量质量以及施工建设具有不同的影响。

由于建筑工程测量在设计规划、运营管理以及施工中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在实际施工中,必须结合建筑工程各个阶段测量要求,在综合分析的过程中,保障建筑工程测量效益。

在建筑工程设计规划阶段,设计规划测量主要表现为,为建筑工程项目建设提供对应的地形图;通过测绘地貌、地形,为建筑工程规划提供对应的文件数据,掌握建筑用地范围以及四周环境情况。

通过图纸资料,从根本上保障建筑工程基础数据。

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施工阶段测量作为建筑工程安装、施工的重要依据和基础,对整个工程建设以及施工具有重要影响作用。

因此,施工过程必须根据施工要求以及相关设计标准,在建筑工程使用范围建立对应的工程控制网;通过掌握施工控制点,根据设计标准,明确建筑物轴线范围经营管理过程测量,为了保障建筑工程监控现状,在确保运营安全的过程中,对其进行变形监测,从而保障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避免建筑物使用对居民人身以及财务造成的安全隐患。

二建筑工程测量存在问题1.施工测量重视不够,资源配置不到位。

现时的建筑工程测量一般隶属于项目工程部或技术部管理,测量负责人为测量工程师,位低权微,责权利不对称,相应资源很难调配到位,上工地车辆难以保证是常事。

建筑工程测量仪器管理制度

建筑工程测量仪器管理制度

建筑工程测量仪器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建筑工程测量仪器的使用管理,提高工程测量的准确性和效率,保障工程质量和安全,制定本管理制度。

第二条适用范围:本管理制度适用于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所有测量仪器的管理、使用以及维护。

第三条测量仪器的定义:本管理制度中所指的测量仪器包括但不限于:全站仪、电子水平仪、激光测距仪、测距轮、测深仪等。

第四条管理原则:科学、规范、公平、公正。

第五条目标:确保测量仪器的准确性和灵敏度,提高工程测量的精确度和效率。

第二章测量仪器的分类第六条根据使用功能和特点,将测量仪器分为框架式测量仪器和手持式测量仪器。

第七条框架式测量仪器主要包括全站仪、电子水平仪等,适用于需要高精度测量的场合。

第八条手持式测量仪器主要包括激光测距仪、测距轮等,适用于需要快速测量的场合。

第九条对于框架式测量仪器,应有专门的存放位置,并保持干净整洁。

第十条对于手持式测量仪器,应具备便携性,方便携带和操作。

第三章测量仪器的管理第十一条入库管理:所有测量仪器都需经过入库管理,记录有关信息包括:仪器名称、规格型号、编号等。

第十二条领用管理:对于需要使用测量仪器的人员,需填写领用登记表并经过批准,方可领用仪器。

第十三条使用管理:使用测量仪器时应根据使用说明书操作,保证操作规范。

第十四条保管管理:使用完毕后,需将测量仪器清洁干净,并放回指定位置。

第十五条维护管理:定期对测量仪器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其正常使用。

第十六条报废管理:对于无法修复的测量仪器,应及时报废并填写报废申请表。

第四章测量仪器的使用第十七条操作规范:使用测量仪器时,需按照操作规范进行操作,不得随意更改参数。

第十八条安全保障:使用测量仪器时,需注意安全,避免发生意外事故。

第十九条精确性要求:测量仪器应保持精确性,定期校准,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第二十条学习培训:对于新购置的测量仪器,需进行培训,提高员工的使用技能。

第五章测量仪器的维护和保养第二十一条清洁管理:定期清洁测量仪器表面和透镜,保持光线的透明度。

建筑工程施工测量监理控制要点

建筑工程施工测量监理控制要点

建筑工程施工测量监理控制要点一、施工前的测量准备工作1.建立测量控制点:在施工前,应根据建筑设计图纸确定测量控制点,确定测量点的位置和数量,以便对施工的水平和垂直度进行控制。

2.测量设备的检查与校准:测量设备在使用前应进行检查和校准,确保其准确性和稳定性,以保证测量结果的精确性。

3.建立测量档案:对建筑工程施工的测量数据进行建档,包括施工测量图、测量记录表、测量仪器校准证书等,以备后期的查询和评审。

4.测量工作计划:制定详细的施工测量工作计划,包括工作量安排、人员配置、测量方法和技术标准等,确保施工测量工作的有序进行。

二、施工中的测量控制1.建筑物基准测量:在施工开始前,对建筑物的基准进行测量,确定建筑物的基准面和基准点,以保证施工的坐标和标高控制的准确性。

2.建筑物外形测量:对建筑物外形进行测量,包括建筑的长度、宽度、高度、角度等,确保施工按照设计图纸的要求进行。

3.竣工质量验收:在施工结束后,对建筑物的尺寸、形状、位置等进行测量验收,与设计图纸进行对比,确保建筑物的质量达到设计要求。

4.水平度和垂直度控制:根据设计要求和施工规范,对建筑物的水平度和垂直度进行控制,通过测量数据的检查和分析,确保建筑物的平整度和垂直度符合要求。

三、施工后的测量验收1.施工测量数据分析:对施工测量数据进行分析和评价,包括尺寸误差、形状误差、位置误差等,制定纠正措施,保证施工测量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2.施工测量数据报告:对施工测量数据进行总结和分析,编制测量数据报告,包括测量结果、误差分析、纠正措施等,向相关方面进行报告,以便及时纠正和改进。

3.施工测量档案管理:对施工测量的档案进行整理和管理,包括测量数据、测量图纸、测量报告等,确保测量档案的完整性和准确性,以备后期的查询和评审。

以上是建筑工程施工测量监理控制的要点,通过合理的施工前准备、施工中的测量控制和施工后的测量验收,可以保证建筑工程的质量和工期,并为后期的验收和交付提供有效的依据。

建筑工程施工测量管理制度

建筑工程施工测量管理制度

建筑工程施工测量管理制度(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管理制度、企业管理、岗位职责、心得体会、工作总结、工作计划、演讲稿、合同范本、作文大全、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And, this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for everyone, such as management systems, enterprise management, job responsibilities, experiences, work summaries, work plans, speech drafts, contract templates, essay compilations, and other material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建筑工程施工测量管理制度【导语】建筑工程施工测量管理制度怎么写受欢迎?本为整理了受用户欢迎的通用版本,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建筑工程施工测量管理制度,仅供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测量工程管理制度

测量工程管理制度

测量工程管理制度一、总则1. 本制度旨在规范测量工程的管理工作,确保工程建设的质量和安全。

2. 测量工程管理应遵循科学、准确、及时、经济的原则。

3. 本制度适用于所有参与工程建设的单位和个人。

二、组织结构与职责1. 成立专门的测量管理部门,负责全面监督和管理测量工作。

2. 测量管理部门的主要职责包括:制定测量计划、组织实施测量工作、审核测量成果、处理测量事故等。

3. 测量人员应具备相应的资质证书,并定期接受专业培训。

三、测量计划1. 测量计划应根据工程特点和施工进度制定,明确测量的目的、内容、方法、时间和人员分工。

2. 测量计划应在施工前得到批准,并作为施工组织设计的一部分。

四、测量实施1. 测量工作应在专业人员的指导下进行,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2. 测量设备应定期校准和维护,以保证测量结果的精确度。

3. 现场测量应有详细的记录,包括测量时间、位置、方法和结果等。

4. 对于关键部位的测量,应采取多次测量和交叉验证的方式,以确保数据的准确无误。

五、数据处理与审核1. 测量数据应由专业人员进行处理和分析,确保数据的真实性和合理性。

2. 数据处理结果应及时上报给相关部门,作为施工决策的依据。

3. 测量成果应经过严格的审核程序,由负责人签字确认后方可使用。

六、质量控制与安全管理1. 测量工程应建立完善的质量控制体系,确保测量成果的质量符合标准要求。

2. 测量过程中应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防止发生安全事故。

3. 对于测量中发现的问题,应及时采取措施进行整改,并做好记录。

七、事故处理与纠正措施1. 发生测量事故时,应立即停止相关工作,保护现场,并进行调查分析。

2. 根据事故的性质和影响,制定相应的纠正措施,防止类似问题再次发生。

3. 对于重大测量事故,应及时报告上级管理部门,并按照规定程序进行处理。

八、制度的修订与完善1. 本制度应根据工程建设的实际需要和技术发展进行不定期的修订。

2. 对于制度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应及时收集意见和建议,不断完善和优化管理制度。

建设单位工程测量管理制度

建设单位工程测量管理制度

建设单位工程测量管理制度一、总则为规范建设单位在工程项目中的测量工作,确保工程测量工作的准确、科学和有效进行,提高工程质量和效益,保障工程项目的顺利进行和圆满完成,特制定本制度。

二、管理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建设单位在工程项目中进行的测量工作,包括土地测量、建筑测量、地理信息测量等方面的工作。

三、组织管理1、建设单位应设立专门的测量管理部门,负责统筹规划和组织实施工程测量工作。

2、建设单位应配备合格的测量工程师和技术人员,具有相关专业背景和执业资格。

3、建设单位应加强对测量人员的培训和考核,确保其具备良好的测量技术和职业道德。

四、测量计划1、建设单位应根据工程项目的要求和进度制定详细的测量计划,包括测量内容、测量方法、测量设备和人员配置等。

2、测量计划应经工程总包方和相关单位审核,确保符合工程项目的实际情况和要求。

3、建设单位应根据测量计划及时调配人员和设备,保障测量工作的顺利进行。

五、测量流程1、建设单位应按照测量计划组织实施测量工作,严格按照相关技术规范和标准进行操作。

2、建设单位应定期对测量数据进行审核和验收,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3、建设单位应及时处理测量中出现的问题和异常情况,确保测量工作的顺利进行。

六、测量质量控制1、建设单位应建立健全的测量质量控制体系,确保测量工作的准确性和科学性。

2、建设单位应加强对测量设备的管理和维护,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转和精准度。

3、建设单位应对测量人员进行定期的技术培训和考核,提高其工作水平和职业素质。

七、测量成果管理1、建设单位应妥善保管测量成果和相关资料,确保数据的安全和完整性。

2、建设单位应按照相关规定向工程总包方和监理单位提交测量成果,并按时参加相关验收工作。

3、建设单位应及时总结和分享测量经验,推动测量工作的不断改进和提高。

八、责任追究1、建设单位应建立健全的测量责任追究机制,对工程测量过程中出现的违规行为和失误进行严肃处理。

2、建设单位应加强对测量工程师和技术人员的监督和管理,确保其遵守相关规章制度和职业操守。

建筑工程测量控制方案

建筑工程测量控制方案

建筑工程测量控制方案一.施工测量目的严格有效控制施工测量,防止因测量放样错误,造成工程质量事故和经济损失,确保施工过程处于受控状态,测量精度满足规范及设计要求。

技术部测量组在专业工程师的直接指导下,进行项目施工控制测量、放样测量、竣工测量等工作。

二.施工测量的依据2.1.设计控制交接桩复测资料及工程施工图纸。

2.2.国家、行业标准、规范。

2.3.工程合同和投标文件。

2.4项目部编制的测量技术方案。

三、测量主要内容3.1施工控制测量⑴根据控制交接桩复测资料及施工设计图编制项目测量技术方案,经项目总工程师批准实施。

⑵测量仪器采用全站仪,精度不低于2″,必须经调试检定合格,方能使用,并进行检定标识。

⑶测量时水平角观测根据精度等级而定,但一般不少于4个测回,并同步进行距离测量。

测回间仪器和觇标多次整平置中,以减少仪器对中和目标偏心误差造成的影响。

⑷距离测量要求全站仪标称精度须为2mm+2ppm或更高,测量成果必须进行气象、加常数和乘常数改正。

⑸点位选择在土质坚实、通视条件良好处,设在高点上。

点位应该根据土质情况按照《测规》有关规定进行埋设,保证点位稳固。

有条件时,可埋设附有强制归心装置的观测墩。

⑹水平角的观测宜选在日间通视良好、呈像清晰稳定时进行,仪器温度应与气温一致,避免日晒。

⑺水准点根据地质情况埋设混凝土标石。

⑻水准测量等级根据施工技术方案而定。

⑼在桥梁施工过程中,应该定期或不定期对平面和水准控制点进行检测。

当发现控制点的精度有问题时,立即进行局部或全面复测。

3.2施工测量放样⑴施工放样采用重复测量或闭合测量的方法进行,并要复核检测无误。

精密施工中的三角测量和水准测量可比控制网低一个等级。

⑵灌注桩按设计桩位与墩台中心十字线相对位置放样,灌注混凝土后测定桩中心位置(钢筋笼中心),并在桩侧按桩头设计高程测定高程线,做出标识。

⑶水准高程的精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四、测量施工方法及施工工艺本工程的施工测量遵循采用先整体后局部、高精度控制低精度、长方向(长边)控制短方向(短边)的原则。

2020(建筑工程管理)工程测量规范

2020(建筑工程管理)工程测量规范

(建筑工程管理)工程测量规范工程测量规范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93第1章总则第2章平面控制测量2.1一般规定2.2设计、选点、造标与埋石2.3水平角观测2.4距离测量2.5内业计算第3章高程控制测量3.1一般规定3.2水准测量3.3电磁波测距三角高程第4章地形测量4.1一般规定4.2图根控制测量4.3一般地区地形测图4.4城镇居住区地形测图第四节城镇居住区地形测图4.5工矿区现状图测量4.6水域地形测量4.7地形图的修测第5章线路测量5.1一般规定5.2铁路、公路测量5.3架空索道测量5.4自流和压力管线测量5.5架空送电线路测量第6章绘图与复制6.1一般规定6.2绘图6.3编绘6.4晒蓝图、静电复印与复照6.5翻版、晒印刷版与修版6.6打样与胶印第7章施工测量7.1一般规定7.2施工控制测量7.3工业与民用建筑施工放样7.4灌注桩、界桩与红线测量7.5水工建筑物施工测量第8章竣工总图的编绘与实测8.1一般规定8.2竣工总图的编绘8.3竣工总图的实测第9章变形测量9.1一般规定9.2水平位移监测网9.3垂直位移监测网9.4水平位移测量9.5垂直位移测量9.6内业计算及成果整理附录一本规范名词解释附录二平面控制点标志及标石的埋设规格附录三方向观测法度盘和测微器附录四高程控制点标志及标石的埋设规格附录五建筑物、构筑物主体倾斜率和按差异沉降推算主体倾斜值的计算公式附录六基础相对倾斜值和基础挠度计算公式附录七本规范用词说明工程测量规范-总则工程测量规范第1章总则第1.0.1条为了统一工程测量的技术要求,及时、准确地为工程建设提供正确的测绘资料,保证其成果、成图的质量符合各个测绘阶段的要求,适应工程建设发展的需要,制订本规范。

第1.0.2条本规范适用于城镇、工矿企业、交通运输和能源等工程建设的勘察、设计、施工以及生产(运营)阶段的通用性测绘工作。

其内容包括控制测量,采用非摄影测量方法的1∶500~1∶5000比例尺测图、线路测量、绘图与复制、施工测量、竣工总图编绘与实测和变形测量。

建筑工程测量规范要求与测量精度控制

建筑工程测量规范要求与测量精度控制

建筑工程测量规范要求与测量精度控制建筑工程测量作为一项重要的技术工作,在建筑工程的设计、施工、验收等各个阶段都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

测量结果的准确性直接影响到工程质量和安全,因此,在建筑工程测量过程中,必须遵循相关的规范要求,并严格控制测量精度,以确保工程的安全和质量。

一、测量规范要求1. 测量准确性:建筑工程测量必须具备一定的准确性,以保证测量结果与实际情况相符合。

因此,在测量过程中,应采用准确可靠的测量仪器和设备,同时要进行校准和正确使用,避免误差的累积。

2. 测量程序:测量工作应按照一定的程序进行,包括前期测量准备、测量操作、数据处理等各个环节。

测量前应了解工程的特点和要求,制定合理的测量方案,并在测量中进行实时监测和控制。

3. 测量文件管理:建筑工程测量的结果和数据应进行准确的记录和管理,以备后期使用。

测量数据应按照一定的格式进行记录,包括相关的坐标、高程、距离等信息,并保留相应的数据备份,以免数据丢失或遗失。

二、测量精度控制1. 精度要求的确定:在建筑工程测量中,需要根据工程的特点和要求,确定合适的测量精度要求。

不同的工程项目可能有不同的精度要求,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确定。

2. 误差控制:测量中的误差是无法完全避免的,但可以通过合理的控制方法来降低和控制误差。

常见的误差控制方法包括:采用准确可靠的测量仪器和设备、进行校准和调试、采用适当的测量方法、增加测量观测次数并平均值等。

3. 精度评定:建筑工程测量完成后,需要对测量结果进行精度评定。

通过与设计要求进行对比和检查,评定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合理性,并确保测量误差在可接受范围内。

总结:建筑工程测量的规范要求和精度控制是保证工程安全和质量的重要环节。

只有严格遵循规范要求,正确控制测量精度,才能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建筑工程各个阶段的测量工作都需要重视,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和方法进行正确操作和控制,以有效地完成测量任务。

建筑工程测量的规范要求和精度控制,对于保证工程质量和安全具有重要的意义,并应该得到工程参与方的共同关注和重视。

建筑工程定位测量管理规范

建筑工程定位测量管理规范

建筑工程定位测量管理规范建筑工程的定位测量是一个至关重要的环节,它对于确保工程的准确性和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

在建筑工程的各个阶段中,定位测量的准确性和规范性是非常关键的,它直接影响着工程的施工效果和使用效果。

本文将从建筑工程定位测量管理规范的角度出发,探讨建筑工程定位测量的重要性、管理规范以及改进措施。

一、建筑工程定位测量的重要性定位测量是建筑工程中对地理位置和空间位置进行精确测量的过程。

它主要用于确定建筑物的位置、高程和平面坐标,以及确保建筑物的位置与设计方案一致。

在建筑工程的前期规划阶段,定位测量可以帮助工程师根据地质条件和环境要求进行合理的规划;在建筑工程的施工阶段,定位测量可以确保施工过程的准确性和顺利进行;在建筑工程的后期验收阶段,定位测量可以验证工程的质量和达到设计要求。

二、建筑工程定位测量的管理规范为了确保建筑工程定位测量的准确性和规范性,需要建立相应的管理规范和标准。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建筑工程定位测量管理规范:1. 测量设备管理规范:合理选购和管理测量设备,确保设备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定期进行维护和校准,保证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2. 测量人员素质管理规范:建立合格的测量人员队伍,对测量人员进行培训和考核,提高其测量技术和专业素质,确保测量工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3. 测量数据管理规范:建立有效的数据管理系统,对测量数据进行及时、准确的记录和归档,保证数据的完整性和可追溯性。

4. 测量方法和流程规范:明确测量的方法和流程,确保测量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规范测量过程中的操作和控制。

5. 质量控制和质量检查规范:建立相应的质量控制和质量检查体系,对测量工作进行监督和检查,发现并及时纠正问题,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三、建筑工程定位测量管理规范的改进措施为了进一步提高建筑工程定位测量的准确性和规范性,应采取以下改进措施:1. 引入先进的测量技术:如全站仪、卫星定位系统等,提高测量的准确性和效率。

建筑工程测量管理制度

建筑工程测量管理制度

建筑工程测量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建筑工程测量管理,保证建筑工程测量质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测绘法》等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进行的建筑工程测量活动。

第三条建筑工程测量应当坚持科学、严谨、高效的原则,确保测量数据准确可靠,满足工程设计、施工和验收的需要。

第四条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负责全国建筑工程测量的监督管理工作。

地方各级测绘地理信息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建筑工程测量的监督管理工作。

第二章测量机构与人员第五条从事建筑工程测量活动的单位应当具备相应的资质条件,取得测绘资质证书。

第六条建筑工程测量单位应当建立健全质量保证体系,加强对测量人员的培训和管理,确保测量人员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第七条测量人员应当取得测量资格证书,方可从事测量工作。

测量人员应当按照规定参加继续教育和专业培训,提高业务水平。

第三章测量准备与实施第八条建筑工程测量应当在工程设计阶段进行,必要时在施工和验收阶段进行补充测量。

第九条测量前,应当对测量的建筑物、地形地貌等进行现场踏勘,了解相关情况,制定测量方案。

第十条测量设备应当符合国家有关标准和规定,确保测量精度。

第十一条测量应当按照规定的程序和方法进行,确保测量数据真实、准确、完整。

第十二条测量过程中,测量人员应当遵守有关安全规定,确保人身安全和测量设备完好。

第四章测量成果与资料管理第十三条建筑工程测量成果应当包括测量报告、测量图纸、测量数据等。

第十四条测量成果应当经过审核、审批,确保测量数据准确可靠。

第十五条建筑工程测量资料应当建立健全档案管理制度,按照规定保存和使用。

第五章监督管理第十六条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和地方各级测绘地理信息主管部门应当加强对建筑工程测量活动的监督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第十七条建筑工程测量单位应当接受测绘地理信息主管部门的监督管理,如实提供有关资料,配合监督检查。

第六章法律责任第十八条违反本制度的,由测绘地理信息主管部门依法给予行政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建筑工程测量管理制度

建筑工程测量管理制度

建筑工程测量管理制度一、引言建筑工程测量是建筑施工中不可或缺的环节,其准确性和及时性直接影响着工程的质量和进度。

因此,建立健全的建筑工程测量管理制度对于保障工程质量和安全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从建筑工程测量的基本原则、测量管理的组织结构和职责分工、测量工作的实施流程和质量控制、测量数据的管理和使用等方面展开讨论,以期为建筑工程测量管理提供一套完善的制度体系。

二、建筑工程测量的基本原则1、准确性原则:测量数据必须准确无误,以确保建筑工程施工的质量和安全。

2、时效性原则:测量工作必须及时完成,以保证测量数据在工程施工中的及时使用。

3、一体化原则:建筑工程测量工作必须与工程设计、施工配合紧密,形成一个紧密的工作体系。

4、质量控制原则:建筑工程测量工作必须进行严格的质量控制,确保测量数据的正确性和可靠性。

三、测量管理的组织结构和职责分工1、测量管理部门建立建筑工程测量管理部门,负责测量管理的规划、组织、指导、监督和检查工作。

2、测量工作人员测量工作人员包括测量员和测绘工程师,他们负责具体的测量工作,确保测量数据的准确和时效。

3、项目经理项目经理负责对测量工作进行日常的监督和指导,确保测量工作与工程设计和施工的紧密配合。

4、质量管理部门质量管理部门负责对测量工作进行质量控制,确保测量数据的正确性和可靠性。

四、测量工作的实施流程和质量控制1、测量前的准备工作在进行测量工作之前,必须进行准确的测量前的准备工作,包括确定测量方法、选择测量仪器、制定测量任务书等。

2、测量的实施测量工作必须按照规定的测量方法和测量任务书进行,确保测量数据的准确性和时效性。

3、测量数据的处理测量数据的处理必须进行严格的质量控制,包括数据的录入、校核、审核等环节。

4、测量数据的使用测量数据必须及时用于工程设计和施工,确保工程施工的正常进行和工程质量的保障。

五、测量数据的管理和使用1、测量数据的管理建立建筑工程测量数据的管理制度,包括数据的归档、存储、检索、管理等方面。

建筑工程计量管理制度

建筑工程计量管理制度

建筑工程计量管理制度一、总则为规范建筑工程计量管理,加强工程量项目的计量和结算工作,提高工程建设质量,确保工程经济合理性和施工进度,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本公司承接的各类建筑工程项目,包括但不限于房屋建筑、市政工程、道路工程等。

三、计量管理人员1. 公司应设立专门的计量管理部门,负责工程量的计算、测量和结算工作。

2. 计量管理部门应配备专业技术人员,具有相关从业资格证书。

3. 计量管理部门主要职责包括:对工程量进行测量计算、编制工程量清单、核对工程量、编制工程量统计报表等。

四、工程量的计算和测量1. 在工程施工前,计量管理人员应根据工程设计图纸和规范要求,对各项工程量进行详细的测量计算,编制工程量清单。

2. 工程量计算应准确无误,必须按照国家规定的计量单位和规格进行计算。

3. 在工程施工过程中,计量管理人员应及时对工程量进行调整和修正,确保计量数据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五、工程量的结算1. 在工程竣工后,计量管理人员应对工程量进行最终核对,编制工程量统计报表。

2. 工程量结算应按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合同约定进行,确保工程量结算的合理性和公正性。

3. 工程量结算的结果应及时向相关部门和业主报告,确保工程款按时支付。

六、质量管理1. 在工程量计量过程中,计量管理人员应加强对施工质量的监督和检查,确保工程质量符合相关标准和规范要求。

2. 如发现质量问题,应及时向施工单位和相关部门报告,采取适当的措施进行处理。

七、安全管理1. 在工程量计量过程中,计量管理人员应加强对施工现场安全的监督和管理,确保施工安全生产。

2. 如发现安全隐患,应立即向施工单位和相关部门报告,采取必要的措施进行处理,保障工程安全。

八、保密管理1. 计量管理人员应严格遵守公司的保密制度,确保工程量和相关资料的机密性。

2. 在工程量计量过程中,不得泄露任何关于工程量的信息,确保施工秩序和工程进度。

建筑公司测量管理制度最新

建筑公司测量管理制度最新

建筑公司测量管理制度最新一、总则本制度旨在规范建筑公司测量工作,确保测量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提高工程效率,保障工程质量和安全。

适用于公司承接的所有建筑工程项目。

二、组织结构与职责1. 成立专门的测量管理部门,负责统筹公司的测量工作。

2. 测量管理部门应配备专业的测量工程师,对测量人员进行专业培训和技能考核。

3. 明确测量人员的职责,包括现场数据采集、数据处理、报告编制等。

三、测量工作程序1. 制定详细的测量工作计划,包括测量目的、内容、方法、时间安排等。

2. 现场测量前,应对测量设备进行检查和校准,确保设备精度。

3. 测量过程中,严格按照操作规程执行,保证数据的真实性和完整性。

4. 测量完成后,及时整理数据,编制测量报告,并由专业人员审核确认。

四、质量控制与安全管理1. 建立测量质量控制体系,定期对测量成果进行内部审核和外部审查。

2. 强化测量安全管理,确保测量人员的人身安全和设备的安全使用。

3. 对于复杂或风险较高的测量任务,应制定特别的安全措施和应急预案。

五、技术档案管理1. 建立完整的测量技术档案,包括测量方案、原始记录、计算书、图纸和报告等。

2. 技术档案应按照规定分类存放,便于查询和使用。

3. 定期对技术档案进行更新和维护,确保信息的时效性和有效性。

六、信息化建设1. 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建立测量数据库,实现数据的电子化管理。

2. 推广使用专业测量软件,提高数据处理的效率和准确性。

3. 加强网络信息安全管理,保护测量数据和技术资料不被非法获取或破坏。

七、监督检查与持续改进1. 定期对测量工作进行监督检查,评估制度的执行情况和效果。

2. 鼓励员工提出改进建议,不断完善测量管理制度。

3. 根据行业发展和技术进步,及时调整和更新管理制度,保持其先进性和适用性。

建筑工程施工测量资料的管理要点有些 工程

建筑工程施工测量资料的管理要点有些 工程

建筑工程施工测量资料的管理要点有些工程
1、测量原始资料、原始观测数据和记事工程,必须严格按测量规定
的内容及格式统一填写,现场记录清晰、完整,不得事后补记,
2、测量计算成果和图表,必须标注清楚,计算过程清晰并签署完备。

未经复核、检算和签署不完备的测量资料不得使用。

成果交接时需
填写测量成果交接书,测量交接书必须填写工程名称、测量日期、
交接时间、交接内容、交接单位,交接双方负责人签字。

测量成果
移交后,承受单位需对成果资料和现场桩点进行复测核对,发现问
题及时上报,以便及时处理,
3、测量工作考前须知:为确保测量成果质量,对工程工程的关键测
量科目必须实行彻底换手测量,一般测量科目应实行一般换手测量。

彻底换手测量,须更换全部测量人员、仪器及计算资料。

一般换手
测量,须更换观测和计算人员。

当换手测量成果与原测量成果有较
大差异时,应再次换手复测,直至确认测量成果准确可靠。

各测量
单位必须将换手测量成果资料与初始测量成果资料一并保存;委托
外部单位测量的,还应将其测量和委托测量协议复印件留存备查。

所有测量成果(现场桩厥和内业资料)经测量计算,确认无误后,
办理移交签字手续。

4、所有测量依据图纸必须以纸质版施工图纸为准,电子幅员纸。

房屋建筑工程测量管理制度

房屋建筑工程测量管理制度

房屋建筑工程测量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房屋建筑工程测量管理工作,提高工程质量,保障工程安全,根据《建筑法》、《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房屋建筑工程测量管理工作,包括测量规划、现场测量、图纸修改等环节。

各相关单位、部门及个人应当遵守本制度的规定。

第三条房屋建筑工程测量管理应当遵循科学、规范、精确、可靠的原则,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第四条建设单位应当根据工程的要求选派合格的测量人员,进行工程量的测算和验收,并负责建筑工程测量资料的保存和管理。

第五条施工单位应当严格按照施工图纸要求进行测量,并对测量过程进行记录,建立施工档案。

第六条监理单位应当对施工单位的测量工作进行监督和检查,对不符合规定的进行整改。

第七条相关部门应当加强对测量设备的管理,保证设备的完好性和精准度。

第二章测量规划第八条建设单位应当在工程开工前制定详细的测量规划,确定测量的范围、方法和程序,并提交相关部门审核。

第九条测量规划应当包括项目的基本情况、测量的目的、测量的内容和要求、测量的程序和方法等内容。

第十条建设单位应当在施工图纸设计完成后,及时编制施工测量图,根据实际情况确定测量点位和测量控制点。

第十一条测量规划应当由专业的测量工程师负责编制,报建筑设计院主管测量工程师审核。

第十二条建设单位应当组织专业测量工程师对测量规划进行检查和确认,保证测量的准确性和可行性。

第三章现场测量第十三条施工单位应当在施工前,按照测量规划的要求,组织专业测量人员进行现场测量,测量结果准确无误后方可施工。

第十四条施工单位应当做好现场标志和测量控制点的设置工作,并保证设置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第十五条现场测量过程中,应当及时记录测量数据,并进行验算核对,保证数据的准确性和一致性。

第十六条施工单位应当建立测量记录档案,保存测量数据和资料,作为工程的重要依据。

第十七条施工单位应当对测量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及时处理,并及时通知相关部门进行协调解决。

建筑工程测量制度

建筑工程测量制度

建筑工程测量制度一、总则1. 本规范依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建筑行业标准,结合工程实际,确保建筑工程测量工作的标准化、系统化。

2. 所有参与建筑工程建设的测量人员必须遵守本规范,严格按照规定的程序和方法进行操作。

3. 测量工作应使用经过国家计量认证的仪器设备,并定期进行检验校正,保证测量数据的准确性。

二、测量准备1. 测量前,应对测量仪器进行全面检查,确保其性能良好,误差在允许范围内。

2. 根据工程特点和施工图纸,制定详细的测量方案,包括测量的目的、方法、步骤和要求。

3. 测量人员应熟悉施工现场环境,清除可能影响测量精度的障碍物。

三、测量实施1. 按照测量方案,设置必要的控制点和基准线,确保其准确无误。

2. 采用适当的测量方法,如直接测量、间接测量或组合测量等,根据不同情况灵活选择。

3. 在测量过程中,应随时记录测量数据和相关条件,如温度、湿度等,以便后续分析和校验。

4. 对于关键部位和重要数据,应进行多次测量和复核,确保结果的可靠性。

四、数据处理与记录1. 测量完成后,应对收集的数据进行整理和计算,得出准确的测量结果。

2. 所有的测量数据和计算结果应当及时、准确地记录在专用的测量日志中。

3. 如发现异常数据,应及时分析原因,必要时重新测量,确保数据的正确性。

五、成果交付与审核1. 测量成果应以书面报告的形式提交给项目负责人,报告中应包含测量结果、分析说明和建议措施。

2. 项目负责人应组织专业人员对测量成果进行审核,确认其准确性和完整性。

3. 审核通过后,测量成果方可作为施工依据,未经审核或审核未通过的测量成果不得使用。

六、质量控制与责任追究1. 建立和完善测量质量控制体系,定期对测量工作进行内部审查和质量评估。

2. 对于违反测量规范的行为,应按照相关规定进行处理,确保测量工作的严肃性和权威性。

3. 如因测量失误导致工程质量问题,应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并采取措施防止类似问题再次发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工程测量管理目录第一章管理体系、组织机构 (2)第一节体系构成 (2)第二节组织机构框架 (2)第三节管理职责 (2)(一) 公司技术部 (2)(二) 分公司主任工程师: (3)(三) 项目管理人员的工作职责 (3)第二章施工阶段测量管理的建立 (3)(一) 组织管理 (4)(二) 技术管理 (4)第三章测量仪器的管理及使用 (4)第四章建筑施工测量放线、验线工作的基本准则 (8)(一)建筑施工测量放线工作的基本准则 (8)(二)验线工作的基本准则 (8)(三)施工测量放线检查和验线 (9)第五章工程测量工作程序 (10)第六章测量资料的收集与管理 (12)(一) 测量记录 (12)(二)数据计算 (12)(三)报验资料 (13)第七章测量所用表格 (14)第一章管理体系、组织机构第一节体系构成根据公司技术管理体系,公司测量技术工作分为三级管控:第一级为公司(技术部),由公司技术部主持全司测量技术管理工作;第二级为分公司等基层单位,由分公司总工程师负责本单位测量技术管理工作;第三级为现场项目部,由项目部技术负责人负责项目部的测量技术管理工作。

第二节组织机构框架第三节管理职责(一) 公司技术部1.公司技术部在公司总工程师领导下开展各项测量技术管理工作。

2.编制本公司测量管理制度,定期对测量技术管理制度的实施进行验证及考核。

3.对工程施工中遇到的测量技术难题,及时有效的提供技术服务,对重大工程的测量方案进行审核和现场指导、技术复核。

4.严格执行有关规范、规程和标准,完成公司管理体系程序文件规定的工作内容。

5.有针对性的制定测量员培训计划并督促落实。

6.积极参与技术创新,推广应用新技术、新设备、新方法,不断积累测量经验。

7.对全公司的测量设备进行不定期的检查,确保设备的合格使用周期,对现场测量员的工作职责、工作范围、资料整理等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检查。

(二) 分公司主任工程师:1.全面负责本直管部的测量技术工作,贯彻执行公司颁发的测量技术管理制度,对本单位的测量人员根据项目难易程度合理调配组织。

2.合理组织编制工程的测量控制方案,根据项目情况,有针对性的调配本单位的测量设备。

3.对测量设备必须督促送检,保证在鉴定合格周期内使用。

4.督促检查项目部做好测量资料的填写、整理和分类归档保管。

5.对重大项目必须配备专职测量员,个别项目可设兼职测量员,对测量人员的安排主任工程师直管部内部调配。

(三) 项目管理人员的工作职责项目技术负责人要负责执行施工测量方案,组织相关人员进行各施工部位验线,对测量放线工作负技术责任。

测量负责人领导测量员实施测量放线工作,组织测量人员学习并校核图纸,编制测量方案。

质检员要参加工程各施工部位的测量验线工作,并参与签证。

测量员对本工程的测量放线工作直接负责,并参加分项工程的交接检查,负责填写工程预检资料并参与签证。

第二章施工阶段测量管理的建立工程测量工作是工程建设的重要环节,是技术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使工程测量规范化,制度化,防止测量事故发生,更好的为施工生产服务,特制定以下制度:(一) 组织管理1 、测量管理组织设置及职责测量管理组织应分为放线组和验线组两部分,两组织人员不能重叠。

放线组中有测量负责人、测量员;验线组中有技术负责人、质检员、施工员。

2、各级岗位责任及职责分工对有关人员进行明确分工,确定相关人员的工作范围、工作职责。

3、人员培训及考核为提高测量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应制定培训制度,定期培训相关人员。

(二) 技术管理1、测量成果及资料管理制定测量资料的分类、保管、归档制度,并应要求责任到人。

2 、自检复线及验线为了保证测量结果正确,以顺利开展后续工作,因此,必须制定测量人员自检,其他人员验线的检验制度。

3、交接桩及护桩制度制定业主交桩、现场控制桩、水准点的检验和保护制。

这些桩位是施工测量的根本依据,其控制点坐标是放样数据计算的依据,控制桩是测量工作的根本,应重点对待,重点保护。

第三章测量仪器的管理及使用1、测量仪器的配备项目经理部根据工程测量任务的规模及要求的测量能力以及测量准确度,在使用前编制所需测量仪器计划,保证配备的测量仪器的规格、型号、数量、精密度、准确度能满足施工生产要求。

2、测量仪器的校准(1)新购置的测量仪器设备,在开始使用前,须经法定校验部门对照国际或国家认可的有关基准进行校准和调整,检定合格后使用。

(2)施工过程中使用的测量仪器,由公司专(兼)职测量专员按规定周期送法定计量检定部门进行检定,并附检定证书。

《测量仪器检定周期及购买部门一览表》见下表。

测量仪器检定周期及购买部门一览表(3)大型仪器及精密度要求高的仪器设备,除按周期检定以外,在修理、迁移后以及对准确度发生怀疑时须由校验部门重新校准。

测量仪器使用人员,在每次使用前,须按使用说明书或操作规程要求进行对中或调零。

(4)对允许在使用前或使用期间进行调整的仪器,须由持证上岗人员,按使用说明书或操作规程进行调整。

已采用铅封、油漆、封条等进行标识的仪器,除法定检验部门或生产厂家外,其他人员或部门均不得随意调整或拆封,以确保其校准度和安全性。

(5)全站仪、经纬仪、水准仪等测量仪器,须由公司专职或兼职测量专员按规定周期送法定校验部门检定其准确度,测量人员除每次使用时须按要求进行对中、调零等调校外,还需做不定期的现场测量仪器的校正检验,保留检验记录。

(6)计量器具、工具、模具等装置自检办法:a)自检器具种类①3米、5米的钢卷尺和各种规格的钢板尺;②公司购买的靠尺、角尺、百格网、塞尺等。

b)自检办法①3米、5米的钢卷尺和各种规格的钢板尺需购买带CMC标识的产品,并用检定合格的母尺进行对比检验,精度要求为±1mm,超出精度要求为不合格;②角尺、靠尺用检定合格的母尺及进行检验,精度要求为±0.5mm,超出精度要求为不合格;③百格网、塞尺,用检定合格的钢卷尺或游标卡尺对比检验。

c)对易损、易耗计量器具,实行使用前一次性检定或采购经计量部门检定过的器具,即有CMC标志的产品。

3、测量仪器的管理(1)建立测量仪器台帐a)公司技术部建立计量器具总台帐,项目部建立各自的测量仪器台帐。

b)技术部测量管理人员根据国家规定的检定周期和检定时间按时组织送检,并保管好有关资料。

(2)测量仪器的购置与报废,应由使用的项目部提交书面申请上报公司技术部,技术部编制采购或报废计划,经公司相关部门领导批准后实施;(3)各项目部采购、领用的测量仪器,产权归公司所有,根据工程任务的需要,技术部有权调配各项目部的测量仪器;(4)测量仪器必须由测量员管理和使用,非测量人员不得使用测量仪器;(5)新成立的项目部,测量仪器的领用计划需提前10日以书面形式提交技术部,技术部统一调配或申请购置或由项目采购;(6)分包队伍的测量仪器,应由项目部负责管理,必须进行计量检定合格后使用;(7)测量仪器的定期检定工作,由公司技术部负责。

(8)因失职造成测量仪器损坏的,维修费用由项目负责;因保管不善丢失的,按仪器残值在项目管理效益中扣除;项目对相关责任人酌情处罚。

(9)各项目部闲置的测量仪器,应及时交还技术部,由技术部技术专员对测量仪器进行验收,办理交接手续。

第四章建筑施工测量放线、验线工作的基本准则(一)建筑施工测量放线工作的基本准则1 、遵守国家法律、法规、政策和规范,切实为建筑施工服务。

2、遵守“先整体后局部”和“先控制后细部放样”的测量工作程序,即先测设场地整体的平面控制网和标高控制网,再与控制网为依据进行各局部建筑物的定位、放线和标高测设。

要严格审核原始依据(设计图纸相关数据、测量起算控制点坐标数据等)的正确性,坚持测量作业与计算工作步步有校核。

3、执行一切定位、放线工作经自检、互检合格后方可申报主管部门验线的工作制度,严格执行与安全、保密等有关规定,用好、管好设计图纸和有关资料,实测时当场做好原始记录,每次测量工作完成后要及时保护好桩位。

4 、测量人员要紧密配合好施工,发扬团结协作、实事求是、精于求精、认真负责的工作作风,并要及时总结施工测量中的经验,以利工作不断改进和提高。

(二)验线工作的基本准则1 、验线工作要主动,要从审核测量放线方案开始,在各主要阶段施工前,均应对测量放线工作提出预防性的要求,真正做到防患于未然。

2 、验线的原始依据要正确、有效,查验所使用的设计图纸、工程变更资料和起测点位(如红线桩、水准点)及其已知数据(如坐标、标高)等原始资料是否正确、合适,因这是测量放线的基本依据,若其中有误,则在测量放线中难以发现,后果将不堪设想。

3 、要独立验线,即验线人员、所用的仪器、测法及观测路线等,要尽量与放线工作不同。

4 、验线的主要部位有:定位依据桩位及定位条件;原始桩位与定位条件;场区平面控制;主轴线与其控制桩(引桩);场区高程控制网及±0·000高程线;控制网及定位放线中的最弱部位。

5、验线的精度要符合规范要求,主要包括:仪器的精度应适应验线要求,并校正完好。

必须按规程作业,观测误差必须小于限差,观测中的系统误差必须采取措施进行改正。

验线本身应先行闭合校核。

6 、验线成果与放线成果之间的误差处理:两者之差若小于√2/2限差时,对放线工作评为优良。

两者之差略小于或等于√2限差时,对放线工作评为合格(可不必改正放线成果,或取两者的平均值)。

两者之差超过√2倍限差时,原则上不予验收,若次要部位可令其局部返工。

(三)施工测量放线检查和验线1、建筑工程测量放线工作必须严格遵守“三检”制和验线制度。

2、自检:测量外业工作完成后,必须进行自检,并填写自检记录。

3、复检:由项目测量负责人或质量检查员组织进行测量放线质量检查,发现不合格项立即改正至合格。

4、交接检:测量作业完成后在移交下道工序时,必须进行交接检查,并填写交接记录。

5、测量外业完成并经自检合格后,应及时填写《施工测量放线报验表》并报监理验线。

第五章工程测量工作程序1、做好施工前的准备工作(1)项目部在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或项目质量计划时,应对项目测量工作进行策划。

(2)项目技术负责人、项目测量专员应在开工前,收集建筑场地的测量控制网资料。

(3)项目测量专员或技术专员根据图纸要求编制测量方案,并经技术部审批。

(4)项目测量专员根据测量方案配备测量仪器,并做好仪器的检测工作,保存检测证书。

(5)项目测量专员应准备好测量用标桩及标注用工具等。

2、工程定位测量(1)建(构)筑物的定位、测量应从国家标准坐标、水准点引出或测绘院提供的坐标、水准点。

工程定位测量由项目技术负责人或技术专员协助项目测量专员完成。

(2)定位测量同时,项目测量专员应做好记录,完毕后及时编制正式测量成果,交项目部技术负责人复核,确认无误后由技术负责人签字并办理建设单位、监理公司认可签字手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